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享受孤獨范文
時間:2023-04-04 20:17: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會享受孤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是個60多歲的人,退休前在一個機關工作。剛退休那會,還感覺不錯,輕輕松松的,自由自在的,挺好。可是,后來越來越不行了,越來越感覺不好了,最大的難題是孤獨和寂寞。
實在孤獨寂寞了,有時候我就去單位轉轉。可是沒去幾次,就感覺不能再去了。每次到單位里,先前年輕的同事們看到我,又是讓座,又是倒茶,讓我明顯感到,自己不再是這里的主人,而成了十足的客人,大家對我已經像招待客人一樣了。一個退休的人,怎能總給人家添麻煩?
于是,就繼續悶在家里。可是,習慣了忙忙碌碌,一個人悶在家里太清靜,太清閑,于是,體驗到了孤獨感和寂寞感。遠離了工作,遠離了人群,遠離了外面的世界。孩子們又離我們挺遠的,很難常回家來。老伴常常出去買菜,和老姐妹們說說笑笑的。我一個人在家里,無所事事,手足無措,有時候簡直是轉磨磨,不知道怎樣打發時間,竟是那樣的孤獨難耐!
其實說起來,許多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辦。我想問您的是,人退休之后該怎樣面對孤獨,怎樣進行自我調節?
[老馬分析:面對孤獨感受因人而異]
心理咨詢中發現,生活中確有不少老人像案例中的老先生一樣,心靈被孤獨感所包圍。有專家曾對13963名城市老人調查,發現40%的老人有明顯孤獨感。另有大型調查的結果是,60%的老人經常感到內心孤獨和寂寞。數字雖然不盡相同,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老年人告別社會重返家庭后,孩子們又離開了自己,難免感受到孤獨。有時候,這種孤獨感也是很難受的。
但是,問題還有另一面。面對孤獨的感受可以因人而異。有的老年人在孤獨中感到空虛難耐,有的則能從中獲得獨特的樂趣和享受。這是因為,客觀環境并不能決定人的情緒,人們對環境的認識與態度才能決定自己的情緒。因此面對退休后的老年生活,需要積極的自我心理調節。幫老年人擺脫孤寂的困擾,固然需要有家庭和社會的關注,但更需要老年人自身學會解脫,學會把忍受孤獨變成享受孤獨。這應該是老年人的一個必修課。
很高興,案例中的老先生明白這個道理,已經想到了關鍵是要好好進行自我心理調節。這也正是大家所關心的。既然如此,我們就少說道理,多找找辦法。
[老馬支招:學會享受孤獨]
那么,老年朋友面對孤獨,有哪些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呢?
一個是認知調節法。
首先要看到,子女“離巢”是必然趨勢。子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從父母身邊獨立出去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應該是子女成熟的標志。如果孩子長大了,事事處處都離不開父母,長期與父母住在一起,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現。所以,老年人應該為子女的離巢而感到高興。還應該看到,退休,從社會舞臺退下來,也是人生的必然。只要安排得好,一樣可以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
一個是行為調節法。
當自己感到孤獨時,可以制定一個計劃,向自己布置不同難度的交往任務。開始時,交往任務可以簡單一些,然后逐漸加強交往的難度。比如,第一星期,每天與同事鄰居聊天10分鐘。第二星期,每天與他人聊天20分鐘,并與其中的一位多聊10分鐘。第三星期,保持上一星期的交友時間,找其中的一位做不計時間的隨意談心。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時間,找其中的幾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時間,積極參加各種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活動。第六星期,嘗試與陌生的人交往。在與各種人的交往過程中,尊重別人的特點與習慣,努力與人和睦相處。同時,既要善于幫助他人,又要善于求助于人,從中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真誠的友誼。當然,您的感覺很對頭,單位里一般就不去為好了。
一個是婚姻調節法。
少年夫妻老來伴,夫妻才是真正終身的伴侶。孩子離巢,老年夫婦應該及時地將情感轉向老伴,夫婦倆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余暇活動,加強夫妻情感交流,進一步改善夫妻關系,以此來填補因子女離巢而留下來的“真空”。比如老伴買菜,您就不妨陪著。如果是喪偶老人,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考慮再婚,重建家庭,使自己的情感有可靠的寄托,擺脫孤獨。
一個是生活調節法。
這有兩層意思。子女離家建立新的生活后,還應該繼續加強與子女的聯系,盡量增強兩代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給他們更多的體貼和幫助,吸引他們經常回家來團聚。條件許可,老人也可以在兒女家輪流住,以免獨守空房。這是一個意思。再一個意思,是擴大自己的興趣愛好,開拓新的業余生活,從看書、習字、畫畫、練琴、打拳、擊劍、種花、飼養動物等活動中,獲得樂趣。從事這些活動時,即便也是一個人,但是,全身心投入進去的時候,孤獨感就會悄然消散了。
一個是享受調節法。
篇2
馬老師:
您好!我是個60多歲的人,退休前在一個機關工作。剛退休那會,還感覺不錯,輕輕松松的,自由自在的,挺好。可是,后來越來越不行了,越來越感覺不好了,最大的難題是孤獨和寂寞。
實在孤獨寂寞了,有時候我就去單位轉轉。可是沒去幾次,就感覺不能再去了。每次到單位里,先前年輕的同事們看到我,又是讓座,又是倒茶,讓我明顯感到,自己不再是這里的主人,而成了十足的客人,大家對我已經像招待客人一樣了。一個退休的人,怎能總給人家添麻煩?
于是,就繼續悶在家里。可是,習慣了忙忙碌碌,一個人悶在家里太清靜,太清閑,于是,體驗到了孤獨感和寂寞感。遠離了工作,遠離了人群,遠離了外面的世界。孩子們又離我們挺遠的,很難常回家來。老伴常常出去買菜,和老姐妹們說說笑笑的。我一個人在家里,無所事事,手足無措,有時候簡直是轉磨磨,不知道怎樣打發時間,竟是那樣的孤獨難耐!其實說起來,許多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辦。我想問您的是,人退休之后該怎樣面對孤獨,怎樣進行自我調節?
您的讀者劉玉華
劉玉華先生:
您好!心理咨詢中發現,生活中確有不少老人像您一樣,心靈被孤獨感所包圍。有專家曾對13963名城市老人調查,發現40%的老人有明顯孤獨感。老年人告別社會重返家庭后,孩子們又離開了自己,難免感受到孤獨。有時候,這種孤獨感也是很難受的,因此需要積極的自我調節。很高興,您明白這個道理,已經想到了關鍵是要好好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既然如此,我們就少說道理,多找找辦法。
老年朋友面對孤獨,有哪些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呢?
一個是認知調節法。
首先要看到,子女“離巢”是必然趨勢。子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從父母身邊獨立出去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應該是子女成熟的標志。如果孩子長大了,事事處處都離不開父母,長期與父母住在一起,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現。所以,老年人應該為子女的離巢而感到高興。還應該看到,退休,從社會舞臺退下來,也是人生的必然。只要安排得好,一樣可以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
一個是行為調節法。
當自己感到孤獨時,可以制定一個計劃,向自己布置不同難度的交往任務。開始時,交往任務可以簡單一些,然后逐漸加強交往的難度。比如,第一星期,每天與同事鄰居聊天10分鐘。第二星期,每天與他人聊天20分鐘,并與其中的一位多聊10分鐘。第三星期,保持上一星期的交友時間,找其中的一位做不計時間的隨意談心。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時間,找其中的幾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時間,積極參加各種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活動。第六星期,嘗試與陌生的人交往。在與各種人的交往過程中,尊重別人的特點與習慣,努力與人和睦相處。同時,既要善于幫助他人,又要善于求助于人,從中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真誠的友誼。當然,您的感覺很對頭,單位里一般就不去為好了。
一個是婚姻調節法。
少年夫妻老來伴,夫妻才是真正終身的伴侶。孩子離巢,老年夫婦應該及時地將情感轉向老伴,夫婦倆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余暇活動,加強夫妻情感交流,進一步改善夫妻關系,以此來填補因子女離巢而留下來的“真空”。比如老伴買菜,您就不妨陪著。如果是喪偶老人,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考慮再婚,重建家庭,使自己的情感有可靠的寄托,擺脫孤獨。
一個是生活調節法。
這有兩層意思。子女離家建立新的生活后,還應該繼續加強與子女的聯系,盡量增強兩代人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給他們更多的體貼和幫助,吸引他們經常回家來團聚。條件許可,老人也可以在兒女家輪流住,以免獨守空房。這是一個意思。再一個意思,是擴大自己的興趣愛好,開拓新的業余生活,從看書、習字、畫畫、練琴、打拳、擊劍、種花、飼養動物等活動中,獲得樂趣。從事這些活動時,即便也是一個人,但是,全身心投入進去的時候,孤獨感就會悄然消散了。
一個是享受調節法。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不能離群索居,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相互交往。良好的人際交往,是人生幸福的源泉。由此說,人必須學會交往,必須具備一定得交往能力。所以,亞里士多德才斷言:“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但是,有句話說人的一半是天使,人確有神性的一面。所以,人又必須學會獨處,必須具備一定的獨處能力。交往與獨處是人的兩種基本生存狀態,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兩個方面。獨處的功夫,享受孤獨的能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篇3
——題記
人的一生其實都在走馬觀花,歲月走的多快,我們就被驅趕地多么匆忙。也許校園的白墻稍微記錄了什么風霜什么雨露,但也擋不住這部歲月戲劇。轉眼冬來冬往。
南京的三四月,和別處一樣,鳥語花香,蝶飛蜂舞,綠葉襯紅花,只是人還得不自覺避開那些一陣陣北風,在這季節,我還是有點尷尬。
早晨院子里時不時不知出處的鳥啼,讓空曠的操場顯得格外悠遠。站的發呆的球門并不在意有意無意踏進這恩典的清晨,虎視著對面一樣的自己,各自把守著一方,成為永遠的對手。
晨光中的桃花還是朦朧著雙眼,晶瑩的露珠在花瓣上走走停停。其實男人不看路邊的花也不見得多么奇怪,就像一個女人不愛動刀動槍,當然男人可以賞花,女人也可以馳騁沙場。走到他們旁邊,總是有感覺地心跳和平靜的呼吸,恐怕被拉去比美。每一朵都在爭艷,每一朵又開放地那么認真,心平氣和地聽著陽光的粒子訴說著安徒生的童話,溫和而靜謐。
容不得你打盹片時,萬物沸騰了。
這里不能比菜場更鬧,這里允許白天和晚上一樣安靜,因為這里是書生的天地,每一天都需要韜光養晦。精致的院子對于院外的你多少露出那么一絲神秘,讓你好奇,讓你不解,讓你解析。
“人要痛著出生,痛著生活,也要痛著離去。然而生命卻在央求你要勇敢,要享受……”他曾被告訴,他現在也告訴你,告訴人們那痛可以可以讓你的心變軟,讓你知道生命的冷暖。
人活著若是只是為了被恥笑,那死了何苦悲哀。
觸摸著無法掬起的陽光,繞過數不清的路口,站在白墻之內,偶爾回首白墻之外。因為我們都站在時光的縫隙,容易回憶,也容易渴望。在回憶中容易孤獨,在渴望中又渴望剛強。
“孤獨的人能干大事,干大事要有不死之心……”他曾這樣被激勵,他現在也這樣激勵你,激勵你不要陷入無限孤獨的深淵,激勵你可以感覺這種大大小小的變或不變,激勵你可以經歷那一片片黑夜。
陌生的人群也會帶來暫時的安全感,回到家你依然得面對白墻。坐在圖書館的我又何來強烈的孤獨感,不是那熟悉的的面孔,也不是我不會孤獨,因為我學會了孤獨。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孤獨的見證,每一本書現在都在稱頌曾經孤獨的靈魂。
書的味道是香的,那是書香,一種特有的香味。感覺著翻動的書頁,享受著身后送來的陽光,潔白的墻,潔白的書頁,潔白的陽光,渾然一體,此時你只想快樂,不想憂傷。
一陣陣暮色的風搖下4月的桃花,慢慢凋零,像是少女胭脂的淚,仰視著那白白的城墻,和那窗里看不見的書架,因為那里有靈魂。
篇4
許多人抱怨生活的壓力太大,感到內心浮躁,不得清閑。于是,追求清靜成了許多人的夢想,但卻害怕孤獨。而其實孤獨才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它是一首詩,一道風景,是那種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的美麗。
洗盡塵俗,褪去鉛華,在這喧囂的塵世之中,要保持心靈的清靜,必須學會享受孤獨。孤獨就像沉默少言的朋友,在清靜淡雅的房間陪你靜坐,雖然不會給你諄諄教導,但卻會引領你反思生活的本質及真諦。孤獨時你可以回味一下過去的事情,以明得失,也可以計劃一下未來,以未雨綢繆;你也可以靜下心來讀點書;讓書籍來滋養一下干枯的心田;還可以和朋友散散步、聊聊天,彌補一下失落的情感。
當你深深感受到孤獨的存在時,不妨輕輕地關上門窗,隔去外界的喧鬧,一個人獨處,細心品味孤獨的滋味,雖然它靜寂無聲,卻可以讓你更好地透視生活,在人生的大起大落面前,保持一種洞若觀火的清明和睿智。
波瀾萬丈的生活激蕩人心,令人心馳神往,但在人生的河流中,更多的則是平靜。你總要學會一個人慢慢地享受人生,總會有那么一個時刻,你是孤獨無助的。但不要害怕,因為這本身是人生給你的最高饋贈。正如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個真理,便是忠實人生,并且愛它。”那么,當孤獨來臨時,去體味它,享受它,在欣賞完夏花的絢爛之后,不妨沉下心來,品味秋夜的靜美。
篇5
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想著,前面的道路,充滿了艱辛,但我一定會堅持到最后,因為苦難背后,總會有陽光雨露的,受到太多的苦難,老天總是要眷顧一下的,否則,天便是死的。
一個人的時候,常常會想起好多的事情,沒由來的想起一些無關緊要的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然后莫名奇妙的笑。
一個人的時候,孤寂便會來陪著做伴,因為孤獨,所以寂寞,世上本就沒有誰是誰的誰。
一個人,從一個熟悉的城市,到另外一個陌生的城市的時候,坐在車上,看著外面飛速后退的樹和土地,知道自己離家鄉漸漸遠了,心中不免有一絲蒼涼和無奈。
一個人,不知道何去何從,只知道到了那里就是那里,一切隨遇而安;從此開始熟悉外面的世界、人和各種以前沒見過及沒接觸過的事情,從不會到會,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不免會犯錯誤,因為錯誤是經驗的積累。
一個人,不知道世道的黑暗、無情、和人心的險惡,只聽說過“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但不明其中的道理,看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一些世俗和其中的哲理,雖然懂的不多,還是可以在慢慢學習的。
一個人,在外面,雖然孤獨,但也有孤獨的快樂,學會享受孤獨。
一個人的時候,學會了坦然面對一切事物的心境,學會了淡然的接受。
一個人,在外面,學會了堅強,學會了照顧自己,學會了很多,很多以前從來不知道,也沒人告訴自己的東西,雖然這些看起來很淺薄,但是,畢竟這里面包含著成長的辛酸和快樂。
一個人的時候,總會默默的找個寂靜的角落,來緩解被生活壓迫的喘不過來氣的心情。
一個人的時候,總會靜靜的想一想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單純和無知。
一個人的時候,總會慢慢的等待愈合的傷口,等待著心開始變得麻木。
一個人的時候,心情總會不佳,想著自己是多么的孤獨、多么的寂寞。
一個人的時候,喜歡靜靜的追憶今生前世的事情,不知道前世是誰,今生又來尋找誰,不知道今生注定的緣分能不能到來,能不能把握得住。
一個人的時候,偶爾會想起以前的快樂時光,不快樂的,想了,就會覺得以前的自己是多么幼稚,想一想,累了,就去歇一歇。
一個人的時候,總在想著,事情是否可以變的圓滿一些,不再留下不完美的結局。
一個人的時候,把外面的全部隔絕,只想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路,該怎樣走,自己的未來是什么樣的,一些煩惱便纏著你,久久不肯離去。
一個人的時候,心煩意亂的,心情變的好差,好煩好煩,總是不知道方向在那里。
一個人的時候,看著流星在天際劃過,1秒鐘的時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想著人生不過如此,心底不免有一絲落寞,一絲莫名的憂傷,精彩的背后隱藏著的總是寂寞。
篇6
盛建生
我越來越發現,自己的性情就象一只烏龜:年復一年的蜷縮是那么的平靜,那么的安詳,好象與生俱來的一種習慣一樣。
其實,我有許多時間可以出去走走。去感受那大山的脈搏、探尋山徑的悠遠,也可以去淺嘗山泉的清甜、徜徉竹林的幽靜、撒野秋風襲過后漫山遍野的金黃。但這一切都是我孤獨時的一種憧憬和向往,即便再蠢蠢欲動時都被自己以各種理由而放棄。其實我心里明白,躊躇的就是內心,這份放不下的責任。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脆弱,我亦如此。我又何嘗不羨慕喧囂外的世界呢?責任!是責任,讓我只能去堅守。
我很清醒我自己還沒有老去,這種看似散漫的生活,只是目前的一種生活狀態。既然無力改變它,那就學會去享受它吧!有時候,一個人,一輩子,很難做幾件自己喜歡做的事,甚至連一件都做不了。既然不能選擇生活,那就得接受生活的選擇,學會堅守。學會在堅守中獨品,這份山高人為峰時的快樂。
而立與不惑間的十年,如同眨眼之間。日日重復著這般極其公式化的日子,也曾孤獨過、茫然過、困惑過、苦惱過,但最終都是以快樂而取而代之。我厭倦這種生活但我更喜歡這種生活。它讓我改變了太多太多,也改變了我太多太多!
篇7
又開始了半夜入睡的頹廢生活方式,
傍晚時分,拉開窗簾,那并不強烈的光線照射進來,
對于剛睡醒的我,那光些許刺眼,卻不失為一種享受。
打開電腦,聽著音樂,慵懶的伸個懶腰,
這樣的生活看似愜意,可也會將人逼瘋!
我,樂于享受一個人的安靜,
卻又害怕面對一個人的孤獨,
喜歡獨自躲在房間聽歌、上網、發呆,
但憎恨獨自吃飯、逛街的感覺。
我,懷念那段光陰,
自由而不孤獨,
懷念那些一起嬉鬧的人兒,
還有那個蘋果…
我,討厭那殘酷的時間,
它將一切美好的總總變的面目全非,
把那些原本很近的人,拉到兩個世界,
篇8
孤獨像張無形的網,使不甘寂寞的心靈倍受煎熬。孤獨是快樂心情的敵人,你不戰勝它,就會被它征服,陷入痛苦之中而不可自拔。所以,我們要戰勝孤獨。
要戰勝孤獨,首先要戰勝自己的自卑心理。由于覺得和別人不一樣,所以就不敢跟別人接觸,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種孤獨狀態,就像作繭自縛一樣。要沖出這層包圍著你的黑暗,必須首先沖破由自卑心理織成的繭。
其實,大可不必為了自己與別人不一樣而憂心重重,人人都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千萬個人有千萬個類型。只要你自信一些,堅強一些,鉆出自織的“繭”,你就會發現同別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難事。
要戰勝孤獨,就要多與外界交流。獨自生活并非意味著與世隔絕。你可以通過寫信、打電話等方式把心中的思想和煩惱向親友傾訴,讓溫馨的真情來驅散孤獨的陰云。當你孤獨的時候,你可以邀上同事或朋友去看一場電影或演出;或者是請幾位知心朋友來吃一頓飯,你親自下廚,炒上幾個香噴噴的小菜,這都別有一番情趣。
要戰勝孤獨,就要多想想別人,多為別人做點什么。要多想一想,你能夠給別人什么幫助,你能為別人做些什么,這樣才能打破你所處的尷尬局面。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溫暖別人的火,也會溫暖你自己。
篇9
愚 人
人生在世,總不免被世俗的喧囂所騷擾,也不免厭倦為了名利所進行的勾心斗角。于是,渴望能避開世俗的繁華,避開紅塵的喧囂,讓自己的心靈得以片刻的棲息,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和自己相處吧。
和自己相處,可以不受時間、地域以及空間的限制。你可以在烈日當空下閉目遐想,也可以在如豆孤燈旁靜坐參禪;你可以置身于熙攘繁華的鬧市中左顧右盼,也可以在鳥聲啾啾的幽林中陶冶心靈;你可以在急速行走中回味生活,當然也可以在閉目養神中享受清閑。
和自己相處是一種狀態,只要心中有自己,面對自己的那份心靈,你就是在和自己相處、和自己對話。據說年輕時為了修煉自己的平靜心,而特意到鬧市中捧書而讀,倒也讀得津津有味,這不能不說是和自己相處的一種較高境界。
和自己相處不是一種孤獨。孤獨只是人的一種無助的感覺,恰如大海中的一葉小舟,找不到共鳴、覓不到知音。而和自己相處卻是生活的一種藝術,是一種調節身心的手段。和自己相處不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事逃避,也不是婉約詩人李清照“守著窗兒,怎生獨自得黑”的寂寞慨嘆,相反卻是為了不受寂寞的羈絆。
和自己相處也是一種心境。學會了獨處,便能浮生出淡泊。“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閑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淡中意趣沖夷,得心之真昧”,才能對世上的一切大徹大悟。
越是不敢獨處的人,依賴性越強,越是缺乏自立性和獨立性,越是害怕孤獨。我們也很難想象,一個不會和自己相處的人。可以很好地與別人相處;一個聽不到自己心靈的人,可以很好地感受別人的思想;一個不尊重自己的人,肯定不能夠去尊重他人。
我們必須騰出時間和自己相處,因為它給了我們繁忙生活中一份難得的閑暇,給了我們浮躁心靈一份真摯的沉淀,也給了我們忙碌的心靈一次反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和自己相處,便學會了和自己相伴,享受了翱翔于心靈世界的那一份輕靈。
不是為了生氣
篇10
我自認為不管是寂寞或是孤獨,我們得自己去想辦法解決。有時候寂寞和孤獨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因為它讓我們有了自由的思考空間,活動空間。如果你覺得無所事事,就自己找點事情做做。在家可以整理整理書房;做做清潔;看看書也行。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我們都習慣了忙,在忙后的閑暇時間里我們總覺得無所事事,寂寞無聊到了頭。閑并不是一天就呆在家里睡大覺,睡覺太多影響身體健康,也許有些朋友習慣了用睡覺打發寂寞無聊的時間。其實在忙后的閑余時間做做自己喜歡的事何嘗不是一件美事;一來打發寂寞無聊的時間、二來給自己一杯心靈的快樂汁。
我喜歡文字,更喜歡和大家分享痛苦和快樂。在寂寞孤獨無聊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敲敲鍵盤寫下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文字,是我寂寞的朋友,也是我心靈的快樂汁。
壓力不是來自己也不是來自別人,而是來自于生活。為了生活,為了生存,我們任勞任怨,摒棄了曾經的那些夢想。是寂寞給我們心靈放了個假,為什么不用這個小假期溫一下那些夢想呢!
如果人生能按我們計劃的每一步走的話,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成功,每一個人都是偉人。而現實是殘酷的,成功是一條寂寞的路,只有那些不畏懼寂寞的人會走到終點。
在聊天的時候,有很多朋友都說不上班就無聊就寂寞,是啊!我們都習慣了忙碌,習慣了在茫茫人流中穿梭。誰會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多一份閑暇的心會心一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