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建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2 15:37: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風建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學校的學風建設構成了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雖然學校在建設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加強學校的學風建設,但是,采取的實際工作比較少,學校的學風建設并沒有落實到實踐工作環節中去。學校學風建設缺乏系統性、以及實踐性。這就導致了學校的學風建設只停留在學校建設的規劃書面上,并沒有深入實際。
1.2學風建設呈現浮躁化
學校學風對學校建設發展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并不會在短時間內取得十分顯著的效果。但是,學風對于一個學校的發展建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在學校學風建設過程中,學風建設工作流于表面化,工作并沒有深入實際。學風建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采取的措施不當,方法落后,呈現出浮躁的特點。
1.3學風建設具有歷史延承性
學校學風是在學校的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學校文化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起到規范、引導學習發展的作用。學風建設是一個歷史的過程中,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不懈努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學風。但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在功利化的影響下,學校學風建設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使學校的學風建設面臨著重重的危機。
2導致學校學風建設現狀的原因
導致目前我國學校學風建設出現諸多問題的原因是多方方面,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可觀原因,同時還有社會歷史原因。
2.1主觀方面
加強學校學風建設,首先在思想要給予高度重視。學風建設首先體現在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老師的任務就是通過教學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實現自身的價值提供條件。在進行教育活動中,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精神世界的關懷。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并不是從學生出發,忽略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進行素質教育空有口號,但是并沒有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
2.2客觀方面
加強院校的學風建設,要建立起十分完善的學校獎懲機制,對于有突出共享的要進行獎勵,對于在學校學風建設中,嚴重影響學校學風建設的個人要進行一定的懲罰。在很多院校中獎懲機制建立不完善,嚴重影響了學校的學風建設。同時,在學校只注重課程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德育發展。這樣就很容易使學風建設流于表面化。
2.3社會歷史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經濟建設進行的。長期以往,導致了功利主義在社會中的盛行。這種功利化的思想也對我國高校教育產生了嚴重影響,在這種社會背景中進行學校學風建設,難免出現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表現。我們知道學風的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積淀才能形成良好的學風。但是,在市場環境的影響,學校學風建設難免會出現流于表面的現象,這反映出了現代的學校教育出現了浮躁的心理,嚴重影響了學校的學風建設。
3當前院校學風建設的主要對策
加強學校的學風建設,是實現高校教學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因此,學校需要在學風建設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的文化歷史背景及結合具體的實際需要,對學校學風進行建設。努力培養軍校學員為國奉獻的愛國精神,同時要使學員認識到國防建設的中性,以及自身肩負的重要使命。在學校學風的建設過程中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立標準,強規范,建機制。
3.1學風建設中要加強兩個主體的建設
首先,要提高執教者的道德水平和業務素質能力建設。老師是學校進行教育的主體,教師的素質對學員素質的養成具有直接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員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就此而言,在院校中形成良好的學風,首先要從教師自身做起,培養教師高尚的道德水平。以身作則,摒棄嬌氣、驕氣、邪氣,樹立正直、善良、厚道的形象,弘揚師德,提倡奉獻精神,以無形的力量樹立有形的榜樣,以師德帶動學風養成。教師的業務素質水平直接關系到了學院的水平,因此需要根據國防建設的需要不斷提升教育的實際教學水平,必須是教員又十分過硬的專業素質。在學風建設的過程中,教員要以身作則,帶動學校良好學風的建設。其次,要加強受教育主體的專業素質能力。院校學風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和各項能力。加強學風建設,首先要加強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認真貫徹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培養的學生思想政治要過關,要擁護黨的領導。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來進行學風建設。其次,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所學的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才能體現所學知識的價值。同時時間也是對教學活動的延續,是提高學員知識的掌握的有效途徑。加強實踐性教學,增加教學環節中實踐性教學的比重,重視技能培訓,提高可操作性。
3.2在學風建設中要注重隱性學風環境的營造
一要規范課堂行為規范課堂行為主要是從教學過程中的兩個主體出發的。教員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嚴格組織教學,明確教學的目的以及教學目標,合理的組織課堂教學,豐富教學方式。而是受教育主體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嚴格遵照課堂紀律,配合教員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二要嚴肅考風考紀由于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部分學員學習不認真,在考試的時候存在僥幸心理,考試的過程中作弊現象十分嚴重。因此,加強學校的學風建設要規范考試紀律。加強對考試作弊學員的懲罰力度。
3.3加強制度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加強學風建設首先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加強制度建設首先建立完善的監督督導機制,對教員的教學進行及時監督,對教學質量、教學結果進行監督,確保教學質量。其次,要建立獎懲機制,細化學院的考評標準。從物質上和精神上對表現突出的學員進行獎勵。參加活動不積極,甚至冷嘲熱諷的學員要加以批評,進行思想教育,必要的時候給予其記過或退學處分。
4結語
篇2
國民素質的提升依賴于人才培養的質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其核心是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高校學風建設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永恒主題,對人才培養質量密切相關,既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水平的重要保障,又是一所大學體現社會形象,傳播學校文化的直觀展示。部分高校已意識到“班風興則學風興,學風興則校風興,校風興則學校興”。大學生學習過程及生活表現中體現的學習風氣、精神面貌,將形成一種穩定、持續的精神傾向和文化成果,成為一種精神財富,逐漸積淀升華,推動學院建設發展。加強學風建設還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中國夢”,促進學校科學發展和學生個體發展的直接體現。
二、重慶市某高校X學院學風建設現狀分析
課題組對重慶市某高校X學院學生、專任教師、輔導員進行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從總體上看,該院學生對學風狀況持肯定態度,從院風(同其他學院相比)、主動學習氛圍、學生學習態度等綜合來看,48.3%的學生認為較好;23.2%認為一般;22.5%認為很好;僅6%的學生認為較差或很差。其中,學生干部對學風的評價等級略低于普通學生,說明學生干部對學風的期待更高,要求更嚴格。就課堂表現及學習態度來看,62.3%的學生對“曠課”表示理解;公共課、選修課和專業必修課學習認真程度“很好”的比例分別為20.1%、37.4%、和20.7%;對自習情況的回答僅15.3%的學生有課前預習的習慣,69%的學生自習時間在1小時左右,5%的學生表示幾乎不自習,7.5%的學生自習時間超過2小時;對考試作弊的態度表示堅決抵制的占53.2%,有作弊念頭但不敢嘗試占24.8%,有作弊行為但未被抓的占13.5%,有作弊行為且被處分的占0%,見機行事的占8.5%。通過訪談發現,大部分學生均希望通過學院學風建設,提高自身素質,希望能夠獲得教師和同學的幫助。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但問及具體的學習計劃,大多將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目標,系統規劃學習者較少。專任教師普遍對學院學風建設工作表示支持和肯定。有專任教師稱,“學院實行學業預警和輔導員查課制度后,學生曠課現象明顯遏制,可能是因為學生更懼怕輔導員,有輔導員查課,學生課堂紀律也有一定提高”,同時,還表示,應該更多地從教學興趣入手,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主動學習,而非一味的強調外部監督。也有老師表示“學風建設不僅是一個系統工程,對自己來說,簡直是一個體力活”。一位年輕輔導員稱“輔導員工作除了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思想動態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學生成績拿上去,只要牽涉到學風建設,就有做不完的事”。一位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談到,“學風建設是學生工作的大頭,直接影響到學業質量,就業質量以及一系列院系之間的評比,所以,學院一直花大力氣堅持從細節入手,狠抓學風建設,以此確保學院學風積極健康發展”。可見,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對學院學風有著積極的期待,師生學風建設所作的努力值得肯定,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學習行為的規范、教師學業輔導、學院學風支持系統的建設都還需進一步加強。
三、學風建設的優化路徑
學風本身是一個系統問題,涉及到學校、學院、政府、社會及全體師生,學風建設的優化路徑必須遵循社會發展規律,遵循青年學生成長發展規律。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學風建設工作需要加強與社會聯系,既要從愛國情感上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又要切實培養和提升學生適應社會能力,學風建設還必須加強與家長、企事業單位等利益相關者群體之間的信息交互,把握社會需求和家長的期待。從學生自身發展規律來看,90后大學生既有著樂觀向上,尊師好學,熱情高漲等積極特點,又有著易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沉迷網絡,需要加強學業預警和及時引導。首先,從教育理念和價值觀導向上,以人為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引領大學生規劃好學習、文化、生活,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其次,構建和優化學風建設體系和機制。現代高校二級學院承擔著學生的具體培養任務,與學校宏觀學風建設不同,學院必須深入課堂,深入宿舍,深入學生群體之中,作為學風建設的直接把關人和責任人,需要更多的細節設計、系統設計和制度設計。學風建設體系包括建設團隊、管理制度、激勵機制、平臺搭建、課程設置、評價反饋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學生學風良性互動機制。最后,打造學風建設團隊,優化學生管理隊伍結構。學風建設不僅僅是分管學生工作的書記和輔導員的事情,專任教師、管理人員和后勤人員均是學風建設的一份子,且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吸納優秀學生干部,加強學生干部培養和學生黨建工作,一方面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另一方面樹立優秀學習者的榜樣示范作用,努力實現“全員育人”的格局。
四、X學院的實踐探索
X學院一直倡導追求真理,強化責任,服務社會,張揚個性的學院風氣,高度重視學生的成長成才,努力營造學習文化氛圍,將學業輔導、學業預警、家校聯系、評估分析、嚴肅考紀、課堂督查、宿舍巡查等系統設計,統籌協調,注重實效,創新學風建設管理模式,優化學風建設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X學院堅持“學風育人”主題,將學風建設作為輔導員工作的抓手和邏輯導向。用大學精神去激勵,用道德教育去引導,用大學制度去規范,用校園文化去陶冶。深刻把握學風建設系統性、漸進性、層次性、復雜性的特征,明確學院學風建設的主題,系統設計學院學風建設工作思路。以“全員育人,實踐育人”為抓手,全面構建“校—院—家”三級引導督導體系,朋輩輔導學業支持體系、師生全員參與體系、文化價值保障體系和評估考察獎勵激勵機制,具體涉及“學業輔導、學業預警、家校聯系、評估分析、嚴肅考紀、課堂督查、宿舍巡查”等六大方面。
(一)學業輔導,朋輩關懷制定《X學院學業輔導工作制度》和《X學院學業輔導實施方案》為學院學生提供全面、持續的幫助和指導,實現解決學生學習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三級工作目標。構建專業教師學習指導,班導師選課專業指導,輔導員學業預警工作網絡。做好學業輔導需求提交、需求分析、需求分流、需求接收、需求再評估五個關鍵環節。創新實施朋輩學業輔導項目、班學長幫帶項目和學業輔導工作坊。
(二)學業預警,及時反饋制定《X學院學業預警制度》,建立家校聯系信息庫,制定特殊幫扶計劃,針對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不良情況,及時提示、告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通過學院、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通過加強學院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適時引導,及時警示干預、督促在讀學生按照專業培養計劃和學校各項管理要求,努力學習,遵守紀律,加強素質修養,避免和減少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學業不合格或各類違紀等問題,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三)家校共治,共促學風制定《X學院家校聯系制度》,建立“學校—家庭”共治模式,充分發揮學院“嚴謹教學人文關懷”的作風,促進學院教師、輔導員、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聯系。建立家校聯系信息庫,一般聯系與特殊聯系相結合,定期聯系和隨機聯系相結合,加強交流,完善信息,拓寬渠道,共同促進學風建設體系化、數據化和項目化建設。
(四)加強評估,數據分析結合學風數據統計、成績分析、教材持有率和中期教學檢查工作,清晰掌握各年級各專業成績數據,補考、重修及缺考人數,“二四六”級過級率及報名情況,并采取橫縱對比的方式比較不同年級或不同專業的學生成績差異,形成初期,中期和期末檢測對比分析數據,為衡量全院學風和各班,各級學風提供量化指標和重要支撐。
(五)誠信考試,嚴肅考紀制訂《X學院考風考紀專項工作實施辦法》,嚴肅考試紀律、加強考試管理,宣傳誠信考試,杜絕舞弊歪風。通過實體宣傳、網媒宣傳,線上線下相結合,嚴肅考紀。各年級召開X學院考風考紀動員大會,簽署《誠信考試承諾書》;黨員寫倡議,集體承諾、宣誓;細致安排巡考工作等措施,以時間為序匯總并整理學院所有考試科目和監考安排,制作《X學院期末考試信息匯總表》,營造一個公平、公正、誠信的考試氛圍。
(六)課堂宿舍,巡查督導重點抓好課堂和宿舍兩大學風建設和展示陣地,制定《X學院課堂督查和宿舍巡查制度》,優化督查巡查機制,落實督導責任,詳細填寫《X學院課堂督查情況記錄表》和《X學院宿舍巡查情況記錄表》,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從根本上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針對學生課堂和生活,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學習態度和生活方式問題。通過系統扎實地工作,學院學風建設成效明顯。學院在全校學風建設評比中連續5年獲得優秀,學生畢業率、授位率、考研率、就業率、四六級過關率、計算機二級過關率均排在全校前列。學生參加全國數模大賽,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國家級獎勵10余項。
篇3
(一)學風現狀
1.學生學習或參加各種比賽的現實目的性更強。據調查,當前大部分民辦高校的學生及其家長在選報學校、專業、專業方向、選修課程及選擇是否認真學習某門課程時,首先考慮的是大學畢業后能否找到好的工作(或進入到通過親戚已經找好的工作),考試能否順利通過;選擇是否參加某項比賽,考慮更多的是參加比賽素拓分能加多少、入黨是否優先、對推薦優秀畢業生是否有幫助等。但是學生忽略了大學期間的習慣養成、人格塑造、學習方法的學習等更重要的內容。
2.目標不明確,紀律性不強,效率低下。調查發現,近1/3大學生常有無意思感、多余感和厭煩感等消極心態,學習上缺乏明確的目標和持久的動力。大學階段的學習自主性較強,導致部分大學生表現出一種無組織、無紀律的散漫狀態。相比中學階段,大學的學習環境、教學模式、培養目標等發生了較大變化,過去被動式應試教育下形成的學習方式已無法適應大學階段的學習要求。
(二)學風建設現狀
當前,我國民辦高校為加強本校學風建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1.多變的活動多,穩定的制度少。開展專業知識競賽、學風建設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邀請校內外專家老師開各種講座等活動是各高校學風建設活動的不二選擇。但目前存在為了搞活動而搞活動、活動結束后不注意總結,活動缺乏連貫性等問題。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很少出于興趣,也很少從中學到知識或技能,而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參與面小,只有少數同學疲于應付各種活動。
2.形式的過場多,管用的行動少。當前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中,有制度而不執行或打折扣執行、有活動方案而沒按照方案開展、為對外宣傳而不是求實效而開展活動等各種過場依然泛濫,真正的能夠改善學校學風情況的實際行動少。究其原因,與這些活動是來自于上級的規定動作,而非學生的真實需求。
3.創新多,推廣良政少。各高校、各學院為促進學風建設工作創新性開展,每年都會推出一系列激勵措施,但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各個部門為了爭取相應的激勵資金年年都會申請并推行創新性的舉措,而這些創新的舉措很少因為其有效而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
二、我國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現狀
當前民辦高校學風建設問題很多,筆者通過閱讀相關研究文獻,結合個人近4年的一線工作經歷,認為問題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一)對學風的理解存在偏差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社會需要的是掌握一技之長的綜合性人才。綜合性是指不僅要在相關專業領域有較強的技能,還要有在該領域不斷學習、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如法治意識和法律知識,誠實守信的品格,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等。因此,大學要學習不僅僅局限于高校領導、教師,甚至專家學者所理解的學校規定教材或者專業知識,高校學風建設也不能只抓課程通過率、專業證書考取率、參加各種比賽的獲獎率、考試違紀率等。
(二)課程設置和社會及學生需求不一致,導致讀書、學習無用論盛行
學生在校學習的內容和社會嚴重脫節,如本科學習理論性過多,實際操作性太低,而當前我國本科教育已經大眾化,本科生畢業后的工作大多與自己的專業學習無關,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就想著如何能夠把每次的考試通過,不要影響自己順利畢業。
(三)校園或班級文化建設缺失
有這樣一個事實:同樣是三本院校學生,有的學校學風很好,學生在各種比賽中頻獲大獎,而另外的學校情況則完全相反;同一所學校、甚至是同一個學院,有的班級學風特別好,而另外一些班級則特別差。調查發現,好的學風與校園和班級文化氛圍密切相關。一所學校、一個班級,如果其管理者(學校、學院、輔導員、班主任)能夠為其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的文化氛圍,那么這個集體的學風就必然比其他集體的學風要好。文化包括硬文化和軟文化,硬文化包括校園和班級、公寓的衛生狀況、教室的布置、圖書館、文化走廊等基礎設施;軟文化包括制度的完善和執行、班旗、班徽、班歌,班主任的管理風格和水平等。
(四)機制缺失是學風建設的主要障礙
篇4
一是學生綜合素質不高。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遲到、曠課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學生自控能力較弱,上課吃東西、玩手機;有的學生學習缺乏動力,學習目的不明確,在校期間存在“混日子”、“得過且過”心理,加之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終日沉迷于網絡游戲,考試企圖依靠作弊蒙混過關,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有的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較差,學習中存在畏難情緒,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容易自暴自棄。這些都是影響學校優良學風建設的重要因素。二是學校綜合設施不完善。目前,由于歷史原因,我院校舍面積較小,教室、體育場等教學配套設施較為陳舊,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學生宿舍擁擠,沒有空調、獨立衛生間,住宿條件和其他高校相比差距較大。個別心理較為脆弱的學生容易受這些客觀條件的影響,將不滿情緒轉為對大學生活的失望,在學習上容易厭倦,稍有不順就想放棄。三是個別專業設置、課程安排不合理。目前,學院在一些課程的設置上不夠科學,不能全面滿足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尤其是獲取實踐經驗的需求;個別教師在教學上不注重方式方法,沒有引導學生理解所學專業知識的內涵,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四是校園文化建設力度不強。我院對學院學風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娛樂和體育活動、競賽比較多,而專業競賽、學術活動比較少;專業課程比較多,但與課程相關的講座比較少,而且形式單一。五是學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從體制機制上來看,學院對學生的監管力度不足,有效性不高;對學生的懲處力度不夠,對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的處分重視度不高;教學部門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理念的理解有待進一步深化,彼此之間的配合默契度,對工作的細節處理不到位,對“全員育人”的理念體現還不夠充分。
二、大專院校學風建設工作實踐探索
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分析總結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建議將學風建設與教育、管理、服務、育人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將其納入到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同時,要采取規范流程、細化工作、擴大宣傳、正確引導等措施,在全校開展學風建設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分階段執行全年學風建設工作
一是執行學風建設準備階段,從新生入學開始至軍訓結束,重點在于新生的入學教育、班級建設,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二是執行強化、檢查學風階段,從新生正式上課至第一學期結束,以教學周為單位分為五個步驟,每一步都有具體的工作要求和重點檢查項目,旨在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三是執行鞏固學風建設成果階段,從第二學期開始,以教學周為單位,分四個步驟執行。分別為: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進行整改,同時結合評優評獎等活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四是執行總結交流、推進學風建設階段,在一學年結束之前,組織召開各類經驗交流會,探討工作成效及問題,提出改進方案,進一步推進學風建設工作。以上四個階段的學風建設執行過程及具體內容見下表:
(二)多渠道開展學風建設宣傳工作
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氛圍,將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教育有機融入學生培養的各個環節,逐漸形成校園、班級和宿舍三個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學風建設宣傳陣地。首先,校園文化宣傳陣地的作用在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可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網絡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科學文化知識和勤奮學習在大學生成才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舉辦系列專業講座,學習經驗交流會以及學習方法座談會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校團委鼓勵建設以專業為導向的學生社團,開展和學業有關的競賽活動,在豐富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強化專業宣傳教育,提升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其次,班級是學風建設的基本單元,創建優良學風班是學校學風建設工程的著力點。建議為各個班級安排固定晚自修教室,落實晚自修制度,加強監督檢查,通過教室板報、宣傳欄展示班級建設成果,使之成為班級之間交流學習的平臺。最后,宿舍文化建設是學風建設工作中敏感而又重要的地帶,也是學風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可以由學生組織承擔對宿舍安全和衛生檢察監督和評比的任務,以便于及時發現和糾正宿舍中的各種違規違紀行為,結合“大學生宿舍文化節”活動,開展“優秀宿舍”和“優秀個人”的評比活動,把學生宿舍建成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成為學風建設的重要窗口。
(三)完善輔導員(班主任)管理方式
大學輔導員(班主任)應當具備較高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時性格開朗、思路開闊活躍,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能真誠關愛學生,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學業、生活進行全面指導,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目前,大專院校普遍面臨師資力量短缺、專業化程度不高、教師時間精力受限等問題。因此,需要探索更為合理有效的輔導員(班主任)管理方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設立輔導員(班主任)連任制。對于人數較少的專業,可以由一名輔導員(班主任)負責該專業三個年級全部班級的管理工作。這種帶班模式雖然班多、人數多,但是學生專業相同,所面臨的問題也具有相似性,同時由于有共同的輔導員(班主任),各年級的學生之間溝通較為便利,有利于高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專業學習、擇業就業等方面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大量信息和有效幫助,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輔導員(班主任)在這方面的工作量,便于其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班級整體管理和對學生思想動態的關注上。經過實踐證明,輔導員(班主任)并沒有因帶班數量和人數的增加而降低工作質量,反而和學生的溝通更加順暢,管理工作得心應手。另外,可以實行“學生輔導員”模式。對于人數多、班級多的專業,可以為新生班級配備同專業高年級“學生輔導員”,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學生輔導員需要經過嚴格篩選,選聘的學生不僅要求責任心強、有耐心,還要求在工作、學習等各方面表現優秀,這樣才能在學生中具有說服力。學生輔導員工作可以涉及幫助新生適應校園環境、協調宿舍關系、專業學習輔導等方面,他們和班級學生年齡相仿,生活圈子接近,比較容易相互理解,在專業學習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在生活中也可成為學生鮮活的榜樣。同時,擔任學生輔導員的高年級學生的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協調能力等都可以在具體工作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鍛煉。經過實踐可以看出,這種模式不僅能在細節上彌補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某些方面的不足,還能為學生提供鍛煉能力的機會。學生管理工作做好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院學風建設工作的進程。
(四)改革“三業”教育方案
篇5
應用型人才培養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要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因此需要盡可能多地參加生產實踐、實驗實訓訓練,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會使學生參加專業實習實訓的時間延長,與產業生產一線接觸的機會增加,進入實驗室參加導師課題研究的機會增加,參與產業一線生產過程中,勞動強度較高,且農科類專業的公司基本多數位于農村,位置相對偏僻,交通多數不太方便,信息相對閉塞,人文環境和基礎配套相對落后,這對生活在城市中的當代大學生們來說是一種考驗,對學風的建設是阻力還是動力,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二大學生學風現狀
課題組對青島農業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三個本科專業(水產養殖學、海洋資源與環境、水族科學與技術)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中主要包括對目前學風的認可度、每天用于學習的時間、學習態度、大學目標定位和專業滿意度、紀律狀況、學習動力及影響學習的因素、學習方法、對待學習的態度、專業認識、最應該首先解決的問題和改善學風的措施等多個方面。從調查問卷的結果反映出,目前農學類相關專業本科生的學風表現出了諸多特點或趨勢,具體包括:第一,缺乏專業意識,學習動力不足。在調查的學生中,對所學專業很滿意的學生比例不足50%,且有近2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約有85%的同學每天用于學習的時間不超過7小時。第二,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興趣不濃等問題,且學風有隨年級升高而減弱的趨勢。大約1/3的學生認為曠課、遲到或早退,課堂上打瞌睡、玩手機、做其他事情等現象嚴重或普遍存在。只有約1/3的學生能堅持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有約50%的學生學習的動力在于畢業后找一份好的工作。第三,對目前學風滿意度不高。認為目前學校整體學風很好的學生比例僅為60%左右,認為學生所在班級學風很好的比例僅為40%左右。說明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和學習志趣、創建良好的校風和學風對于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重要。
三新形勢下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考
如何創建適應新形勢的優良學風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筆者認為應該從教師風范、學習風氣和學術文化氛圍三個方面考慮學風建設的思路。(一)專業志趣培養盡早培養。學生的專業志趣,對于學生大學四年的專業學習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志趣培養。1入學初的專業教育邀請校內外專家、企業相關人員、知名校友進行產業現狀,發展前景及創業經驗和學生成長建議等介紹和指導。2“大一”開設專業介紹相關課程根據專業特點,由領域內知名專家教授面向一年級本科新生開設至少一門專業導論課或概論課,內容包括學科前沿、行業發展趨勢、職業發展規劃、知識結構等,旨在引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與專業教育滲透融合,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創新創業元素,同時加強學生的專業志趣培養。3利用寒暑假讓學生盡早接觸產業在專業老師的引薦和指導下,引導學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進入行業相關企業,切身體驗專業實踐,早接觸專業,早融入專業,有利于后期的專業學習和學風建設。4為學生配備導航師圍繞學生的發展,使學生能夠按照個人的興趣和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學院從大二開始為學生配備校內導航師,為部分學生配備校外導航師(對學生進行創業就業指導),引導學生盡早確立科研型、創業型、就業型人才的成長方向,引導學生進入教師的科研團隊,盡早進入實驗室,參與教師的科研創新活動,接受良好的實驗技能、科研素質訓練、創業技能訓練,從而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展示個性,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指導學生科研訓練、科研論文的寫作、社會實踐報告的寫作、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的寫作,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科研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專業知識競賽和科技發明競賽等課外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動手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二)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的高水平是指高的學術科研水平和高的師德師風及教書育人水平。擁有國內外知名學者和科研團隊,具備良好的教學和研究平臺,是增強學生專業學習吸引力,提高學風的重要因素。學校和學院應加大力度引進或培養高水平教師,創建高水平師資隊伍。國內外諸多現行的方法可以借鑒,如新教師第一年助教制度、年輕教師進入產業一線掛職鍛煉或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鍛煉、到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所訪學和學術交流、鼓勵教師提高學歷、學校成立教師發展中心,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教學能力培訓等。通過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創建大學精神,營造良好的學校環境,優化師德師風考核評價機制,完善師德師風管理體制,激勵教師加強自身的道德素質修養等。(三)教學實驗實踐平臺建設,加強校企、校校、校所聯合培養。改善校內辦學條件,成立院級科研實踐平臺,形成院級開放實驗室,學生可以成立科研興趣小組,在導師的指導下進入開放實驗室從事科研創新創業活動;創建校內實訓基地,做到基本專業實踐和小規模生產實習可以在校內實訓基地和種苗基地完成,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加強校外聯合培養,實習基地建設、校校聯合培養、校所聯合培養,目前學院已經與中國海洋大學、美國蘇必利爾湖大學和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簽署了本科生聯合培養協議,與美國奧本大學農學院簽署了“3+2”本碩聯合培養協議;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等科研所建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聯合培養,為學生培養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四)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是指學校與學生接觸的相關人員、家庭成員、社會各界相關人士、周圍學生組成的“四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學校相關人員主要包括政治輔導員、學院黨政領導干部、班主任、教師(包括通識課教師、專業基礎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實驗指導教師及學校的其他教師)、圖書館工作人員、后勤服務人員等;家庭成員主要是指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兄弟姐妹及親戚等;社會各界相關人士主要是指校外知名校友、企業家、業內成功人士等;周圍學生主要是指在學生生活和學習中與其頻繁接觸的同學或學長、學弟(妹)等,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學生;全過程育人是指從學生一踏進校門一直到畢業,從每天的清晨起床到晚上入睡,從每個學期的開始到假期,都要精心安排學生的學風建設和人生規劃指導;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種方式、各種教育載體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將學生的教育融入學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每個環節,如學生的綜合測評、評優、獎學金評選、入黨、貧困生資助與勤工助學、學生干部的選任、學生會的組建、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等,將學風建設寓于其中。總之,學風建設是關乎人才培養質量和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各高校應充分重視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學風建設。
作者:李玉全 張海艷 單位: 青島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省重點大學”將成歷史,山東省屬高校將分三類辦學[OL]./news/201211783241.htm.2012.11.7
篇6
(一)教師師風教風尚需改善
1.治學態度不夠嚴謹。在“任課教師中有老師常安排課后輔導答疑”的調查中發現:選擇“非常符合”的同學僅有6.8%,選擇“不太符合”和“極不符合”的同學共有62.15%。另外,調查發現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教師不太“注重教書育人、言傳身教”和不太“關注最新學術動態,重視教學方法改進”。可見,教師治學態度還不夠嚴謹,沒有很好發揮教書育人作用。
2.學術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師學術能力”的調查中發現:學生認為教師總體“學術水平高,認真致力學術研究”的占6.82%,而認為“學術水平較高,積極開展學術研究”的占20.55%“,學術水平一般,有一定學術研究”的占27.45%,認為“學術水平較差”和“幾乎沒有什么學術水平”的加起有45.18%。可見,當前學生心目中教師的學術水平參差不齊,需要進一步提高。
3.授課方式不夠創新。在“對教師教學評價”的調查中發現:只有8.01%的同學認為“教師教學生動活潑”,卻有44.5%的同學認為“教師上課枯燥無味”。在訪談中,不少學生反映:希望教師能改進授課方式,不要老是背書式的教育,多利用新媒體豐富教學內容,多進行案例分析與模擬操作,多一些走進企業、社會的實踐教學。可見,教師授課需要與時俱進進行創新,才能適應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二)學校教育教學急需改革
1.學術氛圍不夠濃厚。在“參加校內外科技創新活動和競賽情況”的調查中發現“:直接參加(作為競賽者或活動參與人)”的同學僅有19.6%,“間接參加(作為活動和競賽的觀眾)”的同學有32.74%,“直接和間接均參加過”的有16.88%,而“直接和間接均沒有參加過”的同學高達30.78%。另外,參與過創新基金課題申報和發表過專業論文的同學只有25.4%。可見,學生參與科技創新和學術活動積極性不高。
2.支持系統有待協同。“對學校開展學風建設活動總體評價”的調查中發現:認為“活動缺乏調研和協調,各個部門都在組織活動,使大家疲于參加過多活動”的同學占44.92%,而這主要是因為各部門沒有進行協同,忽視了學生對自我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和社會對財經創新人才的培養要求。
3.教學模式還需改革。在“對學校教學模式的評價”的調查中發現:認為學校教學模式“好”的同學僅有8.27%,認為“一般”的同學有32.05%,而認為“較差”和“很差”的同學加起來59.68%。另外,在訪談中,不少學生反映學校考核方式單一,忽視了學生個性與創新潛能;學分制沒有貫徹完全,選修科目范圍小;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與企業用人不能很好接軌,因此教學模式需要改革。
二、創新人才培養視角下財經類院校學風建設的有效措施
(一)樹立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是先導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是大學的靈魂。財經類院校要培養創新人才,必須樹立創新人才培養理念來引導學風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的核心是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人格為目標。根據財經類院校的特點,就是要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經濟管理人才的需要,立足經濟管理領域,樹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科創能力、融合多元文化、具備良好人文素養、擁有扎實財經專業知識、熟悉國內外經濟市場、了解現代經濟運行的財經類創新人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財經類院校還要認真總結自己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成功經驗,結合當前經濟社會對財經類人才的需求,構建多樣化的財經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不同類型的學生成長成才,進一步推進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管理學創新實驗班或者創新基地班的建設,積極探索更快更好培養高素質財經創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機制。
(二)落實學校管理運行制度是基礎
“從嚴治學、從嚴治校是學風建設的基礎”。學風建設僅僅依靠師生自覺效果肯定不佳,因此,我們要改革和落實學校管理運行制度。一方面改革教學機制,構建以創新和探索為主的研究性與實踐性教學,拓寬選修科目范圍,要求名師、名教授多作專題講座和學術報告作為其科研年度考核的一項指標;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彈性學制和學分制的有效管理模式,如以積極創建“學習型寢室”為抓手,在寢室內開展“比、學、趕、幫、超”相關學習促進交流活動,從而形成“室風正,學風好”的氛圍,然后“以寢室學風建設為突破口輻射到整個班級和學院”。此外,我們還要落實紀律處分制度和考試管理制度,對課堂出勤情況差和考試違紀的學生除應有的教育和引導外,加大和嚴歷執行處分力度,而且做到公正對待、公平處理、公開通報,以此對其他同學起到警戒作用;對教師出現泄題漏題、學術造假、教學事故等也必須嚴肅處理。
(三)創新學生評價激勵機制是保證
科學完善的評價激勵機制是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保證。
(1)創新學生考核評價機制。對學生的考核不再局限于以往的閉卷、開卷考試,推廣教考分離,多采用口試答辯、企業面試、模擬操作、學術論文、個案分析報告等創新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評價不再以學業成績為主要衡量標準,固然學業成績很重要,但實踐證明僅僅成績好并不受用人單位的喜愛,我們培養的應該是“德商好、智商高、情商強”的財經創新人才,那么評價學生時應該按照這三方面綜合起來考慮。
(2)創新學生獎懲激勵機制。我們要充分發揮獎助貸勤對學風建設的促進作用,將學生學習情況納入評選或者申請的條件中,改革獎助學金評定方式和表彰方式,做到高度重視、嚴格把關、程序公正;加大學生科創獎勵和資金支持,專門設立資金高額獎勵和資助科創活動和學科競賽。
(四)激發學生積極自我學習是根本
創新人才培養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充分給予他們學習自由、時間自由、發展空間,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其一,尊重學生興趣選擇,根據專業特色成立各種學習興趣小組,鼓勵學生思考質疑,支持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其二,學生課程選擇和學分獲得方式多樣化、靈活化,壓縮學生課堂學習時間,以便學生合理安排自主學習和實踐。其三,建立產學研課外基地和國際經濟合作項目,提供廣泛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及早了解社會實際,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實干的緊迫感。其四,成立朋輩幫扶團和校友幫扶團,讓學生多與高年級優秀學生和優秀校友接觸,使學生們有榜樣、有楷模,更加積極地開展自我學習。
(五)加強教師師風師能教育是關鍵
教師的師風師能對學風建設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是學風建設的關鍵問題。首先,要加強教師師德師風教育,“培養教師良好的學術道德、誠實守信、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提高教師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責任意識,大力提倡教師嚴謹治學、從嚴治教,加大表彰敬業愛生教師的力度。其次,要加強提升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的相關培訓和交流,一方面讓教學名師將其深厚的學術造詣、豐富的教學經驗用“一帶一”的形式傳授給青年教師,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勵教師多開展教學方法和學術方面的研究與交流,多提供教師外出培訓、進修、交流的機會以此開闊視野和提高水平。最后,改革教師遴選考核制度,建立嚴格科學的準入、流動、退出機制,加大學生和學風督導組對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評價比重。
(六)建立協同創新引導機制是保障
協同創新是創新人才培養視角下學風建設的必然選擇。一方面,財經院校應該依托學科、人才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積極主動加強與其他財經院校、國外財經學院、財經研究培訓機構、財經行業學會的交流與合作,深化與地方政府機構、財稅機關、金融企業、商貿企業、理財咨詢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的聯系與合作。另一方面,校內各部門也應該協同,加強溝通與合作,不要出現“幾張皮”現象;同時,各教育教學隊伍要注意“實行全員育人,凝聚創新人才培養力量”,如采用“名師引導———教師指導———輔導員參與”的新型梯隊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名師引導學生了解學科前沿并指導學生學業職業規劃,專業教師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指導學生科研,輔導員“全程參與創新人才培養目標設計、過程培養和日常管理”。
(七)豐富財經創新文化活動是載體
篇7
一、二本院校學生優良學風創建的內驅因素剖析
內驅因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內在根據,它規定著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趨勢。影響學生優良學風形成的內驅因素集中表現在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方法、治學態度和自我約束能力等四大方面。在優良學風創建中,如果這些內驅因素表現良好,學生必然會從內心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1.少數學生目標迷失、缺乏動力。在學習目的方面,部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目的并不明確,始終處于“無目標”狀態,對于為什么而學和學什么之類的問題糊里糊涂,甚至個別學生臨近畢業,還不知道自己學的專業將來能干什么,自己畢業后究竟應該從事什么職業。在淮陰工學院部分學生黨員的問卷調查中,認為自己對專業發展不清晰,不知道將來能干什么的占54.94%,缺乏學習動力的占76.92%,存在厭學、為考試而學的有58.42%。還有少數學生在學習上有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片面追求“實用”,不愿意打基礎、學理論,想當然認為什么“該學”、什么“不該學”,“感興趣就聽,不感興趣就不聽”,造成課程之間學習失衡。2.少數學生不會學習,成效欠佳。在學習方法方面,部分學生習慣于中小學程式化、灌輸式的教育模式,而對大學開放化、自主性的教育模式不太適應,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不強[3],突出表現在:有的學生進入大學后一下子“不會學”了,感覺上課相對少了、老師手把手教的少了、作業少了、老師管得也少了,一時不知所措;有的學生理不清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要么重理論輕實踐,走上工作崗位后不能學以致用,要么輕理論重實踐,等到做具體實驗、解決實際問題時搞不清原理、似懂非懂;有的學生處理不好學習和素質拓展之間的關系,偏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而忽視文化課成績,“掛科”現象十分普遍,甚至不能按時畢業。3.少數學生心態浮躁、治學不嚴。在治學態度方面,少數學生對知識缺乏敬仰、渴望和敬畏精神,表現在:一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缺乏系統了解,認識不到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二是上課態度不端正,存在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玩手機、交頭接耳,甚至睡覺等現象;三是不能認真完成作業,作業抄襲、實驗數據造假;三是學習上不能持之以恒,平時不注意積累,到考試前集中突擊,考試后幾乎全部“歸還老師”;四是存在考試作弊現象。4.部分學生貪圖享樂、自控力差。大學生雖然大都已年滿18周年,但心智尚不成熟,加之“90后”大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使得部分學生自立能力差,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有的學生考上大學后認為“十年寒窗”應該結束了,不必再勤奮,從主觀上放松了下來,學習上用功不足、成績不理想。一些學生抵擋不住網絡虛擬世界、游戲、戀愛和娛樂等誘惑,貪圖享受,甚至發生違法亂紀行為。有的學生面對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如官僚腐敗、投機取巧、追名奪利、不勞而獲、奢靡享樂等不能正確認識,給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對策建議———基于淮陰工學院優良學風建設的實踐與體會
1.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契機,夯實學生的思想基礎。思想是行為的指南,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對創建優良學風至關重要[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有重要意義。淮陰工學院地處總理故鄉淮安,有著得天獨厚的政治資源。學校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弘揚精神緊密結合,明確“用精神辦學、用精神育人”的治校理念,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立為校訓,把“明德尚學、自強不息”確定為學校精神,并長期堅持在學生中開展“學習精神,創建優良學風”的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故居、紀念館、童年讀書處等紅色教育基地,聆聽事跡報告會,觀看影片,開展班級、宿舍評比,組織翔宇人才學校、學習社團等一系列教育活動,對端正學生思想態度產生深刻影響,為優良學風創建打下堅實的基礎。2.堅持分層教育理念,提高學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分層教育的理論基礎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布盧姆認為:“只要在提供得當的材料和進行教育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實現規定的學習目標。”[5]分層教育理論的提出,強調對學生個性差異的學習和尊重,是采用分年齡、分階段、分主題、按照能力差別有所側重地開展教育的一種教育形式。分層教育很好地體現了“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則,體現出兩大優勢:一是有利于重點突出,體現教育的側重性;二是有利于逐步推進,體現教育的系統性。大學本科四年,不同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認識水平、價值追求有著鮮明的年級特征,抓住不同年級學生群體的總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創建優良學風教育實踐活動,無疑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淮陰工學院在創建優良學風中提出實施“工程”,分年級推進優良學風創建,成效顯著。具體方案是:一年級以目標教育為核心,重點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讓每位學生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二年級以專業教育為核心,著力提高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感和興趣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三年級以技能教育為核心,重點組織學生參與學科技術競賽、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四年級以就業教育為重點,著力幫助大學生分析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實現滿意就業。3.拓寬專業選擇渠道,充分尊重學生選擇專業的權利。專業選擇不僅關系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更是尊重學生學習權利的重要體現。受我國高考招生錄取機制、高校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和職業規劃教育滯后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二本院校錄取的學生完全意義上是“自主選擇”專業的人數有限,而出于各種情況“被選擇”到某專業學習的現象比較普遍。這種違背學生發展意愿的專業錄取機制對優良學風建設造成很大影響。高校需要進一步改變辦學理念,拓寬專業選擇渠道,實現學生興趣、能力、專業和職業之間的高度匹配[6]。近年來,淮陰工學院堅持拓寬學生專業選擇渠道。一是堅定不移地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在專業建設比較均衡的經濟管理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等二級學院實施大類招生,大膽實施以“通識課程—大類課程—專業課程”三大模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案,致力于培養“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高素質人才[7]。二是堅定不移地推進轉專業改革。學校出臺了《淮陰工學院學生轉專業管理實施辦法》,給學生在校期間兩次轉專業的機會,第一次是大一年級學生可以在同批次招生專業范圍內跨學科轉專業,第二次是大二學生可在學院內部轉專業,而且不受計劃數限制。實踐證明,學生一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會明顯增強。4.搭建導學交流平臺,讓學生少走“彎路”。大學階段的學習方法與中小學階段的學習方法有顯著差異。中小學教學內容強調基礎性、規范性和統一性,教學方式以灌輸式為主,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基本由老師安排,還有家長監督。而大學教育進行的是專業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實踐性、創造性、開放性和自主性,教師上課具有信息量大、參與性強、靈活多樣等特點。因此,大學生只有完全適應高校的學習環境,才有可能實現大學既定的奮斗目標。高校需要為學生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為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為引導學生學習,淮陰工學院主要采取三項措施:一是構建全方位導學平臺。聘請學術淵博、德高望重的教師擔任學生專業導師;聘請高年級學習成績優異的學長和考取研究生的學生擔任學生的學習導師;聘請杰出校友擔任學生的就業創業導師。二是健全學習交流平臺,定期開展以“身邊榜樣、前行力量”為主題的學習報告會、論壇等活動,分享學習經驗,攜手共同成長。三是倡導建立新型學習社團,充分利用網絡、微博、微信、QQ等載體開展互幫互學活動,及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和成長中的困惑。5.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大學文化的本質是求真育人[8]。校園文化具有價值導向、情操陶冶、心理構建、行為約束、集體凝聚和社會輻射等作用,高水平的校園文化既對學風建設具有導向作用,又為學風建設提供載體與保證。一流的校園物質文化是學生開展各項學習活動的保障;規范科學的制度文化是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維護良好學習秩序的關鍵;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可以影響人、感染人、教育人。淮陰工學院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著力打造現代化、生態化校園,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稱號;在精神文化建設中,制定大學章程,明晰辦學理念,制定文化建設規劃,凝練大學精神,實施一院一品工程,致力于用先進的文化感染人、教育人;在制度文化層面,貫徹以導為主、以管為輔的管理理念,營造崇尚知識、鼓勵創新、和諧寬松的制度氛圍。同時,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始終緊扣精神,在物質文化建設中,校園樓宇、道路、廣場等命名,以及雕塑、燈箱的設計均體現精神;在精神文化層面,將精神滲透到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節、感動校園大學生評選、讀書節、英語文化節和恩來班評選等校園精品文化活動中;在制度文化層面,在校訓和辦學理念、辦學定位中強調和體現精神。6.重心下移,發揮二級學院在創建優良學風方面的核心作用。二級學院處在學風建設的最前沿,是推進學風建設的主體力量。改革校院二級管理體制,重心下移,給二級學院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管理權限,有利于提高二級學院發展的能動性,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氛圍。近幾年,淮陰工學院不斷完善學風建設考核激勵機制,將與學風密切相關的英語四六級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考研率、校級以上比賽獲獎情況、補考率、學生違紀情況、就業率等納入優良學風考核指標體系。每年對二級學院進行一次全方位考核,對成績突出的院系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極大地調動了各院系推進學風建設的積極性。7.堅持協同推進的原則,形成推進學風建設的強大合力。高校優良學風建設是一項涉及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必須跳出一時一地、一部門一單位的局限,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和更長時期上實現全校“一盤棋”的整體謀劃、協同推進、合力育人,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淮陰工學院在學風建設上著眼于頂層設計,堅持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基本原則,明確提出各職能部門的工作目標和推進舉措,如教務處主要聚焦教風,著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規范教育教學秩序;人事處聚焦人才戰略,著力在培養師資水平、引進“大師”上下工夫;科技處聚焦學術風氣,在提高教師學術水平、端正師生治學態度上做文章;學生處則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上;團委則重點通過組織校內外文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素質。實踐證明,正是在各職能部門協同作戰的努力下,全校上下形成了推進學風建設的整體合力。
作者:張常新單位:淮陰工學院
篇8
(一)藝術專業學生特點
FS獨立學院是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主的獨立學院。藝術系現有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動畫四個本科專業和廣告設計與制作一個專業,目前在校生1000余人,占全校總人數的10%左右,這批學生有著不同于其他專業學生的個性和特點。藝術系的學生個性棱角分明。崇尚自由,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在日常的生活中強調自我,追求獨立。但是在專業特點上這批學生思維活躍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特殊的專業特點造就這批學生自由散漫、不受約束的個性,學生自律性差、集體觀念單薄、缺乏團隊精神。同時學生整體文化素養不高,藝術專業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普遍較低,整體基礎知識薄弱,進入大學階段的學習比較吃力。
(二)藝術專業課堂教學情況
獨特的藝術個性,使得藝術專業的課堂效果非常糟糕。日常教學檢查中存在普遍現象有:一是從學生方面看,學生到課率低,遲到早退現象嚴重;課堂上的學生普遍都是“低頭族”,玩手機、看視頻、看小說,就是不肯抬頭看黑板聽課;學生沒有帶課本的習慣。二是從教師方面看:教師對課堂的控制能力不夠,缺乏應有的責任心,對于學生的各種違紀放任自流。這樣一種教學現狀使得藝術專業學生兩極分化特別突出,也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只關注優秀學生,而放棄不愛學習的學生,如此循環,藝術專業的學風只會越來越糟,學生學而不精、教師教而不嚴,最終會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二、分析藝術專業課堂效果欠佳的原因
(一)學生方面的原因
FS獨立學院的藝術專業在三本批次招生,例如,FS獨立學院2013年藝術類本科文化分控制線200分,這批學生普遍高中階段文化基礎課偏弱,其中有一部分學生是以“曲線救國”的方式,中途轉投藝術專業,以較低的分數進入高等院校繼續學習,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不濃,以致出現上述種種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情況。
(二)教師方面的原因
1.專業教師隊伍力量薄弱。
目前,FS獨立學院藝術專業自有專職教師9人,這部分教師都是學院通過公開招聘,從各大高校優秀畢業生挑選的,具有碩士學歷的優秀人才,但是這些年輕教師的教學經驗欠缺,對課堂的控制能力不強,在學生中間的威信力不夠。
2.專業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FS獨立學院藝術專業教師的教學熱情足,任何新課都敢接,教師周學時平均達到了18節。繁重的日常教學,使得這些教師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做科研,自身的專業水平很難有所提高;另外,藝術專業的教學不同于其他專業,實踐重于理論,而且這個實踐是實實在在的案例教學,如果教師自身沒有較好的案例儲備,課堂教學很難開展。
3.排課時間特殊性。
藝術專業的特殊性使這個專業的排課不同于其他課程,一般都是4節、6節、8節的連排,而且大部分時間是安排在實驗室上課,因此,藝術教師的課程相對集中,理論課占總課時的1/3,實驗課占總課時的2/3,使得教師的課堂時間容易混過去。
4.輔導員教師在日常管理中也缺乏對學生的有效管理。
藝術專業學生的獨特性,使得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很難順利開展,且輔導員與任課教師之間缺少溝通,相互推卸責任,久而久之,導致藝術專業的課堂教學質量直線下滑。
三、提高FS獨立學院藝術專業學風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齊抓共管”落實學風建設
專職教師要合理地運用50%平時成績的權利,嚴格考勤制度、課堂紀律,以此作為督促學生進課堂的手段;輔導員教師堅持多下課堂,督促學生的到課率;對于違反紀律學生的處罰與專職教師保持口徑一直。專任教師與輔導員教師定期開展交流會,就學生課堂情況、學習狀態等方面進行交流,輔導員有針對性地對有問題的學生單獨做思想輔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二)專職教師通過專業優勢引導學生對專業的學習熱情
對藝術專業的學生的管理要換一種思維,要看到學生的優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專職教師可以利用帶學生做作品,參加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能力一旦被認可,會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欲望,追求更高層次的成功。
(三)輔導員教師通過發揮學生干部、黨員優勢,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觀
篇9
學校一貫重視學風建設,每年開展校特優學風班評選,在學生綜合測評實施辦法、學生獎學金評選條例等文件中突出學業成績的重要性,以促進學風好轉,重點獎勵“學業優良+特長”的優秀學生,重點鼓勵、資助優秀學生到世界一流大學學習;科學設計并推行學術誠信教育,如與2014級全體學生簽訂學術誠信承諾書,所有考試實行誠信考試等。學校第三次黨代會召開后,更是以“一年初見成效,三年內走在全省前列,產生全國影響”為目標,加強優良學風建設,在學術誠信、“四無”校園、特色書院制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盡管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風貌是積極上進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高校戰略轉型、國家就業形勢嚴峻和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大學生在學風建設中的主體性正在衰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正在下降。據筆者近年來對浙江科技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大一新生的連續問卷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存在的學風問題主要有3個方面。
1.1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
“你為什么要學習”的年級對比Table1Gradecomparisononitem“Whydoyouwanttostudy”原因大一學生/%大二學生/%變動百分點對學習感興趣25.027.9+2.9對老師教學方式感興趣7.57.8+0.3受同學影響21.323.5+2.2父母期望22.523.5+1.0社會的正面影響11.311.8+0.5其他原因12.55.9-6.6調查顯示,大二相比較大一,除了受“其他原因”的影響有所下降外,另外一些原因的比例都有所上升。可以看出,到了大二,想要上進的學生數量開始增多,但增量不明顯。總的來看,學習目標是不太明確的,學習動力是明顯不足的。造成上述問題,既有就業壓力、教育體制等客觀原因,又有人生目標短淺和功利等主觀原因。從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學生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讀書就是為考大學”,所以一旦考上大學后,有的學生認為已經實現了人生目標,沒有及時制訂新的學習目標,有的認為學習就是為了混文憑、找工作、賺大錢,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未來進行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因此,不想在學習上花太多精力。
1.2學習習慣沒養成,學習自律性低
調查顯示,95%的學生認同“作為學生,學習是第一要職”的說法,但在“關于一周課外學習時間”的調查中,課外平均每天花1.5小時在學習上的學生占比不多,花2小時以上的更是少得可憐。由此可見,學生的認識和行為是有很大偏差的,學生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明顯偏少,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學生花在學習上時間多和少的原因調查表明,不管是不想花時間還是愿意花時間,大部分學生把自己不學習的原因歸咎于自身以外的客觀原因,占比達到67.22%;而愿意學習的影響因素主要也是客觀因素,占比達到64.12%。
1.3學習不夠刻苦,貪圖享樂和輕松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承認自己學習不夠努力,喜歡輕松的上課方式和考核方式,比如問到他們“上課表現如何”,僅有15%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上課能認真聽講。問到他們“學習以外都做什么”時,只有25%左右的學生選擇社會活動或運動,選擇玩游戲、睡覺、戀愛等休閑方式的比例高達67%。上課不怎么認真聽、課外又不怎么花時間學,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進一步調查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觀原因時,發現除了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外,還與不少學生對大學學習的認識比較片面有關。他們在中小學長期、重復的求學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厭煩感,每當這種時候,他們就會被灌輸這種思想,即到了大學就很自由、寬松,現在辛苦都是為了到大學里享受輕松浪漫的學習生活。因此,他們不自覺地對大學生活有了某種帶有“玫瑰色”的憧憬,加之大學很多時間需要學生自己合理分配,有的學生習慣了被安排、被管,哪怕他知道自己的安排不合理,卻不會科學規劃,也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以致寶貴的課外時間就以這種非科學健康方式度過了。
2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角色探討
目前,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角色地位還存在著一些不明晰甚至錯誤的認識,有的人認為輔導員應發揮主體作用,這種認識明顯與“大學學風的主體是大學生”的觀點相悖;有的人認為輔導員應發揮主導性作用,但如何發揮主導性作用的看法并不統一。眾所周知,輔導員既是教師身份又是管理人員身份。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教師對學風建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這點輔導員與其他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是同等的。但在學風建設過程中,會更加強調輔導員對學風建設的重要性,這與輔導員的特殊性有關:輔導員是大學生的親密導師、朋友,占據“天時”———大學生活一開始就親密接觸,“地利”———在宿舍食堂經常“狹路相逢”,“人和”———接觸最多、接觸時間最長,最有感情基礎。那么,作為管理人員的輔導員,在高校的學風建設中究竟扮演著何種角色、能發揮哪些作用呢?輔導員作為管理人員在學風建設中也應發揮主導作用,具體而言是發揮與師生溝通的協調員、學生日常事務的服務員、學生第二課堂的組織員和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監督員。需要指出的是,說輔導員應發揮主導作用,絕不是想刻意夸大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而只是想把輔導員的正面效用發揮到最大限度。學風建設是個系統工程,可以說涉及學校的方方面面,但也因為是系統工程,系統構成、角色分配、任務分解和協調統籌是至關重要的,而輔導員因為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師和管理者雙重身份),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3輔導員如何在學風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
3.1與師生溝通的協調員教風是學風的前提和基礎
“教學相長”是教師奮斗的目標,但高校教師由于新校區住得遠、科研考核壓力大等現實困難,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不足是客觀存在且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時輔導員的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他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師生溝通的橋梁作用,扮演好協調員的角色。現在教師的評教工作主要依托網上評教,評教結果是教師考核、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但看似客觀的評價分數多是基于學生的主觀感受作出的,“客觀數據主觀化”的評價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依據是值得探討和商榷的。與學生座談無疑是交流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通過學生發言,可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對教學的意見及建議,從而避免學生主觀、隨意的評價行為損害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通過任課教師發言,學生可以直接認識到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環節設計的良苦用心,也有助于教師積極反思自身的教學問題,從而促動教師認真改進教學方法、探索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期中教學檢查經常會邀請學生或教師參加座談會,但針對性和持續性不夠,這時,輔導員可事先收集一些學生意見,針對學生反映比較集中的課程建議教學部門開設專題座談會,諸如大一新生一般反映比較多的是公共基礎課、大二大三學生一般是對個別專業課程意見較大,可根據年級、專業不同邀請不同學科教師參加座談會。還有的特殊群體需要輔導員主動介入邀請教務部門老師參與座談會,如降級學生、轉專業學生,他們的問題不是課程與教師的問題,而是如何選課,如何辦理加修、免修、重修等實際操作問題,這種類型的座談會一般選擇開學初或學期末進行,更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總之,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輔導員一方面與教師主動溝通,另一方面與學生平等交流,在教師和學生中間架起一座“教”與“學”的橋梁,既可滿足教師不被學生誤會、誤評的需求,也可滿足學生提出合理化意見建議的需求,同時能促進教師的教學反思,從而為教風引導學風奠定了可行性基礎。
3.2日常事務中的服務員
學生日常事務涉及學生的獎懲、勤工助學、寢室文化和生活等,為學生安心學習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這塊工作中輔導員要淡化管理者的身份,強化服務員意識,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思維活躍但不穩定,看待問題比較理想化但容易片面,他們在處理自己的日常事務中有時會“本位主義”,習慣性地趨利避害、抱團等。輔導員通過提供優質服務,讓學生在處理各種事務過程中學會如何按照規則思考問題、遇到困難該如何解決,教給他們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日常事務中學到的盡管不是專業知識,卻是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存技能和交往法則,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處理班級之間、班級內部同學之間的矛盾等,這也有助于學風建設。
3.3學生“第二課堂”的組織員
這里的學生“第二課堂”泛指教學活動以外的各種校園活動,主要依托分布在學校學院各個層面的學生會組織和社團,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學校整體學風的改善,離不開學生的“第二課堂”,比如文藝演出、迎新晚會、十佳歌手比賽、運動會、各種球類競技、書畫大賽、演講比賽、辯論賽、主持人大賽、攝影大賽、英語角、講座、報告、科技創新活動、和山毅行和社會實踐活動等。輔導員通過組織并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能力在文化活動中豐富和鍛煉自我,提高自信心,提升交際力,讓學生可以有舞臺發現、肯定和展示自我;通過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將專業所學知識用于解決現實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釋放學習潛能,增強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從而不斷改進學校的整體學風。輔導員還可以利用志愿者協會等組織學生參加美化校園、環保綠化等公益活動,使學生在創造文明、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的勞動中珍惜勞動成果,同時良好的校園環境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4學生行為規范養成的監督員
大學學風需要制度規范的長期養成,高校必須“兩手抓”———一手抓制度建設,一手抓規范養成。高校輔導員則是制度落實和規范養成的監督者。由人的行為發展規律可知,人的行為一般是按照從強制到自覺再到主動進行發展的,所以主動的學習習慣須經過強制階段再進入自覺階段,而強制階段的主要抓手就是制度,俗稱“制度管人”。高校的制度規范是學校依據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為滿足學校和師生的發展需要,在治校過程中形成的為師生所公認的行為原則和規范的體系,嚴格遵守這些制度規范是全體師生的應盡義務。事實證明,人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只有先做到他律才能逐漸走向自律,對于普遍缺乏自律的大學生來說也不會例外。大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過程是外在強制性與內在自覺性的有機統一過程,外在強制是為實現內在自覺,強制不是目的,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過程。因此,在大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中必須十分注重制度規范的約束作用。首先要加強制度建設。就學風建設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健全各種學習規范,如《大學生管理規定》《大學生違紀處分條例》《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辦法》《學生獎學金評選辦法》《學生榮譽稱號授予辦法》《優良學風班評比條例》《評選優秀畢業生的實施辦法》《大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大學生學位授予條例》《學生課堂行為規范》《考生守則》等,使學生明白哪些是學校鼓勵的、肯定的,哪些是學校不提倡甚至反對的,那么他們會清楚地知道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做了有何后果、需承擔哪些責任,等等。其次要加強制度落實,提高執行力。該獎勵的獎勵,該處罰的處罰,該退學的退學,不走過場也不敷衍了事。而要把制度規范落到實處,關鍵是抓好“養成”。如何“養成”?一是通過大學生的學習、實踐,二是通過大學生的各種集體生活。“養成”的監督很大程度上需要輔導員參與。如輔導員可以巡查課堂學風,及時發現學生遲到、早退、缺課、上課玩手機、睡覺等不良現象,幫助任課教師一起加強對違紀學生的監督和管理;也可以深入寢室巡查室風,了解學生在課后的真實學習風貌,協助班主任加強對寢室文明建設的監督。但對于課堂學風,筆者認為主要監督者還是任課教師,輔導員可以利用學生干部隊伍加強班級學風的自查和督察,檢查結果可以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便于任課教師加強課堂管理,但不應該越庖代俎甚至本末倒置,把教師的責任推給輔導員,錯誤地認為學生課堂秩序不好就是輔導員教育沒到位。
4結語
篇10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的學風問題,課題組設計調查問卷在齊魯師范學院高新校區、山東職業學院、山東商職學院等高職院校進行專門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453份,通過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發現高職院校的整體學風還比較樂觀。在學習過程方面:62.3%的學生按時上課,從不曠課,51.2%的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在學習動機方面:67.4%的學生是為了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5.7%的學生是為了升本、考研;在學習興趣方面:43.2%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充滿興趣。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的高職學生都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努力學習以實現自己的價值。但在學習風氣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目前普遍認為,在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學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機模糊,即“不知道為什么學習”。很多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根本不喜歡,不了解,高考報考的時候陰差陽錯的選擇了現在的專業,或單純為了有學上而不在乎什么專業,這樣在隨后的大學學習過程中就會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動機,沒有學習目標,得過且過,浪費大好時光。調查顯示,62.3%的同學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沒有任何規劃。其中大約72.5%的學生認為已經上了大學,沒必要再努力學習,10.9%的學生覺得高職院校和自己理想有差距從而產生了不滿情緒,破罐子破摔。其次,存在厭學情緒,學習態度不積極,即“不想學習”。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的出勤率都不太理想,大一新生剛入學時,出勤率比較高,到了大二和大三,學生的到課率就逐年下滑,另外,遲到、早退現象屢禁不止,據調查,35.2%的學生有遲到、早退現象,73.1%的學生不認真聽講,51.4%的學生有抄襲作業的行為。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積極,存在厭學情緒。也有很多學生到教室上課是因為學校的考勤制度,是為了不被記曠課而來,到了教室不聽課的大有人在,要么竊竊私語,影響課堂秩序;要么心不在焉,玩手機、看小說等現象普遍存在。不少學生根本不帶課本,或者沒有筆記,甚至什么都不帶,被稱為“三無人員”(無課本、無筆記、無筆),這些現象都大大破壞了高職院校的學習氛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學風,加強學風建設勢在必行。再次,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下,即“不知道該如何學習”。在高職院校中,不同年級的課時安排不同,學生的學習松緊狀況不一樣,很多時候,課余時間很多,學生沒有合理的學習方法,沒有很好的利用這些課余時間,學習效率低下。即使有些愿意學習和主動學習的同學,也沒有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沿用高中學習的模式,死讀書,讀死書,不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調查和了解,在高職學生中很少有自主復習,自覺預習的情況,他們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非常弱,在圖書館學習的學生的比例很低,圖書館圖書的借閱量很少,特別是專業書籍的借閱量更低。很多學生的課余時間大都是通過玩電腦游戲、逛街等和學習無關的活動來填充,大學生活過的無聊而空虛,因此有些同學對未來很迷茫。最后,學習比較盲目,缺乏針對性,總是在被灌輸,即“不知道該學習什么東西”。大學的課余時間相對高中要充裕的多,很多學生學習比較盲目,除了老師課堂講授的東西以外,不知道利用課余時間去學習更多的東西,不主動了解學校和國家大事,不知道還要學習什么,不知道如何去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不知道怎樣去進一步完善和充實自我。作為高職院校要通過建設良好的學風,養成學生有針對并且主動的學習習慣和氛圍。
二、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
1.要內外激勵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
高職院校要經常舉行師生座談會,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最新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的采取一些內激勵的措施,教書要先育人,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目標和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實踐相結合,把人生目標和勤奮學習將結合,幫助學生端正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學習方法,調整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樹立競爭意識,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還便于教師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另外,還要采取一些外激勵的措施,比如,樹立正面的學習典型,對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各種比賽的優異成績以及其他各種活動中有過突出表現的學生一定要給與足夠的表彰和獎勵,大力宣傳,在同學當中樹立正面的學習榜樣。當然,對于一些反面的形象也要加大懲罰力度,讓學生有明確的是非價值觀念。還要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和指導,加強就業觀念的教育,要和在校期間的學習狀況有機的結合起來,明確學生學習的目標,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2.適時舉行各種類型的講座和主題班會來拓
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促進學風建設學校可以聘請各領域的專家或學者,適時的開設一些講座,使學生了解最新的資訊和前沿動態,以彌補課堂講授的不足,或者某些領域的心理需要,逐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可以是“大學生禮儀知識講座”,讓學生了解一些個人禮儀、職場禮儀等禮儀知識,學會基本的穿衣打扮,注意平時的言談舉止,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可以開展一些大學生涉法知識講座,讓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做準備。還可以舉辦一些主題班會,比如:“我們為什么學習”、“我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才”主題班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倡導學生主動發言,可以穿插邀請一些專業老師進行專業知識結構的講解,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在大學期間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改變學生當中的一些“學習無用論”的消極情緒,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目的性,也可以是“就業和學風建設”主題班會,邀請招生和就業的老師分析當前的就業狀況,讓學生及時了解一些就業信息,從而樹立他們的競爭意識,使他們有針對性的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學習興趣。這些措施都能很好的促進高校學風向良性轉化。
3.凈化課堂,嚴肅課堂秩序,以改善學風
促進學風建設,嚴抓課堂紀律,可以從凈化課堂開始,所謂凈化課堂,就是和課堂無關的東西不要帶,和課堂無關的事情不要做,要提高課堂的嚴肅性。針對目前上課很多學生都玩手機的現象,凈化課堂首先從上課禁止攜帶手機開始,操作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至少也要關閉手機,出現上課玩手機、用手機打電話,或者電話鈴響的現象要視具體情況嚴懲不貸,以逐步杜絕目前廣泛存在的手機對課堂的影響。另外,凈化課堂還要禁止攜帶零食進入課堂,如若出現也要加大懲罰力度,對于課堂上出現的遲到早退以及其他影響教學的現象,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懲罰。采取凈化課堂的措施,就是要提高課堂的嚴肅性,提高學生對課堂的敬畏感,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這對加強學風建設是很重要的舉措之一。
4.堅持聽課制度,提高教學水平
70%以上的學生反映,學生的聽課興趣和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關系,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課堂上以“教”為主,堅持自我為中心的“滿堂灌”教學方法,不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堅持理論為主的教學,不注重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忽略理論的實用性,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的課堂比較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逐漸降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足。所以,要構建良好的學風,教師必須不斷提高教學技能,改進教學方法,堅持聽課制度,可以使教師之間建立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機制,可以有效的加強教師之間針對教學方法的溝通和交流。教師之間通過聽課制度,了解彼此教學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開展一些針對教學方法和技能的交流會,不斷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風建設。
5.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
當前有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后開始自主創業,這也是社會比較倡導的一種就業方式,但是,如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大學生自主創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高職院校應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一些創業實踐機會。例如,學校可以成立一些小規模的超市運營體驗店,由學生進行管理、經營,按照中小型超市的實際經營模式設置會計、收銀員、出納員、理貨員、采購員、店長、主管等職務,可以同時滿足會計專業、物流專業、市場營銷專業等不同專業學生的實踐需求,各專業的學生以課堂學習為主,課余時間到體驗店上班,保證學生在上學期間有機會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為將來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6.嚴抓考風考紀,強化學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