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心理范文
時間:2023-04-10 01:15: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文化心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人類創造了語言,也帶來罵人的陋習?!稘h語大詞典》收錄咒罵語397條,各地又有方言罵語。[1]“他媽的”能從眾多咒罵語中“脫穎而出”,被冠上國字號,可見它的普及程度。魯迅這樣說道:“這話的分布,大概就是跟著中國人的足跡之所至罷;使用的遍數,怕也未必比客氣的‘您好呀’會更少。……這就可以算是中國的‘國罵’了。”[2]“國罵”的由來很難考證。魯迅通過對《廣弘明集》中北魏邢子材的話推見到其使用痕跡:“要攻擊高大民族的堅固的舊堡壘,卻去瞄準他的血統,在戰略上,真可謂奇譎的了”。國罵如何咒罵一個人的血統?國罵是改良后的版本,由三字組成,簡單隱晦。魯迅接著分析說:“本可以放筆直干的,然而終于改頭換面,削去一個動詞和一個名詞,又改對稱為第三人稱。”[2]從咒罵產生過程看,被罵者行為引發罵者不滿。直接罵當事人最有攻擊力,國罵卻要繞遠:需要第三方介入,需要推理才能產生效果。罵者不直接說對方來路不明,只告知自己與他母親發生性關系,讓對方推測、懷疑自己的血統。國人為什么要選擇這種隱晦的咒罵方式?罵娘到底有著怎樣的社會文化心理?對國罵,人們深惡痛絕。然而,國罵生命力頑強,甚至與時俱進,有了新寫法:TMD。這是“他媽的”三個字的拼音縮寫,但更隱晦、簡明,更易傳播。拒絕國罵,必先弄清它為何能大行其道?根植于怎樣的土壤?與怎樣的社會文化心理狀態相聯系?
一、“國罵”的社會文化心理
咒罵是受到不當行為攻擊后發泄憤怒進行報復的言語行為。國罵以對方母親為對象,期望通過對其母親施暴來攻擊對方的血統。國罵的對象選擇、選擇依據及使用者對效果的預期都反映出社會狀況、民族文化以及罵者的心理。
(一)咒罵對象的選擇
國罵以對方母親為攻擊對象,反映出社會上的性別歧視,體現出長幼有序的行為準則。
1.性別歧視
國罵使用頻率高,產生性強,由它派生的罵語中,絕大多數是女性:奶奶、姥姥、姐姐等。國罵描繪的是男人如何占有和侮辱女性,反映出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在傳統社會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屬。由于實行父系繼承制和從夫居的婚姻制,男尊女卑的觀念源遠流長。《周易•系辭上》和《列子•天瑞》明確表示男尊女卑;《女誡》宣揚了男尊女卑、夫為妻綱和三從四德的倫理。這些觀念深入社會各階層,表現在生活的各方面。在漢字中,以“女”字為偏旁的貶義字有很多,如“婪”、“嫉”、“妒”、“妖”等。男性做錯事,可以找替罪羊,“紅顏禍水”就成為男人把責任推給女人的慣用借口。在當今社會,在重大會議參與者名單中,女性名字后一定標出“女”,男性則不加標記。一些職務、稱號也有排斥女性的傾向。國罵也如此:實施不當行為的是女性的親屬,罵者卻將過錯嫁禍于女性。罵者的邏輯是:女性天生卑賤,更何況有行為不當的男性親屬。為維護男性的面子,可以由女性特別是母親來替罪。
2.長幼有序的行為準則
中國人講究輩分,注重長幼次序。由罵娘衍生的罵語有一共同點:被罵者多是不當行為者的長輩或年長者:八輩祖宗、媽媽、奶奶、姥姥、姐姐、爸爸、大爺等,反映出國人即便咒罵也要遵循長幼有序的準則。國罵描述的是“我與你母親發生性關系”,暗含“我是你父輩”的意思。其他衍生罵法也暗含這一意思。既如此,你就要尊重我。罵了人,又做了對方長輩,占盡便宜。長幼有序還意味著行為有雙重標準:長輩罵晚輩可以;晚輩罵長輩是大逆不道。國罵使用者在口角戰中占領制高點,把自己凌駕于他人之上,讓對方即使回罵都顯得底氣不足。
(二)咒罵對象選擇的依據
以對方母親為謾罵對象,有歧視女性之嫌,有著當別人長輩的妄想,但國罵能從眾多罵語中“脫穎而出”,一定有其道理。
1.子女的人格缺乏獨立性
人格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在西方,人格圍繞個體精神全面展開,擁有個人意識與自由。中國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在儒家看來,正確的行為在本質上是指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系,人際關系在人格的形成中至關重要。人格圍繞宗法式社會關系展開,每一具體的人都被納入君臣、父子、夫妻等二元關系中。在家庭中,人格圍繞親子關系展開。傳統家庭“男主外,女主內”,母親承擔照顧和教育孩子的責任。又由于“嚴父慈母”型家庭居多,父親與子女心理距離較遠,人格展開便更多在母子關系中呈現。研究表明,國人自我中包含母親成分,有母親對他的感覺與期望。[3]自我參照記憶和母親參照記憶激活共同的腦區。[4]國罵初看指向對方母親,其實也指向對方。被罵者對罵娘大動肝火,既是為維護母親的尊嚴,也是為維護自己的尊嚴。人格形成與文化有關。與個人主義文化比,集體主義文化更注重群體,成員傾向互相依賴。中國文化是集體主義文化,鼓勵個體把自我看作是社會關系的一部分。[5]“父為子綱”要求子女絕對服從父母。“望子成龍”是父母以自己的標準塑造子女。子女自覺不自覺地按照父母意愿行事。中國調查網對658人調查發現,82.2%的人同意“上半輩子為父母活,下半輩子為子女活”的說法。天津市對373名小學生調查發現,66.4%的孩子為父母學習。因此,子女的自我成長與自力被忽視,人格缺乏足夠的個人意識與自由。正如法律不追究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而追究其監護人的責任一樣,罵者也認為,盡管被罵者做出不當行為,但由于他的行為受母親影響,缺乏獨立人格,所以,要罵也要罵他的母親。
2.終極責任歸因
在國罵中,個體因行為不當遭致咒罵。罵者不罵當事人,卻他的母親。這表明,罵者將不當行為產生的終極原因歸結到對方母親身上,反映出國人的責任觀:母親承擔子女不當行為的終極責任。責任有兩層含義:一是做好分內應做的事;二是對應做卻沒做好的事承擔不利后果。人不僅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還要對與自己有關的人的行為負責。責任歸因時,如只看到具體責任,會產生責任不清與問責表面化。因此,終極責任認定顯得十分必要。終極責任指由責任最終承擔者擔負的責任。終極責任歸因時,或歸結為內部原因,個體對不當行為負最終責任;或歸結為外部原因,外部因素對不當行為負最終責任。[6]文化傳統、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都讓國人更習慣終極責任的外部歸因。和西方人比,國人對環境格外看重,認為不當行為與生長環境有關。出現問題后,內因只負具體責任,外因需負終極責任。[7]罵者認為,被罵者不當行為的最終原因是受環境(特別是家庭)影響。家庭應承擔終極責任。和西方人強調獨立的個體不同,國人更看重整體。在這種思維方式影響下,人們會從家庭背景中找尋不當行為的原因。語言影響思維,漢語的一些表達也引導人們做終極責任的外部歸因。如,“將門出虎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子不教,父之過”、“一輩子無好妻,十輩子無好子”等都說明一個人表現好或壞,和“家風”有關。國罵使用者認為,子女犯錯的根本原因是父母沒教育好,要為此承擔終極責任。這種刨根究底式的辱罵方式,反映了國人對父母教育責任的認知。在中國,由于母親是家庭教育的主角,因而便成為終極責任歸因的目標。社會輿論強調母親言傳身教的重要。孟子成才,岳飛精忠報國,都歸于母親的教導。母親作用被放大,也并非毫無根據。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表明,子女與母親的相關系數為0.55,與父親的相關系數為0.44。[8]大量研究都指向一個結論:與父親比,母親對孩子影響更大、更直接。中國母親以“慈母”型居多。如果對“慈”把握不準,會疏于“寬”。母親縱容溺愛孩子會導致子女不當行為產生。中國向來就有“慈母多敗兒”的說法。國罵使用者認為,母親承擔子女不當行為的終極責任,既如此,罵對方母親就底氣十足。即使對方是年輕貌美的女性,罵者也寧愿舍棄美貌而將對方母親作為辱罵對象。因為對方雖然年輕漂亮,卻不對自身的不當行為負終極責任。獨立人格的缺乏與終極責任的承擔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父母對子女生活介入太深,就無從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按照父母意志行事的子女只是沒有思想的木偶。即便犯錯,別人也不會深究他的責任。父母對孩子有控制權,也要承擔孩子不當行為的終極責任。#p#分頁標題#e#
3.“弱肉強食”的進化法則
人類起源于動物,遵循進化法則。一個人受到強者壓制,最終反而會將其合理化,認為強權有理,弱者活該受罪。無法承受強者的壓制時,容易傷害弱者。咒罵是希望以非武力手段懲罰侵犯者,令受傷害者得到補償。在某種程度上,它是弱者避免肢體沖突的選擇,也是體力上認輸的表現。每個人都希望做強者。國罵使用者受到不當行為攻擊,武力上又不敵對手,憤懣郁結在胸,于是轉到對方身邊的弱者———女性親屬那里撒氣。懾于對方威勢,將“你”改成指代不明的“他”,更凸現出罵者內心認同的“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罵者獲得了精神勝利:我打不過你,卻可欺負你母親。在你面前,我是弱者;在你母親面前,我是強者。
(三)咒罵內容的選擇
為了發泄心中憤懣,報復不當行為者,罵者選用粗俗惡意的內容。國人認為,令人羞恥,于是便選擇與對方母親發生性關系作為咒罵內容。這種選擇有如下原因:
1.這是受壓抑的性宣泄
國罵使用者籍此宣泄性能力。國人對待性的態度歷來含蓄壓抑,有回避、恐懼、罪惡和冷淡等心理傾向。調查發現,66%的家長回答孩子“我從哪里來的”問題時,只是敷衍或什么也不說。然而,不談論不意味著沒有性沖動。性沖動被壓抑到潛意識里,借咒罵獲得偷食禁果的象征性滿足。人內心中不被社會接受的性沖動總是在尋求釋放。帶有性意味的話語,平時被排斥在話語之外。性沖動卻試圖沖破壓抑,明確地表達出來。被社會文化損害、扭曲甚至否定的性本能是引發國罵的內驅力。當遇到不當行為時,人無比憤懣,伴隨著高漲情緒,望失控,噴薄而出,表現在語言上就成了國罵。
2.以繁殖為目的的性宣泄
和英語的“fuck you”不同,國罵使用者選擇與對方母親發生性關系,還在于將對方母親作為生育工具,期望通過,在對方家族內留下后代。這樣,就可以破壞對方家族的純正血統,侵犯對方家族的子嗣傳承與財產繼承。這反映出國人的動機。目的有三:生理需求、延續后代以及獲得愉悅。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古訓影響下,國人往往將“傳宗接代”作為性生活的主要目的:“為后,非為色也”。性作為一種可獲得愉悅的生理需求被淹沒了。
3.具有暴力性質的性宣泄
國罵中的性宣泄不是兩情相悅,而是男性對女性施暴。在傳統中國,女性的從屬地位造成男女在上不對等:男性操縱性關系,將女性視為攻擊對象,將視為施暴途徑,反映到語言上便是國罵。女性雖可攻擊男性,但父權制下的人們卻認為,男性即便受到性騷擾也值得自喜。男性握有犯的主動權,因而比女性更多地使用國罵。
(四)對咒罵效果的預期
人類對語言充滿崇拜,認為語言有主宰人命運的神秘力量,語言崇拜發展到極端便是咒語。[9]罵者帶著語言崇拜使用國罵。開罵前,會在心中盤算:一定要說傷害對方的話,這樣才能發泄憤怒。咒語的傷害力取決于兩方面:(1)被罵者也相信語言有魔力;(2)即便被罵者不完全相信,如罵者用詞侮辱程度大,旁觀者的鄙視同樣會增加咒語的傷害力。事實上,國罵表達的內容并不存在,罵者只是虛擬情境,希望借助語言魔力讓被罵者信以為真,使其生氣。為保證咒罵的傷害力,罵者選取最有侮辱性的情景:對方的母親。如果被罵者無動于衷,只會招來他人的鄙視與嘲笑。罵者對國罵效果的預期基于以下三點:
1.觸及被罵者的家族榮辱和血統純正
國人的家族觀念歷來很深,祖先崇拜情結濃厚,認為親人雖已故去,靈魂仍在,還在保護和監督后人。在古代,最讓人羞辱的事莫過于被挖了祖墳??诮侵疇幏覆恢ネ谧鎵?,“挖祖墳”就變通為“罵祖上”。國罵以對方母親為對象,暗地里卻在罵對方父輩:你的父輩懦弱無能,被我戴了“綠帽子”。按照傳統,男人與別的女人發生性關系沒什么,甚至還值得炫耀。如果自己的女人與別的男人發生性關系,那絕對是辱沒祖宗的事。被戴綠帽子的人也多選擇瘋狂報復,“奪妻之恨”與“殺父之仇”的憤恨指數相同。“挖祖墳”式的國罵不罵對方而罵他的父輩、祖輩,方式迂回曲折,卻收到神奇效果。辱罵對方家庭比辱罵本人更能刺痛被罵者的心靈。陳琳在《為袁紹討曹操檄》中罵曹操及祖上,最讓曹操生氣的不是自己被罵,而是自己的長輩被罵。[10]在國人的家族觀念中,最重要的是血統觀:以血統純正為榮,以非純正為恥。母親孕育生命,在語言層面與對方母親發生性關系,意識里就可以當對方的父親,從而達到挑釁和質疑對方血統是否純正的目的。罵者以對方母親為切入點,罵娘就等于罵全家:你的父輩懦弱無能,你的子孫血統不純,你的家族面臨斷子絕孫的危險。劉福根調查了204個現代漢語詈詞,按粗俗和惡意程度區分,前十五位的詞有:豬狗不如、畜生、王八、、、賊王八、不是人、狗改不了吃屎、雜種、狗養的、賊種、野種、斷子絕孫、、的。[11]這些詞多與血統有關,從中可以看出此類咒罵語的殺傷力。
2.瞄準國人最在意的女性
觀是指女性嚴守而不失身,在婚姻上從一而終甚至不惜以身殉節。社會生物學認為,男性和女性對待配偶不貞態度有異。配偶與其他男性,男性損失很大。配偶生下別人的孩子,自己失去傳遞基因的機會。女性則無此困擾。巴斯等人分別讓人想象配偶與別人。15%的女性對此引發最消極情緒,男性竟高達60%。[12]如以中國男性為被試,比例會更高。這是由于國人對格外看重,而且只針對女性。在父權制下,女性是家族的私有財產,女性要保持性的純潔與專一。觀念到宋代明顯被強化,甚至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說法。國罵暗含的另一層意思是:如果我與你家的女人發生性關系,你家的女人就沒有守住。女性失貞,既侵犯家族禁忌,令男性權利失控,讓家族蒙羞;又關系到家族命運與家產繼承。通過與被罵者母親發生性關系,令其失貞,后代的血統就不再純正,家庭財產會受到侵犯甚至喪失。在父權文化中,女性失貞是最大恥辱。人們心中最看重、最在意女性的貞潔,罵者卻用來辱罵對方,殺傷力可想而知。3.利用孝道激怒罵者孝道是中國人首要的道德規范,是處理子女與長輩關系的行為準則。“孝”的涵義有三:養、敬、順。“敬”主要表現為尊敬父母,保護并發揚父母的聲譽,維護父母的尊嚴。如果子女容忍對方罵自己的父母卻無動于衷,就是不孝,會遭人鄙視。在“孝”的對象上,國人更重視對母親的孝。國人有濃重的母親崇拜。母親背負著神圣、偉大的象征意義,是具備所有美德的女神。在《二十四孝》中,7個故事講孝順父親,3個故事講孝順父母雙方,14個故事講孝順母親。選擇對方母親為辱罵對象,就是利用孝道挑釁對方:你不生氣,就無孝心。對方為表示孝心大動肝火,目的就達到了,從而助長了國罵的使用。對母親的神化與咒罵并不矛盾。在父權意識形態中,女性是滿足男性的工具,母親形象更多的是被男性賦予規定的意義。母親是一種空洞不實的象征與符號,可以被男性按照特定的需要理想化或鄙視。#p#分頁標題#e#
二、“另類國罵”的社會文化心理當然,并非所有的國罵都以侮辱他人為目的。在特定的語境下,罵者與被罵者的關系不同,國罵表現出不同的功能。
(一)作為口頭禪
作為口頭禪的國罵,謾罵成分被淡化,有強烈的反叛感,被一些人認為是有個性的言語。
1.強烈的反叛感國罵是對被壓抑的性的反叛。一些青少年將國罵掛在嘴邊,是因為他們對性的要求明顯高于其他群體,卻沒有機會和條件,只能在口頭上發泄。
2.給對方造成壓迫感在男權意識下,以為中心的罵娘被視為男性的特權,口帶國罵被視為有魅力。為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便把國罵掛在嘴邊,在言語上充大佬,給對方造成壓迫感。
3.充當“友誼的橋梁”國罵的使用與人的教育程度、成長環境有很大關系,普通大眾多于知識分子或有身份的人。使用國罵可以拉近知識分子與大眾、上級與下級之間的心理距離。這也是為什么國罵有時會出自知識分子或領導之口的原因。
(二)用于發牢騷
罵娘幾乎成了發牢騷的代名詞,罵娘與情緒發泄如影隨形。
篇2
一、求趣
“趣”指的是趣味、風趣、情趣。人都有追求趣味的自然需求。生活中凡是生動有趣的故事、新聞,人們都愛聽;有趣的畫面,人們都愛看;富有情趣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人們都樂意接受。尋求情趣的心理充分體現在網絡交流上。比喻、借代、諧音、摹狀等修辭方法,使得網絡語言富有情趣、生動俏皮,比如用“灌水”來表示在論壇發表沒有閱讀價值的帖子,用“菜鳥、小蝦、初哥”來稱呼初級水平的新人,用“潛水”稱呼論壇里沉默不發帖的行為,[4]都很形象貼切,富有趣味性。字母縮略詞“MM”,即“美眉”,指代年輕女孩。[5]美麗的眉毛是美女的一部分,“美眉”又是模仿港臺味普通話“妹妹”的發音,所以這個借代既諧音又形象。還有,把提意見叫做“拍磚”,把支持叫做“頂”,把論壇帖子的前后順序叫做“樓層”等,都是網民們常用的“趣味”詞語。
使用網絡語言的人群是一個特別的群體,大多數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上網聊天,是想感受網聊的趣味性,享受放松帶來的愉悅。同時,為使自己的言談更具吸引力,說話者需要選擇更別致的方式。采用生動新穎的表達形式、營造一種輕松有趣的氣氛,既展現了年輕人富有活力的特點,也是現代人追求輕松、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的社會心理的自然體現。
二、求新求變
“求新”就是趕時髦,追求新穎別致。多數網民都很年輕,不喜歡遵循傳統,不愛用“老套”的表達方式,總想求新求變,而網絡媒體給年輕一代提供了一個追求時尚、反對傳統、求新求異的表現舞臺。正如周日安所說:“為了與眾不同有意創造新詞張揚自我,充分展示個性,帶來了網絡語言的個性化?!盵6]
某些網絡詞語的形成是年輕人受外來文化影響追求新潮、時尚的結果。網絡用戶大部分是有較高文化水平的都市青年人,他們容易受到港臺或日韓流行文化的影響,使得網絡語言中出現了很多新奇另類的詞語,比如,用“養眼”來表示“好看、漂亮”,用“粉絲”來指稱“崇拜者、歌迷、影迷”,用“吐血”來形容“心情郁悶”,用“抓狂”表示“受不了刺激而行為失常”,用“頂”來表示“支持”,用“閃”表示“離開”;還有,表示性狀程度高也拋棄了“很”、“非常”等字眼,而代之以“粉”、“超”、“巨”等新鮮字詞。這些都說明,追求時尚、趕時髦這股風氣不僅盛行在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當中,它也充斥于網絡世界,體現在網絡詞語的使用上。
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被程式化和效率追趕著的現代人早已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他們追求不拘陳規,追求新鮮刺激,青年人趨新求異的心理需求在網絡空間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釋放。在英語中,動詞加后綴ing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或行為,英語的進行體已經融入了網絡語言的語法,表示正在做某事也用ing,比如“這次考試掛科,郁悶ing”、“終于贏了一次,得意ing”;原本正常的字被分離開來表示原義,如“超強”變成了“走召弓雖”;Iloveyou=愛老虎油;還有,“強、狂、嚴重”在句子中可以做狀語,如“狂暈、嚴重同意、嚴重喜歡”,“超、巨、呆、斃”等粘著語素都作為自由語素在句子中充當狀語,如“偶GF超靚(巨美)”[7]。有一句順口溜這樣說的:吃不叫吃,叫“撮”;羨慕不叫羨慕,叫“流口水”;東西不叫東西,叫“東東”;興奮不叫興奮,叫“high”;有本事不叫有本事,叫“有料”;倒霉不叫倒霉,叫“衰”;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暈”……這些充分體現了網絡語言的新異、鮮活,充滿形象感、表現力。
三、從眾與模仿
社會心理學[8]認為,從眾是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和行為等方面自愿與群體中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俗稱“隨大流”,表現為個體的意見、行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符合。比如我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吃飯,而我們對那里的飯店又不了解,在有幾家飯店讓我們挑選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會選擇人多的飯店吃飯,這就是最普遍的從眾行為。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從眾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模仿心理。年輕人,尤其是20歲以下的學生,模仿心理和接受能力特別強,他們習慣于模仿老師、家長、同學的行為方式。在網絡交流上,他們會模仿使用別人的新穎有趣的表達形式,比如,當看到有人用“偶”來稱呼“我”、用“蝦米”來替代“什么”、用“稀飯”表示“喜歡”,有些網友覺得這樣卡通化的表達很有個性,從而模仿體驗。網絡交流中一些特別句式使用較多,如“……的說”、“……死掉了”,也是網民模仿的結果,“我要回家的說”中“……的說”沒有實際意義,“我高興死掉了”中“死掉了”也只是起加強語氣作用,這些表達方式的使用,體現了網民追求新奇、喜歡從眾的心理。
網絡新詞一旦受到網民們認同,就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甚至仿制出更多的詞語,如“粉絲”一詞源于英語Fans,意思是崇拜者、追星族,由于網民大都略懂英語,追求時尚,于是“粉絲”就成為一個強勢的成功模因,[9]得到復制和傳播,甚至某超女的“粉絲”被稱為“涼粉”。這些是典型的從眾心理的體現。這種從眾行為的實施,一方面因為網絡語言新穎別致,符合了年輕人的口味,另一方面,也緣自網民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網民群體的需要。
四、調侃戲謔
社會心理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具有很強的環境依賴性和相對穩定性,影響社會心理形成的因素包括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介、參照群體。在這個大眾傳播媒介多樣化、信息高度發達的年代,過去神秘的東西已不再神秘,傳統的權威和價值也逐漸褪掉神圣的外衣。這樣,伴隨著人們對崇高、莊嚴的推崇漸減,又加上當前通俗文化的盛行,追求輕松有趣、調侃傳統的社會心理已經演化為一種潮流。再者,有些網民精神生活貧乏,百無聊賴,他們出于追求刺激的需要,以惡作劇的方式對其他的人或事物進行調侃、貶抑。比如,“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的女兒,卻有網友借“太平公主”之名來戲稱“胸部平坦的女性”,而人們喜歡的“偶像”也被調侃成了“嘔吐的對象”;網絡紅人層出不窮,利用的也恰恰是網民的各種心理,比如“芙蓉姐姐”的成名就是利用了大眾的戲謔心理,她的存在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合法地吐口水的情境,反而促使自己“躥紅”。語言中許多詞語被網友以調侃的態度進行曲解,賦予新的“意義”,如“特困生”本義指特別貧困的學生,這里指的是上課特別容易犯困、愛打瞌睡的學生;“蛋白質”表示“笨蛋++神經質”;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經病兒童;“后起之秀”指的是最后一個起床的。如此曲解詞義,一方面是由于追求刺激、新奇、好玩、調侃,還反映了一種社會心理,即對傳統“崇高”、“美”的一定程度的淡化、懷疑和抑制,體現了平民精神唱主角的一種趨勢。
五、追求自由與宣泄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會面對學習、工作、生活等各種生存壓力,這時人們就需要適當地宣泄因壓力過大而產生的煩躁、壓抑、郁悶的情緒。宣泄情緒的渠道很多,如與人傾訴、心理咨詢等,但是這些方式都存在時間、空間等諸多限制,而網絡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具有其它宣泄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優勢。網絡交際的語境是匿名性的,它隱去了人們的姓名、性別、職業、職務等身份標簽,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發帖、留言等無所顧忌地發泄心中的不滿和壓抑,而不必考慮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作為交際工具,網絡語言折射出了人們宣泄壓力的心理需求。具體來說,網絡語言中大量地存在一些粗話、臟話,例如:TMD(他媽的)、NND(奶奶的)、SB(傻逼)、SJB(神經病)等,“狗屁”、“敗類”、“王八蛋”、“BT”(變態)等字眼也屢見不鮮,用下流的帖子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污辱、嘲弄的比比皆是。過度宣泄甚至濫用詈語只會導致網絡交際的混亂和無序,甚至會對交際參與者的身心構成傷害,因此,我們提倡應當把網絡語言的宣泄作用控制在合理、和諧的范圍內。
以上所討論的各種社會心理,追求簡捷和新鮮有趣是最主要的,這既是由網絡交際的特點決定的,也體現了時代特色。如果網絡語言不簡潔,很難達到快速交流的目的;如果交際的語言平淡無奇,所述內容就不能吸引更多的關注;而時尚、充滿趣味的網絡語言,會吸引更多的網民去追崇、模仿。人們能在網絡世界調侃戲謔和自由宣泄,這是建立在網絡隱蔽性基礎之上的。
參考文獻:
[1]許鐘寧.網絡詞語變異的語言文化解析[J].修辭學習,2004,(6):58-60.
[2]李頻華.網絡語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質[J].寧德師專學報,2004,(4):38-41.
[3]王志濤,王立家.網絡語言與多元文化生態[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5,(1):77-80.
[4]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5]劉欽明.“網絡語匯”的組合理據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6):72-77.
[6]周日安.簡論網絡語言[J].語言科學,2003,(4):95-100.
[7]張云輝.網絡語言的詞匯語法特征[J].中國語文,2007,(6):531-535.
篇3
關鍵詞 心理健康 社會文化 自我意識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復旦投毒案尚未告破,大洋彼岸的象牙塔內又驚聞槍聲。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讓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選擇非理性甚至是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在社會輿論廣泛探討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現的問題之時,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也是悲劇的主要成因。本文結合時事事件,從現代心理健康的標準出發,就社會文化(social culture)和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兩個因素,闡述兩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以期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論參考。
1 現代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稱心理衛生。從國外研究看,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愛與工作的能力”,“勤勉地完成任務、做好工作”;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心理健康是個體在適宜的社會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與其自身特點相符合的結果;人本主義理論認為,自我實現、自我接納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元素。從國內研究看,林崇德(2003)認為心理健康是一種個人的主觀體驗,既包括積極的、消極的情緒情感,也包括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姚本先(2010)認為,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達到協調一致,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盡管,社會文化大相徑庭,但國內外就心理健康的標準的核心思想是可比較的。參考相關文獻,現代心理健康的標準應為: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識正確、人際關系和諧、生活平衡積極、社會適應良好、情緒樂觀向上、意志行為健全、人格統一完整、心身特征一致。①
2 社會文化與心理健康
“文以化之天下”,文化本義就是通過社會性的規范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②它是社會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 表現在其傳統思維、信仰、生活習俗、價值觀念等,經由世代相傳而保留,也是群體人們所遵照的行為準繩。③“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社會實際上是先于個體而存在的,不能在社會中生活的個體、或者因為自我滿足而無需參與社會生活的個體,不是野獸就是上帝”。④因此,人的行為深深的打上了社會文化的烙印,受社會文化的控制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這種影響可分為三個方面,(1)對人的知覺、思想、情感以及行為方式的潛在影響;(2)價值觀的影響;(3)可觀察的外顯特征的影響,如語言、風俗等。同時,社會文化通過兩個途徑,即規范化的社會文化教化和非規范化的社會文化滲透,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⑤
價值觀是個體行為因素的主要動力。集體主義的價值觀表現為:個體與他人的合作;對集體尊崇,遵從公共規則,追求公共價值;與他人、集體利益矛盾沖突時的犧牲。⑥個體主義的價值觀表現為獨立性和自主意識,提倡實現個人的目標和愿望, 反對任何外來的影響和壓力。⑦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是集體主義價值觀同個體主義價值觀的碰撞。高等院校作為傳播先進文化和科學理念的陣地,價值觀沖突在所難免。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標準的變化使得個體面臨更多內在的挑戰。社會輿論在此背景下,對校園悲劇的反思,將悲劇的形成看作是學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從集體主義的價值觀進行考量,認為個體出現問題源于社會。
3 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
自我意識也稱自我(self),指個人的反身意識,即以自身為對象的意識。⑧與其將之看成一種概念,不如看成一種體系,包含功能、結構和發展三部分。Burns(1982)認為自我意識的功能是,保持內在一致性、決定對經驗的解釋、決定人的期望。⑨ Freud認為自我包含在人格結構中,可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Rosenberg(1979)認為自我概念結構可劃分為:現在自我、期望自我與表現自我。⑩關于自我概念發展,其核心機制是不斷提高認知能力及與他人的相互作用,Cooley(1992)稱其為“鏡像過程”形成“鏡像自我”,Mead(1934)稱其為“一般化他人”。豘總之,自我意識對個體的行為有著調節和定向的作用,體現著人的自主性。同時,自我意識同社會化緊密聯系,共同指引著個體的行為。
大學生是擁有自我意識的個體,一方面,可以自由支配個體的行為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也明晰社會規范對于個體的約束,接受教育對其社會化的改造。復旦投毒案中嫌疑人林某,高學歷,為人謙虛,因與室友發生口角,遂投毒謀殺,死者剛直博。從心理健康的標準看,與人的摩擦便產生如此極端行為,心理不可謂健康。同時,人際交往的挫折情境下,便動殺人念頭,其社會適應能力較弱,親和性差。此外,死者黃洋的直博經歷也成為悲劇的誘因。總之,人際交往挫折及“妒忌”心理折射出林某自我意識的不完善。
4 小結
人的行為導向機制有兩個方面,一是依賴于外部情境,如社會文化,二是在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下實現的自主性。校園悲劇的成因既是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也是行為個體的自我選擇,甚至是毀滅。在現代心理健康的標準下,浮躁的社會氣息、成功學的泛濫以及成績動機(performance goals)的教育模式等社會文化因素與自我心理健康意識等自我意識的長期忽略的教訓是深刻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空談,須從以上兩個角度深入。
注釋
① 姚本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② 李平.中國文化概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③ 曾文星.華人的心理與治療[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
④ 埃利奧特·阿倫森.社會性動物[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⑤ 張向葵,叢曉波.社會文化因素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3(3):229-233.
⑥ 杜鴻林,趙壯道.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理論與現代化,2011.4:53-57.
⑦ 李灝,翟石磊.基于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價值觀的中美思維模式的反思[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119-124.
⑧豘章志光,金盛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篇4
關鍵詞:流行語;市民社會;文化心理;
“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你妹啊”、“絲”、“高富帥”、“ 你攤上大事兒了”、“甄體”系列、還有“讓人民過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十動然拒”等流行語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追捧。透過這些流行語的表面現象,我們可以洞視現實社會的百姓心理渴求。每個時代都會在社會世相中打下它的基本烙印,而流行語本身就是這一世相民情的真切反映。但凡流行的,總有當下社會人的心態折射,總是人間萬象的整體呈現,是社會文化心理態勢的映現。
一、流行語產生的時代背景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科技推陳出新的進步,老百姓的日子確實有了質的改變,人民真正地當家做了自己的主人。可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準則,就是要在一個相對均衡的框架下實現人的基本價值和訴求。中國社會發展的最初構想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時至今天,這一想法已經得到實現,一少部分人確實已經富了起來,而且上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墒?,中國的基尼系數卻高得驚人,貧富差別成了社會的重大隱患。加上權錢交易、官僚腐敗,我們必須也不得不承認,當下中國社會的問題也是不少的。社會的變革必然要帶來矛盾的產生。中國的經濟雖然取得了巨大發展,可是政治改革卻相對滯后,尤其是對權力的制約和對腐敗的防止方面不能盡如人意。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權錢交易頻繁出現,權力尋租時有發生。改革開放以來,法制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由于對于權力的限制不夠,權大于法還是不爭的事實,人治大于法治的事件也在我們周圍經常發生。要說最“給力”的,還是權力階層的人眾。權力一詞本身就含有一個“力”字,它所能實現的社會效應和功利效應,是普羅大眾所望塵莫及的。人們對“給力”的渴望,從背面正好映射出了生活的無奈和力道的不足。中國有句俗語叫“大富大貴”,然而“富”了卻并不一定“貴”,恰恰說明權力的厲害。有權才有“貴”,光有錢卻只能是“富”。社會的發展必然要刺激人的欲望,富人不滿,窮人更不滿,刺世的流行語就會隨之產生。流行語正是這種社會文化心理的具體映現。
二、流行語包含的市民社會文化心理
葛蘭西的市民社會思想不但是對現實形勢所涌現問題的認真分析,而且也是為解決現實問題而糅合各種理論加以消化并增益補充的綜合創新,具有豐富的內涵與規定。博亞斯于1930 年定義:“文化包含著一個社群里的社會習慣的表現形式,包含著在一群人之間流行著的行為個人對于他所在的群體之影響產生的種種反應,以及受這些習慣所決定的人類活動之產品。”[1]在一個社會里,個人總要打上群體的烙印,而群體總要彰顯個人的意愿。文化心理是一特定時代文化中的非理性的、感性色彩較濃的某些意象,通過時尚、意象、趣味直接折射出的社會風貌。這種文化心理是比較短的,表現出其易變性。它經過時間的考驗,經過人們價值系統的評價―――價值反思,升華為文化的心理結晶,上升到包括經濟、政治、道德、藝術、宗教、哲學諸方面。流行語正是這種文化心理的表層體現。
近十年來,中國的GDP 每年都是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的。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經濟增長伴隨而來的,必然是通貨膨脹。CPI 的縮脹關系千家萬戶。普通勞動者在中國還居大多數,當物價指數高居不下時,當他們的菜籃子和衣架子出現嚴重短缺時,對社會的抱怨也就隨之而來了,“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一類流行語就跟著出現了。
三、從流行語看當代文化心理態勢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活的變化,是流行語產生的源泉。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薩丕爾在《語言論》中曾說過:言語是一種非本能性的、獲得的、`文化的' 功能。” [3]現代社會,生活在水泥與鋼筋叢林中的人們,由于各種各樣的壓力,極易患焦慮癥和抑郁癥。就業的壓力、調資的壓力、升學和升遷的壓力、住房的壓力、愛情和婚姻的壓力等,都讓人難以透氣。哀嘆與怨憂,就在言談中流露出來,于是有的就成為經典: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可惜青春是只壁虎。沒人牽手,我就揣兜。你走你的過街天橋,我過我的地下通道。所謂美女,大都是化妝品的奴隸。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 活在明天的人等待; 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實。混社會是個體力活兒,講究四門功課:閃、轉、騰、挪?;橐龅碾y處在于我們是和對方的優點談戀愛,卻和她的缺點生活在一起。人生的兩大悲?。阂皇侨f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意做他自己。當幸福來敲門的時候,我或許不在家。作為一種時代現象,流行語是一個國家、地區、民族普遍關注的問題或事物,是一根敏感的社會神經。中國人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同時,人們的思想也進一步開放,言論也表現得相當自由。一般而言,流行語都是來自底層,帶有對正統觀念、思想的挑戰和背離,是百姓民生的心聲流露。尤其是網絡的出現,為人的精神訴求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在諸多的流行語中,有一句是“讓人民過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與離經叛道的流行語不同,它是一句來自上層的話,但它的流行卻恰恰說明它代表了底層的愿望。人們會這樣反思:為什么人民生活得沒有尊嚴,為什么人們的幸福指數如此的可憐,這中間應該有物價飛漲、貧富不均等原因吧?;畹貌弧敖o力”,沒有價值感和歸屬感,幸福指數低,才會有“神馬都是浮云”的感嘆,才呼喚“幸福而有尊嚴”。買不起房的,自稱“宅男宅女”,后來又戲稱“別叫我宅女,我是居里夫人”; 教育的全面失敗,讓人改了一個成語,叫“毀人不倦”;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則曰“我是打醬油的”; 感嘆時光流逝的,就說“時間太窄,而指縫太寬”; 事業諸事不順,就有“通往成功的路,總在施工中”。如此等等,都是社會文化心理的整體映現。“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边@句流行語就是當下中國社會大眾的反映。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本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大家雖然不能生活在同一水平級上,卻是同樣頂著一片藍天。所以,大家應該有共同的話語權。尤其是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他們對生活的訴求也就更強烈。我國的各級“公仆”,不僅要看房價,不僅要看CPI,還要從這些流行語中去了解世相民心?!耙獜木W絡去了解民眾訴求?!被ヂ摼W的出現,正為中國百姓提供了表達意愿的平臺,從網上了解民意,也是治國者順應時代的明智之舉。一個相當集中的文化心理,是要引起國家高度重視的社會現象。應該看到,流行語是一種無奈生活的戲謔,也是社會不公的怨憂,同時從側面對社會陰暗現象給予了監督。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流行語,對普羅大眾的這些口頭創作,要加以整理并從中汲取治理社會的良方猛藥。同時,還要對大眾及時引導,讓他們創作出更加有趣、更加健康的流行語。
參考文獻:
[1]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M]. 上海:三聯書店,2009.
篇5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范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后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后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觀的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于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于社會心理學的失敗
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學的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于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系,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于危機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被卷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認識,發出不同的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的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的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的積淀。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志:
1、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紛爭
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映射著后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后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的結果。后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對人的心理的“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的心理學差異與心理局限的“理解”,促進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學的研究不再熱衷于去“證明”一個理論的“真”或“假”,因為在后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后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于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對人的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的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的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實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強調心理的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的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的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的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的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重要補充。后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于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的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解釋也標志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的文化轉型。
2、“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興起
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重要標志,后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的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的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的產物:從學科外部的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的心理學界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的結果。與“認知的”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轉變?!拔幕摹鄙鐣睦韺W認識到人的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的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的”視角,它顛倒了認知社會心理學的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的延伸或對應物置于審視的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的表現?站在“文化的”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意義
篇6
關鍵詞:重新審視 中華傳統文化 加強創新 社會管理
引言
20世紀70年代,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日本與池田大作的談話中,在客觀研究了歷史的基礎上,從文化學的角度,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真正能夠解決21世紀社會問題的,只有中國的孔孟儒學與大乘佛法。20世紀80年代末,一批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開會,發表了一個重要宣言,針對世界范圍的道德危機指出: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到2500年前中國孔夫子那里去尋找機會。
一、重新審視中華傳統文化 充分發揮其在社會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歷史經驗證明:只有科學進步、民主法治的現代文明無法解決社會管理的根本問題;
一是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對現代文明追求的歷史證明,西方的現代文明無法解決社會混亂的根本。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便開始了對所謂現代文明的追求,自工業革命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相繼超越了中國而成為帝國主義列強。幾百年來這些崇尚科學和民主的西方文明一直在全世界占著絕對的統治地位。但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民主法治的健全并不能解決社會管理的根本問題。這些國家雖然生活條件優越,人民的物質生活富足。由于缺乏道德規范教育,社會治安狀況令人擔憂。他們的下一代由于缺乏道德教育和引導,普遍缺乏理想,只知道貪圖享樂,吸毒、酗酒、槍擊案件等引發的青少年犯罪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民主意識膨脹為極端的個人私欲,利己主義在資本主義社會早已根深蒂固。這樣的國度沒有整體意識,沒有集體觀念。這些國家對內沒有給國民帶來安寧;對外則為了自己狹隘的民族利益大肆侵略掠奪。在21世紀的今天,那些貼著現代文明標簽曾經在19世紀掠奪過中國的西方列強們,仍然在掠奪著世界。他們掠奪的借口居然是兜售其包裹著人權外衣的民主和法治。
由此可見,西方現代文明對科學技術和所謂的民主法治的追求,雖然造就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喚醒了個人意識。但由于缺乏起碼的人倫道德和責任意識的教育,人倫道德觀念嚴重缺失,責任意識普遍缺乏,導致人心渙散、社會動蕩??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民主法制的不斷完善不僅沒有帶來幸福和安定的生活,反而使人民生活在惶恐混亂之中。西方現代文明無法解決社會管理的根本問題。西方一些開明的哲學家開始對什么是“文明社會”的問題進行重新反思。很多開明的思想家開始把目光轉移到重視人心治理的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教育。
二是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的歷程可以證明:只有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民主法治意識的提升同樣難以解決中國社會管理的根本問題。
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獲益最大的是經濟領域的飛速發展。通過30多年的努力,中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中國用3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近300年所走的歷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在一些科技領域,中國從世界的跟跑者變成了領跑者。但是受沖擊最大的是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石并維系中國社會發展幾千年的社會共有的價值體系。隨著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全世界的各種思潮紛紛涌入。西方文化以其貌似先進的面孔開始潮水般涌入中國,極端個人主義、極端民族主義、拜金主義、只知行樂不知奉獻的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開始侵蝕著人們的心靈。在趨利最大化的誘惑下,有的人不顧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不惜鋌而走險。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責任意識開始在國人的心目中被質疑、被曲解、被淡忘,甚至被嘲笑、被遺棄。在改革開放的轉型期間,各種不良社會現象開始不斷出現,官員開始貪污腐化,人倫開始滑坡,道德開始失范,民主法治一度成為個別人維護一己私利的幌子。傳統文化所建立的社會共有價值體系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社會問題隨著經濟繁榮而層出不窮,社會管理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
由此可見,如果掌握科學技術的人思想出了問題,實施民主法治的主體不按常理去操作??茖W技術就會被別有用心的少數人利用而違背科學家的善良初衷,民主和法制也將成為這些人用來謀取個人私利的最好的工具。以科學技術的進步,民主法治的完善作為最終追求的所謂的現代文明并沒有解決“人”的思想問題,當然也就無法解決社會管理的根本疑難。
篇7
關鍵詞:社會管理創新;法治基礎;法治水平
社會管理創新,是指在現有的社會資源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引入新的社會管理理念、知識和方法,對傳統的社會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進行完善,從而建構新的社會管理機制,更好地實現社會管理目標的活動。社會管理創新是從管理主體到管理內容以及方式的巨大變革。出發點和歸宿點在于通過社會管理創新來形成新型的社會管理、公共治理格局。因此,只能在法治底線原則的基礎上通過社會管理的理論、機制和方法創新,通過運用新理論、新機制、新方法來不斷提升社會管理效率和質量。因此完善社會管理創新的法治基礎就非常必要,這是由法律自身的特性、轉型時期社會管理的特點以及社會發展的現實目標要求所決定的。
一、從法律自身的特性來講
法律使社會管理創新具有合法性,社會管理創新中,只要依照憲法、法律和法規進行管理,就是一種合法管理,可以得到憲法、法律和法規的保障和支持,也會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和擁護。
法律使社會管理創新具有權威性,我國的治國方略是法治,法治具有國家的權威性,我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不得和憲法相抵觸;法治的這種權威性還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證,有了國家的強制力作為后盾,法治的權威性就有了保障,也更為可行。因此,只要依法創新管理,這種管理就有權威性、保障性。
法律使社會管理創新具有操作性,法治的操作性十分便于規范管理和創新管理。法律是法治的基礎,法律的內容不僅詳盡,而且還利于操作,操作性比較強。社會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包含了人、社會和自然等多個領域,內容復雜。而且這還是一種非常具體的管理,需要與操作性較強的行為規范相適應,法律規范就是這樣一種較為理想的行為規范。
法律具有可預見性,社會管理主體可以認識到自己創新行為的預期后果,即依法創新管理的,管理主體就會受到法律的保護。違法創新管理的,管理主體也會知道要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法律后果。這種預見性增強了社會管理創新的安全性,使社會在安全穩定的運行中實現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的轉變。
把社會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嚴格依法管理,是社會管理的合法性來源,是增強社會管理權威性和公信力、可遇見性的根本保證,是提高社會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同時也可以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識,增強公民依法解決矛盾糾紛的意識和能力。
二、從轉型時期社會管理的特點看
我國社會管理面臨的現實就是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生產關系的劇烈變遷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轉型,社會失序的風險因素空前凸顯。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未能有效實現非均衡到均衡的發展,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性矛盾等問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轉型期社會的社會矛盾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尖銳性及群體性等特點,與此相適應,我國有關社會管理有針對性的創新,尤其是法制建設還顯得比較滯后。
第一,社會管理創新的法治觀念不強。由于我國長期缺乏法治基礎,人大于法、權大于法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時有發生。依法行政的理念還不深入,用行政思維方式執法的單一行政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轉型時期多樣化化解社會矛盾的需求,廣大公民的法治觀念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
第二,社會管理創新的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現狀看,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同時,社會結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員流動性增強,個人與社會組織的依存關系大大減弱,社會事業建設與經濟發展存在著明顯不協調,社會建設滯后于經濟建設,社會管理又滯后于社會建設,由此帶來了很多社會矛盾問題。社會管理法律制度建設相對滯后,法律規范還很不完備,嚴重制約了社會管理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突出表現在法律滯后于社會發展,不能有效應對新的社會問題;社會管理法律規范不完備,存在諸多漏洞;有的法律規范內在邏輯性不強,自相矛盾;部門法之間缺乏銜接協調,系統性不強;社會管理法律對于侵害行為的威懾作用非常有效,承擔社會管理功能較弱。
第三,社會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亟需依法解決。社會需要創新管理機制,需要良好的社會秩序。公平正義是實現社會管理創新的保障,也是實現法治的一個重要目標,法律是社會秩序的創建者和維護者,只有依靠一整套普遍性的法律規則來建設和維護公平正義的社會秩序,社會管理創新才有保障。相應地,與法律永遠相伴的基本價值,便是社會秩序,社會秩序要靠一整套普遍性的法律規則來建立,而法律規則又需要整個社會系統地正式地使用其力量加以維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生產力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但社會事業建設與經濟發展還存在諸多不協調問題,特別是社會管理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一是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并融入全球化市場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和生產力分配方式等呈多樣化發展趨勢,社會管理面臨著歷史性挑戰;二是大量與公民相關的社會公共事務要由社會組織來承擔,但由于社會組織不健全、社會功能不完善,許多公民的公益性需求并不能得到全面滿足;三是大批社會團體發展發育還不很健全,法制還不完善,社會中介組織尚未真正成為政府職能轉移的載體,大量民間組織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管理上也存在缺失和問題;四是社會發展與政府社會服務滯后于經濟市場化和全球化的進程,社會事業發展較慢,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管理制度還不健全;五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出現負效應,導致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保障覆蓋率較低,就業形勢嚴峻等問題;六是社會組織形態和社會階層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以非公有制部門為代表的新生社會組織迅速成長,但政府社會管理方式尚不能適應這種變化;七是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滯后,社會資本的開發利用不足,社會的自我組織能力不強。
三、從社會發展的現實目標看
社會管理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社會管理的發展方向應當是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的建設相結合,始終將社會管理置于法治化軌道之下,以法治理念為指導,以法律程序和法律規范為支撐,依法管理。
第一,在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新形勢下、新進程中,必須樹立與之相適應的現代法治觀念。社會管理創新必須加強法治建設,只有以法治理念為指導,以法制體系、法治程序和規范為支撐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才能真正實現最佳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這是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的重要環節。先進的社會管理理念是社會管理的前導,是確保社會管理有效性和持續性的思想基礎。在創新社會管理的社會實踐中,結合我國法治國家的政治目標,實現觀念的轉型和創新。
第二,完善具體的立法。最有效的社會管理就是法律,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就是實現法律的創新,而不是通過政府管制或干預能實現的。在良好的法治環境中進行社會管理,保護所有者實現公平正義,這種法治環境正是社會管理所追求的創新和完善,其最終目的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要建立井然有序的社會管理模式,必須完善社會管理法律規范,以法律構建社會管理的基本框架,社會管理為法治所要求的基本價值、規范提供最根本的依據和最恒久的支持。把修改完善法律和制定配套法規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要更加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工作;抓緊法律配套法規的制定工作;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繼續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使社會管理和創新工作有據可循、有法可依。健全社會組織的法律制度,促進社會組織規范發展。法治化管理既是社會組織活動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社會組織發展及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通過法制建設,進一步明確和規范社會民間組織的性質、地位、組織形式、管理體制、經費來源、財產關系、內部制度、人員保障、權利義務以及與政府企業的關系等。讓社會組織在法制健全、政策支持、公眾認同的環境里發展并且發揮獨特的作用優勢,以增強社會的管理和服務功能。
第三,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與水平。社會管理是在法治條件下的社會管理,社會管理的創新也是在法治條件下的創新,與法治密不可分。法治是一種人的活動,這就要求社會管理人員應具有較高的法律素質,他們的法律素質決定了社會管理及其創新的成效。法律素質高的,這種創新的成功機率就大,否則就小。從這種意義上講,隨著社會和法治的發展、社會管理創新的推進,社會管理人員的法律素質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應松年.社會管理創新引論[J].法學論壇,2010(6).
篇8
一、文化心理對道德觀念的影響
道德社會化的目標是形成符合社會要求的道德觀念。由于個體的道德成長是社會化的過程,就人作為一個自然體來說,文化是他們的一個參照系;要成為一個道德人,道德文化是他基本的參照系。
道德是蘊含在文化之中,通過文化心理的外化作用實現的。從人的心理、意識、思想的內在聯系入手,可以發現人的心理、意識、思想具有相通性。其中,心理是基礎,在心理基礎之上發展為意識,在意識的基礎上經過理性思維上升為思想。[3]
道德的本質就是一種社會意識,意識是心理的高級形式,是在心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意識的發展是受心理的影響和制約的??梢姡赖碌陌l展受文化心理的影響和制約的。
個體的道德社會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個體從出生到道德規范、觀念和善惡標準的基本確立是個體道德社會化最重要的時期。道德的獲得存在著無意識和強迫性兩種習得方式這兩種習得方式是兩種不同的認識方式即習慣與反思性。[4]這兩種認識方式都可以從文化心理角度出發進行解釋,少數民族的宗教心理就是一種反思性的道德認識方式,而少數民族的文化中的風俗習慣造就的文化心理是一種習慣性的道德認識方式。
其一,少數民族的宗教心理與道德觀念的形成密切相關。由于歷史、社會的原因經濟條件落后,宗教在道德中的權威性突出。徐復觀認為“原始宗教,常常由對天災人禍的恐怖情緒而來的原始性地對神秘力量的皈依”[1]少數民族先民認為宗教能夠解釋生活中的困惑是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因此,少數民族往往把道德義務看做是神靈的力量,有時候甚至把個人內心深處的自我譴責看做是外部力量的懲戒。道德上的“他律”強于道德上的“自律”。[5]
我國少數民族都不同程度地信奉宗教,而且所信奉的宗教種類復雜、教徒眾多。宗教與民族的歷史文化、道德倫理規范和生活習慣的關系尤為密切相關。西北的十幾個少數民族主要信仰伊斯蘭教,藏族的藏傳佛教、云南地區的上部座佛教,這些宗教文化中關于道德規范的要求通過傳說和史詩口耳相傳,成為少數民族文化中的一種宗教心理傳承下來。
各少數民族在宗教儀式和宗教祭奠中營造出的一種宗教氛圍,他們對宗教教義的認同增強。維吾爾族作為虔誠的伊斯蘭教教徒繼承了伊斯蘭教教義中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報應、各得其所”的主張,納西族信仰的善神和惡神,認為效法善神給人帶來好處的人的行為就是善行,效法惡神給人帶來壞處的人的行為就是惡行。這樣一種宗教文化內化為少數民族的心理意識最后導致少數民族對宗教教義的遵守。
其二,文化心理具有塑型的功能,文化心理的塑型功能主要說來就是文化中的價值觀念、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心理對大學生道德的塑造、規范作用。文化中包含的許多內容主要是從心理的角度出發使受教育者接納的。
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道德的形成是與他們身處的少數民族文化密切相關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作為一種文化形式與道德融合在一起。藏族的“獻哈達”、傈僳族的“同心酒”、拉祜族的“敬客酒”、哈尼族和傣族的“牛親家”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融入少數民族人民的內心,道德正是通過這些行為的表現展現出來。
少數民族由于歷史原因,道德還沒有作為一種完整獨立的意識形式從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關系中分化出來,它同生活習慣相融合,上輩人調節人際關系的一定行為便是下輩人的道德準則,世代相傳。各種各樣的善惡觀、榮辱觀、互助觀、集體觀、責任觀以及對義務、幸福、良心、正義、勇敢、勤勞、節制等道德范疇的理解,都蘊含于風俗文化中,這種風俗中的道德具有純潔性、古樸性的特色,它是各少數民族的社會生活發展到一定程度而又未達到充分發展程度的歷史狀況在道德上的表現。
所以,少數民族的各類文化表現出來的文化心理經過千百年的延續和繼承,內化為少數民族心理的一種文化意識,這種文化意識就是少數民族的道德觀。
二、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文化心理特征
1、民族性突出
民族性是指本民族全體成員共同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那一部分的特有屬性。[5]民族院校的大學生,絕大部分來自于民族地區,有著較強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等民族性特征。其思想和行為帶有明顯的民族烙印,有著較強的民族敏感性、民族自尊性和民族情結。這些民族性的文化屬性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道德觀念有著不同程度的顯性和隱性的影響。
作為一個單一的民族共同體,由于某些相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必然會存在著某些相似或相同,而又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特有道德屬性,從而影響其道德生活,并進而展示出不同的道德規范。
雖然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心理具有強烈的民族性,但文化心理的影響作用還使得各民族的道德生活具有了超民族性,因為各民族在共同的民族、國家體內必然由于緊密的聯系而共同擁有著一致的道德價值判斷,并且也是基于此種體現共同性含義的道德生活才有了互相比較的基礎,各民族道德生活才有了趨同的可能。
2.民族宗教背景復雜
民族院校作為多民族的大家庭,幾乎集中了所有類型的民族學生。學生的民族宗教背景、民族宗教成分較為復雜。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宗教儀式。另外,他們在程度上、范圍上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有些民族的宗教信仰習慣十分突出,其文化有著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民族宗教意識十分強烈,表現出較強的保守性和排他性。[6]不同的民族屬性、不同的宗教信仰在同一時空共存共生,必將引起文化激蕩,形成文化漣漪。
另外,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道德的價值產生重要影響,甚至消解核心的價值觀的道德教化作用。民族宗教背景成分的復雜多樣性,對道德社會化工作形成了挑戰,要求我們不能采取單一的固定的模式,而應靈活多樣。
三、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道德化教育的啟示
少數民族大學生道德社會化教育應從本民族的道德特性出發,認清中華文化是多元一體的,本民族道德只是一部分,不能封閉性的對待,要用文化接受心理,開放包容的對待中華民族的道德觀。此外,要注意少數民族道德中不適用當代社會的地方,用“揚棄”的態度對待少數民族道德。
1.用開放的心理接納高尚道德內容
針對少數民族道德的地域性特征,在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道德社會化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少數民族大學生長期接觸本民族的道德文化,在心理上對本民族道德認同大于其他民族,而大學是一個各民族交融的場所,必然會出現民族文化碰撞的情況,因此,要重視在少數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中文化心理的引導,各民族既要保持本民族道德具有較強生命力的積極成分,又要大力破除道德因受地域制約所帶來的封閉性,還要擴大與其它民族道德的交融面。
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我們要從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上入手,首先對他們的風俗尊重并習慣,然后再以此為突破口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展開道德教育,了解他們每個民族的文化心理,重視什么,強調的是何種道德,結合當前的教育實際,以建立更高層次的道德觀為目標,加強引導。要從實際生活和遇到的問題入手,真正地對他們關心,堅持以真正解決問題為道德社會化的目標,最終實現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道德社會化工作的效果和時效性。
2.重視文化心理的引導
少數民族的宗教文化心理在少數民族道德觀中具有權威性,少數民族大學生自小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他們對宗教的信仰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宗教在長期發展中有積極的道德觀念,也有盲目落后的道德觀念,少數民族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宗教心理,一種是崇敬心理,一種是盲信心理。
在少數民族大學生道德社會化教育中,要重視盲信心理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影響。盲信心理與少數民族宗教中不合時宜的教義結合在一起不利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道德社會化。
因此,在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道德建設時,應當充分考慮少數民族道德在其所信奉的宗教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其一,宗教道德雖然與非宗教道德不同,但宗教本身是一種道德現象;其二,有些道德雖然以宗教的方式體現出來,但宗教并非能包涵道德的全部內容,只是在某種意義上道德通過宗教來表現;其三,從少數民族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來看,宗教道德中的確有值得借鑒和利用的東西。[7]
3.注意校園道德環境對文化心理的影響
篇9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目標收益;土地使用;擴大需求
[中圖分類號]F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02 ― 0058 ― 02
一、新型城鎮化的內涵以及理解
所謂新型城鎮化,就是把及時便捷的信息化以及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型產業當做推動力,使得人員相對、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資源合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協調發展,走城鎮化發展的道路。其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城市與鄉村的發展要統籌兼顧;二是凸顯出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三是要對經濟增長、資源利用、環保意識等方面全面協調;四是要保障城鎮發展的延續性;五是結合新型城鎮自身的特點與特色,摸索出符合適宜于自己發展的模式。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目標及希望達到的收益
新型城鎮化發展達到的預期的目標,就是創建具有一定規模的大城市、快速發展的中小城市、帶動城市需求量的小城鎮、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社區,創建立體式的格局,進行統籌與協調。在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當中,要保留農村的耕地面積,保持好自然環境。加大城鄉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服務質量,促進城市鄉村之間的合理發展,縮小相互間的差距。新型城鎮化建設能不能合理而持續地構建,主要是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所帶來的社會利益,其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道路方式多樣,有工農業之間的互補,城鄉之間的規劃發展。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高速發展速度,以及將要打算發展的城鎮化區域,農民的經濟財富累積以后希望進一步的增值,邊緣地帶居民的聚集所帶來的影響,發展時期經濟政策層面的扶持,都是主要因素。新型城鎮化區域的消費結構改變,區域內人民的經濟收入相應的大幅增長,帶動了城市消費的需求量,這些都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力量之源。隨著農村人員大量進入新型化的城市,新型化的經濟產業數量將會增加,規模會進一步擴大,需求量加大,消費水平提高,這些變化都將給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一個就業的平臺,達到增效的目的。
2.增加農村人均耕地面積,進行機械化作業,提高生產效率,形成規模經濟,增加收益。農副產品的價錢變化使得收到的效益收有所增加,城鎮化的配套設施所帶來的一系列反應。讓原來城市人員、進了城但是還沒有脫離農民身份的人員、打算擬建城鎮化地區的人員、一定時期內依舊生活在農村的人員,都得到利益。
3.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原始的的資金要有著落,并且具有持續性。土地使用過程中政策層面的措施進行資金積累,擴大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地方發行的債券,抵押信貸以及各種各樣的融資方式,都是資金積累的手段。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治安管理問題能否得到管理,市容環境治理與維護能否解決,各種基礎設施能否得到保障。這些問題是不是會因為成本太大,不能更好地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城鎮化服務,讓居民的生活質量下降。
4.能不能進行科學規劃,合理設置,避免人口過度密集,而造成成本浪費的現象。城鎮的空間太大就會形成資源浪費,導致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會造成時間浪費、交通費用的增加、污染程度加重。新型城鎮化構建過程中能不能改進。
5.城鄉之間的經濟收入能不能減小差距,能不能夠有效遏制或者有效解決存在于城鄉體制當中的矛盾。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會不會讓偏僻的農村更加貧窮與落后,讓非城鎮化的人員承受更大的經濟損失。
6.會不會因為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而使得生態環境更加惡化,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這些損失有沒有能力支付。比如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會不會搬遷到新城鎮,那么相應的配套設施和具體的管理措施能不能緊跟上產業發展的速度,而使得人民的生活質量有所影響。
三、新型城鎮建設過程中居民的既得利益與發展周期
新型城鎮化得以實現的本質目標,是已經城鎮化居民的經濟收入要接近大中城市的發展速度,城鎮化區域內人員的社會福利和城市人員要一樣。要使得新型城鎮化得以推進,就應該消除城鄉居民之間的差距。
1.實現城鎮化的基本目標,是提高由原來農民的身份已經轉化為城鎮居民的經濟效益,增加他們進入城鎮以后的就業率。城鎮化的本質不是把農村的人員轉化為城鎮居民后變為低收入的群體,更不是為了城市的經濟繁榮,而把這些身份變為城鎮居民的農村人員當作價格低廉的勞動對象,給城市居民提供基礎性的社會服務。城鎮化政策的主要目標,把已經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固定的職業、穩定的收入的農民工家庭轉化為城市居民。
2.讓在目前情況下還暫時不實行城鎮化的一些農村落實基礎的配套設施,進行政策層面的優惠與照顧,讓生活在農村的居民也必能夠得到具體的利益,這是城鎮化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在農村建立健全基本的公共基礎設施。第二,讓農村人員與城鎮人員一樣能夠享受到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效益,實現城鄉公共服務的一體化統籌。第三,農村居民在擔負相應的社會責任時,他們應該得到更高社會保障。第四,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3.新型城鎮化構建過程中存在著發展周期的長短問題。城鎮化建設如果以速度過快的方式實行,就會出現房價過高、環境污染嚴重、交通堵塞、人民生活壓力過大、劃歸為城鎮居民的農民難以適應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城鎮化得以實現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都能夠享受到配套的公共服務標準體系,但由于受經濟發展的限制,提供符合標準的公共資源能力就會跟不上,如果城鎮化的進程不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而快速發展,那么要實現均等化公共服務是不可能的。由于大城市經濟基礎實力雄厚,公共設施相對完善,居民分擔的公共服務的費用較低,但是在小城鎮情況就截然相反。
4.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周圍大中城市之間的關系。第一,新城鎮建設在規模結構、社會功能、與周邊大中城市之間的關系、適合經濟發展的產業等方面,要科學規劃、合理定位。新型城鎮建設一定要有符合自己發展的特點。第二,要有符合新型城鎮建設發展的措施保障,讓那些有經濟能力的新型城鎮居民,以及資金雄厚的投資者,為新城鎮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三,解決新型城鎮發展過程中一些突出的問題,才能夠能沿著大中城市的發展軌跡而繁榮起來。第四,應是新城鎮建設中整體的產業鏈要相互融合,相互溝通,相互作用,才能夠帶來經濟的繁榮。
四、新型城鎮化建設當中土地的收益與合理使用問題
1.在新型城鎮建設的進程中,相應的政府機構對土地的征收與使用中會重視收益效果,也會關注利益問題。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必然要實行一系列的改革,那就必然會牽扯到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最突出的問題是地方各級政府的對農民土地的征收與轉讓,由于一些不太合理的現象,讓農民的土地出讓價格一再被壓縮,他們的既得利益受到很大的損害,這些失去土地農民轉變新型城鎮居民以后,資金鏈受大很大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城鎮化的快速發展。
2.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被納入城鎮居民的農村人員的身份發生了變化,農村原有的土地也就披上了城鎮化的外衣。被城鎮化的農村土地,基本的用途有如下幾種形式:一部分繼續留作為耕地;為了城市的環境而開辟為生態公共設施的用地;轉化為住宅區用地與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用地;轉化為基礎建設設施的用地。土地使用方式的不一樣,相應所得到的經濟價值懸殊很大。如果只從既得利益方面來考量,土地的不同所有者都愿意在城鎮化的前提下,以求得最高的經濟利益。但是從國家的宏觀政策層面來考究,為了城鎮的經濟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必須要保留一定規模的耕地和生態功能土地。
五、新型城鎮化需求擴大促進經濟發展
城鎮化發展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加大居民的需求量,刺激消費,來提高經濟的增長。符合經濟發展的彈性政策、政府財政預算的加大投入、一定程度上減免扶持對象的稅收,都是擴大城鎮居民需求的主要方法。
1.只有新城鎮化居民的經濟有了提高,邊緣地帶的農村居民收入有了改善,才能在某種意義上擴大新城鎮的需求量。新城鎮建設過程當中的新興產業,提共給城鎮化居民就業的機會,這是新城鎮化居民的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而邊緣于新城鎮周圍農村居民主要經濟來源,其一是國家政策舉措上對一直堅持耕種的農民,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其二就是農村居民為了自然和諧、城市生態,舍棄土地的經濟開發價值而作出貢獻,生態受益地區的地方政府進行必要的補償。只要這兩部分資金都能夠及時就位,那農民的經濟收入也就能夠有所提高,新城鎮社會發展的需求量也就有所加大。
2.過渡到城鎮化的居民,為城市人民提供必要的服務,是就業的平臺、謀生的手段,但是也應該讓他們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享受同等的服務水平。在城鄉公共設施的統籌投資中,要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在這些投資建設過程中,要讓農村居民享受上與城鎮居民相差不大的公共服務,充分利用當地的剩余勞動力,給他們就業的就會,提供長期的服務。
3.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傳統認識,就是農村居民進入了城鎮去生活。城鄉之間差距的縮小、公共設施的完善、服務意識的加強等一些列措施實施以后,城市與農村居民可按照自由喜好與需要,自由地選擇居住場所。有些城市居民由于閑余時間比較多,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城市生活的壓力與壓抑感,希望到農村去放松,休閑心情。地方政府只要在政策舉措與保障方面有所改變,農村的經濟就能夠發展起來。這樣的經濟發展方式,也能夠刺激城鎮化的內需量,增加經濟的發展。
縱觀我國城鎮化發展的趨勢,從總體上來說看,我國城鎮化正在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在推進城鎮化構建的過程中,政策層面應當出臺科學性與人文性的措施,保障城鎮化居民的既得利益,合理使用與保留土地,有效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促進城鎮化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陳甬軍,陳愛民.中國城市化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2〕李樹瓊.中國城市化與小城鎮發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3〕 劉傳江,鄭凌云.城鎮化與城鄉可持續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責任編輯:陳玉榮〕
[收稿日期]2015 ― 01 ― 13
篇10
為推進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既是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目標的具體體現。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創造性地落實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更好地滿足廣大農民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從而實現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和問題
近年來,我縣的農村文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基礎差,底子薄,農村文化事業發展還相對滯后,為基層提供的文化總量仍偏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還較多。
1、陣地建設已起步,但普及率不高。僅占全縣農村總數的18%。
2、文化活動有所活躍,但與農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難以滿足需求。
3、文化建設機制正在形成,但還不配套,有待進一步完善。政府、村(居)、群眾三大主體的結合與協調發展尚缺乏一套有效的運行機制。比如投資機制問題,政府補一點,具體要補多少?怎么補?集體出一點,要在哪里出?能否出的出?群眾籌一點,要怎么籌?誰來籌等等的問題還欠明確、欠規范。
4、文化資源配置不平衡?;鶎愚r村文化資源稀缺,群眾文化生活貧乏。在我縣的農村特別是廣大山區,農民群眾看電視難、聽廣播難、看電影難、看戲難、讀書報難,仍然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基層文化單位條件艱苦,部分文化站仍處于無場地、無器材、無隊伍、無活動的境地,工作很難開展。
(二)履行政府職能,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
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政府部門必須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這包括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扶貧攻堅計劃,納入干部晉升考核指標,以確保農村文化建設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只有切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落實有關部門責任,加強督促檢查,這項工作才能得到更好開展,使廣大農村和農民得益,從而在農村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1、抓規劃。各級政府部門都應該對所轄區域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作出整體的、長遠的、符合實際的規劃,并按規劃認真實施。在具體操作中,各地要注重發展農村特色文化,實施特色文化品牌戰略,要樹立新的建設理念,探索新的建設模式,發展新的建設內容,引進新的管理機制,做到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實現一地一品、一村一品的目標。
2、抓投入。現行的農村文化建設中政府投入基礎上的效果和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問題:一是投入量太少;二是投入機制不配套;三是投入效果有待提高。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投入與需求不成比例;二是投入的領域不夠全面;三是投入方式過于單一,僅限于給錢、給物,關鍵是要給人才、給政策;四是投入渠道過于狹小,應該是多渠道、多途徑的;五是缺少投入的績效評估機制,花錢多辦事少的情況時有出現。因此,要建立健全的投入機制,加大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