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范文

時間:2023-03-18 18:29: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篇1

2002年3月20日,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公告《食品生產企業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管理體系認證管理規定》,要求有關機構和企業按照該規定建立、實施、認證和驗證HACCP管理體系。那么究竟什么是HACCP管理體系呢?

一、HACCP管理體系的基本內容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Point)即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的英文縮寫,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權威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通過監控食品整個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減少受可能發生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因素的危害。

HACCP管理體系的核心,是制定一套方案來預防在食品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影響食品安全的危害。它對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每項措施、每個組分都進行危害風險的鑒定評估,找出關鍵點加以控制。它對食品鏈的全過程都制定可操作的規范,使食品原料的供應、食品的加工、生產包裝、貯運、銷售和消費都在統一的規范制約下運轉,為保證食品安全奠定可靠的基礎。這是一種預防性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它將那些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的危害消除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而不是用事后檢驗最終產品來保證食品安全。

HACCP概念的應用始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Pillsbury公司為美國太空計劃提供食品期間。他們認為,以往對產品的質量和衛生狀況的監督都是以最終產品抽樣檢驗為主。當產品抽驗不合格時,已經失去了改正的機會;即使抽檢合格,抽驗方法本身的局限,也不能保證產品的百分之百合格,因為現存的質量控制技術,在食品生產中不能提供充分的安全措施防止危害發生。確保安全的唯一方法,是開發一個預防性體系,防止生產過程中危害的發生。由此逐步形成了HACCP計劃的7項原理。198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提出HACCP體系應被所有的執法機構采用,對食品加工者來說應是強制性的。1995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將HACCP計劃的7項原理引入美國食品法規,首先在水產品和肉類、家禽產品中實施。之后,HACCP體系在國際上已被公認是最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得到了聯合國FAO/WHO食品法典委員會的認同。聯合國營養標準委員會甚至將HACCP體系確定為食品生產和加工企業的國際規范。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食品生產企業通過HACCP認證。在世界食品貿易中,HACCP認證在成為食品出口的一張不可或缺的通行證。

二、HACCP計劃的7項原理

(一)進行危害分析(HA)

首先要找出與生產產品及其加工過程以及銷售和消費有關的、可能危及產品安全的潛在危害,并對每種顯著危害制定預防措施。

(二)確定加工中的關鍵控制點(CCP)

對每一個顯著危害確定適當的關鍵控制點。關鍵控制點是指那些控制不利就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從而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的環節。一旦被確定為關鍵控制點,則都要照例進行監測。關鍵控制點的選擇是HACCP系統的主要部分。

(三)確定關鍵限值

對確定的關鍵控制點的每一個預防措施確定關鍵值。一般關鍵限值包括:時間、溫度、水分活度(a.)、PH值、可滴定酸鹽的濃度、防腐劑含量和有機氯濃度等。

(四)建立HACCP監控程序

監控程序包括:監控目標、監控方法、監控頻率和監控者的確定等,以確保關鍵限值得以完全符合。

(五)糾正措施

每當關鍵限值出現偏差時,加工者應采取下列糾正措施之一:

1.采用適合糾正特定偏差的糾正措施計劃;

2.加工者可以自行制定書面的糾正措施計劃。

根據所制定的糾正措施,可以預先確定每當關鍵限值出現偏差時將要采取的糾正措施。適合于糾正特定偏差的糾正措施是一項要采取的步驟,并確定采取這些步驟所起的作用,借以保證;不準損害健康或由于出現偏差而導致的偽劣產品進入市場;糾正產生偏差的原因。

(六)建立有效的記錄

記錄應該包括:加工者或出口商的名稱和地址,記錄所反映的活動日期和時間,以及進行這種操作的人簽字。如果有產品的識別和生產代碼,就要在適當的地方標明。在觀察時,應把加工和其他內容寫入記錄。

(七)建立驗證程序

每個加工者應該驗證HACCP計劃是否足以控制很有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危害,驗證HACCP計劃是否在有效地得到實施。驗證至少應該包括:HACCP計劃的重新評估,不斷發展完善的驗證活動和記錄評審(包括對成文的記錄簽字和簽字日期的評審)。

三、HACCP體系與ISO9000體系的關系

HACCP體系與ISO9000體系都是一種預防性的質量保證體系,兩者有共同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HACCP體系是一種建立在良好的操作規范(GMP)和衛生操作規范(SSOP)基礎上的、控制危害的預防性體系,它的主要控制目標是食品的安全性;而ISO9000體系是由ISO/TC176技術委員會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適用于各種產業。其核心是ISO9001―9003質量保證標準系列,分別為控制企業設計、生產合格產品的過程、企業具備生產合格產品的過程以及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三種模式,企業可依自身條件選擇其一。

其次,在標準內容方面,HACCP以生產過程的控制為主,使用微生物標準,是進行關鍵控制監測最有效的方法,當然也可用物理、化學及感官評估等方法來完成,正如前面已經提到的,經常使用的標準包括:時間、溫度、水的分活度、PH值、可滴定鹽酸的濃度、防腐劑含量和有機氯濃度等,標準內容比較窄。ISO9000涉及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標準內容涵蓋面廣。

第三,在認證的實施方面,HACCP認證是由自愿逐步過渡到強制,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把HACCP認證作為強制性法規來實施。如在美國將水產品HACCP認證是作為強制性法規頒布的,宣布自1997年12月18日起所有向美國出口的水產品企業都必須建立HACCP體系,否則其產品不得進入美國市場。與此不同的是,ISO9000的認證是推薦性的,是自愿的。

四、各國普遍推行HACCP體系

由于實施HACCP質量管理體系具有明顯的益處,而且它又是一種強制性的認證,于是HACCP體系在世界食品貿易中獲得迅速發展。

(一)實施HACCP的益處

企業實施HACCP質量管理體系有明顯的益處。

1.HACCP認證強調加工控制,從原料采購、產品加工和消費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危害進行分析和評估。

2.主要控制目標是食品的安全性,與其他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同,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影響產品安全的關鍵加工點上,而不是將每一個步驟都放上很多精力,這樣在預防方面顯得更為有效。

3.安全檢驗集中在預防性上,補充和完善了傳統的檢驗方法。也就是說將安全保證的重點由傳統的對最終產品的檢驗轉移到對工藝過程及原料質量進行控制。這樣可以避免用生產不合格產品而造成的巨大損失。

4.投入少量資金,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5.制定和實施HACCP計劃,可隨時與國際有關食品法規接軌。

有專家認為,建立HACCP體系后不僅獲得直接收益,而且還可獲得間接收益。但所得到的收益,很多是無法用數字直接表現和度量的,因為它所帶來的結果將是產品質量的提高、銷售量的增加、市場占有率的猛增,這就致使企業用較低的投入帶來較高的產出,極大增加其效益。

(二)HACCP在國際上推行情況

美國于1995年12月18日公布HACCP法規,1997年12月18日起實施水產品管理條例,1998年1月實施肉類和家禽管理條例,1998年3月實施蟹肉管理條例。這些管理條例都規定,凡進口這些產品時,都必須獲得HACCP認證。2001年1月18日美國又《果蔬汁HACCP法規》,要求向美國出口果汁、蔬菜汁的企業必須按照該法規的要求建立并實施HACCP質量管理體系,同時提出果蔬汁產品殺菌處理時相關病原體要減少5個對數值(5―log)的具體要求。該法規已于2004年1月20日起實施。

歐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家都承認并積極推行HACCP體系。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制定了“食品安全促進計劃”,該計劃遵循HACCP原理,與加拿大衛生部的良好操作規范、加拿大漁業與海洋部的質量管理計劃以及加拿大各省應用的HACCP計劃相一致。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根據HACCP原理制定的“食品安全計劃”。

俄羅斯聯邦國家標準委員會2001年2月23日了《質量體系以HACCP原則為基礎的食品質量管理一般要求》的國家標準。

2003年歐盟作出規定,從2004年起要求食品出口商先取得GMP和HACCP的認證,才能準許其產品進入歐盟市場。

(三)HACCP促進了國際食品貿易發展

在全球范圍內,人們對食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的認識在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和大多數政府也完全懂得選擇安全和營養的食品是必要的。因此,消費者普遍要求他們的政府通過立法來確保食品的質量和安全,也同時要求政府制定食品中有害的微生物和化學成分的最低限量,以保證生命安全和維護健康水平。

篇2

關鍵詞:果凍 食品安全 ISO22000

1 前言

果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下方面:一是標簽不合格現象較為突出。有的產品的標簽不符合標準要求,主要原因是產品類型和反映產品真實屬性的名稱沒有標注、產品中檢出甜蜜素但沒有標注、著色劑沒有標注具體名稱。二是規格要求不符合新果凍標準的規定。產品規格要求不符合標準要求,其內側最大長度為2.92cm,而《果凍》標準規定,杯型凝膠果凍的杯口內徑或杯口內側最大長度不得小于3.5cm。三是甜蜜素超出標準要求。有的產品甜蜜素超出標準要求。

2 果凍的生產工藝

2.1 生產操作要點

2.2 配料

配料時要注意原料的搭配要得當,一定要能使其完全溶解,并使所生產出的產品符合該應有的色、香、味。食品添加劑應符合國家規定標準。

2.3 過濾

用來過濾糖水的過濾網過濾目數≥40目,且無破損,消毒并且要保持其清潔。

2.4 殺菌

殺菌溫度≥84℃,殺菌時間按規格不同。

2.5 金檢機檢測

鐵質金屬鍍鋁蓋膜直徑≤2.6mm;非鍍鋁蓋膜直徑≤2.2mm。

非鐵質金屬鍍鋁蓋膜直徑≤5.0 mm;非鍍鋁蓋膜直徑≤4.0mm。

2.6 包裝

必須按照產品質量判定標準進行判定后,符合要求的正品果凍方可進行包裝。

果凍通過原料、配料、過濾、充填、殺菌、金檢機檢測等生產出的每個半成品果凍,通過包裝員工的精心挑選,把每一個合格的半成品果凍包裝、裝箱等最后檢驗入庫,成為果凍成品。具體工藝如下:

3 質量安全控制方法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22000)在保障食品生產質量、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該體系以GMP(良好操作規范)和SSOP(標準衛生操作程序)為基本保證,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危害分析,確定關鍵控制點(CCP),建立監控程序和監控標準,采取糾偏措施,克服傳統檢驗方法的局限性,將潛在的危害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從而達到對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目的。

3.1 果凍生產過程中危害分析及CCP的建立

見表1。

3.2 果凍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

果凍生產流程中的CCP及臨界限量、監控程序和糾偏措施,見表2。

3.3 果凍生產過程中質量的預防措施

其它環節的HACCP計劃表,見表3。

4 結語

在各類休閑食品中,果凍可以說是一種低熱量高膳食纖維的健康食品,果凍不僅外觀晶瑩、色澤鮮艷,而且口感軟滑、清甜滋潤,因此深受眾人的喜愛。果凍的生產原料主要是白糖、卡拉膠、甘露膠及一些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等,而卡拉膠、甘露膠都是天然植物多糖,因此,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很有好處。

利用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通過對果凍加工過程中原料、配料、過濾、充填、殺菌、金檢機檢測等關鍵控制點的有效控制,既可使產品的危害性減少到最低水平,又可避免單純依靠終產品檢驗進行質量控制而產生的問題,從而在不改變產品的感觀性質、風味特點和營養特性的前提下,使其達到國家食品衛生要求。

參考文獻:

[1]周樹南.食品生產衛生規范與質量保證[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66.

[2]姜南,張欣,賀國銘等.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及在食品生產中的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6.

[3]曾慶孝,許喜林.食品生產的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原理與應用[M].第2版.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9.

[4]朱蓓薇.實用食品加工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5]戴維.麥克斯萬,希R.魯,理查德.林頓,食品安全與衛生基礎[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6]李懷林.食品安全控制體系(HACCP)通用教程[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7]田惠光.食品安全控制關鍵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8]江漢湖.食品安全性與質量控制[M].第1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9]史賢明.食品安全與衛生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10]陳錫文,鄧楠.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11]衛生部.食品企業HACCP實施指南[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2.

[12]錢和.HACCP原理與實施[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13]臧大存.食品質量與安全[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14]吳永寧.現代食品安全科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15]陳炳卿.營養與食品衛生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16]陳家道,劉金福,陳紹軍.食品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

[17]張建新.食品質量安全技術標準法規應用指南[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

[18]吳崗等.食品科學[M].1998.

[19]歐陽喜輝.食品質量安全認證指南[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篇3

關鍵詞 食品 安全 管理體制 發展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政府和國家的形象。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越來越多地被提到國務院的議事日程。那么,如何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筆者結合自身所從事的食品質量檢驗工作,提出一些粗淺看法,愿與同行共商榷。

一、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現狀的主要表現形式

依據衛生部和質檢總局的報告分析,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

1、食源性疾病依然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據衛生部近年來對食物中,目毒發生的析報告,我國發生的集體食物中毒極大一部分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第三條的規定,大量的腸炎和病毒、寄生蟲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并不在我國法定的傳染病報告之中。我國的實際情況是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和暢通的食源性疾病報告系統,因此可以說,沒有人能夠真正知道我國的食源性疾病的漏報率。

2、食品中生物性和化學性污染對人民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一是抗生素、激素等有害物質殘留于農產品和水產品中。一些地方在種養植中用激素藥物以保收成,增加產量。如使用避孕藥喂甲魚、黃鱔等水產品;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農產品中使用催熟劑、膨脹劑等;二是農產品中殘留農藥等有害物質;三是食品標準陳舊落后。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1070項食品國家標準,1164項食品行業標準以及大量的食品地方標準。為適應進口食品檢驗,還有進口食品檢驗方法行業標準578項。這么多的食品標準絕大多數卻是在2000年以前制定的,最早的還是在1981年制定的,其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比例僅為23%。

3、新生物技術的應用給食品安全帶來新的挑戰。近年來,以基因工程技術為主要代表的新生物技術應用于農業產品領域已顯現出極大的市場潛力。如今轉基因食品早已擺上了人們的餐桌,如番茄、大豆油等制品。盡管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有害,但這種生物安全所致的食品安全仍然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當前國內外的研究認為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存在潛在的未知的危害。

4、不法行為給食品安全帶來嚴重隱患。一是使用劣質原料加工食品;二是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添加劑);三是人為投毒等利用食品犯罪的形勢嚴峻。

二、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不順,食品安全監管不力。在我國,食品安全是一個跨越了食品衛生、食品質量和農產品質量等多個范疇的領域,在食品安全管理體制上形成了職能交叉的模糊混亂局面。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分散在衛生部、農業部、商務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多個部委局,這無疑增加了地方政府協調的成本和難度,形成了“多龍治水”卻“難成重拳”的局面。這種分散的、權限不清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提高了監管成本,降低了監管效率,加重了企業負擔,是食品安全監管不力的主要原因。

2、食品安全標準落后,體系不健全。根據目前現行的《食品衛生法》、《標準化法》規定,衛生部制定衛生標準,質監局制定質量標準,各行業主管部門制定本行業標準。這就難免使食品標準政出多門、交叉重疊、指標不統一。對食品生產者來說,是否執行標準,執行什么機關的標準,衛生、質監、各行業主管部門都有權監管,導致企業對執行哪個標準無所適從。

3、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手段落后,財政保障不夠。一是檢驗技術設備、人員分散在衛生、質監、農業和高校科研機構等部門,數量不少,但由于各部門相互獨立搞重復建設,因此在構成和布局上不能滿足現有的食品安全監督執法和檢驗檢測工作的需要;二是財政保障力度不夠。目前大量的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在基層,由于基層財政困難,基層的食品安全檢測手段總體比較落后,有個別地方的檢測甚至還停留在憑感觀的層面。

三、加強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基本對策

1、建立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體系和標準體系。總結《食品衛生法》及《產品質量法》實施以來所取得的經驗和教訓,研究、借鑒國外食品安全管理的先進經驗,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盡快使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與國際接軌。在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按照先進、實用、配套的原則,加速與國際接軌。

2、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要改變當前食品安全管理政出多門的現狀,變分段管理為統一管理,建立統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樹立“大衛生”的觀念,從利于衛生、防病、產品質量安全角度出發,依據《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規定,由一個部門主管全國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進一步明確其他部門在食品管理工作中的權限。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和推進綜合執法的要求,結合現行的食品監督體制改革,組建國家食品安全監管局,代表國家專職行使食品監督管理權,其管理可由質檢總局代管。

3、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當前我國食品檢測網絡由衛生部門所屬的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部門所屬的農產品檢測站、質監部門所屬的檢測中心和各類高校、科研機構所屬的實驗室組成。其中以質檢部門所屬的各級檢驗測試中心網絡最為健全,力量最為強大。按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合理分工的原則,必須盡快形成層次清晰、布局合理、職能明確、力量強大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

(作者單位:河南登封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食品安全 管理與控制 健康 預防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4)10-0051-02

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造成食品安全有不同的原因:在檢驗檢疫學視域下,可能原因有生物性、化學性、物理性等各種污染;通過對食品產業鏈進行分析,可能出現的環節有原料選擇環節、加工環節等等;技術的進步也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現,受利益趨勢,脫離了道德底線的束縛,像瘦肉精、三聚氰胺等添加劑就會出現在食品當中,給人身健康帶來問題,必須進行安全管理與控制。

1 現代食品安全存在問題

我國傳統食品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體現在“中毒”這一方面,因而衛生管理一直以來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點,對比而言,現代食品更為復雜多樣,其安全應還主要表現在“食源性疾病”這一方面,相應地以風險管理為核心,注重預防工作。

1.1 化學性污染難控制

不單單只是農產品食物,海產品食物也會遭遇嚴重的化學性污染,可見其范圍之廣。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食物需求,農業生產當中普遍依賴農藥、化肥等等化學物質幫助控制蟲害,提高產量,農產品加工當中普遍依賴化工原料延長食物存儲時間,改善食物口味,三聚氰胺就是典型代表,化學污染給食品安全帶來了挑戰。

1.2 生活方式疾病頻現

快節奏地生活使越來越忙碌的人群選擇在外飲食,食用的多為方便食品,再或者就是簡單加工食品,吃一些生冷食物、各種動物食品、燒烤食品的幾率增多,相應地健康風險也會增加,造成急性腸胃炎或者是中毒等健康疾患。

1.3 食品體系過于分散

我國的食品體系十分分散,存在著眾多的小生產者,食品經營銷售經歷了諸多的加工者以及中間商,相應地食品經常會暴露在露天不衛生環境中受到污染,同時也會受到不法營銷商利用出現摻雜使假現象。加上收到基礎設施條件的限制,諸如潔凈水供應不足導致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2 食品安全管理與控制體系

2.1 食品安全管理控制體系組成

(1)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現代食品安全問題的防范,最主要地還是依靠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因而健全法律法規顯得尤其重要。食品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針對食品安全問題,我國出臺的有《農業法》、《食品衛生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對食品安全概念進行了界定,對商業當中的一些不當行為設置了處罰,另外對無機食品、轉基因食品進行了規定等等,從而為食品安全控制提供了法律依據。(2)食品安全政策實施。法律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界定后,需要具體的政策協調實施。控制食品污染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確保農產品綠色無污染,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產品加工、包裝、運輸、儲存等環節的監控。針對每年不同的情形,相應部門會制定具體的安全目標,比如食堂、餐廳農藥殘存不能相對于去年要降低3%到5%;遏制注水肉上市,控制“瘦肉精”的使用;肉、奶、蛋這些人體所必須攝入的營養要避免添加劑過多加入。(3)檢驗食品安全。我國相應設置了權威性的質檢中心,通過給予資金投入、技術政策支持,極大地拓展了檢測范圍、改善了檢測條件,增強了檢測準去性。通過對食品進行檢測,可以有效檢測出各類不同食品的腐敗,確定食品是否對人體有害,是否在銷售當中存在欺騙消費者的現嫌疑,從而進行預防或者遏制。當然,這一切依托于質檢工作者,因而對于質檢工作著的培訓顯得尤其重要。

2.2 食品安全管理控制原則要求

(1)把關各個環節。食品鏈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存在安全問題,從農作物生長,到產品生產、包裝處理、運輸存儲、直至銷售都需要食品安全工作者強化監管,進行預防。僅僅只對最終的產品進行檢測是無法給予消費者可靠的保護的,把關各個環節,能夠今早發現不健康食品,排除安全隱患。這是一項龐雜系統的工作,需要確立各種規范:農業生產規范、衛生規范等對關鍵點進行控制。(2)建立風險管理。包括三個部分: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交流。在第一個環節當中,需要借助科學技術對食品污染殘留成分進行檢測,統計數據,確定其中存在的危害性大小;在第二環節中,綜合考慮各方權益,尤其是消費者健康權益,堅持公平原則,選擇控制對策;在第三環節中,就食品安全風險的相關問題進行交流,交流者包括質檢工作者、食品消費者、產業界學術界人員等等,對風險管理措施作出探討與解釋。

2.3 食品安全管理控制戰略研究

(1)收集有用信息。依據一定的格式要求收集相應數據,比如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食品政策制定標準、優先領域等等,通過對數據進行整理,明晰食品安全戰略目標。收集的信息必須有助于解決幾大問題,首先是了解消費者所關注的,確定食源性危害、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各類問題;其次必須在以上基礎上必須對各個行業職責進行規定,他們與食品安全保障息息相關。(2)制定可行戰略。可以從食品供應鏈著手。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以確保原材料的綠色無污染。蔬菜瓜果過多地使用農藥,導致農藥污染物殘存超標,或者是動物飼料地不正確使用,最終都會影響食品質量。對食品生產加工進行管理,近些年,食品加工系統、銷售系統越來越多樣復雜,為了擴大銷售范圍,延長食品保質期,防腐劑成了必然選擇,為了滿足更多人群的不同口味,相應地各種配料也越來越多,這次都給食品安全帶來了挑戰。對食品銷售環節進行監管,借助開發研究出來的HACCP系統積極識別食品不安全因素,銷售環節當中的流通與存儲都可能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特別是餐飲業就尤其需要注意店鋪衛生達標以及制能設備的完善。

總之,食品安全問題關乎民生,需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需要相關部門落實責任加強檢驗,需要各行各業遵守行業道德積極支持,更需要消費者的廣泛參與,新聞媒體監督等等,使食品問題得到多方管理控制,朝著更為健康的目標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應恒,霍麗.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經濟學思考[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3(3):91-95.

篇5

關鍵詞 食品安全 誠信 誠信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并不令人樂觀,問題食品事件層出不窮,食品安全問題似有愈演愈烈之勢,涉及面越來越廣,問題食品的危害程度越來越深,制毒制劣手段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深入”、手法越來越隱蔽,從食品外部的走向內部的、從物理的走向化學的。從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樣翻新、五花八門。

從實際情況看,問題食品案件主要并不是因為這些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數生產經營者喪盡天良,見利忘義,造假售假所致。要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從最基礎的、最根本的建設抓起,而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長效機制。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社會誠信體系是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誠信體系,是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治本之策,對食品安全更具長期性、穩定性的作用。

一、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企業信用意識不強。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有利于從根本上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實現食品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和治本之策。但在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進程中,眾多的企業主沒有認識到開展此項工作重要意義,積極性、主動性始終不高,工作敷衍,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推進較慢。

二是缺乏統一的資料庫,信用信息資源不能共享。目前信用數據掌握在工商、質監等不同的部門,各有關單位按照各自獨立的信用系統對企業信用狀況進行評級,評價標準不一,信用信息也不共享。單個部門掌握的信用信息也比較單一,在準確性上存在缺陷。限于建立資料庫對各種硬件、軟件設施的要求也比較高,現在的評級咨詢平臺也不夠專業,很難滿足向社會提供信用服務的需要。

三是食品安全信用懲戒機制不健全,作用不明顯。企業是追究利益最大化的主體,利益是其發展的根本動力。然而我們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缺乏對企業經濟利益的調節作用,不能給企業帶來現實利益,導致企業對信用體系建設的積極性不高,信用等級社會認同度低。

四是信用體系建設缺乏法律強制的外在保障。在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中,體現誠信原則,確立信用機制的法律法規無論在總體上的還是在食品行業專門領域都偏少,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目前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開展主要以企業的自愿為基礎,企業若應付了事,信用信息的征集會不及時、不全面,相關制度的運行效果會打折扣,如此就影響了信用等級的評定。

二、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途徑

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誠信更是關系到一個企業、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的未來!如何營造食品企業誠信經營的道德環境,是一項非常龐雜的系統工程。

第一,要營造誠信經營的道德環境。在誠信體系中,道德約束和法律規范是一對互補關系。在食品安全的覆蓋領域,道德要比法律廣泛得多,可以彌補法律規范的不足。良好道德環境對于食品企業和從業人員的誠信意識提高都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企業管理者要堅持以身作則,積極參加誠信教育培訓,帶頭講誠信,弘揚誠信,不斷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誠信意識,要加快建設具有良好職業操守、具備較強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專業食品安全和誠信管理隊伍。

第二,要落實責任人主體地位。維護食品安全既是食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法律責任,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必須遵循的理念。只有每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以誠信嚴格自律,才能保證生產經營秩序健康發展和產品質量安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放心消費。與此同時,食品企業必須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建立全覆蓋的食品安全標準和規章制度,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三,要完善和落實誠信評價標準。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制定了《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0-2012年)》以及《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CMS)建立及實施通用要求QB/T4111-2010》和《食品工業企業誠信評價準則QB/T4112-2010》兩個誠信體系行業標準。另外我國信用體系的首部法規《征信管理條例》也即將出臺。

第四,通過刑法加大處罰食品失信行為,提高誠信違法成本。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是食品安全事件多發的主要原因。敬畏之心的缺失,既源自道德的滑坡,又因為違法成本過低。要想真正讓生產者對食品安全充滿敬畏之心,就必須在加強誠信和道德建設的同時,重拳出擊,形成強大威懾力,真正從源頭上管住食品安全。在對待失信行為上,就得建立起這樣一套嚴格的制度一次惡意失信,終身禁入。

第五,要建立完善的誠信信息共享體系。由專門部門牽頭,統籌建立統一的社會誠信體系,在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實現信息采集、信息交換的“對接”,實現互聯互通,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向社會有序、分層次開放的企業誠信管理體系數據庫。在逐步建立統一的食品企業誠信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實現面向社會的食品企業誠信信息查詢系統和誠信信息公示披露系統。

第六,以誠信為紐帶,組成行業組織、新聞媒體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的社會監督網絡。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同時,要通過社會輿論和媒體監督、消費者舉報投訴等方式監督食品經營和生產企業的行為,督促食品企業不斷提高誠信水平。

篇6

關鍵詞:食品 食品安全 信息不對稱 政府職能

一、基于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食品安全管理背景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十分嚴重,如2010有媒體報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溝油”。“地溝 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威脅消費者飲食安全。2011年3 15特別行動中,央視曝光了雙匯“瘦肉精”養豬一事。2012年,食品安全依然無法回避,假雞蛋、甲醛鴨血事件、圣元奶粉、可可可樂、金龍魚等知名企業問題不斷,牽動著消費者的神經,能否破解食品安全頑疾,關系到公眾健康,關乎到社會誠信。

信息都具有客觀性、無限性、普遍性、動態性、依附性、實效性、系統性、傳遞性、共享性以及可度量性等基本特征。當前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題管理不善,極有可能造成輿論的形成機制出現了聚合化、實時化、跨地域的趨勢,大規模、全國性的輿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成為公共事件,使輿情更加困難。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信息化時代,質監部門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實現食品安全管理的技術革新與觀念更新,如可以建立企業質量信息網站,建立企業質量信息共享平臺以及企業質量安全監控系統等。這都為信息化時代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與路徑。而對食品安全進行質量技術監督有利于提升產品質量、促進企業銷售、提升品牌形象、促進新產品開發、確保民生利益等好處。

食品安全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理論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解決對策,各國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但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無法從根源上阻止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實際上,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對稱是導致市場失靈和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對稱的產生不僅與食品生產者、消費者、相關政府部門有關,而且與買賣雙方的互動行為有關。食品安全信息不僅是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法規,對食品市場進行安全管理的政策依據,也是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有力保障。鑒于此,本文從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對稱的視角研究食品安全問題。

二、當前我國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主要表現

一是食品自身的特性存在信息不對稱。由于知識水平和時間的限制,消費者很難對食品的各種特性做出準確判斷,更難辨識出食品的安全特性。對于食品的物理屬性,消費者通過感官可以獲得;食品內在的營養健康特性,消費者通過以往的消費體驗來逐步了解;然而,食品的安全特性,通過感官是無法獲得的,尤其是農藥殘留和有害物質含量,即使通過消費體驗也無法在短期內做出判斷。況且,消費者面對的是最終食品,對于食品生產加工中的各種技術應用,食品供應過程中的安全控制狀況都一無所知。食品安全信息的難辨識性直接導致了食品市場的信息不對稱。

二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假設,生產者和經營者擁有完全的市場信息及信息處理能力,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其行為是理性的。然而,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生產經營者的行為具有“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行為”特征,并非完全遵循理論假設。由于食品交易頻率高、市場流動性大、中間環節多,使得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具有不確定性和難追溯性。但是,只有生產經營者知道食品質量安全情況,而消費者在購買前最多只能了解某一類食品的總體質量安全水平,不能確切判斷所購買食品的具體質量安全水平。

三是食品流通各環節間的信息不對稱。食品從生產到最終被食用要經過多個環節,隨著食品產業鏈條的不斷延長,各個環節都會出現食品的安全信息不對稱現象,在整個食品的產業鏈條中安全信息在各個環節都有出現失真的可能性,各種自然、人為等干擾因素使食品安全信息難以準確傳遞。

四是政府各管理部門之間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不對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片面追求食品的數量,食品生產加工業分散,缺乏健全有效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與手段。各級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雖然能夠檢測出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但是檢測的成本高昂、速度較慢,加上食品的產業鏈條冗長、缺乏標識、食品安全責任的可追溯性差,導致監管者與生產經營者之間的質量安全信息不對稱。此外,監管者的食品質量安全信息不能被迅速、有效地傳遞到消費者,導致政府與消費者之間的質量安全信息不對稱。

三、解決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措施

一是要提高消費者信息獲取的能力。在國家財力物力有限的情況下,為提高資源配置利用效率,有必要重點地、有針對性地在特定人群中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大眾傳播媒體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根據各地消費者的特點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動,提升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改善信息傳播途徑,方便消費者獲取。電視是消費者接受和獲取認證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利用電視媒介對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對有效改善消費者利用質量認證信息有重要作用。

二是要加強生產上的組織化建設。加強食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自律,強化責任意識,要站在為群眾健康負責的角度上從事生產,自覺按照行業標準進行生產。建立自查制度,做到自查表所列的內容要求,生產符合核準內容的產品,建立原料與產品進出庫記錄臺帳,并且具備完整的批次生產以及檢驗留樣記錄,從業人員均具備有效健康證明上崗操作。

三是要規范流通環節中經濟主體的行為。食品質量信息傳遞和生產者聲譽機制建立還需要中介組織的介入。調動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國際標準組織、新聞機構和其他信息服務組織的積極性,發揮其監督評價和信息傳播作用。國際標準組織的認證體系、消費者協會的監督與宣傳、食品工業協會對成員廠商的自律要求、信息服務組織對國內外最新食品安全問題的跟蹤與研究,都有助于食品質量信息及時、有效傳遞,提高消費者辨別產品質量的能力,提高消費者對食品質量的認知,有助于抑制食品市場上出現低質產品。

四是要加強政府監管職能。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障食品產業健康發展,應盡快完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食品安全風險評價體系、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等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加強政府的監管職能。

參考文獻:

[1] 閆炳辰,我國電子政務中的“信息孤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

[2] 葛忠海,政務管理信息系統效率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

[3] 桑雪欣,我國質量技術監督打假治劣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

[4] 王麗娟:淺析質量管理信息化的誤區[J],焦作大學學報, 2003年04期;

[5] 范春光:國外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及其借鑒——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信息披露制度[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08年03期;

[6] 袁俊: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若干問題分析[J],標準化報道, 2000年06期;

篇7

(2020年*月**日)

授主管領導委托,今天會議由我主持,主要分析目前進度滯后,安全、質量管理面臨的嚴峻形勢及今后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促進項目施工生產“高產、穩產”,為實現“保三爭一”目標奠定基礎,召開此次會議意義重大,希望各位認真聽會,做好記錄,抓好落實。今晚的會議共有九項議程:

今天會議采用視頻會議形式,公司機關設主會場,在建項目設分會場,共32個分會場。

首先是對項目進行點名(給董事長請假的有:***)

下面進行會議第一項議程,公司安全總監兼總經理助理***同志,通報公司最近發生的三起關于安全方面處理情況,宣讀《關于開展安全質量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加強“五一”期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小結:目前安全生產形勢極為嚴峻,屬地監管越來越來嚴厲,行政處罰空前絕后,1人死亡、或3人重傷、或100萬元經濟損失,將追究刑事責任,希望參會人員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強化安全管理,堅決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現在進行會議第二項議程,責任單位做檢討發言,發言順序:**項目經理*****項目經理***

先請**項目經理***做檢討,**項目經理***做準備。

下面請**項目經理***做檢討。

小結:*月*日至今短短**天,一起險性事件、一起重大隱患整治不力,剛才兩位項目經理分別做了深刻的反思、檢討,希望參會項目主管領導能清醒認識事故帶來的損失和負面影響。不多說,后面我要講。

現在進行會議第三項議程,公司安全質量管理部部長***(同志,宣讀安全管理責任清單、《生產安全風險管理實施辦法》、《關于2020年二季度生產安全Ⅰ級、Ⅱ級風險清單的通知》

小結:會后希望各項目抓好落實,厘清崗位職責,落實安全風險管理,動態辨識、評估、公布風險清單,及時上報公司安全質量管理部。

現在進行會議第四項議程,總經理助理兼工程管理部部長***同志,通報四月份在建項目施工生產情況、未實質性開工項目情況

小結:

現在進行會議第五項議程,公司項目分管領導講話

現在進行會議第六項議程,公司總工程師***講話

小結:***就質量管理,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話,一是公司質量管理的存在的問題;二是質量管理理念;三是2020年質量管理工作的三項措施。

現在進行會議第七項議程,由我對施工生產、安全管理講幾點意見

現在進行會議第八項議程,請集團公司領導***同志講話,大家歡迎!

現在進行會議第九項議程,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同志講話,大家歡迎!

小結:***從三個方面做了重要指示,一是認清形勢,高度重視,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二是迎難而上,切實加強疫情形勢下安全質量管理工作;三是夯實安全質量管理基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強調了監管分離,落實責任清單,出現問題項目,取消所有評先評優資格,主管領導到公司交班,按照相關管理辦法進行行政和經濟責任追究,并根據責任清單倒查公司機關業務部門相關責任。希望大家深刻領會、抓好落實。

會議議程到此結束,針對本次會議我再強點幾點:

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在工作中認真傳達學習,貫徹落實好本次會議精神。尤其是沒有參加會議的項目。

一是要迅速作出部署,認真研究制定落實會議精神有關的具體工作措施。

二要抓好問題整改,緊密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深入的找出安全生產管理的薄弱環節,找準盲區漏洞,切實加以整改。

篇8

關鍵詞:食品安全管理;對策研究

近幾年, 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蘇丹紅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劑事件的不斷曝光,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已經到了零容忍的程度,盡管政府相關部門采取了經濟、法律、技術、行政等眾多的綜合性管理措施,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每年仍有大量食品安全問題出現,如何建立可靠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

1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

1.1 監管責任主體不清,執法不嚴

我國的《食品安全法》規定各級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確立了食品安全的分段監管機制。從最近兩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來看,處理各事件的監管部門基本上對應了食品安全分段監管的相關規定,然而看似天衣無縫的分段監管,卻隱含了很多的缺陷。首先,分段監管造成了權責不明。現行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將監管權分別劃撥給質檢、工商、藥品監督等不同的行政部門,破壞了監管權的完整性。一旦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很難界定、認定、追究相關機構責任。其次,分段監管造成了監管效率低下。由于各部門專業知識、管理水平的差異導致監管不平衡,違背了食品安全監管技術性的較高要求。同時,分段監管易引致職能部門對監管權行使的掣肘與推諉,在相互推諉與掣肘中無謂地耗損與抵消了權力的威懾力度與執行力度,導致低效率,甚至行政權運行限于停滯。第三,地方政府執法不嚴。由于目前地方以gdp來評價地方官員的業績,地方政府頭等大事是發展經濟,造成了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管過程中的職責異位,不僅沒有充當好居中裁判、監督、懲戒的角色,反而在食品安全監管問題上扮演了與中央政府政策、法律博弈的角色。甚至有時一些“逆向作為”縱容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違法執法行為。

1.2 生產主體對危害分析膚淺,危害控制措施不切實際

危害分析是制定控制措施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進行全面充分的危害分析,才能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控制措施。目前,企業在進行危害分析時,相關危害的信息及資料收集渠道不多,沒有完整的原輔料清單,不能識別出一些比較重要的潛在危害;制定的工藝流程圖不完整,并與現場的加工過程不一致;加工工藝的相關參數描述不詳盡,如缺少時間、溫度、壓力、轉速等參數;控制措施描述不周全,如原料控制只描述進廠驗收過程的控制,而不能考慮收購前種養殖、運輸、入廠等前期控制。并且,所采取的的危害控制措施不切實際:一是ccp點確定的數量不合理,ccp點制定過多過濫,有的有六、七個,既沒有能力全部控制到位,也大大增加了控制成本。二是控制措施的選擇不合理,例如添加劑的使用完全可以通過oprp來控制,但是也用關鍵控制點來控制,還有的把應該采用關鍵控制點控制的工序而用oprp來控制。三是選擇的監控對象方法不合理,如某方便米飯加工廠,對采購大米的轉基因控制,采取對供方倉庫的每批產品進行抽樣檢測,這在實施中可操作性不強,也不在自己的監控能力范圍內。

1.3 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預警體系和風險評估模型

規范合理的食品安全預警體系和風險評估模型是提高食品安全,有效控制危險發生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安全預警和風險評估體系,可以幫助行政管理部門確定應對方案,采取相應措施,減少損失,但目前,我國在這方面剛剛起步,對潛在的食品安全危機無法進行有效預警,對已經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不能進行科學評估,一旦危機出現就會迅速擴大,導致民眾恐慌,以致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2 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對策研究

2.1 整合監管主體加強安全管理

建立統一高效的監管部門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最佳的選擇,目前,我國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隨著食品安全委員會的設立,多頭分段管理的狀態正在改變。未來,我國應進一步整合衛生、工商、質檢以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的職權,建立強有力的統一監管機制,變多頭管理為統一管理,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提高效率。

2.2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提高執法力度

政府除了要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還要完善食品質量安全法律

規體系,以此對那些違規生產企業進行懲罰,同時給予其他廠商以警示效應。為此,政府要盡快出臺和完善涉及食品質量安全的法律法規,將散存于各法律法規中有關食品安全的內容加以整合,盡可能減少和避免立法上的相互沖突,解決法律體系的混亂,保持法治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2.3 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標準

國家要加快各類食品標準的制定,進一步加大現有食品安全標準的修訂力度,建立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要推動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訂修訂。有條件的企業應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以規范企業的生產、儲存活動,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學性。

2.4 構建食品安全信息體系

充分利用現有信息資源和基礎設施,建立國家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形成包括國家、省、市、縣四級的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和國家對重點企業的食品安全要素的直報網絡;建立高性能、易管理、安全性強的食品安全動態信息數據庫;建設國家食品安全基礎信息共享系統,形成服務于食品安全監測分析、信息通報、事件預警、應急處理和食品安全科研及社會公眾服務的網絡協同工作環境,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統一制度。

2.5 加強食品安全預警和重大事故應急體系建設

完善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建立實施食品安全快速反應聯動機制。加強應急指揮決策體系、應急監測、報告和預警體系、應急檢測技術支撐系統、應急隊伍和物資保障體系以及培訓演練基地建設,提升政府應急處置能力。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辦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處機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訪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國家食品安全監察專員制度。

參考文獻

[1].高茂根,吳桂銀等. 淺談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獸醫雜志,2012

篇9

在各類食品安全事件中,其種類可簡單地分為兩種,即有意而為和無意而為:“有意而為”是一種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如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濫用食品添加劑、生產偽劣食品等,這些食品安全事件往往會因其本質的惡劣性質遭到人民群眾的聲討,是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行為,也是政府部門嚴厲打擊的對象;“無意而為”是一種因企業缺少食品安全管理或因企業的管理不完善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原料把關不嚴添加劑應用錯誤、產品質量指標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超出食品安全標準的限量,這些屬于食品安全監管的對象,也是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需要解決的對象。

一個食品生產企業應如何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體系來減少食品安全風險,是食品生產企業要時刻關注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關注企業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和防范食品安全風險。

1 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

ISO是標準化組織,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際標準化協會國際聯合會”,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權威性的標準化專門機構。

ISO 9000的8項質量管理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參與;過程控制;管理的系統方法;持續改進;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與供方互利的關系。這8項管理原則是標準的精髓與靈魂,貫穿于整個標準的思想中,它們的執行必將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執行的是GB/T 19001-2008標準,等同使用ISO 9000標準,應用的過程中,要求企業按標準要求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形成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

質量管理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質量檢驗階段和統計質量控制階段走向了全面質量管理階段,而ISO 9000國際標準的和推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和應用,我國通過ISO 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也越來越多,運用好質量管理體系可以有效改善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促進全員參與質量管理的意識,以下4方面的工作是保證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第一要注重企業內部審核。質量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活動對于一個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通過內部審核活動,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體系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才能使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得到持續提高。增強企業自身保障食品安全的社會責任感,自我管制是食品企業內在建設的根本,沒有良好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的企業,其發展不會長久。

第二要做好管理評審。管理評審是企業最高管理者參與實施的體系管理有效性、充分性、適宜性評價機制,通過管理評審可以有效整合企業資源,發現企業的不足,也是對企業制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次有效評價,是貫徹企業執行力的次重要活動。

第三要通過第三方審核。通過審核機構的審核并取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不僅可以利用好審核機構的專業性評價體系對公司各方面的運作進行評估,也是驗證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生產出滿足顧客需要的產品和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并通過不斷完善提高顧客滿意度,增加顧客的信任。

第四要將質量體系與食品安全有效結合。食品安全的整個工作是貫穿在質量體系運行過程中的,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結合體。在質量體系運行的過程中原料的品質控制、成品質量的控制、生產過程的控制、供應商管理都關系到食品安全問題,只有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才能保證生產出安全的食品。

2 實施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

2009年6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明確提出,國家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實施HACCP體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HACCP體系對從原料種養、接收到生產加工乃至銷售整個過程中的關鍵工序進行了控制,以消除各個環節的潛在危害。在這個體系中僅限于對食品安全方面的危害控制,以防止存在潛在危害因素的產品流向終端消費市場。

HACCP理論是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1999年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在《食品衛生通則》的附錄《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應用準則》中,將HACCP的7個基本原理(工作程序)確定為:危害分析及危害程度評估。從原料、制造過程、運輸直至消費整個食品生產過程的所有階段,分析其潛在的危害(包括物理、化學及微生物的危害),評估食品加工中可能發生的危害并控制這些危害的管制項目。

確定關鍵控制點。CCP是指能去除危害或降低危害發生率的個點、步驟或程序。它存在于原料、配方以及(或)生產包裝,運輸、調配、加工和儲存等過程的任何個階段。但每個引入或產生顯著危害的點、步驟或工序未必都是關鍵控制點。

建立關鍵限值。關鍵限值是確保食品安全的界限,每個CCP必須有個或多個CL值,包括確定CCP的關鍵限值、制定與CCP有關的預防性措施必須達到的標準、建立操作限值等內容。

關鍵控制點的監控。監控是指系列有計劃的觀察和措施,用以評估CCP是否處于控制之下,并為將來驗證程序中的應用做好精確記錄,包括監控什么、怎樣監控及監控頻率和力度的掌握、負責人的確定等方面內容。

糾偏措施。確認經監控認為關鍵控制點有失控時,應采取糾正措施。當監測系統顯示CCP未能在控制之下時,需建立的糾偏措施。

建立驗證程序。建立驗證HACCP體系正確運作的程序,用來確定HACCP體系是否按照HACCP計劃運轉,或者計劃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再被確認生效使用的方法、程序、檢測及審核手段。

保持記錄。準備并保存份書面的HACCP計劃和計劃運行記錄,建立有效的程序對HACCP體系加以記錄。

篇10

把食品安全放在心上

日本料理是被世界公認的烹調過程最為一絲不茍的國際美食,這也造就了日本料理精致而健康的飲食理念。日本料理的另外一個必不可少的特征就是調味料的廣泛使用。日本料理中調味料的使用是為了把材料中的原味更充分地牽引出來,從而讓原材料的精華充分展現出來。作為調味料的使用大國,日本對于調味品的安全也是要求極高,成為他們的調味料供應商,其資質、技術、質量、管理必有獨到之處。長期出口日本的日辰深諳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本著食品安全工作從源頭抓起的原則,日辰對每批進廠的原料都進行嚴格檢查,對開發的每種新產品的安全性都進行檢測確認,對公司的產品進行抽檢。在非典期間、禽流感期間,日辰為了保證產品原材料的安全,采取更是采取了箱箱抽檢的方式。

日辰成立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利用先進的食品安全管理技術和經驗,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和食品安全體系的宣傳貫徹、維護改進工作。積極搜集國內、日本、美國、香港、歐盟等地區的食品安全信息,并分析整理存檔。提高食品安全風險意識,積極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對原輔料供應商進行現場審查和合格性評價,整理保存合格供應廠商的相關檔案資料。確保公司的原料安全性,保證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

檢測中心目前擁有檢測和管理人員13名,具有先進的檢測技術和熟練的操作技能。依據CNAS實驗室管理體系要求建立管理體系,積極參加CNAS組織的能力驗證實驗,通過了CNAS組織的CNSA T0549乳粉中三聚氰胺檢測和CNAS T0425大米粉中農藥殘留檢測能力驗證。

中心配備國際先進的檢驗檢測設備百余臺,如:美國安捷倫公司的5975C氣質聯用儀、美國沃特斯公司的2695型液相色譜儀、安捷倫公司的6890N型氣相色譜儀、日本島津的2550紫外分光光度計、電子分析天平、旋轉蒸發儀、渦流混勻器、高速離心機、超聲波清洗器以及原子熒光光度計等精密儀器。所有檢測儀器都安裝自動進樣設備,能夠24小時連續運轉,每天檢測6至10個樣品。極大地保證了公司原料和產品的食品安全監控能力。

公司一直堅持以生產安全、放心、健康食品為宗旨,并挑選符合國內外食品衛生法及相關國家安全標準的原材料,向客戶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成立專門食品安全小組,負責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工作,制定GPM、ISO9000、ISO2200、HACCP體系文件,由專人負責實施。在生產管理上一直嚴格執行ISO9000、ISO2200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按需打造專屬產品

近年來,為了適應國內餐飲業快速發展的要求,公司不斷研發并推出諸如骨湯類、日式沙司類以及中式烹調類快炒醬等新型復合調味料。通過提供標準化的調味料產品為餐飲業的快餐化、連鎖化提供最佳餐飲解決方案。

2013年初高端餐飲受到嚴重的沖擊,但在此次沖擊中,連鎖快餐和商務簡餐卻逆流而上,成績喜人。這對于日辰來說更是一次機遇與挑戰的并存。日辰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針對客戶需求,針對不同客戶提品多樣化和食品安全解決方案。

OEM受客戶委托加工產品:日辰可根據委托客戶的來樣之需求與授權,依特定的條件而生產。所有的產品設計等都完全依照委托客戶的設計來進行制造加工。

ODM根據客戶需求研發產品:根據客戶提出的產品功能要求或只需提品的構思,日辰可以為客戶提供從產品研發、設計制造到后期維護的全部服務,將產品從設想變為現實。

從永旺(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自主品牌“TOPVALU”品牌進駐中國市場開始,日辰就成為該品牌調味料產品的供應商,積極地參與到其該品類產品的企劃、開發、應用、生產等一系列工作中。與“TOPVALU”攜手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快捷”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