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的制度體系范文

時間:2024-03-14 17:1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建設生態文明的制度體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建設生態文明的制度體系

篇1

關鍵詞:張家港市;生態文明;長效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0027703

1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概述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態,體現了人類文明發展理念的重大進步。其基本理念是要求人類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和諧構建人與自然的關系,主要表現形式有生態經濟、生態意識和生態實踐三個方面。黨的“十”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戰略布局,開啟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

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人與自然關系不斷演變的歷史,其發展和變化折射了人類文明的更替和變遷[1]。始于18世紀的工業文明,工業化過程極大地解放和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生產關系變革。其主要以人征服自然為重要特征,強調用科技手段戰勝自然,從自然掠取更多財富。在此過程中,西方發達國家走的是先浪費后節約、先污染后治理的現代化發展道路[2]。然而,對我國而言,一方面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無法支撐我國再走西方發達國家老路,人們必須給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生存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作為負責任大國,我國需要遵循全球一體化下的國際行為法則,不可能再走“三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和低產出)的發展彎路、老路。現階段,生態文明、生態保護、低碳可持續發展等已成為全球發展關鍵詞,可持續發展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的重要砝碼,綠色發展也已漸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

生態文明建設要取得實效,完善的制度體系是保障。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包括在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各項引導性、規范性和約束性的規定和準則[3]。其并不是單一、分散和獨立的政策工具的簡單設計,而是體現在與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互為促進,互為保障,互為作用,互為協調過程中形成的有機的制度體系[4]。對如何設計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十八屆三中全會立足于“源頭-過程-后果”全過程,闡述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構成包含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作為中央的最高指導文件,為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國內一些專家學者從具體實踐的角度,提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應建立包含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環境保護和考核評價在內的制度體系[5,6]。從系統長效管理出發,本研究認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應包含頂層設計、運行保障系統和約束機制三方面內容,其概念框架見圖1。具體思路為:借鑒壓力-狀態-響應(PSR)結構模型和管理學中長效管理機制(通常由運行機制、動力機制和約束機制構成),構建生態文明長效管理制度體系概念框架。其中PSR模型為聯合國經濟開發署所建立,是評估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模式之一,體現了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7,8]。首先,環境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其管理成效直接影響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因而首先構建環保內循環,即遵循“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環境保護管理理念,進而設定有關政策規定,這部分將起到“固本清源”的作用,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內源動力。隨后,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外循環。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為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提供和諧的生態環境。只有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才能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立足于“頂層設計-運行保障-約束反饋”的動態長效管理原理,構建生態文明長效管理制度體系。并設想通過“內循環-齒輪”轉動帶動“外循環-齒輪轉動”,同時外循環齒輪轉動慣性又作用于內齒輪,給其提供慣性儲放動能,從而保障生態文明管理制度體系長效穩定運行。

2 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建設存在問題分析

張家港市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視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系列先行先試并具影響力的成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現階段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邊際效應正面臨著不斷遞減的嚴峻局面。外部面對日趨激烈的城市間綜合能力競爭壓力,內部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一些結構性、復合型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環境趨緊的矛盾仍然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長效管理制度體系,以期有效破除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發展瓶頸,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當前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還不完整且不系統,突出表現在:一是體系本身存在不足。該市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在不斷實踐中形成的,以實際解決問題為導向。這就容易造成在理論認識方面銜接不到位,缺乏對制度頂層的系統性設計。另外,現有制度體系間缺乏層次感。某些制度往往只是孤立地應用在具體的項目或者環節中,不能夠跟體系中其它部分保持有機聯系,較難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系統組合優勢。二是組織領導機制不健全。雖已出臺《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職責》,但實際操作中領導小組工作實效還有待進一步拓展和強化。表現在領導小組機構職能與效能不相符合,尤其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上,難以真正做到有效協調,較難發揮承上啟下的中樞紐帶功能。三是政績考核缺乏可持續性。張家港市已出臺了鎮(區)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生態環境責任審計辦法。但實施中將面臨生態資產底帳及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耦合關系不清晰,從而將直接影響選取的考核指標的科學性和代表性,進而影響考評結果的合理應用。四是監管體系存在薄弱環節。一方面張家港市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地方規定和辦法尚不健全,另一方面,環境法律法規實施力度不夠(企業違法排污屢禁不止)、執法隊伍能力與素質有待提升等。五是社會參與機制存在短板。作為監管重要一極的社會組織監督,缺乏成長空間。張家港市公眾參與環境治理仍處于在政府倡導下的配合性參與。

3 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建設長效制度體系設計

針對張家港市生態文明管理制度體系的不足,依據已構建的概念框架(圖1),對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建設長效管理制度體系進行了設計。

3.1 環境保護內循環體系

(1)“源頭嚴控”。環境問題本質上是發展問題,要將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化科學決策制度,力求從源頭上減少環境問題。一是完善項目審批制度。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強化項目環境準入制度,認真把好新建項目準入關,嚴格執行相關環保評估審批制度,堅決限制高能耗、重污染產業的發展。二是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按照上級有關生態紅線區域管護要求,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2)“過程嚴管”。借力新《環保法》,實行最嚴厲的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環評、環境信息公開及舉報制度。如蘇州市出臺了《蘇州市舉報違反環境保護法行為獎勵實施細則》,明確規定群眾舉報環境違法案件,提供案件線索,環保部門將公開受理、承辦、查處。建立健全與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環境保護管理決策相一致的環境政策,如完善綠色產業發展機制,建立立體式、全方位的環境監管網絡。探索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并積極推動交易試點工作,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實現優化環境容量和資源配置雙贏。

(3)“后果嚴懲”。建立環境損害評估制度,做到處罰有科學依據。相比早前的指標體系,最近出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目標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對指標的評價都更加注重對指標變化的量化。但張家港市對生態環境考核,因生態資產“家底”不清,存在量化科學性不足的困境。建立嚴格問責機制,使各級領導干部始終繃緊環境安全這根弦。

3.2 生態文明建設外循環體系

3.2.1 加強頂層設計

做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需要專門的設計機構。目前中央已將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統一起來,成立了中央經濟制度和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專項小組,便于統籌、協調、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從領導和謀劃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要求看,張家港市迫切需要強化和更新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的職能(建議將小組辦公室設為常設機構),使其有能力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關聯性出發,從全局上把握生態文明建設進程。特別地,需強化運用系統思維,加強制度系統化設計。盡快解決制度碎片化現象,促進各種規章制度之間合理銜接、協調和配合。在此過程中,加強與相關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不局限于與中國生態文明研究促進會的合作),打造高層次智庫,充分利用其科技和智力資源來指導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建設制度設計。此外,構建基于“一張圖”的規劃管理體系,強化規劃之間的銜接,切實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目前張家港市正在開展多規融合工作,建議在此基礎上,配套形成相應的規劃后評價制度,對規劃的執行效果及時評估。

3.2.2 完善運行保障體系

建立生態文明管理制度的核心是遵循生態系統系統性、整體性和最小化政府運行的部門性、分割性。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機制。張家港市生態文明建設要素由不同部門來管理,缺乏整體性和協調性。迫切需要構建明確高效有力的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機制。建議根據本市現狀,可以將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的相關職能進行重組,并入已有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統領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二是完善生態經濟制度。繼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經濟活動的綠色化進程。重點是推進節能減排,提高資源節約利用效率。完善生態補償制度。引入市場化機制,制定體現河道、山體、濕地等生態要素價值變化的生態補償政策。健全生態投入機制。利用市場規律,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通過財政補助、以獎代補、BOT/BT等多途徑,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逐漸形成多元化投資融資長效機制。三是健全社會參與機制。完善生態文明教育機制,強化從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的全方位生態教育體系,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普知識和價值取向,增強全民的生態意識自覺。加大培育環保非政府組織(NGO),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和扶持其發展,充分發揮其在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非營利性監督方面的作用。四是落實生態法律法規制度。法律的有效執行是生態保護的屏障。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行政措施、辦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3.2.3 建立綜合評估考核制度

一是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制度。盡快建立張家港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耦合關系,對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完善評估考核的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民意調查、市民評議等方式,把群眾感受及評價納入評價體系,使考核結果更加體現民意。二是逐步推行綠色GDP核算和考評,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力促領導干部追求社會全面發展的政績,真正把生態文明建設落到實處。三是健全生態文明建設激勵機制,強化考核結果的應用。出臺相關細則,明確獎懲的依據、標準和程序,尤其注重加強領導班子實績的分析、評價,加大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分量。四是高度重視生態文明道德對社會公眾的規范和約束作用。精心培育尊重生態文明光榮、破壞生態文明可恥的道德風尚,在全社會盡快形成依法維護環境權利,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的現代公民意識。

參考文獻:

[1]

戴圣鵬. 文明觀研究[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徐曉霞,鄭紅莉. 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時代背景及其重要意義[J].經濟研究導刊, 2013, 193(11):267~268.

[3]夏 光. 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J]. 時事報告, 2013(12).

[4]王麗娟. 生態文明必須依托制度建設[N]. 南方日報,2013-2-4.

[5]周馮琦. 生態文明重在制度建設[J].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3,508(13).

[6]趙建軍. 制度體系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軟實力”[EB/OL]. [2013-12-9].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篇2

2008年5月國家環保部下發了《關于開展生態文明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了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的6個市縣,并同時印發《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意見》,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指導性要求。此后,第二批、第三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陸續開展,這一系列文件的出臺標志著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盡管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廣泛推進,但其建設程度如何衡量和評估仍無明確規定,缺乏一套統一的指標體系。我國對生態省、市、縣建設已經頒布了相應指標,但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市相比,內涵更為豐富,目前國內許多地區已經嘗試構建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這為本文研究提供了許多前期成果和資料。本文在充分考察和借鑒國內各省市政府及學者對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構建的實踐經驗、研究報道的基礎上,闡釋了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特征和其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采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了 包含4個準則層、37項指標的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并在該體系下對深圳2001~2010年時序數據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2009年截面數據進行了測算,得到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歷年變動趨勢和我國4個主要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比較研究結論,驗證了本文構建的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1評價體系的構建特點、原則與思路

1.1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特點2009年9月北京林業大學了我國首份省級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天津和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排名均處前列,按報告劃分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6種類型,北京、上海、天津均屬社會發達型,東南沿海省份則屬于均衡發展型,這兩種類型的共同特點是地區經濟總量和人均值較高、經濟比較發達、城市化率高、社會發展程度普遍較好[4],即經濟發達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其他地區已經發生明顯分異,經濟發達城市亟需一套更具針對性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研究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指標,應從其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特點出發:(1)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較國內地區,水平更高、進程更快,已進入到相對高級階段,因此雖然指標設置帶有一定的普適性,但指標值應嚴于其他城市要求。(2)經濟發達城市的經濟總量和人均量都達到較高水平,對其生態經濟方面指標的考核應更側重產業結構、資源績效、科技創新方面的考核,充分突出個性,如“人均GDP、恩格爾系數”等生態市評價的常規指標在本文評價體系中并未列入。(3)生態環境類指標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硬實力,特別是污染減排、環境質量方面的指標應考慮國際通用或國家要求,順應國際、國內發展形勢。而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反映其“環境—經濟”關系的庫茲涅茨曲線即將或預期走向拐點,生態環境類指標較之國內其他城市通常優勢明顯,因此其更注重生態文化和生態制度等軟實力建設,在其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中對這兩方面的指標設計應更為慎重。

1.2指標選取的原則(1)共性與特色相結合原則。在選取國內外普遍涵蓋且有實踐意義的指標的同時,突出經濟發達城市特點,形成這一類型區域評價的特色。(2)繼承與創新發展相結合原則。保留傳統的國家、各部委及其他省市已有的“科學發展觀”、“生態市”等指標體系中的精華指標,并對相關指標和相關標準予以提升,并針對生態文明的特有內涵提出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的指標。(3)可實踐性與前瞻性相結合原則。既要考慮指標、標準值的要求在目前的社會水平和技術水平下可以實現;又要預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使指標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4)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原則。既要考慮理論上的完備性、正確性,又要避免指標簡單羅列和過度相關導致重疊;同時,指標應具備可操作性,既要具備可約束性,即要有社會動員能力,又要具備可分解性,可從城市層面分解到行業、企業、社區、家庭各個層面,此外指標的可考核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也要兼具。(5)分步實施和分段評估的原則。在建設生態文明城市過程中,通常將生態文明城市戰略目標分階段來實施,因此在具體的應用中指標應便于設置分布實施目標,并實施分階段評估。

1.3指標設計的基本思路本文中將生態文明建設分解為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建設和生態制度保障4個方面。其中,生態經濟是環境和經濟協調的根本體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生態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外在體現和物質保障;生態文化通過文化理念影響社會行為,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動力;生態制度是對生態文明建設在法律規范、管理體制方面的保障。因此,本研究從上述4個方面歸集各類指標,并遵循如下設計思路:(1)按照內在邏輯對四大類指標進行設置。生態經濟類指標以資源、能源節約和產業綠度為核心,并提出生產力的先進性和科技貢獻;生態環境類指標以“壓力-狀態-響應”為內在邏輯[5],重點評估環境要素、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情況;生態文化類指標以“意識-行為”為邏輯,重點反應公眾對于生態文明意識的認同;生態制 度則考察了現行相關的7項主要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2)按照指標性質將評價體系分為四層。頂層為目標層,即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第二層為準則層,包括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指數;第三層和第四層為指標層,第三層是對準則層的分解和延伸,主要反應結構變化情況,第四層即為具體指標,將第三層指標進一步細化到可操作的層面。(3)按照指標特征將指標分為控制型、預期型和引導型指標。控制型指標是通過一定工程、項目、制度的實施在一定時期應達到的約束性指標;預期型指標是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時間推移等其他因素的變化,單純從客觀上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難以控制的指標;引導型指標是指難以量化或量化意義不大,但從長期來看,指標的規定是具有行為引導意義的趨勢性指標。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案例中僅涉及經濟發達城市歷史和現狀對比情況,對具體城市未來某時間段的控制型指標數值確定并未討論,所有類型指標均僅進行了用于數據歸一化的高低值確定分析。

2評價體系與評價方法

2.1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目前,我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數量基本介于20~40項之間,大部分均從國家生態市指標衍生而來,如張家港市30項指標中有11項,無錫市42項指標中有15項,昆山市37項指標中有19項,吳江市37項指標中有15項指標與生態市指標相同。本文梳理、比對了生態市指標和其他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體系中相關和差異性指標,按前文所述的指標設計特點、原則、思路,基于AHP法,構建了包括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制度4個準則層,涵蓋18項控制型、5項預期型和14項引導型,總計37項單項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詳見表1所示。

2.2指標的歸一化處理與權重的確定表1中各個指標量綱不同難以直接進行評分比較,本文依據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城市1990~2010年各指標變動區間和未來規劃目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6~7],確定了上述各項指標的高低值,其中涉及經濟類數據按不變價調整,采用歸一化方法進行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設第i個指標的原始值Xi的對應的高值水平為Mi,低值水平為mi,則歸一化后的指標為Ri,對不同性質的指標歸一化公式為[8]:其中Cij表示評價某項評價目標時,第i個指標的重要性對第j個指標的重要性的比值,一般采用1~9標度法表示Cij的值,Cij的取值從1/9到9依次代表在評價某項目標時,i指標較j指標的重要性從極端不重要到極端重要,并通過求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對應的特征向量得到各指標的相對權重[9]。本研究中分別對四個準則層對總目標的權重,和各準則層下指標的權重在矩陣實驗室(MATLAB)下進行了測算,對于超過7項具體指標的生態環境類指標(AHP法判斷矩陣不應超過7項指標)在各個三級指標下分別計算,并通過了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各具體指標綜合權重如表1所示。

3案例研究為了檢驗本文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效性和實用性,挑選了我國4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作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的案例研究對象,這4個城市均屬經濟發達且生態建設起步較早的城市,具有相近的建設目標和較好的參照效果。其中,深圳作為我國首批生態文明6個試點城市之一,在2008年即出臺《深圳生態文明建設行動綱領(2008~2010)》,此后又制定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在我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具有相對充分的歷史數據積累,因此選擇深圳市時序數據,利用本文評價體系對經濟發達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歷史變動趨勢進行分析;而北京、上海、廣州由于數據收集原因僅暫與深圳進行2009年橫截面數據的橫向對比研究。

3.1深圳市歷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變動趨勢分析按照前文所述歸一化方法,對深圳市2001~2010年各指標數據進行處理,對生態制度類指標采用[0.9,0.7,0.5,0.3,0.1]賦值對應制度建立和執行程度的[好,較好,一般,較差,差],采用線性插值法填補部分缺失數據,對歷史數據難以考證的部分指標未列入指數計算,并對由此引起的綜合權重變化作平衡調整,得到深圳市歷年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和4個準則層的評價指數如圖1和表2所示。總體評價結果顯示,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由2001年的0.23穩步上升至2010年的0.79,年增速高,這說明近十年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大、成效顯著,已經躍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初級階段,進入到縱深推進時期。剖析這一總評指數變化的原因,4個準則層分指數的評價結果顯示,生態環境和生態制度得分的大幅度提升是總評指數升高的重要貢獻源,深圳市近年來實施基本生態控制線的鐵線管理政策,環境質量和生態安全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財政性環保投資經費也高于國內絕大部分城市,以“四個難以為繼”為背景開展政府環保實績考核制度;其次是生態文化分指數升高的貢獻,而生態經濟由于2001年背景值起點較高、地均產出、能耗、水耗均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因此相對提升速度較慢,潛力空間有待進一步挖掘。圖1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指數變動圖(2001~2010年)

3.2北上廣深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比較分析受數據采集條件所限,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城市間的對比研究采用評價體系中涉及的均已收集到2009年數據的共21個指標,對指標權重作同比增大,這樣計算的深圳市綜合評價指數

篇3

關鍵詞:青海省 生態文明 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X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355-01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關乎社會穩定和諧、關乎人民福祉和人類發展的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青海省地處我國西部,有著“世界屋脊”的美稱,青海省還是長江、黃河及瀾滄江的發源所在地,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源頭”,是我國影響范圍最廣、最為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生態文明制度的建設就是要建立具有約束力的、系統完整的、能夠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機制。

一、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理念也逐漸被大眾認可接受。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只有發揮制度對人類社會改造自然環境的行為調節作用,踐行保護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才能化解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難題。

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是應對生態挑戰的現實要求。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水平也帶來了嚴峻的環境問題。環境破壞和污染已經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一大原因。根據《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有265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占總數的78.4%。全國967個地表水水質監測顯示較差的監測點比例為42.5%,極差監測點比例為18.8%。狀況不容樂觀。

要想氐贅謀湔庵窒腫矗必須通過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對自然資源進行保護,進一步約束人類在利用資源環境時的行為。并制定一系列獎懲制度,對于給自然環境資源造成嚴重破壞,帶來較大生態環境損失的政府、企業或個人要進行嚴加懲處。

二、青海省的生態資源優勢

1.青海省生態系統意義重大

青海省在我國生態系統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整個中國的生態系統中青海省就是“心臟”。我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就坐落在青海省境內,同時青海省也是著名的“三江源”所在地,根據相關統計,“三江源”每年的平均出水量為499億立方米,占據了黃河平均徑流量的38%,長江平均徑流量的2%,和瀾滄江平均徑流量的15%。當前,青海省境內有祁連山冰川與水源帶、三江源草原草甸生態屏障、青海湖草原濕地生態帶以及一些國家級和省級的自然保護區等多處水源保護地,可以說青海省的生態系統安全承擔著整個中國生態系統的健康與安全。

在全球范圍內,青海省的生態系統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世界上除了南北兩極,還有一個能夠調節中國以及世界氣候的“第三極”――青藏高原,青海就是青藏高原上一顆璀璨的珍珠。青海省內三江源地區湖泊、河流密布,雪山冰川廣泛分布,年消融量能到到10余億立方米,為我國河流提供了充沛的水量。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資源的干預利用,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降低,都使得整個生態系統變得脆弱。

根據青海省2014年頒布的《青海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來看,青海省重點開發面積為7.3萬平方公里,剩下的89.72%的面積都是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自然資源產權理論的確立,為青海省生態補償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找到了方向。

三、建立生態文明源頭保護制度

1.明確自然資源產權制度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到了對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的改革,當前的市場定價機制是將自然資源當做可以免費試用的資源來確立的,因此沒有將自然資源的使用和利用納入定價機制,無法合理的表達自然資源環境的價值,以至于出現很多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濫用和破壞的情況。在進行自然資源產權改革后,這一狀況將得到改變。

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是整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的基礎性制度,健全這一制度是確保使用者在使用自然資源,享受自然資源帶來的利益之時,也要承擔起相應的保護責任。在我國,自然資源產權有集體所有和全民所有兩種形式。集體所有指的是對聚居環境和生態系統中的自然資源,其保護者和生產者可獲得所有權、使用權、占有權和處置權;全民所有指的是對于進入社會生產過程中,并可以帶來一定經濟效益的非人工自然資源,可以規定使用權、占有權和處置權。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一些生態環境問題的出現,都是因為自然資源產權歸屬不明確,所有權人不作為等造成的。

因此,必須明確權責,建立完整的自然資源資產調查、評價體系,對水流、山地、森林、草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進行統一的確權登記,才能通過市場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的最佳配置。

2.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生態保護中的“紅線”就是不能夠逾越的界限,是指在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功能、促進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都必須進行嚴格遵守的最高與最低數量限值。

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可以分為生態功能紅線、資源利用紅線和環境質量紅線。生態功能紅線指的是在生態敏感區、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生態脆弱區等區域進行最小生態保護空間的劃定,以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運行;資源利用紅線,指的是規定每年的資源使用上限,從總量進行嚴格把控;環境質量紅線,是指因為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原因,使一個區域內的環境質量出現了下降,而這種下降必須嚴格控制在一個范圍內。

生態保護紅線制度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生態環境得到恢復休養,體現了我國重視環境保護的發展理念,體現了我國保護優先、節約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基本方針。

結語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建設對青海省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青海省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建立直接影響到全國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明確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全面建立自然資源的有償出讓制度,對濫用自然資源、肆意給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行為一經發現絕不姑息,如此,才能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環保部宣教司聯合課題組,劉杰.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5,(03):58-60.

[2]黃蓉生.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論析[J].改革,2015,(01):41-46.

篇4

關鍵詞:山東省;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問題;對策

生態文明是對工業文明負面影響的反思。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摒棄工業文明“征服自然”、“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理念,代之以人與自然平等相處、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重塑價值體系,并對工業文明下的生產生活方式及其制度安排進行生態化改造和綠色轉型。①生態文明建設既是民生問題,又是發展問題,既關系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又關系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山東省作為一個人口大省,人口和企業布局密度大,環境容量小,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脆弱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堅持生態立省、綠色惠民、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是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重要內容,又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歷史l生跨越的新要求。

1、山東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益探索

1.1積極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良性互動的大環保工作格局

近年來,山東省在環境保護與治理方面實現了由政府主導的單中心格局向政府、市場、社會合作共治的多元格局轉變。一是將政府規制、企業合作、公民參與結合起來,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公眾為基礎的環境協同治理體系,堅持多元共治,全社會共同努力的大環保格局;二是重視提高生態共建共治能力,積極推動建立跨行政區域、跨部門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聯防聯控機制,統籌整合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力量,協同治理環境污染問題。三是在環境協同治理中,重視優化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的運作流程,實現治理主體功能上的有機銜接,增強治理主體問的協調性,形成以政府為主干、企業為基礎、社會組織為紐帶、公眾為補充的生態環境協同治理信任網絡。

1.2構建生態文明科技創新體系,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支撐

一是聚焦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推進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將一批制約全省生態文明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納入到省重點研發計劃、新興產業和創新型產業集群申報指南中,重點支持資源利用和環境污染治理的重大關鍵技術。二是在各類科技創新載體中積極規劃布局生態環保科技高端產業。以項目帶動、支撐生態文明科技產業的發展,積極探索以科技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升級。三是加強生態產業集群培育。制定山東省《關于加快推動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的意見》,重點支持20個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的集群加快發展,以集群培育帶動生態文明產業創新能力整體提升。

1_3探索建立環境監管長效機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探索建立上下結合的獨立調查工作機制。省環保廳每月召開環境形勢分析會,確定突出環境問題。省環境監察機構以問題為導向,獨立開展調查。二是探索建立部門聯動的環保專項行動機制。省政府統一組織環保專項行動,相關部門按照各自環境管理職責開展工作檢查,環保部門負責綜合協調和督辦落實。三是探索建立區域共治的聯動執法機制。組織全省邊界相鄰地區簽訂環境執法聯動協議,建立行政邊界區域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四是探索建立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整合各類生態環保資金,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D移支付力度;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2、山東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挑戰

2.1公眾生態文明建設責任義務與主體意識亟待強化。一方面,社會公眾尚缺乏對生態建設的認識,“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環保產業”等理念尚未成為人們的自覺生產實踐;另一方面,居民資源節約型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還沒有真正形成,對生態環保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緊迫性認識不足。

2.2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消耗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占主導。山東省作為我國東部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存在對資源很大的依賴度。第二產業比重仍然較高,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資源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占有很大比例,導致工業發展必須依賴于資源,節能減排、轉變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任務仍然艱巨。

2_3生態文明建設的管理體制與組織實施機制有待健全完善。一些針對生態安全的預防性的法律較缺乏,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的處理還缺乏直接的法律、法規依據;國家、省級等區域性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法律法規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健全。

2.4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水平較低,技術創新亟待加強。全省火電、鋼鐵、建材、化工和石油煉化五大廢氣行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部工業的90%左右,這些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水平較低,技術創新少,已有的技術成果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

2.5資金投入渠道不暢,生態補償機制尚需進一步探索完善。目前,生態補償的資金來源,主要靠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和環保項目專項資金兩種方式。轉移支付多以縱向為主,即中央對地方和上級地方政府對下級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缺少充分的資金引入機制和利益驅動體制。

3、山東省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思考

3.1以弘揚生態文化為主題,營造生態文明建設良好氛圍

一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提高公民生態意識。加強面向公眾的環保責任宣傳,強化公眾的公共精神,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從公民教育、非政府組織發展、企業環境經營多維度構建社會參與環境治理的激勵制度。二要積極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在滿足基本生存和發展需要基礎上,進行適度有節、健康環保、持續可依的物質消費。三要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公眾參與機制。及時公開環境信息,暢通公眾參與環保渠道,發揮民間環保組織的職能作用,搭建政府與環保NGO的對話平臺,加大對環保NGO的扶持力度。

3.2以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根本,推進循環低碳綠色發展

一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淘汰一批、規范一批、完善一批”的思路,按期完成環保違規項目清理整頓,有序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嚴格執行逐步加嚴的地方環境標準,倒逼傳統行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二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一項研究表明,經濟增長帶來的環境、資源等問題須依靠技術創新和增長本身來解決。②加強科技支撐,大力開展科技創新生態化,做好環保技術供需對接,培育壯大環保產業。三要大力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生態環境與生活質量的共同提高。

3.3以健全制度體系為保障,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

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要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以“硬措施”破解生態“硬約束”,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使各制度之間形成互相支持的有機統一整體。二要建立健全經濟政策體系。綜合運用財稅、價格等經濟杠桿,充分發揮市場在生態環境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體現生態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三要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把資源能源節約指數、生態環境治理指數、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生態文明指標,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及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內容,積極探索生態文明考核的追蹤制度,

3.4以發展綠色科技為重點,構建現代生態產業體系

一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中力量攻關,培育經濟增長點,以重大專項作為培育發展新能源技術的主攻方向。二要大力發展“三低”技業化示范。研發和示范一批“低能耗、低(零)污染、低資源依賴”的“三低”關鍵共性技術,培育一批“三低”科技示范企業,搭建一批“三低”科技示范基地(園區)和高端的生態產業孵化平臺,建立完善的可持續發展技術支撐體系。三要構建一個具有省級水平的集政、產、學、民于一體的生態文明研究與實踐平臺,為全省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和智力保障。

篇5

[關鍵詞]水生態文明;存在問題;建設對策

1概況

鐵嶺市位于遼寧省北部,遼河平原中段,且遼河鐵嶺段河長占遼河干流的1/3,全市總人口達301.9萬人,面積1.3萬km2,境內濕地面積283km2。市內河流眾多、水系發達,對整個遼河的水質和水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鐵嶺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25.59億m3,人均水資源量847m3,2013年鐵嶺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率39.7%,部分河流水質較差,如招蘇臺河仍為劣Ⅴ類,面臨的水資源、水環境約束仍然十分突出。將水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鐵嶺市建設發展中,遵循人水和諧理念,是保障區域經濟、水資源及水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水生態文明建設現狀

2.1水網建設成效顯著

鐵嶺新老城區西部為遼河,北部為柴河,南部為凡河,東部為山區。柴河河道緊鄰老城區北穿城而過匯入遼河,上游有大型水庫—柴河水庫。凡河河道由新城區南穿城而過匯入遼河,上游有大型水庫—榛子嶺水庫。新區建設時引凡河水入如意湖,如意湖經人工河道天水河和蓮花湖相連接,蓮花湖水下泄至凡河最終匯入遼河形成完善的新區水系。新、老城區間水系通過柴河灌區灌溉干渠相連,實現了遼河、柴河和凡河之間連通的格局,水網建設成效十分顯著。

2.2防洪抗旱供水體系初步構建

經過多年的水利建設,鐵嶺市以水利工程體系、防汛抗旱組織體系、管理制度體系、災害防御保障體系四項體系為基礎,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防洪排澇抗旱體系和穩定安全的供水格局。防洪抗旱工程體系日漸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建立,50余條河流建有防洪工程,現有堤防總長度747.0km。供水格局穩定安全,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563處,解決了130.4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

2.3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近年來鐵嶺市政府圍繞遼河污染治理,積極開展對違法排污企業清理整頓行動,關停了污染嚴重的稻草制漿造紙工段,7家糠醛生產企業工藝廢水實現減排,取締、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高能耗、重污染、生產工藝設備落后的6家企業。2013年底,鐵嶺市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均有明顯下降,其中,COD排放總量為13.04萬t,比2010年削減4.6%;氨氮排放總量為0.7萬t,比2010年削減5.4%。

2.4嚴格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資源管理工作,嚴格執行《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積極推動“三條紅線”指標分解工作。嚴格執行地下水開采總量控制計劃,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全力封閉自備井,確保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根據《遼寧省水利廳關于下達2013年度全省壓采地下水計劃的通知》,2013年全市總壓采水量指標為2123萬m3。

3水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水功能區達標率偏低

根據遼寧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監測數據,2013年鐵嶺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2.9%,與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2.3%的目標尚有一定差距。首先,外源污染威脅大。全市大、中河流的上游來水大多是域外來水,外源污染嚴重。其次內源壓力不斷增加。廢污水總排放量由2008年的7500萬t增加至2013年的8600萬t。第三,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根據2013年《鐵嶺市環境狀況公報》,鐵嶺市COD總排放量13萬t,其中來源于農業的排放量占到了總排放量的86%,氨氮總排放量0.7萬t,其中來源于農業的排放量占到了總排放量的56%。

3.2水生態系統出現退化跡象

鐵嶺市水生態本底條件優越,水環境基礎較好,但近年來隨著人口增加和污染加劇,鐵嶺境內部分流域水生態系統總體生態質量出現退化跡象。凡河流域物種減少,生物多樣性降低,涵養水源功能削弱,影響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和生態效能的發揮。此外,對鐵嶺主要河流的縱向連通性進行初步評價結果顯示,除遼河干外,鐵嶺市主要河流的流縱向連通性較低。

3.3水資源管控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城市防洪排澇設施不完善,飲水安全仍需加速推進。目前鐵嶺市區通過防洪工程改造,已將大部分河段防洪標準提升至50~100年一遇,但遼河干流、柴河、凡河河段仍有一部分未進行改造,鐵嶺市新、老城區段沒有形成封閉、完整的防洪體系,一旦發生較大洪水,將直接威脅市區安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仍需進一步落實。近年來在規范化水資源管理體系建設取得一系列成績,但面向以“最嚴格”為主題的新時期水資源管理需求,如何盡快建立起相應的嚴格管理與支撐保障體系是未來一段時間水管理領域的首要任務。市域水資源管理職能部門條塊分割現象嚴重,多部門協調配合的聯動機制尚未形成。

4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主要對策

4.1以截污控源節水減排為手段的水環境保護體系建設

(1)加強跨境斷面水質監測,緩解外源污染加強跨境斷面水質監測,加大與上游區域在水污染保護方面的合作與協調,降低鐵嶺入境水環境壓力,從而保證遼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各水期水質達到水功能區劃要求。(2)推行清潔生產節水減排,降低污染源強度加大節水力度,積極研究和推廣節水技術措施,確保農業節水取得成效;加強對耗水量較大的火電、造紙、礦坑排水等行業管理,鼓勵企業開展廢水循環利用,大力推行中水回用;推進城市節水,加強節水宣傳,全面推廣節水器具;按區域水資源特點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逐步形成以水生態容量和水資源總量確定經濟結構和發展規模的產業結構優化模式,壓縮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嚴重的企業。(3)加強廢污水收集和處理,減少入河污染負荷加強工業企業污水治理,提高工業污水治理效率和效果;制定并實施農村環境整治規劃,積極推動面源污染防治;推進遼河及其重要支流清河、柴河、凡河等河道的綜合治理;建立地下水功能區管理制度,健全河湖管理制度,實行入河排污總量控制,嚴格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

4.2以山-河-湖為紐帶的水生態修復體系建設

嚴守遼河干流Ⅳ類水質紅線,建設遼河生態文明示范區生態帶。以遼河干流河道生態工程建設為重點,同時加強對凡河、柴河、清河等其他重點支流生態建設,加快恢復改善河道生態環境。推進遼河生態綠化工程,加快凡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和蓮花湖濕地公園建設。結合遼河流域水生態功能區水環境管理體系建設與政策保障,選擇典型水生態功能區-凡河和清河,進行生態保育、生態治理與生態景觀建設等綜合示范,提高河流生態連通性,恢復遼河流域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監督、監測為重點,逐步完善有效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生態脆弱區、敏感區和生態環境嚴重破壞區域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4.3以防洪除澇城鄉供水為主體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1)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確保防洪安全全面提高鐵嶺市防洪排澇能力,按照現有河流的防洪標準,城市段河道至少達到20年一遇,農村段均達到10年一遇。加固遼河干流、柴河、凡河防洪堤防,使銀州區、凡河新城等重點區達到50~100年一遇,形成完整、封閉的新老城區防洪體系。(2)加強水源地保護與建設,切實保障飲水安全建立水源地分級管理制度,以柴河水庫、清河水庫、南城子水庫、誠信水庫為重點,實施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保證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達到國家地面水環境II類標準,二級保護區達到III類水質標準。保護飲用水源地地表和地下水安全,保證地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大于90%,地下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大于95%,集中式供水飲用水水質達標率達到100%。(3)進一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按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總體規劃,采用集中供水方式,以新打井、新建井房、安裝配套設備及鋪設供水管網為主,進一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在此基礎上,解決部分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深入開展集中式飲水源地達標建設,對農村取水、治水、供水水質實施全過程監管,擴大城鄉統籌區域供水范圍。

4.4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為核心的規范化水管理體系建設

(1)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依據水利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及遼寧省的有關規定,制訂鐵嶺市各級政府的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確保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制度、措施落到實處。同時,進一步理順鐵嶺市水資源管理體制,整合各項涉水職能,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2)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水資源規劃體系,優化水資源配置,完善水資源配置格局;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和節水載體建設,積極開展城市生活和服務業節水;強化區域取用水總量控制,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加強取水許可監督管理;從嚴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確定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加強非傳統水源利用,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全面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加快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

4.5以提升人居環境和培育水生態文明意識為重點的水文化體系建設

篇6

關鍵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生態文明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3-0164-01

黨的十以來,新一屆領導集體堅持問題導向、運用戰略眼光,擎畫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推進“五位一體”總布局深入發展做出頂層設計。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布局的重要部分,要發揮生態文明在整個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需要加強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路徑的戰略研究。

一、著眼戰略目標,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引領生態文明建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戰略目標,對三個戰略舉措具有引領作用。“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是正確處理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矛盾的科學原理。要求我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還要以五大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核心引領地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并深化對“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認識,積極承擔起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的國際責任,實現共享發展。

二、涵蘊發展動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每一領域的改革需要其他改革的協調推進和配合,因此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自有其必要性。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著眼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樹立六個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原則。特別要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體系,“把資源節約、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不再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實現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新跨越。

三、打牢制度基石,以全面依法治國規范生態文明建設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實現生態良好,必須發揮法治引領和規范作用。要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依法治國的系統化建設。盡快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體系和體制機制,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切實推進綠色發展;提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水平,對環境執法司法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的現狀加以懲戒;還要形成社會合力,加強人民群眾“知法、懂法、守法”宣傳教育和指導,加快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風尚,積極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氛圍,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大群眾基礎。

篇7

[關鍵詞]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現狀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426(2010)11-0061-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相伴而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日漸突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污染治理、單位GDP能耗、三產業比重、城鎮化率及農藥施用強度等諸多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種種原因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普遍不高。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把“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作為農村改革發展的目標之一,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國整體生態文明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

一、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由于國內各地區之間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平衡,導致各地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也高低不一。近年來,遼寧省為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熏制定了《遼寧省防沙治沙條例》、《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辦法》、《遼寧省實施綠色信貸促污染減排的意見》及《關于建立健全環保體制機制的意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制度措施,使遼寧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國內其他一些先進省、市相比較仍有待加強。2009年9月,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ECCI課題組,建立了全國首份綜合性省級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的2008年的權威數據,出臺了2005-2008年中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遼寧2008年在全國30個省市位列第14位,居于中等水平。

遼寧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發展面臨著諸多的沖擊與挑戰。生態文明主要由自然生態和社會文化生態等基本內容構成。目前,遼寧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問題也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在自然生態環境方面,由于受經濟利益驅使,農村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所面臨的形勢日趨嚴峻。目前,遼寧耕地的沙化面積已達420多萬畝,約占遼寧總耕地面積的8.3%。遼東山地石質化面積約30多萬畝。遼寧農業耕地的有機質含量平均低于1%,其中有1500萬畝農田的有機質含量僅為0.5%。由于工業和城市污水灌溉及農藥、化肥、農膜的過度使用,使農業生產的資源環境逐年惡化。遼河、渾河、太子河、大凌河的主要河段大多屬于超5類水質。近幾年,渤海灣赤潮不斷發生,對海洋漁業資源造成較大破壞。另外,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臟、亂、差”問題較突出。遼寧農村生態系統與人居環境建設亟待加強。

在社會文化生態方面,目前,隨著農村物質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廣大農民對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強烈,農村的社會文化生態建設也亟待加強。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動、“黃、賭、毒”、宗族勢力等社會丑惡現象開始蔓延,少數地方非法宗教活動猖獗。另外,許多優良的民風出現了退化,虐待老人、遺棄老人的現象時有發生。長期以來,廣大干部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薄弱,一些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制度建設滯后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遼寧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法規體系有待完善。

二、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改革開放30年來,遼寧農村在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生態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當前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諸多問題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方面的因素,也有制度、體制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農村生態建設投入不足,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政策、法規體系不完善

公共財政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持力度不夠,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生態建設的積極性不高。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諸多政策、法規體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如尚未建立促進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發展的法規、尚未建立環境公益訴訟的法規。一些財稅扶持、公益補償政策有待細化和加強。《環境影響評價法》已經在我國實施了多年,但由于環境評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這一法規執行起來困難重重,在遼寧一些地區也是如此。

(二)環保的評估、監管、評價體系不完備,技術推廣有待加強

目前,遼寧農村地區的環境監測體系普遍不完善,農村生態環境的評估、監管缺少環保科技支撐體系。直接導致對規模化畜禽飼養污染、鄉鎮工業污染和城市一些工業污染源向農村地區轉移控制不利。環保科研和實際應用結合不緊密,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對農村環保適用技術的創新和推廣力度不夠,現代科技對農村生態建設的支撐作用沒有充分顯現。

(三)農民的文化素質相對不高,生態文明意識普遍不強

農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視經濟利益,忽視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生態環境意識不強。特別是一些地區的領導干部生態意識淡薄,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沖突時,往往以短期經濟利益為重,輕視生態建設。目前遼寧省農民文化素質的基本情況是:識字不多的約占1%,小學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4.6%,高中文化程度占10.4%,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僅為7.8年。

(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保障事業薄弱

近年來,盡管我省對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的投入不斷加大,但農村的基礎設施和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仍然滯后,長期成為影響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環節。全省農村每年約780萬噸生活垃圾及約6億噸的生活污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里了。

綜上所述,遼寧許多農村地區還處于傳統粗放的發展模式中。由于水土流失、工業和城市污水灌溉及農藥、化肥、農膜的過度使用,使土地、水體、森林和草地的生態功能退化。對土地資源的粗放開發過度索取,已經成為制約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發展的主要障礙。能為農業環境保護提供有力保障的農業生態補償機制和農業生產技術標準還有待建立和完善。

三、遼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

當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思考。存在的問題不只是農村自身發展中產生的,更多的是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產生的,所以其應對措施也應采取綜合手段,并以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推動農村多項改革事業的發展。

(一)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生態意識

廣大干部群眾的生態意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石。應把生態文化知識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的教學及業務學習的內容之中。利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有利契機,加強教育引導,使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生態文明對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促進廣大干部群眾思想觀念的改變,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態保護意識。設立專門的環境教育體系,對公眾長期開展環保宣傳教育。特別是在中小學校開設保護生態環境教育課程,從小培養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國內外生態文明的實踐證明,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社會各階層共同參與。

(三)逐步建立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由于農業生產具有外部性,更應發展生態上可實現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應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實行生態效益最大化開發。推行清潔生產和農業循環經濟,采用無公害生產技術,減少化肥、農藥、飼料添加劑的投入,提高品質,生產無公害、綠色或有機食品,來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建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開展農業生態補償試點,對開展生態農業建設的農民和企業予以生態補貼。同時,政策優惠或財政資金應不再支持那些造成農業污染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種植飼養生產。生態農業的關鍵措施之一是制定和執行限定性農業生產技術標準,應在大量調查研究和試驗基礎上,根據本地自然和農村經濟、社會條件,制定本地區的標準,最終形成比較完整的適應環境安全需要的農業生產技術標準體系。

(四)拓展新農村建設,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要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積極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創建生態文明村活動,加快農村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整治。應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由于新農村建設以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的內容為切入點,對改善農村基層文化設施狀況,豐富鄉村基層文化活動,加強農村的文化設施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農村形成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必然對農村生態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五)完善生態法規建設,加大環境監控和執法力度

應重視環境生態保護法規建設,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要進一步加強有關治理鄉鎮工業污染、土壤污染、畜禽飼養污染等方面的法規建設,《環境影響評價法》已經在我國實施了多年,但由于環境評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這一法規執行起來困難重重。應不斷完善環評制度建設,建立多部門協作機制,嚴格環評?熏落實一票否決。另外,要關停并轉高污染鄉鎮工業,有條件的地區鄉鎮工業應適當集中,以便于污染治理。同時,嚴格控制城市重污染工業向農村地區轉移。應制定和完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遼寧各地區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應城鄉一體統籌考慮,應從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看待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問題,加大農村生態保護資金投入。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僅靠農村內部的資源和力量是不夠的,應充分利用外部的資源和力量,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政府部門除了通過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外,還應通過財稅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生態建設,逐步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

(六)制定和實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評估指標體系

遼寧應利用市場手段和經濟激勵政策促進生態保護,重點是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及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通過建立轉移支付、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地區工業污染源排放的監督管理機制,完善污水處理和排污收費、交易機制,利用財稅扶持、公益補償等政策手段促進工業企業治污減排,使本地區農業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遼寧應加快制定農村生態環境監測的相關標準和評價方法。應借鑒國內外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并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確立評估指標體系,量化、細化本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通過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評估指標體系,不但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定量管理、評價和具體實施提供科學依據,還能完善獎懲考核機制。政府在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評估及對當地領導干部考核時應把當地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作為重要評估和考核內容。

參考文獻:

[1]高峻才,韓巍.防范農業風險 提高農民收入[J].財經界,2007,(12).

篇8

1.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有力推進,水生態安全網絡建設初步形成為全面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總體部署,切實增強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凈、氣清”的美麗港城,近年,連云港市結合飲用水水源保護,通過河流(湖庫)、濱岸帶生態修復,濕地保護、修復和建設,排污口整治等綜合措施,積極構建包括清水廊道、尾水通道的水生態安全網絡。圍繞市區飲用水安全,完成了薔薇河下游段清淤和生態修復工程,并積極推進薔薇河“河長制”配套基礎工程。實施了東海縣尾水通道工程改造、贛榆區“魚養水”生物措施、小塔山水源地涵養、灌云縣叮當河綜合整治工程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以及排淡河、東鹽河、玉帶河、龍尾河等城市內河綜合整治和河濱帶綠化工程。

2.水管理基礎工作扎實,現代水管理體系基本形成連云港市先后印發和出臺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通知》《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考核辦法》《連云港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關于印發薔薇河“河長制”實施方案的通知》等,全面開展了節水型社會建設;建立了水資源有償使用、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取水許可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用水計量和統計等5項制度,為水利依法行政提供了政策支撐和法制保障;建立了江蘇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連云港分中心等,提升了水質和入河排污口監測能力。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在逐步深入,各區縣“三條紅線”業已確定。加強了節水監督、取水許可審批、水資源論證、地下水管理、水功能區監督管理等工作力度。這些制度、措施的貫徹實施,對有效控制用水總量、提高用水效率、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3.水文化歷史底蘊深厚,水文化體系初步構建近年,連云港市充分發揮依托自然資源的優勢,做足山水文章,融入文化元素,體現地方文化特色,努力構建主題突出、內容豐富、貼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水文化體系。將“人水和諧”理念融入河道綜合治理、濕地公園建設、水利風景區建設等水利工程建設中,構成了連云港市水文化的主體,并已成為宣傳水文化、弘揚水生態文明的重要平臺、窗口和陣地。通過“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及水法和水土保持法的大力宣傳,豐富了廣大市民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知識,提高了對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了人們熱愛自然、保護水生態環境的自覺性。

二、水生態文明面臨的形勢及存在的問題

1.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壓力大,水安全保障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連云港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壓力很大,水源地普遍水質不達標,無在線監測系統;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滯后,僅市區和東海縣有應急水源地,沒有達到省委省政府對城區飲用水提出的“雙源雙線”要求。在區域供水方面,連云港市各縣區域供水覆蓋率很低,且水源單一、供水管網安全可靠性差,亟待加強水廠及供水管網規劃建設,提高區域供水覆蓋率。在城市防洪方面,連云港市防洪(潮)除澇能力總體偏低,市區城市防洪與100年一遇防洪標準要求仍有較大差距;市區老城區排澇能力仍不足,連云新城和徐圩新區等除澇配套工程建設相對滯后,達不到20年一遇排澇標準;贛榆城區和灌南、灌云兩縣縣城依托流域治理,防洪除澇標準總體偏低。在生態供水保證方面,目前連云港市尚未開展河湖健康評估工作,建議盡快開展此項工作,以摸清河湖的健康狀況,并采取措施維持其健康,發揮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節水減排任務艱巨受區位因素制約,連云港市長期承接上游省市的客水污染,同時,本地工業高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持續快速提高,而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卻相對滯后,污水處理廠處理負荷率、處理標準不高;部分老城區排水管網未能達到雨污分流,部分工業、生活污水直接進入臨近河道;一些河段底泥淤積嚴重,產生內源污染。另外,隨著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活、工業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飲用水水源保護、污水處理和垃圾收運、處理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上述諸多問題致使飲用水水源和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較低,短期內實現持續改善的壓力較大。

3.水生態系統有所退化,結構與功能的整體恢復任重道遠連云港市突出問題之一是河湖水質較差,加之河網區水體功能混雜,河流上水閘眾多,河流流動性受到影響,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導致水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退化、飲用水不安全等問題凸顯。連云港市地處下游河網區,其河流水質極易受上游以及連通河流相互影響,而連云港市飲用水水源多以河流為主,其清水廊道與部分河流連通,一旦發生污染事件,將直接導致飲用水水源水質惡化,水質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由于土地開發、工程建設,過分壓縮河湖水系空間,使河道岸邊陡峭,河灘消失,大量濕地改變用途;傳統的以工程為美的觀念支配河道治理,用硬質材料替代河道淺灘和深潭,使部分河流失去水生生物生存環境;沿海灘涂不合理開發,使河口潮間帶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4.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現代水管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東海縣、灌云縣用水總量控制實現度僅為0.60和0.30,而市區、贛榆區、東海縣、灌云縣、灌南縣用水效率控制實現度均低于1.00。因此,必須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用水總量控制和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增強水資源監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健全水資源管理體制,加強水資源城鄉一體管理;建立水資源補償機制;建立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核心的現代水管理體系。

5.水文化體系需要完善,水生態文明意識需要提升連云港市水文化遺存面臨城市迅速發展的威脅,需要得到有效保護。連云港市水文化體系建設仍然處于初創階段,需要完善和提升。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管理中要融入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要素,提高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

三、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對策措施

1.以城鄉供水和防洪除澇為主體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鞏固流域防洪工程,全面完成海堤達標建設,加強區域治理、城市防洪除澇建設,完善流域、區域、城市相協調的防洪除澇工程體系,著力加強薔薇河、古泊善后河、龍王河等區域骨干河道、其他重要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強洼地圩區治理,整治入海河道,完成病險水庫和大中型泵閘加固改造,加快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

2.以飲用水安全為核心的健康水生態體系建設為提高連云港市飲用水安全,以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為核心,以河道生態治理與修復為重點,建設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水生態體系。通過入河排污口整治、截污導流、河道疏浚等手段減少污染負荷;通過河濱帶修復、提高河湖流通性、濕地凈化功能等措施,提高水體凈化能力,構筑河流生態屏障;以濕地公園建設為主體,通過濕地保護與恢復措施,充分發揮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景觀娛樂、水環境調節等功能。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河道生態治理、河(湖)濱帶植被恢復工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礎設施及能力建設工程等。

3.以清潔減排為目標的水環境保護體系建設①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清潔生產。大力推行企業清潔生產,以此為契機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推動綠色經濟增長。提高環保準入門檻,提升企業的清潔生產水平,加大涉水重點污染源的監管力度,規范工業企業排污行為。積極鼓勵各工業區開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工作,創建生態工業園區。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強化對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的評估和驗收,促進企業減少污水排放。②推廣節水技術,減少污水排放量。通過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建立節水型農業、節水型工業和節水型城市。鼓勵企業采用先進工藝,降低單位產品的水耗,提高水循環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減少廢污水排放。③推進截污導流工程和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提高截污收集能力。加快推進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和配套,加強現有污水排水管網的維修和養護。實施河道整治,清除河流污染底泥,通過生物措施、控源截污等手段,凈化河流水質。④加快城鄉污水處理廠建設及現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按照“城鄉統籌、就近接管、相鄰聯建、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合理布局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面提升城鄉污水處理率和水平。

4.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為核心的現代水管理體系建設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用水總量控制管理、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管理,提升水資源監管能力。嚴格河庫管理,實行河庫“藍線”管理制度,全面實行“河長制”,建立水資源補償機制,嚴格取水許可制度、水資源論證制度,強化地下水管理,健全水資源監控體系,完善水法規配套體系建設。

篇9

黨的“十”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2014年6月,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地區(第一批)名單公示,全國共有55個地區入選,其中江西省以全境列入。《意見》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是長江經濟帶的四大戰略定位之一。

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的構建很重要。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UNCSD(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提出了驅動力―狀態―響應(DSR)模型,楊開忠(2009)構建了生態效率指數(EEI),張歡和成金華(2013)建立了3個層次、4個準則層、20個指標的評價體系,嚴耕(2009)從生態活力、環境質量、社會發展和協調程度4個方面提出了22項指標。我們結合江西情況,參照一些兄弟省市的做法比如云南省,結合國家的要求突出了云南省的特點:把“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目標體系”中提出的“水土流失面積”調整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把“城鎮(鄉)污水集中處理率”調整為“縣城以上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新增了“水電(含新能源)、火電(含綜合利用電廠)裝機比例”“森林保有量”“自然保護區個數”和“九大高原湖泊水質”4個指標。 ,按照科學性、系統學性、合理性、適用性的要求構建了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目標層包含經濟發展質量、資源能源節約利用、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生態文化培育和體制機制建設等五個部分,每個部分下設若干指標,總共有53項具體指標。從全國各地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的比較來看,一方面,各省均強調經濟發展,在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方面設計的變化率都不明顯;另一方面,各省均有結合自身特色的指標設計,設計的變化率和目標值雖然凸顯了各地特色,但差異并不十分顯著。

我們在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有幾點思考:一是經濟社會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但也不能因保護生態環境而制約經濟發展,這樣的保護是不可持續的;二是生態文明建設應堅持以發展為主線,強調發展中保護,統籌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實現發展與保護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要確保指標數據的可得性和權威性,指標的界定更應該具體化、規范化;四是指標體系的層次化有待加強,各區域(次區域)應有區別;五是要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責任制,包括問責制、終身負責制等。

篇10

從生態文明視角認識社會建設,探討社會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沖突與協調,根據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促進社會建設,無疑是一個十分現實而緊迫的問題,不僅有助于深入認識和實踐社會建設,而且對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兩大建設協調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生態民生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社會建設,從正向說,就是要在社會領域不斷建立和完善各種能夠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機制,并相應地形成各種良性調節社會關系的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1〕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主要包括教育、就業、分配、保障、醫療衛生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目的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和諧,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狹義的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過程中,為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這是一個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的建設領域。建設生態文明的重點是節約能源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核心是節能減排,目的是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生態和諧,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然而,當前環境問題已經直接影響我國人民生活質量、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一些地方空氣質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一些地方環境事故頻發,老百姓反映比較強烈,有關環境問題的投訴和糾紛明顯增多。一些地方發生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嚴重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甚至影響社會和諧穩定。”〔2〕相對于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社保難、住房難、養老難等問題,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已經成為更為迫切、更為直接的民生問題。這就要求,生態民生作為社會建設重要內容,社會建設必須開展生態民生建設。

二、教育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優先發展教育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教育部要求,“十二五”期間“教育事業更加適應擴大內需、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等戰略任務的新要求,著力提高教育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的能力”〔3〕。教育事業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就是強調教育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一定意義上就是要求實現教育綠色化。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人口素質是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因素,國民素質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推動力,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與國民素質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落后地區、農村地區擁有的教育資源較差,導致這些地區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影響其生態文明建設能力,陷入“教育落后-經濟落后-粗放發展-環境問題-粗放發展-經濟落后-教育落后”的惡性循環中。為此,我們應優先發展、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努力確保教育公平,充分開發人力資源,逐步提升全民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確立生態文明教育模式。現代教育是經濟、政治、文化及生態價值的統一,而且生態價值日益融入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價值中。但我國現有教育尚未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工業文明教育理念與模式仍占主導地位,生態文明教育理念與模式遠未形成。這就需要我們,根據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將生態文明理念引入現代教育中,促使工業文明教育模式盡快轉向生態文明教育模式;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提高全民族生態文明素質,為生態文明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部門實現綠色發展。教育管理部門、各級學校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主體。作為重要教育陣地的學校建設,普遍存在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教室長明燈,隨意用水用電,造成水電資源浪費;學校建設重復、布局不盡合理,造成自然資源浪費;校園和生活區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不當,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等。針對這些問題,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建設應積極倡建綠色單位,努力實現綠色發展。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部分高校,以及一些中小學有效開展了綠色學校建設活動,為眾多學校走綠色發展道路樹立了良好榜樣。

三、就業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就業是民生之本,擴大就業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徑,“十二五”規劃提出就業優先戰略,要求把促進充分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與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一定的矛盾與沖突。解決就業問題十分重要,但不能就事論事,必須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努力實現就業、創業綠色化。大力促進綠色就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下崗失業問題日益突出,失業使當事人面臨生存與環境沖突時首選生存,“貧窮和失業的增加加重了對環境資源的壓力,因為更多的人不得不更直接地依賴這些資源”〔4〕。發展綠色就業有利于促進就業,推廣綠色工作是當今各國重要政策。綠色就業是指國民經濟中相對于社會平均水平而言,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產業、行業、部門、企業和崗位上的工作。我國綠色就業發展戰略的總體目標之一,是以綠色就業為方向擴大就業,大力開發新的綠色就業機會,穩定現有綠色就業機會,將綠色發展對就業的積極影響最大化,促進我國經濟、環境和就業的協調發展。〔5〕積極鼓勵綠色創業。綠色創業是國際社會創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國外相當多人才都是通過創業方式服務于綠色事業。我國應該積極鼓勵綠色創業,不僅提供新的創業機會,而且有助于改變就業結構不合理狀況。目前,我國綠色產業方興未艾,國家出臺了各項立法及政策,為綠色創業者提供了有力保障。據預測,最具前景的十大綠色職業是農場主、育林人、太陽能安裝師、建筑節能工程師、風力渦輪機制造者、生態保護工作者、綠色企業家、資源回收商、可持續發展智能軟件開發者、城市規劃師。〔6〕目前,國內出現了一批綠色職業領軍人物,為綠色創業者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維護職工環境權益。近年來,就業環境惡劣引發的勞資沖突逐漸增多,勞動者要求改善生產條件的訴求日益增加,處置相關糾紛和矛盾沖突的難度不斷加大。為確保職工在良好生態環境下生產,我們必須在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的同時,改善生產勞動條件,美化生產勞動環境,保障職工環境權益,以維護職工的身心健康。企業應該堅持以職工為本,牢固樹立以維護職工健康為己任的觀念,努力為職工創造良好生產工作環境,以便身心健康的勞動者推動企業健康發展。#p#分頁標題#e#

四、收入分配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目前,我國收入分配不合理,兩極分化程度日趨嚴重,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大障礙。分配問題與環境問題的內在聯系,要求我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斷縮小個人、城鄉、區域之間的收入差距,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縮小個人收入差距。個人收入差距的擴大,造就了富人與窮人兩個不同的社會群體。富裕人群為保持高水平生活,憑借其實力和優勢,不斷獲取和占有更多資源,繼續排放更多垃圾和污染,形成環境意義上的惡性循環;貧困人群急于擺脫貧困,又缺乏其他有利條件,只好用自然資源來改變生活狀況,向森林、河流求生路,濫砍濫伐,結果導致森林資源的破壞和水土流失,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增加,破壞生態平衡。〔7〕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縮小個人貧富差距,尤其是,中產階級比例的增長,將引導我國綠色消費浪潮,帶動綠色產業發展,有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因為中產階級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加劇了城鄉環境不公。城市垃圾運往市郊加大農村生態環境壓力;城市廢水排放引發城市及周邊農村的水污染;城市大氣污染對城市及周邊地區造成危害;城市擴張侵占大量耕地威脅18億畝耕地紅線;貧困落后的農村正在成為污染企業的樂園。城鄉生態不和諧,既影響農村人的生活與健康,也通過水、大氣和農產品影響城市人的生活與健康。要改變這一面貌,必須想方設法提高農民收入,盡快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工作力度;在已有成就基礎上,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高度重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加大農村污染防治力度,著力化解水、空氣、土壤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保障飲水和食品安全,把一澈清水、一片藍天、一方凈土保護好,把我們共同的家園建設好”〔8〕。縮小區域收入差距。東中西部發展的不平衡,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使落后產能不斷向內地轉移,雖然帶動了落后地區經濟發展,但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利影響,而西高東低的地勢將使我國整個生態環境面臨災難性威脅;加上缺少有效的補償和轉移機制,地區之間在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上經常發生嚴重糾紛,以至于西部地區發出長江上游憑什么環保、誰來為神農架林區買單等質疑。為保護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幫助其擺脫竭澤而漁、竭草而牧、竭地而耕的惡性循環,促進西部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我們認真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西部大開發力度,努力縮小地區之間收入差距。尤其要建立并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真正做到誰保護誰受益,確保生態收益在不同地區間的公平分配。

五、社會保障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社會保障制度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安全網,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保障群眾生活的現實需要,也是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貧困,除了發展經濟、公平分配外,還需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但目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覆蓋面窄、資金不足、統籌層次低、城鄉反差大,這些問題使部分民眾貧困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導致底層民眾迫于生存壓力,過度索取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農民是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欠缺,使其陷入毀林開荒、過度農墾、與森林爭地的境地。針對這些存在問題,我們有必要加快建立“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我國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以確保廣大人民的基本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較好地避免貧困人群對資源過度索取、破壞生態環境,從而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建立環境社會救助體系。社會救助體系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社會救助是國家和政府針對環境問題導致的陷入生活危機而不能自救的公民的一種無償救助,以保障其維持最低生活水平,幫助受害人確立自行生存能力的社會救助項目,包括生活救助、醫療救助、生產救助等。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問題凸顯,生態環境難民日益增多,絕大部分受害者選擇忍耐,忍無可忍時則采取極端行為。為保護環境難民,確保社會穩定,有學者提出盡快制定生態環境受害者補償條例,設立“生態破壞和污染嚴重地區困難居民救助基金”作為臨時性救助措施等舉措,〔9〕這對改變受害人完全得不到補償和救助狀況具有一定作用。但從長遠看,需要我們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立并健全環境社會救助體系,使之成為一項長久的完備的制度,以保證環境受害者得到及時救助。建設綠色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目前,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重視數量、忽視質量以及環境經濟效應,沒能切實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質量,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城市景觀、增加了節能改造的工作負擔。針對我國土地資源不足、生態環境脆弱等狀況,我們應“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廣節能技術,制定并強制執行節能、節材、節水標準,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搞好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0〕。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政府投資項目率先發展綠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發展綠色建筑、建設綠色住房應成為社會福利住房建設的重要目標。

六、醫療衛生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病有所醫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看得起病是醫藥衛生事業的改革目標。看病難、看病貴反映了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覆蓋面偏窄,保障水平低等問題,這種狀況不利于生態文明建設。因此,醫療衛生事業也要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通過綠色化發展來實現兩者協調發展。完善基本醫藥衛生制度。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一個國家衛生總費用中個人支出比重降到15%-20%,才能基本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近20多年來,我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20倍左右,但所負擔的醫療費用增長了130多倍;由于個人支付偏高(2009年為38%),導致我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日漸顯現。〔11〕而貧困是破壞資源環境的禍根之一。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做好預防保健工作,盡量使群眾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全民醫保,降低個人支出,減輕群眾治療負擔;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合理定價、保障供應,讓患者用得起藥,減輕群眾用藥負擔。基本醫藥衛生制度的不斷完善,將使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從而減輕貧窮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建立環境醫療救助制度。醫療救助是專門針對患病困難群體的社會幫助,包括由環境問題造成的公害事件的處理等。環境問題會導致傳染病、職業病等危害生命和健康等問題,但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對此反映不太及時,處理手段也較為有限,難以滿足其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要求。世界銀行負責環境問題的副行長伊恩•約翰遜指出:“處理健康問題的潛在環境原因,要比建立更多醫院、生產更多藥品的好處大得多。”〔12〕這也反映了我國面臨的實際情況。貧困人口是環境引發疾病的主要受害群體,他們沒有能力支付相關疾病所需醫療費用,這就需要政府除提供一定經濟救助外,更要為患者提供必要的醫療救助,不要讓受害群體雪上加霜,陷入絕望境地。堅持以人為本,滿足這些人的基本生態需求,就要建立并完善環境醫療救助制度,并使之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醫療機構實現綠色發展。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主體,而醫院在醫療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在現實中沒有得到有效、及時的處理。這就要求,醫院必須加強對醫療廢棄物的嚴格管理,以減少對人民群眾健康的威脅;相關機構的建設與發展必須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綠色醫院、實現綠色發展,應該成為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選擇。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人口數量與質量是影響資源環境的重要因素,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李斌表示:如果我國保持20世紀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現有總人口將超過17億。那么,我們現在的人均土地、水資源、森林、能源等等,都要比現在的人均擁有量降低20%以上。就碳排放量指標而言,如果按人均3.8噸計算,少生4億人就等于每年少排放15億噸二氧化碳。〔13〕當前,我國每年出生人口約1600萬,人口與資源環境關系緊張依然是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程恩富教授指出:中國不斷增加的人口總量,正在逼近國內主要資源和生態安全所能承載的極限,只有嚴格實行“先控后減”的人口調控政策(總人口先控制在15億左右,后逐漸減至5億左右),才能實現人口素質的較快提升,才能促進人口同資源和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14〕建設生態文明,實際上就是建設人口均衡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p#分頁標題#e#

七、社會管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