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環境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21:20: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與環境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分析法的本質之前,作者認為有必要先搞清楚法和法律的區別,這對于認識環境法能否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此處所說的法是比法規、規章、條例等更加廣義的法,是自然界中的各種法則的總稱;法律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體現階級意志的規范總和。早期的馬克思從自然法學的某些觀點中吸取并指出,“法是自由的無意識的自然規律,而法律則是法的表現”。這里自由無意識的自然規律所指的法是客觀存在的法則,而不是主觀的認識,法律則是將這種無意識的自然規律變成有意識的法規,也就是說法律是立法者通過自己的大腦和筆將自己所認為的法的樣子描寫了出來,法律的樣子就取決于立法者的思想和認識。再后來,馬克思在批判黑格爾的時候指出,“法的關系正像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他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展來理解,相反他們根源于物質的生活關系”,這也就說明法的內容都是根據物質條件而變化的,物質條件的改變會引起法的表現形式和體現的意志有所變化,但是這不會改變法的本質,它所改變的都是法的表現形式———法律。
二、法的本質與環境法的本質———內容與形式的體現
作者認為,法的本質是調整關系,調整是促進、抑制、保護、協調等,它有很多種方法;關系有很多種,利益關系、身份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這種本質是客觀存在的,環境法只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有些學者提出法的本質是變化的,但是這種變化的核心是利益,法的本質是隨著利益的變化而同時發生著改變的,作者同樣認同法的本質變化的觀點,但是這種變化的根據是物質基礎,也就是生產力,這是從意識根源到物質根源的轉變。法的本質在于調整自然界中各個生物之內和生物之間的法則。法的價值、目的等都是法的本質的體現,以為在不同時期環境條件下,法的這些體現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基礎不同,所以體現的內容和形式也就不一樣。
三、環境法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宏觀方法———公法與私法的重新界定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從古羅馬時代就有法學家提出過,他的分類標準是根據法律調整的主體和調整對象是否涉及社會利益。這種劃分方法雖然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用,但它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法律公私性質的劃分應當是在一定的條件和范圍內才能夠進行的。例如經濟法、社會保障法、環境法的調整對象,就超出了傳統法律公私劃分的邊界,呈現“法律理論的基礎與社會生活的狀況極不一致的現象”。作者想指出的是,這種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是對法律的劃分,不是對法的劃分,是對意識形態的進一步區分,而不是對法這個客觀存在進行的分類。這也就說明,這種叫法是不準確的,應該是公法律和私法律。那么,以類似的標準———調整對象,對法進行分類的話,公法應該是自然之法或宇宙之法,私法應該是人類之法,私法調整人之間以及人組成的社會組織、團體、機關、國家之間的關系,公法調整其他物種之間以及人與它們的關系。
四、環境法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微觀方法———人的行為
篇2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學習生活,學習者在網絡上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控制學習過程,并進行評價和反饋,自主控制性得到充分體現。個人學習環境有助于給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提供有力支撐,幫助學習者管理自己的學習,例如自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方法、過程以及自定步調,匯聚與分享資源,發散與匯聚觀點,創新與共享知識等等。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習者的學習變得有序起來,學習者的獨立學習得到了良好的支撐
2構建個人學習環境PLE的要素
個人學習環境PLE給個體學習者帶來工具和資源,幫助學習者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這些工具和資源通常是學習者可以選擇和自身維持的,并且可以從計算機或從智能電話獲取。構建個人學習環境PLE的要素包括:合作;創建內容的工具;內容庫;簡介及產品組合;規劃與管理;評價與反思個人學習環境中的工具是指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學習工具。所謂學習工具是指有益于學習者查找、獲取和處理信息,交流協作,建構知識,以具體的方法組織并表述理解和評價學習效果的中介。個人學習環境要求學習者選擇和匯聚所需的工具以發揮工具的整體作用。一般來說,信息技術工具可分為搜索工具、整合工具、信息處理工具、工具和交流協作工具。個人學習環境的建構工具支持著個人學習環境構建的整個過程,學習者可以根據各自的學習風格、學習需求進行工具混搭。所有這些幫助管理學習的過程,例如,一個學業公文包讓學生收集完成的學業以及更正式的成果的證據,如完成學業、等級、考試成績等。學生可以選擇在何種程度上,他們希望公開這些信息,并與他們的老師,同伴,并有可能未來的雇主分享它。例如學習經驗,學習的語言,還有其他各人愿意與別人分享的信息。相關的學業公文包是一個概要文件。通常,顯示個體學習者的學習經驗,和任何學習者想要與別人分享的個人信息。協作工具允許學習者與他人交流。這樣的工具可以是專門設計來幫助學習者共同完成一個項目,比如wiki,或者他們可以使用更為通用的工具,用來提出問題。例如包括臉書等社交網站Google+,以及社交書簽工具可以分享有趣的學習網站書簽。同步工具,要求參與者進行實時交流,聊天或即時通訊(IM)等項目和互聯網協議語音(VoIP)像Skype也屬于這一類。在學習管理方面,各種計劃和監控工具幫助學習者設定目標,創建待辦事項列表,并檢查進度。例如,心智圖幫助學習者頭腦風暴和歸類需要改進的地方。期刊幫助學習者記錄和反思自己的學習,可以采取一個博客的形式,一個簡單的文本文件,或許多專用程序和應用程序。最后,內容存儲庫是學習者存儲語言學習內容,如影片(例如,通過訂閱YouTube頻道),網站(可以訂閱RSS提要),和共享文檔和文件,等等。這些工具似乎有一些重疊,但不同的工具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一個學習者可以創建一個Google+頁面,與其他學習者共享某些頁面,保持私人用于個人反思的頁面。大多數的PLE工具不是特定于語言學習,而是許多學生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的已經在使用的網站和應用程序。
3在外語教學課堂中實施PLE:技術層面需要考慮的問題
(1)教師真的需要學習如何使用這些應用軟件嗎?不一定需要,重點是鼓勵學習者自己去這樣做。你可能需要知道不同的應用軟件,比如在線共享文檔,但你不需要安裝或使用他們。在某種意義上,PLE內的工具就像在圖書館的書,你不需要閱讀所有的圖書,只要指導學習者在使用它們。比如有些鏈接到一些網站,為不同的學習目的提供良好的編譯軟件的網絡資源,這可以作為一個起點。
(2)誰創建了PLE?學習者自己創建。教師可能想使用PLE資源庫中的一些例子作為模型顯示學習者一個PLE是什么樣子和是由什么工具組成的,但創建他們的個人學習環境的責任在于學生自己。
(3)學習者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創建PLE嗎?不一定,他們需要舒適的使用技術,尤其是互聯網,但許多可用于PLE的工具通常是學習者熟悉的程序,比如社交網絡、網站、微博和論壇。對于大多數學習者來說,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支持他們的學習才是他們需要更新的技能。
4外語課堂中實施PLE對教學方面的影響
(1)實現學習者自我控制學習。最具挑戰性和最激動人心的是PLE可以對學習和課堂教學實踐產生深遠的影響。首先PLE改變了課堂上的傳統模式,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對于一些學習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新的體驗,并對這種變化提出一些的問題。在課堂實踐中,教師最好的方法是解釋PLE背后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循序漸進地布置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任務和給予充分的支持。
(2)監控個人學習。對于個人學習實踐頻繁反饋是很重要的,是額外的學習方式,起到建議進一步實踐的作用。教師可以在回復學習者的反思或記錄時提下面一般類型的后續問題:你為什么決定專注于這個語法點嗎?這項活動是否幫助你練習我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點?你還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你的同學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3)對實施PLE學習的評估。PLE不是專門針對語言學習,而是關于組織、監視和批判性反思的學習。重要的是學習者看到你重視他們花在這些任務的時間。與學習者策略的評估一樣,沒有簡單的測驗可以管理或讓你可以給的分數。盡管如此,你可以評價學習者實施PLE學習時的頻率、程度和學習者反思的深度,并作出一些有用的評論。一些老師已經成功嘗試了讓學習者的自我評估。
(4)鼓勵課外學習。從實質上講,PLE是鼓勵學生收集以學生作為主導性的學習工具的集合,如果他們是支持終身學習,學習者需要開始看到和使用它們。這只有當學習者感受到PLE是直接與他們的語言學習實踐聯系并要求利用所需工具逐漸完成超越課堂和學校任務時才行得通。學習者可以完成一組項目和報告他們的研究結果與其他學習者在線分享,其他學習者可以對他們進行評論。
篇3
(一)教學團隊科研偏差嚴重
現如今,一些科研力量正在被一些以實踐為主的職業院校所重視,可是因為缺乏對其科研特點的準確認識以及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在科研方面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是有些科研項目直接是以課題為主,缺乏與企業之間的實戰合作,不管是技術開發、成果轉化還是社會服務,能力都較為低下。其次是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特別缺少對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進而造成對實踐教育專業特點的模糊認識,不能夠以先進、多樣的教學方式執行教學任務,也不利于各項職業教育的實踐改革。最后是團隊建設的合理性要求不足,在科研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多種教師單一教學行為,各個教學團隊之間的合作寥寥無幾,這是不利于各種實踐教學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的。
(二)教學團隊合作效應低下
大部分教師沒有團隊意識,單純地將重點放在了自身的教學內容上,團隊之間的合作溝通基本為零。所以雖然存在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還是不能切實地將專業教學的合理性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造成整個的專業教學零散雜亂。與此同時,教師對整個教學團隊的認同感低下,各個教師之間缺乏信任,也會對團隊的奉獻性和忠誠度造成影響,所以很多教師為了能夠在工作中更加輕松,便安于現狀,使得團隊的集體績效得不到彰顯。
二、專兼結合教學團隊的建設
“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學團隊,指的是理論和實踐互補,愿意共同完成某項具體工作目標而開展的分工合作,彼此愿意互相承擔責任的個體專業隊伍。單從教師的層面分析,指的主要是對教師的知識、專業能力以及基本素質等的要求,也就是專業教師不但需要具備全面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需要有較強的崗位實踐經驗。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建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強化團隊建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覆蓋面較廣,在教學隊伍建設上繼續不同類型的雙師素質教師的加入,比如建造師、建筑師、設計師等。
(一)強化思政建設
從人本角度出發,強化教師團隊的思政建設,指引教師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教育觀,自覺遵守教師法規中規定的各種義務和責任。
(二)強化團隊領頭人培養
專業教學團隊的負責人在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專業教學隊伍中,屬于核心和骨干力量,也是教學團隊的負責人在一定的教學范圍中的學術成就和觀察能力,能夠切實把握住專業發展的方向,并且使用其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熟練的教學技巧以及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帶頭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不容忽視。因此,最大程度地將負責人的作用發揮出來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從制度上對其專業建設的領導職能做規范化處理,另外一方面需要從人力、物力、財力等多個方面保證其能夠加入各種學術建設活動之中,承擔青年教師的教學重擔,并且以此有效地提升學校整體師資的教學能力建設。
(三)強化教師專業能力培養
以實踐為教學目標的人才培養,要求教師不但要有良好的課堂表達能力,而且需要有過硬的實踐能力。專兼結合的師資團隊建設最主要的就是實踐節能,這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實踐活動,影響著人才質量培養,因此在團隊培養過程中需要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有足夠的重視。
三、結語
篇4
關鍵詞:新課程;農村;中小學;教與學;構建
目前,農村中小學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教育經費短缺嚴重制約著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同時由于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體素質的偏低和觀念的陳舊,不能很快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課程改革的發展。
一、重新定位農村中小學教師角色
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角色結構的復雜性。相對學生而言,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層面式的“師長、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對市場經濟、網絡時代,面對激烈的社會變革和越來越高的社會期待,面對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沖擊,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們的農村中小學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師長、同志、朋友、父母”這一層面式的角色問題,走出辦公室,融入學生之中,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努力創造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條件,在和他們進行交流對話的過程中,提供雙方交換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機會。教師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以達“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之目的。
(二)三維式的“導演、導游、導師”角色
在新課程中,角色的轉變不僅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導作用變得更加重要,這就加大了指導的難度。樹立“導師意識”;首先是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靠創造性的勞動獲得新知,并有所進步;其次是善于指導,中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夠強,情緒不夠穩定,方法還很欠缺,這就需要農村中小學教師及時有效的指導;再次,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要以有利于激發興趣、有利于發展思維、有利于培養創造能力為原則。“導演、導游、導師”三維角色三種境界,都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顯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益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構建農村中小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為了促進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使新課改在農村中小學得到有效地實施,就要優化課堂教學。構建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塊。
(一)探究準備
這是學習新知識的前提,其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準備良好的思維材料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
1.創設情景
(1)遷移學習。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做好知識、學法的鋪墊。(2)情景引入。通過復習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用日常生活中的實物、實例、游戲、故事等引入。
2.提出問題
根據新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提出要探究的問題。
(二)探究構建
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任務就是教師引導學生準備多種探究性材料;指導學生運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主動參與探究的全過程,從而獲取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可分三步:
1.獨立探究。采用嘗試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師為學生準備嘗試的材料(自學課文、操作演示、動筆練習等)和嘗試思考題(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嘗試中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嘗試,做到邊嘗試、邊思考,初步理解所學的內容。
通過學生嘗試思考,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嘗試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討論質疑的方法。在學生通過嘗試初步感知的基礎上,為了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運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各自發表不同的意見,互相提問,互相幫助,共同研究,解決問題。
討論;有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全班討論。討論的問題是新課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啟發思維的關鍵或在嘗試中遇到的問題。讓每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和不同的見解。小組討論后,再進行全班交流。
質疑;學生在討論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決的問題或在教學中重點、難點、關鍵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學生討論、質疑,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能力。
3.發現知識。學生經過嘗試、討論試練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知識歸納構建;發現學習規律,概括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這是檢測鞏固運用新知識,掌握運用學法、形成技能的環節。
1.嘗試。這是檢測新知識,運用新知識;掌握學法和運用學法的嘗試;練習內容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有助于學生運用學法和遷移學法。
練習要環繞目標,突出重點,有基本練習、綜合或專項練習、發展練習三個層次,練習要有開放性,形式要多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展。
2.評價。在學生嘗試的基礎上,讓學生互批、互評、互議,評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過師生互評,充分發揮學生協作的功能和自主學習的功能,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3.總結。一方面讓學生談這節課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另一方面教師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深化作簡明提示。
三、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拓寬農村中小學育人環境
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對傳統教育的教學方法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在教學主體、教學形式、教學氛圍等方面實現有機轉換,確保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育環境,培養學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學、尊重師長、尊重知識、尊重自然、尊重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祖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960萬平方千米的廣袤地域,為我們提拱了豐富多彩的德育內容,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針對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多樣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我們本著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貼近實際和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德育工作。大處著眼就是對各年級學生應達到什么標準有一個十分明確的要求、小處著手就是從平時抓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貼近實際、注重實效就是結合時代要求、社會環境和學生實際,扎扎實實工作,實實在在落實德育的各項措施。我們以“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為主題,緊緊圍繞發展創新的內容開展了,少先隊、團隊演講比賽活動;以“養成習慣,收獲命運”為主題開展了爭創行為規范示范班活動;以“歌唱祖國,愛我中華”為主題連續舉辦了校園藝術節,開展了爭創藝術教育特色班活動;以尊重自然,強化和諧”為主題,引導學生將愛護、保護環境與自,身文明修養相結合,開展了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動;以“珍愛生命,遵守交規”為主題,開展了尊重社會,強化規則意識的話動;以”誠信、助人、尊師、興教”為主題,開展了每學期四次的團隊觀摩話動。我們還特別重視新生人學、新隊員宣誓、校園每日常規、畢業文明離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做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相信學生的能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創造機會還給學生,開放學生的心靈世界,以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
1.給學生質疑的機會。“教學就是在沒有問題的地方產生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傳授知識。”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起點,也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項基本訓練。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敢問”,幫助學生“會問”引導學生“善問”。在問的形式上,可讓學生課前提問,供教師備課、上課;課上提問,供師生討論交流;課后提問,供大家學習探究.在問的內容上,指導學生”善問”,即把握何處問、怎么問?
2.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若要教學打動每個學生,就必須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在更多的教學環節上,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尋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選擇”的新機制,如果學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選擇,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去尋求自己的發展和提高。
3.給學生嘗試的空間。學生的知識能力不是教師給的,而是在自主嘗試、實踐探究中形成的。從模仿到探究到創造,逐步構建了以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嘗試”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定向一自學—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內化。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不會嘗試到敢于嘗試到樂于嘗試到善于嘗試,形成了自主意識、強化了探究意識,提高了受挫意識,進發了成功意識。
4.給學生創造的天地。課堂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學習與成果的展示。但是學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師、怕提問、怕學生。應該培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只有體現出這種“不怕”的精神,才能顯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學生才能敢學、敢問、敢拼、敢和教師爭辯,才能創造出一堂好課,才能實現孩子真正的發展目標。樹立我能、我會、我棒的意識,鼓勵學生自主嘗試、自主實踐、自主創造,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
(三)挖掘校本課程資源,加大學校教育合力
由于農村地域的差異,決定了農村經濟、文化的不平衡,積極探索開發一切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是提高農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徑。
1.校內資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師、一塊獎牌、一件作品、一項工程……”,若將這些統計、整理,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資源。
2.鄉土教材。“民俗民風、鄉土文化、特色產業、人才人力……”,不僅是編寫鄉土教材的基本內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它既可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又能讓受教育者看得見、摸得著,樂意接受。
3.家長交流。“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專題講座、家長學校咨詢活動……”,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增進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與交流,同時,學校也從家長那里得到了社會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從而不斷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難怪有人說家長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
4.學生活動。“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的講話、團徽下的宣誓、板報專欄、校規校訓”以及參觀、訪問、調查、競賽等有益活動,讓學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勞動之艱辛,親歷知識的需求,觸動求知的欲望。實踐活動寓教于樂,使學生從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啟智、健體”的高尚品質教育。
(四)運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很多農村學校、教師習慣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績公布于眾,然后仔細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幾位。這種做法偶爾為之,可能會給學生適度的壓力,激發學習積極性。但頻繁用這種手段,甚至將之作為控制、刺激學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災難性的。長期如此,將破壞學校教學環境,使學生始終生活在焦慮和壓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對排名靠后的學生在心理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教育無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應首先考慮到學生的利益。我們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標準,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了不同的評價形式;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認真對待;對學生的認識和實踐結果。正確的給予充分的肯定,有獨到見解的大加表揚,錯誤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評,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從閱讀資料、師生交流諸多方面得到正確的答案。由此可見,運用激勵性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四、多種途徑促進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
(一)調整農村學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動學校的發展
農村學校分布相對零散,規模小,條件差,在教育投資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把有限的資金均攤給各個學校;只能是杯水車薪。推進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資才能見效,而集中投資的前提必須是調整學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師生的“袖珍學校”,集中力量和資金建設示范化學校,因地制宜抓好“計算機、閉路電視、廣播”三網合一的“鄉鎮網”及各個學校的信息網絡建設,推動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農村“民轉公”和代課教師偏多,素質偏低,觀念相對落后,教法相對陳舊。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在建好農村學校衛星網這一“天網”和互聯網這一“地網”的同時,還要加強“人網”的建設。一是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培養培訓等方面向農村教師傾斜,吸引優秀人才到農村學校任教;二是通過發達地區對貧困農村學校的支教、城鎮和農村學校教師的輪流任教、城鎮教師定期送教下鄉等形式,共享“人網”資源;三是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四是加強學歷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農村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基本功素質;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源體系,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利用農村獨特環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農村進行新課程改革,環境、設施等并非課改教師所想象的那樣——完美無缺。然而,沒有活動場地、沒有專業教室……,時刻困擾著課改的如期進行,作為課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農村那些平凡樸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莊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諸如踢毽子、打沙包;蕩秋千、促泥鰍、扭秧歌、舞龍燈等活動;都對學生的自主參與、群體合作、情趣愛好、創新思維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組織引導得當,并加以創新改進,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
大多數農村中小學忽視校本教研,盛行分數管理。為了扭轉這種重分不重人,利益驅動代替事業追求的被動局面,必須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個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為主,通過教學反思、交流研討、集體備課、協作嘗試、說課評課、案例評選、探究創新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
(五)邀請家長走進課堂,強化家長與學校間的聯系
家庭不僅是學生溫暖的港灣,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誠邀家長與課改同行。無論是實施課改年級的教師還是其他年級的教師,都要多與家長聯系、溝通,做好宣傳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并舉行家長開放日、開放周,邀請家長走進課堂,縱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通過平等對話。在對話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篇5
一、統一認識,建立和完善教育體系
學校領導以深刻長遠的理念,充分認識到創建綠色學校的重要意義。堅持以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的思想為指導,構筑起以學校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和社會為載體,學校和環保部門共同參與的學校環境教育體制。成立了由校長孫凱任組長,各處室負責人和年級組長為成員的創建"綠色學校"活動領導小組,堅持以綠色觀念教育學生,在全校范圍內滲透可持續發展意識、環境價值觀、環境道德觀、環境參與意識與環境建設及創新意識。形成"綠色校園"-"綠色教育"-"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教育鏈條,把創建"綠色學校"、實施"綠色教育"作為落實整體素質教育、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切入點,把開展環境教育創建"綠色學校"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重視課堂主渠道,將環境教育滲透到各項活動之中
1、把環境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環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采取多種方式把環境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各教研組把環保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挖掘滲透環境教育的觀點。考試中有環境教育內容的題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環境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師生進一步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發揮了環境教育的輻射作用。構建起環境教育的課程體系。
2、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手段開展環境教育。充分利用廣播站定期廣播環保知識,利用宣傳欄定期出專刊宣傳黨和國家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張貼環保標語等。
3、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園綠化美化凈化的建設進程。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室、語音室、電腦室等,征建了運動場,校園小廣場及其附屬設施,有計劃購買花草樹木在植樹節、青年節、婦女節等節日中種植。由于有科學規劃,有每年持續植樹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學校把校園劃分成若干區域,由各班專門負責凈化并進行檢查評比。每周一小結,每月一總結,每學期一次總評比,把環境教育和愛護校園列入評選文明班級的重要條件。做好滅蚊、滅蠅、滅鼠和防病各項工作。做到校舍凈化,無衛生死角,廁所無異味,食堂符合衛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溫消毒,保證教工、學生的身心健康。
4、投身社會大課堂,環境體驗教育效果突出。我校通過以生活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采用多種環境實踐的課外、校外及社區活動促進學生環境道德和環保行為的養成。每年3月12日植樹節、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糧食日組織學生參加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等活動;通過講座、詩歌朗誦、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繪畫比賽、演講辯論、科技活動等豐富學生的環境科學知識和環境法律知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植綠護綠、垃圾分類、廢電池回收、愛鳥護鳥、綠色消費、對周邊環境進行監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環境的行動;鼓勵學生撰寫環境論文、調查報告進行環保方面的小發明、小設計,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環保知識科普小制作競賽,在市縣級比賽中均獲得驕人的成績。培養了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區開展的環境保護活動,通過不同方式向群眾宣傳環保知識,進一步增強了環保意識,培養了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高尚情操,同時也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環境、破環生態的不文明行為,促進全社會都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篇6
關鍵詞:認知;認知心理學;旅行社從業人員;旅游法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在醞釀了三十多年后,于2013年4月25日正式頒布,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旅游界的大事,也是國民生活的大事。在大眾旅游休閑時代到來的今天,旅游法的頒布關系著千千萬萬公眾旅游權利的實現和保障,《旅游法》的頒布是國家旅游發展邁出的重要而堅實的一步。旅行社從業人員是旅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旅游法》中有很大篇幅都是針對旅行社的規定,他們對新頒布的《旅游法》的認知狀況,關系到《旅游法》的實施的有效性,對國家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通過調查旅行社從業人員對于《旅游法》的認知,可以了解其對《旅游法》內容和實施情況的認知程度,為相關部門有效地實施旅游法提供第一手資料,很有實踐意義。
二、文獻回顧和概念界定
(一)近三年來關于《旅游法》的研究文獻回顧
中國旅游研究院現任院長戴斌教授(2011)在其論文《論旅游權利應是旅游立法的宗旨和目標》中指出,保障旅游權利是旅游立法的最高宗旨與根本目標,并論述了保障旅游權利應成為旅游法的核心、靈魂和法理依據。[1]曾堅(2011)也在論文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2]同年,劉紅嬰(2011)提出由法律的本質、功能出發,旅游立法不可停留在局部利益上,也不可只解決眼前的瑣碎的問題;[3]韓玉靈(2011)指出,基于我國國情,旅游法應選擇綜合立法模式;[4]王健(2011)在中國旅游發展筆談中指出,旅游作為一種綜合的社會現象,將以旅游者為核心,圍繞旅游者的需求形成一個多元系統網絡結構,旅游法要對這個結構上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進行全面綜合的調整;[5]黃健雄(2011)認為我國需要一個能夠促進旅游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并且更好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內需,更好地保護旅游經營者與旅游者合法權益的旅游法;[6]湯靜(2011)認為要以博弈的方式提供開放的對話平臺,博弈取代行政主導是促進旅游業有序發展的旅游法的關鍵理念;[7]李秀娜(2011)認為《旅游法》不僅要承載構建旅游產業綜合協調機制和旅游管理體制的重責,還要承擔旅游資源保護、開放和合理利用,規范和保障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經營活動,規范和有效管理旅游市場秩序,保障旅游者合法權益等;[8]柯永校、鄒榮標(2011)指出,旅游法應當確立市場化原則,降低旅游經營者入門檻,且應當樹立保護、實現和保障旅游者權利的宗旨;[9]汪傳才(2011)認為《旅游法》應定位為調整基本的縱向旅游法律關系的“旅游基本法”;[10]孟凡哲(2011)認為《旅游法》應當定位為對各個旅游主體都具備權威和震懾力的“硬法”;[11]樊志勇(2011)提出要強化政府主導的旅游管理機制,并在行業內部建立監督檢查體系,建立官方或民間的類似于旅游警察的執法隊伍,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公務員納入行政監督系統內;[12]楊曉紅、楊國良(2012)總結了近些年關于《旅游法》從理念到法律的演變過程,并最后指出,目前我旅游研究者對于旅游法理念以及旅游法的時代性和創新性研究明顯不足,有待加強;[13]樊英(2013)闡述了《旅游法》的四大基本原則,即國家保護原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倡導健康文明環保旅游方式的原則,旅游業和旅游經營者的經營原則。[14]
總體來說,旅游學者們都非常重視對《旅游法》理念的研究,對《旅游法》實踐過程的問題也有一定預見性研究,但對于旅游從業人員對于《旅游法》的認知尚未進行相關研究。
(二)相關概念和理論
(1)認知。“認知”是心理學界普遍使用的一個心理學術語,但是國內外心理學家在使用“認知”一詞往往含義不同。一般認為,認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認知與認識的含義基本相同,指個體通過感覺、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形式,把握客觀事物的性質和規律的認識活動。狹義的認知與記憶含義基本相同,是指個體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貯存和提取的過程。認知是個體重要的心理活動,是人的意識的集中表現。認知過程是個體認知活動的信息加工過程。認知心理學將認知過程看成一個由信息的獲得、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連續的認知操作階段組成的按一定程序進行信息加工的系統。信息的獲得就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感覺的作用就在于獲得信息。信息的編碼是將一種形式的信息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的貯存和提取、使用。個體在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認知活動中都有相應的信息編碼方式。信息的貯存就是信息在大腦中的保持,在記憶活動中,信息的儲存有多種形式。信息的提取就是依據一定的線索從記憶中尋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將它取出來。信息的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對新信息進行認知加工。在認知過程中,通過信息的編碼,外部客體的特性可以轉換為具體形象、語義或命題等形式的信息,再通過貯存,保持在大腦中。這些具體形象、語義和命題實際就是外部客體的特性在個體心理上的表現形式,是客觀現實在大腦中的反映。
(2)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20世紀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級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 它將人看作是一個信息加工的系統,認為認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覺輸入的變換、簡約、加工、存儲和使用的全過程。按照這一觀點,認知可以分解為一系列階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對輸入的信息進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單元,而反應則是這一系列階段和操作的產物。信息加工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系著。認知心理學家關心的是作為人類行為基礎的心理機制,其核心是輸入和輸出之間發生的內部心理過程。但是人們不能直接觀察內部心理過程,只能通過觀察輸入和輸出的東西來加以推測。所以,認知心理學家所用的方法就是從可觀察到的現象來推測觀察不到的心理過程。
(3)三元交互定論。“三元交互決定論”是班杜拉在吸收了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和認知心理學的有關部分的優點并批判地指出它們各自不足的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人不是單向的受內在的傾向性或者外在的環境所決定和控制的,人的內部因素、行為和外部環境三者之間既相互獨立,相互作用,又是相互決定的。[15]他提出的行為個體環境相互作用的三種模式(如圖1)。班杜拉的交互決定論是在眾多行為因果觀中獨具特色,它的獨到之處就在于把人的行為與認知因素區別開來,指出了認知因素在決定行為中的作用,在行為主義的框架內確立了認知的地位。此外,這種觀點視環境、行為、人的認知因素為相互決定的因素,注意到了人的行為及其認知因素對環境的影響,避免了行為主義的機械環境論的傾向。[16]
圖1 三元交互決定論模型
(4)旅行社從業人員。我國《旅行社管理條例》中指出:旅行社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從事旅游業務的企業。其中旅游業務是指為旅游者代辦出境、入境和簽證手續,招徠、接待旅游者,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償服務的經營活動。旅行社的營運項目通常包括了各種交通運輸票券(如機票、巴士票與船票),套裝行程,旅行保險,旅行書籍等的銷售,與國際旅行所需的證照(如護照、簽證)的咨詢代辦。最小的旅行社可能只有一人,最大的旅行社則全球都有分店。從狹義上講,旅行社從業人員是指在旅行社工作的人員,廣義上講包含旅游活動涉及的吃、住、行、游、購、娛各方面的工作人員。包括直接從業人員和間接從業人員。如領隊、導游、票務員、簽證專員、計調員(旅游操作)等。
三、研究過程
通過制定《旅行社從業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問卷》,在泉州的旅行社發放了250份問卷,回收了241份,其中有效問卷有237份,問卷有效率為98.34%;通過《旅行社從業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訪談》對14位資深旅行社從業人員進行了深度訪談,掌握了一定資料。
通過SPSS20.0統計軟件問卷進行描述性統計,針對237份有效問卷的受試者基本信息進行分析,如表1。就受試者性別來看,男、女性樣本量分別為45%、55%,男性偏多;年齡上看,20~40歲是從事旅行社旅游工作的主要人群,占87%;從受教育程度看,具有大專或本科學歷的占45%,具有高中或中專學歷的占30%,還兩者加起來超過了三分之二,而具有碩士學歷的僅一名,可見旅行社從業人員的總體受教育水平處于中等水平;從職位上看,基層員工占55%,負責人及高層領導合起來共占45%,較為平均;從工齡上看,旅行社從業人員集中在工作了兩年或三年,分別占到總被調查對象的38%和30%。在旅行社的調研中,99%的被調查者知道《旅游法》已于10月份開始實施,且對它有所了解。但,只有88.3%的旅行社工作人員從頭到尾認真閱讀了《旅游法》全文。有68.2%的旅行社在第一時間對從業人員進行了宣傳和培訓(如圖2)。
調研中有57%的旅行社從業人員對于旅行社應根據《旅游法》做出調整表示贊同,有19%被調查對象表示非常贊同,認為旅行社應盡快調整過去舊的經營模式。如圖3:
調研中有53%的旅行社從業人員認為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旅游法》相關實施細則。但,11%的旅行社從業人員對于《旅游法》的切實可行表示不贊同。37%的被調查對象對《旅游法》實施將帶來的影響表示中立。65%以上的被調查者對《旅游法》中針對旅行社的相關規定表示贊同或非常贊同。其中,49%的從業人員非常贊同《旅游法》中旅行社對導游承擔責任與義務的相關規定。31%的被調查者對《旅游法》中關于旅游服務合同的規定表示中立。關于《旅游法》中涉及的“零負團費”問題,接受調查的旅行社管理人員和導游們呈現多種態度,如圖4:
四、研究結果分析
(一)外部環境是決定旅行社從業人員認知行為的潛在因素
環境確實對行為有影響,甚至產生決定作用的影響。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及時進行《旅游法》培訓的旅行社的從業人員對于《旅游法》的基本認知總體較好,且對《旅游法》的內容均有所了解。這種作用是潛在的,只有環境和人的因素相結合,并且被適當的行為激活時,環境才能發揮這種作用。這種潛在因素包含在行為發生之前,或行為發生之后,要具體分析。在認知行為發生之前,發生在個體周圍包含在環境中的事物往往有一定的規律。人們可以根據他們和環境交往的經驗歸納出這些規律,并預期在什么情況下會產生什么結果,借此來調節人們的行為。由于人類能認識環境中事物的規律,所以不一定要直接和事物接觸才可以獲得經驗,他們可以觀察別人的行為結果,來調節自己的行為。[16]
(二)人的內部因素和環境的交互決定了旅行社從業人員的認知行為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旅行社從業人員對《旅游法》存在主動去認知的情況。因為,只有盡可能多了解法規,才能避免觸犯法規。人既不是完全受環境控制的被動反應者;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完全自由的實體,人與環境是交互決定的。可見,環境中各種外部因素也會通過某種方式影響個體的自我調節過程。環境有利于建立自我調節功能,從而建立和發展自我反應的能力。
(三)旅行社從業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是與其自身認知意識和外部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由于在年齡上、受教育程度上、工作年限上、職位上的差異,旅行社從業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不盡相同,表現出的行為也不同。所以認知過程是外部環境、個體內部因素、認知行為三者交互作用過程,而不是兩者的連接或兩者之間雙向的相互作用。
五、結論
目前,旅行社從業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存在很大差異,這是各種因素交互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有法可依的旅游市場條件下,旅行社從業人員對《旅游法》的認知程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所在旅行社的競爭力。當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門及旅行社經營者應當對旅行社從業人員盡可能多進行《旅游法》宣傳和培訓,使其提高對《旅游法》的認知,加深對《旅游法》理念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戴斌.論旅游權利應是旅游立法的宗旨和目標[J].旅游學刊,2011(3):12-15.
[2] 曾堅.略論旅游法的立法定位[J].旅游學刊,2011(1):9.
[3] 劉紅嬰.確立旅游法的坐標定位和價值取向[J].旅游學刊,2011(1):5.
[4] 韓玉靈.基于比較的中國旅游立法模式選擇[J].旅游學刊,2011(1):6.
[5] 王健.旅游學人對國家旅游基本法的期盼[J].旅游學刊,2011(1):7.
[6] 黃健雄.我們需什么樣的旅游法[J].旅游學刊,2011(1):8-9.
[7] 湯靜,博弈.而非行政主導[J].旅游學刊,2011(2):5-6.
[8] 李秀娜.關于旅游服務和旅游經營者外延的法律探討[J].旅游學刊,2011(2):7-8.
[9] 柯永校,鄒榮標.旅游立法應當以市場化和旅游者權利為導向[J].旅游學刊,2011(2):10-11.
[10] 汪傳才.做大餅還是做小餅[J].旅游學刊,2011(3):5.
[11] 孟凡哲.中國首部旅游法應定為“硬法”[J].旅游學刊,2011(3):6-7.
[12] 樊志勇.進一步完善旅游監督管理[J].旅游學刊,2011(3):7-8.
[13] 楊曉紅,楊國良.從理念到制度――我國旅游法研究綜述[J].河北法學,2012(1).
[14] 樊英.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基本原則[J].消費導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