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6:46: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生德育教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學生個人認識不清
國家獎、助形式的資助,主要是針對有生源地民政部門出具的《貧困證明》的大學生。新生入學后,學生需持有民政部門蓋章的貧困證明并填寫家庭經濟困難申請表,獲得貧困認定等級,方可參加與國家資助政策相關的獎助學金申請、評選。事實上,存在著部分非貧困學生,他們通過老鄉、同學等社會關系,獲知國家無償資助的力度,為了騙取資助,使用隱瞞、謊報家庭情況等方式取得學校貧困認定。更有甚者,部分學生在面對貧困資助過程中,認為資助是國家的幫扶不拿白不拿,“比慘、比窮”成為一些學生的常態,理所當然地認為“我貧窮我就必須要獎助學金”。相反,落選的同學往往會產生失落、厭學情緒,甚至會誘發師生、同學間的矛盾。導致個人不誠信的另一個原因是:部分同學單純對國家勵志獎學金榮譽的渴望。國家勵志獎學金除了給予較高金額(每年5000元)獎勵外,還有國家級榮譽證書獎勵,但這些只針對有貧困認定的同學。高校中,不乏一些學習成績好但家庭經濟并不貧困的學生,雖然他們對物質獎勵并不看重,但非常重視類似國家級的榮譽獎勵。于是,通過弄虛作假的方式隱瞞自身家庭經濟情況,爭取國家勵志獎學金。
(二)學校缺乏專業的資助管理隊伍,德育教育有待提高
按照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強化高等學校學生資助工作機構建設的通知規定:各高校要加強學生資助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按1∶2500的比例,先行落實,并配備相應的專職工作人員。各高校陸續成立學校資助管理中心,但人員配備遠遠不足,落實到各學院無專職老師負責,資助工作往往由學院臨時指派輔導員兼任,輔導員工作繁忙時,則層層下派到學生干部進行日常管理。以開學為例:每年9月份是新生開學季,也是學校每年最忙碌的時期之一。開學涉及:學籍注冊、貧困認定、安全教育、軍訓等等一系列的雜事。學院助學金名單每年9月底之前要提交學校審核,公示后,10月底提交國家資助中心。新生助學金評選要先經過貧困認定,公示3—5天后才可以參加助學金評選,助學金評選結果經過3—5天的公示期,方可將最終結果報學校資助中心。在最忙碌的新生開學季,沒有專人配備資助老師的情況下,貧困認定結果及助學金人選難免會出現一些紕漏,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沒有被關注到。另一方面,學校在落實資助政策時,傾向物質層面的幫扶:“有學上、有飯吃、有衣穿”;更多地注重國家資助資金的落實和發放,精神層面上的關注、教育較少,導致學生缺乏感恩、誠信、回報社會的意識。
(三)社會缺乏規范機制
高校在落實貧困大學生資助之前會根據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和《貧困證明》進行貧困生的等級認定。鄉鎮級以上民政局或街道民政部門開具的《貧困證明》是高校在貧困生認定及等級認定的重要依據,但在現有體制下民政部門開具的《貧困證明》可信度較低。通過筆者的調查,發現很多家庭情況較好的學生,也能在民政部門開具《貧困證明》,究其主要原因是:大學生資助資金主要是國家、地方、高校聯合資助,本地民政部門認定蓋章,無作為對其本部門沒有任何利益的影響,認定錯誤也沒有明確的懲罰措施,隨意性較大。國家權力機關的隨意性、無作為,不僅損害了自身的權威性、公正性,給高校認定工作帶來了困難,而且給身心逐漸走向成熟的大學生帶來了負面不誠信的錯誤引導。
二、強化大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
(一)強化學生資助師資隊伍建設
各高校在相繼成立大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基礎上,應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加強對學生資助工作人員的配備和培訓力度。除了學校層面有專門的資助工作人員外,更應強化對學院的資助工作人員的配備。同時應把握好資助的源頭:貧困認定工作。新生開學時,配備專人老師,對新生的貧困等級進行認定,經過同學互評、年級初評、老師核實、學院審核的方式層層把關,建立明確的“退出進入”機制———對家庭情況好轉的學生采用幫扶的“退出”機制、對因家庭變故等原因致貧的采取“進入”機制、對弄虛作假的學生給予懲罰機制,讓誠信、正直等正能量的形象在老師身上得到展現和弘揚,在無形中強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二)建立健全貧困等級認定及獎助學金評選機制
各高校針對貧困大學生建立標準化的貧困等級認定及獎助學金評選機制,對學生的家庭情況、各項考察指標進行量化,并下發至學院,各年級針對各專業學生的生源地、民族、家庭狀況等建立健全符合實際情況的認定、評選機制和辦法,切實執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讓每一筆資助都發放給真正需要的學生。
(三)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德育教育活動
大學教師的主要職責之一是教書育人。資助工作除了幫扶、解決貧困大學生的物質困難外,更應注重在資助幫扶中的德育教育。學校資助管理中心每年應開展貧困大學生“自立、自強”人物的評選,樹立典型人物;開展征文比賽、圖片展等形式的“感恩、誠信”教育,樹立學生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回報社會的良好道德情操;通過學院層面讓每個年級積極開展“誠信“”感恩“”自強“”勵志”等形式的宣講活動,真正把德育教育貫穿到資助工作的全過程。
(四)建立大學生資助誠信檔案
在資助育人的基礎上,強化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建立大學生資助誠信檔案,并直接納入大學期間獎助學金考評標準。對于那些為了騙取資助,使用隱瞞、謊報家庭情況等方式取得學校貧困認定,獲取資助金的同學,一經核實,取消其參評資格,沒收資助款,并將其欺騙行為計入誠信檔案,并重點給予其品德、誠信、勵志教育。
(五)規范民政部門的貧困認定工作
篇2
1.樹立正確觀念觀念是人們行動的基礎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樹立德育優先思想觀念十分必要。教師要提高對德育教育內涵的認識,將德育教育與生活結合到一起,提高德育教育的社會實踐性,促使德育教育能夠服務于學生生活。另外,高校要高度重視德育教育工作,將德育工作提到首要位置上,加強對德育教育的監督和管理,督促輔導員認真落實學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高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大學生,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將學生作為德育主體,關心、理解學生,促使學生能夠積極發揮創造性、能動性,最終實現培養學生主體素質的目標。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待遇、政策等方面向德育教育隊伍傾斜,吸引更多人才參與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
2.構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環境與學生息息相關
構建良好的德育環境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要結合實際情況,優化大學生德育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氛圍,促使環境發揮優勢,為學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保障,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整體質量。另外,為了能夠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實效性,高校應積極推廣全面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從課內發展到課外,從校內發展到校外,通過構建網絡,覆蓋整個校園。
3.建立高素質德育教育隊伍
教師是高校開展思想教育的重心和基礎,其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質量。然而,目前,我國大學德育教育隊伍綜合素質并不高。因此,在“大思政”視野下,高校要加強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德育教育師資隊伍,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提高教師整治、思想等綜合素質,使其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和疑惑,提高德育教育質量,從而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實效性。
4.進行全過程德育教育全過
程德育主要是指在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滲透德育教育,它是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和關鍵手段。由于學生不同時期的特點是具有差異的。因此,高校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將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例如:大四階段的學生即將參與社會工作,德育內容應轉向社會化,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實現自我價值。根據上文所述,德育教育作為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總結
篇3
(一)新媒體的隱匿性給傳統的道德約束手段帶來影響
傳統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從政治高度出發,注重按上級文件完成指定的任務,常常忽略了學生在不同成長時期所產生的不同需要。而新媒體環境下的活動具有匿名性和低限制性等特點,使得大學生會出于好奇和追求個性等心理做出一些主觀任性、違反道德,甚至違法的事,而在面對這些問題行為時,傳統的道德約束手段往往很難發揮出有效的作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德育方式不僅不能及時解決大學生突出的思想道德問題,而且對于學生的不道德行為也難以有效地約束。
(二)新媒體使高校德育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主導地位面臨沖擊
在傳統的工作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借助著傳統媒介可控制的單向傳播方式,在高校學生德育中形成了穩定的輿論優勢和控制優勢,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然而,隨著新媒體的產生并在學生中不斷普及,高校德育以往有秩序的德育環境與新媒體復雜的交互環境交叉在一起,新媒體豐富的文字、視聽、影像等資源使大學生的信息獲取渠道大為地拓寬,學生不再單單地受控于教育者傳統的單向灌輸模式,有的學生甚至對教師的權威性教育地位產生質疑,使傳統德育的主導性地位面臨著巨大的沖擊。
二、大學生道德教育工作在新媒體環境下存在的問題
當前,雖然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德育在傳統德育工作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在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也進行了一定創新。但作為新興事物,新媒體的運用規律和使用技巧仍未被我們完全掌握,在新媒體環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認真分析和解決。
(一)虛擬空間德育工作與現實德育工作相脫離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大學生是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雖然許多高校已經注意到在新媒體的虛擬空間中道德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已經針對性地做了一些工作,如創建德育網站等方式,積極開展新媒體虛擬環境中的德育研究和實踐。但從實際工作效果來看,存在著虛擬空間德育與現實德育的融合性與互補性較差等問題,虛擬空間的德育也沒有很好地對現實德育既有的一些優良傳統進行有效汲取和繼承,這就使得新媒體虛擬空間的德育還沒有形成相對穩定規范的教育模式,這種虛擬與現實的相脫離問題對與德育效果和目的實現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新媒體環境中德育旳內容與形式相對單一
高校傳統的德育通過灌輸等方法,使得教育者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選擇方面,可以兼顧到內容的主導性與方法的有效性相統一。而虛擬空間的德育由于開始較晚,并且需要教育者在加強主導性教育內容的前提下,通過創新教育內容與形式等來吸引學生參與。由于教育者使用新媒體水平限制,使得虛擬空間德育的內容與形式較現實德育還仍顯得單一,在教育性與藝術性融合、寓教于樂程度等方面仍需要提高。許多學校僅僅是把現實中德育內容搬到了德育網上,有些學校更是用工作網站來代替德育網站,存在著多為德育文件的宣傳,沒有將德育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很好的體現出來等問題。
(三)教育者缺乏運用新媒體開展德育工作的自覺性
需要每一位德育教育者認清的形勢是,新媒體已成為高校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載體。然而,就目前總體而言,不論是高校還是社會,都沒有對這個重要的教育載體形成足夠的重視,特別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運用新媒體的自覺性仍不強。同時,目前除少數高校專門創辦了專題性質的校園德育網站以外,其他大部分的高校都是由學校的學工部或團委網站來代替德育網站的宣傳和教育職能,并且這些網站大多以報道本校的學生工作等為主要內容,學生往往不會主動去關注,對學生很難形成吸引力,導致了網站僅僅成為了宣傳工作的工具。此外,由于一些德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較低,對新媒體不熟悉,不愿主動運用新媒體來開展德育工作。盡管有些輔導員開設了微信、微博等,但都以對學生下達通知、傳遞文件為主,使得新媒體單單成為了通知工具,其教育作用并未有效發揮出來。
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創新對策
(一)加強學校、家庭、社會教育與虛擬空間教育的結合,實現合力育人效果
隨著新媒體突飛猛進的發展,道德教育出現了社會化、本真化、深邃化、立體化的發展趨勢。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發揮好德育的合力作用,可以產生出比單一學校德育更廣泛的作用。面對全新的媒介形勢,努力形成新媒體虛擬空間教育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合力育人模式已是大勢所趨。這要求我們要把單一的學校德育向家庭、社會以及各類新媒體中進行拓展,使社區和全社會來共同承擔起德育的義務和責任。在新媒體中,要盡量減少傳統德育與新媒體德育的結構性差異,合理規避新媒體信息開放與傳統德育相對封閉之間的沖突,要從客觀上承認并重視各類新媒體對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學生自身來帶的深刻影響。從長遠來看,如果德育工作不能及時占領新媒體這個重要陣地,當前所存在的道德問題以及道德失范的隱患將會在將來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綜觀當前一些大學生所出現的過激、放縱、不道德等行為,無不與互聯網信息社會在初始期的無序狀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更與傳統德育不能及時站穩主體地位有著不可推卸的關系。因此,高校德育體制應在順應時展的浪潮中與時俱進,只有不斷新媒體環境下的教育模式,才能最終實現合力育人的工作局面。
(二)積極探索創新大學生網絡道德的自我教育模式
當代大學生處于一個崇尚自由、個性、推崇創新的社會,每一個大學生都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識,喜歡運用自己的思維獨立思考問題。若高校教育者仍然像從前那樣僵化地將知識強制地向大學生灌輸,而不考慮是否適合學生以及是否能夠被學生所接受,無疑會使工作受阻。因此,在開展新媒體德育工作時,應當采取啟發大學生思維的工作方式,做好正面引導工作,使大學生能夠鑒別良莠不齊的新媒體信息并接受正確的信息教育,自覺地抵新媒體中偏激、違法等負面信息的影響。此外,受新媒體影響,大學生的自身閱歷越來越豐富,知識面也更為廣闊,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所加強。因此,高校在對大學生開展新媒體德育時,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學生自身進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意識地、主動地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讓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讓他們在不斷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發展。
(三)借助新媒體展開道德教育宣傳活動,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
篇4
1.1朋輩教育的概念內涵
朋輩是指年齡相仿或相當,具有類似生活、學習、境遇和背景的朋友和同輩。朋輩教育(PeerEducation)也叫朋輩輔導、同伴輔導(PeerTutoring),其核心是朋輩互助,是一種群體性的自我教育,指朋輩群體成員互幫互助,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給彼此精神上的支持和學習上的幫助,相互啟發、激勵,通過優勢互補、互相促進達到共同成長,并實現思想和行為改變的教育方式(姚斌、劉茹;王利敏,李永山)。
1.2朋輩教育的特點
朋輩教育或朋輩互助,其主要特點包括內生性(或自發性)、平等性、互補性和天然性。內生性是指朋輩互助通常是群體自發形成的,即使有時需要外力啟動或引導,但在運行過程中卻基本不需外力介入,從而形成一個自運轉系統;平等性是指教育與被教育者是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齡伙伴,主體之間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宋玲,2011),這意味著朋輩教育是從學生自身的需要發起,在朋輩成員平等對話的基礎上進行的;互補性是指朋輩教育過程中隨著主題及時間的改變,助人者和受助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換的,即遵循人際交往的互補原則,實現互動互惠(林識音,虢晶,2013),這意味著朋輩教育過程中每個成員既是教育的主體又是教育的客體,能夠覆蓋到每一個個體,發揮每個成員的主體性;而天然性則指朋輩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是與學生實際生活情境天然貼合的,使用日常生活語言而非高度提煉的專業語言,具有較高的實用性,這意味著朋輩教育能夠擺脫教條式、說教式的教育形式,跟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貼合,從他們本身的成長實踐中來,以樸實易懂的語言,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生活實踐,在實踐中相互支持,互相學習。
2朋輩教育的發生機制
朋輩教育的相對優勢是能夠通過發揮朋輩群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和相互影響作用。首先,朋輩教育發生在同伴群體中,而朋輩群體不僅是大學生最親近、來往最密切的群體,也是個體情感和心靈的寄托和安慰、思想走向成熟、行動趨于理智的最為有效的促進者和引領者,是他們真正走入社會前完成社會化過程的重要參照群體。而參照群體的活動目標、標準和規范會對個體的行動起到約束作用,個體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參照群體的規范來與自己的行為進行比較,甚至修正自己的行為以保持與參照群體的一致性(劉豪興,2003)。同時由于朋輩成員之間的相似性(如年齡、背景相仿),個體會更容易通過觀察和模仿從而受到榜樣的正面影響。因此,通過朋輩群體成員之間的比較、認同、學習模仿的互動過程,群體所形成并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對其成員能夠起到重要的引導和規范作用。此外,動機自我決定理論認為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長和發展的傾向,這種先天的傾向需要有社會環境的支持,通過滿足個體的自主需要、勝任感需要和歸屬需要,幫助個體有效地發揮其功能。支持性的社會情境能夠促使個體更長久地堅持某項活動,使個體能夠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產生更積極的行為結果。朋輩教育生效的機制還在于它更能夠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形成支持性的群體氛圍,更好地滿足學生對自主性、勝任感和歸屬感的需要。
3依托朋輩群體開展大學生德育的應用模式
朋輩教育是群體自我教育,關鍵在于創造積極的朋輩群體氛圍,以使朋輩成員在其中能夠找到適宜的參照群體和優秀的學習模仿對象,并較好地滿足其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歸屬需要。這對傳統德育模式所強調的管理和控制理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戰。運用朋輩教育開展德育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首先轉變思想理念,從根本上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價值觀和獨立的人格,并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力,發揮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性和獨立性。以往研究關于工作模式的建議往往是從具體形式出發,本文嘗試從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出發,以朋輩德育中教育者的工作角色為切入點,結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實踐,提出以下四點思考。
3.1召集和培養者
召集并形成一個有凝聚力和號召力的朋輩群體是開展朋輩教育的第一步,因此德育工作者首先應承擔召集和培養者的角色,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將教育目標與學生實際需要充分結合,找準切入點,發揮學生的內在動機,聚攏目標群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過和宣傳一系列貼近學生日常心理需求的活動主題,能夠吸引有這方面心理成長需要的學生加入朋輩互助式的心理沙龍、團體輔導、心理劇表演、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此外,優秀成員的存在和影響力能促進模仿、學習和內化的過程,增強群體成員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朋輩骨干隊伍是發揮朋輩教育內生性、互補性優勢的關鍵。朋輩骨干隊伍需要有候選和輪換制度,不斷培養新力量,以保證隊伍自身的延續和傳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心理朋輩教育主要依托學生心理協會和班級心理委員兩支學生骨干隊伍進行,每年新生入學時都會進行公開招募以補充優秀成員,且定期會對心理骨干進行團體輔導、系列主題培訓,以提升朋輩骨干的專業素質,通過他們的榜樣作用帶動更廣泛的朋輩教育展開。
3.2平臺搭建者
朋輩教育的平臺是指教育者為了充分發揮學生朋輩教育的效果,而提供的場所、指導、支持、獎勵等資源,從而形成朋輩教育發生的物質基礎和心理空間,也是承載朋輩教育有效運轉的載體。為了更好地發揮朋輩教育的主體性,教育者在設計朋輩教育平臺時需要注意轉變角色,從指令發出者轉變為資源提供者,為朋輩教育提供合適的土壤。目前朋輩教育工作中較多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組織開展,如新生入學教育、黨員教育活動、各種主題班會、社會實踐活動等,也包括由教育者發出和策劃,由學生社團(如校學生會)具體實施的各種社團活動。這種形式有指導老師的關注和肯定,且通常有廣泛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隨著網絡的普及以及各種新的網絡媒體的出現,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也產生了變化,網絡信息的豐富性、便捷性、表現的多樣性、交流的交互性、時空的無限性也為網絡德育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教育者要緊緊抓住信息化技術新載體,有效地對他們進行引導,擴大德育的覆蓋面。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心理朋輩教育實踐中,我們一方面建設專門的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另一方面也應積極關注學生們常用的如人人網、BBS論壇、百度貼吧等網絡平臺,及時掌握非正式朋輩互動的動態,因勢利導,以朋輩骨干隊伍為抓手,營造積極健康的朋輩教育網絡平臺。
3.3宣傳引導者
在保護朋輩教育的自主和自發性的同時,教育工作者還應當承當宣傳引導者的角色,將德育目標融入到朋輩教育內容中去。通過宣傳優秀典型、樹立學生榜樣,來傳遞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和道德品質。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心理教育宣傳工作方面,我們一方面依托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加強環境建設,如校園櫥窗、海報、廣播電臺等載體,宣傳所倡導的理念和品質,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心理文化氛圍,為朋輩教育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背景;另一方面,我們還依托每年的大學生“5•25”心理健康節開展心理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組織知識競賽、心理劇展演等形式豐富的活動,評選優秀的朋輩先進榜樣,有意識地挖掘榜樣自身的成長經歷,以激發共鳴,達到更好地激發朋輩之間的互相學習和激勵。
3.4規范和管理者
篇5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個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解決好大學生感恩教育這個關鍵問題,才能進一步端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大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端正態度,心存感激,用一種寬容與友善的態度與人相處。對于當今的大學生而言,感恩素質并不是簡簡單單地要求他們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而是要求大學生具有一種高尚的社會責任感,讓大學生通過感恩教育能樹立起自己的一種責任意識、一種自立意識,在自尊自愛和關愛他人中建立起一個健全的人格。可以說,感恩教育的全面開展,有利于幫助大學生發揮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培養大學生回報社會的善良品質,這也與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是相適應的。只有在情感層面上正確地引導大學生的感恩思想,才能引發學生的共鳴,讓被動的高校感恩教育轉化為學生主動的感恩行動,從而使當代大學生成為社會上為之驕傲的正能量。
2如何通過感恩教育提高大學生素質
首先,樹立起知恩感恩的校園文化。學校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校園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大學生們。高校要營造一種感恩教育的校園文化,通過宣傳欄、校廣播臺、校報等媒介,對感恩事跡進行一定的宣傳。這種宣傳要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典型,才能夠觸動大學生,讓他們自己樹立起學習感恩精神的榜樣,并貫徹落實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
其次,從實踐層面上引導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書面或口頭上,實踐往往能夠取得更直接的教育效果。高校應該在多引導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帶領學生深入到山區的希望小學,深入到邊遠的落后山村,深入到孤寡和殘障人士身邊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只是念一會兒報紙,唱一首歌,打一桶水、做一頓飯。學生在踏踏實實的實踐中得到尊重,回報社會,才能夠了解到感恩的真正含義所在。
再次,利用特殊時期及重要時刻進行感恩教育。高校有不少種類的助學金,用于對家庭貧困和學習刻苦的學生進行幫助和鼓勵。高校應該利用發放助學金的機會,開展一系列活動,樹立自強不息、勤奮好學的優秀典范,號召學生進行學習,并開展勵志教育,營造感恩氣氛,讓大學生在接受幫助的時候學會感恩。
最后,在高校中開展感恩教育應該由點至面全面開展。前面說到我們要利用獎學金、助學金的機會進行感恩教育就是一個類型。雖然獎學金、助學金涉及到的學生僅僅是小部分,但是我們要從這少數學生身上入手,將感恩教育鋪展開來,引導這些學生身邊的同學一起學會思考,學會感恩,明白“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從而將感恩之心傳播下去。
篇6
大一新生的年齡集中在18-20歲,尚處于心理斷乳期,猛然脫離父母和老師的管束,從高壓式學習轉換為自主學習模式,面對全然陌生的人、事和環境,不少人感到無所適從并隨之產生一系列問題。
1.1填報志愿隨意引起的學習動力不足不少學生對考什么大學、讀哪個專業沒有明確概念,填報志愿時或者聽從老師、家長的意見,或者憑想象隨意選擇。上了大學發現與設想有差距,甚至相差甚遠,便產生心理落差,少了歸屬感,如專業恰是“冷門”系列,則更會打擊他們的信心,導致學習動力不足。
1.2奮斗目標缺乏導致學習方向不明學生寒窗苦讀十幾載就是為了考上大學,目標一經達成,很多人便態度消極,失去奮斗目標,沒了努力方向。加之缺乏全面的自我認識與遠景規劃,不少人就更加茫然無措了。
1.3適應能力不足致使學習方法不當對于新生來說,大學和高中有著種種差別,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尤其是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變化,令很多人頭疼不已。大學課程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培養目標都要求學生用全新的方式進行學習。老師講課速度快,教授內容多,課上無法消化所有知識,需要學生自主預習和復習,對他們的自學能力有較高要求。有的老師甚至不布置作業,又是對學生自覺性的一大考驗。不少人,習慣了被老師“趕著走”、“逼著聽”、“揪著練”,一旦沒了緊拉的繩子,就成了斷線風箏,結果可想而知。
1.4時間管理能力欠佳導致主次不分比起高中,大學的課余時間多得多,學生學習之余還有不少空閑。習慣了高中的三點一線式生活的學生自然不知如何面對,慢慢變得主次不分。或者拼命睡大覺,玩游戲上網,自我放縱,淪為特殊群體學生,為學生工作埋下隱患;或者參加大小各類社團組織,忙得暈頭轉向,到頭來卻落得能力、學業兩頭空,嚴重影響自我發展。當然,還有學生忙著搞兼職、談戀愛、運動健身等,學習似乎變得無足輕重。
1.5人際關系不和睦誘發心理問題現在的新生都是“90后”甚至“95后”,又大多是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獨立性差、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等特點,缺乏感恩意識,為人處事又欠缺一定技巧,容易導致人際關系不和睦。宿舍矛盾、班級同學矛盾、與外界交流有障礙等問題接踵而至,將嚴重影響學生的情緒和生活,甚至還可能引發各種心理問題。縱觀新生自殺、自殘、退學等案例,與上述因素相關的不在少數,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2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整改建議
2.1把握好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
2.1.1注重“學前”教育。教育者可以通過建立QQ群、飛信群,與新生互加微信、微博好友等方式,深入交流,解疑答惑,使學生較早了解學校、學院、專業和老師,增強認同感和歸宿感。
2.1.2豐富入學教育內容。入學教育內容應包括:學校、學院概況介紹、專業思想教育;學籍管理規定、行為規范和安全教育;理想信念、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才目標和就業準備教育;學習方法交流、人際關系處理和大學校園生活介紹等。此外,還應開展引導學生分清主次、合理使用網絡和電腦的專題教育等。
2.1.3重視后續教育。拉長入學教育“戰線”,將課程安排從學期初延續至學期末甚至學年末,以保證教育效果的充分發揮、發酵。隨著學生年級和經歷的增加,繼續進行相應的教育。同時,注意強調職業規劃和就業意識,引導學生早規劃、早準備,未雨綢繆,以保證順利畢業和就業。
2.2尋求家庭和任課教師的支持
新生入校要召開家長會,為家長介紹情況,向家長提要求,積極獲取他們的支持;校、家兩方多聯系、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學習動態,優勢互補,共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任課老師和學生接觸非常頻繁,老師的言論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因而,一方面要求老師把好言論關,多對新生在國際國內時事、大是大非方面做正面引導;另一方面,請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在生活、學習、做人上給新生一些點撥,降低新生走彎路的機率。
2.3建立輔導員單獨談話制度
入學教育僅僅靠集中新生做集體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輔導員深入學生群體,和每一個人交流感情、增進了解,了解他們關注的熱點、焦點,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2.4開展經驗交流會開展校友報告會、新老生系列交流會,邀請優秀人才與新生交流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的經驗,為新生指路,引導新生坦然面對遇到的問題,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2.5重視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入校之初進行心理測試,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完善檔案,做到心里有數。對于專業調劑生,給予重視,防止他們因不了解專業前景和就業方向,產生悲觀失望、甚至厭學的情緒。同時,還應定期邀請心理學專家做報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惑以及心理失衡等問題。
篇7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德育教育
近年來,大學生創業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社會群體的關注,從國家部屬到各地方政府、各高校均鼓勵有志青年創業并給予一定培養扶持,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創業熱潮中,而創業本身也成為一條重要的就業和發展之路。然而,由于創業學生自身素質的不完善、學校教育的缺失、市場經濟的制約等許多因素,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諸如價值觀片面、誠信缺失、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弊端,既影響大學生自身的創業積極性,也對社會發展存有隱患,形成對大學生創業的不信任問題,使得大學生創業出現德育層面的難題。本文基于倫理觀視角,挖掘對于創業教育中倫理問題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集中體現在實踐層面,倫理為道德的外化,表現在大學生創業群體的規范性、道德性和品質化過程中,采用倫理觀視角來剖析創業德育教育的現實問題,是價值判斷的客觀呈現,透過系列現實問題,探尋隱含要素,科學有效分析論證,探究大學生創業德育教育的途徑,并對高校及社會教育機構有所啟示。
一大學生創業德育問題現狀
《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2010屆到2014屆全國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變化趨勢,五年中從0.9%到2.0%不斷攀升,根據麥克斯調查研究,2014屆畢業生半年后自主創業比例為2.9%。以教育部2014年的全國大學畢業生727萬測算,2014年時有約21萬大學生做出創業選擇。大學生創業趨勢漸高,在數量與質量的聯動提升要求下,開展大學生創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凸顯,大學畢業生創業成功率長效促進機制的實現需要越發迫切,除社會客觀因素外,立足大學生創業個體存在以下問題:
(一)誠信思想缺失
理論深刻闡述了價值觀在指導人們行動上的重要地位,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多數大學生創業者為追求利益,放棄原則,拋棄品行,將財富汲取等同于社會地位和他人尊敬的共性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尚的個人品行以及對社會的崇高責任感、民族榮譽感被分階段、分層次的忽略,個人價值的實現出現狹隘化和極端化特征。誠實守信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市場經濟中的良好信譽是企業和個人的生存根本。
(二)法制觀念淡薄
市場經濟雖有其獨特的自我調控機制,但法律約束必不可少。剛剛走出校門的創業者絕大部分是沒有受過完善的法律教育,法制觀念還沒有根植于其思想之中,準備不足便踏上戰場,一旦使用不正當競爭方式,損害他人利益,觸犯相關法律法規,結果則無法挽回;而當自身利益受到非法侵犯時,也會因為不懂法知法,而沒有使用法律途徑進行自身權益的維護,法制觀念的淡薄使大學生創業者易陷入單兵作戰的困頓之中。
(三)心理問題涌現
大學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教育熱議問題。很多創業者在學生時代未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便匆匆走上創業的艱辛道路。大學生在校期間出現心理危機問題,學校專項人力、物力幫扶機制會積極開展疏導工作,但進入社會,走上創業道路的大學生多數需靠自我梳理和調節解決社會適應性、人際交往和應激性等心理問題,自我調控成為創業大學生的主要心理疏導方式,不健全的人格和尚顯稚嫩的心理素質將會在此過程中反復出現,影響創業成效。
二大學生創業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自全國各高校實施全面擴招以來,大學生的數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學生超量,崗位有限,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發展需求逐年增加。自主創業不僅事關大學生自身發展,更關系著社會穩定和全民族的進步和發展,立足國家高度來看,創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顯得更為重要。針對上述大學生創業德育現狀,本文從倫理觀的視角進行了三點分析:
(一)創業德育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國家和地方政府均有針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相關優惠的明文政策,但多側重場地的優惠、項目的競選、多次的座談等方面,而針對創業者德育開展教育方面,卻沒有被提上重要的實踐層面。教育者多看到創業所需的理論和行動配備,高校常邀請社會名流給大學生們做創業講座或報告,激發學生創業熱情,而高漲的熱情對于創業是遠遠不夠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業理念、創業精神才是創業教育之源頭、之根本。
(二)創業德育教育深度不夠
高校課程開設層面,國內較多高校開始開設創業教育類課程,方式主要圍繞商學選修課、單設“精英班”等模式,多數難以真正覆蓋全體學生,更無法將創業精神、品質與法制深入其中,更無法形成系統的創業教育培養體系。無法覆蓋,則很多有志青年無法接觸創業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則學習者無法獲得最深刻的感悟;不成體系,則有志者無法獲得完整的創業德育指導。社會創業績效側重層面,社會對大學生自主創業高漲的熱情作用在大學生身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急于求成,而急于求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而這又不得不歸根于創業基礎德育教育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
三完善大學生創業德育教育路徑
完善大學生創業德育教育有利于實現大學生創業科學化之路,有利于減輕社會就業壓力,更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學生創業教育(enierpriseeducation),是培養大學生進取、開拓、冒險等精神的事業型教育,是以挖掘和提升大學生創業綜合素質為目標的發展性教育,大學生創業德育教育從屬于大學生創業教育,包括對創業者個人品行、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法制觀念、健康心理等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為完善大學生創業德育教育,各高校可嘗試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
(一)立足專業德育教育,形成系統課程體系
高校應圍繞專業教學開展配套的專業德育教育,對選拔出的專業德育教學的教師團隊開展專項培訓,在知識傳輸的同時講授專業領域職業道德、素質品質等德育要求,使在校大學生樹立職業規則意識、法制觀念與行業責任感。高校應著力于建設自己的特色創業德育教育模式,全面深入的對立志于創業的大學生群體進行科學、系統、深入的培養,不停留在公選課之類的撒網式教育上。
(二)培養社會責任意識,弘揚文明創業精神
大學生創業不能簡單的追求經濟利益,社會責任感對于初出茅廬的創業大學生更加重要。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重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遵守法律法規,誠實守信的開展創業實踐。高校可經常模擬創業項目運作、商務談判等環節場景,讓大學生在實踐探索中體會為人處事的藝術魅力。
(三)完善心理健康,培養抗壓能力
現代市場經濟競爭激烈,成大事者,必能歷經浮沉而依然斗志昂揚,表現出過硬的心理素質。學校應針對性的開展創業過程模擬活動,并為學生提供可行的減壓訓練、團隊輔導、創業前輩分享等實踐心理磨煉環節,促使學生形成較強心理素質,強化心理品質的自我成熟與健康發展。
篇8
職業觀是指人們對自身職業的認知態度,它是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職業方面的體現。其內容主要包括職業認知、職業道德、職業理想、職業技能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等。職業觀直接決定人們的擇業意向,從業態度和創業效果等。隨著整個社會經濟轉型發展,當代大學生職業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生職業價值認知表現出主觀主義傾向職業的價值不僅是指職業本身是否有用,還包括個人及社會對其作用的認知、選擇和需求。一方面,受傳統職業思想影響,大學生在擇業時,通常認為只有公務員才是體面的選擇,而私營企業和靈活就業只是臨時無奈的屈就;另一方面,受社會經濟增長遠遠超過勞動所得增長趨勢影響,大學生在擇業時,盲目地追求高工資、優福利和較穩定的崗位,甚至出現等不來高薪工作就不就業的現象。高等教育大眾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就意味著大學生到普通崗位就業將成為人力資源配置的常態,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現象充分反映了當下大學生對職業認知存在一定誤區。
(二)大學生職業理想凸現功利傾向,社會責任意識缺失職業理想是人們對未來從事的職業的憧憬和向往,是對職業帶給自己的生存需求、個性滿足和社會責任的希望和預想。然而,各種道德失范現象在社會各領域日趨嚴重,是非不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職業觀,導致他們在就業過程中更加強調個人價值和發展需要,而忽視了職業的社會價值,社會責任感嚴重缺失。
(三)大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無法滿足社會要求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體現著職業的行為規范和習慣傳統,是實現職業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保證。我國市場經濟仍處于轉型階段,一些負面因素仍影響著人們的擇業觀。目前,大學生對職業和企業缺乏忠誠度、跳槽頻繁(甚至“不辭而別”)、缺乏誠信、團隊合作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欠缺等問題已成為企業用工不得不面對的一種常態現象。對比大學生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應具備哪些素質及能力”選擇時,大多數學生都將“品德”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而用人單位則將其排在前三位。這種差距充分表明當代大學生職業道德意識離職場要求存在很大距離。
二、感恩教育實施途徑
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黨的十再次將就業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強調要加強大學生職業觀教育,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實習就業工作。的全面發展學說對培養大學生正確職業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為例具體說明感恩教育實施途徑。浙江旅游職業學院自2007年便開展了以“知榮辱,懂感恩”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效果顯著,并受到了院黨委和社會各界媒體的高度重視,在改善學風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已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烘托感恩教育氛圍,營造和諧校園文化近期目標:通過做感恩作業、觀感恩電影、讀感恩文章、做感恩報告等活動,培養“舉止文明、知恩報恩、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學生團隊,營造“環境育人、文化育人、書香育人”的和諧校園。中期目標:通過認知月、孝敬月、尊師月和博愛月等四大模塊活動,推進“立德明志、知禮明理、勤練善思、巧學活用”的學風建設,推進學院“勵志唯實博愛精致”的校風建設。長期目標:以感恩教育為抓手,結合專業培養目標,讓學院學子更加富有愛心,讓教師更加富有激情,讓教育更加富有活力,實現“促師生齊心、展旅院風采、塑旅游人才”的學院愿景。
(二)開展感恩教育活動,養成學生自我教育
1.懷抱感恩心。以“感恩·責任·自信”為主題,通過知恩、感恩和報恩教育為學生補好感恩課,營造感恩氛圍,使學生始終懷抱感恩心。重點在入學新生始業教育中開展系列知恩活動,如感恩主題班會、寢室形象設計大賽、“朋輩計劃”實施等。學生內在素質培養是我們開展感恩教育所追求的,也是感恩教育開展的重要衡量標準。上述感恩教育活動是道德提升性的教育,針對性較強,組織實行得好,同學們在感恩教育活動中對鏡自修,深刻自省,從細微之處入手,從內心深處深化,思想道德意識和整體素質在感恩教育活動中得到提升。“懂得感恩使我會努力地學習,我要自己養活自己”“因為懂得感恩我知道早晨要早起,因為我怕辜負了我的父母”“覺得感恩教育活動的開展使自己感覺如果不給感恩的人電話就‘好像缺少了點什么,好像欠了別人什么’”。像這樣的質樸而又發自肺腑的感悟不計其數,流露出對親人、朋友和老師的感恩。這是一種素質,一種境界。
2.塑造自信心。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素質能力教育為學生樹標引航,健全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塑造自信心。很多大學生基本處于自負與自卑之間,而真正的自信并沒有得到體現。真正的自信是人們能夠表現出理智和成熟,心態比較平和,并能夠準確認知自我,懂得借助各種資源完善自我,實現自己的目標。是一種能夠在沒有親自感受之前不輕易判斷事物好壞,而是積極嘗試和接觸并做出科學判斷的心態,這種心態的培養是需要長期的修煉和自我反省和自我超越的。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會讓學生更堅信自己的決定,一旦堅定選擇后便會充滿激情、勇敢嘗試,不管付出多少努力、經歷多少失敗都會堅持自己的選擇。
3.承載責任心。通過專業教育、安全與誠信教育及主人翁教育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加強學風建設,提高職業素養,使學生學會承載責任心。在感恩活動期間,學生能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違紀事件大大減少,遲到和曠課現象大大減少。班級學風良好,學習氛圍濃烈,學習秩序井然,早晚自修學習氛圍濃厚,紀律良好,和過去相比有了較大的改觀。在為經濟困難學生募集捐款的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從自己的生活費中節省開支,慷慨捐款。同時各班還自發地積極組織同學參加獻血活動,為社會其他需要救助的人士貢獻微薄之力。
(三)構建感恩教育體系,健全感恩評價機制
1.感恩教育嵌入思政教育規劃,與學生實踐緊密結合。一方面,學校充分發揮教育主體優勢,將感恩教育同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首先樹立正確的感恩觀;另一方面,感恩教育須重實踐、重體驗,學校應根據“90后”學生個性特征,循序漸進地展開。在新生始業教育中重點圍繞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開展主題活動;高年級可結合行業和職業發展需要開展有益的集體活動,讓學生融入集體、融入社會,在實踐中不斷鍛煉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將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作為感恩教育的重點,讓學生體會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的重要性。
2.形成感恩教育合力,建立健全評價制度。在建立健全感恩教育評價制度時,要充分體現把思想引導與利益調節、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統一起來的原則,在實踐中把握這些原則,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一是占領網絡文化高地。政府應進一步加強感恩文化的倡導和推崇行動力度,充分利用網絡,將網絡塑造成為弘揚感恩文化的主旋律。高校也可通過建立感恩教育主題網站、微博,暢通學生互動交流平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感恩活動,并從中受到教育。二是評選校園感動人物,樹立身邊先進典型。發現和挖掘校園中感恩典型,經學生推薦、校方考核等嚴格評選程序確定校園感恩標兵,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感恩模范就在身邊,激發大學生的感恩激情,主動接受感恩教育。
三、感恩教育對培養大學生職業觀的意義
(一)感恩教育是職業觀培養的理想路徑通過開展內外結合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內,就是要從學生的思想入手,從挖掘人內心入手,把人潛意識的東西激發并使之釋放出來,把已經釋放的東西固化下來并最終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行為。在我們的感恩教育活動中,我們的思想動員工作,我們的座談會、談心會、心得體會都是從內在入手的表現。外,就是從實踐入手,用實實在在的、可量化的、可看得見的東西來刺激人的行為,使人在切身感受中進步和成長,并最終成為一種素養、一種習慣、一種無意識的行動。我們鼓勵學生給家長寫信、打電話、晚自修、遲到和曠課禮儀檢查、看感恩電影、做感恩報告等都是用顯而易見的方式來感染和促進受教育者,使他們內心受到觸動、思想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華。
(二)感恩教育是樹立正確職業觀的基本手段學風建設是學生樹立正確職業觀的首要保障。事物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人的個性發展也具有不平衡性,同樣在學院的學風建設中也存在薄弱環節。只有把薄弱環節抓好了,學風才會徹底好轉。為此,針對學生學風建設工作進行深入調研和研究,將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氛圍融入感恩教育中,使學生在無形中主動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實踐表明,不僅學生寢室衛生情況大有改觀,而且早晚自修學習氛圍很濃,有的班級還自發結成小組以競賽的精神復習備戰英語考試。我們的思路是,好的我們要繼續保持和發揚,不好的我們要整改和提高,絕不允許瘸腿走路,在抓薄弱模塊中切切實實地把我們學院的學風抓上去,全面促進學院的學風建設。
篇9
關鍵詞: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價值觀
**年應屆畢業生達611萬,畢業人數創歷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日趨嚴峻。在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教育部將應屆畢業生就亞納入**年工作要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啟動“**年就業服務系列活動”,這一系列的舉措都將有效促進大學生就業。就此我們對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價值觀進行了分析,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在就業時的價值取向,要實現大學畢業生充分就業,就要引導畢業生主動地樹立符合當前就業形勢、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就業價值觀。
一、就業壓力形勢下的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1.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畢業生就業心理壓力大
2007年畢業生為478.97萬人,2008年畢業生559萬人,**年應屆畢業生611萬,加上未就業的往屆生,畢業生就業壓力很大。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部分企業裁員也給畢業生心理增加了就業壓力。據新華網最新進行的**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調查問卷網絡調查顯示,91.05%的人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5.33%的人認為就業形勢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認為就業形勢較妖
2.就業供求仍有矛質,形勢依然嚴峻
高校的擴招使我國高等學校由精英教育模式進人到大眾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業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長幅度緩慢,整體就業率只有76.25%。雖然我國經濟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增長速度放慢,但是還是處在快速上升的發展階段,每年可增加就業崗位1000萬個,特別是高技能型實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當前就業形勢下一些企業仍然找不到合適的人術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相對于每年的社會用工需求,與社會的其他就業群體相比而言,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竟爭優勢,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應該不存在。但每年卻有25%左右的大學生不能及時就業,這其中大學生自身的就業觀念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業壓力下大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和存在問題分析
1.大學生就業單位范圍擴大,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仍然是首選
據新華網調查顯示當前畢業生在就業單位的選擇中,國有企業、政府部門、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的選擇的比例分別為24.16%,19.93%.16.33%,14.29%,選擇合資企業、自主創業的人數最久所占比例分別為12.84%和7.35%。另一份網絡調查顯示選擇就業單位無所謂、國家單位、事業單位的比例分別是37.27%.20.86%.19.30%**年國家公務員報名通過審核的人數超過了105萬人,各職位平均競爭比例為78:1,為歷年來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最多的一次。以上數據顯示選擇穩定的國家機關或者事業單位仍然是畢業生就業的首選,但是我們可以欣慰地看到畢業生就業面已經慢慢地擴大。
2.大學生就業地區范圍擴大,但經濟發達地區仍為大學生首選
據新華網調查顯示,對于在校生來說,26.6%學生認為最理想的工作地點為北京,36.7%選擇上海,24.2%選擇廣州,12.5%選擇中小城市和基層。另一份網絡調查畢業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發展,66.91%選擇是,而只有33.09%的人選擇否。經濟發達地區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讓剛走上社會的萃萃學子對其充滿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業壓力的影響,一些畢業生不再把這些地區當作找工作的必須地,而是轉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區。
3.先就業,后擇業已成為大學生主流的擇業觀
據新華網調查顯示,畢業生的擇業觀念中選擇先就業后擇業的高達57.47%,而選擇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業繼續深造和自主創業分別為5.49%和7.36%。但是部分畢業生職業規劃缺乏,使大學生的就業難度增大,同時也影響畢業生的職業發展,且在就業選擇中易盲目而行。現在許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遵循著先就業后擇業的指導原則,部分畢業生并沒有準確理解什么是先就業后擇業,而是盲目就業,即使找到工作,也是從興趣出發,往往對所面對的行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估計不準,工作中會明顯缺少責任感,導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問題是用人單位擔心為別人培養人術在招聘大學生時可能更趨于保銀。
4.大學生就業注重能力的發展
調查顯示,畢業生就業注重個人發展空間和公司發展前景分別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視人才程度分別占18.45%和18.04%。大學生就業更注重就業后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這是畢業生就業后的愿景,他們也更加重視單位對自身技能的培養,希望得到學習深造、專業培訓和發展的機會,創造適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環境。自由競爭的環境可以使大學生為自己選擇更好的環境,部分畢業生就業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過高的期望值也給畢業生帶來更多的失落。就業中過多的挫折,會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費,也使畢業生官己為順利擇業設置了障礙。
5.大學生就業行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實踐鍛煉,獨立性不強,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難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斷地作出選擇和決定,在壓力下覺得還是從眾有把握。因而放棄目標、計劃和興趣愛好,甚至放棄了自己在就業競爭中的優勢方面,盲目地以眾人的選擇來作為自己的擇業標準,很少從實際出發,認真地分析主、客觀條件,做出合適的擇業選擇。就業價值觀模糊導致畢業生就業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最終導致就業行為的盲目性。
三、大學生就業價值觀教育與引導策略
在當前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價值觀問題是影響其就業的最根本原因。畢業生就業已不再是單方面的問題,它還會帶來許多其他社會問題。通過教育和引導,讓大學生樹立起適應就業形勢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就業價值觀對幫助大學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1.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態度
企業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于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在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與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階段相適應,大學生應該樹立起大學生也是普通勞動者的理念,抱著大眾化教育時代的思維方式和觀念尋找工作崗位,進人就業市場。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是大學生所不能改變的,只有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于一點,調整好就業心態,從而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面。:
2.引導大學生提前做好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模糊與準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就業市場的供需關系。從近幾年國內各大城市舉辦的大型人才交流會上看,大多數畢業生參加人才交流會就像趕集一樣,沒目標、沒準備,靠碰運氣,有意向沒信心,有信心卻準備不足,導致就業失敗。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大學生在職業規劃中對個人職業愿景要有充分認識,在對企業用人需求足夠了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專業水平、性格、氣質、心理素質、管理能力、個人需求等方面,對就業目標有更明確的認識。如果不清楚個人的職業愿景,或對企業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會做出合理的職業選擇,也就難以真正適應企業的需要,即使已經就業,也會形成很高的流動率,成為一種“隱性失業”。
3.引導大學生樹立從基層做起的理念
由與經濟發展迅速。我國基層特別是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還存在人才匾乏的現狀,蘊藏著較大的就業空間,大學生在基層還有廣闊的市場。政府為推動基層、西部發展,制定了許多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優惠政策。到基層去,從基層做起,是大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追求同國家與社會需要關系的一個最佳結合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迫切需要廣大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西部、到農村去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在西部、在廣大農村可以獲得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大學生這種優秀的人力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廣大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西部、到農村就業,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且對于大學生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
大學生創業因為缺乏資金的支持而使創業熱情不高。創業給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業管理、商業規劃、經營活動等,畢業生要創業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是注重企業管理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主動學習帳務財務、金融、稅收及相關法律知識,培養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養良好的創業素質,創業大學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自信心、堅強的意志,調節狀態,善于調控情緒,保持樂觀心態。三是培養良好的文化素質,包括思想道德、專業技能、人文知識和思維方式等。
篇10
關鍵詞:人文素養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1-0174-03
人文素養教育,“簡言之,就是在傳授人文知識的基礎上,培養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學通過知識的傳授、環境熏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1]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這本來是現代教育的一個核心理念。然而自20世紀以來,由于科技理性的高揚,人們對科技的崇尚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與此同時,人們的主體意識卻在逐步弱化,以至于信仰缺失、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開始日益尖銳地凸顯出來。作為學校教育的最頂層,筆者認為當代大學教育對此類社會問題的發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大多數教育者在育“才”的同時卻忽略了育“人”這一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了解大學人文素養教育的現狀并提供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為了詳細說明大學人文素養教育的現狀,首先,請看筆者對所在學校學生的一個調查情況。本次調查采用問卷的形式,共發放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565份。從問卷的難易程度、發放比例到學生回答的真實性、數據統計的結果看,此次調查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狀況。現將調查結果分析總結如下。
一、人文知識掌握了解情況
在問卷中,設計了7道題目來考察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知識及相關能力,內容涉及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方面。對藝術文化方面的考察(非藝術系學生參與)最讓人擔憂,只有5%左右的同學表示了解,絕大多數的同學表示略有所知,還有相當一部分基本一無所知。由此可見,大學生對藝術文化的了解最為薄弱,很多學生在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方面的知識幾乎為零,可以說在整個人文素質教育中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這也直接影響到當代大學生的審美素質與審美能力。
歷史哲學方面(非歷史哲學系學生參與),當被問及是否閱讀過二十四史或經典著作時,有超過半數同學表示沒有讀過,30%的同學對此不感興趣,只有12%的同學表示閱讀過一些,由此可以看出,盡管大學均設置了中國近代史綱要、理論等課程,但同學們明顯缺乏學習的熱情,對有關歷史哲學方面的課程興趣度低。
為了解當代大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了解及熟悉程度(非中文系學生參與),設計了三道選擇題,要求大學生將文學作品與作者相對應,作品的選取涉及古今中外的名著。調查結果顯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這道題得到滿分,說明這些同學有比較廣泛的閱讀面,其余同學多數是錯1到2題,錯誤主要集中在古代作品和外國文學作品上。現當代文學由于距離較近,閱讀上較少障礙,學生對現當代文學的了解相應比對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的多些。附表: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令人擔憂,文史哲尤其是藝術方面的知識積累相當薄弱,無法適應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
2.人文修養、價值觀方面
個人的人文修養比較集中地體現在其日常行為和價值觀念上,因此,通過對當地大學生日常行為和價值觀念的調查,可以比較充分地了解這一群體的人文素養情況。
二、對大學生日常行為及價值觀的調查
個人的人文修養比較集中的體現在其日常行為和價值觀念上,因此,通過對當前大學生日常行為和價值觀念的調查,可以比較充分地了解這一群體的人文素養情況。
從以上調查表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在人際關系處理、社會責任擔當、人生理想的選擇等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只有不到20%的學生表示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為,90%左右的學生從沒參與過志愿者活動,33%的學生將個人理想置于社會理想之上,且大多數人都選擇追求一種安逸舒適的生活。因此,如何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已是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
三、針對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普遍缺失的現狀,采取措施如下
(一)創新課程體系,多渠道實施人文素養教育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主要實施方式,因此,在大學教育中,人文素養教育的落實首先也應通過教學來實現。有專家指出,在大專院校中,人文社科類課程在學校課程機構中所占比重應不應低于l/3[2],但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高校人文課程總體不足1/5,所以各類大學都應該適應高教發展的需要,廣泛增設人文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方面的學科課程,這也正是發達國家加強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徑。事實上,國外一些著名大學,如哈佛大學早在1978年公布的《公共基礎課程方案》中就明確規定,全體學生要學習“人文藝術”、“歷史”、“社會哲學分析”、“國外語言文化”以及數學和自然科學等基礎課,這些課程約占總課程學分的1/3[2]。但現階段,由于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理念,所以追求人才的職業性、實用性和實踐性也成為其顯著特點。在這類院校中,要想真正讓人文素養教育落到實處,就必須依托已有的文科學科,將一系列人文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允許并倡導理工科學生選修人文學科課程,進行通識教育。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一方面在全校范圍內開設“大學語文”的必修課,另一方面,鼓勵中文、歷史、藝術系老師開設全校范圍內的“公選課”,如“戲劇影視文學研究”、“中國新詩研究”、“桂東南民間音樂研究”等等。通過這些人文課程的開設,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拓展了他們的學術視野,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發展。
除了通識課程的設置外,在專業課程中滲透人文精神,將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也是非常必要的。現代社會廣泛需求的是,既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的復合型人才,這就對我們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努力挖掘豐富的人文教育內容,并把它們滲透到專業課程的教育中去,從而實現學科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達到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會與整合。在講授專業課的同時,可以講解本學科的發展史,讓學生了解所學理論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介紹學科發展過程中優秀科學家獻身真理的感人事跡,以激發學生產生崇高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展望學科領域內技術的應用前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技術價值觀。‘起于知識、啟迪精神、滲透美育、行為互動、營造氛圍、以悟導悟、以人為本、止于境界’,”[3]從而讓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二)建構良好的校園文化,潤物無聲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民主和教育》中指出:“社會環境無意識、不設任何目的地發揮著教育和塑造的影響。”[4]大學校園環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環境,它包括了校園的物質環境、制度環境和人文精神環境。一般而言,每所大學因歷史沿革、地理環境、民情風俗的不同而具有獨異的個性,這種個性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她懷抱中得每一個學子,因此可以說,有什么樣的校園文化就會培養出什么類型的學生。為了發揮客觀環境潤物無聲的作用,大學校園文化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展現。例如,在校園的建筑設計和人文景觀的建設上,應盡量經典、健康、昂揚,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引導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像清華大學的校訓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大學的“學術自由、兼容并包”就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為此不懈奮斗。此外,很多師范類院校中的孔子塑像,也默默地強化著師范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人格素養。
在亭臺樓榭這些基本的硬件環境之外,校園的文化社團和文化講座也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兩條重要途徑。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報刊、廣播、電視臺、宣傳欄、警示牌宣傳“八榮八恥”、“中國夢”等主流文化意識形態,營造和諧、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同時,對學生自發組織的一些文化社團或文化活動,譬如“文學社”、“英語角”、“舞蹈隊”等,教師也可以因勢利導,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中來,并從中鍛煉自己。校園文化是課堂教學之外的有益補充,除了利用本身的文化社團這些資源之外,學校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形式多樣的人文講壇,啟迪學生思維,提升整個學校的人文精神品位。如北京大學開展的“中華之光系列講座”、“藝術教育精品系列講座”、“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系列講座”;華中理工大學自1994年起,邀請楊振寧、錢學森、季羨林、楊叔子等海內外著名學者登上人文講壇,連續舉辦了400多期精彩的人文講座,并于1996年出版了被譽為“重塑中國大學人文精神之力作”的《中國大學人文啟示錄》,以及杭州師范大學承辦的“浙江人文大講堂”等都深受大學生的青睞,在校園傳為佳話[5]。
(三)利用網絡平臺,為人文教育提供新途徑
在數字化時代,網絡教育已日益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2010年7月提供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0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2億人,普及率達到31.8%,手機網民則增至2.77億人,成為拉動中國總體網民規模攀升的主要動力。而龐大的網民規模的最大構成群體是學生,高達30.7%。活躍在互聯網上的25歲以下的青年網民中,大學生又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6]。因此,如何利用網絡平臺,發揮它的優勢,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已成為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和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利用網絡媒介,加強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注重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提升及影響傳播。教師的人文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所培養的學生,因此以良好的職業形象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教師的重要職責。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共享的特點,將本校優秀教師和外校名師的課堂教學展示出來,用名家的人文素養感染激勵學生。例如,全國百家名師桑新民的授課實況就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典范,他在講課中穿插文學、歷史、攝影、藝術知識,多媒體課件中鏈接電子大百科全書及各種樂器的演奏等,他風趣的語言魅力,豐厚的文化底蘊,互動的課堂形式,美觀的多媒體課件,配樂詩朗誦和攝影圖片展,形成了他獨特的教學藝術魅力,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受到了文學和藝術的熏陶,激發了學生自覺培養人文素養的意識和興趣[7]。二是提升學生的網絡素養,增強他們的辨識力和自控力。了解網絡方能最好的運用網絡,所以有必要通過課堂教育向學生講授媒介的基本性質、功能、特征,讓他們具備甄別網絡信息的最起碼的能力。第三是教育工作者應盡快地建設好校園網絡系統,屏蔽網絡上一些亂七八糟的、負面的信息,盡量為廣大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導向,以一種積極的輿論引導大學生的成長。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網絡媒體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肩負重大責任。我們要認真貫徹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以更加高度的自覺擔負起推動網絡文化繁榮發展的歷史任務,以更加強烈的自信把握好網絡文化發展的難得機遇,以更加有力的舉措來落實發展健康向上網絡文化的各項任務。”因此,我們應嚴格按照這一方針的指導,加強網絡文化建設。
總之,人文素養教育在當代大學教育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性,并以切實有力的措施改變育人環境,培養出既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蘊又有良好的專業技能的有用之才,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季慧.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芻議[J].佳木斯大學學報,2002(5).
[2]顧明遠.人文教育在高等學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3]董婧.論和諧社會視域下的大學人文教育[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0.
[4]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曹金祥.我國大學人文教育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