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培訓范文

時間:2024-05-21 17:30: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市治理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城市治理培訓

篇1

 

1 空乘技能培訓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航空業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出行都選擇乘坐飛機。也因此對空乘服務人員的職業要求越來越高。空乘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服務能力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空乘技能培訓的機構有所增加,培訓質量也受到更多人的關注。結合實際情況不難發現目前我國空乘技能培訓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培訓機構資源不足

 

當前承辦空乘人員培訓的主要有航空公司培訓部門和民航院校培訓部門兩種機構。航空公司的硬件資源比較好,但軟件資源不足。目前一些大型航空公司對培訓工作比較重視,在硬件投入方面比較大,但是在空乘教員的投入方面比較大。航空公司的培訓教員仍然需要執行飛行任務,本身肩負著繁重的本職工作,難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訓工作中去。民航院校培訓機構的軟件資源相對豐富。民航院校專門從事教育工作,在教育方面經驗豐富,擁有一批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不過民航院校培訓機構在培訓管理上缺乏一套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培訓管理機制,對市場需求反應不夠敏感。

 

2、招聘空乘人員重點不夠合理

 

從各航空公司的招聘的條件可以看出航空公司招聘乘務員的要求相對較低,只要外貌條件優越,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等方面的考核容易被忽略。空乘人員的服務精神和心理素質是讓乘客對航空公司服務滿意的關鍵因素所在,這兩點恰恰在招聘的過程中被忽視。

 

3、空乘人員受到的培訓內容不完整

 

大多數空乘技能培訓學校的教學系統不是十分完善,學生所受到的教育內容中,理論知識遠多于實踐。空乘人員在成為航空公司的正式員工之前的實習時間較短,很難學到完整、系統的知識。所以只能在正式飛行之后從工作的過程中摸索方法,或者通過閑暇時間進行自我學習來增強服務的意識和技能。

 

4、技能培訓的內容不足影響服務的質量

 

各種層此、各種規模的空乘院校中的空乘專業的設置,大都收費高、教學內容匱乏、師資力量薄弱、管理散漫,但這類學校的負責人大多與航空公司有或多或少的聯系,學生順利成為空乘人員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教學環節一直未被重視。因此,很多空乘人員收到的專業教育欠缺,嚴重影響了空乘服務質量。

 

2 空乘技能培訓的質量管理的方法與措施

 

要想在競爭激勵的航空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空乘人員的綜合素質與親和友善的服務態度直接保障了航空公司的服務質量。對航空公司占領市場和贏得更多的回頭客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使空乘技能培訓質量提高才是最有優勢的選擇。

 

1、提高空乘人員的自身素質

 

對于任何服務人員來講,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為空乘人員進行培訓的時候,首先要先培養員工的服務意識和親和力。因為,空乘人員所處的服務環境和服務對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時候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因此在突發狀況發生的時候,首先要有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和自我情緒的控制調節能力。自己做到鎮定自若才能有機會進行下一步工作。再者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要將所發生情況準確的傳達給乘客并及時的安撫好乘客的情緒。團隊之間相互協作的能力也是空乘服務人員應有的素質。只有提高空乘人員的自身素質,才能更好的為乘客服務。

 

2、以培訓標準為目標

 

約瑟夫·朱蘭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他所倡導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終被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各個企業所應用。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朱蘭三部曲”中的第一步就是質量計劃。提高空乘技能培訓的質量首先要明確質量計劃,即空乘人員所需達到的標準。一名合格的空中乘務人員應該掌握民航空中服務操作與管理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從事航空空中乘務服務與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要有保障客艙安全、提供優質服務的專業能力,能夠從事客艙服務和民航地面服務。明確了空乘技能培訓的質量要求和目標才能做好質量管理。

 

3、合理選擇教學方式

 

學校教育主要是課堂教學,課時相對較短,所以要充分的利用課堂有效的教學時間來學習。不同的空乘技能培訓學校所使用的教材都不統一,所以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選擇合適的教材和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作業和考察的內容。對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內容,要事先設計好教學活動方案,能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老師所傳授的不應該只是理論知識,還要有實際操作的內容,進而指出學生的錯誤和原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

 

4、進行案例交流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針對民航空乘服務的知識和技能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案例進行交流和探討。案例分析的方法學以使學員更好的理解和記憶,使人印象深刻。有些理論知識既枯燥又難懂,讓人難以集中精神。而利用身邊熟悉的人和事或者在生活中遇到、聽到、看到的事情來進行剖析,就能使學生即生動又準確的理解所學內容。

 

5、培訓成果檢驗

 

考試是檢驗培訓成果屢試不爽的辦法。定期考試不僅能讓老師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也能讓學生及時的明白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缺陷。還要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對成績優異者進行獎勵,對成績不理想者要進行象征性的處罰。具體的獎懲方式可以統一標準也可以由學員自行決定。懲罰不是目的,但是可以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培訓的質量。還可以通過自我總結來檢驗培訓質量。

 

6、引導社會準確的認識空乘人員

 

新聞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航空公司或院校進行乘務員選美,促使很多人認為“長得漂亮”是成為空乘人員的首要條件。所以在對空乘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的同時,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空乘職業不是僅靠一張臉就能完成工作的,空乘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和不怕吃苦、敢于奉獻的職業精神應該向社會更多的人告知,引導社會公眾對空乘專業的全面認識。為人服務更要為人負責,在工作中也能被乘客所理解,以便于空乘人員服務的順利進行。

 

7、其他管理學方法的應用

 

經典的管理學方法中有SWOT分析法和PDCA循環法則兩種,這兩種方法都廣泛的應用于管理學中。空乘技能培訓的過程中可以先通過SWOT分析法清晰的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資源方面的優勢與劣勢,把握環境提供的機會。而每一項工作都是一個PDCA的循環過程,都需要計劃、實施、檢查結果然后改進,再進入下一個循環。空乘技能培訓也同時也適合這種管理方法。可以根據空乘技能培訓的質量的相關調查及分析,了解當前培訓質量狀況,確定質量目標。然后根據計劃進行實施。檢查培訓質量的結果是否與目標相符,最后對結果進行處理。

 

3 總結

 

通過空乘技能培訓讓許多年輕人實現了飛翔的夢想,也為社會培養了更多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滿足了日益龐大的市場需求。民航空乘人員的技能培訓,不只是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更應該讓學生樹立自身的服務意識,提高自身的素質,更好的為社會服務。所以要想培養出合格的空乘服務人員,就要提高技能培訓的質量管理。

篇2

關鍵詞:職業能力;實訓模式;公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8-0248-02

隨著國家和地方經濟增速進入新常態,宏觀就業壓力增大,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如何培養適銷對路的應用型人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類院校的最高使命。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訴求的教改、課改已刻不容緩。本人試圖以公關類課程為例,通過構建適于學科特點與當前學情的實訓模式,培養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以期拋磚引玉,供諸位同仁借鑒。

一、構建公關實訓模式的塔基

(一)公關的學科特性

公關實訓的重要性是由公關本身的學科性質決定的。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新興學科。這就要求學習者直接參與公關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檢驗和提高自己的公關能力,并通過實踐中的摸索和總結來豐富和更新公關理論,推進學科發展。另一方面,要求學習者必須時刻關注最新的公關行業動態,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以便于適應公關實踐的發展。

而公共關系學的交叉性決定了它較之于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科來說,獨立性與學理性不強;但同時也決定了它的復雜性:它與傳播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想真正掌握公共關系學,就要廣泛涉獵眾多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信息,并以塑造組織形象和優化公眾關系為核心將眾多學科進行系統化整合,這無疑加大了學習的難度。最好的解決途徑,就是指導學生通過項目實訓來整合與吸收。

(二)公關授課對象分析

1.授課對象的非專業化。目前,我國公關教學的對象主要是非公關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只有中山大學等極個別的院校在本科階段設有公關專業,在專科階段設置公關專業的院校也不多,更多的是面向新聞傳播、廣告、市場營銷、旅游管理、文秘等專業的學生開設公關課程。此時,公關課程的授課性質自然也不是專業性的,而是輔的。授課對象的非專業化決定了授課目的與性質的輔,同時也決定了公關教學的側重點應放在公關常識教育與公關應用能力訓練上。

2.授課對象的具體學情。筆者七年來面向文秘、新聞傳播專業的本、專科學生講授公共關系系列課程(包括公共關系學、公關實務、公關策劃、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等),通過和學生的課堂互動與課下交流,發現目前的學生普遍具有這樣一些特點:

一來,喜實踐,怵理論,直觀思維發達,邏輯思維欠缺。每當講解案例或行業動態時,大家都凝神聚力,眼睛閃著光亮;一旦講解抽象的知識,就會有一半以上的學生低下頭去,依舊感興趣的學生也是要么皺眉,要么一臉迷茫,需要掰開揉碎大家才能接受,這種情況,專科生尤為突出。此外,學生對課下布置的實訓任務興趣濃厚、態度認真,完成情況喜人;而提交的理論作業、學科論文往往堆砌資料、邏輯混亂、缺乏深入思考與創見。

二來,喜互動,厭灌輸,樂于接受立體化新型教學手段。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往往使得教與學相脫節:老師說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心不在焉。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喜歡在學習過程中享有更多的自和自由感,厭煩完全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他們想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非對象。此外,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手段,學生更樂于接受多媒體演示和實物(情景)展示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因為這些新型教學手段能夠將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立體、生動地呈現出來,更便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和理解吸收。

第三是課下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較低,對課堂教學的依賴心理比較嚴重。課堂上的案例研讀、分組討論、情景模擬、當堂練習……有老師的監督和指導,有同學間的相互協作與激勵,大家往往是積極投入、樂于參與的,但布置的課下閱讀任務卻常常大打折扣。筆者接觸的大部分學生如果沒有硬性要求做驅動的話,基本處于“課下不翻書、課上亂翻書”的狀況。也就是說,由于大部分學生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即便課堂上講到課本上的原文,學生也渾然不知,依舊盲目地做筆記,經教師提醒之后,才開始翻找。而課下,很少有學生保持著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至于教師每次課推薦的一些與課上內容相關的拓展性學習資料,很少有學生會找來讀,甚至發到學生公共郵箱或群共享里的資料也鮮有問津。

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訴求的公關實訓模式

基于對公共關系學科特點的把握和對授課對象的具體分析,經過多年探索,確立了以學生團隊為主體的進階實訓模式。具體如下:

(一)以團隊為單位的協作實訓模式

團隊協作能力是職場中人必備的基本素養,公關以及與公關相關的行業(如新聞傳播、市場營銷、旅游管理、文秘等)對從業人員溝通協作能力的要求更高。而這正是目前以90后獨生子女為主的在校大學生所欠缺的,他們獨立自主的意識較強,能夠換位思考,與人溝通協作的能力較差。這就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團隊意識的滲透和協同能力的訓練。學生的課下實訓和作業也以團隊為單位完成。實務類課程以團隊競賽的方式結課,總之,就是盡一切可能為學生創造團隊協作的機會,使團隊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每位成員的觀念里,并在切實的相互磨合中訓練學生的協作能力,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體會到職業情境與工作氛圍。運用這一實訓模式時需要注意的是,每名同學的平時及結課成績,均根據他在團隊中的角色分工和具體貢獻來計分,以便防止在任務執行過程中,只有個別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其他成員則濫竽充數、坐享其成。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實訓模式

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性和創新性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和組織實訓的主體。從任務分解、項目調研,到提出問題、尋求創意,從流程設計、人員分工,到組織實施、效果評估,都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只負責制定實訓計劃、設計項目情境和任務模塊、從旁觀察并分析、隨時解疑答惑、督促進度以及總結式點評,僅作為次主體參與其中。也就是說,不僅課下實訓由學生自覺完成,課上訓練也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不僅負責課堂上的指導和答疑,還要隨時解答學生在課外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事實上,與傳統的實訓模式相比,這一模式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都提高了。它要求教師對整個公關課程有完整而系統的思考,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和協調能力、良好的項目設計和管理經驗,以及豐富的創造和應變能力。它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技能經驗、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思考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和統籌協調能力等;要求學生必須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再被動等待教師“灌輸”知識,而是主動了解學習目標,根據教師的引導,主動梳理知識、建立體系,做好項目的設計者、執行者、管理者等角色。[1]

(三)分層級的進階實訓模式

所謂分層級的進階實訓模式,即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以及對學科內容的掌握程度,分層級設計實訓目標及任務,引導學生層層遞進地提高公關實踐能力,并形成公關職業感知。

第一層級――課堂模擬階段。這一階段以掌握公關調研、策劃、實施和評估的基本原則、步驟及方法為主要目標,通過模擬體驗鞏固實務知識。具體實施方法如下:由教師創設項目情境、提出任務要求、申明評價標準,學生則需分解任務、進行角色分工、完成“劇本”和演練、進行團隊成果展示并回答老師與同學們的提問、在團隊間展開交叉打分評價(即不互相評價,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再由教師查漏補缺做總結性點評,最后依據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情況計算出該團隊的平時成績。

第二層級――校內實戰階段。這一階段以策劃校內活動為牽引,主要目標是切實運用前一階段學到的公關實務知識,并在初步實戰練習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解決中途遇到的各種突發狀況和現實障礙。具體實施方法如下:由教師提出任務要求、申明評價標準(并不限定活動的具體類型、內容與形式等),學生自行設計活動主題與目標,并根據主題展開調研、策劃、實施與自我評估,形成完整的項目方案并制作成ppt,然后在課堂上演示匯報并回答學生和教師的提問,最后依據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情況計算出該團隊的平時成績。

第三層級――校外實戰階段。這一階段鼓勵學生走出校園,直接面對客戶展開公關實踐,主要目標是在職場體驗中完成“學生――從業者”的角色轉換,提高公關實踐能力的同時提高職場適應能力。具體實施方法如下:由教師提出任務要求、申明評價標準,學生自行選擇策劃對象,通過前期摸底調查掌握目標對象的現狀并從中發現問題,針對問題找到解決策略,再與策劃對象進行談判、提出初步建議,經過多番溝通與磨合敲定方案,然后實施方案并作自我評估,最后以公關策劃大賽的形式,通過方案審核、項目匯報等環節,由專業教師和畢業班學長組成的師生評委團按照大賽評分規則打分,取平均分作為本門課程的結課成績。

篇3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非所學 教師培訓 課程設置 分析研究

初中物理“教非所學”教師,是指正在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但在職前和職后教育中學習的卻是非物理專業的教師。從目前我國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的教師調查中我們可以得出,初中物理“教非所學”教師所占據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雖然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國家有關規定,但是由于“教非所學”,在實際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很多先天性不足問題還是存在的,影響著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本文主要研究“教非所學”教師培訓原則,探討“教非所學”教師培訓策略,提高“教非所學”教師教學水平與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非所學”教師培訓原則

在實際的初中物理“教非所學”教師培訓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初中物理“教非所學”教師培訓質量。第一,教材為基,課本為本。在“教非所學”教師培訓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教材為基、課本為本,只有在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才可以游刃有余的進行學習。第二,問題為核心。通過對問題的研究,可以使得教師在“教非所學”教師培訓中充滿好奇心,從而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第三,要有針對性。“教非所學”教師培訓要有一定的針對性,針對不同水平與能力的教師進行教學,為教師提供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資源與材料。第四,開放性。開放性也是初中物理“教非所學”教師培訓的重要原則之一,培訓不僅要求學科知識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還要對物理學科的歷史和學科前沿領域知識進行介紹,又要密切聯系教師的教學實踐。

二、“教非所學”教師培訓課程內容及教學建議

1.初中物理學科知識。對于初中物理教師來講,他們不僅需要對基本的初中物理知識進行掌握,不僅需要對其他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貫通,而且還要對初中物理前沿知識以及更高層次的知識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初中物理教師掌握教學的基本尺度,盡量減少初中物理教學的科學性錯誤。初中物理學科知識課程包括知識體系、思想方法以及重點概念的把握。首先,初中物理知識體系。通過對初中物理教師講述物理學的基本知識,理清初中物理基本脈絡,使教師對初中物理教學有深入的了解。其次,物理教學指導思想與方法。通過介紹物理學的基本思想、方法、概念以及觀念,加強初中物理教師的認識。同時與物理實踐相聯系,使教師對初中物理學科的了解與認知不再空洞。最后,重點物理概念以及規律的認知。對初中物理基本知識概念,包括能、功、溫度、熱量、場、質量等概念,必須要有深入的了解,研究這些基本概念的內涵以及進一步的發展,這樣可以為教師的進一步教學奠定基礎。

2.初中物理教學研究。通過對初中物理教學的課程設置研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心理學、教育學、教材等基本知識內容在實際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提高教師對心理學、教育學、教材的實踐運用能力。這樣不僅可以為教師的初中物理教學提供理論基礎,而且還可以為教師實踐教學提供反思途徑。首先,初中物理教材研讀。在初中物理教材研讀過程中,教師先可以進行準備性工作,準備好之后再將所學心得通過教學的形式演講出來,從而增強自身對初中物理教材的理解,通過集中討論交流,提升物理教師的知識獲取以及運用能力。其次,初中物理常見知識梳理。在初中物理常見知識梳理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從學生的心理出發,梳理出學生學習物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教師通過對物理知識的解答,進而引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升自身物理教學水平。

3.初中物理教學實踐。對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模塊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知識運用提升自身初中物理教學實踐運用能力。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模塊主要包括三大類型:教學觀摩、說課評課、典型案例分析。作為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課程,教師可以在物理教學實踐模塊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物理知識,實踐運用知識脈絡,提升物理知識實踐運用水平。在物理知識實踐運用的基礎上,在不斷的實踐指導與督促下,教師通過積極反思,可以使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知識得到進一步加強與充實。

綜上所述,在對初中物理“教非所學”教師的培訓中,通過學習新課標和解讀教材,可以拓展相關學科背景知識并能夠全面、準確地把握教材;通過教學設計,連接相關教學和學習理論,可以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及其應用能力;通過教學實踐、說課、評課活動,可以提升學員的教學水平。“教非所學”教師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關鍵性部分,必須要進行相應的培訓,通過培訓彌補“教非所學”教師的先天性不足,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筆者寫這篇文章,希望為“教非所學”物理教師教學培訓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工程制圖;空間思維;實訓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基金項目:1、2014年吉首大學課程教學改革專項,(編號:2014JSUKG21);2015年吉首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制圖’課程實訓教學改革研究”。

2、湖南省教育廳2015年教學改革項目、吉首大學2015年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編號:2015JSUJGA03)

工程制圖課程是吉首大學規劃設計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開設該課程的專業有園林、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等。該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繪圖和讀圖的基本能力,并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也是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因此空間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是這門課程的教學重點。為進一步強化空間思維與構建能力的培養,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工程制圖課程的實訓內容、實訓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旨在為培養具有扎實專業技能的規劃設計專業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1工程制圖課程特點

1.1教學內容多,實踐性強

工程制圖是一門研究用投影法表示空間幾何要素和空間形體及解決空間幾何問題的理論、方法的科學,是研究用投影法,并根據制圖標準和規定畫法及工程技術知識來繪制和閱讀工程圖樣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其主要包括圖示方法、圖解方法、專業圖紙的繪制與閱讀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每一部分內容都配有大量的實訓練習。

1.2對空間思維能力要求高

工程制圖學科的思維特征是不斷地完成“空間平面”、“平面空間”的動態思維轉換的過程,并通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地畫圖和讀圖達到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有學生建立了空間思維,再“從空間到平面,再從平面到空間”進行反復研究和思考,才是學好工程制圖課程的最有效方法。

2存在的問題

2.1實訓內容多,課時少,實訓效果不理想

土木工程專業和城鄉規劃專業只安排了30個學時的實訓課時,在制圖基本知識、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等章節的大作業只有4學時的實訓課時,學生不可能在這么少的課時內完成作業,因此導致了學生的大部分作業都是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這樣就造成了老師不能及時給予指導,學生畫的圖不合要求,經常需要反功,從而造成了學生的厭學情緒。

2.2實訓內容設置欠合理,重點不突出

在課時安排上,畫法幾何部分用大量的課時講授圖解問題,這部分內容難度大,習題多,經研究這部分內容與工程圖的聯系不大,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圖解法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實踐基礎,因此有必要對這部分內容的課時比例進行調整。另外實訓教學與專業知識結合不緊密,重點不突出,導致學生在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出現基礎不扎實的問題。

2.3實訓教學方法陳舊,達不到預期目標

工程制圖的教學雖然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方式,但基本上還是“填鴨式”教學,老師在課堂上先講理論知識,然后布置習題集上的習題,再對難度較大的習題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法枯燥呆板,沒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3改革方法

3.1結合專業教學重點,調整教學課時,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工程制圖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用投影法的理論做指導,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繪制出符合要求的工程圖,因此投影理論是制圖課的核心和靈魂,是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制圖教學的根本,應強化這部分教學。因此在調整教學課時的時候,一是考慮畫法幾何部分增加圖示方法的講授和實訓課時,對圖解方法課時進行壓縮;二是增加專業制圖實訓練習課時,結合專業教學重點,引入專業圖紙進行教學與實訓。

3.2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改革傳統教學方法,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講授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時,采用先播放小視頻再進行現場演示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空間思維。在講授截交線和相貫線時,利用實體模型和solidworks制作三維模型進行教學,在形體的表達方法部分,對剖面圖和斷面圖的處理方法進行視頻演示,在建筑施工圖章節,先播放建筑外形及內部Y構的視頻,再對照著軸測圖講解施工圖。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將復雜的空間問題直觀地展現出現,使復雜問題簡單化,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顯著提高,教學效果也有明顯的改善。

3.3實施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工程制圖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滿足教學要求,必須引入真實案例進行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比如在講授建筑施工圖時,傳統教學方法是采用的一幢虛擬的建筑,一套虛擬的圖紙為案例進行講授,布置的作業也是習題集上的一套圖紙的抄繪,學生的思維被固定化,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鑒于這種情況,在進行教學改革時,引入真實案例進行教學,比如在講授建筑施工圖時,以學校的教學樓和實驗大樓為例進行講授,可以到實地現場進行教學,學生可以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學習,在提高了學習興趣的同時,空間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訓練。

4實施效果

通過在工程制圖課程中采取以上的教學改革,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老師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在學校組織的教學質量評價中,工程制圖課程被評為優秀,二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有了一個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索知識的一個轉變;三是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從期末考試結果來看,三視圖和軸測圖的作圖題目失分很少;四是學生繪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夠徒手繪制草圖,也能夠用作圖工具繪制出符合國家標準的圖樣。

5結語

篇5

軍事院校任職培訓是為部隊各級各類軍事人才勝任崗位工作而進行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活動,具有鮮明的職業性、崗位指向性、教學針對性。院校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向實戰化聚焦、向打贏聚焦,使培養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需要。任職培訓強調滿足崗位需要,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是一種能力本位和技能為上的教學模式。任職培訓重點是探索教育特點和規律,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體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教學模式是推動任職培訓發展的必要手段。

1 修理專業課程中存在問題

1.1 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任職培訓目標定位較寬泛,經常以廣義的知識、技能和能力來確定培養目標,針對崗位工作實際問題的指向性不強,對教學內容的指導性不強,難以有效地體現培訓效益。個別培訓專業教學目標定位過高,過于強調能力培養,沒有以解決任職崗位現實問題和完成具體崗位業務工作為落腳點,沒有從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理論、基本法規、基本方法等5個方面出發定位培訓目標。

1.2 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

課程內容是人才培養的媒介,是組織教學活動的依據。培訓內容的設置有些偏重系統性、理論性,應用性和適用性研究不足。教學內容與任職能力、素質的對應關系不顯著,知識、能力與素質的相互促進關系不突出。培訓內容覆蓋面過廣,追求教學內容的全面性,缺乏教學的針對性。一些教學內沒有深入分析任職崗位任務工作需求,導致教學內容片面、更新不及時,對實際問題收集較少,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

1.3 考核評價方法單一

考核評價工作片面地強化了實踐考核,對于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法規的測試作用不明顯。考題設置側重實際操作,對理論考核內容涉及較少。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實際效果還不明顯,以課終考核評定成績,沒有突出形成性、過程性考核,不能準確反映出培訓效果。

2 專題教學的內涵與特征

專題式教學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我國開始應用,主要在歷史、政治、醫學等學科教學中進行推廣,近年來也開始在理工科上得到了應用[1]。專題通常是由學員自主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形成最終成果。教員一般在各個階段起到引導、咨詢和推動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中隨學員自身知識水平、能力素質的需要而變化。在教學內容上,擯棄按章節構建教學內容,打破學科知識體系之間的邏輯演繹的結構模式,更注重針對實際問題,構建知識內容,強調內容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和相互的銜接性,突出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內容,探究問題的內在本質[2]。在教學過程中,弱化以“滿堂灌”“填鴨式”等講授式教學為核心的教學過程。一般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組合的教學過程,充分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員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

3 專題教學過程的實施

在研究了專題式教學模式的內容設置、實施過程、考核方式等問題的基礎之上,在筆者學院的短期培訓班次修理專業的教學中,采用了專題式教學實踐。參加培訓的學員是使用單位的骨干,具有一定的修理經驗和較扎實的實踐能力。通過培訓,能掌握新車型的基本理論、正確的使用維護方法、維修方法和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為勝任崗位任務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并能夠在工作中可以獨立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提高自己的維修能力。為此,針對各維修專業的特點,開展了專題式教學。

3.1 教學內容構建突出針對性

專題式教學內容有效避免了常規教材的廣泛性、普通性、延遲性的特點,重新構建教材結構,表現出較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以崗位任務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核心,打破原有的學歷教學知識內容體系,一些有針對性的實際問題可有機地溶入相應的專題中解決,有些較普遍和較突出的問題,還可單列專題講述,將教材的章節內容按貼近崗位、貼近部隊、貼近裝備的原則進行重組和融合,提高教學內容的正對性和實用性。

3.2 教學講授突出探究性

課堂講授是專題式教學的中心環節,以學員為主體,強調以學為主。廣泛采用研討式、案例式、學導式教學方法,實現師生、學員之間的有效互動。避免采用過去的那種單行線式的注重以教為主的“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法方法。在設計問題或布置作業時,避免以描述事實為主,創設一些具有探索性、趣味性的或能引起學員認知沖突的討論話題。充分使學員參與到教學中,在思維活躍、興趣高昂的環境中,激發學員的分析問題能力和創造能力。

3.3 考核評價突出客觀性

結合專題式教學,改變了過去平時成績加課終考核的考核方式,克服了課終考核比重大,平時成績不好量化的問題。采用根據學員在專題教學中的方案、論文、實操能力等進行一專題一評價方式,以使考核成績更加科學和有效,而且每一次的考核成績也是對教學過程的評價,能夠反饋給教員及時改進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4 教學效果

經兩個教學輪次的實踐,總體看教學效果比較顯著。

4.1 發展了短期培訓教學模式

突破了按照學科體系進行系統性和完整性講授的傳統做法,強調突出重點,著眼難點,關注疑點。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員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打破了教材內容的章節界限,針對教學內容的特征、學員的基礎和接受能力,確定一個個不同的專題。在教員的導調下,學員主動學習、獨立分析,參與各個專題內容的研究與討論活動中,從理論知識中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員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2 構建了“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內容體系

以裝備發展為導向,以實際崗位任務需求為牽引,圍繞“核心”“緊缺”“難點”“問題”“轉化”5個關鍵點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切實把任職崗位中的實際問題、裝備保障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成就融入到教學中,教學內容時刻保持與裝備發展同步,與部隊裝備保障建設同步,與裝備保障技術發展同步。發揮“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理論、基本法規、基本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基礎作用,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不但培養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創新能力,培養的人才更加適應部隊裝備保障建設需求。

篇6

 

美國上市公司-----億元級外企、IT培訓領軍企業

【北京免費咨詢電話】:400-001-9911轉分機28245

一、達內國際集團簡介

達內國際集團是中國IT職業教育的品牌,是目前中國IT職業教育集團,2014年4月3日,達內國際集團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中國家在美國上市的IT職業教育集團,同時也是2014年赴美上市股。除中高端IT人才實訓外,達內時代科技集團同樣致力于IT 人才輸送、教育平臺建設、軟件研發等綜合服務。目前,已形成包括 人才實訓中心、軟件研發中心、軟件人才中心、IT 教育中心四大人才服務模塊達內國際集團逐漸形成以IT培訓為主的多元化、綜合性的職業教育及人才服務領導品牌。

達內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各個中心由軟件專家負責運營,課程設計引進北美先進技術,貼近中國軟件企業的實際需求,同時,聘請北美海外專家與來自IBM、華為、用友、亞信、東軟等國內外名企的一線實戰專家擔任講師,以確保高端培訓效果。達內在課程設計與培訓模式上不斷創新,開創“零首付、低押金,就業后付款”的信貸就業模式先河,改革培訓模式保持培訓規模擴大的同時確保90%以上的就業率,同時高質量就業。

二、達內時代科技集團與高校和企業合作

從創建之初,達內國際集團就非常重視與高校進行學術交流、專業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經過13年辛勤的耕耘,達內國際集團在全國高校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譽度, 達內先后與全國500多所大學的計算機或軟件學院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其中20%以上為211重點大學,在100多所院校里建立了達內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并與包括北大軟件學院在內的7所院校建立軟件工程研究生聯合培養合作。近年來,達內加強了與院校開展深度合作的步伐,在人才培養模式、項目課程體系的整體構建、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師資培養等方面全方位的高校開展合作,對高校的教學改革、優化高校課程體系,強化實訓實習以及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實戰型業務水平的提升都積極的推動作用。

達內發展離不開與企業的密切合作,達內在全國建立5大軟件人才中心,300人才顧問每天不斷與全國上萬家企業保持聯系和溝通。通過13年達內不斷地探索與嘗試,達內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人才推薦,人才定制培養、人才租賃與外包、校園招聘、IT獵頭、企業內訓等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和一站式的服務體系。截止到2014年5月底,達內與全國5萬家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每個月在達內全國中心有近600場的企業雙選會,達內還會定期做專場招聘會,正是與企業的緊密合作關系,達內學員保持行業的學員就業率,2014年實現了95%以上的就業率。

三、達內國際集團主要業績:

達內國際集團作為中國高端IT培訓的翹楚,從創業之初就倡導 “誠信、創新、開放、合作”的企業文化,同時經營戰略一直都保持經營模式和產品保持行業的一步:率先在美國上市家IT職業教育機構;率先推出“先就業,后付款”IT信貸就業培訓的IT職業教育;率先獲得國際風險投資的IT職業教育機構;率先入選“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的IT職業教育機構;率先由IT技術專家建立和運營的IT職業教育機構;率先全面開放課堂,隨時真課試聽的IT職業教育機構;率先與“211工程”大學聯合培養軟件工程碩士的IT職業教育機構;率先真實披露學員就業率、就業品質的IT職業教育機構;率先開辟高端課程,培養IT白領、金領的IT職業教育機構;率先完全真實公開師資背景的IT職業教育機構。

達內國際集團由于優秀的教學效果、行業的經營模式和傾力公益事業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好評,近年來達內榮獲了各界機構的頒獎:達內是業界的一家2006、2007、2008、2009連續4年入選德勤評選的“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公司”、“亞太地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公司”,中關村管理委員會指定的“軟件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北京市商務委、北京市教委聯合評為“首批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被《計算機世界》評選的“就業服務杰出貢獻獎”、被《中國計算機報》評選的“影響力培訓機構獎”、被搜狐評為“中國十大教育集團”、被騰訊評為“中國大學生心目中影響力的IT品牌”, 2010年更是和百度、搜狐、中興電子等企業被歐美同學會評為中國海外歸國人員創業“騰飛獎”中國50強優秀企業、2011年獲得中央電視臺評選的中國教育行業“領軍企業”2012年9月獲鳳凰網、網易財經、影響力峰會組委會評選的“2012年度信賴企業”大獎、2012、2013年 榮獲普華永道和高企協頒發“2011中關村高成長企業100”。2013年榮獲智聯招聘中國年度雇主“北京30強”企業等大獎。

四、達內國際集團IT培訓課程:

1、java培訓-----------java工程師;

2、UI培訓-----------UI大咖設計師;

3、Android培訓-----------安卓工程師;

4、IOS培訓-----------IOS軟件工程師;

5、Web培訓-----------Web前端工程師;

6、HTML5培訓-----------前端互聯網工程師;

7、會計培訓-----------主辦會計師;

8、網絡營銷培訓-----------網絡營銷經理師;

9、unity培訓-----------Unity3D工程師;

10、大數據培訓-----------大數據工程師;

11、PHP培訓-----------PHP開發工程師;

12、嵌入式培訓-----------嵌入式工程師;

13、軟件測試培訓-----------軟件測試工程師;

14、C++培訓-----------C++軟件工程師

15、linux培訓-----------linux運維工程師

16、Net培訓-----------Net開發工程師

五、達內國際集團就業:

1、2016-02-17-------- 中南大學學生參加達內C++培訓,成功轉型9萬年薪入職軟通動力;

2、2016-02-16-------小學教師參加達內PHP培訓,成功轉型薪資翻3倍獲10k高薪;

3、2016-01-16-------本科應屆生參加達內java培訓,成功入職外資軟件企業;

4、2016-01-25-------電氣工程師參加達內網絡營銷培訓,成功轉行獲9k月薪入職搜房網;

5、2016-01-08--------公務員不干枯燥工作參加達內培訓,轉型網絡營銷師獲15K高薪;

6、2016-01-07-------平面設計師遇瓶頸參加達內UI設計培訓,薪資飆升2倍多獲15k高薪;

7、2015-12-29------大四學員參加達內iOS培訓,獲10W年薪贏在職場起點;

8、2015-12-28-----中國計量大學大三學員參加達內UI設計培訓,獲月薪12K入職offer;

9、2015-12-18-----機械專業學員零基礎參加達內PHP培訓,獲7K月薪成功轉行;

10、2015-12-25------應屆生參加達內java培訓獲7K月薪入職敦煌網;

 

六、達內國際集團各校區分布及具體地址:

   北京免費咨詢電話:400-001-9911轉分機28245

北京市(海淀區):

1、達內北京中關村中心JAVA:

---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甲18號中鼎大廈B座7—8層;

2、達內北京大數據中心才高大數據:

---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西路甲18號中鼎大廈B座7—8層

3、達內北京萬壽路中心WEB前端:

---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文博大廈二層

4、達內北京清華園中心.NET/Unity3D:

---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小關街120號萬盛商務會館A區三層

5、達內北京魏公村中心UID: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乙12號天作國際大廈三層

6、達內北京海淀園中心PHP:

---北京市海淀區萬泉河路68號紫金大廈6層

7、達內北京網絡營銷中心網絡營銷:

---北京市海淀區萬泉河路68號紫金大廈6層

北京市(朝陽區):

1、達內北京潘家園中心安卓/IOS:

---北京市朝陽區潘家園松榆北路7號院11號樓建業苑6層

2、達內北京亞運村中心軟件測試:

---北京市朝陽區南沙灘66號院1號樓3層達內科技測試學院

3、達內北京會計中心會計:

---北京市朝陽區民族園路2號豐寶恒大廈二層

北京市(東城區):

1、達內北京南鑼鼓巷校區UED:

---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15號新華文化大廈3層

2、達內北京天壇中心Linux云計算、Pyhton、紅帽認證:

---北京市東城區珠市口東大街6號珍貝大廈西側三層

3、達內北京廣渠門中心C++/嵌入式:

---北京市東城區廣渠家園25號樓啟達大廈1-2層

篇7

近年來,我市城管系統仔細貫徹落實市委、市當局的總體任務擺設,積極探究和立異城市治理長效機制,仔細展開城市綜合治理法律,為我市創立全國衛生城市、國度園林城市、全國優異旅行城市、中國人居情況類型獎城市等國度級城市手刺做出了積極奉獻,有力推進了城市(鎮)治理任務繼續安康有序開展。但在城市綜合治理法律進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特殊是近段工夫以來,我省兩個當地發作了觸及城管法律惹起的群體性事情,形成了分歧水平的社會影響,各級黨委、當局高度注重。上周,市委召開市委常委擴展會議專門對我省發作的兩起群眾性事情進行了傳遞,對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在省委擴展會議上的講話精力進行了仔細傳達進修。要求各級各部分要仔細汲取兩起事情的深入經驗,進一步增強城市綜合治理,加大城管法律培訓力度,進步依法治理程度,練就一支思維政治本質高,法制認識強,營業才能精的城管步隊。

一、進步看法,深該體會城管法律在增強和立異社會治理中的主要效果。

(一)城管法律是推進城鎮化的客觀需求。省委、省當局提出鼎力施行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財產化開展計謀。我們在加速施行城鎮化帶動計謀的今日,城市綜合治理是推進城鎮化帶動計謀的主要內容,特殊是跟著城鎮化的疾速推進,城市治理的義務越來越深重,城管法律的效果越來越突顯。在曩昔城市開展比擬遲緩,城鎮化程度還不高的期間,城管法律任務顯得比擬單薄,但跟著城市建立的加速推進,城市綜合治理,城管法律就必需同步推進,必需做到建管偏重,只要把城市建立好、治理好,城鎮化計謀才會獲得扎實有序推進。

(二)城管法律是推進“一建雙創”和“整臟治亂”的客觀

要求。近年來,市委、市當局強力推進“一建雙創”和“整臟治亂”任務,經由各級各部分的通力合作,“一建雙創”和整臟治亂任務獲得必然實效。從近幾年狀況看,余慶、仁懷、赤水等任務展開較好,但也有局部當地在全省排位靠后,情勢十分嚴竣。近期,國度將對我市“雙創”任務進行測評,市委、市當局高度注重,市委召開專題會議研討“整臟治亂”任務,城管步隊是“整臟治亂”任務的“主力軍”,是“先頭軍隊”,只要經過增強城管法律整治亂停亂行、占道運營等臟、亂、差等問題,“一建雙創”和“整臟治亂”任務才會有用推進。

(三)城管法律是提拔城市文明水平,構建有序調和的社會治理的必定選擇。城管步隊的任務若何,直接關系到地點城市的文明水平,當然也不完全決議于這支步隊,還觸及市民本質、宣傳力度等要素。但總的來說,我們的任務展開得好,任務做得細,城市情況衛生、文明水平就會好得多。我市各縣、區(市)開展極端不服衡,好的走在全省前列,差的在全省排位都靠后。前幾年,我市城市治理走在全省前列,貴陽、凱里都到我市進修城市治理方面的進步前輩經歷。但他們經過起勁,目前都排在我市前面。對此,我們應該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從我市當時的城市治理來看,總體任務照樣不錯,但也有良多方面治理不到位,還需求進一步加大任務力度,凸起城管法律任務的主要效果,起勁提拔城市治理程度和文明水平。

二、城管法律要掌握好幾個準則。

起首要掌握好依法行政的準則。我們的城管法律行為是國度司法付與的權利,是代表當局行使城市治理的詳細運動,這就要求我們法律人員要具有較高的政治本質,在展開任務中決不答應違法做事,要把依法行政放在任務首位,這是我們城管法律任務的根本準則。一切城管干部職工必然要繃緊這根弦,要增強進修,把握城市治理專業方面的營業常識,如市容環衛、城市規劃、城市綠化、市政公用、情況維護、公安交通、工商行政治理等方面的司法、律例等方面的常識。熟習相關的行政治理司法律例,如《行政處分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度補償法》等,加強法制認識,進步運用司法、律例處理實踐問題的才能。

其次是要掌握好文明法律準則。人人要看法到城管法律與司法法律是有實質區其余。城管法律對象大都是生涯相對堅苦的群眾,他們的違章行為往往會給城市生涯情況和治理次序形成影響,必需予以改正。我們在改正這些不文明行為時,必然不克不及簡略從事,必需要依法,要以壓服教育治理為主,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必然要留意任務辦法。比來發作的幾起群體性事情都與城管隊員在法律進程中不留意辦法有必定的聯絡。所以人人務必惹起高度注重,實在加強文明法律認識。當然,文明法律毫不是對違法者聽之任之,該改正必需予以改正,該處分必需予以處分。我們要貫徹落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律必嚴、違法必究”方針,做到以現實為根據、以司法為繩尺,秉公法律。只要如許,才干改正違法行為,教育大大都人,維護社會公共好處和群眾好處,表現司法的莊嚴。任務中,一方面要敢管、善管、會管,只需我們的法律是依法的,就可以勇敢的展開治理任務。另一方面要加大宣傳,正面指導,媒體要增強對城管法律任務的宣傳報道,指導廣闊市民盲目恪守城市治理的有關規則,一起促進城市文明調和。

再次是要掌握好治理與效勞偏重的準則。在城市治理進程中,必然要注重治理與效勞偏重,每個城管法律人員必需樹立準確的法律指點思維,要清晰地看法到法律的目標是為人民效勞,為經濟開展效勞,為發明優越的社會情況效勞。對違法行為施行行政處分,目標在于改正違法行為,決不是為了處分而處分。法律講文明,要求有禮在先,以理服人,果斷根絕粗獷法律、野蠻法律行為。特殊對一局部長時間占道運營,屢教不改人員要耐性指導,注重辦法,毫不能簡略法律。對殘疾人違章運營,亂擺攤點的更要注重效勞,協助指導轉移到規劃局限內運營,做到疏堵連系,治理與效勞相連系,要經過搞好效勞來感染不文明行為人,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進步廣闊市民恪守城市治理有關規則的盲目性和自動性,起勁進步城市綜合治理程度。

三、城管法律部分及城管人員必需做到內強本質外樹形象。城管系統要把內強本質外樹形象作為對每一個同志的硬性要求。一是要增強進修練內功。要仔細進修貫徹黨的道路、方針、政策,進修有關司法律例和營業常識。要經過進修,不時提拔本人,充分自我,打好根底,樹立準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育高尚的幻想信心。二是標準行為重形象。作為城管法律人員,必需標準本人的行為,由于城管綜合法律任務直接與群眾面臨面,社會存眷度極高,當局和市民對這支步隊都寄予了很高的希冀,我們從事的是改正城市治理中的一些違章行為、不文明行為。這就要求我們起首得標準本人的行為,提拔本人形象。在法律進程中,要標準法律,依法法律,要經過法律樹立城管步隊優越形象。三是考究戰略和辦法重結果。在法律進程中,假如不留意方法辦法,不單不克不及改正違章行為,反而會添加違章者的敵對心情,毀壞當局形象,甚至影響社會不變。戰略和辦法對了,問題就會水到渠成,反之不單治理欠好,還會形成負面影響。因而,我們在施行行政法律進程中,不單要嚴厲依照法律順序,做到嚴厲法律,文明法律,還要不時總結經歷,探究法律辦法,進步法律技巧。要實時剖析法律任務中呈現的新狀況、新問題;要總結法律任務中的成功經歷,為往后的任務供應借鑒;要剖析法律任務中存在的缺乏,觸類旁通,汲取經驗;要剖析和把握違法人員的心思形態,學會把握法律“度”的技巧問題。經過對各類問題的剖析、研討,總結經歷經驗,提出改良對策,然后不時進步我們的行政法律程度。

四、培訓任務務必獲得實效。

篇8

[關鍵詞]城市 互聯網 信息差距 治理

[分類號]G203

1 引言

國內研究主要分析我國東西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信息差距及其社會影響。而新近的調查發現,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差距超過信息差距的總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體間存在顯著的互聯網信息差距,而且還呈現出加劇的傾向。需要從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需求與認知能力出發,結合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模式與特征,探討治理差距的對策職稱論文。

本文首先區分互聯網信息差距的不同層次。在此基礎上,具體闡述我國城市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狀況與成因,以促進就業與社會和諧發展為目標,明確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國城鄉二元分割的具體情境,提出分階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聯網信息差距的三個層次

雖然已有文獻尚未明確劃分其過程的層次性,但可以從中發現,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獲益能力差距三個層次。

2.1 第一層次——接入差距

以歐盟的互聯網調查和美國商務部的系列調查為代表,許多研究根據創新傳播理論分析了互聯網接入的發展過程。研究發現一國的不同社會群體開始接入互聯網的時刻、飽和率水平都有顯著差異,可以用圖1所示的分層模型來表述:

群體A屬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國最先接入互聯網的群體,該群體中的個體接入比例最高;群體C是信息貧弱群體,開始接入互聯網的起始時刻最晚、群體中僅有較低比例接入互聯網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層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體的互聯網使用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使用能力包括基礎性技能、結構性技能兩個層面。基礎性技能即對網上文獻的閱讀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過基礎教育取得的;結構性技能是使用互聯網收集信息、加工數據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類軟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礎性技能之上,主要通過信息技術培訓與學習取得。參與網絡游戲、瀏覽網頁與設計圖文、開展網上交易之間的技能差別是顯著的。基礎性技能具有相對穩定性,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結構性技能持續變化。

2.3 第三層次——獲益能力差距

互聯網使用能力在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的輔助下,形成獲益能力,即運用互聯網支持工作、改善個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會中生存的一種戰略性能力。綜合已有研究,本文認為互聯網使用能力、社會資本、經濟資本和獲益能力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獲益能力差距最難以縮減。由于掌握的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差異,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條件下,圖1中的群體C從互聯網使用中獲得的收益也低于群體A和B:

3 我國城市互聯網領域的信息差距現狀

3.1 我國互聯網發展模式與信息傳播特征

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的互聯網發展建立在政府推進和外來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務組織一用戶”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務體系。自2005年后,我國互聯網快速普及,正處在快速擴張初期,開始向農村滲透。2009年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網民3.84億,成為人口最多的網民國家。區別于發達國家的一個關鍵性變化,是產生了多樣化的互聯網應用方式創新。除電腦之外,手機、游戲機、電視機等,都已具備網絡接人能力,手機和電腦共為互聯網信息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互聯網隨身化、便攜化趨勢日益明顯。持續更新的互聯網媒介,推動了我國信息傳播向分眾化、個人化方向發展。

3.2 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

我國城市信息貧弱群體主要包括城市戶籍的無業與失業人員、在業低收入人員等以及農民工兩類。

3.2.1 城市互聯網接入差距

根據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關于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2008~2010三年中,我國總體互聯網接入率在持續增加,網民城鄉結構對比基本沒有變化;而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接入率遠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農民工的接入率明顯低于城市戶籍信息貧弱群體的接入水平,幾乎沒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聯網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廣州和北京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邊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體之間存在明顯的互聯網使用差距。以互聯網發展全國領先的北京市為例,包括流動人口、郊區農民在內的各群體的信息化水平可分為高端、中端、低端三個層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別是9%、37.6%、53.4%。各群體之間在收入水平、電腦擁有率、互聯網接入、上網時間長度、網絡應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較大。高端群體網絡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廣泛使用電腦和網絡,平均每周上網時間超過30小時,網絡應用水平高;中端群體電腦擁有率超過五成,網絡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網時間13小時;低端群體電腦擁有率低,幾乎不能上網、沒有郵箱。占人口半數以上的低端群體包括城郊農民、下崗與無業人員、殘疾人、家庭婦女以及農民工,傳統媒體仍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雖然缺乏國家層面的量化數據,北京市的互聯網應用結構作為一個參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數量以及該群體與其他群體間的互聯網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聯網獲益差距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網絡應用產生的價值很有限。在我國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制度環境缺乏穩定性、組織機構快速變遷、個體流動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服務需求主要涉及就業、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務等方面,而利用互聯網提供上述服務,在我國仍處于初始階段。第24次CNNIC互聯網調查指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因回避社會現實而上網的傾向,超出主動的互聯網應用,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者、企業管理人員等則與之相反;農民工與辦公室職員在網上教育、網絡銀行、電子商務等應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聯網調查發現,與我國整體網民相比,手機網民中農民工和城市無業、失業人員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機上網中使用率最高的應用是聊天,達到71.5%,信息貧弱群體從互聯網應用中獲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國城市互聯網差距成因與治理

4.1 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個體層面,低教育程度、職業狀況、收入水平以及對互聯網的有限認知是我國城市互聯網接人與使用差距的四個主要成因,社會資本和經濟資本對產生互聯網獲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CNNIC歷次調查發現,個人不上網的兩個主要原因依次為:缺乏上網所需的技能、不具備上網條件。國家統計局的《2009年農民工監察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外出農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從事低收入的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為主。月平均收入為1417元,幾乎沒有在崗位上獲得信息技術培訓,制約著該群體對互聯網的使用。我國市場化定價的互聯網接入費用每戶平均77元/月,網吧上網費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聯網調查),網絡接入價格占收入水平較高。城市戶籍的信息貧弱群體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農民工,但是也難以支付市場化的信息技術培訓和網絡接入費用。信息貧弱者獲取信息的途徑以先賦性社會關系為主,鏈合關系短缺,導致其社會支持系統薄弱,難以通過使用網絡獲得利益。

在社會層面,農村互聯網信息基礎設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設施的難以獲得性,是造成農民工、城郊農民這兩個細分群體低接入率的兩大外部主因。信息資源供給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獲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貧弱群體對信息服務的類型和定價決策以及信息內容和傳播形式沒有實質性影響,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對符合信息貧弱群體需求的信息資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這一群體的就業、學習、生活事務。

4.2 治理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政策視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質是建立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動,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與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等,促進城市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公眾的深度參與。我國城市信息貧弱群體數量龐大,與其他群體間存在較大的互聯網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進程缺少堅實的社會基礎。在缺乏外部干預的情況下,現存差距將會加速擴大,互聯網差距會與既有的多種社會分化相互滲透,導致信息貧弱群體難以參與信息技術手段支持的社會活動,加劇這一群體在社會、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劣勢。

已有研究發現,僅采用技術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聯網基礎設施、降低互聯網接入費用、提供網絡技能培訓等技術性措施,不足以縮小群體間的互聯網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關政策設計開始轉向社會性視角,在采用技術性政策措施的同時,從信息貧弱群體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發展障礙出發,通過社會政策,向這一群體賦權,使之形成自我發展能力。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業政策與信息化政策等多個領域,需要提高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職業技能,增加其社會資本,完善公共服務,使這一群體獲得更多利益。一個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公私部門、非政府組織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聯網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建立一個社會矯正機制,縮小我國城市群體間的互聯網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貧弱群體的就業與生活狀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5.1 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戰略目標

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社會基礎還較為薄弱。本文認為,我國治理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目標應具有階段性,以提高接入率為基礎,設定近期和長期目標,見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對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可獲得性。應加強城市公共網絡端口建設,將學校、圖書館、社區學習中心等接入互聯網,使信息貧弱群體能夠接觸網絡。建議以民政部門的社區信息化建設、各地區的社區學習中心為依托,通過社區、居委會統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向各類信息貧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獻電腦、免費或低收費網絡服務;各地區應探索將城市公共網絡資源向農民工開放的模式,改善他們對網絡的獲得。應融合網絡與傳統媒體,整合從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資源和服務,向信息貧弱群體提供多樣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聯網使用技能與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化培訓存在多方投入、多頭管理、缺乏整體規劃等問題,應鼓勵信息技術培訓機構、用工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以及開展就業支持計劃(例如國務院扶貧辦的“雨露計劃”)的政府部門進行合作,結合就業需求(無論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業)設計教學內容,使信息貧弱群體通過培訓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強這一群體在就業市場上的靈活性。

5.2.2 長期的治理措施

·強化信息化的社會基礎。應推進競爭政策和普遍服務政策,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互聯網接入費用;根據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把握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趨勢,為本土產業技術創新形成包容性空間,繼續推進信息無障礙標準,增強縮減信息差距的技術基礎;借鑒國外經驗,重視全民信息技術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際傳遞。

·提高信息服務質量。采取措施促使各類信息服務主體承擔社會責任,要求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中文網絡等媒體對信息內容加強自律管理,創建符合信息貧弱群體需要與認知能力的信息內容。重點是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提高公共信息服務的用戶導向性,使城市信息貧弱群體能夠獲得關鍵性的公共信息服務。

·形成長效信息培訓運行機制。信息技術培訓需要進行平臺建設,吸引地方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的長期投入,對培訓項目進行科學的評估和改進。在實踐中,一些跨國公司聯合公益性、非營利性組織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社區學習中心,項目設計和管理的規范性高,重視培訓師資和當地的骨干力量,產生了規模效應,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社區學習模式。

·增強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社會參與能力。我國在較長時期內不會改變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中高級藍領短缺的就業市場狀況會延續。城市信息貧弱群體就業以藍領職業為主,而當前的教育體系和就業選擇、社會資源分配不利于藍領。國家應提高職業教育的成效,創建更為多元的文化環境,使藍領在社會參與、經濟與文化資源分配中獲得更為公平的機會,提高收入和職業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新紅,中國數字鴻溝報告2008,電子政務,2008(11):25-43

[2] Empirlca Work Research Centre (Ireland) , University of Bath.Thematic Study to Analyze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Avcess to ICT as a Means of" 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Luxembourg: Eu-ropean Union, 2006:33-42.

[3] Steyaert J. Inequality and the digital pide: Myths and realities//Hick S, McNutt J. Advocacy, activism and the lntemet. Chicago:Lyceum Press, 2002 : 199-211

[4]Bonfadelli H. The Interact and knowledge gaps: A theoretical and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 17(I): 65-84

[5]邱林川,信息社會:理論、現實、模式、反思,傳播與社會學刊2008,5:71-99

[6]Cartier C, Castells M, Qiu J L. The Infomaation have - less: Inequali-ty, mobility, and transloc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Studies in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at, 2005, 40(2) : 9-34

[7]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北京市數字鴻溝研究報告(2005)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8] Van Dijk J, Hacker L. The digital pide a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henomenon. Information Society, 2003, 19:315-326

[9]刁松齡,城市化進程中外來農民工信息服務研究——以珠三角為例,圖書情報工作,2009。53(4):136-139

[10]李曙光,我國信息服務體系構建現狀與對策,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68(2):67-70

[11] McClure R, Jaeger 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Im-portance, approacbes, anti realit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i-ence Research, 2008, 30(4): 257-264

[12]周宏仁,國家信息化優先領域和推進策略,中國信息界,2009.1:36-43

篇9

關鍵詞:城市文化;治理;城市文化治理

引文

積極推進城市文化治理工作進展是當前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如何塑造、保護、開發城市文化既是城市問題理論研究的前沿熱點,也是當前城市發展的現實要求。

1城市文化治理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1城市文化治理的現狀

當今世界,文化對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已經得到學術界和公共管理者的公認,重視城市文化、發展城市文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一座城市是否擁有其自身獨特的文化魅力,關系到這座城市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的發展,城市文化治理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國城市文化治理的現狀可謂喜憂參半,既有值得欣慰之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文化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例如新的文化建設理念的提出,對新的治理方式的摸索,城市公共文化設施數量的不斷增加,市民素質的提升等。這些進步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在看到城市文化治理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現階段我國城市文化治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主體等多個方面存在許多問題。

1.2城市文化治理存在的共性問題

1.2.1治理主體單一治理主體多元化是城市文化治理的根本要義,現實情況中,我國城市文化治理的治理主體依舊只是政府一元,其他治理主體參與不足,治理效果不明顯。社會組織和公眾都是城市文化多元治理主體中極為重要的一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組織發展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社會治理力量得到壯大。但也必須看到,我國社會組織依舊存在發展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資金不足、獨立性不足、人才不足、協作能力不足等方面。1.2.2治理方式落后受傳統行政模式的影響,我國城市文化治理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管理方法缺乏民主理念和服務精神。多數情況下,政府管理方法屬于專制型方法,多數的政府工作人員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官”,把管理對象看作是普普通通的“民”,極大降低了城市文化治理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專制型的政府管理方法使得政府只注重統一性,忽視了差異性,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掩蓋了人們的個性,他們的積極性也無法發揮出來,致使行政工作單調乏味,缺乏靈活性,降低工作效率。②治理方式缺乏引導性。法治社會要求政府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必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然而當前我國城市文化治理的法制建設還存在較多空白,治理工作沒有相應的法律依據,社會公眾對政府行為不理解,從而產生各類矛盾。③治理技術手段更新滯后。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是現代政府管理的基本要求。當前我國城市文化治理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政府部門對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不足,技術手段更新滯后,電子政務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1.2.3治理資金投入不足傳統的城市文化管理領域政出多門,城市文化治理在資金投入方面存在資金投入方式單一、投資結構不合理以及投資效益低下等問題,從而導致城市文化治理資金投入不足,無法滿足治理要求。1.2.4治理隊伍建設滯后人是一切工作的實踐主體,隊伍建設關系到城市文化治理工作的具體落實情況。當前我國城市文化治理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隊伍建設滯后,主要表現在城市文化治理隊伍規模較小,隊伍積極性不高以及隊伍專業性不強等三個方面。

1.3各類城市文化治理存在的問題

①政治類城市文化治理:政府過度集權,宣傳效果不佳。②經濟類城市文化治理:缺乏科學完善的經濟文化治理體系。③教育類城市文化治理:經費投入不足,服務質量較差。④生活類城市文化治理:不能充分滿足市民文化生活需求。

2城市文化治理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2.1政府在治理理念上缺乏服務意識和系統規劃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轉型期,社會矛盾凸顯,經濟發展壓力漸大,政府培養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勢在必行。然而,在現階段我國的城市文化治理過程中,政府行政管制的色彩大于公共服務的色彩,官本位思想橫行,服務意識淡薄,服務質量不高,服務效率低下,政府短視等問題層出不窮。

2.2政府自身角色定位不準確

治理理論的一項重要主張就是去中心化,即政府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由原來的絕對核心角色轉變為多元治理主體中的一份子,政府在公共管理總的核心地位被動搖,向市場分權、向社會甚至公眾分權是治理理論的內在要求。因此,政府自身準確的角色定位是城市文化治理有序進行的關鍵。

2.3市場組織、市民等治理主體參與意識淡薄

治理主體多元化是城市文化治理的題中之義,城市中的各類市場組織、社會組織以及市民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城市文化治理過程中。然而在現實情況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城市文化治理主體的多元性并未得到充分體現,市民等治理主體的參與意識不足,從而使的城市文化治理未能取得一定進展。

3我國城市文化治理的對策建議

3.1完善城市文化治理主體

①充分釋放市場潛能,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在經濟類城市文化和生活類城市文化的治理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市場參與,實現市場經濟組織與政府對城市文化的共同治理。②充分發展社會組織,讓社會力量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既需要政府鼓勵第三部門等社會組織的發展,也需要社會組織自身謀求變革,追求創新,從而加速自身發展。③充分發揮公眾的作用,讓公眾真正參與到城市文化的治理當中。公眾參與城市文化治理一方面需要政府要賦予公眾一定的權利,包括政策制定前期舉行市民聽證會,通過網絡渠道傾聽市民政策建議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公眾提高自身素養,養成城市主人翁意識,提升參與治理的積極性。

3.2創新城市文化治理手段

①更新文化治理部門的設施設備,提高文化治理部門治理效率。設施設備的更新是創新治理手段的物質基礎,沒有先進的設施設備,治理手段智能化、科技化都無從談起。這既需要文化部門引進相關人才,以合理選取設施設備,操作維修設施設備;也需要有合理的資金配置機制,以滿足設施設備更新的需求。②轉變文化治理部門工作人員觀念。設施設備的更新不是創新治理手段的全部,如果人的觀念得不到及時更新,再先進的設施設備也無法起到提升治理效率的作用。文化治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與時俱進,在充分學習相關技術知識的同時,轉變傳統行政觀念,奉行效率至上、服務群眾的理念,盡快掌握新的治理手段。

3.3創新城市文化治理體制機制

首先,創新城市文化治理投融資機制,建立多種投資渠道、多種投入主體的城市文化發展機制。一方面需要轉變政府傳統的“全能型政府”的角色,合理解決政府的“越位”和“缺位”問題,增進市場、社會組織以及公眾的參與程度,改善社會力量的投資環境;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積極鼓勵捐贈以吸引社會資金,轉變傳統的單一財政撥款形式,暢通社會資金投入渠道,以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最后,制定相關法律政策,為科學的城市文化治理投資機制提供立法支持。

3.4提高城市文化治理人力資源管理效率

①改革文化部門聘任制度,區分文化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對專業技術人員堅持按照崗位要求擇優聘用,強化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構建科學的社會評價機制;對管理人員實行直接聘任、推選聘任和委任等多種任用方式,建立競聘上崗制度,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積極性、創造性,增強文化部門活力;對工勤人員實行合同聘任制,加強工勤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規范工勤人員的進管出環節。②完善文化部門聘后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和辭退制度。對受聘人員的工作情況實行年度考核,堅持客觀、公正的考核原則,努力形成科學的領導評價機制,把考核結果作為晉升、獎懲、辭退的主要依據。

3.5經濟類城市文化治理: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雙重作用

經濟類城市文化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影響的,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制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方針,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的同時,各類社會問題、城市病也隨之出現,實行以以人為本為根本理念的經濟類城市文化治理勢在必行。改善經濟類城市文化治理現狀,關鍵在于政府要加強引導,同時也需要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參與。

3.6提高市民參與度

由于政治類城市文化特殊性(政治性、權威性、敏感性)的關系,本文認為該類城市文化的治理主體應該包含政府和市民,政府作為當前政治類城市文化的最重要主體自然不用多提,市民對政治類城市文化治理的參與不足是其在治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完善治理主體最為關鍵的就是增進市民的參與。

4結束語

城市文化治理的要義在于清楚地認識到城市文化對城市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的同時,全面踐行治理理念。因此,對“城市文化”和“治理”兩個概念的認識深度直接影響城市文化治理的效果。論文以上述兩個概念為重心,對城市文化治理問題提出了新的看法,以期對當前我國的城市文化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鋪墊。

參考文獻

[1]連玉明.中國城市年度報告[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274.

篇10

   一、市容治理工作取得了新業績。

    今年,大隊牢牢圍繞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宏偉目標,面對創建任務重、時間緊、標準高、困難多的情況,大隊根據建設局下達的創建工作任務,迎難而上,積極開展對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活動。

    1、開展違章攤點、店外經營(作業)、夜市攤點專項整治。大隊首先把取締城區22條主次干道、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的活動攤點、店外經營(作業)作為市容整治重點,采取了大隊領導分片包干,集中整治與日常治理相結合,堵與疏相結合的方法,先后取締了影響市容市貌的不規范攤點群4處,城區主干道店外占道經營(作業)得到有效遏制。南城根路改造后大隊及時跟上,狠抓了南城根路的店外經營、活動經營,并規范設置了大橋攤點群,目前南城根路市容環境有了明顯的好轉。其次,安排專門氣力加強對夜市攤點治理,今年先后取締了四通路夜市大排檔、大車站等42處攤位。

    2、開展戶外廣告、亭棚專項整治。我們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加大對戶外廣告和橫條幅的整治力度,422處的各類不規范的戶外廣告牌和4520處的破舊橫(條)幅依法進行拆除,清除“牛皮癬”近20萬張。尤其在創建園林城市過程中,因創建工作需要,我們抽調精干氣力,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對南門大街的188戶雨陽蓬的拆除任務。針對部分路段亭棚嚴重影響市容市貌的情況,我們克服種種困難,不等不靠,迎難而上,對城區安宜南路、淮江路等長期占據主、次干道的56個亭棚進行搬遷和拆除。

    3、開展城鄉結合部環境整治。我們積極與工商、公安、交通、安宜鎮等部分、單位密切配合,對寶應大道、安宜東路寶工橋段、運河大橋等城鄉結合部的違法建設、店外占道經營、戶外廣告、車輛亂停亂放等行為進行了20余次集中整治,有效改變了城鄉結合部“臟、亂、差”的現象。通過各項整治,城區市容市貌有了較大改善,為我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打下堅實基礎,為我縣組織的14次重大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市容保障。今年共取締活動攤點486個,取締店外經營(作業)15200戶,安排下崗職工再就業500余人次。

     二、規劃監察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我們繼續采取劃片包干、假期輪休等措施,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的對城區進行規劃監察,有力的將違法建設控制在萌芽狀態。全年共查處1105件違法建設399314m2(工程建設294100m2),處理1097件398660m2,違法案件的發現率100%,處理率達99%以上。

    三、城鄉燃氣治理取得了新進展。

    今年,我們把燃氣治理的著力點放在抓源頭治理,抓秩序規范治理,建立并完善了檢查、巡查、抽查制度,強化了對氣源源頭治理的力度,同時,以“四同一”為抓手,推進了全縣燃氣供給企業經營行為的規范。目前已建立了三級監控網絡,落實了三級監控措施,配置了三級監控相關設備。扎實有效地開展打擊非法倒灌、使用超過期或未檢測、報廢鋼瓶充裝、無證經營、擅自設點等違法行為。到目前為止,大隊會同局燃辦召開安全專項會議3次,安全檢查整治50余次,暫扣液化氣瓶10余只,沖氣槍30多把,磅秤1臺,發送《責任整改通知書》11份,有效改善了全縣的燃氣治理秩序。

    四、隊伍建設取得了新突破。

    為適應新形勢的城市治理要求,按照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標準,我們牢牢圍繞“政治合格、業務過硬、紀律嚴明、作風優良、保障有力、人民滿足”的隊建目標,狠抓內部治理,使隊伍整體素質有了明顯進步。

    一是狠抓教育培訓。往年底,經局黨委批準,大隊進行了內部改革,建立了政治思想教育網絡,專門配備了政治教導員、指導員,建立了政工例會制度,堅持集中教育每月不少于一次,中隊每周堅持半天的政治學習制度。同時還積極開展“我為三城同創立新功”、“為大隊增輝,給城建添彩”、“如何樹立***新形象”等主題討論活動,陶冶了隊伍的政治情操,進步了隊員團結奮進,樂于奉獻的思想覺悟。為進一步進隊伍員的行政執法水平,進步依法行政的能力,大隊繼續實行“每月一法,每月一考”制度,定期對執法職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的教育,還組織執法職員旁聽法院的行政審判和開展執法案卷觀摩評選或法律知識競賽。同時,為嚴把執法關,我們在各個中隊配備1-2名法制員,具體負責行政處罰把關和卷宗整理。共2頁,當前第1頁1

    二是狠抓督查賞罰。往年底,大隊進一步強化督查機制,實行二級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做到“四掛鉤”,即:與中隊(科室)、個人的考核獎和獎金掛鉤,拉大考核獎分配差距;與爭先創優掛鉤,連續兩個季度得分排名最后的取消個人年終評先資格;與干部任用掛鉤,對連續6個月工作上平平的中隊(科室)干部進行誡勉談話;與隊員的量化考核掛鉤,對連續四個季度排名處于最后3名的實行離崗培訓。同時,為調動廣大干部隊員的積極性,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大隊以“創建群眾滿足執法大隊”為契機,開展了內部爭創“執法能手”“治理標兵”“優越隊室”“紅旗車駕駛員”等系列活動,通過正確引導,極大調動了隊伍的積極性,在治理工作中涌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在全大隊形成了積極向上、奮勇爭先、奮發有為的良好氛圍和工作環境。

     工作打算

    20**年,是全縣力上下全力沖刺“三城同創”目標,強力推進“產業化、城鎮化”戰略的關鍵之年,也是建設系統開拓創新、再創新高的改革之年。我大隊將緊跟形勢,奮力拼搏,勇爭一流,20**年的工作目標總體為“12345”,具體為:

    一即圍繞一個中心。20**年,我大隊將牢牢圍繞“治理上規范、隊伍樹形象”為中心,全力完成縣委、縣政府和建設局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在治理上抓長效,在改革上謀發展,在機制上敢創新,在形象上求突破。

    二即積極拓展城建監察兩方面內涵。一是積極拓展建設工程領域監察工作,內容涵蓋招投標、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城建檔案備案等方面;二是積極拓展集鎮建設領域監察工作,進一步為我縣新農村建設的做好服務工作。

     三即強化三方面基本職能工作。一是強化市容治理。20**年,大隊將進一步進步市容治理標準,加大市容治理力度,通過加強日常治理和錯時錯休治理,切實達到“全覆蓋、經常化”,為縣重大活動提供過硬的市容保障;二是強化規劃監察。20**年,大隊將在違法建設的發現率、處理率上下功夫,并建立健全“控制率”考核,努力將違法建設控制在萌芽狀態,同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大拆違整治力度;三是強化戶外廣告治理。20**年,大隊將進一步規范戶外廣告設置行政許可行為,研究落實大型戶外廣告泊位拍賣事宜,建立健全并實施戶外廣告年審制度。

    四即建立內部治理四項措施。一是加強隊伍思想教育。20**年,大隊將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地開展思想教育,使隊員牢記宗旨,不忘使命、不辱身份,逐步營造“隊榮我榮、隊恥我恥”的氛圍;二是強化業務培訓。今年,大隊將組織法制培訓15次以上,受訓率達到100%,并鼓勵隊員參加各類自學、函授的學習,經常不斷組織案件分析會,做到學有所獲,此外還將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練習,強練基本功,力求做到法規人人運用熟練,進步大隊行政執法技能。大隊還將繼續實行“每月一法”、“每月一考”制度,并經常性開展執法工作觀摩評選;三是實行鋼化量化督查。今年大隊制定了科學公道,注重高效的《鋼化量化督查考核細則》,為激發廣大隊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事業心和責任感,大隊取消固定考核獎勵,考核細則推行按崗定績,按績取酬的新機制,確保大隊各項工作的整體推進;四是深化系列“爭先創優”活動。大隊將繼續開展系列“爭先創優”活動,每季度評選一次執法能手、治理標兵和先進隊室,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達到激勵全隊的目的,除此,20**年大隊還將在“五.一”、“七.一”、“十.一”期間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斷進隊伍伍的協力與活力,進一步提升隊員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