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2 03:59: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政治學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培養學生自主性及研究性在網絡技術條件下進行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及研究性的學習能力,使一些理論性的知識變得更具有現實性、開放性。學生通過網絡來搜尋自己所需要和補充的資料,針對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和疑點進行自主學習、分析、討論、解決,在一定程度上開發了學生學習的潛能、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目的。
2.有助于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網絡教學改變了傳統師生既有的角色、地位與師生之間的結構關系。教師變為網絡資源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也是學習群體的協作者。網絡教學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廣闊且個性的學習空間,師生之間逐漸形成一種平等民族的合作關系,師生之間的交流更為頻繁密切,課堂的氣氛也變得和諧又活躍。
二、網絡技術條件下的中職政治教學研究
1.網絡技術與政治課題內容相結合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布置預習性的作業,適當的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對所要接觸的政治原理概念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目的是為教學成功打下扎實的基礎。之后,教師便可利用網絡技術來構建情境教學模式,將學生一步步引導到之前所學理論知識上,通過生動的表述方式,由淺入深進行進一步深層次的政治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PPT或者視頻的形式把所看內容與已經掌握的其他政治學原理結合起來,形成自我的政治原理體系,加強學生對整個政治學科的透徹了解,進而增強學生對政治學科的探索性。
2.創新課件提高政治課的趣味性中職時期的學生往都熱衷于一些時尚流行的事物,政治學科總會讓學生產生一種無聊沉悶的感覺,更難談興趣。此時中職政治教師就應該利用豐富的網絡知識,將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時事事件通過圖片和視頻制成教學課件傳授于學生,這樣在結合政治課本的前提下,學生們更樂于接受,從而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其次可以教學利用微信、微博、QQ等網絡平臺來隨時咨詢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繼而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升中職政治教學的效果,更加有效的開展中職政治的教學工作。
3.利用網絡技術教學真正實現“理論聯系實際”不管任何時期,政治學科都始終貫穿在我們整個學習生涯中,由此看見政治學習的重要性。其中“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更是各位教師老生常談的內容。教師一遍遍的強調這一觀點,就是因為在課堂上我們更多的是學習理論輕于實踐,尤其是具有較強理論性的政治教學。這一點作為中職教師來說非常重要,而解決這一難點更是讓中職政治教師絞盡腦汁。網絡技術條件的產生就輕松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在課堂上老是通過播放一些時事政治,國內外新聞來聯系所學理論知識,不僅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還對學生未來就業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4.實現教師多渠道、多手段教學在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網絡技術與政治教學的整合,實現了聲形并茂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進一步實現了有效性的教學目的。網絡技術條件下的政治教學,使得政治教學更加具有開放性、自主性,教師通過多渠道、多手段進行教學完成網絡知識的運用與整合,更為枯燥無味的政治課堂營造出一種和諧活躍的氛圍,使得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掌握,這樣更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同時,中職時期的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教師應該合理運用網絡技術將學生的思想帶動起來,進而確保政治教學工作有效合理的進行。
三、結束語
篇2
要注意語言的啟發性
很多學生之所以對政治學習缺乏興趣,與教師長期的灌輸式教育也存在著直接的關系。很多教師在上課之前往往會花上很多時間把教材上的知識點一一總結歸納,然后在課堂上就把自己之前的勞動成果一絲不差地“丟”給學生。這種“喂食”式的教學方式雖然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增強知識的系統性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卻也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
要知道,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年齡段,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讓他們單純地扮演知識容器的角色,自然難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一些啟發性的語言來告訴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知識“喂進”學生的嘴巴里。例如,我在給學生上到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積極的生活態度》這節課的內容時,在說到樹立明確目標的重要性時,我并沒有長篇大論地給學生講授樹立目標的重要性,而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某研究機構曾經對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測試,測試的內容是看這些學生是否擁有目標,測試結果顯示,在這個班級中,有20%的學生有明確而遠大的目標,55%有模糊的近期目標,而25%的學生則表示沒有目標。
20年以后,這家機構對當年參與測試的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擁有明確目標的20%的學生基本上都成為了社會上的杰出人才,而擁有模糊目標的學生則大多數處于社會的中層,至于那些沒有目標的25%的學生,如今的生活狀況基本上都不太如意,大多處于社會的低層。通過這個案例的啟發,學生自然體會到了樹立明確目標的重要性。
要重視身體語言的運用
在教學語言中,身體語言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明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懂得運用身體語言,有的教師一堂課上下來,腳步基本上就沒有邁出過講臺以外,更談不上身體語言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口頭語言以外,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勢、身體動作等都屬于身體語言的范疇。
篇3
當今社會已進入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知識的積累與變遷日益加快的信息時代。這樣,人們生存與發展必需的知識范圍被急劇擴大了,個體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具有社會性、創造性和整合性。因而,現今的學校已不在局限于擔負繼承人類科學文化遺產的使命,而是希望成為引起社會變革的一種力量,完成一種新文化的建構。
于是,學校首先要考慮的,已不再僅僅是將為個體提供哪些系統的人類科學文化的遺產,更要考慮的是個體將如何面對生存及其在可持續發展前提下來自社會的各種問題的挑戰。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能做的一切,就是設法為個體能夠解決無法預見的問題作準備,培養他們在飛速發展的社會變革中探索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兒童能力發展在個體社會化進程中三個主要領域:個人能力的成長;社會參與能力的成長;處理環境的各種要求和作用能力的成長的整合角度來看,我們教育的價值功能并不是使個體完成(也無法完成)全部的系統的人類文化遺產的積累,而是力圖使個體形成全面的和基礎的素質結構,以便將來能在社會的科學技術與政治情報的激流中不斷地自我擴充知識內容,調整科學文化結構,改變和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
于是,我們的學科教育已經開始大大地超越了經驗與技能傳遞的范圍。學生在取得經驗認知的同時,探求社會發展的科學方法,形成社會認識的正確價值觀念,提高社會活動的參與意識與能力,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業已成為社會對個體全面素質發展的基本要求。這樣,我們就有理由認為,小學的數學教育,其學習的認知對象(數學知識)不僅僅是目的——掌握這些事實并能運用,同時也是——發展科學地對社會探求的意識、價值、方法和情感的過程。這就是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全部本質內涵。
從這個本質出發,我們不難概括出小學數學學科的素質教育的四個基本特征,即:“注重社會實踐”、“培養科學精神”、“發展創造潛能”、“加強情感體驗”。
一、注重社會實踐
長期以來,我們的小學數學教育追求的是個體智力的優異性和學問的卓越性。因而教育的價值似乎就在于更快更多地完成人類科學文化遺產的積累。于是,我們自上而下地人為地從文化中編選主題、語言和材料,學生則被動地面對和自己生活相割裂的生疏的學術性文化——社會精英們諳熟的知識與經驗。學生通過教師的語言、技術和觀念地傳授,努力的將這些文化堆積起來。這樣,教育就成為一種游離于社會現實的封閉的自我積累與發展過程。學生只需要掌握這些知識并儲存起來,并不需要了解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了解知識對社會的發展和自我適應的價值。這種認知的積累好比在個體與社會之間砌一堵墻,知識磚塊疊砌越高,個體與社會的割裂似乎就越嚴重。學生即便有了豐富的知識,卻因為各知識都隨相應不同的傳遞通道而存入大腦不同的“儲蓄箱”中,而存儲的知識又是面對著教師人為編制的與“儲蓄箱”中相應的知識對應的各種特定的問題情景,因而無法在自我反思、探究、融合與重組中建構新的文化,也就難以面對來自復雜社會各種無法預見問題的挑戰。要知道,教育的價值在于使知識社會化、使個體社會化。“注重社會實踐”,就是要使小學數學教育成為開放的在對社會探求活動中自我積累的完善過程,讓學生在獲得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了解知識的發展與其社會的價值,認識知識探索的方法和途徑,提高在社會活動中進行決策和參與改造的基本能力。通常地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現出這樣幾個特征:
1.對學習對象賦以更多更強的社會性與現實性
即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要通過一切可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社會性問題,滲透知識的價值及其與社會發展的聯系,并不失時機地融合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使學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社會。
在這里,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發展,即知識本身在社會發展中的軌跡,從發展中認識社會。
第二,價值,即知識本身在社會發展中所體現的價值,從價值中認識知識。
第三,方法,即從知識的發生與發展中探求知識,掌握認識的一般方法。
例如:我們在教學“圓的認識”這節課時,適時地將知識放在“為什么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體是圓形的”這一實踐背景下,利用簡單的知識歷史歸納“圓”的物理特征和幾何特征甚至美學特征。這樣,學生不僅能獨立概括出“圓”的基本特征,而且了解了知識在社會生活中所體現的價值。
2.將認知過程與對社會的探求過程聯系起來
即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合理地運用材料的呈現方式,引起學生對社會的關注,提高他們關心社會的意識和參與社會的興趣。其價值的功能就在于在關注和參與中獲得更多的科學的價值、思想、方法與技術。
在這里,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聯系,即加強學習內容與社會現實的聯系。
第二,關注,即關注知識本身內涵同時關注知識的社會性價值。
第三,技術,即將數學認識方法當作科學技術來認識與掌握。
例如:我們在教學四年級“負整數認識”這節課時(上海版),有意將學習材料放在“不能適應社會需要”這一背景下呈現給學生,以此作為探究知識的起點,因而不僅認識了知識的本質,而且強化了知識的社會性。
二、培養科學精神
作為一個現代社會成員所必須具有的科學教養,其核心就是必須具有科學精神,包括科學的意識態度,科學的價值規范,科學的行為方式等等。它是個體面對生存和適應社會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學生在數學教育中所面臨的已不再僅僅是一個個需要設法認知的事實,而更重要的是一個個需要設法解決的問題,即不僅是將學習看作是一個知識的認識過程(復制),更是看作一個科學的探索過程(創建)。對教師來說他們關注的將不再僅僅是如何將知識通過自己的觀念及恰當的方法演繹出來轉化為學生的認識結構,更為關注的是如何將知識合理的組織而轉化為學生需要探究的關乎他們生活的問題。通常地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現出這樣幾個特征:
1.在學習中滲透更多的科學意識
即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能自覺地將一個個知識當作一個個科學的問題來對待。因為意識是有目的行為的基礎,科學意識就是指個體在行為前能自覺地反映那些科學的態度、價值、規范和技術。
在這兒,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目標,即在學習時能明確與學習對象相關的科學知識并滲透在學習目標之中。
第二,強化,即在學習時能不斷利用對學習對象的科學的探求來強化學生的科學意識。
例如:我們曾按邏輯與非邏輯兩大系列,從低年級開始,分階段分梯度地編制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目標體系,在學生對知識認知的過程中逐漸培養探索活動的科學意識。
2.將學習更多地看作是獲得問題的解決
即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將知識的認知掌握看作是問題的解決。因為科學的方法論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個體要能在這急劇變革的社會中獲得高質量的生存與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這種“儲蓄式教育”被動的和單純的知識儲存,而是利用科學探究的態度與方法去認識,去發現,去創造,去改變。
在這兒,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問題,即將學習對象看作是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需要掌握的事實。
第二,獨立,即將學習看作是學生獨立探索和解決的問題的過程,而不是再現教師思維并復制文化的過程。
第三,調控,即學習中教師調控由關注知識傳遞的速度及學生再現的可靠性程度向更多地關注學生探索的態度與方法及其過程轉化。
例如:我們在教學一年級“米尺認識”這節課時,就從“比較長短”開始,一直到“國際統一長度單位(米)”的認識,安排了一個符合學生實際的完整的事件情節,在其中設計了一整套的問題展現給學生,讓他們獨立地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去解決,并在不斷地自我嘗試與調整中獲得一些科學的認識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3.注重科學技術在數學學習中的滲透
即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不斷地滲透科學技術及其價值與思想。因為教育要始終跟上日益發展與變革的科學技術是不可能的,而個體不掌握全新的科學技術就不能適應發展。因此,教育必須承擔培養個體在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價值、思想、規范等基礎上獨立掌握并創造技術能力的使命。尤其是在當前學科教育內容的昔時性和分科性的前提下顯的更為重要。
在這里,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了解,即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常常是跨學科的,綜合的和指向未來的。
第二,認識,即通過對數學知識的發展來認識科學與技術的價值。
第三,想象,即積極倡導對未來科學技術的預測和想象。
例如:我們在教學中歸納諸如"S=vt"這些數學關系時,不是簡單地將它當作一個數學模型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將它們置于科學與技術發展的背景下。這樣,學生不僅能認識并掌握這些數學模型,而且能適時地了解這些數學模型的建構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價值。
三、發展創造潛能
社會離開了創造,單憑已有文化的傳遞與復制就根本談不上發展,而社會的創造最終就是人的創造。要開發個體內在的創造潛能,就必須抓住個體創造性的個性特征與色彩。因為不同的個體其創造的領域和程度都具有明顯的個體性。但創造對每個正常的人來說又都是可能的。這也是我們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策略之一。通常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現出這樣幾個特征:
1.在學習中讓學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
即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能盡量給學生造成一種寬容與理解的氣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在探究未知過程中師生關系的平等性,自己所有學習行為都能得到教師的理解與尊重,自己所有的成就感都能獲得自我滿足。從而使學生各自的潛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
在這里,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尊重,即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學生矛盾的對立面只能是知識的未知而不是教師的已知。反對挑剔和諷刺。
第二,理解,即對學生在學習中一切想法和做法教師都要盡一切可能地幫助其理解,故倡導鼓勵式評價,避免消極式評價,杜絕譴責式評價。
例如:學習中我們要求學生進行回答問題或板演等行為時,其目的應由“暴露出缺陷與錯誤”向“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現自己思想、方法的機會”轉變。這樣,在這種自由和寬容的氛圍中,學生展現思想和方法的時、空和容量都將大大地增加。
2.學習中倡導心理表達的自由和開放
個體能量的充分釋放就是心理表達的充分自由,在學習中,應能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想,表露自己情感,表達自己觀點,表現自己欲望等自由。因而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必須倡導“三不注重”,即一不注重學生思維程序和教師思維程序的完滿一致性,允許學生思維暫時性地跳開或中斷;二不注重個別回答對全體認識的代表性,不以個體的回答代替全體的理解;三不注重個體行為相對課堂紀律的嚴肅性,容忍個別學生因一時的“頓悟”與“發現”而出現的短暫的“忘乎所以”。
在這里,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寬容,即寬容學生為解決問題所取的一切想法和做法。
第二,充足,即將問題展現給學生時,給學生充足的思考、討論和回答的時間。
第三,自由,即鼓勵自由奔放和新穎的想象,允許暫時性的思考目標的轉移。
3.注重不同學習模式的目標價值
即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采用不同的學習模式,其目標價值不在于展現不同的學習過程,而是作為一種手段,在于展現不同的啟智學生獨創性地探索知識的過程。因為數學學習的最根本價值不僅僅在于掌握,更在于發現與創造。所以應從不同的學習模式表現不同的學習形式向不同的學習模式表現不同的探究過程的目標轉化。
在這里,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探究,即任何材料的展現、演示實驗,都不僅僅是為了驗證事實,而是在于提供探究的途徑與方法。
第二,過程,即學習不僅僅是指向結果而獲得結論,更重要的是指向過程而獲得方法。
例如:我們在準備四年級“三角形內角和”這節課時,采用了這樣的學習程序:
A:教師提出要解決的問題——三角形的內角和有什么特征?
B:學生對問題按自己已有的價值、經驗、技能等展開自主的探究操作;
C:學生表述自己的發現過程和結論;
D:教師討論式的操作演示;
E:學生嘗試其他發現方法,調整自己的認識過程;
F:師生討論,評價過程、方法與結論。
這樣,學生不僅能獲得所要學習的知識,而且同時獲得了認知的一般方法。
四、加強情感體驗
良好的情感品質是個體素質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個體的情感素質則是個體在社會中獲得成功的基本要素。個體在學習中能否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不僅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使學習目標獲得最大可能實現的問題,更是關系到個體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從而影響個體人格健康發展的問題,尤其是數學學習面對的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帶有任何物質的和能量特征的符號,學習很容易成為一種“外加指令”的、“完成任務”的和“強記死背”的被動性信號輸入活動。因此,我們不僅要將小學數學教育看作是科學知識的教育,同時也應看作是人格發展的教育。這就是和非素質教育下的小學數學教育的本質區別之一。通常地看,在教育中它常表現出這樣幾個特征:
1.注重學生在探究學習活動中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
即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特別關注學生被激發起的求知沖動以及平衡這種沖動的欲望滿足的成功體驗。于是,我們小學數學學習就不能簡單地被封閉在“知”與“不知”的動態平衡上,而應開放到整個個體充分活動的“問題”與“解決”的空間上,使他們在一次一次的問題解決過程中獲得一次次的良好的情感體驗。而刺激則來自于個體探究對好奇性的滿足;操作對動手欲的滿足;發現對求知欲的滿足;解決對表現欲的滿足,也包括合作對個體融合與歡快情緒的刺激;成功對個體喜悅與輕松心境的刺激;如此等等,從而表現出對學習熱情的關注,強烈的興趣,積極的態度,持久的探索等良好的情感素質。在這里,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體驗,即盡可能的將每一次的學習設計成學生能獲得積極良好情感體驗的活動過程;
第二,個性,即盡可能的設計不同的活動而使不同個體的價值都能在獲得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得到體現。
第三,滿足,即在學習中尊重學生在獲得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一切可能的滿足。
例如:學習中可以經常采用“合作型”的組織結構與“聚合型”的學習模式。前者指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可以是聚塊狀的,抑或是平面輻射狀的等等,目的是加強學習中的合作與互動。而后者指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可以是信息傳遞與交流的模式的,抑或是獨立探究與操作模式的等等,目的是使個體能在真正自我特征基礎上進行探究而獲得屬于自己的成功與滿足。
2.關注學生學習中的興趣情緒狀態
即在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教師尤為關注的是怎樣使學習成為學生在情緒狀態下興趣的刺激源,并能有意識地不斷地強化這些刺激,使之成為有行為傾向的興趣。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學習中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在群體中受到贊揚與尊重的欲望,從而避免因在群體中受到多次的失敗與譴責而產生焦慮情緒,甚至采用某種防御機制而回避真實情感,引起人格混亂。在這里,教育中抓住這么幾個變量似乎尤為重要:
第一,特征,即在學習中盡可能地針對不同的個體特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對象,并采用個性特征為參照的發展性的描述性的評價方式,使所有個體都能感受到成功。
第二,展現,即盡可能地將學生不同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充分地展現給群體,滿足個體期望的在群體中獲得尊重的欲望。
篇4
1.有利影響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保證學習效率的必要前提。高中政治包含大量的抽象理論概念,很容易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教學輔助工具層出不窮,充分利用這些教學手段制作圖文并茂的課件、設置情境等,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2)豐富課堂內容
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將信息技術運用在高中政治的教學中,能夠大量增加課堂的知識容量,特別是在上復習課時,由于政治學科中的很多內容都是相互聯系的,所以在復習時需要整合成知識結構網,單靠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和講解很難讓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復習。使用多媒體課件將知識點羅列整理,并利用其內在聯系、相關原理和典型例題等構建放射型知識樹結構,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改變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信息技術與高中政治教學的結合使得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自主,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例如,在進行章節復習課時,教師首先可以設計一個“小組合作探討會”的環節,把前一階段所學過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提出來,讓學生交流討論。然后,用課件展示重難點和參考答案,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2.不利影響
部分教師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忽視了教師本該起到的主導作用。現代信息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教學中最重要的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知識溝通和情感交流,如果課堂上信息技術運用過多,就會使學生成為純粹的“觀眾”,還有可能偏離本來的教學目標。
二、高中政治教學和信息技術結合的具體措施
1.運用信息技術,更新教學理念
政治學科是一門思想性、社會性、理論性很強的學科,特別是高中政治的信息量龐大、理論性強,學生的理解難度更大。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隨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材料,在政治理論知識的教學中融合社會相關內容,幫助學生培養主觀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教授《財政與稅收》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國家最新的燃油稅改革政策作為材料,聯合實際讓學生分析油價上漲給經濟帶來的影響等。
2.運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結合新的教學模式,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打造高效課堂。例如,在講授《投資理財的選擇》這一章節時,可以采用互教互學的模式,教師先用課件出示材料(某家庭有閑置資產10萬元,請為其選擇一個合理的理財方案),然后組織小組討論,分析各項理財方式的利益和風險,最后每小組制定出一個理財方案,由教師逐一點評,并讓學生初步了解一些電腦理財軟件。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各個理財項目,并能夠開拓思維,使其學會制定理財計劃。
3.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素質
隨著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等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普遍應用,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和信息技術水平都需要更進一步提高。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網絡搜索、網絡資源篩選和整合等技能,還應該主動學習Flas、網頁制作等現代信息技術,能夠獨立完成建立師生交流平臺、補充教學資源網等工作,提高自己的整體綜合素質。
4.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由于高中政治學科具有理論性強的特點,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容易感到枯燥,在教學過程中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提前調查學生的興趣點所在,圍繞著教學內容搜集一些趣味性強的圖畫或者視頻,在課堂上展示出來,為學生創造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為接下來的教學打好基礎。例如,在講授《我國的宗教政策》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利用網絡搜集宗教的相關知識,然后,在課堂上播放各種宗教集會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并回想自己所見過的宗教的特點,接著,演示課件讓學生了解宗教和的不同點,并結合課件、視頻和課本,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語
篇5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教學;課程整合;教師發展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是當前最先進的最廣泛應用的科學技術。而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素質提高之本,應該與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以更有效地施行教育這一活動,培養高素質人才,創造更高的科技水平。所以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是教學多要素、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科學化、藝術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又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是實現教學科學的藝術化和教學藝術的科學化的完美融合。
一、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初探
1、必然性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與日常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圍廣,實踐性很強,職校語文課程更是強調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基于這一目標,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不適應語文教學發展的要求,也與社會發展相脫節。按新課程語文教學理念,語文課程重在實踐,要適應現實生活和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現在新的教學策略、教學方式是讓學生自己學、主動學,老師主要是“導”,以體現語文課程的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實現素質教育,而語文課程的革新與現代化,必須要求相應的教學工具、教學途徑也現代化、科學化,信息技術作為最廣泛最先進的科技,它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必選無疑的。
2、內容和意義
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整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1)、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和學科相融,就如傳統的“粉筆+黑板”,作為傳授知識的工具。信息技術在教學上用得最廣的是多媒體和互聯網的運用,因為它們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及獨有的系統功能。教學中與語文整合,可使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打破傳統媒體的“線性限制”,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整體化的方式把語文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給學生。
(2)、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不僅是教學手段、教學工具的更新,更是教學內容的擴展與改革,這就是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另一方面,即信息技術作為教本的輔助內容與課本內容相融,擴大課本知識的外延。
傳統的教學,是以課本為中心,雖然也會涉及到課外知識,但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引導學生學的課外知識很有限。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后就不同了,我們都知道,互聯網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里面的知識有如海洋般的深遂寬廣,與語文學科整合,可以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采集到廣泛的知識,使學生的閱讀面、知識面擴大,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資源結合在一起,更好地學習語文。
(3)、多媒體可為課堂教學營造濃厚的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后者則表現了高度的優越性。多媒體教學把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融為一體,把學習變成一種視覺和聽覺的盛宴,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課堂氣氛濃厚了,學習變成一種很輕松愉快的感覺,把過去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學習的主動性非常強烈,學習效果也就非常的明顯。興趣成了最好的老師。動態的事物往往比靜態的事物對學生的注意力吸引有很大區別,尤其是對職校的學生,對動態的東西更能夠吸引其眼球,更能從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傳統教學,學生難免枯燥乏味。多媒體教學克服了這一缺陷,能夠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靜止的變為運動的,靜態的圖像可以像漫畫一樣播放,色彩變化無窮,速度可快可慢,可以達到隨效果而欲的感覺。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將給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篇6
英文名稱: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單位:山東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魯東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山東省煙臺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8039
國內刊號:37-1452/C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篇7
英文名稱: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單位:江蘇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江蘇教育學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1-1696
國內刊號:32-1082/G4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8
[關鍵詞]思政課教師 專業培訓 評價體系
[作者簡介]張利榮(1976- ),女,湖北漢川人,武漢理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湖北 武漢 430070)劉艷平(1963- ),女,湖北仙桃人,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公路工程管理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北 武漢 430079)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4-0079-02
一、導言
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指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通過相關學科專業知識的訓練,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在從業過程中,逐步實現專業自主、養成專業道德、提高專業素質的過程。目前,大多數高校重科研輕教學,重專業輕基礎,因此,從事基礎課教學、面向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課教師探索專業化發展之路十分必要。
二、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的困惑
1.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重科研還是重教學?高校教師的二項基本業務考核是教學和科研。科研工作量是硬指標,以縱橫向課題的經費和發表的學術論文等形式以數字衡量;而教學是軟指標,教學工作量可以用數字體現課時數,但沒有區別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兩者相比,科研是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指揮棒,因為教師主持參與科研課題的來源及經費、發表科研論文的數量及質量,是職稱評定、津貼補助的主要依據。思政課教師從事全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以基礎教學為主。現實中,可能確實存在一些思政課教師因為教學任務繁重,無暇開展科研活動,或者科研意識淡薄,科研能力偏低的現象,但近幾年,多數在職教師經過繼續教育后獲得了博士學位,新入職的思政課教師也以博士畢業作為入職門檻,也就是說,通過良好的學術訓練,思政課教師大多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較高的科研素質。但是,思政課教師申請科研課題難,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相對專業教師而言,思政課教師申請國家社科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類課題也難,重大的科研獎項也少。思政課教師普遍面臨著科研的巨大壓力。目前,思政課教學的現狀是,授課內容偏理論性,泛政治化,說教性強,教學方法單一,以講授式為主。雖然有的思政課設有實踐教學環節,但由于經費人員落實不到位,實踐教學并未真正走向社會實踐,效果并不理想。
2.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重學科歸屬還是重職業發展?思政課教師的學科背景大多是政治學,主攻專業方向是理論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早期思政課教師隊伍中,受政治學專業培養人才數量的限制,思政課有輔導員、學工書記等兼職教師。隨著政治學學科專業的發展,以及各大學對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加強,思政課教師走向專職化。1999年高校擴招后,大學生人數劇增,思政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引進了大量的青年博士教師,這些教師的學科背景趨向多樣化,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教師具有不同的學術風格和思維方式,這給思政課的教學帶來了新的學科視野和思考問題的路徑。在高校,思政課教師容易產生被排斥感和職業倦怠感,自我認同感不高,事業價值感不強。而且,有的教師還不愿意向別人提起:自己是思政課教師。思政課教師普遍愿意更新改進自己的學科知識結構,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也具備這種繼續學習的能力,但現實中一些教師只是應付差事地完成課堂教學時數,并沒有把心思完全放在教學工作上,更談不上進行教學改革的研究。
3.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重待遇還是重良心?教師職業本身負有教書育人的重任,對于思政課教師而言,尤其強調對的堅定信仰,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忠誠態度,和崇高的職業道德,高尚的職業情操,優秀的職業水準。這些獨特的職業要求不僅貫穿于思政課教師的思想意識中,而且也滲透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在高校從事科研的教師可以名利雙收,有好的聲譽,也有高的收入。相對于專業課教師的論文指導、專業實習見習、帶研究生等(這些可以折算為教學工作量),思政課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一般只有干巴巴的上課時數。思政課教師在科研上處于弱勢,在教學上被邊緣化。思政課教師收入待遇偏低,影響著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嚴重的會影響到思政課教師對自己教學的認可程度。思政課教師的待遇如果長期在低水平徘徊,高素質的教師可能會保持自己的良心和責任心,但也會有一些教師采取混課堂的教學行為,最終損害的還是大學生的利益乃至高校自身的聲譽。
三、高校思政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對策
教師的專業化包括嚴格的入職標準、相關的專業學科知識、較高的政治經濟地位和職業聲望。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思考:加強對教學學術的研究,提升教學水平;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深化教師的專業培訓;轉變觀念,優化考核評價體系。
篇9
【摘 要 題】理論探索
【關 鍵 詞】社會科學/科學生產力/CSSCI
1 引言
科學生產力與物質生產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范疇,它們的成果表現形式有著質的差別。后者的成果是物質的、有形的,而前者則是非物質的、無形的,需要經過轉化才能成為有形的。自然科學、技術生產力成果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論文、著作、專利;社會科學生產力成果的表現形式則主要是著作、論文、研究(咨詢)報告。對于物質生產力的評價國際上已經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認的指標體系,可以進行直接評價。而對于科學生產力的評價,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質的、無形的,因此無法對它進行直接評價。目前,國際上的通用做法是對它的成果的轉化表現形式進行量化評價,從而對科學生產力進行間接評價。
論文是科學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這里所說的社會科學生產力是指社會科學生產的能力。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加菲爾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國費城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學引文索引》(SCI),以在SCI來源期刊上發表科學論文的數量和已被SCI錄用論文的引用量作為衡量科學成果的量和質的主要指標。經過30多年的實踐,目前SCI已被國際公認為評價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單位乃至學者個人科學成果(主要是基礎研究)和學術影響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開始,受國家科委的委托,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依據SCI每年我國各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在SCI的發文量和被引量統計。這一重大舉措導致了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紛紛采取各種激勵措施,從而在總體上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生產力的發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學引文索引》之后,美國費城科學信息研究所相繼研制、出版了《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國際性的,且不收錄中文期刊,而我國的科學研究人員的成果絕大多數發表在國內出版的中文期刊上。為了能準確、全面地反映、評價我國的科學生產力,研制基于中文學術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為十分緊迫的重要任務。1995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制的以國內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為素材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學開始研制《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1999年經專家組論證,教育部正式批準,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列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重大項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導下,經過課題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繼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盤和網絡版,并提供查詢、咨詢、統計服務(包括網上服務)。CSSCI的出版填補了我國該領域的空白。
CSSCI來源期刊的選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導下、廣大社會科學領域專家的參與下進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咨詢委員會”,由全國17所高校的社會科學專家和社科管理專家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領導的參與下,咨詢委員會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別在南京、長沙、珠海召開會議,對CSSCI來源期刊進行了充分、深入的討論,會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組織全國社會科學領域1000名教授對CSSCI來源期刊進行評選,最后確定CSSCI來源期刊419種。這保證了CSSCI的科學性、客觀性。
表1 論文的地區——學科分布
附圖
說明:由于少數論文涉及2個學科、作者涉及2個地區,故論文總數略多于CSSCI(2001)論文總數。
本文基于《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1),以發表學術論文為指標,對我國社會科學研究及其結構、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對我國社會科學研究作一宏觀描述。
2 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總量及其地區、學科分布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1)來源期刊為419種,錄用來源文獻為61492篇。根據CSSCI(2001)數據庫,分析、統計得出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的地區——學科分布,如表1所示(見上頁)。
3 我國社會科學生產力結構分析
由表1論文的學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國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總量中經濟學占30.41%,這是我國改革開放20年來實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在論文學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論文總量4%以上的其他8個學科依次是:教育學,政治學,新聞與傳播學,圖書館、情報學與文獻學,文學,歷史學,法學,哲學。
由表1論文的地區分布可知,2001年發表的社會科學學術論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遙遙領先于其他省市,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質高的高等院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政部門(含所屬研究機構)所導致的。占社科論文總量4%以上的其他6個地區依次是:上海(9.04%),江蘇(7.70%),湖北(6.82%),廣東(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國社會科學生產力的地區分布。它還列出了社會科學各學科論文的地區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會科學各學科生產力的地區分布。表2列出了各學科論文發文量按地區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學科社會科學生產力處于領先地位的省、市,比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蘇、湖北、廣東。
表2 學科論文地區發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圖
收稿日期:2003-06-09
【參考文獻】
1 鄒志仁.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 鄒志仁.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2000年).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篇10
1.1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比
臺灣的期刊評價實踐始于1996年。當年,臺灣學術協調機構首次資助和委托島內人文社會科學界不同學科的知名學者對于本學科范圍的期刊進行評比排序工作。此次涉及的學科有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社會學、傳播學、人類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區域研究等,參與評比的期刊共計589種[1]。21世紀初,臺灣學術協調機構再次委托高校及科研單位的知名學者,在2001-2003年間負責開展本學科范圍期刊的第二次評比排序工作,此次參與評比的期刊共計15個學門的457種。前兩次的期刊評比都是各學門按照相應的權重,綜合各期刊的主、客觀指標得分,列出各期刊不同等級的排名順序。由于期刊評比皆由各學門獨立運作,沒有統一的評比程序和標準,因此不僅規模有限,不易積累和總結經驗,公信力也不強。為此,臺灣“國科會人文處”(后機構調整為“科技部人文司”)于2011年特制定了“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實施方案”,以期建立新的期刊評比制度。新的評比方案在以往經驗基礎上,對評比組織、評價指標項目、權重分配、評價程序、評價對象及規則等都作了明確規定,促使期刊評價標準合適且趨于一致[3]。隨后于2011-2014年相繼對文學一、哲學、語言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區域研究及地理學、文學二、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藝術共計15個學門的期刊進行了評比。
1.2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SSCI)
在首次文科期刊分學科評比排序的基礎上,先后擔任臺灣人文社會科學協調機構負責人的黃容村和朱敬一兩位教授推動建立臺灣中文期刊引文索引。1999年6月起,設在“中研院”的社科中心開始籌建臺灣社會科學類中文期刊引文索引數據庫。起初,該索引稱為“華文社會科學期刊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簡稱CSSCI),正式公布時更名為“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簡稱TSSCI)[1]。2000年10月,社科中心正式公布首批入選TSSCI期刊名單。后來經過幾次收錄期刊的遴選,臺灣期刊評審委員會聯席會議修訂通過了《臺灣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期刊收錄實施方案》,該方案規定了收錄對象和遴選程序,收錄方式由最初的專家推薦改為期刊主動申請。隨著TSSCI的發展,來源刊的收錄范圍也由臺灣擴大到臺灣、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出版的中文社會科學期刊。TSSCI的研制目的是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為臺灣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遴選臺灣地區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為評估社會科學研究提供量化指標。因此,TSSCI的成立宗旨即是建立社會科學領域的核心期刊。隨著TSSCI的發展,其在臺灣也成為許多機構進行學術評價的主要參考依據。
1.3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THCI)和臺灣人文學引
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Core)1999年,臺灣“國科會”成立人文學中心,進行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庫的建設工作。THCI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可以作為查詢、研究、以及評估藝術與人文學研究的臺灣引文索引資料庫,用于分析臺灣人文學研究的特性、發展和趨勢。THCI的定位為檢索工具和研究工具,因此收錄期刊較全,收錄人文學領域期刊300余種。雖然THCI作為臺灣人文學領域的引文數據庫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撐,但是,隨著TSSCI所使用的評價制度在臺灣社會科學界逐漸成為評價社會科學領域學術期刊的指標,臺灣人文學者也希望人文學界能有一個類似的機制來評價人文學類期刊,以避免完全以國外期刊資料庫來評價臺灣人文學界學術價值的不合理現象[4]。于是,2006年,臺灣“國科會”邀請臺灣知名人文學期刊主編及人文學研究中心執行委員共同商討THCICore核心期刊評價辦法。因此,不同于THCI的資料檢索功能,THCICore本來就是應TSSCI所形成的評價制度而研制的一個評價工具。THCICore也采用期刊主動申請方式。2007年THCICore開始試行,2008年正式運行。
1.4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
由于TSSCI和THCICore在收錄過程中,除了以期刊編輯基本評量分數審查為門檻外,基本上是由各學門組成的委員會審議,并未真正使用引用指標,遴選的期刊代表的僅僅是學界認定的品質優良的“核心期刊”。因此,臺灣“科技部人文司”針對TSSCI和THCICore的不足,于2011年嘗試期刊評價改革,朝“資料庫”和“期刊評比”雙軌方向進行:一方面請臺灣“國家圖書館”整合兩個引文庫,再補充其他學術期刊,將來源期刊擴充到1000多種,建置“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aiwanCitationIndex-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簡稱TCI),以便計算真正的影響因子(包括圖書和博士論文);另一方面,根據期刊編輯形式、TCI引用指標、學科專家審查,以及廣泛的學者問卷調查四個項目,推動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比和分級(簡稱“人社期刊評比”)[5]。后者即是前述的“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實施方案”,此次期刊評比歷經三年,于2014年底結束。同時,臺灣“科技部”為促進人文及社會科學的跨領域合作,促進臺灣地區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于2012年將社科中心和人文學中心整合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人社中心)。由于“TSSCI、THCICore”和“人社期刊評比”兩種期刊評價制度功能上有雷同,學界呼吁整合。因此,2015年臺灣“科技部人文司”決定將兩種期刊評價制度整合,委托臺灣政治大學研究團隊進行“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收錄制度變革”的研究,借此整合學界意見。隨后,人社中心參考了該研究成果中的學界意見,于2015年8月起以原有的TSSCI、THCICore業務為基礎,著手研制“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期刊評比收錄新制),并與2016年起開始實施新制[6]。期刊評比收錄新制以原有的TSSCI、THCICore為基礎,融入“人社期刊評比”多元指標特色,以多元指標為期刊評價方式,并以期刊分級為基礎進一步形成核心期刊,即采用先評比后收錄的方式,將申請期刊分為三級,被評為第一級和第二級的期刊,收錄為TSSCI和THCICore。期刊評比收錄新制、TSSCI/THCICore、人社期刊評比三種評價制度的比較見表1。
2期刊評比收錄新制實施辦法
期刊評比收錄新制采取申請制。申請期刊依據其學術方向分為專業學門類和綜合類,并在其申請表格里注明。專業類期刊評比收錄兩年一次,綜合類期刊則依每年公告學門辦理。
2.1期刊申請基本條件
a.臺灣、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具備匿名審查制度,并以刊載原創學術論文為主的期刊。b.近三年(不含申請當年)刊行周期至少為一年,并出滿應出期數。期刊出版的專(特)刊,應一并送審。c.近三年刊出的期刊中,每期至少刊登三篇匿名審查過的原創學術論文,或者每年每期平均刊登了三篇。綜合類期刊還需具備以下兩個條件:(1)期刊需選擇參與2或3個學門的評比(2)期刊選擇參與評比的學門中,各學門刊載原創學術論文數應達到刊載論文數的20%或者近三年平均每年三篇以上。同時,申請的期刊還需提供:(1)近三年內出版各期期刊、專(特)刊的電子版。(2)線上填報“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收錄資料表”。
2.2期刊評比收錄指標及權重
a.形式指標(5%)。依據評量標準分為期刊格式、論文格式、編輯作業、刊行作業四項。依據申請期刊提供的相關資料核實并計算分數。b.引用指標(15%)。采用五年影響因子,符合申請條件的新刊以已刊行時間計算。數據統計源是臺灣“國家圖書館”TCI資料庫。c.問卷調查(30%)。各學門分別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臺灣“科技部”人才資料庫中近十年曾經申請過課題研究的專家或學者。d.學門專家審查(50%)。各學門期刊評比收錄召集人組成專家審查小組,各期刊由學門專家依“學門專家審查表”所列審查項目進行書面初審。其中文章學術品質占60%,評審制度及運作占25%,主編或執行編輯的學術成就占15%。評審制度及運作主要評審以下幾個方面:編輯委員會的運作過程是否合理,主編及編輯委員的任期是否有明確規定以及其他評審制度相關事項。香港、澳門和新加坡的學術期刊采用的指標有所不同,主要采用形式指標(20%)和學門專家審查(80%)。形式指標和引用指標兩項分數都會提供給申請期刊單位確認。人社中心為計算期刊的形式指標分數,制定了詳細的評量標準[7]。詳見表2。內編比例認定原則:編輯委員會成員屬于出版(含發行)單位內部人員數占所有編輯委員會成員人數的比例(任職或兼職的編委視為內部人員,出版單位若隸屬于學校一級單位的則該學校的人員視為內部人員,出版單位非學校一級單位的則該出版單位人員視為內部人員,出版單位為學會或基金會的則成為理、監事者視為內部人員)。退稿認定原則:(1)稿件進入實質審查程序而被退回(包括作者提出撤稿請求),則視為退稿。(2)內審退稿,稿件因“學術品質”不符合要求,且有編委會撰寫意見而直接退的稿件。(3)退稿率=(退稿數+內審退稿數)/(退稿數+內審退稿數+決定刊登數)
2.3期刊評比收錄程序
a.初審。人社中心期刊工作小組計算形式指標和引用指標分數,并實施問卷調查。邀請各學門代表組成該學門專家審查小組,就期刊內容品質進行審查。b.學門分級會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召開各學門、綜合類專家會議,參考形式指標、引用指標、問卷調查及專家審查四項指標的評審結果,進行期刊分級。各學門評為一級期刊的比例原則上不得高于該學門當年申請期刊總數的40%。c.聯席會議。人社中心召開各學門及綜合類代表所組成的期刊評比收錄聯席會議,評議學門分級會議結果,投票議決期刊的分級與收錄。期刊評比收錄程序謀取詳見圖1、圖2。2016年,人社中心已經對文學一、文學二、語言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和社會學領域共計96種期刊進行了期刊評比分級。2017年還將對教育學、心理學、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以及區域研究及地理領域的期刊進行評比。
3臺灣期刊評比收錄新制與大陸期刊評價活動的比較
為了充分認識臺灣期刊評比收錄新制特點及存在的問題,特選取大陸兩家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和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的期刊評價活動,與其進行比較和對照。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成立于2013年底,其前身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文獻計量學研究室,該中心研制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于2014年底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其期刊評價活動源于20世紀末研制開發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簡稱CSSCI)的來源期刊遴選[8]。三家比較結果詳見表3。
3.1評價目的比較
評價目的決定著評價標準和指標、評價方法和評價專家的選擇以及評價程序的確定,評價目的是評價的龍頭,分類評價的動因,規定、制約和引導著整個評價的方向和具體做法[9]。臺灣期刊評比收錄新制整合了之前的人社期刊評比和TSSCI、THCICore,因此其評價目的也就融合了這兩種期刊評價制度的目的:期刊評價分級和核心期刊收錄。人社期刊評比的初衷是為掌握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發展狀況,提升學術品質,并促進學者研究成果的流通,建立可靠而健全的期刊評價制度。同時,希望評比結果有助于推動學術期刊品質的提升,進而改善學術生態,但也不應過度解讀或僵化地運用與學術考核[3]。如果說TSSCI和THCI有為引文庫遴選來源刊的評價目的,那么期刊評比收錄新制則完全擺脫了遴選來源刊的功能,已經完全為了評價期刊而存在,可謂是純粹的期刊評價。期刊綜合評價則是針對目前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現有期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于實踐。CSSCI來源期刊遴選的目的是為引文數據庫選擇合適的文獻數據來源。CSSCI引文數據是對中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以期刊(集刊)為載體的科研產出狀況和學術引用情況的真實記錄,可以為研究機構、學術期刊和研究人員提供可用于分析、研究、批評和評價的原始數據和統計結果[10]。
3.2覆蓋范圍的比較
從覆蓋地區上看,臺灣期刊評比收錄新制中規定了臺灣、香港、澳門和新加坡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均可申請。期刊綜合評價則主要面向中國大陸地區發行的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CSSCI遴選方案中規定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均在其遴選范圍,不僅包括大陸地區的期刊,還包括港澳臺及海外學術期刊,相應的其數據庫產品也就分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文社會科學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和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港澳臺及海外版)。另外,從期刊類型來看,期刊評比收錄新制和期刊綜合評價都只是對學術期刊的評價,而CSSCI則包含了學術集刊。這跟兩岸學術期刊的創辦環境不無關系。大陸創辦期刊有嚴格的審批制度,刊號獲取比較困難,因此一些機構在沒有獲取正式刊號的情況下創辦的學術刊物只能以集刊形式公開出版。而臺灣地區期刊業與歐美國家類似,實行期刊登記制,創辦學術期刊的門檻相對不高,因此也就不會出現學術集刊的情況。從覆蓋的學科范圍來看,期刊綜合評價以2009版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2009)》為主要分類依據,根據學科特點進行適當調整,并增加了“綜合人文社會科學”類,最終將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劃分為23個類別[11]。CSSCI的學科分類依據《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2009)》并參照《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分類目錄》,設置23個基于學科分類的期刊類別,同時設置“高校綜合學報”和“綜合社科期刊”兩個綜合期刊類別,總計25個學科類別。期刊評比新制則根據臺灣“科技部”的學門分類,設置了15個學門,具體包括文學一、文學二、語言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人類學及族群研究、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和區域經濟及地理。綜合類期刊在申請評比時都要勾選上述任一學門,這也促使了綜合類期刊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其專業性。目前大陸有眾多的綜合性期刊(包括大學學報),因此大陸兩家機構在期刊分類時都特別增加了綜合類期刊。如何對綜合性期刊進行分類評價以引導這些期刊辦出自己的特色,臺灣的做法促使我們思考將綜合性期刊歸為一個綜合類或某個學科類,還是歸為幾個類進行分學科評價。
3.3評價程序和方法的比較
從期刊的申請方式來看,臺灣采用期刊主動申請的方式,而大陸兩家機構都是采用期刊被動評選的方式。這也與兩岸期刊準入制度不同有關,審批制易于統計期刊出版刊行情況,而登記制則使得對期刊的管理較難把握。臺灣地區期刊都要經過申請系統網站)注冊并填寫申請材料,材料包括期刊所屬領域及學門、期刊相關資料、稿件來源與規范、編輯委員會組織、審稿程序與概況、期刊聯絡人基本資料等,同時需要上傳實際刊登論文清單、編委會名單、審稿委員名單、審查記錄表與審查結果統計表等。資料內容如有缺誤、格式不符等,都將不予受理。因此通過這種期刊主動申請的方式,人社中心即可實現對期刊形式指標方面的評審,而不用花費大量精力聯系期刊編輯部獲取期刊基本資料、編輯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因此,大陸評價機構是不是可以考慮根據大陸的實際情況,評價過程中將期刊主動申請與被動評價結合起來這種方式。就評價流程而言,期刊評比新制采用初審—學門分級會議—聯席會議的方式,即先進行期刊客觀分數的計算,再進行問卷調研和同行專家主觀打分,然后參考定量和定性分數進行期刊分級,評審過程定量和定性相結合。期刊綜合評價流程包括前期對期刊評價認識的問卷調查、就期刊評價綜合指標體系征求專家意見、各項指標分數的計算、同行評議、綜合評分、結果。CSSCI遴選流程包括形式審查、數據統計、數據、問卷調查、信息匯總、專家審議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還是數據統計和專家審議,即先定量評審后定性評審。由此可見,評價過程中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在兩岸學術界是形成共識的。期刊評價活動的一個關鍵性步驟就是設立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指標體系。期刊評比收錄新制使用形式指標,引用指標,問卷調查,學門專家審查四項指標,并且公布了各項指標的權重。四項指標囊括了對期刊外在形式、文章內容品質、編輯管理、評審制度、引用情況等多方面的衡量。四項指標中,定量指標比重小,定性指標比重大,引用指標中僅使用了五年影響因子一個指標。期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由五級指標構成,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12個,三級指標36個,并且公布了各項指標分值。其中引用指標有即年指數、兩年影響因子和五年影響因子。CSSCI雖然公布了4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但是并未公布各項指標權重。CSSCI在“學術影響”指標下采用了3個引用相關的指標,即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和即年指數。通過指標的比較可發現,期刊評比收錄新制對引用指標使用較為單一,且權重小。究其原因,臺灣同一學科領域或是相關領域的期刊數量本身就比較少,而且臺灣教育受美國影響較大,許多學者都會直接引用外文期刊,所以引用情況不能很好地反映某期刊的影響力。定量數據源的選取在評價活動中也是至關重要的。期刊評比新制使用了TCI資料庫。TCI資料庫以原來的TSSCI、THCI資料庫為基礎,增加了其他臺灣地區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期刊和非臺灣地區的華文期刊,目前收錄約1000余種期刊,其計量數據要比之前的TSSCI和THCI更能反映期刊的學術影響。期刊綜合評價則是使用自建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簡稱CHSSCD),CSSCI也是使用自建引文庫數據。比較可發現,臺灣地區的期刊評價數據源來自外部單位建設的引文數據庫,而大陸兩家都是基于自建數據庫。
3.4評價結果的比較
期刊評比新制根據四項指標評比總分將被評期刊分為三個等級,第一、二級收錄為核心期刊,根據期刊學科領域,歸為TSSCI或TH-CI,并在網站上公布評價結果。期刊綜合評價則是根據綜合評價得分排序,將733種期刊依次劃分為四個等級:頂級期刊、權威期刊、核心期刊和擴展期刊,評價結果以報告的形式公布。CSSCI則是將期刊評為來源期刊或擴展版期刊,以期刊目錄形式在網站上公布,其做法與SSCI類似。評價結果也體現了三家機構在評價目的和定位上的不同,期刊評比收錄新制和期刊綜合評價可謂是純粹的期刊評價,與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遴選已無直接關系,而CSSCI遴選結果主要是為建設引文數據庫服務,只不過常常被應用到期刊評價、科研評價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