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戰略范文

時間:2023-03-29 07:43: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發展戰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技發展戰略

篇1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科技發展戰略開始發生轉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與科技部隨后制訂的科技發展規劃和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目標,強調要在“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兩個層面進行戰略部署,在進一步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同時逐步形成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群體優勢和新的比較優勢。2002年12個重大科技專項的啟動,標志著我們在實踐上開始擺脫多年來以跟蹤模仿為主的科技發展戰略,向以自主創新為特征的跨越式發展模式轉變。2003年以來,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據適度超前原則,科技部著手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轉變進一步國家意志化。對這一轉變過程的基本動因進行分析,有助于我們對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若干爭論有一清醒的判斷。

一、國際政治動因:技術威懾成為斗爭焦點

民族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選擇,既決定于本國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也受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與制約。20世紀末以來,現代高科技廣泛運用于戰爭使得技術優勢成為各種威懾力量中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國際關系的強權背后是技術強勢的支撐,科學技術水平是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的體現。今天的高科技已經成為影響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術上的領先是國家參與國際政治較量、擴大國際影響力的物質基礎之一,技術威懾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為有效的威懾手段。一個國家只有擁有符合時代特征和社會生產力發展趨勢的現代科技工業體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實力和影響,獲得國際政治中的戰略主動權。在當代世界上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對涉及國家安全和國家競爭力問題的那些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央政府必須從整個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通過科技發展戰略的制訂來引導其發展。

從科技發展史來看,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是一個民族與國家技術進步的兩種主要途徑。后,由于外部環境的制約,自主創新和“科技追趕”成為我們政策設計的基本特征。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隨著世界安全觀念的變化,各國對經濟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軍事因素不再是國家間關系的唯一主導者,、發達國家將制造業向國外轉移導致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發生了某些變化。“以市場換技術”戰略的實施,使得我們在一段時間內忽視了自身的科技積累和自主創新,將外資導向型經濟發展帶來的技術引進作為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途徑。應該說,這種戰略部署是與全球化的歷史趨勢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們必須看到,高新技術和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關,其發展已經不單純是一項經濟范疇的活動。作為國家政治戰略意圖的一種表現形式,西方發達國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術轉讓給中國。由于一些國家將中國崛起視為是對既定國際格局的挑戰,正在試圖對中國的發展進行壓制,因此經常把技術特別是高端技術問題政治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把技術合作和引進作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我們必須分清科技發展的國家目標和企業目標。在企業運行的微觀層次,可以繼續堅持比較優勢的技術引進,但是在國家戰略層面,必須堅持把技術的趕超和跨越作為重點,大力發展戰略產業。

在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世界,維護生存權和發展權不受侵害是一國政府的兩項基本職能,也是民族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國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擔起保障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歷史重任,“技術瓶頸”是我國經濟社會長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從世界發展大勢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角度來看,在科技發展上擺脫過去的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轉變,是我們必須確立的戰略思維,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統一應該成為技術選擇的出發點。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的外部環境不可能有過去20多年那樣好,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安全上的高風險期。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綜合安全利益出發,主動進行科技發展戰略的調整,提高國家戰略能力,預防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沖突或者戰爭。21世紀是戰略技術和戰略產業競爭的世紀,自主創新是維護國家和安全的最佳選擇。沒有自己的戰略技術和戰略產業,中國要在世界競爭格局中獲得相對優勢地位是不可能的。我們逐漸成型的新科技發展戰略之所以強調要著重研究解決事關國家中長期發展和安全的戰略性和前沿性高技術問題,在一些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安全的高技術領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領域和關鍵產業實現技術發展階段的跨越,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二、國內經濟動因:經濟增長模式轉變

過去20多年中國的發展是以數量擴張為特征的“數量型增長”,經濟增長明顯超前于科技進步。在比較優勢戰略指導下,雖然技術引進對中國經濟增長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國自主科技進步進程緩慢,統計意義上的中國產業競爭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國企業競爭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紀開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到不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就不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時期。在全球化所導致的南北貧富差距拉大的情況下,在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單純依靠消耗自然資源和發揮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來積累資本、換取技術、發展經濟的做法已經落后于時代。只有提高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增強中國自主產業的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的轉換,我們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敗之地。21世紀前10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需要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階段。這一時期自主科技發展狀況如何,直接決定了中國能否在21世紀中期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這是我國科技發展戰略轉型的一個主要原因。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這個目標不僅是經濟數量增長的概念,更是生產力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度提高的綜合體現,是經濟和社會發展質的提升。作為從屬于國家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戰略的科技發展戰略必須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服務?,F在,我國科技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了實現科技發展“三步走”戰略設想,爭取到2020年前后科學技術整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標,形成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在高新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撐我國核心競爭力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基礎,必須完成科技發展由跟蹤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的戰略轉變。正因為如此,我們根據適度超前的原則,從2003年開始了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使我們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更高的層次上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場,但是“全面開放、跨越發展”應該是我們在確定科技發展戰略和政策時必須堅持始終的基本思路。

中國全方位地參與國際分工體系這一歷史變化加快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但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一種“外來型工業化”。一方面工業化所需關鍵技術大多來自國外,另一方面東部和中西部經濟聯系不緊密,沿海地區的技術引進沒有起到拉動內地經濟增長的作用。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們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即從世界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出發,結合中國的實際,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是以科學技術為先導的高科技含量的經濟,強調科學技術的自主創新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們的科技發展必須考慮可持續性,努力改變中國經濟發展過于依賴外資和國外技術的局面。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是國內技術發展。新型工業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普適性”:“科技是牽頭的方面”應該落實到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點中強調,“制定科學和技術長遠發展規劃”是實現科技發展戰略向自主創新轉變,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力的重大措施,必須以原始創新為主,引進和創新相結合,實現我國技術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努力使中國成為技術創新型國家。

三、世界經濟動因:貿易保護主義和知識產權爭端加劇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世界經濟發展已經由資源驅動、資本驅動向創新驅動過渡,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由過去單純的縱向流動轉向同時共存。這一變化意味著作為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戰略沒有必要嚴格遵照梯度轉移的漸進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步提供的有利條件實現本國科技的跨越式發展。在今天的國際經濟格局中,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現為產業鏈條或者產品工序所處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發達國家更為注重科技研發,依靠知識產權來增加物質財富總量而把制造業等轉向發展中國家,從而形成一種新的依附關系:技術上的依附。這使得落后國家的財富總量盡管與過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卻無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整體差距。盡管我們不能因為加工制造環節的附加值低而否認參與新型國際分工的、承接發達國家加工制造環節轉移的經濟合理性,但卻不能放棄對技術先進性的更高追求??鐕景阎圃觳块T轉入發展中國家,其出發點是對利潤獲取的考慮。在這種格局中,東道國的產業發展由跨國公司而不是由本國決定,發展中國家除了提供廉價勞動力,很難涉足核心技術,生產規模的擴張并不能促進產業結構的同步升級和優化,很難談得上真正的發展。我們提出全面落實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三大戰略,切實推進重大科技專項工作,就是從這種認識出發的。

現在,我國有關政府部門已經提出了202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力爭達到4500億美元的目標。但我們不得不面臨這樣一種現實,那就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識產權糾紛不斷。自2002年6C聯盟向中國DVD生產企業征收專利費以來,類似事件不斷增多,從而增加了中國企業的成本壓力。這一現象要求國家應該從戰略高度考慮制定相關的宏觀指導政策,引導企業從追求短期效益轉向通過增加創新能力謀求長期效益的軌道上來。其次,國外針對中國的技術壁壘和反傾銷問題更為嚴重。

1996年至今,中國已經連續7年成為世界反傾銷頭號目標國,2003年前三季度國外對我國反傾銷保障措施立案共計42起,涉及金額10.7億美元;調查表明,2002年我國71%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損失達到170億美元,均高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前。不掌握專利和技術標準的危害性可見一斑。強勢增長與弱勢競爭力并存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越長,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就越弱,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動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影響就越大,中國自主選擇的空間就越小。另外,外資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外國資本在中國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擠壓了中國企業發展的空間,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如果國家不適時調整科技發展戰略,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就是一句空話。

全球化背景下區域合作加強的同時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事實說明,當今的世界市場并不是完全競爭的世界市場,政府依然在各國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技術壁壘和反傾銷的運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應對顯然不能僅僅在企業的層面上進行,同樣必須動用國家資源。我們不能以自由貿易和靜態比較利益來指導中國產業的發展,應該通過高新技術的發展創造動態的比較利益。中國的科技發展必須堅持市場機制與政府組織協調相結合的原則,國家要掌握關鍵部門關鍵技術和行業技術標準。事實上,盡管20多年來我國一直堅持的是市場導向的發展戰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終是我國經濟增長內在決定性因素。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在中國加入WTO一年后對國內24個中央和地方權威經濟研究單位的經濟學家進行的問卷調查,近七成的專家認為政府行為是經濟增長的主因。強化政府在科技進步中的戰略決策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發揮政府作用,保持戰略技術及產業領域的相對完整性和獨立性,同樣也是我國科技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利用WTO規則中的“國家安全”例外原則,在公開、透明的原則下合理合法地保護國內產業。不然,依靠企業自身與在技術和資本上都十分強大的跨國公司競爭,中國科技進步的前景不容樂觀。

四、科技動因:科技短缺與科技起飛問題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一種“短缺效應”,即經濟增長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決定的。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科技短缺是種普遍的現象,是制約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高新技術研發基礎仍然較為薄弱。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現在缺乏原始性創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識產權少,由此導致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內形成強烈的對外技術依賴。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2年科技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的意見》,指出原始性創新是科技創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與經濟獲得重大發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為決定國家間科技乃至經濟競爭成敗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必須利用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加入WTO的機遇,把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作為我國新時期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為了加快實施專利戰略,切實提高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總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臺了《關于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規定》,以促進國家科技計劃在高起點上創新,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

但是我國現在仍然有一些人認為,在比較優勢基礎上形成的產業分工體系是一種內生地促進產業升級和轉換的機制。國內差距和國際差距的縮小是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兩大根本任務。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與世界經濟的聯系中取得超過其他國家的利益。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技術水平和附加值低,顯然無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強化了對發達國家技術轉移的依賴,使我們的科技開發能力呈惰性降低,無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民族國家政策設計的自利性,中國的科技進步不能完全放在國外技術的“本土化”上,而應該考慮把“國產化”作為追求目標。開放市場和加入WTO并不意味著不能有國家意志和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也不是被動地接受國際分工,而應主動地調整戰略,實現產業升級,增強國家的競爭實力。我們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本土化”,不可能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收益。當然,我們要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賦予“國產化”以新的內涵。

篇2

關鍵詞:科技發展戰略 實施效果 指標體系

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的日趨深入,科技發展戰略制定和實施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部門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要使科技發展戰略真正發揮效用、創造價值,必須要從概念階段轉化為實際行動階段,戰略實施與控制給科技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保證。本文提出了科技發展戰略實施效果評價指標體系設置的基本思路,并根據此思路提出一個簡潔實用、合乎邏輯的評價指標體系,使科技發展戰略實施效果評價更具有實際意義。

設置科技發展戰略實施效果評價指標的基本思路

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對戰略實施效果進行動態的跟蹤評價,應著重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力求客觀,注重戰略目標的合理性評價。戰略目標反映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營活動的方向和所要達到的水平。正確、可行的戰略目標是有效實施的前提,是戰略控制的評價標準,是戰略獲得成功的保證。

加強管理,注重戰略實施的階段效果評價。企業只有加強對戰略實施過程進行階段效果評價,并根據評價的結果對戰略目標進行調整、控制,才能保證科技發展戰略總目標的實現。

突出重點,加強對科技發展戰略重點實施效果評價。重點項目的完成,可以有效推動總體戰略目標的充分實現,提高戰略實現的水平,因此還應考慮設置科技發展戰略重點評價指標。

科技發展戰略實施效果評價指標及標準

一般來說,評價指標指的是從哪些方面衡量或評價工作,解決“評價什么”的問題,而標準指的是各個指標分別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水平,解決“怎樣評價”的問題。我們在遵循了指標設置的少而精原則、微分化原則、獨立性原則的基礎上,設置了2個一級評價指標,14個二級指標。具體如表1所示。

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不管戰略規劃時考慮得多么全面、周詳,由于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你總會感到“變化大于計劃”。因此適時地、客觀地、高效地對正在實施的戰略進行效果評價,并據此采取相應行動,無疑是保證科技發展戰略既定目標實現的必要條件。評價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避免評價時機不當

戰略評價活動應當持續地進行,而不只是在特定時期的期末或在發生了問題時才進行。當環境變得愈來愈復雜、市場變化越來越快時,戰略評價活動的頻率也要相應提高。

避免評價指標短期化

戰略實施效果評價時,常出現注重短期的財務指標現象。由于絕大多數財務指標都不是為長期目標制定的,而有些戰略需要經過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實施完畢,其實施效果可能在數年后方能顯現,因此,這種做法有時不僅難以對戰略做出公正、客觀、準確的評價,反而在客觀上“弱化”了戰略目標,并極易對戰略實施產生誤導。因此,在確定戰略評價指標時,要側重于長期的戰略目標,兼顧財務指標。

篇3

盡管近年來我國紡織產業的科技進步顯著,并帶動了產業創新發展,但總體上看,自主創新能力仍相對薄弱,在體現產業向高端、綠色發展的纖維材料,高品質及高技術紡織品創新設計與開發,先進紡織加工技術,生態染整技術,高端紡織裝備以及應用電子、信息、自動化技術改造提升紡織產業等方面仍有待加快發展。

目前,我國紡織產業發展正處在由“大”向“大而強”轉型的攻堅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校長俞建勇說:“紡織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由‘大’轉向‘大而強’,并在部分領域引領世界,是今后5年 -15年我國紡織產業發展必須面對的課題,而持續的科技創新將成為紡織產業新一輪發展的核心?!?/p>

立項初衷

為對未來5年-15年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進行戰略布局謀劃,以支撐我國紡織產業由大轉向大而強,中國工程院作為為國家提供戰略咨詢的學術機構于2012年底設立“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2016-2030)”重點咨詢研究項目,并于2013年啟動項目研究。

“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2016-2030)”項目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向《科學家》記者說:“我們在兩年前針對建設紡織強國這個目標,結合國家‘十三五’的發展規劃,制定了一個中長期的研究計劃。從科技創新的角度對紡織產業進行戰略性研究,創新驅動發展也是本項目的亮點所在?!?/p>

“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2016-2030)”重點咨詢研究項目組由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材料工程學部13名院士和東華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江南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蘇州大學、武漢紡織大學、西安工程大學、上海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紡織設計院等高校及研究單位、企業等130余名教授、專家組成。項目包括8個子課題組、1個顧問組和1個綜合組。8個子課題組的研究領域分別為纖維新材料技術、先進紡織加工技術、生態染整技術、現代服裝產業技術、產業用紡織品技術、高端紡織裝備技術、紡織信息化技術、紡織產業經貿與管理運營技術。

據蔣士成院士介紹,最終確定項目的依托方為東華大學,是因其在國內紡織行業特色高校中占有一定優勢,東華大學學科相對健全,纖維材料、紡織加工、染整、紡織機械、服裝、紡織信息化以及紡織經貿管理等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

研究歷程

“該項目的研究更是為了向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在紡織行業管理方面提供橋梁,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及所屬的各個專業委員會等提供‘十三五’紡織產業科技創新布局的參考資料?!笔Y士成院士說:“通過這個課題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對國際、國內紡織產業的科技狀況進行了梳理。兩年多來,課題組查閱了370多篇文獻資料;對紡織企業高層技術人員開展了科技創新情況問卷調查;分4次深入浙江、山東、福建、江蘇、上海等36家紡織企業及紡織集聚區進行現場考察、座談咨詢、調研代表性企業發展概況、技術創新,制約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瓶頸等。對比分析差距,特別是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將來的戰略重點應該放在哪些地方,把科技創新路線都進行了梳理?!?/p>

蔣士成院士介紹道:“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項目組通過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等高層平臺,了研究項目的初步成果,同時也聽取了各方意見,不斷地完善相關研究結果。”

如蔣士成院士所說,2014年5月17日,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180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對項目研究內容進行研討。在那次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副校長俞建勇就結合 “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2016-2030)”初步成果,從我國紡織產業發展地位、我國紡織產業科技現狀與問題、紡織產業主要領域科技發展趨勢、紡織產業科技創新戰略需求、面向2020年和2030年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定位與目標、發展重點、重大專項建議、政策措施建議等八個方面,作大會主題報告《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

成果

2015年該項目最終形成了一份約30萬字的研究報告,并在5月16日舉辦了成果會,從七個角度公布了研究成果。

篇4

關鍵詞:地方高?!】萍紕撔隆〔呗匝芯?/p>

1 引言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資、主管的高等學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和地方的科技發展中,地方高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地方高??萍紕撔鹿ぷ?,是高校實現科技發展的一項重點戰略舉措。本文從服從國家創新戰略需求和服務區域科技創新及經濟發展的思路出發,分析和總結了近年來地方高??萍紕撔碌陌l展情況以及科技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此基礎上,針對地方高??萍及l展的現狀提出促進地方高校科技創新的相關策略。

2 地方高校在科技創新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據我國科技工作“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貫徹落實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國家和高等學校中長期及“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平臺為載體,注重挖掘行業特色高校的潛力,提升高校綜合競爭力。在當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地方高校在強調放眼世界。面向全國的辦學工程中,更應強調立足地方、轉變觀念、理清思路、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對象,大力開展科研活動,創新科研成果,堅定不移地為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人才,優化地方人才資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地方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形成地方特色優勢產業。

科技創新是地方高校發展的源泉??萍紕撔聦Φ胤礁咝E囵B創新型人才。增強服務地方的能力、提高科研團隊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撐與推動作用。在科技日新月異、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創新需要一個完善的科研管理及發展體制,地方高校需要仔細分析其地域及科研領域等各方面的優勢,制定良好的科技創新指導思想,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地方高校的科技創新發展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觀念創新。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互相融合,呈現出“科學技術化,技術科學化”的明顯特征,基礎研究作為自主創新的源頭,決定著技術創新。發揮基礎研究的優勢,努力提高原始性創新與知識創新能力,為國家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創新團隊的形成。要創新學科與科研組織管理模式,鼓勵科研團隊聯合攻關。

(3)科技和管理體制創新。根據地方高校的特點,要突出以人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現代科研管理制度,以制度創新推動自主創新。

(4)完善科研評價與激勵體系。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激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統籌考慮,構成針對不同層次、相互銜接,卓有成效的資助和獎勵體系。

(5)建立通暢的科研成果轉化體系。

3 地方高??萍紕撔掳l展的探索

3.1 地方高校科技創新的模式

近年來,地方高校通過管理和思維創新,推進產業和科技創新與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地方高校的發展需要有效地結合地方特色與高?,F有的區域優勢。東北農業大學是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的黑龍江省省屬重點院校,學校以“北方現代農業”和“北方寒地農業”為科研特色,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現代農業發展,充分利用學校獨有的資源優勢,提出“內涵發展、特色強校、產學研結合”的科研發展思路。近十年,學校充分發揮現有的“校企研發聯盟”和“校企合作平臺”,重點圍繞農業生物種業,生物環保等領域與哈爾濱市共建集“技術創新、成果孵化,示范展示、推廣輻射,科普教育、信息集散”為一體的現代生物農業科技園,累計示范面積1.36億畝;學校70%左右的獲獎科研成果得以推廣與轉化,共推廣和轉化科技成果297項,累計創社會經濟效益267億元,為促進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地方高??萍紕撔碌陌l展需要有一個長期明確的指導方針和成果轉移通道。浙江工業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浙江省屬重點大學。多年來,浙江工業大學堅持實施“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多專利”的科技發展戰略,在努力產出知識創新原創成果、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轉移,培育科技創新平臺,提高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僅2008年度,浙江工業大學共申請專利684項,軟件著作權登記61件:SCI、EI、ISTP三大索引論文數國內高校排名分別為第46、54、40位,專利授權量36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35件。在上述指導方針指引下,學校的科研創新工作進入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

地方高??蒲邪l展空間,優勢和特色在于能為地方區域經濟建設服務。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為例,其是由原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學院于2004年合并組建的多科性、綜合型地方大學,學校按照“集中力量,集思廣益,改革探索,抓方向,抓重點,抓隊伍,抓特色”的工作思路,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主動開展科技活動的政策和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全校教師開展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成效十分顯著,2008年新增科研總經費比2004年同比增長3倍:獲發明專利授權比2004年同比增長1.5倍:公開進入三大檢索數量比2004年同比增長4.6倍,2007年以來,連續三年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一項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和三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學校今后更好地為地方服務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礎。

3.2 地方高??萍脊ぷ髦写嬖诘睦щy和問題

地方高??萍紕撔屡c發展在取得重大寶貴經驗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與困難

(1)人才問題是地方高??萍及l展面臨的首要問題。比如經濟全球化及科技全球化帶來的高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圍內的爭奪: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的人才競爭,以及地方高校吸引高層次人才、留住人才,都不能有效地整合科技隊伍等問題。地方高??萍既瞬刨Y源有待進一步優化配置,巨大人才優勢有待進一步發揮,使新生力量更好地有效集中。

(2)提高地方高校科研實力面臨巨大的挑戰。地方高校整體科研實力相對一流大學仍有一定差距,學科發展不平衡,具有強勢的學科方向少;缺乏高水平標志性成果:缺少高層次的學科帶頭人和領軍人物,以及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學術梯隊,導致地方高校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重點大學擁有集人文環境、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完善的科研平臺于一身的獨特優勢,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而大多數地方高校底子薄,科研條件和綜合實力相對較差,難以產生原始性創新成果,形成創新發展的良性循環。

(3)地方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的社會認同度低。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基礎薄弱,科研積淀少,因而產生重大經濟效益的科研成果相對較少,影響力和影響范圍有限,因此,地方高校必須轉變觀念,勇于走出去,勇于承擔區域經濟建設賦予的歷史使命,建立起自身的品牌優勢,充分發揮積極性與主動性,把優秀的科技成果推廣出去。

(4)地方高校的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存在著重購買輕管理的現象,科研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深化,管理機制和政策措施還需進一步完善,更好地整合分散的科技資源,避免重復購置,建立完善的共享機制。

4 促進地方高校科技創新發展的策略與對策

地方高校占我國高校數量的94.2%,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內知識創造、積累與傳播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創新、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與平臺。地方高校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區域創新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為重要。針對地方高校科技創新的發展,基于地方高??萍及l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提出促進地方高??萍紕撔碌牟呗匀缦拢?/p>

4.1 吸引科技創新型人才是地方高??萍及l展的關鍵

科技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人才建設,針對地方高校人才不均衡的問題,地方高校需要將吸引和引進高級人才發展作為一個長期的戰略來實行。地方高校應主動、積極制定人才引進戰略,加大對高水平科研項目的經費配套力度,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造就一批在學科前沿領域具有先進水平的學術帶頭人,以及能夠解決國家和地方重大科技問題的科技創新團隊,逐步培養青年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提高和改善地方高??萍缄犖榈乃胶徒Y構及其在區域經濟中的競爭力。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培育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完善創新機制,建設創新文化,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創造性。

4.2 注重創新型科研團隊的建設,打造完善的科研創新平臺,提升地方高校科研實力

地方高校應注重創新型科研隊伍的整合和建設,結合學科建設有針對性地優化資源配置,形成高凝聚力和高歸屬感的科研創新團隊。地方高校科研創新團隊要重視文化建設,通過強化團隊的和諧理念和持續的學習創新理念,為建設高凝聚力和高歸屬感的科研創新團隊的形成創造條件。地方高校要重視打造具有學校特色專業的科技創新平臺,旨在利用多學科交叉的優勢,充分發揮系統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師能夠以此平臺為契機,潛心從事科學研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研深入發展,爭取獲得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對于取得具有創新性、標志性的科研成果,地方高校應在政策上作為學校的急需項目給予優先支持,經費上給予優先扶持。

4.3 凝聚力量,凝練特色,采取“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科研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學術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發揮特色,創造特色是實現地方高??萍及l展的重要標志。地方高校應樹立自己的學科品牌專業,注重加強內涵建設,在學校優勢學科方面推陳出新,突出亮點。使學科發展促進科研發展,科研與教學的有效結合是地方高校走上一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保障。

4.4 促進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地方高校的社會認同度

堅持產學研結合是發展科學技術的根本途徑。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知識和技術的主要源泉及開發工作的重要力量。搞好科技開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高校科技成果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應建立大學科技園,有助于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給入園企業提供技術需求、信息咨詢和一系列的扶持和減免政策,對有潛力的發展方向應給予積極引導,使科技成果更好地實現技術轉移和產業化、社會化。

4.5 注重內涵提升,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

地方高校要更新觀念,使教師和科研人員從根本上充分認識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強化教師和科研人員的科研意識,給教師和科研人員營造一個良好的科研工作條件和氛圍,根據地方高校的實際特點,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獎勵政策,構建和完善地方高??萍紕撔麦w系,建設以教育部和地方重點實驗室為主的科技創新基地,充分發揮基地的核心,輻射和帶動作用,使更多的青年教師能夠參與其中,形成以科技創新基地為中心,以校系科研機構為羽翼的科技創新組織結構,在地方高校優勢方向,瞄準學科前沿,深入、持續地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力爭在原始性創新成果方面實現新突破。

4.6 建立開放的知識共享、資源共享機制,達到效益最大化

在科研管理和資源管理的諸多環節中,知識共享是最重要的環節,個體層面的知識只有通過共享才能上升為團隊知識及核心競爭力。知識共享可以更好地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知識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了資源共享,大型儀器和一些高精端的設備要根據研究方向及建設目標的需要進行安放,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專管共用的管理模式,加強對這些科學儀器設備的注冊與檔案管理,建立儀器設備信息查詢系統,制訂實驗儀器的使用和對外服務管理辦法,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和共享度,避免重復購置和科研經費使用上的浪費。

篇5

問題在于“技術與經濟兩張皮”而非“科學與經濟兩張皮”

籠統地談科技與經濟“兩張皮”事實上混淆了科學與技術的區別。科學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尋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技術開發的目的則在于解決人類生產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技術開發必須要和經濟活動緊密結合,才能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增長質量。從比較短的歷史時段來看,科學與經濟的“兩張皮”是正?,F象,基礎研究的探索本來就具有前瞻性;但是從較長的歷史時段來看,基礎研究和科學發現的重大突破會帶來新的產業變革,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支撐,并決定著國家的可持續創新能力。

因此,“兩張皮”問題關鍵是要解決“技術與經濟兩張皮”,而不是“科學與經濟兩張皮”。我們出于國家長期發展需要,必須大力發展科學研究,但是并不意味著要求每一項科學研究都與經濟緊密結合,這不符合科學研究的客觀規律。

“兩張皮”的內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兩張皮”的提法始于20世紀80年代,背景就是計劃經濟的遺留問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屬于兩個不同體系,各自接受政府指令完成自己的任務,不需要互相結合。

為了解決“兩張皮”,從20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我國先后進行了多次科技體制改革,主要思路是將科研機構和人員推向社會和市場,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先是鼓勵科研人員、科研院所和高校辦企業,后來又將一大批技術開發類科研院所改制為企業。應該說總體上這一思路是成功的,在這一輪改革中,“技術與經濟兩張皮”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迅速,聯想、方正、中興等著名企業都是源自此次改革。

但是,這一輪改革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在高校辦產業、科研院所改制后,出現了基礎性和共性技術研究力量不足等問題。2006年我國頒布了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科技投入不斷增加,“兩張皮”的內涵也發生了明顯變化。突出表現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收入來源越來越多地源自政府資助,而與企業合作的積極性則明顯有所下降。企業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外部研發支出比例明顯降低。2005 年由企業委托給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經費占企業總研發經費的比重分別為5.4%和1.07%,2012年分別下降至3.4%和0.62%。

由此可見,當前形勢下的“兩張皮”與改革開放初期大不相同。后者是歷史遺留問題,而前者則是我國實施科技發展戰略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

第一輪科技體制改革在解決“技術與經濟兩張皮”問題的同時,把很多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才和機構也推向了社會,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的基礎研究以及共性技術研究能力。當前形勢下的“兩張皮”恰恰就是在重建和強化科學研究、知識創新的過程中出現的,在一定程度上屬于“科學與經濟兩張皮”,有其內在的合理性。同時,盡管技術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還有待進一步增強,但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應用技術研究機構和企業“兩張皮”問題,而是現有體制下企業創新能力和活力不足的問題。

由于沒有區分當前形勢下的“兩張皮”與改革開放初期的不同,因此在科技政策導向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自相矛盾的“兩難”問題。例如,一方面提出原始性創新能力薄弱,基礎研究投入嚴重不足,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強基礎科學研究,要高校剝離校辦產業;另一方面,又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科研人員提高成果轉化率。兩種思路混合在一起,常常使高校和科研院所無所適從。

從“科技成果轉化”轉向“企業引領技術創新”

既然“兩張皮”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政策思路也應該隨之改變。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的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企業研發支出已經占了全社會研發支出的76%以上。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則越來越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承擔政府科技項目,能直接轉化的技術成果比重不斷降低。因此,不能再用改革開放初期以科研單位改革為主動力和主視角的“科技成果轉化”思路,來解決新形勢下如何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問題,主要動力應轉向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引領技術創新的作用。對“科學與經濟兩張皮”要認識到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必急于在短期內解決,應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重點關注基礎研究以及共性技術研究。對確實有潛在商業化前景的基礎研究成果,可以由專業化的服務機構根據企業需求進行篩選、轉移和轉化。具體政策建議如下:

第一,放活企業,使之真正成為引領技術創新的主體。要簡政放權,通過適度削減產業化和應用研究項目資金預算,減少政府對企業創新決策的干預和擾動,使企業在創新活動決策中成為真正的主體;節省下來的財政資金可以用來為創新型企業減稅,尤其是要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抵免所得稅政策。同時,對確實適合企業承擔的資助項目,其經費管理制度應區別于事業單位,要根據企業研究開發支出的實際情況,給予企業更大的自。

篇6

1.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發展面臨的問題

1.1業務模式單一難以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研項目研究難度加大,科技項目查新評價的復雜性增加,以往單一化的科技查新報告模式已不能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多數醫藥衛生科技查新機構服務內容和范圍仍局限于傳統的科技查新,缺少由新穎性評價逐步轉變為科技評價、信息分析、信息咨詢等面向用戶需求的增值服務。查新機構亟須通過系統信息分析重塑自身的競爭優勢,即對信息價值的深度挖掘增加科技查新報告的價值。

1.2項目評價狹隘簡單難以適應科技評價全面性需求科技查新的起源是由于20世紀80年代科技信息資源的稀缺,使得專業信息檢索只能由專業情報機構進行,隨著信息化和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科技查新報告評價已難以滿足科技管理的需求。目前科技查新內容僅限于科學技術領域的新穎性判定,對于科學研究結果在學科領域的地位評估、技術先進性程度等內容很少涉及,這嚴重限制了科技查新發揮更大作用。因此,在科技項目立項篩選、成果評估、技術交易和知識產權評價等方面,科技查新報告由于評價面較為狹窄,部分相關領域專家對科技查新價值提出了質疑。

1.3認定標準不一導致行業管理缺乏規范化國家科技部于2000年12月了《科技查新機構管理辦法》和《科技查新規范》,標志著我國科技查新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軌道[1]。但是,我國的科技查新機構認定部門多達10多個,不同部門對科技查新機構的認定標準、管理細則、人員水平等要求的不一致,導致了該行業發展缺乏統一的指導。國內尚無統一的科技查新管理流程、工作流程和查新報告質量規范標準,并且缺乏行業層面的政府管理和引導,以及對科技查新質量的監督與控制標準,嚴重影響科技查新業務的發展。

2.醫藥科技情報發展趨勢和特點

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的發展與醫藥科技情報緊密相連,其業務體系、理論方法和服務對象都源于醫藥科技情報??萍记閳笤诮洑v20世紀90年代的低谷之后,在科技情報機構改革和學科發展中形成清晰的業務方向,涌現出許多新理論和方法[]。對我國和軍隊醫藥科技情報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梳理,有利于更加明晰科技查新的未來發展方向。

2.1醫藥科技情報緊密結合戰略需求目前,科技情報的主要服務對象已由主要面向政府決策者和科研機構,轉變為面向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其他機構的多維服務[]。在研究內容方面,科技發展動態相關的研究最為廣泛,主體研究還包括產業領域發展策略、科技政策研究、科技發展戰略、科技發展預測等。軍隊醫藥科技情報的工作主要面向戰略決策,圍繞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規劃需求,開展專項情報調研與前沿技術發展預測。

2.2醫藥科技情報呈現綜合發展趨勢情報工作模式已從單一方向的跟蹤研究轉向綜合發展的模式。醫藥科技情報的工作形式從情報追蹤,轉變為專項情報調研、動態情報監測、應急情報、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相結合,戰術情報與戰略情報并舉,情報產品根據需求對象不同也呈現出多種形式。例如,通過動態性情報產品快速提供技術與戰略管理情報信息,通過年度報告對科技進展進行總結,對重大突發事件如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等呈交快報、專報與專題深度報告等,立體展現了情報研究的價值,更好地發揮了科技情報的作用。

2.3醫藥科技情報專業性趨勢隨著網絡化普及與信息化的推進,醫藥科技情報工作也越來越專業化。在信息收集階段,情報資源的全面分布與搜索手段更為先進;在情報分析階段,情報學研究已經突破了原有的總結歸納等方法,引入了文獻調查、比較研究、內容分析、技術預測、德爾菲法、層次分析、專利分析、技術預見、頭腦風暴、趨勢外推和文獻計量學等方法。科技情報研究與管理學的日漸融合,也推動了情報研究的專業化發展。

2.4研究手段精確化趨勢隨著情報學方法的發展,情報學模型與工具得到廣泛應用,研究手段定性與定量研究并舉,情報決策支持日益精確化。以往定性情報研究方法如文獻調查、比較研究和內容分析等方法使用較為普遍,目前,定量研究方法如文獻計量學和專利分析法等,基于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正越來越多地使用,成為支撐科技決策的客觀依據。

3.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發展方向探討

隨著信息環境和服務需求的變化,醫藥科技情報在研究方法和產品等多方面都在進化,并結合最新的情報學方法,根據用戶需求定制情報產品。醫藥科技情報理論、方法、產品和外部環境的變化,也將深刻影響未來科技查新的發展。科技查新需要根據外部需求的變化,引入新的情報學方法,深化科技評估內涵,面向科技評價和科研管理,延伸科技查新報告產品和相關服務,突破目前科技查新的發展瓶頸。

3.1科技查新報告規范化與分析功能拓展

3.1.1進一步規范科技查新報告目前,科技查新報告雖然已經形成規范化的制式格式,但對于不同科技查新機構而言,在數據庫選取、檢索策略、文獻列舉、結論分析和文獻附件等方面各不相同,同一專業領域的查新報告也由于機構和查新人員差距較大。因此,規范和細化科技查新報告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對提高行業整體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3.1.2深化科技查新報告分析功能科技情報研究定性和定量方法已經融合,而目前國內查新機構其科技查新報告的相關性文獻列舉與結論多以定性化描述為主。查新報告應借鑒科技情報領域基于文獻的新型定量方法,利用文獻計量、專利計量等新型科學計量工具,有助于深化科技評價功能并實現精確分析[4]。目前已開發了多種數據庫科學計量工具及軟件,通過定量工具,結合定性判讀與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查新課題主題領域的發展趨勢、研究密集度與熱點、國內外領先機構的研究特點等信息,使科研人員與審評專家可以通過查新報告獲得查新課題領域發展、國內外該領域的研究格局、查新課題研究在該領域中所處的位置與先進性等立體的評價信息。

3.2業務模式與醫藥情報和信息咨詢相結合科技查新報告現有的單一服務形式已難以滿足用戶需求,應在文獻信息調研與分析的基礎上,為用戶定制個性化的附加產品,提高自身的價值。目前多家科技查新機構已開始這方面的實踐,探索項目專題信息咨詢、競爭情報、知識產權分析等服務方式,如針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搜集國內外技術競爭情報,對技術創新動態進行分析,以信息快報或定期報告的形式為科研機構服務;結合企業項目立項,進行技術項目的技術和市場可行性調研,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報告。通過專利侵權檢索和分析,為原始創新和仿制創新提供依據。

4.軍隊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發展策略

1992年以來,全軍醫藥衛生科技查新工作越來越規范。2002年以來,并未因國家科技部取消查新資質認定而放松對科技查新的管理,連續組織查新咨詢單位資質認定、年檢與業務考核、查新人員資質認定,并定期組織業務培訓和學術交流等,有效提升了軍隊科技查新管理的質量和規范化水平,但軍隊科技查新也面臨同樣的發展困境。軍隊醫藥衛生科技查新的重點在于服務總部科技決策與軍隊重大科研項目,在此基礎上,以科技查新為中心拓寬服務領域和服務方式,才能獲得更蓬勃的生命力。

4.1深化科技評價職能,服務科技決策圍繞軍隊醫學科研決策,科技查新機構應主動參與科研規劃制定、科研立項論證、重大科技成果評審及科技人才評價等相關科技評價工作,突破科技查新報告與引文報告的限制,結合軟科學研究方法,建立管理部門認可的系統科技評價實現方法與實施途徑。

4.2拓寬信息咨詢服務,服務軍隊重大科研項目科技查新機構應將被動等待用戶委托轉變為主動服務,發揮專業技能與信息資源的優勢,為軍隊重大科研項目提供多種信息咨詢保障和情報服務。以信息快報、專題報告、專利分析、立項評估等多種情報產品,保障軍隊重大項目的成功完成。

篇7

[關鍵詞] 可持續發展 核心競爭力 戰略成本管理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企業要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必須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將可持續發展理論導入戰略成本管理理論當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

一、可持續發展與戰略成本管理的關系

1.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是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為目的的管理行為,其成功的標志是持續市場競爭優勢的獲得。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形式即某種持續的競爭優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戰略成本管理的效應源于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

2.戰略成本管理是拓展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徑。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規律來看,一般有兩個基本的形成途徑:內部開發和外部獲取。從內部開發來說,如果企業進行所有價值活動的累計成本低于競爭者的成本,企業就具有成本優勢。當企業向買方提供可以接受的價格水平,以使其成本優勢不會因為其售價低于競爭者的價格而被抵消,企業的成本優勢就會帶來超額收益。成本優勢的戰略性價值取決于其持久性。如果企業的成本優勢的來源對于競爭者來說是難以復制或模仿的,企業就能獲得持久性的競爭優勢。

二、可持續發展觀下,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

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成本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得持續競爭優勢、謀求企業持久的生存與發展。持續的競爭優勢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企業如果不能在各項指標的對比中確立并發展自己的優勢,企業就會被競爭對手擠垮。

市場經濟環境下,成本領先是企業永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一個沒有成本優勢的企業是不可能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生存的。而戰略成本思想并非簡單地等同于絕對成本的降低,而是將企業的戰略思想和措施運用于具體成本管理領域和管理方法之中,針對成本發生的價值鏈進行設計,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成本結構,通過成本優化措施的實施來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三、可持續發展觀下,戰略成本管理的特征

1.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是為了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成本管理從戰術管理轉變為戰略管理,即成本管理的重點由單純地通過最大限度地避免企業各種經營活動的成本,轉為從長遠持續地在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降低成本,謀取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以便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立足于長遠的戰略目標。

2.戰略成本管理關注外部環境,引進價值鏈管理方式。戰略成本管理將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價值耗費和外部環境結合起來,把企業的成本問題放在整個市場環境中加以分析,既要研究企業所處行業的價值鏈和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又要明確市場對產品的要求到用戶使用產品的整個產品價值流向。

3.戰略成本管理是科技驅動型的成本管理,采用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成本管理方法。戰略成本管理從戰略上予以考慮,通過對各種戰略成本動因的分析,不僅要通過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而且要通過技術工作管理成本,成本管理的范圍向著多學科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戰略成本管理以市場為導向,全面、綜合、靈活地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科學技術手段,是以科技驅動為核心的成本管理體系。

四、可持續發展觀下,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框架

1.分析戰略環境。分析戰略環境是戰略成本管理的邏輯起點,通過對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的考察、評判企業現行戰略成本的競爭地位,以決定企業是否進入、發展、固守或是撤出某一行業的某一段價值鏈活動。

2.進行戰略規劃。戰略規劃就是通過戰略環境的分析,明確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與企業戰略相適應的成本管理策略。為了實現所確定的戰略目標,根據企業內部資源、外部環境及目標要求,分別從行業、市場、戰略這三個維度來確定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采取的策略,制定相應的基本戰略、策略及實施計劃。

3.戰略的實施與控制。在戰略實施過程中,由于內部資源,外部環境的變化,會使實施過程產生偏差,因此須進行戰略控制。戰略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前饋控制和反饋控制,戰略控制系統應由企業層次、業務單元層次、作業層次組成一體化的控制系統,實行全面的、全過程的控制。

4.戰略業績的計量與評價。戰略業績計量與評價是戰略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業績計量與評價通常包括業績指標的設置、考核、評價、控制、反饋、調整、激勵等。傳統的業績指標主要是面向作業的,缺少與戰略方向和目標的相關性,有些被企業鼓勵的行為可能與企業的戰略并不一致。因此,必須將戰略思想貫穿于戰略成本管理的整個業績評價,以競爭地位變化帶來的報酬取代傳統的投資報酬指標,以增加企業的戰略成本優勢。

戰略成本管理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理論方法和戰略思想上的統一使它們能夠充分融合在一起,戰略成本管理通過對企業的規模與控制力施加有效影響,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能實現企業的長久、可持續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系統化集群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成長性企業,特別是高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是培育區域強勢企業群的微觀基礎,也是推動河南省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政府在可調控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民營企業的扶植應著眼未來,使成長性科技民營企業的發展符合全省的整體發展戰略,同時在較長時間提高政策資源的利用效率,保證政策資源綜合平衡利用,實現河南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提升經濟實力并形成長期競爭優勢。

一、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系統化集群管理發展戰略

(一)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系統構建。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系統的能動主體包括兩個:政府和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系統邊界是河南省政府通過政策與權力對成長性民營企業產生可控影響,不可控影響歸屬于系統外因素。由此,通過政府對成長性民營企業提供公平的市場環境,有效的激勵與引導機制,促使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在這關鍵時期實現快速高效的成長,最終從規模上和競爭力上都上升到新的水平,并在將來不斷發展,提升河南經濟水平。

(二)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系統組織結構分析。在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系統中,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是系統發展的核心因素。民營科技園區是發展的一個主要載體,民營科技園區的建設與發展聚集大量的民營新科技企業。一方面為民營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共同資源約束、政府效率約束提供更好的解決途徑;另一方面為民營企業戰略聯盟構建與利用、企業集群效應體現提供寬松環境。政府各職能部門是系統內部環境的主要構造者,民營科技園區的建設需要政府的介入,當前各類協會等需要政府提供支持與扶植。

河南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將利用科技園區這種緊密的企業聯系方式,解決其快速發展中供應、生產、技術創新、營銷及后期戰略管理等諸多問題。政府也正是利用園區這特殊的載體,為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快速發展需要的高效服務提供保證。戰略聯盟這種企業間半緊密、半松散的組織機構為成長性民營企業跳出各種發展瓶頸、提升層次提供各種資源整合途徑。各類協會、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是成長性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信息與技術的主要支撐力量。以上系統要素統一于民營科技企業園區這一特殊載體,成為河南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成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保駕護航的最好隊伍。

二、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未來發展戰略

(一)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未來戰略管理重點和途徑

1、戰略管理重點。戰略管理首先要解決的是怎樣利用省內產業集群的優勢,發展集約生產,確定其在產業鏈條中的地位及未來的發展目標;其次,對組織變革過程中尤其要注重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合理的科研組織機構,是保證其由單向技術創新向綜合集成創新轉變形成自己技術核心的關鍵部門;再次,組織變革過程中要以開放的組織建設為主,我省民營科技企業未來的發展資金問題是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多渠道的融資并不能夠完全緩解資金不足的劣勢,而戰略聯盟將能夠提供解決方法,同時更能利用產業集群與河南省民營科技企業政策所帶來的優勢;最后,人力資源管理將成為關鍵,河南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外流,將會給企業未來的發展造成致命的危害。

2、戰略管理途徑。從戰略制定上,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未來戰略管理,要立足于河南這一區域特有的資源與企業自身當前的“SWOT”分析基礎之上。通過對企業無形資產資源進行整合,提升企業競爭能力,明確企業的遠景與企業目標;通過組織的不斷變革,塑造特色企業文化,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戰略執行上,企業要利用最新的戰略管理理論,通過企業的不斷學習與成長,優化企業的內部流程,實現技術創新,提高客戶滿意度,實現企業價值。

(二)“新競爭”條件下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的成長模式對策。近年來,河南很多民營科技企業依靠的“成本洼地”優勢、薄利多銷優勢成為暢銷全球的競爭法寶,價格優勢策略而非價值創造策略,是河南企業最近幾年贏得國內外市場的核心策略。然而,自從2006年年底以來,綜合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單一的價格競爭手段將逐漸被核心盈利模式所替代。企業實現價值鏈升級時將不可避免地依靠其不同的資源稟賦、專屬資產或比較優勢、特殊技能等,來獲得差異化競爭的戰略定位。產品同質化的價格競爭條件不復存在,產品價值定位終將替代原先成本定價。

未來的競爭中,企業的決策者要想通過了解全球價值鏈的四種升級路徑――工藝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價值鏈條升級,抓住時機順利完成產業升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施振榮的微笑曲線中不難發現,無論如何移動,企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且需要持久的積累與沉淀才能形成相應的競爭優勢。不僅如此,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跨國巨頭和國外金融資本早已對各產業資本虎視眈眈,留給企業“自由生長”的時間與空間早已不多。因此,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創新開辟既有可操作性,又有長短期目標兼容價值的產業升級路徑,成為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中取得快速發展的關鍵步驟。

(三)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的職能戰略。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系統為河南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但民營科技企業自身要想真正利用系統優勢,避免不利因素,還需制定正確的戰略并使戰略得到有效執行,才能最終為河南的發展做出貢獻,為企業自身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者提供保證。

1、技術創新戰略。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在當前的發展中,在利用不同的產品與服務策略,擴大市場提升企業形象的同時,在新產品開發戰略確定自主創新的目標,走由吸收引進創新到集成創新再到自主創新的道路,或通過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利用知識產權政策,通過自主創新占領高端市場。

2、市場戰略。當前,河南的快速發展使得河南市場供應與需求都比較大,而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正是利用了這一特點才得到快速發展。在未來,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必須面對河南區域之間競爭的壓力,采取有效戰略對策而對河南經濟形勢進行分析。

3、組織戰略。隨著河南經濟大省地位的確立,出于競爭的需要,河南需要更多的大企業、大集團來支持未來的發展,取得管理優勢、規模優勢適應未來的競爭需要。當前在競爭中表現出色的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將更容易獲得區域政府的支持,通過并購等手段代替發展過程中效率相對較低、競爭能力較弱的企業。

4、財務戰略。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融資問題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雖然河南省為民營科技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但仍然有很多企業因為不能夠取得快速發展所需的資金而被其他企業所并購。企業要想更好的獲得資金,不僅要規范財務管理內容,而且還要有很好吸引力的項目。

企業未來戰略管理對策的制定與執行還必須進行統一的計劃與管理。河南省成長性民營企業未來戰略應統一于競爭戰略之下,以更好地應對競爭的環境,利用核心戰略來規劃企業未來核心競爭力,結合企業特有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來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將這種培育方法歸納到邊界戰略管理中以區別企業核心戰略管理。

三、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核心戰略優勢培育對策

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快速增長或不被淘汰,必須在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專一化戰略中做出選擇,根據當前的企業產業狀況和行業發展趨勢制定核心戰略,集中于一個方面,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時,才有能力進行戰略調整進行下一層次的競爭。目前,河南省成長性民營企業中要采取這種戰略,首先應該比較區域內競爭者與自身相比的管理優勢與差距,然后同國內及國際上相比,并密切關注行業內各企業的戰略動向,進行管理創新,確保此戰略的可行性和未來的成功。

河南省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中大多由專一化戰略起步,而后進行產品同心多元化,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剛開始的低成本和最終產品的高利潤,并由此使很多企業走上了錯誤的戰略道路。因此,河南省成長性民營企業必須跳出這一錯誤認識,重新找回以前的戰略,在管理上做出努力,通過國際化市場戰略成就企業未來。

河南省成長性民營企業要做的就是戰略的執行問題,不論采取哪種戰略作為核心戰略,在戰略管理中首先要了解客戶需求,確定企業能夠提供給客戶的價值,找到流程改進方法,并通過企業的學習和成長不斷提升自己的戰略管理能力,才能最終取得戰略上的成功。

(作者單位:中原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篇9

(浙江海洋學院,浙江 舟山 316022)

摘 要:海洋經濟作為未來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海洋經濟的開發同樣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本文在對當前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我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海洋經濟

中圖分類號:F0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2-0189-03

推動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政策經濟背景:我國是海洋大國,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海洋開發經驗.2013年全國海洋生產占國內生產總值總額的9.7%,其中,海洋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327億元、21835億元、21408億元,海洋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5∶48∶47;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19062億元,全年涉海就業人員比上年增加70萬人.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1.1 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與保護

海洋本身對危害自身生態環境的有害物質具有一定的自潔功能,因此,盡管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對海洋資源在開發和利用,但是海洋的環境還沒有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隨著人們對海洋資源更深層次的利用,各種不正當利用海洋資源以及人類生活導致排污活動,不利于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海洋生態環境日趨嚴重和復雜,不僅包括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海嘯、風暴潮等海洋災害,更多的是由各種人類活動造成的海洋生態破壞海洋污染.

1.2 我國海洋生態環境困境

當前我國突出的海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海洋污染和海洋環境破壞這兩個領域.根據1970年聯合國對海洋污染的定義,海洋污染主要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將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包括海洋),從而導致生物資源的損害,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海洋活動,對環境質量產生影響,人類對于海洋資源的經濟開發必然會對其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四海海洋污染形勢不容樂觀,需要合理有效的治理.目前,我國的海洋污染主要集中在黃海海岸的北部地區,遼東灣、渤海灣、江蘇沿海、長江口、杭州灣、北部浙江沿海、珠江口等海域.全國海域的污染水質以第二類(較清潔)水質的海域面積為最大,達47840平方公里,而劣于第四類(嚴重污染)水質次之,達43800平方公里.

1.3 渤海海域的污染程度最高,污染情況不容小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加大了對海洋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導致海洋環境不容樂觀,海洋環境的保護和管理不不完善.對海水的污染分析可以發現,一直以來,渤海海域的污染最為突出,且污染的面積略有增加,東海的污染程度相對較低,但由于其海域面積基數較大,東海海域的污染海域面積卻居四大海域之首,達62670平方公里.自2004年以來其污染海域的面積占全海域面積的平均比例為8.96%,水質總污染比例目前基本與黃海相當,海域面積最大的南海海域的平均污染面積比例為0.62%,是四大海域中污染程度最小的區域.

1.4 各大海域海洋災難頻發,海洋生態環境風險嚴峻

當前由于我國不注重對于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開發,海域的赤潮、風暴潮等海洋污染的事件時有發生,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洋環境造成了破壞,這也不利于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13年,我國的近岸海域污染尤為嚴重,主要表現在陸源排污壓力巨大、近岸海域污染嚴重、赤潮災害多發、局部區域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海岸侵蝕等災害嚴重、海洋溢油等突發性事件的環境風險加劇等.這些危害顯然不利于生態經濟的發展.

2 制約海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也在不斷的加深且速度之快.目前,全球海洋經濟的發展也存在諸多問題.

2.1 海洋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隨著陸地資源的日益枯竭,海洋資源成為了各個國家爭搶的對象,意欲從豐富的海洋資源中尋求更大的生存機會,因此海洋資源突顯得越來越重要.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蘊藏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無論是大洋還是海岸帶,無論是海水表面還是海底世界,海洋中到處遍布著豐富的海洋礦產資源和化學資源.目前世界上95%的鉆石、90%的金剛石、75%的錫石均來自濱海砂礦,而且在世界海洋3500-6000米的洋底處還儲藏著約有3萬億噸的多金屬結核,其中錳的產量可供世界用18000年、鎳可用25000年.世界關于海水化學資源的利用主要在于海水的淡化和海水溶解物的利用.當前海洋資源的利用不夠完善,開發的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導致了海洋資源越來越少.目前我國存在許多不科學、不合理的海洋開發活動,主要體現在漁業捕撈和海水養殖等方面,這對海洋生態結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如海上石油、化學品運輸的泄漏事故,以及因對沿海港口和碼頭的廢水、廢物的處理不當,致使海洋傾廢量增加;許多不科學的海岸工程建設改變了局部水文的動力條件;沿海灘涂的盲目圍墾致使海岸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入海流域的斷流對沿岸海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造成一定破壞;某些外來物種的盲目引進,嚴重危害著本地物種的安全.

2.2 陸域污染源造成海洋污染現象嚴重

我國海域的陸域污染源約占入海污染物的90%以上,其中以陸地企業向大海中排放油類、酸液、堿液、劇毒廢液以及具有放射性的廢水等污染物的工業污染源為主.其余陸域污染主要包括以生活廢水、生活垃圾為主的生活污染源,過量使用的農藥、化肥等農業污染源,以及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陸上養殖污染源.目前全國陸源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現象嚴重,僅27%入海排污口全年四次監測基本達標.近岸局部海域受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等影響,約4.4萬平方公里海域水質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約2.2萬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水體呈重度富營養化狀態.

2.3 海洋科研機構人才稀缺

目前我國海洋科技人才的教育仍以大學本科為主.但其實對于理論功底和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的海洋科研機構,尤其是海洋基礎科學和海洋工程技術研究機構來說,對高層次的博士人才需求量相對更大,而我國目前的人才構成狀況卻遠不能滿足這方面的要求.目前海洋技術服務研究中本科成員的構成占51%,四類研究機構中本科生比例最高,而博士學位科研人員的比例僅占4%;海洋信息服務技術研究機構中本科生的比例也高達48%,居第二位,博士學位科研人員的比例僅占6%;海洋工程技術服務業和海洋基礎科學研究業研究人員中本科生的比例分別占總量的37%和31%,博士比例分別為13%和25%.因此,在發展海洋科技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培養或引進“高精尖”類的海洋科技人才,這是提升海洋科技水平的基本前提,不可小視.

3 推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海洋經濟的發展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海洋開發和海洋保護都需要有可持續的理念.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都在紛紛搶奪海洋資源,在陸地的資源變得枯竭的背景下,海洋資源已逐漸成為主要戰場.因此,在全球越來越嚴重的資源危機的情況下,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只有遵循海洋自身的發展規律,不破壞和犧牲海洋資源,才能爭取在生態經濟的背景下的海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3.1 重視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

對于地球來說,任何資源都不能毫不顧忌永無止境的開發和利用的,尤其是不注重對海洋的保護.在海洋資源的開發過程中,要重視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努力保持海洋的生態的平衡,而不是過度的采撈.尤其是像海洋礦產資源、海洋土地資源、海洋空間資源等這些海洋的非再生資源,需要保持一定的存儲量,實現海洋資源的再利用.不僅可以采取技術手段作為著手點,提高海洋資源開發的技術創新的水平,同時提高海洋資源的開發效率,促使海洋資源向生產力的方向轉化.當然,也應該注意海洋資源利用的集約性,改善海洋資源的周邊環境,提高海洋資源的內在價值.

3.2 海洋資源開發戰略需要合理規劃,推動綠色能源的利用

海洋資源的多樣性,應用范圍的廣度決定了在海洋資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選擇頗多.然而,陸地的資源的開發經驗告訴我們,粗放型的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是不可行的,只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對海洋資源進行合理規劃以及開發和利用,才能實現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循環發展.當前我國對綠色海洋資源的利用的程度仍然不高,主要原由是目前的海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水平還不能滿足一些綠色海洋資源開發的需要,對于綠色海洋資源的開發力度遠遠不夠,缺乏對海洋能源開發的科學合理規劃和利用.此外,對海洋綠色資源的研究可以發現,如海洋熱能、潮汐能、波浪能、鹽差能和海流能等海洋能資源和海洋海水的資源等綠色海洋能源,大多用于代表著海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的海洋新興產業.因此,我們必須對海洋的綠色能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同時與海洋產業相結合,有規劃的對海洋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從而推動綠色海洋能源能被充分有效的利用.

3.3 健全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提高全社會海洋保護意識

切實保護海洋環境,一方面是海洋法律法規和嚴格的執法監督管理相關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還在于全球的積極參與.但受長期的歷史觀念的影響,我國人民的海洋保護意識卻相對薄弱,沒有從根本上形成保護海洋環境的觀念.此外,我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明顯滯后且不夠健全,嚴重制約了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有效的規范化管理.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完善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改善和提高大眾的海洋保護意識.

3.4 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科技含量

人類社會使用土地資源的經驗告訴我們,海洋產業不能再走陸地的產業發展的道路,而應該是集約重質量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海洋產業高投入、高科技這些特點也決定了技術創新對提高整個海洋產業的科技增加值和效率水平的重要性,這必將對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海洋產業的技術水平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入手.一方面,對于涉海企業,應著力提高企業創新管理能力,加強研發投入,引進海洋高科技管理人才;一方面要著眼于體制支持,加大對于海洋的科技和資金的投入的支持的力度.尤其是在發展海洋經濟的過程中,相關航運的配套的金融環境和法律等基礎設施還遠遠不完善,只有不斷地完善相關的配套的金融產業體系以及政策環境,才可以使得海洋經濟的發展朝著可持續的發展的道路前進.

3.5 完善開發海洋的航運金融工具

目前我國的航運金融體系較為簡單化,銀行一直都承擔了主要的融資的功能,航運的融資體系極為不完善.從發達國家的國際航運金融市場的發展特點來看,以投資基金模式運營的私人股權資本正逐漸成為航運金融市場的一個發展主力,所以我國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的形式,利用我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完善航運的金融工具.

4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當前我國的海洋經濟發展迅猛,但在當前生態經濟的背景下,海洋經濟的開費問題相對嚴重,不符合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在全球越來越嚴重的資源危機情況下,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只有遵循海洋自身的發展規律,不破壞和犧牲海洋資源,才能爭取在生態經濟的背景下的海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對策主要可以如下:重視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海洋資源開發戰略需要合理規劃,推動綠色能源的利用;健全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提高全社會海洋保護意識;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科技含量;完善開發海洋的航運金融工具.

參考文獻:

〔1〕朱炳元.關于《資本論》中的生態思想[J].研究,2009(1):46-55.

〔2〕馬彩華,等.海域承載力與海洋生態補償的關系研究[J].我國漁業經濟,2013(3):106-110.

〔3〕姜旭朝,張繼華,林強.藍色經濟研究動態[J].山東社會科學,20120(1):105-114.

〔4〕劉濤,曹廣忠,等.區域產業布局模式識別:指標體系與實證驗證[J].地理科學,2013(2):190-196.

〔5〕崔力拓.河北省海域承載力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J].我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2):26-31.

篇10

科學技術既是第一生產力,也是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和技術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安全生產科技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安全生產科技支撐和引領安全發展的作用日趨顯著,但安全生產科技還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安全生產科技面臨重大挑戰和巨大需求。隨著礦產資源開發逐步過渡到深部開采,水壓、地壓、地溫、瓦斯壓力都相應增加,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等災害的復雜性和治理的難度將加大;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重化工產業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生產裝置的復雜性與危險性也將不斷增大;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資產和人口的日益集中,城鎮生命線工程將日趨復雜,城鎮的安全壓力將增大,由安全生產問題引發的環境災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風險將增加;經濟成份和經營方式的多元化,將使安全生產管理及其監督監察的難度和復雜性加大。所有這些必將對安全生產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急需創新安全生產理論和構建技術標準體系,急需加強安全生產的關鍵共性技術科技攻關,急需壯大安全科研人才隊伍,急需開展安全科技成果推廣應用與示范。對此,安全生產科技工作必須主動挑起重擔,有所作為。

“十一五”時期,安全生產科技工作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執行“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新時期科學技術發展方針,實施“科技興安”戰略,樹立創新觀念,以增強安全生產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安全生產理論研究為基礎,開展共性、關鍵性安全科技攻關,以企業為主體,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實施安全生產科技示范工程;推進安全理論創新、安全技術創新、安全監管監察手段創新,構建安全生產科技創新、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體系,完善安全生產科技支撐保障體系,支撐和引領安全發展,形成有利于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和安全生產科技人才的培養體制,全面提升安全生產及其監管監察的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研發水平,為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提供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