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動物系列范文
時間:2023-03-30 18:00: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與動物系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李傳鋒;生態意識;動物小說;探勘
李傳鋒是中國著名動物小說作家,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最后一只白虎》,中短篇小說集《退役軍犬》、《動物小說選》,散文集《鶴之峰》、《夢回清江》,文藝論文集《南窗談藝》等,他的動物小說從自然和動物的角度出發,將目光始終聚焦在人與動物和諧共存、保持生態的平衡完整上,對人類傷害自然、殘殺動物的行為進行批判,在突出生態美的同時,警示人類不要破壞生態系統自身的平衡,呼吁建立一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呈現出李傳鋒的生態整體意識。
一、李傳鋒動物小說對自然的贊美和動物的喜愛
在李傳鋒的動物小說中有大量對于自然環境的描寫,不僅僅是人與動物,植物、空氣、水等也都處于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中?!吧降脑绯恳嗝烙卸嗝?,無邊的霞燒成一片胭脂色,把這山野染得光彩奪目,踩在濕濕的露水草兒上,涼酥酥的,薄霧還在樹枝上緩緩流動,空氣被濾得親甜親甜。這里沒有機械的噪音,沒有汽車攪起的灰塵,更沒有都市那種混雜而薰人的濁氣。泉水叮咚,霧幕嵐帷,整個山林就像綠色的大海,毛栗球立在主人的肩頭,在這海的深處肆意遨游?!盵1](《毛栗球》)只有在原始自然生態環境下,各個生命體才能保持最本真的生活狀態,體現出生命的美好。在《熱血》《紅豺》等小說也傳達出一種自然與人相互協調共生的生態理念。
李傳鋒在動物小說中毫不吝嗇的贊美著大自然重要的組成部分動物,對其生命懷有一種贊美和敬畏之情。在其文學世界中動物和人一樣是有著感知的獨立生命體。它們有著自己的朋友,在玩笑中感受快樂和美好,《母雞來哼兒》中的小雞、青蛙、鷂鷹幾只動物就是一個小生態圈,它們仿若人一般打鬧嬉戲,生命的美好在不經意中得以充分的體現。作者還描寫動物在生存的過程中對于生命有著無限的熱愛,在捕獵的過程中體現出生命的美,在戰斗中展現出力量的美,在面對強敵面前絕不低頭,勇敢沖鋒的精神正是物質文明下的人類所缺失的。
二、對“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
生態學強調人與自然之間整體的關系,但長期以來,人類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以主宰者的身份支配著自然環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存在物,必然地構成一切價值的尺度” [2],人類開始凌駕于自然之上,李傳鋒深刻看到了這一點,就通過遭到破壞的森林和受到傷害的動物告誡人類在追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應該尊重動物、尊重自然,表達了應順因自然,建立人與自然平衡、和諧相處的生態觀。如《最后一只白虎》《紅豺》等小說通過對現代性歷史語境下動物生存命運的描寫,譴責了人類的種種破壞行為,昭示著如果人類繼續為所欲為,一意孤行地對待動物與自然,等待人類的必將是不堪設想的嚴重后果。《母雞來哼兒》中小母雞每天生一個蛋,主人給予相應的食物,無論是人還是小母雞都很滿足,可是主人偏偏不讓來亨兒叫了,它們之間的和諧打破了,小母雞不再以叫的方式告訴女主人雞蛋的位置,最后困死在磚頭下面。《紅豺》中原本紅豺家族幫助人類驅趕野豬,和諧相處的方式被打破后,紅豺不再出現,野豬又一次肆虐莊稼,人類想起紅豺的好,卻已晚矣。人們對自然盲目式的掠奪,不加節制的開發利用必將遭到自然界的“報復”,傷害絕不是單方面的,無論擁有多么強大的武器,最終的結果都會像老疤一樣,被小白虎咬破了喉嚨!《最后一只白虎》中母虎每天要吃掉一只動物,在她追逐一群野豬時,其他動物則站在各自棲息的地方,像欣賞運動會一般欣賞這場追逐。那些身強力壯的野豬輕易地躲避了,母虎絞殺的是一只衰老而丑陋的黑母豬,生老病死,強者生存是動物界的法則。捕殺、死亡都在法則之下有序的進行,破壞生態鏈將取得惡果。
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使得完整的生態圈得到破壞。原本的共同體分裂的后果就是產生一系列的生態問題。對抗關系中貌似是人占據著主導地位,然而勝利的背后輸掉的是大自然在最初賦予人的靈性。與滅絕的動物一起消失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友愛。李傳鋒動物小說希望構建一個生態型社會。一個社會只有是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才能取得好的成果。而要達到這些,唯一的原則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堅持和諧共生。
三、李傳鋒動物小說的價值與意義
一個優秀的作家會在繁華的表層下發現隱藏的危機,始終以審視的眼光看待社會。作為一位對社會有著很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謳歌自然、贊美動物,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意識始終貫穿在李傳鋒動物小說中。他以真摯、細膩的筆法描述了一群可愛、善良的動物。對動物的美好進行描繪的同時,張揚生命的剛強力量之美,并以動物的視角對周圍環境遭到破壞的現象進行控訴,表現出對自然環境的深切關注和人文關懷。這種將自然、動物融入到文學創作中的方法,為作家提供了新的關注點,拓寬了作家的視野,深化了動物小說的主題,對以后作家的寫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人類破壞環境來換取經濟效益。大量毀壞自然生態環境而導致水土流失,珍稀動物滅絕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從哲學觀點的角度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會認識到,當前人類面臨的問題光靠科學技術是無法解決的,甚至可能會加劇問題的嚴重性”[3]。李傳鋒通過對動物小說的描寫向人們發出預警信號,呼喚大眾生態意識的覺醒,在探索中尋求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喚起人們關注生態環境、正視動物們受到的傷害,對建立平衡生態圈的生態意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自然界是人類精神生活發生和發展的源泉,人類正是在自然的的引導下,才逐步學會按照美的規律去改造和構建自己的世界?!盵4]李傳鋒動物小說傳達了對于生命的畏敬之心,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憤慨,以及希望關注生態失衡問題的迫切心情。人類現在正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唯有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樣做的前提就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在發展中尋求更好的相處方式。李傳鋒以文學創作的方式喚起人們對善待動物,反思生態問題的憂患意識。對建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有啟示作用。
【注 釋】
[1] 李傳鋒.動物小說選[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33.
[2] 雷毅,深層生態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15.
篇2
只要談起李小鏡,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數碼影像創作”或者“數碼藝術家”。李小鏡的作品永遠呈現的是從電腦里挑出來的世界,以攝影為基礎,結合真實攝影的逼真與數碼科技的虛幻,以及扎實的繪畫技法,創作出了一系列獨特的影像。從其1993年的《十二生肖》系列開始,接連著1994年的《審判》、1995年的《源》、一直發展到1996年的《108眾生相》等,都備受國際藝術界的贊譽。
從學術上定義李小鏡的作品,其作為數碼藝術先驅者的地位是合情合理的。他所用媒介非常的特殊:科技、攝影及繪畫三方面相結合,使得其作品更具視覺沖擊力和表現力,亦真亦幻的場景及充滿趣味和想象力的人物設定,讓作品更有仔細甄別和欣賞的深度。李小鏡的作品中以描繪各種各樣的人像為主體,其作品的主體不僅僅跨越了性別、國際、年齡因素,還跨越了種族、類別,以純粹的方式解剖人性,討論人類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演化進程,進行或正向或逆向的反復辯證。在信息化、全球化、工業化的今天,李小鏡以一個海外華人的身份,解構了全球性與地域性藝術家的分野,從社會學、基因學甚至傳統信仰與人生的角度探討人的本質??v觀李小鏡的作品,骨子里的精神是東方的,凸顯出的輪回、因果和善惡這些觀念;形式上卻是很西方的,多以典型的西方人像構圖來做呈現。他所運用科學技術是尖端的,但他作品里的寓意卻又是很傳統的。影像單純的背景及色調,構建出一個空靈、甚至可以說是冷漠的表象。但深究其思緒和想法卻又透露著一股人世的關懷。這種種的沖突,醞釀了一股獨特的耐人尋味。
透過李小鏡的新作品《CIRCUS/馬戲團》,藝術家力圖探討人類與自然共生的議題:人與獸、人性與獸性產生一種看似自然,卻又矛盾的循環與融合,無法定義角色互換與相融。長久以來,人類與動物共同存于地球。兩者之間卻一直存在著分割的界限。只有在馬戲團里,人和動物才能相互依存,他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還一起去旅行。當大幕拉起時,表演者使出混身解術展現出動物的原始本能,動物則努力模仿著人類的動作。這就是馬戲團。在舞臺上,人與動物角色互置,人類扮演著動物,動物更像人類;與此同時,觀眾返老還童都成了孩子。通過馬戲團,李小鏡再次挑戰著其數碼攝影創作的理念。就像是生命中任何的事物或信念一般,一切都還是要隨著時間的轉變而重新被檢驗。放下所謂的“代表風格”,再次起航,對于藝術創作者而言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能做出這種改變的人,才容易日新月異。就像莎士比亞所說的:“整個世界就是個舞臺,所有男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有下場的時候,也有上場的時候,而一個人在人生中都扮演過好幾種角色。”
李小鏡《CIRCUS/馬戲團》海外巡展已于2010年10月,在臺北的東之畫廊首次展出?!禖IRCUS/馬戲團》海外巡展――中國站首站,將于2011年的3月在上海7藝術中心與大家交流見面,敬請期待。
篇3
[關鍵詞] 《馬達加斯加3》;生態批評;自由
《馬達加斯加3:歐洲大圍捕》是一部由電腦制作的喜劇動畫片,由夢工廠與派拉蒙共同出品。本片是“馬達加斯加系列”的第三部影片,前兩部分別是《馬達加斯加》和《馬達加斯加2:逃離非洲》,這也是本系列第一步3D影片,由前兩部的導演埃里克·達內爾和科恩瑞德·弗農來共同執導?!恶R達加斯加3》劇情簡單易懂,主題積極向上,主要講述了從動物園逃脫的4位主角游歷歐洲、努力回到紐約中央公園的故事。獅子阿歷克斯、斑馬馬蒂、河馬歌莉亞和長頸鹿梅爾曼離開非洲,開始了它們的另一次“逃跑歷險記”。由于他們只單純地知道臭名昭著的黑猩猩和企鵝們,他們的計劃不可避免地出了差錯,結果發現自己在蒙特卡洛試著逃離動物控制局杜布瓦隊長的追捕時,誤打誤撞加入了一個歐洲的巡回馬戲團。經過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最終他們回到了他們朝思暮想的“家”——紐約動物園??墒窃谟螝v了幾乎大半個世界后,動物園沒有變,但他們的心已經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在柵欄外,望著當初的“家”,亞力克斯卻說:“我記得當年那塊石頭沒那么小?!痹孟脒^無數次的回家夢,到頭來并沒有向他所想的那么開心,經過了這么多,所有人都成長了,令人深思的是,和人類一樣,都回不到過去了,于是曾經的夢終于在心里落下帷幕,新的路途又將開啟。青春的回憶都將封存在那個小小的紐約動物園里,未來大門通向的是絢麗多彩的整個世界。
一、精神生態與生態批評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生態批評浪潮形成?!吧鷳B批評”最早在1978年由威廉姆·魯克爾特提出來。他在《文學與生態學:一次生態批評實驗》中就明確地提出將“文學與生態學結合起來”。這一主張開啟了生態批評研究的先河,為此后文學理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和思想范式。吳景明和張艷梅在2007年的《生態批評》一書中,做了精確的概括:生態批評作為一種文學理論范式,通過研究作家創作和文學文本,探索并反思人們的生存方式和文明的發展模式。置身于“現代之后”眾聲喧囂的文學話語之中,生態批評強調以關注自然生態的價值立場,來“指導”或“反駁”文學創作。生態批評不僅體現出批評家嚴肅的社會責任感,它的重要意義還在于徹底打開了文學研究的視野:文學批評的視野不斷向自然環境、向更廣闊的世界敞開。生態批評的出現,并逐漸走向成熟,形成了一個開放的、與自然不斷對話的體系。生態批評的活力在于它雖然立足于文學但絕不拘泥于文學,而是把批評的觸角伸向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全面反思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它不僅要解救作為人的生存環境的大自然, 而且還要還人性以自然, 從而解決人的異化問題,它的終極關懷是重建新型的人與自然合一的精神家園和物質家園, 天人合一。
生態批評的焦點不僅僅是關注我們的自然生態,隨著近些年來自然環境的惡化,社會發展的復雜性,學者們將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放在了可以深層次探索的精神層面上來,所以說拯救人類精神,凈化內心,創建和諧的生態環境尤為重要。 “精神生態批評”從精神生態的角度出發, 表現人類精神上受到的壓迫以致自我迷失, 所以說人類在拯救生態的同時還要拯救自己的心靈。著名的文藝心理學家魯樞元教授在他的《精神守望》一書中認為生態問題更多的是人的自身的問題,“自然生態” “社會生態”之上還有一個“精神生態”。這個“精神生態”關系到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人是最大的生態問題。魯樞元提出的“精神生態學”,是一門研究作為精神性存在主體(主要是人)與其生存的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他從這三個方面出發,認為人不僅是一種生物性的存在、一種社會性的存在、還是一種精神性的存在,分別對應自然生態、社會生態、精神生態,他指出:“自然生態體現為人與物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社會生態體現為人與他人的關系;精神生態則體現為人與他自己的關系。“精神生態” 是一套完整的觀念系統,包容生命與環境、人類與自然、社會與地球、精神與物質的世界觀。
精神生態批評作為時代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下生成的理論精華,是一種全新的思想范式,結合了人類內部精神和對外在宇宙的綠色憂思。英國詩人約翰·堂恩說過:“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海浪沖刷掉岸邊的一塊巖石,歐洲就少了一點;同樣地,如果一個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莊園被沖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損失,因為我同整個人類是統一的。所以什么時候也不要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敲響。”因此,堅持積極健康的生態觀已經成為一種新的世界觀,也使得我們開始重新審視人類的生存理念和行為準則,并作為一種彌漫性的背景滲透進各人文學科領域,更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二、向往自由、憧憬夢想
該影片想要給觀眾表達的另一主題是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影片中的主人公們離開非洲繞行歐洲,卻遇到續集的最大反派——動物管制局女官員杜瓦隊長。這個可怕的女人想將他們徹底殲滅,尤其是阿歷克斯,她的終極目標就是把獅頭作為戰利品掛在墻上!杜瓦隊長嗅覺靈敏,動作靈活,而且十分擅長追蹤動物,像一個有點瘋狂又充滿自信和決心的殺手。如果說這個女警官一定要將動物們趕盡殺絕,這或許觸及了人類精神層面上的丑惡的一面。這也不禁讓我們聯系到了現實中一些貪婪的人類對動物殘忍殺戮,致使多種動物的滅亡,想必這些情節對于觀眾心靈的震撼引起了我們對自己周圍所處生態環境的擔憂,呼吁人類再次站在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隊列中,一起保護我們的大自然,創建和諧的生態環境,相信大家會同意該影片也做到了這一點。
此外,該影片中馬戲團表演的那一幕場景,對于觀眾來說印象深刻。想象力豐富,畫面精美,配上一段美妙的音樂,是一場非常濃厚的文化盛宴,傳遞給觀眾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對于馬戲團成員來說,在幫助馬戲團找回信心的時候也為觀眾帶來一份意外的精神收獲?!恶R達加斯加》系列從2005年進入公眾視野以來并不是最受追崇的夢工廠動畫電影,它沒有《怪物史萊克》那么殷實的粉絲群,也缺少《功夫熊貓》一落地即刻帶給人的那種獨特的地域氣息,7年之后《馬達加斯加3》依舊以這樣的印象呈現,點到為止的宣傳,并無太多新意的劇情,吸引人的還是四個不隨時間淡化的經典形象和其所投射到人類社會的精神象征;那個在動畫之外反復被追問的問題,權益和自由,當然這不像是一部家庭娛樂片的賣點,可是它就在不經意間留下了這樣的印記——打破桎梏,尋求自由,也正因為此我們才樂此不疲地觀看《馬達加斯加》中發生的一切離奇經歷。
在這一部影片中,他們真的實現了這個夢,尤其是獅子,回家念頭是最強的,他時時刻刻都在幻想有朝一日重返以前的安逸生活??墒钱斔麄冋娴脑俅握镜絼游飯@門口時,他們竟然發現他們并沒有感到想象中的喜悅,他們曾經認為動物園是整個世界,可是現在望著它,他們才發現動物園居然很小,他們的幻想一下子變得不那么讓人興奮。經歷過大半個世界的游歷,所有人都已經不再是原來身居在小小動物園中的那個自己,因為世界的精彩早已改變了自己的心境、經歷和眼界。再次回到原點,它們卻成長了,不再留戀過去,而是決定終結這個夢想,重新開啟一段新的旅程。這個動物園也代表著我們的青春回憶,它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原來觸動人心的夢想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對自由的向往和對夢想的憧憬。
三、動物的人性化表現及其生態教育意義
該影片中人物的行為和語言有更為速食化的傾向,既然是人類社會規則的反叛者,那是否有必要讓所有動物都人性化?這一點做得比較好的是新角色的設置,從幼兒車過渡到賽車摩托的蘿莉熊,朱利安和她只是進行單向對話,她本身沒有一句臺詞,可是卻能在她身上看到電影里罕見的動物屬性。逃離一種規則卻往往陷進了另一種規則里,那就是比人更像人了,在快速的故事節奏里找到一種動物特有的靜謐也很難得。一場馬戲表演,完成了多條線索的終極合并,四位主角回到了他們闊別已久“家”,日漸蕭條的馬戲團也因“改革”而大獲成功,亞歷克斯與豹子浪漫邂逅,格洛里亞和梅爾曼加固愛情,朱利安找到真愛,重拾信心,追捕者終被捕獲,即便這場馬戲表演有些被童話的色彩,“小飛象”也跑了出來,我想看過的每一個人都不會拒絕這樣的夢幻。
不管在哪里,都是家的生活。這部電影很感人,也讓人很輕松,凈化了人類的心靈,真善美得到了贊頌。它也是一部完美的動畫片,清晰的畫面,友愛的動物,風趣的對白,豐富的表情,搞笑的動作,還有美麗的風景。整部電影看下來使人沉浸在歡樂與溫馨的回憶中,盡管其中有那么一刻會讓人有一點點傷感,但是總的來說是一場歡樂的盛宴。盡管經過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最終他們回到了他們朝思暮想的家——紐約動物園,可是在游歷了幾乎大半個世界后,動物園沒有變,但他們的心已經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獅子曾幻想過無數次的回家之夢,到頭來并沒有向他所想的那么開心,經過了這么多,所有人都成長了,都回不到過去了,于是曾經的夢終于在心里落下帷幕,新的路途又將開啟。青春的回憶都將封存在那個小小的紐約動物園里,未來大門通向的是絢麗多彩的整個世界。
這是一部充滿了友愛、關懷、歡樂、真誠的電影,對于培養孩子們健康樂觀團結友愛的良好性格非常有幫助,讓你在大笑之余心里是滿滿的感動和溫暖。該影片也寄予了成年觀眾深遠的教育意義:它寄托了精神生態的思想,在電影角色的思想和人物性格刻畫上特別強調了精神生態的重要性,傳達了一種面對生態危機的自我反思,提升了我們的生態意識,愛護環境,保護動物,萬物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 Buell Lawrence.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 魯樞元.生態文藝學[M].西安: 陜西人民出版社, 2000: 148.
[3] 魯樞元.生態批評的空間[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93.
篇4
關鍵詞:熱鬧派;兒童本位;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I28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十二生肖童話”是鄭淵潔從1986年到1992年歷時七年創作的一部系列童話故事,我國民俗文化中有十二生肖,鄭淵潔根據十二生肖創作的生肖童話故事也共有十二本書――《鼠王做壽》《牛王醉酒》《虎王出山》《兔王賣耳》《龍王鬧?!贰渡咄跆越稹贰恶R王登基》《羊王稱霸》《猴王變形》《雞王畫虎》《狗王夢游》《豬王照相》,這些生肖故事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鄭淵潔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話以中國傳統民俗文化中的生肖動物作為主要藝術形象,然而并不同于民俗生肖文化對于十二生肖動物性格的定位,童話以大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編織出一個個全新而生動的故事。鄭淵潔的童話故事不僅僅適于兒童閱讀,還往往能給成人讀者一些人生啟示。
鄭淵潔的童話有一種熱熱鬧鬧的喜劇效果,其故事想象豐富、奇特,具有極強的趣味性。由于不被現實生活的真實性所牽制,其童話故事滑稽怪誕,人物與環境多因極度的夸張而產生形變,給人一種詼諧幽默、戲謔有趣之感。兒童文學作品,尤其是趣味性極強的童話作品往往需要借助曲折熱鬧的情節來激發兒童閱讀的興趣。在鄭淵潔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話里,故事情節往往緊張熱鬧甚至是稀奇古怪,作者將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加以藝術的變形和夸張,給人一種陌生化的效果,然而,仔細體味,往往又能發現作者潛藏于夸張之下的現實關懷。如在《蛇王淘金》中,蛇王投胎為凡人阿奔,并作為凡人上幼稚園、學前班、被綁架、成為明星……故事跌宕起伏,充滿曲折趣味甚至還有一絲驚險。在這些激發閱讀興趣的曲折情節之下,作者還為兒童發出了呼聲,指出現實中家長以及學校教育給兒童帶來的種種束縛。鄭淵潔童話的熱鬧不僅得益于曲折有趣的情節,同樣得益于幽默快樂的語言。童話故事的表述、情節內容的傳達無不依靠語言這一載體,適合兒童審美趣味的語言對于兒童的閱讀很有裨益。鄭淵潔在其生肖童話中運用了一系列快樂活潑的語言,讓孩子們能夠津津有味地獲得知識。如在《牛王醉酒》中,牛王喝醉以后說話時變得斷斷續續,說話不清:“現?!F?!F在。……我。……是全?!澜纭!绲摹!拇??!?,大?!笈M?。如……果?!姓l?!瓕??!瓕υ蹅儭!??!蛔鹬?。……重,立,……即?!A?!瓐??!痹谶@些斷斷續續的話中人們不難想象到牛王東倒西歪的情狀,再加上像人一樣的酒話,令人不禁捧腹。再如,在《蛇王淘金》中,記者采訪媽媽在懷神童時愛吃什么時,寫到“媽媽一通亂侃,恨不得說自己是圣母再生,懷孕時天天吃星星,喝銀河”,講媽媽自得驕傲渴望出名的心情刻畫地淋淋盡致。
鄭淵潔童話吸引人的地方并不完全在于其熱鬧的風格,它的魅力還同樣得益于兒童本位的教育思想。鄭淵潔對兒子鄭亞旗的教育完全地體現出了其教育思想的人性化、個性化特色。鄭亞旗小學畢業之后,厭惡大陸教育方式的鄭淵潔就決定自己教育他,給他編纂了有趣的教材,通過童話故事、討論等方式完成了中學的課程。鄭淵潔的童話故事同樣體現了他的以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快樂成長為目的的兒童本位教育思想。在他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話里,鄭淵潔非常善于從兒童的角度去觀察世界,從兒童的心態與自然交往,用兒童的心靈去體會自然的奧秘?!缎±匣⑦M城》寫一只充滿兒童天真無畏心理的小老虎進城游玩,來到了幼兒園和孩子們一起游戲,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小老虎在和亞旗等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得到了孩子們和幼兒園長的真摯友誼,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小老虎的單純可愛,成人世界中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小老虎傷害,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想把小老虎捉進動物園……這些成人以固有的陳舊而殘忍的方式對待小老虎,遭到了幼兒園小朋友們的反對,最終兒童天真純潔相信善良的本性戰勝了世俗固有的思維,小老虎在盡興地游玩以后回到了山林。這篇故事以兒童的思維和眼光看待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拋去了成人世界附加的人與自然對立的模式,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體現了兒童天性的自然屬性。在十二生肖童話故事中我們發現,作者不僅主張尊重兒童的自然天性,而且主張維護兒童的權益。孩子們并不是學習的工具,也不是家長獲得尊重的手段,而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玩耍、游戲,也需要獲得家長和老師的尊重,同家長老師等成人平等相處。在《蛇王淘金》中,作家旗幟鮮明地主張維護兒童的權益。投胎凡人的蛇王享受到了家長們的疼愛,同時也受到了家長們帶來的種種束縛,他們按照自己的意志想要阿奔學外語,學書法,學音樂,他們“生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滿足”。而阿奔的反抗代表了作家的立場,他讓阿奔想著法改變家長的心態,反抗家長,從而爭取自己應有的尊重與權利。十二生肖童話在內容上充滿了現代意義的生活內容,在藝術手法上卻很少追求怪誕的表現手法,童話故事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審美傾向與審美能力,符合兒童的審美趣味,同時也體現了作家為兒童創作的兒童本位思想。
之所以說鄭淵潔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話不只適于兒童閱讀,同樣適于成人閱讀,是因為小說的一些內容體現出了作家對社會現象的深入思考。童話中令人發笑的現象其實正是現實社會的現狀,動物們性格上的缺陷也正是現實中人類言行心態的缺陷。如《鼠王做壽》中,鼠王為了自己長生不老,通過鬧鐘偷時間,然而最終仍是老死了,讓人不禁聯想到古代服食丹藥以求長生不老的君王,作者以鼠王的失敗諷刺了人類的貪婪。《虎王逗鼠》虎王屢次被老鼠欺騙卻不自知,只是因為老鼠滿足了虎王的虛榮之心,虎王的無知與昏庸令人發笑,在發笑之余不難發現虎王的無知正是人類虛榮的投影?!斗艞壨媚辍分惺澜缟系耐米硬贿h萬里聚集一起開會,因種種顧忌沒能開成會,卻在外界得到了良好的名聲。故事以極具諷刺性的筆調寫兔子們只慕虛名,無所作為,實際上批判了不務實際、徒慕虛名、把膽小懦弱當作韜光養晦的當權者。這些充滿哲理性和寓言性的故事,帶有濃郁的黑色幽默的色彩,表現出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批判和反思。
鄭淵潔的十二生肖系列童話以非凡的創造力將現實生活與幻想世界、童話王國與傳統民俗、兒童激情與社會批判有機地結合起來,豐富了童話創作的主題。他的童話擺脫了傳統說教的模式,充滿了現代生活的氣息,以滿足兒童閱讀興趣、張揚兒童個性、保護兒童權益為旨歸,體現出了作家對于兒童讀者的關懷。同時,對于現實社會現象的思考也體現出作家對于人類發展的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 鄭淵潔.十二生肖系列童話[M].湖南: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2.7
[2] 周小波.《“熱鬧派”童話源流瑣探》,浙江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
篇5
曼哥夫MANGROVE ASCENT(上行)系列是屬于比較高端系列,主要產品是一些高端的沖鋒衣褲以及背包等。本系列中利用較高端的布料和物料,選取高防水度抗拉耐磨系列原料,配合公司獨立開發的紐扣和拉鏈,以及本季度大量采用的源于阿拉斯加傳統圖案,使產品既保持了高質量同時又不失時尚。關于阿拉斯加,了解過的人都知道,這片野生的大自然的凈土擁有很多的自然生態保護地,不同的野生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這片土地本身并沒有因為現代文明的沖擊而有根本的改變。那些漂亮的民族圖騰,優美的民族圖案都被MANGROVE設計師巧妙地融于產品設計之中。
在ASCENT(上行)系列中設計師也特別重視功能特點及內部結構設計,如:可拆式的防雪裙,腋下透氣拉鏈設計,防風手袖等等。服裝適合雪地活動,如滑雪,登山等。但對于配飾毛料的選擇我們特別注重對于自然的保護,今季的阿拉斯加主題是向世人傳達一種保護自然愛護動物,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MANGROVE本身也是一個自然保護的倡導者。從上一季開始,MANGROVE的毛毛配飾就已經改用了人造毛料。
對于結構的設計,MANGROVE并沒有因為受到保護自然的約束而放棄對于時尚潮流的追求。例如該系列許多外套采用多袋式內袋設計,適合裝備多種戶外物件,例如:雪鏡、MP3、MP4等。裁剪上,男裝部分款式,特別增添活動舒適功能。調整了肩闊和夾圈,務求活動的時候有更舒適的伸展。女裝部分款式,在注意修身時尚裁剪的同時,同樣留夠了活動舒適功能的尺寸,讓女性在擁有體態美感的同時也不失自由舒展的體貼。在做工上,曼哥夫的產品從來都是高品質的,本季產品會較多地采用鐳射效果,如抓毛套頭衫加上了雷射燒花設計。防水外套上也會加上雙面膠作工及鐳射開袋等,配合阿拉斯加元素圖案使產品更加時尚感人。
本季亮點新品,增長版可束腰防水羽絨服裝,新絨毛抓毛外套。采用650+Filling Power羽絨。利用高膨脹度羽絨,增強了MANGROVE羽絨服的保暖功能和超輕概念。在面料上同樣采用高端防水面料,配合阿拉斯加民族圖騰圖案元素,主題表達非常清晰。對于自然的保護不僅僅是動物和植物,這一點MANGROVE品牌有著更深刻的理解。本季的印花T恤中同樣也大量融入了阿拉斯加的地理圖案,民族圖騰元素。強烈地向人們表達了一種愛護自然 的傳統,親近大自然的信息,增加了時尚感染力。
其實, 阿拉斯加一向被喻為“the last frontier of the wild nature”。野生大自然的一塊凈土,擁有很多自然生態環境,養育了不同的野生動物。我們的MANGROVE品牌同樣提倡向往大自然的融入,推廣環保及愛護大自然的理念,這本身也是一種情感。地球不單只人類可享有,所有的生物也可在其中自由生活,人類也應愛護及尊重動物生命。
篇6
善待豬,即是善待人自己。自然界的牛頓第三定律,就是人對自然好,自然就對人好;人不善待動物,反作用力遲早會作用到人身上。
人類總是為自身的不當行為尋找替罪羊。好比艾滋病我們找到了猴子,瘋牛病我們找到了牛,禽流感我們找到了雞,非典時期傳媒一度鎖定過果子貍,這次,我們把罪名推到了無辜的豬身上。
經濟學家估算大范圍爆發流感將造成3萬億美元的損失,并使全球GDP下降近5%,對于“過冬”的世界經濟可謂雪上加霜?!柏i流感”攪亂了世界,可這不是豬的錯。
對未知世界保持一定敬畏是明智的
盡管豬在中國十二生肖中有著衣食無憂的良好寓意,好人好福的美好象征,但也難逃背黑鍋的厄運。豬有何辜?“富貴豬”也好,“罪名豬”也好,不過是人類偏見的投射罷了。
瘟疫總有被傳媒放大的傾向。相比1918年奪去數百萬人類生命的那場流感,本次疫情雖罹難者寡,但被夸大的恐慌則重。病毒及壞消息藉全球化之力,迅速傳播。一場國際間惡名化運動,自豬開始向各個關聯國家蔓延。
經科學家有限的研究,發現新的“豬流感”病毒在基因成分中,包括了人流感、禽流感、非洲豬流感、亞洲豬流感的基因片段。國際衛生組織最后定名為“甲型HINI流感”,似乎能為豬們開脫一些“罪責”。這種莫名病毒,就像2003年的SARS,來去飄忽,至今沒有個研究結果。人類對付這個HN系列流感還沒有疫苗。這類致命病毒能藉人畜交叉傳染而升級。病毒似乎具有超人類的智慧。事實上,早在人類出現在這個星球之前,它們已存活了幾十億年。對于HN系列流感尚無特效藥,殺毒軟件永遠跟不上病毒的腳步。所謂“達菲”一類的藥物已被證實并非良藥,且具有導致精神錯亂和幻覺等嚴重的副作用。
毋寧說,病毒是大自然強制調節失衡世界的利器,每當人類失范,病毒就出現了。它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震懾,提示人類雖然貴為萬物靈長,但仍是渺小淺薄的物種。人類對未知世界保持一定敬畏是明智的。
是時候提倡一下“豬道主義”了
牛、雞、豬是人類最主要的肉食來源,也是最重要的批量化生產對象。幾十萬年在人畜之間構成一種共生關系。就豬而言已深度卷入人類文明史,有豬方為家,這是甲骨文“家”字給中國人的啟示。豬從特立獨行到被圈養,不幸大于幸運,失去尊嚴、飽受虐待。
這不是豬的獨立個案,事實上所有家畜都飽受虐待。為了現代化所謂效率和產量,雞們、牛們被拴在流水線上下蛋和產奶。馬則淪為馬戲團和旅游區的玩偶,自由與豪放精神氣質殆盡。有良心的媒體開始關心虐殺家畜的行為。比如不良商販在宰殺前強行用高壓水槍向豬腹中注水,通常這叫“注水肉”。被虐殺的家畜仇恨的怨氣會反作用到食用者而致病。西方消費者已開始拒絕購買這類肉制品。英國的動物保護組織指責麥當勞殺雞的方法太殘忍,逼得麥當勞不得不改用毒氣室殺雞。此前麥當勞的殺雞方法是將雞放入通了電流的水中,雞被電暈后再進行割喉,令雞們死亡時也無法“善終”。麥當勞在英國被迫實行了“雞道主義”。
人道主義如果單純以人為中心是不完整的。在動物保護者的意識中,人道主義應加入“獸道主義”。在家畜的飼養與宰殺中實行“雞道主義”或“豬道主義”。
篇7
滿語中的一對詞語uduwen(義為“公貔”)與jaira(義為“母貔”),二者讀音相去甚遠,可能是它們產生_的年代不相同,也有可能是它們各自蘊涵的意義不同造成的結果,這就有可能發掘詞語所反映的關于熊崇拜的文化內涵。滿語uduwen,漢譯為公貔,貔是一種像熊一樣的野獸,《五體清文鑒》將其劃分在有關熊類詞語的中間,表明滿族先人將其等同于熊。滿語ungga義為“長輩”,與uduwen讀音相近,這表明了熊與長輩、與先祖在意義上的聯系。
熊崇拜是滿一通古斯語族的最有代表性的動物信仰崇拜文化之一,這在語言中也有體現,如赫哲語稱“熊神”為“mafka sewun”,“mafka”義為“祖父”;鄂溫克語稱公熊為“amihang”,這個詞又是祖父的意思,稱母熊為“eniheng”,此詞又有“祖母”之義,表現出了滿一通古斯語族先民們視熊為祖先的無比崇敬之情。
滿語jaira義為“母貔”,與它讀音相近的一組滿語詞語如“jaria”義為“躲開”、“躲避”,iailambi義為“躲避”,jailandumbi jailanumbi義為“一齊躲避’’,jalatambi義為“只管躲避”,這表明滿族先人們對熊所產生的消極躲避的恐懼心理。滿族在狩獵時代,每天都面臨野獸的威脅,,受到熊傷害的幾率最大。先民們認為熊的能力比天大,熊的喜怒哀樂和所作所為能決定人們的命運,就對熊產生了恐懼,再發展,則產生以祈求熊不發怒侵襲、尋求熊來保護自己的心理,逐漸地由最初對熊的恐懼衍生出對熊的崇拜。在滿族一些族姓的薩滿祭規中明確說明不能用熊皮做鼓面、做偶像,認為用熊皮蒙鼓面會不敲自裂,如果鼓面崩裂,跳神諸熊神降臨時,它會大鬧神案,薩滿和主人便會遇難。
二、滿語詞語lefu與漢語詞語“熊羆”
漢語中的“熊”就是“能”,二者是古今字的關系,“熊”是后來與“能”相區別而產生的字?!澳堋惫乓魧儆谀嗄?泥母與來母讀音相近,就與lefu的相近;“熊羆”的“羆”,古音屬于幫母,與lefu的第二個音節的讀音相近,則漢語的“熊羆”與滿語的lefu是同音同義的詞語。這是漢語與滿語語言接觸的結果。
熊在中國大地上很早就出現了。殷墟出土過熊的骨骼。漢族也有熊崇拜。在中國上古時代,傳說黃帝就自稱為“有熊氏”。郭璞《爾雅注》日:“羆,似熊而長頭高腳,猛憨多力,能拔樹木?!薄稜栄拧`》:“獵者云,羆,熊之牝者,力尤猛。”百獸之王老虎尚且怕羆,羆之兇猛威武可見一斑。熊被人們視為壯毅勇武的象征,故在中國最早的古書《尚書‘康王之誥》中有日:“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義王家?!贝思匆孕芰`來比喻勇士。在漢語中,“熊虎”比喻兇猛、勇猛;“熊威”指“雄威”:“熊豹”也指勇猛;“熊魚”指珍貴之物;“熊腰”、“熊腰虎背”都形容人魁梧強壯;“雄韜豹略”則比喻高妙的用兵謀略。這些都說明,漢民族對熊也充滿了崇敬之情。漢語中,與“熊”同源的“能”字也可以說明熊的特性,如“能力”、“能耐”、“才能”及所引申的“能源”、“能量”等等都說明了人們對熊的巨大無比的力量所產生的敬畏之情。
熊體形碩大而力量無比,常被視為力量的化身。滿族薩滿神話故事中,滿族祖先神拜滿章京的大師兄就是一只黑熊,故事中描述黑熊見到樹就拔,像人拔草那么容易,它將拜滿章京關在山洞里,用大石頭堵住洞口,拜滿章京每天都努力試圖推開大石頭,最終鍛煉成為一個有驚人力氣的神人。在滿族的火祭中,熊被安排為太陽神的開路先鋒,他力大無比,勇猛,忠誠。在薩滿請神時,熊神附體后能將磨盤舉起,能將巨柳拔起,能用巨石做泥丸擲著玩耍。薩滿極力表現熊神果敢、勇猛、神力無比的特性。正表達了人們對熊的力量的崇拜心理。如果將這種崇拜心理再繼續發展下去,就成為了崇拜的偶像,成為了一種動物神,即產生圖騰崇拜?!盀槭裁磮D騰制度會與動物和植物有關呢?這是因為它們可以為人類提供食物,因為食物需求在原始人的意識中占有優先地位,能夠喚起強烈和多變的情感。”這種情感幾乎在全人類的原始社會時期都普遍存在。對于動物的敬慕和畏懼的心理好像是對立的,但實質上卻是統一的。由畏懼產生敬慕,又由敬慕產生畏懼,漢語中“敬畏”一詞很好地表達了這種心理。在當時的狩獵社會現實生產生活實踐中,熊的綜合力量和作用使薩滿教產生了熊的崇拜。
三、jukteri\juktembi、faihacambi aidan與熊祭儀式的文化說解
滿語jukteri是收在《五體清文鑒》中的詞語,義為“兩歲熊”。它的同源詞“juktembi”義為“祀神”,“jukten”義為“祀”,“jukten i boo”義為“祠堂”,“jukten i usin”義為“香火地”,可見滿語中熊與祭祀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關于熊的祭祀活動是滿族祭祀中的大事。
滿族薩滿教文化中有熊祭儀式,熊作為圖騰祖先在薩滿教中被保存下來,信仰薩滿教的人在打死熊以后要遵守各種禁忌對熊舉行隆重的風葬儀式。往回馱運,必用騸馬。祭祀時,先取小腸繞熊頭三圈,將頭割下,包上草置放于木架上。由老獵人率獵者向它叩頭,獻煙禱告,再以草煙熏,謂之“除污”。打死熊然后吃熊肉時,忌說熊是本民族人殺死,而假說是外族人所為,且須把熊之死說成是“睡覺”。對殺死熊的刀子叫做“刻爾根莖”(意為什么也割不斷的鈍刀子),打熊的槍要說成是吹的東西。吃熊肉時,大家圍坐一齊“嘎嘎”作烏鴉叫聲,就是烏鴉在吃熊肉。熊的大腦、眼球、心、肺、肝、食道,被認為是熊的靈魂所在處,都不吃。這些東西連同頭和各掌五趾以及右上肋骨兩根,由下右下肋骨三根,左上肋骨三根,左下肋骨兩根,用樺樹條捆好,并用柳條捆六道,以便風葬。風葬前要選擇東西向并排的兩棵枝葉繁茂的大松樹,中問架好橫梁,熊的尸骨,由眾人護送至葬所,把熊頭向東懸掛在橫梁上,送葬的人哭泣致哀,再三禱告,同時還得在上風處點燃火堆,用煙熏熊的尸骨以除污。在兩樹向陽而剝去部分皮,各??淌佬?將熊眼球鑲在東面樹的第六道溝兩端,并以木炭、鮮血和鮮花等涂上各種顏色。對傷害過人的熊,多不舉行風葬儀式[5]966,[61243。
薩滿教祭熊儀式很有代表性,從文化角度可對其做多方面分析,會帶給人們很多啟發意義:
第一,熊祭儀式反映先民們神人共體、共源的原始思維特點。原始先民們認為人與自然是和諧地統一的。人與動物同類,自己與所崇拜的動物是共源的。在這種思維指導下,他們認為人與動物可以有共同的情感秉性,他們可以互通感情,可以平等交流,因此才有可能產生這種祭熊儀式。為了祈求幸福生活,他們就要利用一切機會與動物交流。他們認為崇拜的動物也是人類的祖先,這與祭祖的意識是一致的。在他們看來,崇拜的動物具有祖先一樣的權威力量,這時的動物就不單純是被崇拜的對象,而且是生存在他們共同生存的社會中的一員。崇拜儀式實質是使全社會中的人都植根于共同體的具體形式以及使他們具有共同意識的具體形式,這種儀式的結果是使先民們超越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界限,達到了人與萬物的統一,達到了所有生物的總體性。
第二,祭熊儀式成為維系社會團結的力量。在這種儀式中,人們不僅打破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界限,而且使自己群體的生命意識得到強調,使他們在儀式中體會到,人與動物一體,動物的靈魂永遠活在當世之中。他們反復強調:我們都是有共同血緣的,是祖先的同舟共濟的子孫。它讓人們反復體驗和認知團結的重要性,在整個儀式中,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再一次證明群體的這種同根同源本性,使整個社會群體成員之間建立起一種純粹的倫理關系。這種倫理關系是由崇拜的動物(神)維系起來的。而且,在人群與神之間又建立起一種嚴格的互利互惠關系。先民們通過宰殺分食某種所崇拜的動物,使整個部族的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與整個部族結合成一個整體,使整個部族的關系更加穩固牢靠。在這個儀式過程中,神與人統一了,人與人統一了,他們通過分享動物肉體使他們血溶相連,從而使感性世界的精神寄托又直接導致了精神世界感性化了。
篇8
直到2000年5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朋友玩了《富爸爸,窮爸爸》書中所介紹的“現金流”的游戲,他雖然在開局抽到薪水最低的職業――門衛,但經過3個小時的鏖戰,他反而第一個跑入了投資圈,成了首富。就在那一年,他決定投資成立北京讀書人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在那個絕大部分國人尚沒有理財概念的時代,他破天荒地將《富爸爸》系列叢書和“財商”的概念引進中國,并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富爸爸》系列第一冊《富爸爸,窮爸爸》在國內發行后,連續18個月蟬聯全國圖書銷售排行榜第一名,創造了中國非文學類暢銷書在榜時間最長的紀錄。此后,他便決定用自己全部的力量來開創中國的財商教育事業。
這便是今年4月剛成立的財商人生理財顧問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湯小明先生的傳奇人生。
從《富爸爸》到“財商”教育
談起當年第一個引進《富爸爸》系列叢書,湯先生如今依然十分自豪地表示:“錢究竟是什么?怎樣才能獲得財富?怎樣分辨資產和負債?……這些嶄新的個人理財理念在當時剛剛引進的時候,的確無異于一顆重磅炸彈,啟迪了千百萬中國人的思維?!比欢鴾壬l現,中國人對金錢的理解還存在著眾多的誤區,中國人也還沒有意識到理財教育的重要性,于是“激發大眾財商”變成了他的一個夢想。為此,他在全國范圍內成立了“財商教育聯盟”,先后舉辦了多場財商研討會、訓練營、大型巡回演講與話劇演出等系列活動,掀起了一場紫色風暴,至今,《富爸爸》系列叢書在國內的讀者群已超過2000萬人,湯小明也成為中國大眾理財教育的啟蒙者和先行者。
談到“財商”的概念,湯先生認為,簡單說,財商是指一個人認識和駕馭金錢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動三個層次。觀念是指對金錢、對財富的認識和理解,知識包括投資、會計、稅務等學科的積累,行為是你形成觀念和掌握知識后的理財行動。如果說“智商”和“情商”是針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的話,那“財商”則針對的是人與錢的關系。人是社會的動物,人的一生不可能不與錢打交道,“財商”是一個成功人生必不可少的元素。
最新力作談應對次貸危機
篇9
【關鍵詞】生物 啟蒙 教學 探討
21世紀將是一個復雜多變的蓬勃發展的新世紀,因此對本世紀的人才素質、知識、能力和思想意識素養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在中學生物學的教學中,滲透和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這是我國當前中學生物學教學,以至于中學各學科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課題。幾年來,我們在教學中,注意了讓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培養生物學能力的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滲透了一些現代意識的啟蒙教育。
一、滲透競爭意識的啟蒙教育
在中學生物學中,涉及競爭的生命現象、知識和理論,已屢見不鮮,這為學生競爭意識的啟蒙教育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情境。
1.讓學生在對眾多生命現象的考察中啟蒙競爭意識。初中生物教學中有許多滲透競爭意識的情境。例如我們在教學《生物的進化》時,我們讓學生自由討論和探討生物進化的原因,讓學生從考察許許多多的生物競爭現象中,理解生物競爭的涵義,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種樹木,在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彼此爭奪著陽光、水分和營養物質;食性相同的動物,彼此爭奪著食物;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之間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這些一系列的生命現象,就是生物競爭現象。在討論中,學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的物質、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間,而彼此進行著生存競爭,這些就是一種競爭。因此,學生在學習生物競爭知識的同時,受到了競爭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競爭意識的啟蒙教育。
2.讓學生在典型復雜的生命現象的綜合分析中,深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將一些競爭的知識和理論,通過典型復雜的生命現象的綜合分析,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例如,我們讓學生共同討論分析某一草原上生活的狼、羊、牧草等生物及它們與周圍無機環境的復雜關系時,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和綜合,理解了狼與羊、羊與草彼此間的捕食關系,也理解了狼與狼之間,羊與羊之間為爭奪食物和生存空間的競爭關系,即其競爭(或斗爭)的一面;但也啟發學生理解狼捕羊,但狼又不能捕光了羊;羊吃草,但羊又不能吃光了牧草。否則,狼、羊、牧草三者會同歸于盡,毀滅了此草原生態系統??梢?,生物之間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況且狼與狼、羊與羊之間,還有群居、互助、互利、互愛的一面。這種生物之間既競爭又依存的多重性,使學生對于競爭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思考人類應如何把握和運用競爭法則來正確處理好人與大自然、人與生物界、人與人之間的復雜競爭關系呢?讓學生以平等競爭的思想,去面對一個復雜的人類社會的新情境,去面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征途,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競爭意識。
二、滲透適應意識的啟蒙教育
為了使我們的青少年學生,在未來21世紀的大風大浪中有所作為,就應該從小培養他們適應新環境的意識和能力。在教學中努力激發學生的適應意識。
我們在初中教學植物知識的同時,強調了現存的每一種植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征。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器官,都具有明顯的適應性特征。蟲媒花的顏色鮮艷、氣味芳香,適應于昆蟲傳粉。風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數量多,容易隨風飄散,適應于風力傳粉。借風傳播的種子,如蒲公英、柳樹等,果實上都生有毛絨絨的白色纖維,隨風飛揚。靠動物傳播的果實種子,如竊衣鬼、針草、蒼耳等,其果實的表面都有刺和粘液,容易附著在動物的身體上隨動物的運動而攜帶到其他地方去。動物的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都是動物在體色、外形和結構上適應周圍環境的典型實例。魚體的流線型、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用膘控制沉浮等都是與水生環境相適應的特征。蜥蜴、家兔等陸生動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體內受精等都是與陸生環境相適應的特征。在教學中,我們把這一系列生命現象及其特征,緊密地與適應思想相結合,使學生理解了現存的生物都是基本上適應其生活環境的,滲透了適應思想的啟蒙教育。作為21世紀建設者和生活者的青少年學生,必須具備各種素質、知識、能力和思想,特別應具備強烈的適應意識和多方面的適應能力,才能立足于社會,才能生存發展,才能有所作為。因此,強化了學生的適應意識,對學生產生巨大而深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滲透整體意識的啟蒙教育
篇10
小動物可以撫慰人心,使我們的生活不再枯燥無味,所有的動物都有靈性,都可以與人類交流,人與動物的感情十分微妙,一個眼神往往就是最真誠的友誼基礎。
千百年來人類飼養的寵物種類繁多,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昆蟲類、節肢類等等,眼下人們還有了QQ寵物這樣模式的虛擬寵物。
在各種寵物中貓和狗無疑是人類最為親密的寵物,在漫長的歲月中,喵星人和汪星人同人類一齊進化,一同走過,形影不離,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是人類最早的朋友。
戰場上慰藉心靈的小可愛
可能是古埃及的一名水手發現了貓的真正價值,不僅能陪伴漫長的航行,還保護了船只和海員,因為水手們發現,船上的老鼠會咬斷繩索和傳播疾病,更迷信的水手相信貓會為他們帶來好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50萬只貓上了戰場,主要任務是消滅戰壕和艦船上的老鼠,不過,在硝煙彌漫、與死神相伴的殘酷戰場上,它們也成為了士兵的寵物和吉祥物。
戰場上就有小貓Pitouchi救下比利時中尉Lekeux一命的真實故事。貓咪Pitouchi出生在戰壕里,它的母親被殺時它還非常幼小,中尉Lekeux收養了他。這一天,Lekeux偵查到德國軍隊在比利時的邊界挖了許多戰壕,于是躲在一個坑洞里繪制這些戰壕的布陣圖,他太專注了,以至于沒有注意到德國巡邏兵正在向他靠近,當他意識到時,已經太晚了。
Lekeux只能屏住呼吸,希望德國人不會看到他,這時,一個士兵大聲喊道:“洞里有人!”Lekeux知道他已經被發現了。
Pitouchi聽到喊聲,奮然從洞里躍出,德國兵被Pitouchi嚇了一跳,朝它開了兩槍,所幸Pitouchi未被擊中?!霸瓉硎侵回埌。e以為有人呢?!钡聡f笑著離開了。
Lekeux完成了圖紙,Pitouchi伏在他的肩上和他一起回到了比利時。
她是我走失的小妹妹
1992年起,為了三峽大壩的建成,110多萬移民,進行了橫跨兩個世紀的大遷徙,當時央視每天中午,播出現場跟拍的紀實性系列紀錄片,記錄那些背著行李和命運,含淚揮別世代生活的地方的人們。該系列紀錄片以最真實的鏡頭,跟隨每一戶人家,從他們邊討論邊收拾家里的壇壇罐罐、桌椅板凳,到人背車拉一步三回頭的痛楚,揪住了每一位觀眾的心。
鏡頭跟隨一戶祖孫三代的人家離開了,人去屋空。第二天,這家十來歲的男孩又回到了故居,嘴里“喵喵,喵喵,喵喵……”不停地、急切地呼喚著,原來他是來找他那被忘記的小貓咪的。小男孩從屋里找到屋外,半奔跑著找到了山林里,爬山下溝,一秒鐘也沒有停止呼喚,驚動了還沒搬走的鄰居幫著他一起找尋,終于在一個野山溝里找到了。它還那么小,不足半歲的樣子,男孩一把抱起了這只小貓,緊緊摟在懷里,用漲紅的小臉貼緊它,那般,就好像它不是一只貓,而是不小心走失的小妹妹。即使要走,也要全家人在一起,貓咪作為他的小妹妹,當然是家庭的一員,無論如何也不能丟下它。
相聚不能永久,但告別可以
老婦人安吉拉生活在一座老式別墅里,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常,一窗之隔是與她完全無關的人世:一個霸道的總是覬覦她這座別墅的富人,一個兒童音樂俱樂部,他們并沒有交集。冷清孤單的世界里,既有她對死亡的恐懼,也有她記憶中曾經的幸福與夢想。與老人相伴的只有一只她喚作Phlia的狗,安吉拉喃喃自語,自問自答,唯一的傾聽者就是那只狗。她一心掛念著自己的兒子,可最終卻是不歡而散,只有Phlia的忠誠、馴服撫慰著她的孤獨。在死亡悄然逼近的時候,安吉拉總是望向窗外的秋千,幻覺般看到孩提時一臉燦爛的兒子正歡快玩耍,啊,那從前的快樂日子。
最后,安吉拉將自己的房子無償贈給了困難重重的兒童音樂俱樂部,孩子們來了,調皮的小男生在樓下認真地沏茶,小心翼翼地端上來給老太太。不相干的少年人,帶著陌生而又親近的關愛和溫暖,隔著一扇未開啟的門,目睹了老太太的生命流失,那只叫Phlia的狗正在安吉拉的膝前不舍地注視著她……
在寧靜的搖曳著懷舊情懷的黑白光影里,這部波蘭影片《死期將至》默默地記錄著狗狗陪伴老人走過最后的彌留時光。
每一個生命都有尊嚴
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讓無數人流淚。作為一只拉布拉多犬,小Q的一生不是以賣萌獲取主人終生的關愛為目標。它從四十幾天就被迫離開母親,一歲的時候又要離開養父母。一輩子還要套上沉重的器械去為人類義務工作。但它活得獨立且有尊嚴,在一個雨夜,小Q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憤而離去。它不是一只任性的小狗,再見到渡邊先生后,它也原諒了他。這就是他們之間的羈絆,互相信任互相需要,難免也要發發牢騷鬧鬧脾氣,在這一人一狗中,小Q總是那個更寬容更大度的。小Q讓我們堅信世間的溫暖與美好以及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