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14:16: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老師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針對農村小學德育現狀,結合本人這幾年來的德育工作經驗,對今后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有以下幾點思考:
學校要堅持“全面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徹底改變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的狀況。同時,學校要辦成精神文明的傳播陣地和窗口,用小環境影響大環境,用學校素質教學推動全民的素質教育。因此,校園文化建設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要進行能展現校風的、學風的“校訓”;二要鑲嵌展現個人風貌的校鏡;三要在學校的顯眼處開辟一個黨報黨刊學習專欄,并將材料中的重點用紅線標出,讓學生了解,利用報欄或每周開設一至兩節讀報課,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世界、國家、社會的形勢,把祖國的興衰和個人的學習結合起來,激發為祖國而讀書的情感。四要有地圖和旗臺等設施——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的內驅力,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讓正氣壓倒邪氣,讓正義壓倒欲念,讓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成為主流。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加強自身素質的修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時時成為學生學習、效仿的楷模。教師必須重視自我形象的塑造。“舉止文明、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之一,是對教師應有的基本道德要求。學生優秀品質主要靠教師的高尚德行來熏陶,“桃李不言,下自成溪”,正人先正己。缺乏自我修養,缺少人格榜樣力量,就很難憑課堂上的知識令學生敬佩和信服。教師的自身修養,對學生具有強烈的示范性。教師的風度、儀表、情緒、氣度、胸懷,對學生是無言之教。修身必先修其心,外在的形象是內在道德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心靈道德的優良,才有教師的舉止文雅端莊,才具有誘人的魅力。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做到內在的道德建設與外在形象塑造的統一,為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和良好的個人生活作風而樹立榜樣。
留守兒童大多生活在農村, 普遍存在學業較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示范、感情缺失等突出問題。關愛留守學生, 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推進社會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更好的幫助留守學生, 我校一是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對“留守兒童”實行個性化關愛, 展一卡、一網、一會制度。一卡即學校家長聯系卡,一網指完善學校網站, 一會指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 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二是推進“四好少年”培養,開展專項教育和評比,即開展爭當“四好少年”,爭創“文明班級”活動。同時建立關愛、幫助留守兒童的結對制度, 定期研究、匯報制度, 創造“留守兒童”良好的成長環境。
篇2
申報教授要求本科以上
此次征求意見稿,主要針對我市普通高校教師申報教授、副教授職務任職資格(外語、藝術學科除外),我市普通高校教師分為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和科研為主型三類教師。要滿足哪些條件才能申報高級職務?申報條件包含資格條件、師德師風條件、教育教學條件和科學研究與成果應用條件等四個部分。
據了解,作為申報條件中最基本的“門檻”,申報的大學教師必須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同時,正常申報副教授任職資格須取得講師任職資格5年以上或博士學位獲得者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正常申報教授任職資格須取得副教授任職資格5年以上。其中,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員申報副教授任職資格要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申報教授任職資格應具有博士學位。
不同任職資格條件有別
對不同類型教師的任職資格(含破格),市教委提出了相應的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與成果應用的申報條件。教學基本條件、科研基本條件等,是我市所有類型普通高校教師申報專業技術職務的基本要求,比如,申報或破格申報教學為主型教授或副教授應具備下列教學基本條件:平均每學年完成教學工作量280學時及以上。其中,平均每學年全日制本??粕n堂教學工作量不少于210學時等。
師德不好申報要受限制
師德師風、學術道德不過關,大學教師申報教授等專業技術職務要受限。市教委規定,申報老師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其他重大問題,經查實的,延遲3年申報或按相關規定處理;受黨紀、政紀處分的,視情節輕重延遲1至3年申報或按相關規定處理。有不誠信記錄的,視情節輕重延遲1至3年申報。
篇3
那么,創新教育到底做得如何呢?冷眼觀察,我們并不樂觀。
一、我國中小學教育的現狀與創新教育
高考是分水嶺,這是中國的教育的基本特點。雖然近年來,大學迅速擴招。上大學已不再是難事,一考定終生的就業體系也已不復存在,但是,高考仍然是中國教育的指揮棒,仍然發揮著巨大的魔力?,F在,高考仍然是分水嶺,只是它分流的不再是“干部”和“群眾”,而是“一本”和“二本”,是“名牌”和“普通”。
要上名牌大學,就得上名牌高中,要上名牌高中就得上名牌初中,依此類推,瞄準高考的教育已提前到了娘胎,人生的馬拉松從孕期就開始了沖刺。
由于高考題量越來越大,知識面越來越寬,考生答卷時根本來不及思考,中學教育為了應對這個指揮棒,不得不走題海戰術,通過增時補課的方式,三年的課程用兩年時間完成,接下來就是一輪又一輪的復習和模擬考試。高考前訓練的目標是機械反應和死記硬背,學生要練到一看題目就知道答案的水平,不能思考,更不能推演,因為高考不允許學生有這樣的時間。由于高考題中的超綱題目,導致了高考前的教學中必須補充大量的超綱內容。這樣,教學內容增加,而教學時間卻被壓縮,雙重的擠壓,除了囫圇吞棗,學生別無選擇,這使大量學生的課業做成了“夾生飯”,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學好的信心。沒完沒了的題海戰,沒完沒了的疲勞戰。長期嚴重的睡眠不足。這就是高中學生的常態,
高中生為了高考而戰,初中和小學的學生們狀態又如何呢?初中生要為考個好高中而奮斗,小學生要為考個好初中而奮斗。孩子們除了在校的學習,還必須完成大量的家庭作業,為了全面的“素質”,為了在高考中能加個“特長”分,更要參加各種課外班。學習學習再學習,這就是中國孩子的基本狀態。玩,對大部分中國孩子來說已成為奢望;累,已成為中國孩子們的常態。
事實上,在整個教育環境唯筆試成績論的大勢下。教師個體搞創新教育,是很難的??總€別有真知灼見的老師搞創新教育,也難以有實在的成效。因為創新教育首先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教育的創新,所以說,只要應試教育的現狀得不到真正的革命,中小學教育中的創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實現。
二、我國大學教育的現狀與創新教育
中小學教育為了高考分數而戰,那么,沒有了統考壓力的大學,創新教育又搞得怎樣呢?
縱觀我國大學教育,對于知識和技術產生的背景和過程、當時研究這些問題的目的等等對創新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的內容,教材中沒有,教師也不講。事實上。大部分教師對這些重要內容也不了解。學生學到的僅僅是死知識,沒有了解到這些知識和技術所體現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那些鮮活的人物所產生的閃光的思想,更沒有領會到科學偉人們身上所體現的強烈的創新意識,
由于缺乏相關的激勵機制,很多大學老師,特別是基礎課老師,幾十年教授同一門課程,多年使用同一部教材。大學里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各門課程考試的題目穩定性極高。每年的試卷只是在前一年基礎上稍作改動。在這樣的體制下,很多大學老師也習慣于“教書匠”的工作和墨守成規的思維方式,創新的意識和精神、創新的能力與動力都嚴重缺乏,創新教育也就不可能在大學常規教學中體現出來。
近年來,有些大學設置了《創新學》類的選修課,越來越多的大學設置了“創新”學分,也有幾部關于創新的書如《創新學》、《創新學教程》等教材出版,但大學中的創新教育并未真正“熱”起來,大部分學生拿創新學分是被動的,就像高考中的物理“實驗”題目仍用筆答一樣,大學中的創新學分往往也是用筆回答問題來完成的。就像很多教師只是在面臨職稱或考核問題時才制造論文一樣,大部分學生拿創新學分也是制造出來的。這樣的“創新”,質量是可想而知的。
三、對創新教育發展現狀的分析與思考
瀏覽創新教育方面的論文,我們發現,中小學教師和大學教師完成的創新教育論文有很大的差別。首先,數量不同,中小學教師寫的論文遠多于大學教師。其次,論文角度不同,中小學老師寫的創新教育論文,基本上都把課程教學與創新教育相結合,而大學教師中只有少數人把創新學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這些人成為創新學專家,而其余大部分人卻與創新教育無關。
我們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關鍵是體制――對教師的考核評價體系。在我國,不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論文在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中都具有超重的地位。中小學教師的論文,以教學研究為主體,教學方法、教學案例、課堂實錄等,都可以成為論文的內容,在考核制度特別是職稱的壓力下,中小學教師很自然地會把“創新教育”、“素質教育”這樣的口號引入自己的教學,形成這樣的論文也就成為自然。而我國大學考核評價體系中,對教學研究的關注度遠遠低于中小學,大學要求的論文要有“大學的水平”,偏重于“學術”,要“科研”成果,大學教師潛心研究教學的人不多,寫教學論文的更少,要研究創新教育,也必須把它當作學科來研究和建設成果要么叫“創新學”要么叫“創新論”,似乎只有達到“學”和“論”的水平,才算達到了“大學的水平”。
任何能形成一定普遍性的社會現象,都有兩種力量在起作用,就是前引力和后推力。前引力的基本特征是“引領”,就像羊群需要領頭羊一樣,人群也需要領頭人。通常,前引力作用下的做事欲望是主動的。后推力的基本特征是“推壓”,主要來源于制度和行政推力,在這樣的推力下,不論是否愿意,都得去做某些事。后推力作用下的做事欲望是被動的。目前我國教育體制中,不論是在中小學還是在大學,創新教育都缺乏前引力,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職稱的壓力,中小學教師的論文會大幅度減少。事實上中小學老師搞的創新教育研究與嘗試,大部分沒有合作團隊。也沒有“科研”立項,更無經費支持,自己在教學中試了,能夠寫成論文,如果能發表或評個什么獎,最終為職稱評定創造了“條件”,就算“圓滿”了。而大學教師要搞創新教育,則一無前引力,二無后推力,因為大學的評價體系中,目前很普遍的是重科研而輕教學,科研工作與培養學生分離,文章與教學分離。沒有幾個教師對創新教育真正有興趣。在高校搞創新教育,按現在的體制,合適的做法就是把創新教育當作學科來研究和建設,要立項,要經費,最后完成一兩部專著,才算有始有終。
綜合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創新教育基本上還處于最初級的起步階段,中小學和高等院校對創新教育的探索道路完全不同,體制上嚴重缺乏創新教育的前引力和后推力,師資隊伍本身目前還普遍缺乏創新意識、缺乏創新能力、缺乏創新教育的理念,也缺乏創新教育的動力和能力。
四、對推動創新教育的構想
創新教育應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終生教育。創新教育是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教育,是系統工程,它不僅是學校的責任,還是全社會的責任。
首先,必須為創新和創新教育提供足夠的前引力。對于大部分民眾來說。前引力具有更大的作用,要建立創新型國家,必須讓創新者能夠得到創新帶來的實在利益,如果老百姓能看到大量創新創富的故事,榜樣的力量就會激發出無盡的創新動力。如果人們認識到創新能夠創富,創新意識就會深入人心,創新教育的理念也就自然在民眾中形成。但要真正解決創新前引力的問題,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社會制度體系的支持,必須很好地保護專利和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不但要完善,而且要有很好的執行力度,新聞媒體的宣傳、社會力量的促進,都是極其重要的。對于學校搞創新教育,也要解決前引力的問題,在目前沒有太多創新教育成功經驗可起引領作用的情況下,要出相應的政策,鼓勵廣大教師大興創新教育之風,要把創新教育的成就作為重要的成果予以認可,將創新教育的成果予以大力的宣揚和推廣,樹立榜樣,形成引力。
其次,必須為創新教育提供足夠的后推力。就是用制度和行政的力量去推動、督促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嘗試,在制度上鼓勵和要求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的嘗試,在教師的考核評價體系中,把創新教育作為對教師的一種考核指標。筆者認為,在目前教師隊伍普通缺乏創新教育意識和能力的情況下,后推力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狀態下,要真正讓創新教育熱起來,這種后推力是主要的動力。
如果創新教育有了前引力和后推力,那形成創新教育的大好局面就為時不遠了。
五、對大學進行創新教育的構想
在大學搞創新教育,可以使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進行推行,一是組織力量專門從事創新研究和創新教育,開設創新學課程。二是把目前中小學進行創新教育的方式引入到大學教學中,即把創新教育融合到大學其他課程之中。經過一定的發展,如果形成既有專門的創新學教育,又有所有課程都蘊含創新教育的局面,創新教育就真正蔚然成風了。
目前創新學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理論體系尚不成熟,譬如對產生創新思考、創新過程、創新規律的研究,還沒形成較系統的、得到普遍認可的理論體系,已出版的教材和專著較少,沒有形成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關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方式方法、教學訓練的方法步驟等,值得研究的內容還很多。筆者構想,創新學課程應該以大量的案例為基礎,通過解讀案例,使學生得到啟示與啟發;創新學的規律應該不是死板的,而應該是多樣的;創新學的問題應該是開放的,而不是有“標準”答案的;創新學的課堂應該是活躍的,而不是“填鴨”的。創新學的課程目標應該是培養創新意識,激勵創新欲望,總結創新規律,啟發創新靈感,尋求創新方法。
篇4
論文摘要:新世紀的教育是全面創新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創新教學需要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小學語文學科也不例外。素質教育背景下對當代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進行創新,不僅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有積極影響,而且對于小學老師提高語文教學策略有重要意義。盡管小學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創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積累了豐富經驗,但仍有些問題學要提出與解決。本文旨在研究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創新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小學既是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鞏固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的興趣,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旨在研究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創新提供借鑒。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1、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原則?,F代社會的發展狀況瞬息萬變,教師的教學思想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時地作出調整,堅持與時俱進的教學原則,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的先進教學方式,為學生的課堂學習營造生動的情境氛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愉悅,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中加強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增強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不斷得到提高。
2、堅持教學方式多樣化的原則。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大都非常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忽視了對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只會學習死知識,而無法將學到的語文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當中,這樣的語文教學方法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弊端,更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語文教學的課堂內容,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和強大魅力,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水平。
3、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將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絕對的權威,使學生的管理者,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能力的發揮,對于學生的個性成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現代教育應該積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指導學生掌握正確學習語文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充分體現創新教育的價值,鼓勵學生自主性的學習,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改進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策略
1、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秉承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及時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方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例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給了學生課堂參與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發揮了主體地位。教師布置學習任務,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讓大家進行討論學習,這是區別于學生個體學習的集體學習方式。
2、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被應用到了現實的教學過程當中,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引進多媒體的教學技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擺脫原來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還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將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元素相融合,使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有效地改善了語文教學的環境,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3、采用提問式與鼓勵式教學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提問式的教學策略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重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合理地設置問題,使所提出的問題符合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并且對教師講解的知識能夠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理解。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學生都渴望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尊重和欣賞。賞識與鼓勵能讓學生信心百倍,導致成功,而抱怨往往會讓學生自暴自棄,導致失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少抱怨。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采用多種方法和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的具體特點,激發其創新興趣,發散其創新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 從而更加有效開展創新教學。素質教育背景下對當代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進行創新,不僅對于學生學習語文有積極影響,而且對于小學老師提高語文教學策略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創新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積累了豐富經驗,但仍有些問題學要提出與解決。本文旨在研究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創新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房貞政. 更新教育觀念 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j].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s1)
篇5
關鍵詞 小學教師 科研 能力
“教師成為研究者”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要手段。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江西省的中小學教師也紛加入了這紛個行列當中來。當然,在具體實施中存在一些困難,因此,對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其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江西省城鄉小學教師科研能力現狀筆者通過訪談和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式對江西省部分城市及農村的學校進行調查。問卷的主要調查對象是南昌地區及上饒地區的部分城市與農村小學,發放的問卷共計2500份,農村和城市小學各1250份,收回的有效問卷2000份,農村、城市小學各1000份。問卷主要對調查對象的科研意識、科研能力及現狀、科研所缺乏的知識等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一)科研意識方面。
城市和農村小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都是比較深刻的:他們普遍認為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在一定的指導下是能完成的,而且深刻的認識到開展教育科研是有助于自身教學能力、專業水平的提高。就目前而言他們從事教育科研的目的既有精神層面的需要,也有現實的需求,很多教師既為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專業水平,也是為了評職稱需要。
(二)科研現狀與科研能力方面。
城市小學教師比農村教師稍好。城市小學教師花在閱讀教育科研資料與參加科研活動的時間明顯比農村小學教師的多,而且學校內都會有計劃有主題的組織相應的科研活動。在科研成果方面,城市小學教師大多都在公開刊物上發表過論文,還有一部分教師參加過校級及省級課題。農村小學很大一部分教師沒有發表過論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課題。在科研設備方面,城市小學也比農村小學好,大多都有自己的圖書館,網路平臺,這為教師開展教育科研營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農村小學的信息相對閉塞,很多年長的教師甚至不知道如何上網,如何運用網路資源。
(三)小學教師在教育科研中的困難是多方面的,但大多認為自己缺乏科研方面的知識。問卷調查顯示農村小學教師的課務量較重,大多除了主干科目外還要從事多門副科的教學,課時量也較多,沒有更多的精力與時間花在科研上,另外在科研過程中農村小學教師文獻資源的缺乏也是教嚴重的一個問題。城市小學教師在科研過程中在如何選題、用何種研究方法等方面缺乏相應的知識。
(四)小學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的愿望是迫切的,希望提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問卷中,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小學教師在問到“如果有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訓,您愿意參加嗎?”各有89、85的教師回答愿意。他們大多愿意從事與自己教學、班級管理當中緊密相關的研究。在調查對象中,城市小學的教師參加職后培訓的比例比農村小學教師明顯要高出很多,但大多數教師都是在工作中不斷反思與學習獲得教育方面的知識;城市小學教師與農村小學教師都希望獲得科研過程具體操作中實實在在的指導,他們希望獲得職后培訓的方式也是應用性很強的模式。例如 專家指導下的專題科研、研討式教學。
(五)目前存在于小學科研中的問題很多,概括出來主要是:首先,總體積極性不高。很多小學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是比較深刻的,他們大多認為開展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師都應該嘗試的事情,可由于種種原因真正動起來的教師不多。其次,科研流于形式,深度不夠。小學教師很多人都是為了評職稱需要,很多人的科研方式都是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真正能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學水平的并不多。最后,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表述不科學。很多小學教師科研方法單一,最后的科研成果表述也不科學,沒有真正反思教學,形成獨特的教育觀點。
二、小學教師職后培養存在的問題培養研究型小學教師,既要注重職前培養,又要關注職后培養,雙管齊下才能達到顯著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討職后教育對小學教師科研能力的影響?,F行的職后教育中還有些不利于培養研究型小學教師的地方:(一)職后培訓覆蓋面不高,效率較低。
我國師范教育從原先的三級模式到了現行的二級模式即師專、本科培養模式,提高了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但江西省內的小學中還有一大批中師學歷的小學教師。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通過自考、函授等形式獲得了專科或本科學歷,但很少有機會進行教育方面的系統學習和更新,客觀上限制了科研能力的提高。城市學校對在校小學教師進行相應培訓的機會普遍較高,會組織優秀教師參加研討會議,但參加研討會議的教師大多都是學校固定的優秀教師或教學骨干,其覆蓋面不高。農村小學的培訓相對較少,且培訓流于形式,效率較低。很多農村學校工作十幾年二十幾年的老師都很難有出去培訓進修的機會,信息相對閉塞。
(二)培訓內容陳舊、方式單一。
首先,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上還一直沿用過去偏重理論知識的慣例,比較枯燥、陳舊,缺乏針對性,不能及時回答和解決小學教師在教學、科研中的實際問題,因此不能引起參加培訓小學教師的興趣,培訓的積極性還不夠。再者,培訓方式較單一,還是以培訓教師的講授為主,很少有小學教師的互動和交流。這對于工作多年的小學老師來說,培訓方式是不科學的,因為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有太多的問題需要交流,太多的疑惑需要解答,積累的太多經驗需要上升到理論層面。
(3)培訓流于形式,缺乏考核機制。
繼續教育的培訓一般安排在暑假,由于天氣炎熱,很多教師都不愿走動,培訓學校又沒有嚴格的考核機制,因此很多老師都缺席,導致培訓就如走馬觀花,流于形式,實用性不大。
在培訓的要求上,對于不同層次的小學老師沒有針對其特點設計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只有統一的培訓目標,沒有體現層次性。
三、對小學教師職后教育的建議 (一)加強小學教師在職培訓和學習,使繼續教育規范化、制度化。
擴大在職小學教師的培訓范圍,對現有師資進行輪訓,定期開設科研講座,有序的組織教師開展實際觀摩活動,增進校際交流。組織教師學習本學科及教育教學方面的最新理論動態,更新觀念,提高理論水平,進而指導他們進行校本研究。
從問卷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小學教師搞科研是為了評職稱需要,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管理,規定職稱晉級科研方面的要求,督促小學教師反思教學活動,從事科研活動,鍛煉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也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例如科研量達到相應水平就可以有職稱評定的破格條件。
此外,要籌備一定的科研基金,用于保證學校為教師購置足夠的文獻資料、音像信息資料和電教設備。小學教師在職培訓和學習,要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使之規范化、制度化。
(二)小學教師在職培訓應注重實用性,使教學、班級管理與科研相結合。
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方式應更多樣化,充分調動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培訓應把小學教師在教學、班級管理中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及熱點設計成培訓內容,并以此開展專題研究,有條件的還可以請相關專題研究的專家進行課題指導。通過專題研究,相互探討,小學教師就會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其他教師的交流中得到啟發,逐漸走向科研。培訓也可開設科研指導課程,向小學教師介紹適合他們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行動研究、教育敘事研究。教他們從日常的教學、班級管理中發現問題,選擇研究課題,用易掌握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三)與當地師范院校結成幫扶對子,達到雙贏效果。
師范院校有大量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可以定期派相關專家對小學教師進行培訓,這樣可以適時的讓小學教師將其成型的經驗進行理論加工,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學效果。對于在研課題也可指定某位專家進行跟蹤指導,對于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及時詢問、答疑,以確保課題研究能如期順利的進行。對于師范院校的教師而言,把理論運用于實踐,可促進高師教育與基礎教育相結合,也可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達到雙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1]顧明遠,梁忠義.教師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周軍蓉.論新課標理念下研究型教師的職前培養.華中師大碩士論文.2008.5.
[3]李臣之.中小學教師素質要求與教師教育改革思路[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4.
篇6
論文關鍵詞:閱讀,精彩,起來
(電話:)
每一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順利、精彩、成功,但不一定課課都能如愿。
一堂閱讀課——臺上,津津樂道的老師又是講,又是問。不過,回答問題的學生已是寥寥無幾。臺下的空氣像是凝固了一樣,只有那電風扇在不停地轉著。
造成“冷堂”的原因很多,那么,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讓閱讀課堂精彩起來呢?筆者以為:
一、閱讀課堂要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的學習充滿熱情與激情
1、借助直觀,演示情境
課堂上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光聽我們講,還要為學生提供多種直觀感知的機會。如出示一些實物、展示一些圖片、播放一些音樂,讓學生“耳目一新”。如上《黃山奇松》一課時,除了展示一些下載的圖片外,我們還可讓學生把自己旅游的照片帶進課堂進行展示、介紹。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通過活動,體驗情境
(1)激發小學生的表演欲望
小學生有表現的欲望,我們不但要加以保護,還要給予不斷地激發。如在教《公儀休拒收禮物》時,課前可讓學生進行充分預習,通過閱讀全文把握文中各種人物的特點,再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聽到各種人物的不同聲音。然后布置他們四人小組活動,由小組長分工,進行角色表演。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了,還擔心他們學得累嗎?
(2)讓學生學做“小老師”
學生都有表現的欲望,如果能讓他們過把“當老師”的癮,一定能催生他們主動參與的熱情。如教《》這篇課文時,我就“聘請”了小老師。不過,想當小老師首先得“自己會”,除做好預習外,生字、詞語要“過關”,課文理解有自己的“發現”,在四人小組內還得經得起組員的抽檢,這是“小老師”的基本條件;接著,才可以去“教別人”,可以介紹自己的自學收獲,也可以引導大家學習,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還可以向“學生”提問。
3、運用語言,描摹情境
因為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認識理解能力不高,所以對小學老師的語言要求變得更高,而且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直觀性的教學情境,容易使教學簡單化、表面化。所以,小學教師的課堂語言更要準確、簡潔、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語言,作為教師的一項重要素質在創設情境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閱讀教學必須做到講問有度,還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不必講的不講”——魏書生老師說過,“教師要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講”。但是,有許多老師卻始終“放不下”,整堂課一講到底。究其原因,還是教學理念的陳舊,老是擔心完成不了課堂“教”的任務。豈不知,教師講得太多、太細,造成學生聽覺的疲勞,思維也變得呆滯了。教學過程成了單邊活動,氣氛沉悶不足為奇了。因此,語文講解一定要做到“四不講”,即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自己會講的教師不講、學生努力后能學會的不講、還有即使費盡口舌講了還不會的也不講。
“提高問題的質量”——提問太多、太碎、太偏、太難,也是造成沉悶課堂的又一主要原因。問題太多,學生跟著老師的問題轉,沒有了個性學習的時間和機會;問題太碎,知識少了系統性,對文章的理解支離破碎;問題太偏,使教學活動脫離了主題,耗費了時間;問題太難,學生不知所云,當然無從作答了。所以我們要努力提高課堂提問的質量,加強問題的針對性,克服問題的盲目性,加強問題的有效性,克服問題的功利性。那種學生“充耳不聞”或是“喊齊聲號子”的無效提問越少越好!
三、閱讀教學要加強橫向綜合,使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與生成
1、加強學科間的整合
如在教《荷花》一課時,可以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一段,加上優美的音樂,邊讀、邊聽、邊想象、邊享受;也可讓學生在讀懂了課文,領略了荷花的美之后,用自己的筆畫出荷花的美;還可以采用多媒體,不斷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情感得到共鳴,心靈得到放飛。
2、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不管上什么課,那些舉手積極,發言踴躍的孩子往往成為一堂好課最大的“亮點”,影響著課堂的氣氛,決定著課堂精彩程度。但怎樣才能讓這些點“亮”起來呢?——需要重視課外閱讀積累!我們要引導學生到課外廣博的知識海洋里去遨游,課外閱讀是學生知識的源泉。
3、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篇7
2、堅持集體備課。各教研組堅持雙周備課,單周教研活動制度。備課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四統一(學目的、統一重點、統一作業內容、學進度)。按學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動計劃正常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教師應當將備課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材思路,理解教學理念,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化解教學疑問,促進學生心智發展上。單純依賴教參,備課就缺少源頭活水。備課應多方擴充信息,不斷充實,完善備課資料,做到與時相和,與時俱進。創新教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擴展思路,加強課改認識,重點反思一節課存在問題的解決。
3、作業布置和批改講求實效
各年級組教師在組內精心確定全批全改的作業類型,兼顧鞏固和發展性作業,并按時按量進行批改,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語文教師還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和日記,并進行評改。數學各年級組教師作業布置突出層次性,主要分鞏固性練習,拓展性練習,探索性練習,一年級組還結合數學實踐活動課的需要,設計了制作拼圖等實踐作業;絕大部分教師作業批改及時、認真,不但全批全改,還做到改后再批、改錯與激勵并重。
4、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
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刻意創設問題的情景,積極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培養概括和判斷推理、綜合的能力和運用知
識的能力。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認真研究教法。根據學科的性質和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自學能力。努力改進教法的同時,也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以學法的優化推動教法的優化。
5、建立健全了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體系。
加強學校內部各項教學工作的科學管理。對學校的授課計劃、備課、教學、批改、輔導、復習、考試、成績評定等項教學規章制度,做到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同時提出具體的改革設想,以達到教學管理系統的整體優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在克服一定困難的前提下學到更多知識,增長能力。
二、開展富有英才特色的校本培訓活動
1、開展各種講座,加強教師理論修養、陶煉師德
蘭校長親歷親為,2006年以來先后數次為校內教師作講座,專題有《感悟》、《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世界觀》、《再談人生感悟》、《談人生觀、教育觀》等等。同時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觀看各種講座,2006年以來學習先后組織老師參*加了省培訓院伍冬梅、宋濤老師關于師德師風的講座,謝立可、邢建軍、楊明麗、胡蘭濱分別在科組中進行新課程理念及《新課標》的解讀等培訓,楊明麗、陳慕貞老師關于《多元智能理論》、《學習方式的變革與解讀》的講座,組織教師觀看了《懺悔錄》、蔡禮旭的《幸福人生》及許宜銘的《生命的靈洞》等主題錄像。各種講座既豐富了老師的理論修養,又凈化了老師的心靈。今年上半年,我校全體教師參加全省師德師風考試均獲優秀成績。
2、開展“讀書節”、“主題教學節”等系列活動。每學年開展一次“讀書節”和“英才杯教學節”活動,讀書節活動主要是通過豐富多彩的讀書游園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長才智。“英才杯教學節”活動,在活動中三大科組圍繞著自己的主題發揮備課組集體的力量,每個教研組推薦6位老師上課,上課后教研組結合教師的自我反思,進行專題小結。同時,注意引導教師思考和探索教學與評課過程中的同伴互助與合作
,逐漸打造學習共同體。12月中旬,我們還將承擔市教育培訓院組織的“小學生課外閱讀校本課程實踐研究”專題研討活動。
3、開展集體備課和 “一課多上”活動。遵循校本教研“問題——設計——行動——反思——再設計——再行動——再反思”往返循環的模式,開展“一課多上”活動,集體備課、在諸多教研教學問題中選中一切入點,形成同一課題,促使不同教師對同一研究載體進行不同研究,提出各自看法,進行教育教學思想的交流及碰撞,不但強化了教師的反思意識與能力,而且使教師不斷汲取他人長處,讓教師不斷在做中提高、做中完善。
4、開展聽課評課聽講座系列活動
一年來,我校認真落實聽課評課制度。教師不僅在校內互相聽課外,還外出聽課聽講座等聽課活動的經?;?、隨堂化使課堂更開放、更有效,同時還給教研活動提供無盡的資源,加上聽課后教師之間正式或非正式的評議活動,促使了群體間的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聽講座則帶給老師更新的觀念,科研型教師群體初見雛形。
5、開展師帶徒、同伴互助活動。我校年輕教師居多,為了縮短年輕教師成長周期,加強對年輕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與教學應變能力,發揮學校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我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師帶徒、同伴互助活動。師徒、同伴之間定期互相聽課,探討教學中的有關的問題,以此來促進教師業務素質的真正提高。
7、開展校
本課程開發與實驗活動
《小學課外閱讀校本課程實踐研究》,是我校富有特色的面向全體師生開展的一項實驗研究。學校設有兩間專門的課外閱讀指導教室,分低、高年級各配有近20套,每套65冊左右適合校學生課外閱讀的圖書供學生閱讀。每班每周開設兩節課外閱讀課,有語文老師開發指導。旨在:通過實踐研究,提升教師課外閱讀知道的策略;提升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實踐研究的能力;提升教師進行課題實驗研究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閱讀量,倡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多書,構建“書香校園”文化,讓師生們從真正意義上體驗我們的校訓——書能讓我們一生快樂!
9、開展論文、案例分析、教學故事評比系列活動
論文、案例、教學故事等撰寫既能有效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又能促進教師由經驗型向反思型轉化;而評比則有利于激勵,有利于導向。于是,學校集二者之功能,舉辦第五屆論文、案例分析、教學故事評比系列活動,成立了語文、數學、綜合三大評委組,各評委組采用無記名方式對文本審閱、評議的做法,先根據個人標準各自評分,再結出論文所得的平均分,最后根據分數高低評出名次,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從這屆論文等評比可看出:①全體教師的課*改意識增強,課改理念較豐富。大部分論文以課改論題為主,根據課改理念去反思自己教學中對學生素質培養的有益嘗試,結構嚴謹,論點鮮明,論述充分,論據充足,行文流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②文體多樣,能體現我校教師學習、體驗的多樣化,除大部分為教學論文外,還有教學案例、教學故事、教學反思等。③與實踐結合很緊,說明反思意識和能力增強。大部分論文所舉例證,皆是教師們教學實踐中案例。④不足
:a、有的論文論點過多,論述空泛。b、論文格式有待進一步完善。c、有的論文選題陳舊。d、有的論文有感而發,但感觸不多,篇幅不夠,陳述不清。
10、學科競賽系列活動
按計劃,今年上半年我們順利完成了第五屆學生學科競賽活動。三大組對本屆賽事高度重視,從計劃到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做了周密的部署;從組織指導到組織競賽,做了大量工作;從命題到組織評卷、評比,做了無償的貢獻,為學生施展個性才能、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發揮學習導向功能提供了平臺。
本學年,除校內學科競賽外,面向校外的學科競賽還有海口市小學生各類作文競賽、數學競賽、英語競賽、詩朗誦比賽、小學生文藝匯演、“六一”少兒畫展等。在這些比賽活動中教導處及相關的教師做了大量細致繁雜的工作,也都取得了不同層次的好成績。
三、幫扶、支教活動
1、親臨指導、示范帶動
在工作繁忙,師資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今年我校依然委派謝立可副校長和三位教師到對口幫扶學校??谑写笾缕骆偢吡中W支教,謝校長具體對三位老師在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活動作了具體指導和幫助,并在教學教研管理方面給高林小學提出具體建議和指導,同時還親自為該校全體教師上兩節示范課。其他三位老師除了在該校正常的擔任教學之外,幾乎每月都為該校全體教師上一節示范課、觀摩課,符嫻、陳毓潔兩位老師還在大致坡鎮中心小學為該鎮教師各上了一節觀摩課,把新課改的一些新理念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高林小學和當地的同行,受到了當地教師們的熱烈歡迎和好評。
2、教研資源優勢共享
我校教研組是如何開展教研活動。同時,該校每學期還有計劃選派1名教師到該校與我校省級骨干教師跟班學習一個月,學習這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和做法,到本學期為止已有4位高林小學老師到我校跟班學習。
四、研訓成效
1、教師技能穩步提升
2、科研能力大大提高
通過開展科研培訓,目前,我校教師普遍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科研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科研成果不斷涌現,何梨香老師參與海南師范學院初教系的“新課堂實施中有效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實驗已結題,我校的實驗工作受到專家的一致肯定。
2008年承接的中央教科所“十五”國家重點德育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也在實驗研究中,將于明年7月份結題,。最近,我們又申報了三個課題,其中《小學課外閱讀校本課程實踐研究》已通過省級審評,報送國家課題組審批。《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策略研究》、《小學英語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也通過了市級審批。
面對我校取得的點滴成績,我們在欣喜的同時,仍清醒地知道我們還需要認真反思,及時總結經驗,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教研活動,為促進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不斷努力。我們堅信,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提升全校教育質量的關鍵。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面對未來我們充滿信心,我們將繼續立足本校實際,大膽改革,銳意創新,努力走出有英才特色的教學之路!
2011年的思考與展望
2011年,我校將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著重抓緊抓實五項工作。
1、教學教研工作繼續加強常規管理和專
題研討活動。
2、開發具有英才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著重抓好課外閱讀指導課和國學文化課的開發與實踐研究。
3、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構建學習型校園,讓學校成為教師成就事業、不斷學習和提高的學習型組織。在師生中大力倡導“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做好人”的讀書活動。
4、上半年辦好第三屆“讀書節”,第五屆英才杯“教學節”;下半年辦好第二屆“童話節”,努力大造英才的品牌。
5、著重抓好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篇8
小學教師演講的稿件一
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
我之所以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也是緣于從小就有這么一個夢想,如今夢想成真,那些曾經是夢想中的鏡頭還清晰在眼前。
當我第一次站在你們面前,面對幾十雙真誠的注視著我的雙眼時,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身上責任的重大,你們每個人的未來在那時好象都與我連在了一起。
責任感,使命感,這兩個沉甸甸的詞匯意味著我們要去承擔,要去奉獻,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與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的時間將一個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尤其是那些家庭有特殊變故的學生,我們要用真誠的交流,熱情的鼓勵,耐心的幫助,讓這些孩子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學生的成長呼喚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師工作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而學生又有一種特殊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們老師的責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鬃釉唬浩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老師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小至辦公桌上一本書的放置,教室內書寫完畢的一個小粉筆頭的處理,大到對社會對國家的態度和言語都會影響的學生,所以我們要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同學們,作為學生你們的責任是不是也應該從小事做起呢?每天問一問自己,今天我充分利用時間了嗎?上課的時候積極動腦了嗎?今天我獨立完成作業了嗎?不懂的問題解決了嗎?今天班級任務完成了嗎?我主動幫助同學了嗎?今天父母為我們做了些什么,我們是否想到父母辛勞。
同學們,你們就如同一枚枚等待被點燃的火種,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我們其主要責任和使命就是如何用我們的星星之火去燎原,去引得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作為教師,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老師們讓我們用內心的責任與使命去關愛每一位學生,用真心凝成團結,一起為明天的更加輝煌而努力奮斗吧,讓我們滿懷豪情的告訴天下,教書育人,舍我其誰?
小學教師演講的稿件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中心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xx中心小學是一個先進的集體,在我身邊有一群愛崗敬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領導和老師,今天我代表他們在這里發言,心情無比激動。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感召別人的豪言,有的只是一顆做好份內工作的平常心。雖然我做得還遠遠不夠,但黨和政府卻給予了我很高的榮譽,先后8次被鄉鎮黨委、政府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07年教師節,泰興市人民政府授予我“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08年教師節,泰州市教育局授予我“泰州市優秀班主任”稱號。下面請允許我將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向大家作個匯報: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踏上工作崗位已十八個年頭,十八年滄海桑田世遷,十八年人在旅途風雨兼程,十八年韶華匆匆花開花落……始終不忘的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學習是終身的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業務上精益求精,才能成為優秀教師。思想上,我經常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黨在新時期、新階段的創新理論,忠實踐行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嚴守師德規范。92年,走上工作崗位之初,我就深感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的不足;沒有能走進大學的門,是我們每一個中師生內心永遠的遺憾;為此,我積極參加學歷進修,97年取得大專學歷,03年取得本科學歷。在完成學歷進修的同時,我還積極參加了教育主管部門、人事部門組織的各種繼續教育活動。每一次的培訓學習,我總是認真聆聽各位專家講解,積極主動與他們交流,在理論、理念上得到了很大收益,均以優秀成績取得合格證書。
作為一名優秀教師,我沒有在過去的成績上停滯不前,而是高標準嚴要求對待自己,在教學上我認真備課、上課,開動腦筋、鉆研業務,虛心向同行學習;及時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對學生嚴而有度,與同學們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努力使自己成為同學們信賴的老師和親密的好朋友。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同學們才喜歡上我的課,我所教學科的教學成績常年位于全鎮同年級前列。18年來,在鄉鎮交接班驗收考試中,10多次奪得全鎮第一名;其中畢業班5次。02年5月,指導高州同學參加泰州市小學生作文大賽,獲二等獎;04年6月,指導葉靜、戴麗兩位同學參加市教育局等單位組織的“書信一封獻母親”征文大賽,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三等獎;04年12月,輔導戴恒同學參加市教育局等單位組織的少兒書信競賽活動,獲二等獎;05年10月,輔導李陽同學參加市教育局舉行的“中小學生演講比賽”,榮獲二等獎;08年5月,指導丁靜同學所寫的感恩征文在泰興市人民政府門戶網上發表。18年來,我始終本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信念,耕耘在新街小學教育的這塊沃土上。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課程改革的時代,為了走在課改的前列,我除了積極參加鎮、校組織的校本培訓外,還多方搜集材料,閱讀報刊雜志,轉變教育觀念,了解課改的新動向,掌握《新課標》的基本精神。近三年來,我認真閱讀了《德育學科教學論》和《教師專業發展之道》兩本教育專著,7篇教學論文在教育教學類專業期刊《泰州教育》雜志上發表,其中《讓學生的道德生命在活動中綻放》、《莫讓活動教學流水匆匆無痕》、《讓榮恥意識植根兒童大腦》3篇論文于08年第4期集中刊發,泰州市教育局戴榮主任為這3篇論文插編者按。此外,有2篇教學論文獲江蘇省教育學會一等獎, 4篇獲二等獎,3篇教學設計在國家、省、市獲一、二等獎。
工作18年來,我擔任了17年班主任,其中畢業班班主任7年。工作中,我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班級管理做到嚴、細、實,培養學生民主管理效果好,贏得了師生、家長的廣泛贊譽;所帶班級多次被鎮、校評為“文明班級”,多次對全鎮開放主題班隊會。歷年我鎮“六·一”文藝節目會演,我輔導的文藝節目都能獲獎: 05年輔導的詩歌朗誦《準備著,時刻準備著》獲二等獎, 07年輔導的相聲《自欺欺人》獲三等獎, 08年輔導的課本劇《公儀休拒收鯉魚》獲二等獎。
十八年來,無論在什么時刻,我都一如既往的對工作滿腔熱情、一絲不茍。認真落實學校部署安排的各項工作,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虛心向他人學習。年輕的老師們都親切稱我為“老大哥”,同事們遇到不順心的事,也都愿意跟我說,我也總是耐心地傾聽,盡我所能幫他們分憂。由于我的執著追求、工作中做出了一點點成績,在每年一度的年度考評中,多次被同組老師們評為優秀,而且基本上都是全票。
回顧18年的教學生涯,我感到幸運,也覺得慚愧。幸運的是,農村艱苦的環境磨練了我,領導的厚愛、前輩的關心、朋友的幫助、同事們的支持一直伴隨著我;慚愧的是,雖然忙忙碌碌,但沒有建樹。然而,細細想來,三尺講臺,已成了我一生的鐘愛,平凡的人生,更將催發我去感悟個中的樂趣!
小學教師演講的稿件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有人說:“做老師是最苦的,也是最傻的”。也有人說:“當老師,千萬別當小學老師,披一身粉筆灰,陪一群毛孩子,簡直就是一孩子王”。 所以,你也許會問,教師的幸福從何談起?做一名小學教師更是談何幸福?幸福在哪里?
但是,今天站在這里, 我要堅定地說:風物長宜放眼量,教師生涯最幸福。
記得剛來的那會兒,因為我第一次教一年級,面對一群整天嘰嘰喳喳的孩子,我真的不知所措。班級管理常常顧此失彼。
還記得在講第一堂公開課,我有點兒緊張,教學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聽課的領導和老師卻給了我很高的評價,使我倍受鼓舞。我當時想:作為教師隊伍里的一員新兵,經驗不足,卻得到了組織的信任,領導的關心,還有同事們的熱心幫助,這讓我感到在工作是幸福的!
大家知道,身為教師的我們,有被人誤解的時候,有被學生氣急的時候,也有被成堆的瑣事困擾的時候。但是,當我面對孩子那天真無邪的笑臉時,我的煩惱也就煙消云散了;清晨,當我迎著第一縷陽光,邁著從容的腳步踏進校園時,孩子們從四面八方跑過來,親切地喊你“老師好!”,此時我的心里是多么的快樂和幸福啊!
記得今春開學,一個課間,一名學生剛走出教室又跑了回來。她神秘地從小兜里掏出兩個核桃,激動地說:“老師,這是送給您的,很好吃!”我接下兩個核桃,感覺沉甸甸的。因為那是一個學生對老師表達的最崇高的情意!那一整天,我都被一種幸福感包圍著。
在被學生感動的同時,我同樣也被身邊的老師感動著:每當我看到他們護送學生放學時的擔心,每當我看到他們帶發生意外的孩子去看病時的焦急,每當我看到第二天他們看見學生平安進課堂時的笑容......我學會了,更懂得了肩上的責任.所以我要說,能和這些優秀的老師一起工作,我很榮幸。
我喜歡走在路上,聽學生們遠遠地面帶微笑叫我一聲老師,我喜歡登上講臺,看臺下幾十雙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歡拿起粉筆,為年幼無知的學子導航,為他們開啟智慧之門,幫他們點燃理想之燈。而他們也在影響著我,他們豐富著我的生活,他們美麗著我的人生,他們讓我更深的感受到教師這個職業的幸福。
我本是一個極平常的人,因為做了一名老師,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義??纯次业纳磉?,同齡教師們把青春札根于三尺講臺而無怨無悔;中年教師們將家庭擱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撲在教學工作上;老教師如一頭黃牛埋頭苦干而不知疲倦。許許多多人的事跡在激勵和鞭策著我,他們就這樣默默地毫無怨言地辛勤耕耘著“半畝方塘”,堅守在三尺講臺上。
篇9
中小學職稱評審存在以下亂象,通過這些亂象的概括和描述,期待有關部門能夠反思職稱評審制度,推行一種公平、公正的評審制度,有利于充分發揮職評制度的激勵機制,促進教育發展。
亂象一:中教正高級職稱成為各級領導的“特供”
職稱,不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不僅代表一個教師的地位,還與收入成正比,即職稱越高,其收入也就越高。然而,現狀是越高級別的職稱,越是成為少數領導的特供,很少有教師能夠享受到其恩澤。
前幾年,中小學中一直在實行一種3%的獎勵,能評上3%的教師,工資待遇就要比以前高很多。于是,為了爭得這個3%的名額,各路神仙各顯神通,一場爭奪戰空前展開,非常激烈,也制造了不少矛盾。于是,后來干脆取消3%的特別獎勵。目前在中小學實行的正高級職稱,實質和當年3%的獎勵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小學教師可以評正高級職稱,這無疑對于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地位、社會地位、工資待遇,以及激勵更多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從事中小學教育,穩定中小學教師隊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正高級職稱成為了領導們的特供,這次職稱改革必將以失敗告終。
亂象二:職稱評定中過分強調論資排輩,埋沒中青年人才
目前,中小學評職稱并不像大學那樣,只要能夠搞出科研成果,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晉級。一個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進入大學工作后,如果研究成果突出,會在很短的時間就能獲得晉級,評定為副教授、教授,甚至還有資格做碩士生導師。但是,這樣的情況在中小學并不多見,即使有也僅僅是一種點綴而已,更多的則是按部就班的論資排輩。因此,職稱評定一般都是按照年齡來論資排輩,根本輪不到一些所謂“年輕有為”的人評上高級或者更高的職稱,要評還得依靠時間慢慢的等和熬?,F在,能夠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就基本不用上課。所以,這樣的評選制度不僅沒有激發其應有的激勵作用,反而帶來不少負面影響。
亂象三:職稱評定中外語能力考試等成為部分教師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職稱考試內容有外語、計算機(實踐和理論),普通話這三項。其中,外語成為了很多人考試職稱的一個重大阻力。很多人都在質問職稱外語考試到底有沒有必要,這是一個必備的門檻,還是一種必備的素質?現實中這卻成為一種門檻和一種形式,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職稱考試的外語,教師們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根本就沒有用,甚至大學畢業生,只要不是到中小學承擔外語教學,其以前學的外語知識基本上沒有任何用途。這樣只會給教師們增加考試職稱的負擔,花更多的時間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其二,老教師和不教外語學科的教師苦不堪言。因為,有些老教師根本就沒有學過外語,即使學過,也忘記,在這樣的情況下,考試只好作弊。于是,出現了老教師們只要交錢,然后去考場走一個過場,就能考過。因此,目前的職稱考試,已經成為某些機構趁機收費的一個項目,甚至成為了中小學職稱評審的一個毒瘤,不僅沒有促進中小學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相反,讓教師們徒增煩惱。
亂象四:職稱評定中與相關考試成績直接掛鉤評價
職稱評定,有一條是這樣規定的:“建立與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制度相銜接、符合中小學教師職業特點的職稱制度,形成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以社會和業內認可為核心、覆蓋各類中小學教師的評價機制?!憋@然,這個很不符合當前職稱評審的現狀。
其一,考試成績不能成為評職稱的一個重要依據,甚至根本就不應該成為其條件。正因為有這個條件的存在,才導致現在各個學校出現重點班、實驗班、火箭班等,把優生進行集中,少數教師或者領導可以長期教這些優等生,而多數的教師則只能墊底,長期在普通班和差班之間徘徊,不僅在學校的考核獎勵、地位上受到影響,就連評職稱也要受到影響。這樣的結果,只能導致惡性循環,不利于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發展。
其二,升學科目能夠以中高考成績確定,但非統考學科就不能以成績確定;同時,現在的考試語數外各占150分,物理化學兩科共150分,政治歷史體育各50分(重慶中考),于是,分值越重的學科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獎金、評優受到優待,分值不重和根本就不參加升學考試的學科則要受到限制,就連地位也要比統考學科的教師低很多。因為,學校的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升學考試學科教師們掙來的,和弱勢學科教師毫無關系,這些教師在學校就沒有任何地位?,F在,如果連職稱評審也要看考試成績,這樣的教師根本就拿不出所謂的優秀成績,其工作成績根本無法量化,而高級職稱永遠都會把這些教師排斥在外。因此,他們在評審中處處受到限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學校各種獎勵制度邊緣化,游離于學校教育之外。
亂象五:職稱評定因名額和資金困擾讓基層教師望洋興嘆
幾年前,中小學進行了一次職稱改革。在那之前,鄉鎮中學教師基本上沒有資格評中學一級,更不要說高級職稱了。這些教師有的甚至在評了中學二級職稱之后10多年都沒有機會評上中學一級。比如,某初中教師,1990年參加工作,現在還是中學一級職稱;而筆者2000年畢業,正好遇上前幾年的職稱改革,中學一級名額擴大,按照年齡排序剛好到評中一的時間就有資格和條件評職晉級。這如果在以前,也許苦苦熬上10多年也沒有評審名額和機會。
這次改革后,很多教師都能夠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就評上職稱,改變了以前的狀態;但是,還是有一定比例限制。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中學一級、中高職稱的名額基本上就滿員了,換言之,前幾年只要達到評選中學一級年限和高級年限,只要職稱考試合格,基本上都能評上,但現在卻又陷入改革前的狀態,只有等到這些教師退休或者調離學校才能留出名額,后來的年輕人才有資格晉級,這就是當前職稱評選的基本狀況。后來,還搞了一段時間的評聘分離。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如果政府能夠拿出足夠的資金投入到教育中來,那么職稱評審就不會存在這種僧多粥少的局面。
亂象六:職稱評定中論文寫作的弄虛作假、粗制濫造
現在,教育界都提倡教師實現專業化成長,要求教師既能夠教書育人,又能夠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這本是一種提高教師專業化的手段。但現實中,很多教師既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備課、上課和批改作業,甚至還要研究試題命制試題,根本就沒有時間開展教學科研工作,那種既能教書又能寫作的教師,少之又少。畢竟,中小學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而不是專門搞學術研究。中小學教師要評職稱,但又寫不出符合發表要求的文章來,于是便想方設法花錢請人、。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勢必會出現論文造假、“學術論文”泛濫成災,偽科研泛濫的尷尬局面,此時,論文評定一個教師專業化水平的功能和作用基本上喪失殆盡。
亂象七:年輕人不愿意從事教師行業
篇10
勇敢的安慧里中心小學
為了說明人是怎么出生的,編一個性教育故事講給8歲的孩子聽,故事中的男孩子叫“大智”,女孩子叫“小愛”,這樣可以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的專家搖搖頭:“太糟糕了。”
“傳統觀點中的性別不平等,在一個無意識的取名中就灌輸給了孩子?!北本┝謽I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方剛說,他是設在北京朝陽區安慧里中心小學的性健康教育基地的首席專家。這家在北京并不出名的小學為三年級的孩子開設了性教育課程,而他們的性教育試驗,也引起了眾多關注以及家長們的思考。
方剛的成名是在2006年,當時他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為了寫畢業論文,他用兩個月時間到深圳一家夜總會做研究。當時媒體報道的標題是《人大博士臥底深圳夜總會寫論文》,一時間成為輿論焦點。后來,這位飽受爭議的博士成為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研究性學的知名人士中最年輕的一個。
2009年,方剛在一部名為《開放的性教育: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的書稿中,提出了眾多在一些家長看來是驚世駭俗的觀點,譬如性教育要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開始,中學衛生室要有創可貼,也可以有安全套等等。他抨擊要孩子守身如玉的保守性教育,認為事實上這種教育是失敗的。因此,他在呼吁一種開放的性教育。
性教育的嘗試早已在不同地方摸著石頭過河。安慧里中心小學勇敢地接受了這位大膽的博士。在北京眾多小學中,安慧里中心小學并不算優秀,也不是市重點,學校過去的一些名氣,來自于民樂教育。方剛和一家心理咨詢中心聯手組建了一個教學團隊,在2010年夏天,開始試行性教育課程。
最初的課程只能在三年級學生中進行,每周有兩個課時,咨詢中心的老師講課,小學老師輔導。老師在黑板上掛出男女生圖,讓孩子們指出男女性器官的不同,孩子們紛紛捂嘴笑起來。老師把這當做正常反應,方剛隨即打斷:“孩子們笑,是因為羞怯,而且還有點兒發壞的意思。講課就要克服他們的這種心理,讓孩子們坦然面對自己的身體?!?/p>
他們在展板上給小學生們展示,什么是遺精和月經。有家長反對,覺得這太早了,三年級的孩子這些還沒來呢。方剛搬出在1963年的講話:“要在女孩子首次來月經、男孩子首次發生遺精之前,把科學的性衛生知識告訴他們?!?/p>
并非所有的時候都是專家在指導老師。面對八九歲的孩子,性教育專家顯然不如小學教師更懂得如何與他們溝通。性教育老師提問:“給老師講一講,小寶寶是怎么來的?”小學的特級教師課后找來,說:“不能這么講,對孩子要講,‘你給大家說一說’?!?/p>
在半年授課之后,咨詢中心與安慧里中心小學商議,決心將教育基地設在這里。他們給家長發公開信,介紹教育模式,同時爭取學校老師的支持。
有些家長有顧慮:在小學階段就進行性教育是否過早?方剛獲得了安慧里中心小學校長孟夏的支持。孟校長的回答是:現代媒體環境發達,與其讓學生通過其他渠道接受片面甚至錯誤的性知識,不如請專家將正確的性知識系統地講授給學生。
在基地開幕儀式那天,一堂公開課展示了教學內容,北京數家媒體報道了這堂公開課。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異性廁所,然后講述廁所設備的不同,以及男女生理構造的差異?!澳型瑢W平時不要跑到女生廁所,女生也不要跑到男生廁所,要尊重小朋友的隱私?!崩蠋熢趨⒂^完畢后提醒說。公開課后,北京市朝陽區有一個小學校長找到方剛問:“什么時候可以推廣到我們學校去?”
不是生物老師的事情
與方剛和他的團隊相比,首都師范大學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玫玫參與推進的北京市性教育試點已經啟動了兩年多,最初的30個課題,在30個學校試點兩年后,在2010年年底決定將試點增加15所。東直門中學是最早的試點之一,但是他們在性教育方面的嘗試要走得更早。
這里的學生到了高一下學期或者高二上學期,就會在課表上看到一門心理健康課的課程。這是學校的校本課程――學校自主決定和開發的課程。其中有8課時~10課時,將涉及青春期的性教育,為這些孩子講課的老師,是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陳萱。
七八年前,也就是陳萱當心理老師的頭幾年,學校的生物課到了某幾個章節時是這樣上的:一個班的男女生分開,到不同的教室,收聽一臺錄音機播放標準的課程內容。即便是老師們,也不知道該怎么給這些青春期的孩子講這些課。
進步說不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這樣遮遮掩掩被坦然面對所取代。對這些中學生,要講的不光是性的自我保護,還有對性的態度和價值觀。
進步的是時代。這一代中學生的老師和家長,大多都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家長看到孩子在中學期間戀愛,很多人不再如臨大敵。他們找到學校的心理老師,抱怨為孩子早戀耽誤學習而頭疼,但是還會感嘆一句:“初戀多美好啊?!?/p>
而老師也并不對早戀趕盡殺絕。陳萱給孩子們上課,編了一個案例:高二文理分班,一個男孩兒和一個女孩兒分到一個班,男孩子球打得好,帥氣,女孩子對他有好感。有一天,男孩子腳崴了,沒來上學,女孩子心里空落落的。等男孩子腳好了,回來了,這個女孩子覺得天也藍了,心情也好了。
“這個女孩子跟男孩子是什么感情呢?他們會有怎樣的結果呢?”她問學生。
一個班的男女生開始分組討論,分辨這是喜歡、迷戀還是愛情。學生們在紙上列出“早戀”關鍵詞:單純、美好、浪漫、沖動、不追求結果。
然后,他們開始分析利弊。在早戀里能獲得什么?孩子們給出的答案是:浪漫、理解和關懷。那么付出的是什么?回答是時間、成績。
“手機話費多了?!币粋€男孩子嚷嚷。
接下來的討論是,如果女孩兒給男孩兒寫了表白信,男孩子不想接受怎么辦?孩子們討論的結果是,即便不喜歡對方,也不應該把信拿出來傳閱,或者交給老師、家長??梢跃芙^對方的感情,但是不應該嘲笑。接下來的討論題目就轉向了“怎么拒絕既明確又不傷害對方”。
“你不用告訴他能不能、許不許,他們自己能分辨其中的利弊。”陳萱說。
陳萱相信,在校學生發生性關系,甚至導致女孩子懷孕的案例在教育質量比較好的中學,譬如她所在的學校,很少發生。但是相當數量的未成年少女懷孕,還是顯示著整體社會應對的遲鈍。
因為并非所有的學校都有東直門中學這樣的師資。北京目前僅有兩名老師有對其他教師做心理和青春期健康課程教授的資格,陳萱就是其中之一。
張玫玫說:“性教育課程其實無法讓生物老師講,因為生物老師只是對人的生理層面了解較多,實際上有關性的問題,除了生理層面,還有心理層面、社會層面等更多方面,許多東西都包含在里面。這些方面的問題光靠生物老師是無法解決的??梢哉f,學校目前不具備能夠從這么多層面來進行性教育的人?!?/p>
如何把握性教育的尺度
在兩個殊途同歸的項目中,同樣困擾他們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把握性教育的尺度?
是否到了教所有孩子戴的時候?有一種意見是,這會被孩子理解成只要使用,發生性關系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且孩子好奇心強,萬一知道使用方法,他們自己去嘗試怎么辦?“這方面我們會特別注明,教你使用而不是支持你去做,社會主流是反對未成年人的,鼓勵成年人相愛、婚后的?!狈絼傉f。他們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的展板上,向小學生們展示了什么是以及使用方法。他們甚至大膽地向三年級的孩子講起敏感的話題――同性戀,講同性戀是我們同等的一員,不要歧視,要包容、理解,要有善意。
中學教師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青春期的孩子,同性之間往往走得更近。社會上同性戀的信息接觸得多,看到一些明星也是同性戀,他們就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是同性戀。有學生跑過來問陳萱,自己是不是同性戀。陳萱不給他下判斷,只告訴他要寬容地看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無論異性戀、同性戀、還是雙性戀,都是正常的存在。
有民間團體向他們提建議,找一些同性戀志愿者到學校,和孩子們交流,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這個群體。陳萱拒絕了:“孩子們心智還不成熟,可能會把這看成是一種變相的鼓勵。”
無論是方剛的民間項目,還是張玫玫主持的試點工程,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即打破“性教育僅僅是生理衛生教育”的偏狹。
“我們推行的性教育實際上是人格的全面成長教育。這其中包括了自尊與尊重他人,社會性別平等、自我保護,對性多元化人群的平等等等。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是一種早期的公民教育。”方剛說。
他的預期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向全國中小學生開放,提供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的教育課程。今年,將有十余所學校加入他們的性健康教育項目,基地的專家們正在根據半年來的教學經驗,研究編寫系列教材。
張玫玫說,他們推進性教育的“總體的目標就是要引導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成為一個健康、自信、快樂的男孩兒或女孩兒”。
無論如何,每年2000萬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都正在青春期這輛加速前行的過山車上,過時的圍欄已不足以保護他們的安全。從學校到社會,都在小心翼翼摸著石頭過河,而這些嘗試結果,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看出來。衡量的標準其實只有一個:這些受過性教育的孩子,在未來是否會少遭遇坎坷,同時感到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