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新聞范文

時間:2023-04-09 16:5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三農新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三農新聞

篇1

首先,記者要切實增強為農服務意識。要調整好心態,帶著對農民的深厚感情,去采訪拍攝制作。只有真正關心農民,才能知道農民最關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才能更好地發現新聞,挖掘出新聞背后的故事,拓寬報道面和報道深度。把自己視為農民的發言人,就能真正從農民的視角出發,采寫的報道才能貼近農民生活,為農民所接受。前幾年,筆者在下鄉采訪時,聽說一個上訪專業村在鎮村幫助下,發展木材加工業,最終由上訪專業村變為木材加工專業村。憑著對農村情況的了解,筆者認為,這種情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由于當時糧食價格低、農村致富項目少,農民收入很低,對一些小事都斤斤計較,上訪告狀的多,以至于越告越荒廢生產,越告越窮。筆者抓住這個選題,走訪以前的告狀專業戶、村干部、鎮領導,采寫出“昔日四處上訪如今置業辦廠”的新聞報道,播出后反響較好,也觸動了許多上訪戶,這篇報道也在連云港市電視新聞評比中獲獎。

其次,記者要帶著深厚感情,做好為農服務。農村條件相對較差,農民的文化水平和表達能力不高,在交通、通訊等方面都給新聞報道帶來困難,因此,到農村采訪就要多吃苦、多受累。然而,如今我們的年輕記者往往缺少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扎實作風,在采訪中很浮躁,坐著轎車到鄉下轉一圈,拍拍圖像,找當地領導要個材料,回來編一編就算完成任務。我們說,基層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應該更具備強烈的為農服務意識,滿懷深情地深入農村,深入農民生活,放下架子,與農民和農村干部“心連心”交朋友。詳細了解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狀況,特別是深入了解農民的思想感情,只有這樣,才能寫出“見物又見人”、“有真情、有思想”的具有時代氣息的優秀稿件。

第三,搞好策劃對做好“三農”報道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基層新聞單位而言,在欄目設置、報道計劃上加強策劃,打好戰役性報道,可以提升媒體在農民中的美譽度和知名度。近年來,東海新聞在辦臺理念上作了大膽嘗試,借助新聞欄目改版,巧做宣傳新文章,新增“服務百姓,關注民生”板塊,時政、經濟、民生三類新聞以強化為農服務為著力點,以維護農民權益,促進農民增收為落腳點。牢固樹立為農意識,利用編前會、宣傳例會、新聞評析會,發動采編播人員集思廣益。搜集選題、策劃每個時期的“三農”報道方案,在節目內容上,要求記者沉下去,到農家院里、田間地頭,去看、去問、去發現、去感受。多攝取農民百姓的鏡頭,多傾聽農民百姓的聲音,真正把東海新聞辦成東海農民心中的節目。去年夏收時,我們選擇幾個農業生產特色明顯的鄉鎮作一組報道,每個點選定一個主題,采制了“豐收美景不勝收”、“千機大戰米糧倉”、“科技豐產樂農民”、“農機優勢顯威力”四篇報道。這些報道各有側重,基本上涵蓋了我縣夏收情況。每個單篇都有記者現場主持,都采訪農民或技術人員或鄉鎮分管農業領導,有的還拍到挑燈夜戰忙夏收的情景,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畫面多樣,播出后引起領導和群眾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第四,“三農”報道創新創優應注重同期聲運用。在電視新聞中,人物同期聲與解說詞都是重要的聲覺形象元素,它們與視覺形象元素一起共同承擔著傳播的功能。人物同期聲因其能夠增加新聞的真實性和表現力,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基層新聞單位許多記者都忽略同期聲,認為可有可無,或只采訪領導,同期聲內容也不外乎擺成績、談措施、喊口號,內容空洞,脫離生活。現在新聞報道強調見人見事,特別是《東海新聞》改版以后,同期聲的大量運用,使節目內容精彩、亮點紛呈,讓人耳目一新,觀眾從繁冗的解說中跳出來,從陳舊的新聞模式中解脫出來,讓不同的人不同的聲音說出本來解說詞要說的東西,讓新聞也變得好聽好看,觀眾對新聞事實的把握更為感性,形式更為新穎,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基層臺采訪報道地域性強,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使受眾關心新聞當事人的活動和他們的言談舉止。對農民來說,鄉村土語比中央臺主持人甜美的聲音更中聽,農民發自內心流露出的話語更具親和力。合理地運用同期聲,可以迅速拉近同觀眾的距離,并能彌補解說詞的不足,提供更多的訊息,增強節目的現場感和可視性,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記者在拍攝同期聲時,要消除采訪對象恐懼心理,與他們拉家常,從簡單問題問起,逐步深入,使他們忘記攝像機的存在,在放松的心態下完成采訪。也可乘他們不注意時拍攝,以抓取采訪對象最真實的狀況。

基層臺與農村、農民、農業距離最近,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本地“三農”工作的新發展、新課題以及被表面現象所掩蓋的深層次問題,及時將它們訴諸報道,拓寬報道的深度和廣度,并引起農民的廣泛關注。

篇2

一、農信社貸款“三查”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貸前調查流于形式,沒有識別風險

表現:一是信貸員任憑借款人提供的報表數據、口述為主要依據,缺乏實地調查、縱橫向側面調查比較分析、輔證依據提供、收集,經濟信貸檔案、調查報告與借款戶的實際情況往往相差很大;二調查缺乏完整性,沒有遵循通行的“5C”調查法,只注重調查、考慮借款人表面上不易變現的固定財產,輕對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記錄、家庭和諧及其對外負債和或有負債、經營環境等情況的調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個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觀念、還款實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還款來源,輕第一還款來源分析;時下,有些信貸員只要借款人有資產或保證人有資產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論借款有何用途,第一還款來源如何,就給予辦貸;五是在貸款調查及發放時,缺少對該筆貸款可能會出現的風險的分析及相應的風險處置預案措施,考慮的單是樂觀的一面;六是對借款的經營項目是否有發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證人是否有保證能力等沒有做認真細致的調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實際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圓其說時,信貸員不但沒有進一步詳細調查,按借款戶要求以“生意、副業”等大概念,用途模湖不清。在借款人自有資金比例嚴重不足時,往往對投資規模、自有資金、對外負債、人品、信用等情況在調查報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請貸多少,同意貸款多少,作為調查結論。

2、貸時審查存有走過場,沒有堵住風險

表現:一是目前有些信貸員對審查的職責概念模糊不清,審查各環節普遍存在的走過場。比如:以浙江省農信系統目前在使用的貸款紙質審批審查和電腦審批審查環節的實際操作來看,信貸員認為在紙質審批書的“審查欄”上簽上已審查的字樣,只要能確定借款人、保證人本人簽字、合同文本填寫要素齊全、相關證件真實的效證就可以,除此以外審查人員不承擔任何責任;在電腦上審查更是一種形式,因為可以沒有紙質異地審查,審查人員更沒有任何責任,只是一種電腦操作程序而已。二是對貸款調查報告內容真實性缺乏審查;目前基層各級在對審批審查時,只看下級上報的調查報告而定,對其內容真實性很少進行實地再調查、審查;三是對貸款的合法性、合規性和完整性沒有認真進行核實。當前在有此地方信用社資產質較差,借頂名貸款比較突出,這與當時在貸款發放審查把關不嚴,對貸款的合法性、合規性沒有認真進行核實有很大的關系;四是對借款辦理手續、合同、借據要素沒有嚴格進行審查;五是對貸款手續相關證件真假性審查不夠嚴格、規范;六是對點貸貸款、介紹貸款、逆程序操作貸款、盤活周轉存量貸款審查普遍較松;七是在貸款營銷任務重的時候,就放寬了對貸款準入條件的審查。

3、貸后檢查弱化,沒有發現風險

表現:一是對貸后檢查管理重要性缺乏認識,重放輕管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對已訴訟貸款、表外呆銷和票據置換的貸款,在有的地方不僅貸后檢查弱化,甚至基本上放棄了對其跟蹤管理工作;二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不僅制約了貸后檢查管理的有效開展,而且影響了貸后檢查管理的實際效果;三是缺乏一整套完整規范的貸后檢查管理考核評價制度體,導致信貸人員責任意識談薄;四是對貸后檢查管理工作目標不明確,內容不具體;五是貸后檢查缺乏連續跟進性。信貸員對自已管片的貸款很少有真正進行跟蹤檢查(尤其是不良貸款、表外貸款);六是缺乏貸后預警信息風險處理機制。七是監督機制不完善,導致貸后檢查弱化流于形式。

二、加強貸款“三查”工作的對策思考

由于放松了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及貸后檢查監督的貸款“三查”制度,導致,當前在有些地方借頂名貸款比較突出,據對某一信用社新發放貸款形成不良情況統計,借頂名形成的不良貸款占整個新增不良貸款的85%。借頂名貸款、壘大戶貸款、多筆貸款集中在由一個保證人擔保的貸款、在其他一家或多家金融機構已有借款的貸款現象是新增不良貸款形成的重要根源,隱患風險巨大,風險存在著不可控性。針對當前農信社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中存在薄弱環節和問題,應采取相應對策措施,切實提高貸款管理水平。

1、強化人本管理,提高信貸人員綜合素質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做好信貸工作根本的問題也就是人。首先,各級管理者,要全方位樹立以人為本信貸管理新理念。培養和任用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精良、廉潔奉公,尤其信貸職業道德品質高的信貸員隊伍;其次,強化對信貸從業人員的信貸文化教育和培訓,彌補制度和技術的缺陷和不足;其三,注重培養信貸從業人員的風險識別、風險監測、風險預警和風險處置能力;其四,建立良好的信貸從業人員培養、任用、獎罰激勵機制,培育對信貸工作的忠誠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第四,建立信息聯絡交流網,推行信貸信息聯絡員。利用聯絡員人熟、地熟、對同行業人員及本行業發展情況熟悉的優勢,可以真實了解貸款戶的變化情況。

2、強化風險防控,完善“三查”評價考核

貸款“三查”是全程監控風險的重要環節和手段。首先,應突出貸款用途的真實性、物質保證性及按時回歸性。防止借名貸款首要環節就是“三查”要到位,調查是是基礎,審查是關鍵,檢查是保證;其次,信貸調查必須嚴格遵循5C調查法;第三,增強信貸管理的科學性,切實強化信貸“三查”制度執行檢查監督的力度。必須正確看待科學管理與制度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不能光有制度而忽視管理,必須在切實提高“三查”制度的執行力上下功夫,重制度輕管理已給信用社造成了慘痛的教訓;第四,完善信貸考核體系,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建立科學有效、具有較強的激勵機制的信貸評價體系,重構規范信貸操作流程,突顯貸款各環節特點的風險管理模式。構成調查、審查、檢查三道防線道道設防嚴格把關的風險防控體系。

3、強化責任問責,切實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篇3

收入增長緩慢

改革開放23年中,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1年的236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遞增7.3%,增速較快。但分階段看,增速最快的時期是1979 ― 1985年,年均遞增15.2%; 1985年以后的16年速度放慢,年均遞增為4%;特別是1997年以后,增幅連年下降, 1997 ~2001年的速度分別為4.6%、4.3%、3.8%、2.1%、4.2%。后16年的±曾幅與前7年的增幅相差4倍,反差如此之大值得深思。據預測,今后20年年均遞增速度要達到5.5%―6.0%,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人才有可能達到6860元,后20年的速度比近16年高1.5―2個百分點。要達到此目標,還需作很大努力。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

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倍數計算,1978年為2.57倍,1985年縮小為1.86倍,1991年又擴大為2.4倍。以后逐年擴大,到2001年擴大為2.90倍,2002年預計為3.09倍,比1978年擴大了0.52倍,比1985年擴大了1.23倍。以上僅為名義上的差距,由于農民基本上不享受社會福利,而城鎮居民享受了各種福利和補貼,每年人均約3000多元,加上此因素,實際的城鄉差距應為5―6倍。而據國際勞工組織36個國家的統計資料,絕大多數國家城鄉收入差距均小于1.6倍。據預測,今后20年,即使農民人均純收人每年增長5.5%―6%,城鎮居民收入增長6%,城鄉收入差距仍達3倍多,如果對農村沒有特殊的社會保障措施,實際的收入差距也不會縮小,仍是5倍多。到2020年如果城鄉差距還這么大,就會影響小康目標的全面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和溫飽型人口

還占相當大的比例

近幾年,經過扶貧攻堅,農村貧困人口從1993年的8000萬人減至2000年的5030萬人,2001年更降至2900萬人,占農村人口的比重從10%降到3.6%。但據國家統計局農調隊的抽樣調查,20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在800元以下的農戶仍占總農戶的7.7%(根據各類不同收入水平計算,實際人均收入只有580元,僅能維持溫飽);其中600元以下(實際為453元)的占3.9%,這部分為貧困戶。根據農村人口,按7.7%計算,貧困和溫飽型人口為6100多萬人;按3.9%計算,貧困人口為3100萬人,此數與2900萬人比較接近。自然災害是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農村水旱災害頻繁,平均每年成災面積達3000多萬公頃,比20世紀80―90年代多500萬―1000萬公頃,而農村救災救濟款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卻呈下降趨勢。農村的地區差距呈擴大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農調隊農村住戶調查,農民人均純收入東部沿海地區明顯快于中西部地區。如浙江省與甘肅省比較,1991年為2.71倍,2001年擴大為3.04倍;如按東中西部比較,1993年的比例為1:0.66:0.54,2001年為1:0.61:O.46。 (另有統計顯示,2001年,農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是上海,為5871元,最低的是和貴州,人均1400元。同是農民,地區間相差4倍,加上城鄉之間相差3倍,可見城鎮居民與不發達地區農民的收入差距有多大。)農民購買力低,消費不振

2001年,占總人口比重為62%的農村人口,消費品零售額只占37%,而占人口比重為38%的城鎮居民卻占據63%的零售額;城鎮居民平均零售額為4898元,比農民人均零售額1766元高1.8倍。反映生活質量的恩格爾系數2001年城鎮已降至37.9%,農村還高達47.7%。農民文化素質、科技素質低 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農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總人口的39.1%,遠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小學程度的占42.8%,15歲以上文盲率8.3%,高于城市的23.8%和4.0%的水平。每百名農業勞動力的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上占59.6%,小學程度占32.2%,文盲占8.1%。農村科技人員奇缺,在農業第一線的農技人員更少,平均每萬名農業勞動力只擁有21人,與每萬名城市職工擁有專業技術人員2800多人相差甚遠。

農村社會保障水平低,

農民缺乏生活安全感

篇4

有一種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它就是母愛。母愛是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甘甜并奏出優雅的韻律;母愛是一座巍峨高聳的大山,連綿不絕;母愛是一株繁茂蔥郁的樹,為我們遮風擋雨。母愛曾聚沙成塔,愛感天地。

記得小學三年級的一天下午,剛放學回到家里的我扔下書包便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看起動畫片來。您看見了,朝我嘮叨:“作業寫完了啊?”“看完再做也不遲啊!”聽我這樣說您立刻關掉了電視,嚴厲地說:“做完再看!”我極不耐煩地做起作業來。吃飯時,看到桌上竟沒有一道我中意的菜,氣憤油然而生,再加上剛剛的“作業風波”,我怒氣沖沖地吼道:“什么飯菜啊,沒一道合胃口的,不吃了。”筷子一摔,我就回自己的房間了。您不忍心,只好像仆人一樣懇求我,等我怨氣全消吃完飯,您這才安下心來。母親,您這樣為我付出,我卻無理取鬧,現在想想,我當時的做法多么幼稚,真的很對不起您。

多少個春夏秋冬的夜里,在我睡得迷迷糊糊之際,一夜幾次,您起身到我床前為我蓋好被子,擔心我生病、感冒。時光不停地流逝,您的愛仍舊如春風一般溫暖。母愛一向是這樣,極其平凡又無私偉大。試問:當我們在離家幾里外的學校讀書,是誰冒雨去學校為我們送傘?當我們遇到挫折垂頭喪氣時,是誰在背后默默鼓勵支持我們?是母親——最關心我們的人。

古有詩人孟郊作《游子吟》來贊頌母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更是表達力詩人對母親深切的愛。母親吶,我也要飽含深情地歌頌您!

母愛是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是一個悄無聲息的動作,是一種樸實的表達……母親,您給我的愛就像一個耀眼的太陽,散發出無比的光芒。整日沐浴在您溫暖的懷抱中,也讓我用您對我的關愛去孝敬您吧。

春暉難報,恩比天高。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學會感恩,感恩呵護照顧我們的母親。哪怕是幫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您捶背、柔肩,消除一天的疲勞……“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將永遠銘記您的深情重恩,我現在唯有好好學習,讓您心靈寬慰。

母親,我愛您!

篇5

他認為,30年前農村改革帶來20世紀80年代農業農村經濟十年的黃金增長,重要的原因是農業土地、資本、勞動力三要素留在農村內部,由農民自主地把三要素變成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的發展資源,并占有了隨工業化和城鎮化而來的資源資本化發展進程中的增值收益。因此出現了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快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情況,擴大了農村內需。

而20世紀90年代以后,農業三要素流出嚴重,到了新世紀,盡管強調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但三要素繼續大幅度凈流出,土地被大規模占用,農村勞動力外流,資金也在銀行商業化改革中被大量從農村抽走,三農問題愈演愈烈。

溫鐵軍認為,如果當前新農村建設的所有政策不能針對生產力三要素的凈流出,不能緩解這個趨勢,三農形勢還會嚴峻下去。

他認為,當前三農問題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分散小農經濟與任何外部主體交易費用都會過大,造成制度成本必然過大,甚至無法形成契約關系。只有農業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才能形成可履行的契約,達到市場經濟下的信用要求。

期待農村有更多“大學生村官”

王 濤

在農村,相當一部分村級組織結構不合理,文化水平偏低,年齡偏大,難以擔當起新農村建設的重任。近年來,不少大學生到農村任職,給這些村級組織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下來的大學生還不多,農民企盼更多的大學生村官來到他們中間。

農民企盼大學生村官要有“三勁”。

一是要有“闖勁”。大學生村官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解放,有朝氣、有闖勁,這是大學生村官的共性。大學生村官一定要發揮這一特性,帶領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敢闖敢干,敢走前人未走過的路,敢干前人未干過的事,幫助農民制定發展規劃,真正讓農民看到希望,看到光明,鼓起他們實現科學致富的決心和信心。

篇6

>> 解決“新三農”問題的對策分析 新三農問題及解決路徑思考 “新三農三牧”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三分農民”新構想解決“三農”老問題 基于新農合保險基金運行淺析保險欺詐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亟需解決“三農”問題 解決好“三農”問題應采取的對策 河南“三農”問題及對策芻議 淺談解決“三農”問題的途徑 潛流痕的成因及解決對策 “新農保”的三大亮點 助推“三農”發展的新引擎 新農合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基層新農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互助縣鄉鎮水管站在解決三農問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三農”問題的癥結及出路 貴州“三農”問題根源及解決措施探討 “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及對策研究 “三農”問題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三農”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參考文獻:

[1]李培林.全球化與中國“新三農問題”[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2).

[2]溫鐵軍,孫永生.世紀之交的兩大變化與“三農”問題[J].經濟問題探索,2012,(9).

[3]吳太貴,陳湘舸.“新三農”問題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6).

[4]陳林.“新三農”問題的十大關鍵[J].太平洋學報,2007,(10).

[5]張晗.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新三農”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15,(5).

[6]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EB/OL].(2016-04-28)[2016-07-31]..

[12]蔡P.以農民工市民化推進城鎮化[J].經濟研究,2013,(3).

[13]徐勇.現代化視野中的“三農”問題[J].理論月刊,2004,(9).

[14]范輝.農村住宅空閑超一成[EB/OL].( 2014-6-20)[2016-07-31]..

[16][美]喬爾?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7]陳家喜,劉王裔.我國農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態與治理路徑[J].中州學刊,2012,(5).

[18]田毅鵬.鄉村“過疏化”背景下城鄉一體化的兩難[J].浙江學刊,2011,(5).

[19]陳小玉.土地碎片化與農業規模經營――土地問題思想研究與啟示[J].西部學刊,2016,(3).

[20]劉圣中.國家和集體壓力下的農戶產權:中國農地產權制度結構及其缺陷的政治學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40(4).

[21]韓長賦.切實把《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J].農村經營管理,2015,(1).

[22]新華網.中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將超過61%[EB/OL].( 2014-11-03)[ 2016-7-31].http:///fortune/2014-11/03/c_1113097444.htm.

[23]馮創志.土地拋荒屢屢出現的警示 [EB/OL]. (2012-02-16)[2016-7-31].http:///comments/2012-02/16/c_111530572.htm.

[24]徐祥臨.“三農”困境之根源:雙重教條束縛[J].人民論壇,2011,(8).

[25].鄉村?市鎮?都會[M]//鄉土中國,鄉土重建.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253-254.

[26]劉彥隨,劉玉.中國農村空心化問題研究的進展與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

[27]龍花樓,李裕瑞,劉彥隨.中國空心化村莊演化特征及其動力機制[J].地理學報,2009,64(10).

[28]祝金甫,馮莉.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宏觀經濟管理,2011,(8).

[29]于水,丁文.土地流轉糾紛的治理:從“碎片化”到“整體性”――基于江蘇SY縣的田野調查[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30]黃祖輝,王朋.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問題及對策――兼論土地流轉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8(2).

[31]黃延信,張海陽,李偉毅.農村土地流轉狀況調查與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1,32(5).

[32][美]西奧多?W.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M]. 梁小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64-74.

[33]黃宗智,彭玉生.三大歷史性變遷的交匯與中國小規模農業的前景[J].中國社會科學,2007,(4).

[34]黃宗智.發展還是內卷?十八世紀英國與中國――評彭慕蘭《大分岔: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J].歷史研究,2002,(4).

[35][英]E.F.舒馬赫.小的是美好的[M]. 李華夏,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73-78.

[36]國務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EB/OL]. (2014-07-30)[2016-07-31].http:///yzyd/local/20140730/c_1111862094.htm.

[37]魏后凱,盛廣耀.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進展、障礙與推進思路[J].經濟研究參考,2015,(3).

[38]文軍.農民市民化:從農民到市民的角色轉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6(3).

[39]劉遠風.劉易斯拐點后的中國農村空心化治理[J].經濟經緯,2014,31(1).

[40]鄧大才.改造傳統農業:經典理論與中國經驗[J].學術月刊,2013,(3).

[41]曹錦清.中國土地制度、農民工與城市化[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1).

[42]林本喜,鄧衡山.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對土地利用效率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浙江省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J].中國農村經濟,2012,(4).

篇7

孫強:首先是由于國家的經濟形態開始由外向型經濟向內需型經濟轉變。審視市場,我們會發現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一直是內需型經濟的舵手之一。另外在國家“十、十二五計劃”中都將“三農”問題重點提出,可見國家對農業、對民生的重視。再次,就陜西而言,我們調研了很多地方,發現陜西擁有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然而卻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們調查市場的同時也注意到一般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只是進行商品交易,不再做其他用途,這是一種資源浪費。我們進行分析研究之后決定開創一種新的模式,而這種模式也就是你們現在見到的和生國際。

中國商人:和生國際建立以后,面對的主要客戶群體是什么?

孫強:和生國際的客戶群體主要有三大塊,第一是二級地市、縣城、鄉鎮的分銷和批發;第二是賓館、飯店、酒樓、餐廳、高校食堂、政府餐廳的配送;第三是針對城市居民的零售。和生國際的產品貨真價實、物美價廉,我們為消費者構造世紀金花式的購物環境,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的食品交易服務平臺。

中國商人:對于和生國際這樣龐大的食品交易平臺,您在管理制度、人才任用方面有怎樣的舉措?

孫強:首先我們要建立專業化團隊——我們對全省人才庫進行篩選,與陜西省高級人才事務所進行合作。對于人才我們采用“前期篩選、中期交流、后期驗證”的12字方針,遵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合適的人放在合適位置”的原則。而且我們要求他們能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讓客戶滿意。我們這一行屬于服務業,因此做好服務是我們的工作重點之一。至于在管理方面我們會將國際國內的優秀管理制度加以學習,并根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合自身的管理體系。

中國商人:和生國際目前現狀如何?

孫強:和生國際采用商場化經營,以軍人服務社貨真價實的口碑高標準要求自己,是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三級重點項目。是集農副食品大宗交易、農副食品總部經濟、農副食品會展經濟三位一體的大型商業運營體。和生國際以“為民眾生活服務、為農民增收服務”作為持之以恒的企業宗旨,以“全力保證食品安全”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集眾多知名品牌于一身,堅持“名品薈萃,貨真價實”的戰略方針。目前,我們率先開展惠及農民和市民的“雙百工程”,并通過建設8小時到達的物流圈、發展會展經濟,打造“永不落幕的食品交易博覽會”服務于更廣大地區的民眾及商家。

中國商人:據悉,未來五年,西安市將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將著力增強九大服務業重點領域競爭力,其中在餐飲業領域,西安市將用五年時間打造與國際化大都市相適應的“美食餐飲之都”,面對這種情況、和生國際將會有怎樣的舉措?

孫強:和生國際作為中國首個樓廈式食品交易平臺,商貿物流最完善的食品交易大世界以及西安市政府重點支持的民生工程,項目所經營的各類農副產品、海鮮、冷凍品、水產品、副食品、干貨、調味品、土特產、糖酒、飲料、小食品、茶葉等有機綠色食品,將為西安市打造“美食餐飲之都”提供豐富齊全的食物材料,為發展大眾化餐飲奠定良好基礎,促進本地品牌連鎖發展,加速建設覆蓋居民區、商業街區、辦公區等重要區域的餐飲網點,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

中國商人:和生國際的“四大專業體系”、“競爭優勢”、“六大商業配套”、“特色功能”分別指什么?

孫強:四大專業體系即統一形象、統一招商、統一宣傳、統一服務。競爭優勢指立體交通,多維度物流網絡;高端樓廈“一站式”交易平臺;實體商鋪與電子商務互動經營;頂級軟硬件配套;低風險經營,高性價比獲益;空前的推廣力度;強勁的消費潛力;省、市、區三級政府重點支持。六大商業配套指物流配套、辦公配套、金融配套、設施配套、商務配套、網絡配套。特色功能指:貨物集散和現場交易功能、加工倉儲功能、物流配送功能、網絡商務功能、質量檢測功能、展示展銷功能、價值導向功能、綜合服務功能。

中國商人: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一員,您個人對和生國際有怎樣的期望?

孫強:現代服務業主要有兩大特征:高標準硬件設施,優質高效的軟件服務。和生國際發展方向清晰、思路明確、敢于創新,在市場定位方面,不但和其他傳統市場的定位錯開了距離,而且規劃更為宏大。我們的目標是在兩年內實現100億交易量,3年內實現200億交易量,直接帶動一萬人就業,間接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與此同時,為上游企業打開渠道,對下游企業進行聯合,通過整合全產業鏈優勢資源,構建和生國際的專業服務鏈,推動食品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為社會的穩定和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商人:對于和生國際未來的發展,您有怎樣的規劃?

孫強:在和生國際正式運營后,我們要在三年內完善這種運營模式,使其標準化、成熟化,成為一種可以在全國復制的模式。另外我們將充分利用和生國際的優勢,舉行大型食品博覽會,將和生國際打造成展現華夏5000年燦爛文明的中國食品文化館,使和生國際再上一個臺階。總之,我們要通過產業整合與經營模式創新,對三農問題的解決做出有益的探索。

篇8

關鍵詞:構建;“三農”問題;金融體系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問題,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而解決“三農”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解決“三農”問題上有其獨特的優勢。良好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對加快農村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龍江省“三農”問題的表現

目前,黑龍江省的“三農”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農民收入問題。農民收入低、增收難、城鄉居民貧富差距大,導致農民的經濟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農民的平等權利得不到保障。這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二是農業產業化問題。農業發展缺乏有效的企業拉動力,缺少較強的龍頭企業,現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三是農村建設問題。主要是三個落后:基礎設施落后、科技文化落后、鄉村面貌落后。這三方面的問題實質是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反映,是城鄉二元結構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如不盡快解決上述問題,從長期來看,不利于社會穩定,從短期來看,不利于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這將大大影響黑龍江經濟的發展,阻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黑龍江省農村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省農村金融體系在解三農問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諸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還是及其有限,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1.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村經濟方面發揮了主渠道作用,但農信社自身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1)目前,黑龍江省市(縣)的農業銀行在農村的機構網點已全面收縮,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經營業務伴隨著國有糧食企業改制、糧食流通市場化已逐步萎縮,郵政儲蓄不斷從農村抽吸資金,已經造成了農村金融供給不足和“一社難支‘三農’”的局面。

(2)農村信用社為“三農”服務的政策性與其商業化經營模式之間存在矛盾。黑龍江省農信社的發展歷史證明,在經過多次的重組和長期的行政計劃管理之后,農村信用社從內容到實質都不再具備合作金融的特性,已經變為按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運作,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金融組織。另一方面農信社又承擔著部分政策性的支農任務,并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農村信用社成了一個矛盾綜合體,多元目標沖突。農民對農信社既沒有控制權,也沒有管理權和收益權,導致農信社產權關系模糊、所有者缺位、尋租現象嚴重,最終發展偏離了設立時的初衷。

(3)農村信用社農貸業務以糧食生產貸款為主,規模化養殖及農產品加工營銷難以得到貸款,農村中小企業基本得不到貸款。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主要用于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以種植業小額貸款為主“春放秋收冬不貸”,貸款方式為3—5戶聯保,額度一般在3 000—5 000元之間。養殖業貸款占農業貸款額的比重在10%~30%之間,主要用于支持當地發展禽蛋業、奶牛養殖業,最高額度在1—3萬元之間,采取抵押聯保方式,多為一年期。農村中小企業貸款、籌資更為困難。

2.農村消費型貸款處在起步階段,民間借貸比較普遍。除農業擴大再生產外,農戶迫切需要的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助學貸款等分期償付的中長期貸款,目前仍然很難從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貸出。民間借貸(當地稱“抬款”)現象比較普遍,一般由親屬、朋友擔保,利息都在一分以上。

3.財政轉移支付項目少,地方財政基本上為“吃飯財政”,對農業經濟和農村社會發展的支持力量微弱。目前,中央與省級財政對市(縣)支持主要是轉移支付項目,包括糧食補貼、退耕還林補貼、人畜引水補貼等,而農田水利設施、村莊道路硬化、農村社區環境治理、農村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投入短缺、支持渠道缺乏,已嚴重制約了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

總之,黑龍江省的農村金融支持作用,僅處在維持農業簡單再生產的推進階段,與廣大農戶、企業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規模化生產的強烈需求極其不相稱,由此形成了三個不銜接,即“零風險貸款”供給與風險和收益并存的農業產業化資金強勁需求不銜接,農村金融機構的“恐貸”、“懼貸”行為與農戶、企業強烈的貸款作為不銜接,農村金融自身發展壯大與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社會進步的不銜接。這種由于金融供給方式不合理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格局,必須要采取措施加以打破,形成新的供需銜接、優勢互補、良性循環的經濟增長方式。

三、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高效新型農村金融體制的建議

充足到位的資金供給、高效便捷的信貸經營模式和基地企業規模帶動是黑龍江省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為此,如何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高效新型農村金融體系是解決黑龍江省“三農”問題的關鍵。構建一種以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發行為主體,以其他金融組織為補充,以擔保、保險企業為保障的新型農村金融體系,必將促進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步提高。

1.明確全省各金融機構為“三農”服務的義務,理順相互間的資金關系,形成農村資金的良性循環機制。落實各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義務,按其新增貸款的一定比例發放支農貸款,對投向龍頭企業的貸款比照農信社貸款利率的辦法實行一定幅度的浮動。進一步發揮農發行的政策性信貸支持作用,調整職能,擴大對農業、農村的服務范圍,開辦“三農”貸款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信貸業務,做好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扶持貧困地區發展,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工作;農業銀行要繼續堅守農村陣地,按商業化原則做好農業信貸工作,轉變觀念,講求效益,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尋找機遇,創新思路,辦好信貸扶貧業務,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農村城鎮化建設、支持鄉鎮企業和農村中小企業等等;人民銀行要繼續運用支農再貸款提升農信社支農后勁;農信社要結合雙流農村居民非農化、農村勞動力轉移等新情況,把服務“三農”作為業務經營的第一要務,把農民增收作為業務經營的根本出發點,把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業務經營的主要突破口,集聚信貸資金,結合優惠政策,積極調整信貸結構,不斷增加貸款投入,努力提升金融服務,實現支農社會效益與自身經濟效益的“雙贏”。

2.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發揮農村信用社支農主力軍作用。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農村信用社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把農村信用社真正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

3.落實國家扶持政策,增強農村信用社主力軍作用。政府要解決農信社的政策性虧損。建議國家對農村信用社開辦保值儲蓄而多付的利息給予補貼,并對農村信用社歷史遺留的和因承擔政府行為所形成的不良資產給予剝離。在稅收政策上建議適當給予一定的扶持。調整信用社的稅收政策,減征或免征農業貸款利息收入的營業稅,以減輕其經營包袱,使其輕裝上陣,更好地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地方財政應對支農貸款進行財政貼息。

4.適度放松農村金融的市場準入條件,允許農村民間金融組織合法化,重點支持農民自主參與的各種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農村金融的服務供給。在大部分農戶和農村企業普遍缺乏擔保抵押品的情況下,發展民間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間的鄉土信用資源,為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服務。此外,還應探索發展農業保險、大宗農產品期貨、農村存款保險機制,調整財政和金融政策等支農方式。

5.探索建立適應農民和農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民間借貸現象普遍存在,證明切實存在民間金融市場,民間借貸有利可圖。這是因為在經濟發展中,一部分農戶、企業先富裕起來、手中握有資金,一部分農戶、企業急需發展資金,由此必然形成民間借貸。因此,應規范發展民間金融組織,著手建立貼近農民和農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培育新型的農村金融市場競爭主體,解決農村發展資金緊張問題。

6.抓住契機,從根本上緩解農民和農村企業貸款擔保問題。積極促進各級政府和財政落實預算,安排專項貸款擔保基金,盡快成立農村貸款擔保機構。根據農村和農業生產的特點,嘗試推進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多種形式的擔保方式,精簡程序,增強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以信用鎮、信用鄉、信用村、信用企業、信用農戶及信用個人為主線的農村信用資信、信用等級體系,在有效防范信貸風險的條件下,便利農民擔保與受貸。其次,鼓勵支持建立“會員制”、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金融企業,采取“自愿入股、滾動發展、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改變過去單純的“資產抵押”為“資產資金雙抵押”,為股東提供股本多倍的貸款擔保額度和其他經濟合同的擔保。

7.建立和創新農村和農業保險產品。探索建立農村和農業保險產品,開發一些費率比例低、農民又急需的養殖業、種植業、抗災、農業運輸等方面的險種,既可使其成為農業保險新的業務增長點,又可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楊雍哲.論增加農民收入的成功之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汪金敖.農民增收制約因素及宏觀對策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2002,(9).

篇9

[關鍵詞]鄉村旅游;三農問題;破解

“三農”問題對我國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影響深遠,任何時候都應倍加重視。切實加強農業、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與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國經濟工作的重心。而要讓農民收入有較大幅度增加,須優化現有農業產業結構,加速壯大第三產業,高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創新農村發展道路。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結構優化、農民收入增加以及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由于旅游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致使財富、技術與產業部分從城市流向農村,增加農村自我發展能力,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因此,鄉村旅游在眾多國家和地區被認為是遏制農業走向衰退與增加農民收入的極佳手段[1]。鄉村旅游作為朝陽產業、綠色產業、開放產業與民生產業,與“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發展理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及共享)緊密相關,在扶貧攻堅、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中大有作為。近幾年來,我國鄉村旅游發展迅猛,對滿足城市居民旅游需求與發展農村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實踐證明,發展鄉村旅游是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農村地區創新經濟發展模式與創新城鎮化的明智之舉[2]。這也契合了中央有關“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構全新農業經營體系”以及“完善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因此,發展鄉村旅游將有力地助推“三農”問題解決。

1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及國內外研究簡評

1.1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鄉村旅游最早于19世紀出現在歐洲。1865年“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在意大利成立,標志著鄉村旅游從此誕生。相較而言,我國鄉村旅游發展晚于歐美發達國家,20世紀50年代開始萌芽,20世紀80年代興起,20世紀9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3]。以2005年國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03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為標志,我國鄉村旅游開始了組織化、標準化與規模化發展。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類型主要有三種[4]:(1)城郊農家樂型。該種類型的鄉村旅游利用緊鄰城市的區位優勢,依托鄉村差異性資源與城市市場相鄰關系,開發滿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項目。(2)景區農家樂型。此種鄉村旅游主要是通過借助風景名勝區的強大吸引力,開發設計各類旅游項目以滿足旅游者(包括城市居民與鄉村居民)的需求。這些分布在旅游景區周邊的農家旅店(以景區為依托),為周末來郊野景區旅游的客人提供食宿服務,其產品優勢是兼有自然環境與風景名勝。(3)農村農家樂型。該種類型的鄉村旅游散布在廣大鄉村地區,其產品優勢在于優美的自然環境與宜人的氣候條件。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并且帶薪假期制度不斷完善,人們對鄉村自然環境與人文風俗的向往與追求,助推鄉村旅游快速發展,鄉村旅游對農業結構轉型升級、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推進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等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1.2國內外鄉村旅游研究簡述

1.2.1國外鄉村旅游研究簡述。國外鄉村旅游發展較早,相關研究較為全面深入,國外學者主要對鄉村旅游發展問題、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居民態度與居民感知以及鄉村文化旅游等進行了研究。關于鄉村旅游發展問題的研究,國外學者主要通過對案例發生地進行分析,在研究鄉村旅游發展狀況的基礎上提出有關鄉村旅游的認識與感悟。MartinOppermann(1996)[5]通過對德國南部鄉村旅游發展的研究,指出鄉村旅游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以及改變居民傳統觀念,同時也得出鄉村旅游由于規模小且受季節影響致使其貢獻較小;RosaMariaYaguePerales(2002)[6]以西班牙為例,深入研究了傳統鄉村旅游與現代鄉村旅游的差異;ChristopherS.Thompson(2004)[7]指出鄉村旅游除了是商業機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是當地居民認識鄉村生活意義的理想途徑。對于鄉村旅游中居民態度與感知問題的研究,M.DolorsGarcia-Ramon、GemmaCanoves、NuriaValdovinos(1995)[8]通過對西班牙兩個鄉村旅游案例發生地進行深入研究,指出鄉村旅游增強了女性家庭責任,拓寬了居民收入渠道,女性環境保護意識也得以提升;M.JeannieHarvey、JohnHunt、CharlesC.HarrisJr(1995)[9]選取旅游低度發展、旅游中度發展與旅游高度發展三類地區,探索了三類地區女性與男性對旅游感知的差異以及三類地區女性旅游感知的差異;MichaelD.Smith、RichardS.Krannich(1998)[10]則通過收集美國四個鄉村旅游地數據,深入探討了居民對鄉村旅游的感知狀況。關于鄉村文化旅游的研究,MoyaKneafsey(2001)[11]探討了當地居民參與鄉村文化旅游的影響因素以及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模式;RobertMacDonald、LeeJolliffe(2003)[12]通過研究法國Acadian地區鄉村旅游的發展,認為該地區鄉村文化旅游發展經歷了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發展鄉村文化旅游需堅持五個原則(即真實性與質量原則、教育與解說原則、保存與保護原則、當地優先與容量原則、合作原則)才能做到可持續;MaiaLordkipanidze、HanBrezet、MikaelBackman(2005)[13]在研究瑞典Soderslatt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上,指出企業合作因素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1.2.2國內鄉村旅游研究簡述。國內學者主要對鄉村旅游開發的意義、鄉村旅游規劃、鄉村旅游市場、鄉村旅游開發對策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研究。關于鄉村旅游開發意義的研究,粟路軍、王亮(2007)[14]指出鄉村旅游開發對城鄉統籌發展、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唐建兵(2007)[15]認為發展鄉村旅游不僅直接效應(如實現生產發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促進鄉風文明等)明顯,而且關聯帶動效應(如促進鄉村社會、文化事業及環境保護發展)亦十分顯著;賈紅風、李云霞(2009)[16]則認為鄉村旅游業能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速美麗鄉村建設。張進偉(2016)[17]指出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傳統農業產業化,實現傳統農業區域可持續發展。關于鄉村旅游規劃與設計的研究,唐建兵(2007)[15]在深入研究鄉村旅游規劃中存在誤區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進措施;曹國新(2008)[18]認為鄉村旅游開發規劃總體上經歷了由“游客之極(強調風格)的規劃模式”到“遺產之極(強調趣味)的規劃模式”再到“多元互動(強調綜合)的規劃模式”的演變過程。程哲等(2016)[19]指出旅游驅動鄉村轉型發展的關鍵在于注重產業融合,加強生態環保,創新開發模式,重視社區參與。關于鄉村旅游市場方面的研究,李桐、張曉智(2008)[20]指出:基礎設施不能適應旅游發展的需要、鄉村旅游市場制度建設滯后以及農民的素質偏低等是鄉村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盧沖、張曉慧(2008)[21]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解決我國鄉村旅游市場發展問題的應對策略;鐘曉鵬、陸林(2010)[22]以合肥市民為研究對象,在探索合肥市鄉村旅游發展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余兵(2015)[23]對新媒體語境下鄉村旅游產品營銷方式創新進行了研究,并提出具體的營銷方式。關于鄉村旅游開發對策方面的研究,李俊梅(2012)[24]從鄉村旅游經營主體與政府管理部門主體兩個角度研究了基于地方旅游產業促進政策的鄉村旅游發展對策;蔣述東(2012)[25]基于城鄉統籌的視角,從鄉村旅游規劃、資源開發、經營策略、旅游人才、旅游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發展重慶鄉村旅游的對策;彭順生(2016)[26]在分析我國鄉村旅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的應對措施。

綜上所述,國外鄉村旅游發展早于國內,相關研究也較全面成熟,國外關于鄉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鄉村旅游發展問題、鄉村旅游中的居民態度與居民感知以及鄉村文化旅游等方面。相較國外,國內鄉村旅游發展較晚,相關研究不及國外成熟,但國內學者從鄉村旅游開發的意義、鄉村旅游規劃、鄉村旅游市場等方面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國內外鄉村旅游研究理論成果對于指導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實踐將起到積極作用。

2發展鄉村旅游對破解“三農問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2.1有利于拓寬就業渠道,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旅游業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面廣且就業方式靈活多樣。根據相關統計,旅游業每提供1個直接就業崗位,便會增加5至7個間接就業崗位。鄉村旅游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夠就地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就業機會。首先,鄉村旅游對從業人員的進入門檻要求較低,而且不存在年齡、性別等限制,農村剩余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在技術技能要求高的行業就業難度較大,但在技術技能要求相對較低的鄉村旅游中,由于村民對當地文化、環境等較為熟悉,通過一定的旅游服務技能培訓,這些農村剩余勞動力(包括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便能從事導游接待、衛生、景區管理等工作,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找到用武之地,使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成為鄉村旅游的主力軍。其次,從事鄉村旅游的村民可以兼顧旅游與農耕。當進入農忙時節,農民從事農耕操作;進入農閑時節,農民可從事鄉村旅游,極大地拓寬了就業渠道[27]。因此,開發鄉村旅游能夠增加就業機會,就地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2.2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其脫貧致富

鄉村旅游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具有較強的乘數效應。據統計,旅游從業部門每增加1元收入,將為社會帶來6-7元的綜合經濟效益[28]。發展鄉村旅游,一方面能促進產業鏈延伸,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將農村的無形資源(如農業生態效益、鄉村文化等)轉化為經濟資源,增加鄉村居民收入。由于鄉村旅游具有投入成本低且收益回報快、經營風險不大、經營方式多樣且靈活等特點,因此,特別適合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開發。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鄉村旅游,通過旅游業的帶動輻射,能大大提高該地區自我發展能力,使當地居民脫貧致富。由于鄉村固有的自然景觀、農耕生活、民俗民風等,村民可以不離開鄉村在家經營鄉村旅游。另外,村民也可以選擇入股的方式,參與旅游項目,增加收入來源。同時,鄉村旅游的迅猛發展也促進了生態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成為廣大農民一條強勁的收入源泉。

2.3有利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鄉村旅游是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的產物,其借助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多姿多彩的鄉村文化及農業生產活動場景吸引旅游者前來觀賞、體驗、休閑度假。鄉村旅游者追求“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因此,鄉村旅游經營者應以市場為導向,變革原有農業結構,充分利用鄉村的自然文化景觀,大力發展農特產品,提高農業的觀賞性,塑造宜人的自然人文環境,為游客提供靈魂的歸宿。而這樣必然會增大經濟作物的比重,有利于農業結構優化,形成區域農產品特色化。鄉村旅游的高關聯度必然會帶動相關產業(如商業、農產品加工業、咨詢業、建筑業、物流業、交通運輸業等)快速發展,促進農業向第三產業的延伸與滲透,產生諸多新業態,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鄉村旅游突出鄉土性與農業特色,堅持農業資源開發與自然生態有機結合,關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業持續健康發展[29]。

2.4有利于提高鄉村居民素質,促進鄉風文明

眾所周知,開發鄉村旅游能夠增加農民收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這是鄉村旅游給農村物質層面帶來的變化。精神層面,鄉村旅游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在鄉村旅游的推動下,鄉村居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裕,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蓬勃發展。鄉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城鎮旅游者,他們為鄉村帶來大量信息與先進的理念,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農民的思想與行為。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許多地方建起了圖書閱覽室、文化交流室等,開辦了各種文化補習班與技能培訓班,極大地提升了農民的文化水平與專業技能。另外,有許多村民為了適應鄉村旅游發展的需要,更好地與游客溝通交流,積極學習普通話和外語(通過閱讀、網絡自學等方式),個人素質得以全面提升。部分農村還組織村民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環境保護、生態文明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所有這些都有利于鄉村居民素質提升,鄉風日益文明。

2.5有利于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鄉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場是城市居民,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能為鄉村地區帶來富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促進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有力地推進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進程。發展鄉村旅游能促進農村資金加速流轉,積累農村建設資金,緩解廣大農村資金供給不足的困局,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注入資金源泉。便捷的交通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必要條件,因此,建設與維護道路交通、生態環境與基礎設施是發展鄉村旅游的要務。各鄉村旅游目的地為了吸引游客,為游客提供美好的旅游體驗,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斷完善優化接待設施,加強環境保護,美化村容村貌,形成天藍、水綠、山清、人和的優美鄉村畫卷。

2.6有利于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推進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發展鄉村旅游能引導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傳向農村,促進鄉村居民與城市旅游者物質與文化交流。來自城市的鄉村旅游者在價值觀念、消費水平等方面處于強勢文化地位,會對處于相對弱勢文化地位的鄉村居民產生一種示范效應,促使弱勢文化向強勢文化靠攏,有利于城鄉文化融合發展。與此同時,為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涵蓋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各鄉村旅游目的地政府也積極采取措施(如集體出資、個人投資等)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道路、通訊、供電、供水以及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與提升,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別日漸縮小,為城市鄉村統籌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因此,發展鄉村旅游,能促進鄉村農業由弱轉強以及城鄉二元結構向一元結構轉化,加速鄉村非農化與城鎮化進程,有效破解“三農”問題,推進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30]。

3發展鄉村旅游以破解“三農問題”的思路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當前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而發展鄉村旅游是基于我國國情而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因此,應積極推進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努力培育鄉村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為解決“三農”問題找到突破口。具體應從以下七個方面努力:

3.1政府引導,規范管理

鄉村旅游的發展與“三農”問題息息相關,政府應加強引導,在政策層面予以大力支持,以推進鄉村旅游業加快發展。國內外鄉村旅游發展實踐證明,在經濟社會欠發達的鄉村地區發展鄉村旅游初期,政府主導是取得顯著效益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應加強政府引導,規范鄉村旅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因地制宜探索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各地應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鄉村旅游發展的理想模式(如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旅游發展型、工業企業帶動鄉村旅游發展型、休閑產業帶動鄉村旅游發展型以及畜牧養殖帶動鄉村旅游發展型等)[31]。(2)合理規劃,科學管理。各地政府應對鄉村旅游發展進行資源評價、市場調研與科學規劃,努力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同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制定出臺扶持鄉村旅游發展的優惠政策(如銀行貸款、財政補貼以及稅收優惠等),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政策保障。(3)協調好各方關系。兼顧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是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真正惠及村民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應切實協調好當地政府、旅游投資企業以及鄉村居民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力避消極現象產生,使鄉村旅游成為破解“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3.2科學規劃,力避盲目開發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鄉村旅游項目,是農民在“農家樂”的基礎上自發發展起來的。許多項目在開發前沒有進行科學的規劃與市場調研,致使重復建設嚴重、項目特色缺乏、資源環境遭受嚴重破壞、項目整體建設水平低下、衛生狀況不容樂觀、旅游環境較差。同時,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主要是當地農民,由于整體文化素質低下及技能培訓缺乏,其接待服務水平偏低,甚至有的地方時常發生“蒙客”“宰客”現象,嚴重損害了旅游形象。鄉村旅游要健康持續發展,“高起點、高水平”的發展道路是其必然選擇,而科學合理的規劃是重要保障。因此,發展鄉村旅游要做到規劃先行,將鄉村旅游規劃與農村其它發展規劃(如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村鎮建設規劃等)相結合,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及資源持續利用相統一,努力建設完善基礎設施以改善農村環境,制定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計劃、提升其服務意識與服務質量,從而促進鄉村旅游開發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環境效益協調發展[1]。

3.3塑造品牌,增強競爭力

鄉村旅游要擴大影響,提升知名度,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努力朔造品牌形象,增強競爭力。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加強品牌營造。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通過科學規劃鄉村旅游和營造鄉村旅游品牌,挖掘資源特色,形成不同的規模,促進鄉村旅游產業化邁向健康之路。(2)努力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質量是品牌延續的保障,國內外所有著名的品牌都是因為有質量一流的產品,鄉村旅游要朔造品牌,增強競爭能力,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升產品與服務質量,為旅游者提供優質、舒適的旅游服務和流連忘返的旅游體驗。(3)強化鄉村資源特色和文化挖掘。鄉村旅游的意蘊在于優美的自然生態風貌與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因此,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應凸顯鄉村宜人的自然環境資源,挖掘與包裝好鄉村文化,突出鄉村當地的特色文化與民俗風情,以此吸引外部資金投向鄉村旅游。(4)重視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對于塑造品牌形象意義重大,品牌定位不準確(定位過高、定位過低以及定位模糊等)將對產品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各鄉村旅游目的地在開發旅游的過程中,應根據其資源、市場等條件進行合理的品牌定位,滿足旅游者不同的需求。(5)做好廣告宣傳。品牌形象是消費者的主觀感受,其好壞取決于品牌本身的知名度與美譽度,社會公眾對品牌的信任度與忠誠度也對品牌形象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鄉村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要以旅游者為中心,加強廣告宣傳,不斷提升其知名度與美譽度。

3.4挖掘內涵,突出特色

特色是旅游產品的生命線,亦是鄉村旅游發展的生命線。鄉村旅游的特色突出地反映在兩個方面:(1)鄉村旅游產品的總體特色(鄉村旅游區與一般旅游區的差異)。“鄉村性”是鄉村旅游的重要標志,而獨特的農業自然資源與鄉村文化資源是鄉村旅游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因此,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應突出特色,體現“土”、“新”等特點,立足農業本身建設各類設施,避免鄉村城鎮化而導致自然風貌與民族特色的丟失。(2)各個鄉村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色。目前,旅游產品單一、缺乏特色以及經營理念雷同是我國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因為沒有深入挖掘鄉村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地方特色沒有發揮出來,造成“千村一面”的狀態。地方文化的獨特性與多樣性是游客向往鄉村旅游的一個重要原因,鄉村旅游為游客提供不同于居住地的多種文化體驗,農業生產的地域性與差異性也為多樣性鄉村旅游的開發提供了條件。因此,鄉村旅游開發應立足當地資源,深挖其內涵,將鄉村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與風土人情及傳統文化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朔造強勢旅游地形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自主旅游品牌。

3.5強化參與性,確保旅游者與鄉村居民利益

參與性原則包含旅游者參與及社區居民參與兩個方面。旅游者參與方面,隨著旅游者旅游經歷的不斷豐富,旅游者開始將目光由觀光轉向參與及體驗。人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渴望參與而選擇鄉村旅游,在此背景下,鄉村旅游初級產品(觀光農業)將難以滿足現代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開始轉而選擇參與性強的鄉村旅游產品(如體驗農家生活、品嘗農家風味、參加農事活動等)。因此,鄉村旅游經營者應把握市場需求,在開發旅游產品時凸顯旅游者的參與性需求,在各類旅游產品中豐富參與性內容。在鄉村居民參與方面,鄉村居民參與旅游開發是增加其收入、確保其利益訴求的有效途徑。因此,鄉村旅游解決“三農”問題應遵循鄉村居民參與的原則,因為旅游發展如果只讓少數人受益,扶貧與解決“三農”問題將是一句空話,只有農民廣泛參與到旅游開發中,才能真正讓鄉村居民脫貧致富,“三農”問題才能最終破解。政府應采取措施積極引導農民參與旅游發展,使其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真正受益者。一方面,通過鄉村居民參與鄉村旅游,能有效提升旅游產品質量,增強鄉村特有的文化氛圍,提高鄉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鄉村居民通過參與旅游,能夠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滿足其利益訴求,認識到保護鄉村自然生態環境與鄉村文化對發展旅游的重要性,并主動保護生態環境與鄉村文化,從而促進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

3.6培訓人才,提升服務質量

人才資源是鄉村旅游發展的第一資源,鄉村旅游要持續、穩定發展,就必須不斷提高鄉村旅游從業者的整體素質。在農民進入鄉村旅游行業之前,相關部門應對其進行旅游管理、市場經營、服務技能、法律法規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培訓,在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鄉村旅游工作,這將為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此外,對農民的培訓應持續不斷,將定期與不定期培訓相結合,努力建設學習型農民旅游服務團隊,這樣才能達到培訓效果,才能真正提高農民的服務技能與綜合素質,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保障。鄉村居民積極參與培訓、投身鄉村旅游活動,對鄉村居民而言,有利于提高個人素質,提高收入水平;對旅游經營者而言,為鄉村旅游持續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保障。

3.7加強環境保護,彰顯生態性

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是鄉村旅游開發的基礎,因此,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是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的前提。鄉村旅游源于人們對工業化與城鎮化負面效益的逃避以及對鄉村恬靜、溫馨、宜人環境的向往和追求,其基礎是優美宜人的生態環境。因此,開發鄉村旅游應遵循生態性原則,注重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與鄉村傳統文化,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為旅游者提供無污染、無危害、讓人心曠神怡的健康旅游環境。在具體設計鄉村旅游開發時,保護環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培養鄉村旅游經營者的環保意識,使他們在開展鄉村旅游時,能夠自覺保護環境,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力量;(2)厲行節約。廣大農村雖然資源豐富,但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在開發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應提倡節約,這樣才能保證鄉村旅游發展的持續性;(3)建筑材料應與鄉村生態環境相適應,盡量選用“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色彩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4)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為主(太陽能、風能、沼氣等),力圖減少對鄉村地區空氣的污染;(5)采取措施禁止“視覺污染”(如濫倒垃圾、污水橫流等)。

篇10

(山西財經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新時期“三農”事業發展的又一次浪潮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提出而掀起,我國的“三農”事業發展自此進入了高度發展階段。然而財政支持力度和投入量的日益增加,使得新的矛盾不斷暴露。本文揭示了財政支持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新時期“三農”事業;財政支持;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D42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5)19-0101-01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簡介:楊如馨(1992-),女,甘肅蘭州人,山西財經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農林經濟管理專業。

一、新時期“三農”事業發展財政支持存在的問題

(一)“三農”發展需求劇增,財政支持總量難滿足

從2006年開始,中央財政對“三農”事業發展的資金支持額度逐年增加,然而卻總是難以滿足其與日俱增的發展需求。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中央財政用于“三農”事業發展的資金占整體財政支持資金的比例不高。在2006年至2013年八年間,中央財政支持“三農”投入的支出金融相對最初2006年3517.2億元上升了到了2013年的13799億元,然而在中央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卻不滿兩成;第二,中央財政對“三農”事業的支持范圍較大,其中不乏南水北調等大型工程,過分夸大了“三農”支持資金金額;第三,中央財政對“三農”事業支持后勁不足。中央財政支持的增長率從2008年達到最大值后就處于下降態勢,這就說明中央財政的支持力度逐漸減弱,缺乏一定的支出后勁。

(二)“三農”區域發展不均,地方財政資金難到位

如果中央財政對地方涉農項目進行轉向轉移支付時,這就要求地方財政具有相應的配套資金項目,然而實際上,由于各個區域的“三農”事業發展的不均衡導致了地方財政對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配套資金處于短缺狀態。

(三)“三農”發展資金分散,財政使用效率難提高

從財政支持“三農”發展整體情況來看,其涉及部門較多,資金管理魚龍混雜,使得“三農”事業發展的財政支持出現了極為混亂的局面。很多支農資金的管理部門分割嚴重,而支農資金卻由多個部門支出,整體的作用效率大大降低,支農資金的使用也難以到位。以財政對農業生產事務支出為例,支出項目繁多,相互之間的協調性不高,很難保證不出現多部門管理而引起的重復和交叉現象。

(四)財政支持資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監督管理機制

由于監管力度不夠,監管制度不到位,使得資金配套難以實現、專項資金擠占及挪用等,即便是在事后進行大幅度整改,也很難達到預期的財政支持目標。根據云南省2012年7月至11月的縣市審計結果顯示,擠占挪用資金為1422.7萬元,虛列支出為789.75萬元,未按規定安排撥付的資金為1176.07萬元,由此可見在財政支持過程中資金未做到專款專用,其監督管理機制存在極大的漏洞。

二、新時期“三農”事業發展中財政支持對策與建議

(一)財政杠桿作用重提起,農村金融新投入

新時期“三農”事業的發展更傾向于可持續發展,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持必不可少,如果僅僅是依靠政府的財政支持將很難達到預期的突破效果,“三農”的發展需求也同樣無法滿足。此時就要求以財政支持為杠桿,撬動農村金融的新發展,實現農村金融的“自我開源”。現如今我國的“三農”面臨著成本與風險的雙重壓力,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出臺適宜的稅收優惠與財政支持政策,以此來引導“三農”事業獲取更多的信貸投入。

(二)財政支持資金新模式,使用效率再提高

財政支持資金在“三農”事業發展中的投入不能單單停留在“開源”模式上,還要結合“節流”模式同步進行,在這里最為明確的實施方法就是清理與歸并支農資金。首先,通過對財政預算編制環節的改革,實現財政部門內部的支農資金協調、統一安排和規劃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發展狀況確定財政支農資金的應用范圍,積極做好各級涉農部門的協調,盡可能以支農資金的本質與初衷有效整合支農資金。加強部門支農資金使用預算管理,完善安排與規劃;其次,做到中央、省級、縣級三級支農資金使用的合理配合。以中央財政支持為大環境,大力發展省、縣兩級支農資金的整合,同時增強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的資金使用監督工作;最后,重點加強縣級財政支持發展。將貼近于當地發展的農業生產、小型支農項目等交給縣級相關部門,提高本地資源的利用率。

(三)財政支持監督新機制,“三農”發展創新高

財政支持“三農”事業資金的規范以及利用率的提高都離不開監督機制,財政支持監督新機制的建立為財政支持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一方面,強化財政對支農資金使用的管理力度,在安排與規劃等方面嚴格執行相關監督政策,同時做好責任追究體制,對于資金的貪污、挪用、擠占等行為嚴肅處理;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鄉鎮的財政監督作用,建立科學績效考評體系。將財政支持資金的使用情況、使用效益等進行有效地評估與審核,從而提高財政支持“三農”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綜上,結合經濟、社會以及政治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創建監督新機制,優化支農資金結構,創出“三農”發展新高。

參考文獻:

[1] 黃黎平.財政支農支出對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研究[J].農業經濟,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