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禮儀范文

時間:2023-03-23 07:14: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生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生禮儀

篇1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號稱"禮儀之邦"。孔夫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培養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最近,總書記提出了"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國"作為一項重要的治國方略加以強調,提出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禮儀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在學生中廣泛開展禮儀教育,是貫徹總書記"以德治國" 重要思想的具體措施,是加強學校德育的重要切入口,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在當今的青少年學生中,不少人對應有的禮儀不重視,禮儀觀念淡薄,導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學校里,不會尊重他人,不會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懂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滿口粗言爛語;在家里不懂孝敬長輩,唯我獨尊,任所欲為等形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自古以來"禮儀之邦"的美稱,會不會斷送在當今的青少年手中。可見青少年學生中,深入開展禮儀教育,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新形象,培養文明有禮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學習"禮儀",首先要以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禮儀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現形式,"禮儀"從話里來,話從心中來,只有從內心尊重人,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尊重他人是人與人接觸的必要和首要態度。"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同志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其次,學習"禮儀",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別人尊重、不向別人卑躬屈節,也不容別人侮辱、歧視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表現,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導人的行動,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動機。正確的自尊心應具有待人謙遜、不驕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養青少年學生高尚的人格,養成自尊、自愛、自律的良好品德顯得尤為重要。禮儀教育可以作為動力和導向,在青少年學生的個體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

再次,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一個人的禮儀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來,不說不動就不能說某個人有沒有"禮儀",每個人都要在理解禮儀要求的基礎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一些學生平時也知道要講文明、懂禮貌,但在公共場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時,其"禮儀"規范就無法發揮,這是他們缺乏自信的表現。要教育青少年學生樹立信心,懂得在應用得體的禮儀言行的同時,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個有禮、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種場合、機會去表現這一點。

學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青少年學生養成文明禮貌行為的重要場所,所以禮儀教育是學校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教育手段之一。我校在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行和實施素質教育之中,校領導班子辦學思想明確,堅持德育為首、五育并舉,把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立足點,對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長抓不懈。

1、學校政教處在各個學期每個階段的德育工作計劃中,都把"禮儀"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進行安排,并根據各階段的具體情況,制訂詳細的教育內容和要求。全校各班以召開主題班會、演講朗誦會、座談會、專題講話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一年來,政教處先后安排了四位學生代表在周一的升旗典禮上作"樹立僑中學生文明禮貌新形象"的專題發言。有兩個班集體向全校各班和全體同學發出了倡議,在全校形成了班班爭創"文明班"、"模范班",人人爭做"文明禮貌僑中人"的氛圍,同時也進一步推動我校"文明禮儀"教育的深入開展。

2、我們堅持正面教育與引導,教育和培養青少年學生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道德。用《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禮儀常識等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文明禮貌行為的養成教育,重在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落在指導學生敢于實踐與養成的實處。提高學生對養成文明禮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認識,從而自覺地規范自己平時的言行,并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篇2

美德是一種大眾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為,它主要表現在一個人的德,智,體,美的發展上。凡是可以給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東西,包括攻擊,力量,勇氣,自信等,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身的本能服從全體。

中國人推崇的十八種美德:孝敬父母、尊師重道、團結友愛、立志勤學、自強不息、謙虛禮貌、誠實守信、嚴己寬人、人貴有恥、見義勇為、整潔健身、求索創新、勤勞節儉、見利思義、敬業盡責、清正廉潔、愛國愛民、天下為公。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生德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是學生學習、生活的根基,是他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把養成教育作為禮儀教育的核心內容,多途徑地培養學生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實現文明說話、文明做事、文明做人的教育目標。

校園環境有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般的力量,校園環境的每個細節都在無聲地、靜態地傳達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師生每天都學習工作在富有禮儀的校園中,自然能喚起禮儀意識,于無聲中豐厚師生的禮儀素養。以禮規行。行是禮儀教育的最終目的,禮儀教育不只是禮儀知識教育,更是規范品行的教育,是融入學生日常行為的教育。遵循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則,教師立足文本教材,深入備課,挖掘教材潛在的教育因素,找準教學內容與禮儀教育的結合點和禮儀訓練點。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成為各個學科教學的靈魂,取得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要求學生尊師敬長,友愛同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向老師、同學、家長問好;知書達理,能在升旗、領獎的場合熟練應用隊禮、注目禮、鞠躬禮和握手禮;謙恭懂禮,會禮貌待人,迎來送往。

學生學會自理自立,如寫作業、洗手帕、就餐等一些小事自己做好;自尊自律,學會電話和書信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語,尊重自己和他人;自強、自愛,會待人接物,關心體貼父母,關愛他人。學生乘車、探視病人、參加生日、婚禮、葬禮、宴會的要求。真正起到了禮儀標準導“我”行的作用,深化禮儀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老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時時處處提示學生話該怎么說,事該怎么做,衣著該如何打扮

國學是記錄中華傳統美德的大全,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禮儀教育的寶庫,通過經典誦讀,讓愈來愈多的少年兒童,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和文明禮儀教育,學生在誦讀中求得知識,在誦讀中明了事理,在誦讀中學會文明做人。

篇3

上課禮儀:

1、應按要求提前進入教室,準備好課堂用品。

2、預備鈴響,做好課前準備,并端坐教室安靜等待。

3、老師宣布上課,迅速起立,向老師問好,并鞠躬行禮,待老師答禮后坐下。

4、上下課要互致問候,上課開始時,老師說“上課”后班長叫“起立”,全體學生起立向老師致敬叫“老師好”,老師微微鞠躬致意回應說“同學們好”。

5、上課不遲到、不早退,關閉通訊工具。學生若上課遲到,應在門口喊“報告”,得到老師允許后進入教室,迅速坐好,應盡量減少對課堂秩序的干擾。

6、上課時,身體端正坐直,讀書寫字姿勢正確;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專心聽講,獨立思考,認真做好課堂筆記。

7、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舉手發言。發言時,姿態端莊大方,聲音洪亮清晰。

8、學生在課堂上準備提問或回答問題先舉手,得到允許后,方可站起回答;回答問題時要用普通話,站姿、表情大方,聲音清朗洪亮,其他同學應保持安靜,仔細聆聽,問題回答完畢,老師示意后方可坐下。

9、別人發言時,要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做無關的動作,不發出各種聲響,更不能取笑他人。要通過真誠的眼神和表情給發言者以鼓勵。

10、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出厭惡情緒,要關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助老師妥善處理。

11、下課鈴響,老師宣布下課時,應端正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12、晚自習時間學生不要在教室或附近走廊高聲談話、唱歌、接打電話。

13、對教學過程中所用的儀器、設備、設施等公共財物,要珍惜愛護,做到不在課桌及墻壁亂寫、亂涂、亂刻和亂踏;不私自拆卸、損壞或取走教室內的任何設備。

14、在實驗室上課要聽從老師指導,遵守實驗室的規章制度,實驗結束后,要自覺放好儀器。

15、自覺維護教室的衛生清潔,不在教室內吸煙、吃食品。課前值日生要認真清掃課桌、擦凈黑板,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課后要清理抽屜和課室內外衛生;白天和晚上離開教室要注意關燈。

課外活動禮儀:

1、課間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不妨礙他人休息,注意禮讓。

2、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文藝演出、體育競賽、科技制作、團隊活動、文化節活動以及培養特長的各種興趣小組活動。活動中,注重合作,富有團隊精神;表現自我才藝時,要謙虛禮貌,尊重并欣賞他人的長處。

3、積極參加新課程中的綜合實踐、社區服務與社會調查等活動。在活動中,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場合秩序,舉止大方,彬彬有禮,說話、提問有禮貌,注意語言文明。

4、出入教室、會場等活動場所時要輕聲慢步,按指定線路有序行走,不擁擠,不搶道。

5、參加比賽時,要遵守比賽規則,不弄虛作假,不騙取榮譽。要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他人的冒犯或過失要寬宏大量。遇到有爭議的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人員提出,并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

篇4

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做遵規守紀的文明學生,讓文明禮儀常駐校園”。

大家有目共睹,我們的學校一天天在發展,環境一天天在改善,品味一點點在提高,但是,同學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

近幾周來,我校開展了講文明,懂禮儀的活動,使我們學校的面貌出現了良好的勢頭,大部分學生衣著大方得體,隊列整齊規范,這正體現了我們學校的良好的校風。

可是,在我們身邊還有極少數同學沒能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偶爾有亂扔紙屑的不良行為,碰見老師和長輩不主動問好,課堂常規不能自覺遵守等等。

因此,我在這呼吁:行動起來,同學們!爭做一個講文明、守規范、懂禮儀的好學生,從平常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我們相信只要播下一個動作,就會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會收獲一種品質。

當你清晨醒來,來到校園,你已經踏入集體生活中,來到教室,你是否靜靜地坐下,輕輕地打開書,開始有滋有味地朗讀起來?當鈴聲響起,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上課的書和學習用具?當老師用期待的目光看著你,你是否已端端正正地坐好,積極舉手,響亮回答?當你參加活動時,你是否已排好整齊的隊伍,盡情享受活動帶給你的快樂?當你看到地下的小紙屑,你是否彎彎腰把它清除掉呢?

篇5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指穿衣褲,著鞋襪。其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老師好!校長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篇6

關鍵詞:小學生;禮儀教育;文明

一、小學禮儀教育的目標

禮儀教育目標就是要通過對小學生實施禮儀教育,讓學生熟悉掌握基本的禮儀知識,并將學習到的禮儀知識運用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成為一個懂禮貌、有教養、講文明、受歡迎的人。

學校對小學生的禮儀教育不應該僅僅規范師生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言語行為,不應該僅僅限于在學校,而應該拓展到家庭和公共場所,為了進一步細分學校禮儀教學的目標,禮儀教育的目標可以分為經度目標和緯度目標。經度目標是根據禮儀的表現形式來劃分的,分為行為禮儀和說話禮儀。而緯度目標的劃分則是根據小學的生活范圍來劃分的,分為:校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和說話禮儀。

二、小學生禮儀教育的方法

(一)基本的禮儀教育方法

交替性方法。在進行小學禮儀的課堂教學時可以進行交替教學:禮儀助教和班主任教師交替主講,當然每個老師各有側重點,其中班主任側重學生的行為訓練,而禮儀助教則側重禮儀知識的傳授,通過班主任教師和禮儀助教的交替性教學可以有效將知識和行為教學結合,確保小學生禮儀教育的有效性、長效性和延續性。

融合性方法。要實施好小學生的禮儀教育,就一定要多頭并進,將各個禮儀教育途徑有效結合,不要將這些途徑看成是一個個孤立的途徑,要看成一個整體,例如很多學校都會開展少先隊的禮儀主體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一定要將禮儀行為訓練、禮儀意識培養和禮儀知識傳授融為一體,有效結合,通過實踐,我們不難發現融合性方法是提高禮儀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浸潤性方法。禮儀教育和很多教育的分支一樣,要使教育的效果發揮到極致,就應該把教育的內容彌散到教育所涉及的所用空間、所有時間和所有載體中,成為一種文化。具體到小學生禮儀教育,學校要營造充滿禮儀文化背景的校園文化,將校園的隱性教育功能發揮到極致,只要這樣,禮儀文化才會逐漸成為校園的主流元素,學生在這樣的禮儀文化環境中不自覺地受到影響、熏陶和制約,發自內心遵守學校的禮儀規范,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校園禮儀氛圍中。

互動性方法。小學生禮儀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學生,但絕不是唯一對象,學校的教師以及學生的家長也是對象之一,只有學生、家長以及教師三方禮儀的互動,才可以很好地發展和生成學生禮儀行為和智慧。在學校,除了要制定相關的學生禮儀教育課程,還應該針對教師,開始師生禮儀之類的課程,針對學生家長的禮儀教育,要加強對家長禮儀教育的宣傳,定期給家長發送親子合作禮儀學習單,促進家長關注、重視學校對學生的禮儀教育。

隨機評價方法。評價是小學生禮儀教育的重要一環,積極、即時的評價可以有效促進學校的禮儀教育,教師、社區人員、同伴以及家長承擔評價者的角色,隨機的評價是一種對禮儀教育的即時反饋,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禮儀行為的養成,同時也能夠矯正一些不當行為,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

三、禮儀教育的評價模式

禮儀教育的評價不能簡單地用分數或等第來描述,應該突出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禮儀知識的學習,而且關注學生禮儀智慧和行為的發展過程。每節禮儀課都盡量設計相應的學習單,以鞏固本節課學到的禮儀知識和技能為目的,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通過“禮儀小使者”完成一個個小任務,來促進學生禮儀知識的內化,引導其行為的外顯,并通過學習單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乃至社區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學習單的形式有很多,有的是要求學生向身邊的人傳播禮儀知識、宣傳禮儀意義;有的是要求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禮儀課上學到的禮儀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體驗這種知識和技能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的愉悅,從而激起對禮儀學習的興趣和內驅力。

禮儀教育的階段性目標評價,是我們依據禮儀教育目標體系,對每一個具體行為目標進行行為水平的界定,并據此制定與各年級各項禮儀教育內容相應的評價量表。

四、禮儀教育的效果

(一)初步養成了學生的禮儀行為,提高了學生的文明程度,檢驗學校德育實效性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學生外顯行為上的變化。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研究,學校整個學生群體在外顯行為上會有較為明顯的變化:“我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成為大家的共識;大多數學生已養成在家庭福校園、公共場所的基本禮儀行為,大家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經或正在努力改變自己原有的行為陋習,并形成了相互督促禮儀行為的良好氛圍,提高了學生的文明素養,也和諧了校園里的人際關系。

篇7

關鍵詞:大學生;禮儀;教育

一.大學生禮儀基本現狀

(一)追求個性,以丑為美?什么是真正的美?不少大學生陷人了自我認識的誤區。他們把奇裝異服、言語出格、行為不羈、我行我素、反叛傳統、甚至抵制制度視為“個性”。在學校這個小群體中形成了一種所謂的“潮流”,群體中互相以此為美,無形中將傳統意義上的美遮蓋。

(二)追名逐利,缺失誠信?誠信與責任感缺失已是個不爭的事實。如,大學生考試舞弊屢禁不止,舞弊手段層出不窮,惡意拖欠貸款,甚至不惜以虛假簡歷來自我標榜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既有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也有學校教育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缺少大學生禮儀的長期教育。

(三)追捧時尚,誤解愛情?如今許多的大學生對待愛情已不再嚴肅,他們追求所謂的“時尚”——不要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有。將傳統的愛情觀摒棄,春花秋月的美好已不覆存在。在校園和社會的公共場合隨處可見親吻摟抱、搭建愛巢的痕跡。傳統意義上認為低俗的行為現已在他們的心目中成了眾人追逐的“時尚”。

二.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一)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由于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這就決定了教育的最終目標不僅是單純的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智力開發,而是要讓所培養的人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在教育全面推進社會向前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普及和應用禮儀知識,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通過社交禮儀教育,讓大學生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學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

(二)禮儀教育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大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結果顯示,那些懂得以適當的方式解決身邊問題和處理生活中煩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更好。戴爾·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與約翰·麥克斯韋爾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導出同一條公式: 個人成功 =15%的專業技能 +85%的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在交往中獲得友誼,是大學生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迫切需要,是從“依賴于人”的人發展成“獨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成功地走向社會的迫切需要。

(三)禮儀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力?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為“警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大學生有一種強烈地走向社會的需要,同時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如,如何與同事打交道,如何進行自我形象設計,如何盡快地適應社會生活等社會交往問題。然而大學生的社會心理承受力直接影響到交際活動的質量。讓大學生掌握符合社會要求的各種行為規范,不僅滿足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需要,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社會化; 而且,還可以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心理承受力。

三.禮儀教育在中國基本實施辦法

(一)開拓實踐性禮儀課程?將禮儀教育列入文化素質教育的總規劃中,列入校園文化建設的總目標和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中。根據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根本任務和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確定實踐性禮儀課程。學校要從入學禮儀、著裝禮儀、課堂禮儀、集合禮儀、拜師訪友禮儀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訓練,讓他們掌握必要的禮儀知識和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人人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風氣。

(二)在實踐中進行禮儀教育?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通過組織開展禮儀知識競賽和禮儀實踐活動,在校園中營造文明氛圍。通過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運用禮儀知識,掌握交際技巧,積累交往經驗,親身體驗運用禮儀知識、技能的成功感覺,努力使自己成為受社會歡迎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表率,為提高全民族的文明進步程度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教師言傳身教禮儀知識?學校以教學為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一位好老師,一本好教材,一種好的教育方式都可以讓學生耳濡目染地明白什么叫/禮儀。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斷進行禮儀教育的滲透,提高禮儀教學水平,注重教師自身師德修養的示范作用,有效地進行禮儀教育。

(四)與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與思想道德課、心理健康教育課一樣,禮儀課程也應納入大學德育課程體系,作為公共必修課程,它將極大地豐富素質教育的內涵,增強素質教育的實效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對于提升大學生形象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氣氛,這種授課氛圍容易讓學生心情放松,全身心投入,提高識記效率,進而把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平時的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蘇潔梅,阮立平. 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促進和諧校園建設[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

[2]王冬梅.試論大學生禮儀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1).

篇8

1、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

2、《荀子o修身》:"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3、禮儀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外顯。小學生要從小學禮、懂禮、有禮貌。

二、教育學生學會尊重

禮儀教育界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教育學生尊重人,關心人,是禮儀教育最基本的內容。

1、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不欺負弱小,不取笑他人,不以自己所長譏笑他人之短,不諷刺挖苦他人,不傷害他人的自尊,不給他人起綽號,不以別人的生理缺陷而貶低人,尊尊

2、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發展自己,要從尊重自己的身體和名譽做起。

三、教會學生正確使用"禮儀"用語

對別人表示尊敬時,用尊稱您

對老年人,可稱老爺爺、老奶奶、老大娘、老師傅等;

對中年人,可稱伯伯、叔叔、嬸嬸、阿姨等,

對比自己稍長些,可稱大哥、大嫂、大姐,

與海外交往時,可使用小姐、先生、夫人等稱謂;

說話語氣要和藹,可運用一些委婉的語氣詞,如吧、呢、嗎;

當請求別人做某事時,應使用表求客氣的詞語,如請、麻煩、勞駕等,

當得到別人幫助時,要說謝謝、非常感謝;

當妨礙了別人,給別人帶來麻煩時,應主動說對不起,請原諒;

當別人向你道歉時,應主動說沒關系。

四、培養學生符合規范的禮儀舉止。

1、正確運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禮讓、立正敬禮等禮貌體態語言;

2、待人大方,雙手接物;

3、拜訪他人要預約,并選擇合適的時間,一般應避開他人休息和吃飯的時間,特殊情況需說明。

4、進入別人房間或辦公室應事先敲門,待主人允許方可進入。

篇9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

“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篇10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標尺;禮儀是美好心靈的展現。人生活在社會里,注重儀表形象,養成文明習慣,掌握交往禮儀,融洽人際關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門課程。作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現代人,注重禮儀的自我修養,即在學習禮儀、運用禮儀中,對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和待人接物等六個方面,都能展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并在社會交往中,有所為,有所不為,自覺地運用禮儀規范,方算知書達禮,方稱得上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舉止文明,處世得體”,方可“有禮走遍天下”。

這里我們選編了學校禮儀方面的內容,供同學們學習、實踐。

一、學生應有的儀表

(一)儀容服飾

臉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暴、勿怠,顏色宜靜、宜和、宜莊。

1、發式

女同學的發式以理短發、童發或者束發為宜。這樣可給人一種清晰、活潑、純真和稚氣之感。

男學生最好是理學生頭。它顯得整潔、干凈、富有朝氣。

2、服飾裝扮

學生的服飾應以色彩鮮明,線條流暢,明快簡潔為好,這樣可充分顯示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不要穿奇裝異服,女學生不要涂口紅、胭脂、指甲油、畫眉毛,因為少女的肌膚豐潤,本身就具有一種自然美,根本無須化妝。同時也不戴金銀首飾。

在校內,學生不宜穿中、高跟皮鞋。而應穿布鞋、運動鞋,這樣便于做早操和上體育課,同時也可顯示出青少年健美的身姿。

3、規范佩戴校卡。

(二)儀表舉止

我們往往可以從一個人的儀態來判斷他的品格、學識、能力和其他方面的修養程度。

儀態舉止包括:站、坐、行的姿勢,與人交談的態度、說話的聲音、風度氣質、行為動作、面部表情、衛生習慣等等。

1、正確的站、坐姿態和雅致的步態

“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

所謂“站如松”,就是站得要像松樹一樣挺拔。其基本要領是:站正,身體重心放在兩腳中間,不要偏左或偏右,胸要微挺,腹部自然略微收縮,腰直、肩平,兩眼平視,嘴微閉,面帶笑容,雙肩舒展,雙臂自然下垂(在背后交叉或體前交叉亦可),兩腿膝關節與髖關節展直,忌諱無精打采。雙手不可叉腰,不可抱在胸前,不可插入口袋,身體不要東倒西歪依靠物體,不要彎腰弓背、耷拉腦袋,不要挺著肚子,岔開雙腿。

所謂“坐如鐘”,即坐得要像鐘那樣端正。其基本要領是:上體自然坐直,兩腿自然彎曲,雙腳平落地上,雙膝并攏,臀部在椅中央,腰部靠好,兩手放在雙膝上,胸微挺,腰伸直,目平視,嘴微閉,面帶笑容。女子入座時,要用手把裙向前攏一下,切忌前俯后仰、搖腿蹺腳、蹺二郎腿、兩膝蓋分開、把腳架在別人的椅背上或放在自己的椅子上。

所謂“行如風”,即走起路來像風一樣輕盈穩重,有雅致的步態。其基本要領是:上體正直,不低頭,眼平視,面帶笑容,兩臂自然前后擺動,肩部放松,身體稍向前,重心在腳掌前部,挺胸,收腹,小腹用一點點力使身體略微向上挺。走路不要前俯后仰,左右擺晃。

2、穩重得體的動作,優雅適當的手勢

⑴路上行走,必須靠右行,不能走中間,途中遇到領導、老師、熟人,應熱情點頭示意,禮貌地打招呼。

⑵領導、老師到教室、寢室時,學生應禮貌地打招呼、讓座。

⑶上下樓梯,過狹窄通道,遇到領導、老師、老年人,應主動讓道。

⑷打開水、洗刷、曬衣服等應“先人后己”,禮讓三分。不要爭搶龍頭和曬衣線。

⑸與人交談時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手勢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要給人一種優雅、含蓄、彬彬有禮的感覺。

⑹克服“冒冒失失”的行為。冒失的行為表現在:

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進別人家里不敲門,推門往里闖,反客為主;找人時,大喊大叫;在需要安靜的公共場所,高談闊論。

手腳太快,動作太硬,幅度太大。

手腳冒失,語言冒失,出盡洋相,常鬧笑語話。

這些都是行動不穩重得體,缺乏修養的表現。

3、優雅的風度氣質,自然隨和的態度

氣質,是由人體內四種液體——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決定的,它難以改變,但風度、性格是可以塑造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