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毒應急預案范文
時間:2024-03-15 11:04: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職業病毒應急預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十二五”期間是我市經濟以風電產業為龍頭,各項綜合經濟實力快速增長的時期,也是我市衛生事業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時期,為充分利用各種政策資源,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提升以防控重大傳染病為主的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根據市衛生局《關于印發市“十二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編制方案的通知》要求,參照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績效考核手冊》和市政府《市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方案及考核評估標準》相關內容,結合我市疾控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以改善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市民健康素質為目的,以實施疾病預防控制等各項業務工作為重點,進一步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注重規模發展與內涵建設并重,努力建立起與我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疾病預防控制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我市疾病預防控制水平。
二、總目標
從我市實際出發,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為主線,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逐步建立一個適應我市經濟發展水平、適應人民健康需求、以政府為主導的疾病預防控制服務體系。到2015年,我市疾控各項業務工作指標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三、業務工作與主要指標
(一)基礎指標
1、加強人力資源建設,科室設置進一步完善。按照衛生部《關于疾控機構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根據我市目前疾控工作實際情況,積極向政府部門申請擴編,至2015年,市、縣兩級能夠在目前編制的基礎上各增加編制15名,從而保證科室的設置能夠按照衛生部疾控機構崗位設置要求在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疫情及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控制、實驗室檢測檢驗與評價、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綜合管理七大類專業崗位上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和工作職責進行合理的科室設置和布局。
2、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疾控體系網絡。進一步延伸現有的縣(市、區)疾控中心、鄉(社區服務中心)、村(社區服務站)三級疾控體系,在城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日益完善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區在疾控工作中的職能作用,逐步形成以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網頂,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為中間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網底的三級疾病控制網絡。建立起全市公共衛生信息網、疫情報告管理網、衛生監測信息網、計劃免疫信息網。實現互連互通,資源共享,為全區醫療衛生單位和社會提供不同層面、不同功能的網絡化衛生信息服務。
3、建立一支以高素質業務學科帶頭人為核心的人才隊伍。中心各業務科配有本科學歷以上人員,各業務科培養1名本中心學科帶頭人和1-2名青年業務骨干,爭取全中心有2名以上業務骨干成為市學科帶頭人,逐步形成一支公共衛生知識扎實、知識面廣、現場實踐經驗豐富又熟悉臨床醫學知識的疾病預防控制隊伍,能夠熟練應對未來多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二)業務指標
1、疾病預防與控制
(1)傳染病預防控制
到2015年,傳染病總發病率與“十一五”期間相比保持持平或下降,醫療機構傳染病漏報率≤2%,報告及時率≥95%,暴發疫情及散發疫情規范處置指數≥0.8,傳染病監測完成率達到100%,暴發疫情調查率100%,疫情報告督導覆蓋率≥60%,網絡直報覆蓋率保持100%。(2)免疫規劃
深入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到2015年,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5%,新生兒首針及時接種率≥90%,規范接種單位覆蓋率≥90%,疫苗接種疑似異常反應監測覆蓋率及規范處置率達100%,適齡兒童建卡建證率≥95%,入托、入學兒童接種證查驗率≥95%,新生兒入網率≥98%,接種監測報告覆蓋率100%,流動兒童接種率≥90%。
(3)鼠疫防治
“十二五”期間,鼠疫防治仍然是我市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面開展鼠疫防治知識宣傳工作,到2015年鼠疫疫源縣及疫源縣毗鄰鄉鎮的群眾、外來務工人員、進出檢疫卡人員鼠疫預防“三報三不”制度知曉率≥90%;市縣兩級鼠防專業人員在省級實驗室培訓率達100%,建成一支業務技術全面,現場處置能力強的鼠疫疫情處置隊伍;所有醫務人員掌握疑似鼠疫的診斷及報告程序,鼠防知識測試及格率達100%;擴大鼠疫動物疫源地監測面積,對距離居住區、工人作業區、水源等較近的動物疫點進行保護性滅源;繼續落實鼠疫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完善《鼠疫應急預案》,做好疫情物資儲備;做好鼠疫菌株管理工作,確保不發生鼠疫生物安全事故。
(4)艾滋病防治
至2015年,我市疾控機構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點覆蓋率達100%;艾滋病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合格率達100%;艾滋病高危人群預防服務措施覆蓋率≥30%;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和病人被隨訪的比 例達10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獲得關懷、支持和服務的比例達100%;艾滋病高危人群檢測結果知曉率≥60%;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配偶或固定性伴的hiv抗體檢測率達到40%。
(5)結核病防治
繼續加強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的發現和治療管理工作,確保新涂陽病人治愈率≥85%;逐步開展耐藥肺結核病人監測、治療和管理工作,降低結核病人發病率和死亡率;到2015年以縣為單位,醫療機構肺結核病人報告率、病人轉診率、病人系統管理率超過95%,結防機構肺結核病人追蹤到位率和病人家屬篩查率超過85%;痰涂片鏡檢室間質量保證體系覆蓋率達100%。
(6)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
在“十二五”期間,市縣兩級疾控部門要逐步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與監測工作,并負責信息的收集、統計、分析和報告工作,對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和慢性病病人規范管理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
“十二五”期間,市級建成一支專門用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隊伍,從事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人員比例≥20%,定期舉行以鼠疫等重大傳染病為主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做到反應迅速、處置有效;進一步完善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預案體系完整率達100%;對應急物品及時進行檢查、補充,應急物品儲備齊全率達100%;按月對當地傳染病譜進行排序,制作疫情簡報,為政府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率、報告及時率、現場調查處理率和及時率達100%。
3、職業病防治與農村飲水工程水質監測
在“十二五”期間,市疾控中心在原有取得2名職業病診斷醫師資格的基礎上,計劃至少培養1名以上人員取得職業病診斷醫師資格,同時積極爭取經費購置職業病診斷設備,取得“職業病診斷機構”資質,開展塵肺、職業中毒等職業病的診斷工作;各縣(市、區)設置職業健康檢查機構,開展接觸粉塵作業、化學物作業、物理因素作業以及機動車駕駛等勞動者健康檢查工作。對我市“十一五”期間已經完成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水質衛生每年進行兩次監測。
4、實驗室檢驗
根據目前各縣(市、區)疾控中心實驗室情況,應盡快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工作人員的引進培養,至2015年,確保實驗室檢驗人員占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20%,以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檢驗能力,保證常規檢驗工作有序開展,并不斷引進新技術,開展新項目,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率,擴大檢測項目范圍。同時積極參加國家和省上組織的實驗室間質量控制,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高檢驗檢測水平。
5、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每年對國際組織和國家確立的衛生宣傳紀念日或重大、重點疾病預防控制期間開展的主要衛生宣傳活動次數≥8次,至2015年,目標人群重點衛生防病知識知曉率≥75%。
6、技術培訓與指導
至2015年,專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率達100%,對下級單位專業培訓率達100%,繼續醫學教育合格率≥90%,專業人員下基層指導人均天數每年≥15天,專業人員指導覆蓋率≥85%。
四、重點項目建設
1、市級疾控中心鼠疫實驗室建設項目
計劃于—20xx年在肅州區郊區建成占地面積8000m2(征地8000m2,建筑面積m2)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生物安全三級鼠疫實驗室,承擔市鼠疫等重大傳染病病原學、血清學檢驗與培訓任務,預計所需項目經費925萬元。
2、職業病診斷項目
“十二五”期間市疾控中心要開展塵肺等職業病診斷工作,按照國家要求必須有高仟伏光機及相關的儀器設備,主要包括進口1000ma拍片透視數字光機、激光洗片機、便攜式肺功能檢測儀等,預計所需項目經費298萬元。
3、市疾控中心檢驗室改造項目
計劃于“十二五”期間完成艾滋病、麻疹、病原細菌實驗室共460㎡的改建工作,建成符合國家生物安全二級標準的實驗室;將微生物實驗室150㎡改建成潔凈實驗室;將理化實驗室590㎡改建成潔凈、恒溫、恒濕實驗室。以上改建面積共計1200㎡,預計所需項目經費360萬元。
五、保證措施
1、深化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明確政府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承擔的責任。重點要圍繞疾控機構職能定位、人員配置標準、機構建設裝備、績效評估及考核標準等,加強市縣兩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規范化建設,增加人員編制和經費投入。
2、加快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優化人員配置。嚴格執行執業資格、崗位準入以及內部考核制度,新招聘的疾病控制專業人員,必須具有預防醫學專業或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并加大研究生學歷人才的引進力度,為建立一個貯備高素質業務學科帶頭人的人才系統打下戰略基礎。強化和完善繼續教育制度,采取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加強衛生應急人員培訓,通過送出去和請進來等培訓學習方式,培養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業務技術骨干。
3、以制度加強業務管理,以考核督促指標完成。將規劃指標按年度進行分解并列入市衛生局《衛生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中與各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進行簽訂,同時由疾控中心分管領導與科室負責人簽訂《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分管領導抓科室,科室抓落實,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明確職責,任務到人。每個季度召開一次中心科主任業務工作會議,由科長匯報工作進度完成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每半年對責任書指標完成情況進行一次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進行通報。
篇2
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著力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體系的綜合能力建設,嚴格按照《海滄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通過各種途徑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技術人員培訓、演練等工作,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隊伍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相應物質的儲備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防范和處理以“呼吸道疾病”、“麻疹”“食物中毒”為重點的各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二、加強基層衛生單位硬件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條件。積極爭取,多方協調各有關部門為區公共衛生綜合樓建設提供方便,促成工程盡早動工,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施工招投標,預計7月底開工,明年底完工。抓緊東孚衛生院病房樓建設,確保其工程計劃能夠如期進行,該項目已通過驗收,正在進行收尾工作。認真做好東孚衛生院醫技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建設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促其盡早動工建設。同時,積極爭取資金,為基層衛生單位添置、更新一批急需的基本醫療器械和必要的搶救設備,以改善其基本醫療條件和公共衛生服務條件。
三、加強衛生隊伍建設,提高綜合服務素質和水平。一是抓好衛生隊伍的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思想素質。二是強化衛生隊伍業務能力建設,進一步建章立制,明確職責,采取多種形式對技術人員的專業業務知識和技能進行強化培訓,使之能夠嚴格按照各項法律法規開展工作,提高技術服務水平。三是通過公開招聘方式充實基層衛生單位的衛生技術人員11名,目前正在進行考核工作。四是做好鄉村醫生的監督管理工作,對鄉村醫師進行必要的培訓,促使其業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五是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衛生行業特點,在醫療衛生單位中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和“情暖醫院,優質服務”活動。
四、加強醫療行業管理,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加強醫政監管,從制度建設上抓好醫療質量管理。嚴厲打擊無證行醫和非法行醫,杜絕個體開業醫開展“藥流”、“人流”、“引產”等非法行醫活動,并匯同計生、技術監督部門開展“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的專項整治活動。切實防范醫療事故,保障醫療安全。今年以來,共取締非法診所17家,沒收藥品器械價值3000余元,凈化了我區醫療市場。此外,配合區委組織部做好干部保健的各項工作。
五、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切實抓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以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為龍頭,把防治呼吸道傳染病、艾滋病、血絲蟲病、結核病等做為工作重點,加強流腦、麻疹、流感、鼠疫、霍亂、病毒性肝炎等各種傳染病的監測、預警和控制工作。認真抓好免疫規劃工作,做好各項常規免疫、強化免疫和查漏補種工作,開展規范化預防按種門診建設的前期工作,提高接種質量和水平,有效控制傳染病的發病率。強化對全區醫務人員有關防治知識和技能的全員培訓,保持傳染病報告渠道的暢通,做好傳染病網絡直報工作并保證直報質量。認真做好慢性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防治工作,積極開展職業病預防及職業衛生防治工作。今年1-5月,共報告乙類傳染病7種154例,報告丙類傳染病4種86例;結核病報告28例,其中初次涂陽病人8例,初次涂陰病人20例,全程督導6例,全程管理2例,對鄉村兩級督導30次。開展鼠疫監測216份、霍亂監測60份、碘鹽監測128份、腸道門診監測31例。同時,布置職業衛生安全危害因素調查,下發企業基本情況調查表180份。
六、堅持依法治理,加強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一系列衛生監督、監測工作,根據區委和市衛生局有關創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制訂《海滄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食品和公共場所衛生工作方案(細化)》,提出整治目標和進度要求,將全區分為五個整治片區,并在每個片區設立了責任衛生監督員和完成的時間進度表。通過電視、媒體、傳單、會議等手段在食品和公共場所經營者及群眾中廣泛宣傳創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和決心;共發放各種宣傳單10000多份,接受相關咨詢4000多人次,召開海滄區食品與公共場所經營業主動員會,使大部分食品和公共場所的經營者了解創建內容及自己的職責,進一步主動配合做好創建工作。今年以來,共出動衛生監督員2000多人次,清理整頓2023家經營單位,有證1967家,無證56家,發證率97.2%,新發衛生許可證1462本、從業人員健康證5970本,其他無證經營單位大部分正在辦理健康證或整改中。
與此同時,繼續抓好“餐桌污染”整治活動,采取經常性與突擊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監督檢查,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食品抽檢、送檢工作。開展以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為中心的專項整治工作和各項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做好食堂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工作,提高餐飲行業管理質量,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對違反衛生方面法律法規的經營單位和個人,依法進行教育、處罰。今年來,共取締無證經營單位92家、制假售假窩點3家,沒收非法經營工具價值5000多元,沒收、銷毀偽劣食品及過期霉變糧食1000公斤,罰沒款人民幣5000元。
七、加強婦幼保健工作,滿足婦女兒童的保健需求。認真落實《母嬰保健法》、《婦女發展綱要》、《兒童發展綱要》,圍繞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開展母子系列保健工作,認真履行區政府下達的計生責任任務,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依法規范各項保健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落實《女工勞動保護條例》,開展女工疾病普查普治工作,提高全區婦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上半年,產前檢查率99.38%,孕早期檢查率94.92%,產后訪視率96.3%。參加系統管理人數596人,系統管理率91.83%,住院分娩率100%,高危篩查率35.5%,高危管理率100%,無孕產婦死亡;全區7歲以下兒童保健率87.14%。已完成第一輪婦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共普查4135人,查出婦科病即給予治療及指導,各種婦科病發病率正在進一步統計分析中。
此外,加大婚檢宣傳力度,改變服務觀念,提供個性化服務。上半年我區共有5人參加婚檢,咨詢23人。
八、繼續加強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確保村民應得利益。大力推行和深化我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對農村合作醫療日常事務管理及監督商業保險運行,及時協調、處理、解決理賠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村民的合法利益能夠及時兌現。今年全區共有72918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基本住院保險,其中海滄鎮50626人,東孚鎮22292人,參保率為95.32%。同時開展農村抗大病統籌保險工作,政府出資為全區100%村民投保,共有7650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抗大病保險,其中海滄鎮50626人,東孚鎮25875人。截止*年6月15日,全區參加基本住院保險的村民中,共有381人次因病住院,報銷醫療費用573318元,抗大病保險的理賠工作也正在進行中。
九、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整體創文明成果。進一步推動我區愛國衛生工作的開展,把愛國衛生工作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實施,召開動員大會,發動各有關單位積極行動起來,共同搞好愛國衛生工作,改善衛生環境,降低“四害”密度。上半年,共投凱素靈粉8噸、DDV0.5噸、氯氰菊酯0.6噸、滅鼠藥7噸、滅蟑螂藥10萬包(盒),效果良好。
認真開展“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普及健康衛生知識。以衛生防病為中心,通過散發宣傳材料、版報、宣傳欄、標語、報刊、廣播、電視、授課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普及衛生知識,讓廣大群眾了解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市民的大衛生意識。據統計,今年來共分發各種宣傳材料30000份,大小標語48條,宣傳欄、板報56期,電視11次。此外,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配合“三下鄉”活動和支持“溫馨海滄”活動,共組織下鄉義診21場次,有10000多人次的群眾熱情參與。
抓好以改水改廁為龍頭的農村愛國衛生運動,整治城鄉結合部,提高生活飲用水質量和改水受益人口數,把改廁任務落到實處,今年全區再建40座公廁,目前正在選址。同時,根據《福建省省級衛生村標準》的要求,積極開展創建農村衛生村活動。
十、推進紅十字會工作,弘揚人道主義精神。認真落實《紅十字會法》和《獻血法》,繼續開展“萬人獻愛心”活動,做好紅十字會人道救助、扶貧濟困、下鄉義診工作、做好“送溫暖”慰問工作。抓好紅十字惠民門診工作,由原來的1家拓展到4家。籌備并開設了2家紅十字博愛超市,繼續組建基層紅十字會組織,使紅十字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今年來共補助急垂危重病人44人次,計87400元,為群眾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同時,積極弘揚紅十字會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為海嘯受災國募集捐款118698.30元。
十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各項安全防范工作。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職責任務,重點抓好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指標的落實,降低食物中毒和餐桌污染現象的發生,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同時抓好醫療、食品的安全規范管理工作,確保轄區人民的醫療、食品安全。督促各醫療單位抓好本單位的各項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出現安全事故。
十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1、繼續按照《海滄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有力、有序、有效地防范和處理以“呼吸道疾病”、“食物中毒”為重點的各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繼續抓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開展艾滋病、血吸蟲病、結核病、麻疹、流腦、流感、鼠疫、霍亂、病毒性肝炎等多種疾病的控制和監測,加強各類傳染病的預警工作,保持傳染病報告渠道的暢通。積極做好慢性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防治工作,認真抓好免疫規劃工作,有效控制傳染病的發病率。
3、加強衛生監督、監測工作。繼續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各項衛生監督監測工作,抓好“餐桌污染”整治活動,開展以預防夏季腸道傳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為中心的專項整治和各項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4、抓好各建設項目的進展工作,確保工程建設如期進行。
5、強化衛生隊伍建設,繼續采取多種形式對技術人員的專業業務知識和技能進行強化培訓,使之能夠嚴格按照各項規程開展工作。同時,進一步充實基層衛生院的衛生技術人員。
6、加強醫政管理,從制度建設上抓好醫療質量關,嚴格各項操作規程,切實防范醫療事故,保障醫療安全。繼續開展醫療市場整治檢查和農村衛生所規范行醫檢查,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杜絕個體開業醫開展“藥流”、“人流”、“引產”等非法行醫活動,及時取締非法行醫,凈化我區醫療市場。
7、繼續推行和深化我區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對農村合作醫療日常事務及監督商業保險運行的管理工作,及時協調、處理、解決理賠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8、抓好婦幼保健工作和計生分工職責的落實,認真落實“一法兩綱”目標,圍繞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開展母子系列保健工作,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依法規范各項保健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開展婦科病普查普治工作。
10、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繼續圍繞夏秋季除四害及其他全市統一行動開展經常性的“除四害”工作,降低“四害”密度。抓好以改水改廁為龍頭的農村愛國衛生運動,把改廁任務落到實處,開展城鄉結合部的整治工作,積極開展創建衛生村活動。
11、抓好紅十字會工作,落實《紅十字會法》和《獻血法》,繼續做好紅十字會人道救助、扶貧濟困、下鄉義診工作、做好“送溫暖”慰問工作。抓好紅十字惠民門診和紅十字博愛超市規范管理工作,繼續組建基層紅十字會組織。
篇3
關鍵詞:全風險;綠色施工;管理
Abstract: As everyone know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tself is a complex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a wide range, a large scale, long period, and th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s also very significant. Compared to other project risk, green construction project b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of green,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the resources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crease of green risk. This pap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reen construction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analysis of green construction, green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on four aspects.
Key words: total risk;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綠色施工風險識別
綠色施工項目中,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都存在著大量的、難以確定的干擾因素,它們與環境之間交叉影響,關系錯綜復雜。風險識別就是要在基本認識建設項目風險的基礎上,列出建設項目的具體活動中存在的全部風險事件,分析各個風險事件的概率大小及其分布規律,確定各個風險事件所可能造成的后果。綠色施工風險識別就是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對綠色施工項目中潛在的風險和客觀存在的風險進行系統的、全面的、綜合的識別,特別要那些影響到施工管理活動“綠色”與否的風險。
結合綠色施工的特點,常用的識別技術和工具主要有:現場調查法、專家調查法、列表檢查法、組織結構圖分析法、危險及操作性分析(HAZOP)、事故樹分析(FTA)和預計危險分析(PHA)等。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綜合運用現場調查、專家訪談、分析組織結構及流程圖等多種方式、方法,一方面依靠感性認識和人的經驗,另一方面通過歸納、整理和分析各種綠色施工項目風險事件的統計數據和記錄資料進行識別。只有識別出了綠色施工項目所存在的各種風險,才能有針對性的深入分析風險,從而找到造成這些風險的根本原因,才能確定采取什么樣的風險管理方法去規避、化解、轉移和消減這些風險及風險后果,從而實現對于綠色施工風險的管理與控制。需要強調的是,風險識別的過程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而是一項經常性的、不斷完善的工作,在項目的自始至終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
2.綠色施工風險分析
2.1組織風險
(1)組織結構風險。施工管理的各個參與方要求建立一種尋求長期合作的伙伴關系聯盟。但是這種組織結構,其內部存在市場和行政雙重機制的作用,主觀上要求合作各方不分彼此,為了共同的目標竭誠努力,而客觀上實際存在著相對的獨立性,利益與沖突難以僅用行政命令解決。尤其是該種組織形式適宜與否,參與方之間相互依存程度怎樣以及合作促進人影響力大小如何都直接影響到這種組織結構能否順利形成且良好的運作。
(2)信任風險。各參與方希望毫無保留的合作,既達到真正綠色施工的最終目標,又爭取在合作中獲取最大效益。但是參與方信用水平不一以及相互了解程度不同,可能會導致相互之間缺乏信任,各參與方會擔心在合作過程中將自己的商業機密或者技術信息暴露給其他方,從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失去優勢。一旦彼此間不信任,各方則會采取一些保護措施或者防范措施,進行有保留的合作,產生信任風險。
(3)溝通協作風險。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無數的信息傳遞和行動配合,但是由于工作人員的素質或能力不一、參與方在認識上的差異、信息渠道不通暢、因信息不對稱產生道德風險和機會主義行為(如虛報、欺騙等)等原因而導致溝通不暢、信息傳遞不完全、協作不力,一旦如此就有可能對項目的順利進行產生危害或風險。
2.2技術風險
(1)施工技術風險。新施工技術不但會產生良好經濟效益,也可以減少工程施工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的統一。但是,采用新式的施工技術,增加了對施工人員技術培訓的要求,也增大管理的難度,比如:逆作施工技術要求設計、施工、監控三者之間密切的配合。那么整個項目進展過程中,工程變更與工程索賠的風險也會相應的增大。
(2)環保技術風險。施工過程中由于環保技術條件的不確定性而引起損失,如污廢水處理流程不夠科學合理、設備或機械尾氣環保技術不成熟以及相關環保技術操作或者管理不當等,都會直接的影響綠色施工項目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
(3)節能技術風險。對于建筑產品本身來說,保溫隔熱施工中的節能效果關鍵在于對墻體、屋面、門窗的作業,若各參與方、各部門、各工序沒有嚴格遵循設計和工藝的技術措施,則可能造成質量問題,影響節能效果。對于施工現場的節能技術來說,若出現新節能技術本身不成熟、節能技術未經充分檢驗等問題,同樣會產生技術風險。
(4)信息技術風險。綠色施工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不但實現了對進度、成本和質量的動態控制,而且各參與方可高效便捷的獲取和處理大量信息,既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又做到了節約與環保。但是這些信息技術不僅僅存在安全性與其本身的風險,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施工管理的過程中同樣有風險。如:遇到黑客或病毒攻擊盜取項目信息所帶來的風險,系統管理粗放帶來的風險,參與方對新信息技術掌握不足引起的風險等。
2.3人員風險
篇4
一、“十一五”衛生工作成就令人矚目
“十一五”時期是我市衛生事業發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衛生系統上下群策群力,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十一五”衛生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衛生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衛生改革發展確立新理念。五年來,衛生系統全面轉變發展觀念,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理念,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衛生問題,統一思想認識,調整發展思路,強化薄弱環節,改革運行機制,全面落實“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各項衛生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二是政府衛生投入大幅增長。五年間,全市衛生總支出24.67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78倍;財政用于衛生事業投入5.68億元,是“十五”時期的6.58倍。爭取各類衛生項目34個,總投資6518萬元,建設改造了公共衛生和基層衛生服務領域的基礎設施,綜合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高。三是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顯著改善。與年相比,人均預期壽命增加3.4歲;孕產婦死亡率降至15.35/10萬;嬰兒死亡率降至12.3‰;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至9.18‰。四是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適度增長。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數1124個,比年增加167個。每千人口病床數3.19張,比年增加0.29張。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3.91人,比年增加0.74人。五是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升。通過三年的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員培訓、技術與管理進一步加強,應對突發事件處置能力進一步提升。衛生系統經受住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突發事件的考驗,出色完成赴川抗震救災防病、食用“問題奶粉”嬰幼兒篩查與醫療救治、省運會等重大活動衛生保障任務。在最關鍵時刻,廣大衛生工作者不畏艱險、不辱使命、舍生忘死,搶救生命、救治傷員、防控疫情,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交出了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市衛生局榮獲年全省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工程先進單位。過去的一年,衛生系統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條主線,強化責任,加大力度,突出重點,開拓創新,五項重點醫改普惠民生,其他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新農合擴面提標使更多的農民受益。新農合籌資標準由100元提高到150元,最高支付限額由3萬元提高到5萬元。年,全市新農合參保人數70.73萬人,參保率96.42%,比上年增加2.47%。統籌基金使用率91.96%,參合農民一次性報賬率為91%,總補償金額9778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9.2%。
(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使百姓就醫負擔減輕。從中心衛生院率先啟動基本藥物制度改革試點,到15個中心衛生院和12個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擴大試點,經歷了探索實踐、總結完善、逐步推廣的過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現已在全市32個鄉鎮衛生院和14個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機構全面實施,提前一年覆蓋10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改革前相比,試點機構門診人均費用下降37.22%;人均住院費用下降15.15%,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報銷比例最高可達95%,大處方、過度用藥和過度治療等現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讓城鄉居民免費享受。一批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穩步推進,完成白內障患者免費手術1174例,唇腭裂手術8例;免費救治兒童白血病12例,實施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免費手術88例;6.48萬名8-15歲兒童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免費為農村婦女開展“兩癌”檢查1.88萬人次;8104名農村孕產婦享受分娩補助,補助金額243.12萬元;農村育齡婦女補服葉酸1.14萬人次;免費婚前醫學檢查1.54萬人,婚檢率達75.28%;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9100座。九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超額完成任務,免費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價值1056.66萬元,建立城市居民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71.70萬份,家庭電子健康檔案18.46萬份;6268名高血壓病患者、1277名糖尿病患者和941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慢性病規范管理;建立慢性病專項檔案1.54萬份;完成農村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1.8萬人、3歲以下嬰幼兒生長發育檢查1.13萬人;為孕產婦開展孕前孕后保健3418人。
(四)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鞏固與完善。建立了公益性管理體制,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和初級保健職能,限制其向單純醫療方向發展。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基本工資實行全額保障。大力推進基層衛生機構建設,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契機,爭取上級項目資金4600多萬元,完成基層衛生建設項目13個,改擴建業務用房1.68萬平方米,添置醫療設備742臺(件)。全市32個鄉鎮衛生院、22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409個村衛生室(所)達到省衛生廳建設標準。加快基層衛生機構人才培訓,培訓在崗鄉村醫生1095人、鄉鎮衛生技術人員156人、社區衛生技術人員388人、全科醫生22人、社區護士17人。選派18名專業技術骨干到基層衛生機構進行技術幫扶,選派50名農村衛生人員到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進修培訓。
(五)公立醫院改革嘗試有益探索。以強化服務為抓手,積極推行臨床路徑管理,全市有5家醫院11個專業開展了29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進入路徑管理病人260例。在8家重點聯系醫院20個病房,開展了“優質護理示范工程”試點工作,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達99%以上,家屬陪護和自聘護工比例明顯降低。醫院內涵建設取得新突破,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先后步入三級甲等醫院行列,新鋼中心醫院、分宜縣人民醫院、分宜縣中醫院先后晉升二級甲等醫院。深入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重點加強了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臨床合理用藥和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圍手術期、醫院感染及臨床用血等安全管理。
(六)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成效明顯。以重大疾病防控為重點,認真落實結核病、艾滋病防治策略,完成結核病初治涂陽病人426例、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2106人份、各類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艾滋病病毒檢測58879人份;現有需管理的HIV感染者及病人54人,管理率為100%。全力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全市報告手足口病例893例,未出現重癥與死亡病例。全面落實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工作,適齡兒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免費接種覆蓋面達100%,五苗常規接種率達99.69%,新增疫苗接種率達95.33%;全市48個預防接種門診全部實現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統率達100%。市、縣(區)疾控機構檢測項目進一步拓展,實驗室檢測能力經省衛生廳考核達標。認真實施“降消”項目和“關愛兒童”項目,保障婦女兒童健康。全面加強鄉鎮衛生院產科服務能力建設,全市所有開展助產技術的鄉鎮衛生院全部達到“母嬰安全鄉衛生院”標準。建立健全了衛生應急預案體系、監測和預警、應急報告、信息、協作聯動、應急處理等機制,院前醫療急救實現了科學指揮,合理調度,有效救治。
(七)衛生行業監管措施更加有效。加大服務要素監管,組織開展了大型醫院巡查、處方點評,加大醫療服務信息公示和合理用藥監測。加大藥品招標監管,推行網上統一藥品招標采購,年,全市醫療機構網上采購藥品1.46億萬元,讓利患者8672萬元。加大食品衛生監管,全面推進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認真落實餐飲單位現場衛生監督公示制度,切實保障食品衛生與安全。出動衛生監督人員6675人次,檢查單位5989家,限期整改192家,實施行政處罰4家。加大臨床用血監管,定期開展采供血機構執業檢查,血液安全得到保證。全市無償獻血2.53噸,比去年增長13%,成分輸血占臨床用血比例達99%。加大醫療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查處無證攤點及非法行醫案5家,銷毀各類違禁健康相關產品580公斤,價值4.5萬余元,非法行醫得到有效遏制。
(八)其他各項工作富有成效。一是中醫藥事業穩步發展。新增中醫特色專科6個,培訓中醫藥人員542人,完成中醫類別全科醫師崗位培訓18人,推廣“簡、便、驗、廉”的中醫藥適宜技術30項。分宜縣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通過省衛生廳組織的考核驗收,渝水區被評為全國中醫藥社區衛生工作先進區。二是學科與人才建設全方位推進。6個市級領先學科經驗收達標。各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梯隊已經形成。醫藥衛生科技迅猛發展,年經市科技局批準立項的衛生科研項目82項,通過鑒定26項,9項衛生科技成果獲市科技進步獎。三是創業服務年活動有亮點。啟動“牽手企業”行動,開展了“幫企業助發展,幫企業解難題,送政策進企業,保權益促和諧”等四項服務。組織75名醫療衛生專家與72名企業家結成服務對子,為企業家提供診療優惠待遇、開展醫療保健服務、協助辦理診療手續,提供衛生保健咨詢。完成招商引資項目21個,實際進資2.4億元。四是行業作風建設有長足進步。組織開展了衛生行風專項治理、衛生行風大家評、醫德醫風示范科室、醫德醫風示范崗位等評選活動,引導醫務人員爭做人民滿意的醫務工作者。出臺了商業賄賂不良記錄、收受“紅包”或“回扣”處理、效能告誡及問責等規章制度,用制度規范從業人員服務行為,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滿意度有新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歸功于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歸功于全市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無私奉獻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衛生局向關心、支持衛生事業發展的各級黨委政府,向立足本職、勤奮敬業、忠誠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全市衛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現在:衛生資源配置不夠合理,城鄉之間發展不協調,結構矛盾突出;公立醫院基本建設負債較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完善,補償政策落實不到位;醫患關系不夠和諧,醫療糾紛和“醫鬧”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和困難,需要我們認真分析梳理,切實抓好解決。
二、科學謀劃“十二五”
衛生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通過8-10年努力,實現人均期望壽命80歲”的目標,賦予了衛生部門重大使命。我們要把綜合反映衛生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人均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以及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作為“十二五”衛生規劃重要指標,堅持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統領,加快推進各項衛生工作科學發展,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一)明確發展目標。“十二五”期間,衛生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到年,初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科學,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顯著增強,居民個人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8歲,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低至11‰和13‰,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20/10萬以內。
(二)認清發展形勢。我市正處于快速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時期,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生產生活方式變革迅速,衛生問題更為復雜。傳染病危害依然嚴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威脅不斷加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食品藥品安全問題、職業病危害時有發生,給人民健康帶來嚴峻挑戰。群眾對健康的期待和對衛生服務的需要越來越高,對保障制度和服務水準的改善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尚未根本解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任務繁重,機遇與挑戰并存。在衛生發展的內部結構和發展方式上,仍不同程度存在重治療、輕預防,重規模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輕精細化管理和機制轉換等問題,因此,衛生工作的服務理念、服務模式、服務范圍也必須作相應調整和改變。
(三)理清發展思路。新余是全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試點城市。如何統籌城鄉衛生事業協調發展,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必須付諸行動,必須加快“四個轉變”。一是轉變發展方式。加大衛生資源統籌力度,增加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服務投入、重點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中醫醫療服務、重大疾病控制等薄弱環節,不斷縮小城鄉之間、人群之間衛生服務和健康水平的差異。二是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協調統一的醫藥衛生管理體制、科學合理的衛生投入機制、高效規范的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完善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兼顧公平的監管機制,促進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三是轉變服務模式。從偏重治療向健康促進轉變,從注重個體服務對象向家庭和社會群體轉變,服務內容由專科向更加注重全科轉變,建立起涵蓋每個生命周期的連續模式。四是轉變人才觀念。發展衛生事業,必須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依靠人才和科技上來,把培育高素質衛生人才放在優先位置,抓住引進、培養、使用等關鍵環節,努力建設一支數量足夠、素質精良的衛生人才隊伍。
三、扎實做好年各項衛生工作
年是“十二五”規劃起步之年,也是完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任務的第三年。年,全市衛生工作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全省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讓群眾“得病有保障、看病更便捷、平時少得病、治病少花錢”四個目標,推進五項改革,提升五大能力,做好五項重點工作,為“十二五”規劃開好頭、起好步。
(一)繼續推進五項重點醫改,著力解決醫改重點難點問題
1.完善相關政策,健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我市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雖然實現了全覆蓋,但新情況、新問題也有所暴露。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抓好“四個落實”。一要落實經費保障政策。省財政下撥的80%基本藥物零差率補助經費,要及時下撥到基層醫療機構,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要做好溝通和協調,積極爭取縣(區)財政部門的支持,落實衛生投入政策,確保補償資金及時足額到位。二要落實采購配送政策。省衛生廳在采購平臺建設、招標投標規范、供貨配送、電子監管等有明文規定。我們一定要按省里的要求,堅持省級統一招標采購,保障基本藥物的質量,合理有效降低采購價格。積極探索價量掛鉤新模式,一次完成采購全過程,降低采購成本,促進基本藥物生產和供應。落實藥品配送責任主體,加強監管和服務,確保配送及時到位、方便可及。三要落實醫保報銷政策。基本藥物要全部納入醫保“三張網”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提高15個百分點。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門診統籌,推進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合理控制服務成本。四是落實配備使用政策。衛生行政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規范醫療衛生單位和醫務人員的用藥行為,加強使用基本藥物管理,引導群眾按需使用基本藥物,確保基本藥物的合理配備使用。要嚴格執行基本藥物使用管理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非目錄藥品品種數量和銷售金額嚴格控制在30%以內。非目錄藥品要嚴格執行招標采購、零差率銷售,嚴格執行醫保報銷補償等相關政策和規定。各地要及時總結基本藥物制度改革經驗,積極探索創新,通過綜合配套改革,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人員編制、財政補助、機制轉變和績效考核等政策,切實把藥品費用負擔降下來,真正讓老百姓得到基本藥物政策的實惠。
2.以強化內部管理為重點,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要按照“上下聯動、內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則,采取“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先易后難、邊試邊推”的方式,積極推廣較成熟、見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服務措施,讓人民群眾盡快享受到公立醫院改革實惠。
一是抓好市中醫院改革試點。探索建立以理事會等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確在重大事項方面的職責,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的權力運行機制。落實公立醫院獨立法人地位,擴大用人自,強化具體經營管理職能和責任,增強公立醫院的生機活力。二是優化公立醫院結構布局。組織編制年新余市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各級各類公立醫院的類別、數量、規模、布局、結構、功能定位和大型醫療設備配置標準,避免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按照“控制總量,優化增量,盤活存量,改善結構”的原則,限制老城區新增醫療機構,新增衛生資源向新城區轉移,向社區和公共衛生服務轉移,向康復、精神病防治、老年病防治等領域拓展。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促進民辦醫院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三是強化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擴大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推進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付費方式改革。大力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加強醫院臨床護理管理,簡化門急診和入、出院服務流程,推行預約門診、檢查結果互認等便民惠民措施。逐步推進醫院全成本核算與控制,強化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次均住院費用和平均住院天數等指標考核,維護公立醫院公益性質。四是完善公立醫院收入分配制度。結合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建立以服務質量和崗位工作量為主的綜合績效考核和崗位工資制度。通過提高待遇、多點執業、建立規范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完善職業發展條件、改善執業環境等多種措施,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五是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開展縣級醫院與城市三級醫院遠程會診系統建設試點,實現遠程會診、遠程診斷、遠程檢查、遠程教育和信息共享。建立與區域衛生信息系統相銜接,以電子病歷建設和醫院管理為重點的醫院信息化網絡,推進電子病歷試點工作,三級醫院電子病歷數據庫建設率達到40%。
3.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提高基金監管運行水平。隨著新農合保障范圍擴大和保障水平提高,農村居民醫療服務需求逐步釋放,新農合基金的運行和支出壓力隨之增大。因此,必須加強精細化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有效運行。一要完善補償模式。堅持以大病統籌為主,積極探索門診補償與住院補償有效銜接的補償模式,要在統一起付線、統一封頂線、相對統一補償比、統一補償辦法、統一門診大病(慢性病)病種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統一基本用藥目錄的工作,提高實際補償比和保大病能力。二要改善監管手段。加強醫療服務行為監管,查處不合理收費、不合理檢查,嚴格控制醫藥費用增長幅度。要積極防范基金風險,加強基金的籌集、撥付、存儲、使用、內控等各環節的監管和運行情況分析。
三是推進網絡“直報”。加快新農合信息系統建設和使用步伐,抓好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費用網絡“直報”,確保統籌基金使用率和參合農民一次報賬率分別達到85%、90%以上。各地要確保新農合管理部門、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以及相關部門之間的網絡連接,實現網上在線審核結算、實時監控和信息匯總,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要大力推廣救助對象住院新農合補償與醫療救助補償的“一站式”服務模式,逐步實現不同醫療保障制度間人員信息、就醫信息和醫療費用信息的共享。
4.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群眾就醫看病提供方便。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核心,就是要解決基礎設施、人才隊伍、體制機制等制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的瓶頸。作為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只要各級政府有決心,保證足夠的投入力度,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人才隊伍建設與體制機制改革是難點所在,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今年我們要重點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基層衛生人才培養。繼續實施為鄉鎮衛生院定向培養醫學生和招聘執業醫師計劃,開展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和基層衛生人員定期崗位培訓。加大對口支援力度,從二級以上醫院選派一批專業技術骨干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技術幫扶,從基層醫療機構選派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到二級以上醫院進修培訓。二是抓好基層衛生綜合配套改革。認真貫徹《江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的意見》,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實施績效工資,落實績效考核。建立有效的責任、競爭、激勵機制,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動轉變運行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發揮好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診療常見病、多發病的功能。三是抓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項目主管部門和單位要落實項目建設責任,抓好項目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要盡早落實配套資金,加強項目監管,及時跟蹤項目進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的困難與問題,確保項目按進度、高質量完成,早盡發揮項目效益。
5.強化責任與管理,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一項惠及城鄉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內容多、覆蓋面廣、工作量大。我們必須按照項目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加強督促檢查與考核,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完成。一是抓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完成兒童白血病免費救治8例、先天性心臟病免費救治113例。按照長效機制管理的要求,繼續抓好“光明•微笑”工程免費治療手術。繼續對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給予補助,為農村適宜婦女免費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為農村婦女免費進行宮頸癌、乳腺癌檢查。實施艾滋病母嬰阻斷項目,有效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二是抓好城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為載體,免費為社區居民提供價值720萬元公共衛生服務,為居民建立規范電子健康檔案,確保建檔率達60%以上。強化以高血壓、糖尿病為重點的慢性病規范化管理,努力把基線調查工作做實,把健康宣傳工作做廣,把隨訪工作做精,把防治措施落實到位。三是抓好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重點為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病患者建立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建檔率達到30%。繼續為0-3歲嬰幼兒提供免費生長發育檢查、孕產婦免費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
四是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制定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辦法,明確任務指標、考核標準、考核程序和資金監管等。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全面考核與重點考核相結合、日常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單項考核與綜合考核相結合、機構考核與服務考核相結合的考核辦法,準確、合理地評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績效情況,并將考核結果與補助經費掛鉤。
(二)推進新一輪服務能力建設
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質量與水平第一輪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成效顯著,市衛生局受到省衛生廳的表彰。但與人民群眾對衛生服務能力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衛生基礎還不夠完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仍然薄弱,尤其在人才、技術和管理方面有所欠缺,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堅持不懈常地抓下去。根據省衛生廳的部署,市衛生局決定再利用三年時間,實施新一輪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工程,在繼續抓好房屋、設備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內涵建設,突出以人才、技術和管理為重點,全面提升五項衛生服務能力。一是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拓展疾控機構實驗室檢測項目,進一步提高檢測能力;推進醫療機構疾病控制工作達標建設,進一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加快衛生應急能力建設,啟動建設新余市衛生應急指揮系統,改善醫療急救設備設施條件;加強公共衛生人員規范化培訓和關鍵技術培訓。二是提升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優先建設發展縣級醫院,鞏固、提升已達標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積極探索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鄉村衛生組織的服務功能,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率。加快適宜技術、中醫藥技術推廣與人員培訓,全面完成基層衛生人員培訓任務。三是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繼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100%的城市街道并達到三星級標準,6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到二星級標準。進一步規范社區首診、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轉變服務方式,積極開展巡回醫療、上門服務和主動服務。四是提升城市醫療服務能力。加強省市共建學科、市級醫學領先學科、專病專科建設,形成管理科學、服務精良、技術先進、設備完善的專病專科群體,急危重癥和疑難疾病診治水平進一步提高,住院病人外轉率進一步下降。五是提升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加強衛生監督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監督執法水平,衛生行政許可案卷和衛生行政處罰案卷合格率達到80%,快速檢測設備配備、使用率達到60%。
(三)做好五項重點工作,促進衛生工作全面健康發展
第一、切實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防止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與流行。一是抓好重大和重點疾病防治。抓好鼠疫、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監測,提高監測質量。加強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提高傳染病網絡報告質量,及時有效處理傳染病疫情。切實抓好艾滋病防控工作,認真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強化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干預措施。繼續推進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保持策略覆蓋率100%,確保新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率70%以上、病人治愈率85%以上。實施“慢病綜合干預示范區創評”策略,加強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重性精神疾病防治。二是抓好國家免疫規劃工作。加強疫苗管理,規范接種服務,做好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報告與處置工作,強化疫苗流通和冷鏈運轉管理,確保疫苗接種工作安全有效。三是加強婦幼保健工作。以“婦幼安康工程”為總抓手,認真開展“兩綱”終期評估,建立危重孕產婦監測和孕產婦死亡評審制度,推行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創建兒童保健示范門診,兒童保健門診規范化建設達標率達到40%。繼續抓好婚前醫學檢查,出生缺陷發生率控制在12‰以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負責人規范化培訓率達到40%,設備配備率達到50%,以縣為單位產兒科關鍵技術培訓率達到90%。四是強化衛生應急工作。加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充實衛生應急隊伍,改善衛生應急裝備,開展衛生應急培訓和演練,推進衛生應急工作社區(鄉鎮)示范點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五是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繼續開展衛生城市、衛生鄉(鎮)村、衛生單位創建工作。突出農村改廁和水質監測、健康教育和促進重點,積極開展城鄉愛國衛生運動,強化病媒生物控制,提高廣大群眾健康素養,促進疾病預防控制。
第二、全面加強衛生監督工作。理順食品監督管理體制,抓緊移交餐飲監管職能,重點加強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和信息管理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組織開展創建食品安全先進縣(區)工作,加快推進基層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網絡建設。切實做好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和鑒定的監督管理。加強放射衛生、飲用水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學校衛生和傳染病防治監督,維護社會公共衛生安全。加強醫療執法監督和采供血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行為,整頓和規范醫療服務市場。
第三、強力推進學科與人才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學科與人才必須同時抓,“兩個輪子”必須一起轉。在人才建設方面,要抓好五大衛生人才工程實施,按照《年新余市衛生人才發展規劃》,組織實施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創新人才及學科團隊建設工程、農村衛生人才培養工程、公共衛生人才推進工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程,統籌推進各類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衛生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在學科建設方面,要重點扶持省市共建學科、市級醫學領先學科和特色專病專科建設,打造一批服務品質高,群眾口碑好的優勢學科。在醫藥科研方面,要加快研發能力建設,引進一批先進技術項目和最新診療技術,向基層推廣一批適宜醫療衛生技術項目,不斷提升衛生科技創新能力。
第四、抓好醫療安全和質量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是醫院工作永恒的主題,也是醫院一切工作的核心。我們務必高度重視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群體意識,明確自己的使命,對病人極端負責,對工作嚴肅認真,對技術精益求精,養成人人講求質量、人人注重安全的自覺性。要深入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院、科兩級質量管理體系,從環節質量入手,加強全員、全過程、全部工作質量的管理,建立并落實醫療質量管理的定期檢查、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報告和告誡談話制度。加強等級醫院動態管理,鞏固評審成果,促進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管理和醫療質量持續改進。開展大型醫院巡查,重點檢查醫療機構是否接受政府指令,完成突發公共事件緊急醫療救援工作以及其他公共衛生任務。是否承擔與基層醫療機構對口協作任務,是否積極開展義診、醫療服務下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醫學教育和培訓等方面工作,作為考核醫院公益性的重要指標。在民營醫院開展“規范服務行動”,加強民營醫院監管,引導民營醫院健康發展。繼續開展“醫療質量示范科室”創建活動,加強科室管理與建設。認真貫徹《獻血法》和《血站質量管理規范》、嚴格血液質量與安全管理,大力推進無償獻血和臨床合理用血。
第五、加快中醫中藥發展。建立健全有利于發揮中醫藥特色的體制、機制和投入政策,促進中醫醫療機構可持續發展。在公立中醫院改革試點中,推進中醫臨床路徑的實施。強化中醫醫院管理,深入開展中醫醫院管理年活動。加強農村和社區中醫藥工作,鞏固分宜縣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渝水區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創建成果。開展基層常見病、多發病適宜技術推廣,推進中醫“治未病”工作開展。加強中醫藥文化內涵建設,加大中醫藥知識宣傳普及力度。
統籌做好其他工作。第一、深入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為鞏固提升機關效能年和創業服務年成效,根據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衛生局決定年在全市衛生系統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各地各單位要按照活動內容、工作步驟和有關要求,扎實開展發展提升年活動。一是著力提高依法履職的能力和水平。要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權限、法定職責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深入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公開,正確處理依法依規辦事和創造性工作的關系。二是著力提高高效辦事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快完善和規范機關效能建設各項制度,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改進服務方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整治各種影響機關效能、損害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三是著力提高破解難題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抓住機遇,用好機遇,乘勢而上,攻堅克難,以創造性的工作爭取突破性進展,破解影響和制約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四是著力提高抓落實的能力和水平。要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衛生工作政策轉化為推動本部門本單位科學發展的具體措施,并一以貫之地真正落到實處。同時,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嚴格要求,強化督查、健全機制,協調推進,確保全市衛生系統提升服務年活動深入開展。
第二、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抓好公開承諾、領導點評、群眾評議等工作,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風氣。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推進風險崗位廉能管理,加強“三重一大”制度及財務管理“三項制度”的監督檢查。繼續開展“醫德醫風標兵”評選活動,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要以“衛生行風大家評”為載體,加強對醫務人員服務質量和服務行為的動態監督。加強網上藥品采購和藥品使用的監督,推進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工作。
- 上一篇:微生物的培養步驟
- 下一篇:高新技術企業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