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運行情況報告范文
時間:2024-03-23 16:41: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單位運行情況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現場核查資料編寫大綱
1、會議資料目錄
2、管理工作報告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名稱(批復項目名稱)
(二)工程地點(批復項目地點)
(三)建設規模(初設批復)
(四)建設依據:(工程工可、初設、施工圖批復名稱及文號)
(五)投資計劃:(歷年投資計劃下達文件)
(六)主要建設內容(根據項目實際完成工作寫)
(七)開、完工時間(從開下發開工令至最后一個單位工程交工驗收的時間)
(八)工程參建單位:(建設、設計、主要施工及監理單位名稱)
(九)質監單位:(長江航務管理局及地方質量監督機構)
二、工程建設管理
(一)項目單位組織機構及工作情況(關于成立的項目各管理小組及職責)
(二)招投標管理:(招投標管理工作及結果,可列表。)
(三)設計變更管理:(設計變更流程,設計變更具體內容等,一般設計變更可簡敘;如有重大或較大設計變更,需詳細描敘上級同意變更的批復內容。)
三、質量、進度安全管理(可以從制度和措施上闡述)
四、環保、安全管理(可以從制度和措施上闡述)
五、投資管理
(一)投資來源
(二)批復概算及實際執行情況
(三)投資控制措施
六、合同管理:(合同簽訂及執行情況)
七、廉政建設:(廉政合同簽訂情況及執行情況)
八、歷次驗收情況:(單位工程交工驗收、規劃、消防、環保、水利、檔案、質監、海事等驗收情況)
九、竣工決算審計(根據審計報告簡要說明審計情況)
十、工程建設管理體會(可提供以后工程實施可借鑒的經驗及教訓)
3、設計工作報告
一、設計范圍和內容
(一)設計范圍
(二)設計內容
二、設計組織與服務
(一)設計組織
(二)設計服務
三、設計變更
(一)設計變更處理原則
(二)主要設計變更(一般設計變更可簡敘;如有重大或較大設計變更,需詳細描敘上級同意變更的批復內容)
四、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
五、技術創新與關鍵技術的處理:有則寫,無則不寫
六、設計符合性評價意見:是否完成設計內容及符合竣工驗收條件
七、合同職責履約、廉政合同執行情況:履約及廉政執行情況,可加入單位信用評價情況等
八、總結設計經驗
九、主要問題與建議(可提供以后工程實施可借鑒的設計經驗及教訓)
4、施工工作報告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況:介紹所對應的施工范圍及內容
(二)工程設計
(三)工程特點
(四)合同履行情況:可加入單位信用評價情況
二、項目管理:人員組織機構、設備配置、安全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等
三、施工簡述:施工思路、施工過程、主要工程量、施工現場難點處理等
四、施工工藝
五、質量控制:施工質量控制依據、目標、過程、接受上級單位檢查及整改情況、與質監、監理等單位的配合情況、分部分項工程劃分及評定情況、資料管理等
六、環保、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
七、工程廉政建設
八、工程款支付與結算
九、工程施工體會(可提供以后工程實施可借鑒的經驗及教訓)
5、監理工作報告
一、工程概況
二、工程監理單位及監理履約情況,可加入單位信用評價情況
三、工程質量、進度、投資、安全、廉政管理執行情況
四、工程質量評價
五、工程費用分析
六、經驗和建議
6、試運行工作報告
一、工程概述
二、工程試運行情況:介紹相較于工程未建之前的工作效率、本工程實施后效果的提升情況,最好有亮化數字
三、試運行期間新建的制度、規定及流程等
四、問題及建議(提供以后工程實施可借鑒的建議)
7、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報告
8、附件:
工可、初設、施工圖等批復文件
交工驗收證書
各類專項驗收證明文件
土地證、建設規劃許可證等相關文件
篇2
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
1、消防控制室必須嚴格實行每日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每班不應少于2人,每班工作時間不應超過8小時;值班人員應通過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持有職業資格證書,并能熟練操作消防設施。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對火災報警器進行日檢查和交接班時,應當填寫《消防控制室值班記錄表》,值班期間每2小時記錄一次消防控制室內消防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記錄消防設施的火警及故障情況。正常情況下,不應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和聯動控制的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設置在手動控制狀態。
3、接到火災報警信號后,單位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員應當立即以最快方式確認火災,立即確認火災報警聯動控制開關處于自動狀態,同時撥打119報警,立即啟動單位內部應急疏散和滅火預案,并應同時報告單位負責人。
篇3
一、監控中心運行情況
2012年4月份我們認真落實污染源在線監控機房管理制度,切實履行職責,堅持每日巡檢,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整體運行良好。市級污染源監控機房設備運行正常。中心機房正常運行率和聯網率均為100%。
二、自動監控現場端運行情況
1、廢氣國控重點監控單位現場端運維情況
我市廢氣國控污染源單位7家,共安裝在線監控設施27臺(套),4月份除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1期生產線、華能發電公司4號機組因儀器故障檢修,海螺水泥有限公司2期生產線、中水集團崇信發電公司1號機組停產外,其余各單位污染源監控設施均運行正常,監控設施運行率、數據傳輸率分別達到92%和96.2%。
2、廢水國控重點監控單位現場端運維情況
我市廢水國控污染源單位共9家,除崇信縣百貫溝煤業有限公司礦井改擴建項目及配套環保設施正在建設、華亭煤業集團大柳煤礦有限公司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正在安裝調試外,其余污染源監控設施均運行正常,監控設施運行率、數據傳輸率分別達到100%和94.5%
3、城市污水處理廠監控設施運行情況
我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共1家,分別安裝了COD在線監測儀、氨氮在線監測儀、流量計和PH計等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穩定,設施運行率和數據傳輸率均達到100%,污染物排放達標。
篇4
關鍵詞: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審計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早在西方18世紀產業革命后期就產生了,經過西方企業界對內部控制的研究和探索,已經發展的比較完善。1992年,美國反舞弊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發起組織委員會(COSO)了《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報告,該報告認為,內部控制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組織內部所采取的所有相應協調的方法和措施,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護企業的財產、檢查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提高經營效率、推動企業實現管理目標。可見,內部控制制度是一種強調以預防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來防止錯誤和舞弊的發生。
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1、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規模逐漸膨脹,經營方式日趨多樣化。許多企業因內部失控而導致企業倒閉,如巨人集團、鄭州亞細亞集團等,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去年我國加入WTO,政府和各界人士漸漸意識到增強我國企事業單位的競爭力已經刻不容緩。而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建立嚴密完善的控制系統,嚴格科學的管理制度,有效暢通的運行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經營目標的實現。高等院校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大潮中,也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高校才能從容面對未來的挑戰。
2、高等院校的健康發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已經脫離了單靠國家財政撥款的辦學狀況,步入了多渠道籌資的辦學模式。高校自主權逐步擴大,在從事教學科研活動的同時,高校還開展對外投資、合資、租賃、創辦校辦企業等經濟活動。資金使用已經涉及到教學科研、物資采購、基本建設、后勤保障、產品生產等方方面面。要使大量的資金籌集和使用活動健康和有序的進行,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然而,我國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現在還不夠健全,一些違法違紀和管理混亂帶來的損失浪費等問題,事實上都可以在內部控制方面找到原因。因此,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已經勢在必行。
二、內部審計部門如何進行內部控制制度評審COSO報告認為,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個貫穿整個經濟實體管理的系統,所有部門、崗位都在其中充當著角色,內部審計也不例外。而且,內部審計在評估內部控制有效性中充當著重要的監控角色,既要評價內部控制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意見;又要檢查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督促執行內部控制。各高等院校的內部審計部門就應該擔當起這個重任,使整個學校的內部控制系統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另外,學校內外部環境和條件不斷發生變化,引起的控制風險的變化,內部控制也應該相應的改變,這就需要有相應的機制來監測環境條件變化,并指明內部控制應該如何改變。這種監督機制就是內部控制審計,發揮著一種使內部控制不斷發展完善的功能。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內部審計是控制運行體制和運行信息的糾偏和反饋,最終幫助學校實現既定的控制目標,它是學校內部控制中很重要的一環。
內審人員進行內部控制評審主要按照以下幾個步驟:
(一)調查了解內部控制審計人員在實施內部控制評審初期,要對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環境、會計系統、控制程序和計算機控制環境進行調查了解,記錄了解到的內部控制和對了解到的內部控制做出初步評價。在了解內部控制時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法:
1、詢問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并查閱相關的內部控制文件。
2、檢查內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記錄。包括組織結構圖、業務流程圖,職務說明書、程序手冊、工資記錄、內部審計報告及工作底稿等。
3、觀察被審計單位正在進行的業務活動和內部控制運行情況,以便了解和確定業務授權、文件記錄、程序和步驟是否與內部控制的規定相一致。
4、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項進行穿行測試。
(二)記錄內部控制如果審計準備階段準備確定信賴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則審計人員要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詳細調查,并將調查結果記錄下來,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流程圖法、調查表法、文字描述法。
(三)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初步評價記錄內部控制以后,審計人員應該對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管理方面的控制進行評價,得出總體控制是否可靠的結論。
(四)測試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內部控制測試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式:①按照經濟業務循環來綜合測評內部控制;②按照會計報表項目來分別實施內控測試。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做法是以業務循環為基礎,來設計內部控制調查和測試的內容。審計人員進行內部控制測試就是通過檢查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以獲取控制有效的證據的過程。在測試的過程中,如果特定的控制環節失效,還要進一步檢查是否有恰當的替代程序或高層控制來彌補控制程序上的缺陷。
進行內部控制測試的具體方法有:①相互印證式的詢問。即對同一內部控制,通過詢問被審計單位不同層次、不同職責的人員,了解內部控制制度的實際運行情況。②實地觀察。即審計人員到業務處理的現場進行觀察,考核控制執行情況。③審查書面資料。即通過對有關憑證、賬本、報表和各種文件資料的抽樣檢查,來確定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④重做或重新執行某些控制程序。即審計人員在測試某項控制時,可以選擇一項經濟業務,按照被審單位的業務處理程序從頭到尾做一遍,以驗證是否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五)評價內部控制并與管理層交換意見提出改進的建議。
篇5
一、建立健全資金運作的管理和監管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資金運作管理體系和制度
建設管理單位應按照監管職責,對資金運作實施科學決策、規范運作、有效監督,形成職責分明,相互制約的資金管理體系和制度。建設管理單位負責人應是資金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建設管理單位及計劃、財務、工程等相關業務管理部門,要結合實際建立職責明確的資金運作責任制度,資金運作業務要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明確授權和審批的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建立體現互相牽制程序的資金收、支業務制度;結合實際建立資金運作的監督檢查制度,明確監督檢查部門和人員的職責權限,定期和不定期進行檢查;建立現代化的資金運作監管體系,通過計算機網絡化和財務控制軟件,對資金運作進行實時監管。
(二)完善內部監管制度和風險管理制度
根據全面性、審慎性、有效性的原則,建設管理單位要制定并形成包括貨幣資金、預付款項、管理費用、征遷費用、變更設計、計量支付、概算控制等在內的一套完整的內部資金監管和風險管理制度。一是嚴格執行不相容職務崗位互相分離的制約機制,在資金運作流程的制度設計中,對分級審批制度、權限劃分規定、聯簽手續、原始憑證管理、計量驗收等環節實施互相牽制;二是對各類有價憑證、票據建立登記、領用、簽發和保管制度,銀行的印鑒和票據應實行分開管理;三是嚴格實行概(預)算控制,及時分析和監督概(預)算與執行的差異,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確保概(預)算的執行;四是探索建立風險防范和控制制度、風險管理機制,對重要或大額度的資金運作形成事前的風險防范、事中的風險監管和事后的風險評估工作制度。
(三)形成資金運行情況的分析制度
建設管理單位財務部門要按照會計監督職責,對建設資金運行情況定期進行分析報告,總結經驗,發現不足,提出意見和建議,形成建設資金運行分析報告制度。一是定期對資金運作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把資金運作情況、概(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重點對概(預)算執行、資金使用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對資金運作過程中的一些異常情況和風險及時進行調整和控制。二是建立資金旬報制度,嚴格各子系統的資金余額控制。
二、實施對建設資金運作重點環節的監管
(一)建設項目各階段資金監管的重點環節
1.前期工作資金監管。建設管理單位應嚴格按照前期工作費預算、分月用款計劃、前期工作進度、基本建設程序、合同等要求撥付資金;應加強對投標保證金及投標保函的管理,投標保證金應及時入賬,不得挪用;對收取的招標收入,應及時納入單位財務核算,使用范圍應嚴格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執行;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有關政策規定、批復、征地拆遷協議和完整、準確、有效的支付資料辦理資金支付手續。
2.建設期間資金監管。建設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工程進度和合同條款進行計量支付,工程價款支付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實施;應審核資金支付是否控制在合同總價以內,單價的套用是否準確,有關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對需要在工程進度款中抵扣的預付工程款應按照合同約定進行扣除;因工程變更等原因造成價款支付方式及金額發生變動的,應提供完整的書面文件和其他相關資料;發生的工程設計變更涉及工程價款調整時,應按照合同規定或有關規章制度確定;應根據當年預算及時辦理資金的申請、審核、上報手續,確保建設項目資金及時到位;應根據每月工程實際需要量安排貸款,減少資金占用,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對超出概算控制數的建設項目,撥款要報上級審定。
3.竣工決算資金監管。建設管理單位應根據確認的竣工結算報告辦理向承包商支付工程竣工結算價款的有關手續,并保留質量保證金,在缺陷責任期結束后,應根據合同約定支付質量保證金;對項目竣工轉入運營后不需用的庫存設備、材料、自用固定資產的公開變價處理的,將收到的變價收入及時入賬;做好結余資金的清理工作,并按照《公路建設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二)建設資金財務監管的重點環節
1.資金來源的監管。建設管理單位收到的所有資金,包括上級撥入資金、各項業務收入、傭金以及各種手續費收入等應及時、全部納入財務賬內核算,防止“體外循環”和私設“小金庫”的現象出現。
2.應收及預付款項的監管。建設管理單位應加強對應收及預付款項的管理控制,應在單位、業務部門內部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應收及預付款項應按照合同條款約定的限額和用款進度支付與收取,明確管理責任,定期清理應收及預付款項,及時結清資金。業務主辦部門和財務部門應審核材料預付款是否隨工程計量扣回,并及時入賬;預付單位工程款和應收個人款項是否隨事務完成已經結清。
3.資金使用的監管。建設管理單位要嚴格資金使用審批程序,各項支出要控制在投資概算之中,資金使用合法、合規、合理,促進資金安全、高效運作。
4.建安投資監管。建設管理單位要加強對建安投資的管理,完善建設項目的合同簽訂審核,嚴格建設資金的撥付和使用程序,加強對工程資金支付、工程變更計量支付以及往來資金的管理,規范建設成本核算行為,有效控制和降低建設成本,加強對建設期間形成資產的管理。
5.設備投資的監管。建設管理單位要按項目概預算控制使用。對直接交付使用的設備,要按照建設管理相關規定執行;對需要安裝的設備,要按照合同約定分期支付設備款,在設備達到運行條件并有相應的驗收證明后支付尾款。
6.建設單位管理費用的監管。建設管理單位應嚴格按照建設管理費用預算和單位有關規定執行,各項工資、補貼、獎金等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政策規定。降低各類費用開支,從嚴控制建設單位管理費用支出,業務招待費的開支必須控制在制度規定的10%范圍之內。 特別是在日常工資管理中,各類工資、獎金發放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計提和發放。各類獎金發放表后需附獎勵文件。不得任意擴大發放范圍、發放標準或巧設名目濫發財物。
7.個人支出的監管。建設管理單位不得承擔屬于個人的下列支出:娛樂、健身、旅游、招待、購物、饋贈等支出;購買商業保險,證券、股權、收藏等支出;個人行為導致的罰款、賠償等支出;購買住房、支付物業管理等支出及應由個人承擔的其他支出。
三、規范建設資金運作管理和監督工作
(一)實行動態報告制度,形成有效監管機制
建設管理單位要建立健全一套系統、規范、有效的資金運作體系和決策、執行、監督制度,并將制度制定、執行情況向上級資金監管部門報告;要嚴格按照資金運作權限和決策程序科學決策,嚴格執行和落實各項資金運作制度,財務、紀檢監察、審計等內部監督部門要加強對制度規范性、有效性以及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于資金運作出現重大風險和造成的重大損失,應及時向資金監管部門報告。
(二)圍繞重點抓住關鍵,確保資金安全運行
建設管理單位要加強對重點方面、關鍵環節資金運作的監管,同時要重點監督檢查各項資金支出的審批手續是否合規、健全;設計變更審批是否存在越權;在工程計量支付外是否支付了非合同約定工程借款;有無隱匿收入、設立賬外賬和私設“小金庫”;有無以私人名義存儲公款;有無擅自拆借資金;有無擅自增加預算外投資以及對外捐贈等。通過重點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制止和解決資金運作中出現的問題,以確保建設資金的安全運行。
(三)全面履行監督職責,形成協同監管模式
建設管理單位業務部門在建設項目日常業務監督檢查的同時,也要對相關業務的資金運行履行監督職責,及時、如實地報告有關業務資金運作的合規性、合理性、真實性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財務、監察、審計等內部監督部門應監督檢查內部與建設資金運作有關的重點環節和重要事項,對于違反制度、擅自運作資金等問題,應及時報告并提出處理意見。建設管理單位要形成業務部門各司其職、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相互制衡的協同監管模式。在資金監管工作中,如發現違規情況,責令及時糾正,發現嚴重違法違紀情況,要及時向同級紀檢監察部門匯報或移交查處,對監管失察、不察或瞞報、漏報者,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四)健全資金安全責任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篇6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政府會計準則;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
一、政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實施的背景
政府會計準則的推行是在政府會計改革的背景下出臺的,政府會計改革是響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號召,建立符合現行部門預算管理的政府會計體系。2014年底,財政部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正式開啟了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進程。2015年10月23日,財政部第78號文《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以下稱《基本準則》),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2015年7月6日財政部印發的存貨、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四項具體準則和2016年8月份發出《政府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政府會計標準體系正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政府會計改革的推進對我國的財政體系和行政事業單位有著深遠的影響。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會計規則的重大改革,其前提和基礎任務就是要建立健全政府會計核算體系,包括制定政府會計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及應用指南和政府會計制度。
二、政府會計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現行政府會計制度體系中統馭性的法規是《會計法》和《預算法》,具體的會計制度主要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以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等學校、中小學校、科學事業單位等特殊行業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有關基金會計制度等。自2012年起,財政部相繼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進行了全面修訂,在某些方面引入了權責發生制的核算辦法,為進一步推行財政體制改革打好了基礎。以收付實現制為主的會計核算體系是我國政府會計工作領域的基本核算基礎。收付實現制在我國財務管理體系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構成了財政體系的核算基礎。收付實現制能夠完整反映政府部門的預算收支執行情況,能夠為決算報告提供數據支持,為政府的財政資金的合理合規使用和政府職能的有效運行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國情的變化,經濟的高速發展,政府部門職能的改變和政府部門機構改革的需求下,僅僅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政府會計核算制度已經遠遠滿足不了日漸繁雜的政府會計經濟事務。例如,修訂后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進行攤銷,但是計提折舊、攤銷后都是“虛提”,折舊費、攤銷費用都是計入基金項目并不直接計入成本,所以不能真實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費用的實際狀況,這就違背了會計核算中的收入與成本匹配的原則。成本費用核算的不準確就會影響政府資產負債的真實情況的披露,也會影響政府的實際運行成本情況、科學評價政府績效等方面的反映,難以滿足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信息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勢下,現行政府會計規則和會計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當舊的制度和準則不能適應層出不窮的新需求新問題的時候,《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制定及成為政府會計體系變革必然要求,這也會是政府會計工作準則的一個新突破和新發展。“一石激起千層”,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政府會計基本準則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調研。而四項具體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的,為具體落實實施政府會計改革提供了行動的指南。
三、對政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創新性解讀
(一)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統一性
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打破了政府部門的性質差異,一般情況下,不再區分行政和事業單位。將行政事業財務規則以及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了統一,基本實現了會計科目統一、核算內容和報表統一,為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各部門、各單位編制財務報告及進行成本核算打好了堅實的會計核算基礎,有利于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政府部門之間的對比。
(二)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核算“二元化”
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中二元化特征最為鮮明,為了滿足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核算的雙重功能,在核算基礎上,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要素也體現了“二元結構”,創新性的引入了“8要素”的會計核算思路,將會計要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預算收支表會計要素,以收付實現制為主要核算基礎的會計科目,應準確完整反映政府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結轉結余等預算執行信息;另一類是資產負債表會計要素,以權責發生制為主要核算基礎的,應全面準確反映政府的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等政府主體的財務信息。
(三)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具有互補性
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是此次政府會計準則的突出特點。所謂適度分離是指實現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雙重功能,同時提供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能夠全面反映政府部門的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所謂相互銜接是指在同一會計核算體系中,預算會計要素和財務要素相互協調,決算報告和財務報告相互補充,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同時提供政府部門的真實情況。二者既各司其職又是統一的有機整體,不同的核算方向提供完整的政府主體的財務信息和報告。
四、政府會計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
(一)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自身的資產和負債的管理
通過推行政府會計改革,在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下,能夠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真實的資產和負債情況和預算執行情況,由此會促使行政事業單位完善自身的制度管理,嚴格落實有關的國有資產管理的規定,加強資產管理基礎,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的效果,實現資產和資源的合理配置,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
(二)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機制
政府會計準則要求政府主體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核算,按照“實提”的原則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等,應按照要求編制收入費用表,由此,才能合理反映單位運行成本、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建立并有效實施預算績效考評制度,提升單位的績效管理水平,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能力。
(三)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廉政建設杜絕腐敗
政府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要求行政事業單位不僅僅提供決算報告,還要提供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和現金流量表等在內的財務報告,全面反映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財務狀況、運行情況和現金流量等。政府部門的財務報告的信息使用對象,不僅僅是上級單位和主管部門,還有廣大的民眾。政府財務信息的公開化和透明化,尤其是對政府資金的使用和“三公經費”的公開,有利于民眾的了解政府的運行情況和運行效率,加強了民眾對政府部門的監督,由此保證了政府部門的廉政建設,減少腐敗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王晨明.《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新坐標,新起點[J].財務與會計,2016(04).
[2]建立健全政府會計標準體系,夯實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基礎——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制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有關問題答記者問[J].財務與會計,2015(23).
[3]《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8號,2015(10).
[4]張月玲,劉藝明.我國政府會計準則體系構建研究[J].財政監督,2014(17).
篇7
一、健全組織
加強對審計機關公務公開透明運行工作責任追究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黨組書記、局長楊志臣為組長,各位副局長、助理調研員為副組長,各處長、主任、專職書記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全局在推進公務公開透明運行工作的責任追究和監督。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局監察室負責責任追究的日常工作。
要堅持黨組統一領導,紀檢監察組織協調,各處室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要把公務公開透明運行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納入全局工作人員的目標責任管理,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
二、責任追究
對違反公務公開透明運行工作程序和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有意或過失造成負面影響的,嚴重影響審計形象的,依照本規定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一)突出抓好審計程序的落實。重點追究審計通知書是否按規定時間送達被審計單位,審計報告是否經過三級復核,是否按規定召開審計業務會議審定審計報告,審計定性是否準確,處理處罰意見是否恰當,審計依據是否合法,審計決定是否全部落實到位。對于檢查發現或接受舉報違反程序或其他違反規定的審計執法行為,造成一定影響的,經調查核實,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處理。
(二)突出抓好審計過程中的重點環節落實。重點追究審計項目是否經過審前調查,是否嚴格執行審理會報告制度,重點審計項目是否由局主要領導主持召開,一般審計項目是否由局主管領導主持召開,上審理會的資料是否準備齊全、完整,有沒有應該上審理會的審計項目未向審理會報告。對不按規定執行,要嚴肅查處并追究有關處長的責任,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通報批評、調換崗位處理。
(三)突出抓好審計現場紀律的落實。各項廉政紀律是否得到有效執行,有沒有接受被審計單位宴請、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參加被審計單位安排的旅游、娛樂等活動,直接影響公正執法的現象,對于檢查發現或接受舉報違反審計紀律的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經調查核實,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批評、黨紀處分等。
(四)突出抓好審計執法工作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重點追究審計項目審的不深不透,隱瞞問題不報,搞不正當交易,影響審計形象,形成審計風險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經調查核實,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批評、調換崗位、黨紀處分等。
三、考核和監督
局責任追究領導小組對公務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工作要與年度公務員考核結合,必要時也可以組織專門考核。對考核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
局機關各處室在總結、考核中,要把公務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情況列為一項重要內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公務公開透明運行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執行情況的考核結果,作為對干部的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撥任用的重要依據。凡對公務公開透明運行工作不重視,發生違反審計程序等問題的處室,不得評為先進,處室的主要領導、不得評為先進個人,局分管處室的領導要承擔領導責任。
篇8
【關鍵詞】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思考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是對建設項目建設期、試生產期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驗收監測,是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環保驗收的主要技術依據。建設項目對環評報告書(表)中環境保護要求執行和落實程度決定著環保驗收的能否通過。因此,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要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要求進行,嚴格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工作。
一、建設項目現場勘查及注意問題
(1)現場勘查。現場勘查工作是在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間,由受委托單位監測技術人員對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立項、環評、初設等技術性文件,項目各生產設施、環保設施建設和試運行情況,清潔生產工藝、生態恢復治理情況以及項目是否有變更等其他情況進行現場勘查。在整個查看過程中應做到全面、細致、認真,不放過任何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要對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和環保敏感目標的保護要多看、多問,嚴格按照環評要求核對并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要向建設單位直接提出,并上報站內項目驗收監測負責人及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相關的整改要求和意見,待建設單位整改完善后再行開展驗收監測工作。現場勘查的結果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驗收監測工作的能否順利開展和完成。(2)注意問題。一是對環評批復、工程初步設計及建設情況的核對,及時指出問題所在和整改要求,并向相關部門報告;二是建設項目生產設施與配套的環保設施是否一致,是否正常運行,避免監測的盲目性;三是建設項目的環保設施和措施是否有重大變更,是否有相應的變更批復;四是綜合現場勘查各類情況判斷該建設項目是否具備驗收監測條件。
二、驗收監測方案的編制及需注意的問題
(1)驗收監測方案的編制。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方案是對在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對環評報告書的環保措施落實情況以及環保設施實際完成情況進行對照檢查和監測的計劃,同時也是進行驗收監測和編制驗收監測報告的主要依據,合理、全面的驗收監測方案為現場監測工作和驗收監測報告的編制會奠定良好的基礎。一般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前言部分。前言部分是簡述建設項目和驗收監測工作的由來,建設項目的建設情況、投資情況,試生產時間以及委托單位、負責驗收監測工作的環境監測站,現場勘查時間。二是驗收監測的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法規;國家、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對本項目有關的批復意見;建設項目單位委托驗收監測的委托書。三是建設項目的工程概況。包括建設項目的工程基本情況(位置、建設內容、規模、占地面積、總投資、環保投資試生產日期等);生產工藝流程和關鍵生產單元的簡述(附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各主要生產單元污染物產生情況;主要污染物處理工藝流程和排放情況。四是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主要意見及批復要求。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中環評單位對該建設項目的主要結論和意見;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核的批復要求。五是驗收監測評價標準。應列出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批復時的國家或地方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名稱、標準號。(2)編制驗收監測方案需注意的問題。一是建設項目實際建成與環評報告書(表)及其批復和的設計要求是否一致,如有差異情況,均須予以列表對照說明。二是驗收監測的執行標準一定要要選擇正確、適當。三是驗收監測因子的選擇和頻次的確定必須按照監測技術規范要求執行,充分做到全面、合理。四是要針對項目的特性對環境管理檢查內容做出合理選擇,特別是針對項目中具有潛在的或實際危險、可能對周圍環境及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影響的設備和設施,必須做出相關的警示或提示標志牌設置。
三、現場監測及注意的問題
(1)現場監測要求。一是竣工驗收現場監測工作進行前開相關職能監測科室項目負責人會議,明確本次竣工驗收監測的目的、監測內容、監測頻次及其他相關要求;二是在驗收現場監測工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監測技術規范及驗收監測方案內容要求執行各項監測活動;三是對所有與驗收監測工作的有關現場監測活動均應當予以記錄,確保所有工作環節處于規范要求之內;四是對所有與驗收監測工作有關的質量記錄和原始觀測記錄、計算和導出數據、記錄以及證書等技術記錄均應歸檔并按適當的期限保存。(2)現場監測時需注意的問題。一是現場采樣期間應經常查看驗收項目生產工況,生產是否正常,工況有效負荷是否滿足相關要求,同時不間斷的查看生產設備及環保設施、設備污的運行記錄,收集所需的各種數據、制度等,并按照環評中環保竣工驗收清單,逐一落實。二是要本著對環保事業和建設項目單位認真負責的態度,完成好每一項現場監測工作內容。三是監測負責科室在現場發現問題,應及時予以糾正。
四、報告編寫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驗收監測報告包括:前言部分、驗收監測依據、建設項目工程概況、環評報告書(表)意見及其批復要求、驗收監測評價標準、現場驗收環境監測結果等。除此之外,還應加入以下補充內容:(1)監測期間工況分析。主要說明在驗收監測期間該項目的生產是否正常運行,生產負荷有否達到竣工驗收監測要求負荷以上;同時根據各類設備運行負荷的數據計算實際運行負荷出。(2)監測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主要介驗收紹監測分析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執行情況和結果。(3)驗收監測結果及評價。驗收監測結果包括環境質量監測結果、污染源監測結果、無組織排放監測值、噪聲監測結果、污染物日排放量及年排放量。以上驗收監測結果及分析要充分反映驗收監測檢查中和現場監測的實際情況,并能根據驗收監測的評價標準進行有效地分析評價。(4)現場監測報告。在現場監測工作完成后,及時對各監測內容進行實驗室內測試分析、數據整理上報、三級審核以及現場監測報告的編制和出具。(5)環境管理檢查。對環境管理的檢查結果根據驗收監測方案檢查內容,逐條進行詳細說明,同時對不符合情況進行原因分析以及結論。(6)編寫監測報告需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是建設項目實際建成與初步設計、環評報告書(表)及其批復是否一致,有什么差異均應在驗收監測報告中詳盡說明。二是驗收監測的執行標準及其應用指標要合理。三是監測數據的報告一定要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對未檢出監測數據應按照規范書寫“ND+最低檢出限”;所有監測項目均應用漢字表述,不得用符號或分子式代替。四是驗收監測結果的評價和結論要準確、精煉、完整。五是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核算。
五、報告報出與審核
實驗室要按照相關技術規范或者標準要求,依照環境監測工作規定的程序,及時出具監測有效的校準數據和監測結果,并保證數據和結果的準確、客觀、真實。在監測項目報告完成后應及時完成建設項目驗收監測報告,并準備好驗收相關材料,上報該建設項目審批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審核,確定驗收監測報告的主要結論是否合適,決定該建設項目是否具備現場檢查驗收條件。在建設項目驗收完成后,所有與建設項目有關的驗收監測資料要及時整理、建檔,移交檔案室歸檔保存,以備后查。隨著環境管理的不斷深化和加強,在建設項目環保驗收中還會遇到新的問題,因此需要不斷研究建設項目環境污染狀況,嚴格“三同時”制度的執行,嚴格控制污染,加強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確保建設項目環保設施按要求正常運行。
參 考 文 獻
篇9
(一)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變分散監管為集中監管。過去政府職能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是各自為政的,例如:人社局負責事業單位的人員調動、招考;編辦負責事業單位的用編計劃審批及實名制管理;財政局負責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審批等。按照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的要求,成立事業單位理事會和監事會后,理事會是事業單位的決策機構,負責確定單位的發展規劃,行使單位重大事項決策權。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主管部門、人社、財政、編辦等部門分管領導是理事會理事。這樣,各職能部門的分散監管就可以通過理事會這一平臺實現集中監管。監事會的職責主要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事業單位的業務運行、財務、資產以及理事、管理層人員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紀委(監察局)、審計局等部門負責人或分管領導為監事會成員。通過理事會、監事會這兩個機構,人社、編制、財政、審計和衛生等行政部門強化人事編制、資格準入、規范標準制定、服務監管、績效評估、財務運作、信息等監督管理職能,著力加強對事業單位服務質量和收費的監管力度。
(二)實行管理層負責制,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原來事業單位行政主管部門常常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政事很難分開,通過建立法人治理結構,行政主管部門強化監管職責,弱化并逐步剝離具體運行職責,從而逐步探索完善政事分開、管辦分離,讓事業單位法人充分行使自,優化單位內部日常運行的管理,健全單位內部決策的執行機制,強化公益屬性,擴大公眾參與,調動事業人員積極性,確保公眾對服務滿意。
(三)擴大社會參與面,事業單位法人監管增添新視角。在對事業單位的監管中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模式,積極引入社會公眾參與,擴大了監管的視角。按照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事業單位組建理事會時,必須明確1-2名會員為本單位服務對象的代表。事業單位的服務對象對該單位的人員素質、服務質量及日常管理優劣有切身感受,通過服務對象給事業單位打分評價、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意見。
二、探索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監督管理機制
(一)年度工作報告制度。事業單位要對年度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編制年度報告。年度報告主要包括本年度發生的重要決策、重要活動、預算執行情況;計劃與目標的完成情況、主要財務狀況、運作中出現的問題;社會公眾對本單位服務工作的反饋意見和其他應報告的重大事項。年度報告內容應客觀、真實、準確,如社會公眾對本單位年度報告內容有異議、認為需要進一步澄清的,該單位應做出解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應主動收集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并對該單位年度報告內容做出質詢,該單位應根據其要求作出相應的改進。
(二)重要信息公開制度。為建立社會監督機制,提高事業單位社會效益,事業單位應通過單位網站、政務網等多種渠道各類信息,對社會公眾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信息還應在新聞媒體。事業單位應當公開的信息包括:年度工作報告、績效評估報告、財務審計報告;重大決策和重大決策落實情況;理事會的組成和理事任免、理事會決議;為民辦實事完成情況及本單位向社會的服務承諾;為民服務的內容、服務價格、服務標準、政策依據、運作狀況、發展規劃等內容及變化調整情況;其他應公開的信息。信息公開應做到完整、及時、準確、真實,在運行過程中涉及公眾利益的重大舉措應通過聽證會等形式進行論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三)法人績效評估制度。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原則、質量和效率并重原則,以服務數量和群眾滿意度等為主要指標,結合事業單位公益服務的特點和職責運行情況,登記局制定出臺事業單位整體管理和質量評估標準。依據績效評估標準和要求,事業單位應于次年年初做好自評工作,并連同各項佐證材料以及應由第三方評估或審計的報告報理事會,由理事會對年度工作績效進行初評,形成績效評估報告提交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和舉辦單位。然后登記局會同舉辦單位對下屬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狀況實施績效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本單位理事選聘、管理人員任免、確定預算、負責人獎懲與收入分配和機構編制事項調整等的重要依據。
(四)決策失誤追究制度。為確保理事會重大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要堅持“誰決策,誰負責”為原則,保證理事會權力與責任相一致。對事業單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和本單位章程規定導致決策失誤,致使單位遭受嚴重損失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參與決策的理事應承擔相應責任,但經證實在表決時曾表示異議并記錄在案的,可免除責任。
(五)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接受審計機關對法人實施審計監督,年度財務審計原則上每年一次,由理事會委托審計部門并按政府有關規定執行,于第二年1月底前完成。拿啟東市中醫院來說,其年度財務審計報告經理事會審議批準后報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和有關部門備案,并于次年2月底前通過醫院網站向社會公布。經審計發現財務管理制度存在問題的,由理事會責成行政執行人整改,行政執行人應于30天內提出整改方案,報理事會審議。
三、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推廣監管經驗
(一)注重吸收外地先進做法。目前,啟東市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的架構就是吸取了鎮江市的經驗。啟東市所有醫療機構建立一個管委會,由分管副市長任管委會主任,負責對財政、人事改革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各醫療機構再建立理事會,具體負責日常運行事務決策權及監督權。
(二)區別不同類別明確不同的監管重心。縣(市)級事業單位多達數百家,分為不同的類別,隸屬于教育、衛生、交通等不同系統。為使監管更具有針對性,可以區分不同的事業單位,確定不同的監管重心。例如對于學校,監督的重心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對于醫療衛生單位,主要看醫療技術的高低、收費的合理性、患者的滿意度;對于一些業務關聯性大、規模小的事業單位可以采用聯合組建理事會的方式進行集中監管。總之,針對事業單位的不同情況,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因地制宜地開展多樣化監管,促使事業單位健康、有序發展。
篇1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the continuous audit,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continuous audit model,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BRL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building continuous auditing under XBRL environment, builds a new type of continuous audit model based on XBRL environment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continuous audit function of financial reporting. On this basi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w type of continuous audit model based on XBRL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關鍵詞:XBRL;連續審計;審計模式;構建要素
Key words: XBRL;continuous audit;audit mode;building elements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0-0152-02
0 引言
隨著XBRL的發展以及一系列XBRL技術標準的,XBRL與企業經營活動的結合日漸緊密,基于該環境,本文將連續審計定義為:審計人員在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與被審客戶之間的實時有效連接,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系統生成的基于XBRL的數據信息以及內部控制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連續監控,隨時對企業異常情況進行檢測,獲取實時審計證據,對審計報告隨時更新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實時的審計報告的一種審計模式。
1 連續審計的概念框架
連續審計概念框架是連續審計模式的基礎,只有在明確連續審計概念框架的前提下,才能成功分析連續審計模式所需要的構建要素,才能實現新型連續審計模式的構建。連續審計的概念框架分以下七個組成部分。
1.1 網絡服務器 專用網絡服務器安裝配置被審計單位的實時報告系統。對接特殊服務器使得內部審計師和審計單位連接起來,使內部審計人員審計核查相關的數據庫就可以監視和控制被審計單位專用服務器的運行情況,審計后產生的報告置于單位內部審計師的特殊服務器里,為被授權的第三方提供審核的數據材料。
1.2 審計環境 被審計單位的實時會計報告系統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監控設備持續不斷的運作產生的信息流組成連續審計環境。這些信息流將會被會計系統進行具備時效性的,由此可見,內部審計人員的服務也是隨著時間的更近進行更新的。
1.3 審計業務約定 連續審計業務約定是連續審計當事人之間的合同,業務約定的相關條件和款項主要取決于所提供的服務類型,包括傳統審計部分和連續審計技術兩個方面。
1.4 審計信息系統 連續審計的實際采用完全取決于相互連接的信息系統是否可靠,也就是說審計系統是否是完整的,安全的,有效的,以及可維修護理的。
1.5 安全信息傳輸 得到授權特定信息傳輸具有身份識別功能,能夠保證私密信息不外漏并保持其完整性。確保服務認定水平的圖章或標簽可通過內部審計人員整理隨時更新的審計報告電子版來生成。
1.6 長青報告 長青報告是指只要特定的第三方有需要,連續審計環境殊服務器可隨時生成審計報告供其使用。訪問服務器的時間內審計報告完全是開放的,動態更新的。連續審計報告提供三個層次的保證類型,根據重要性程度和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特定要求而定。
2 傳統連續審計模式比較分析
連續審計模式是連續審計系統整體實現的理論模式,以技術實現為外在邏輯形式,內含審計各要素排列以及審計契約各方關系而形成的抽象邏輯框架。至今為止學術界提出過不少連續審計模式,目前,國際上應用連續審計的模式有以下四種:①Woodroof—SearCy模式;②Rezaee模式;③Onions模式;④ABCAM模式。每一種連續審計模式在精確性、報告方法和實時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具體差別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四種模式通過采用數字、嵌入技術等不同的審計技術實現了連續審計,但是這些模式大多數所采用的審計技術,不可避免的存在不支持XBRL,占用大量系統資源等缺陷,而隨著XBRL財務報告被廣泛的應用,為了適應審計環境的這一變化,就需要一個適應XBRL環境的連續審計模式,基于已有模式的比較研究,論文將嘗試構建一個新型連續審計模式。
- 上一篇:建筑企業運營管理
- 下一篇:學校食品安全教育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