大學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9 18:59: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工作經驗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工作經驗總結

篇1

學生資助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我們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比較多,每年最終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約占全院學生人數的1/4,因此我院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工作相當重視。現將我院上學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研究決定成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組織自強社

以前我們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管理很松散,各貧困生之間也沒有交流,許多信息不能共享,同學遇到 困難也多是自己解決,這樣導致許多問題學院不能及時了解,不能及時幫助同學解決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08年下學期我們學院討論決定成立貧困生組織——自強社,把所有經過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納入這個組織,即所有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自動成為社員。自強社為每個社員建立長期檔案,進行跟蹤調查,并優先為這部分同學提供幫助。通過這個組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問題可以通過這個組織反映到學院,許多問題學院都可以統一的予以解決,另外社員之間可以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一些并不符合認定條件的同學就沒有機會獲得認定。學院自強社還規定都要對社員的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的結果作為下次評選的依據之一。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自強社運行以來雖說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總體來說反響不錯。

二、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標準許多條款主觀性較強,我們學院根據學校的精神制定了貧困生評定細則,將其中的許多標準量化

在認定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同學的家庭情況都比較困難,但對于一些具體的資助,學校有名額限制,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在很多時候難以確定到底是誰的家庭情況更差,到底應該把資助給誰,尤其是面對幾百份差不多的材料,更是難以辨別。為此,上個學期學院由自強社牽頭,廣泛征求我們學院自強社社員的意見,并結合其他學校的經驗,初步擬定了一份《貧困生評定細則》,把一些評定標準量化為具體的分數,比如針對多子女的家庭,如果家中其他子女讀小學或是初中,因為可以享受九年義務教育,所以在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時對于這一項就不給予加分,如果家里其他子女讀高中或是大學在評定時可以加2-5分,這樣根據每個同學的情況都會有一個具體的分數,這對于以后的各項具體資助就有了一個具體的標準。

三、堅持評定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篇2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是傳統的煤炭特色院校,礦物資源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自動化等專業更是從建校伊始就成立的專業,具有六十余年的煤炭特色歷史,吸引了大批全國一流的煤炭企業來此招賢納士,學校通過對/神東3+l0合作教育模式的不斷研究和探索,為煤炭企業輸送了高素質的合格人才"/神東3+l0合作教育模式,即在學校學習3年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在神東集團接受l年的培訓實習,以實現學生既能擁有扎實的煤炭理論知識,又能畢業后盡快具備神東公司隸屬企業工作的能力"由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和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共同制定培養計劃和實施方案"。神東煤炭集團公司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于每年學生剛升人大四時進人學校宣講,招收有去神東就業意向的應屆畢業生,組建采煤、機械自動化、電氣自動化不同專業的產學合作教育班"以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為例,神東集團對2012屆自動化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電氣技術專業進行了全面宣傳動員工作,經過報名、面試等環節,最終有20名學生面試成功,成立電氣類神東/3+I0合作教育班"。(l)雙師制授課"配備有煤炭實踐經驗的師資隊伍"組織具有煤炭企業工作經驗、長期從事煤炭科研項目接觸現場的、責任心強且學術水平高的教師承擔合作教育班的教學任務,神東公司組織協調任課教師到神東隸屬企業進行技術調研及實習"學生到神東集團實習期間,神東公司派出企業工作經驗豐富、表達能力較好的高級工程師為實習學生授課"高校與企業聯合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2)修訂教學計劃"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控學院根據神東公司的需求,對所組織的專業合作教育班修改了最后一學年的教學計劃,按煤炭生產的實際需要,重點對煤炭礦山專業、學科的部分教學計劃進行了修訂"添加了如礦山機電設備等特色性質的選修課"根據神東公司數字化礦山任務實現的發展需求,對部分課程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教學"深人企業,重視實踐環節貫穿最后一學年的學習"根據校企雙方協議,學生畢業實習在神東公司完成"雙方共同制定詳細的實習計劃,并編寫畢業實綱"由神東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實踐環節教師,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派具有豐富煤炭科研經驗的教師隨隊輔導"實習地點具有典型性,并在完成實訓的基礎上,進行一段時間的頂崗實習,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最大的實踐能力提升"。(3)擬定解決實際問題的專項畢業設計課題"神東公司與學校采取先面試后簽訂就業意向,再合作教育的模式,學生參與/3+l0合格后全部進人神東公司,力求達到跨越畢業工作第一年的輪崗實習環節,直接熟悉生產第一線"因此,由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共同商定畢業設計課題,且均是與神東企業生產實際相關,一方面解決了實際生產需要,一方面鍛煉了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為使/3+l0產學合作模式得以長久開展,建立健全完善的運行與保障的機制是成功的關鍵"首先,學校與企業要建立三個原則:共贏原則、資產保全原則和實效原則"以三個原則為核心,構建產學合作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有:產學合作教育的基本原則與實施細則、產學合作的項目管理制度、教師的績效管理制度、設備資產及經費管理制度、實習的考核評價與獎懲激勵制度等內容"[2j通過制度的建立,規定了學校和企業在應履行的義務和肩負的責任,以及享有的利益,保障了學生的權益"。

煤炭企業特色產學合作教育模式的成效與實踐經驗總結

經過2011、2012兩屆合作教育班的實踐,全體學員均通過了神東集團公司的考核,具備了較好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技能水平,節約了企業在招聘、培訓、管理人員的成本,加強了員工隊伍建設,利用學校的技術優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閉同時,學校提升了人才的培養質量,改善了學校的師資結構,有利于學校特色專業的發展與建設"學生提高了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對未來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對煤炭企業特色產學合作教育的實踐,總結如下經驗,以利于更好地實現產學合作教育的模式,收到更好的成效"必須做到以下四點:產學合作模式運行機制化、理論教學實踐化、企業實習深人化、研究課題對口化"組建合作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合作教育的副校長牽頭,教務處處長、二級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為成員的合作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合作教育的各項工作"促使學院提供優質智力資源與企業需要相結合、企業的優秀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以實現學院和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發展"派專人進人高校進行專門的宣講會,對畢業實習環節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并對實習成績進行考核,達到企業未來順利接收畢業生的目的"。(l)編制與合作教育相關的教材"目前高校所用教材存在一些理論與實踐脫軌現象,尤其是針對合作教育領域的更是鳳毛麟角"煤炭行業企業眾多,發揮煤炭特色高校的專業優勢,專門為此編制相關教材,實用性強,意義深遠"。(2)擴大合作教育領域"各高校針對各自的專業特色,加強了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教育程度"而當今的大學都在向綜合研究型發展,以具有專業特色的合作教育為契機,全面發展產學研合作教育領域,促進校企雙方共同發展"。(3)擴充產學合作形式內容學校不僅僅應將產學合作作為解決學生實習、就業的一個渠道,更應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知識技能的角度出發"在項目合作、知識產權轉移、共同構建實訓基地、建立研發聯盟等多個方面進行更深人更廣泛的產學合作"閉。

篇3

【關鍵詞】 課題研究 化學教學 復習有效性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1-056-01

一、開展課題研究的意義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育科研服務于教育教學實踐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這要求我們教師要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要樹立“在教學實踐中研究,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的意識,能用科研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以提高教育教學實效性。課題研究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形式。

二、我校開展化學課題研究實錄

(一)本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自實施化學新課程以來,中學化學的課堂教學及其評價都發生較大的變化。作為教學重要環節之一的中學化學復習也必然應作出相應的改革。由于我校是一所面上中學,學生生源的素質相對較低,從以往復習的狀況來看,許多化學教師仍然采用“知識的簡單再現+習題的反復訓練”的復習教學模式。這種復習模式, 雖然能起到對知識點的再一次回顧與落實,但學生的積極性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內化”的效果有待提高。如何開展有效的化學課復習教學,一直是我們一線教師困惑的、想解決的問題。因此,對面上中學化學復習有效性的教學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化學教學進入復習階段,一般可以分為第一輪復習的單元、章節練習;第二輪綜合復習、綜合訓練;第三輪主要進行查漏補缺、模擬測試。筆者認為第二輪綜合復習、綜合訓練是復習階段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采用專題復習課的形式進行,既能復習知識要點、查漏補缺、擴充知識面,又能對知識點進行橫向比較、縱向綜合、培養學生的應變與創新能力。在復習課進行時,教師要充分重視選用習題的典型性與有效性。

我們在化學專題復習課習題的典型性與有效性中的一些具體想法和實施過程:首先,進行中考化學專題復習,教師應該非常明確考試的目的和性質,考試的知識范圍,以便備好化學專題復習課。備課前,首先要認真科學地分析近幾年化學試卷的內容和結構,一方面要認真分析試卷中知識點(即考點)的分布情況,做好試卷統計工作。統計是一項艱苦復雜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它為化學專題復習課的備課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其次,教師要認真統計和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一方面要掌握學生在各考點的得分、失分情況以及典型錯誤;另一方面還要按人按題統計學生的得分情況和出錯人數,并建立學生知識及解題情況檔案。

(二)完成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 汕頭市達濠中學是一所教科研氛圍濃郁的“百年老校”,本次課題研究我們邀請了曾擔任區教研室主任的李業順校長為顧問,鄭林榮副校長為指導老師,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2. 本課題組成員均有5年以上的教齡,積累了一定的教學工作經驗,能確保本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三)課題研究的幾個階段。1. 學習準備階段(2013.1-2013.2)。本小課題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立項。接到立項通知后,課題組成員開始著手查找資料、閱讀相關的文獻,例如:加里?鮑里奇所著的《有效教學方法》、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等,這些資料和文獻為課題的探索實施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2. 探索實施階段(2013.3-2013.9)。2013年3月開始立足課堂進行實踐復習研究,撰寫教學案例,定期進行課題研究課,及時撰寫教學反思,并收集相關資料,撰寫教學論文,形成階段性成果。

3. 總結階段(2013.10)。整理總結研究成果,完成結題報告。

(四)課題研究內容及成員分工(略)

(五)研究方法。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法(課堂實踐)為主,同時綜合運用文獻法、觀察法、經驗總結法,再輔以調查法、反思研究法等對學生的復習效果進行研究對比。課題研究在實踐中進行,同時通過學習研究提升實踐,幫助教師通過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改進和提高自己的化學教學水平。

(六)研究成效。

1. 本課題研究成果(略)

2. 研究成果評價。(1)通過本課題研究,化學課堂復習教學有效性明顯提高,可以形成校本教材。(2)通過本課題研究,提升學生復習的自學能力與有效性,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化學科的學業水平,以點帶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和學科綜合素養。(3)通過本課題研究,培養教師養成教學反思的習慣,加快老師專業水平發展、教學理念的提升,豐富教師的實踐智慧,提高教研組活動的水平。(4)可以為同是面上中學的兄弟學校提供借鑒,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三、開展課題研究,提高了化學教學質量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率都得到提高,學習質量較以往也有明顯的進步;教師的業務素質在課題研究實踐過程中也不斷提高,課題組成員教育教學理論得到了提升,教學的專業化水平得到了發展,科研意識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開展課題研究對于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具有深遠意義。 (課題編號:GDXKT0069)

[ 參 考 文 獻 ]

[1]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

出版社,2002.

[2] 劉舒生主編.教學法大全.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

[3] 李建平.教師如何走進新課程課程專家與課程實施者的對話

[J]. 重慶教育,2002,(3).

篇4

關鍵詞: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管理

高校公共體育課是高校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階段。重視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建設和改革對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有積極作用。我校自1984年建校以來一直重視公共體育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這為我校公共體育課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并且培養了體育教師敬業愛崗、孜孜不倦的教學態度,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我校的公共體育課教學有了創新的空間和基礎,取得了一些可喜可賀的成績。

一、對課程教學的管理

1.規范化的教學

規范化的教學和管理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在公共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培養教師自覺遵守教學規范的良好習慣。在具體實施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開學教師認真制訂教學計劃,交教研室審核后按照計劃進行教學;課時計劃要求撰寫詳案,在學期末交系上進行檢查,如遇有重復內容,要求教師做好改進工作并增加課后評語;課前必須等課5分鐘,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不允許曠課、遲到、早退或請人代課;建立學生的考勤制度及見習生的登記制度,課中認真授課;期末課程考核根據嚴格的標準,對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實行補考,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對該門課程的重視,另一方面促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培養嚴謹治學的工作態度。

2.強烈的責任心

教師的責任心是影響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教師進校,老教師以身作則對其進行教學督導,從教學規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方面進行指導幫助。老教師的責任心也影響了我校的一批批年輕教師,大家在這種教學環境中兢兢業業的工作。在教學中,互相學習,積極創新,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不懈的探索。

3.重視基礎教育

我校開展的公共體育課較注重學生的基礎教育。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一、二學期以田徑、籃球、排球、足球為主,要求學生掌握并能運用一些基本技能。三、四學期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田徑、武術、球類、健美操等多種項目中進行選修,學生通過學習該項目掌握鍛煉的基本技能,真正體現出我校健康理念――我運動、我快樂。

4.不斷修訂我校公共體育課程考試大綱

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定和考核標準,并結合國家體育教育方針、教師的教學反饋、學校體育發展的需要及學生的興趣趨向這幾方面及時做出調整,并嚴格按照考核標準進行考核。

5.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展示,突出風格

因教師所從事的專項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教學受限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校的規定在教學內容上給了教師較多的自,即在規定內容之外教師可根據個人專長適當增加選修內容。例如,在班級安排上考慮性別和專項,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進行規定內容和自選內容的結合教學。在整個公共體育課教學中,教師除完成固定的教學內容外,各教師積極發揮自己的專長,并將之運用于教學之中。

6.重視教研室活動的開展

我校體育教研室在開展教研室活動方面進行積極創新。除了沿襲在教學過程中互相聽課、看課、點評、取長補短和在學期中或學期末教學工作經驗總結、交流以外,還積極進行創新。在每周固定的時間里,全體體育教師或進行教學比賽,或打籃球,或打排球等。另外,抽取部分教師,如健美操教師、武術教師,來對其他教師進行這些項目的教學培訓,彌補部分教師的不足,使之更符合公共體育教學的需要。在整個教研室活動中體現出積極參與、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取長補短的教研室精神。

二、總結

全體體育教師本著認真、負責和創新的態度進行教學,我校的公共體育課程雖然出色,但也存在了許多不足。

首先,我校地處北疆,眾多少數民族燦爛的體育文化還未被很好地挖掘出來。少數民族特色的體育課堂的開發和引入是我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下一個切入點。其次,在教學內容上沒有很好地就學生類型的不同而設置。現我校的學生類型分為師范類和高職高專兩大類,因為這兩大類型學生的教學任務及目的的不同,下一步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我校將根據學生類型分別進行設置。第三,在課外活動內容上進行創新,多開展一些學生興趣較濃的體育項目,并將一些民族體育融入早操活動之中,爭取自創一至二套具有邊疆民族特點的健身操在學生中進行推廣,從而提高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尹大川.體育健身―高職體育實踐課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季瀏.體育與健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篇5

化學工程是一個覆蓋了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等多個工程領域的工程技術一級學科,涉及國民經濟的許多骨干企業。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大中型化工企業迫切需要大批責任感強、具有創新意識和研究開發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了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需要,改變工科學位類型比較單一的狀況,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設置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多年來,由高校培養的眾多化學工程碩士成為國有大中型化工企業的高級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強了我國化工企業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隨著我國化學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與之相應的研究生專業課教學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崗的工程碩士對專業課學習的時間不能保證;專業課設置本文由收集整理范圍窄,不符合學生工作現場的實際需求;缺乏優秀的專業課教材;部分專業課教師缺乏現場實踐經驗;專業課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工作內容相脫節等等,這些問題在全國的大多數培養工程碩士的高校當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好。針對目前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課教學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認為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決。

一、修訂教學計劃,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提高專業課程應用性

工程碩士主要面對的是特定的工礦企業,不同企業的生產過程與產品不盡相同,來自不同企業單位的學生從事的工作崗位也相差較大,這就決定了他們在實踐過程和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具有較大差異。因此,在制訂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時,應該按照國家化學工程專業學位標準,在國家教育部的規定學時及內容的范圍內,針對各個企業的培養方向靈活的制訂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盡可能使學生能夠學到實際需要的課程。另外,對于專業核心課程一定要慎重選擇,在廣泛征求企業的領導、專家、碩士生導師以及學生的意見后,根據大多數學生所在企業單位的行業需求合理制定,以真正起到核心支撐作用。而對于選修課程,設置的范圍一定要寬,盡可能使多數學生能夠選到自己喜歡或者想學習的課程。這樣就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專業課教學的效果。

二、加大教材建設力度,把學生需求作為教學內容改革的推動力

要提高工程碩士專業課教學質量不僅需要優秀的專業課教師、良好的學習氛圍,還需要與教學目標和授課對象相匹配的優秀教材。教材建設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目前化學工程碩士專業除了公選課的教材外,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教材非常短缺。這就需要組織教師編寫適合工程碩士特點的專業課教材,從教材體系和內容上體現出重基礎(基礎理論,基本技能)、重個性化培養、重創新性培養。同時專業課教師要深入生產第一線,把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吸收學科前沿知識和最新科研成果,掌握第一手資料。總之,要以培養適應行業需求的應用研究型人才為目標,高度重視教材建設。

三、改進授課方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集中教學與分散教學相結合

進行教學時,要結合實際,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和授課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效果。①理論結合實際,注重學生學以致用。工程碩士大部分都是工廠企業的骨干,看重課程的實用性和對自己工作的幫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和實際生產聯系較為緊密的部分將它放到現場,結合現場實際,盡可能利用書本上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做到教學相長。②集中上課,合理安排上課時間和地點。工程碩士學生較為分散,工作比較忙,不能像全日制學生一樣按時上課,所以在上課過程中可結合老師和學生的工作,采用不同的集中方式來進行。③利用網絡,加強交流,完善師生互動。課堂內充分發揮研究生的主動性,以討論為主、點評為輔,以網絡為媒體,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建設專業碩士教學網站,將教師的教案、課件、習題答案以及部分重要內容的視頻、音頻等資料放在網絡上,供學生實時查詢學習;還可利用qq、msn等聊天工具保持與學生的互動,隨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四、加強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

教師和學生是完成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教師專業素質的高低和職業道德素養的好壞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工程碩士的特點是學員進校不離崗、在職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更強的責任心與職業道德。由于多數學生來自生產第一線,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這要求專業課教師必須熟悉產業和行業要求,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知識和經驗。所以,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對專業課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專業課任課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經歷;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對所教所學的內容都做好充分準備。

五、改革考核手段,把課程論文與生產經驗總結相結合

中國的傳統教育主要以考帶學,考試成績是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手段。長期以來,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注重的都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雖一直作為教育改革的重點,但很難被付諸教育實際,其原因之一是考核方式的單一性,學生把應試成績的提高作為學習的唯一推動力。

碩士教育階段注重的是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工程碩士更注重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所以工程碩士的培養必須有其獨特的考核手段,不能沿用已有的簡單考試方式,而要注重考核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靈活性首先就是要根據課程特點選擇合理的考核方式,如工程碩士專業外語的考試,可以將學生所接觸到的進口儀器的說明書讓學生翻譯。而應用類課程,如精細化學品合成,可以讓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設計并合成相應的精細化學品。任課教師負責審核學生實驗設計方案,檢查學生合成出的產品的得率和純度,根據學生實驗結果給出考核成績。考核的多樣性主要是多種考核手段的結合,課程理論考試僅僅作為考核的一部分。許多工程碩士都有工作經驗,并且和所學專業緊密相關。所以,可以讓學生將所學專業理論與已有工作實際相結合完成課程小論文,作為課程考核的重點,教師根據學生對理論應用的理解程度給出評價。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對理論的認識,同時提高了任課教師對生產實際的進一步理解,達到教學相長。

篇6

關鍵詞:獨立學院;會計專業實習;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6-0301-02

一、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的定位

獨立學院是中國2002年按照新機制、新模式在原來大學二級學院基礎上創建的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的新事物。2008年2月,教育部出臺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明確了獨立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截至2010年3月25日,全國共有獨立學院322所,在校生超過100萬人。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將獨立學院定位為三類本科,培養有理論、懂管理、實踐應用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是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定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就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和崗位能力是社會對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評估的核心指標。社會的需要是獨立學院發展的力量源泉,要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必須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的研究,重視和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和指導,正確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擺正理論知識與專業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方法與途徑,構建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市場對會計人才素質的要求

從會計專業人才近年就業情況來看,用人單位一般都比較青睞有工作經驗的會計人才,因此招聘時要求數年的工作經驗,換句話說要求應聘者無須上崗培訓就立即能夠為單位帶來經濟效益,事實上,這是市場經濟下的今天企業作為經濟人的必然選擇。然而目前中國多數院校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經濟、管理、財會等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能,熟悉會計專業英語和計算機操作技術,具備較強實踐能力,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中介機構、機關團體從事各種財務會計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考察上述情況可以發現,目前中國大多數學校會計專業仍然側重理論培養而對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重視不夠,這種目標模式事實上已經很難適應新形勢對會計人才的要求。根據國家教委提出的“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培養要求,本科會計教育應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的應用型人才。學生應具備實用性、創新性、通用性和外向性的素質特征。其中實用性即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工作的能力應成為會計專業學生必須首先具備的能力,相應也應成為會計專業教學首要的或基本的目標。而提高實際工作能力需要會計專業教育和教學內容必須緊扣社會實際需求,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實踐性教學,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所需的會計人才[2]。

三、構建獨立學院特色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中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問題,結合獨立學院的培養特色,我院采取了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每學期從理教課時中取出3周作為實踐教學環節,第7學期用整個學期進行專業綜合實訓,構成了培養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1.專業認識實習。專業認識是獨立學院學生進入專業、了解專業,為以后專業學習進行鋪墊的關鍵環節,其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和熱情。為達到實習的最佳效果,我院會計學專業經過精心安排和經驗總結,采用了“專業導論+專業資料查詢分析+小組討論發言+基礎常識”的模式。新生入學第一周,就針對還在軍訓的學生進行兩個課時的專業教育,使之了解我院會計專業的培訓方案、三類人才培養模式、開設的專業相關課程、專業稱職證書等。經過一學期《初級會計學》的學習,為了使學生后續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工作的展開,在專業認識實習中增加了會計基礎常識這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是指導學生認識諸如各種支票、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外來原始憑證并掌握如何填寫,熟悉常用的自制原始憑證的種類、編制要求和常設項目,熟悉各類賬簿各類及其各自的作用。專業資料查詢的內容有:專業特色及定位、行業狀況、法規變革、各種會計相關證書的考試、就業趨向、考研定位、會計典型案例分析等。學生自由結合組隊,按實習內容分模塊收集資料,在規定的時間每組派代表發言,陳述本組相關內容的觀點,指導教師當場點評并給予成績,該成績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實習結束時每人上交一份手寫實習報告,寫出心得體會。學生通過收集、整理、分析資料,學生準備了大量的發言稿件及獲取了豐富的專業相關知識的準備,為后續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樹立了信心,堅定了未來學習、就業的方向。

2.會計崗位模擬實訓。《會計崗位模擬實訓》是會計學專業一年級學生必修課,是學生接受會計實驗的第一步,學生主要掌握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賬簿的登記、對賬及結賬、更正錯誤、試算平衡、編制簡單的會計報表等會計基本的實務工作。實習的任務是通過課程設計實習,結合剛學過的《初級會計學課程》,了解會計實務工作程序,掌握實際操作方式和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會計核算的能力,為今后學習專業知識打下一定的感性認識基礎;培養學生的務實敬業精神和堅持原則、嚴謹認真、刻苦鉆研的工作作風;加強基本技能的練習,使學生熟悉財會部門各崗位之間以及與其他職能部門、不同單位之間的聯系。

3.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通過《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了解會計電算化在實務中的具體應用;掌握會計電算化專業軟件的操作方法。以《會計崗位模擬實訓》中的資料為建賬資料,利用財務軟件實現手工賬的業務,并與手工賬實訓流程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加深對整個會計核算流程掌握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和體會實現會計電算化的意義,使學生對電算化的優缺點有一直觀的認識。在掌握用友ERP-U8財務軟件的基本操作的同時,還能夠處理會計核算工作中常見的問題為,以能夠獨立操作該軟件系統為最終目標。

4.ERP沙盤模擬實訓。在實訓模擬中學習和認識ERP沙盤及其在企業運營中的重要性,了解真實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模擬企業經營運作全過程,直探經營本質,要求學生根據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對企業經營和未來市場環境變化,分別做出發展戰略、生產、產品研發、營銷等方面的決策,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能力,為學生將來選擇就業崗位提供一定基本知識。

5.會計手工賬綜合實訓。實際工作中的經濟業務是綜合的、全面的,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使他們能夠勝任實際工作單位的所有會計工作。會計手工賬綜合實訓是在《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完成后的實踐,主要是配合會計教學的需要,從進行一些簡單的會計業務操作,到綜合運用所學的會計學、稅法等知識,在校內實驗室里進行成本核算、納稅申報表的填寫、財務報告的分析等,通過對企業的會計實務進行模擬練習,既可扎扎實實掌握會計實務課程的各個知識點,又有助于學生對該課程體系的理解,從而建立起該課程的完整性、系統性及科學性。

6.網絡創業實訓。《網絡創業實訓》是為培養創業型人才模式而設置的實訓環節,是培養與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實訓。通過本實訓,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復合型特征的、高技能的創新創業人才,使學生能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訓的宗旨在于:將必要的理論知識融入到相關的項目中去,以項目任務為驅動,以學生動手實踐完成項目任務為過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為目標,以阿里巴巴淘寶網為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的平臺,為學生提供了網絡營銷與創新創業一流的全真的實訓環境。

7.財稅會計綜合設計。財稅會計綜合設計是我院從2008級才開始試點進行的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具體實訓內容為:選擇一家一般納稅人的制造企業的3個月的業務進行會計業務處理,每人為一個單位,用12周的時間,分別對該企業的業務進行會計綜合處理、會計信息系統實訓、納稅申報、納稅籌劃、公司財務報告分析等工作,使學生掌握會計各個崗位在企業的具體任務。之后是為期4周的企業崗位實習。

8.畢業實習。雖然在模擬情況下進行了綜合設計的實習,但模擬的結果畢竟與現實的工作環境有一定的差距。為彌補模擬實習和實地實習相比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實際工作的了解,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充分達到勝任會計工作的程度,在畢業學年共安排8周的時間,赴校外進行全方位會計實務實習。積極利用企業資源,在畢業班中開展三方人才定制培養,直接為企業輸送人才,促進學生就業。

四、展望

一個地區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水平,取決于該地區實踐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程度。中國教育文化的傳統、社會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功利性期望、教育體系的不完善、教師與學生的素質不高等多種因素制約著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實施。解決這些問題,將是一項較為長期的工程,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別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真正落到實處,其方法和模式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總結。此外,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就業形勢的變化、外部企業資源平臺的擴展,我院所構建的實踐教學體系還需在以后的實踐教學進程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博迪.從實踐教學環節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2] 陳玉榮.應用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6).

[3] 齊偉超.以從業能力為導向的會計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職業時空,2007,(6).

篇7

一、校本研究及其對輔導員專業發展的意義

校本研究是以學校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選題范圍,以學校教師作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過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將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學校教育教學的研究活動。高校輔導員的校本研究,應以學生事務管理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日常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進行研究,也可以針對工作經驗的總結性研究和為實際需要的前瞻性研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本校的學生事務管理指導甚至推廣。

校本研究是現代教育理論與校本教學實踐為一體的教育行動的研究,是催生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從而提高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和學校特色化全面發展的手段。培養全面發展中的個性化學生是現代教育的價值取向,建設全面發展中的特色化學校是現代大學內涵發展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見,校本研究對輔導員的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

(一)校本研究為輔導員的專業發展提供了研究平臺

現代化進程中,文化和價值的多元化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市場經濟的沖擊,特別是高等教育大眾化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工作要求精細化,學生發展體現個性化,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原有的教育觀、學生觀和管理理念都將發生深刻的變革,我們只有與時俱進,重新審視固有的經驗,不斷擴大視野和提升專業水平,才能應對更多更新的挑戰,否則工作將力不從心陷入被動。我們不能等、靠、要,只有主動去研究、探索和解決,才能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而校本研究正好為高校輔導員搭建了這樣一個很好的研究平臺,它的“草根式”研究范式讓我們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相互交流、共同分享、一起進步和提高,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和適應時展的要求。

(二)校本研究是促進高校輔導員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化、職業化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研究表明,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現狀不容樂觀,隊伍的專業性不強,角色定位模糊,隊伍流動性大,有些高校還存在較大的兼職輔導員比例,特別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由于辦學實力不強等原因,輔導員和學生的比例嚴重失調,一個輔導員要帶幾百個學生,這不但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成才,而且對管理的安全性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超重的工作量使輔導員難有機會外出進修學習,就算有一些機會參加培訓,在內容和形式上也并不貼近工作實際,達不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校本研究是一種以科研為推動力的校本培訓,旨在促進輔導員的專業化發展,能夠明顯體現輔導員的主體性地位,激發其科研熱情和創造力,可以說,校本研究是促進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最佳途徑。

(三)校本研究是輔導員形成自我管理風格的實踐基礎

領導有領導藝術,教師有教學風格,職業的魅力來自于個性化的風格,任何職業在向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風格,每個人的工作風格也獨具特色。變革學校教學實踐的校本研究是先進教學理論轉化為教師專業素質的推動器,高校輔導員只有以學生事務管理實踐為基礎,才能把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和個體經驗有效融合,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專業素質和管理風格。在這個過程中,校本研究讓管理實踐成為輔導員內化與整合管理理論的催化劑,是用管理理論來優化管理實踐的過程,也是管理理論轉化為管理策略與方法的橋梁。校本研究的中心應置于具體的學生事務管理實踐中,研究問題要從日常學生事務管理中去尋找、去發現,在真實的情景中主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為此,就需要同伴互助,在互助中反思、實踐和探索,在校本研究中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不斷改進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個別研究和集體研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而形成自己的見解和同伴的智慧。經過循環往復的實踐和反思,最后升華為某種管理理論、模式或策略的校本科研成果,在此過程中,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風格,而且也實現了由經驗型輔導員向學者型、研究型輔導員的華麗蛻變。

二、高校輔導員校本研究的實施策略

要通過專業化,來完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專業素質、專業地位和職業聲望,塑造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價值,最終達到建設一支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的一流輔導員隊伍的目的,就要在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體系中引入校本研究機制,既符合現實工作的需要,也是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視輔導員的校本研究工作,樹立“基于學校,通過教師,為了學生”的理念,對輔導員校本研究工作的開展給予指導培訓,把輔導員的校本研究作為工作評價的指標之一,以促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快速發展。

(一)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輔導員校本研究機制

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學歷提升而忽視能力培養,只注重外在被動培訓而忽視內在主動研究的陳舊觀念和做法,加強對高校輔導員校本研究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的高校輔導員校本研究機制。一是要建立“輔導員校本研究”的專門管理機構,管理機構可以掛靠學工處(部)或者學校的教師發展中心等專業部門,指派專人負責并明確工作職責。設置單列的校本課題項目,把校本研究與輔導員崗位培訓一起作為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支持體系和發展平臺。二是要制定輔導員校本研究的具體文本制度,包括輔導員校本研究的課題申報、成果認定、評優獎勵等內容,并把校本研究成果作為輔導員職稱評定的重要指標之一,調動輔導員從事校本研究的積極性,使輔導員校本研究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

(二)設定研究目標和評價體系,推動輔導員的專業成長與發展

校本研究的價值理念是“基于學校,通過教師,為了學生”,高校輔導員進行校本研究,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使輔導員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而且還要緊密聯系輔導員的思想情感、工作實際和專業發展。因此,校本研究要突出輔導員的專業特 性,在校本課題的設定上要以促進輔導員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成長為目標指向,緊密結合日常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解決和經驗總結。作為一種非專業化的教育研究,校本研究的評價體系也應結合輔導員專業特性和工作實際來設定,要強調自我經驗的主動反思、積極生成和創造性表達,而非以科學化的數據作為衡量標準。從高校層面理解,校本研究應是在促進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同時提高了學生事務管理的工作水平。

(三)營造校本科研文化,激發輔導員校本研究的熱情

科學研究是大學的四大基本職能之一,當前,各級各類高校都特別重視科學研究。但在一些高校中,輔導員還被認為是體力勞動者或者是勤雜工,凡是跟學生有關的工作都是輔導員的分內之事,由于輔導員工作的繁雜,輔導員從事或參與科研活動不被支持和鼓勵,凡有科研申報機會,輔導員只有看熱鬧之份,無形中打擊了輔導員的科研熱情,同時也降低了輔導員的職業地位,殊不知,這不僅不利于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更不利于隊伍的穩定和發展。高校有支持和鼓勵輔導員進行科研活動的義務,營造校本科研文化氛圍,通過輔導員專項校本課題和專項研究經費,并給予研究上的傳、幫、帶,扶持研究團隊的建立與發展,激發輔導員校本研究的熱情,不斷培養輔導員的校本科研本領和提高科研能力。

總之,校本研究在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實踐中加以重視和支持是大有裨益的,對于輔導員個人的專業成長和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極為重要,同時,也能有效提高輔導員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能力。因此,高校把校本研究作為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一種途徑,不僅能有效提高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水平,而且,能促進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只有不斷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提高輔導員的專業化水平,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形象,成為人們所向往的職業。

[參考文獻]

[1]蔡紅建.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8).

篇8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家大力實施科技興國戰略,計算機作為當代信息工具,發揮著重大的作用。為此,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堅持清醒的頭腦,綜合分析培訓的實際情景,堅持教育質量第一,堅持為社會為學員服務的宗旨,堅持勤儉辦學的精神,注重提高辦學效益。親愛的讀者,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些教學培訓工作總結,請笑納!

教學培訓工作總結1學校是教師培訓的基地、學校是教師成長的搖籃、學校是教師翱翔的天空、學校是教師播種的園地、學校是一片期望的田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培訓的作用被提升到重要地位。我校教師培訓工作的重心放在:研訓一體,全面提升教師素質上。為切實做好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強化現代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本學期我們著重從“訓”和“研”兩個方面開展工作的。

一、以培訓為重點,強化教師專業素質。

校本培訓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主渠道,所以我們把教師培訓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結合我校實際主要進行了四項培訓:面向全體教師的計算機基本技能培訓;

多媒體課件制作等方面迅速提高,90%的中青年教師能獨立制作課件,并建有自我的個人網頁或學科網站。實現了備課信息化、教學網絡化、教研開放化、教師學習自主化,構成了網絡環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在實施中,我們邊實踐,邊發展,邊收獲,為構建學習化學校,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做好了鋪墊。

二、以研究為核心,提高教師專業本事。

在傳統的教研活動中,傳達布置教育教學精神、任務居多;教學理論學習多,與教學實踐結合少;個體領會獨立操作、盲目性多,集思廣益的“頭腦風暴”少。長期以來,傳統的教研模式使教學研討的實效、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實效大打折扣,無法真正起到不斷更新理念、從“以學生為本”的角度創新教學方式的作用。所以我校本學期的校本教研緊密結合教學實踐以專業引領、伙伴互助、研修一體的學習型組織研修模式創設了聚焦課堂、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情境,激發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提升專業素養的熱情,調動了教師以多角度、多樣式進行教學設計的創新進取性和反思精神。

引領青年教師聚焦課堂,在課堂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教研本事。在聚焦課堂、關注學生、滲透語文因素的情境中,有目的的聽課、評課,有效地提升青年教師的業務專長。在“點”的基礎上,經過教研組內必須密度的互相觀摩、評析,促進“面”——組內眾多教師的業務提升。

互動學習、合作交流。在教研組、尤其是備課組的活動中,確立共同努力、全面提高的目標,有力地凝聚教研組的團隊精神。在這一基礎上,越來越多地體現出有疑共研、有求共解的和諧互動協作的氛圍。利用教研活動、隨機交流等時機促進互動學習、合作交流、資源共享的良好平臺的構筑。

反思教例、創新發散。抓住每教學研究課的機會,進行團體備課、聽課、評課,從同一目標、不一樣角度對教材處理、學生分析、教學環節、教學語言、教學技術現代化等教學業務地提升進行研討,大大增強了研修的實效性。與此同時,

“團隊協作”的效能使每一位教師的教學不論從備課資料還是形式的準備都盡可能的厚實,使不一樣文體、不一樣時代國家的文本相互滲透,甚至不一樣學科的知識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交互,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綜合學習本事。校本研修作為現代學校教育運營的重點,正悄悄地改變著學校教育發展的走向,讓教育的過程充滿活動的、反思的、創造的、人性化的魅力。讓我們在每一天、每一課滲透課堂的研修中時時思考、刻刻鉆研,經過校本研修真正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可持續發展本事,使課堂真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教學培訓工作總結2__培訓學校創辦至今不到半年時間,從創辦初期至今,我校在教育局有關業務主管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教育法律法規,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措施,以人為本,實事求是,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切入點,不斷創新教育管理機制,切實加強教育教學研究,繼續深化教學體制改革,持續加強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工作,進取推進學生素質教育,努力提升品牌社會效益。以下是我校2019年的工作總結。

一、與時俱進,健全和完善品牌特色教學體系

根據教育培訓市場各項需求的發展變化,為確保學校的辦學生命力,我們一向努力地探索和創立自身的辦學特色,并力求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家長、學生的好評。現我們已初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出國考試備考品牌效益,并在迎合社會辦學需求的過程中逐步完善特色教學體系。

二、誠信辦學,堅持及鞏固在外語培訓市場中的優勢地位

我校外語培訓人數逐漸增多、規模增大,滿意度高。無論是少兒,還是青少年、成年,我校外語培訓繼續呈發展壯大趨勢,異常是在出國考試類外語培訓上,我們更是嚴謹教學,并取得了可信的辦學成績,獲得了社會各界和廣大學生、家長們良好的口啤,確保學校在外語培訓市場中的優勢地位。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學校辦學及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一切以學生利益為中心是我校一貫的辦學宗旨。健全的辦學制度,是確保學校教學質量和規范管理的必要手段。我們建立了一整套的崗位職責和管理制度,并根據學校的發展變化,不斷完善和調整充實。學校教學、行政均有嚴格且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為學校的有序管理和科學管理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改革創新,規范與完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準則

教師資源是學校發展的重要資源,優秀的教師更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我校一向相當重視對教師的培訓及教師教學行為的評估工作。之后細化出臺了《定制性教學反饋表(教學工作和行為規范)》。該細則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界定、教學行為準則、課前準備、備課、講課、補課、作業及批改、考試、教學回訪、教研活動等日常教學行為等都作了細化規定,明確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對于提高教師個人素質起到了進取的作用。

五、硬件建設,改善與美化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及學校環境衛生

我校為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創造現代化教學,學校陸續配備及升級電腦及互動白板,更換了復印機、掃描儀、攝像機、數碼相機、錄音機、無線話筒等現代教學設施。

同時,在各個教室布置了花卉盆景,努力營造綠化、整潔衛生的環境氛圍,并實施了嚴格的安全衛生職責制,使美化學校、創造優越環境落到了實處。

六、順應潮流,探索與建立學校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在激烈的教育培訓市場競爭中如何立于不敗之地,一向是本校重視和研究的問題。異常在目前,我國己將培訓教育排位第二(僅次于學前教育),并確定為新的、重要的增長點,是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的教育形式。這給我們的工作予以激勵和推動,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在這種大環境下尋求自身的潛能發揮,把教育培訓市場做強做大。為此,幾年來我們一向在作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在堅持原有教育培訓優勢的基礎上,近階段我們己確定了二個新的突破點:

一是抓源頭生源的培訓。眾所所知,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出國留學,這是我們潛在和現實的源頭生源。為此,我們要用戰略眼光,集中精力抓好出國留學英語教育培訓,并構成系統且有特色的克萊德體系。

二是進取開發企業團培市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必須培訓新的知識和技能,以經過人的提升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壯大。對此學校己作了初步嘗試,并成立了相應機構,在此基礎上以后我們應當大力實施,把企業團培做大、做強。

自成立以來我校雖作了一些努力,但也存有許多不足,離上級主管部門對我們的要求尚存有很大距離。主要表此刻:

1、在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上,還缺乏應有的膽識和切實可靠的措施。

2在加強教學質量管理,提高學校經濟和社會效益上,還沒有得到完全落實,未取得夢想的效果。

3、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研究方面,目前還處于改革與完善階段階段,與預期的目標之間還存在必須的差距。

可是我們也滿懷信心,銳意進取,將在總結原有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更加努力地推出貼合社會需求的教育培訓項目,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社會。

教學培訓工作總結32017年以來,各科在醫院及護理部正確領導下,根據護理部的三基培訓計劃及科內計劃,對科內的護理人員已進行了培訓。現將培訓總結如下:

1、經過對我科護理人員三基培訓,建立了一支學習型的護理隊伍,帶動并提高護理標準化管理的貫徹實施。

大家在三基培訓中比學趕幫,進取認真,充分展示了我科護理人員的整體職業素質和風采,使全科護理人員的理論技術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并提高我科護理人員整體素質及技術水平。

2、經過三基培訓,提高了YJBYS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倡導各項操作人文關懷,在各項護理技術操作中加強人文溝通與培訓,供給人文服務。

3、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加強基礎知識及基礎護理項目培訓,規范及提高基本技術操作水平,經過培訓,使各項操作更加標準化、流程化、規范化,到達護理操作質量的持續改善和提高。

4、加強急救訓練,提高護理人員的急救意識及急救水平,保證病人安全,為今后的急救工作打下堅實有效的基礎。

5、我科室工作今年異常繁忙,大家每一天幾乎都加班加點。

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大家都利用休息及上下夜班時間進行練習,唯恐在考核中不能取得優異成績,充分體現了護理人員以工作為重,努力進取,勇于爭先的精神。

6、三基培訓,強調的是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基本理論的掌握,經過YJBYS考核進行練兵,經過考核規范標準,經過考核使大家認識到各項技術操作的不足之處,在考核的同時給予技術標準的規范,所以每位護理人員考核后監考教師總是不厭其煩地耐心指導。

充分體現了每位監考教師對提高我科護理人員整體水平傾注極大的熱情和信心。

7、三基培訓,一方面強調醫療服務的標準化,更強調護理服務的人性化。

要求在開通氣道及各操作環節中,真正體現對人的關懷和愛護,強調護患溝通及病人的舒適滿意,操作中如何提高服務意識及服務藝術,從滿意服務到達感動服務和卓越服務,以到達在臨床工作中的和諧護患。

8、經過三基培訓證明,我科護理人員整體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異常是留置針操作一針見血率明顯提高。

在臨床工作繁忙的情景下,護理人員不怕苦、不怕累,利用下班或休息時間在病房練操作,正是由于這種苦練基本功的精神,有許多同志在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

9、經過三基培訓,也發現了許多問題,年輕護理人員的理論及技術操作水平對適應醫院的快速發展有明顯差距,技術培訓仍要長期進行,規范化的操作標準的實施更是一項人人參與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護理基本技術培訓上更需進一步加強,具體便此刻:

1.個別年輕護士對操作考核比賽不重視,練習少,在操作考核中表現為操作不熟練,忙亂、順序顛倒。

2.考核中體現出平時工作基礎的不扎實,如搶救、應急意識不強,不熟練;

操作物品準備不齊;沒有真正把演練當作實際操作等。另外,操作中溝通聲音小,指導、交待注意事項不全等。

教學培訓工作總結42019年,全區__所民辦培訓學校發揮其培訓質量高,實用性強、培訓期短、就業率高的特點,為社會輸送了一批質量高,業務強的技術人員,全年共培訓___人,其中普惠制培訓___人。促進了地區的就業工作,推動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以下是我校2019年的工作總結。

一、召開年度培訓工作會議

對培訓工作做具體部署,在學校信息變更、學校管理、教師管理、廣告招生、收費等方應對學校提出具體的要求。

同時,在如何提高培訓質量,打造培訓品牌方面提出一些提議,為全面完成全年培訓工作目標做好供給有力的保障。

二、加強對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日常工作的督導

重點加強對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的管理,對轄區的部分民辦培訓學校進行走訪,了解掌握學校的培訓情景,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督促其改正,規范教學檔案;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指導學校規范、有序地發展。

三、做好培訓學校的信息變更,規范培訓學校管理檔案

對原有學校的法人、地址等各種信息變更及時更新,規范民辦學校管理檔案。對轉入的培訓學校的教學、設備、設施、安全衛生等情景進行實地檢查,辦理接收。

四、集中辦理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民非年檢

為方便各培訓學校辦理民非登記年檢,我們從工作實際出發,協助市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局職業本事建設處聯合市、區民政非企業管理部門對區所屬民辦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進行集中年檢。

為學校供給了方便,同時也提高了政府部門的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加強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安全管理工作

貫徹落實市綜治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幼兒園及周邊安全保衛工作的通知》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關于加強民辦職業培訓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強學校安全管理的組織領導,做好重點人員及重點部位的排查及安全防范工作,加強安全值班管理,建立投訴和事件信息上報制度。

教學培訓工作總結5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對繼續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提高教師事業心和職業道德精神,以保證培訓質量,提高培訓效益,加強“以研代訓”,促進教師隊伍的成長,總結校本培訓成果,現將本年度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明確目標,加強領導

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第一職責人的繼續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對學校教師繼續教育進行規范、組織、實施、檢查。學校將繼續教育納入了學校工作總體規劃之中,并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了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方案、計劃,建立并落實了各種制度。學校領導帶頭自覺遵守各項制度,進取參加繼續教育的各項活動。

為使繼續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切實保障繼續教育培訓學習時間,學校把“一德四新”培訓和校本教研活動結合起來,結合實際,分類要求,立足本校,著眼提高,經過校長指導、專業引領、活動促進等方式為教師創造良好環境,并對每位教師給予很高的期望,期望教師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二、加強管理,認真總結

1、嚴格執行繼續教育與管理制度。

我校把教師繼續教育與年度考核、評優選先、晉職晉級等有機結合起來,并作為教師職務評聘、晉升、續聘的必備條件之一。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有關制度,完善了學校繼續教育管理辦法。

2、科學管理繼續教育過程。

為了高質量地完成繼續教育任務,我校繼續教育領導小組不斷探索科學的管理辦法,注重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校本培訓,做到有計劃、有方案、有考核、過程記載詳實,主動理解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管理、檢查。

3、認真總結繼續教育經驗。

我校定期對繼續教育開展情景進行總結,不斷完善科學的管理實施辦法,探索出了有特色的校本培訓模式。

三、開展的工作資料

1、加強理論學習

為了更好地落實培訓任務,學校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定期開展各種培訓工作,培訓資料有上級文件精神、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等,“一德四新”完成集中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教師不但做好學習筆記,還善于思考,學習結束,我們有目的地開展一些討論、交流、研究活動,讓教師有自我展示的空間和時間,在教師相互切磋的同時,

相互提高,并將學習成果用于教育教學和撰寫教學論文、經驗總結中去。我校教師根據參加各種培訓和總結教學經驗,在工作之余潛心撰寫教學論文、經驗總結、優秀教學設計等。

2、注重教師的均衡發展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進取安排教師參加遠程培訓,經過選派教師參加各種繼續教育培訓,教師們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校本培訓中,我校以拜師結對為手段,發揮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學科特點開展了教學實踐,幫忙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技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同時,注意引導教師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反思、實踐、總結,促使教師的教育行為具有明確性、示范性、參與性和效能性的特點。具體要求為:

(1)學校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5節,教研組長每期聽課不少于2節,一般教師聽課不少于1節。

(2)每學期閱讀教育專著或師德師風學習不少于4次,并有讀書情景記載。

(3)骨干教師取得明顯效果,大力提高受幫扶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本事。

3、為確實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實現“以研代訓”,開學初根據普定縣教科局教研室的教研工作計劃,制定本校的教研工作計劃,各教研組再根據學校的教研工作計劃制定各組的教研工作計劃,各種均按照教研工作計劃開展教研活動,經過開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明顯提高教學質量。

篇9

關鍵詞:卓越計劃;CDIO;嵌入式系統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14-0028-03

一、引言

自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市場對高素質工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目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規模已達到高等教育總規模1 /3以上,躍居世界第一[1]。然而,我國培養的工程人才在質量上與國外高校相比仍然相差甚遠。據麥肯錫季刊載文[2]指出,我國僅僅只有10%的工科畢業生達到跨國公司的用人標準。

為了實現在2020年將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2010 年國家教育部啟動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旨在培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型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3]。東華理工大學機電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13年開始實施“卓越計劃”試點班,通過借鑒世界先進國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經驗,采用成熟CDIO工程教育理念實現培養目標,系統改革了人才選拔和培養管理模式。本文是在東華理工大學卓越工程師試點班“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基礎上,通過實施CDIO教學模式的經驗總結。

二、課程反思

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高年級學生的必修主干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強、知識覆蓋面廣、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教師如何上好這門課,學生如何學好這門課一直是一個難題。盡管本學院一直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教學內容由原來的ARM7體系結構更新到Cortex-M3體系結構,并自主開發了STM32 實驗教學平臺。筆者根據多年從事 “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的教學工作經驗,認為傳統的理論加實驗的教學模式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1) 理論課時多,實驗課時少。以我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理論學時38學時,實驗學時16學時。在如此有限的實驗學時內,學生的實踐能力難以得到鍛煉。

2) 實驗類型單一,每次實驗往往只是對單個知識點訓練,導致學生常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設計和開發完整嵌入式系統的能力弱。

3) 經典教材缺乏,因為各個學校采用的實驗教學平臺不同,很多時候選用的教材難以與現有平臺配套。

4) 師資力量薄弱,大部分教師缺乏企業工作經歷,雙師型人才匱乏。

5) 評價方式單一,僅僅依靠實驗報告及試卷成績作為評價學生能力的標準,缺乏實踐及應用能力的考量。

傳統的教學體系和考核方式嚴重地束縛了工程人才質量的提高,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

三、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全稱為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構思―設計―實施―運作),該教育模式是由 MIT 等世界名校在2000年提出并推廣的工程教育理念,在中國最早由汕頭大學將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工程教育領域[4],經過近十余年的發展已經在上百所高校得到推廣應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CDIO教育模式以真實世界的產品從構思到運行的全生命周期為載體,將理論、實踐和創新融為一體,解決工程教育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5],以培養滿足行業需求的合格工程人才為最終目標,CDIO 工程教育的基本理念與“卓越計劃”人才培養需求不謀而合。在嵌入式系統設計教學中引入 CDIO 的工程教育理念,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系統性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溝通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從而實現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

四、構建基于“卓越計劃”和CDIO 的課程教學體系

筆者依托東華理工大學教改課題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改革研究和實踐,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在“卓越計劃”系統框架的指導下,結合專業實際情況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倡導在培養優化師資隊伍的同時,實施以實際工程項目為中心、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為主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3+1”新型校企聯合培養模式,o予學生更多參與實際工程的機會,讓學生的綜合能力更貼近市場和企業的需求。通過將嵌入式系統課程內容和CDIO的工程理念緊密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與教師共同發展為目的,提出了如圖1所示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教學模式。

1.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名師出高徒,優質的師資隊伍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人力資源基礎,其中CDIO 標準中第九條明確指出:必須采取行動提高教師工程實踐能力[6],參與“卓越計劃”的高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直接關系到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質量[7]。雖然擔任本專業嵌入式系統課程的教師通過科研和社會服務項目積累了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但與“卓越計劃”的需要仍然存在差距。為了保證CDIO模式在嵌入式系統教學中順利有效實施,東華理工大學機電學院主要采取如下三大措施來建設具有工程項目研發能力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1)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業兼職導師。為了保證課程內與市場行業工程項目需求緊密結合,院里與電子36所、杭州三維通信有限公司、江蘇盛泰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聯創電子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設嵌入式系統實習基地,并從這些公司聘請了近二十位兼職導師,主要參與課程內容設計、課程結果評價和學生實習畢業論文指導。

(2)加大現有教師再培養,學院先后資助兩位教師到深圳信盈達電子有限公司完成嵌入式課程培訓,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教師嵌入式知識結構,引進了市場培訓機構嵌入式項目培訓經驗。

(3)鼓勵教師進入企業掛職鍛煉,積累實際工程經驗,通過多渠道來提升教師工程實踐能力。

2.教學內容體系設計

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核心思想是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圍繞理論實踐一體化CDIO教育理念,設計了以下三個模塊:嵌入式項目案例庫、課程內容設計和課程教學方法模塊,如圖2所示,旨在培養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綜合能力嵌入式領域專業人才。

(1)嵌入式項目案例庫建設,從合作企業、教師科研項目和平時的科技創新競賽活動中篩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項目樣板加入嵌入式項目案例庫,這樣做有兩個優點,一方面可以為教學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有一些可模仿對象,在設計嵌入式產品的時候可以借鑒這些樣板。到目前為止我們積累了無線點菜機、MP3播放器、數據相框、遠程視頻監控等數十個案例。

(2)嵌入式課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程,涉及到數/模電、微機原理、程序設計和操作系統等多學科知識,采用CDIO項目化教學可以將零散知識以項目實現為主線連貫起來。如選用點菜機項目作為教學案例,可將該系統分為若干子模塊:最小系統模塊、輸入模塊、無線通信模塊、輸出顯示模塊等,將硬件設計、軟件設計和項目管理等相關教學知識點融入到各模塊實現的過程中。

(3)本課程采用課前自主式、課中鞏固式和課后提升式教學策略。教師根據所選教學項目案例分解教學知識點,為單個知識點錄制微課視頻和準備實驗樣例及參考資料,并布置學習任務,由學生課前自主式完成課前任務并給出反饋信息;課中教師主要對重點及難點知識進行梳理并根據學生課前學習的問題組織討論,對知識點進行鞏固;課后由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點實現并擴展課程項目相關模塊功能。

3.教學項目實施過程設計

基于CDIO進行教學改革的最大特點是教學內容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藍本,以市場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在整個教學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以團隊內協作、團隊間協作加競爭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教師主要起指導作用,由學生完成一次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的全過程[8],教師在每個階段給予反饋和評價來促使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持續改進。要求學生以文檔形式來對各階段工作進行總結,以提高學生文檔撰寫和知識歸納總結能力。

4.多元化評價體系

針對傳統單一評價模式的弊端,我們采用“過程”和“結果”兩方面相結合的多元化學習評價機制。在教學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中,采用持續性評價體系來對學生進行考核,在項目實施的每個階段教師根據學生對團隊及項目的貢獻、課前子任務的完成情況、文檔撰寫質量、項目創新性、面對面答辯和課堂表現等做出綜合評價得分。教師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效等多方面的因素,激勵和引導學習者提高學習興趣[9]。學生在本課程結束后將在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根據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和學生問卷調查來完成對本門課程效果評價,最后根據評價情況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良性的閉環系統。

五、結語

在“卓越計劃”的框架指導下,借鑒成熟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過引入校企深度聯合培養機制,采用多元化考核機制,構建一種基于“卓越計劃”和CDIO 的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彌補了原課程體系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不足,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項目構思、設計、實施、運作全過程,大大激發學生對嵌入式系統工程設計的興趣,加強了團隊協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系統構建等綜合能力的培養。本課程經過近2年的實施也產生了一些優秀的成果,其中包括在全國電子設計賽及江西省電子類相關競賽中獲獎20余次,提交專利申請兩項,學生發表期刊論文兩篇,這些成果有力的證實了我專業基于CDIO 的嵌入式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信息化教學系統構建,教學視頻及課件的設計與制作,教學項目案例的選取及教學內容優化,按照行業需求和企業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與其他專業課有機聯系和相互滲透的嵌入式教學體系,通過改革和探索,以期進一步提高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的教學水平,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合格工程類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志義.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實踐思與行[J]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44-47.

[2] 查建中. 面向經濟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戰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1) .

[3] 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Z]. 教高[2011]1號文.

[4] 顧佩華, 沈民奮, 李升平, et al. 從CDIO到EIP-CDIO―汕頭大學工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5] 郭玲. “翻轉課堂+CDIO”教學應用模式研究[J]. 廣州職業教育論壇, 2016, 15(2):26-31.

[6]呂惠芳. CDIO 工程模式的實施要素分析[J]. 價值工程, 2014(31):285-287.

[7]林健.勝任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工科教師隊伍建設[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7-20.

篇10

行動研究是指“研究人員與教育實踐工作者針對實際的教育活動或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不斷提升改進教育的方案或計劃,用以指導教育實踐或教育活動,同時又依據教改研究計劃實施進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進一步充實和修正、完善計劃或方案,不斷提出新的目標”。③ 行動研究始于社會活動領域。在西方社會科學工作者那里,“行動”和“研究”是指兩個用以說明由不同的人從事的不同性質的活動的概念。“行動”主要指實踐者、實踐工作者的實踐活動和實際工作;“研究”則主要指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科研工作者、學者專家對人的社會活動和社會科學的探索。長期以來,“行動”與“研究”相脫節,實際工作者和研究者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理論與實踐相互割裂。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人們的不斷探索和研究中,行動研究便應運而生。行動研究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柯利爾(Coller,J.)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20世紀50年代,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院長考瑞(Corry,S.M)等人的倡導,行動研究進入美國教育科研領域。④ 考瑞在其1953年出版的《改進學校實踐的行動研究》一書中,首次將行動研究定義運用到教育中來,他提出:“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經由應用研究成果的人來擔任,其研究成果才不致白費。同時,只有教師、學生、輔導人員、行政人員及家長、支持者能不斷檢討學校設施,學校才能適應現代生活之要求。故此等人員必須個別及集體采取積極態度,運用創造思考,指出應該改變之措施,并勇敢地加以試驗;且須講求方法,有系統地搜集證據,以決定新措施之價值。這種方法就是行動研究法。”⑤行動研究之所以能在教育界得到推廣,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教學研究人員對一些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難以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而行動研究則要求教師以研究者、參與者、當事人的身份,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采取行動,在實踐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行動研究對于提高教育科研質量和教學質量以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行動研究的特點

行動研究的主要特點如下:⑥

(一)主體實踐性。行動研究的主體是音樂教師。音樂教育研究的實踐表明,開展音樂教育科學研究,教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音樂教師置身于現實的開放的動態的音樂教育情景中,能夠隨時隨刻體察音樂教學活動、背景以及有關現象的種種變化,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不斷及時地解決新問題,能夠依據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直覺地對假設、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斷。

(二)環境真實性。行動研究的環境就是真實的工作環境,它是走出圖書館或實驗室的一種研究方法,研究工作就在問題發生的真實環境中進行。行動研究就是要針對這個環境中所產生的問題,直接謀求改善,解決問題。⑦對于音樂教育教學的行動研究來說,它的真實的工作環境就是音樂課堂、課外音樂活動的場所以及與音樂教育教學有關聯的場所。

(三)直接針對性。行動研究的問題來自教師的音樂教育教學實踐,是教師自己的直接經歷和感受,通過行動與研究的結合,運用實踐行動來改善和解決實際教學工作情境中所面臨的問題。行動研究強調研究的應用價值性,即行動與研究的直接針對性。

(四)持續反思性。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評性地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景的能力。行動研究中的反思即是音樂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在反思中發現問題。這種自我反思式的研究模式正與反思性教學的思想相一致,它將教學研究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通過反思與評價重新建構自己的教學模式,從而有效地避免了音樂教育理論研究與音樂教育實踐脫節的弊端,使音樂教師的音樂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都得到提高。⑧

(五)靈活可變性。行動研究具有動態性,即在音樂教育行動研究過程中,可以隨時根據研究情況邊實踐邊修改研究計劃,不斷修正研究問題的假設與研究方法,以適應實際情況的需要。

二、行動研究的步驟

行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⑨

(一)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是推動研究的動力。音樂教師應以音樂教育教學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為行動研究的開始,在實際工作中,音樂教師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發現問題。

(二)界定問題。研究者經過思考和分析,要從所發現的問題中選定研究主題,了解待解決問題的本質和范圍,分析、診斷問題存在的原因,以期對問題的本質有較為清晰的認識,為采取解決問題的行動奠定基礎。

(三)文獻探討。在確定研究主題和研究目的后,應深入探討分析有關文獻,以便從他人的研究中獲得理論和方法方面的啟示,用以指導行動研究。

(四)擬訂計劃。行動研究計劃,即行動研究的實施方案。它是行動研究最初設想的一個總體計劃,也是行動研究法各個步驟具體實施的藍圖。

(五)實施行動。將研究計劃付諸行動是行動研究的最重要的步驟。在不脫離正常音樂教學秩序的前提下,應嚴格按照計劃的要求,實施的研究必須在真實的情景中進行。可根據課堂現實因素的變化情況,對計劃作出適當的調整。

(六)評價效果。既是對行動研究的結果進行總體評價,也是對整個研究工作所作的總結。在總結中,必須對研究中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科學的處理,必要時可用統計方法,將實驗數據轉為有意義的統計量數,作為解釋后果和預測之用。在此基礎上,研究者對照行動研究計劃,檢查、反思該課題在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成效與存在的不足,總結行動研究的得失經驗,最后根據研究計劃的要求寫出研究報告。

三、行動研究對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行動研究對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行動研究促進了音樂教師教育科學理論水平的提高⑩

獲取較系統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是音樂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美國學者舒爾曼(L.Shulman)認為,優秀教師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教材內容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課程知識,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法知識,學生及其特點的知識,教育環境的知識,有關教育宗旨、目的、價值及其哲學與歷史背景的知識等七大類。{11} 舒爾曼認為,系統的教育教學科學知識是教師專業成長所不可缺少的。這主要緣由是,盡管教育教學實踐現場具有極大的復雜性、可變性與個體性,但在這種現場的背后離不開教師處理問題的理性思考,現代教育科學理論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師的理性思考提供了幫助,沒有教育科學理論作為參照,教師對實踐的分析、判斷、決策有可能缺乏基本的依據,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策略失去科學性和可行性。因此,較為系統的音樂教育科學知識是音樂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

行動研究要取得高質量的成果,就必須重視音樂教育教學理論在行動研究中的價值。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重視理論對分析問題的價值,努力謀求在廣闊的理論背景上理解所遇問題的性質、內涵和意義,而不限于對某個具體問題本身的了解,更不單純憑經驗分析問題。其二,重視理論對制定解決方案的價值,強調根據對問題的分析和相關的研究成果規劃行動方案,并預計方案中各個步驟的可能結果。其三,在研究結果上強調理論的抽象,以為進一步的實踐提供一個可供參考和借鑒的基本框架,這就使得行動研究在總體上是面向未來的,而不像教學經驗總結那樣只是既往行為的總結。這樣,通過行動研究可以提高音樂教師的教育科學理論修養和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行動研究促進了音樂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

行動研究要求音樂教師既是施教者,又是研究者,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研究音樂教學的規律,通過行動研究,在不斷總結經驗的過程中,不僅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技能技巧得到了提高,其科研能力也進一步增強。英國課程專家、行動研究的主要倡導者之一的斯騰豪斯(Stenhouse)在他的《課程研究與編制導論》一書中提出教師專業發展有三條途徑:(1)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2)通過研究其他教師的經驗;(3)在教室里檢驗已有的理論。后兩條途徑都涉及到“研究”,他認為教師最主要的活動場所是教室,教室是檢驗教育理論的理想的實驗室,而教師作為身臨其境的觀察者、實踐者與體驗者,憑著自身的優勢,可以通過研究來系統地解決課堂中遇到的問題。另一位英國課程專家埃利奧特(Elliott)對這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建議教師成為行動研究者,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使研究與行動真正合二為一;這樣教師不但可以檢驗他人的假設,而且還可以在自己的行動中提出自己的理論假設。“教師最大限度地負責提出、發展和公開傳播關于教學理論的認識。實踐表明只要給予他們思考的機會,他們也能夠發現和發展隱藏在教學實踐背后的某些教學理論。”{12}行動研究證明,教師成為研究者,可以對其專業基礎提供重要的知識貢獻,也能夠成功地致力于專業問題的解決,他們也能夠像專家似的細致行動,探索出有關實際工作的新理論。{13}這種研究必定促進了音樂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推動了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

行動研究專家溫特認為,實踐者行動研究這一術語不但描述了一個組織教育研究的可行模式,而且指出了實踐者開展行動研究是實踐者整個職業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傳統專業實踐的擴充而非額外的強加。他強調指出,行動研究作為實踐者在開展專業活動的同時進行的小范圍研究和進修提高的一種方法,表明了提高專業實踐認識和參與實踐革新決不是少數學究式的精英的特權。一般而言,教師可以不斷而且有責任開展針對自己專業的研究。{14}行動研究中的課題一般是由音樂教師針對自己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而產生的,在該課題研究過程中,音樂教師作為課題的主持者,他必須設計課題方案,收集資料數據,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法,評價結果,最終將課題成果運用于教學實踐,檢驗成果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這種研究過程即是一種不斷循環發展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將不斷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由此,我們可以論定,行動研究是提高音樂教師科研能力和培養科研型教師的有效途徑。

(三)行動研究促進了音樂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

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通過行動與研究的結合,創造性地運用音樂教育理論分析和解決教學實踐情景中的具體問題,從而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有學者經過實踐研究認為,行動研究可以提高教師的四大專業能力:(1)行動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師了解學生的能力;(2)行動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3)行動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4)行動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師協調師生關系等人際關系的能力。{15}

音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參與音樂教育科學研究,將使教學活動成為創造性的勞動,這必定促進了音樂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學者鮑林(Linus Pauling)認為:“如果一個人在進行教學的同時也進行研究,那么他的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即使他們的研究工作并不像他希望的那么成功,但他可以繼續有效地進行教學。一般說來,總會得到答案的。”{16}行動研究所具有的實踐性的特點要求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實踐中,對所發現的問題,通過運用收集掌握資料、分析資料、以及實證解決問題的思路等方法,來促進課堂教學工作的革新或改進。在行動研究中教師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當事人,他們既是教學的實踐者,又是教學的研究者的雙重身份,使他們能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反思,通過教學和研究過程中的反思,能及時認識和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教學方法,在全面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同時,音樂教師自身的教學專業能力也得到提高。

小結語

將行動研究引入音樂教育領域,將對當前我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意義,同時對音樂教師專業發展起重要的促進作用。音樂教師要成為行動研究者,首先,在教學實踐中要樹立一種研究、反思、批判、探索的意識,具有主動改進自己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愿望。其次,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從觀察開始,“教師想成為研究者,首先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觀察者。沒有精確的觀察,科學進步就是空話,因為科學依賴于觀察。”{17}行動研究者必須是一個參與式的觀察者。再次,要有一定的音樂教育學學科素養,掌握一定的音樂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以音樂教育科學理論來指導行動研究。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平時要加強音樂教育科學理論學習。最后,學校要為音樂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營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①顧泠沅、楊玉東《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行動研究》,《教育發展研究》2003年第6期第1―7頁。

②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第1期第104―112頁。

③王剛、張音《教育科研實用手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頁。

④鄭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學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239頁。

⑤戴長河等《行動研究概述》,《教育科學研究》1995年第1期第42―46頁。

⑥陶文中《行動研究的基本理念》,《教育科學研究》1997年第5期第33―36頁。王清《淺談怎樣進行行動研究》,《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年第5期,第43―45頁。

⑦和學新《行動研究簡介》,《教育改革》1994年第2期第63―65頁。

⑧馬達《反思性教育與音樂教師教育》,《人民音樂》2005年第1期第55―57頁。

⑨陶文中《行動研究法的實施》,《教育科學研究》1998年第2期第41―44頁。李酉亭、鄒芳《行動研究法和教育》,《上海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第110―116頁。王清《淺談怎樣進行行動研究》,《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年第5期第43―45頁。

⑩周宏弟《論教師的行動研究與專業發展》,《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第81―85頁。

{11}L.S.Shulman.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

{12}寧虹、劉秀江《教師成為教育者: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第39―41頁。

{13}黃奕紅《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發展――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第65―68頁。

{14}毛景煥《論教育行動研究的功能》,《教育科學》2000年第2期第5―7頁。

{15}范詩武《新世紀教師專業能力與教育行動研究》,《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第28―31頁。

{16}葉瀾《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