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與實踐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6 05:47: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習與實踐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合作學習既是教師實現有效教學的教學模式,又是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學習方式。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合理、有效地運用合作學習,本人就“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合作學習”進行了課題研究,并在教學中進行拓展運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本人認為,在合作學習的運用過程中,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科學分組
合作學習強調教學各動態因素之間的多項合作性互動,特別強調生生之間的多項互動合作。而實現生生互動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學生分成一個個合作小組。分組并非是把前后或左右幾個學生臨時拼湊在一起,而要講求科學性。因為唯有進行科學分組,方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潛力,方能在生生互動中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如何分組最科學呢?
通過實踐,我發現科學的分組既要講求“質”,又要講求“量”。所謂“質”,指異質,就是把成績、特長、性格、愛好等不同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合作小組。在相處的過程中,這些異質的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互相學習,從而實現從外部活動向內部智力活動的轉化。在合作的過程中,每個人充分發揮個體的作用,可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異質組合還會使每個合作小組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一旦互相競爭就不失公平性。所謂“量”,是指數量。在研究中,我嘗試過四人小組、六人小組和八人小組。結果發現,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四人小組合作省時、方便、效果佳。這樣的分組還可以使小組成員除參與討論之外人人有任務:調控(組長)、檢查(檢查員)、記錄(記錄員)、匯報(匯報員)。在課本劇表演等語文實踐活動中,八人小組效果最佳。人多智慧多,把大家的智慧匯集起來,可以優化表演過程,使表演獲得更大的成功,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
合理分工
合作學習的優點在于人人參與,大家共同完成任務。要想使小組成員在合作中盡善盡美地完成任務,分工明確是基石。在實踐中,我發現合理的分工就是:合作小組長——對合作小組各成員在課外進行管理、在課內進行調控,記錄員——對合作小組各成員的討論結果或實踐過程進行記錄,檢查員——檢查合作小組各成員在活動中是否各盡其責,報告員——在課堂反饋或交流時對本合作小組的討論結果等進行匯報。在這四個角色中,合作小組長由老師委派有管理才能的學生擔任,一學期中固定不變,別的三個角色由合作小組長委派,起初一周輪換一次,隨每個同學對自己角色的熟悉,三天輪換一次。當每個人對每一種角色的分工都能夠勝任時,就可以每節課甚至每次合作輪換一次。通過合理分工,減少了合作過程中的混亂和費時,尤其是讓每個成員對每種角色進行了體驗,充分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篇2
1.目標呈現的情境性學習目標的定位以及如何呈現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主學習的質量。教學中我們注重學習目標不是由教師為學生確定,而是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
目標源于實踐,創設生活情景;我們把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作為教學活動的開始,創設生活情景,情景中蘊含數學學習目標,激發學習情趣,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需要,使數學知識生活化;同時創設情景,使學生從靜態學習走向動態學習。通過實物操作、表象性操作進入符號操作,讓學生由實踐活動產生學習需要,由需要產生學習目標。
目標始于問題,創設問題情景;人的學習潛能表現在對知識的探索過程中,使我們可以創設問題情景。學生對問題的獲得有一種需要,從而為求知提供了磁場。例如在教“有余數除法”時,今天正好是11月1日,星期四,思考50天以后是星期幾呢?學生頓生疑惑,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從而明確學習目標。
目標賴于興趣,創設興趣源點;興趣是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目標的靈丹妙藥,興趣可以使學生持之以恒的領悟和在對知識的頓悟,興趣能讓學生造成一種情景,從而引發學生思維、探求。數學學習目標的呈現應該向著趣味化方面發展,教師在數學情趣中扮演探索真理的引路人。
2.注重自主探索的開放性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聯系。目標導引下的自主學習尤其重視學生自主探索,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等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數學知識。例如,“圓的周長”這節課,學生的自主探索過程我們是這樣設計的
自己演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上臺操作,將“圓的周長”放在投影上演示,使學生對“圓的周長”概念有一個形象的感知。
自做實驗;學生人人動手操作,想辦法求出直徑分別是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圓的周長。
觀察思考;圓的周長可能和什么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圓的周長如果不通過操作測量等方法怎樣計算出來?這個設計體現了這樣一種思想,注重讓學生根據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3.提高合作交流的實效性在目標導引下的自主學習的實踐中,我們十分重視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讓學生在同桌間、小組內、班級集體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與過程,在合作交流中學生相互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為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我們認為需要培養學生間的“合作技能”,大致包括
聽的技能;養成學生傾聽別人發言的習慣,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作出自己的判斷,豐富自己的理解。 說的技能;有敢說的勇氣,說話時聲音響亮,條理清楚,語句完整,語言簡練且突出重點。
交往的技能;尊重他人,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給別人有插話的機會,修改、補充自己原來的想法,體會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緒。
4.強調評價的素質化評價應貫穿于數學課堂教學的始終,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創造性的思維活動等需靠正確的以學習目標為依據的教學評價去引導,去激勵和調控。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效途徑
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要以素質化的要求,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評價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自己,要更注重開展自主評價。我們要改變學生處于被評價的被動局面,采用教師對學生評價和學生之間的互評以及學生的自評相結合的形式,注重發揮評價目標的導向作用,在教師指導下開展互評和自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篇3
關鍵詞: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探索
綜合性學習模式是語文教學中經常采用的一種學習模式,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要求教學模式進一步改進,在語文教學中亟需一種效率更高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死記硬背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綜合性學習模式是一種有助于學習效率提高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完成教學目標,積極推進綜合性學習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當前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許多問題,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應該積極改善這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綜合性學習模式推動語文教學的改革。
一、綜合性學習模式概述
綜合性學習模式,是在新課程改革之后逐漸推行的一種創新性教學模式,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生涯的一門最基礎的課程,對于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提升語文課程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帶動其他課程的學習。綜合性學習模式將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將多種教學方式結合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有序的教學體系,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方面的覆蓋,從不同的側重點進行教學。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采用綜合性學習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學生的語文知識得到全方面的進步,起到了推動教學改革的作用,有助于語文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語文教學現狀
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些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要求,影響了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方式單一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單方面接受的教學方式,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教師很少花費時間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是按照自己的進度進行課程的講解。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跟不上教師的進度而影響了學習效果,同時學生也會在這樣單一的學習模式中逐漸對課程失去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極少有機會能參與,這樣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導致了語文教學效果的下降。
(二)教學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許多教師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不懂得對課內外資源進行良好的利用,語文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更多的教學材料來源于課外的資源,例如課外書籍等,語文課本中的文章知識眾多優秀文章中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需要大量的閱讀課外的優秀作品,才能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不懂得向學生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對于學校安裝的多媒體等現代設備也沒有進行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學習,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缺乏實踐活動
一些學校因為課時安排不合理或是怕麻煩等原因,很少給學生安排語文的實踐課程,因此很多時候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因為沒有實踐活動的輔助,很難有深刻的理解。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寫作水平影響最大,缺乏實踐經歷,學生的寫作時往往素材匱乏,面對一個題目卻沒有資料可以上手寫,到最后難免要進行編造,不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不僅真實性不高,同時也不會生動、有趣,文章的水平也會下降。長期下來,學生還會因為沒有東西可以寫對寫作文產生很重的厭煩心理,出現抄襲等現象,對學生的生長也極為不利,還會影響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
(四)評價過于片面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十分的片面,筆試只能測試學生學習能力的一部分,試卷上的題目范圍也不夠廣泛,加上教師在批改試卷的過程中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因此評價結果并不客觀。一些平時表現比較好但是考試成績卻不理想的學生,在這樣的評價方式面前就會覺得不公平,從而對學習喪失積極性,影響接下來的學習,另外教師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也不理全面評估學生的語文水平,對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有著較大的影響,不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適時的調整教學方針。
三、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措施
(一)創新教學方式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創新性的教學方式能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當中。創新性的教學方式首先要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新的教學方式一定要加大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要學生能夠充分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例如教師可以增加對學生的提問,在備課的過程中設置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分別說出不同的答案,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來進行回答,讓平時不愛在課堂上發言的學生也能很好的融入到教學中去,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加強課內外資源的利用
綜合性學習模式要求教師對教學中所有資源進行綜合性的利用,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今天,教師除了要良好的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放映更多的教學資料以外,也要利用好當前的社交軟件,例如教師可以建立班級的微信、QQ群,讓學生在群內交流學習經驗,進行各種資源的共享。同時對于課本上推薦的優秀文學名著也不能忽視,要引導學生去閱讀,并對文章進行分類,與課本上的文章進行良好的結合,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增加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教師應該經常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多方面的提升自己,例如可以組織一些郊游、參觀名人故居等活動,讓學生多接觸大自然,感受歷史文化氣息,對課本中學習到的類似文章有一個真實的體會。同時也可以舉辦一些校園征文大賽,創辦校報、校刊等,讓學生參與到這些活動當中,學會團隊之前的合作,鍛煉自己的能力等,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語文寫作水平。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的文章不再空洞,而是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有質量的文章,促進語文水平的提升。
(四)開展有效評價
綜合性學習效果的保障也離不開有效的評價方式,教師也要制定綜合性的評價方式來對教學進行評價,綜合性評價方式應該要全面考察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教師需要對學生平時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和活動參與的積極性等進行綜合的考察。將學生平時的表現與考試成績相結合,進行綜合的打分,作為對學生的評價結果,激勵學生在平時認真學習,積極參與活動,提升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極其重要的一門課程,教師應該積極改良教學方式,提升語文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綜合性學習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整合教學資源,增加實踐活動,改良評價方式,形成新的、更全面的教學體系,從而實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董秋竹.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文化性的探索與實踐[D].天津師范大學,2013.
篇4
21世紀是生命科學高速發展的時代,護理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關鍵是要靠創新意識,就是能多為人民的健康著想,多提供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項目。“起搏摯友”學習班就是為了創造性的提供臨床護理工作中未解決的問題。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疾病譜的改變,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在解決人民健康問題上已顯得蒼白無力。因此,促進人民健康必須實現戰略上轉移,即從疾病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的生活質量為中心上。良好的健康既是起搏術后“健康人”的心愿,更是他們提高生活質量的根本。通過臨床嘗試的實踐證明,我們采用的起搏術后“健康人”的個體、集體及面向家屬相結合的教育形式,對他們日后的生活質量提高,掌握更多的自我保健技術起了有益、有效的作用。
1.思路
在實施起搏術后“健康人”教育中,首先制訂一份理想的護理教育計劃,這不僅為護理的具體行為提供科學的、詳細的、明確的指導,同時還必須包括起搏術后“健康人”教育內容。起搏術后“健康人”的教育目前仍以醫院為基地,以安置一年以內的“健康人”及家屬為對象,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過程,消除了他們對自己所患疾病知之甚少,把疾病康復的全部希望和權力統統交給醫生的錯誤觀念,使他們的行為向有利于康復的方向發展。通過對他們的知識傳授及醫護患一起的交流等一系列教育工作,使他們充分了解有關起搏器的各類常識及有關自己疾病為什么安置、起搏器安置后的各類并發癥預防和發生故障時的急救處理等保健知識,為了能讓起搏術后的“健康人”真正掌握有關起搏知識。為此,我們進行了摸底書面考試,然后進行起搏知識的系列上課;最后再進行書面的考試,不能通過者進行個別輔導,直到通過為止。不僅如此,我們還請起搏術后生活質量高的“健康人”進行現身交流;其次學員們還互相談體會,學習班就在這樣的緊張、愉快、輕松的氣氛中結束。學習班結束后,我們對于考核成績合格者頒發有心內科主任、起搏器專家簽發的結業證書,以增加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并集體留影、建立良好的通信網絡等。
2.資料與方法
2.1資料
2000年4月6日~5月11日在浦東仁濟醫院演講廳舉辦的“起搏摯友”學習班,參加第一期起搏器知識學習班的20位學員,年齡在37~80歲,文化程度在大學、中專、高中以上,以教本人為主。起搏器植入時間在1周~1年以內。
2.2方法
2.2.1考核評估起搏術后“健康人”的知識度——書面考試
攜帶起搏器的“健康人”在術后需要加強有關專業護理知識的指導,尤其需要掌握自己如何檢查自己的起搏器、起搏器的養護知識及患側肢體的功能鍛煉等,同時也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特異性的知識指導。光憑住院期間的宣教是有限的,為使健康教育從住院延續到出院、到社區,故進行有關知識度調查,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讓起搏術后的“健康人”了解所需的知識。為此,我們先進行書面摸底考試,內容主要是測試安置起搏器的型號、起搏器的工作方式、能不能在體外程控、起搏頻率每分鐘多少次、如何使起搏器能省電、檢查起搏功能的方法、哪些家用電器、醫用電器會對起搏器有影響及出現哪些癥狀時需要更換起搏器等方面知識的選擇題,共計20題,考試成績采用百分制形式。而這些都是他們平時最擔心、最關心、最需要醫護人員指導了解的實際問題。考試結果顯示合格率為0%,見附表1:
授課教育是安置起搏器術后“健康人”渴望的一種學習方式。為此,我們擬定課程計劃:時間為期一個月,分四次授課(其中包括考試),教師有大專以上學歷、臨床工作5年以上、有一定護理經驗的護師擔任主講。講授的內容包括:起搏器的科學養護和監測方法、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起搏器與生命關系對生活的影響、正確使用家用電器及正確選擇醫療用具等;其次還請為其安置起搏器的醫生講課、答疑;最后還請心導管室的技術員講解起搏器參數的調節、起搏器的結構、安置時的全過程,讓起搏術后的“健康人”更多地掌握有關起搏器知識,從而解除他們對安置起搏器后的不良認識。
2.2.3授課教育后的考核評估——書面考試
通過為期一個月的理論課學習,使起搏術后“健康人"增進了健康知識,改變“健康人”的不利于健康的各種行為和習慣,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進而達到在精神、身體、社會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狀態。為此,我們又進行了一次書面考試,考卷內容與上一次相同,考試結果顯示合格率為100%,見附表2:
3.效果
3.1學習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起搏術后“健康人”掌握了自我保護及應急措施,預防并發癥等知識得以增長,預防保健能力得以增強。考核的合格率從0%上升到100%。學員們一致認為:“短暫的一個月學習,好似勝讀了幾年書”。充分體現了學習班式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學習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起搏術后“健康人”懂得植入起搏器使原發病和基礎病因得以控制,而不是徹底痊愈。其次必須定期隨訪,進一步觀察術后療效,適當調整起搏參數,延長起搏器的壽命;還能預測、發現、處理起搏器故障;發現、處理副作用或并發癥,指導起搏術后“健康人”掌握自我護理的重要性。起搏術后“健康人”感慨地說:“要想如常人一樣生活,就必須定期參加起搏知識學習班、咨詢、答疑及聯誼等活動”。
3.3學習班式的健康教育,加強了心理支持,因起搏器并發癥重則危急生命,輕則影響生活質量。對防病知識的普及教育工作已不再僅限于住院范疇之內,開始面向家屬,面向健康人的教育。他們希望:“全社會不要把他們當作病人像健康人一樣對待”。為此,我們組織學員建立了通信網絡,選出小班長,增加了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方法。
3.4學習班式的健康教育,使護理人員的自身價值也得以體現。同時也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學習熱情,用真誠、同情的態度解除起搏術后“健康人”的痛苦和煩惱。利用各種場合呼吁全社會的人們稱他們為起搏術后的“健康人”。
4.設想與討論
4.1常設“起搏摯友”健康教育點
根據起搏術后“健康人”的調查結果顯示,一年以內的術后“健康人”對起搏知識的渴求非常的迫切。因此加強有關專業護理知識的指導,同時根據其特點制定教育計劃,開展特異性的專業護理指導是非常有必要。從書面的摸底考試可見,在院病人由于疾病的困擾、住院時間的短暫,對于護理人員傳授的健康教育知識的接受是有限的。所以,常設健康教育點就是為起搏術后的“健康人”提供免費的咨詢服務,時間每周一個下午作為接待日,為住院及出院后的“健康人”服務;有主管護師負責接待,為術后“健康人”提供健康教育資料及播放相關的錄音、錄像,為其指定特異性的教育計劃;耐心傾聽術后“健康人”及家屬的建議,為起搏術后的“健康人”正真解除回歸社會后的后果之憂。
4.2開辦不同層次起搏術后“健康人”及家屬的學習班
由于起搏術后的老年人及文化層次較低的“健康人”需求,特開設面向“健康人”及家屬的學習班,其目的是為了對起搏知識缺乏的老年人及文化層次低的“健康人”在家屬陪伴下進行系列的起搏知識上課;授課方法和形式則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化的圖案教具,使他們掌握起搏器的護理及保養常規。因為,安置起搏器后的老年人時常會產生恐懼情緒,對于今后將終生依賴起搏器生存有顧慮和自卑感;同時結合起搏術后“健康人”存在的恐懼自卑及自我封閉的心理、行為特點,在病房為其提供場所,選擇性格開朗、來院更換起搏器的病人介紹自己安置起搏器的經歷和感受進行現身交流,以積極的心態去影響鼓勵其它病人和術后的“健康人”。使他們從自憐自憫的心結中釋放出來,對生命和未來重建信心。同時鼓勵“健康人”及家屬積極參與,讓“健康人”及家屬明白不良的心理和情緒會直接影響康復,并導致病情惡化。因此,較好的社會支持會使“健康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
4.3為起搏術后的中青年開設《科學性生活指導》健康教育講座
安置起搏器后的中青年“健康人”,疾病的痛苦雖解除,但無形中帶來了心理、社會、環境的影響,使他們又背上了另一個沉重的包袱,不能過有質量的生活。針對起搏術后中青年存在的疑問,我們特邀請為其安置起搏器的醫生、導管室技術員舉行咨詢、答疑活動,回答他們提出的疑問。而對術后中青年存在的“忌口”的性問題,結合有關宣教資料,舉辦《科學性生活指導》教育講座;并印發各種書面材料,讓其帶回家學習。使起搏器術后中青年“健康人”及家屬明白盲目忌口對身體的損害,從而達到了宣傳推廣的作用,使他們能正真的過上有質量的生活。
篇5
在建立實踐體系時,除了開發內部資源外,還可借助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外力推動,將外力內化為實踐的動力,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促成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1.校內實踐平臺體系。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模擬實驗室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模擬實驗室的建立,讓學生通過多次使用各種創新創業模擬實訓軟件,熟悉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創業流程,體驗創業風險,形成初步的創業意識。孵化基地是以學校與政府合作模式為依托,建立用于孵化、孕育微型企業成長的創業基地。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孵化基地為創業團隊提供場地、資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建立,更是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課程的有力支撐,為學生從創業意識轉化為創業行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2.校內外實踐項目體系。以第二課堂活動的形式開展各種創新創業項目活動。以創新創業競賽、創新創業專題交流會、創新創業講座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活躍校園創新創業氛圍。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計劃體系。以校內創新創業類競賽項目為基礎,積極支持和鼓勵學生申報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層面的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并分配專業的指導教師對其進行專門指導,形成多元化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具體的實施途徑,兩種體系是相互遞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如下圖表示:
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制,為實踐教學提供制度保障
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是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得以實施的重要依托。而大多數高校主要依托教務處、科研處、學工處、團委、就業等教育機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這種管理體制在面向創業大賽和創新項目上是比較實用,但是在創新創業教育常態化教學中存在職責不明確、分工不具體、模式不規范、數據不翔實,形式化嚴重的情況,體現出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體制還不完善、機構設置不合理、缺乏管理規范。因此,理順創新創業教育管理體制,就顯得尤為重要。2010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有關情況》一文中提到“我們建立了高教司、科技司、學生司、就業指導中心四個司局聯動機制,形成了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基地建設、創業政策支持、創業服務‘四位一體、整體推進’的格局”。并“準備成立由知名企業家、企事業單位專家、高校教師、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的‘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須建立獨立的符合各個高校實際的創新創業教育教育機構和教育規范。通過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體制可以使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和科學化。創新創業教育機構與教育規范的結合或統一是創新創業教育體制的兩大要素系統,其中創新創業教育機構是創新創業教育體制的載體和存在的基礎,創新創業教育體制可以制約和帶動創新創業教育機構的建立和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規范是創新創業教育體制的核心,同時創新創業教育體制以創新創業教育規范的實體形式具體體現出來。
三、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為實踐教學提供運行機制
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須以健全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為保障。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過程及創新創業教育體制中各個機構之間的具體運行是由創新創業教育機制來協調統一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既包括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又呈現出它們之間的運行機理。而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中出現各環節之間不能緊密結合,各主體之間不能積極配合導致實踐環節資金短缺、缺乏經濟保障;師資隊伍薄弱、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創新創業教育機制應包括激勵機制、制約機制、保障機制。通過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和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的積極性,有利于增強校外協助組織積極參與高校人才培養的參與意識,通過建立內部激勵和外部激勵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形成校內、校外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的氛圍。保障機制包括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監控、監測和分析,及時反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實踐教學體系,切實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通過制約機制既可以監督實踐教學體系中教育活動的實施過程,查看教學環節完整性,又可以對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加以評價,發現不足及時完善,持續改進實踐教學體系,切實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利于促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實踐教學體系的合理化。通過保障機制對校內外教育資源進行合理的組織和規劃,使經費資源、師資資源和設備資源等能夠有效整合發揮最大效用,從而保障和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
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觀念,為實踐教學提供理論指導
篇6
[關鍵詞] 農業推廣; 學位論文; 質量; 評價體系
農業高校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技術和人才支持,積極培養應用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參與本地區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產學研相結合、理論提升實踐應用的優勢,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2005年教育部吳啟迪副部長提出大辦發展專業學位教育,是我們今后學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以及發展專業學位教育,要認真研究專業學位教育規律,把專業學位教育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 ] 。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就是為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各行各業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而設立的,是因應了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而發展的[ 2 ] 。10多年來,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立足于緊密結合社會需求和職業背景,有效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密切學校與農業、社會有關部門的合作,建立聯合培養基地。
攻讀專業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通過以應用型、著眼于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為主線的教育后,他們的研究課題成果又很快投入到社會需求中去,在農村、農業建設中發揮顯著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的持續發展。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已被實踐證明是一條源于實踐,深化理論,創新發展,應用提高的有效高層次人才培養之路。
一、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學業中最重要的環節。
1981年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對碩士、博士學位的授予條件作了明確的規定。在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方面,碩士要求堅實地掌握理論知識,且專門知識是成系統的;博士則要求具有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在知識上呈現了逐級遞進的要求。在工作能力方面,碩士除具備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外,還強調具有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博士不僅要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且要作出創造性的成果,突出了層層提升的能力要求。而研究型學位與應用型專業學位對論文的要求又突出了理論深化和應用轉化的區別。推薦閱讀:中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畢業論文
學位授予條件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在對學位論文的要求中。研究生學位論文以選題、開題、研究、分析、總結,到修改成文答辯的全過程也是對該生理論與技能、知識與分析理解的全面檢驗,也是綜合能力培養與提升的過程。所以,撰寫學位論文需要涉及的因素很多,它必須有前沿性、創新性,又必須要有應用性和前瞻性,要有技術性又要有條件利用性等因素[ 3 ]。
二、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特色
篇7
【摘 要 題】文論建設
【英文摘要】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ontology protrude the visual angle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contradiction procedure that deeply hides in man's natural character,literature greatly enriches man's spiritual world,strengthens man's consciousness,display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richness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nature,thus proves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est level,it may be considered that the subject is the literary ontology.Therefore,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ry idea can not only stop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main body nature and literary value theory,they should be promo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關 鍵 詞】文學本體/生命本性/文學價值取向/人生觀念/文學的層次品位
Literary ontology/life natural character/direction of literary value/human life idea/the level grade of literature
【 正 文】
進入新世紀以來,人們在反思既往、探求未來發展中,既感受到20世紀歷史巨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體察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自身及人與人之間正面臨新的矛盾和沖突:一方面,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重視科技的不斷發展,經濟水準的不斷提高,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另一方面,人們也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異己化,力求通過高揚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礪相長,促進人超越異化而獲得全面發展。從而顯現了未來的變革不僅是物的變革,更是人的變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會變革,就須在變革中不斷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不但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中心問題,也是當代文化(文論)建設的旨歸。
當代文學審美實踐越來越明晰地顯示了文學(文論)的變革、創新,始終與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相伴隨、相融合的特點,進一步確證了《文學是人學》的命題,從最深層的意義來理解,可以認為是文學本體論的命題,即文學本體和人的生命本體相關聯,應把文學放到人的生存發展的根基上,與人的自由解放聯系起來加以考察。那種回避人的問題的文論是膚淺的,而缺失文學維度的文論則是片面的。
一
文學與人的生命本性,與人的生存發展究竟具有怎樣的聯系和意義?或者說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學?這也許只有循著人的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動可以說有兩個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實現;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首先,人類最基本的活動是改造或創造對象世界,求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無論主體自覺與否,這種生命活動本身就是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實現和確證。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說:“實際創造一個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的自然界,這是人作為有意識的類的存在物的自我確證。”由于人是有意識的,他不僅面對著一個外部客觀世界,而且還有一個自身的內部精神世界,因此人就不僅在現實中,而且要求在精神上肯定自身。現實的肯定方式是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實踐活動,而精神肯定的方式則比較復雜,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學藝術活動。馬克思說:“藝術創造和欣賞都是人類通過藝術品來能動的現實的復現自己,從而在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1](P125)這里指的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確證。
人的本質力量特別是精神本質(比如某些復雜的意欲和情感),作為一種潛能,無不時時在追求著實現。尤其是當現實的實現遇到障礙時,便往往轉化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實現。人類童年時期創造的文學藝術,如壁畫和神話,雖不無符咒意味,但主要還是表現某種當時無力實現的幻想,比如,把實際上還不能戰勝的野牛殺死,把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征服等等,這實質上是人類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實現,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隨著人自身物質實踐能力的增強,想象也可以轉化為現實的創造,如飛天、奔月、遠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現實。這樣,能夠在現實中得到肯定和實現的東西一般說來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尋求實現和肯定了。所以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隨著這些自然力的實際上被支配,神話就消失了。
從人類的發展趨向來說,一方面,隨著人類物質能力的不斷發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創造對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滿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質力量得到現實的肯定和實現。與之相應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質也會隨之不斷發展和豐富,如果說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方面無限可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類相互間的愛與理解,社會生活的合理,愛情的甜美豐富等,卻也許難以完全在現實中得到實現和肯定,或者說它們具有永遠不可窮盡的內涵。因此人類就不僅永遠需要在現實中實現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遠需要在精神上實現和肯定自己。這也許是文學藝術作為人的精神本質自我實現和肯定的一種方式,將和人類共存下去的一個方面的理由和根據。
其次,人的生命活動不僅追求自我肯定和實現,往前推進一步,他還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學藝術活動作為人的自由自覺生命活動的一種方式,也就不僅與人的自我實現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聯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層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聯系,從而展開和生成著它多方面的豐富本質。
人的解放包含著互相聯系著的兩個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現實解放。文學藝術活動作為一種精神領域的活動,當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聯系并顯示自己的意義。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體更容易受到傷害,在人們的現實生存中,被壓迫的地位處境,自由生存權利的被剝奪,還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種挫折打擊,都會帶來精神上的痛苦、煩惱、苦悶、壓抑,或者導致精神的麻木,靈魂的扭曲,主體意識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嚴重束縛,甚至成為精神變態的人。這種精神上的壓迫狀態往往會生發出一種內驅力,尋求自我精神的解脫或解放。這種自我精神的解脫或解放,可以有兩種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徑,這就是宗教和文學藝術。宗教給人送來上帝的關懷或天國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撫慰,這是一種外力的拯救;文學藝術活動則使人在自己創造的審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這是一種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這種自覺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質得到復歸,被束縛的精神力量得到釋放,使主體意識得以喚醒,而這正是爭取人的現實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無疑問,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對的意義,都不能代替現實的解放。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而不是思想活動。只有在現實世界中并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不從現實中獲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終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現實解放總是相聯系的。文學藝術活動雖然直接與人的精神解放相關,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畢竟要導向現實解放,因此文學藝術活動也必然要指向現實,與人們爭取現實解放的活動相聯系。
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活動一開始總是從個人出發的,人的解放也往往總是從爭取個人的解放開始的。然而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任何個體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處在復雜的現實關系之中的。因此,個體解放雖然具有某種相對獨立的意義,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會解放,都只有通過改造社會,改造現存關系才有可能實現。而要改造現實社會關系,就不是靠某一個體,而要靠一個社會群體協調努力才能奏效。這樣,個體解放就和群體解放,和整個社會的解放聯系在一起了。文學藝術活動雖然從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種個人的活動,但是當個人的生命活動指向爭取自身的現實解放從而與群眾的社會活動相聯系的時候,也就自然而然會超出個人狹隘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的意義,就會指向對社會生活的參與,對現存關系的揭示批判,對社會變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這樣個人創造的文學就具有了普遍的社會意義,具有了社會意識形態的特性,對于它的創造者來說就帶來了一個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問題。文學藝術活動這種由個體意義向社會意義的衍化,顯然不能認為是它的本性的異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種合乎邏輯的自然延伸和展開,因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動的展開,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當然,對于文學藝術的創造者來說,個人精神上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與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之間確實有一個如何統一和契合的問題,而這則與創造者的主體自覺意識相關。
人的生命活動是一個無限的過程,人的解放也具有無限的內涵。馬克思曾經強調,所謂人的解放,是意味著“一切屬人的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這就不僅包括人的現實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現實社會關系,使人獲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擺脫精神上的束縛壓抑,而且也包含著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覺、精神特性的徹底解放和自由發展,比如耳朵成為音樂的耳朵,眼睛成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這樣,人才真正實現“以全部感覺在對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學藝術活動作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的一種方式,就不僅對一定歷史范疇內人的現實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義,而且在人的一切屬人的感覺和特性的徹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無限可為。而這也許是文學藝術活動具有永存的意義和無限發展可能的又一個方面的理由和根據。
文學活動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覺生命活動的一種實現方式,那么人們的文學觀念就在根本上與他們的人生觀念相通,或者更確切地說,人們的人生觀念往往決定著他們的文學觀念。
有史以來的人生觀念雖然千差萬別,但總的說來大概有兩種主要取向,即“兼濟”與“獨善”,或者叫“兼濟人格”和“獨善人格”。所謂“兼濟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懷天下,面向社會,改造現實,解放大眾,而自身價值的實現就體現在改造社會解放大眾的事業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體的解放之中。“獨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則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個性的解放,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實踐中,對于不同的個體來說,有的也許偏于強調“兼濟”,有的也許偏于追求“獨善”,有的也許是兩者復雜交織互相轉化,形成了人們人生活動的千差萬別。
和人生觀念的這兩種主要取向聯系,在文學觀念上也同樣存在著這樣兩種指向,即“為社會人生而藝術”和“為藝術而藝術”。前者主要指向參預現實變革和大眾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從整個文學史和文論史的發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這樣兩種主要傾向和潮流;而從具體作家的創作和理論主張來說,則同樣存在種種復雜情況:有的偏于強調為社會人生,干預生活,參與變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現;有的則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側重。正是由于人們在人生觀念及其文學觀念的指向上存在這些差別,因此帶來了文學創作上的種種復雜現象以及文學基本觀點上的幾乎無盡無休而又難分高下的爭論。
總之,關于文學本體論的思考,使人們知道文學活動是和人的生命活動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學觀念并不是人們隨意杜撰和隨便選擇的,而是和人們的人生觀念相關聯的。在實踐中,根據一定的主體性條件又往往會引出不同的價值取向,這樣,文學觀念就實際上一方面聯系著文學主體論,另一方面聯系著文學價值論。因此,由文學本體論的思考就還要分別推及對文學主體論和文學價值論的進一步認識。
二
文學主體性是和人生觀念相聯系,和人的實踐活動相統一的。因此,考察文學主體性還應當從現實主體性入手。
主體性是人在一切活動中作為主體所具有的特性。人類一切活動的實質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動,那么,主體性具體說來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動(包括現實活動和精神活動)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覺的特性。所謂自由,指人的活動不聽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體的自由意志,是自發的;所謂自覺指人對自己的活動及其目的意義有著清醒充分的意識,而不是盲目依從的,這種主體的自覺意識就是主體意識。人在現實中的主體意識指人能夠意識到自身在現實中是怎樣的和應該是怎樣的。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他不僅能夠認識外部世界,更重要的還在于具有自我主體意識。從人類史的角度看,人類意識的發展,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的萌發經歷了相當漫長的過程,然而只是到了人們逐漸具有了一些自我主體意識的時候,人的生命活動,包括對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漸變得自覺起來。不過從個體方面看,情形又顯得復雜得多,就是說現實生活中每一個體是否具有自我主體意識或這種意識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萬別的,因而也就帶來了人們生命活動和人生追求上自覺程度的差別。
人的主體意識往往首先表現為個體意識,因為人的存在首先是個體的存在。通常所謂人的發現、人的覺醒也總是從個體意識的覺醒開始的。人的主體意識雖然首先表現為個體意識,但并不僅僅具有孤立的個體意義,因為任何個體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是處在復雜的群體關系之中。因此,所謂意識到自我是怎樣的和應該是怎樣的就包含著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現實關系是怎樣的以及合理的社會關系應該是怎樣的。這樣,對于一個個體來說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識中將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體的存在聯系起來,同時也將自我的生存發展要求與群體的生存發展要求統一起來,并進而在實踐上使自我個性解放與群體社會解放相協調,只有在這種個體意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體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個體意識僅僅只局限在意識到個體的自我人生價值,孤立地追求個體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導向“自我中心主義”,并且最終也許會因為孤立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的實際上難以實現而使這種個體意識在悲觀中重新歸于沉落。當然這里并不否認個體意識和個性解放本身的相對獨立意義,比如在封建專制極權統治壓抑和否定個體、個性的條件下,個體意識的覺醒和強化,個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對不符合人性的現實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種形式,但它終歸要匯入民族社會解放的潮流,否則仍將走向自我迷失。轉貼于
文學主體性是指人在文學活動中作為主體所具有的特性,即主體在文學活動中自由自覺的特性。文學主體性同樣和主體的自覺意識相關,即一方面意識到自身是文學活動的主體以及文學活動對于自身的意義;另一方面意識到文學本來是怎樣的和應該是怎樣的。人們的文學觀念實際上就根源于此。
文學主體性其實并沒有確定不變的內涵,由于人們的主體意識有著不同的層次意義,文學主體性也實際上有著不同的層次品位。
前面說到,人的覺醒總是首先從個體意識的覺醒開始的,基于這種覺醒,個體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解放,而這往往是整體意義上人的解放的開端。但是,當人的主體意識還停留在比較狹隘孤立的個體意識層次的時候,這種所謂主體性就實際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學主體性也同樣是如此。基于單純個體意識的文學主體性當然也表現為某種自由自覺的特性,但這種自覺不過是單純個體意識的自覺,這種文學活動的自由也往往是個人精神上的某種自由,或者說只是在審美境界中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和滿足,比如“自我表現”論的文學觀念及其創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學活動當作單純表現個人生命意志和情感體驗的一種方式;文學主體性理論和“自我實現”的文學觀念也實際上是把文學活動視作個體人格價值、精神本質的一種自我實現和確證。這種從比較單純的個體意識出發的“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在個體人格比較高尚的條件下,也許可以表達某種超出個人意義的情感,如對他人以至對人類的愛;而在個體意識比較褊狹的情況下,則往往會限于表現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當作人的生命本質來表現和追求,從而導致人欲橫流,這實際上是主體性的淪落。因此,基于單純個體意識的文學主體性雖然也不失為一種主體性,也表現為某種自由自覺的特性,但它的意義畢竟有限,因而還只是一種較低層次品位的文學主體性。
更高層次品位的文學主體性則是基于充分的個體意識和清醒的時代意識、民族意識的有機統一。如前所說,真正清醒自覺的主體意識應當是在自己的意識中將自我的存在與時代生活環境聯系起來,將自我的生存發展要求與民族群體的發展要求統一起來。在這種充分的個體意識和清醒的時代、民族意識有機統一基礎上形成的文學主體性,就超越了狹隘的“自我中心主義”,從而獲得了更為豐富博大的內涵。以這種主體性來對待和參與文學活動,那么文學就不僅僅只具有表現自己的意義,甚至也不只具有實現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質(如想象、意志、愛等等),而且也是爭取和實現自身及民族群體現實解放與自由全面發展的一種方式。因此文學就不只具有個體活動的特性和價值,而且具有社會的特性和意義。即使是對于個體自身來說,與那種單純追求精神個體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相比,這種包含著整個現實人生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無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義,與這種生命活動相聯系的文學也必然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們說,這種超越了狹隘個體意識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實現、全面解放、全面發展的文學主體性是一種更高層次品位的主體性。
由于文學主體性事實上具有不同的層次品位,那么文學活動作為人的自由自覺生命活動的一種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實現、自我解放也往往有著不同的品位和意義,而且文學上的所謂生命意識、懺悔意識、憂患意識等也可以有不同層次的含義,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為思維中心而生發的,也可以是對包括自身在內的整個民族和人類命運的關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導向個人的享樂追求,后者可以升華為一種崇高的人類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們在談文學主體性的時候,籠統地主張以人為思維中心,強調自我實現,自我解放及種種主體意識還不夠,還應當進一步區分文學主體性及種種主體意識的不同層次品位。文學主體性的品位不同,文學活動所能達到的境界也會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觀照新時期以來的文學,可以說它的每一個進步都與主體意識的覺醒、主體性的強化相聯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樣與文學主體性的層次品位不高相關。
三
如前所說,人的精神活動和現實生存實踐活動之間實際上并不隔絕,而是相互聯系,雙向流動轉化的,那么對于文學活動的價值,也許就不能僅僅從精神需要方面,還應當從人的本體存在,從整個現實人生的發展需求來理解。根據現實人生的不同發展需求,文學活動也許可以說有兩重主要的價值取向或價值功能。
首先,從比較消極的方面來說是補償調適功能。所謂“補償”是指對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東西)的某種彌補和償還。從人的生存發展愿望來說,沒有誰不追求人生的充實和生活的圓滿,然而現實人生本身卻往往難以盡如人意,構成這樣或那樣的人生缺憾。這些人生缺憾在現實活動中得不到補償,那么就往往導向在精神上,在文學活動中以審美想象的方式實現補償。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會生發出強烈的補償愿望,當他們從事文學活動的時候,便很容易借助于這種方式實現心理補償。我們看到,主體在哪個方面缺憾最甚,便在這方面表現出特殊的審美追求:失明者偏愛于描繪明麗的景物和繽紛的色彩;失聰者則鐘情于節奏和旋律;肢體殘缺者更愿意表現人的強健體魄和自由活動等等。而且,由于傷殘者一般都有一種深層自卑心理,而在文學中則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堅強的人格。這種現象從表層來說是主體精神意志的投射,從深層心理來說則根源于對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補償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學中也往往會有相反的表現:一個缺少家庭生活溫暖的作家可能描寫出一個又一個完善幸福的家庭;在愛情生活上屢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編寫出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懷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現“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的喜悅等等。俗話說:“畫餅充饑”、“望梅止渴”,《聊齋志異》中異史氏曰:“觀其容可以療饑,聽其聲可以解頤”,都可以說是對人的缺憾補償心理及其文學審美創造(也包括審美欣賞)的一種樸素說明。此外,關于“調適”,是說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遭遇到某些打擊、挫折和壓迫,使心理失去平衡,這樣就需要進行精神上的自我調節,使之適應于現實的生存發展,這時文學活動也就成為一種特殊的調節方式,發揮某種調適功能。比如人在現實中受到打擊、被現實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學活動中尋求自我肯定;由于現實生存環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悶、壓抑,也往往借助文學活動加以宣泄釋放,一吐積郁,以獲得某種精神解放;有時由于過度勞累也會帶來精神上的緊張疲勞,失去平衡,文學審美活動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復平衡,如此等等。總的來說,補償調適主要在尋求心理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審美的世界是不安靈魂的棲息所;也正是在這一點上,文學藝術和宗教的比較研究成為可能。
其次,從比較積極的方面來說是建構激發的功能。“建構”與補償相對應,是對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義的人生的一種自覺追求和塑造;而“激發”與調適相對應則是對人的主體意識,積極的人生進取精神,變革現實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種主動呼喚與激勵。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豐富人生、完善自我,實現自由全面發展的愿望和要求,雖然這種愿望要求在現實中的實現有種種局限,卻可以轉化為文學審美活動中的積極追求。它一方面表現為主體從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念出發,對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東西、合理的人生生活進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寫,從普羅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進取精神,從簡·愛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從鶯鶯、杜麗娘的純潔鐘情到寶、黛的叛逆反抗,從高爾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鳳凰,直到當代文學中喬光樸、陸文婷等人格類型。當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寫了某種人格人性的自由現實,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這種悲劇性的描寫往往包含著對不合理社會關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顯出對有價值人生的肯定與呼喚,從而具有更強烈的激發力量。另一方面則是表現對異化心態,畸形人格,扭曲了的靈魂及一切違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寫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話中對眾惡神的描寫,各民族文學中對種種丑惡人格的刻畫:莫里哀筆下的偽君子、慳吝人,果戈理《欽差大臣》、《死魂靈》中的人物,岡察洛夫寫到的奧勃洛摩夫,魯迅筆下的阿Q等。展現人性人格的異化和扭曲,實質上還在于喚起、激發人們對自身的反思,讓人警惕自身的異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構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一般說來,在文學審美活動中,人在美的事物面前往往有一種心理壓力,一種失落感;而在丑的事物面前則有一種恐懼感,這意味著主體在對對象的觀照中內含著對自身的發現和反思,由此也生發出自我超越的愿望,從而導向重新塑造自己。因此,積極的文學審美活動就不只在尋求心理的平衡,而在于激發自身向善向美的意志情感力量,追求自我發現,超越、重塑,使人變得高尚完善,從而以更積極的姿態面對和投向現實人生。克萊夫·貝爾曾說,雖然審美情感是置于生活之外和之上的,所以從中可以逃避生活,但當步入審美情感世界的人回到人情事物的世界時,他已經準備好了要勇敢地、甚至是略帶一點蔑視的態度面對這個世界;“被藝術品的純審美意味激動著的男女,總是以一種激動和興奮的心情走進外部世界,這種心情使得他們對于在他們周圍發生的事情更為敏感了。這樣一來他們就有可能更為強烈地感受到人生的意義和生活的可能性前景。”[2](P155-156)這種審美活動對于文學創造主體和文學接受主體都有同樣的效應。其區別在于,創作活動是主體追求自由發展的生命本性的一種自覺投射和實現,它內含著主體的自我觀照,自我呼喚,指向主體人格的自覺建構與激發;而欣賞活動則是主體追求自由發展的生命本性的自覺迎合與投入,它內含著主體的自我發現與反思,從而導向主體人格相對被動的建構與激發。
文學的這兩重價值取向或價值功能,雖然在層次品位上有比較消極和比較積極的區分,但應該說都與人的生存發展需求相聯系。我們知道,人生有兩個基本向度:生存指向現在,發展指向未來。立足于現實生存,人們面對的現實和自我也許將永遠是不完善的,生活往往會有波折,人生難免會有缺憾,心靈也時常可能發生傾斜,因而精神上以文學審美方式實現的補償調適也許是永遠不可缺少的;而著眼于未來發展,自我有無限的可超越性,精神人格也有無限的可塑性,人生更有無限的發展前景,具有生命活力和自強意識的主體也許永遠不會滿足于生存現狀,永遠不會放棄對健全人格和完善人生的追求,這種自覺追求在精神方面就往往轉化成為文學審美活動的建構與激發,并最終影響人的現實生存與發展。因此,文學的這兩種取向都有其存在的根據,也各有其自身的意義和價值。
從文論史的情況來看,人們在文學價值觀念的這兩重取向上似乎各有偏取。比如,那些把文學活動和個體的生存意義相聯系的人們往往比較偏于著重文學的補償調適功能,如康德、席勒、尼采、叔本華、弗洛伊德、王國維等;而那些把文學活動和社會變革、人的解放與發展相聯系的人們往往比較重視文學的建構激發功能,如俄國民主主義的批評家們和馬克思、恩格斯、魯迅等。從創作方面的情況看,不同的作家也往往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和追求。也許正是由于這種文學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上的差別,帶來文學上幾乎永無止境的爭論。而人們這種文學價值觀念或價值取向上的不同歸根結底又和人們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念、主體性的不同層次品位有著內在的聯系。不過問題也許還有另一個方面,如前所說,文學活動首先是精神領域的活動,是人從精神上自我肯定,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因而它的價值也首先是精神價值。但是,人的精神活動和現實實踐活動應當是相互聯系的,主體經過精神、心理上的重新調整和建構,無疑還應當指向適應和改造現實,爭取現實的解放和自由生存發展。然而實際上,對于有些人來說,卻往往容易把文學審美活動當作逃離現實、退回內心的方式,滿足于自己的“審美”解放,陶醉于自,由的審美境界,以至于忘記或放棄了現實的解放與發展,這應當是文學價值論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個問題;也是當今文學(文論)建設中應予重視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有效閱讀;五步閱讀法;悟讀;賞讀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兩種傾向:一是抱住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從字詞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課堂教學中低效或不講成效的現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學中重復機械性的、強行填鴨式的現象隨堂可見,公開課中表演型的、虛假的演戲愈演愈烈。二是對語文課改理解出現偏差。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語文教師接受了比較前沿的閱讀教學信息,并將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閱讀感悟、探究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實踐研究,指導不夠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現象,看著熱鬧,卻沒有實效。教學中出現了過分夸大自主而導致課堂教學無序、過分夸大過程忽略結果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效、過分夸大學生作用輕視教師作用而導致教學不得法、過分夸大情感目標輕視知識技能目標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等問題。
二、高中語文走有效閱讀教學的必然性
面對這些低效的課堂教學現狀,對照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我們迫切希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促進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創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體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教師需要在課題研究中提升理論和實踐能力;基礎薄弱的學生,也更需要有更為快捷有效地有效閱讀方法指導。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在高中語文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新課標將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分解為幾個方面的能力目標: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與過去的教學大綱相比,分類更具語文學科的規范性,要求也更具體,指向也更明確。
三、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的含義
“閱讀教學策略”是指運用語文教學的一定手段,遵循閱讀的一定規律,教師通過教學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要求意識,掌握和運用恰當的策略來完成閱讀任務,從而形成監控策略運用的能力。如果說,閱讀興趣關注的是“想不想讀”的問題、閱讀方法關注的是“怎樣讀”的問題,那么,閱讀策略關注的就是“為達到閱讀目的、應當采取何種閱讀方法、按怎樣的步驟來讀”的問題。它的理想狀態是:學生拿到讀物,能夠自覺確定閱讀目標、靈活調用閱讀方法、有效監控維持閱讀過程、最后能夠對閱讀效果作出客觀評價;最終養成自覺運用策略進行有效閱讀的習慣。
四、我校“五步閱讀法”具體內容
第一步:初讀,了解相關資料。包括作者、背景、注釋、文體等。以知識識記、積累為重點,有社會、歷史知識、文體知識。
第二步:通讀,梳理文章思路。內容方面,涉及對象(人物主次及關系)、事件、特征(對象的性格或品質)、主旨(對象特征所體現的普遍意義或作者寫作的意圖)。能力要求:準確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事件的概述能力(人物+行為+結果);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維能力;由個別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邏輯思維能力。形式方面,涉及段落、層次及關系。知識要求:懂得關鍵詞、中心句;了解層次結構的幾種關系(總分、并列、連貫、對照)。能力要求:準確把握關鍵詞、中心句的能力;概括語意的能力;分析層次結構關系的能力。
第三步:解讀,理解重要詞句的意義或作用。有表層義、語境義及作用分析。知識要求:詞語積累,語法知識。能力要求:能分析詞語或句子對文章主旨、對象、特征、結構、表達效果等的作用。
第四步:賞讀,鑒賞評價文章的內容與藝術手法。知識要求,識記常見寫作手法的定義及其作用。能力要求,能判斷文章內容的積極或消極意義,能指出文章的寫作特點及其效果。
第五步:悟讀,由文章生發見解和感想。包括感受、見解、模仿與創造。知識要求:社會與生活積累,閱讀積累。能力要求:聯想能力,創造能力,遷移能力,表達能力。
五步閱讀法,清晰地呈現了閱讀由表及里,由整體到局部的閱讀流程,知識點和閱讀的能力點分解到各個步驟,一目了然,閱讀任務的指向性明確具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避免閱讀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五、教師在“五步閱讀法”課堂的作用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體驗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的閱讀體驗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顯。整個閱讀過程是學生的過程,根據五步閱讀的不同層次,教師參與的程度和發揮的作用不同。初讀,立足學生自主,進行知識搜索、整理和識記。通讀主要給方法,然后放手學生去操練。解讀、賞讀,教師不僅要給方法,還需要有指導與點撥。悟讀,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可以給以點評。閱讀能力培養的過程,如同學開車一樣,教師是教練,可以給方法,給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不親自開車,永遠學不會開車。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情感、審美的熏陶是心靈感受、體悟的內在過程,教師更無法替代。
參考文獻:
[1]朱紹禹.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韓雪屏.中國當代閱讀理論與閱讀教學[M].河南教育出版社,2004.
[3]王繼坤.現代閱讀學教程[M].青島大學出版社,1999.
篇9
關鍵詞:中文學科;地方文化;學科建設
“十二五”期間,各高校均將學科建設置于首要位置,或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或以學科建設為抓手,突出學科建設,加強科學研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實踐環節。據我們統計,凡開設中文專業的高校,大都將中文學科列入了建設內容。如何深化中文學科建設,怎樣發揮中文學科的優勢,中文學科建設的著力點何在等問題,已成為當下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的話題。在此,我們不揣淺陋,試圖探討地方文化研究與中文學科之間的關系。
一、地方文化研究的內容與特點
按照文化資源類型的劃分,可分為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紅色文化資源(包括紅色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大類。物質文化遺產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遺產資源,主要指保護相對完好的不動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類口傳方式為主的具有民族歷史積淀且廣泛突出和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紅色文化資源主要指革命先輩留在某地的文化資源,包括紅色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革命前輩遺留下來的遺物、歌謠、故事等。
(1)地方文化研究的主要內容
著名文史學家薛正昌先生認為,地域意義上文化遺產的主要價值和意義在于:“第一,文化遺產的研究和保護,可使人們從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中汲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神,共享歷史資源。第二,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建設,需要文化遺產的凝聚力來支撐;新農村文化建設,需要文化凝聚力來保障。第三,傳承歷史文明,提升廣大群眾的文化品位,關注民眾意志品德的養成,需要我們研究和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廣大人民群眾的時代要求和審美意識的提升,需要我們充分挖掘提煉出最精華的文化遺產。”[1]因此,地方文化研究包括應當包括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和紅色文化資源研究。以陜西東部的渭南市為例,渭南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流傳著倉頡造字、杜康釀酒的故事,是“三賢故里”、“司馬故里”,大量的文學作品產生于此地。擁有極為豐富的地上地下文化遺存,尤其是考古發現的周秦漢唐的歷史文物,是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革命先輩劉志丹、等在此創下了豐功偉績,彪炳史冊。渭南市文化資源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更加引人關注,“十一五”期間,渭南市共普查非物質文化9126項,整理重點項目623項,涵蓋了民間文學等10大門類。中央、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已經初步形成。華陰老腔、華縣皮影、韓城行鼓等12項非遺項目被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84項列入省級名錄。有8人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55人被列為省級傳承人。[2]“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傳遞著這塊土地上延續下來的民族生命的脈搏,是不可再生和無法替代的文化資源。”[3]
然而地方文化建設尚未引起學者足夠的重視,誠如馮驥才先生所言:“歷史遺存和原始生態一樣,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毀滅,無法生還。生態關乎人的生存,所以容易被看到;文化關乎人的精神,就常常不在人們的視野之中。”[4]因此,地方文化遺產的關注與保護,學者觀念的轉變顯得尤為重要。文化工作者應該轉變思想觀念,結合自己專業所長,組織學術研究隊伍,深入調查研究當地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促使當地文化、經濟繁榮。
(2)地方文化研究的特點
縱觀地方文化研究史,發現它主要呈現為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科研工作者與地方文化工作者各自為政,孤軍奮戰。地方文化部門的工作者和高校或科研機構的科研工作者,互不溝通聯系,各自獨立開展地方文化研究。如此造成大量重復性勞動,且研究成效甚微。地方文化工作者展開當地文化資源的調查與研究時,因經費所限及其自身學術素養不足的原因,致使部分研究起點低,成果相對較少。部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研究當地文化,往往因經費不足,調查對象不配合或調查不全面等,致使研究面相對較窄,多數科研工作者因為難出成果而擱淺。也有部分研究者輕視調查研究或畏懼調查的艱辛,置身于書齋,利用二手材料等研究,得出許多不可靠的結論,甚至鬧出笑話[5]。以上原因致使當地文化研究裹足不前。
第二,高校和科研機構與地方文化部門攜手,共同研究。為加快地方文化資源開發,促使哲學社會科學繁榮,國家依托高校,設立了許多國家級和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陸續出臺了許多支持地方文化研究的政策,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財力,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文化研究,挖掘在地方有較大影響資源,使分布在全省的中文學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從而也改變課程結構單一的狀況,教師的研究成果也具有了地方特色。
篇10
關鍵詞: 人本主義理論 語文課堂 教學改革
引言
人文主義是近年來新近流行起來的教育理論,與我國實行的素質教育從本質上來說基本相同。人文主義強調在教學中,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主要功能是引導學生開展學習,因此在課堂中學生占據主體地位。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再加上與其他學生交流和討論,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人才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語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語文教學中應用人本主義,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幫助學生掌握適合的學習方式,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復合型語文人才。
1.人本主義的內涵
人本主義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國際上引起重大反響。這項理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將個人發展作為主要思想。之后將人本主義引進教育界,將自我發展作為教育目標,學生在教育中學習到要自主學習,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同時要根據社會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以求能夠適應社會的各項發展和進步。此外,人本主義還要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人際關系的處理,綜合看來,學習技能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人本主義強調學生在學習中占據主要位置,教師要注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學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學生在學習上要依靠教師的引導和督促,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的不是教師而是學生,傳統教學中,教和學是相互分離的,教師的教學方式一般是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育方法,這樣不僅難以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能力,而且嚴重影響人本主義在教育界的進一步發展。
2.目前我國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部分學生學習不積極
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都不一樣,這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的學生往往成績比較優秀,而那些學習積極性比較低的學生,學習成績比較一般。這是由于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采取填鴨式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沿襲傳統的學習方式,這樣,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學質量不高,達不到教師的期望值,達不到自己的目標要求,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降低學習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國普遍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將教師放在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的重要性,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創新性,造成學習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2.2教師缺乏教學方式的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教導學生學習知識,另一方面要督促學生和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認真考慮教學方式,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還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耐心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緒,比如說,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加強交流與合作。但是實際上,很少有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做到這一點,再加上教師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訓,不利于教師提升創新水平,同時限制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嚴重影響合作教學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3.人本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對策
3.1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人本主義理論強調在學習和課堂中,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要重視這一點,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民主的良好環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樹立良好的學習價值觀,全面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因此,語文教師要幫助和指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全面指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在實踐課堂中要注意這個問題,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要占據十分重要的主體地位,不僅在教學課堂中占據主體性地位,在教學設計中也要占據主體地位。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將重心都放在了教師的教上,忽略了學生的學的重要性。新課改后,一些語文教師逐漸認識到學生在傳統教育中削弱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單憑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略教學設計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這限制了課堂教學中人本主義的發展。
3.2加強合作學習在語文中的運用
人本主義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強學生主觀能動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視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在課堂上組建學習小組,為學生學習語文創造良好的小環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談論學習中,暢所欲言發,發表看法。很多時候,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面無表情,一言不發,但是下課后會雙眼放光,侃侃而談,這都是由于上課時教師的壓力,限制學生發表看法。課堂上一直注重教師主導地位,對學生造成壓迫感。學生受到限制不敢隨意發表看法,但是同齡的學生相處時,處于相同的地位,在談論學習中能夠積極地說出看法。這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不僅能夠全面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結語
人本主義強調的教學目標,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項理論與我國實行的素質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異。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加強人本主義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龔由志.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與語文教學活動探討[J].廣州大學學報,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