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4 06:18: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師生關系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師生關系調查報告

篇1

關鍵詞:幼師;英語;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3-0241-01

一、調查背景

為了了解幼師新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一步掌握學生在學英語中出現的問題,我在全組教師的配合下, 本著 “全面,基礎,”的原則,采取無記名的方式,組織了這次調查活動。

二、調查對象

抽取2008年幼師入校新生260人。

三、調查方式

本調查采取問題問卷的方式。

四、問卷的編制及特點

根據調查對象的具體情況,經過討論設計了一份英語學習情況問卷表。在本次調查中,把學生在以往學英語中“開口講英語、識記生詞及語法規則、朗讀及發音錯誤情況作為調查的重點內容。

五、調研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采取無記名的方式,讓他們認真如實作答了這份調查問卷,并如實地統計了所有數據,并對這些材料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本次分發問卷260份,收回問卷252份。

(一)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1.你是否經常“開口大聲”地朗讀英語?

A.通常(33%) B.有時(42%) C.很少(13%) D.不知道(5%)

2.別人說英語你能聽懂嗎?

A.通常(8%)B.有時(76%) C.很少(81%) D.不知道(30%)

3.你能流利地說英語嗎?

A.通常(0%)B.有時(27%) C.很少(56%) D.不知道(17%)

4.你的語法好嗎?

A.通常(17%)B.有時(35%) C.很少(31%) D.不知道(1%)

5.你能很快地記憶單詞嗎?

A.通常(15%)B.有時(35%) C.很少(19%) D.不知道(31%)

6.你害怕說英語時出現錯誤嗎?

A.通常(38%)B.有時(27%) C.很少(23%) D.不知道(10%)

7.在課堂上你會因為別人糾正你的錯誤生氣嗎?

A.通常(8%)B.有時(31%) C.很少(27%) D.不知道(33%)

8.你的語音在大聲朗讀時比對話時要好嗎?

A.通常(100%)B.有時(21%) C.很少(6%) D.不知道(31%)

(二)問題與對策

問題1:學生英語基礎知識不牢固。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目前幼師新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很令人擔憂,由于當前幼師學生入學分數比較低,因此成績都不太好,基礎知識很不扎實,二十六個字母有些學生寫不對,簡單的語法沒有掌握,這是阻礙英語學習的主要原因。

對策1:加強英語基本功的訓練。

學生在背誦新的語法規則和生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如單詞太多,記不住,語法太雜,不好學。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學生解決這個難題:

(1)指導學生記英語單詞時,要避免孤立、機械性的記憶,應根據情景、上下文及句子來記單詞。

(2)教師應盡量在情景中把生詞呈現給學生。

(3)利用 “word puzzle”和 “word competition”等游戲幫助記憶。

(4)對部分容易混淆的語法現象進行比較、分析。

(5)為學生提供語法專項及辨析習題,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輕松、自然地掌握語法。

問題2: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差。

學英語不但是為了認識幾個單詞,知道幾項語法規則,目的在于能熟練地進行日常交際。然而,學生平時卻是偶然地開口講英語,而且不能隨心所欲地說英語。甚至聽不懂別人講英語。部分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到目前還是似懂非懂。有人雖然筆試會得高分,但需要運用英語時卻出現“聾啞英語”。

對策2:加強英語聽說訓練,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在課堂上要用英語教學,并盡量選用簡單易懂的單詞,短語和句型。

(2)教師應具有較高的英語口語水平和標準的發音。

(3)引導學生用已學過的單詞、短語和句型造句。

(4)根據已給出的對話,適當改變情景,然后讓學生編出新的對話,上臺表演。

(5)討論課文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話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6)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英語回答問題。

(7)抽出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英語口語練習,例如English speech contest, English corner, Telling stories competition等等。

(8)讓學生堅持寫英語日記。

問題3: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和信心。

從調查問卷中我們還發現,大部分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基礎差,怎么學也學不會,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干脆破罐子破摔,完全喪失了學習的信心和動力;(2)、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學習外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識不到學習外語是勢在必行,覺得學習外語毫無用處,與自己的專業聯系不大;?(3)、幼師學校的外語沒有統一的教材,入學后發現所學內容與今后工作關系不密切,不實用;(4)、教材難度過大。

對策3:培養興趣,樹立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信心和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1)在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諸如“Very good”、“You’re very clever”、“Great”,等鼓勵性語言,使他們找到成功地感覺。

(2)對學習不好或回答錯誤的學生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3)課堂上用淺顯的語言與他們交談。

(4)經常補充一些有關幼教方面的英語知識,使他們感到有用。

(5)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他們感到有“味”。

(6)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他們感到有 “情”。

問題4:學生缺乏英語實踐機會。

在安陽這個相對有些封閉的小城市里,我們幾乎見不到外國人,學生學習英語的唯一主要途徑就是坐在教室里聽著老師喋喋不休的教誨,看著枯燥無味的課本,記著在他們看來像密碼一樣的單詞。我們都清楚,如果將你置身于一個周圍都是英語的情境中,那么學英語就不再是一件枯燥的工作,而且學習效果會很顯著。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現在缺乏的就是英語實踐的機會。

對策4:改善學習環境,創設實踐機會。

幼師類學校對學生文化課的重視程度和英語學習的環境氛圍的營造遠不如高中。據調查,只有14%的學生認為目前學校設施和校園環境對學習英語產生正面影響!另外,約99%的學生認為,為了更好地學習英語,最需要學校提供的條件是:

(1)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包括學習氛圍的營造和英語學習活動的展示等。

(2)利用校園廣播和電視手段,滿足學生早晨聽聽英語歌曲,中午收聽簡明易懂的英語故事,晚上適當安排觀看原版英文電影

(3)開設一些英語角,舉辦一些英語講座,開展幾次英語競賽,開設幾場英語才藝表演,如英文歌曲演唱、英語小品演出等。

(4)再班中放些英語雜志,定期創辦英語手抄報。

(5)能聘請外教做一些交流,講座……

六、結論

總之,通過這次調查,我清楚地了解到幼師入校新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和他們在平時學習英語時存在的問題以及他們對老師和學校的要求和希望,這對今后幼師英語教學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我認為,教師在因材施教的同時,也要因“生”施教,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確實做到教學相長,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為幼教英語事業培養出合格的,優秀的人才!

篇2

了解小學生關于識字興趣、能力的現狀,并能針對這種現狀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和水平。

調查方法

對一、二年級學生進行小學生識字興趣、習慣和能力等方面調查問卷。

調查實施

(一)調查內容:

(1)小學生對識字的基本態度。從動機、興趣、技能等多個方面了解小學生對待識字的基本態度和能力掌握狀況。

(2)形成這種態度和能力的原因。根據調查反映情況進行研究、思考、分析,找出形成種種態度的原因。

(3)對現狀的看法和建議。小結調查及分析狀況,并依據此提出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夠消除學生不認真的態度,提高能力。

(二)調查對象:一、二年級學生

(三)調查方式:采用問卷、座談、聽課、看作業。調查中,發放、回收問卷80份,瀏覽教學作業50余本,聽識字課6節,就不同對象召開座談會3次。基本情況如下。

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學生對待識字的態度。

表現一:消極、厭惡的態度。問卷顯示,討厭識字的約68%。

表現二:積極、喜歡的態度。問卷顯示,愿意主動識字的約21%。

表現三:無所謂的態度。問卷顯示,為識字而識字的約11%。

通過調查和填寫調查問卷的結果發現一年級學生識字的興趣比較濃厚,也愿意通過多種方式自主識字,且形式多種多樣。二年級學生相對來說就比較被動,為了識字而識字,興趣明顯下降,有些學生甚至出現了厭惡的情緒。在一年級預習課文時,能積極主動的預習生字,方法多樣,識記的效果也非常明顯,但到了二年級由于識字興趣下降,識字方法越來越單一,識字能力也隨之下降。相對于一年級時,識字量有所降低。

綜上所是述,缺乏主動,缺乏興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缺乏創新意識是小學生的主要表現。這些消極心理,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消極心態之成因的分析

對消極心態的成因,在做了調查研究后,綜合如下:

(一) 識字教學方法的機械單一

在識字教學中,一些教師把正確默寫出生字新詞作為檢測識字效果的最終目標,因此將抄寫、組詞、默寫等單一性的練習作為復習鞏固的主要形式。教材中雖然有看圖拼音識字、在看圖學句中識字、歸類識字、隨課文識字等形式,但是師采用集中識字的形式較多,而很少采用隨課文分散識字,即結合講讀課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教學生字。識字原則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降低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單調地讀,重復地寫,機械地識字過程使學習生字時顯得枯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也不夠透徹,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還是造成學生運用字詞能力弱的一個根本原因。

(二)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欠缺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獨立識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強,識字的方法不夠多樣,學生思維只局限在幾種簡單的識字方法,比如:加部首、去部首、換部首,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比較單一。

(三)教師教學理念的缺乏

篇3

1、完成課堂案例論文集。

2、完成以下論題的創作與報告。

①關于目前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調查報告與改進、完善教學方式的若干建議。

②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不斷探索、創新“教與學”的最佳互動交往方式的對策。

③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研究實驗報告。

④在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之研究。

⑤關于將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的研究報告。

二、課題研究進度安排

(一)2011年12月22日——2011年3月31日

1、確定課題組成員,明確各自職責。

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陳紹平 沈志飛 石禮義 張胤 徐美香 朱習文 胡畔

    全體成員 完成?《高中語文課堂互動交往教學方式案例論文集》。

    陳紹平   完成?《關于目前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調查報告與改進教學方式的若干建議的報告》?《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研究實驗報告》。

    沈志飛   完成?關于將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的研究報告。

    石禮義   完成?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的研究。

    張胤     完成?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的策略研究。

    朱習文   完成 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問題和誤區的研究。

    徐美香  (待定)

    胡畔    (待定)

2、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調查目前我校語文課堂教學情況,完成?《關于目前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調查報告與改進教學方式的若干建議的報告》。

3、具體進行中學語文師生互動交往教學案例研究,積累、分析研究材料,適時進行反思總結,完成下列子課題:

(1)中學課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①互動交往教學在必修課教學中的運用。

②互動交往教學在選修課教學中的運用。

③互動交往教學在各類文體課文教學中的運用。

④互動交往教學在課文教學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上的運用。

(2)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①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作文指導課中的運用。

②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作文評改課中的運用。

(3)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聽說教學中的運用。

最終完成課堂案例論文集。

(二)2011年4月1日——2011年5月1日

收集、分類各種原始資料,進行經驗總結和理性提煉。

完成下列子課題:

①實行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理論基礎。

③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的要素。

④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的過程。

⑤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特點。

⑥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原則。

⑦?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的策略。

⑧?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的師生關系。

⑨?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關系。

⑩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問題和誤區。

11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與其他教學方式的關系。

12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對教師的要求。

13與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有關的其他理論與實踐問題。

篇4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礎,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是當代和諧校園建設不可或缺的條件。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時期高校師生關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師生沖突等諸多不和諧的音符頻頻出現,這使其再次成為一個新的焦點。為此,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就“大學生視點——高校師生交往狀況”對當代在校學生展開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一.高校師生交往狀況分析及其特點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高等院校學生已不再處于被動的局面,而老師也逐漸失去了“聞道有先后”的優勢,“師道尊嚴”的傳統亦漸漸淡去,“學生沒了敬畏感,老師少了神圣感”,這充分說明了高校師生已走向冷漠化。從問卷調查分析:當代高校師生關系呈現如下特點:

1.師生交往少,關系逐漸冷漠化。調查結果顯示,95%的大學生贊同高校師生已漸行漸遠的觀點,與此同時,90%的學生認為當前師生交往存在冷漠化,功利化的特點,更有甚者,主張師生間沒有必要交往的同學比例高達6%。師生除教學交流外,各自行色匆匆,哪怕見面很多人也會因人而異地打招呼,而即使是上課,教師與學生相隔一個講臺,也似乎隔了一個鴻溝,他們僅僅是認識的人,而不是親密的人。

2.師生感情溝通渠道減少,感情交流動力減弱。根據調查問卷,師生交往中,傾向于短信、郵件交流的學生占到85%,70%的學生與專業老師接觸最。而除上課,80%的學生課后與老師的接觸幾乎為0,87%的學生只會在受到懲罰或者是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才會主動和老師交流。這說明當前的師生關系越來越趨向于單一化,從某種程度來講,就是一種純粹的工作關系。

3.師生互信程度低,學生偏于消極逆反。大部分學生對大學老師的期待比較高,調查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希望和老師在課堂上是師生,平時是朋友,能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希望老師能夠從“師道尊嚴”的傳統束縛中解脫,向亦師亦友型的關系轉變。他們心目中理想的老師是有“淵博學識,文雅舉止,幽默風趣,人格高尚,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等諸多素質的,有的同學在未進大學前就為自己勾勒了心中理想的大學,心中理想的大學老師。然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對象牙塔過多的憧憬與設計,與學生心目中的“理想王國”、 “自由國度”叛若鴻溝,大學生們往往因此產生過多的消極逆反情緒。

二.高校師生關系緊張的原因

篇5

一、教師要將心比心。以心交心

有這樣一個案例:筆者所在學校,一位女英語教師年輕漂亮,工作積極,自信自強。一次課后行走到樓道教室后門時,忽然有一名學生通過教室后門的破洞用針管將紅墨水偷偷“發射”到她白褲子上。同學們看見這一情景后竊竊私語……針對這樣的惡作劇,一般老師會“氣炸”的,情緒不可控制,勢必將矛盾升級。但這位老師馬上冷靜下來,慢慢走進教室,說:“今天,我首先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某某同學道個歉,真誠地說聲對不起。我們大家都愿意相信,某某同學不是惡意的,而是因為我對他平時的關照不夠,他想引起我對他的注意,才出此下策。老師今后一定能做到,對任何人平等對待,不帶有色眼鏡。大家知道,我為人、做事一直都在追求完美,今天我感謝這位同學對我的及時提醒。至于這條褲子,我將永遠保存,一方面作為我倆師生情誼的有力見證,一方面將永遠提醒我:及時關注你所帶的每一位學生,是一位老師應盡的責任……”尷尬而又棘手的師生矛盾很快在和聲細語中化解,不僅鞏固了已建立的師生關系,又開啟了今后教育的前奏。理解和尊重就是教育的名字,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是人,是發展中的人。學生有時過激的言行并無惡意或者說惡意不是太重,只不過是為了引起老師或同學的注意,讓別人眼中有自己,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進行角色互換,師生關系定然會搞好。

二、教師要增強教育教學的趣味性

筆者對自己附近中學作過3次問卷調查,發現初、高中約30%的學生認為:學校生活無生趣,師生關系淡漠、壓抑甚至對抗。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很困難,更不要說創造性教學了。筆者認為增強教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是鞏固、建立和完善師生關系的好辦法,也將促成二者間的良性循環。現代學校應精心營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氛,每天能聽到從“校園之聲”中傳出的舒緩的旋律,每個課間能聽到小橋流水般的天籟之音;每天能看到張貼在報欄里的優秀教師的教學札記,最新的班級手抄報,最新的師生活動剪影;每天早上教室里、校園里傳出國學經典誦讀;學校考評制度欄中滲透著隱性的文化生活。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積極組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享受到樂趣。筆者經常在班級開展“路上見聞”“當地時事”“校園快訊”“仰望星空”“我觀天下”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上講臺發表言論與聽眾對話,給每一位學生搭建“當教師”的平臺,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學生們在這個活動中認識自己,體會老師。筆者告訴學生:有意義的人生從演講開始,有啟迪的人生從當聽眾開始,既要學會“當學生”,又要學會“當老師”。

三、教師要善于做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

篇6

一、不能很好溝通問題原因剖析

傳統教育觀的束縛。眾所周知,在我們的整個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一直處于“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地位,主宰一切、是學術的象征和權威,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因而傳統的師生關系必然體現著“師道尊嚴”。漠視學生的情感,要求學生怎么做,不怎么做。而現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為本”,教育全過程是師生雙方的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溝通效果。和諧的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所以建立現代師生關系是師生溝通根本保障。

教師缺乏親和力。親和力,指人與人相處時表現的親近行為的動力水平和能力。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教師的幽默感、耐心溫和、誠實守信、愛生敬業等非專業因素,在教育教學中日益凸顯起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我們很難想象一個缺乏親和力的老師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和學生有共同語言,能聽懂學生們的聊天內容,能參與他們所玩的游戲、活動,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教師的親和力,它是和學生溝通良好開始。

師生缺乏信任感。表現其一:有的老師用審視的目光看著學生,用懷疑的語氣發問學生。表現其二:習慣成定勢,一旦有打架斗毆等違紀事件發生,有的教師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有“前科”的學生。表現其三:有些老師認為管理學生必先“鎮”住學生。在這樣情況下,雙方信任有問題,溝通不可能在師生間自然融洽地進行,此外一些老師還有肢體動作,從而進一步加深了溝通的難度。

二、幾種合理溝通方式

柔情似水:學生的情感豐富而脆弱,大事小情都會使他們產生情感上的波動。遇有挫折、失落就會悶悶不樂,遇有外界刺激就會哭哭啼啼。作為教育管理者的老師要善于察言觀色,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問題。老師要經常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情感和負責的態度關懷體貼學生。當學生情感低迷時,老師要及時給予關懷,用語言加以開導,用友善的目光、舉止傳達來自老師的關懷。現在中學生心理障礙比例逐年增加,其實更需要來自老師的情感撫慰。

茶余飯后:所謂茶余飯后,是指溝通的切入點要自然親切,話題生活化。老師可以和學生面對面地毫無拘束地開始談話。老師可以問問學生的生活怎樣?父母忙些什么?飲食起居(若是住校生更應這樣)習慣嗎?等等,努力為談話營造一種和諧而輕松的氣氛。老師要和藹而平易近人,注意傾聽學生的表達,多問幾個為什么,不時插入自己青少年時期美好往事的回憶,來縮短師生年齡上的差距,進一步增強談話的親和力。

篇7

關鍵詞:良好; 師生關系; 促進; 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5-163-001

一份關于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當心理存在問題時,只有3.04%的學生愿意向老師傾訴;在對待老師批評這個問題上,有近三成的學生認為老師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雖然這份調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聯想到在許多學校部分師生之間公開對立,學生對老師出言不遜甚至揚言報復(有的確實做了),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師生關系這一古老而嶄新的話題。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必然性

從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思想強調“以人為本”,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教育的過程是雙方互動、共同促進和提高的過程。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這一關系處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關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于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么它所營造的和諧、愉快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的發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因而優化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概而言之,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是時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影響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因素

首先,“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在個別教師中仍然存在,他們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地對待學生,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同時,部分教師在管理、溝通上缺乏藝術,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評代替教育的做法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使得他們的行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師生間的距離,也造成學生的封閉心理或逆反心理。

其次,在教學成績這座大山的重壓下,教師和學生都為“分”疲于奔命。不合實際的高要求,超負荷的作業量,使得部分學生、教師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部分教師對學習成績不甚理想、不聽話的學生諷刺挖苦,甚至變相體罰,使得那些學生受到排擠,個性、心理受到壓抑,找不到成功的陽光,于是煩學、厭學、逃學。一邊是負有責任心的教師在強制學生學習;另一邊是喪失選擇自由被迫學習的學生把教師的行為看成是壓抑、侵犯,久而久之師生關系緊張、尖銳。

再次,由于網絡教育的到來,使得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寬,從學校教學渠道獲取信息的比例減低。而教師由于繁忙的工作獲取社會信息量相對不足,使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降低。

最后,成績至上的評價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無法得到落實,使得部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人潛能被忽視了,也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

三、如何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1.民主平等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應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善的基礎上,用說理疏導、循循善誘的方法,促使學生學業的進步,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師決不能以為學生是孩子而以“長者”自居,動輒以簡單粗暴的態度對待學生,甚至體罰,從而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對立,以至影響教育的實施。

2.尊師愛生

2.1要熱愛學生。“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學生。如果教師不愛學生,就會失去教育學生的情感基礎,就難以在教學實踐中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2.2給學生以尊重。尊重比熱愛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到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一旦他們認為失去自尊,他們就會失去向上的動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導致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

2.3互愛互敬是處理任何一種人際關系的道德準繩。從教師工作的特點來看,其服務對象是學生。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護和關心是協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關系的基本要求。同樣,學生對教師的尊敬,也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條件。因為對教師的尊敬并不僅是尊敬教師個人,而且是尊敬教師的勞動,尊敬教師的學問。

3.教學相長

首先,深入地了解學生。古語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認為在教學中也是如此。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學生的社會、家庭背景、個性差異、興趣愛好、心理變化、發展特點,我們才有與學生相處的基礎,也才能更好地幫助和教育學生。

其次,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當主人。知識最終要靠學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終要學生自己去做。這就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的展示

最后,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改變自己。師生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運動變化中起著主導作用。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同時,教師也應該做好角色的轉換。

綜上所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有做到了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羅正華主編,雷堯珠副主編.《教育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2]吳國良.《師生關系與教育效果》[J]寧夏教育,1997年12期

[3]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成人高等學校招生研究會組編.《教育理論》,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閆桂華.《我看今日之師生關系》[J]基礎教育,2004年08期39

篇8

關鍵詞:師生關系 真誠和諧 教學的有效性

記得年少時寫《我的老師》,總愛把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小時侯的我們對老師始終抱著一種近乎敬畏的感情,雖然不曾忘記老師手中的教鞭重重地落下,但從來沒有對老師有過一絲的怨恨,相反,每當想起老師時,像記起遺落在往事深處的一張紙,記憶時的一杯醇酒,不敢忘懷。現在的孩子,物質豐富了,主張也多了,家長呵護得寶貝一樣,路上見面喊一聲老師也似乎是他們對你的施舍一般。前不久,一份關于中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當心理存在問題時只有2.60%的同學愿意向老師傾訴;在對待老師批評這個問題上有近三成的同學認為老師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雖然這份調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現在的學生和老師之間存在很大的隔膜,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師生關系這一古老而嶄新的話題。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蘇霍姆林斯基說:“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將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良好起點。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說明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缺少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的教學有效性必將大打折扣。然而在教育實踐中往往會看到一些不和諧的師生關系,如在許多學校部分師生之間公開對立,學生對老師出言不遜、甚至揚言報復等等一些事情的發生,讓我們開始思考:為什么師生之間會出現如此不和諧的現象呢?針對其現象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受“天地君親師”“師徒如父子”和“嚴師出高徒”等傳統思想的影響

心中具有“師道尊嚴”傳統思想的教師在管理和溝通上缺乏藝術,他們不能放下架子,平等對待學生。尤其是解決問題的方式簡單、粗暴,極大地損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許多研究發現,教師的一些駕輕就熟、脫口而出的語言,成了“殺手”式的語言信息,阻礙了師生溝通的效果,導致了師生之間的誤會和沖突,學生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以后就會在老師面前盡量掩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不愿將內心世界向老師打開,由此拉大了師生間的距離,并造成學生的封閉心理或逆反心理。

二、網絡教育時代的到來對教師的業務素質提出了挑戰

新興的網絡教育不僅使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拓寬,也使得他們從學校獲取信息的比例開始減少。工作繁忙的教師如果在學生面前出現獲取社會信息量相對不足,就會使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降低。因此,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

三、陳舊的教育評價體系阻礙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潛力的挖掘

在“應試教育”的沉重包袱下,教學成績是評價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唯一標準。教師和學生都為“分”而疲于奔命,不合實際的高要求,超負荷的作業使得教師和學生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分”的驅使下教師采用多種方式強制學生學習,但是喪失選擇權而被迫學習的學生則把教師的行為看成是壓抑、侵犯。沒有全面客觀的評價也使得部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人潛能被忽略了,久而久之師生關系疏遠、緊張、尖銳。

葉圣陶說過: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教師作為學生的管理者,教育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和推動者,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舉動,無不影響著學生,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在于教師。那么,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

四、真誠傾聽、貼心交流、信任學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別人尊重的愿望。而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基礎和前提。真誠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難處,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興的事?有什么煩惱的事?學習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將這些問題和學生進行貼心的交流。放下老師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增加老師的親和力。學會傾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和關懷,這樣他們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訴你,求得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求得老師的幫助和解釋。這個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如在每次考試結束后,我都與每一位學生面對面共同分析卷子。讓學生自己分析得與失的過程中我不插話,他有什么就說什么,始終看著他的眼睛,仔細地傾聽著,等學生分析完,再從他自身的角度入手肯定優點,指出缺點,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給予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們都具有極大的潛能。

五、真誠欣賞、民主平等、樹立信心

在真誠傾聽的基礎上,學會欣賞學生,不僅包含了對學生的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平等的人;不僅要欣賞優秀學生的優秀品質,也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缺點和失誤。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對優秀學生欣賞,幾乎每個老師都能做到,但是對差生的欣賞,就幾乎沒有多少人認同了。老師要是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公平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與學生談話心平氣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課堂上不搞“一言堂”,給學生自由,讓他們成為課堂中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在課堂展示風采的機會。這樣學生樹立良好的信心,自然也能和老師和諧融洽的相處。

六、真誠贊美、關愛備至、信賴老師

贊美不是當著學生的面的表揚,而是在學生背后的贊賞。老師的傾聽不是假的,老師的欣賞不是做作出來的,只有當學生聽別的同學說贊美的時候,才會從內心深處認同,才會對老師的教育感激,對老師的教育感恩,才會肯定老師的誠意。所以一定要真誠的贊美,贊美他的行為和思想,讓他知道老師對他的關注,讓他知道老師對他的關懷,是發自內心的尊重。這樣的學生懷著對老師的信賴,就會向老師所期望的發展方向邁出步子。

“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愛,是教育的靈魂,師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熱愛學生,才能耐心地幫助每一個學生。夏尊先生說過:“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老師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真誠對待學生、信任學生,多些微笑、多些表揚,讓學生感到教師的和藹可親、真誠懇切。讓師生關系處在這樣一種真誠、關愛、平等的和諧氣氛之中,用老師無言的真誠人格感化,效果遠遠超過刻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詹萬生.《素質教育呼吁和諧德育》

2.詹萬生.《更新德育理念 實施和諧德育 營造和諧校園》

3.曾軍良.《不要給孩子的發展提負面標簽》

篇9

關鍵詞:政治;教學;新課標;生活化;煥發;活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8-168-01

讓政治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的要求,更是教育的真諦和源泉。如何讓政治教學走向生活,以下是本人教學實踐中的幾點認識,愿與各位同行切磋共進。

一、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師獨導獨演的角色

現代教學需要建立一種生活化的師生關系,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要成為教學的策劃者和促進者,讓師生一體既當演員又當導演,從而加強師生合作,進行探究學習,改變教師獨導獨演的角色。如八年級政治在學了一系列法律之后,我組織學生對身邊及社會上的糾紛和案例,在“模擬法庭”上審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要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建立公平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平等展示、積極展示,在展示中要尊重學生的話語權、用時權,并認真傾聽。還要鼓勵學生發表個人意見,特別是與他人不同的見解。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合作探討,從而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有發揮的舞臺,既增加了學習的積極性,又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使政治教學與生活走得更近。如學了《新時期的基本路線》后,我讓每一小組分別從食、衣、住、行、用、就業、醫療、教育、保障幾方面選定范圍,引導學生對改革前后三十多年的變化進行調查對比。學生積極性高漲,展示踴躍,深刻地認識到改革開放確實是強國之路。小組的調研成果,全班同學共享快樂。

三、實現平等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課堂

教師要采取多種方式配合學生,實現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構建和諧課堂。課堂交往常常需要借助“對話”來實現。這里的“對話”,不只是言語的應答,它包括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風、寬容的態度、真摯的愛心、包容的情懷,甚至一句平常的問候,一個親切的微笑等。它強調的是雙方的敞開和接納,是一種在互相傾聽、接受和共享中實現融合互通,共同完成教學活動的措施。生活化的師生關系是進行生活化教學的前提。師生只有平等友好地相處,才能相互尊重和配合,營造出民主和諧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學生在政治課的學習中產生愉悅感,提高教學效率。

四、組織豐富多彩的生活化的教學形式

教學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主題探究、個性展示、小組合作、知識搶答、辯論比賽、情景表演、參觀調查報告、采訪總結等。教師要讓學生多想多看,多說多演,將教學內容寓于豐富生動的教學活動之中,使課堂走向生活。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生成,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反復親歷體驗的過程。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認知有展現的過程,情感有渲染的過程,意志品德有分析評價的過程,行為實踐有親自體驗的過程,這些過程都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又在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得到鞏固、深化,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行為,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政治教學更生動,更具有魅力。課程來源于生活,又實踐于生活。生活處處是課堂。我們的教學應該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21世紀的課堂是從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回歸的課堂,應該讓學生敞開胸襟,把生活擁入自己的懷抱,去觀察、去體驗。并用從課堂上獲得的政治知識去指導現實的生活,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去感悟、去升華所學到的政治知識,從而使政治課教學更生動、更有效、更具生活化。

五、聯系生活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政治課教學內容,實踐性強,時代氣息濃。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點,學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只有理論結合實際,讓理論回歸到它賴以生存的事實中去,學生才能通過對感性材料的認識,正確理解和準確把握理論所概括的內容。因此,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其主要途徑有:1、鼓勵學生堅持收看“新聞聯播”,瀏覽報刊圖書;2、進行專題調研,從關心國內外大事以及發生在身邊的小事入手,將聽到的、看到的、調查到的社會現象和教材上學到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討論,真正做到學以致用;3、組織國內外重大事件時事報告會,專題討論會;4、組織學生參加時事興趣小組,引導學生運用書本知識分析時事,理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5、就地取材組織學生到附近的企業、機關參觀;6、進行社會調研,如學到《我國現階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時,我引導學生調查認識的人所在單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內容,在課堂上發言交流。

篇10

關鍵詞:中學生 自主學習調查 解決方案

我校2004B202課題《對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于2013年10月被列為貴州省福泉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后,我校開始對這項課題進行常態化研究,我們幾個教師負責的是這項課題的階段性研究《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方法的調查報告及解決方案》,現將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一、調查的目的與內容:

為了解我校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發現問題,找出原因,為開展“對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研究提供依據,2014年5月,我們對本校學生自主學習現狀進行了抽樣調查。這次調查力求全面的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兒個方面:(一)自主學習效力(二)自主學習習慣(三)自主學習方法(四)自主學習評價(五)自主學習拓展。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調查選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級的部分學生。每個年級抽一、三、四班,共9個教學班。發出問卷286,回收問卷286份,均有效。調查采用學校自編的自主學習調查問卷,共19道題,每題有4個選項,要求學生在每題的若干選項中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回答。為了使學生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本調查問卷只填班級、性別,而不填姓名,并且當堂完成答卷。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關于學習效力的調查:

學生的自我效力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習產生興趣,具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和保證。

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能自覺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占68%,初一、初二、初三分別占70%、61%、42%;29%的學生是在家長、老師的督促下完成,初一、初二、初三分別占16%、29%、41%;10%的學生認為完不完成無所謂,三個年級分別占6%、11%、14%。從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能自覺、主動的學習,初一年級學生較高,但隨年級上升自覺性主動性下降,初三年級有58%的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

(二)學習習慣:

在做作業的方式與時間。19%的學生先復習,后做作業,三個年級分別為25%、18% 、14%;61%的學生先做作業、有問題才翻書,三個年級分別為57%、67%、60%;11%學生先做作業、遇到問題就不做了。從調查中看出,多數學生先做作業,有問題在看書;19%的學生先復習,后做作業,是一種比較好的作業方式;11%的學生遇到問題就不做了,存在學習的依賴性,對學習缺乏責任心。在作業時間上43%的學生在1-2小時之間,初二學生作業時間最長。

(三)學習方法:

課堂上,做筆記的情況。41%的學生有所選擇,記下一些新的想法,三個年級分別為37%、46%、42%;記下所有板書占34%,三個年級分別為36%、35%、32%;21%的學生從不記筆記或隨便記一點。從數字中說明,大多數學生不做筆記或不會做筆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記筆記的方法。

(四)總結評價:

對學習的評價。39%的學生在每單元或章節后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評價,三個年級分別為38%、36%、43%;47%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認真的思考并改進,三個年級分別為50%、55%、36%;10%學生自己不評價,對教師的評價無所謂。這說明,學生比較重視對學習的評價并不斷改進,但缺乏主動性,學生的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能力還有待提高。

(五)自主發展

你經常閱讀哪類書籍。19%的學生閱讀喜歡的文學作品,三個年級分別為22%、16 % 、20%,36%的學生經常閱讀中學生讀物,分別為 26%、51%、32%;26%的學生經常閱讀武打小說,分別為 26%、25%、28%;什么都不閱讀12%,分別為12%、9%、16%。從數字中說明,88%學生有閱讀習慣,但閱讀書籍不同,有近26%的學生閱讀武打小說,有12%的學生還沒有閱讀習慣,教師積極的進行引導,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四、建議與對策

(一)根據我校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的現狀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方法、習慣等比較薄弱,因此,開展在課堂中指導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較強的必要性和針對性,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確定研究專題,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

(二)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十分重要,自主學習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性,教師要以很寬容的心態,去營造一個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環境和氛圍。

(三)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有針對性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激發學生動機、引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習習慣,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的研究中。

(四)在教學過程中,要嘗試構建學科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體系。

五、調查的思考與總結。

此次調查對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各方面因素進行了分析。從調查結果看,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主要有個性因素,家庭因素,教師因素,社會因素等,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方面,要整合學校的輔導力量,通過家庭教育干預,創設寬松、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改善學校人際關系,開展個別心理輔導等,進行綜合輔導。

此次調查還告訴我們:

1、由于受家庭學習條件限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主要在學校和課堂教學,教師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引導學生探索自主學習的方法;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2、通過家長學校等形式增強父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3、改善師生關系,教師要走進學生,拓寬溝通渠道,增強師生、生生合作探究意識和方式。

貴州省福泉市教育科學規劃2004B202課題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