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法范文

時間:2023-03-14 14:27: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義務教育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義務教育法

篇1

19世紀上半葉,英國在初等義務教育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隨著工業革命臨近結束,英國政府逐漸意識到初等教育問題的嚴重性,原先的那種自由放任理念也逐步轉變為適度干預,頒布了一系列關于強制教育的法律法規。

1802年頒布了《學徒健康與道德法案》,該法案規定,“至少在每個學徒工作的頭四年中,必須抽出工作日的一部分,在一般工作時間內,根據此類學徒的年齡和能力,由此類學徒的工廠主出資,聘請適當的、老成持重的教員,在專用場所教導學徒讀書、寫字及算術,或者這三門中的一門……”這個法案規定了學徒必須接受適當的教育,表明了英國政府對義務教育開始進行適度的干預。

1833年頒布的《工廠法》規定,9—13歲的童工必須提供參加過學校教育的相關證明,童工應在工作時間內拿出2個小時來接受教育,學習初步的“3R”知識和宗教知識,……工廠主雇用童工必須有廠醫的年齡證明和教師的入學證明書,違者受罰工廠主從每個童工的周薪中扣出1便士作為教師的酬金。1844年再次修訂《工廠法》,規定童工做工必須交出上學證明。1846年的《工廠法》進一步明確“工廠教育是強制性的,并且是勞動條件之一”。《工廠法》的頒布,在推動工人階級子女受教育上有積極意義。

1860年的《礦山法》規定:10—11兒童只有獲得“3R”方面的熟練證書方可不接受進一步的學校教育。

如上所述,政府頒布了諸多法規強制童工接受初等教育,但事實上,這一時期英國的初等教育狀況極其落后。但還沒有制定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法規,只能說是英國義務教育法規的萌芽階段。

2英國義務教育法規的全面確立

而真正意義上的義務教育是從1870年英國政府頒布了《初等教育法》開始的。在1870年到1891年期間,英國的初等教育轉變為免費的和義務的。

1870年《初等教育法》中規定:(1)5-12歲的兒童須接受義務教育,如果家長講不出不送子女上學的合適的理由,他們就要被罰以5先令以下的款;(2)在缺少學校地區設立公立學校,每周學費不得超過9便士,民辦學校學費數額不受限制。這一法定為英國義務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一方面,它規定了家長送子女上學的義務。另一方面還規定公立學校的學費,每周學費不超過9便士。

1876年通過《桑登法》第4條明確規定了父母對于兒童接受初等教育的法律責任:“每個兒童的父母有責任讓自己的子女接受足夠的讀、寫和算術方面的初等教育,如果父母沒有履行這一職責,那么他們應服從本法案提出的各種命令,并應受到本法案提出的各種處罰。”該法令要求那些還沒有學校委員會的各學區成立“學校入學事務部”,該機構有權制訂和實施有關義務入學的法令。

1880年英國議會通過《芒代拉法》。該法進一步規定各學區學校委員會或學校入學委員會有義務頒布有關學生入學問題的地方法規,規定5-10歲兒童無條件入學,10-13歲兒童只有達到一定的成績要求或已連續五年正常入學接受教育,方可免除義務入學要求,具體標準由各地通過地方法規確定。《芒代拉法》以教育法的形式對原屬《工廠法》管轄的最低工作年齡及相應的義務教育年齡做出了規定,標志著英國義務初等教育體系的正式確立。

對義務教育的收費問題,英國政府在1891年頒布了《免費初等教育法》,規定父母有權要求免除其子女初等教育的費用,3—15歲兒童每年的人均政府撥款為10先令,原來學費低于10先令標準的學校不再向學生收取任何費用,高于10先令標準的學校可收取一定的學費,但其數額加上人均政府撥款的總和不得超過原來的學費標準。該法通過向初等學校提供一定數額的人均政府撥款,使英國少數初等學校的學費大大下降,并使大部分初等學校實施了免費教育。

3英國義務教育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20世紀后,英國義務教育法規進入了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的階段。

1918年,英國國會通過了教育大臣費舍提出的教育議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稱《費舍教育法》。該法案對義務教育作了如下主要規定:(1)地方當局為2-5歲的兒童開設幼兒學校;規定5-14歲為義務教育階段;小學一律實行免費;禁止雇用不滿12歲的兒童做童工。(2)地方當局應建立和維持繼續教育學校,向進入這種學校的年輕人(14-16歲)免費提供適當的學習課程、教學和體育訓練,年輕人每年應在繼續教育學校中接受320個學時的學習。《費舍教育法》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到14歲,小學一律實行免費教育。

1944年,英國政府通過了以巴特勒為主席的教育委員會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即《1944年教育法》,又稱《巴特勒法案》。該法案關于義務教育規定如下:實施5-15歲的義務教育。父母有保證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和保證在冊生正常上學的職責。地方教育當局向義務教育超齡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業余教育。《巴特勒法案》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到15歲,規定了父母對子女義務教育的責任,地方教育當局對教育超齡者提供教育。

1987年11月,英國教育大臣貝克向英國下院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即《1988年教育改革法》。法案中與義務教育有關的內容有:(1)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全國統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5-16歲),所有學生必須學習10門必修課程,包括英語、數學、科學三門核心課程,歷史、地理、技術、音樂、美術、體育和現代外語等七門基礎課程。另外還有包括古典文學、家政、經營學、保健知識、信息技術應用、生物、第二外語、生計指導等附加課程。(2)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全國成績評定制度。義務教育必修課的各學科都有相應的成就目標,每一成就目標分為與年級相對應的十個水平,分別在7歲、11歲、14歲和16歲進行評估。義務教育階段結束,學生參加“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的全國統考,借此評估所達到的成就目標。(3)賦予家長在學生入學方面的“選擇權”。具體做法是,限定中小學校招生的“標準數”,家長可以在本地區或另一地區為子女挑選學校,學校在招生數未滿時,不能拒絕學生的入學要求。這就是所謂的“入學開放”政策。《1988年教育改革法》是20世紀英國最激進的一次教育改革,它規定實行義務教育階段的全國統一課程,實行全國統一的成績評定制度,家長有權利為子女選擇就讀學校并參與學校管理,學校可以擺脫地方教育當局的管理,把資源的控制權下放給學校。

4英國義務教育法規的特點及對我國義務教育立法的啟示

(1)義務教育法規要具有時代性。英國義務教育法規制定和完善都是針對義務教育的每一個問題和義務教育的每一項改革作出的相應的規定,符合本國的實際情況,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代性和教育改革緊密相聯。我國義務教育實施也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同時間段義務教育實施的環境不同,義務教育法規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完善。我國當前義務教育的實際情況是,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教育資源城鄉區域差距較大,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嚴重落后等情況。這就要求我國義務教育法規要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規定,從法律法規上來保障我國義務教育的全面實施。

(2)義務教育法規要具有完備性。英國政府依靠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進行對義務教育的管理。從整個過程來看,是一個對義務教育法規不斷完善不斷細化的過程,形成了完備的義務教育法規配套體系。相對來說,我國有關義務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規配套體系尚不健全、對于義務教育中的各項改革,義務教育中的各個方面的法規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篇2

今天,*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帶領*市執法檢查組,到我市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這是對我市教育工作的大力關心與支持。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對*副主任及檢查組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及衷心的感謝!

*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下簡稱《義務教育法》開始施行;20*年9月1日,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開始執行。《義務教育法》施行以來,在*市人大常委會與*市教育主管部門的有力指導下,*市委、市政府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將*市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義務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

1、思想高度重視。《義務教育法》頒布二十一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實施,在*年實現“兩基”目標的基礎上,20*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關于深入開展“教育推進年”活動的決定》,教育工作得到了強力推進。20*年5月又實現了“雙高普九”工作目標,特別是新修訂《義務教育法》實施以后,我市在做好新法律宣傳普及基礎上,注重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堅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大投入,優化資源,規范管理,我市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2、優化資源配置。一是調整布局和優化教育資源。從20*至20*年,我市進行了六輪農村中小學的撤并工作,共撤并132所小學、3所中學,優化了農村教育資源,提高了辦學效益和辦學質量。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步伐。20*—20*年三年我市共投入2100萬元建設信息技術,共購置電腦7790臺,建設網絡教室113間,配備遠程教育接收及播放設備345套。

3、實施素質教育。一是深化教育改革。以新課程改革為重點,以實施“名師工程”為載體,深化素質教育,建立和完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素質。從2003年開始,全市所有初中、小學起始年級全部進入“課改”階段。二是加強校長和教師兩支隊伍建設。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20*年我市按教職工年工資總額的1.5%共計撥付161萬元用于安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等,同時鼓勵教師通過自考、函授、電大、網絡大學等途徑,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業務素養。目前,全市小學、初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到100%和99.8%。在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方面,我市正逐步培養一支精于教學、長于管理、富有領導才能和開拓精神的校長隊伍。三是加強德育工作,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本形成了“領導高度重視、載體新穎豐富、重點工作突出、育人導向鮮明、法制宣傳到位、‘三位一體’家教舉措得力”等六大突出亮點,青少年暑期工作更是連續十年被評為*市暑期工作紅旗縣(市)。

4、完善保障機制。一是保障進城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外來農民工子女100%安排入學,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安排6800多名農民工子女在我市中小學就讀。二是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學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專門建立了留守學生檔案,定期開展心理輔導和咨詢,協調社區、村委會參與留守學生教育。三是建立家庭貧困學生幫扶制度。我市已兌現關于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實施“兩免一補”的要求,沒有一個貧困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從20*年秋季到20*年春季,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免雜費的貧困生有3225人次,免除金額80.4萬元;免書本費的貧困生有2469人次,免除金額23.64萬元;享受生活補助費的貧困寄宿生有666人次,補助金額26.57萬元。

5、加大財政投入。一是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加,實現了“三個增長”。20*年財政對教育撥款24502萬元,比20*年的2*73萬元增長了17.95%;20*年財政經常性收入51434萬元,比20*年的43836萬元增長了17.33%;財政對教育撥款的增長比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多了0.62百分點。20*年中學生均教育經費2336.22元,比20*年的1845.75元增加了490.47元;20*年小學生均教育經費2613.54元與20*年的1998.84元相比增加了614.7元。20*年中學生均公用經費396.95元,比20*年的281.53元相比增加了115.42元;20*年小學生生均公用經費425.59元,比20*年的2*.33元增加了220.26元。二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市和省財政按4:6的比例分擔免除學雜費資金全部到位。從20*年春季開始,我市積極落實省政府的惠民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校學生免除學雜費,20*年免除68223名農村學生雜費共計1463萬元,20*年免除673*名農村學生雜費共計1352萬元。三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切實提高。

20*年農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經費120元,小學每生每年公用經費40元。20*年農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經費120元,小學每生每年公用經費50元,比20*年提高了10元。20*年農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經費122元,農村小學每生每年公用經費52元,比20*年各提高了2元。四是落實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建立了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長效機制。市政府制定下發《關于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的實施意見》,成立危改領導小組,設立危房改造資金專戶,對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項目進行專戶管理。20*年起我市的d級危房改造項目有22個,拆除危房面積18290平方米,計劃新建校舍面積47841平方米,目前已投入1396.2萬元,新建校舍面積22447平方米。目前市政府正制定出臺《關于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工程的實施意見》,以建立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確保校舍維修改造資金不減少,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五是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收歸市財政,做到統一、按時、足額發放。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由市財政統一發放,按照中央統一規定的工資項目標準,以及省統一規定的職務津貼和崗位補貼標準,納入市財政預算,通過銀行按時足額直接撥到銀行開設的教職工個人的工資賬戶中。

二、當前義務教育工作主要問題

我市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市的要求以及與兄弟縣(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城鄉教育發展還不夠平衡

農村還存在相當數量的薄弱校,城區的優質資源也十分有限,一部分農村學生涌入城區學校借讀,造成城區學校難以承受,農村學校也因此造成生源銳減,教師編制和辦學經費減少。

二是教育經費投入難以適應教育發展需要

學校公用經費仍然有限,不能滿足學校的實際需要。校舍設備維修費、設備購置費等安排不足,校舍、課桌椅等破損無法得到及時修繕,圖書、教學儀器、信息技術設備等無法得到及時添置。

三是教師隊伍配置調整有待優化

農村教師的編制不能滿足實際需要,農村規模小的學校按生師比例配置教師,難以開足學科;學科結構也不夠合理,特別是中學的體、音、美、史、地等學科師資緊缺,小學的英語、信息技術教師更是緊張,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同時,近兩年的城區學校向農村招考教師也造成農村有限的骨干教師的流失,加大了城鄉教育的不均衡。此外農村教師待遇低班主任津貼少,代課教師工資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四是學生教育環境有待改善

學校周圍仍然存在各種營業性的網吧、電子游戲廳等場所。留守兒童和外來農民工子女家庭監管缺位,一大部分孩子由于缺乏約束,養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氣。這些兒童的教育問題,特別是兒童心理健康的教育,單靠學校教育顯得過于單薄。農村初中生因對學習失去興趣跟隨父母到工廠打工、外出經商和出國等成為流生的主要原因,使義務教育鞏固學額形勢依然嚴峻。

三、下一階段工作措施

《義務教育法》是新形勢下我市加快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法律武器,我們要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提高對義務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努力提高義務教育統籌和實施水平。下一階段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合理配置資源,推動均衡發展

1、盡快落實農村特別薄弱的學校建設。加快對諸如農業中學、首祉中心校等學校的建設,改變這些薄弱校年復一年、變化不大的學校面貌。同時注重加快初中布局調整步伐,提高農村學校辦學質量。

2、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城區教師招考結合布局調整進行,招考方法從城鄉均衡的角度予以改革,確保農村學校骨干教師不因招考而流失。積極實施教師輪崗交流制度和骨干教師幫扶工作,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學水平。同時根據農村中小學規定課程和教育教學任務的需要,結合在校生數和班額情況配備教師,少于100人的農村學校按班師比1:1.5配備教師,以保證學校正常教師活動的開展。

(二)繼續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1、建立健全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機制,盡快落實*市規定的關于在2008年前中學生均公用經費小學達到100元以上,初中達到250元以上,以及對農村邊遠山區、海島學生人數在50人以下的學校,安排年公用經費不低于15000元,對學生人數在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學校,安排年公用經費不低于20000元等。

2、安排教學儀器等購置專項經費,并增加修繕經費,滿足中小學課桌椅維修需要。

3、加大學校危改項目投入,市政府已著手降低鄉鎮承擔工程配套資金比例,對經濟相對落后的鄉鎮按危改工程款不低于5%配套,其它鄉鎮不低于10%配套,同時,將附屬工程列入工程總造價。

(三)提高教師待遇,調動工作積極性

想方設法為廣大教師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在政策許可范圍內,對班主任津貼和農村教師崗位津貼予以逐步提高,對代課金按教師工資的平均額予以核撥。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讓教師們安心工作,解決我市教育人才外流,特別是農村骨干教師流失比較突出的問題,從而從整體上提高我市教師隊伍的素質。

(四)依法加強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1、加大控輟行政力度。市政府近期組織教育等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前期調研工作,適時制定出臺控制流生的相關規定,督促家長履行監護人職責,送適齡子女到校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實行企業用工持證上崗制度,禁止企業使用童工,對不履行上述規定的家長和企業依法予以處罰。

篇3

我受縣政府的委托,向縣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做關于我縣貫徹實施《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有關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我縣教育工作基本情況及發展現狀

目前,我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46所,其中小學273所(國辦小學5所、鄉鎮中心小學及完小119所、村辦小學149所)、中學49所(高中7所、國辦初中1所、鄉鎮初中41所)、職教中心1所、成教中心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教中心1所、鄉鎮成人學校20所。全縣中小學共有在校生147687人( 含在園幼兒11700人) ,其中高中12000人(含職中2300人),初中50340人(含特教80人),小學73647人。在編教職工7923人。全縣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8.44% ,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78.12% ,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為50.25%。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分別為99.99% 和99.9%,初中生入學率、鞏固率分別為99%和96.3%。

多年來,我縣堅持把發展教育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工程,深入貫徹落實《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努力使基礎教育適度超前發展。特別是近幾年,我縣以迎接“普九”復查為契機,大力推進“普九”完善工程,我縣在辦學條件、教育裝備現代化、教師隊伍素質、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等方面又有了長足的進步。1998年,我縣被省政府評為“普九”工作先進縣。在鞏固“普九”成果的同時,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自1998年以來,全縣共新建中心幼兒園19所,獨立幼兒園59所。目前,全縣在園(班)幼兒達11700人,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到53.4%。高中階段教育不斷發展,高中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辦學條件逐年改善。目前,我縣高中在校生人數和辦學規模均居全市前列。普通高中工作連續三年被市政府命名為“高中工作先進縣”,縣職教中心被評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縣成教中心被市評為繼續教育先進單位。總的看,幾年來,我縣教育工作在全市排位逐年前移,與樂亭、遷安、豐南等先進縣區的差距逐漸縮小。

二、《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貫徹落實情況

1、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為滿足我縣教育發展的需要,縣政府在財政資金異常緊張的情況下,本著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采取政府出資、施工單位墊資、組織社會各界捐資、爭取上級扶持和向銀行貸款等多種方式,廣泛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99年以來,國辦中小學及縣直單位先后完成了一批重點工程建設。主要有:投資5600萬元的一中遷建一期工程,投資180萬元的亮甲店中學教學樓工程(2300平方米),投資170萬元的一幼教學樓工程(2000平方米),投資260萬元的職中圖書電教樓工程(2930平方米),投資100萬元的林南倉中學實驗樓(1560平方米)建設工程,投資350萬元的教師進修學校遷建工程,投資65萬元的彩中宿舍樓、橋中實驗樓續建工程,沽中投資103萬元征地12畝。三年多來彩中、倉中、橋中、一幼等學校還投資70萬元修繕了校舍。正在建設的工程有:投資120萬元的三中宿舍樓(2300平方米)、投資120萬元的成教中心教學樓(1660平方米)、投資350萬元的二中宿舍樓(5300平方米)建設工程。另外投資970萬元的實驗小學遷建一期工程(8100平方米)、投資1300萬元的一中學生宿舍樓(12000平方米)和投資100萬元的林南倉中學教學樓(1900平方米)建設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已經或即將破土動工。今年秋季謀劃實施的有:投資600萬元的一中教學樓、餐廳及附屬工程,投資130萬元的二中教學樓工程(2100平方米),投資150萬元的職中教學樓工程(2300平方米),投資140萬元的倉中宿舍樓工程(2400平方米)。

三年來,各鄉鎮還多方籌措資金,用于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投資達1752萬元,新建校舍24500平方米,改擴建校舍13042平方米,維修校舍85520平方米,主要工程有:窩洛沽鎮投資108萬元為鎮中建2200平方米教學樓一棟,投資57萬元為窩洛鎮中心小學翻建校舍1680平方米;玉田鎮投資50萬元為鎮中、林東、馬頭山三所中學建校舍1480平方米;林西鎮投資50萬元改造北霍莊中心小學校舍940平方米;鴉鴻橋鎮投資60萬元新建校舍1520平方米,改造、維修校舍820平方米;楊家套鄉投資50萬元翻建校舍1360平方米,維修校舍940平方米;散水頭鎮錢家溝小學投資50萬元整體遷建,建校舍800平方米。正在建設的工程有:石臼窩一中、二中合并,投資120萬元建2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工程;林西中學投資55萬元建1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工程。渠河頭中學投資200萬元建3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工程、散水頭中學投資120萬元建2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工程及郭屯中學與葫蘆寺中學合并項目正在運作之中。同時,狠抓了校舍建設、加大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舊校舍改造力度,努力撤并規模過小的農村小學,近三年共撤并學校193所,農村小學由99年前的461所減少到目前的268所,使農村小學的布局和規模逐步趨于合理,現有的教育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加強了校園環境建設,全縣有18所學校被唐山市教育局命名為“校園環境建設示范學校”。

2、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為控制在校生流失,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我縣狠抓了學生控流、輟返工作。縣政府轉發了教育局《關于控制初中生流失、加強輟返工作的安排意見》,將此項工作納入了政府行為,從根本上保證了控制初中生流失工作的順利開展。縣教育局把初中生年鞏固率納入校長目標考核,明確了各校的初中生鞏固率保底指標。各鄉鎮及學校抽調人員,深入學生家庭宣傳《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做輟學生及家長的思想工作,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適時下發了勸學通知書,使絕大多數輟學生又重返校園就讀。在此基礎上,我縣進一步加強了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通過開展法律講座、嚴懲擾亂校園秩序人員、清理校外游戲場所等措施,有效凈化了育人環境;進一步加強了學校內部管理,規范教師行為,融洽師生關系,努力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并對后進生實施重點幫教,對貧困生實施救助,有效控制了學生流失。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幾年來,我縣初中生鞏固率逐年提高,今年中考報名人數達11500多人,進入全市前三名,初中在校生鞏固率已接近省“普九”標準,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均已達省“普九”標準。

3、學校內部管理更加科學、規范。一是教育系統內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標管理機制。每學年,教育局都要對鄉鎮教育辦及中、小學校進行目標考核,通過規范科學的管理提高辦學水平。2001年,我縣順利通過了市薄弱初中改造驗收,至此,全縣初中徹底消滅了薄弱學校,被評為初中工作先進單位;2000年,我縣高中通過了市普通高中學校升級升類驗收,全縣高中整體管理工作又上升到一個新水平。二是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在具體工作中,我縣堅持“五育并重,德育為首”的原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執行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堅持“兩全、兩開”,不斷推進素質教育。2001年底,為適應新形勢下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成立了玉田縣中小學德育研究領導小組,積極開展德育研究;為提高全縣教師的師德水平,適時開展了師德教育活動;在課堂教學中,以教科研為先導,全縣中小學開展了以“主體性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為重點的教育科研活動,課堂教學改革得以深入開展;在城內及周邊鄉鎮小學三年級開設了英語課,并計劃今年暑假后在全縣小學三年級全面開設;認真執行上級減負規定,建立了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基本杜絕了體罰、變相體罰和亂收費、亂征訂現象;取消了小學升初中的選拔考試,小學生全部劃片就近升入初中學校,初中不再設重點學校,禁止學生擇校;高中針對“3+X ”的高考模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進一步深化了課堂教學改革;全縣中小學藝術教育發展迅速,已成為我縣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各校都建立起了音美活動小組,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科技活動。

通過上述工作的落實,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我縣教育教學質量總體水平不斷提高。2001年中考,縣一中的錄取分數線居全市前列。2001年高考,全縣二批本科以上上線910人,上線率為35.5% ,居全市十縣第五位,一般本科以上上線1305人,上線率為50.95% ,創我縣高考最好成績。

4 、干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教師隊伍,重點抓了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不斷深化用人制度改革。1997年在唐山市率先實施了教職工聘任制、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制,自1999 年開始,對919名新分配的畢業生實行了合同制管理,對全縣20個鄉鎮教育辦的中小學視導員實行了公開招聘,教育局也先后兩次從基層單位公開招聘機關工作人員20余名。競爭機制的引入,進一步激發了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熱情。二是加強了干部教師的業務培訓。根據我縣的師資隊伍實際,按照“立足當前,兼顧長遠,解決急需,注重實效”的師資培訓思路,認真組織干部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1998年以來,先后舉辦干部培訓班4期,全縣284名小學、初中校長參加了校長崗位培訓,其中270人參加了校長提高班培訓,并全部取得了合格證書。2001年,我縣有2名教師參加了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6名教師參加了省級骨干教師培訓,15名教師參加了市級骨干教師培訓。教師學歷達標率逐年提高。

5、教育裝備現代化工程有較大進展。為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縣委、縣政府適時啟動了以多媒體視聽設備為重點的教育裝備現代化工程,把教育裝備現代化列入了2001年向全縣人民承諾的“十件大事”之一,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教育裝備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責任目標,制訂了獎懲措施,有力地推進了教育裝備現代化進程。自1999年以來,全縣教育裝備現代化的投資約2300 萬元,共裝備微機室64個、語音室58個、多功能教室112個,購置校長辦公系統225套、教師辦公微機403 臺,中小學計算機總數達到2556 臺;建立計算機校園網5個、多媒體教學網2個。通過近三年的努力,我縣的教育裝備現代化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在全市排位由后幾名升至中游水平。在加大裝備力度的同時,我縣對所有中小學校長進行了微機培訓,并培訓了60名微機專職教師,為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做了必要準備。目前,全縣所有高中、23所初中和13所小學開設了微機課,有80多名教師能自制教學課件,為實現2005 年在全縣中小學全面開設信息技術課打下了堅實基礎。

6、教育經費的征收、管理及使用比較規范。按照“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原則,堅持以縣級投入為主,鄉鎮村隊合理分擔,依法落實各級政府的辦學主體責任。2001年,全縣教育總投入為13993.2萬元,其中縣財政預算內撥款9171.8萬元;城市教育費附加按“三稅”的3.5%計征,征收總額為215萬元;農村教育費附加按玉政[1997]39號文件規定標準減少10%,征收總額為1871萬元,其中鄉鎮留用835萬元,繳縣1036萬元;捐集資383.2 萬元;學雜費等收入2352.2 萬元。縣政府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首先保證了教師工資的按時足額發放。征收的農村教育附加費主要用于民辦教師的工資和改善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加強了對學校經費的收支管理,國辦中小學及縣直單位的經費由縣財政管理,安排預算支出;鄉鎮中小學的經費由鄉鎮教育辦管理,保證了各校資金用于正常的公用支出。全縣沒有擠占、挪用教育經費現象。

中小學收費是直接關系到全縣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為此,縣政府把加強學校收費管理、制止亂收費作為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來抓,做到思想上位,工作到位,常抓不懈。具體做法是:①規范基層收費行為,完善收費程序,實行“一證一卡四統一”制度;②堅持中小學用書由縣教育局審批制度;③實行公開承諾;④加強收費的常規檢查,加大對亂收費案件的查處力度。由于領導重視,措施得力,使我縣中小學的收費行為得到了進一步規范,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 三、“兩法”貫徹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在貫徹落實《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推進我縣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制約我縣教育工作發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教育需求的增加與教育投入的不足這一矛盾更加突出。近年來,我縣縣、鄉兩級財政受基金會兌付的影響,一直比較緊張,加之近幾年村隊投入減少,社會集資更加困難,使教育經費的來源更顯不足,特別是公用經費近兩年呈下降趨勢,2000年全縣教育公用經費投入為341.6萬元,2001年減少到170.4 萬元。而我縣校舍建設、危舊校舍維修改造和教育裝備現代化任務艱巨,資金投入巨大。我縣現有危舊校舍70000平方米,需改造資金1450 萬元,其中危險校舍11000平方米,需改造資金200萬元。按照我省制定的全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規劃要求,2 0 0 3 年全省初中學校要全部開設信息技術課,2005 年小學全部開設信息技術課。而就我縣目前的教育裝備現代化的進展情況看,全縣初中只有計算機教室23個,尚缺19個;全縣124所完小以上小學,僅有計算機教室13個,即使考慮近兩三年內撤并一些小學,也至少要裝備計算機教室100多個。按市教育局規劃要求,年內40%的中心小學要配備計算機教室,這樣,今年我縣小學需要裝備計算機教室44個。要確保全縣如期開設信息技術課,僅設備投資就需1800 萬元。另外,各校建多功能教室和購置教師辦公微機等還需資金760萬元。

2、教師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是教師素質有待提高。受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教學手段滯后,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制約了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二是教師編制不足。目前,我縣小學生源銳減,初中正值高鋒,高中從今年開始也進入高峰期。小學教師相對超編,但初、高中教師嚴重不足,即使暑假后將小學超編教師全部拔高到初中使用,同時,初中盡量擴大班容量減少班數,以壓縮初中教師的需求量,鄉鎮中小學仍然缺編381人,高中缺編120 人,系統縣直單位的職中、三中、國小缺編20人,暑假后教育系統合計缺編521人。

3、學校布局調整發展不平衡。自1995年以來,我縣根據小學生源不斷減少的趨勢和教育發展的需要,開始對農村小學布局進行調整,但由于一些村隊干部或群眾出于局部利益考慮,加之個別鄉鎮缺少應有的力度,至今依然沒有完成調整任務。調整后出現的校舍不足和老化問題沒能得到有效解決,不足百人的小分校和教學點在個別鄉鎮還依然存在,制約了教育資源的合理調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今后幾年,我縣初、高中仍處于入學高峰期,雖然我縣每年都要投入資金擴建校舍,但仍難以滿足生源增加的需要,全縣初中班容量普遍過大,平均班容量為58.9人(省“普九”復查標準的最高限額為初中每班50 人)。城內學校由于縣城人口增加,也導致班容量偏大,實小平均班容量達80多人(省“普九”復查標準的最高限額為小學每班45人)。

4、素質教育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當前,受社會就業、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礎以及高考指揮棒的影響,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著學生在校時間長、課業負擔重,部分教師改革意識不強、教學效果不理想,小學、初中的非主要學科授課質量不高等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今后打算

1、建立健全教育經費投入和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投入。將農村費改稅前應征收的教育費附加收齊上交縣財政統一管理,作為教育專項資金,全部用于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危房改造和學校布局調整,余額補充學校公用經費不足。費改稅后,取消教育集資和教育費附加,教育管理體制由“分級辦學分級管理”改為由縣級政府舉辦,并管理農村義務教育。按照“財政多投、社會多籌、教育專用”(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的原則,教育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保證專款專用,并多渠道吸納和利用社會資金與資源,積極爭取上級的轉移支付資金,努力做到“四個確保”,即保教師工資,保學校危房改造,保公用經費的正常運轉,保教育發展的資金需求,使“費改稅后的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2、將教育目標納入縣政府對鄉鎮政府的目標考核之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領導和支持。費改稅后,要進一步明確鄉鎮黨委、政府在發展本地教育中的職責,使各鄉鎮在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控輟保學、提高普及程度、學校布局調整、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切實負起責任。縣政府將把以上教育目標納入對鄉鎮目標考核工作之中,定期考核,落實獎懲。

3、加快布局調整步伐,確保師資隊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將農村小學布局調整與校舍建設和危舊校舍維修、改造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調配教育資源,將調整撤并下來的小學校建成幼兒園,或拍賣變現后用于改善辦學條件。繼續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教師隊伍的能出能入的管理機制,加強教師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素質。同時,繼續采取到省內外重點師范院校招聘本科生與擇優選聘當年專科畢業生相結合的方法,及時補充教師,確保教學需要。

篇4

教師新義務教育法心得體會1:

教育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教育必須有明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主要解決人的發展問題,喚起學生精神世界能動、自主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新義務教育法》要求我們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于職守。教師必須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

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也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服務于學生,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職。師魂即師愛。但在實際工作中做到這一點,卻是不易。不管如何,教師要對每位學生的發展負責,尊重他們的人格,在求知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樣才可稱得上不辱使命。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不能抱住過去的應試教育一套而不放,應該讓學生走進更廣闊領域學習,力求全面發展。正因為由于這樣的原因,導致了一些教育工作師德失范。分析得出:教師的觀念陳舊,尤其是教育理念的陳舊,只求學生智育的發展,不求全面培養,同時又缺乏心靈的溝通,這是其一,其二,教師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下,缺少應有的心理品質,缺少愛心,急功近利;其三,缺乏素質教育的考核機制,導致教師在追求升學率中增加了壓力,總之,有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樣的師德表現。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師德風范,那就得不斷地更新自己的學識,身為傳人之“道”,解學生之“惑”,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知識時代,教師必須隨時代的發展,更新知識。

教師新義務教育法心得體會2:

新義務教育法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它是在對我國依法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導和保障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制度與準則。法律將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一項重要指導思想,并重點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保障義務教育投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問題作出了規定。新法律著力建立和完善促進義務教育發展的各項制度,在很多方面有創新、有突破,為我國義務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

新《義務教育法》的頒布實施,對于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新《義務教育法》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真正以人為本,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孩子、所有學校、所有老師的基本權利,這是我讀新《義務教育法》第一條到最后一條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新《義務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個立法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真正給學生以發展的空間,同時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充分的發展空間。“新的《義務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還有統一性和強制性。這三個基本支點,雖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為,但是對于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卻非常關鍵。”

新法明確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明確寫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活動中。這些內容必然影響到校長的辦學思想和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為。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也(來源:文秘網 必須肩負起提高義務教育階段質量的責任。在實施新《義務教育法》過程中,我有這樣的思考。

總之,新《義務教育法》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提供主動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從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

我們應該熟讀新的《義務教育法》,在不斷的理解和應用中,為學生們真正的發展和成長盡一份心,效一份力。

教師新義務教育法心得體會3:

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也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而照亮了別人……

是啊,教師是神圣的,當我還是一名小學生的時候就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向往。作為學生的時候學習《學生守則》,《行為規范》,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了,才知道教師也要學習《教師法》,《教育法》。

通過學習,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教師法》不僅幫助教師得到他們所得,也讓教師有了行為上的準則,只有學習它才能夠保證教師享有自己的權利。

篇5

義務教育法實施20年后重修,增加內容很多。據參加法案審議的人大常委會委員稱,“不收雜費”是本次修改的一個核心內容。

“學雜費”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個老詞兒。老版本的義務教育法只規定了“不收學費”,給“雜費”留了個口子。教育部有關負責官員介紹,20年前,這個口子很小,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每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雜費收入加在一起僅8億元。所以,當時,法律的起草者和審查者大都沒太把它當回事兒。想不到,這么一個小口子后來竟會導致“潰堤”——如今,每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雜費收入已達上百億元之巨!

所以,我們說新版義務教育法確實好。單是“不收雜費”4個字的含金量,每年就能為百姓省下上百億元!

中國農村的義務教育,是從“人民教育人民辦”起步的。農村家長豈止要負擔“雜費”,校舍“六配套”,民辦教師工資,以及各項維持費用,幾乎全都是由農民出錢。所以它遠稱不上是真正意義的義務教育。而實現不了真正的義務教育的農村,自然稱不上是新農村。

近年來,國家財政由“建設財政”向“公共財政”轉型,投向教育事業、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育事業的資金迅猛增加。同時,先是費改稅,然后減稅,然后免稅,絕大部分民辦教師也已轉為公辦,政府公開承諾到2007年免除所有學雜費,義務教育階段由農民自己負擔的項目正急劇減少。義務教育法此時重修,其嚴肅性、可行性,其背后體現的國家意志,應不至于再引人懷疑。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__市人大常委會__副主任帶領__市執法檢查組,到我市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這是對我市教育工作的大力關心與支持。在此,我謹代表__市人民政府對__副主任及檢查組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及衷心的感謝!

1986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下簡稱《義務教育法》開始施行;20__年9月1日,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開始執行。《義務教育法》施行以來,在__市人大常委會與__市教育主管部門的有力指導下,__市委、市政府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將__市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義務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

1、思想高度重視。《義務教育法》頒布二十一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實施,在1996年實現“兩基”目標的基礎上,20__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關于深入開展“教育推進年”活動的決定》,教育工作得到了強力推進。20__年5月又實現了“雙高普九”工作目標,特別是新修訂《義務教育法》實施以后,我市在做好新法律宣傳普及基礎上,注重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堅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大投入,優化資源,規范管理,我市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

2、優化資源配置。一是調整布局和優化教育資源。從20__至20__年,我市進行了六輪農村中小學的撤并工作,共撤并132所小學、3所中學,優化了農村教育資源,提高了辦學效益和辦學質量。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步伐。20__—20__年三年我市共投入2100萬元建設信息技術,共購置電腦7790臺,建設網絡教室113間,配備遠程教育接收及播放設備345套。

3、實施素質教育。一是深化教育改革。以新課程改革為重點,以實施“名師工程”為載體,深化素質教育,建立和完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素質。從20__年開始,全市所有初中、小學起始年級全部進入“課改”階段。二是加強校長和教師兩支隊伍建設。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20__年我市按教職工年工資總額的1.5%共計撥付161萬元用于安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等,同時鼓勵教師通過自考、函授、電大、網絡大學等途徑,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業務素養。目前,全市小學、初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到100%和99.8%。在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方面,我市正逐步培養一支精于教學、長于管理、富有領導才能和開拓精神的校長隊伍。三是加強德育工作,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本形成了“領導高度重視、載體新穎豐富、重點工作突出、育人導向鮮明、法制宣傳到位、‘三位一體’家教舉措得力”等六大突出亮點,青少年暑期工作更是連續十年被評為__市暑期工作紅旗縣(市)。

4、完善保障機制。一是保障進城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外來農民工子女100%安排入學,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安排6800多名農民工子女在我市中小學就讀。二是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學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專門建立了留守學生檔案,定期開展心理輔導和咨詢,協調社區、村委會參與留守學生教育。三是建立家庭貧困學生幫扶制度。我市已兌現關于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實施“兩免一補”的要求,沒有一個貧困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從20__年秋季到20__年春季,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免雜費的貧困生有3225人次,免除金額80.4萬元;免書本費的貧困生有2469人次,免除金額23.64萬元;享受生活補助費的貧困寄宿生有666人次,補助金額26.57萬元。

5、加大財政投入。一是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加,實現了“三個增長”。20__年財政對教育撥款24502萬元,比20__年的20773萬元增長了17.95%;20__年財政經常性收入51434萬元,比20__年的43836萬元增長了17.33%;財政對教育撥款的增長比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多了0.62百分點。20__年中學生均教育經費2336.22元,比20__年的1845.75元增加了490

.47元;20__年小學生均教育經費2613.54元與20__年的1998.84元相比增加了614.7元。20__年中學生均公用經費396.95元,比20__年的281.53元相比增加了115.42元;20__年小學生生均公用經費425.59元,比20__年的205.33元增加了220.26元。二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__市和省財政按4:6的比例分擔免除學雜費資金全部到位。從20__年春季開始,我市積極落實省政府的惠民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校學生免除學雜費,20__年免除68223名農村學生雜費共計1463萬元,20__年免除67307名農村學生雜費共計1352萬元。三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切實提高。20__年農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經費120元,小學每生每年公用經費40元。20__年農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經費120元,小學每生每年公用經費50元,比20__年提高了10元。20__年農村初中每生每年公用經費122元,農村小學每生每年公用經費52元,比20__年各提高了2元。四是落實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建立了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長效機制。市政府制定下發《關于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的實施意見》,成立危改領導小組,設立危房改造資金專戶,對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項目進行專戶管理。20__年起我市的d級危房改造項目有22個,拆除危房面積18290平方米,計劃新建校舍面積47841平方米,目前已投入1396.2萬元,新建校舍面積22447平方米。目前市政府正制定出臺《關于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工程的實施意見》,以建立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確保校舍維修改造資金不減少,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五是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收歸市財政,做到統一、按時、足額發放。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由市財政統一發放,按照中央統一規定的工資項目標準,以及省統一規定的職務津貼和崗位補貼標準,納入市財政預算,通過銀行按時足額直接撥到銀行開設的教職工個人的工資賬戶中。二、當前義務教育工作主要問題

我市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__市的要求以及與兄弟縣(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城鄉教育發展還不夠平衡

農村還存在相當數量的薄弱校,城區的優質資源也十分有限,一部分農村學生涌入城區學校借讀,造成城區學校難以承受,農村學校也因此造成生源銳減,教師編制和辦學經費減少。

二是教育經費投入難以適應教育發展需要

學校公用經費仍然有限,不能滿足學校的實際需要。校舍設備維修費、設備購置費等安排不足,校舍、課桌椅等破損無法得到及時修繕,圖書、教學儀器、信息技術設備等無法得到及時添置。

三是教師隊伍配置調整有待優化

農村教師的編制不能滿足實際需要,農村規模小的學校按生師比例配置教師,難以開足學科;學科結構也不夠合理,特別是中學的體、音、美、史、地等學科師資緊缺,小學的英語、信息技術教師更是緊張,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同時,近兩年的城區學校向農村招考教師也造成農村有限的骨干教師的流失,加大了城鄉教育的不均衡。此外農村教師待遇低班主任津貼少,代課教師工資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四是學生教育環境有待改善

學校周圍仍然存在各種營業性的網吧、電子游戲廳等場所。留守兒童和外來農民工子女家庭監管缺位,一大部分孩子由于缺乏約束,養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氣。這些兒童的教育問題,特別是兒童心理健康的教育,單靠學校教育顯得過于單薄。農村初中生因對學習失去興趣跟隨父母到工廠打工、外出經商和出國等成為流生的主要原因,使義務教育鞏固學額形勢依然嚴峻。

三、下一階段工作措施

《義務教育法》是新形勢下我市加快義務教育發展的重要法律武器,我們要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提高對義務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努力提高義務教育統籌和實施水平。下一階段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合理配置資源,推動均衡發展

1、盡快落實農村特別薄弱的學校建設。加快對諸如農業中學、首祉中心校等學校的建設,改變這些薄弱校年復一年、變化不大的學校面貌。同時注重加快初中布局調整步伐,提高農村學校辦學質量。

2、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城區教師招考結合布局調整進行,招考方法從城鄉均衡的角度予以改革,確保農村學校骨干教師不因招考而流失。積極實施教師輪崗交流制度和骨干教師幫扶工作,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學水平。同時根據農村中小學規定課程和教育教學任務的需要,結合在校生數和班額情況配備教師,少于100人的農村學校按班師比1:1.5配備教師,以保證學校正常教師活動的開展。

(二)繼續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1、建立健全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機制,盡快落實__市規定的關于在20__年前中學生均公用經費小學達到100元以上,初中達到250元以上,以及對農村邊遠山區、海島學生人數在50人以下的學校,安排年公用經費不低于15000元,對學生人數在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學校,安排年公用經費不低于20__0元等。

2、安排教學儀器等購置專項經費,并增加修繕經費,滿足中小學課桌椅維修需要。

3、加大學校危改項目投入,市政府已著手降低鄉鎮承擔工程配套資金比例,對經濟相對落后的鄉鎮按危改工程款不低于5%配套,其它鄉鎮不低于10%配套,同時,將附屬工程列入工程總造價。

(三)提高教師待遇,調動工作積極性

想方設法為廣大教師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在政策許可范圍內,對班主任津貼和農村教師崗位津貼予以逐步提高,對代課金按教師工資的平均額予以核撥。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讓教師們安心工作,解決我市教育人才外流,特別是農村骨干教師流失比較突出的問題,從而從整體上提高我市教師隊伍的素質。

(四)依法加強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1、加大控輟行政力度。市政府近期組織教育等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前期調研工作,適時制定出臺控制流生的相關規定,督促家長履行監護人職責,送適齡子女到校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實行企業用工持證上崗制度,禁止企業使用童工,對不履行上述規定的家長和企業依法予以處罰。

2、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學校完善鞏固學額獎懲措施,做好教師家訪工作,做好學校與鎮村聯系配合工作,有效控制學生流失,同時要求學校教師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給學習困難學生更多關愛,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安心就學,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篇7

一、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基本情況

(一)重視學習宣傳,思想認識到位。實驗小學始終以“為學生一生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依法治校,規范辦學。通過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對《義務教育法》學習、宣傳工作,有效提高了學校教職工對《義務教育法》的認識,樹立依法治教的觀念。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對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營造了更好的教育發展環境。通過在學校明顯位置張貼宣傳版畫、懸掛宣傳條幅、開辟宣傳專欄,組織家長會開展小手拉大手等形式,不斷加大對《義務教育法》宣傳的力度,讓《義務教育法》進家庭、進頭腦,使孩子的父母(監護人)了解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依法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二)完善硬件師資,規范辦學到位。實驗小學通過不斷加強三級課程建設、促進信息技術、整合各科課程、建立“雙進雙促”制度(即:“校長進課堂,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家長進學校,促進群眾滿意度提升”)等,創建優質高效的辦學體系。在硬件設施上不斷完善辦學條件,近年來配備了體育館、創客教室、書法教室、圍棋教室等十四個功能教室,基本滿足了教學需要。家長走進學校參與導護、聽課,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在師資力量上努力挖掘教師內在的潛力,通過定期組織學習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知識和能力。不斷加強骨干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動作用,不斷促進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提高。不斷完善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執行新入職教師宣誓儀式,教師人人簽訂“四零”承諾書,實行師德失范“一票否決”制度。 

(三)強化制度管理,控輟保學到位。實驗小學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制度,按照學生戶籍所在社區進行招生,實行“陽光招生”和“陽光分班”。每年都在縣電視臺招生公告,在新生入學上做到了“零擇校”和“零擇班”,在社會上取得了較好的反響。嚴格執行《克東縣普通中小學招生工作意見》和學籍管理規定,嚴格按學區劃分安排常住適齡兒童學生及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入學。在招生入學、轉學分班上保證了隨遷女子和縣城內的原住兒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在控輟保學工作方面,每年都安排專門人員進行排查,切實提高“普九”的質量和水平。對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特殊兒童,幫助聯系縣特殊教育學校安排就學,切實保證適齡兒童完成小學階段義務教育。

二、貫徹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調研過程中通過與在校教職工、就讀學生、家長、社會各界人士等相關人員進行交流,初步梳理出存在兩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校周安全存在的問題。實驗小學始終把安全工作作為首要大事高度重視,目前實驗小學校內安全基本達標,消防安全、傳染病防控、應急等工作基本健全。但是校園周邊依舊存在安全隱患,具體來說,包含周邊行人過街設施不完善;周邊流動小攤點和餐飲點多;大量的接送車輛影響校周的交通秩序;非法接送學生的營運車輛屢禁不止等安全問題。

(二)宣傳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雖然實驗小學在學習宣傳《義務教育法》上下了大量功夫,但是絕大部分學生家長對《義務教育法》的內容還是一知半解。尤其是部分單親和留守兒童學生家長對校園建設、教育裝備、教師隊伍、教育教學方面并不十分關心,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思想品德等也不十分重視。

三、幾點建議和整改時限

(一)要進一步加強安全防范。為切實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進一步嚴格學校日常管理,密切家校溝通,加強校園及其周邊安全管理,進一步健全警校合作、信息聯動、校園監控與緊急報警機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等體系。進一步加大與轄區派出所的密切聯系,打擊違法接送學生車輛。進一步聯合交通部門,依法查處校周交通違法行為。進一步配合食品藥品質量監督局,加強綜合執法檢查,大力整治針對學生的校外培訓點、食宿點和流動攤點,努力消除安全隱患,全力保障學生校內外安全安全。

篇8

一、明確落實職責,完善中小學財務管理機制

按照部門職能,確定各自財務管理職責。財政部門主要職責是貫徹國家財務規章制度,會同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財務管理辦法,明確開支標準,審核批復預算,籌集義務教育經費,監管國有資產和財務活動,檢查指導財務工作,組織指導中小學績效考評;教育主管部門主要職責是配合財政部門制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財務管理辦法,貫徹落實中小學財務制度,配合財政部門制訂中小學開支標準,審核、編制預算,管理、監督中小學財務活動,建立中小學內部控制制度,審核、監督中小學重大項目的實施,分析中小學財務狀況,加強中小學國有資產管理,組織實施中小學績效考評;中小學校主要職責是執行財務制度和辦法,編制單位預算,辦理各項財務收支,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定期分析各項財務活動,完成財政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交辦的任務。鄉鎮中心學校和縣管學校為獨立的一級預算管理單位,設置專職財務經辦員,開展本區域和所屬單位的各項財務活動,鄉鎮中心學校所屬中小學校可指定一名兼職財務經辦員,具體辦理本單位的各項財務收支管理工作。中小學校要建立儀器設備、圖書資料、辦公用品以及其他教學設施的購置和領用臺帳。要健全固定資產明細帳,凡屬于固定資產管理要求的物品都要進行入帳,建立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盈虧和報廢制度。鄉鎮中心學校必須建立健全所屬中小學校固定資產分類臺賬,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二、強化預算管理,提高中小學校預算編制水平

科學規范編制中小學預算是加強中小學經費管理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基礎,縣(市、區)財政部門要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并納入財政預算,按照“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中小學預算編制制度,各項收支都要統一編入財政預算。中小學預算要以獨立設置的學校為基本編制單位,教學點納入其所屬的鄉鎮中心學校統一編制,鄉鎮中心學校負責組織本區域內預算的匯總工作。中小學預算要清晰反映學校所有收支情況,所有支出項目如政策規定的教師工資、班主任津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寄宿制生活補助、公用經費、校舍建設和維修改造等都要列入預算,要做到內容完整,數字清楚,來源可靠,公開透明,不得在預算之外留有任何收支項目,縣市區財政部門批復的預算要細化到中小學校,教育部門要將批復的預算及時批轉到中小學校。加強中小學校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縣市區教育、財政部門要定期對學校財務人員開展培訓,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水平。

三、規范收支,嚴格執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各中小學校應建立財務審批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財務稽核制度,政府采購制度,收費管理制度等等。各中小學校要嚴格按政策規定的標準、范圍和項目收取費用,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學校收取費用必須出據正規票據,及時入帳,屬于財政專戶管理的資金要及時繳入財政專戶,嚴禁“坐支”和私設“小金庫”。中小學的各項收入要嚴格按規定落實到校,不得擠占、挪用或截留,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得平調學校收入,不得攤派各項費用。

要嚴格規范各項支出。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統籌安排各項支出。要嚴格執行預算,預算一經批準既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變更和調整。財政部門不得辦理無預算的撥款,學校不得辦理無預算的支出。工資、獎金、福利補貼等個人方面的支出必須有政策依據,堅決制止不按規定亂發各種津補貼。公用經費要按照輕重緩急、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公用經費不得用于人員支出,不得用于基本建設投資,不得用于償還債務。要嚴格公用支出的審批程序,各項公用支出必須有經辦人、審核人和審批人簽字,大額支出和項目支出必須向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申請批準后方可辦理,專項經費必須按規定的項目使用,不得改變項目用途,不得挪作他用,確需變更用途的項目必須經縣市區教育、財政部門批準,屬于政府采購規定的項目,必須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實行政府采購,否則,財政部門拒付資金。

要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嚴格執行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定,縣市區教育、財政部門要加強監督,定期進行資產清查。中小學校要加強資產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資產(物品)的購置、驗收、保管、使用、交接、維修等內部管理制度,學校資產的出租、出借、轉讓、變更、捐增、報廢、報損等必須按程序報批。資產處置取得的收入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位不得自行安排支出。中小學校不得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抵押、擔保。

要加強中小學財務核算工作。財政部門要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升服務質量,本著“熱情、方便、快捷、高效、規范”的原則,積極主動為中小學校搞好服務,設置專職崗位,指定專人核算,按要求提供各種財務報表。要建立備用金制度,根據學校規模和路途遠近等情況,合理確定備用金限額,保證學校正常的資金周轉。

篇9

四川安縣桑棗中學,是一所初級中學,在綿陽周邊非常有名。學校因教學質量高,連續13年都是全縣中考第一名,周圍家長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學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學生。校長葉志平注重實干,強調安全。花費17萬元蓋的學實驗教學樓,他維修固樓耗資40萬元。而且從2005年開始,他每學期都要組織一次全校師生緊急疏散演練。事先告知學生,本周有演習,但學生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天。演練時每個班級的疏散路線都是劃定好的,在每個班級內,前四排學生走教室前門、后四排學生走后門也是規定好的。剛搞緊急疏散時,學生當是娛樂,半大孩子除了覺得好玩外,還認為多此一舉,有反對意見,但他堅持。后來,學生老師都習慣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5.12”地震那天,葉校長因公務不在校。可是學生們正是按著平時學校要求、他們也練熟了的方式疏散的。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后,全校師生(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安然無恙,用時1分36秒。正因為如此,葉志平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校長”。

思考:

《義務教育法》第三章《學校》第十六條首次將校園安全寫入法律:“學校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準,適應教育教學需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選址要求和建設標準,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第二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第二十四條:“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沒有安全,沒有了生命,談何教育?每個學校一定要樹立“安全第一”的辦學理念,切實貫徹于辦學的每個過程。

案例二:有關“教育經費”

《法制日報》2008年8月17日報道:有著兩處校址、6500余名學生的“超級小學”中關村三小是北京市奧林匹克示范校,該校在舉辦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薩馬蘭奇、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都發來了賀信。學校倡導的素質教育口號是“頭頂藝術,腳踩文學,懷揣夢想”。2006年,中關村三小把高爾夫課列為三年級必修課,一時激起輿論嘩然。由于學校成績斐然,影響較大,校長王翠娟被評為海淀區模范校長,海淀區第八屆政協委員。學校還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2008年8月5日,海淀法院中關村三小校長王翠娟等人貪污案一審開庭。在法庭上,王翠娟證實,中關村三小的賬外資金超過了1億元,而這部分賬外資金,幾乎全部來自于“片外”學生入學繳納的贊助費(擇校費)。大量的贊助費如何使用缺少監管,校長的權力過大。因此,這幾年教育系統的腐敗案件并不罕見。

思考:

我國《教育法》對學校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的行為已經規定了法律責任,但長期以來,社會各界對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亂收費問題反映強烈,為此,修訂后的《義務教育法》第七章《法律責任》第五十六條規定:“學校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一費制”的推行,其目的在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學校的收費管理,切實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強化各級政府的責任,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案例三:有關“均衡發展”

唐山市某中學有快班和普通班共6個班,300多名學生。中考前夕,該校將2/3的學生分流出校,基本上針對的是普通班學生。一名學生說,剛剛開學時,老師就不講課了,而是利用上課時間向他們宣傳分流的好處,并告訴學生說,轉到接收學校同樣能學到知識技能,畢業時一樣能拿到接收學校的畢業證書,但不分流連畢業證都拿不到。如果不接受分流就要交一節課2元錢的補課費,這樣一學期下來至少要花1000元的補課費。無奈之下,很多學生不得不接受了分流。而接收他們的學校,有一所竟然是一星期只上兩天課的函授學校,許多同學后來干脆不去了。

思考:

《義務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受教育是每個孩子應有的權利,通過考試獲得繼續學習的機會,同樣是每個孩子的權利,沒有人可以剝奪。一位教育專家說得好:上學,一個不能少;同樣,考試一個也不能少。不編重點班,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保護了學生成長的生態環境――自尊自信、合作互助),同時也調動了老師的積極性。老師伴隨學校的發展日臻成熟,學生也在平等的氛圍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均衡促進和諧,和諧利于發展。

再思考:如何做好“依法治校”工作

1. 增強法律意識

中國基礎教育的現狀是,校長、教師是個矛盾體,即是不依法治教的受害者(工資問題、教師傷害等),又是不依法治教的肇事者(亂收費、歧視差生等等)。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形勢,中小學校長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僅憑經驗辦學,憑敬業精神辦學,而應該是依法治校,按章辦學。要將過去的敷衍、被動接受法律要求轉換成為學法懂法的自覺行動(例如陽光體育、減負行動等,“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因為只有如此,校長才能很好的保障學校運轉,保障師生權益。否則,有可能在敬業奉獻的工作背景下,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不自覺的違規,甚至違法。

2. 更新教育觀念

中小學教育的復雜性給校長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長的教育價值觀、學生觀、質量觀等的構建都應在國家法律要求的前提下,并給與教師正確引導和積極影響。如果死死抱著過去的一些陳腐觀念和做法(辦重點班、題海戰術、分數至上、升學至上等),那學校的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減負行動、陽光體育肯定是無從談起。

3. 熟悉教育業務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以切實辦好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位學生發展為目標,統籌教育區域發展和城鄉發展,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推動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目標任務

全面總結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成果,查找存在問題,認真落實整改,提高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和質量。根據檢查要求,重點抓好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區域內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區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公眾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滿意程度調查等四個方面工作,切實提高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水平,2014年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驗收,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力爭下階段高標準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實現義務教育發展高位優質均衡。

三、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4年3月—4月)

1.成立工作機構,制發工作方案。成立區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明確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工作職責,印發區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工作實施方案等;督促指導鄉鎮、區級有關部門成立工作機構,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工作人員,完善工作措施。

2.召開動員大會。召開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動員大會,全面啟動并安排部署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檢工作,層層落實目標任務。4月下旬,創建辦檢查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區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工作實施方案情況,了解掌握各鄉鎮、各有關部門成立領導機構、制定實施方案、落實目標責任、出臺相關措施等情況。

3.抓好宣傳工作。大力宣傳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迎接國家、省督導檢查的重要意義,宣傳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營造創建的濃烈氛圍。

(二)自查整改階段(2014年4月—5月)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對照本單位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職責任務進行自查,總結本部門履行職責情況,查找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制定解決辦法并認真落實整改。自查工作于2014年4月2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于2014年5月1日前完成。

(三)接受檢查階段(2014年5月—8月)

1.2014年5月15日前,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和全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要按照檢查要求,完成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檔案資料準備工作。

2.2014年5月20日前,全面完成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接省、國家督導檢查材料準備。匯總相關資料,整理完善各項迎檢檔案資料、報表,完成相關文件資料編輯工作。形成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匯報材料,完成專題片、展板、資料匯編、論文集制作。

3.市級復核。市對我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進行全面復核。認真梳理市復核中指出的主要問題,并及時研究解決辦法。區教育局做好跟蹤指導,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做好整改工作。

4.查漏補缺,重點督查。

5.安排落實各項迎檢工作,接受省、國家督導檢查。

(四)工作總結階段(2014年8月—10月)

1.根據市、省、國家督導檢查后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研究制定整改意見和措施,并進行整改,向市、省教育督導團提交整改報告。

2.召開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總結大會,總結成績,查找不足,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工作方案,按期推進自查整改和鞏固提高工作,要建立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工作目標責任制,層層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二)加大投入,提供保障。要繼續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確保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項指標達標。

(三)強化督查,狠抓落實。領導小組要加強對迎檢工作的督查與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