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的具體表現范文
時間:2024-01-04 17:47: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三農問題的具體表現,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二元結構 城鄉一體化 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D620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我國目前存在的三農問題,也就是發展經濟學講的二元結構問題。為了改變這種二元結構,我國從1979年起,先后推進了以農民家庭承包責任制為內容的農村改革,所有這些改革和發展的措施,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具體表現在:以非農化解決農業問題,以城市化解決農村問題,以市民化解決農民問題。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城鄉互動、工農互促進入了新的起點。
二、我國城鄉的二元結構問題
(一)我國的二元結構狀況。
原來的發展中國家都是農業國,其經濟發展必然有個工業化即非農化的過程。大部分發達國家是在農業在制度和技術得到現代化改造后進入工業化階段。我國不是這樣,一方面在人均GNP較低的水平上推進工業化,另一方面在傳統農業沒有得到根本的現代化改造的條件下推進工業化。
(二)改變二元結構實現一元的方法。
面對二元結構狀況,其路勁,在發展經濟學界有截然相反的兩種思路。一種思路以劉易斯為代表,以農業中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為由,指出改變二元結構的基本途徑是,農業剩余勞動為向現代工業部門轉移,現代工業部門擴大資本積累,直至農業部門剩余勞動力轉移完畢,工業部門反過來支持農業部門進行技術改造。另一種思路以舒爾茨為代表,認為農業部門不存在剩余勞動力,農業中現有生產要素已得到了最有效利用,改造傳統農業的路勁是農業中引入新生產要素。
三、農業現代化
(一)農業技術現代化。
人們對農業技術現代化一般關注的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技術和提高農業產量的技術。中國正在推進的農業技術現代化,雖然需要有足夠的投入,但是不能依靠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資源,這要走綠色革命的道路。這涉及到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農業生產要素現代化。
從農業發展的進程看,農業要素的流動對農業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農業現代化不只是要提高勞動生產率,還要提高包括資本、勞動、土地、技術在內的全要素生產率。在傳統農業中生產要素已經得到充分利用,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是引進新生產要素。
四、農村現代化
(一)城市化。
城市化是個世界性的現象。它的最初定義是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因此,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作為指標衡量的。它基本上是指轉移出來的剩余勞動力到城市就業。
(二)城鄉一體化。
從發展的進程分析,城市化并不是人口和要素單向的流向城市,在城市具有發展的中心地位后,城市化就要轉向,也就是推進城市現代要素向農村擴散,農村逐步成為城市化所要“化”的重點,實現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城鄉一體化。
五、農民現代化
(一)農民收入問題。
中國三農問題的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以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啟動國內需求、消除過剩生產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當前實現農村勞動力就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的首要政策。
(二)農民市民化。
人的現代化包括農民的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需要與農民現代化結合在一起,可行的途徑是農民不進城就市民化。其內容是農民享受平等的城市人的市民權利,城鄉居民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平等,城鄉生活方式趨同,公共物品的享受權利平等。
六、結論
本文在分析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源是出于人為形成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之后,分析了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途徑,即三農現代化。歸結起來,農業現代化突出建立在科技進步基礎上的農產品品質的現代化;農村現代化突出農村生活和居住環境的現代化;農民現代化突出農村市民化。在這個高度上推進三農現代化,就不僅僅是現有農村和現有農民的問題,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推動。
參考文獻:
[1]洪銀興、劉志斌等.三農現代化的現代途徑.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2]舒爾茨. 改造傳統農業. 商務印書館, 1987.
[3]劉易斯.二元經濟論.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4]任保平.論中國的二元經濟結構.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3(2).
篇2
進入經濟轉型期的我國農業所展現出來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結構的變化。原來是農業輔助工業,現在是工業反哺農業,這足以表現政府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政府先后出臺若干政策法規,對整體的結構形式做出宏觀調整,保證農業與工業發展的平衡。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化差異明顯,這是國情使然,在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沒有農村的支持,也就沒有當前的良好形勢。目前,我國城市已經具備足夠的能力帶動農村一同發展,國家也開始實施以城帶鄉的戰略。這一整體局勢的變化,必將影響到農村生產要素的模式。
2轉型期給農業經濟管理帶來的挑戰
2.1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問題,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生產機制滯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與以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生產不相適應,增加了發展現代農業的難度;農業從業人口整體素質亟待提高。我國當前農業產業從業人口知識結構單一,整體教育水平偏低,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2.2現代化農業發展戰略對管理模式的影響
現代化農業戰略的推進,會對農業經濟管理內容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轉變以往的管理模式,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甚至阻礙農業的發展進程。改革開放后,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期,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全面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大力推進了農業現代化進程。但是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分散經營的農業生產體系,相對滯后的農業產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在進入新世紀的今天,農業生產的外部條件及農業現代化的內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得我國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明顯,具體表現在:首先,現在農業發展提出了“生態化”這一概念,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表現了人類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發展觀。在這一理念的倡導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必定會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下足功夫,隨之會帶動農業管理思維的改變;其次,雖然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但是農業的發展水平較世界上先進國家來看還是落后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數大的原因,發展比較緩慢,缺乏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讓使我國農業應對世界局勢的變化也是今后農業管理中重點研究的內容。
3轉型期農業經濟管理淺析
3.1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
工農產業結構的變動必然會打破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拉長農業的整體產業鏈,改變以往只注重片面性的管理體系,將目光重點放在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管理上。不僅如此,還要細化農產品的加工,構建服務于農業的大物流,開辟農村綠色食品市場,并抓好質量關,這些都是未來農業經濟管理項目中的重點。
3.2推進城鄉間的循環流通
接觸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勢必要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而這也是農業經濟管理需要探究的課題。目前,我國城鄉間的聯系模式主要還是生產要素之間的流通,城市的工業化作為農產品加工的中間過程,農產品作為工業的原料基礎。對于今后來說,城鄉間的聯系模式必定會增多,提升生產要素的大循環、大流通,將會是今后農業經濟管理學科所要研究的一個重點領域。
3.3建設現代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將“服務于民,幫民致富”作為行動的基本指導原則?,F代農業管理服務體系必須要順應時代潮流,建立科技服務占,將建設、運營和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在探索中找出一整套服務于中國農民生產與生活的解決方案,解決中國三農領域的現實問題??萍挤阵w系必須把農業生產的基礎要素組合在一起,強調市場重新配置生產要素,為農民致富提供多元空間,進而幫助農民解決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多方面的民生問題。把科技的管理模式作為農民致富方案和工具的提供者,問題的解決者,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貼身管理運營商,為農民生產、生活建設一個管家式平臺??萍脊芾眢w現在:首先,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涵蓋了農業生產領域生產資料一站式交易、從種到收一條龍服務、科學種植技術指導、農用機械及勞務的農事服務等內容,解決農民“買難”與農村“有地沒人種”的問題;其次,通過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搭建農副產品收購、糧食銀行、農副產品期貨、現貨交易平臺,解決農民“賣難”問題;此外,通過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為農村市場引入金融信貸服務、互聯網應用技術,提供就業信息、擇業指導培訓等,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幫助農民開源節流,拓寬農民增收途徑。
3.4從實際出發,科學規劃
首先要以實際為出發點,積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讓科學服務于農業生產。組織三農問題專家,針對具體情況研究制定出符合農村生產發展的科學管理方案,通過基層調研,聽取群眾意見,證明方案可行后便大力推廣到全國各鄉村實施。
3.5多渠道融資,解決資金困難
農業經濟管理離不開資金的支撐,除了政府的撥款外,還應借助于社會多方面的力量,充分發揮工業反哺農業的特點。此外,政府還要統一規劃,出臺惠農扶農政策,鼓勵吸引社會各企業的加入,引導他們向農村投資,興辦鄉鎮企業,這不僅可以加快新農村建設速度,重要的是能夠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3.6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當前我國政府鼓勵大學生下鄉做“村官”,但這一舉措還遠遠解決不了農村技術人才缺失的現狀。如今農業生產已經不是原來單靠人力簡單耕種的情形了,大型機械化播種收割設備已經遍及全國的農村地區,農業生產走向多樣化,這些都需要大量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作為支撐和骨干。當地政府在提倡大學生下鄉的同時,還應免費開辦技術培訓學校,面向的對象是基層農民,主要培訓內容是基本的生產技術常識和信息化生產設備操作知識等。
4結語
篇3
[關鍵詞]“三農”問題;基本途徑;教育創新
[作者簡介]孟凡忍,汽車管理學院政治教研室副教授,安徽蚌埠233011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5-0188-02
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農業大國,這是我們的基本國情。“三農問題重中之重”應該作為我國教育界的主要任務,解決“三農”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員到學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說過:嚴重的問題在于教育農民。筆者認為,的論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農”問題的實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教育的欠缺: 農民受教育少。農民數量多,占全國人口70%左右,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在農村勞動力資源中,文盲有3593萬人,占6.8%;小學文化程度有17341萬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有26303萬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有5215萬人,占9.8%;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有648萬人,占1.2%。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7年,僅相當于初中二年級的水平。農民由于受教育少、文化低,身份轉換、經濟收入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農村教育差。盡管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農村教育,但是,農村教育與城市的同類教育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具體表現為:師資條件差,師資學歷低,師資結構不合理,授課水平和授課種類普遍落后于城市;學校設施差。校舍、教學儀器、器械、圖書室普遍落后于城市。 農業教育水平低。一是農業教育體系不健全,農業教育知識和人才儲備不足;--是基層農業教育推廣體系落后,農業教育成果應用率不高;三是農民種田技術落后,不會應用科學種田。農業教育整體滯后。據調查,在我國農村,農民“盼致富、無思路;想致富、無技術;求致富、無門路”是普遍狀況。農業部的調查數據表明,懂得如何使用農藥的農民不足三分之一。 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就要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在教育上創新,實行“三化”、“三條路”并走。
一、富余勞動力要技術化,走農民致富之路
農村富余勞動力的現狀是文化程度低、沒有專業技術,主要是靠體力勞動,因此,勞動收入低,轉移就業困難。我國正處在工業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中缺的不是體力勞動者,而是技術工人,尤其是高級技術工人。我國的產品質量低于國外的同類產品,產品生產廢品、次品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據有關方面估算,未來10年,我國技術工人和高級技工每年的缺額都在1000萬以上。國家要在財政上、技術上和教育上給予支持,把更多的農民培養成現代產業技術工人。由于經濟落后和一些歷史的原因,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且科學技術知識欠缺,因此,教育農民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全面提高農民素質。要在農村大力實施“強智富腦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專業技術上崗證培訓工程”,要建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體系和機構,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職業教育,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素質。讓他們人人掌握一項致富的技術,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作為富余勞動力比較集中的縣鄉(鎮)要投資興辦現代產業技術培訓學校,無償對富余勞動力進行培訓,與企業簽定產業工人供給合同,保證培養的對象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二、新生勞動力要知識化,走農民市民化之路
讓知識化的農民進城市民化,降低農村人口數量,這是解決農民問題的根本之道。而農民知識化的前提則是抓好教育,主要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技術技能教育。占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要城市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僅僅靠發展農村經濟拉動或者干脆讓農民直接將身份變化為市民,落后的生產力的提升不會是一蹴而就,只有讓農民特別是讓農民的下一代接受“普九”教育,接受職業技能教育,等這些孩子成長起來,走進城市市民化,自然就可以將現有的農村人口降下來。新生勞動力知識化,按照國家現在的政策,中等職業(含)以上學生入學可以取得城鎮戶口,如果每年招收800萬農村初中生上中等職業學校(國家計劃2010年中等職業學校年招生達到800萬人),10年就是8000萬,再者每年農村籍的高中生考上大學約200萬,10年就可以減少約1億農村人口。采取政策創新的選擇是:首先,要大力發展農村義務教育。要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整個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優先領域。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的教學條件,城市對口支援農村義務教育,為新生勞動力向更高的層次發展、向城市轉移做好文化上的準備。其次,把中等及中等以上職業教育的重點放到農村去。職業教育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我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而現在農村富余勞動力文化低、沒有技術,無法滿足第二、第三產業的需要。完成義務教育的準勞動力,如果不繼續享受中等以上的職業教育,就將演變成新的體力型的勞動者。在落后地區要幫助貧困的初中畢業生進入中等職業學校,要為他們提供完成學業的經費。國家已開始實施資助政策,這對于消除貧困、加速中國城市化進程具有雙重的意義。
三、農業勞動力要科技化,走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
篇4
一、什么是現代農業企業
現代農業企業是以技術和信息技術為先導,現代技術高度密集的科技型產業,面向全球經濟和農工貿一體化經營的現代企業,就是現代科技及其應用水平、現代工業及裝備水平、現代管理技術及管理水平、現代農產品加工及加工水平、現代農產品流通技術及水平為基礎的產供銷相結合,農工貿一體化的、高效率與高效益的新型農業企業,核心是現代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
二、現代農業企業的特征
現代農業企業與傳統農業企業相比主要表現出以下特征: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企業僅僅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局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農業的內涵得到了拓寬和延伸,農業的鏈條通過延伸更加完整,農業的領域通過拓寬,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企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局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布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于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三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企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后的局限性,實現了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四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企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了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現代管理手段的運用。
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企業特征是經營企業化、生產規?;a品標準化和效益最大化。農產品加工率超過90%,加工環節的勞動力遠遠超過農業生產環節的勞動力。
三、現代農業企業發展的經濟學標準
黨的“十”明確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現代農業企業發展的經濟標準是:即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在80%以上;農產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農業投入占當年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農業勞動力占全國勞動力總數的比重低于20%,每個農業勞動力來自農業的收入至少能養活10人。
我國離現代農業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發達國家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每年生產谷物25噸、肉類3至4噸,而我國僅是人家的1/20和1/14。據2004年底的統計,中國鄉村人口仍占58.24%,人均耕地也只有1.5畝。2003年中國城市化率為40.5%。2005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農民收入僅相當于城市居民收入的31%。
四、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
我國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糧食短缺、水土資源緊缺的形式不可逆轉,而且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濟相對落后,中國的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問題。農業現代化是中國農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幾代人的追求和理想。當前我國農業正處于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關鍵時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農村工作,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手段、生產方式和生產理念的現代化,實現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無論是保障糧食安全,還是促進農民增收,無論是應對國際競爭,還是持續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解決農業的深層次問題,都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企業。
我國農業至今還沒有走出旺季“賣難”的傳統農業怪圈。再次說明,延伸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業產業(群),發展商品型的現代農業企業是我國當前發展現代農業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抓手。
五、現代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
現代農業企業要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筆者認為企業應采取以下經營管理模式,實現產業的規?;唐返臉酥净?,效益的最大化
1.加強企業種植基地的建設,實行土地集約管理、機械化耕種,提高勞動效率,實現企業的規?;l展?,F代農業企業應打破傳統的土地分散管理,將農民部分土地流轉到企業來,實現農場化,機械化、科學化的耕種模式,實現“一村一品”,讓農民成為企業的產業工人,享受收益和各種福利待遇,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企業勞動效率,農民收入有保障,同時可以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糧食安全問題,實現現代農業的規模化發展,保證企業原料供應,從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2.實現糧食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糧食附加值,形成產業鏈條,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糧食初深加工是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形成企業產業鏈條,提升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和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是企業可持續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企業實現企業經營化、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社會化、效益化的有效保障。
篇5
一、我國農村金融供給現狀分析
農民金融發展權是一種理應歸屬于農民的金融利益,一種無差別的綜合性全力,一種關乎農民生存與發展的人權,其內容包括農民金融發展的平等權利,農民自由進行合作金融的權利與農民有獲得國家金融資源供給的權利[1]。農民金融發展權的實現狀況與我國農村金融供給的現狀密不可分。從農村金融供給的主體來說,目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已經形成了包括商業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機構在內的,以正式金融機構為主導、以農村信用社為核心的農村金融體系。與此同時,民間借貸也悄然萌發,形成了一套在法律約束之外的非正規金融體系,與正規金融體系并存[2]。由此可見,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正逐漸步入正軌,市場化程度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農民的金融發展權過多的還是停留在“應然”階段,“實然性金融發展權”還處于起步階段[3],農民金融發展權的實現在短期內還存在著很大的障礙。
首先,正規金融有效供給不足,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各類農村金融機構的支農力度不足導致的。第一是傳統農村金融機構支農力度呈弱化趨勢發展。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出于自身財務及可持續發展的考慮,各類傳統的農村金融機構紛紛收縮縣級以下機構,將投資視角和服務對象從農村轉向城市,嚴重的商業化經營方式使其充當了農村資金的抽水機,農村資金的大量流入城市部門或收益較高的非農部門。同時,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尚不成熟。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誕生,對激活農村金融市場、完善金融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其還處于初級階段,各種運行機制尚不成熟,法律保障也不完善,有效的運營還需要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此外,其社會公信力也亟待加強。所以,相對于整個農村地區的嚴重的資金供給不足的問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也只是“杯水車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難題。
其次,非正規金融較低的法律約束性。對我國目前的金融市場來說,金融抑制極大的限制了經濟中投資的形成,從而使非正規金融的產生成為一種必然現象。實踐證明,非正規金融的存在對于活躍農村金融市場的融資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非正規金融機構發育層次低,組織松散,管理落后,在實踐中缺乏促進其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的制約和有效的監管,因而存在著較高的風險,使其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組織,而且國家的宏觀政策也不能直接對其發生作用,其發展受到了政府較強的排斥打壓作用。
農村信貸供給總量否能夠滿足需求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一是是否有足夠多的金融機構對農村地區提供服務;二是現存的金融機構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金融供給滿足廣大農民的有效金融需求[4]。目前,我國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種類單一,覆蓋率低,農村金融資源無法合理有效配置,農民無法享受普惠制金融服務,金融機構也難以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這就進一步導致農村資金持續外流,影響金融機構對“三農”的信貸投入,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使農村金融供求脫節,具體表現為“兩個錯位”,即:第一,服務對象錯位。出于自身財務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紛紛轉變服務對象,致使資金大量流入城市部門或收益較高的非農部門,支農資金并沒有真正用于扶持農村經濟的發展;第二,區域布局錯位。無論在金融機構的分布上,還是信貸資金的供給上,農村金融供給的地域差別都比較明顯,如東中西部之間、經濟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之間都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二、活躍農村金融渠道的途徑
歷史的經驗證明,發展農村金融,財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凇坝字僧a業保護理論”,財政對農村金融的扶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對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服務進行補貼,二是幫助農村金額機構分擔體制內無法轉移的風險[5]。就我國當前的國情,財政政策支持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
(一)進一步完善財政激勵與扶持政策。貸款貼息是時間跨度最長的財政支農政策,在繼續完善財政貼息制度,深化財政與金融的合作方面,我們一方面應該積極拓展財政貼息貸款項目,加大貼息資金規模,另一方面還應積極謀求國家通過財政預算的形式支持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并積極促進財政支農的法制化、制度化,同時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財政支出,探索建立多層次的救災風險準備金制度,這樣才可以避免單純的財政“輸血”,提高資金利用效率,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引導農村經濟朝市場化方向前進。
(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屬于財政的轉移支付機制,由于農業是弱勢產業,因此涉農行業受其影響,風險較高,稅收優惠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補償農村金融行業的特殊風險。但是,由于目前的稅收優惠政策還僅限于農村信用社,其覆蓋范圍相當有限,所以筆者認為,我們應當靈活變通,擴大政策覆蓋范圍,對于愿意服務農村的商業性金融機構適當放寬政策。在細化稅收優惠措施方面,也應該根據不同主體、不同行業、不同地區制定多重標準,使各類主體的風險得以有效的分擔。
三、我國農民金融發展權的保障
農民問題的根本是權利問題,解決農民問題的關鍵在于尊重、保障和實現農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6]。農民金融發展權的提出,為解決農村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三農問題”長期存在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背景下,重構高效的農村金融體系,提高農村資金利用率,切實促進農民金融發展權的實現,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性突破。因此,金融發展權必須作為農民的一項重要權利來看待,政策制定者和監管者也必須從賦權的高度認識農民的信貸和金融服務問題[7],這就需要我們從系統論的角度出發,從法律層面對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環境進行合理安排,構建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金融機構三方面嚴密可行的責任機制。
(一)強化立法
權利的保障首先應該得到法律的承認,只有先在法律上對權利予以確認,談權利的保護才有據可循[8]。因此,筆者認為,對金融發展權的保護,首先應當從確權開始,不僅要在法律上對金融發展權予以明確確認,還應該確認與其相關的子權利,從而形成完善的權力體系。具體的做法應當分三步走:
第一,尋求農民金融發展權入憲。憲法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要為農民金融發展權確立根本法上的依據,必須通過實現發展權入憲來解決,只要實現了發展權這一母體性權利的入憲,農民的金融發展權便順理成章的有了根本法上的依據[9]。因此,立法機關應當積極作為,促進發展權入憲,從憲法層面確立發展權的最高法律地位,實現在國家根本大法的視野下真正充分保障發展權,從而保障農民的金融發展權。
第二,制定單行法。金融發展權是發展權在當代的具體和深化,對金融發展權的有效保護不能只依靠憲法的總則性規定,還必須加強農民權益立法,有針對性的制定出一部單行法,營造農民金融發展權的具體法制保障線。
第三,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僅僅有憲法的規定,權利難以得到切實的保障,僅僅有一部單行法,其保護體系又稍顯單薄,要求尋金融發展權應然和實然的吻合,必須以金融發展權為核心,形成嚴密的法律體系。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我們的具體思路是,在憲法的指導下,積極促進農民權益保障立法,完善相關金融制度,并結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如社會保障法等,構建發展權完善的法律體系,從而減少農民發展權中諸多權力的流失。
(二)規范執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執法是法律運行中的核心內容[10]。針對農民金融發展權問題,執法的消極影響力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第一,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容易受到執法對象的影響;第二,在執法過程中行政干預較為嚴重,存在普遍的執法行政主導現象,極容易出現政府超越職權或的問題。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提高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另一方面應該積極完善相關的法律監督機制,提高執法的形式效力和實質效力。從金融機構的角度講,在實際運營中,它也存在著嚴重的有法不依,不按照政策規定辦事的現象。這需要我們繼續強化執法力度,進一步規范金融機構的運營程序,實行有效的監督管理。
(三)公正司法
傳統的法律糾紛主要是通過當事人的訴訟活動而得到司法救濟,但是,由于金融發展權是一項集體性質的權利,因而在某些具體案件時常常存在可訴性不足的問題,雖然這并不是一種應然的狀態,但它確實影響著這類案件的審理,成為金融發展權實現的障礙之一。所以,我們應該積極促進合理可行的責任保障機制,選擇國家、社會和個人三者有機結合的農民權利保障模式。具體說來,國家角度,應該進一步強化司法審查制度,逐漸將某些抽象行政行為納入司法審查的范圍;社會角度,應該鼓勵促進公益訴訟的發展,以公益為目的,以自益為形式,促進農民集體權益和個體權利的保障;個人角度,現代社會的糾紛解決,越來越多的傾向于采用協商、復議、調解、仲裁等多種司法程序之外的非訴訟的解決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衡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利,促進各方利益的實現。
篇6
[關鍵詞] 信息不對稱 農民工 就業
一、信息不對稱理論的內涵及其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信息經濟學中的重要理論,它由美國的三位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斯彭斯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經濟學家獲得了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所謂“信息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場交易中,當一方無法得知另一方的行為或無法獲知另一方行動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曉對方信息成本高昂時,交易雙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狀態,即參與市場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擁有更多的信息,處于信息優勢地位。信息不對稱現象表現為兩種結果: 一是信息占有優勢方經常會做出“敗德行為”; 二是信息占有劣勢方要承擔風險, 從而使自己面臨交易中的“逆向選擇”。由于“敗德行為”和“逆向選擇”的存在, 使信息不對稱市場缺乏效率。三位經濟學家的主要貢獻是探討了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市場如何運轉和失靈的。本文把這一理論的內涵得以延伸,應用領域得以擴展,信息不對稱理論可以理解為在某一點上,用工單位和農民工一方擁有較多信息,另一方擁有較少信息從而導致利益單方傾斜。在這一理論基點上對農民工就業進行解析,農民工和用人單位之間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的信息不對稱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賣方擁有更多信息,另一種是買方擁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當買方擁有更多信息,其表現是農民工不知道哪些企業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業時,對企業的真實情況、承諾的可信度、工資發放情況、工作環境如何以及勞動權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從而導致農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轉移的群體性,農民工就業難。當賣方擁有更多信息時,企業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選擇的農民工,但在招聘農民工時,對農民工的身體健康狀況、勞動能力、文化素質不能全面了解,企業招工難,出現“民工荒”現象。兩種情況的最終結果是農民工資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農民工就業難。
二、農民工就業中的信息不對稱原因分析
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對稱是絕對的、永恒的,而信息對稱則是相對的、暫時的,信息不對稱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農民工就業中的信息不對稱有政府、市場中介、農民工個人等方面的原因。具體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觀管理作用不到位
農民工就業難,很重要的原因是勞資雙方在勞動力市場上存在著信息不對稱,而就業信息的通暢需要政府做出努力。“農民外出務工首先是一個對國家城鄉政策調整與勞動就業環境(機會)、對城鎮勞動需求信息、對城鄉勞動收入差異信息的認識與發現的過程。而這樣一個信息過程主要不是依靠現代信息市場,而是鄉土熟人關系網絡?!鞭r民工就業主要依靠傳統的血緣、地緣人際關系,以“投親靠友”為主要特征,通過“資深”農民工介紹,一輪帶一輪地以滾雪球方式進城。這種就業渠道,提供就業信息量小,內容單調,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連續性、穩定性。這樣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觀管理作用發揮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為不到位,加之沒有形成完善的市場就業中介體系,使農民工擇業缺少確定性。近兩年,各地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促進農民工就業的政策措施, 積極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開展農民工就業服務活動。但政府對農民工就業的管理沒有形成明確的領導機構, 缺乏統籌就業的政策規定, 農民工輸出地與輸入地不能相互協調,導致就業信息不能及時、有效的傳遞,未能形成一個全國性的勞動力供求信息網絡,出現企業不知道農民工在哪里?農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因此,各級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應共同努力,盡快建立體系完備、功能齊全的信息服務系統,為農民工提供及時、有效的供求信息,減少農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擴大農民工就業。
2.市場中介信息服務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著名學者李培林在山東濟南的調查研究表明,農民工獲得就業信息的來源中前三項是同鄉、親戚、朋友,是社會學所說的“初級社會關系”,占了76.1%;后三項是所謂“次級社會關系”,占了14.1%。這組數據能充分說明市場中介信息服務作用未能充分發揮?!澳壳拔覈袌鲋薪榉阵w系尚處于低層次、不合理狀態。”市場勞務中介不規范,職業介紹信息不可靠,沒有實現農民工和用工單位有效溝通,沒有形成統一的人才市場,市場中介缺乏統籌協調的全方位服務等,這些因素是影響用人單位和農民工信息不對稱的重要原因,也是農民工就業難的重要因素。同時;由于勞動力市場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機構和一些未經批準擅自擴大經營范圍、非法從事職業介紹活動的公司,利用農民工求職心切和缺乏辨別能力的弱點,以虛假信息、過期信息騙取農民工介紹費,致使農民工對市場中介機構存在抵觸心理,缺乏對市場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斷完善市場中介服務,加強勞務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強勞務中介機構在農民工就業中的社會服務功能、信息溝通功能、協調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農民工獲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勞動力市場上, 農民工獲取就業信息是弱勢的。農民工文化水平較低和農民工職業培訓力度不夠是導致其信息獲取處在弱勢的重要原因?!?004年, 在農民工流動就業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學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達83%。”另外;“據2006年《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的占2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培訓或教育的占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占0.1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高達76.4%?!?農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們對就業信息的篩選能力非常弱,直接影響了農民工的信息素質。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農民工對信息技術和網絡知識的學習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網絡尋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產品,需要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較低的文化知識水平限制了農民工對各種就業信息的認識能力;第三:導致農民工的信息意識呈現出封閉性,信息反應遲鈍,對網絡信息持懷疑和不信任態度,缺乏應用信息的積極性。因此,通過對信息的宣傳,培養農民工的信息意識,提高識別真假信息的能力,使農民工能夠占有較多就業信息資源,準確把握各種就業機遇,增加就業的機會非常重要。
三、擴大農民工就業,加強信息服務的對策
1.加強政府的信息服務作用
信息作為當今時代重要的社會資源和公共產品,對農民工就業非常重要。為社會提供充分有效的就業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方面。面對信息不對稱給農民工就業帶來的障礙, 政府應轉變職能, 建立可靠、有效、優質的農民工就業信息服務系統。
(1)完善信息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做到家家通電話,村村能上網,為農民工能及時了解就業信息創造硬件條件,這是解決農民工就業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電信體制改革的深化, 電信企業對投資大、收益低的項目投資力度逐漸減小, 這使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發展緩慢。因此,政府應盡快出臺對農村電信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降低我國農村地區電信資費, 尤其是具有公益性質的農村信息服務站的電信資費更應給與政策支持, 以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村信息化進程,為農民工就業提供必要條件。
(2)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網絡作用。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農民工就業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已取得了較大發展,但與社會發展要求相比,我國的農民工就業基礎信息平臺仍需進一步完善,尤其是網絡信息平臺的發展和完善。目前,農民工就業網站還很少,基本上都處在初步發展階段,作用還沒發揮到最大。這就要求政府積極推進覆蓋鄉鎮、鏈接城市的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在全國建立和完善農民工就業網絡平臺和人才服務網,以及時、準確反映農民工供需情況;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制度和數據庫管理制度,包括求職登記、招聘信息等,以使企業能及時、有效選擇本企業所需農民工;要加強省區間勞務信息的交流協作,構建相對穩定、可靠的信息通道和共享的信息平臺,以此有序引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就業。同時,政府還要對招工單位的用人情況、信譽程度進行監管,保護農民工利益,最終形成政府主導,各類服務組織參與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發揮公共信息渠道的作用。
(3)拓寬信息來源和渠道。政府可以綜合利用宣傳單、報刊、廣播、書籍、電視、互聯網、咨詢專場等方式,廣開信息渠道。同時勞動力的供給和需求在地理上是不通暢的?!斑@種狀況, 不僅使資源配置不合理, 也使信息不完全, 價格信號不靈敏, 易造成市場大起大落。”針對這種情況要完善省、市、縣(區)、鄉(鎮)、村5級勞務監測網絡,最終形成縱伸到各社區、各鄉鎮、各自然村,橫跨到各大中城市、各級主管部門、各個企業單位的全方位覆蓋的勞務信息,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促進農民工就業。
(4)創新信息服務機制,加快信息員隊伍建設。政府可以開通專門從事農民工就業的專線服務電話;舉辦農民工就業交流大會、企業招聘農民工大會等大型招聘活動;加快信息員隊伍建設,提高信息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員隊伍的素質直接關系到農民工就業的效果,因此加強信息員的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增強其服務本領和服務意識,建立嚴格的工作制度、組織制度和工作紀律,使其真正為農民工就業提供有效信息非常重要。
2.完善市場中介信息服務功能
就業信息的不對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一種專業機構來溝通各方的信息。政府是管理部門,主要從宏觀上來把握,企業就用工而言主要從成本角度看問題,不會就農民工就業投入更多精力。因此勞資之間的信息溝通必須有另外的一種機構來實現――市場就業中介機構。信息經濟學的理論認為,通過發展市場中介,搭起交易雙方之間的橋梁,可以減少交易費用,提高就業效率。因此完善市場中介信息服務的功能,為農民工就業提供及時、有效、可靠的信息,是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為此,就業中介機構應承擔以下功能:第一:信息溝通功能,這是市場中介的主要功能。一般來說勞動力供給和需求之間在很多情況下都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為了消除這種信息不對稱,如果當事人直接去獲取信息,就存在著一個交易成本,當交易成本達到足夠高的時候較高時,當事人就會放棄這種直接獲取信息的途徑,而去尋求其他途徑,這就是中介組織存在的價值及其重要功能。第二:協調和管理功能,主要指就業中介機構在充分考慮雙方要求的情況下,可以作為雙方利益的代言人,從中進行溝通,從而實現雙方關系的相互協調。
近年來,隨著農民工數量的增加,以贏利為目的市場中介機構紛紛出現,這為農民工就業起到重要作用,但魚龍混雜,某些中介機構還不規范,致使部分農民工上當受騙。因此,規范市場中介機構,積極發展規范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約束與限制那些違規操作的中介機構是非常必要的。
3.提高農民工信息獲取能力
“把獲取使用信息的能力賦予農民,特別是農村青少年,對于開啟民智、弱化信息化的分配效應、縮小數字鴻溝、加快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意義十分深遠,同時也是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表現。”在當今信息化的社會,農民工的信息化是其順利就業的重要方面,因此把獲取信息的能力賦予農民工,對于擴大農民工就業意義十分深遠。這就需要加大對農村的教育投入,提高農民工的文化水平,強化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具體為,在技術層面上,使農民工能做到“計算機化”、“網絡化”、“智能化”三化。在教育層面上,培養和提高農民工的信息素養,培養農民工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發送信息、信息免疫的能力。
政府的信息宏觀管理的不到位,市場勞務中介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滯后,農民工獲取信息能力不足是造成民工荒,阻礙農民工就業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完善政府、企業和農民工個人相互配合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建立起相對合理、公平、統一的人才市場,形成多渠道、多層次的勞動力就業信息服務體系,為農民工順利就業做出各方面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鄭英隆:比較利益的遞進追求:農民工演進的勞動經濟學解讀.經濟學家,2007年地2期,第71頁
[2]曾湘泉牛玲:完善勞動力市場規制,提高就業水平.中國勞動保障,2007年第1期,第19頁
[3]王艷等:農民工就業渠道不暢的原因及其對策.經濟研究導刊,2006年第6期第60頁
[4]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年版
篇7
【論文摘要】我國巨大的城鄉收入差距、城市潛在的個人發展機會和良好的公共設施和環境,這些都是吸引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重要誘因,即城市中存在人力資本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農村所形成的人力資本表現為強烈的對城市的外溢效應。就個體而言,具體表現為,具有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向城市流動。
【論文關鍵詞】農村人力資本單向溢出農村經濟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提出,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在于人力資本的不斷增長,人力資本投資收益具有溢出效應。人力資本的溢出效應是人力資本外部效應的一部分,是由于知識溢出即知識的特性所帶來的那部分外部效應。盧卡斯曾這樣描述:思考人力資本外部性或知識外溢的一種方式是立足于搞科學文化。人力資本溢出效應的研究,即知識溢出帶來的外部效應,推動了經濟增長,促進了經濟理論的發展。盧卡斯提出:“個體人力資本除對其自身生產率的效應外——我們稱之為人力資本的內部效應——還應考慮外部效應。
隨著戶籍等就業制度的松動,中國農業中長期存在的隱蔽失業釋放出來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集中涌向大城市,以致出現了所謂的“民工潮”。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大規模流動早已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社會經濟現象。而人力資本是以勞動者為載體、不能獨立存在的一種生產投入要素,人力資本投資及流動與勞動者自身素質的提升及流動遷移是不可分的。農村人力資本對城市經濟的影響是通過人力資本的溢出效益,即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作用的。
根據古典經濟理論、二元經濟模型和人力資本理論,隨著勞動力在城鄉間的重新配置,要素報酬會趨向均等化;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在解決失業、增加微觀經濟主體收入的同時,城市利益向鄉村滲透,從而城鄉經濟最終將走向平衡發展,城鄉差距將逐步縮小。我們具體來看一下我國農村人力資本的外溢狀況。
一、農村人力資本外溢現狀
我國農村人力資本表現為單向溢出,即外溢效應表現明顯,內溢效應表現不明顯。改革以來,中國農村人力資本外溢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中國農村人力資本外溢規模穩步逐年擴大
2006年農村戶籍外出從業人員已經達到13181萬人,占農村戶籍總人口的14.3%。根據張鳳兵(2006)測算,中國農村人力資本外溢規模在25年內,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58億元猛增到3501.90億元人民幣,其變化是非常巨大的。90年代以前,農村人力資本外溢量的增長速度比較快,但規模相對較小,而進入90年代,出現了勞動力轉移的,農村人力資本外溢的增長速度最快時竟高達207%,外溢規模巨大,5年內從1000多億猛增到2000多億,而從2000億到突破3000億大關僅用了3年時間。
2、外出勞動力以自發擇業為主的態勢向有組織的群體性流動轉變
改革初期農民進城尋找就業機會多是自發的,通過親戚、朋友介紹實現就業;自發、盲目和不均衡流動同時也帶來許多問題,譬如部分交通線路和一些城市基礎設施供給壓力過大,社會治理成本高、難度大等。
隨著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以及農村勞動力要素市場的完善,特別是最近兩年,人們對流動就業和農民工問題認識的提高,各級政府特別是經濟相對落后的輸出地政府對組織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工就業越來越重視。農民培訓和信息網絡的逐步建立等,使農民外出組織化程度逐步有所提高。我們以河南省為例,可以看出農村勞動力轉移以自發為主的態勢正在加以改變:
從轉移的絕對數來看,河南省有組織的轉移從2004年的5105035人增加到2007年的8326580人,增加人數為3221545人,增加幅度為63.11%,同期,自發轉移的增加人數僅為2464171人,增加幅度為26.81%;從兩者所占轉移勞動力人數比例來看,2004年,河南省的農村勞動力有組織轉移僅占當年轉移人數的36.18%,2007年,這一比例急劇上升為42.17%,這說明農村勞動力從無序、自發轉移,正在形成較為合理、良性的轉移。
3、流動勞動力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質逐步提升
從勞動力流動的趨勢上看我國農村轉移勞動力的文化素質在逐步提高。我們還以河南省為例,轉移出去的勞動力主要以初中、小學文化程度為主,但是,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數呈下降趨勢,初中以上的呈持續上升態勢。從新增的轉移人數來看,河南省轉移的勞動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幅度增加,從2004年的近83%增加到2007年的89%,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數增加更為迅速,尤其是2007年,這一人數為5461121人,較之2006年增加1191388人,增加幅度為27.9%;同期,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數有縮減的趨勢,從2004年的17%下降為2007年的11%,這說明,河南省在農村勞動力轉移方面正在突破勞動技能偏低的障礙,實現轉移勞動力的高素質化、高技能化。
4、外出勞動力出現了回流現象
全國不同區域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勞動力回流的現象,但回流的原因是多重的,依次為就業困難、照料家人、生育和撫養、結婚、年齡原因及傷病;以回鄉投資為目的者寥寥無幾。
據河南調查總隊調查,至2008年6月底,全省4200個農戶中有在外勞動力2389人,比上年同期的2484人減少95人,同比減少3.8%。外出農村勞動力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土地增收吸引農民工回流。近年來,國家扶持農業的政策不斷出臺,糧食補貼、糧種補貼、畜禽補貼、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使農民又從農業生產中看到了希望。
第二,產業轉移引起農民工回流。據調查,至2008年6月底,從事二產業以及二產業中建筑業的農民外出務工者減少都在10%以上。一是受國內材料漲價、員工工資上漲,以及諸多限制政策的出臺等因素影響,相關勞動密集型行業紛紛退出中國,轉投東南亞其他國家,而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力的行業,農民工又干不了,這也是導致農民工回流的一個因素。二是從事建筑業的外出農民工,受工期影響缺乏穩定性。今年以來,受宏觀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各大城市房地產市場蕭條,項目工程相對減少。當一項工程結束,又沒有新的工程可以承接,外出農民工只有返鄉賦閑或務農。據對150個回流農民工的調查,因打工地工廠倒閉或轉產致使民工回流,占調查回流人員的23%,居第二位。
第三,待遇低下引起的農民工回流。回流農民工大多數都是在外從事建筑等低端產業或崗位的,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低,收入也偏低,一般月工資都在1200元左右。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的150個回流農民工中,只有9人交納有社會保險,占調查人數6%。說明農民工合法權益還沒有完全得到保障。據調查,因勞動強度大、收入低,致使農民工回流的有25人,占150名調查返鄉人數的17%,居第三位。
可以看出,由于政府扶持農業的政策不斷出臺,農業經營政策得到不斷的優化,農村的生活和生產條件大為改善,糧食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和糧食產量的增加,也使農民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許多外出務工者開始回流到本地就業。這一現象說明,并非沒有可能減少農村的人力資本投資損失,只要保證農村一定的基礎條件和就業環境,就有可能減少農村人力資本的外溢和降低農村人力資本的投資風險。
二、農村人力資本溢出的實質——單向溢出
1、城市人力資本的內溢,不對農村外溢
我國城市人力資本投資及所形成的人力資本存量的溢出效應,更多地表現在城市區域的內溢性上。城市中存在較好的人力資本發揮作用的條件,人力資本在城市中能得到較高的收益,城市中形成的人力資本往往會在城市發揮作用,即內化于城市自身;而農村由于人力資本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不具備,加上“歧視農村”觀念的影響,城市資源很難向農村流動,制約了城市人力資本向農村的溢出。
進一步講,政府和城市市民在城市進行的人力資本投資及由此所形成的人力資本只能在城市內溢并發揮效用,而對農村發展則難以形成有效支持。
2、農村人力資本較難形成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向城市外溢
農村所形成的人力資本表現為強烈的對城市的外溢效應。具體表現為,就個體而言,具有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向城市流動。我國巨大的城鄉收入差距、城市潛在的個人發展機會和良好的公共設施和環境,這些都是吸引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重要誘因,即城市中存在人力資本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
在改革開放后城鄉隔離的戶籍制及由此決定的就業制度有所放松的情況下,農村青年除了通過考學跳農門外,還可以到城里打工。就是說,農村所形成的人力資本往往形不成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而是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城市,支持城市的發展。城市工業發展需要的勞動力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首先從農村流出去的勞動力必定是那些有相對較強競爭力、受過一定教育并掌握相應技能的青壯年,即具有較高人力資本存量的農業勞動力。而許多地區留在農村的勞動力只是老、少、婦女、多病者。這些人留在農村,不可能對農村經濟發展形成支持。農村人力資本的外溢效應更多地表現在對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持上。正是由于這種巨大的外溢效應,使得農村人力資本的溢出效應很難具有農村區域內的內溢性特征。農村高素質勞動力的外流,必然會造成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損失,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農村的人力資本投資激勵不足,城市發展受益而農村發展受損。
在中國的二元結構下,勞動力流動沒有帶來古典理論所預期的收入均等化,反而導致了城鄉發展差距的拉大,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城鄉不同的人力資本溢出效應,帶來農村人力資本積累的惡性循環,從農村走出去的是有較高人力資本存量的青壯年,留下的是老弱病殘,使得農田荒蕪,農村“空心化”,農業生產受損,城鄉差距擴大加速。
三、優化農村經濟發展環境,增加農村人力資本的內溢效應
1、優化農村經濟發展軟環境
我國農村由于缺乏人力資本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所以出現了農村人力資本外溢性,造成農村人力資本的損失,我們優化農村經濟發展環境,為農村人力資本的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以增加人力資本的內溢。
(1)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首先要放寬農村金融準入政策,加快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其次,農業發展銀行支農領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信貸支持。規范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以服務農村為主的地區性中小銀行。再次,允許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從金融機構融入資金。允許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農村信貸擔保機制。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
(2)完善農村信息性公共服務體系。一是建立新農村信息服務平臺。搭建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平臺,為農民提供各種急需的科技咨詢與市場信息、政府信息、氣象信息服務。二是建立農業專家下農村服務制度。三是發揮農業各種專業協會的作用,開展農業科技研究。
(3)實行農業扶持政策。一是要建立完善農產品生產、流通補貼機制。對戰略物資如糧棉生產制定補貼措施,對農產品流通要在交通、稅收等方面給予暗補。二是加大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對農業基礎研究、新品種開發、新技術推廣要加大投入力度,不能一刀切推向市場。三是加大農業信貸支持力度。首先要扭轉農業資金工業用的問題,對農產品規?;a、加工、流通信貸要給予優先放貸和政策貼息。
2、優化農村經濟發展的硬環境
農村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僅僅加強農村發展的軟環境建設是不夠的,在搞好軟環境建設的同時,還要輔之以必要的基礎設施投資。
(1)加大對農村的公共設施投資。中國農村非農產業發展迅速,并逐漸成為農民就業和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村產業結構中傳統農業比重的降低和非農產業比重的上升,即是農村經濟發展的趨勢,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表現。非農產業的發展需要相應地道路、電力、通訊等公共設施投資作保障。否則,非農產業的發展必然受到基礎條件的制約,難以吸引投資,農村勞動者難以在農村找到就業機會,必然造成農村人力資本的外流,增大農村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帶來農村人力資本積累的惡性循環,從而導致城鄉差距的惡化和農村經濟發展后勁不足。
(2)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農戶分散經營行為的短期性和實際存在的土地承包期的不穩定性,使得農戶投資農田基礎設施的風險過大,并且資金的限制也使得單個農戶也難以獨立承受。要加快農業發展,就必須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大國家和農村集體的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為農村勞動者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
【參考文獻】
[1]霍麗、惠寧:城鄉人力資本的溢出效應研究[J].福建論壇,2008(6).
[2]張鳳兵:中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及其外溢與城鄉差距實證研究[J].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7.
[3]侯風云、徐慧:城鄉發展差距的人力資本解釋[J].理論學刊,2004(2).
篇8
關鍵詞:高等農業院校 社會主義新農村 關系 要求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念,是農村綜合變革又一新的起點。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涵蓋農業、教育、資源、環境、人口等眾多學科的龐大系統工程,是我黨針對日益嚴峻的三農問題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其與高校尤其是高等農業院校有著不容忽視的聯系。如何整合高等農業院校的知識優勢,以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高等農業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高等農業院校與社會主義新農村之間的關系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始終不渝的堅持“科教興農”戰略,把發展農業教育和農業科技放在首要位置,通過推進農業教育普遍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通過發展農業科技,提升農業產業的科技含量和持續發展動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這是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問題的關鍵。
首先,高等農業院校是培養高素質、創新農業人才的基地。我國具有極其富余的農村勞動力,城市每年新吸收農民工約在四五百萬,每年有農村高考入學的學生也多達二三百萬,他們畢業后絕大數都留在城市工作。也就是說,每年通過各種渠道,農村向城市輸送的勞動力就多達六百萬,為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勞動力,從根本上徹底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高等農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橫跨教育、農業,具有很強的行業針對性和發展的特殊性,擔負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的雙重使命。高等農業院校多年來培養了大批農業專業科技人才,為我國的農業科技做出了重大貢獻。大批的農業院校畢業生在農業管理、生產、科技和教育第一線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獨立建制的高等農業院校已成為發展科學文化和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創新能力的農業專門人才的基地。
其次,高等農業院校是農業科學知識創新、基礎研究和國家關鍵技術攻堅的主力。高等農業院校是知識生產的源頭,其多學科的環境,有利于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形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在經過高度分化之后又呈現出高度綜合的態勢,各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趨勢明顯,而新知識的增長點就出現在這些邊緣學科與交叉學科上。另外,高等農業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學研究的基礎,先進的科學研究設施,這是知識生產必需的物質條件。借助現代化的實驗手段和比較充足的科研經費、圖書情報資源,通過教師和科研人員,甚至包括學生創造性的勞動,可以產生許多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的無形的新科學知識和成果。高等農業院校在知識的轉移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除了在知識的創新與傳播中發揮作用外,還通過參與建立高新技術園區、釋放基地等方式把學校中的新科技成果推廣到農村中去,使之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成為整個社會的財富。
再次,高等農業院校是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高等農業院校參與知識傳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形成新學科、創新知識和創新技術。是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生力軍,根據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多層次、多形式進行產學研相結合,為廣大農民提供了技術保障。
最后,高等農業院校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現代化的主力軍。它為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人才保障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決策思考;高等農業教育系統產出的科研成果為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高等農業院校的要求
(一) 牢固樹立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思想觀念
高等農業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農業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地和輸送源,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樹立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思想觀念,增強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意識和主動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自覺性,要按照農村經濟結構性調整、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和工業化的要求,對高等農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材進行認真改革,為農村經濟發展培養素質高、能力強、懂科技、善經營、能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新型生產、加工、營銷、管理人才,所以高等農業院校在這項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現代高等農業教育、教學制度
首先,轉變政府管理高等農業教育的職能。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規體系,大力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改革政府管理高等農業院校的方式,強化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部門在政策制定、宏觀調控、監督指導和提供服務等方面的職能,逐步減少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
其次,確立高校的獨立性和市場主體地位。依法落實高等農業院校的辦學自主權,使其成為真正的獨立法人和市場主體,增強高等農業院校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高等農業院校逐步建立與政府和市場的良性互動關系,樹立經營學校的理念,面向社會和市場,尋求自身的發展。
再次,引導高等農業院校正確定位、突出特色、分類分層次辦學。不同的高等農業院校應根據自己的資源、優勢、特色、傳統和外部需求等科學地定位。國家給予分類指導,分類管理,科學地核定各類型學校的規模、投入,制訂符合各類型學校培養目標的質量評估標準。各類學校及其所舉辦的各種性質各種層次的教育,應研究其內部規律和外部需求,努力發展提高。
(三)不斷推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
首先,全面推進教學改革和創新。以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就業與創業意識為重點,把素質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全面推進高校教學改革,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其次,加強高等農業院校課程教材建設。制訂高等農業院校課程教材改革總體方案,對課程教材體系的改革進行指導。
再次,全面推進高等農業院校彈性學習制度。積極進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試點,全面推行高等農業院校彈性學習制度。適應高校彈性學習制度的建立,逐步改革和完善高等農業院校學籍管理制度。建立適應終身學習需要的高等農業教育資源共享模式,鼓勵學生跨校、跨學科、跨專業選課,逐步實行學分互認等。
最后,進一步推進招生制度改革。改革招生制度,堅持執行吸引優秀生源報考農科專業,并使農業人才流向農業生產第一線的優惠、保護政策,切實做到減免學費、政府補貼。國家應設立農業人才培養基金或農業教育捐資助學基金,用于資助貧困優秀生完成學業并回到農村服務。允許地方院校自主跨地區招生。
(四)調整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學科、專業結構體系進一步調整農業類專業數量,拓寬專業口徑,更新教學內容,增強專業的社會適應性。積極發展農工、農理、農經、農文、農管交叉的專業和與農業科技相關的新興、邊緣和高新技術專業。而且要重視向適應性農業、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空間延伸和海洋開發農業、新能源農業、文化消費型農業拓展,使學科、專業總體布局結構適應“三大產業”模糊化的現代農業的需要。
(五)創新辦學形式,實現高等農業教育的開放化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高等農業院校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將進一步提升,高等農業院校要轉變觀念,創新辦學形式,實行“開放式”辦學,走產、學、研三者相結合、一體化的道路。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高等教育資源,除積極發展高等普通本科教育外,還要積極發展面向農村的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職教育、成人高等專業證書和各類培訓教育,在拓寬農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途徑的同時,拓寬高校自身的辦學路子。
(六)開展多形式的農民技術培訓,加快培養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
在培養和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進程中,高等農業院校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學校的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和在勞動力轉移培訓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參與“陽光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努力為提高農民素質服務,另一方面,學校要按照市場需要,創新模式,拓寬渠道,開展富有特色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根據新農村建設對人才的需求,當前,要著重開展好以下幾項培訓: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基層組織負責人培訓,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一批骨干力量。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高等農業院校繼續發揮服務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也為高等農業院校的改革和發展開拓了更為廣闊的前景。我們高等農業院校必須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大顯身手,大有作為,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貴友,劉志民,等.道路 模式 戰略——高等農林教育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盧良恕.面向新世紀的農業與農業科技發展趨勢與展望[eb/ol].http://qzhagri.org.
篇9
關鍵詞:農村;公路建設;環境保護;研究
公路“村村通”對于當前我州農村經濟的發展而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建設,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支持,這也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十惠農精神的重要內容。據調查顯示,當前州內農村公路建設總里程已經超過主干公路通車總里程的3/4,以怒江、瀾滄沿岸通縣主干道為中心,呈“樹枝狀”向各鄉村輻射,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村經濟發展大動脈。然而,在農村公路建設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自然生態破壞嚴重以及其他的一些環境問題,因此在構建環境友好型、生態文明型社會的今天,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我州農村公路建設環境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交通建設事業的不斷進步,雖然農村公路建設水平和總里程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實踐卻帶了一系列的生態資源環境破壞問題,總結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農田資源大量占有和流失。
實踐中可以看到,當前我州農村公路工程項目建設已進入到高峰期,“十一五”期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在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之中。雖然村村通公路的熱潮令人興奮和鼓舞,但廣大農村建設過程中卻缺乏有效的統一規劃,特別是我州地處高山峽谷地帶,山高坡陡人口居住相對比較分散、村莊布局比較零亂,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農村公路建設用地壓力。之所以會出現農村公路建設基本農田資源嚴重浪費等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濫占基本農田的現象屢見不鮮。在通村公路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基本農田資源、地質地貌等自然環境因素造成影響和破壞。
(2)扭曲的政績觀成為“形象工程”屢禁不止的主要根源。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過程中,沒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而且不惜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來換取所謂政績;盲目的建設,必然造成大量的環境資源浪費和破壞。為減少土石方開挖、減少用工量而大量占用有限的基本農田。
2、自然生態資源破壞和水土流失嚴重。
農村公路建設的全面鋪開,給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合理的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對農村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過程中,由于資金投入普片不足公路設計標準較低。無環保手續,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嚴重違反環境保護之規定,在公路施工建設土石方開挖過程中,因承包商、工程施工方規劃設計與資金投入等問題,不顧及本地區的地形地貌和水土資源,無棄渣場,邊開挖邊往路下方傾倒,至使大量的挖方、棄石等有害物質直接進入山間河流或小溪對于地表水的水質產生了影響,大量的挖方、棄土,使原本比較穩固的地質結構發生的變化,泥石流、塌方現象屢見不鮮。
(2)水土流失防護不到位,流失的大量棄渣、棄土以及礫石和廢水對脆弱的自然環境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侵蝕,原本以支農、惠農為目的的農村公路建設,雖然在一定意義上解決了農村交通,但給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壓力。
3、公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影響。比如,拌和場施工過程中,主要有基層混合料、瀝青混合料等多個拌和場。這些施工材料拌和場不僅會占用一定土地,而且事后難以有效恢復耕種。加之無環境保護措施,因此實際施工過程中會伴隨著大量的粉塵產生,濃厚的煙霧彌漫在空氣中,甚至會影響方圓百米范圍內的農作物生長,對群眾的身體健康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公路施工建設過程中的瀝青施工,其加熱時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非常嚴重的污染,大部分項目均臨路搭設瀝青拌合場,在加熱、炒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長期彌漫在空氣中,不僅影響環境,而且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環境保護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對當前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存在著的各種環境保護問題及其成因分析,筆者認為要想解決農村公路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實現農村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雙豐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提高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嚴格執行環保要求
目前,通村公路設計標準比較低,應提高農村公路設計投資標準,嚴格執行環保要求。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要求施工方嚴格遵循全面規劃、環境保護方案,綜合治理以預防為主,采取防治結合的治理方針,對農村公路建設工作進行統一規劃和層層落實。以達到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的效果。
2、做好源頭管理工作
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應當對規劃、勘察設計等工作進行嚴格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以及水土保持法之規定,將公路沿線建設環保工作有效地落實到實處。同時,還要樹立超前意識,尤其要做好施工之前等預防管理工作,制定不同施工點的資源環境保護指標,將環境污染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3、建立和完善環保評價管理機制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應當建立健全環境保護評價管理機制,以科學發展觀和十精神為指導,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相脫節的現象,將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真正地融入到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機制之中。在農村公路規劃建設之前,應當對該地區的農村交通現狀、發展需要等進行全面考慮,對決策以及建設布局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科學的評價,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因公路建設而帶來的各種環境影響問題。其內容應當包括土地資源、生態工程以及空氣質量和礦物資源等方面的評價指標,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動態的評價管理體系,對環境影響問題進行實施監管。
4、幾點具體的環保措施
首先,應當加強對公路路基邊坡的有效防護。實踐中可以看到,因邊坡開挖操作會對原有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并且新產生的臨空面也會隨之擴大,大量的巖層在外,很容易出現崩塌或塌陷現象,進而對公路周邊的農田、水渠等產生不利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沉陷邊坡應基于邊坡高低、地質情況進行考慮,并且采取生物、工程等相結合的治理方法對其進行防護。比如,支砌擋墻、菱形網格以及護面墻等,對其進行加固防護。對于重點滑坍的地段,還要建立抗滑樁或者圍欄。
其次,施工建設中的廢棄土石應當處理好。開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土石,除部分在填筑路基時可以處理掉,但其余的大部分還要進行二次處理,以免因亂堆亂放而影響環境。具體方法是選擇一些耕地較少、水土流失發生率較小的地方,作為棄土場,然后結合集市化改造用于基地填筑。然后對其進行有效的綠化,快速恢復生態環境。
5、就地搬遷和異地搬遷相結合,由于我州大部分居民居住的環境條件比較差且分散,往往倆三家人就一村,有時
修通公路需要多增加幾十公里,政府應采取就地搬遷和異地搬遷相結合的辦法,使分散的居民相對集中,改變村民居住條件,減少公路開挖里程從而達到保護自然生態的目的。
結語:總而言之,農村公路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程,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不容忽視,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當將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這樣才能實現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共贏。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東北地區;縣域經濟;“亞核心”發展模式;特色資源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8-0125-03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層次,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縣域經濟的發展不僅是富民興縣的關鍵,也是地區綜合經濟實力和水平的體現。東北地區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域經濟在東北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發展極不平衡,這不僅影響了東北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城鄉統籌的實現以及三農問題的解決,也極大地影響了東北經濟的全面振興。因此,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對東北經濟的全面振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推進東北地區的現代農業發展、解決剩余勞動力轉移、解決三農問題等等都有重大的積極作用。
一、東北地區縣域經濟存在的問題
東北地區的縣域經濟相對比較落后,整體水平不強,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占用經濟資源較多,但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東北地區在資源占有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較高,但資源的貢獻度較低,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東北三省的縣域土地面積平均占區域總面積的88.5%,縣域人口平均占區域總人口的63.9%,其中,土地面積占到了區域土地面積的八成,人口總量占到了區域總人口的六成,這說明東北地區的縣域經濟資源在東北地區經濟資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整個地區縣域經濟所創造的產值卻與其所擁有的資源不相匹配。2005年,東北三省縣域經濟創造的GDP為6 693.5億元,僅相當于三省GDP總量的17 140.8億元的39%。而全國縣域GDP占全國GDP總量比重為55.2%。通過比較可以可以看出,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的縣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低18.3%、5.7%和29.9%(見圖1)。
(二)經濟規模小,收入水平低
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東北三省的縣域經濟相對落后,經濟規模較小,收入水平偏低。2005年,遼寧省縣域平均生產總值為67.3億元,吉林省為43.6億元,黑龍江省為29.8億元。東北三省縣域生產總值平均水平為46.5億元。其中,只有遼寧省的縣域生產總值規模高于全國43.86億
圖1東北三省縣域GDP占全省GDP比重與全國對比情況
資料來源:縣域經濟網省略;《吉林省統計年鑒2006》;《遼寧省統計年鑒2006》;《黑龍江省統計年鑒2006》。
元的平均水平,而吉林省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黑龍江省要遠遠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見下頁圖2)。與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的GDP平均水平164.7億元相比,則差距非常明顯。從人均生產總值來看,遼寧省縣域人均生產總值為12 432元,吉林省為9 361元,黑龍江省為8 221元。東北三省平均水平為10 004.7元,略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的9 470元,但與中國的東部地區相比,差距還較大。如果結合東北地區縣域的人口比重來看,東北地區的縣域經濟產值與其人口比重極不相稱。2005年數據顯示,遼寧省縣域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是56.9%,而縣域GDP僅占全省GDP的36.9%,兩者相差20%;吉林省縣域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是69.8%,而縣域GDP僅占全省GDP的49.5%,兩者相差20.3%;黑龍江省縣域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是65.1%,而縣域GDP僅占全省GDP的25.3%,兩者相差高達到39.8%。東北三省縣域人口比重與GDP比重平均相差26.7%,比全國高10.95個百分點。這說明,東北三省縣域人口創造的產值與其所占人口規模不相匹配。
(三)綜合實力弱,競爭力不強
根據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評價結果,東北地區縣域經濟基本排名一般。遼寧省得分1 401分,等級為Ⅲ,排在全國的第八位;吉林省得分為1 166分,等級Ⅲ,排在全國的第十三位;黑龍江省得分836分,等級為Ⅳ,排在全國的第二十二位。
第七屆全國縣域百強縣評選,東北地區躋身全國百強縣的只有五個,并且這五個躋身百強縣的縣(市)都來自遼寧,而吉林和黑龍江省沒有一個縣(市)躋身全國百強縣。即使排進全國百強縣的五個縣域,其在全國的排名也比較靠后。海城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和大石橋市分別排在全國百強縣的第三十四、三十六、六十四、六十七和八十四位??梢?東北地區的縣域整體競爭力較差。
(四)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差距較大
東北三省的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極其不平衡,呈現明顯的梯度特征。縣域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主要集中于遼寧省的沿海地區,而由南到北向東北內陸延伸,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是遞減的。三個省之間,遼寧省的縣域經濟水平較好,吉林省次之,而黑龍江省最差。由于,在東北地區內部不同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差較大,縣域之間的差距十分顯在。例如,2005年,遼寧省的海城市創造的生產總值為266億元,而黑龍江生的孫吳縣僅創造3.84億元的生產總值,前者是后者的69倍多。整個東北地區GDP超過100億的縣只有16個,而大多數縣GDP在10億~50億左右(見下表)。
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的農民純收入水平差距較大。不僅在每個省內部縣與縣之間差距較大,在整個東北地區每個縣之間的差距也較大。例如,在黑龍江省,農民純收入最低的湯原縣僅有918元,而最高的綏芬河市則達到5 095元,后者是前者的5.5倍。如果將黑龍江省湯原縣與遼寧省長海縣相比,這一差距更大。遼寧省長海縣的農民純收入達到15 012元,是湯原縣的16.35倍。
二、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筆者認為,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落后狀態根源在于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缺乏有效的發展思路。為此,我們提出了縣域經濟“亞核心”發展的模式。縣域經濟的“亞核心”發展模式就是在核心區的局部邊緣區內以縣域中心鎮為依托,建立次級核心,通過極化作用聚集周邊地區資源,形成產業集聚,實現縣域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h域經濟的“亞核心”發展,通常遵循從資源優勢培育、資源優勢向區位優勢轉化再到區位優勢極化這樣一個有序的過程??h域經濟“亞核心”發展的途徑有三個;一是通過特定農產品的產業化實現;二是通過特定工業產品生產體系的構建;三是通過特定服務產品供給體系的構建。對此,我們提出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與建議如下。
(一)找尋資源優勢,堅持特色經營
縣域經濟“亞核心”發展規律關鍵是要實現縣域經濟在地區的極化作用,但是,由于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要實現極化作用,首先必須依靠特色產業的發展。因此,集中力量挖掘、培育資源優勢,促進特色產業的成長和壯大,對于縣域經濟長遠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發展特色經濟主要是依托本地優勢生產要素,發揮資源優勢,形成具有特色的產業和產品體系,取得比較優勢,參與市場交換和市場競爭。東北地區廣大的縣域農業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地域特色,不乏發展特色產業的基礎。因此,東北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應立足本地獨特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和特色農業,增強縣域經濟競爭力。發展特色經濟首要的任務是對自身擁有資源的挖掘,尋找自身擁有的、與眾不同的特色資源,并對其加以培育,使之形成資源優勢。通過集中生產,不斷強化資源優勢,逐步形成區位優勢,進而實現極化作用,吸引更多的其他地區資源。
1.發動群眾,集思廣益,深入挖掘特色資源。特色資源并不一定是現存的生產資源,有些特色資源可能來自于不是顯在的民間習俗、生活習慣以及文化傳統,應該學習日本的大分縣等一些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地區的經驗,搞一場群眾運動,深入挖掘民間可利用的資源,這樣才能發現縣域經濟自身不同尋常的資源。
2.利用基礎條件,充分挖掘生產潛力。特色產業主要是以當地特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為主而形成的產業。東北地區各縣(市)的產業規模不夠,資源優勢沒有得到有效整合,難以形成競爭力。因此,資源挖掘的一個重要方面來自于能否充分挖掘現有的生產潛力,以便在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情況下,適時采取措施,推動產業的壯大與發展,使之形成自己的特色。
3.加強資源整合,有針對性地開發。一個縣域的特色資源可能不止一個,但是要想使之成為規模、形成產業,需要對資源加以整合,并實施針對性開發,逐漸做大做強,使產品形成系列、形成體系。
4.突出特色資源地位,下大力氣加以培育。特色資源一經確認后,需要加以培育,形成資源優勢,這就要求為資源優勢的培育做好大量的服務工作,切實為特色經濟的發展開綠燈、保駕護航。
(二)集中優勢資源,走專業化道路
集中優勢資源、走專業化道路是與縣域經濟的特點和功能分不開的??h域經濟的資源有限,在區域經濟中處于城市經濟以外的邊緣地區,經濟發展受城市核心經濟的領導和支配,生產更多的是要參與到核心經濟的鏈條當中。因此,集中優勢資源、走專業化道路是縣域經濟構建自己的產業體系、形成區位優勢、帶動邊緣地區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1.實施特定農產品產業化的道路。東北地區許多縣域氣候和土壤條件都較為適合農業生產,而且有許多縣(市)經濟發展還處于依托第一產業為主發展經濟的階段,工業基礎薄弱,第三產業發展嚴重不足。在這些縣(市),第一產業在縣域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縣域經濟發展的難點和重點應該是第一產業,農業產業化是解決縣域經濟發展的最佳選擇。為此,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做好市場選擇,做強做大細分的農產品市場。二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作用,提升產業扶持龍頭。三要調整結構,擴大優勢產業基地,建設高標準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產業帶。四要搞活流通,拓展市場。五要鼓勵行業協會建設,建立制度化的調控體系。六要完善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七要大力實行科教興農戰略和農業產業化可持續發展戰略,使農業產業化獲得不竭的智力支持,從而不斷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2.構建特定的工業產品生產體系。實踐證明,在工業社會工業部門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最為顯著。東北地區許多縣(市)經濟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工業發展落后,工業化程度低??h域經濟工業發展滯后,不僅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而且影響到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就業崗位的增加。工業化程度低,還影響縣域經濟的財政收入以及農村產業化的實施。因此,實現縣域經濟的工業化是決定縣域經濟能否發揮“亞核心”作用的關鍵所在。加快東北地區縣域工業化進程對策是:一要實施專業化生產,集中優勢發展特定工業品生產,以參與城市工業的產業鏈條,進而構建自己的生產體系。二要正確地處理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關系,努力促進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協調發展,以發揮縣域城鎮化對農村資源的極化作用,適度發展小城鎮。三要堅持創新,積極推進科技進步,以制造高附加值產品,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生態產業園區建設為中心,構筑縣域經濟發展新平臺。四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避免傳統工業化所造成的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等問題的重復發生,以行政立法,經濟杠桿等手段,推動縣域經濟的和諧和持續發展。
3.構建特定的服務產品供給體系。服務業是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富民產業”,也是市場化和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縣域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離不開服務業的支持。因此,縣域經濟發展還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為此,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要合理定位縣域服務產業的市場目標,通過特定服務業的發展,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二要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在承接和改造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提升服務水平和技術含量,增強競爭能力。三要統籌城鄉商貿服務業規劃和發展,建設和完善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商貿流通服務業,為農產品進城建造橋梁。四要運用現代營銷方式和信息技術提升服務業,搭建市場供求信息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增強農產品的服務范圍,擴大農產品的交流渠道。五要引導扶持建設大型專業的物流配送企業,延伸城鄉和域內外市場,開拓日用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和聯系域內外乃至國內外商貿流通大循環的“綠色通道”。
參考文獻:
[1]劉國斌,陳治國.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實現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東北亞論壇,2007,(2).
[2]陳才,馬廷玉,楊曉慧.東北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9.
[3]尹義坤,劉國斌.日本旅游休閑農業經驗對吉林省的借鑒[J].現代日本經濟,2008,(2).
[4]劉國斌,王彬.東北振興與縣域經濟發展的問題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7,(5).
[5]劉國斌,趙儒煜.論縣域經濟“亞核心”發展規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1).
Northeast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LIU Guo-Bin
(Jilin University Quartermaster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 上一篇:電信網絡詐騙情況匯報
- 下一篇:公有云安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