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詩歌散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02:45: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情詩歌散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以《雨霖鈴》閱讀教學為例:
這是一課時的教學,課前學生已預習過課文,疏通完字詞。教學目標定位在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了解融情入景、虛實相生的藝術特色。課上進行有效的誦讀指導,并明確了這首詞的主旨是傷離別。之后,創設問題情境:
1 圍繞“別”字,詞人如何展開描寫
學生似乎有些茫然,筆者進一步提示:從時間層面思考。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筆者輔以詳細的字句分析。如“寒蟬凄切”,“孟秋之月,寒蟬鳴”,詞人點明節令;柳與蟬自古就有不解之緣,“拂水飄飄送行色”,“高柳亂蟬嘶”,“寒蟬”暗指離別。再用情語對開頭三句作小結: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
學生發言,教師點拔中明確――別前、勾勒環境別時、摹寫情態別后、展開想象
2 分析上下闋景色的不同,掌握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寫法
學生回顧上闕,分析藝術手法……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勾新連舊,引導學生進入詩歌境界中,本是詩歌教學的有效手段;詩意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語本是升華學生對作品情感體驗的有效方法。但是,課堂中預設的兩個問題,在學生的發言和教師的分析中,似乎有內容的重復,學生間或流露的茫然表情,又讓筆者不安。反思中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字字分析,句句落實,出現過淺、過細、過多、過濫的繁雜細碎的“問題”,這些碎問碎答,使課堂松散而瑣碎,使學生忙亂而茫然;忽視這首詞文意貫一、血肉交融的一面。實際上,筆者以自己對文本的解讀來“駕馭”學生的閱讀活動,通過所謂的“問題”,將他們一步步引入筆者的閱讀結論中,而缺少學生自主閱讀體悟的空間。置身于類似的課堂中,學生總有“云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的無所適從,這是詩歌閱讀教學效率低下的表現。
那么如何避免詩歌閱讀教學的低效或無效提問以提高詩歌閱讀教學效率呢?筆者認為,關鍵在于課堂提問的設計,尤其是能使課堂教學中的閱讀與互動活動都是圍繞它展開的,在詩歌閱讀教學過程起主導、支撐作用,能從整體參與性上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理解、創造的重要的提問或問題,即“一問抵多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課堂教學的“主問題”。
3 仍以筆者反思后調整的《雨霖鈴》閱讀教學為例
在明確了這首詞的主旨是傷離別之后,提出問題:作者是怎樣寫“離別”“惜別”“傷別”的?
要求:閱讀全詞,思考后擬出發言要點。
“離別”“惜別”“傷別”三個詞吸引學生的視線,激發其探究的興趣:“離別”是一個事件,更側重客觀的描寫;而“惜別”“傷別”即融有依依惜別、憂傷惆悵之情,側重情感體驗。這提醒學生關注景與情,而“怎樣寫”則提醒學生關注方法。詞人通過寒蟬、長亭、驟雨等景物,季節、時間、氣候、地點等離境的勾勒來寫離別。而全詞上下無不沉浸著惜別和感傷,詞人描寫冷寂幽清的離別情景、營造凄冷沉郁的離別氛圍、摹寫執手無語的別時情態、預想凄清孤寂的別后情狀,不正是情與景的交融、虛與實的結合嗎?學生探究完這道題,既體驗到別情,也掌握了方法。
可以說,這個“主問題”能“一線串珠”地整體地牽動對整首詞的理解品讀,明晰課堂的教學線條,制約課堂上零碎的、頻繁的問答,有效克服詩歌閱讀教學中零敲碎打、肢解文本的弊端,學生有了課堂自主體悟閱讀時空,其整體閱讀活動得以開展,學生真正參與了“品讀”教學。
那么,在詩歌閱讀的實際教學中,如何成功設計“主問題”呢?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找準切入點:
3.1 從詩題切入:詩歌的題目往往是全詩內容的體現,尤其是題眼,可以通過它“窺一斑而見全豹”。從這個角度設計出來的主問題,能使學生準確地把握詩歌的內容和脈絡。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圍繞詩歌的題眼“歸”,設計出“詩人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的問題,詩人的情感主線就很容易把握了。
3.2 從內容切入:教學選修教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時,設計“吟詠詩韻,置身詩境,你體悟到哪些江南之美”的問題,使學生在涵詠詞作時,關注“江南之美”,從“春水碧于天”里體悟到江南景色之美;從“畫船聽雨眠”中感受江南生活之美;從“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中想像江南女子之美。這一主問題,使學生對詞作內容有了整體性把握。
3.3 從煉字切入:詩歌最能以凝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意蘊,為此特別講究煉字。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悟到煉字的妙處。教學選修教材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時,“采擷你認為煉字了得的詩句并簡析”這一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呼、窺、舉”等字,在想象中體悟分析其出神入化的藝術魅力,提高閱讀賞鑒質量。
3.4 從情感切入:鑒賞詩詞主要是把握情感、體會意境。所謂“境由心生……一切景語皆情語”,把握詩人的情感主調,以此析景悟情,水到渠成。如《聲聲慢》中抓住詩人的“愁”情,設計“析愁景悟愁情探愁因”的問題,學生將意象、意境、詞人身世等因素融入詞作賞析中,形成課堂閱讀教學主活動。
3.5 從形象入手:詩歌以表達情感為主,往往會有抒情主人公的活動,甚至也會有簡單的敘述。如鄭愁予的《錯誤》,執教者圍繞著抒情主人公“我”和“你”,設計出以下問題:“我”是誰?“你”是誰?他們發生了什么故事?又有怎樣的關系?這個主問題是課堂教學線索,牽引著學生的閱讀與思考。學生帶著問題,懷著興趣,誦讀品味詩中意象和情境;分析形象,思考表達,參與討論,聽取點撥,探究主題。
3.6 從比較入手:比較閱讀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發現問題或矛盾,啟發思維,加深認識,開闊視野,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I教材周邦彥《蘇幕遮》教學中,設計比較的問題:
①同是寫荷,杜牧與周邦彥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一)》: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周邦彥《蘇幕遮》:“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學生抓住杜牧詩中的寫荷詩句,指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周邦彥則對荷的形、神具體描繪,前者取勝在移情,后者取勝在煉字。)
②“思鄉”在古詩詞中是常寫的主題,回顧學過的思鄉詩作,對比本詩,談談它們的寫作角度有什么不同?(學生回顧《靜夜思》《春夜洛城聞笛》《泊船瓜洲》《天凈沙?秋思》《夜雨寄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學過的思鄉詩作,師生就詩人使用的意象及所表達的思鄉之情展開探討。)
再如,教學《歸園田居》時,在課堂的深化階段,設計比較評價的問題:有人說陶淵明棄官歸隱是一種消極避世的選擇,也有人說他的選擇是勇敢高潔的,閱讀下面的專家評述,議議陶淵明棄官歸隱的人生選擇?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在古今詩人之中,能夠直接面對人生的苦難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的,只有陶淵明。當然,他也不得不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道路付出了勞苦饑寒的代價。”
張銓錫《陶淵明的悲劇及其詩的思想和風格》――“陶淵明的一生表面上過得那么平淡,但卻是一個深刻的、豪壯的悲劇。陶淵明的悲劇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是偉大的詩人和渺小的社會的矛盾,是美與丑的矛盾。”
“議議陶淵明的人生選擇”,實際上是學生學習詩作之后對詩人情感的整體性拓展評鑒,專家的評述,激發學生思考,引發討論;學生的觀點,促成激烈爭論,釀造;教師的看法,深化多重對話,形成波瀾。
以上教例都以“比較”為主線,或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抓住某一詩歌鑒賞因素(或情感、或手法、或主題、或評價)設計主問題,形成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概況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同一題材詩作的不同情感、寫法的比較;②同一主題詩作的不同意象、寫法的比較;③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作品比較;④同一作者同一時期的作品比較;⑤專家學者對作者或作品的評析比較。
3.7 從寫作入手:詩歌教學除了在誦讀賞析中品味詩人情感、體察表情達意的方法外,還應該引導學生體驗詩人的情感,以彌補自己情感經驗的不足,或引起心靈的共鳴,從而體驗到某種人生情緒的極致。當然,學生受詩歌情境的感染,往往能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激起相似的情感體驗,教師要抓住這些契機,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情感體驗幻化成文字,學會詩意的生活。
選修教材《中國現代詩歌散文欣賞》“愛的心語”專題是一組愛情詩,教師課前要求學生預習詩作,并創作一首愛情詩或寫出自己的愛情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單元現代愛情組詩誦讀體悟賞析,并通過有效的鋪墊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朗誦你創作的愛情詩或談談你的愛情觀,并簡要評價自己的作品(如果是直接抒情,就請談談你要表達的情感;如果是寄情于意象,就請談談你所選擇的意象與表達的情感)。
篇2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便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而且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去干。所以,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驅力。朱光潛先生在《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一文中說:“有生活而無詩的人雖未到詩的末日,實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的事,‘哀莫大于心死’,所謂‘心死’就是對人生世相失去解悟的留戀,就是對于詩無興趣。”看來,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是很重要的,不僅是為了能夠去品讀詩,也為今后有良好的文學素養和品位。
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呢?筆者對此做了初步的嘗試:
一.古典詩與現代歌相結合,用優美的旋律誘發對古典詩詞的興趣。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正是因為它的古老,所以離我們就更遠,也就更談不上很好的理解詩歌的思想情感了,教師上課的感覺往往是講得越多越沒勁。流行歌曲中有一部分歌曲是古典詩詞改編成歌詞,現代的中學生詩可以不讀,但流行歌曲卻是不能不聽的。所以在學習相關詩詞時,如果把這些優美的歌曲適時的引用于課堂中,一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必修四選用了柳永的《望海潮》一詞,上課伊始,我就已經在播放由林志穎演唱的《望海潮》的MTV了,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學迅速進入了課堂,優美的旋律,絕美的畫面,吸引學生情不自禁地就陷進詩詞的優美意境中去了。打下了興趣的基礎,再來理解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時,就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探索。第二遍欣賞歌曲時,大部分同學已經可以跟著旋律唱出歌詞了。還有鄧麗君演唱的《虞美人》,王菲的《明月幾時有》等歌曲,都是用原詞做的歌詞,而且旋律優美,已被大多數人認可、傳唱,用它們作為詩歌教學的手段,不僅引發了同學們學習詩歌的興趣,學生也會產生一種溯本求源的愿望,學習詩歌豈不是事半功倍!
二.以讀為本,用教師的美讀激情激趣。
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中高質量的學習,我們稱之為學習的高峰體驗。那么學生為什么會愛上一些老師的課,覺得學起來輕松有趣呢?恐怕就是該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這種課堂學習高峰體驗。由此我很主觀的認為:一個真正成功的語文教師就是一個善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的藝術家,詩歌教學中朗讀就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英國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個戰栗的心理上寫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平整的文字一樣。”在教學中,教師更要打破“一言堂”,鼓勵“群言堂”,關注、呵護每一位學生與眾不同的見解,用恰如其分、多元而人性化的語言激勵學生在讀中思索,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風格。
其次,要創設情景讓大家有興趣讀。預習時不妨運用多媒體放放合適的音樂讓大家輕輕吟誦,盡情玩味,反復體會文字所蘊含的意義,并展開豐富的聯想,從而進入美的遐思中。課堂內充滿了一種恬靜而又明朗,激情而又和諧的氣氛。只有此時在課堂上學生感到自由、輕松、和諧時,才會浮想聯翩,精神煥發,創意宣瀉,個性化閱讀才能成為現實。
再次,課堂上,教師以自己的美讀激趣更易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學生的情緒易受教師感染,特別是范讀時,聲情并茂,有時加上自創的動作,以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聲音去感染學生,這樣自然就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樂于模仿教師的言行。例如教學李清照《聲聲慢》這首詞,從音響角度效果看,上片的七對疊字的運用,仿如一個女子在那里長噓短嘆,淚如雨注,很好地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凄苦、復雜而深細的心理。這七對疊字有三層意思:“尋尋覓覓”是內心情感引起的外部動作,“冷冷清清”是環境氣氛,也是心中感受,“凄凄慘慘戚戚”是由輕轉重、由淺入深的真切體驗。讀時可分成七個節拍,節奏由慢到快,讓人讀罷,心境悲然。詞下片“點點滴滴”再疊與前映照呼應,寫出了“愁”之多而深。詞中三個感嘆號,使得作者的情思一次比一次更加顯得無奈而痛苦。一個反問句,不只是問“天”問“地”,更是問茫茫“人生”,問“現實”,問“國運”。在誦讀本詩時要注意以上特色的恰當處理,如能選擇相應的音樂伴讀,其教學效果無疑將產生強大的共鳴和反饋,這就是所謂的“美讀”。通過美讀,不難感悟到這首《聲聲慢》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聲音塑造形象的,也只有美讀,才能讓學生體味到當時李清照那種喪夫之痛與家國殘破、故土難回的深切哀痛凝聚交織的復雜心境。
教師美讀后,再指導學生進行各種方式的自讀,相信他們早已躍躍欲試啦!
三.探究學習,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詩歌的樂趣。
從近幾年高考題形來看,詩歌題型分值逐年增加,1998年至1999年僅為6分,2000、2001年均為古詩詞與現代詩歌各一首,合為9分,2002、2003年均為古詩詞鑒賞6分,補全名句4分,合為10分。2011年則是古詩詞鑒賞8分,補全名句6分,合為14分。為了逐年增分的詩歌鑒賞,我們的詩歌教學往往是追分逐末,除了重抓背誦,就是做大量的習題。總是在被動的記誦知識點,毫無趣味可言。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那學習的效果一定不一樣。
探究法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法,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探索問題的學習方式。而詩詞本身的特點使探究法在這一領域的運用具有可行性。詩歌的語言凝練含蓄,結構跳躍,留有的“意義空白”比其它文學形式更多。“凡詩惡淺露而貴含蓄,淺露則陋,含蓄則令人再三咀嚼而有余味。”(吳景旭《歷代詩話》)含蓄是詩歌的藝術魅力所在,讀者在閱讀詩的過程中想象探究的空間很大。因此在教學中探究手法的運用是極有可行性的。
以往我們在教學中習慣于一開始就介紹作者,講解背景。這些傳統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學習詩歌時,只在下面聽老師干巴巴的講解,有很多同學感到枯燥、抽象,喪失了學習的興趣。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三必修四課文都選有經典的詩詞,我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教授這些詩詞。關于文學常識,作者和背景的介紹我都提供條件讓學生自己去查找,課上由各組派代表交流,老師僅作補充。這樣一來,關于作者的內容都是學生自己體會的,印象肯定比教師照本宣科的讀深刻得多。至于對課文的理解可讓學生在深入研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展開辯論,進行探究。如《錦瑟》一詩的主題辯論。金代詩人元好問《論詩絕句》:“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五十年。詩家總愛西良好,獨恨無人作鄭箋。”《錦瑟》是政治諷喻詩還是自傷之辭?是悼亡詩還是純粹的愛情詩?歷來沒有統一的說法,這樣的作品最適合讓學生在自我深入解讀的基礎上進行辯論,以期對詩歌有更深切的理解。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集相關資料,得出四種觀點:情詩說,描摹音樂之作,悼亡詩,客中思家之作。學生在辯論過程中,不斷地研讀課文,不斷地自主探索來獲取自己的答案。結論雖因個體差異而多元,但語文探究并不奢望學生獲得多少學術性成果,而在于探究的過程,這是探究的本質所在,學生養成了科學的精神和態度,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愛質疑,善推敲,肯咀嚼。我想這些方法將會使他們受益終身。從自主習得的成功中慢慢培養起對詩歌的興趣。
以上所說的幾種方法在詩歌教學中有時可以同時使用,有時可以側重運用其中一種或幾種方法。在教學中,如果始終都圍繞以“趣”來帶動學生學習詩歌的主動性,使其思想上得到啟發,感情上得到滿足,產生美的情緒體驗,我們所提倡的高效課堂就不會再是一句空口號了!
參考文獻:
[1]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師》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
[2]鄭桂華:《語文有效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