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史記范文
時間:2023-04-03 03:14: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司馬遷史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讀完《史記》,我不僅佩服《史記》中的皇帝、大臣等等。更敬佩的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據我所知,司馬遷寫史記時的的情況十分困難。當時,司馬遷的爸爸是個史官,立志要寫一部史書。但是還沒寫完就去世。臨死前,他爸爸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司馬遷。后來,李陵跟匈奴打仗時,不幸被俘,后來逃回來,大家都知道漢武帝好大喜功,于是就對李陵很不滿,要斬。司馬遷和李陵是好朋友,當然得說情。漢武帝就更不滿了。給司馬遷兩個選擇:一是宮刑,二是給錢交保。可是司馬遷沒錢,所以只好被宮刑。
后來司馬遷當了個小官,雖然想過自殺,但父親的重任在肩上,不得已茍且偷生,兢兢業業的完成自己的著書大業。歷時很多年,最終著書成功的三年后就去世了。從中看出司馬遷為了這部名著而花費了一生精力,他并沒有就此放棄,好好地當官。他沒有忘記父親的重任,所以他堅持了,他成功了!可是我卻不那么愿意堅持。
揚琴,大家肯定認為我們的興趣很足,但是時間一長就會發悶,越沒興趣。一次,我練著幾首十分老練的曲子,無所事事,無精打采。一旁的媽媽并不罵我,而是問道:“很熟練了?一點錯都沒有?”我只能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卻不知怎么說。于是,我反問媽媽:“誰能把一首曲子敲到一點錯都沒有?”媽媽沒有答應,只是默默地把一張光碟插入CD里面,一開頭,一陣揚琴聲傳來,很動聽,十分美妙,但我臉部卻裝成很簡單的樣子。后來,媽媽選擇了我們最近在敲的《映山紅》一看,是著名揚琴演奏家李玲玲。我一臉驚訝!瑯瑯的琴聲傳來,我好像看見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起初,山上還是光禿禿的一片,荒涼極了。后來,第一朵映山紅開放了,開的是那么鮮艷,那么美麗。緊接著,第二朵、第三朵、第四朵、越來越多的映山紅相繼開放,朵朵都那么耀眼,紅的、紫的、粉的……這些畫交織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當最后一個音符響起時,我還深深地陶醉著,久久不肯醒來。一旁的媽媽故意感嘆著:“這才是大師級的水平啊!”我聽了,立刻就精神了起來,開始練《映山紅》怎么也不肯停下來。這也是我在揚琴班獨占鱉頭的原因。
所以,堅持就是勝利!
五年級:顏語宸
篇2
讀《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有感 江蘇省常熟市謝橋中心小學六(3)班 謝怡潔
讀了《司馬遷發奮寫<史記>》這篇文章后,我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司馬遷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對歷史很感興趣,他讀了很多歷史書,游歷了許多地方,積累了大量歷史資料。父親臨終時,囑托司馬遷完成他平生想要完成的史書——《史記》。正當司馬遷專心致志寫《史記》的時候,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在他的頭上。原來,他因替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因而受了殘酷的宮刑。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但想到自己還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輕生的念頭,堅強地活了下去。
讀透這篇課文后,我感到那種把一個男人變成一個太監的滋味,對于太史公司馬遷來說,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是無法忍受的。可他以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終于完成了一部52萬字的輝煌巨作——《史記》。
我們向司馬遷學習,學習他為了自己的理想忍辱負重、矢志不渝,竭盡全力獻身事業的偉大精神。
篇3
在和煦的陽光下,細細品味著書中司馬遷完成《史記》的艱辛,我心里的感觸如江水般連綿不斷,思緒不停地纏繞在我心頭……
讀完了這篇課文,“堅持不懈,發憤圖強”這八個字便在我的腦海中涌現出來。司馬遷為了自己兒時的志愿,為了完成父親臨終前的囑托,即使受了酷刑,他也毫不放棄,堅持寫完了這部前無古人的《史記》,他的舉動是多么令人震驚啊!
想到這里,無數偉大的壯烈形象又浮現在我眼前:屈原為了國家的利益,盡管遭到了放逐,但還是頑強地寫完了《離騷》這部巨著;左丘雖然瞎了眼,失去了光明,但仍越過重重障礙,寫出了《左傳》;越王勾踐每日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終于東山再起,復興了自己的國家……他們都憑著自己的毅力,自己的信念,干出了一番大事業!
篇4
關鍵詞: 司馬遷 班固 論贊序 思想 異同
司馬遷出生于公元前145年(一說公元前135年),其所處的時代正值漢武帝在位時期,父親曾任太史令。班固則在公元32年出生在一個豪富、外戚身份,并有正宗家學傳統的人家里。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生活閱歷、不同的著史宗旨,注定使司馬遷的《史記》與班固的《漢書》從內容、形式再到思想上都有著不一樣的特點。雖然《漢書》前半部分(即漢高祖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基本是襲用《史記》,包括部分司馬遷所發表的議論(“太史公曰”)。但是,不管《史記》的“太史公曰”抑或是《漢書》里的“贊曰”,都分別充分體現了司馬遷和班固的思想觀點。
一、透過論贊序看司馬遷兼尊儒道與班固獨尊儒術的學術觀點
西漢武帝時期,漢代的統治思想由黃老道家思想向董仲舒的新儒學轉變。因此,在這個時期的司馬遷,既繼承了一些道家思想觀點,又接受了一些儒家觀點。班固所處的東漢時期,新儒學已經確立了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班固也就順應地全盤接受了儒家思想。
司馬遷非常尊崇孔子,《史記》的寫作動機之一就是繼承并效法孔子。《史記?孔子世家》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在《史記》中,“司馬遷提到孔子的地方有158處,引用孔子的言論達到88處”,①這是除了《孔子世家》之外專門的論述。六藝和孔子之言,成為司馬遷考訂史料的第一標準。《史記?伯夷列傳》說道:“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司馬遷雖非常尊崇孔子,“考信于六藝”,但不專取六經。《史記?太史公序》:“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已表明其態度。
在《史記》中司馬遷還稱頌了黃老道家的政治主張。黃老之學在西漢初年,適應時勢,確實促進了西漢發展。《史記?呂太后本紀》太史公曰:“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稿,衣食滋殖。”并且在《史記?曹相國世家》、《史記?陳壓相世家》等篇論贊中對漢初踐行黃老道家的政治家進行了熱情的贊頌。此外,司馬遷在《老壯申韓列傳》中稱贊“老子深遠矣”,這些都是對黃老之學的好評。司馬遷亦對諸子百家采取兼容并包的精神,對他們的學術淵源給予相對中肯的評價。
班固由于沉浸在儒學盛行的時代里,并自幼接受儒家正統的教育,因此,《漢書》所體現的儒學精神也就更濃厚。基本上班固所推崇的亦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觀點。在《漢書?司馬遷傳》贊中,批評司馬遷:“是非頗繆于圣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后六經。”《漢書?儒林傳》序言:“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倫,至致治之成法也。”可見其推重六藝頗高。班固不但以董仲舒為“世之純儒”②“為群儒之首”,而且以為“推明孔氏,抑黝百家,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材者廉,皆自仲舒發之”。③他在《漢書?藝文志》序中也表述了對儒家的推崇之意:“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為高。”
司馬遷著史重在兼收并蓄,“成一家之言”;班固則“旁貫五經”,獨尊儒術。論贊序很好體現了他們各自的學術思想。
二、透過論贊序看司馬遷的通變史觀與班固的尊漢正統觀
在歷史觀上,司馬遷主張的是一種通變的歷史觀。而班固則更強調尊漢的正統觀。《史記》是通史,其記事是上起軒轅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漢書》則為斷代史,其記事是上起漢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黃四年。因此,單從這兩部史書的撰寫范圍和形式來看,就可以明顯地看出司馬遷通變的歷史觀,班固尊漢的正統觀。
《史記?太史公自序》說:“網羅天下放佚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禮樂損益,律例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明確提出“通古今之變”的通變歷史觀,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但變又要“原始察終”,在《史記?六國年表》中,序言說道:“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傳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學者遷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這正體現的是要用“原始察終”的方法歷史地分析問題。“見盛觀衰”則又說明“變”不僅僅是一種終始之變,亦有盛衰之變。《史記?律書序》說:“文帝時,會天下新去湯火,人民樂業,因其欲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說的即是盛衰之變的原因。司馬遷告誡世人要透過盛世的表象,發現潛在的危機,以便防患于未然。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貫穿于他的政治、經濟思想當中,成為他敘述歷史、解釋歷史的客觀原則。
班固著《漢書》,他的歷史觀是循環論和正統觀的結合,將尊漢精神貫穿于全書當中。他批判司馬遷將西漢皇朝的歷史“編于百王之末,廁于秦、項之列”,④同樣是從書中的論贊序來分析的。《漢書?高祖紀》贊曰:“漢承堯運,德詐以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于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表達了其五德終始說的尊漢之意。《漢書?敘傳》說道:“起元高祖,終于孝平王之誅,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綜其行事,旁貫五經,上下洽通。”一方面表現了班固反映了漢代的歷史及其變易,另一方面則表現了班固在對整個歷史考察時堅持和墨守“三統說”與“五德終始說”。此外,《漢書》非常重視以恢弘的角度去把握西漢社會的整體面貌,在《異姓諸侯王表》就有很好的體現。縱觀全書論贊序,雖發現班固有提究“變”之問題,如《漢書?諸侯王表序》云:“是以究其終始強弱之變,明監戒焉。”但是由于班固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位置,《漢書》斷代的特點,使得這些通變之意變得很弱。因此,班固更多體現尊漢正統觀。
總而言之,司馬遷在《史記》中體現了一種“通古今之變”的通變歷史觀,而班固在《漢書》中則更多顯示的是一種尊漢正統觀。
三、透過論贊序看司馬遷與班固對待歷史人物定位之異同
由于歷史演變觀念、學術思想的不同,司馬遷與班固兩人在評價歷史人物和人事時有不同的論斷。
在處理陳涉、項羽等人的問題上,司馬遷重在將他們放到整個歷史的演變中去考量,為了突出他們在歷史上角色的作用,將項羽歸于《本紀》當中,陳涉則列于《世家》。《史記?太史公自序》說道:“桀、紂失其道而湯、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陳涉發跡,諸侯作難,風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發難。作《陳涉世家》。”反映了司馬遷重視歷史之實的精神。而班固著《漢書》體現的是一種尊漢思想,因此,對陳涉、項羽等人的歷史作用淡化,將其合為一傳,從而加強漢的正統。
另外,司馬遷為無官無職或位卑職賤,但有一定意義的醫者、游俠、商賈、日者、卜者、刺客等小人物立傳,傾向民間精神。以游俠為例,《史記?太史公自序》說,游俠能“救人于厄,振人不贍,仁者有采;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作《游俠列傳》第六十四”。但班固卻不贊同司馬遷的觀點,批評道:“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⑤在《漢書?敘傳》中,班固說:“開國承家,有法有別,家不藏甲,國不專殺。洲乃齊民,作威作福,如臺不匡,禮法是謂!述《游俠傳》第六十二。”這是班固和司馬遷在對待游俠的態度上的不同之處。
對待某些特定歷史人物,從這些論贊序中,同樣可以看出司馬遷與班固的不同態度。
四、透過論贊序看司馬遷與班固天道觀之異同
不管是司馬遷所處的西漢時期還是班固所處的東漢時期,社會上都彌漫著各種迷信色彩,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不可避免影響到兩位史學家。但兩人由于歷史觀、著史宗旨等的不同,對待天道觀的態度也呈現出不同的觀點。
司馬遷在《史記?六國年表》中說道:“論秦之德義不如魯衛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晉之強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險固便形勢利也,蓋若天所助焉。”他認為秦國統一天下和高祖得天下,都是天的意志。從這可以看出,司馬遷的確有著承認天人感應、天命支配人事的一面。《史記?項羽本紀》中,太史公曰:“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扳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豈不謬哉!”從這句話不難看出,司馬遷所重更多的是人事,在論贊中強調項羽失敗是政治上、軍事上一系列重大失策造成的,并非什么天意。在談及魏被秦所滅時,《史記?魏世家》太史公曰:“說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國削弱至于亡,余以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內,其業未能,魏雖得阿衡之佐,曷益乎?”在司馬遷看來,即使信陵君有再大的才能,單憑他個人的力量,也無力扭轉中國統一這一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從這些論贊中,我們可以發現,司馬遷并沒有對天命深信不疑,更多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比起司馬遷,班固可謂對天人感應這種神學思想更加深信不疑。天人感應的神秘觀點充斥于全書,用這種思想服務漢王朝。《漢書?五行志》序說道:“則《乾坤》之陰陽,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燦然著矣。”《漢書?竇田灌韓傳》贊曰:“偶合有命,悲夫!”從這些論贊可以看出,班固認為歷史上的盛衰興亡、吉兇禍福,都是天命所定。《漢書?王莽傳》贊曰:“……俱用滅亡。皆亢龍絕氣,非命之運。紫色澠聲,余分潤位,圣王之軀除云爾。”這強調天命與五行為主,班固用天命解釋歷史演變與成敗。雖然班固信天命的思想占了主要地位,但在某些觀點中,對司馬遷的天道觀也有所繼承,有其重人事的一面。如“究觀方士祠官之變,谷永直言,不亦正乎!不亦正乎!”⑥這句話就體現了他反對祀、神仙、厚葬等迷信的一面。
總之,從《史記》、《漢書》的論贊序可以看出,在天道觀上,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重人事,但又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定的天命王權思想。相比司馬遷,班固則更多宣揚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封建正統思想更加濃厚。
從《史記》、《漢書》論贊序中看司馬遷與班固思想的異同,由于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個人經歷、不同的家學淵源,論贊序很好體現了司馬遷與班固在天道觀上、歷史觀上、學術等方面的許多不同之處,雙璧輝映的《史記》和《漢書》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在中國史學史上都有著極高的地位。
注釋:
①韓兆琦.史記通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191.
②④班固.漢書?敘傳.中華書局,1999:3122,3107.
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中華書局,1999:1920.
⑤班固.漢書?司馬遷傳.中華書局,1999:2070.
⑥班固.漢書?效祀志.中華書局,1999:1049.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99.
[2]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99.
[3]樸宰雨.《史記》《漢書》比較研究,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
[4]潘美月,杜潔祥.《史》《漢》論贊之研究.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
[5]楊燕起.《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6]鄒軍誠.《史記》《漢書》論贊序比較.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7]孫關朝.班固史學思想探微.文史在線,2009,(9).
篇5
關鍵詞:《史記》;司馬遷;取材
中圖分類號:K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1-0162-01
《史記》原稱《太史公書》,全書130篇,約52萬字。記三千年間事,上限起于黃帝,中經唐、虞、夏、商、周、秦,下限訖于太初。書中詳實地記載了紛紜復雜的政治興廢,眾多的人物事件,反應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展現了多彩的歷史畫卷。無論是涉及時代之久遠還是囊括空間之廣闊,《史記》都是空前的,司馬遷也因此成為中國史上以歷史學家著稱的第一人。
司馬遷搜求了豐富的原始材料,并進行審慎的整理取舍,撰寫出一部通史。在史料的整理和抉擇上,司馬遷有其優良的方法。他在《自序》中稱其總則是“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可見,他是要把異傳的材料剪輯摘要,包羅到史記里面去。在對語句上進行技術處理的基礎上,更為重要的是對史實的理性抉擇。司馬遷一方面對所征引的材料歸納綜合,另一方面也適當增刪文字以體現自己的主觀傾向。綜觀《史記》取材的四個類覽,大致如下:
一、“厥協六經異傳”
《史記》所據之原料涉及的經傳,包括先秦典籍和當世流傳的著作,考本書中自述其所取材者如下:
寫春秋以前的歷史主要根據《詩經》、《尚書》。司馬遷在《孔子世家》里,談到孔子刪定《詩經》時,曾“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殷本紀》中有“自成湯以來,采于《詩》、《書》。”《詩經》有魯詩、齊詩、韓詩、毛詩好幾派,他采用的是魯詩。《尚書》用伏生傳的今文《尚書》,也用了孔安國的古文《尚書》。
春秋時期用到的有《春秋》、《左傳》、《國語》、《公羊傳》。《五帝本紀》:“予觀《春秋》、《國語》”。《吳太伯世家》:“余讀《春秋》古文。”還有《論語》,《仲尼弟子列傳》:“悉取《論語》弟子問并次為篇。”其他篇目中也多有引用。同時用《禮記》作補充,在《史記?大戴禮》中還采用了《中庸》、《夏小正》、《王正》、《五帝德》、《帝系姓》這些篇章。
記戰國的事用《秦紀》、《戰國策》。《秦始皇本紀》:“吾讀秦紀。”《秦紀》是秦國國史的名稱。《史記?六國年表》依據《秦紀》所編,以秦國為主,名曰六國,實記七雄。《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史記?孟嘗君列傳》里面孟嘗君手下馮諼的故事,就是取材于《戰國策》。《史記?刺客列傳》有關荊軻的部分,也大量抄錄了《戰國策》的原文。
寫秦末到漢惠帝、文帝的時候,用的主要有《楚漢春秋》。《楚漢春秋》一書乃漢初陸賈所著,至南宋時亡佚。所記從劉邦、項羽起事起,至漢文帝初期止,為一部雜史。《史記?項羽本紀》中流傳不衰的“霸王別姬”的故事,就是由《楚漢春秋》中采擷而來。
《史記》是我國先秦以及漢初歷史文化的總結,班固曾概括指出它們的聯系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后事,訖于天漢。”實際引用的圖書遠不止此。司馬遷參考了大量古今圖書,經傳只是古籍中的一部份。除經書外,還有諸子、文、騷、賦等。
二、“整齊百家雜語”
在“整齊百家雜語”方面,司馬遷也費心做了一番工作。“整齊”這兩個字,既有綜合梳理,又含批判揚棄。這已經是創作,是以述為作。今列舉文本中的數例示之:
1.在《五帝本紀》的后面,司馬遷說:“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意指百家講黃帝的事跡荒誕不經,是不大可靠的。
2.在《吳太伯世家》里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而謁王僚飲。”然而,《左傳》昭公二十七年記載:“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司馬遷對原材料中事件發生的時間做了更改。公元前104年,司馬遷主持訂定了太初歷,此處的更正便是以改正后的通行歷法為根據的。
3.在《刺客列傳》里太史公說:“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說一般人把這件事渲染得太過分了。下面說:“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接著就講自己的看法,說明司馬遷對百家雜語是有整合、選擇的。
司馬遷以這樣寬容、變通、剪裁、熔鑄的思想方法來看待百家雜語,采取舍短取長、出入增減的慎重態度,公正客觀地將歷史的得失利弊呈現出來。
三、“史記石室金匱之書”
司馬遷還利用了大量的檔案材料。“史記石室金匱之書”,涵蓋了當代和前代的檔案文書。自序中所說“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所舉律令、章程等各種規章制度,即是石室金匱之書的主要內容。司馬遷任太史令之職時,有機會看到許多秘府典籍和秦漢文檔,那時史籍和藏書都集中在太史令手里,甚至漢代各地方的行政報告,他那里都有。司馬遷充分掌握、利用了秦、漢的檔案文獻資料,所以《史記》中秦、漢部分寫得生動、詳盡。
可以看到,《史記》引用了計功檔案、專科檔案、詔令及有司文書、奏議文本、上計年冊、朝廷議事記錄等多項重要材料。具體來說,如《曹相國世家》所記曹參的軍功、《樊哪滕灌列傳》所記樊哈的軍功, 所列的斬、虜、降、定的敵軍人數及郡縣數, 均是依據“ 計功檔案” ;《扁鵲倉公列傳》記倉公所對的醫案是皇室所藏醫療檔案;而《史記》對西漢所屬各郡國情況的敘述, 則很多采用各郡國的上計年冊。
四、游歷訪問、實地考察
除此經籍掌故外,《史記》史料還有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司馬遷自己的親身見聞。耕牧河山、遷徙茂陵、宦學京師,二十歲以后,浮阮、湘,游淮、泗,遍及梁、楚、會稽間矣。三十歲以后,西征巴蜀、邛、i,滇黔風土悉知矣。其后官太史令,出入侍從,見之于《封禪》、《河渠》、《平準》諸書,武帝巡幸所至,史公悉與之俱。他游歷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每到一處就訪問當地歷史古跡和遺老。司馬遷的廣泛游歷和親身見聞是其研究大量歷史文獻所得的重要補充,他往往還把他們互相結合起來。現引數例觀之:
1.《五帝本紀》:“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于是,“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2.《孟嘗君列傳》:“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于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余家矣。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矣’。”司馬遷曾困厄于鄱薛彭城,薛在滕縣西南,是孟嘗君被封的所在。
3.《齊太公世家》:“吾適齊,自泰山屬之瑯琊,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闊達多匿知,其天性也。”《孔子世家》:“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等等。
司馬遷的出游,搜求了大量史料,其中也包括他看到的好些古代的遺跡,聽到的好些古代的逸聞,包括神話、傳說、歌謠、諺語等多種民間文學資料,這些都是活史料,他選取有價值的部分融入《史記》的編撰中,用來印證并補充他所讀的書。
可見,司馬遷是著重從史實方面下功夫論著,治史有此實證精神是尤為可貴的。這種囊括古今各類書籍,各家各派文化而加以融會貫通的氣魄,他的包羅之廣泛,體大而思精,至今猶令我們感到驚奇而為之贊嘆。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1959.
篇6
司馬遷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太多太多,那是一份份多么厚重而珍貴的饋贈啊!
梳理了一個民族
幾千年的記憶
好一部《史記》,幾十萬字的煌煌巨著。
此前有孔子的《春秋》,敘事太簡略。
此前有左丘明的《左氏春秋傳》《國語》,可春秋之后數百年的歷史沒有下文。
此前有《戰國策》,畢竟只是戰國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記錄,被遺忘的人與事太多太多。
此前有《楚漢春秋》,也可嘆只是斷代的歷史。
誰來梳理一個民族幾千年的集體記憶?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系統工程。歷史選擇了司馬遷,司馬遷也勇敢地擔負起了這份重任!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任漢武帝的太史令,掌管天文歷算和國家的典籍圖書。司馬談臨終時囑托司馬遷:“從魯哀公十四年獲麟以來四百多年,諸侯互相兼并,戰事不休,歷史記載無人過問。現在漢朝興起,天下統一,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輩出,我做太史而不予記載,斷絕了天下的歷史文獻,我很惶恐不安,你多加考慮吧!”司馬遷含淚答應了。
就像種子無法選擇它出生的土壤一樣,司馬遷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與家庭。司馬遷出身于世襲的史官家庭,而且他的父親又恰恰是這樣一位有著強烈的人生使命感的史官。說是歷史的巧合也好,說是天下一統的社會賜與司馬遷的機遇也好,總之歷史選擇了司馬遷,選擇了由他來梳理一個民族幾千年的記憶。
司馬遷世襲繼任太史令后,撰寫《史記》便成了他一生的使命。
從傳說中的軒轅黃帝開筆寫來,直至漢武帝,十二本紀寫成了。
《三代年表》《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楚之際月表》《漢興以來諸侯年表》直至《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寫成了,幾千年歷史脈胳清晰了。
《禮書》《樂書》《律書》《歷書》《天官書》《封禪書》《河渠書》《平準書》等八書寫成了,天文、地理、歷法、水利、經濟、祭祀、封禪的全貌展現出來了。
《吳太伯世家》《陳涉世家》《留侯世家》等三十篇世家寫成了,貴族侯王的歷史有了交待了。
《伯夷列傳》《管晏列傳》等七十篇列傳,更是太史公的嘔心瀝血之作。
幾十萬字,幾千年的通史,一個人完成!
紀傳兼書表的體例,史無前例,開后代幾十部正史的先河!
這就是一位杰出的史學家的貢獻。
思想的力量比
刀槍更強大
命運之神向司馬遷提出了一個命題――思想與刀槍相比,誰更強大?司馬遷用四十萬字的《史記》作了回答――思想比刀槍更強大。
公元前99年,司馬遷正躊躇滿志,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史記》的創作之中。天有不測風云,厄運降臨在他的身上。一代名將李廣的孫子李陵作為副帥抗擊匈奴,兵敗被俘。消息傳來,朝廷震驚。漢武帝召集文武百官討論李陵事件,大臣們見皇帝一臉怒容,一個個噤若寒蟬;漢武帝點名讓司馬遷發表看法。司馬遷“竹筒倒豆子”,直率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李陵出身將門,一向不貪圖功名富貴,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此戰以五千兵馬,深入匈奴王庭,擊殺匈奴近萬人,使得匈奴單于率傾國之兵十余萬人圍攻李陵,李陵浴血奮戰兵敗被俘。司馬遷進而認為,李陵投降,實有功于朝廷。一是出于無奈,二是想等待時機報答漢朝。漢武帝聽后,雷霆震怒,認為司馬遷是在為李陵游說,并借此打擊此次征討匈奴的主帥李廣利。李廣利非常人可比,恰恰是武帝的寵妃李夫人的長兄。漢武帝此次任命李廣利為主帥,目的就是希望他能立下衛青、霍去病那樣的赫赫戰功,在朝廷贏得政治資本。李陵降虜,本來就是國恥,司馬遷為李陵辯白,無形中又觸及了漢武帝的隱衷,漢武帝一怒之下,便將司馬遷交付廷尉治罪。
按漢代法律,免罪有兩種方式:一是祖先或自己立下大功,享有君王賜與的豁免罪行的丹書鐵卷;二是以巨額的財產贖罪。司馬遷的父親只是一介太史令,后來司馬遷自己也清醒地認識到,在君王眼中,太史令與戲子、妓的地位并無多大區別,此話雖然不無偏激,但的確也是事實,第一條自救的路司馬遷是沒有的。可嘆的是司馬遷身為太史令,也無足夠的家產來贖罪;親朋好友雖沒有落井下石,卻無一人伸出援救之手,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就是如此。最終,司馬遷被定罪,接受宮刑。
一個人不可能不受當時觀念的影響。按儒家觀點來看,“身體發膚皆受之于父母”,身體受辱致殘就是對祖宗的莫大羞辱,更何況是被施以肉刑中的極刑――被割去生殖器,這是天大的不孝啊!司馬遷想到了孔子看見衛靈公與太監雍渠同乘一輛車就離開衛國的故事,也想起了商鞅因為借助于太監的引見得以側身朝廷被人羞辱的史實。雖然出獄后漢武帝將他升為中書令,執掌皇帝的詔令文書,但這個官職向來是由太監擔任的,這無疑是將司馬遷當作太監來使喚――有著強烈的自尊心的司馬遷怎能接受這一事實?
是忍辱活下去,還是自己結束生命?司馬遷面臨著選擇。
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思量,司馬遷做出了抉擇:活下去。因為《史記》等待他續寫完畢。
司馬遷自有他的解釋,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如果就這樣一死了之,與螻蟻無二。再說孝有大小之分,“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這是司馬遷父親的臨終囑托,言猶在耳。身體受辱是不孝,如果修成《史記》,了卻先父的遺愿,司馬氏家族得以彪炳史冊,不正是盡了大孝嗎?這樣赴死,不就死得比泰山還重嗎?
司馬遷還從歷代圣賢那里找到了慰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堅信借助《史記》,一定能盡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歷史使命,進而“成一家之言”,為自己在史冊上贏得不朽的地位。
漢武帝的刑具傷害了司馬遷的身體,但沒有使司馬遷高貴的頭顱低下。
篇7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西南)人。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此后,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于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后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運用方向】
勤勉奮發,刻苦用功——在父親的直接教導下,司馬遷十歲時便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后來,他又跟著董仲舒學習《春秋》,跟孔安國學習《尚書》。司馬遷學習刻苦,進步非常快,極有鉆研精神。司馬遷做了太史令以后,就有了閱讀外面看不到的書籍和重要資料的機會。這為他以后著《史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可是,資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復。由于當時的那些藏書和國家檔案都雜亂無序,連一個可以查考的目錄也沒有,司馬遷必須從一大堆的木簡和絹書中找線索,去整理和考證史料。司馬遷幾年如一日,絞盡腦汁,費盡心血,幾乎天天都埋著頭整理和考證史料。他決心效法孔子編纂《春秋》,寫出一部同樣能永垂不朽的史著。經過十六年的艱苦努力,并忍受了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終于拿整個生命寫成了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
實事求是,不虛美,不隱惡——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并對史實反復作了核對。漢朝的歷史學家班固說,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也就是說,他的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在選取人物時,并不是根據其官職或社會地位,而是以其實際行為表現為標準。
坦率直言,忍辱負重——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后,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紛紛指責李陵的罪過。司馬遷則盡力為李陵辯護。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因此而被打入大牢。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后,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罪。他毅然選擇了腐刑。面對最殘酷的刑罰,司馬遷痛苦到了極點,但他此時沒有怨恨,也沒有害怕,而是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史記》寫完。
參透生死,崛起逆境——腐刑既殘酷地摧殘身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司馬遷當然不愿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后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孫臏等人,想到了他們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驕人成果,司馬遷頓時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氣。為了《史記》,為了兩代人的心愿,為了崇高的精神信仰,他選擇了痛下蠶室。他精神恍惚,承受著朋友的誤解,承受著來自各界的嘲笑侮辱,承受著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
【運用示例】
讀·感悟
讀司馬遷,讀到的是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剛正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想起英雄司馬遷
我甚至替這位痛苦的史學家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半輪冷月凄美地掛在天穹,遠處野狗在低沉地嗥叫,司馬遷孤獨地坐在一間屋子里,沮喪地打量著自己的下身,墻角一粒如豆的燈火明明暗暗地映照著他雙眉緊鎖的額頭……
他在思考什么呢?
據后來他寫給朋友的書信可知,對他而言,生存還是死亡已經不是一個問題,重要的是他還有遠比生死更為重要的事要做——他答應過死去的父親,要寫一部大書,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包羅了人生的全部光榮與夢想、苦難與悲愴。
篇8
韓兆琦:我認為,《史記》在經歷了兩千多年風雨后,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其進步的民族思想、卓越的經濟思想、人民性的思想追求三個方面。
漢武帝一生發動的戰爭有伐匈奴、伐大宛、伐東越、伐南越、伐朝鮮、通西南夷等。其中除了對匈奴進行的戰爭屬于正義自衛反擊外,大多屬于非正義的擴張掠奪。司馬遷明著于史,其同情顯然在被侵略、被掠奪的一方。司馬遷是漢代被壓迫人民與被侵略、被掠奪的少數民族共同的朋友。司馬遷所宣傳的這種各民族友好一家的思想深入人心,它已經成了兩千年來團結、凝聚境內外各族中華兒女共同建設與保衛神圣家園的強大精神力量。
司馬遷主張農、工、商、虞四者并重,反對秦朝以來統治者一貫推行的“重本抑末”。在當時的統治者看來,商人不是勞動者,他們不創造財富,他們被看作是對整個社會有害無益的。封建社會最理想的藍圖就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小國寡民。司馬遷這種非常重要的經濟思想,被壓抑了兩千多年。試想,如果從司馬遷那個時代,真來一個“工農商虞”四者并重,那中國的古代史又將是一種什么局面呢?
《史記》與其他20多部“正史”的最大不同是司馬遷不媚權貴,堅持實錄,實事求是寫歷史。同時,司馬遷在《史記》中描寫了大量的小人物,如游俠、隱者、食客、贅婿、卜者等。《史記》中有許多大人物轟轟烈烈的大事件,但這些大事件都是靠小人物的幫助完成的:信陵君竊符救趙是靠了侯嬴、朱亥;平原君能搬來楚兵,并堅守圍城,是靠了毛遂、李同;孟嘗君能脫離秦國,并在齊國干一番事業,是靠了馮諼等。因此若說司馬遷給信陵君、平原君、孟嘗君立傳,其實際目的就是為了表彰侯嬴、朱亥、毛遂、李同、馮諼等這些下層人物,我看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您認為司馬遷的《史記》最獨具的特色是什么?
趙明正:司馬遷善于吸收前代史書的精華,把它們融匯包攝在《史記》中。如《春秋》“長于治人”的社會價值就為《史記》提供了精神范例。司馬遷指出《春秋》具有“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的特點,并努力繼承它以“人事”為指歸的精神,從“人”出發去考察歷史,從而形成了獨具人文特色的一家之言。
司馬遷生活在思想界由百花齊放到群論一律的變革時期,尚能領略百家爭鳴的遺風余韻,因此在文化觀點上主張批判繼承和兼容并包。梁啟超就推崇司馬遷是古代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于孔子之學,頗得力于《春秋》,西南學派(老莊)、北東學派(管仲齊派)、北西學派(申、商、韓)之精華,皆能咀嚼而融化之。又世在史官,承胚胎時期種種舊思想,磅礴郁積,以入于一百三十篇之中,雖謂史公為上古學術思想之集大成可也。”可見,先秦漢初文化中的民本思潮和理性傳統是司馬遷人文思想的深厚歷史淵源。
但是,司馬遷對先秦諸子是批判接受的,他批判的基準就是“人”。如他批評儒家“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認為他們禮節繁瑣,不夠通達,其著眼點是人。評陰陽家“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畏”。評墨家“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著眼點是人的感求,認為墨家的節欲思想有悖于人的天然本性。評法家“嚴而少恩”,是著眼于人的自由發展。對道家評價最高,肯定了它“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認為它有利于人的個性才能的發展。司馬遷把“人”作為出發點,從人的生存和發展出發來審視、衡定傳統文化的價值,這就與儒家的人倫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后者認為文化是人的先行規定,而司馬遷則認為文化是為人存在、為人服務的。在儒家地位趨于獨尊的文化專制時代,@是極為難能可貴的人文精神。
篇9
司馬遷
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后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著貧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竇太后死后,漢武帝罷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發動尊儒,這便是有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元朔二年,司馬遷從夏陽[念"假"] 遷居長安,后隨家遷于京城,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隨后他繼承父業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在主持歷法修改工作的同時,正式動筆寫《太史公書》。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為“李陵事件”,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直言觸怒了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遂遭受宮刑。在獄中司馬遷發奮圖強,自強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繼續編寫《史記》。司馬遷出獄后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史記》是西漢司馬遷寫的一部史學名著,他給史學家們開創了一種新的寫歷史的方法,因此被史學家們所推崇。作者司馬遷用卓越的手法,獨居匠心的技巧,鍛造出了這本文學史的巨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看史記讀后感600字左右,歡迎閱讀!
看史記讀后感600字左右1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中國文學巨匠魯迅先生對《史記》的最高評價。《史記》共130篇,包括本紀12篇,表10篇,書8篇,世家30篇和列傳70篇,記敘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漢武帝之初年間大約3000余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歷史。
閱讀《史記》,我們可以在作文中旁征博引,因為《史記》中的典故、成語、人物、史實能使我們妙筆生花,使文章生動,具有深度和廣度。記得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鑒“,這在我閱讀《史記》的過程中心領其會。
司馬遷在遭遇腐刑的不幸之后,并沒有氣餒,而是立志”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歷經20余年的專心著述,他終于完成了”窮天人之跡,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由此,我深深地被司馬遷這種發憤著書,且不畏人生險阻的精神所感動。自我反思:現在的我成長在日趨小康的幸福生活里,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去氣惱?人生坎坷,我應用心去面對每一天的新鮮,健康,快樂!
閱讀了《史記》,再加上聽了古代文學老師的講解,我對其中項羽這一歷史人物,頗感興趣。項羽不再是自己心里原先所認識的那個人物,而是對其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史記》中主要描寫了項羽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件事:巨鹿之戰、鴻門宴和垓下之圍。在巨鹿之戰中,項羽充分顯示了其驍勇善戰的軍事才能,進而為其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鴻門宴里,又由于他的不善于考慮后果,沒有聽順其謀士范增的計策,而使得劉邦順利脫逃。
這也就預示了他會因此次的疏忽(即沒有為后來的統一大業掃除障礙),而不能堅固其西楚霸王的地位。因而,在垓下之圍的兵敗情形下,他落得個自刎的悲慘結果。其中也充分表現了一代英雄在面對愛姬時,不忍分離而又不得不離別的兒女情長,和那種不服輸的倔強性格。我認為項羽是一個有勇有謀的英雄,只是他的勇大于他的謀。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們不能片面地評價項羽,更不能僅僅從他的失敗中而否認他也是一個有謀略的人。
看史記讀后感600字左右2《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巨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杰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
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里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為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僅仗義疏財、劫富濟貧,而且對君子赤膽忠心,像有些為了自己的國家去行刺君王,是冒著生命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后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著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
在《史記》里,我認識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為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從濁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非常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可是,屈原的才華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為真,漸漸地疏遠了屈原。德才兼備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懷著悲憤的心情,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愿望未能實現,最終跳進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后我才明白,原來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為王,他們如果沒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都是因為墮落的現象,導致有些人只想著個人利益,才會讓那些真正為國家著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才是最重要的吧……
看史記讀后感600字左右3《史記》是漢代司馬遷所寫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多年的歷史。它既是中國偉大的失血著作之一,又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文學經,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分為四個部分——本紀,世家,列傳。其中最精彩的便是記敘人物的列傳了。
拿《刺客列傳》來說。提起刺客,一般人可能認為只是暗中偷襲,附和權貴,唯利是圖,卑鄙無恥的小人,但讀了《史記》中的《刺客列傳》后,你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在《刺客列傳》中,有著豫讓為智伯報仇的忠,也有聶政報答嚴仲子的義。其中聶政刺殺俠累后為不連累家人,竟自己剝掉面皮,令人感動。荊軻,曾是一位平民,被燕太子丹器重,后來在明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情況下仍為太子丹行刺秦王。
再說說《孟嘗君列傳》。孟嘗君田文,門下賓客眾多,其中不乏雞鳴狗盜之徒,這些被別人認為不務正業,品行不端的人,竟能在孟嘗君遇難時幫他逃脫困境。
其實,在《史記》這部千古著作的背后,還有著司馬遷本人的努力。
司馬遷出生于一個世代史官的家族,自幼受父親司馬談的熏陶。司馬談為漢武帝時太史令,他深感處于國家一統,國力強盛,百廢俱興的時代,卻未能寫出一部像孔子《春秋》那樣的傳世之作。于是臨終前交代司馬遷“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三年后,司馬遷繼父職擔任太史令,為了撰寫史書,司馬遷可謂是耗盡了畢生精力,他大量搜集文獻資料,二十歲就開始四處游歷,足跡幾乎遍布了西漢王朝的全境,考察過很多古代遺跡,搜集了諸多古代逸聞,從而掌握了相當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素材。在這期間,他還曾受宮刑的痛苦和恥辱,但這也使他的思想得到了凈化和升華。
從此司馬遷的目光更敏銳,更有洞察力,也更專注于完成這部卷帙浩繁的史學著作。
看史記讀后感600字左右4我的書柜里有許多書,有一本書,我從未讀過,不過現在一讀就迷上了,那就是《史記》。
《史記》是司馬遷寫的,里面記載了從上古黃帝至西漢武帝期間,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是“韓信胯下之辱”讀了后感覺這個事情太不可思議。
韓信出生在淮陽城,家里窮得叮當響。鄉鄰認為他沒出息。韓信每天走街串巷,很少回家吃飯。又因為他對農事一竅不通,怎么辦呢?韓信有自己的辦法:去別人家做客。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進屋吃飯,晚飯吃完還要借宿一夜,久了就干脆不回家了。后來只要一到吃飯時間,家家戶戶都會把大門閂上。一個亭長收留了他,結果韓信被亭長的妻子氣走了。
冬天一到,之前幫助韓信的洗衣大娘也走了,他在淮陽城的集市里逛,想討點肉吃,結果次次都是什么都沒討到,沒幾天屠夫們都知道了為什么韓信每天都來這轉悠,一個屠夫攔在他面前,讓他要么從胯下鉆過去,要么拔劍打一架,韓信最終還從胯下鉆了過去,滿街人都譏笑他膽小怕事,是扶不起阿斗……恰恰相反,韓信成名后,賜給分他食物吃的漂母黃金千斤,這亭長幾百錢,還讓那屠夫做中尉,見眾人都不理解,韓信說殺了他只是徒逞一時快,而且正是受了那一時侮辱才激發他更加刻苦地學習和做事,發誓要出人頭地,所以才會成為今天他。眾人聽了心里紛紛佩服韓信堅忍的性格。
他是個熟讀兵法,血氣方剛滿懷興國安邦之抱負的堂堂七尺男兒,居然能夠忍受惡霸的欺負和胯下之辱,看了以后太讓人吃驚了,如果沒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這種事情怎么可能辦得到?也正因為具備這些優秀的品質,韓信為自己的國家立下了豐功偉績,最終被封為“王”更讓我感到震撼這樣一位功臣名就大將,并沒有居功,反而不計前嫌,還有他心胸豁達樂觀態度,太值得我學習了!在我周邊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可能被羞辱的時候,也因為因不下這口氣,起了以牙還牙之計,結果是兩敗俱傷,家庭破碎或者是牢獄之災,這樣就成了生活中犧牲品。
我真佩服韓信,懂得忍辱負重,積聚力量,而且是三思而后行,可我呢?忍耐度為“0”做事魯莽,那怕是受了一點侮辱,我都會大發雷霆,與對方吵架,有時還會大打出手。
看史記讀后感600字左右5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父親司馬談立志要編寫一部史書,臨死前囑托司馬遷幫他繼續完成史書。然而,司馬遷因替一位將軍辯護而遭受酷刑,他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身,但想到《史記》還沒有完成,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最后,一部鴻篇巨著《史記》誕生了。
司馬遷在忍辱負重的情況下寫完了《史記》,那是多大的痛苦!這是因為他有強烈的責任感,他才能繼續堅持下去。沒有了責任感,任何事情都無法很好完成。
試想想,如果校長沒有責任感,我們的學校會是什么樣子?如果老師沒有責任感,我們的班級又會是什么樣子?所以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即使做一個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責任心,盡職盡責幫助老師分擔工作,幫助同學。如果連這一點點責任感都沒有,將來怎么可能成為棟梁之材?
為了自己、為了社會,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就開始培養自己的責任心吧!
最近,我們學習了第11課《司馬遷發憤寫《史記》。這篇文章講述司馬遷從小就受母親河和英雄故事的激勵,有收父親影響,喜歡上了歷史,后來當他專心寫作時,因為他為一位將軍辯護,而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他在監獄里寧愿把個人恥辱拋之腦后,也要把《史記》寫完,就這樣,他奮筆疾書,忍辱負重了13年,終于完成了這部《史記》,為國家做出了貢獻,死得便有價值,死得重于泰山。
像司馬遷這樣的人數不勝數。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帶兵打下了楚國,并活捉了楚王勾踐。吳王讓楚王當馬夫,楚王為了不讓國家滅亡,受盡了恥辱,忍辱負重了幾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回國后,他每天睡在柴房里,每到飯前都要嘗一嘗膽的苦味兒,就是為了讓自己不忘記在吳國的恥辱,并讓自己牢記"落后就要挨打"他每天一邊種田,一邊練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楚國后來發奇兵滅掉了吳國。
漢朝開國大將韓信,在漢朝未統一之前,有一次,一個小混混看不起他,便在大路上攔住了他,說:"你有本事就拿劍刺我,要么就從我的褲子底下鉆過去。"韓信知道:如果殺了他,就要坐牢,如果不殺他,就要忍受極大的侮辱。最后,韓信為了能為國家效力,從小混混褲子下面鉆了過去,忍受了"胯下之辱"。
社會上也有些人一受到侮辱就想不開了,,甚至去死,這樣的死毫無意義,一點價值也沒有,可以說是輕于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