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1 10:16: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師生關系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等學校;師生關系;對策
師生關系它是學校環境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很多文章是立足于中小學,探討師生關系問題。本文在參與教學研究項目基礎上,試圖從高等學校的視角分析師生關系。
一、高校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
師生關系的好壞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理論和實踐。但是調查表明,當前高校師生關系存在著諸多亟需改善的問題。
1、師生交往少,關系淡漠。師生除課堂教學交往外,課后各自行走匆匆,哪怕碰面也不見得師生互打招呼,感情溝通渠道出現明顯縮小的趨勢。據走訪了解,除了上課外,絕大部分學生課后與老師的接觸為零。原因很復雜:大學擴招了,學生越來越多老師顧不過來了;科研和生計的壓力讓不少老師很難花更多精力在學生身上;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學生和老師之間就容易產生代溝。師生關系冷漠必然影響到課堂氣氛和教學質量。
2、師生關系的疏離,造成學生的心理失落感。有人認為,老師對學生的少管制有利于個性的張揚和發展;也有人感到一種失落,他們習慣了在老師的教誨和指導下一步步前進。對于師生關系的疏離,高校教師認為:大學的班級觀念松散,學生多住集體公寓,上課地點也不固定,學生很難管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如高中時期,加之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日趨多樣化,大多數學生不輕易找教師;且都有一定的科研任務,也難以顧及與學生的過多交流。
3、課堂單向灌輸多,師生平等溝通少。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一種雙向的教學相長和師生互動的關系。實際上多數高校教師仍然以講授為主,課堂上僅僅是老師的講解和學生機械地記筆記。有的老師說:我曾經也嘗試過采取課堂討論式教學,但大多數學生不愛提問,討論效果不佳。比如就有的大三學生而言,除了英語口語課,20人的小班制,基本上每個同學都有自由發言的機會,其他很少有課能讓大部分同學暢所欲言。
二、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分析
1、外部環境因素。大學不是孤島,社會環境的任何變化都會傳遞到大學之內,影響著師生關系的變化。高等學校與周圍的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外面的一切變化也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現在,大部分學生社會意識強,選擇自己創業,在學習之余,兼職工作等等,這樣不但有時會與學習脫節,更與老師徹底封閉。
2、師生自身因素
①師生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隨著大學的擴招,現在老師面對的學生越來越多,老師又有繁重的其他教學和科研任務,跟學生交流機會不是很多。很多高校大部分公共理論課采取多班合上的“大課”制,特別是大一、大二都是基礎課,教師因上大課到學期末也叫不上學生的名字,更談不上了解學生的家庭、學習、思想、智力與個性等。對個別專業來說,一共有6個班,每班都40多名同學,即使上專業課,教師也并非能認識其中的大部分。
②教育教學方式運用不當。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誤導,還有些高校教師總在盡心訓導,學生經常體驗的是被動和無奈。主要原因是雙方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書本知識的教與學上,相互缺乏人際交往的動機和愿望,學生的主體意識、主動精神更是難以得到培養和發展。
③教師不能公平地對待學生。高校師生關系實際上也是一種普通的人際關系,人的喜怒哀樂的情感也都會在其中自然地流露出來。一般教師比較偏愛才能出眾的學生;而不認真、成績差、愛惹事的學生,教師則看不順眼。如果缺乏理性的指導,教師在評價、對待學生時就會感情用事,就會有失“公正”,作出對一些好的學生和不好學生都不盡合理的評價。
三、改善師生關系的對策
1、學校要全面樹立學生主體觀,做好育人工作。全面的學生觀要以學生為本,把立足點放到學生全面發展的軌道上,做好改善師生關系的各項工作。其次要為師生交流創造平臺。學校要利用多種途徑,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自我教育和服務,學校要求教師盡可能地參加學生活動,教師下學生寢室了解生活、思想現狀,增加交往頻率,使師生關系在和諧、團結、共勉的氛圍得到升華。最后要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與方法。學校課程安排不合理,也會影響到師生關系。在教學方式上,壓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向填鴨式教學,擴大課堂討論。
2、要增強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包含了教師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它是吸引學生力量的主要源泉。教師通過自身對事業的忠誠和執著的追求,通過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這些優良品質會使學生的性格受到各方面良好的影響,易于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氛圍。其次要善于創建平等的、使學生敢于質疑的教學氛圍。教師應積極給自己的教育教學對象創造更多的角色,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在課堂上讓學生圍繞主題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教師保持良好的互動狀態。最后教師更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在學生成績的評定、各類評優評先及學生入黨問題上要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客觀、全面地予以評價,這利于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的建構,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篇2
我們很容易犯一個通病:學生考試成績差或不守紀律,便以為“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一怒之下便會對其進行挖苦、諷刺、體罰甚至趕出校門。其實,我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著名教育家布魯姆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和先天稟賦雖存有差異,有超常兒童,也有弱智兒童,但二者只占百分之一二最多不到百分之五,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學生仍是“可教可雕”的。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我們教育工作者,不能隨便對一個學生失去信心。每一位老師都要拿起表揚的“武器”,在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多表揚學生。———在學生看重的事情上(如表揚、鼓勵),我們可能太吝嗇了,而在學生反感的事情上(如諷刺、挖苦),我們可能又太慷慨了。要知道:沒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輕蔑與敵視之上的,也沒有任何一種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懲罰與制裁來實現。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寬容與關愛的基礎上,存在于人與人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存在于無言的感動之中。
二、營造開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好感
課堂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戰場,也是構建師生關系的主陣地。教師應努力營造一種開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構建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要學會運用課堂教學中的“無錯原則”,———就是要認識到學生是成長中的尚不成熟的個體,要從正面看待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和回答問題,要從科學的角度理解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錯誤,要從發展的角度理解這些“錯誤”的價值。要允許、容忍學生的錯誤,進行延遲反應,將重點放在弄清出現錯誤的原因與改進上。讓敢于發言的學生不帶著遺憾坐下,讓每個積極參與的學生都畫上滿意的句號,使學生的參與有安全感,這種參與不僅是認知上的參與,而且是師生情感上的參與。運用“無錯原則”,能打破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被動當“觀眾”的局面,代之而來的是每個學生都能當“演員”,在“舞臺”上大顯身手。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篇3
臨床實習階段是醫學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是由醫學生向醫師轉變和過渡的橋梁,這期間病人是最寶貴的學習資源。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和病人對醫療服務要求的提高,使得臨床實習資源日趨短缺,也造成了現階段“實習醫生不覺得自己是醫生,患者及家屬拒絕接受實習醫生的服務”的尷尬境地。因此,表面看來,實習醫生與患者之間沒有出現緊張或惡劣的正面沖突,但今天的“平和安靜”,卻正是明天“醫患糾紛”的隱患。臨床帶教教師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提前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安排好他們與實習醫生配合的學習項目,但是最終得到的效果充其量也就是一出“表演”,而非真實的診療過程,無法從根本上調動起雙方的主動性和相互需求,使得臨床實習教學流于形式。醫患關系的改善不僅要注重于當前,更應該著眼于今后。從臨床實習階段就應該教育實習醫生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樹立為病人服務的思想,為其在以后走上實際工作崗位時,能夠正確處理好醫患關系并真正地貫徹和體現醫學醫療“以人為本”的理念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在臨床實習階段對實習醫生進行建立正確醫患關系教育的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病人的權利和法律意識增強。傳統的以醫生為中心,只注重疾病本身,而忽視病患的舊生物醫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思想觀念轉變的步伐,因此,除了指導學生要掌握專業的醫學知識外,還應該強化學生的服務意識,對病人要從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進行診治,使學生力爭做到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為人服務為中心的服務方式。針對這一教學目標和要求,初步嘗試了“一站式跟蹤服務”的臨床帶教模式。
2.1從門診開始教育實習醫生樹立“患者至親”“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實習醫生從門診開始接觸病人。帶教教師選擇合適的患者,讓實習醫生協助完成基本的查體項目,并在之后的檢查和住院過程中陪同患者及其家屬,一方面幫助患者更快捷有效的完成入院程序,同時為實習醫生提供了與病人接觸和了解的機會,使雙方建立需要與被需要的關系,從而順利過渡到住院后的問診和查體等環節。當然,需要提前告知實習醫師醫療行為是一種以人和人的健康為對象的行為,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必須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原則。在臨床工作中做到痛病人所痛,幫病人所需,貼近病人,認真仔細對病人進行檢查治療,取得病人信任,讓患者放心,傾吐自己的心聲。帶教教師在指導實習醫生學習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患病過程的同時,還應該幫助其進一步了解患者及其家屬的思想與態度,如對所患疾病的看法,內心的感受,尤其是對疾病的擔心與恐懼感,疾病對生理與心理的影響,病人對醫生治療方案、措施與態度的期望等。
2.2在住院部進一步強化實習醫生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和交流有了門診的初步接觸,進入住院部,開始第二階段的培訓與滲透。避免讓實習醫生管理超過2名以上的患者,在患者及其家屬面前多肯定實習醫生的工作,當面給實習醫生布置任務,告知家屬實習醫師是最直接照顧患者病情的醫生。進一步教育實習醫生應該摒棄“以醫為尊”、“重病輕人”、“患者求醫”、“醫不叩門”的思想,耐心地向患者多解釋、多傾聽,增加人文關懷與情感交流的投入,交往中要注重溝通的技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關系中,相似的態度、信念、價值具有吸引性”,醫生的語言貼近患者生活、適合患者心理,就可取得相似的吸引。語言內容因人而異,根據病人所處的社會階層、文化程度、習慣與患者關系親疏等社會屬性的不同,運用適當的語言形式和內容。對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村的患者等,盡可能注意醫學語言的通俗易懂、簡明扼要,而對文化程度較高的則注意語言的條理性和適當的醫學術語,能夠用數據說話的盡量使用,不可含糊、模棱兩可;特別注意減少支配和強加的意識,把治療方案等選擇交給病人(家屬),不輕易說“不”,用期望與引導實施醫療行為。
2.3將患者(家屬)對實習醫生的滿意度納入考核指標針對實習醫生作為學生的角色,對其各方面的教育和要求都應該有一個量化的考核指標。將患者及其家屬對實習醫生的滿意度納入考核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學生對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重視,使其認識到醫患溝通能力的高低與醫學知識技能的多少一樣,是考評一名醫學生合格與否的不可或缺的標準,兩者缺一不可,不可分割。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著名的《福崗宣言》指出:“所有醫生必須學會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缺少共鳴(同情)應該看作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力的表現”。這種“一站式跟蹤服務”的代教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實習醫生與患者的疏離關系,強化的雙方的需求關系,提高了實習醫生的責任感,使其能夠切實體會到真實的醫療行為中醫患之間的關系。但是與此同時,也增加了實習醫生與患者產生摩擦的概率,因此,作為指導教師,應該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時發現隱患問題,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和對待。
篇4
作者:呂春華 余昌娥 歷梅 黨洪霞 常慧 張昌清 單位:十堰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 人民醫院產科 太和醫院產科
有學者提出80%的安全問題屬于系統問題,從長遠看,改進系統應比教育員工效果更好[4]。我科在原有護理人員的基礎上新增護士8人,現有護理人員40人,其中有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13人,護師12人,護士及助產士13人。實行護士長、責任護士的分層管理,真正做到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充分發揮了每位護理人員的技能特長。改變傳統排班模式,實行APN雙班連續工作制,每班配一名工作在5~10年以上或主管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來保障對新生兒的連續護理及安全管理。實行人性化管理⑴常規培訓及常規教育:王芳等提出加強護士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是護理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5]。
針對重點人群加強培訓,包括工作3年內護士及剛分配護士,在入科前進行崗前培訓。合格后進行1~3個月的跟蹤培訓教育。培訓內容主要為新生兒相關理論、專項護理操作(如新生兒沐浴,水療,撫觸,臀部、臍部及眼睛護理等)、病情觀察、疫苗接種及新生兒急救技術等。⑵建立無懲罰的文化環境讓護理人員主動報告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現代安全文化認為,創造非懲罰的環境,鼓勵人們報告差錯事故并對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從錯誤中進行學習是防范同樣錯誤再次發生的的最好方法[7]。護士及時報告和記錄護理安全隱患,護理管理者和整個組織系統能夠公開對待缺陷,采取少懲罰個人,多系統改進的方法,從根源上防范差錯的發生[8]。科室制定并提倡非處罰性、不針對個人的上報制度。每月針對上報的不良事件和安全隱患綜合分析整改來強化護理安全意識,保障護理安全以預防為主。⑶加強弱勢群體管理:新生兒是弱勢群體,非常需要他人的幫助和照顧,因此在新生兒喂養、更換尿布及保暖上護理人員要親自動手,同時要教會產婦和家屬,特別是當新生兒發生嗆奶及其他危險事件時如何在第一時間搶救孩子,如何給孩子包裹包被,母乳喂養知識等。
主動告知產婦和家屬醫院的有關安全措施,新生兒洗浴時家屬應跟隨,其他時間不能讓陌生人接觸新生兒,任何時間都不允許讓新生兒獨處。⑷加強預見性管理:預見性的安全管理是產科病房安全管理的關鍵。主要內容有:①加強健康宣教:從產婦入院到產后出院對產婦和家屬進行全程有序的新生兒安全防范宣教,履行告知義務。②加強夜間安全管理,據我院統計夜間是發生溢奶誤吸、捂被窒息及意外墜床的高發時間,發生率在90%以上。嚴格交接班,嚴格交接新生兒個數、查看嬰兒睡姿及蓋被情況,排除新生兒捂被和仰臥位睡姿。夜班護士及時鎖門,經常巡視病房,及時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并提醒家屬輪流休息,時刻保持有一人關注新生兒。讓產婦及家屬與護士共同承擔起新生兒安全管理任務,來減少和防止新生兒意外傷害的發生。結合護理部和科室制定的各項檢查標準,實施安全管理措施后,新生兒因捂被引起的窒息、溢奶導致的誤吸、意外傷(包括墜床和沐浴時燙傷)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均較實施安全管理措施前明顯下降(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略)。實施安全管理后,觀察組患者投訴次數明顯減少,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求,也是醫院生存的根本。我科建立健全新生兒管理制度,建立無懲罰的護理安全上報制度,針對隱患不斷完善各種制度,如交接班制度、安全宣教制度、病房管理制度,風險防范措施等。進一步加強健康宣教,加強護患溝通,使產婦及家屬在理解、接受的基礎上,積極配合護士進行風險管理,從而使新生兒不良事件如溢奶誤吸明顯下降、捂被窒息和意外墜床零發生。實施新生兒安全管理措施,加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提高了護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新生兒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減少,新生兒的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時,產科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均有明顯提高,患者投訴率明顯下降(P<0.05),很好的改善了護患關系。
篇5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要尊重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要積極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才會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
2.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積極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其進行自主學習,感悟課堂上要講授的知識和道理,讓學生能夠理解,然后促使自己進步,逐漸適應這個社會。
3.要優化課堂教學
要想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效率,還要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品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1)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只有教師充分了解教材的內容,才能更準確、更細致地進行講解,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效率。教師進行詳細的備課,才能精心設計出一些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師通過閱讀大量有關教學內容的參考書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一些課外知識,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同時還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從而提高思想品德課課堂效率。(2)教師要把理論知識聯系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感悟道理,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從而促進自身的進步。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上要注重實踐的重要性,要把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豐富的生活中認識自我,感悟做人的道理,并且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更好的進步和成長。(3)教師要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喜歡學習、熱愛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深入把握教材的內容,為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通過這樣有趣的教學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篇6
部分高校在本科課程設置中已經開展過與《環境管理系統工程》相關的課程,與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的教學內容不能局限在一本教材上,要開闊視野,博覽群書,同時在理論知識和知識結構上都要有所豐富和發展,這就要求理論教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要有別于本科教育。一方面部分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如果再一味地灌輸講解,一則浪費時間,二則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另一方面生源所在高校不同,教師不同,授課側重點不同,所以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也不相同。為了各取所需,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吃透,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我們在教學中采取“三化原則”的教學理念,即“講授的知識全面化,應用于實踐的知識重點精細化,理論講授形式多樣化”。采取學生為主導,課堂教師講解為輔助的授課方法。在學習環境管理體系基本術語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基本概念時,我們要求學生自己查閱相關的參考書、制作PPT進行課堂講解,別人講過的知識,不允許第二個人重復。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對重點部分提出疑問,引發學生思考,如有爭議進行小組討論。這種授課形式既能查缺補漏,又能照顧全面。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比大課堂上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授課方式效果要好得多。不僅鍛煉了碩士研究生能通過閱讀、檢索等手段,利用圖書、媒體、期刊、報告、計算機網絡等一切可能的途徑獲取本領域相關信息,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從理論到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社會對高校培養出的環境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個人素質包括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2011年,我國為滿足社會和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在各大高等院校進行全日制專業碩士的培養工作,目的就在于和學術型碩士區分出來,不在著重于學術上的研究,而是致力于和社會的接軌。環境工程領域的專業碩士主要是面向政府環保部門及其他各行業企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的環境工程領域。這要求環境工程的專業碩士必須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理論知識體系的學習目的就是在實踐中應用。所以培養工程碩士一定要注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
1.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與本科生只注重基礎知識的教育相比,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側重點是注重對利用所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解決社會和專業領域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也就是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盡管課時和授課場所有所局限,但培養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的應用能力,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重點。在授課過程中,我們注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力求將知識融會貫通,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例如,學習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時,離不開對基礎理論的闡述,但理論需要服務于實踐,需要圍繞應用性展開。我們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引入大量經典案例,尤其是社會生活中發生的顯著案例及其環境保護法中常見的法律法規實踐問題,同時和國外發達國家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相比較。反思我國環保法的缺陷,這樣學生不僅系統學習、理解掌握這些法律法規,同時還能理論聯系實際,更能從本質層次上剖析問題。即使這樣還不能保證課堂上面面俱到。為了查缺補漏,我們聘請市環保局做環評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環評流程,開闊了學生視野。我們在學習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時候,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分別模擬企業管理人、內審員、第三方認證機構等角色,進行認證的模擬實踐,提高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讓學生熟知內審和認證的整個過程……通過這一系列教學活動的開展,大大激發了本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這種快速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的碩士研究生具備環境工程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完全具備就業的基本條件。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碩士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家創新體系的發展和建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一直都是國內外教育界側重的研究課題。對研究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更應該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鍛煉,引導學生運用掌握的豐富知識,通過探索研究,運用創造性的思維,使學生獨立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進而鍛煉培養學生攻關新課題的創新能力。傳統的一言堂,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地聽課,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須要打破原始單一的教學模式,探索嘗試有效的教學形式。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說過,“能正確地提出問題就是邁出了創新的第一步。”在課堂上我們將案例、問題、項目和課題引入教學內容中,通過對其分析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在課后自己查找資料,參閱文獻,分析問題,最后提出對策,設計解決方案。通過課堂上啟發學生在環境工程學術領域中的求知欲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工作技能、實驗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例如我們在學習企業管理運作的相關知識時,對于企業如何在生產過程中節約成本;怎樣對環境零污染零負荷,企業開發用新能源,建立綠色化工的新途徑……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產生新思想、新理念、新制度或者新的組合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有需求的學習和研究。從一個問題為中心,從一個目標出發,運用多種方法、知識或手段,從不同方向、角度、途徑找到一個最合理的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
三、增強環保意識,強化責任感
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在黨的十報告中強調要實現國富民強,必須要守住“綠水青山”,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概念。作為未來社會環保工作者的主力軍———環境工程專業碩士更應該注重環保意識的培養。環保意識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環保生態環境的認識、態度、習慣和行為。是為實現人類與生態環境協調均衡良性發展,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是一種積極進步的價值觀,也是現代社會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剛從大學生本科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可塑性強,作為環境工程專業對學生加強環保意識的形成,對全社會的生態環境問題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用。要重視培養大學生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高環保素質,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也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教學中要引導滲透,通過課堂引導,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惡化的嚴峻性,強化保護生態環境的整體意識,培養學生將來做環保工作者的責任心,激發學生積極投身到環保工作中的熱情。例如,課程中涉及到霧霾對空氣的污染,提問為什么空氣污染變得這么嚴重,為什么人們以前沒有意識到?采用什么方法治理更好?讓學生意識到,無論社會如何進步,經濟如何振興,都不可以以環境的惡化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充分運用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環境監督管理。同時對比發達國家環保法的相應條款,引導學生產生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緊迫感,認識到保護環境任重道遠,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保護環境是當代青年的責任,我們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環境質量的好壞,關系到人們生活質量的高低。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四、結語
篇7
關鍵詞:德育工作;精細化;職校生
在我國大力提倡發展技工教育的今天,為實現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與社會及企業零距離的對接,中職生通過在校兩年的專業學習外,最后一年到企業的頂崗實習也是十分必要的,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會計專業技能是一條有效途徑。隨著我國職教的快速發展,中職會計類專業普遍實行“2+1”教學模式,其以就業為導向的特點,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組織職校會計類學生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是職教會計專業教學重要的實踐環節。而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在德育方面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需要老師切實做好這方面工作,并采取精細化管理措施。
一、職校學生頂崗實習德育問題的現狀
職校會計類實習生頂崗實習在德育方面常出現一個問題:思想上不適應,學生從在校學生的角色一下子轉變為職業人,有點彷徨。因為會計行業是一個專業技能要求比較高的行業,不是所有的職校會計類學生都能找到一個專業對口的實習單位,所以有少數學生在思想上對頂崗實習有所抵觸;有少數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會出現情感迷失,易陷入早戀;實習期間,存在極少數用人單位對實習生故意刁難,借實習名義故意苛扣實習生工資等情況,還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風險如人身及財產等風險。
二、針對學生問題應采取的措施
針對職校會計類實習生頂崗實習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學校為了讓在“2+1”辦學模式下的職校會計類在校生盡快完成從學生到會計職業人角色的轉變,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開設相關課程做好學生思想鋪墊
針對頂崗實習的學生思想上的不適應,從新生一年級入學教育開始,在課程設置上開設了哲學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在二年級課程設置上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提前教會學生如何盡快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做好自我評估,做好對自己職業和對社會的充分認識,以免日后找不到工作單位而苦惱。
2.指派專業指導老師積極引導學生
針對極少數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會出現情感的迷失、陷入早戀的問題,學校每班派出一名實習指導教師,肩負起專業技能的指導和德育輔導雙重職能;實習指導教師不僅對會計實習生進行專業技能輔導,還定期對會計實習生進行情感的溝通,不定期與企業電訪,及時了解實習生在企業頂崗實習的情況,經常與他們聊聊實習工作的體驗,引導學生在實習期間要學會自尊自愛。一旦發現會計實習學生有早戀的現象,指導教師要多些愛的教育,多些心與心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必要時可以與家長聯系,提醒家長多點關愛自己的子女;作為指導教師,發現問題后要與會計實習生及時談心,多些教育與引導,鼓勵其好好把握機會,先干出一番事業,再考慮個人情感的問題。
3.學校利用法律等手段切實保障學生權益
針對在實習期間,會存在極少數用人單位對實習生故意刁難,借實習名義故意苛扣實習生工資的現象,學校對此采取兩種措施:一方面在實習生臨近實習時,召開實習動員大會,讓會計類實習生明確了解實習的目的和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會計類實習生一定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實習協議書或實習合同,明確規定實習生與實習單位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從而合理合法保障會計類實習生的權益,切實杜絕極少數用人單位對實習生的刁難問題。通過采取以上有效的精細化管理措施,能夠有效地防止職校會計類實習生在頂崗實習中出現的問題,為塑造人文儒商奠定堅實的德育基礎。
作者:梁偉玲 單位:廣東省商業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篇8
【論文摘要】臨床實習是醫學生的醫學教育理論知識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和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第一步.是培養醫學生運用科學思維方法鞏固和提高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臨床知識和基本技能操作能力的關鍵期。醫院經過實踐,在實習階段,嚴格臨床實習生的教學與管理,不斷提高臨床教學質量,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大連市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是二級甲等醫院,是金州區的醫療中心,是大連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是金州區的高校畢業就業見習基地。醫院每年承擔大連醫科大學一個班的臨床畢業實習任務。臨床實習的教學是醫學大學學習的繼續,是醫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之前必須經過的實踐過程,此階段是醫學生的醫學教育理論知識聯系實際的最好途徑,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第一步,是培養學生運用科學思維方法,鞏固和提高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臨床知識和基本技能操作的能力。對于從學院課堂走向臨床實習的學生.盡管心理上有準備。但對醫院的工作對象和環境,醫療流程,各項規章制度還是陌生的。如何讓學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熟悉醫院的流程和了解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為他們實習期間乃至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至關重要。現將醫院的具體做法小結如下:
1領導重視,保障臨床教學工作的順利和實施
院領導對教學工作高度重視,分管領導明確,組織機構健全。院內成立由院長、主管副院長、科教科、護理部、醫務科和各教研室主任、教學秘書、專家組成教學領導小組及教學委員會,負責對全院教學工作的領導、管理和質量監控。教學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科教科),具體負責醫院教學日常事物性工作;執行醫院教學委員會的決議和工作任務;制訂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及各項規章制度,合理安排院內教學活動,組織開展檢查評教工作.促進教學工作任務的落實。
醫院從主管領導到各帶教老師,都有明確的責任,各負其責。學生上崗前,主管部門科教科,組織各有關科室,分工對學生集中進行崗前培訓,使學生盡快適應醫院的規章制度。科教科定期向主管院長匯報教學工作進展情況,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主管院長有針對性地做出部署,以保證臨床教學工作的順利和實施。
2嚴格執行教學大綱的要求,保證教學質量
2.1臨床帶教老師是實習生專業實踐的啟蒙者,他們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
當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后,教師的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對于學生影響十分重要。鑒于此,醫院對帶教老師的挑選嚴格把關.高標準要求。要求帶教老師以嚴謹的作風帶教,以嚴格的標準要求學生,以積極向上的思想影響學生,同時以父母般的溫暖關心學生,使學生在即將走上社會、服務社會時受到好的感染。因此.醫院在帶教老師的選擇上,按照要求,經過多年考核、考查,著重選擇工作能力強,有豐富臨床經驗,醫德醫風好的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擔任教學任務,科教科組織他們認真領會教學大綱的要求帶教。
2.2建立監控機制,競爭上崗
老師的挑選不是一成不變的,帶教過程中,科教科根據教學管理辦法實施動態監控管理考核。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及時聽取學生對帶教老師的反應及評價,對帶教老師進行監督,擇優選拔優秀臨床醫生帶教,以保證教學質量。
2.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安排教學講座與教學查房。在教學講座方面,醫院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在教學查房方面,科教科定期組織教學查房競賽,請大醫知名教授來作點評,規范了醫院的臨床教學,著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這對醫院臨床教學有具體的指導意義,同時也培養和鍛煉了一批臨床教學骨干,保證了臨床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為學生灌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觀點,全面發展的觀點,對立統一的觀點,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的觀點.抓住主要矛盾分清現象與本質,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近幾年,隨著醫療制度的各種改革.醫療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患者就醫有了很大的選擇性,對醫院和醫生乃至診治方案的選擇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人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因此,在日常醫療和教學活動中,醫院和臨床醫生必須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知情權、隱私權等一些有關權利,合理處理這些不利因素,提高法律意識,正確處理好醫療與教育的關系,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來積極開展臨床教學,在臨床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醫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007年l0月,大連醫科大學出版了《實習醫師臨床技能與操作指導》一書。這本書的出版,使醫院在規范實習醫師掌握臨床基本技能操作方面有了理論指導,為醫院深入開展臨床實踐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適應臨床實踐教學的要求,醫院在教學硬件方面購買了教學模具:中心靜脈穿刺插管模型、胸腔穿刺引流模型、骨穿刺及股靜脈模型、心肺復蘇術模型,建立了臨床技能實驗室。
在臨床技能實驗室里,醫院主講教師充分利用情景教學法,逐漸深入開展臨床實踐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各教研室還根據學生輪轉病房的專業,組織多形式講座,強化學生“三基”訓練,著重做好各種基本技能操作訓練,使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醫院還定期與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系,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與方法,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更好更有效地做好教學工作。
3嚴格教學管理
篇9
(一)金融衍生品的形成及發展
金融衍生產品是相對于基礎性金融產品而言的,其價值的決定依賴于對基礎性產品標的資產價格走勢的預期。在金融市場中,基礎性金融產品既可以是貨幣、股票、債券、外匯等金融資產,也可以是金融資產的價格,如利率、外匯匯率、股票價格指數等。金融衍生品的出現,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金融資產價格發生劇烈波動,基礎產品市場交易利差大幅變化的情況下,滿足投資者保值、賺取有關資產差價(套利)或投機等種種需求的結果。
弗蘭克•J•法博奇認為,“一些合同給予合同持有者某種義務或者對一種金融資產進行買賣的選擇權。這些合同的價值由其交易的金融資產的價格決定,相應地,這些合約被稱為衍生工具”。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認為,金融衍生品是一種合約,該合約的價值取決于一項或多項背景資產或指數價值。1992年,在啟動金融期貨20年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默頓•米勒將金融期貨的推出譽為“過去20年里最重要的金融創新”。
筆者認為,金融衍生品是指從“基礎性金融工具”或“傳統金融工具”中衍生出來的新型金融工具,即根據某種相關的金融資產預期的價格變化而進行定值的金融工具。其突出的特征在于其合約性價值的存在。基礎性金融工具主要有三種形式:利率或債務工具的價格;外匯匯率;股票價格或股票指數。這些基礎性金融工具的衍生品主要包括金融期貨、金融期權、互換和遠期和約等。
(二)我國金融衍生品的市場現狀
20世紀90年代初,金融衍生品市場隨著我國金融體制的市場化改革開始出現。1990年后,我國開始引入期貨市場及外匯期貨、股指期貨、國債期貨、權證交易等,大部分因缺陷過多而被迫中斷試點(見表1),暴露了我國金融衍生市場的一些問題,如法規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規范、市場監管不嚴格等。
由于金融衍生品獨特的風險轉移和價格發現等功能,不斷受到市場追捧并發展壯大。隨著我國加入WTO、匯率制度的改革和股權分置改革的逐步推進,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健全,適應經濟新形勢的發展需要,近兩年我國逐步增加了金融衍生品品種,試點次級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化、黃金期貨等品種,并準備推行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但金融衍生品在推動金融市場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風險。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進一步加劇,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問題也逐步暴露,從2008年南航JTP的末日瘋狂到高德炒金事件,都給投資人帶來了一定的災難。
金融衍生品發展中監管理論的策略選擇
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資本主義世界信賴自由市場,政府“守夜人”角色似乎更加符合民眾的需要,但是隨著經濟危機的發生,民眾開始寄希望于政府的監管。盡管金融監管的歷史不長,但是監管和市場的論戰卻從未止息。贊同性理論希望強化管制來規避金融風險,否定性理論則希望以市場的方式來解決金融風險。
贊同性理論包括:早期的抑制民眾過分投機于金融資本的動機理論;20世紀30年代金融危機爆發帶來的市場失靈論和公共利益理論;市場先天的缺陷如自然壟斷、社會福利損失、外部效應、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需要政府干預的社會利益理論;基于金融行業本身風險控制的金融風險理論;基于法律存在缺陷而監管的法律不完備論等。
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各國都重視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并根據本國具體情況,建立了具有特色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模式。而如何使得金融監管卓有成效?分析研究金融監管的否定性理論也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啟示:
金融監管否定性理論主要包括特殊利益論和社會選擇論。特殊利益論信奉市場經濟和放任主義,認為監管政策反映的是參與政治過程中的各種利益集團的要求,監管是為被監管的行業利益服務的,因此監管面臨著多方面的成本和道德風險,監管對于問題的解決是無益的。社會選擇論是在特殊利益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這一理論將經濟學中的市場概念移植到行政決策中,把監管認定為具有自利的理性的“經濟人”,對于集團間的利益討價還價之后的財富再分配,因而“政府不一定能糾正問題,事實上反倒可能是某些問題惡化”。
客觀地說,兩種否定性理論假說都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成分,同時在實踐中,各國在金融監管中也曾經出現過一些類似于理性“經濟人”為自身謀求利益的情形,這些情形的發生對于政府監管信用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這種源于外部的道德性風險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在世界監管理論發展的過程中,也加入了一些其他因素的考量。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有兩種:
第一種考量為金融監管經濟合同理論。金融交易包含著金融機構和金融消費者之間、金融機構和監管者之間、監管者和社會之間顯性和隱性合同的復雜結構。監管可以被視為被監管者和監管者之間的一系列隱性合同關系,設計得好的合同可以促使金融機構的行為避免或者減少系統性風險;反之,則可能在金融活動中產生系統性風險。
第二種考量為金融監管的成本和收益博弈。大多數國家對監管機構的直接成本都有比較可靠的數據。但對可能是更大一塊的成本——即對施加于被監管對象所造成的額外負擔卻沒有數據可利用。所以精確計算監管的成本和收益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它的意義卻是現實的:監管任何時候都是在成本和收益的權衡中做出判斷,偶爾的監管失靈是否可以視為監管體系加重了社會成本;以消除監管失靈為目的的增強監管是否得不償失。
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現狀及對策分析
(一)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現狀
法規體系建設不完善。法律是監管的基礎,目前我國金融衍生品方面的立法相對滯后,且政出多門。現行的與金融衍生品有關的法規,基本上都是各監管機構針對具體的衍生產品制定的,缺少統一的金融衍生品監管法律,缺乏衍生品交易和風險管理的相關指引,尤其不能有效應對金融衍生品風險具有跨系統、跨部門蔓延的特性。
監管主體過于分散。目前,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是多頭管理,央行、銀監會、證監會等都在各自領域負責相應機構金融衍生業務的監管。由于部門分割,既形成在許多領域的重復監管,也存在一定的監管真空。各監管機構之間尚缺乏統一的協調機構,同時也缺乏共識的戰略規劃。
行業自律組織作用不明顯。我國目前金融衍生品市場中的行業自律組織有中國期貨業協會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分別成立于2000年12月和2007年9月。由于缺乏管理部門的有效授權,行業自律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發揮,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宏觀管理手段以管理部門的行政手段為主,協會自律管理手段不足。
(二)完善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的對策建議
1.加強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的法制建設。第一,市場準入制度是指對開展金融衍生品業務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交易者、從業人員資格以及進入市場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合約等的最低要求。第二,風險監控制度指金融監管當局依照既定量化檢查標準、定性控制目標及風險綜合控制等規定,對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風險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法律制度。第三,信息披露制度是保障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基本金融監管制度。從規范披露內容和披露形式兩方面著手,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促使衍生品交易的公開、公正和公平,提高透明度。第四,危機救助和退市法律制度是為了維護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定,及時化解、處置、救助既有風險的法律制度。必須建立金融機構預警機制和存款保險制度,這在對外資金融機構的監管和保護我國投資者利益方面尤其重要。
2.強化國內金融監管權力的整合和協作機制的建設。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安排是多頭分業監管體制。目前我國金融監管機構主要有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四家,其分工有著制度上的安排。《證券法》第179條第8款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和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建立監督管理合作機制,實施跨境監督管理”。銀監會、證監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保監會)于2004年6月28日頒布的《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在金融監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備忘錄》授權監管機構負責對外聯系,并與當地監管機構建立工作關系;要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密切合作,就重大監管事項和跨行業、跨境監管中復雜問題進行磋商,并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但由于這些規定過于原則,缺乏明確的操作細則,實踐中代表交流和協作的聯席會議也沒有實現。
對于金融衍生品市場更高層次的監管,筆者認為,首先,應該由國務院分管金融工作的副總理代行管理協調職能,構筑以副總理為核心的縱向管理機制和橫向的協調機制,從而推動金融監管工作的聯動性;其次,應該加強監管機關的自我控制,以最大程度的削弱理性“經濟人”的可能性。
3.加強國際間監管力量的協作機制建設。隨著金融危機不斷深化,國家單邊采取措施顯然已經不適應形勢的需要,急需國家間監管力量的聯動性不斷增強。而實踐中,政府間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合作是規則導向的,主要通過雙邊或多邊條約、諒解備忘錄進行。由于國際組織頒布的規則通常采取軟法的方式,我國對這些國際通行的監管標準審慎、合理的采納,可促進我國重新審視國內衍生市場的內在屬性和風險管理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衍生交易監管體制的不足并為國際監管協調奠定基礎。
總之,在金融衍生品被喻為“金融野獸”的今天,維護全球金融安全應當是金融衍生品市場監控法律制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金融市場無論走得多遠,都要有法律法規相陪伴。我國應不斷摸索國內監管力量的合理調配、國際監管力量的分工合作等系統性問題,以期構建我國金融監管法制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美]弗蘭克•J•法博奇.唐旭等譯,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周立.金融衍生工具:發展與監管.中國發展出版社,1997
3.[美]默頓•米勒著.劉勇,劉菲譯.默頓•米勒論金融衍生工具.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篇10
論文關鍵詞:醫學院;實習生;教育管理
醫學生的臨床實習是從課堂走向社會,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過渡階段,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結合的橋梁,是將醫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臨床義務工作者的關鍵環節。臨床實習為醫學生了解、熟悉、掌握各種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術以及培養臨床思維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機會和條件,也為醫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深入群眾、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提供了社會實踐的平臺。醫學生畢業到醫院工作后,其臨床技能的靈活運用程度也直接影響到用人單位對培養學校的教育質量評價,進而間接影響到就業率的穩定,長期將會影響到學校美譽度的提升。因此,加強新形勢下的醫學生實習教育管理是醫學生順利完成實習任務的保證,是穩定就業率的保證,是提高學校美譽度的保證,理應受到高度重視。
一、當前醫學生實習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筆者所在的四川省瀘州醫學院是省屬高校,每年有本科實習學生2000余名,三級乙等及以上臨床教學醫院29所以及其他穩定的校外專業教學實習基地30余個,其實習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醫學院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為了更好地研究當前醫學生實習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學院成立了“瀘州醫學院本科學生臨床實習教改科研課題組”,課題組通過群體訪談、問卷調查、電話調查等形式對瀘州醫學院的實習學生、實習基地醫院、年級輔導員、國內其他醫學院校進行了調查,發現當前醫學生實習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三點。
1.擴招后實習學生人數大幅增加,科室帶教老師教學意識欠佳,學生實習滿意度下降
擴招后的實習學生人數總體比過去有明顯增加,雖然增加了實習基地,但科室的見習學生、實習學生總數比過去仍有所增加,實習基地醫院的帶教壓力較大。在2010年對瀘州醫學院各基地醫院隨機抽樣500名實習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實習學生對科室老師的帶教水平評價為“滿意”的占56%,“一般”的占30%,“不滿意”的占1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優質的實習醫院級別高,病人多,臨床醫生自身的醫療任務都很重,花在實習教學上的時間和精力不夠充沛。另一方面由于實習任務是軟指標,教學量沒有明確細化,責任并不落實,部分青年醫師的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學歷的提高和晉升職稱的忙碌中,醫院給予的帶教補助又是杯水車薪,因而帶教老師的教學積極性欠佳。以上的主客觀原因導致臨床醫生(尤以外科醫生比較明顯)普遍缺乏帶實習的工作激情,應付了事甚至很不耐煩,很多科室都不再開展專門針對實習生的小講座和案例分析。同時,鑒于醫療風險,現在實習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也大大減少,很多實習學生抱怨自己在科室基本上只是做一些簡單的重復工作,對學習的幫助不大,學習熱情從初時的高漲逐漸懈怠下來。
2.社會就業壓力加大,學生實習、考研、就業矛盾日益突出,學生實習學習量下降
醫學生的實習時間一般是10~12月,但國內各醫學院校安排的時期有所不同。如中國醫科大學、泰山醫學院、徐州醫學院、內蒙古醫學院、長沙醫學院等高校是第九、十學期安排實習;瀘州醫學院、廣州醫學院、廣西醫科大學、贛南醫學院等則是第八、期安排實習,第十學期返校再上提高課。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但鑒于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就業招聘和考研主要集中在第期,因此無法繞開考研、就業對實習工作的干擾。課題組在對實習基地醫院的調查中發現,80%的實習醫院均反映“實習、考研、就業的體制性相互矛盾”是當前實習管理中最大的難題。干擾主要表現為四種情況:一是部分實習生因為參加就業招聘不斷請假而耽誤實習時間。二是由于地區醫院甚至部分縣醫院等用人單位只招收研究生以上學歷的醫學生,為了將來的前途,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選擇考研。部分學生專心備考,實習時心不在焉,甚至不惜逃工復習。三是目前醫院體制改革,在絕大多數單位招聘中,參加面試后學生還需要參加當地人事部門組織的公招考試,實習學生在實習的同時要花費大量時間準備參加公招考試。四是近幾年部分條件好的醫院為了優中選優,要求應聘學生初步面試后要試用一定時間方可簽約,這種單位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學生為了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向實習醫院請假。當這種請假沒有被批準時,有的學生就選擇了違紀曠實習。以上四種情況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實習質量,減少實習的學習量。
3.學生對實習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實習隊教師到崗履職情況欠佳,學生實習紀律性下降
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實習目的并不明確,對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從而導致紀律性下降。不少學生還習慣于過去坐在教室里聽課的學習模式,在實習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不知道身邊何事可學。有的學生不愿在病人身上多下功夫,不屑做瑣碎小事,甚至認為自己是“免費勞動力”,有干活多了吃虧的錯誤思想,影響了學習積極性。有的學生簽訂就業協議后知道了自己將來要從事的專業,便對當前實習的無關科室失去興趣,從而喪失了許多學習的機會。還有一部分實習學生,因為是獨生子女,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紀律意識淡薄,在校時早就渴望到實習基地去放松,一旦管教不嚴便成為脫韁野馬。而實習階段的學生管理也是學校管理的薄弱環節。大學生在校有輔導員專門管理,從思想到行為無微不至,而實習后醫院遠離學校,一般是實習隊教師進行管理。以瀘州醫學院為例,實習隊教師的選聘歷來是一個難點。學校各部門都不愿意讓工作骨干離崗去帶實習,因此都是盡量選工作能力不強,在部門沒有受到重用的。實在要派骨干,也都是快去快回,最多半年輪轉。已婚年長的教師離開家庭,思家心切,經常找機會回家。單身年輕的教師雖能長駐基地,但由于工作經驗缺乏,在教育幫助學生時又顯得力不從心。以上內因和外因導致了實習學生教育管理不到位,部分實習學生不認真實習,進而出現違反科室規章制度和實習紀律的現象。
二、改善醫學院實習生教育管理的對策
1.提高實習帶教老師素質,設置科室“實醫師”
要提高實習質量,必須依靠高素質的實習師資隊伍。帶教老師不僅要有良好的醫德醫風、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高水平的臨床技能,還必須有較強的教學意識,熱心帶教。因此,要重視帶教老師的選拔和培養。在高校擴招、實習學生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各科室可參照“住院總醫師”(醫師崗位的一種,每周6~7天工作,每天24小時內均在病區或附近,以便隨時在崗)的方式設置“實醫師”,專人進行實習生管理。“實醫師”專門負責安排科室實習生的學習活動,紀律檢查,組織小講座和案例分析,組織出科考核,確保實習學生在本科室學有所獲。“實醫師” 由基地醫院和實習隊教師對其工作進行考核,可適當給予經濟獎勵和精神獎勵,與評職稱等待遇掛鉤,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設置“實醫師”等于在基地醫院成立以科室為單位的學習小組,能加強實習生的紀律管理,能最大限度利用科室的學習資源對全體實習生進行教學,對科室醫師的教學水平也是一種歷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調整實習時間,實行彈性實習制與實習小學分制
就業、實習、考研都事關學生的切身利益,都很重要,不可偏廢。在充分重視醫學生實習的基礎上,也要充分認識到就業對學生個人及家庭、社會的重要性,認識到考研對學生的生存質量、緩解就業壓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三者只能合理分配有限時間,科學錯峰。在對瀘州醫學院各基地醫院隨機抽樣500名實習生的調查顯示,60%有考研意向,22%希望考研復習請假兩個月,57%希望是三個月。我國的考研時間一般是1月,故考研復習的最佳時間是11月和12月,而各地的“就業雙選會”、招錄考試也多安排在11月和12月,這段時間部分學生要到用人單位面試、試用、辦理就業協議審批手續等。據此提出“彈性實習與實習小學分制”的教改方案。
彈性實習制是指在保證實習效果的前提下,實習任務完成的時間由一段固定時間與選擇性時間、必修實習科室與限選實習科室相結合原則進行實習,類似于學分制下的必修課和限選課。學生在固定時間段的實習期間不能請假,必須完成規定量的實習任務。而在選擇性時間段內,可根據自身情況安排實習時間和實習科室,完成規定量的實習任務。在選擇性時間段內,留出11、12兩個月的機動時間,實習生可以專心復習考研,可以安心去找工作,也可以留在醫院認真實習,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
實習小學分制是指模仿學分制教學管理而采取的實習生管理模式。按照實綱擬定各科室實習學分,要求實習學生完成一定的實習學分才認定為實習合格,否則不讓其參加畢業考試。出科要嚴格考試,筆試和操作結合,確保實習質量。對于嚴重違反實習紀律或出科考試不合格者按規定補考。實習小學分制能兼顧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了實習階段的安全管理和教學質量。
3.開展崗前教育培訓,加強崗上教育管理
要提高學生對實習工作的重視,減少違紀率,需要做好崗前教育培訓,加強崗上教育管理。在實習前安排不低于一周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專題教育培訓,讓學生理解“實習就是產品出廠前的最后組裝階段”,關系人才質量,也關系學校的美譽度。崗前培訓的內容包括實習規章制度、醫院管理相關制度的學習、醫德醫風教育、師生及醫患溝通能力培訓、臨床基本技能強化訓練、實習基地黨支部建立與黨務工作培訓等。夯實基礎,方可使學生進入醫院后能盡快轉變角色,適應新的崗位。
第二個方面是加強崗上教育管理。其關鍵在于選拔工作能力強的實習隊管理教師和科室實醫師。其中,實習隊教師建議在基地醫院當地招聘,例如可選擇實習基地醫院的離退休管理干部,他們既熟悉醫院情況,又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只要給予合理的報酬和充分的肯定,就可以把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實習隊教師交給實習基地醫院和學校雙重管理,學生參與監督。這就避免了學校派遣實習隊教師離開家庭,思家心切的根本問題。實習隊教師和科室實醫師要像輔導員一樣承擔起學生心靈耕耘者的角色,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信念,珍惜臨床實習的每一天,勤學、多練、博采、善思,為畢業后在醫療崗位上為人民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學院的領導和輔導員也要經常深入實習基地巡查,掌握情況,及時溝通,確保實習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