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的重要意義范文

時間:2024-01-02 17:5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三農問題的重要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三農問題的重要意義

篇1

關鍵詞:三農問題;農村經濟;發展

在社會經濟的推動下,我國的農村環境逐漸得到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促進了農村生活逐漸向小康社會發展。雖然從整體上看,農村的經濟形勢呈均勻向上狀態,但是從細節上看,依然存在較多問題,受人為因素及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的經濟體制依然存在著多種問題,農業發展環境中隱藏著多種隱患,給農民更好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帶來了不利。因此,如何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并發展農村經濟成為有關部門面臨的重大問題。

1三農問題概要

農業是我國重要的生產模式,對滿足人們的飲食需求有著重要作用,也是民生事業中的關鍵內容。在我國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三農問題既是重要內容,也是關鍵影響因素,因此,將三農問題置于我國主要發展內容的關鍵環節具有重要意義。雖然三農問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注重三農問題,認為滿足人們基本需求即可,這種認知度不僅忽視了三農問題的本質,而且缺乏遠見,難以滿足農村事業發展的需求。我國農民的整體地位雖然得到了較大提高,但是與城市居民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農民在很多事情的操作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包括農村戶口問題、農村政策問題等,這不僅給農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較大不利,而且難以保障農民的各種權益。因此,我國有關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村經濟更好發展,這樣才能更好促進國民經濟更快進步。

2解決三農問題并發展農村經濟的方法

2.1重視三農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雖然三農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并不注重三農問題,也沒有意識到三農問題得不到解決所帶來的后果。因此,為了更好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有關部門必須重視三農問題,將其置于主要工作內容的關鍵環節,這不僅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也是國民經濟進步的需要。隨著人口基數越來越大,各行業不斷進步,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性也逐漸突出,解決三農問題不僅能對農村經濟體制進行有效改革,而且能夠促進農村環境全面改善,從而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農民在我國總人口中占有較大比重,農業是我國經濟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只有保障農民生活、推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村改革,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才能實現我國市場經濟持續繁榮,更好促進社會穩定。有關部門必須從多方面提高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度,包括農村經濟體制、農業結構、農民權益等內容,由于每種問題的涉及范圍較廣,而且隱患較多,所以有關部門必須樹立長期的解決意識,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內患,這樣才能更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2.2落實三農政策

三農問題的重要性雖然逐漸凸顯,但是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給農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較大影響,而且給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不利。我國雖然制定了多項政策以有效解決三農問題,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有關部門并沒有意識到三農問題的重要性,也沒有對相關政策嚴格執行,致使在農民層面,依然存在著亂收費以及亂罰款等問題,侵犯了農民的正常權益。因此,基于三農政策的實施情況,我國政府部門必須對三農政策進行完善,細化相關條例,加強對有關人員執行過程的監督,對各類收費問題進行明確,并對三農政策的實施結果進行定期審核,及時處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確保三農政策能夠落實到位,這樣才能更好保障農民權益、推動農業進步、促進農村的更好發展。

2.3提高農民地位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農民地位有了顯著提高,各種權益也不斷增多,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依然存在著較多問題,農民依舊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因此,我國有關部門必須取消某些歧視性政策,清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費現象,大力扶持農村產業,并調整農業結構,加強對農民權益的保障,這樣才能更好提高農民地位,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從而促進農村經濟更好發展。

3結束語

三農問題是我國民生問題中的關鍵部分,也是維持我國國民經濟穩定的重要因素,其不僅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對農民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有關部門必須重視三農問題,完善相關三農政策,從長遠的角度積極解決三農問題,提高農民的整體的地位,保障農民的各項權益,這樣才能更好解決三農問題、發展農村經濟。

參考文獻

篇2

中央1999年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把中國定位于“最終產品制造業大國”,國外也已經普遍認為中國是21世紀最大的“世界工廠”。以中國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實際地位,我們客觀上只能以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保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而這種優勢實際上產生于農村高達三個億以上的過剩勞動力,使我們可以在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長期維持勞動力的最低價格。

如果實事求是地從國家的立場出發看問題,這個“優勢”是其他照搬西方民主制度的發展中國家所沒有的。因此,假如政府真要徹底打破城鄉格局,使得流動打工的農村人口獲得所謂“國民待遇”,并且按照現代勞動用工制度安排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則可能造成勞動力成本上升。這就意味著中國將失去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當然不利于參與現在這種國際競爭。

再者,由于農村人口基數太大,即使真正采取措施加快城市化,到2020-2030年能夠達到50-60%的城市化率,也仍然會有大約8億人口生活在農村。小規模、高分散的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的小農經濟,仍然將是中國農村的主要經濟類型。

由此看來,中國工業化快于城市化是歷史的必然,既是資本全球化條件下的必然結果,也是長期趨勢,因此,農村維持小農村社經濟的制度現象,也將是長期的或者說是不可逆的。同理,當前已經日益嚴重的三農問題,將不可能有條件在短期內得到根本解決。這是本文強調緩解、而不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理由。

2、三農問題的政治性

近年來農村社會政治形勢趨于復雜根本原因在于:農業產值下降為占GDP的14%,而農業人口仍占約60%以上。其實,無論集權制還是民主制,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在約14%農業產值上的收益作為稅費基礎,為占60%以上人口的農村提供社會保障,以及教育、醫療等公共開支;更不可能以此維持基層政府的龐大開支。同理,由于農村人口過多,任何形態的政府都不可能滿足農村社會的公共品需求。一般學者提出的城市工業反哺農村,或者給農民以直接補貼等建議,在中國當然也不現實。

因此,在這樣的制約條件下,農民負擔及其引發的矛盾沖突,實質上是政府與農民之間在如此低的農業產值上,照搬西方現代管理制度進行所謂收益分配的必然結果。

正因為50年來工業化進程中農民和農村的被剝奪本來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正面看待的矛盾,城鄉二元結構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徹底打破,所以,農民群體客觀上難以得到“公平”的國民待遇,其“邊緣化”將是必然結果。因此,“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就是合乎市場經濟條件下客觀發展規律的必然現象。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我們才需要強調,如何緩解三農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政治矛盾,對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所有執政黨都是重大挑戰。不僅當前,而且在今后的中長期發展進程中,都需要對此慎重處理。

3、現行財稅金融和流通體制對農村經濟的負面影響

1984年至1986年建立和完善縣鄉兩級財政的制度安排,曾經一度刺激了地方政府發展農村經濟的欲望。由于當時金融體制的“軟約束”問題,使得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地方經濟特別是鄉鎮企業的高速增長,與企業高負債、地方基建失控,和銀行不良資產大幅增長相伴生。

1994年稅制改革前后,中央同時加強了土地管理;并且在1997年以后推進金融改革的同時,以行政手段關閉了農村合作基金會;加上同時推行的關閉“十五小”的行政措施等等。這些措施都使得地方經濟在高速增長時期積累的高負債問題暴發:一方面是鄉村債務達到約4000億(也有說6000-8000億),近一半的縣鄉兩級財政發不起工資。另一方面,縣域經濟凋敝、農村經濟滑坡、鄉鎮企業倒閉停產,又使得一千多萬地方干部的子女就業問題突出,于是政府和相關事業單位就成了最好的就業領域;導致政府及其所屬機構膨脹,財政供養人口大幅度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鄉村債務增加和政府冗員膨脹,都必然會轉化為對農民的強制索取。

銀行系統的商業化改革獲得成功的同時,任何商業銀行都不可能與分散的、兼業化的、剩余過少的小農經濟對接的矛盾,隨之也突出起來。由此導致近年來農村出現面廣量大的高利貸;歷史上摧毀農村基層社會的高利貸與權利和黑惡勢力結合的現象,又再次普遍發生。

在上述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導致的重大矛盾制約下,農村出現了勞動生產率下降,農民收入下降,政府調控能力下降。正是這三個下降,導致基層政府和農民的生活消費都要靠借貸才能解決。

綜上所述,我們當前面臨的三農問題是長期的而不是短期的,是普遍的而不是個別的,主要是政治性的而不僅僅是經濟性的。

二、解決三農問題的辦法

1、執政黨要有代表農民利益的綜合部門

根據同志和同志在新世紀開始以后的兩個“七一”講話,執政黨為了能夠全面代表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的利益,至少為了能夠應對其他政治勢力以三農問題作為政治資源提出的挑戰,當務之急是參照解決金融問題和國企問題的辦法,抓緊建立“中央農村工作委員會”,統一協調各涉農部門的政府決策,以實現農村的穩定來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

2、國家應以就業最大化為基本國策

如果說20世紀中國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的問題主要是土地問題,那么到了21世紀中國的問題仍然是農民問題,而農民問題主要是就業問題。農民勞動力是我國最豐富的資源,但農村過剩勞動力就業問題的相對緩解,還有待于各部門提出相關配套政策。國家對列入計劃的經濟建設項目,應強調以促進就業為主要目標;特別是在以國債投資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其項目評估應以能否帶動就業為評估標準,以“以工代賑”為主要建設方式。農村公共品提供和農村的基本建設,也應該強調以帶動勞動力投入的政策為主。

3、深化農村管理體制的綜合改革,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擔

由于農業自90年代中期以來已經是負效益產業,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在平均線以下的已經高達約70%,農民收入零增長或負增長已達到約50%,難以繼續支撐龐大的基層政府。因此,如果能夠把現在的中央、省、地、縣、鄉、村這種六級垂直管理,改變為中央、省、縣三級行政管理,則可能在理順中央、地方政府和農民的關系的同時,大幅度減少制度成本:

一是把省擴大為50至60個,取消地區一級,增加中央和省的直轄市,鄉改為由縣政府開支的鄉公所作為派出機構;

二是取消市管縣、鎮管村體制,割斷城市剝奪農村的體制渠道;一般中小城市和建制鎮實行市和鎮的自治,只管建城區,不得直管有自治權的農村,市、鎮、村等各自治體之間是平等的交換關系,政府不直接管理9億農民,由村自治體直接對縣。

1、打破涉農領域的部門壟斷,加大政府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投入力度

以往政府對農業投入的形式,基本上表現為涉農部門“分財政的盤子”,支農資金下達到政府部門及其所屬單位,不僅跑冒滴漏、貪占挪用導致嚴重腐敗,而且有相當部分轉化為基層債務和農民負擔;并且,客觀上也推高了農業成本,使我國喪失了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為此,深化農村改革當務之急,是要打破涉農領域的部門壟斷,鼓勵農民參股組成各種經濟合作組織,直接進入加工、流通、金融和保險等涉農經濟領域,以合作社的規模經營取得的收益,返還低效益和負效益的農業生產,補足村社開支。同時還應規定,政府支農投入應定向下達到此類合作經濟主體,政府投入只做股、不計息,以維持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

2、改革政府壟斷征占農村土地政策,維護農村基本經濟制度版權所有

篇3

關鍵詞:“三農”問題;縣域經濟;社會主義新農村

當前,我國13億人口中依然有58%生活在農村,農村人口總量較大,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尖銳。農村仍舊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部位,影響農村及農村經濟發展的高層次矛盾還未解決,提高農村經濟實力依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沒有農業的牢固基礎,就不可能有國家的自主和工業的發展;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農業強、則天下強;農村穩、則社會穩;農民富、則天下富。

一、我國“三農”問題的主要表現

1.農村農業經濟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農業結構雖然已經較改革開放前有了較大的轉變,但是距離現代化農業還有著較遠距離。一方面,目前我國農產品供應的品質偏低,優質農產品的推廣不足。隨著我國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農產品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農產品需求不再限于傳統的溫飽需要,但是當前的農產品結構主要呈現產量大、質量偏低、加工不足等特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供需差異,直接導致了一些農產品季節性的擠壓滯銷,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當前我國農村的第三產業較為落后,種植業比重偏高,林牧漁業比重偏低,都阻礙了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城鄉收入差距過大

目前三農問題主要集中在農民生活水平不高,城鄉差異較大,這說明了當前我國農民的權利保障還未完善。按照有關權威機構調查數據得知,2008年我國城鎮居民平均收入為18100元,農村人均收入為6400,城鄉人均收入比例為2.82:1(2006年為2.61:1)。另外農村問題主要體現為農村經濟發展能力較差,按照國家有關統計數據得知,農村的基尼系數增長速度高于城鎮,1981年到2009年農村基尼系數從0.211擴大到0.314,但是城鎮從0.17 到 0.311。

3.農業科研難以滿足農業生產實際

農業科研的最終目標在于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因此大力利用農業科學知識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我國的農業發展同樣存在著這一問題,具體來說,就是缺乏精品資源。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關于農業產業的科技成果在4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的70%,科技支持的不足,嚴重阻礙了農業產業的發展。一方面,當前我國將農業科研、教育、推廣機構獨立設置,且分屬于不同的系統,各自為政。致使農業科研與農業生產嚴重脫節,這從根本上割裂了它們之間內在的必然聯系,割裂了科研與農業生產之間的聯系,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產業化開發水平很低;二是,我國農業科研的投入長期不足。當前農業產業化基礎薄弱,自有資金不足,造成了農業產業的弱勢地位。

二、依托縣域經濟發展,加快解決“三農”問題的對策

1.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

解決“三農”問題不能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要用工業化的思維謀劃農業,用市場意識、效益意識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發展縣域經濟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二者相互聯系,互相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了,地方經濟實力就增強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才有依托,才能有效改變農村經濟落后、農民收入低下的局面。

2.發展縣域經濟,有利于統籌城鄉經濟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縣域經濟在產業開發、經濟結構調整等問題上具有相對獨立性,能夠很好地協調農業和其它各業之間的關系,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統一調動,兼顧縣、鄉、村三個層次、城市和農村兩個領域,發展縣域經濟就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當地政府應當積極加強對農業產業的扶持,建立健全城鄉經濟統籌的政策體系建設,以政策保證政府資金的高效投入,同時引導社會資金進入。

3.發展縣域經濟,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合理制定產業規劃,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調整農牧業產業結構,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立足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要發展以馬鈴薯和紅蘿卜為主,雜糧雜豆為輔的種植業和以肉羊肉牛為主的養殖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改造中低產田。當地政府、農戶、社會力量等各方都要樹立起合作共贏、共同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觀念。推進當地農業從傳統的分散式農戶獨立生產經營向專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轉變;農業產業化更利于集中培養,打造精品資源,形成品牌價值,增加市場附加值,提升當地農業的整體競爭力。

4.發展縣域經濟,要加快發展縣域工業

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離不開工業化所形成產業的支撐和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對農業和服務業的帶動。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發展壯大中小企業,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采取工商企業幫扶、主導產業帶動的措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農村經濟機制改革進程的加快,農村和農村經濟進一步強化,農民產業活動和收入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發展,企業隊伍的迅速壯大。

此外,政府還有必要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根據地區特點,大力培育以商貿、旅游、餐飲住宿、家政服務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同時積極鼓勵青壯年勞動力回鄉創業,通過發展第三產業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從而提高農民收入。

三、結語

解決好“三農”問題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服務“三農”不僅僅是黨和政府賦予的神圣職責,也是完成縣域經濟戰略轉變、拓展縣市市場范圍的必然要求。農村金融是現代農村經濟的關鍵,政府必須正確認識發展縣域經濟與解決當前“三農”問題之間的關系,積極推進城鄉經濟的統籌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縣域工業,同時加大各種金融服務的引導力度,最終實現的縣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陸學藝.“三農”新論――當前中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何宏春.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徑:發展縣域經濟[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12(01).

篇4

關鍵詞: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業發展;應用

1物聯網的概念及農業物聯網

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當中的應用這就是農業物聯網的定義,理解起來相當簡單。這其中涉及了農業中十分廣闊的方面,包括監測農業溫室,農業滴灌,淡水水產養殖水質監測等各個方面環節。利用傳感器的大量使用形成有效的監控網絡,通過監控網絡實現農業信息反饋[1]。為便于及時發現農業生產中的問題,及時反饋問題的位置,結合農業和現代生產技術,實現智能化,自動化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農業物聯網的出現對提高我國農業生產力發揮了巨大作用,隨著農業物聯網的普及,傳統的低效、隨意的農業生產方式也在逐步完善,信息化、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是必然的趨勢。

2現代農業中物聯網的應用

2.1物聯網在農情監測中的應用在我們國家,國民經濟中農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來說,國的農業生態環境非常脆弱,面臨著巨大的隱患。并且極端天氣等氣象災害持不斷增多的趨勢,土地荒漠化、鹽堿化、沼澤化非常嚴重,加上干旱頻發、水土流失、濫砍濫伐等現象,農業生產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物聯網技術作為一項新興的信息技術已經被列入我國國家產業路線,并且在積極的學習國外先進的物聯網農業管理經驗。在重要的農業時節,農業生產的關鍵節點,以及旱澇災情的迅速救助,都需要準確的農業信息。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正是促進三農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2]。2.2物聯網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設施農業中的應用,可以保證農業成產。通過農業設施生產,可以生產無污染蔬菜、綠色蔬菜、有機蔬菜等等健康、綠色的農產品。這些有機的綠色產品,對于維護公共衛生有重要作用。從某些方面來說,農業設施的發展可以保護人們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證。有機蔬菜生產,能有效解決蔬菜質量問題,而且能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特別是促進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傳統設備技術含量低,產量低,效率非常低。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業設施,提高農業生產設施的效率。智能溫室的這種環境設置都需要進行精密的設計,其中做最重要的有濕度、溫度、通風、灌溉等等。這在傳統的溫室中必然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不免會增加溫室生產成本,物聯網技術的加入對溫室作用就顯而易見,一方面可以節約生產成本,另一方方面還能保證溫室生產的效率,而且在保證各個環境數據精確的同時農作物的質量也能加以保證。2.3農產品質量的監管農產品質量的監督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管理的水平。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這其中可以說有著質量監督很大的責任。怎樣進行有效的農產品監管是當前十分尖銳的問題,目前來說,這是農業監管部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而在管理農產品中,使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很好的完成這一任務,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地實現將整個農業生產和供應鏈的監控。總的來說就是從種子,飼料供應,到農產品銷售和整個消費過程,都可以實施有效的監測。例如,在大米,面粉,肉類,乳制品等食品標簽的電子標簽中,可以實現對農產品的全面跟蹤。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聯網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的結合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也可以說是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最好、最快的方式,筆者認為這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實質性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要高度重視物聯網技術為農業發展帶來光明的前景,明確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發展的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積極措施,有效促進物聯網技術在中國的農業生產應用,真正做到為中國農業發展轉型成現代化農業做出貢獻。雖然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非網絡技術的不斷完善,中國農業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參考文獻:

[1]胡震.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J].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37-39.

篇5

眼睛是人類感覺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中大約有80%的信息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讀書看報、看圖賞畫、欣賞美景、辨人識物等都要用到眼睛。眼睛能感受外界光線的刺激,再將這些外界刺激轉變成神經信號,傳送給大腦,最后形成視覺。

一雙健康的眼睛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的重要。眼的各種疾病都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比如,因為種種原因引起的近視,會導致視物模糊,必須通過配戴眼鏡來矯正視力。不只是增加了開銷,更帶來了各種不便。

眼的很多疾病是由于我們不健康的用眼和不好的生活習慣導致的。尤其是在條件相對差一些的農村,眼的疾病成了影響人民群眾生活和健康的一大隱患,眼科疾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這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關注,也讓我們年輕學子擔憂。這也使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早一些學成以回報社會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眼睛伴隨我們認知精彩世界的每一天,當然精彩世界也需要我們一起認識眼睛。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我們特別策劃了此次“開啟心靈之窗 分享五彩世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希望借此來調查和了解當地農民的健康狀況及愛眼用眼衛生的普及情況和農民對眼部常患疾病的認識情況及醫療選擇時間,同時向農民宣傳健康常識和正確的健康觀,通過社會實踐讓我們體會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感悟社會各界對三農問題的關心。以實際行動服務農村和回饋社會,把感恩自強轉化為建設家鄉的實際行動,為和諧美好新家園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實施地評估1.該實施地地形簡單、交通方便、人口構成簡單,便于各項活動的具體實施及開展。

2.該地村民就醫行為相對落后,可以將我們將開展的活動的意義和效果得到最大化。

3.實施地已經取得當地支持,將更有利于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實施。

篇6

關鍵詞: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構建農村物流體系

根據中央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的要求,現代農村物流體系的完善與構建,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產品的流通就是農產品市場健全化發展的核心問題,所以現代農產品物流體系的構建已成為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動力源泉。

一、 現狀分析

農村物流體系是指為農村生產、生活和其他經濟活動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務的經濟組織所組成的體系。由于農業生產過程是一個時間跨度比較長的長期增值過程,所以需要物資的高效流動,是農業生產的達到預期目標的重要構成因素。目前的農業生產模式存在著成本高,環節多,流動緩慢,體系不健全,服務混亂的現象,這些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巨大障礙。目前,我國現代農村物流體系的構建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1.農產品物流難度大、要求高。

2.農村生產組織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供給能力不足。

3.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落后,技術裝備落后,運作成本高。

4.農村物流政策多空白,作業不規范,交易成本高。

二、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1.入世后的國際化沖擊和挑戰。“三農問題”是一個根深蒂固、歷史沉積的老問題,當與世界經濟一體化對接時更加四面楚歌。由于國外銷售大打價格戰,農產品出售難的現象日益加劇。如果能夠適應國際化進程,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物流運輸方式,就會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發展農村經濟對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地位。通過政府對現代農村物流體系的確立,健全農業服務體系,才能便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化經營。要扶持物流中介服務組織,擴大信息交流平臺,指導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減少生產和流通的盲目性,從而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專業分工,提高核心競爭力,形成生產及銷售的專業、品牌優勢。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

3.有利于降低和分散農業經營風險。農業風險包括自然災害風險、農產品的市場風險和由于政府逆向操作而造成的政策風險,所以必須要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制定營銷策略,依靠農業政策、資金支持、供應信息、決策反饋和風險預警機制,來抗御農業經營風險。因此,充分發揮現代物流體系對農業生產的服務功能,降低和分散農業經營風險。

4.有助于促進農村城鎮化建設。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物流環境的改善、物流意識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及周邊地區的物品流入本地區,從而提高當地農民生活水平,促進了農村文明程度的提高。通過物流產業的發展加快城鎮的發展和農村城市化的步伐。

三、構建現代農村物流體系的對策和建議分析

1.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現代農村物流體系的構建,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除了鐵路、空運、航運等建設外,還需要公路網建設、農產品的集中儲存保管及配置加工配送中心、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等。加強和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會拉動農村物流總需求,增速農村經濟發展。

2.制定鼓勵政策,培育與壯大農產品物流主體。

由于農產品品種多、數量大,就需要發展包括私營、股份制等多種所有制成分的物流企業來共同完成。因此,政府應出臺相應的鼓勵和扶植政策、條例法規,按照農村物流產業化的發展方向,鼓勵農村物流業的發展和確立農村物流的合法地位,這樣既有利于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還能通過體制創新和改造,改變原有農產品流通企業規模小、服務單一和封閉運行的現狀,壯大農村物流的主體。

3.鼓勵和規范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的發展,加強供應鏈的管理。

農產品物流中介組織是農產品供應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影響整個流通環節的速度和效率。農民應從信息平臺獲取信息進行決策,再根據市場需求,對農用物資的供應、農副產品的儲存、包裝、流通加工、配送、銷售等的增值配套服務。完善整個農產品的供應鏈,從而取得最理想的目標效益。

4.加強對農產品物流設備和技術的開發和利用。

加強物流設備的技術研究與設備改進,要對適合農產品運輸、儲藏設備進行生產和開發,引進取鑒國外先進技術,滿足農產品物流多樣化需要。使物流設施在農產品流動過程不僅能保護其使用價值,同時又能創造其價值,促進農產品流通的效率。

通過現代技術的應用與實踐,我們要綜合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等手段來實現農產品流通手段和交易方式的現代化,加快農產品流通標準化進程,實現農產品流通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

篇7

關鍵詞:時政;時政的特點;命題思路;答題技巧

近年來,高考政治試題的命題思路已經由“知識立意”轉為“能力立意”和“現實問題立意”。同時,政治科教材的很多內容又都涉及時事政治,且需要與時俱進。時政教育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訓練學生適應高考變化的素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考試成績。

那么,如何做好時政教育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正確認識時政含義

時政是關于國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其主要表現為政黨、社會集團、社會勢力在處理國家生活和國際關系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活動。它既有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也有關系人們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二、認真研究高考時政的命題特點

1.依托教材知識,考查能力素質

現在的高考試題考時政大多是通過時政熱點問題創設新情境,考查政治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同時,注重以時政熱點為背景或借助或突出時政熱點,考查學生解讀獲取信息、調動運用知識、探究論證問題的能力

2.突出長效熱點,回避不確定性問題

熱點問題的切人體現了長效性,關注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探討人類生存價值的話題,回避那些不確定、可能變化的問題。如科學發展、和諧社會、三農問題、民主與法制建設、和平與發展等都屬于長期的熱點問題。

3.以問題為中心,多角度考查實際問題

高考政治試題多以社會熱點為立意背景,堅持以問題為中心的主體設計思想,問題設置系統化。時政熱點試題可以是“一材多題”的客觀性試題,也可以是對同一問題從多角度、多層面考查的主觀性試題。

4.以當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為主

以我國當前存在的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為素材,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如人類共同關注的生存、發展和生活質量問題,黨和國家著力解決的,與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弘揚民族精神和道德榜樣的力量,反映時代特征和國家意志的新觀點、新理論等。

三、注意時政教育的幾個問題

1.注意時效性和選擇性

時事政治教育要注重一個“新”字。“新”是時事政治的自身特點,否則就不能稱之為時事。我們應該在眾多新聞事件中選取有代表性的事件,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注意搜集、整理、篩選重大新聞,做到“有的放矢”。

2.要緊扣教材,夯實基礎

教材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時事作為思想政治教材的補充,可以用來補充教材的不足,也可以用來證明教材中的理論、觀點等。考查時政熱點問題,并不是不要教材知識。千萬不能脫離教材知識去搞熱點,為講時事而講時事,否則會造成理論與實際的脫節,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標和效果。

3.注重時事熱點之間的相互聯系

各個時事熱點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論事地的解和把握,有些熱點問題共同反映了同一規律性的東西,我們可以將這些時政熱點進行歸類、整合,從而以一個典型的熱點來統帥眾多的熱點。

四、掌握時政問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時政性選擇題一般是直接以時政內容為切入點,題目和備選項都要圍繞這些主題設計,大多數時政類論述題都是“材料在書外,觀點在書中”,但也有極少數題目答案隱含在材料之中。真正熟練、靈活地掌握時政題的答題技巧,還應該多練習、多總結、把握規律,做到熟能生巧、舉一反三。要做好政治主觀性試題,特別是時政熱點問題,必須做到“一扣三結合”:必須緊扣題目要求,必須結合教材,必須結合材料,必須結合時政。

篇8

關鍵詞:“職業農民”;教育問題研究;思考

中圖分類號:G7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1)04-063-02

“流動農民”與“職業農民”為當前學界對于農民群體的新型職業劃分。“流動農民”主要指從農村到城市的“農民工”。“職業農民”即為留守在農村以農業生產和經營為獨立職業并獲取利潤的農民群體。與“流動農民”相比,“職業農民”教育研究一直被忽略,有悖于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力量的歷史地位。厘清“職業農民”研究的主導問題實屬必要。

一、“職業農民”教育研究應用價值

1. 提高“職業農民”總體知識與能力水平。據統計,我國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僅相當于初中二年級水平;全國近5億農村勞動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8%;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僅占5%;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的人口占2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培訓或教育的僅占3.4%;接受過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僅占0.13%;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竟高達76.4%。提高“職業農民”總體知識與能力水平極其必要。

2. 促進國家和諧、穩定、發展。改革開放以后,盡管農村與農民的面貌一新,但是與城市相比,在基礎設施、福利保障、教育水平等各個方面差距仍然很大,“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瓶頸因素,“三農”問題關乎中國發展的根基,忽視三農問題,必將影響中國的和諧、穩定和發展。“職業農民”教育是解決“三農”問題和縮小城鄉差距的根本途徑。

3. 有利于推進“職業農民”現代化進程。“職業農民”教育不僅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與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職業農民”自身幸福與現代化的必要條件。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職業農民”作為一個相對落后的群體,只有通過繼續教育,才能成為新農村建設以及現代化社會的主體力量,從而推進自身現代化完成。

4. 有利于引導“流動農民”返鄉創業。“流動農民”主要指“農民工”。近一段時間以來,“農民工”就業問題備受關注。“農民工”本身就是青壯年農民,到城市以后盡管受到一些訓練,但實質沒有改變,其根基仍在農村。伴隨“職業農民”的教育以及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推進,必然會引導流動農民返鄉創業。搞好“職業農民”教育有利于引導“流動農民”返鄉創業。

二、“職業農民”教育研究存在的問題

1. 關于“職業農民”的研究重視不夠。目前的研究關于農民教育的文獻較多,但是對于“職業農民”教育的研究較少。對于“職業農民”進行系統研究的就更加缺乏。從“農民教育”到“職業農民教育”,不僅是研究深度的進一步挖掘,更是對農民群體的認識更趨科學。“職業農民”最終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力量,過度關注“流動農民”而忽視“職業農民”研究,其在理論與實踐上均值得反思。

2. 研究缺乏理論支撐與規律性認識。“職業農民”教育屬于交叉學科,其需要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農學、管理學、法學等眾多學科的支撐。學科支撐的缺失,造成目前“職業農民”教育認識高度不夠、研究層次較低,導致對于“職業農民”教育缺乏規律性認識,而停留在一般操作層面上。研究人員需不斷厘清“職業農民”概念、屬性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3. 研究宏觀而缺乏具體分類研究。“職業農民”教育是以對“職業農民”群體進一步劃分為前提的。目前的研究多存在宏觀而不具體的問題。把“職業農民”看做一個整體對待就缺乏實踐的操作性。“職業農民”包括村干部群體、技術群體、致富帶頭人群體、普通勞動者群體等。目前,“分類研究”的文獻很少,針對“職業農民”中內部群體劃分而“分類研究”應成為重點研究的方向。

4. 研究僅局限于教育的經濟功能。把“職業農民”教育等同于技術培訓,一味追求其經濟功能,顯然是對“職業農民”教育認識的誤讀。盡管科學技術培訓應該成為“職業農民”教育的主要內容,但是“職業農民”教育目標是培養現代化的“職業農民”。在一定意義上,“職業農民”教育問題更是重要的民生與政治問題。如一味局限于其經濟功能,必將銷蝕“職業農民”教育的戰略意義。

三、“職業農民”教育研究方式綜合與拓展

1. 研究視角多樣化至整合研究。由于研究者不同的職業與知識背景,所以現有文獻采用了文化、人力資源、社會問題、教育等多個視角,但還缺乏對視角的整合研究。“職業農民”教育屬于綜合交叉學科的內容,由政府、高校、企業、鄉村等多方合作,共同承擔此項課題研究是完成科研任務的重要途徑。除此,完成“職業農民”教育研究的系統工程是違背科研精神的。

2. 研究學術性與實用性統一。由于“職業農民”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學者在研究中試圖把研究與典型試驗結合起來,使研究學術性與實用性統一。“職業農民”教育絕不是普通教育的“書齋式”性質,其既是一個教育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其中又夾雜著經濟因素。用純粹的文獻法研究是沒有出路的。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結合應為有效路徑。

3. “職業農民”教育比較研究。比較教育是教育學的重要分支,比較的方法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的“職業農民”教育有自身成熟的模式與特征。對他國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借鑒并嫁接于中國的現實是一條有效的研究路徑。當前,此領域文獻甚少需引起學者關注。

四、“職業農民”教育研究內容層次體系

在認識“職業農民”教育戰略性意義基礎上,其主要研究內容有如下諸點。

1. 影響“職業農民”教育問題的多元因素研究。關于“職業農民”教育問題存在著影響因素的復雜性。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認識與觀念問題。正確認識“職業農民”教育的重要性是實施教育的首要問題,在新形勢下將其定位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的。第二,“職業農民”本身的阻礙因素。諸如文化水平、經濟條件、自由時間等將極大地影響其長遠的教育需求。第三,客觀條件要素是否具備。目前,各級政府財政狀況將制約“職業農民”教育工程的實施。

2. “職業農民”教育的特殊性與規律研究。“職業農民”教育是在新形勢的背景下提出的。其本身就不同于普通教育與一般的職業教育。對其教育性質、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系統研究與取得規律性的認識是實施“職業農民”教育的基礎。如果把“職業農民”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全日制學校教育,不是按照其特殊性去研究與操作,將不

能科學地完成“職業農民”教育的任務。另外,“職業農民”教育超越了一般職業教育的內涵,它是作為對一個階層全面提升意義上的復雜工程。

3. “職業農民”教育的現代化研究。“職業農民”教育是實現農民現代化的基本手段。課題研究力求在探索“職業農民”教育規律的基礎上,試圖以教育去推進“職業農民”現代化的進程,通過試驗后的歸納、總結,探索新形勢下“職業農民”現代化特征分析,尋找出“職業農民”現代化的有效路徑。當然,“職業農民”教育只是“職業農民”現代化的要素之一,但其對于“職業農民”現代化推進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引領作用。

4. “職業農民”教育的方法與形式研究。“職業農民”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教育方法將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教育方法與形式的設計等一切都必須圍繞“職業農民”的特點進行。“職業農民”的需求、時間、文化水平、年齡以及所處的地理區域等均是設計教育方法、形式的重要決定因素。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設計綜合性的教育方法與形式是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五、“職業農民”教育研究思考

1. “職業農民”“分類教育”研究與試驗。“職業農民”教育只是一個總體概念,如果貫徹實施“職業農民”教育規劃,需根據不同農民人群進行“分類教育”。目前,“職業農民”主要包括村干部群體、技術人員群體、致富帶頭人群體、普通勞動者群體等。根據不同的教育類別,分別實施不同的教育內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分類教育”是有效實施“職業農民”教育的教育策略。

2. “職業農民”教育的“政府主導型”模式研究。“職業農民”教育的模式研究是課題研究的核心問題。“職業農民”教育的戰略定位決定了將以國家為主體擔負此項任務。但目前國家對于教育的投入即使在普通教育上尚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對于“職業農民”教育進行大量財政投人是不現實的。基于此,構建“政府主導型”模式,以政府為主導,引導多元主體投入與建設的綜合模式才能完成“職業農民”教育的歷史任務。

3. “職業農民”教育規劃與推進實施建議研究。“職業農民”教育問題盡管具有戰略意義。但由于其影響要素的復雜性,因此不是一蹴而就的。針對當前我國的發展階段,“職業農民”教育的潛在戰略地位還沒有完全顯露之時,從研究到推進實施需要制定科學翔實的規劃,以指導政府進行決策參考。“職業農民”教育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和翔實的規劃,因此研究與規劃制定要走在前面。

4. 引導不同主體參與“職業農民”教育工程的實踐。“職業農民”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不僅存在著理論研究的復雜性,更存在著實踐上的艱難性。因此,從各級政府、教育部門等多個主體去嘗試實施“職業農民”教育實踐尤為重要,課題組可選定某一特殊區域如燕山山區進行“職業農民”教育實踐探索,以期獲得規律性認識。

參考文獻:

[1]廖其發,中國農村教育問題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288.

[2]劉懷廉,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好農民工問題[N],光明日報,2005―04―07(8).

篇9

關鍵詞:土地流轉;勞動力轉移;職業農民;農業發展方式;糧食主產區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2-0041-03

一、問題的提出

農業發展方式是農業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方式等在不同時間、空間的表現,它是農業生產各個方面的具體特征的體現,是農業、農民、農村發展的綜合反映。

國內學者對我國農業發展方式的研究較多,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業生產還停留在傳統農業階段,因此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聞學良、袁天佑等做了較多的闡述。對于如何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農業發展方式轉型的路徑,馬永耀、劉瑜琛等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從勞動力、技術、制度等各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地農業發展方式轉變進程中面臨的問題,探討了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思路和路徑選擇。還有學者從發展農業合作組織、建設現代農業、創建品牌農業等方面進行研究,如滕錫堯、徐國建、王朋等,探討了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而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方法。國內學者對糧食主產區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情況研究較少,本文正是基于黃淮地區作為我國傳統糧食生產主產區,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對于提升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著重要意義,開展了相關問題的研究。

二、正確看待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信息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促進了農業生產科技化。農村人口的流動、國家農業政策的變更等加快了農業生產關系的改善。但是,單純農業生產力的提升、生產方式的改進不能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是農業生產具有綜合性特點所決定的。

應該看到,在較短的歷史時期中,農業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并沒有明顯的跳躍、提升痕跡。因此,農業發展方式轉型不能簡單地從今天跳躍到明天,歷史的、社會的發展方式轉變是農業發展方式的特點。新時期以來,我國農業生產雖然已經基本滿足了國內糧食安全、國家儲備的基本需要,但是國內農業需求向多樣化、農村城鎮化方向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是農業生產的長期課題。因此,當前農業發展方式轉型的重點應該是現代農業的建立。

三、農村土地流轉情況

為便于樣本的收集與整理,本次調查以河南省、安徽省為主,以周口市、駐馬店市、阜陽市、亳州市的農戶為對象,根據樣本選擇的要求,確定了323戶農戶為調查對象,以下數據均來自這些農戶。

農村土地是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土地經營權流轉狀況是農村市場經濟活躍的重要標志,是非農行業向農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下頁表1是黃淮地區2007―2012年農村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到:

1.農村土地流轉比例低

農民對于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不高,表現在參與土地流轉的農戶少,真正被流轉的土地少,這表明,土地作為農業市場經濟資源的靈活性沒有發揮出來。土地是農業生產不可替代的基本生產資料,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就必須讓土地的經濟特性發揮出來,特別是土地供給的稀缺性。

作為國內主要的糧食主產區、供給區,黃淮地區土地資源較為豐富,悠久的農耕歷史和適宜的氣候資源,造就了這里豐富的糧食、油料、棉花產區。隨著人口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農業的需求更加多樣化,農業本身延伸出了糧食安全、農業觀賞等更多種類,對土地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農業土地供給與需求之間矛盾日益尖銳,農業土地供給總量與需求總量不平衡,地區與特定用途的土地權屬、地價、地租等矛盾越來越大。

2.企業機構參與土地流轉比例低

可以看到,農村土地流轉到非農企業的比例不到5%,流轉對象以本自然村農民為主。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是農業發展方式轉型的目標,農業專業化、產業化、社會化是現代農業的標志,農業結構優化,農業發展設施完備,現代科技充分應用到農業中去,農產品、農業服務規范是現代農業的表現。

單個家庭、農戶是國內農業生產的單元,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公司+農戶”等沒有根本改變土地經營承包權,非農資金沒有進入農業市場,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缺乏成熟的市場機制,行政干預經營權轉讓成分較多,先進的企業經營理念、靈活的土地流轉機制、以市場為主的產品供給體系沒有形成,農業產業化、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很難實現。

3.二次流轉中糾紛較多

在農戶農地承包權流轉過程中,首次因承包權流轉而出現的糾紛并不多,不到9%,這主要是流轉雙方主要是本鄉本土、親戚、熟人,雙方的矛盾、糾紛并不多。但是,連續二次以上的比例較高,一直維持在35%以上。在流轉過程中,因承包費用問題、流轉對象為單個農戶、農民勞動力就業的不穩定等原因,造成同一塊土地,在本村(集體)多次流轉,影響了部分土地的高效利用。

四、農村勞動力就業及職業農民情況

農村勞動力是農業生產的主體,它是農業生產關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農業生產技術投入使用和生產的關鍵因素,農村勞動力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無論是以家庭經營為主,還是以農業企業經營為主,都離不開農村勞動力的直接參與。表2是黃淮地區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基本情況,它反映出以下問題:

1.農業行業就業勞動力比例持續減少,非農行業就業比例逐步增加

2007年農業行業勞動力就業比例為32%,到2012年這一比例降低到19.8%。而非農行業就業比例由2007年的40%,2012年增加到47.2%。這顯示出農業行業對勞動力就業的吸引力在加大,農業行業工資水平遠遠低于非農行業,農民或外出就業,或本地非農行業就業。以后,越來越多的農民改變傳統就業模式,到非農行業就業,農民就業的空間、時間變化越來越大,會導致傳統的農村、農業、農民的格局發生較大改變,城鎮化速度越來越快,農業人口流動加劇。

2.農民在農業行業內部就業比例變化不大

農業內部就業比例來看,家庭種植、養殖就業比例最高,2007年以來,一直保持在60%以上,農業企業就業比例不高于15%,農業合作社就業比例保持在22%左右,這反映出,農業勞動力集中在生產環節,黃淮地區農業生產還是以傳統農業為主。沒有達到現代農業生產中,農業勞動力在產前、產中、產后分布合理。

3.農業行業農民整體素質有待加強

從上頁表2中可以看到,農業行業就業農民高中以上比例低于非農行業就業比例,2007―2012年,每年相差10個百分點。這反映出,越來越多的高學歷農民離開農村、農業,向非農行業轉移,職業農民越來越少,農業、農村的發展難度越來越大。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懂技術、會管理的職業農民,他們有別于傳統意義的“技術農民”,職業農民在農業生產的各個階段作用巨大。

可以看到,隨著農村、農業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土地流轉機制的成熟,更多的職業農民參與到現代農業的建設中,以現代農業技術為支撐,以市場經濟為依托,擺脫傳統家庭經營模式,服務于現代農業的各個環節,由職業農民向農業工人轉變,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轉變為現代社會的農業員工,在農業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黃淮地區農業發展方式轉型過程中的特點

本文僅從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村勞動力流動及職業農民方面,對黃淮地區糧食主產區的農業發展方式進行探討,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農業發展方式轉型的環境不充分

改革開放后,黃淮地區農業經歷了跨越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有了長足的進步,農業科技對農業的支持持續增加,農民技術水平逐年提高,農業產量對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巨大,農民收入有了加大提升。

但是,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相比,黃淮地區糧食主產區的農業發展方式還處于較低階段,作為農村、農業市場經濟標志的土地資源還沒有真正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土地經濟資源稀缺性的本質沒有出現,社會資本進入農業行業的機制體制不成熟,嚴重制約了農村、農業市場經濟調節功能,僅靠農業行業內部的資源調節、技術支撐還遠遠達不到農業生產專業化、產業化、社會化,農業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等環節還處于萌芽階段。

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沒有農民的勞動,就沒有農業的存在與發展,也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或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同時,農業勞動力與先進技術的結合,使農業勞動力的能動性得到更好的發揮。正是農業勞動力素質與質量的不斷提高,才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了可能。因此,農村勞動力沒有剩余,只不過是農業發展方式還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生產,農業產前、產后的功能沒有產生,部分農民從農業、農村轉移出去,促進了社會非農行業的發展,卻削弱了農業發展的基礎,客觀上妨礙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

2.非農行業的資金、技術投入有利于農業發展方式轉型

黃淮地區為國內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無論是農業發展方式轉型,還是農業產業化、專業化發展,糧食安全放到了首位。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工業反哺農業、非農行業的資金技術投入農業行業變得非常迫切,特別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農業發展方式轉型過程中,農業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的發展使農業生產越來越“工業化”,農業本身沒有更多資金、技術投入,非農行業向農業部門的投資顯得尤為重要。

3.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離不開農業科技投入

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離不開先進的農業科技支持,黃淮地區農村科技體系有待加強,通過壯大農村科技服務隊伍,培訓更多的職業農民,讓更多的懂技術、會管理的職業農民經營農業,使農業先進技術更多的服務農業,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和現代農業形成。

篇10

失去土地對農民生活具有重大影響。一方面,農民失去了一項最重要的家庭財富。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土地的增值空間巨大。我國《土地承包法》賦予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流轉權、收益權以及繼承權。失去土地對農民來講等于失去了一項最重要的家庭財富。另一方面,農民失去了一項最穩定的就業崗位。在我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下,農業仍是農民最基本的就業崗位。失去土地后,農民由于缺乏相應的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很難在城鎮就業。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失地農民失去了最可靠的養老保障。農民擁有土地時,可以家庭耕種或轉讓出租獲得收益,保障老年生活。失去土地后,農民基本失去了生活來源,養老保險費用無處籌集,老后生活十分困難。

據國土資源部2002年底測算,在征地過程中,每征用一畝地將造成1.4個農民失去土地。近7年來全國有近億畝耕地被征用。因失地而成為“務農無地,上班無崗,低保無分”的“三無農民”達4000多萬。這一社會群體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必將成為我國社會穩定的巨大隱患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難題。在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尚未健全完善的情況下,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工作基本上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4000多萬的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非常有限,同時各地的具體制度安排也有很大差異,統籌層次不高。做好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工作已經是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具體安排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應該本著:“政府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制度和資金來源可持續”的原則來設計。要堅持一次性補償與長期性代繳養老保險費相結合的方式,把失地農民逐步納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體系。長期性代繳養老保險費是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核心工作。具體實施辦法可以按照不同的年齡段采取不同的繳費比例,按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繳費數額,并且需要逐步提高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

對于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于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對于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項目中。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失地農民實際年齡之間的差額即為實際繳費年限。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政府負擔的部分從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再加專項的財政撥款,集體承擔部分從土地補償費和集體經濟積累中提取,失地農民個人繳納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體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資應在50%以上,集體出資應在30%左右,個人出資在20%左右,堅持政府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的原則。失地農民達到繳費年限后,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對于男性45周歲以下,女性40周歲以下的失地農民,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勞動力再就業,應從集體獲得的土地補償費中,提出一部分就業培訓專用資金,使失地農民掌握新的勞動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加快就業進程。當這部分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后,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項目,憑借失地農民身份證明,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優惠待遇。同時也應特別注意農村低保人員失地后的養老保險安排,對于失地低保人員,社會保障部門應不分年齡差別,對其實施城鎮最低生活保障。

三、實施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1.堅持“先就業,再保障”的原則,從被動的“輸血”方式向主動的“造血”方式轉變。傳統的失地農民土地補償方式都是一次性的貨幣補償,包括搬遷費用、住房安置費用、就業培訓費用、養老補助費用等。一次性貨幣補償方式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安置費用在失地農民手中得不到有效利用,往往會出現投資失誤現象。同時一次性安置費用的補償水平也較低,根本無法對失地農民的老后生活進行保障。所以必須堅持“一次性補償與長期性代繳養老保險費”相結合的制度。保障失地農民生活的關鍵是促進失地農民的就業工作,使失地農民盡快向城鎮自謀職業者轉變,而不是僅僅依靠土地補償費用和政府補貼生活,充分發揮失地農民的自保作用,從被動的“輸血”方式向主動的“造血”方式轉變。

2.制度建立時,要特別注意“公平問題”。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替代率要達到較高水平,與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水平相一致,防止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下降現象的產生。農業部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因征地引發的農民群體上訪事件呈激增之勢,占農民上訪案件總數的70%左右,而最集中的問題表現在征用土地的補償水平過低,沒有穩定合理的養老保險。由此可見建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必須考慮到“公平問題”。如果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替代率過低,勢必會影響失地農民的情緒,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和不穩定因素。

3.需要做好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過渡的銜接工作。失地農民在城市化過程中,會逐漸轉變成城鎮居民。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也應做好向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過渡的銜接工作。各地應參考已經建立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來建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在繳費費率,繳費年限,待遇水平上做到協調一致,為銜接工作打好基礎。對于在一定時期內,主動加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失地農民應當適當降低養老保險中個人的繳費比例,提高失地農民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積極性。

四、建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的意義

1.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失地農民的老后生活,切實解決“三農問題”,加快城市化進程。據筆者了解浙江省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在全國做得較好,但是保障水平也較低,低于每月215元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建立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后,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籌資負擔,必然提高養老保險的給付水平。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解決失地農民的養老問題,對于促進農村勞動力的流動,充分利用我國土地資源,縮小城鄉差距都有重要作用,最終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并且逐步加快我國城市化進程。

2.制度的建立是完善我國農村養老保險的重要一步。據專家估計,到2030年我國失地農民群體將達到1.1億人,失地農民占我國農村人口的比例將逐步提高。從人數上來講,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要看到,目前我國的農村養老保險工作不容樂觀,國家尚未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各地自主建立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有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總體來講對農民的養老保障水平也較低。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3.制度的建立是改變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有效措施。改變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重點是發展農村經濟,而發展農村經濟必然會涉及到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問題,必然會影響到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和征用土地問題,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利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改善。同時,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工作與失地農民的就業工作兩者相互促進,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村的人力資本水平,從勞動主體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使城鄉協調發展,調整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參考文獻:

[1]曾波:《構建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制度》,法制與社會,2007.10.

[2]潘光輝羅明忠:《失地農民的生活保障和就業出路思考》農業經濟,2007.01.

[3]陸遷葉小雯:《關于我國失地農民的安置和補償問題的思考》,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4]李亞華:《解決失地農民保障問題的幾點思考》,武漢大學學報,2004.05.

[5]陳信勇藍鄧駿:《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制度建構》中國軟科學,2004年第3期.

[6]楊繼瑞:《我國失地農民保障問題研究》,經濟縱橫,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