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展示范文

時間:2023-03-25 08:08: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字化展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數字化展示

篇1

【關鍵詞】展示設計;數字化;計算機;軟件應用

縱觀工業、科技和經濟的世界發展史,設計藝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媒介作用。展示設計史同時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步伐而不斷改革升級。整個設計的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跨越:展示設計已經從傳統單一展示發展成為以人為本,糅合現代尖端科技與藝術思維為一體的綜合性設計。高科技手段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突破了傳統、單一的展示方式,使現代展示具有趣味性、互動性、多樣性、科技性,使觀眾不再是單單被動的看展覽,而是充分的調動所有感官去參與展覽、探索展覽、發現展覽。展示設計數字化最直接的貢獻是帶來了新的造型語言及表達形式。計算機對藝術設計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它能更有效地完成創作工作,而且也給藝術設計帶來了新的風格和語言,對藝術設計工作程序及方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數字化設計的優勢

展示現場氛圍主要依靠整體空間造型以及材質、色彩等因素,計算機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的優勢顯而易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計數據化

一套完整的展示設計圖紙應包括平面圖、效果圖和施工圖等,在沒有計算機以前,這些圖紙都是靠人工繪制完成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普及,給展示設計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基于現代各類設計繪圖軟件功能的不斷強大和完善,高性能顯示設備的出現以及后續出圖、噴繪等技術的迅速提高,展示設計中涉及的平面圖、效果圖以及圖版的編輯設計等,都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完成,最終形成計算機數據。

(二)管理規范化

計算機數字化設計技術實現了管理規范化。隨著計算機的普及,電子文件管理操作簡便、攜帶方便的優越性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使設計和工程人員可以非常方便地存儲、攜帶及利用設計圖紙和文件的計算機數據,替代大量不同規格的紙質圖紙、文件。

(三)控制精確

在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新技術、新材料不斷涌現,要求設計師設計圖的表達更加科學和直觀。在計算機三維設計軟件的工作界面里,設計人員根據展示空間的建筑特征,按照建筑物內的實際測量數據精確的透視,從創建展示總體空間結構到展示空間的局部構成設計,逐步深化到局部或單體的構成和細部刻畫。采用不同顏色和材質對模型的渲染處理使設計人員對物項的空間位置一目了然,可以對各展示實體之間、展示實體和其他輔助設施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環境氛圍的營造是否到位作初步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數據共享

基于互聯網的高速數據交換,各種類型的數據庫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并且可以進行任意拷貝和修改,適應不同展示項目的需要,使多名設計人員可以在資源共享的情況下,在不同的計算機上同時進行不同的設計,從而縮短設計周期。

(五)便于修改

計算機最大的優點在于快速、便捷和便于修改。在博物館展示的整個設計過程中,修改、調整是不可避免的。手繪設計效果圖表現形式和手法多種多樣,依設計師個人愛好和習慣各不相同,往往偏重于藝術表現,容易在施工過程中產生較大誤差,導致展廳成型后和設計圖相去甚遠,從而無形中增加了從設計到施工過程中的修改次數,如遇上施工人員未接觸過的新技術、新材料,則此過程還要更加復雜。計算機可以在已完成的圖面基礎上,任意進行形體、色彩、材質等方面的再選擇、再創造。

二、實例分析:加拿大館、城市地球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不僅僅是經濟的盛會,更是科技的盛會,思維的盛會。當創意完美糅合科技,展覽便不再是展覽,是視覺盛宴,感官饕餮。通過領先的科技和創新理念向參觀者傳播的精神感受和未來可能,正是展示設計的功用。

(一)加拿大館

加拿大館內處處充滿了人與自然的美妙互動。比如展廳的一側,有一座虛擬的尼加 拉瓜瀑布。逼真的“瀑布”使參觀者忍不住伸手撫摸感受,而當人們觸到它時,“水花”四濺,隨著 同時觸摸的人數增多,呈現出無法預計的不同形態。這壯麗的景象便是設計者用計算機虛擬出來的自然風光。增強了人們與展示本身的互動,設計師旨在人與自然進行的互動,以傾告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小的舉動,都可能對自然產生影響。此外,展館內的一塊巨 大3D屏幕前,數部固定自行車等待著觀眾踩動。當有人騎車時,屏幕就會出現加拿大的美麗風光和人文景觀。通過三維時空變幻時間空間。

(二)城市地球館

城市地球館通過一系列具體生動的展示,讓參觀者進行反思,意識到城市既是污染的制造者,也是解決者。其中 “藍色星球”展區有一座12米高的“意識之橋”。參觀者站在橋上向下俯瞰,可以看到一個直徑32米的“地球”,按照 地球自轉方向徐徐轉動,讓游客們感受到在太空上看地球的樂趣。“藍色星球”表面采用大型多媒體的無縫拼接投影技術,模擬出鳥瞰地球的場景,以金木水火土喻意的影像交替 出現,揭示地球的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資源枯竭等現象。

三、結語

如果工業革命是設計產生的土壤,并使之產生并得到認同與發展,那么在數字化的信息時代將給設計師帶來新的思想和變化,使設計理念更貼近對生命的關懷。設計的過程是一種人類大腦所特有的創造性過程,決不是電腦所能理解或掌握得了的技術。正確把握科學與藝術的關系,不僅可以使我們更加接近藝術設計的本質,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設計領域,數字化不僅帶給設計師觀念上的更新,還可幫助設計師實現自己的設計構想,但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注意不要被計算機的視覺效果所迷惑,讓數字化淹沒設計師的創意,取代設計師的設計思想。數字化設計作為一種新的創作語言形式才剛剛起步,同其他藝術形式已十分成熟的創作語言相比,它還將經歷一個日趨完善和更具人性化的發展過程,它的優勢和特征也將進一步得到彰顯。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不可移動文物 數字化 空間展示 保護傳承

文物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遺物和遺跡。各類文物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人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和意識形態,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的科學管理和合理展示,對于人們認識自身歷史,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技術在以文物為核心的文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1 不可移動文物的概念及內容

按照大小、規模和可移動性劃分,文物可以劃分為“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兩大類。不可移動文物,顧名思義是指通常情況下,不可以移動其地理位置的文物。不可移動文物一方面是指其物體本身一般不可以移動,另一方面是指它與其周圍環境所共同形成的歷史風貌不可分離。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其是否履行了核定公布的法律程序,分為文物保護單位和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兩類。

不可移動文物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將范圍確定在我國境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類文物。其中,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應產生于公元 1840 年以后,與重大歷史事件、歷史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并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歷史價值的史跡和建筑。

2 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應用的現狀

當前,由于自然災害、環境惡化以及經濟建設等因素,文物的破壞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地步。文物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日趨緊迫與艱巨。數字化和多媒體技術在文博領域內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文物的科學管理和保護水平,豐富了文物的展現形式,促進了我國文博事業的發展。在可移動文物領域,數字技術的應用主要依托于各地區的數字博物館建設。目前,以博物館藏品為主要資源的數字博物館建設體系已基本成熟,從藏品管理系統、藏品展示形式到網上博物館及博物館移動導覽等,呈現出數字技術的高科技化和多樣化特點。但在不可移動文物領域,由于我國的不可移動文物現行的是分級管理體制和保護政策,因此在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方面呈現出不同層次的差異。

借助當前博物館數字化的東風,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不可移動文物的管理和文化資源的展覽展示方面,已經較多的應用了數字化技術手段。如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故宮博物院,從 20 世紀末開始,就開始了“數字故宮”的構想和建設。從古建筑的三維掃描和建模到古建筑環境及文物保護監測,再到多種形式的博物館網站建設,以及近年來精心打造的一批數字文化產品。最為突出的是,2015 年底開館試運行的端門數字館,是運用最新數字技術向公眾概要介紹故宮的最新嘗試。通過布設數字文物互動區、數字沙盤展示區、虛擬現實劇場等一系列數字展示場景,把故宮豐富的文物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以數字形態向公眾呈現出來,為公眾打開了一扇深入了解故宮的數字之門。可以說,故宮博物院在數字化建設方面,走在了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的前列,同時也引領了我國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方向。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文物保護單位,在數字化技術應用方面也比較成熟。如 2012 年“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在北京成立,中心利用先進的電子測繪、三維掃描等科學技術為遺產監測進行頤和園基礎數據的采集工作,運用專業的計算機軟件為頤和園等古建筑量身打造數字化力學模型,并對頤和園遺址等進行了遺產預防性保護監測,包括數據采集、分析、研究、指導實際的保護工作等。

2015 年 1 月,“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內設機構正式成立并獨立開展工作。現已初步搭建起以總平臺功能模塊、監測數據和指標體系、預警信息與處置、監測業務流程與功能等為內容構成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總平臺,初步確定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對遺產價值有影響的監測數據和指標體系。同時,啟動大運河、蘇州園林和龍門石窟等地方平臺與總平臺對接,逐步實現國家-遺產地兩級平臺的互聯互通。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平臺的啟用,標志著我國在不可移動文化遺產管理上實現了動態管理和監測,極大地推動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深度。

應該說,省級以上特別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管理和展示方面,都或多或少的運用了數字化技術手段,并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但省級以上的不可移動文保單位畢竟是少數,那些數量眾多的市級和區縣級文保單位在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和管理工作上基本尚處于尚未起步的階段。這些文保單位目前仍是以傳統方式在進行四有檔案的建檔、整理以及文物展示工作。所以,同屬于不可移動文物的范疇,因級別的不同,數字化手段的應用程度也表現出很大的差異。

3 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展示的探索

數字化技術在不可移動文物領域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數字化管理和數字化展示。管理是基礎,展示是形式。數字化管理主要是針對不可移動文物的“四有”檔案進行科學存儲、動態管理和實時查詢,是數字化展示工作的基礎。鑒于不可移動文物本身的級別劃分不同,在數字化管理和展示上表現出不同的差異。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重點的大型不可移動文物,基本都建設有自身的展示平臺,如故宮、頤和園、秦始皇陵兵馬俑等。而以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核心的中小型不可移動文物,在規模、人力和財力方面建設自身的展示平臺有著相當的難度,因此,集中力量、謀求合力以地區為單位建設統一展示平臺不失為一種有效手段。

(1)需要運用地理信息技術手段,將不可移動文物資源進行地理空間分布展示。公眾可以在平臺的電子地圖上瀏覽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準確位置,并顯示其基本信息,如文物名稱、保護級別、保護批次、文物時代、地址、簡介、照片等。同時,還可以按照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類別和年代分別進行專題展示,如按照級別劃分,分別展示國家級、省級和市縣級的文保單位空間分布;按照類別不同,展示古墓葬、古遺址、古建筑等遺跡的空間分布情況;再者按照時代順序的不同,對所屬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夏商周、秦漢三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和近現代的文保單位分別進行地理空間分布展示等等。

(2)運用統計分析工具,可將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按照級別、類別和年代進行動態統計分析,并用餅狀圖、柱狀圖和折線圖等多種統計形式直接顯示在電子地圖上,使公眾能直觀明了的獲取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的整體情況。

內容展示是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展示的核心。大量的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資料構成了不可移動文物的基礎內容數據,伴隨著數字多媒體和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興起,傳統的展示形式也發生了重大變革。虛擬展廳、虛擬漫游、360 全景等數字化方式的發展,使不可移動文物的展示由靜態向動態變化,由單一展示向交互式展示變化,極大的豐富了不可移動文物的展示形式,拓寬了展示內容的覆蓋面,使得公眾可以更容易、更直觀的獲取全面的文化資源信息。

4 不可移動文物數字化展示的價值

不可移動文物的數字化展示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傳播提供了最直接的途徑和最重要的形式。與傳統的展示方法相比,數字化展示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字化展示方式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進行,突破了人們游覽不可移動文物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用戶可以通過網絡足不出戶地對三維數字化展示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漫游和體驗。便捷的傳播方式有效提高了不可移動文物對大眾的影響力。

(2)數字化展示方式在觀眾和不可移動文物之間建立了一個信息橋梁,觀眾不需要靜距離接觸物體,便可以獲取他們想要得到的信息。這不僅避免了直接物理接觸對不可移動文物所帶來的損害,加強了對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也實現了觀眾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可以進入到任何他們感興趣的場景盡情地觀賞。

(3)通過對不可移動文物的數字化展示制作,可以對其三維空間信息進行良好的數字化保存,這不僅有利于展示、保存,還為進一步的研究、檢索和開發提供了很好的數據基礎。

(4)日益發展的數字化建模與繪制技術為不可移動文物的數字化展示提供了條件,并且能夠虛擬恢復不可移動文物的原貌和演變過程,為觀眾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歷史資料。

參考文獻

[1]亢賓.凝固的歷史,永恒的遺存[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

[2]王巍.中國考古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

[3]王娜.淺談區縣不可移動文化遺產的數字化管理[J].博物館的數字化之路,2015.

作者簡介

熊四明(1965-),男,湖南省長沙市人。碩士研究生,現為廣州歐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常務副總裁。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博信息化。

篇3

[關鍵詞]圓形鼎 數字化展示 技術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43

1、鑄造工藝數字化的意義

數字化展現青銅器的鑄造過程具有眾多優點,不僅可節約人力、物力、財力,還可節省大量時間。首先,在實際操作之前使用鑄造工藝數字化模擬,可為專業人士提供數據參考,發現其中的問題,因此,根據數字化展示事先了解鑄造過程,能更快地掌握這門技術,在實際操作中顯著地降低失誤的概率。其次,錄制工作人員實際操作古代青銅器的鑄造過程比較費時,例如使用塊范法鑄造圓形鼎,在從泥胎到制成陶范的過程中,需要陰干和焙燒好幾天,這就意味著攝影的過程不得不中斷好幾天,而使用數字化展示鑄造過程是不會遇上這種需要長時間等待而不得不暫時擱置工作的問題。再次,某些形態類似的器皿的鑄造過程類似,如果都要使用實際操作的方式一一表現,是非常費時費力的。而數字化展現這些類似器皿的鑄造方法卻非常便捷,只要在軟件中將模型或貼圖稍作修改即可,例如要展現某些形態類似的青銅器物的鑄造過程,而且這些器物上雕刻有不同的花紋,只需要在軟件中拖拽模型的控制點或面即可,對于處理不同的花紋,只需更換貼圖,可是這個過程在實際鑄造中,卻需要操作員細致地在不同的外范上雕刻形態各異的紋飾。所以使用數字化手段展現形態相近的青銅器的鑄造過程是十分有優勢的。另外,非專業人士需大致了解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如果只有文字解釋,即使附有部分黑白草圖,未免還是晦澀難懂。最后,由于不需要實際操作,所以不會有次品產生,也不存在材料的浪費問題,更加低碳環保。

2、鼎的鑄造工藝數字化

鼎器物作為青銅器的一大類,雖然樣式繁多,但主要還是圓形,其基本構造皆是一腹二耳三足,只要理解其中一個鼎的制造過程,便可舉一反三地理解其他青銅器物的鑄造方法,由于這一特點使得鼎的鑄造過程具有代表性。下文以周秦時期使用最廣泛的塊范法鑄造鼎器物的步驟為例,介紹如何使用多媒體技術數字化表現鼎的鑄造過程。

圖1為數字化展現鼎鑄造的實際操作過程,共分為8個步驟:制作模胎,翻制陰模,翻制陽模,翻制外范,制作芯盒,制作泥芯,合范與焙燒,涼范澆鑄。

3、數字化技術難點分析

3.13d max修整模型

對模型的修正,在3d max 中,用的最多的是先將模型轉換為可編輯多邊形,然后根據需要,在修改器列表中,選擇頂點、邊、邊界、多邊形或元素這幾個選項,對模型的形態進行調整。如果選定其中的選項后直接拖拽模型,模型的變化是僵硬的,沒有過度的,所以需要開啟軟選擇功能,并且調整軟選擇中的衰減參數,參數越小,拖拽某一部分,對周圍的部分影響越小,參數越大,則影響越大。

3.2Photoshop制作凹凸貼圖

通過調整Photoshop制作的凹凸貼圖的UV坐標來實現繁縟的紋飾,是最便捷的紋飾繪制方法,可有效減少模型面片的總數,進而顯著地減小文件大小,提升載入速度。下文介紹如何在翻制的外范上實現乳釘紋效果。

由于紋飾是在范面上雕刻出來的,紋飾的材質與范面的材質是一樣的,所以只要給整體貼上一個材質,然后在繪制紋飾的區域貼上黑白的凹凸貼圖就能渲染出理想的效果。用Photoshop繪出的黑白圖案,黑的部分渲染出的效果是凹進去的,而白色部分渲染出的效果則是凸出來的。圖2便是Photoshop繪制乳釘紋凹凸貼圖的過程。

3.3 調整UVW貼圖

由于直接為曲面貼上凹凸貼圖會導致圖案完全變形,所以需要調整UVW貼圖來規整圖案。將外范的模型導入到3ds max中,給整個模型貼上一張泥模貼圖,模型上有一道凹進去的環是建模時裁切出來的,用來與貼圖效果進行對比。然后,將模型轉換為可編輯多邊形,將需要制作紋飾的面片選上,如圖3所示。

接下來,如圖4所示對材質編輯器中材質球的“貼圖”選項進行編輯,設定其“漫反色”的貼圖類型為泥模貼圖,設定“凹凸”的貼圖類型為剛制作好的紋飾凹凸貼圖,并將數值設置為300,增大其數值,則凹凸會更加明顯。然后將設定好的材質賦予選中的曲面,更新材質顯示后發現貼圖產生斷面,乳釘紋顯示比例錯誤,所以需要對UVW貼圖選項進行調整。打開“修改器”下拉菜單中的“UV坐標”并選擇“UVW貼圖”,在右側的“修改器列表”中,根據外范的型腔的形狀特點選擇“球形”,并參照貼圖顯示效果在“Gizmo”中對模擬的球形的長寬高進行適當調整,直到形態與外范的型腔的形態大概一致為止,這樣凹凸貼圖就不會變形了。最后,適量調整UV平鋪的個數后就完成了紋飾凹凸效果的制作。調整UVW貼圖的整個過程如圖5所示。

通過觀察,使用凹凸貼圖渲染出的圖案與創建三維模型裁切出來的凹槽效果差異不明顯,可見使用凹凸貼圖來繪制繁雜的紋飾是十分便捷的方法。

4、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圓形鼎鑄造工藝的數字化展示,便可推斷出其他形態類似的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過程。在3d max中對已有模型進行修改,使用軟選擇功能拖拽模型的控制點便可迅速地將其修改成形態類似器物的模型。另外,通過更換紋飾貼圖便可改變繁縟紋飾的樣式。因此,使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探索古代青銅器的鑄造過程是既簡便又高效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王琦.新火星人――3dsmax白金手冊(中)[M].北京:北京科海電子出版社,2002.

[2] 董亞巍.商晚期圓形鼎的范鑄模擬實驗研究[J].四川文物,2010-5:73-87.

[3] 胡晏秋,于金輝,姜威.面向青銅器的建模與繪制[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8,20(9):1141-1145.

作者簡介

篇4

題記:這是我2002年9月參加“漢文化聯盟”第二屆漢文化資料庫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的論文。近因人索要,網上未見下載,故刊于此。

原文寫作之時,正值google被封,隨后又逢“七一”,搜羅資料頗為不便,故文章最后一部分沒有最后完成。特別抬出羅先生一文,實行文需要,非謂筆者對此無有所思也。事過境遷,目今焦頭爛額,已無心再去“遐想”當年了。載文網上,聊示紀念而已

數字圖書館(電子圖書館、虛擬圖書館)和大型電子文獻資料庫的開發和建設,近年來業已成為學術界和相關技術部門的一個熱門話題。在這個話題中,古籍的數字化也得到了高度重視。并且,伴隨著一些重要產品的發行,數字化的古籍在學術研究中的利用率也在不斷提高。而古籍數字化的價值,也正是在這樣的使用中一點一點體現出來。

然而,僅就筆者個人的專業應用來看,古籍數字化在技術處理和用戶的使用需求之間仍然有一些距離。即擬對此談一點粗淺的看法,供有興趣者參考。因筆者對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相關產品了解很少,取例有所偏重,尚祈讀者諒之。

一、現狀一瞥

目前古籍的數字化可謂“繁花似錦”,除專門的制作公司外,一些單位和個人也投放了不少注意力,并且也確實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茲據筆者涉獵所及,將相關情況略述如下:

(一)豐富多樣的文件格式

從文件格式上來看,目前的數字化古籍除常見的txt、doc、html格式外,還有exe、pdf、wdl、pdg、ebk、edb等。

1.exe格式。所見有秦昌榮(秦堤居士)的“家庭百寶箱”系列(含諸子百家、二十五史、資治通鑒三種)(中華文史軟件網/"TARGET=_blank>/)。另外,北京天安億友公司(/html/index.htm"TARGET=_blank>/html/index.htm)出品的《二十五史》、《資治通鑒》也包含了這種格式,詳見2688阿里巴巴網站(/product/zmkmdefault.asp"TARGET=_blank>/product/zmkmdefault.asp)的“芝麻開門”圖書系列。

2.pdf格式。所見有紅旗出版社(5051.peoplespace./"TARGET=_blank>5051.peoplespace./)的“家庭藏書集錦”所包含的部分古籍。博庫(/default.asp"TARGET=_blank>/default.asp)圖書也采用了這種格式。需要pdf格式文件專用瀏覽器,如Adobe公司的AdobeReader、北大方正的ApabiReader。

3.wdl格式。北京華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TARGET=_blank>)開發的電子讀物文件格式。所見有博庫圖書采用了這種格式。它保留了原來的版面設計,可以在線閱讀,也可以將下載到本地機閱讀。需要該公司的專用閱讀器DynaDocFreeReader。

4.ebk格式。所見有深圳市百博電子商務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百博書城”(bbook./gb/default.asp"TARGET=_blank>bbook./gb/default.asp)圖書使用。書籍可在線閱讀,也可下載到本地。需要百博專用的圖書閱讀器。

5.edb格式。北京天安億友公司開發的圖書格式(EyousoftDigitalBook)。

6.oeb格式(OpeneBook)。所見有遼寧省出版集團開發的掌上書房(/bottom/aboutus.htm"TARGET=_blank>/bottom/aboutus.htm)使用,有專用閱讀器,也可使用北大方正的ApabiReader閱讀器閱讀。

7.sep、ifr格式。由書生之家(/zhtsw.asp"TARGET=_blank>/zhtsw.asp)開發的電子圖書格式,需要其專用閱讀器來閱讀。

8.xeb格式。以oeb(OpeneBook)為基礎,以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技術為核心的中文電子圖書格式。北大方正的ApabiReader等瀏覽器支持閱讀。

9.pdg格式。超星公司(/"TARGET=_blank>/)開發的圖書格式。需通過超星專用的圖書瀏覽器閱讀。

10.nlc格式。中國數字圖書館(d-/index.php"TARGET=_blank>d-/index.php)采用的圖書格式,需要其專用瀏覽器NLCReader閱讀。

11.基于unicode(通用多于8位編碼字符集)、倉頡碼、Big5碼或其他字符集,以html、xml、sgml等為核心的全方位電子文獻全文檢索格式。這是目前勢頭最盛、也顯然是更有發展前途、更具實用價值的一種古籍數字化形式。臺灣中央研究院的《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sinica.edu.tw/ftms-bin/ftmsw3"TARGET=_blank>sinica.edu.tw/ftms-bin/ftmsw3)、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與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合作開發的《四庫全書》標題檢索版和全文檢索版(/"TARGET=_blank>/、"TARGET=_blank>)、北京書同文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html/index.htm"TARGET=_blank>/html/index.htm)開發的《四部叢刊》等全文檢索版均屬于這種形式。漢文化聯盟開發的《漢文化資料庫》和目前北京大學正在開發的《中國古籍基本庫》也應屬于這種形式。

此外,筆者還見到有位圖形式和多媒體格式的數字化古籍。前者如濟南開發區匯文科技開發中心研制、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四庫全書》原文電子版。后者如方圓電子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書庫》(見2688阿里巴巴網站/product/zmkmdefault.asp"TARGET=_blank>/product/zmkmdefault.asp的“芝麻開門”圖書系列),包含了《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初刻拍案驚奇》、《二刻后案驚奇》、《儒林外史》、《醒世名言》、《喻世通言》及《警世恒言》10部古典名著全文,還包含由北京廣播電臺的播音員配音的唐詩三百首和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帶聯機字典及語音。另外,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TARGET=_blank>)的《二十五史多媒體全文檢索閱讀系統》也利用了多媒體形式,該產品除收錄百衲本二十四史和關外二次本《清史稿》的全部內容外,還配置了簡繁字異體字對照表、古代年表等,附錄了《歷代輿地圖》近2000幅大比例歷史地圖和張元濟校輯百衲本二十四史時所撰《校史隨筆》以及《左傳》、《戰國策》等多部史學名著、清至當代學者的部分輯佚與校勘成果。

顯而易見,如此眾多的圖書格式,顯示出中國古籍數字化的途徑非常多樣。而且,也正是通過這些途徑,數字化了的古籍才快速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并為廣大愛好者和專業學術研究人員所注意。

(二)便捷靈活的傳播途徑

從傳播方式上看,除通過磁盤或光盤等介質進行傳播外,最值得一提的是網絡方式和正在引起人們關注的專用電子書閱讀器。

1.網絡傳播

數字化的古籍大范圍進入研究者的視域,應該歸功于網絡。網上書庫、網絡全文檢索、網上圖書館和相對專業的個人網站相得益彰,為專業研究者提供了古籍電子文獻的不同的使用路徑。

網上書庫多數屬于個人網站。從內容不限于古籍的黃金書屋(現地址/"TARGET=_blank>/)、新語絲網上書庫(/library.html"TARGET=_blank>/library.html)、陳清書齋(/"TARGET=_blank>/)、亦凡公益圖書館(sousuo.shuku./"TARGET=_blank>sousuo.shuku./)、中華古籍(/"TARGET=_blank>/)等等到相對專門的國學網站(/"TARGET=_blank>/),一大批中國文化的愛好者將一些常用古籍搬上了網絡,對滿足普通讀者的閱讀和使用需求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專業研究者、學人集體和研究機構也利用網頁提供了一些專門的書籍。比如簡帛研究(/index.htm"TARGET=_blank>/index.htm)上提供的部分簡帛資料、孔子2000(/"TARGET=_blank>/)上所提供的部分儒學原著、《象牙塔》(xiangyata./history"TARGET=_blank>xiangyata./history)提供的幾種史籍資料、中華佛典寶庫(ccbs.ntu.edu.tw/DBLM/cindex.htm"TARGET=_blank>ccbs.ntu.edu.tw/DBLM/cindex.htm)提供的《大藏經》的免費閱讀和下載,等等。這些資料因多數為研究者個人積累或專門機構特別提供,所以常常起到補現有一些大型數字化圖書之不足的作用。

與網上書庫、個人網站的單純網頁瀏覽不同,網絡全文檢索提供了古籍資源利用的更為便捷的手段。除近年來陸續開發的《四庫全書》、《四部叢刊》等大型數字化產品均在單機板之外開發有網絡版外,網上目前已有的讓讀者免費或有條件檢索的相關資源大體集中在臺灣。這方面,臺灣中央研究院的《漢籍電子文獻》系列(sinica.edu.tw/ftms-bin/ftmsw3"TARGET=_blank>sinica.edu.tw/ftms-bin/ftmsw3)、臺灣故宮寒泉檢索系統(libnt.npm.gov.tw/s25/index.htm"TARGET=_blank>libnt.npm.gov.tw/s25/index.htm)、臺灣元智大學工學院的“網絡展書讀”(cls.admin.yzu.edu.tw"TARGET=_blank>cls.admin.yzu.edu.tw)、臺灣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線上藏經閣”(/result/index.htm"TARGET=_blank>/result/index.htm)《大正新修大藏經》全文檢索等可為代表。相反,在中國大陸,目前可提供網上全文檢索的古籍資料寥寥無幾,所見僅有北京大學中文系的《全唐詩線上全文檢索系統》(注冊后使用,/cgi-bin/tanglibrary.exe"TARGET=_blank>/cgi-bin/tanglibrary.exe)。此外,北京中醫藥大學開發的中藥方劑數據庫(收錄公元960年至今的24種古籍中的全部方劑)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有償檢索(/webdkrh1/"TARGET=_blank>/webdkrh1/)。

在中國大陸,目前利用率最高的當屬一些網上圖書館。這方面,超星數字圖書館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特別值得提起。尤其是超星數字圖書館,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數字化圖書館。它在2000年1月由北京時代超星公司與廣東中山圖書館合作開通,現已成為一個由全國各大圖書館支持的龐大數字圖書展示推廣平臺,并已將其數字化方案成功應用于中央檔案館、中山圖書館、深圳圖書館、醫學圖書館、溫州圖書館、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圖書館等國內外500多家單位。其“館藏”的古籍,集中于“專題圖書館”中的“北大圖書館古籍”,以及“古代文獻圖書館”、“國家檔案文獻庫”、“地方志圖書館”等圖書館。而其數量之多,已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專業研究者的閱讀需求。此外,超星公司目前還在開發自己的e_Book。

2.專用電子書閱讀器

專用電子書閱讀器(ElectronicReader,簡稱eReader)是一種手持離線閱讀電子書的專用設備,它的開發也是近年一個值得關注的事情。目前已見到一些產品面世。如朱邦復先生主導推出的“文昌電子書”Ⅰ號和Ⅱ號,臺灣廣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EB-2100”,遼寧出版集團推出的“掌上書房”,天津南開津科公司(/ebook/ebook.asp"TARGET=_blank>/ebook/ebook.asp)開發的翰林Ⅰ、Ⅱ、Ⅲ號,北京青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TARGET=_blank>/)出品的“金博覽掌上讀”(電子書下載地址/jbl818/docc/libery.htm"TARGET=_blank>/jbl818/docc/libery.htm),等等。

專用電子書閱讀器雖然并非專為古籍數字化開發,但因其體積小、容量大以及攜帶方便、無特殊閱讀條件的限制,而相應的電子書籍中又包括不少古籍,其對一些古代經典著作的傳播無疑會發生積極作用。

盡管在這些傳播方式中,有些并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如網上書庫、個人網站的建設),但它們在推進中國古籍數字化上的作用還是不應被忽視。就廣大的中國文化愛好者甚至是專業研究者而言,其對古籍數字化之價值的認識,并非靠專門制作的大型數字化系列圖書,而恰恰來自他們簡單的網頁瀏覽。

(三)恢宏闊大的開發規模

從上面的羅列中可以看出,中國古籍的數字化主要依賴于學術研究機構(如臺灣中央研究院)和學校(如北京大學),專門技術公司(如超星、北京書同文)和出版社(如迪志、漢文化聯盟),圖書館(如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并且已經有了不少優秀的成果問世。此外,就筆者瀏覽所及,目前正在開發的古籍數字化相關工程還有:

1.北京大學劉俊文先生主持的“中國基本古籍庫”光盤工程(-/default.htm"TARGET=_blank>-/default.htm)。這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一個古籍數字化工程了。該工程1998年正式啟動,全套光盤庫共500張,分哲學、史地、藝文、綜合4個子庫20個大類,范圍涉及先秦至民國的重要典籍1萬余種并提供多重檢索功能,每種典籍有1個通行版本的全文信息,另附1-2個珍貴版本的圖像數據,預計全文20億字,版本圖像2千萬頁。應該說,這個項目具有很好的前瞻性,一旦開發成功,將基本上可以滿足文史和其他方面研究者的研究需求。

2.漢文化聯盟的“漢文化資料庫”(/"TARGET=_blank>/),內容涵蓋歷代重要古籍,按照經、史、子、集進行分類,精選底本勘校而成,與單純的全文檢索不同。資料庫中包含《龍藏》(部分)、《歷代書法全集》(圖、文)和“漢文化考證檢索系統”,極富特色。

3.中國中醫藥文獻數字化。國家科技部基礎工作項目。該項目由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catcm/ys/yssjj.htm"TARGET=_blank>/catcm/ys/yssjj.htm)承擔,山東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以及浙江省中醫研究院、天津中醫研究院等十四家中醫藥教育、科研單位協作。

4.《歷代石刻史料匯編》、《永樂大典》全文檢索。北京書同文數字化有限公司開發,預計不久即可見成果。該公司亦將地方志的數字化列入了規劃。

5.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dloff/"TARGET=_blank>/dloff/)。該工程由中國國家國家圖書館倡議于1998年,2001年10月正式國務院批準立項。目前已成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聯盟”,聯絡了41家公共圖書館、30家高校圖書館、8家科研機構圖書館、7家其他類型的圖書館和14家技術公司。該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在寬帶IP網上形成超大規模的、高質量的中文資源群,支持國家整體創新體系的形成與發展,通過國家骨干通信網絡系統向全國乃至全球提供服務。其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發掘歷史遺產。

6.“中國教育科技數字圖書館”(ChinaEducationandResearchDigitalLibrary,簡稱CERDLIB)工程。該項目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Dr.RajReddy和西蒙學院陳劉欽智博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高文博士共同發起,旨在建設面向教育和科研的包含100萬冊(中、英文書籍各50萬冊)圖書的數字圖書館,由教育部“211”工程建設辦公室歸口管理,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等單位共同承擔建設任務和運行管理。計劃通過4年的時間,建成2個數字圖書館技術中心(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12個數字資源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開發出30個左右的大型特色數字資源庫。項目中包含了古籍數字化的內容。

7.臺灣典藏數位化計劃。2001年啟動,參加機構有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故宮博物院、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大學等。

8.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chinesegb.asp#"TARGET=_blank>/chinesegb.asp#)、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澳大利亞格林菲斯大學亞洲空間數據中心等機構合作開發,主要資助單位是美國羅斯基金。項目目標是建立中國歷史時期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使其成為中國歷史GIS數據的基礎平臺。這是一種研究性、工具實用性都很強的開發項目,與單純的把古籍轉化成圖片或檢索文本的數字化不同,也顯示出古籍數字化的另外的發展方向。

9.“國際敦煌學項目”(TheInternationalDunhuangProject,簡稱IDP)(idp.bl.uk"TARGET=_blank>idp.bl.uk)。英國圖書館開發,開始于1993年。項目中包括了英國(并計劃擴展到世界范圍內)的敦煌文獻數字化。目前可線上查看英國圖書館收藏的3萬余件中亞寫本和印件,以及15000余件殘片的高質量彩色圖片(idp.bl.uk/IDP/idpdatabase.html"TARGET=_blank>idp.bl.uk/IDP/idpdatabase.html)。

10.“古藤堡計劃”(ProjectGutenberg,簡稱PG)(promo./pg/"TARGET=_blank>promo./pg/),美國伊林諾斯大學文理學院米歇爾·哈特(MichaelS.Hartpromo./hart/"TARGET=_blank>promo./hart/)倡始于1971年。計劃對世界上的一些經典古籍進行數字化,其中包含了中國經典、文學、歷史和地圖等方面書籍和資料的數字化內容(主要為英文),如《論語》、《桃花源記》、《三國演義》等。現可在網絡上進行目錄檢索(可使用中文,promo./cgi-promo/pg/t9.cgi"TARGET=_blank>promo./cgi-promo/pg/t9.cgi)。相關信息可通過在北京大學哲學系網站下載(ftp:///pub/gutenberg/"TARGET=_blank>ftp:///pub/gutenberg/),另有它還在中國設立了一個限中國境內訪問的鏡像站(ftp:///mirrors/gutenberg/"TARGET=_blank>ftp:///mirrors/gutenberg/)。

此外,像超星數字化圖書館和地方上一些公共圖書館等也在其數字化圖書中不斷增添新的古籍,一些古籍研究機構和個人也在工作中將相關文獻變成電子文本,也是古籍數字化隊伍中的不可小視的力量。

合現在已有的成果而觀之,中國古籍數字化規模之宏,形式之夥,數量之多,范圍之廣,都標示出其良好的發展路向。這些產品的開發,不僅更加有效地保護了古籍,而且在豐富人們的學習資源、提高學術研究的質量以及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上,無疑也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毫無疑問,古籍數字化的最終目的是更大范圍、更便捷、更有效地使這些文獻為人們所利用。而由于用戶群體及其需求的差異,這個“用”也顯示出不同的層次。因此,滿足這些用戶群體的需求,也應該是古籍數字化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從這方面看,目前的古籍數字化產品還有不少可以完善的地方。

(一)選題內容重復,分散了數字化資源開發的力量

選題的好壞直接關乎一個產品的成功與否。在這方面,《四庫全書》的原文電子版(圖像,濟南)、《四庫全書》的全文檢索版、《四部叢刊》全文檢索版,以及超星圖書館中的北大古籍等“館藏”(pdg圖像格式),等等,從解決用戶的迫切需求上而言,都是成功的。但也無庸諱言,在今天的各種數字化產品中,內容的大量重復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種重復不僅存在于一些小規模帶有普及性的電子書制作上,而且也同樣存在于一些大型的數字化工程中。最明顯的例子是《二十五史》,幾乎現在稱得上數字化項目的產品都全部或部分包含了它們。這種重復在人力和財力上都是一種浪費,它提高了開發成本,相應減少了對其他可開發項目的投入。

造成這種重復的原因,除了有些文獻本身屬于基本之基本的典籍,制作單位需要利用它們以獲得基本的用戶外,資源共享上的隔膜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在電子文獻資源、技術資源和信息資源上的共享上,這種隔膜對更多更好項目的開發是相當不利的。這方面的例子可以列出許多,其大而又大者如《四庫全書》原文圖像版就有兩種,超星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及其他公共圖書館在圖書內內容上的大量重復。特別是對后者擁有的數字化資源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合法的利用,使致力于OCR、全文檢索引擎等數字化技術和實用工具開發的公司將更多的精力投向相關技術開發,對產品質量的提高無疑是有重要作用的。

(二)文件格式繁多,造成了閱讀和資料提取的麻煩

數字化圖書格式之繁多,從上文的相關羅列中就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圖書閱讀器互相難以兼容,因而給讀者帶來了許多麻煩。頗為有趣的是,有一個數字圖書館采取pdf文件存儲格式,卻只能使用acrobatreader去閱讀,連adobeacrobat也不支持。事實上,沒有一個讀者會愿意在自己的電腦上安裝七八個不同的閱讀器去閱讀圖書。以筆者個人為例,筆者曾經是許多網上圖書館或書庫的注冊用戶,但因為煩不勝煩,現在常常光顧的只剩下超星數字圖書館了。

不僅如此,由于許多圖書采用了圖片格式,也給使用者提取資料帶來了許多困難。這當中,超星因其巨大的影響而常常成為批評的對象。筆者無意于否認超星保護版權之努力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但因其相關技術開發不同步,其本應發揮更大作用的大量圖書資源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限制打印頁數(每次10頁)、瀏覽器所帶的截圖工具每次只能截取頁面的1/4(最新版本已經改成可整頁截圖)徒自給合法用戶(讀書卡注冊用戶)增添麻煩(因為其瀏覽器的破解版本完全可以破除這些限制),而且其所提供的OCR工具,對當代標準印刷的直排繁體圖書的文字識別已經無能為力,更談不上識別古寫作、刻、鈔、稿本的文字了。在這一點上,超星以及類似的數字圖書館似乎僅僅把自己定位在為讀者提供普通的圖書閱讀,而對專業研究者所需要的快速檢索、并將檢索結果直接轉換成編輯文本方面還關注不夠(超星提供的全文檢索工具頗差)。

(三)隊伍組織、項目規劃單調,導致了產品開發缺乏連續性

在隊伍組織方面,多數項目的開發以計算機技術和圖書館人員為主,技術公司和圖書館之間的合作,更多的是因為圖書館擁有原始文獻資源。而圖書館本身對館藏圖書的數字化,又常常拘泥于傳統圖書館的圖書借閱形式,而只是將過去的人工手段轉化成計算機通訊(這可能也是現在的數字圖書館多數采取圖片存儲格式的一個原因)。在這一點上,現在的一些項目的開發與用戶的需求之間還有相當的距離。

應該說,在隊伍組織和項目規劃方面,目前并非沒有比較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鑒。臺灣中央研究院的系列電子化項目、元智大學的“網路展書讀”、漢文化聯盟的《漢文化資料庫》采取的都是專業研究專家與技術人員、圖書館三方合作的方式,使得開發的項目與用戶(尤其是專業研究者)的實際需求相切合。北京大學的《中國基本古籍庫》在設計思路上也采取了這種方式。而超星數字圖書館目前在其瀏覽器設計中已加入了可由用戶編輯專題的虛擬圖書館,使資源開發者與用戶之間建立起一種動態合作關系,也顯示出一種可喜的變化。

在項目的整體規劃方面,也有不少可以挑剔的地方。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一個項目的開發至少應該包含這樣的一些步驟:

開發者對自身開發能力的合理評估和發展目標的合理定位-根據前者選擇選題方式、進行市場調查和確定選題-選題可開發內容的信息搜集-確定開發的具體目標(主產品和副產品)-采樣-技術處理過程-測試-修改與完善--市場反饋-補丁。

可以看出,從選題開始,項目開發就是一種多方互動的活動。從選題方式上看,單純依賴開發者自己的想像,或者依賴文獻資源擁有者的倡導,或者依賴部分學者的評議,甚至依賴權威的一兩句斷言,顯然都是不合適的。最根本的一點,就是項目開發應該根據“什么最需要”而非“是否有價值”(如果考慮到開發公司自身的生存問題,還應該加上“是否能夠盈利或具有盈利的希望”)的原則去選定,而專家學者的看法通常著眼于“價值”,這種價值認定又往往因其專業限制而難免有局限。

選題確定以后,對選題可開發內容的信息搜集直接關乎項目開發的連續性。尤其是一些具有“原創”性質的開發項目,其本身所具有的系列開發內容就很豐富。僅我個人所思及,就有這樣一些方面:

其一,版本信息(版本類型、年代、版式、字體、刊刻地點、刻工姓名等)。這部分內容可以通過掃描而得到影象資料而進一步開發。

其二,全部書籍的詳細目錄匯總(用以滿足不能購買整套軟件但希望掌握相關信息的用戶的需求)。

其三,最常用或極具價值的書籍資料(單行或選編進一類專用書籍中,以滿足一般用戶的需求)。

其四,項目中所包含的各類專題資料(用以滿足專題研究者需求,或引導一般用戶進行相關查詢)。

反觀現在的一些開發項目(特別是全文檢索項目),除了所謂“單機板”、“網絡版”之類的“系列”外,在其他方面的開發幾乎為零。項目開發者常常抱怨開發出的好產品沒有更多的用戶使用,卻往往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為什么不利用已有的開發成果,而再開發出能適應不同用戶群體需求的產品來?

除以上三方面外,技術處理上的缺陷、成果推廣上的遲緩、開發成本過高導致產品價格過高等,也都對成果的更大范圍的應用有著一些影響。

三、“我”需要什么:《四庫》全文檢索案例分析

選擇《四庫全書》全文檢索版作為案例,是因為它是目前古籍數字化的一個非常突出的代表。而對它進行分析,只是想根據我自己的使用感受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用戶究竟需要什么?

(一)信息容量

包含3400余種書的《四庫全書》全文檢索,無疑是現在容量最大的一個古籍數字化工程了。雖然《四庫》本身因編纂、版本等方面的問題而為學者所詬病,但因其文獻集中,而影印本又可以很快解決掃描底本問題,選擇它進行數字化在目前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比較一下它和《中國基本古籍庫》的工作進度,就可以發現《四庫》全文檢索在解決用戶的最迫切需求上厥功甚偉。《中國古籍基本庫》自1998年啟動,至今將近四年,尚未見到成型的產品面世。而《四庫》前后僅三年就完全開發成功。甚至當初極力反對這項工程的學者,現在也成為它的積極的使用者,這本身就說明了這項工程的價值所在。

《四庫》全文檢索之受到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信息量的巨大。這種情形,也反映出另外一個問題:倘若在版本與信息容量上不能兼顧,是選擇版本好但容量少,還是選擇版本稍差但信息容量大的圖書進行數字化?據筆者本身以及所知的一些情況來看,恐怕多數人還是選擇后者。舉例說來,筆者的一位學友想搜集歷史上蝗災的資料,每日前往圖書館翻閱圖書(逐頁翻查,苦不堪言),猶恐遺漏,后通過筆者檢索《四庫》“蝗”字,即刻得4535卷、11329個匹配。由此把節省的大量時間轉入資料的考訂和搜集《四庫》所無之書中的資料,較之其先前的工作方式,優劣判然。

也因為如此,筆者深感已經大大超越同類數字化工程容量的《四庫》全文檢索,在容量上仍然不能滿足要求。比如筆者目前正在進行《明儒學案》的文獻學研究,想查證其中的傳記資料和黃宗羲摘編的學術資料的原始來源,《四庫》全文檢索對多數人物無能為力。《四庫》中宗教類資料很少,明代著作未收者頗多,而清代因修書時代限制幾乎無法利用,這些缺憾都還需要其他數字化項目來補充。

(二)顯示模式

《四庫》電子版采取了檢索結果、原文圖像、全文閱讀三種顯示模式并可快速切換,亦屬獨創。這種顯示模式的確有它的好處。原文圖像和全文閱讀的精確對應,在兩者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勘校關系,可以解決全文閱讀時的部分文字錯誤。特別是對古今字、異體字、避諱字等的關聯檢索沒有達到完善匹配的時候,原文圖像在補字和校正錯字方面就有重要作用。

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諸多問題,匯總如下。

1.檢索結果方面

1)單機版的檢索結果能打印但不能復制(網絡版可以通過網頁拷貝方式復制),有卷數、書名而無其他可顯示該條資料的內容,使得在缺乏隨身攜帶全文檢索的情況下無法與其他的書籍內容進行比對。(這一點在書同文《四部叢刊》的開發中已經得到修正。)

2)檢索結果必須通過閱讀原文才能知曉具體內容,不能集中顯示,也給用戶使用帶來了一些麻煩。比如“朱子”的檢索結果就高達9133卷、37910個匹配,若將此外的“文公”(13180卷,33153個匹配)、“晦庵”(1665、3293)、“朱熹”(1839、4508)加在一起,計有25817卷、78864個匹配。至于“孔子”,更是高達23757卷、111641個匹配。假定每個匹配的閱讀時間平均為1分鐘(加上復制相關資料、標點,實際一條資料的處理時間遠遠超過1分鐘),每天八小時不間斷地閱讀,則“朱子”等條資料需要花164天、“孔子”需要花233天才能閱讀完畢。如果是通過網絡閱讀,其麻煩會更大些。(臺灣中央研究院的《漢籍電子文獻》、陳郁夫先生的“寒泉”檢索系統都采用了可以分段顯示的方法,甚是便利。)

2.原文閱讀方面

1)原文顯示上區分正文和注文,一方面將有些并非注文的小字誤作注文,另一方面在拷貝時將注文置于頁末,頗為不便。(后者在《四部叢刊》全文檢索中已經得到糾正。)

2)未妥善解決異體字等關聯問題,導致有些文章在拷貝后必須補充大量空缺的文字(四庫自帶了方正楷體大字庫,但并非所用使用者的本地機上都有這種字庫,因而在無此字庫支持的電腦上閱讀和編輯都不方便)。

此兩者可舉《晦庵集》中一條為例。原文截圖如下:

拷貝到相關編輯器中的結果如下(截圖):

3.原文圖像方面

筆者無意否認附帶原文圖像的價值,但這種做法事實上造成了產品難以在更大范圍推廣。《四庫》的全文檢索安裝盤僅16張光盤,而圖像盤高達167張,這無疑也提高了制作成本,從而相應帶來了價格的提高。國內不少用戶對《四庫》全文檢索心向往之,卻最終沒有去購買,高昂的價格大概是使他們望而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檢索模式

《四庫》提供了全文檢索、分類檢索、書名檢索、著者檢索以及“開啟當前檢索條件”用以修正當前檢索的內容。全文檢索還可分部、分書或分著者進行,并支持復合檢索。而在全文閱讀狀態下,還可以通過選擇當前閱讀頁面中的文字進行再檢索。分類、書名、著者檢索提供簡單、具體、詳細三種顯示方式并提供了相關鏈接以進行切換。此外,在全文檢索、書名檢索、著者檢索中還增添了一些輔助功能設計,分類檢索中則包含了部、類、書、目錄的層級搜索方式。這些檢索方式,可以滿足用戶不同的檢索要求,使用也很方便,非常值得贊賞。而附加的聯機字典、添加筆記、放大鏡等工具也頗具實用價值(其聯機字典猶具價值,惜釋義稍簡)。

感覺不方便的地方是:原文的卷次顯示于頁面的底端,位置不當。有些著作的卷次顯示尤有問題。比如別集類明代的一些著作,標成“集部,別集,洪武至崇禎,?…”(?為書名的第一個字),顯示了前面一堆無用的信息,而關鍵的卷次信息卻被省略。

(四)檢準率

從整體上看,《四庫》全文檢索的命中率應該是很高的。筆者利用它考證一些概念的演變、人物的生平、古籍整理上引文的查核以及校勘等,都取得了滿意的結果。甚至偷閑的時候胡亂檢索一些字詞,也常常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愛情”兩字,檢索得159卷163個匹配,雖然其中許多都是兩字碰巧排在一起,但也確實有兩字連用者。如《禮記集說》“若愛情在心,則聲和柔”、《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六九“伏望陛下斷以大義,稍割愛情”、《清河畫舫錄》卷一二上“自亦不堪屬目,以徇愛情而已”之類,雖意思與現代的男女情愛邈不相關,亦頗見古今詞義之變化。尤為有趣者,現代人通常把歷史上的禮制想像得非常可怕,而且似乎歷久不變,然檢索“離婚”兩字,得172卷192個匹配,其事件可追于春秋,而《晉書》即屢屢見“離婚”二字,若輔以其他記載,諸資料內容頗有可判今人認識之誤者。

要求《四庫》全文檢索在命中率上達到完全無誤,顯然是一種太過苛刻的要求。但從完善產品的角度言,《四庫》在檢索的準確率上的確還有待提高。由于版本不同,筆者無法用其他的全文檢索產品來進行對比,在此僅列舉一個事例以作說明。

檢索“講會”二字資料,得36卷、37條。然通過個人所知者復核,發覺《四庫》脫漏甚多。比如《法苑珠林》一條,另載于《廣博物志》卷

五、《太平廣記》卷九九兩條未檢出;《東都事略》卷一一

四、《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卷三所載“赴講,會”條,另載于《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0

四、《太平治跡統類》卷二

五、《伊洛淵源錄》卷

四、《二程遺書》附錄、《近思錄集注》附說、《御纂朱子全書》卷五

三、《晦庵集》卷九八諸條未檢出。《晦庵集》檢索得一條,但筆者所知另一條《白鹿講會次卜丈韻》詩(卷七)未能檢出,而此詩又載于《江西通志》卷一五

四、《性理大全書》卷七0、《御纂朱子全書》卷六

六、《宋詩鈔》卷六0,亦未檢出。此外,史部正史類無一條檢出,而《舊唐書·蕭俛》附蕭仿傳,《明史》沈懋學、史孟麟、呂維祺傳及顧憲成等傳贊、儒林傳之陳時芳傳中均有“講會”字。一條檢索出現如此多的失誤,對一個成熟的產品來說是不應該的。

此外,《四庫》全文檢索中還有不少錯字,也影響了它的質量。(《四部叢刊》全文檢索版允許用戶在本地機改正錯字,值得提倡。

應該說,《四庫全書》全文檢索版的開發,為中國古籍的大規模數字化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先例。雖然從用戶的實際需求方面言,這個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不能要求一種產品完成用戶所想做的所有事情,也應該是合理對待這類產品的態度。而正因為如此,《四庫》以及類似數字化產品依然為未來的數字化工作留下了很大空間。

篇5

[關鍵詞]智慧電站;技術架構平臺;電力市場;運營成本

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智能化、數字化電廠也成為大勢所趨。數字化智慧電站是指以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相關數據為基礎,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仿真、評估和優化,并進一步擴展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是現代數字制造技術與計算機仿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數字化智慧電站的標志是全面采用DCS、SIS、MIS、仿真機和三維設計等技術,清楚掌握生產流程、提高生產過程的可控性、減少人工干預、及時準確地采集生產過程數據,從而科學地制訂生產計劃,構建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環境舒適的人性化工廠。

國電宿遷將借助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工業4.0等“互聯網+”先進技術的應用,全面實現建設數字化智慧型電站的發展理念,本文主要是根據宿遷“數字化智慧型電站”各職能部門的配置及業務范圍搭建國電宿遷熱電有限公司的智慧型、數字化、大數據分析的管控平臺。

國電宿遷數字化智慧電站管控平臺采用集中管控模式,子系統均可獨自運行,在管控平臺上實現統一控制,各職能部門所需實現的功能通過三層數據網絡進行分層數據傳輸、組態,最終在信息平臺上得以體現。管控平臺將各子系統打通,實現數據統一編碼存儲,便于一鍵調用。堅持方案總體原則,搭建大集中的過程控制系統層,集成生產實時數據和管理關系數據的數據層。

在數據中心建立的基礎上,通過企業門戶的建設,將各功能模塊集成到企業的信息門戶內,實現應用系統的統一人口,并實現內容、應用的整合展現,大數據的檢索查詢,結合安全防護體系,進行單點登陸和安全集成。

企業數據中心下轄生產管理、經營管理和智慧決策三塊,采集生產和經營各類參數(利潤、負荷、廠用電、水、汽等),以扁平化圖形及數字展示日發電量、日供電煤耗、日入爐表單、日發電廠用電率等相關數據,與智慧決策模塊內提供的設計參數和先進工藝對比,進行決策方式優化調整。可以按照不同區域以及設備劃分,關鍵數據實時追蹤、實時報警,建立決策庫。根據不同情況提供不同的決策供判斷和分析,并引入行業(煤、電等)市場行情參數,提出優化企業生產經營決策建議。

數據中心開發手機APP,實現第一時間的移動辦公審批,并推送生產經營數據。為智慧電站網絡安全考慮,采用EasyConnect深信服遠程應用解決方案將智慧電站所有業務系統及應用輕松遷移至移動互聯網上,可以通過手機、PAD等智能移動終端隨時隨地開展業務。平臺連通網絡傳真機,實現移動傳真辦公,并支持一鍵轉發至QQ、微信等,盡享移動業務帶來的便利與效率。

針對國電宿遷熱電有限公司的資產管理,其核心內容是企業資產(主要對象是企業設備)使用過程的維護、維修管理,核心目標是設備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企業效益及投資回報率。

國電宿遷熱電有限公司信息管控平臺系統是以設備為主線,制定統一標準的KKS編碼、物資編碼及固定資產編碼,實現三碼聯動,全面貫穿設備管理的各個環節,通過以設備管理、檢修維護管理、項目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合同管理、運行管理、對標管理等業務模塊為核心,實現生產MIS與物資管理系統的共存、互聯,將企業資產從“計劃-采購-接收-驗收-入庫-庫存管理-領用出庫-安裝使用-維修養護-替換報廢”的全過程進行記錄,并以“三碼聯動”規則充分全面地實現整個資產管理系統中各個業務之間的數據交互和數據共享,進而通過數據分析功能對企業的資產使用提供決策數據支持。

進入互聯網時代后,除了原有的人與人的通信外,更大量的人與物(機器及數據中心)的通信,而且通信的時間長度、帶寬需求也變得更長和更不確定。電廠整體網絡主體架構采用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網無源光網絡)接入網技術,該技術已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運營商領域廣泛使用。

EPON是幾個最佳的技術和網絡結構的結合,以以太網為載體,采用點到多點結構、無源光纖傳輸方式,下行速率目前可達到1Gbit/s,上行以突發的以太網包方式發送數據流。另外,EPON也提供較為完善運行維護和管理(OAM)功能。EPON技術和現有的設備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而且EPON還可以輕松實現帶寬10Gbit/s的平滑升級。和傳統的以太網相比,EPON主要增加了兩部分功能:位于媒體接人控制(MAC)層之下的仿真子層和被作為MAC層一部分的多點控制協議(MPCP)。仿真子層使得下面的點到多點網絡在協議上層看來像是多個點到點鏈路,這一點是通過在每一個分組的開始加上邏輯鏈路標識(LLID)以取代2個字節的前導來實現的。

具體到電廠的實際業務可以用一個核心、分散部署、多層防護來概括,結合EPON技術本身的技術優勢以及特性,實現物理層、業務層、邏輯層等多個數據鏈的統一整合,整體系統從整體性、靈活性、經濟性上達到了目前技術條件下最好的平衡。

一個核心是指智能電廠核心網絡設備及中樞網絡鏈路,采用高性能的交換機/路由器作為整個網絡的核心設備,核心設備本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及擴展性,可通過更換業務背板及插槽支持更高的網絡速率及更先進的功能,在保護原有投資的基礎之上最大限度滿足了作為整個網絡核心節點的性能需求,為智慧電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直接與核心設備進行連接的是其他中樞網絡,如VPN專線、公司及集團專線等。在核心網絡的周圍,各個子系統進行分散部署,通過ODN及ONU設備與OLT進行連接,所有子系統,包括門禁、視頻監控、一卡通、辦公網絡及電話等都可以做到獨立運行并由核心設備統一分配管理,兼顧了各系統的可用性和管理便捷度。使用EPON接入網技術,各級系統在進行業務擴展、增設子系統的時候,都可以充分利用EPON技術的特性,通過簡單地增加一些ONU和尾纖材料,可以隨意靈活吧按照需求調整系統承載能力或者接入新需求。

網絡信息安全是數字化智慧電站的重中之重,在現有的網絡架構下,優選的信息安全節約方案應該兼顧成本、效率、性能等幾個方面,不應該影響正常的業務進行,也不應該成為整體網絡的瓶頸,同時能充分保證信息安全。所以在原有生產網絡的橫向隔離、縱向加密的主流思想下,智慧電站在EPON網絡架構下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業務特點和控制點分布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做到了核心防火、分級加密,下層系統絕不會因為自身的異常影響到上層設備,同時各級網絡設備.VIAN進行了技術隔離,所有設備通過中心交換設備進行中轉,做到了信息可控,各子系統的業務數據完全整合人中心節點,最大化進行了數據共享和資源共享。

在已有的網絡架構上,結合自身業務需求充分利用先進的理念和網絡技術進行了業務流的數據整合。對生產區域進行分散部署無線熱點納入集控統一管理,可以容納多種智慧電站手持設備,生產業務數據可及時地自動傳人系統,效率和及時性有了質的飛躍,安全性和數據準確性的參照等級遠高于傳統電廠的數據中轉途徑甚至是各種人工手段。對于過于分散控制點數據采集,靈活運用移動通信網絡,通過各大運營商的數據網進行傳輸,不僅解決了以往這部分數據點無法與系統連接的弊端而且還做到了成本低、擴展性好。

篇6

關鍵詞:傳統村落 物質文化 非物質文化 數字化 互聯網+

一、保護傳統村落這棵大樹

“傳統”的特征在于強調文化從古至今的延續,它詮釋了一組人群長期的動態變化過程,傳統村落以空間為單位演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衍變與發展歷程。在2014年中央政府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進行保護工作,提出“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明確要求四部局建立保護管理信息系統,明確傳統村落的保護成為政府、社會的任務,同時要求信息化、數字化成為保護傳統村落的重要手段。

雖然傳統村落的保護任務明確,但實施過程仍然任重道遠。難點在于保護后的開發利用,基于傳統文化在現今社會中保護環境下,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容易被剝離后分析,走上重保護、輕發展成為研究方向。打個比方,傳統村落好比一棵大樹,現在保護的建筑、格局等物質文化像大樹的樹干,傳統村落的人群的活動、習俗、工藝等非物質文化像大樹的樹葉,沒有非物質文化傳統村落如同冬天掉光樹葉的大樹,毫無生機,時間久了,樹干也沒有了養分,樹也沒法活了。所以本文研究重點是如何運用數字還原技術推進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方法,以“互聯網+”發展思路構建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相依存的保護生態,讓傳統村落這棵大樹枝繁葉茂,文脈的根扎深,煥發新的生命力。

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現狀分析

保護也好,發展也好,都先閱讀其表象,挖根尋脈,沉浸內涵,梳理后才會有思路。傳統村落的格局、建筑等物質文化就是傳統村落的表象,并稱為風貌,它的視覺感觀體驗更直接,并具備各自獨立的文化情景,也因為是實體的存在,時間與人為因素留下的痕跡更明顯,保護的工作量與難度體現在風貌的還原與修復上;傳統村落中人文傳說、節假日習俗、手工藝等為內涵,它依存人文活動環境而存在,是村落中人與物的身份標識,保護的難度體現在記錄、推廣與發展。所有我們先重點分析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保護發展現狀。

(一)物質文化現狀

保護對象上,傳統村落具備不同地域、時期、文化背景的風貌,在保護還原、修復實施過程前期就存在體量大。在傳統村落保護研討會上提出:“從2012年以來,我國組織了3次大規模的摸底調查,掌握了近2萬個具有一定傳統文化資源的村落信息,……目前,已經有3批2555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從2萬個到2555個,從數字上體現出保護工程的龐大以及保護方案實施的艱難。

保護效果上,也只能實施村落風貌的局部還原,建筑的結構加固、細節的修繕等。傳統村落中修建的技法工藝很多已年久失傳,修復還原過程都存在資料不齊,技藝不精,審核不專業等問題,難以保障修復效果。同時,“歷史建筑修復需要配套的建材生產、供給,需要建設一支歷史建筑修繕的專業隊伍,需要培養木匠、石匠、泥瓦匠、雕刻師等傳統手工匠人、并傳承歷史技藝。”因此實施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才能保障修復效果。

保護方式上,如果前期未針對建筑空間的劃分、物件的使用進行發展規劃,建筑空間仍然難以參與現代人的社會活動,與現今的時空產生隔離效應。在問卷124村中,居住在古民居中的人口21307人,……占問卷村村均艏人口的9.2%、常住總人口的9.4%。可見傳統村落古建筑即使完成修繕,仍然無人使用,很可能導致二次荒廢,成為當地的負擔。

(二)非物質文化現狀

保護意識上,大眾并不強烈,甚者認為當下社會發展驅動下,老底子的文化與技藝自然應該被遺棄,并未意識到文化是村落生活的基本單元,是每個人認知的組成背景,是村落的存在根本。保護方式上的不夠全面,很多針對文化的保護方式基本運用文字、影像記錄后傳播,民眾只能通過閱讀、觀看被動式接受文化信息,體驗效果對于文化的涵義深度上來看遠遠不夠;保護傳承與發展未進行規劃與引導,文化的保護不同于物質,不僅僅是記錄、保存、體驗,更多的是傳承與發展,文化的生命力依托于人的活動,如何讓傳統村落的文化重新以新的方式浸染我們,這才是文化未來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傳統村落的很難做到保護與發展之間的平衡,實施過程中很容易偏執或者忽視某個方向,如果作為階段性的先后實施,無可厚非,但長久的失衡必定會帶來物極必反的負面效果,因此建議傳統村落首先從保護與發展的規劃上相結合,運用保護手段推進發展,帶動文化、旅游、手工藝等傳統產業的創新升級,形成村落的品牌效應,反哺保護方案的實施,實現馮驥才老先生在《留住我們的鄉愁》提到的“這不僅僅是幫助他們留住日常生活的場景,更是幫助他們留住自己的文化傳統,留住對我們民族身份的記憶與認同。”

三、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模式研究

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平衡是自我調整、創新、優化的過程,這既包括物質與非物質的,也包括空間與時間的,它通過數字化、信息網絡化、系統化的思路,逐步形成符合各個地域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新途徑。整個過程我們按照互聯網產品歷程劃分三個階段。

(一)保護內容數字化還原模式

傳統村落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內容是保護與發展的根,沒有內容就沒有文化的形態,我們重點研究如何實現內容的數字化采集、處理、呈現,完成傳統村落與互聯網結合的基礎技術路線研究。其一,數據的采集:

針對保護對象的體量、類型、技術等問題,非常難做到實物與實景的還原,因此在保護的方式上建議采用視覺為主的數字化形式,采集記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內容,采集類型主要分為:圖片、影像、虛擬,三種采集類型針對不同的采集條件、環境、人群、對象;圖片類型:采集方式適用于全社會人群,設備非常普及,專業與非專業人士都可以完成;采集對象無限制;后續的處理也相對簡單,呈現的平臺無限制;影像類型:采集時需要有一定攝影經驗,設備普及;采集對象無限制;后續處理需要軟件,有視頻剪輯處理經驗人員,呈現平臺無限制;虛擬類型:適用于專業人員,使用必須具備專業三維技術知識,設備與軟件都有專業標準配置;采集對象僅適用于物質文化表現;后續處理需要三維虛擬相關專業知識人員操作專業軟件,呈現平臺需要對應交互技術,比如觸屏的交互、VR或者AR設備支持等。

三種采集類型我們可以分析得出不同的適用人群與對象,從普通大眾到專業人士都可以選擇適合的方式參與傳統村落的內容采集,為后續的呈現提供有利的數據基礎。

其二,數據的處理:

首先,建立云端數據導入模塊:設定平臺的數據導入功能,研發圖片、影像、虛擬三種數據類型的導入端口,并要求導入用戶設定文字描述與標簽,具體包含數據的類型、地域、年代等作為查詢標簽,導入設定后上傳數據庫與文件云存儲,并生成可閱讀、分享、呈現、標簽搜索的信息內容;然后,設定數據查詢標簽模塊:平臺中設置查詢、鏈接模塊,通過標簽篩選數據,快速定位用戶需要查詢的數據內容,并免費提供數據鏈接端口,為社會參與推廣宣傳傳統村落提供數據支撐;最后,設定數據分析模塊:平臺可分析數據查詢、讀取次數,可分析人群對于傳統村落的興趣需求點,為數據采集人群提供精準需求,為用戶人群進行精準的推送,為傳統村落的發展方向提供精準規劃數據。

數據處理提供數字化內容的操作環境,不僅要實現對內容進行審核、管理、存儲的基本處理,而且要實現內容的傳播、分析、流量轉換,實現傳統村落的內容“觸網”,完成“傳統”到“互聯網+”孵化環境的構建。

其三,數據的呈現:

數據內容的呈現體現在平臺的前端展示模塊,運用創新的數字化呈現技術展示,依據不同展示內容可將呈現模式分為普通模式、VR/AR模式。普通模式:以圖片+視頻+文字展示形式為主,提供傳統村落相關的介紹、游記、事件、活動等,采用自媒體的模式傳閱,無呈現內容的限制,適合大眾平臺,無硬件平臺限制;VR/AR模式:用戶可以從普通平臺切換成VR/AR模式,可360度觀看村落的格局、空間實景,無需出門可實現看古村,是下個“互聯網+”的呈現形態,該呈現技術適合展示村落空間環境、建筑格局等內容,硬件上需要VR/AR設備。呈現的內容都來源處理后的云端數據庫,呈現的模式只是體驗方式豐富,它的重點是強調體驗情景、視聽效果以及內容真實性與準確性,其目的將傳統村落數字化的內容轉換信息傳遞用戶,引導用戶行為,提高社會對傳統村落的關注度。

總的來說數字化流程能夠實現傳統村落保護內容的數字化采集、記錄、傳播、轉化的功能,包括物質與非物質文化內容,并分析出適用從普通到專業級別的采集模式,整理出數據標簽化的處理統計方法,設計出符合普通到VR/AR硬件平臺的呈現方式,拓展內容的來源渠道,夯實發展的群眾基礎,構建傳統村落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數據庫,實現傳統村落的“互聯網+”基礎階段。

(二)“互聯網+”流量拓展模式

如果完成了傳統村落保護內容的數字化,可以說具備了內容的文化資源,但不代表具備產業價值,而且物質與非物質文化如果只是放在溫室中保護,永遠不會成長為參天大樹,因此對于傳統村落數字化保護的運營尤為重要,它需要我們分析如何將傳統村落的內容進行傳閱、挖掘、創新、發展過程,研究運用“互聯網+”思路,實現“內容――流量――流水――內容”這一閉環,構建循環的古村落保護與發展的互聯網生態圈。

其一,內容產生流量:

內容是數字化保護的成果,它由提供者上傳后分享瀏覽者傳閱,并產生閱讀價值與流量,閱讀價值越高,流量越高,同比的傳播率越高,社會效應也會增加。可見數字化內容的價值評定第一階段的標準就在于流量的多少。我們研究發現傳統村落中能產生流量的相關的內容有以下幾種類型。首先是傳統文化信息:歷史人文傳說、文化習俗等介紹解說性信息,它能采用圖片、影像、文字構建情景化內容,可作為閱讀消費方式實施推送;其次是旅游信息:以個人、運營團體組織、政府的角度推送相關內容,重點結合時節與自然景觀、熱點事件等推送至旅游消費群體;再次是手工藝產品信息:傳統村落中傳統的衣食住行相關的工藝品、傳承技藝、人文背景以及現今創新應用發展情況,運用故事、產品化消費形式推送產品消費群體。

總之,內容是流量來源的基本,內容必須實現社會大眾、用戶人群、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必須達成一定的點擊率,從傳播對象上提高分享傳閱指數,具備傳播價值;必須具備傳播對象到提供者引導作用,形成閱讀者到傳播者到提供者的轉換功能。這樣內容才會持續產生流量,才能達成構建傳統村落數字化保護與發展的生態環境數據基礎。

其二,技術拓展流量:

傳統村落的保護內容屬于傳統文化,我們希望運用技術改變傳播、閱讀方式,提供快捷廣闊的傳播平臺和深層多維的體驗環境,讓閱讀者更多、更快、更廣的接受數字化信息。

―可運用數據分析方法,為用戶提供精準、快捷的閱讀方式。首先設定排名功能,可依據閱讀內容的相關屬性進行排名,比如按照時間排名可閱讀最新的相關資訊,按照點擊量排名可獲得熱點的咨詢;其次設定標簽智能搜索鏈接功能,當點擊閱讀某個內容時,會依據內容的標簽自動只能搜索相同標簽并提供鏈接的點擊,為用戶提供便捷接口;二可通過引導用戶社交行為,用戶閱讀后可進行互動、轉發、喜好選擇、留言等社交功能,在提高用舨斡攵鵲耐時拓展信息的傳播渠道,提高閱讀的趣味性的同時拓展了平臺的流量;三可采用VR與AR新型技術呈現,用戶即可通過傳統的閱讀,還可以體驗全新的全景式閱讀。VR技術在網頁與移動手機上為用戶提供全景的圖片、視頻、三維數字化的空間體驗,用戶在全世界的任何時間任何角落,都可體驗傳統村落中民宿、古宅、景觀,還可穿越式體驗傳統村落的虛擬時空,完成傳統村落的從古至今尋根問祖式的閱讀方式,AR技術提供同一空間的維度下不同時間的維度體驗,比如我們能夠詳細了解傳統老宅,卻無法快速查閱相關詳細,在現場通過掃描二維碼,快速讀取數字化后的內容并自動切換到AR模式,實時提供用戶多渠道信息。通過VR/AR技術,能解決傳統網絡傳播的很多痛點,比如閱讀情景與空間展示的局限性,因此新型技術的運用一定會帶來更多更好的體驗,流量順勢而來;四可設計線下導流渠道,數字化內容與傳統村落實際線下資源相合,線下提供端口,線上提品信息、地理位置、聯系方式等,用戶即可通過線上了解內容信息并導流至線下嗎,線下拓展推廣產品相關的文化衍生信息渠道,產生新的流量輻射點。

總的來說,在“互聯網+”的環境中,流量是生存的第一基本條件,我們運用老的或者新的技術手段,無非是增加體驗方式,增強體驗感受,模糊信息接受者與傳播者的界定,以網狀的形式傳播傳統村落內容,提高閱讀量與流量,在保證內容質量的同時也要優化傳播的環境,建設傳統村落的觸“網”之路。

(三)“互聯網+”流水轉換模式

流量是數據的積累,是數字化保護的成果轉換的先決條件,是傳統村落進入“互聯網+”的評價指數,但不是結果,所有的流量只有轉換成流水才具備價值,才能構成閉環式的互聯網關系,才能達成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自我平衡的生態模式,所有我們接下來研究如何將需求轉換流水,如何將流量變現。

文化傳統信息的轉換:傳統村落擁有豐富、厚重、高價值的文化資源,但轉換成為產品需要平臺與環境。首先缺乏的推廣與宣傳平臺。很多傳統村落已經具備眾所周知的世界級的文化遺產,但卻不知位置所在,比如《富春山居圖》的創作地――黃公望村,坐落于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之中太湖糧倉的一一湖州荻港,這些村落不管從物質還是非物質文化內容,都是值得我們關注,也非常具備體驗價值,因此如何運用推廣宣傳推進用戶的文化認知到認同,打造傳統村落的“粉絲經濟”,引導用戶的文化體驗、手工藝產品購買、旅游等一系列的消費行為;其次文化傳統信息的開發平臺。數字化保護內容形成數據庫資源后,可為傳統、時尚等相關文化產業提供素材資源。比如最經典的“烏鎮模式”,從早期的傳統影視的介入到世博會的推廣,烏鎮戲劇節的深入挖掘到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關注,這一系列的發展變化造就了現今的烏鎮,既得到保護,又促進發展,并產生新的文化聚集,這就是非常成功的文化產業開發模式,每個傳統村落都可依據自身的文化特色進行挖掘,分析內容流量類型得出用戶需求,設計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轉換思路,通過互聯網逐步打造獨特的文化產品,成為傳統村落的“網紅”;總的來說,文化傳統信息的轉換是發展概念與生態鏈的形成過程,這種轉換是長期的、見效慢的過程,但也是最根深蒂固、無法復制的發展模式,可以說文化傳統信息是所有轉換中必不可少的閉環構成因子,必須重視研究。

旅游服務信息的轉換:文化傳統信息的轉換能夠帶來用戶的消費行為,以文化理念為核心導覽引流,但能否落地取決于服務,與傳統村落相關的服務內容都可作在平臺轉換落地,具體涉及用戶的食、住、行領域。首先是旅游服務前的線上信息渠道轉換線下旅游體驗。用戶已經了解文化信息后卻不知道去哪里得到更多更好的體驗的痛點問題,提供用戶從線上信息閱讀到線下傳統村落實體體驗消費的轉換;其次旅游中的線上信息查詢轉換線下服務。我們可通過在傳統村落中設定二維碼方式鏈接線上查詢,方便信息提供者為用戶在線下建立服務關系,比如電子導覽、購票、外賣等消費行為;最后是旅游后的線上信息分享轉換線下旅游導覽。作為游者既是一種記錄,也是閱讀體驗,更是社交分享,以游記、攻略等方式上傳至網絡平臺,讓用戶在獲得關注的同時也成為信息的提供者,用戶網絡社交的輻射人群轉換成為旅游用戶。我們通過分析旅游的歷程的前、中、后三個時間階段,劃分為信息渠道、信息查詢、信息分享三個形式的轉換,所有的轉換來源于線上傳統村落的內容,結束于線下提供服務為消費目的的轉換節點,實現線上到線下的流量轉化到流水的過程。

傳統手工技藝的轉換:傳統村落中手工技藝是生活方式的載體,它代表古老的生活勞作方式,但是當下都市的快節奏生活給人們帶來了繁重的生活壓力,所以民眾開始倡導傳統村落中的慢生活、慢文化,傳統手工產品正好具備這樣的文化基因,它能提供現代與古代的生活結合創新的轉換方式,它是生活體驗后的一種回味,所以我們以傳統手工生活鼉拔原點,結合符合傳統文化與現代人需求的生活語境化的體驗產品,比如影視、網絡公眾產平臺、數字媒體APP等為載體,達成具備傳統手工技藝基因的現代消費產品。第一類;轉換影視案例《日食記》系列,以具備粉絲400萬左右,日均閱讀10萬+的流量,該產品以日記的形式記錄飲食制作,運用日常傳統的手工器皿,特點在于生活化的視聽語言與全手工制作的食材內容,強化溫馨的生活理念,營造復古清新的情感體驗;第二類:轉換網絡公眾平臺案例,微博公眾平臺的茶人王心,只針對茶領域,擁有200萬粉絲數,并開拓直播、Zaker等傳播渠道,在茶文化產品與品牌廣告推廣有一定轉換,以茶文化為依托,傳播禪宗理念,尋求文化認同;第三類:數字媒體APP案例《榫卯》,它通過圖文非常詳細的詮釋中國傳統木工技法,上線后20日取得了16萬的下載量,并連續一周停留在App store教育類排名第二的位置,目前在教育類排名第十,這類產品是宣傳中國傳統工匠精神,雖然未植入家居產品產品鏈接,但可預見非常適合作為榫卯元素的設計類產品的轉換入口;綜合來講,三類轉換形式都具備各自的特點與優略勢,其核心在于生活理念、禪宗理念、工匠精神的分享,有這些深厚的人文內涵,傳統村落中手工技藝傳承與產品的轉換就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流量的轉化是終點也是起點,只有轉換后才能驗證用戶需求,才能實現內容的去糟粕存精華,才能實現文化內容轉換產品,才能體現傳統村落的核心價值。轉化不僅能提高社會對傳統村落的關注,還能促進資本市場對傳統村落的創新發展投資,還能引導用戶人群重新參與傳統村落的人文、經濟相關社會活動,構建傳統村落數字化的內容生成、流量形成、流水轉換完整的互聯網生態閉環,在保護傳統村落同時達成創新發展,實現保護與發展的平衡。

篇7

一、更新觀念,增強學校教師數字化意識

“數字化校園”是以學校網絡為背景,集教學、管理、娛樂為一體的新型數字化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效率和管理效能。因此, 數字化校園建設應更新觀念、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分類指導,結合學校信息技術的發展,從各部門及相關領域的實際出發,圍繞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及環境建設模式的探索而展開,并以此增強學校教師數字化意識。同時,需要強有力的組織和制度保證,形成一套較完整的數字化教育組織和管理制度,必須由學校主要領導直接負責數字化校園建設,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對有關工作進行規劃、組織、協調,明確各職能部門及相關信息人員的職責。要落實好學校信息技術的培訓和普及工作,深層次地全面提高學校師生運用信息技術的水平和意識。在這一基礎上,讓學校的信息技術環境與校園人文環境實現有機融合,信息技術應用在學校實現全面滲透,教育信息化延伸至家庭和社區,構建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學校。

二、全面優化學校信息化軟硬件環境

校園網絡是數字化校園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是數字化教育建設的重要內容。本著這一數字化教育的觀念,學校應不斷優化學校公共網絡設施,優化學校有線電視網絡、廣播網絡、有線電視射頻信號的數字化,做到數字化的語音、視頻信號在網上傳輸。教室內的計算機除擁有普通計算機的常規功能外,還應融集控、視音頻直播等功能,并有課件點播、VOD點播等多項功能。此外,還要建設網絡基本服務體系,加大校園服務器的數量,保證學校電腦和因特網的數據交換,同時提供相當數量的服務器用于校園網的各種功能的開發。辦公自動化系統、自主學習平臺、數字圖書館、教學資源庫、管理信息系統和網絡教學系統,都需要不斷完善。

數字化校園管理應用平臺能將教師人事管理和學生管理、教務管理、檔案管理、課題管理等各管理系統相對集成,有通用的數據格式和數據交換標準,實現教育教學、教育科研、后勤服務管理的數字化。校園網絡平臺應做到每個處室、各教研組都有自己的信息、成果展示板塊,每個學科都有教學資源庫,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展示平臺;在辦公自動化方面,通過校園郵件系統實現學校信息處理、工作活動安排、文件收發等管理功能,促進學校日常辦公事務的數字化。在教師人事管理和學生學籍管理方面,建立學校完備的教師人事檔案和學生學籍檔案,對教師的學歷、職稱、進修及考核獲獎等情況進行管理,對學生的畢業升學、轉學插班及德育評價等進行管理;在教務管理方面,實現對學校教學基本信息、教學計劃、學生成績、學科和課程、課表和課務等管理功能,可以對教師課表的編排,網上備課、電子教案、課件管理、論文管理、試題庫、學生成績管理等實現網上管理;校產管理方面,可以實現校產的編目、入庫、領用、查詢等功能,使整個辦公、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更高效、更便捷,決策更民主、更科學;在財務管理方面,按財務管理的要求,能對學校賬務進行數字化處理。在圖書管理方面,實現學校圖書的入庫、借閱、催還、掛失、查詢、統計等功能。

三、重視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庫體系的建設,提高資源使用的效率

資源的生命力在于運用。課程改革呼喚信息技術的支撐,信息技術的運用渴望新教育理念的指導。我們發現“書本教材再現式”、“灌輸輔助式”、“板書替代式”的教學模式比比皆是,導致多媒體教學進入這種誤區的主要因素就是資源太少,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為一節課去準備大量的資源。資源一直是制約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瓶頸。

通過聯合教育網站建立基于教育城域網的教育資源中心,教師可以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注重自身資源建設的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充分發揮城域網的作用,對這些資源進行“再加工”,形成服務教師的寶貴資源。

學校應把資源建設定位為教育信息化工程中的中心工作,搭建起共享資源庫的架構,分門別類的存儲,建立科學有效的檢索系統和應用系統,做到教學資源的流通和共享,實現網上實時傳輸,并及時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資源進行篩選、加工、轉化并進行再利用,以此來加大校本資源的建設。同時,教師使用信息化與校園網不僅僅是參與使用,還參與校園網絡資源的充實、網絡信息的提供、制作,參與對數字化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這樣一來,數字化教育的作用獲得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四、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教師是數字化教育實際應用的核心和骨干力量。建設具有現代教育理念、業務水平高、技術較強的骨干教師隊伍和管理人員隊伍,全面提高教師信息技能和信息素養,能使數字化校園建設順利進行,并為數字化校園使用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制訂好每學期的教師校本培訓計劃,對學校教師進行有計劃、分層次的數字化教育培訓,鼓勵他們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與數字化教育相適應的教學理論,努力把數字化技術融入到學科教學活動中,實現數字化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指導教師參加計算機應用能力培訓,使教師普遍具備多媒體課件制作、網頁制作,網上資料查詢、演示文稿制作等應用能力,為學校和教師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使教師從制作演示型課件的階段轉向以改變傳統教和學為重點的課程整合階段,探索基于多媒體環境以及網絡資源環境下教與學的問題研究,全方位營造學校教育的數字化環境。

積極推行網上電子備課制度,要求同年級教研組分工合作備好一冊教材,共同分享教案資料,其流程為:整體理解――合理分工――集體討論――分開備課――結果共享,既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又避免了教師的重復勞動。要求教師提高課堂效率,按時下課、放學,推行教師“學習時空”,保證教師在學生放學離校后有自主的理論學習時間。

五、利用數字化平臺,強化學生的信息素養

學校要重視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借助創建數字化校園大力推動全體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全校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能力。上好信息技術課,同時結合興趣活動課對學生進行特色化教育。把信息技術教學與其他課程相整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積極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第二課堂,組織并定期開展電腦興趣小組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省、市、區舉辦的各類信息技術比賽,把學生平時所做的作品及心得體會發送到網站上去發表,經常利用信息技術課在校園網絡上展示一些學生的優秀作品,并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管理中來,以此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情,強化學生的信息素養。這樣,不僅提高了數字化校園的使用效益,還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

篇8

隨著茶文化博物館的悄然興起, 茶文化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傳播途徑, 人們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 培養了人文修養、豐富了知識面、提高了文化內涵。以往博物館主要通過視覺感知來向參觀者傳遞信息, 比如原始資料、圖片、書籍、字畫, 或者是文物、器具、蠟像、茶葉等實物, 它們都屬于二維、三維空間的視覺感知, 之于參觀者, 缺乏互動性, 也沒有更多深入探究知識的機會。

動態體驗展示設計強調的是體驗二字, 給參觀者生動、逼真、身臨其境之感, 讓人們對茶文化有更深層的感知和了解, 我們參觀茶文化博物館, 是否對立面的展示品有興趣,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感知空間。目前茶文化博物館常用的動態體驗展示設計主要分為四種類型:虛擬空間、動態展示、手工操作、互動體驗。本文分別就以上四種類型的展示設計進行解析。

2 虛擬空間展示設計

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 創造出一個虛擬的場景或者空間, 繼而演繹某一歷史時期下的茶故事。虛擬空間大多是三維立體成像或者是立體電影的形式, 營造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茶文化氛圍, 給參觀者無比新奇的身臨其境之感。

2.1 幻影成像

20多年前, 西方發達國家的許多公共場所都應用了幻影成像技術, 我國是最近幾年, 在新建的科技館、博物館中開始嘗試應用幻影成像。它是在幻影與實景造型相結合的基礎上, 把拍攝的人物、景色等投射在布景箱的主題模型景觀上, 最后影像通過半反光、半透明的玻璃與模型景觀融為一體, 在與參觀者的互動中, 演繹故事, 重現歷史。幻影成像最大的特色是直觀逼真、栩栩如生, 在聲音、視覺效果的渲染下, 能夠引起參與者的共鳴, 激發人們的內心情感, 非常適合用來演繹茶文化的歷史故事。

比如:美國波士頓茶葉故事博物館 (Boston tea party museum) 通過成像模擬和交互設計重現了一場無比倫比的歷史場景參觀者置身于300多年前的商船模型中, 通過計算機技術投射人物光影, 在將茶葉融入大海的歡呼聲中, 所有參觀者一瞬間仿佛穿越到18世紀茶葉貿易壟斷的時期, 親眼見證了北美殖民地的人們奮起反抗英國殖民者。同樣, 中國的茶文化展示設計, 同樣可以利用幻影成像技術為參觀者重現真實的歷史事件, 比如時期用煙換茶葉、茶馬互市等, 從而給參觀者更加真實的感知和體驗。當然, 歷史事件的重現務必要真實客觀, 所有的場景、人物、故事都要經過詳細考證, 絕不能杜撰。

2.2 茶數字博物館

當今時代, 數字無疑是最具有發展前景的信息技術, 數字化的茶博物館通過3D建模、虛擬現實等技術, 再配合動畫模型、人機交互等, 可以讓人們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參觀存在于虛擬網絡世界中的博物館。數字化的茶博物館蘊藏信息之豐富、傳播信息之迅速、交流互動之便捷等一系列優勢, 都是其它展示設計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它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 在廣大茶文化愛好者與茶文化博物館之間搭建起良好的互動平臺。

3 動態展示與手工操作

3.1 茶動態模型

采用新媒體技術、物理原理等, 實現了靜態茶文化展覽品的動態化。比如:要向參觀者展示一個小型茶葉制作機械, 如果它是二維圖片, 給人的就是視覺感知;如果它是三維的茶葉制作機械, 那么給人的體驗就要比二維圖片豐富;假如這個機械是四維動態的, 那么給參觀者的視覺感知就更加豐富了。相比二維平面圖片和三維立體靜態的展示, 人們肯定更喜歡四維動態化的茶模型。又如:三沸示意模型的展示, 把一些氣體融入水中, 參觀者就會看到《茶經五之煮》的一幕: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動態化的茶模型比靜態的墻展、圖片、資料陳列更加生動形象, 一沸、二沸、三沸之間的區別一目了然。

3.2 茶影像體驗

采用LED顯示屏、投影幕布等, 為參觀者動態展示茶具、茶葉、茶藝、茶道、茶知識、茶俗等。它的展示形式可以是短小精悍的微電影, 比如描述某一件茶事, 還可以是弧幕影院那種大視野, 給人強烈震撼的影片。總之, 充分發揮茶影像技術的優勢, 能夠開拓參與者的事業, 讓人們對創新的茶科技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終實現參與者和茶文化之間的良好互動。除此之外, 必定會有更加多元化的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茶文化的展示設計中, 茶文化的傳播途徑得以拓展。

3.3 采茶制茶

茶葉從茶園走進人們生活的過程, 就是采茶制茶的過程, 這也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參觀者對采茶制茶充滿了好奇, 比如:什么樣的茶葉既好看又好喝?雀舌、單芽、旗槍到底是什么形狀?茶葉的形狀也能制作出來嗎等等。茶博物館完全可以為參觀者提供一個可以親自采摘的茶園, 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 讓人們了解工夫紅茶、鐵觀音、龍井茶等制作流程, 人們親身參與揉捻茶葉, 有更多的接觸茶葉的機會, 通過手工操作掌握茶葉的發酵、干燥工序等。如果場地有限, 茶博物館則可以提供簡單的扁擔、竹簍、微型揉捻機、炒鍋、炭火等采茶制茶的器具, 讓人們能夠參與其中。

3.4 壺藝作坊

有句話并非空談器為茶之父。茶文化的展示設計必然包括了茶壺, 茶博物館可以另辟一個制作紫砂壺、陶泥壺的空間, 比如:將一張木質桌子擺放于大廳中間, 上面放一些紫砂、泥巴等, 以供參觀者動手體驗。陶藝壺的制作相對簡單, 它追求一種質樸、稚拙感。紫砂壺的制作流程相對復雜, 需要圍桶身、敲擊泥片、捏塑壺蓋, 然后再加上壺把與壺嘴, 最后還要打磨到色澤光亮。

3.5 制作茶點

這部分主要針對一些高品質的茶樓會所而言的, 在展示茶餐的同時, 可以配以茶點的制作, 讓顧客了解茶點的制作工具和材料。根據顧客個人所需, 可以自由選擇茶點口味。茶食、茶點、茶菜深受顧客青睞, 人們也更愿意參與到制作茶點的活動中, 不僅豐富了各種茶點、茶食的種類, 而且有助于促進我國茶葉行業的發展與進步。

4 互動體驗

4.1 營造場景

為了讓參觀者感受原滋原味的茶文化, 茶博物館可以營造某些具有傳承意義的歷史場景, 并體現出某個時期的風俗文化, 從而提高茶博物館的展陳效果。比如:藏族酥油茶、傣族烤茶等茶文化展陳設計就是通過營造場景來表現風俗人情的, 圍繞藏族、傣族的茶事活動來布置環境, 包括制茶、品茶、茶藝等, 就像符號化的藏族文字、語言、飾物, 讓參與者融入到藏族的風俗文化中, 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和指導, 參與者可親自制作酥油茶, 使用藏族禮儀, 穿戴藏族服飾, 在互動中刺激人們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各感官。營造場景同樣要以真實為原則, 本著科學、客觀、嚴肅的態度重構茶文化、茶歷史中的一切人、事、景。

4.2 茶道與茶藝

在品茶中獲得心靈的啟迪、生命的感悟等, 即為茶道。活動中可以重現古老的傳統茶道, 也可以展示現代社會的茶道:布置場景、營造氛圍、擺設茶案器具, 指導人們正確的奉茶姿態。茶道活動的全過程都在與參觀者互動, 通過運用禮儀、動手培植等各個環節, 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茶藝的側重點在演示技藝, 先由表演者表演、解說茶藝, 人們學習怎樣通過茶藝泡出茶的色澤和香味, 在互動環節, 茶藝表演者可以讓人們親自沏炮龍井茶、烏龍茶, 向人們介紹不同的朝代是怎么煮茶烹茶的, 通過互動演示和交流, 原滋原味的茶歷史、我國經典的茶文化都將以動態的形式呈現給人們, 這無疑是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保護。

5 結束語

在動態體驗理念的指導下, 茶文化的展示設計方式得以豐富和創新, 給了參觀者嘆為觀止的視覺體驗。與常規的文物博物館相比, 由于茶葉的可飲、可烹、可觸、可嗅, 讓茶文化博物館的動態體驗展示設計更具有趣味性, 相信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 不久的將來, 還將有更加新奇的展示方式讓人們去體驗。

參考文獻

[1]樓亞思.情境中的動態體驗析傳統戲劇文化于展示設計的價值[J].藝術與設計 (理論) , 2010, 06:53-55.

[2]呂燕茹, 張利.新媒體技術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展示中的創新應用[J].包裝工程, 2016, 10:26-30+10.

[3]周春江.動態體驗式茶文化展陳設計的類型初探[J].農業考古, 2013, 05:170-173.

[4]楊正宏.多元體驗下的博物館展示設計以鎮江博物館為例[J].東南文化, 2013, 05:117-122.

[5]馮文博.數字技術下包裝設計發展特征探析[J].包裝工程, 2014, 06:5-7.

篇9

一、數字動畫設計促進皮影文化傳承的內在機理

當今世界個性化、多元化和藝術化的文化思潮為皮影文化的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時代空間,而數字動畫設計的有效融入則是皮影文化動態傳承的平臺和助推力。無論是從藝術欣賞還是歷史形態的角度,皮影文化天然具備造型、文學、唱腔、表演、技術等多領域的藝術價值;而數字動畫設計技術的引入則為皮影藝術的重構與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可以說,深入探究數字動畫設計與皮影文化傳承間的內在傳導機制,是理解上述觀點的首要前提。具體講,數字動畫設計促進皮影文化傳承的內在機理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在皮影戲制作中引入數字動畫設計技術,不僅可以真實再現皮影戲的一般性原理,展現其文化精髓,更可以根據受眾的不同需求及偏好運用數字動畫設計技術對原有的皮影作品進行隨意修改和完善;其二,在皮影戲制作過程中,利用數字動畫設計技術可將電影拍攝中的長鏡、短鏡及蒙太奇手法應用其中,并以皮影戲的形式演繹其他故事。如此,便去除了皮影作品作為傳統文化藝術的沉重感,并賦予皮影文化新的大量的現代流行元素;其三,在數字動畫設計與皮影產品制作充分結合的基礎上,利用現代便捷的網絡技術,可將多樣化的皮影產品推向世界各地,讓更多的觀眾欣賞技術進步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而產生的文藝精華,進而推動皮影文化的橫向普及。顯然,借助于數字動畫設計手法可賦予民間傳統皮影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數字影像藝術舞臺上的數字皮影動畫實踐——以《桃花源記》為例

數字皮影動畫《桃花源記》是根據東晉詩人陶淵明的同名作品改編的。在該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對于以數字技術為依托手段的數字皮影藝術,就其表現形式、造型設計、元素庫模、空間安排及鏡頭運用等方面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和大膽的嘗試。通過將數字動畫設計技術應用于皮影作品設計,用數字藝術接續傳統文化,進而挖掘數字皮影作品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語言。同時,《桃花源記》推出后所獲得的各項大獎在相當程度上印證了數字皮影藝術所獨有的文化魅力。可以說,這不僅是數字藝術時代下中國傳統文化整合與重構的一次良好實踐,更為發展中的皮影藝術提供了較為成功的參考與借鑒。

事實上,《桃花源記》在創作過程中因數字動畫技術的融入所展現出的創新與突破是其后期備受推崇的關鍵所在。在表現形式方面,針對當前傳統皮影藝術傳承困境及操作復雜問題,《桃花源記》皮影動畫在科學借鑒傳統藝術操作原理及資源的基礎上,利用數字動畫技術的優勢,便于創作者通過從數據庫所提供的角色形象、局部或動作,進而配以劇情,并借助于三維效果展示,實現全新的數字皮影,為皮影藝術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角色造型設計方面,《桃花源記》中的人物形象在動畫線條及傳統的五原色調搭配下塑造出生動形象、夸張幽默且形神兼備的人物形象,甚至是其中的花草樹木等環境元素,為使效果更為逼真,創作者運用Paint Effects的技術手法制作花草樹木,進一步增強了畫面整體層面的繽紛多彩;在元素庫模方面,傳統的皮影制作工序因極其繁復會給皮影表演者帶來較高難度,《桃花源記》通過采用分解與組合、拼貼與擺放的方法,有效提升一次制作完成的數字素材的重復使用率,甚至可以通過進一步的數碼合成進而生成新的人物角色,便于皮影動畫的批量操作和拍攝;在空間安排方面,《桃花源記》利用表演和繪畫的語言及構成原理,運用數字動畫設計平臺操作皮影動畫,根據表演需求按照三維視角合理化地安排空間。由此,《桃花源記》中所創作的人物角色是在空間與時間中展示動作與沖突,從而給予觀眾新奇感和鮮明的視覺效果,使得觀眾充分感受到皮影表演藝術的自身魅力;在鏡頭運用方面,《桃花源記》有效借鑒了影視鏡頭語言,模擬實拍手法,鏡頭表現在為皮影動畫創作者拓展創作空間的同時,也為欣賞者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實現了皮影動畫表意與抒情相統一的藝術造詣。顯然,由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新的制作技術助推新的舞臺藝術的產生,通過汲取傳統文化藝術中的構成要素,輔之以現代化的藝術設計工具,為傳統文化藝術的接續和傳承奠定了良好的現實基礎和發展空間。

三、數字動畫設計助推皮影文化傳承的理性展望

不同的民族,傳統文化也不同。如何為傳統皮影開辟成功的生存之路,必須引起我們的思考。數字動畫作為動畫制作界的一顆新星,具有跨時代的意義與影響。它突破了傳統動畫的局限性,將技術引入設計領域,成為設計的重要工具。作為二維軟件的平臺,它有效地將二維事物和技術連在一起,跨越了由于技術落后所導致的文化斷層。數字皮影動畫正是這一個技術優點的鮮明體現。它在淵源上吸納了傳統以及各種藝術的構成要素后,逐漸形成了當代自身獨有的藝術特質,《桃花源記》便是對上述藝術特質的最好闡釋,既傳承了歷史經典,又融合了當代人的審美思維。實踐表明,充分利用以數字動畫設計為代表的新媒體的優勢,可有效促進皮影文化的歷史性傳承,而傳統皮影文化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工作任重道遠,需要繼續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國傳統藝術的保護中去,為后人留下更多、更好的傳統文化藝術,進而,這項工作所體現的意義和影響將是重要的、歷史性的。

參考文獻:

[1]魏力群.中國皮影藝術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薛海萍.淺談皮影戲發展淵源與新途徑傳承[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6)

篇10

關鍵詞:數字化;智能化;變電站;遠動雙測控

中圖分類號:U665文獻標識碼: A

所謂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運動雙測控,是指在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遠動通信的基礎上,創設出處于健康運轉狀態,達到映射表關聯的雙控效果,以實現對于設備冗余信息的過濾。這對于實現變電站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實際上,由于對于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的認識不清,技術能力不足,規章流暢缺乏,管理和控制能力不足,難以切實的發揮出其真正的效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的話,勢必會嚴重影響到變電站智能化和數字化的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積極去探析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的實現路徑,以實現對于現實情況的改善和調整。

1.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實現的必要性

在傳統變電站設計過程中,都會遵循這樣的設計原則:對于110kv以下的電壓段,都會以間隔中使用一臺測控裝置和保護裝置體系來構建基本配置模型;對于220kv以上的電壓段,往往在間隔的部分使用的是一臺測控裝置和兩臺保護裝置來構建模型。也就是說,在傳統配置體系下,設備的采集控制測量工作都是由測控設備完成的,而且還是單一數據源的方式來進行的。在數字化變電站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測量控制的數據源不再單一,數據進入系統中的是2份數據。在這樣的情況下,給予實際運行值班人員帶來了困惑,如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設備出現了故障,兩臺數據的不一致性,將給予其工作帶來困擾。

2.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實現方法

文章以220kv數字化智能變電站中雙測控遠動處理設計方案為基礎,探析如何在實際結構基礎上實現遠動測控的雙重化。具體來講,其實現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映射表關聯環節

從理論上來講,雙測控系統首先需要實現的是雙套二次設備數據能夠在調度側展示出一次設備的唯一性,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從處理好雙套物理數據與虛擬設備點之間的關系開始。也就是說,在系統建立的過程中,遙信映射表,遙測映射表,遙控映射表,在物理意義上能夠實現二套數據與虛擬設備的一一對應。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實現映射表關聯的有效性,科學性。

2.2狀態監測環節

對于雙測控系統來講,數據源有效性的判定是其關鍵內容。從理論上來講,虛擬店的數據源來自二套不同的物理設備,在沒有設備故障的情況下數據的錯誤率很低,但是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重回出現信號失常,檢修的問題,從而使得數據信息出現了不一致的情況。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往往通過以下幾方面措施來進行解決:其一,利用數字化變電站通信優勢,實現實際物理設備的雙網通信,檢修狀態,數據有效以內部規則運算的方式來構建狀態將試點,以判斷數據的正確性。其二,在站內庫數據加載過程完成之后,初始化雙測控系統,斷定其為健康的話,可以優先使用A套設備,如果斷定其處于不正常運轉的話,可以實現虛擬設備的數據源。

2.3裝置切換環節

在數字化智能遠動設備運行的過程中,間隔設備狀態的物理點有一個,也就是說在映射關系下,只有一套數據源作為首選,一旦其中一臺設備出現了故障,就可以以數據源切換的方式保證另外一套數據的有效性。詳細來講,物理數據源的健康狀態出現失常的情況,虛擬點采集的數據源就會以自動無縫切換的方式去實現數據的穩定性。也就是說,即使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健康狀態出現了變化,虛擬設備也會實現內部的無縫切換,以避免因為檢修,通信問題做出誤報信息的舉動。

2.3控制操作環節

在變電站自動化操作過程中,主要是以遙控操作方式來進行的,調度人員說調度的對象其實是虛擬設備,在此過程中遠動設備以映射表健康狀態判定的方式探尋測控設備,并且將指令傳達出去,以實現對于物理設備的管理和控制。具體來講,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環節:其一,在遠動規約的基礎上,接收等待處理的遙控指令,并將其傳達給虛擬設備;其二,虛擬設備在映射表查詢功能的協助下,找到映射關系中對應遙控點,一般會遇到兩種情況,找到相應的遙控點,為下個步驟打下基礎,或者滅幼找到相應的遙控點,就會中判定為遙控否定;其三,虛擬設備找到新穎的數據源設備之后,確定二套裝置處于健康狀態,其中一方數據源裝置健康,就可以使用此套數據源,并將其作為遙控點;如果其中一方的數據裝置不健康,通過無縫切換之后,實現數據源的采集,以保證數據源的真實性,假設切換多的二套裝置也出現了不健康狀態,此時就可以自動判定為遙控否定。

2.4程序化控制環節

系統具備完善的判定規則,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內容:其一,映射表;其二,健康狀態監視。上述兩者在實現遙控操作,保證數據切換統一數據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就是說在遠動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遠方調度可以通過一次設備測控裝置去實現信息的獲取,在控制程序的協助下,實現對于雙測控影響的屏蔽。嚴格來講在此過程中的程序化控制,設備操作邏輯和一次設備操作流程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就是說如果測控裝置不存在直接關系的話,五防邏輯判斷就會生效。遠動裝置根據實際操作票生成的規則判斷與一次設備匹配的在線測控裝置.以獲取相關位置實時信息進行程序化控制流程.也屏蔽了雙測控的影響。

3.如何促進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效果的實現

綜上所述,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效果的實現,是一項系統化很強的工作。我們需要從多角度去促進,具體來講,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對于現有的數字化智能變電站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探析,找到實現雙測控效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進行完善和調整,為后期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其二,培養高素質的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技術人員,不僅僅能夠從理論上去論述其可行性,還可以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實現系統的完善和調整,為變電站遠動雙測控效果的實現打下基礎;其三,強化對于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運動雙測控的設備支持,為實現其效果,提供切實的物質支持。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的實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工作。要想實現其效果,我們必須要統籌兼顧,樹立全局觀念,以促進其各個方面的完善。在此過程中,我們首先應該能夠做到實事求是,從自身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的工作實踐入手,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為下次的嘗試和探索打下基礎;另外,在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的實現過程中,應該以學習者的姿態去借鑒先進單位的觀念,方式,以促進自身理論體系的健全,為開展各項工作打下基礎。我相信,隨著我們在數字化智能變電站遠動雙測控方面的實踐經驗不斷積累,變電站將表現出更加好的工作效率的質量,對于促進我國變電站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田峰,孫平,張士然.常規變電站數字化改造的模式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09,37(19):108―112,115.

[2]竇曉波,胡敏強,吳在軍,等.數字化變電站通信網絡的組建與冗余方案[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8,28(1):38―43.

[3]譚文恕.變電站通信網絡和系統協議IEC61850介紹[J].電網技術,2001,25(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