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法治思想心得范文
時間:2023-10-13 17:37: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習法治思想心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信息技術;整合;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7-0090
帶著驚喜的心情,懷著巨大的探索熱情,我們進行了“農村初中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模式及效果研究”課題開發,其間不乏教學激情的迸發,也有對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做出的思考。
結合我校的教學技術能力培訓,基于提高教學能力的要求和欲望,為了使研究課題有一定的載體、背景、實踐,也為了使研究課題有一定的階段性成效檢驗,課題開發組特與校教導處、各教研組校本研究課題相結合,推出“上一節在多媒體教室進行的整合課”的活動。至此,教學上的一次小小變革在腰山鄉第一初級中學悄然地進行開來。
這次變革對筆者觸動頗大,以史地政教研組為例,試行準備階段的膽戰心驚,教師的畏難情緒甚至些許的手足無措,讓筆者對此改變也缺乏自信。基于此,學校將基點降至會用多媒體,結合課題突破應用難點,而且專門找到信息技術教師和有專長的教師負責有問必答、有惑必解。一方面為了信息教育技術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兼顧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即教學模式的轉變。
這種“口傳手授”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伴隨著教學模式的探索、改變開始了。效果出乎意料,其中教師的參與熱情使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模式的探索進行得如火如荼。每位教師都成功地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各自學科的整合,而且更深入地進行探究教學模式與校本科研課題,有了自己的教學心得體會,其中不乏褒獎之意。
首先,教師告別了抽象的說教。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教師們集會多媒體的優勢,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活潑的畫面、優雅和諧的文字,給學生以直觀性的視覺沖擊,讓學生調動視、聽器官,在形象生動間感知事物、激發興趣、引起共鳴、達成認知。信息技術可謂為感性知識教學奠定了基礎,是理性知識升華的有力助手,突破了對學生思維想象空間的考查。
例如,教師講九年級“可持續發展”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環境問題,筆者在屏幕上出示相關環境問題的幾組圖片,緊緊地吸引了學生的眼球,震撼著學生的心,讓學生于無形間思考:問題是怎樣產生的?我們應如何保護環境?教師慢慢地引導學生,直至結尾展示祖國的大好河山,為美好生存環境的未來吶喊。這種課,既對學生進行了美的熏陶,又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同時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為保護好環境烙下了深深的印記。結尾美好圖片的出示,結合美妙歌曲的伴唱,讓學生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抽象為生動,在本堂課中可謂錦上添花。同時,使教師避免了干癟的說教模式和妄圖用語言準確描繪畫面時的力不從心,使教師用無聲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看法,信息技術亦可謂好處多多。
其次,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查找相關的資料,這樣,教師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課型、創設情境,使課堂容量、教學密度明顯增大;使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并留給學生創新、想象的空間;使學生的知識有更多實踐驗證的機會,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了創新的熱情。例如,在八年級的“禮貌顯魅力”一課,教師創設了一輛公共汽車急剎車的情境,除了字幕,同時伴隨解說和剎車聲,讓學生如身臨其境,真切感受剎車的一剎那帶來的沖突,學生演示,體會良多。再如,在七年級“珍愛生命”一課,為了讓學生體味生命的可貴,伴隨飛機航行的畫面,出現機長沉重的通告:由機發生故障,可能于五分鐘后墜毀,在這短暫的時刻,寫下你的生命箴言。人聲消失,出現分針緊湊的滴答聲……學生們思考著,寫下了對生命的理解。警報解除,明顯可以看到學生們臉龐情緒的變化,聽到他們從心底里發出的聲音。
這種信息技術加入政治教學后得到的效果,是說教無法企及的。逼真的情境創設,給教學實踐擴充了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獲得了一定的技能和經驗,使學生的知識內化、能力提升。正所謂“潤物有聲亦有形”。
再次,通過技術突破,建立網上通道。教師讓學生通過郵箱交作業,通過博客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通過校園網站達成資源共享,形成豐富的教學資源,這也是信息技術參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所達到的理想狀態,更是教師們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技術、能力跟上時代步伐的見證。
最后,讓學生參與課件設計,既可以讓學生理解教材、參與實踐、掌握相關學科的知識、促進創新,又可以提高學生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篇2
古人之詞章、考據、名物,今日的文史和科學,均為具體學科,然則這些皆為小學,不足居以自傲,這些背后之道理,實則一“大學”既已囊括之。故古人稱其他學問為小學,而稱這種天人之學為“大學”(古之“大”,讀“泰”,極之意)。
《大學》與《中庸》每書的第一句皆為核心的思想,在我看來,大學的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與《中庸》里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皆為兩書的核心思想,其后文皆圍繞第一句展開論述,故當深入探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解釋“明德”說“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以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對于“新民”解釋道:“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對于“止于至善”解釋說:“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于至善之地而不遷。”朱熹認為“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此三者,大學之綱領也。”朱熹注釋的意思大致如下:大學的道理,在于要明白那種所謂的明德,明德的意思是人之最初那種與天地萬物相通之靈性,人的這種靈性本來就得于天地,但因人后天之氣稟和私欲所遮蔽而昏暗不可見,但是這種靈性一直存在著,沒有增多,也沒有減少,因此學習的人要除去遮蔽,達到這種靈性(明明德)。人在認識到這種人本來的靈性之后,還要幫助其他人返回這種人本有的靈性,并在達到這種靈性之后不再遷移,再次繼續為人欲等物遮蔽。
《大學》接下來的各章圍繞如何明明德,從具體的方面著手,歸納出“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正心、誠意均為返回人之明德的關鍵,但要正心誠意則需先格物致知,照此理解,格物當最為重要,然而格物部分的古代文字遺失,其大意,朱熹引錄程子之意補錄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在此邏輯中,格物當成為明明德一個唯一先決性的條件。
《中庸》第一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朱熹解釋說:“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德,所謂性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其當行之路,是則所謂道也。”朱熹解釋大意是:天化生萬物,將不同的性賦予不同的人物,因此每一人物皆有其獨特的天命之性,遵循這種天所賦予之性走下去就是一種道路。而這種每個人物的天命之性是完備的,是每個人或物能與天地萬物相通的契合點,學者“于此返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至于如何能回歸天命之性,《中庸》提出了兩條路徑:“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承認除了《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之路徑而外,也承認直接體悟天命之性的路徑,而《大學》則只承認格物致知的路徑,這是《中庸》與《大學》的一個區別。
當然,《中庸》中“天命之性”與《大學》中的“明德”當是一個意思,只是在不同文本中名稱不一樣而已。為進一步理解“明德”和天命之性,我們可以試圖以海德格爾的關于“whole being”論述以及《赫拉克利特殘篇》logos的思想進一步闡發。
海德格爾認為,人之整體whole being本是完滿的,但人很難觸及這個整體whole being,因為人的理解往往都是在whole being基礎上向特定向度的展開,因此這個whole being很容易被遮蔽,而人類之歷史即為whole being被遮蔽的歷史。③
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皆自logos而來,最終又復歸于logos,當然在赫拉克利特心中logos是“ever-living fire”(永恒的活火),人之內心最深處實則與萬物相通,都來源于logos,然這這種內心深處是一種幽暗之存在,常人很難體悟,其著述涉論這個問題時因常人不能理解,故而認為此種描述極為晦暗難解,稱其為幽暗的哲學家。海德格爾在解釋赫拉克利特的logos時,用了dunkheit(德文,意為“幽暗”)一詞。④
西方哲學中的logos,本有兩個路徑,其一是聚合、涌現,這條路徑即為physis,中文翻譯為“弗西斯”,赫拉克利特之路就為弗西斯之路,另一條路徑則是分散和運動,研究物質運動及其背后的動因等,這就是后來亞里士多德所確定的metaphysics之路,即形而上學之路。在古希臘的時候這兩條路徑本來同時共存,但到亞里士多德之后physis路徑斷絕,就只有了metaphysics之路,今日西方學術之格局正是此在此路徑上確立下來的。今日的學者因受metaphysics思維影響,形成固化思維,反而會對physis之路陌生甚至反感,在思想還沒起步時,就已被metaphysics固化,因此人們已經很久沒接觸physis,也很難理解physis。實際上,physis在古希臘人那里,是“自然而然”、“本性”的意思,后來羅馬人把physis翻譯成nature一詞,就成了與人對立的“自然”,人與物分開,如今的自然研究,實則是羅馬之后高度人化、納入人之大科學夢中的自然,已經沒有古希臘那種原初的人與物交融為一體的自然(physis)了。中國古人對于physis的思維自然熟悉,然而晚清民國以降之中國人感受歐風美雨之后,整個知識體系被西方之形而上學替換,今日之中國學者實則已經從本質上西化,而且這種西化多是學習近代西方,對西方之古典源頭并無深入研究,因此在思想上同樣被固化在metaphysics框架內,卻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思想出發點,因此很難理解古人思想之真正奧義。此當然不是在單純批評中國目前之學術思想,而是經過這種自我反思,才可進入思想之真正源頭,我想《大學》中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是此番道理。中西源頭的思想家們所關注的問題其實是類似,或者說是相通的,從文化層次看中西當然各有自己的文化傳統,然思想則是超越于具體之文化的,我們可以說因中西思想也皆自本有而來,當然可通,而且也正因此,不能隨意評價中西思想誰低誰高,中西學術思想之匯通,不可以中解西,也不可以西解中,兩者當在“自本有而來”(Eerignis)的地方相互匯通。(作者單位: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注解:
① 本文因行文試圖采用古人之方式,故不加現代學術論文中的“摘要”、“關鍵詞”等部分,唯引文當有確切出處,故引文在適當地方加注釋,標明原文出處及版本。
②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2年。本文所引《大學》《中庸》原句均出自這個版本,故后文不在贅注。
篇3
法制,這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法制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法制教育心得,供大家參考。
法制教育心得1法制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內容,以對學生認真負責的精神。認真抓好大學生法制教育素質,切實做好高校安全工作,是高校實踐“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經過幾節課的學習,我切身感受到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意義: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高等院校培養高級符合型人才的需要;是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完善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合作的需要;是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經濟文化合作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使大學生法制教育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降低大學生犯罪率,使大學生認識守法的必要性和犯法的危害性。
法制教育不僅向我們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衛尊嚴,權利的有效武器。法制教育給我們了這樣一個信息,即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學習生活的學校,家庭,社會有一個強大的保護網,時時刻刻規范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調整著各種社會關系。只有自覺遵紀守法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并有一個良性發展。
社會,它的含義是先進發達,而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卻存在違法犯罪的污點。在這其中,大學生的犯罪率也在呈上升趨勢。這說明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普遍比較淡薄,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自覺學法、守法、用法,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大學生犯罪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這一次又一次的犯罪事實讓人們痛心,在依法治國不斷深入的紀念,這些高素質且高智商的特殊群體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走進犯罪的深淵,這讓同樣作為高校大學生的我們不禁捫心自問。
人生會面臨多次選擇,當我們正處于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從時,我們將作出如何的抉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面對那些選擇了不歸路的人們來說,又是如何的后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于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應該樹立強烈的法律意識,遵紀守法、學法、懂法、守法。這次法制教育課,我學到了有關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提高了法律意識,更明白了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用智慧的頭腦武裝自己。總之,法律教育深入人心,深得人心。
社會發展到今天,從現代教育理論的角度要求我們必須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因為教育本事是為了培養學生優良的全面素質,而不是單純的灌輸科學文化知識。開展法制教育,提高了我們大學生的素質,為我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文化氛圍。所以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一方面要自我約束,遵紀守法;另一方面,我們的學習生活又要有穩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
通過這次法制教育課程,不僅讓我對于法律知識和犯罪影響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更使我心靈上得到了法律的洗禮。教育和引導我們面對紛紜的社會,應保持法律,不可逾越之心;權益,務必維護之理。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的生活家園。
法制教育心得2人生會面臨許多選取,當你正處于十字路口不明白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我后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于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于我們來說真可畏謂好處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資料,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我完美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我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后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我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于完美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完美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并無論處于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們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能夠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向受用!
聽了這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么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么是自我應有的權利,什么是自我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好處,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我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我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法制教育心得3我通過教師法制教育學習,堅定了學法和用法相結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依法管理學生的信念。在教師法制學習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通過這一次的學習。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徹底找出自己思想、作風、制度、紀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增強自我的法律意識,能夠做到面對違法行為不為之所動,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全心全意的為教育服務,為學生服務。
生活作風上,能夠牢記“學法、用法”的教導,用工作紀律嚴格約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抵抗違法的堅固防線。反對違法行為,勤勤懇懇辦事,堂堂正正做人。
目前,通過學習我法律意識明顯增強,依法經營明顯改善,工作作風明顯改進,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明顯提升,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教師法制教育的學習,可以時刻讓我進行自我約束,增強防范意識,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職責,能夠做到嚴以律己,盡職盡責,恪守職業道德。
教師法制學習的目的不但是要求我進行自我約束,同時還能增強我的警惕意識,增強了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遇到險情能夠作到觸變不驚,臨危不懼,能夠機警的去應對所面臨的險境,能夠采取恰當的方法去解決遇到的難題,能夠果斷勇敢的去化解各種危機,當小學生生命受到威脅時能夠義無返顧的去保護小學生,與不遵守法律的人和事做斗爭,保護小學生的生命和利益。
教師法制教育學習后,我不但更新了觀念,改善了思想,同時也更加了解了當前的社會形式及發展趨勢,我們今后在工作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考驗,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會進步,學習的過程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更是使思想不斷成熟的過程。法制教育的學習我們應該繼續的堅持下去,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我們的工作也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的人生軌跡也才會留下更好的印記!
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始終堅持教師法制教育學習,不斷提醒自己作為一名從事教育的老師所要履行的職責,重點加強教師法制教育學習,在思想上筑起法律的堅固防線,警惕各種校園的違法的現象出現。二是要加強對小學教育教學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等深入分析,汲取經驗教訓,時刻為自己敲響警鐘,進一步提高小學生預防犯罪的意識和小學生自我法律的防范能力。
法制教育心得4--普法即為《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的簡稱,教師普法學習心得體會。其目標:在公民學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質的基礎上,著力培養法治觀念和法治自覺性,在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的價值觀和良好法治社會氛圍,不斷提高各級政府乃至全社會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當然,對于不同層次的人要求也不盡相同。
教師這個職業不同于其他職業。她神圣、偉大、高尚,世界一切贊美的詞語都可以用在她身上。長期以來關于教育的法律雖然存在著,但許多侵犯教師合法權益的事情時有發生,例如毆打、辱罵、誹謗教師、等等的事情發生,而教師迫于時代和社會的壓力,能夠主動利用這件法律武器去捍衛自己的人卻不多,這說明教師只知法、守法是不夠的,因為用法也是我們基本的權利。教師作為一支具有高素質的社會隊伍,學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教師必修的一門功課。通過學習普法,自己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洗禮。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更有義務和責任去學習和靜下心去寫寫心得。
通過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認為教師就是為社會,為學生服務的,吃點虧是可以吞下去;現在我不會再這么認為了,因為,每個人都享有一定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說說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于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普法》不僅幫助教師得到她們的所得,也讓教師有了行為上的準則,只有學習好它才能保證教師享有自己的權利
另外,教師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應履行一定的義務。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普法》后,讓我更明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工作中,嚴格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威脅、責難家長。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不穿奇裝異服,處處“身正為范”。對于后進生,不拔苗助長,不諷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我意識到: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學養。有句話說的好:“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教書和學習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還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用愛心去澆灌、呵護。
我時刻要用《教師法》、《義務教育法》和《--普法》來規范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樣才得以使我們的事業走向輝煌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健康成長。
法制教育心得5七月份,我校請來了市教育局法制科的趙科長對全校老師作法制教育講座。
在學法用法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學法用法的重要意義,增強使命感,是學好法.用好法的前提.自覺學習法律、宣傳法律、貫徹法律,關鍵是要提高思想認識,認識有多深,決心就有多大。我認為要增強自己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具體應該做到:一是依法治國有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確定為黨和國家的基本方略,并寫進了憲法,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法治“官”,從“人治”走向法治,從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這就需要有一支法律素質較強的領導干部隊伍,才能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方針的落實。二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為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先后制定了近四萬部法律法規和規章,其中有80%以上是由政府執行的,特別中央提出以人為本,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要掌握學生的成長規律,進行科學的管理是時代的要求.三是自身建設有要求。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決策者,也是學校建設的骨干力量,學法用法這個頭帶得好不好,自身法制觀念強不強,嚴格執法做不做得到,直接影響到班級的管理水平和班風的形成,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有益,對教師的素質提高同樣有很大的幫助.四是學生家長有愿望。通過多年來法制教育,廣大學生家長既要求學校依法治校,同時也要求教師合理管理好班級和學生.據統計,在上訪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涉法,同時“家長告學校,老師”的案件也逐年增多,這進一步說明教師學習法律不是可學不可學,而是非學不可,勢在必行,必須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篇4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適用于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學憲法講憲法個人心得體會,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2021最新學憲法講憲法個人心得體會1俗話說的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法字,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有井井有條。法律無處不在的。作為一個五年級小學生,我們應該學憲法,懂憲法,用憲法。這樣才能給我們自身帶來安全。
憲法是什么?根據我這五年級小學生來理解,應該是法律,法律是什么?法律是國家大法,法律是能給我們帶來安全,且公平公正的一個東西吧。
或許現在的我們,根本用不到憲法這個東西,可是,學習了它,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記得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程中,看到了那樣的一幕:
當時圍觀的人非常多,我好不容易擠進去,看見一位老奶奶趴在地上,旁邊還有一輛“躺著”的自行車。左側是一位正在打電話的約30歲的叔叔和一輛摩托車。根據這個情節來看,應該是那位叔叔撞了那位老奶奶。場面人聲鼎沸,有的人說:“真可憐啊!”
“就是,這人怎么這樣!”“哎,這社會的人啊!”
不一會,警察就來了,一位警察把那位老奶奶扶了起來,把老奶奶扶到車里坐著。同時也把那位叔叔“請”到了車上。我看著車逐漸走遠了……有人說可能和平解決了;還有人說可能老奶奶碰瓷,死活要2000元;還有人說可能那位叔叔跑了……我在想,如果當時沒有警察會怎么樣,應該是場面很混亂吧。媽媽對我說:“是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憲法,你可要好好學習,做個知憲法,懂憲法的孩子。”
通過這次事情,我明白了,是憲法這個東西,把我們的國家,生活一切都改變了;是這個毫不起眼的東西,讓我們的國家變的富強,民主。讓我們從小學憲法,懂憲法,為加強法治社會建設出一份力。
2021最新學憲法講憲法個人心得體會2法,他是我們生活安全的保障;是懸崖邊一聲親人的呼喚;是在茫茫大海中的指示燈。法,我們每個人都應了解。
在生活中,許多事情我們需要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但前提是我們必須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少年。遵紀守法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仔細想一想,他就在我們身邊。你是不是遵守學校紀律,你是不是熱愛學習主動思考,你是否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你是不是誠實勇敢,從不撒謊。你有沒有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別人讓座,有沒有在家里主動為父母洗碗。如果有,你就是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少年,如果沒有,就從現在起,從自己做起,加入這個隊伍中去。當然不只是這些還要學法,守法、用法。
學法。通過學習法制知識,才能邁開人生的第一步。我們青少年只有學習了法制知識,才能分辨是非不做違法的事。我們要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守法,法律是神圣的,只要我們守法就可以在法治的保護下自由飛翔。用法,法律法規無處不在。它向我們身邊的騎士,時刻保護我們。我們應該運用學過的法律只是來保護自己。
有了法律,我們的秩序更加井然;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更加自由;有了法律,我們攀登的腳步會更加堅實。同學們,讓我們做一名學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2021最新學憲法講憲法個人心得體會3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黨執政興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民和全社會憲法意識的提高,依法治國方略只有在良好的憲法意識環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
而憲法也為我們中學生賦予了權力和義務,如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第十九條: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提高全國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發展學前教育。第二十四條: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通過在城鄉不同范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所以,我們中學生要認真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保證憲法在社會的貫徹實施。因此,進一步加強憲法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意識,努力創造崇尚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社會制度環境,意義重大。
我們應當確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的志向,積極進取,提高素質,全面發展,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準時到課堂上課,遵守課堂紀律;上課專心聽講,勇于提出問題,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認真做好預習、復習工作,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遵守考試紀律,考試不作弊,不幫他人作弊。應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必須是講文明的人。要尊老愛幼,團結友善,明禮誠信,平等待人,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設施,保護環境;對待榮譽地位有實事求是之心,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不把粗魯當直爽,不把好斗當勇敢;善于用智慧化解矛盾,有容人、納人的海量,不記舊仇,更不添新恨;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我們提倡學習憲法,走向文明,絕不是鼓勵人們是非不分,事故圓滑,八面玲瓏,而是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使思想認識達到一種新的境界、新的水平。
法制教育是加強公民法治意識必不可少的途徑,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肩負著神圣的使命。現如今,我們的國家已經步入法治社會,目前已公布施行的法律近200部,基本上實現了事事有法可依。其中憲法是母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所有政黨、團體、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規定的范圍之內活動,不得有超越憲法規定的特權。
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祖國的安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保護憲法尊嚴,維護憲法權威是當代中學生的神圣職責。所以,我們應當認真學習憲法,自覺遵守憲法,做高素質的公民,為建設法治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021最新學憲法講憲法個人心得體會4谷穗、齒輪、金色的五星,簇擁著國徽下法律的圣潔。法在我心中威嚴而又炙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地方要用到法律,法律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三國時劉備告勉自己兒子劉禪的一句話,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雖然歷經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是啊,“小惡不制,必然發展”,看看社會中那些犯罪分子哪個不是從“小惡”開始一步一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只小白蟻在船板上咬一個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發展起來,船就會沉沒。我們少年預防犯罪要從預防不良行為的發生做起。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在我心里播下了“法”的種子他們告訴我,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闖紅燈;和小朋友一起玩時,他們告訴我不能欺負小朋友,要和小朋友互相謙讓,一起玩。及至上學以后學校的老師們和爸爸媽媽一樣,也告訴我們應該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學校還請來了很多警察叔叔阿姨給我們講違法亂紀的危害,用活生生的例子教育我們要遵紀守法。在他們的教育下,我知道了:做壞事不僅僅是要被警察抓起來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做了壞事會給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不方便,會影響別人的生活,也會改變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走向深淵。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也在慢慢長大。在電視報道上,在報刊雜志上,甚至就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也深深地意識到:遵紀守法應該從小做起,我們應該從小學會在法律的制約下生活。否則,很可能會觸犯法律,而如果觸犯了法律,最終后悔的會是自己!法律就是為了保障我們每個人正常自由地生活而制定的,如果我們從小不學會約束自己,爭強好勝,就很容易會觸犯法律了。到那時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很可能會抱憾終身。從此,法在我心里扎根了。將來我們還要走上社會。那時法更重要。我們更應該時刻提醒自己遵紀守法,讓法的警鐘聲時刻在我們耳邊響起。
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要遵守我們國家制定的法律,老師告訴我們,我們國家的法律是越來越健全了,我們兒童有《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師有《教師法》,還有保護每個公民的各種法規,只有法制健全的國家,才是文明、發達的國家,因為有《未成年人保護法》,我們孩子的生活更加自由和快樂,我們要學習法律,好讓自己的人生權利得到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法律和道德。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要懂法、知法、守法,還要愛護法,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書籍,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撐上一把健康的綠傘。而道德又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
我們不需要做這些大事,我們先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擁擠的公車上,我們讓一讓座位;在紅燈面前,我們停一停腳步;在道路兩旁,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在家里,我們替父母分擔一些煩惱。這都是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表現,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的話,那么,中國就會變的更美好。
我國有句古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個規矩否則就什么也做不成。對國家,對社會來說這規矩就是法。作為國家公民和社會成員,人人都要遵守法律,維護法律。今天的青少年是明天的建設者。現在不僅要學好知識,練好身體,養成良好的習慣,也要樹立法律意識和養成良好德道德修養。懂法、知法、守法,法律是我們健康成長的保護神,也是做為一個小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學法,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孩子
法在心中,自然心安,法在心中,自然理得!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不僅要學法,懂法,更要善于運用法律。這,便是所謂的行動。應該學法、懂法、守法,以保護我們自己的權益,不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只有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長大后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朋友,你我都處在花一樣的年華,讓我們在物質財富豐富的今天,用法律充實自己的思想!爾后,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攜手齊呼:法在我心中!
2021最新學憲法講憲法個人心得體會5憲法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也常提到它,可是,你知道憲法的詳細概念嗎?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而我們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需要擁有的是憲法剛正不阿、不同流合污的品質精神,憲法精神主要包括:(I)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2)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政權;(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的這三個方面的本質特征在現行憲法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法的影子,到處都要受到法的制約。聯系我們在學校的生活,學校的校紀校規雖說不上法,但同學們能否嚴格遵守也體現了同學們是否具備法制意識。以小見大,只有時時處處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逐步增強自己的法制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一定要意識到健全的法制系統可以維護國家的穩定、保障社會的安寧、提高公民的生活質量;但如果有憲法不依或知法犯法則會破壞社會的和諧,最終害人害己。
篇5
為全面落實“六五”普法工作依法治理的各項工作任務,推進學法用法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確保取得實效,局黨組始終把普法工作作為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堅持常抓不懈。強化普法工作組織領導,成立了__縣經濟商務和信息化局“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機關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業務股室具體實施。并明確專人嚴格按照縣普法辦的工作安排和計劃,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相關措施,落實全局普法宣傳各方面的工作。確保“六五”普法規劃落實,建立和堅持落實了五項制度:一是普法工作計劃制度。每年初,局機關參照縣普法辦下發的當年度普法工作要點,制訂上報年度工作計劃,確定工作目標、工作措施及工作要求。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底有總結。二是工作例會制度,局“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每年召開2次以上工作例會,分析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形勢,研究解決有關問題。三是學習考勤制度。堅持學習考勤制度,在采取法制講座等形式上課時,對參學人員進行考勤登記,并要求對未參學的普法對象查明原因,適時補課。四是考核制度。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局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年初與各責任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將普法學習和依法治理工作作為年度目標考核的公共內容,層層落實責任,嚴格考核。對個人學法情況采取參加法律知識考試等方式,檢查學習效果。五是自學制度。根據普法學習內容較多的特點,堅持集中學和自學相結合的辦法開展學習,要求人人作學習筆記,撰寫心得體會文章。
二、強化普法保障,開展學習活動。按照全縣六五”普法工作總體規劃的精神,結合我局工作實際,落實普法保障,全面開展各種普法宣傳學習活動。一是落實普法經費。將普法經費列入每年經費開支計劃,對普法經費給予充分保障。“六五”普法期間,共支出普法經費3萬余元,購買《干部法律知識讀本》、《公務員依法行政讀本》、《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等法律知識學習教材300多冊,發放到學法對象手中,確保學法對象人手一冊,滿足在職干部職工普法學習需要。二是強化普法學習。貫徹和落實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不斷提高法律素質,增強依法行政能力。在“六五”普法活動中,我們結合全縣工業和商務經濟工作實際,加強局領導干部的學法用法工作,我們于每年初制定詳細法治學習計劃,發至各股室和局領導手中。堅持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制度,把法制學習納入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班子建設和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方面。局主要負責人在中心組學習會上結合實際開展了普法專題講座。堅持領導干部自學法律制度,結合我局的工作要求和自身的工作性質,開展了《憲法》、《__省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條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知識的自學活動,做學習筆記,寫體會文章。以機關公務員為普法學法骨干,通過組織學習培訓等方式,加強骨干培訓。近年來,我局先后組織參加法律培訓人員30人,以骨干的學習帶動全局法律學習宣傳活動,從而促進了認真抓好各項具體工作落實。三是營造學習氛圍。充分利用重大法制宣傳日開展活動,緊緊圍繞各項
宣傳主題, 三、開展了一系列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先后請__省委黨校經濟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劉啟明作了《__省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條例》講座,縣委宣傳部理論科譚金做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宣講的普法講課,開展“‘12·4’法制宣傳日”、“黨風廉政宣教月”、“‘6·26’國際禁毒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以及“憲法”宣傳等活動,并通過局網站、宣傳欄、發宣傳材料、等平臺和形式廣泛宣傳法律法規知識,通過無紙化學法平臺組織全局機關干部在網上學法并參加全縣和全省統一的學法考試,全局形成學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圍。2011年以來辦宣傳欄4期,標語20多條幅,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有力地推動了“六五”普法學習宣傳。
三、實施依法治理,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深入推進法律“六進”。推進法律進機關,認真梳理涉及“”突出問題的機關制度,修改完善相關制度12項。切實提升服務效能。按照省市縣全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要求,局黨組班子成員按照縣委組織部要求開展了“察擔當、促有為”活動。推進法律進社區、企業,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時間活動,局黨組班子成員開展“三進五訪”活動,進社區、企業征求意見建議,宣傳安全生產法、勞動權益保護法及與群眾關系密切的各項國家政策法規,組織花林新型建材集團、安廣陶瓷等近10家規上企業職工近百人學習了安全生產法、勞動權益保護法,并每年組織學法考試1次。同時在“三進五訪”活動中征求意見建議,查找出領導班子“”問題17條,班子成員個人“”問題53條,全部整改落實。二是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活動。認真做好企業稅費法規政策的宣傳,開展涉企違規收費調查專項整治活動,縣直12家單位參與自查自糾,30余家企業參與問卷調查,并反饋問題及意見建議20余條。三是推進行業安全及執法管理。按照相關行業安全及執法管理要求,對全縣加油站、典當寄賣行、擔保公司、民間借貸機構等進行安全檢查,對業務經營范圍進行嚴格查處,確保了行業安全管理,規范了行業秩序。
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各級領導干部法制觀念明顯增強,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在"六五"普法活動中,全局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法律,不斷提高法律素質,增強法治理念,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在工作中,堅持依法行政,遵守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辦事,處理事務,研究工作,作出決策,都堅持做到依法依規。二是廣大職工憲法觀念明顯增強,依法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通過深入學習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國家基本法律,廣大職工深深懂得了學習法律知識和掌握法律武器的重要性,依法表達訴求、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高。工作中自覺做到公正廉潔,依法辦事,依法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遵紀守法,政風清廉,效能意識明顯增強,努力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良好社會風尚。
三是局機關經濟發展環境更加優化。通過深入開展依法治理活動,修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機關工作相關管理制度,建立起“確責”、“履責”、“問責”的責任體系,機關管理機制合理,服務措施便捷,保障體系完備,服務全縣工業及商務經濟的效能進一步提升。
篇6
一、創新普法理念,使普法成為公眾的內在需求,從主觀上推動普法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要樹立大普法的理念,普法是全民普法。普法不只是普法職能部門和普法工作者的專利,普法的主體是全民,各級各類學校的法制教育是培養公民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的有效途徑,各級組織、行政機關和司法部門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更是最具說明力的普法。普法的客體也是全民,普法教育是國民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普法教育對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實施,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加強學習,提高包括法律素質在內的文化素質,是每個公民必須認真面對和努力適應的現實。所以要樹立一種新的普法傳播理念,即普法不僅僅是普法工作者的事情,每一個公民既是受教者,又是施教者,普法不單純是灌輸,由一群人灌輸給另一群人,而應是一種互動,一種雙向交流和感染。公眾在學法的過程中,了解法律,理解法治精神,接受法治思想的熏陶,逐漸有了法治理念,并用之去指導行為方式,其用法的過程本身就是對法律知識和法治觀念的極好傳播。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人文與民本精神。需要才是根本,普法對象眾多,內容廣泛,普法教育要承認和重視不同對象人群的個性特征,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立足點,滿足和服務于不同時期不同階層的需要,一切以適于公眾掌握、滿足公眾需求為標準。普法只有成為人們的內在需要時,才能持之以恒和深化發展。從人的心理角度來說,當普法內容形式符合普法對象個人需要時,他就會對其產生親和力、認同性,從而引發積極的態度。所以,我們在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形式,培養公眾對法律的興趣,對法律知識、法律文化、法律思維的探索愿望,從而贏得廣大民眾的主動參與,使普法有機地融入公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成為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為了普法而普法。
二、創新普法手段,以切實增強普法教育的實效性為切入點,提升普法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審時度勢,開拓創新,是新形勢對普法工作深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的全面進步,對普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普法作為民主法制建設的最基礎工程應不斷地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與時俱進。新時期的普法工作更應著眼于解決實際問題,以求真務實的精神,認真遵循和善于運用其規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切實增強普法教育的效果,確保其影響力和長期效應。一方面,要總結 繼承近20年來的經驗積累,把一些較成熟的做法固定下來,形成制度,使之升華和發揚光大;另一方面,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和推進普法工作,在對形式主義、過時落后、效果不佳的方式方法堅決摒棄的同時,創新手段,使普法工作在廣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斷有新的突破。
要把普法工作做實做好做深做大,切實增強普法教育的實效是關鍵。而要增強普法教育的效果,一是要把握好時間和空間,增強時效性。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總是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活動 ,普法教育要取得預期效果,
必須恰當地把握好時間和空間,了解人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考什么、關注什么、需要什么,緊跟形勢,服務中心,圍繞熱點,做到應時應景。二要突出重點和難點,增強效能性。無論是謀劃工作、制定計劃 ,還是開展活動,都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和難點,做到有選擇、分層次,有步驟、分階段,合理利用資源,避免面面俱到,蜻蜓點水,確保普法工作的效能和深度。三是區分對象和內容,增強針對性。普法規劃為我們劃定了一個基本框架,但普法具體內容需結合當地實際和不同對象而定。普法教育的對象,范圍廣,層次多,接受能力千差萬別,因此要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針對性設置與其社會角色相近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突出地域特色、群體特點、個性風格,做到量體裁衣,分類施教。四要創新方法和形式,增強藝術性。受教育者,雖本質上對法有渴望和需求,但實際上往往不喜歡枯燥的說教與老一套的做法。所以,只有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加強趣味性、娛樂性、藝術性,才能使普法更具吸引力。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說教與熏陶相結合,法理與情理相結合,寓教于樂,使普法教育受到公眾實實在在的歡迎和喜愛。五要拓寬渠道和載體,增強滲透性。普法已走過了啟蒙階段,早期經常運用的集中式、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勞動用工制度變革和人口流動的加劇,受到了局限。現代社會信息傳輸面廣量大、快速高效,所以,現在的普法要多管齊下,講究載體的多樣性,強調新聞媒體、信息網絡與聲像、文字等實物載體有機結合,構建多形式推進、立體化覆蓋的法律傳播體系。要在滲透和結合上做文章,把法律知識滲透于司法實踐中,滲透于法律服務中,滲透于日常生活中,使普法無處不在,無時不聞。六要提高層次和水平,增強科學性。近20年的普法,使廣大公民從對法律的無知,到對有關法律知識的耳熟能詳;從過去把法律置于事后,到現在把法律置于事前,都說明廣大公民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有了極大提高,他們已不再滿足于學一點法律條文,而是希望把法治精神貫穿到他們的生活中。所以,普法要及時適應這種變化,不能總是停留在灌輸條文上,要提升層次,更新觀念,把宣傳法治理念、弘揚法律文化、倡導法治思想,作為普法的目的,貫穿于普法工作始終。
三、創新普法機制,整合社會資源,保障普法工作的順利進行
普法教育是一項需要各種機制保障才能實現的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新形勢下,我們要積極探索,努力構建普法工作的長效機制。首先是領導機制。普法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建立一個權威領導機制,是做好普法工作的關鍵所在。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領導重視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各級普法領導機構要真正擔負起領導責任,領導既要掛名又要掛帥,不僅要掛在嘴上還要掛在心上,要經常聽取匯報 ,進行檢查督促,發揮好協調作用,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且,不僅要做普法的倡導者,更要做普法的踐行者,帶頭學法用法依法辦事。其次是運行機制。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普法教育已經探索出了一條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監督、全社會參與的有效運作機制。在這個運作機制中,各級黨委宣傳部門是牽頭機關,要真正發揮牽頭作用,參與其中,不能超脫在外。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有主管意識,精心組織,認真實施。要主動抓,大膽抓,該部署的任務堅決部署下去,該考核的嚴格按標準進行,該表揚 的予以表揚,該通報批評的要不留情面。只有大膽有為,才能樹立權威。同時,要培養整合資源辦普法的理念,善借外力,善用各方資源,積極調動各種有利因素,協調聯動,舉社會各界之力,共同做好普法工作。而各單位各部門都要把普法作為己任,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只有這樣,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的目標才能落到實處。第三是監督
機制。人大要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通過聽取和審議政府專題報告 ,開展執法檢查和視察活動,進行個案監督,對不懂法的干部不予任命,對不依法辦事的干部堅決罷免,等等,使人大的監督權威得到有效發揮。紀檢監察部門通過加大對違法亂紀案件的查處力度,監督各級政府和國家公務員嚴格執法。新聞媒體要敢于對司法不公、違法行政事件進行充分曝光,實行有效的輿論監督。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也非常重要。群眾監督的前提是學法懂法,掌握法律武器。普法使群眾的監督作用得以更好發揮,群眾的監督也使普法更具實效,兩者相輔相成。第四是保障機制。保障機制非常重要,包含多個方面,如組織保障,通過建立完善機構,配齊配強班子,健全組織網絡,提高隊伍素質,為普法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經費保障,要積極探索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政府財政撥款與市場運作、產業化發展和社會贊助相結合的經費保障體系。制度保障,依靠制度開展工作是最有力的保障和最有效的辦法。目前,我省在領導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青少年學法用法、農村普法和外來人員法制教育制度化建設方面做了不少積極而有益的嘗試,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好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成為指導和推動普法工作的有力保障。第五是考評機制。普法教育有否落到實處,評估成效是最后一道難題。單位領導變了,人員變了,出現了很多變數,一時的定量定性與定論,難免有失公正與公平。四五即將結束,因此建立一個科學的考評標準體系迫在眉睫。關鍵要用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來指導普法工作,改進考評方式。考評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普法工作,要從其思路是否妥當、措施是否得力、形式是否豐富著手,更要從普法是否取得實效的更深層次加以考核,突破普法的框架,在更大的范圍內考察其實際效果。我們目前考核有類似的因素,但不盡合理,因此要建立完善新形勢下普法工作的全新的考評機制,以避免脫離實際、華而不實的工作簡單化和表面化,求真務實,真正促進普法工作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普法學法心得體會(二)
全國“六五”普法教育,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歷史條件下開展的新一輪全民法制宣傳教育。在過去20年里,全民普法教育在推動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正在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著法治保障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與我國快速發展的經濟、與人民群眾對法治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普法教育的薄弱環節還較明顯。如何搞好第五個五年普法教育,我們認為:應當把工作重心放在突破重點、難點和盲點等薄弱環節上,通過攻克薄弱環節來提升“六五”普法教育的質量。
我國的普法教育通過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監督、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普法教育滲透到全社會的各個領域。但是,全民普法教育期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時期。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經濟轉型、企業轉制、各種利益關系重新調整,人流、物流、信息流成為各種利益調整的主要特征,社會矛盾比較突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開展的普法教育就很難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形勢,因而在實施普法教育中就出現了對一些重點對象抓而不緊、對工作難點缺少辦法和對盲點部位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環節。一是領導干部學法抓而不緊。二是青少年法制教育質量不高。三是流動人員法制教育難落實。四是中小私營企業法制教育存在盲點。五是農村法制教育工作還不到位。六是對行政區劃調整中的法制教育滯后。
用法制提升普法教育質量,普法教育質量不高有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有相關部門責任不明的問題,也有主管部門工作不到位的問題等等,但是從根本上說還是缺乏應有的法制保障。因此,在推進“六五”普法中,我們應當下大力氣建立一套有效的法律保障制度,以提升普法教育質量。在建立法律保障制度中,我們認為,應構建以下四個保障機制:一要構建普法教育組織保障機制;二要構建普法教育責任機制;三要構建普法教育資源整合機制;四要構建有效的普法教育考評機制。
普法學法心得體會(三)
通過認真學習“六五普法”,我深受啟發和教育,對下一步普法工作的重點更加明確,完成任務的信心更加振奮。積極深入學習憲法,公務員法等各部法律,要嚴格按照要求,并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作為一名派出所黨員干部,我積極參與市縣機關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主動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自覺踐行法律法規,努力提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下面我談談學法用法心得體會。
一、通過學習,進一步提升了學法用法思想理念。
提高全民法律意識,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工作。自覺學習、貫徹和宣傳法律,關鍵在于提高思想認識。首先,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和國家的基本方略,公務員學法用法是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靈魂,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其次是本職工作的需要。編制事業工作量大面廣,涉及公務員法等諸多法律法規,作為一名公職人員,必須充分掌握才能保證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服務好本職工作。最后是自身建設的需求。黨員干部首先應該是國家法律帶頭的執行者和遵守者,學法用法這個頭帶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工作的成效,關系到工作的形象。
二、通過學習,進一步確保了學法的成效。
作為一名派出所黨員干部,學法是用法的前提,但學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用法。我們只有把學習法律知識和依法辦事緊密結合起來,與編制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與解決機關單位工作人員關心的編制問題和存在的問題結合起來,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特別是近些年在編制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中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我們只有不斷的學法、懂法、用法才能合理合法妥善的解決不斷發生的問題,才能使人們滿意。
篇7
關鍵詞:陽光學院;法學專業建設;探索;成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陽光學院法律系法學專業,同學院其他專業一樣,自2001年開始招生以來,已經招收8屆17班,已畢業4屆9個班516名畢業生,目前尚有在校學生8個班約500人。經過八年的改革探索,在實現自己培養目標上,努力打造高等法學專業建設新的模式,辦出自己特色;在實施法學專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上,不斷開拓、改革和創新,應對當前人才競爭的嚴峻挑戰,取得較好的辦學效果。4屆畢業516名學生,被中國人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上海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法學院錄取法學碩士研究生21名,被省、市各級國家機關錄用公務員90名,錄用事業單位70名,通過司法考試取得司法資格47人,截止目前以上“三考”達標人數為228人,占畢業生44.2%。尤其是05屆57名畢業生中,當年就考取中國人民大學等碩研3人,錄用公務員16人,經過近三年努力,現先后被錄取公務員35人,占61.4%(其中錄用法院9人,檢察院6人,司法行政及律師5人,公安、稅務、工商等其他公務員15人);錄用事業單位8人,占14%;到企業就業12人,占21%;出國、讀博2人,占3.5%。國家司法考試通過11人。05屆法學專業畢業生百分之百、高規格就業的佳績為法律系法學專業建設打出了新的品牌。法律系法學專業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被學院確定為辦學模式樣板,得到全面肯定。他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實際出發,確定獨立學院法學專業培養目標是應用型法律專業人才
陽光學院是陽光(國際)集團與福州大學聯合舉辦的民辦高等學校。在性質上,陽光學院屬于民辦的獨立學院,具有民辦事業獨立法人資格;在招生上,陽光學院為本科第三批招生,其生源錄取分數線與一本的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法學院相差在100分以上,與二本的師大、農林大生源也有很大差異。這一差異性決定了陽光學院法學專業無論在教學計劃的設計上,還是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既要注意傳承普通高等法學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好的傳統經驗,但又不能簡單的照搬照抄,應當根據國家的規定、社會的需要和陽光學院的實際情況,以勇于創新、改革的理念,正確務實地設計和確定具有自己特色的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這就是通過四年學習,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法學基本理論知識,熟悉我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專業素質,較強的動手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實務工作的實用型高級法律專業人才。具體要求所有學生經過四年的刻苦學習,最后要達到取得“兩證”,參加“三考”的目標,即取得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參加各級公務員考試、碩士研究生考試和全國司法統一考試,獲取更多的專業就業機會和提高競爭綜合能力。這樣培養目標既具體明確,又務實可行,不僅為法律系正確設計實用性的教學計劃提供了依據,而且也成為法律系師生一起做好法學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動力。
正是根據這一培養目標要求,系里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一方面嚴格執行國家教育部的有關規定,開設14門核心法學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不變,作為必修課程嚴格執行;另一方面,從適應“三考”需要,開設一些諸如律師實務、法律文書、法律職業道德等實務性強的課程,為配合“公務員考試”需要,還開設了行政管理學選修課程,專門訓練學生適應“申論”、“行政執業能力測試”兩門公務員考試的課程,以應對公務員考試的現實需要。
二、專職教師隊伍培養是建設特色法學專業的基本保證
在建院初期,法律系同其他系一樣,基本上采取外聘的方法,從福州大學、福州師范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行政學院等九個院校聘請了約30余名具有“雙師型”職稱的教師,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6名,講師、碩士研究生10名,他們的豐富教學經驗,不僅支持了法學專業教學工作順利完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從多院校優秀教師多風格教學模式中獲得更多教益,同時也為我們加強對系里專職教師的培養提高提供了條件。但這種教師體制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外聘教師早來晚歸難以承擔法學專業建設和改革的重擔,為此有計劃引進一批專職教師,采取積極有效培養措施,促進專職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是必要的。根據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計劃,法律系從02年開始,先后積極穩妥地引進聘用15名專職教師。每名教師一到職,系里就根據新教師的實際情況,確定其從事講授專業課程方向,制定培養計劃,并采取“趕著鴨子上架”、“推著卒子過河”,“比著擂臺打拼”等方法以及集體備課,編寫教材,聽課、交流、進行案例教學法研討等措施,促使教師盡快成長,比較順利地經過了教學關。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高。經過一年鍛煉,04-05學年學生對教師的測評教學質量人均為76.4分,05-06學年以及06-07學年第一期學生和院督導組的綜合測評人均為81.3分。學生和專家對法律系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持肯定的評價。二是教師完成教學工作量逐年增加。在03-04學年第二學期,我系專職教師全部都上公共課;04-05學年開始,專職教師逐步開始上專業課;05-06學年,兩學期我系教師共開27門專業課,共完成3461課時,人均168課時,占全系專業課的53.8%;06-07學年第一學期共開專業課10門,合計1134課時,人均103課時,占全系專業課69.06%。教師已經走上專業課教學的主戰場,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教師教學方法得到不斷進步。法律系所聘用的教師,過去基本上都未站過講臺,普遍缺乏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在他們受聘后,系里首先安排他們在公共課講臺上鍛煉,為了使他們更快熟悉教學環境和工作,系里組織他們集體備課,編寫教材,聽課取經,定期交流教學方法。在公共課教學上普通受到鍛煉的基礎上,逐步安排他們開設專業課,一來有一定講課的實踐經驗,二來有老教師榜樣和對比,三來有較為充分的備課過程,所以他們走上專業課教學就旗開得勝,普遍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鞏固成績,提高教學水平,系里又通過教學法研討會,教學觀摩活動,開展互相學習和交流,評選“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等活動,促進大家更用心地探索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四是教師科研工作得到不斷加強。幾年來,在學院科研管理政策的鼓舞和推進下,法律系教師在積極完成教學工作任務同時,也努力開展教學科研工作,以肖義方、翁連金、王浩云等人申報、承擔了陽光學院第一項省教育廳“十一五教育發展規劃”課題項目,并已完成結項。全系教師共同編寫出版具有實用特色的第一部教材《新編大學法律基礎》和四輯《法學教學案例匯編》,系主任陳訓敬教授認真總結、撰寫并發表教學改革系列論文6篇,其他教師也撰寫發表學術論文9篇,開啟并初步形成了全系法學學術研究、法學教學改革研究風氣,這對提高教師研究能力和教學水平有著積極作用,對教師今后職稱晉升也打下堅實基礎。系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所有成效,年輕教師盡快成長,直接為建設特色的法學專業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資源的保證。
三、課堂教學中注重案例教學法與開展法制視聽課第二課堂建設
(一)加強教師教學法的研究,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系里采取集體備課,組織教師編寫教材、選編案例,召開案例教學法研討會,組織觀摩教學活動等形式,加強對教師教學法的研究,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全系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系積極推行“講法理、看法條、析案例”三位一體,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目標的實現。首先,他們在選擇教材上十分注意兼顧教材的權威性和適用性。其次,也重視配套相應的法律匯編和重點學科的案例分析資料,使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有可能在教師具體指導下,深刻分析一百例較為復雜的疑難案例和結合各個課程學習親自分析一千例各種類型的典型案例,這樣做,不僅使學生能夠比較扎實地學習掌握法學基本理論知識,而且學會運用理論知識和法律規定去分析處理各種類型的案件和社會上各種法律問題,使自己在法律素養和能力上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培養。三是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分量,不僅在教學計劃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課程的門類和學分,而且落實到課任教師身上,結合理論教學,進行案例分析、案例討論、模擬法庭等案例教學,使案例教學法得到全面推行和落實。
(二)充分發揮法制視聽課作用,加強對學生進行“三種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學院的支持下,系建立起法制影視資料庫和視聽實驗室,購置了一整套包括古今中外法制影視資料和庭審資料,共有五類百部千碟,為加強對學生進行生動、形象化的專業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配合專業理論教學提供了良好條件,并發揮著積極作用。其“三看”的具體做法:一是“必須看”,即在第一學年,針對新生的專業思想問題,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觀看《紅色康乃馨》、《大法官》、《主訴檢察官》、《被告》等電視連續劇,并結合寫心得體會、召開專題班會,使學生在影視情結中增強對法制專業的認知和責任感,培養對法律職業的熱愛,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法律專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結合看”,即在第二、三學年各專業課教學中,結合實體法、程序法專業教學,由課任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民、刑、行政等法庭庭審實錄案例,使學生更多地了解各類案件訴訟程序,增加對司法實踐的感性認識,起到旁聽庭審等實踐教學環節的作用。三是“自由看”,即在第二學年以后,由年級、班級兩委組織同學,利用課余、周末、節假日時間,自由選擇觀看其他各類法制影視資料片,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第二課堂內容,活躍了課余文化生活氛圍,而且寓教育于娛樂,潛移默化,不斷地深化對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廣大學生牢固地樹立“做合格的法律職業人”的理念和宏愿。
四、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與實習基地的建設
(一)注重抓好各類實踐教學環節活動,環環銜接,努力把學用結合貫穿教學計劃始終
法律系不僅重視在教學計劃中集中安排實踐教學環節的課程、內容和時間要求,而且充分利用假期安排一些有益的實踐環節活動,使學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自始至終貫穿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如在第一學年暑假,學生初步學了一些法律課程,系就結合學院安排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專業感性認知實習,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和調查發生在自己身邊有關法治的人和事,并寫出心得體會,在新學期伊始組織班會交流,培養學生從法治視角去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從而加強專業思想,提高法治責任感;在第二學年的暑假,學生學了一定的法律知識后,專門安排學生到司法部門見習一個月,進行初步的專業實習,通過見習,讓學生熟悉司法環境,初步學習司法實踐知識,由于做到去前有動員布置,返校有檢查總結,評定學分,使見習起到加深學生對法治實踐的認識,起到提高學習積極性的作用;結合第二、三學年的專業課程教學,通過案例分析、案例討論、案例作業,模擬法庭,庭審旁聽等實踐教學環節的開展,努力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三動”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從第三學年暑假開始安排學生畢業實習、模擬法庭畢業設計工作,努力把這兩類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帶著畢業設計的課題到法院的實習基地有目的向司法實踐學習,使畢業實習更好地為畢業設計創造條件,打好基礎,通過系統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兩個實踐教學環節工作,最后通過模擬法庭庭審畢業設計演示、考核,對學生的四年法學理論知識和運用理論的實踐能力進行全面的綜合性檢驗和鍛煉,為學生畢業工作和“三考”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建立規范的實習基地,實行以集中實習為主的畢業實習模式
在傳承高等法學教育畢業實習模式基礎上,根據現實的情況,系里調整了畢業實習模式,使畢業實習工作更加符合當前實際情況,并得以順利進行。其一,建立穩定的畢業實習基地。經過幾年努力,通過和法院充分協商,系里已和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龍巖市、寧德市等五市九個法院協議建立起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其中與三個法院簽訂了書面共建協議,并正式掛牌,其中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還通過總結經驗,制定了畢業實習管理規范意見,提高了畢業實習成效和水平,使畢業實習工作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證;其二,實行以集中實習為主,結合分散實習的模式,有利于妥善解決畢業實習在時間上、精力上與考研,就業矛盾的問題;其三,在畢業實習時間安排上,由第七學期提前到暑假進行,騰出更多時間,有利于畢業生參加研究生,公務員考備和就業應聘工作,達到學生參加畢業實習精力集中成效好,法院更加歡迎并積極接納實習和院系畢業生工作得到妥善安排的“三滿意”效果。
篇8
2004年9月6日至10月29日,我在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參加本科畢業實習。實習期間,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夠遵守工作紀律,端正工作態度,保守審判秘密,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完成領導和法官交辦的工作,得到他們的一致好評,在思想上、業務上都有收獲,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許多不足。在此順便對學院以后的畢業實習工作提幾點建議。 一、實習概況
在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的實習會上,我主動選擇去行政庭(王婭和陳波也選擇了行政庭),行政庭安排郭修江副庭長作為我的實習導師,由王華助理審判員帶著我辦理各種具體事務。兩個月間,我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領導和法官求教,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學習法律、法規,利用空余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落落大方,始終以學習的態度做人做事,始終代表海南大學法學院學生的形象和素質。 在實習中,我參加了許多案件的開庭審理,先后到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龍華、美蘭、瓊山、秀英等基層法院觀摩庭審,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致地了解了行政訴訟活動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了一些庭審的舉證、質證、認證、辯論過程,并掌握了一些法律適用問題,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國行政訴訟的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法官和書記員做好案件的調查筆錄和庭審筆錄,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二、思想收獲
實習期間,在高院領導和法官的引導下,我能夠虛心向他人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這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法官們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難得的寶貴財富。這次實習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在短暫而充實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得不錯,一旦接觸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同時,我感覺到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有一段距離。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安、檢察院、法院、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系,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地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盡量避免畢業后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在實習過程中,我發現法律普及非常重要。我國為推進法治建設所進行的多年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治觀念、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地讓人們了解法律、法規的含義,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的神圣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 三、業務收獲
實習期間,我參加了很多實務性活動,接觸到許多案件,學到許多活知識,而從庭審觀摩和典型案例中獲益最多。 (一)庭審觀摩感悟
規范庭審活動,是審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庭審活動規范與否,是衡量審判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這里,我就行政審判庭審觀摩中的一些具體環節,在結合書本理論知識分析的基礎上,談談自己對行政審判庭審的幾點認識與體會。 1.庭審靈活應變能力不強
庭審活動應當規范而不機械,嚴肅而不呆板。但在實際庭審過程中,審判長和合議庭其他成員對庭審的各個環節及其具體要求還不熟悉,不時要“搬本本”念念。同時,也沒能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當事人訴訟能力的實際狀況,采取靈活操作方式,用通俗的語言對規范的法律用語進行必要的解釋和說明,庭審活動顯得生硬僵化,更談不上效率和質量。 2.對當事人陳述的歸納不夠充分和準確
在當事人陳述的基礎上,審判長應當對案件事實進行歸納:第一,歸納直接確認的當事人陳述和認定的事實;第二,歸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案件事實和證據事實);第三,法庭調查的范圍(大于或等于爭議的事實)。直接認定的事實越多則當事人爭議的事實就越少,法庭調查的范圍也就越小;反之亦然。而在庭審中,合議庭往往在聽取當事人陳述后,沒有對當事人進行必要的發問或者發問不夠充分即對事實直接認定。這樣,一方面,認定的內容不夠充分,相應地,當事人爭議的事實和法庭調查的范圍過寬,以至法庭調查時間拖長而影響庭審效率。另一方面,認定的內容不夠準確,把還不能認定的事實(甚至是爭議的事實)直接予以認定,認定事實沒有充分證據依據。
3.對當事人舉證指導不力
庭審的重心是當庭舉證、質證和認證。其中當事人當庭舉證是基礎。但在庭審中我發現:(1)舉證當事人當庭出示證據的方式不當,沒有按舉證要求出示證據,而法庭也沒有及時予以指導;(2)舉證當事人沒有對證據進行說明或者說明不夠清楚,審判長沒有及時予以引導。特別是有群眾旁聽的情況下,更應要求舉證當事人把證據的具體內容、取得方式、證明對象等說明清楚。舉證說明不清,也妨礙了質證當事人進行質證,影響質證質量。 4.質證不夠充分
質證是法庭審查證據的必要途徑,也是辯論原則在法庭調查中的具體體現。法庭應當將當庭出示的證據交由質證當事人質證,質證當事人可對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或承認或提出異議,并可提出相應的反證。庭審在質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質證當事人提出反駁意見后,法庭沒有組織當事人進行充分的質辯,或者要求當事人將該質辯意見留在法庭辯論時陳述。質辯是質證的重要組成部分,審判長應當讓質證當事人充分發表質證意見,進行充分的質辯,不能以有法庭辯論而限制甚至剝奪當事人質辯的權利,“大辯論”與“小辯論”的關系沒有處理好。(2)質證當事人提出反證的,沒有及時對該反證進行質證或者質證不夠充分,妨礙了對本證的確認。(3)質證的方式不夠科學,質證形式呆板。質證往往沒有采取“一舉一質”的方式進行,而且也沒能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靈活應變不同的質證方式,影響了質證效果。 5.認證不夠及時,認證結論不夠全面
法庭應在質證的基礎上及時對證據作出認證,確認該證據是否有效以及對證明什么事實有證明效力。經過法庭認證,案件事實應當清楚,證據應當確實充分。庭審實踐中普遍存在著認證不夠及時,認證結論不夠全面的問題。認證不及時既反映法庭對證據的分析和把握能力不強,不能大膽作出認證結論;同時也反映法庭對當庭認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實際操作上,沒有當庭認證的,法庭沒有向當事人明確交代或者交代不夠清楚,不當庭認證的理由不夠充分。經休庭評議作出認證結論,在開庭宣判時沒有向當事人宣告,以致庭審缺少了一個必要環節。認證結論不夠全面具體體現為認證結論(包括肯定性的或者否定性的結論)沒有充分說理,有效證據的證明對象沒有說明清楚,只簡單地宣布“該證據有效”,而沒有告知該有效的證據對證明什么事實有證明力。此外,由于質證不夠充分,以致認證的基礎不夠扎實;有些認證結論過于武斷,對有疑點或者不能單獨作為定案根據的證據,武斷地予以肯定或者否定。 6.法庭辯論的組織、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人充分發揮各自訴訟能力特別是法律知識水平的重要階段,是辯論原則在庭審中貫徹落實的具體體現。在法庭辯論中,法官應當表現出聽言納諫的心胸和虛心謹慎的態度,確保當事人、人充分發表辯論意見,做到言無不盡。但又不能讓當事人、人毫無節制和漫無邊際“聊砍”。因此,審判長組織和控制法庭的能力顯得十分重要。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正是在審判長組織、控制能力欠缺上。具體表現為:(1)在組織法庭辯論前往往缺少對辯題的歸納,或者歸納不夠準確。(2)對當事人的辯論發言缺乏必要指導和引導。(3)當事人簡單重復發言內容時沒有及時有效地予以制止。 7.“先定后審”,開庭走形式
法庭應當是案件“審”和“判”嚴肅場所,要讓當事人有理講在法庭,證據擺在法庭,訴訟活動圍繞著開庭進行;同時法官審判案件的主要活動也應在法庭上進行。實踐中,有些庭審似有表演或者“走過場”之嫌,甚至庭前已經對案件進行討論和評議,判決結果實際已經作出。這種“先定后審”的審判作風有違審判方式改革的方向。我并不反對庭前了解案情、研究案件,作好充分的庭前準備,甚至做到“心中有數”。但是,庭前準備特別是在“心中有數”的情況下,開庭審判更要注意防止“先入為主”,更要注意聽取和仔細分析“那方”當事人的意見,以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和正確判決。
此外,庭審中還有不少細節上的缺欠。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1)書記員在庭前做準備工作時過于機械、“嚴肅”。合議庭成員還沒有入庭,庭審還沒有正式開始,書記員在做準備工作時應當“口勤、手勤、腳勤”,辦事周到細致,核對訴訟參加人身份時應當到案前進行實際核對。(2)審判長和審判員入庭后,應當依次由審判長、審判員、訴訟參加人和旁聽人員坐下。有些庭審中審判員未等審判長坐下就先坐下,或者未等審判長、審判員坐下,書記員就喊“請(訴訟參加人和旁聽人員)坐下”。這就有違設立這一環節的初衷。(3)合議庭成員的座位相距太遠,不便當庭評議。有些審判長“太獨”,沒有發揮合議庭的集體作用,貫徹合議制原則不力。(4)法庭內發生有手機、傳呼機作響,當事人坐姿隨便不雅觀,新聞記者擅自進入審判區進行錄像拍照,有未成年人入庭旁聽等違反法庭紀律的現象時,審判長沒有及時制止。(5)核對訴訟參加人的方式太機械,花費了很長時間。(6)未經合議庭當庭實際評議,即假借合議庭的名義宣告評議結論。(7)當庭質證中,有時忽視第三人的質證權利。(8)宣布判決結果時,審判長起立而其他人員特別是訴訟參加人都坐著聽。
(二)典型案例分析
[案情]
原告:南莊公司; 被告:海口市人民政府; 第三人:海灘管理公司。
1995年5月16日,被告作出《關于濱海大道西延線海灘管理的批復》,同意第三人負責管理濱海大道西延線海灘約6公里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1995年8月1日,第三人根據批復的授權,與原告簽定《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合同約定:南莊公司向海灘公司支付1000萬元土地綜合開發經營配套費,換取第三人管理的海灘的東段約60畝土地50年(自1995年8月1日至2045年7月31日)的開發經營收益權,用于興辦餐飲娛樂、休閑及相關服務項目。規劃指標為容積率<0.2,綠化率>80%,高度不超過兩層。項目的設計方案須經第三人審查批準后,報規劃部門審批。關于海灘公司的違約責任的約定是:若由于土地權屬、施工水、電、用地性質及規劃指標原因使南莊公司不能按期進場施工,海灘公司每日須按南莊公司已付款的萬分之八向南莊公司支付違約金,若延期兩個月以上,海灘公司每日按南莊公司已付款的萬分之十支付違約金。并且,南莊公司負責開發區域的開發進度順延。 1995年8月至1996年3月間,原告依約向第三人支付土地綜合開發經營配套費550萬元和450萬元,共計1000萬元。之后,南莊公司根據合同約定的要求,提供“南莊餐飲娛樂中心”項目。第三人審查通過后,向規劃部門報建。1996年3月25日規劃部門召開設計方案評審會,提出修改意見。原告根據評審意見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于同年11月再次申報評審。此后該項目的審批再無下文。南莊公司多次找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被告于1997年11月函復原告,稱項目用地與另一公司開發用地相關,待審定他公司的用地情況后再定。同年11月20日,被告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的通知精神,作出《關于加強成片開發區規劃管理的通知》,將假日海灘重新規劃為特殊保護區,不得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所有的待建項目一律停止審批。至此,原告的餐飲娛樂中心項目再無下文。原告即向第三人要求退還已經支付的1000萬元及其相應的利息。第三人以該款已經用于假日海灘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司無力償還1000萬元及利息為由,拒絕了原告的要求。無奈,原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其訴訟請求是:依法確認被告市政府不履行合同的行為違法;退還原告南莊公司已經支付的土地綜合開發費1000萬元和賠償利息損失。
被告辯稱,本案不構成行政訴訟。因為本案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存在,被告從未收到原告1000萬元綜合開發費,原告與第三人簽訂《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屬民事合同,應當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海灘公司辯稱:海灘公司對濱海大道西延線約6公里的海灘的開發和管理經海口市政府授權,并完全履行了與原告確定的海灘所約定的義務,原告不能按約定期限開發,海灘公司沒有過錯。 關于《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的效力,各方當事人均無異議;而且當事人也一致認為,由于規劃調整,合同繼續履行已無可能,應予以解除。 [審判]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南莊公司與第三人海灘公司簽訂《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屬民事合同,應當通過民事訴訟途徑解決。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原告不服提起上訴。案件經二審認定,第三人海灘公司與原告南莊公司簽訂的合同屬于受委托實施的行政管理行為,合同雙方在該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屬于行政爭議。原告南莊公司認為被告市政府不履行合同的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裁定撤銷一審裁定,原審法院繼續審理。
原審法院受理后繼續審理,判決:一、被告市政府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返還已收取原告南莊公司交付的土地綜合開發費1000萬元及利息(按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計算,550萬元從1995年8月起計息,450萬元從1996年3月起計息);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在宣判前,當事人三方達成和解。 [分析]
我認為,本案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分析和探討。
1.合同的性質
對原告南莊公司與第三人海灘公司簽訂的《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的性質,認識上有分歧。一種意見認為,該合同屬于南莊公司和海灘公司兩個平等主體之間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的民事合同,具有民事合同的基本特征。另一種意見認為,該合同是海灘公司在被告市政府授權的范圍內,為了開發經營和管理假日海灘而與原告簽訂的行政合同。二審法院裁定認為,該合同屬于行政合同。 所謂“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體為了行使行政職權,實施行政管理,就其行政管理的事項與行政相對人一方經協商一致后,就設立、變更、終止行政權利義務關系而達成的協議。行政合同具有行政性、合意性等特征,其中行政性是行政合同的本質屬性,是其區別于民事合同的根本標志。具體體現在:第一,行政合同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方式或者手段,其目的是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改善行為方式;第二,行政合同的內容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設立、變更、終止的權利義務。該權利義務以行政法律關系為基礎,主要涉及雙方當事人在行政管理中的權利義務。
將《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定性為行政合同,原因有:首先,合同主體應當是被告市政府和原告南莊公司。雖然合同是以海灘公司名義簽訂的,但市政府《關于濱海大道西延線海灘管理的批復》中授權海灘公司負責管理假日海灘的開發和經營事宜。該授權在行政法上視為委托。因此《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屬于受被告市政府委托的海灘公司實施的行政管理行為。在被告對該合同一直沒有提出異議的情況下,應由被告市政府承擔該合同的法律后果。其次,就合同的內容來講,《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所設立的權利義務關系,是有關假日海灘開發管理中的權利義務關系,具有行政性。
; 2.司法審查范圍和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要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而對行政合同的司法審查,不能僅限于合同訂立上的合法性、有效性,還應當審查合同履行、終結(包括被告單方解除合同)的合理性、合約性,以及違約責任確定等。就本案而言,雙方當事人對訂立合同的合法性沒有異議,對終結合同(實際上是被告市政府單方解除合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也沒有異議。原告提出的依法確認被告市政府不履行合同的行為違法和退還土地綜合開發費1000萬元及利息損失,是從行政賠償的角度提出的訴訟請求。而從合同糾紛的角度看,該訴訟請求實際屬于合同履行合約性問題和違約責任問題。因此,囿于合法性的審查范圍,行政合同案件就無法審判。
從審查的法律依據上看,目前人民法院審查行政合同的合法性、合約性以及確定違約的責任等,均缺乏明確的、直接的法律、法規依據。解決法律適用問題是審理行政合同案件首先遇到的難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本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合同,適用本法總則的規定,并可以參照本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的規定。因此,合同法應成為人民法院審理行政合同案件的主要的、直接的法律根據。雖然行政合同關系不屬于合同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關系,但作為“合同”,行政合同與合同法所調整的合同關系有諸多共性;合同法確定的原則、具體規定,均可適用于行政合同。因此,在當前的情況下,參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處理行政合同糾紛,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
3.處理的根據
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可以得出這樣的基本結論:
第一,《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除了違約責任的部分內容,其他條款并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屬于合法、有效的行政合同。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二,被告市政府于1997年11月20日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的通知精神,作出《關于加強成片開發區規劃管理的通知》,將假日海灘重新規劃為特殊保護區,不得建設永久性建筑物,所有的待建項目一律停止審批。至此,合同約定的開發經營項目已不能建設。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合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應予以解除。對此,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亦一致。可以視為被告市政府已實際單方解除了《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
第三,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的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是確定合同解除后雙方當事人責任的基本依據。原告南莊公司訴請退還其已經支付的土地綜合開發費1000萬元和賠償利息損失有事實和法律根據。故判決被告市政府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返還已收取原告南莊公司交付的土地綜合開發費1000萬元及利息(按同期銀行存款利率計算,550萬元從1995年8月起計息,450萬元從1996年3月起計息)。 第四,被告市政府不履行交付合同約定的假日海灘給原告南莊公司開發經營的義務,屬于違約行為。而且被告市政府于1997年11月20日作出《關于加強成片開發區規劃管理的通知》后,實際上單方解除了《假日海灘項目合作開發合同書》。因此,原告訴請確認被告市政府不履行合同的行為違法,沒有事實和法律根據,應予駁回。 第五,由于涉訴的行政合同系第三人受被告的授權委托所實施的行為,委托人市政府應對此承擔全部法律后果。被告提出的先由第三人海灘公司承擔責任,由其承擔補充責任的主張,沒有法律根據。 4.判決方式問題
根據行政訴訟法以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行政訴訟的維持、撤銷、確認等判決方式,顯然不能滿足行政合同案件審理的需要。能否判決解除合同?在確認被告單方解除合同不違法的情況下,能否判決當事人違約責任?這是審理行政合同案件面臨的一個難題。一種意見認為,根據《關于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據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另一種意見認為,民事訴訟法本身也沒有具體規定民事訴訟案件的判決方式,合同無效、合同解除等判決結果往往在民事實體法律規范中規定。因此,解除行政合同案件判決方式在民事訴訟法中也沒有規定。 我認為,行政合同案件作為新類型案件,在缺乏明確、直接的法律規范的情況下,人民法院突破行政訴訟法的現行規定,適用最合適的判決方式以解決行政爭議,符合行政訴訟法的立法意圖。因此,行政合同案件可參照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作出實體判決,包括直接依據合同法的規定判決解除合同。當然,就本案而言,涉訴合同事實上已由被告市政府解除,而且原告沒有提出解除合同的訴訟請求。因此,判決書的主文中可不必有判決解除合同的內容,僅在判決理由部分闡述合同已實際解除事實和認定解除是否適當、合法的理由即可。
5.關于違約責任和違法責任的認定 原告訴請判令被告市政府承擔返還財產和賠償利息損失的責任,屬于違約責任。從合同法的角度看,被告沒有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并導致合同解除,根據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原告有權要求恢復原狀(返還1000萬元綜合開發費用)和賠償損失(1000萬元的利息損失)。故原告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和法律根據,應予支持。如果將原告訴請判令被告市政府承擔返還財產和賠償利息損失的責任認定為行政賠償責任,就發生相反的處理結果。因為從行政法的角度看,返還財產和賠償利息損失,系被告市政府不依法履行職責所致,與行政行為直接相關。訴請被告返還財產和賠償利息損失的前提,是被告的行政行為已經被確認為違法。就本案而言,被告已經單方解除了合同,對被告單方解除合同的合法性,原告沒有提出異議。法院亦認為,在假日海灘的規劃已經依法作出調整的情況下,被告單方解除合同是必要的、合法的。因此,原告訴請確認被告不履行合同的行為違法沒有事實根據,其行政賠償請求自然應予駁回。 6.行政合同訴訟性質的反思
如果認為行政合同糾紛應由當事人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似乎不合當前的潮流。行政合同作為行政行為的特殊方式,符合現代行政理念。行政合同的本質在于其行政性,行政合同糾紛屬于行政爭議。但是,行政合同的平等性決定了行政合同的訴訟性質為民事訴訟。 第一,行政機關選擇以合同的方式來實行其行政目的,并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協商一致達成了協議,這本身就說明:“高高在上”的行政機關,愿意就某一具體的行政事務以平等(或者擬制的平等)的身份與行政管理相對人簽訂合同。這種特殊的行政行為正因為具備了合同的這種內在的自愿、平等本質,才使之成為“合同”。 第二,行政合同作為“合同”,其當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或者視為平等的。這與當事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上的不對等性并不矛盾。因為,如果從合同所約定的事項(主要是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上看,行政機關顯然處于主導和支配的地位,合同當事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如果從合同的本性看,該合同所約定的權利義務雖有所“不公”,權利義務確實不對等,但達成協議實乃“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屬當事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
第三,當事人之所以愿意達成協議,實際上亦各有所圖。行政機關認為該合同有利于行政目的的實現,能更好地履行行政職責;而行政管理相對人在平衡自己在行政上的權利義務和民事上的權利義務得失、利弊后,認為該合同有利可圖。因此,就當事人各方而言,行政合同在實體上于己是有利的。 第四,就行政機關而言,為了確保行政目的充分、有效地實現,確保行政職責的切實履行,在行政合同中除了約定其不履行行政義務所需要承擔的法定的行政權利義務,還可以約定補充有關民事權利義務,特別是違約責任。就行政管理相對人而言,其不履行行政合同,往往不僅僅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還可能承擔民事責任。這是一般的行政行為所不能作到的,也是行政訴訟無法審查的范圍。
第五,行政合同的民事訴訟性質,還利于行政機關主動進入訴訟程序,依法追究相對人的違約責任。而在行政訴訟中,行政機關只能作為訴訟的被告,被動參加訴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政機關主張權利,行使權力。誠然,從理論上講,行政機關在行政合同中具有必要的撤銷權、合同變更權甚至行政處罰權;但在特定的行政合同中,行使上述權力往往與合同約定不符。比如在違約責任的程度方式上沒有上述行政權方面的約定,或者約定限制上述行政權的行使等。退一步講,即使行政機關有這方面的特權(行政合同約定之外的法定職權),也未必能夠達到主動提起民事訴訟、追究相對人相應違約責任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四、不足之處
由于是第一次參加畢業實習,尤其是第一次這么真正走進社會,我在許多方面還不夠成熟,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因為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所受理的案件多為二審上訴案件,沒有機會參與具體案件的辦理,對案件的分析相對較少;二是沒能帶動同一庭內另一辦公室的同學積極參與各種具體工作,致使工作任務分配不夠均勻,給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三是沒能與高院其他庭室的實習同學進行廣泛交流,實習內容相對單一,不能對法院工作的各個具體環節有全面的了解;四是沒能與不同法院、檢察院的實習同學交流實習經驗,對全省司法系統的整體情況了解不多;五是在某些社交場合顯得比較單純,學生氣較濃,沒能很好地配合法官的活動;六是白天身體活動較頻繁,晚上在教室學習感到比較累,考研復習效率不夠高。 五、實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