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范文

時間:2023-04-05 13:15: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制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總體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初步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習慣,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養成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5.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等活動中的一些具體技能;并在活動中獲得參與綜合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具體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了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了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系;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并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系;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范,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了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并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針對學校實際,我們這學期倡導主要圍繞下列線索進行設計和開發。

1.利用學科課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學科課程,同時又是必修課程,不能成為其他課程的附屬品,但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科領域的知識可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況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和某些學科打通進行。學科知識不再是唯一的學習資源,所以我們應當突破學科教學自我封閉的僵化模式。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要使課堂成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策劃中心,依托學科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內外打通,對學科資源和非學科資源的開發進行一體化設計,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引入課堂。因此,我們將考慮如果有機地與學科內容進行整合,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內容。

2.走進社會生活,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所以引導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獲得生存體驗,讓學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從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從學生身邊的小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也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吸煙有無毒害》、《網絡利與弊》、《了解身邊的環境》等通過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實際參與、親身探究等活動,了解社會的現象與社會問題。因此,我們將著重引導學生形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加強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系,發掘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充實、更有趣、更有意義和富有創造性,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資源。

篇2

金秋十月,彩旗招展,丹桂飄香,闔家團圓。在這萬家歡慶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祖國母親的生日,為了使同學們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學校為大家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活動一、祖國發展我體驗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的祖國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你感受到了嗎?

一二年級走進一處社區,進行一次義務勞動,清理垃圾,打掃衛生,清除雜草,美化環境等。

三四年級拍攝一組以文明家鄉或生態家鄉為主題的照片或視頻。

五六年級設計一份反映祖國發展變化的手抄報活動

活動二、生活達人我爭當

利用假期,爭做生活小達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中國好兒童開學后,我們將進行生活技能賽。

活動三,精品書籍我來讀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利用假期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走進圖書館或者書店。咀嚼知識,品味讀書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化的魅力。

活動四,社會調查我開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開展社會調查豐富成長見聞一二年級和父母一起上一天班,看看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三四年級調查家鄉文化,搜集家鄉風俗,村名由來,地名的傳說,感受家鄉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五六年級調查市場禮品盒包裝狀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活動五,創意分享我設計

篇3

1. 感受優秀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2. 培養學生的欣賞、體驗、創造美的能力。

3. 培養學生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親身體驗自主學習、團結合作的樂趣。

4. 通過收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的綜合與分析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

本次活動時間為4周,第一周選出主題,激發興趣;第二周制定計劃,準備資料;第三周反饋問題,解決問題;第四周匯報成果,交流體會。

三、活動思路

第一階段:確定活動主題。

第二階段:各小組制定行動方案,分頭準備所需材料。

第三階段:各小組展開實踐探究,即時反饋情況。

第四階段:活動成果交流。

四、課堂展示

(一)活動導入

我們學校自從開展了“誦讀優秀詩文”的活動以來,同學們飽覽詩書,特別是去年的“古詩文誦讀”匯報演出時,全年級的學生共同誦讀詩文的壯觀場景,更是難以忘懷。今天,我們結合了前段日子的積累,再次走進《詩文大觀園》,體味優秀詩文的無窮魅力。

(二)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歷史星空)

1.自從開展了“誦讀優秀詩文”的活動以來,我們已背誦了不少古詩。在背誦的過程中,我們認識了許多杰出的詩人,像豪邁悲壯的辛棄疾;細膩含蓄的王維;憂國憂民的陸游;浪漫豪放的李白;多情婉約的李清照……我們不但對他們的詩感興趣,更對發生在這些文人之間的趣聞軼事充滿好奇。下面讓我們來到“歷史星空”,看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哪些同學做了這方面的探究?

生講故事……

2.你們講的故事把同學們引入了一個波瀾壯闊、人才輩出的時代。故事還涉及到了一些歷史知名人物呢,看來你們探究的很有深度,其他同學誰還能補充?

生補充……

3.同學們的感受各不相同,正如詩中所說:“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數百年。”

第二環節(風采展示)

1.唐詩、宋詞講究一種韻律美、節奏美,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個“風采展示”平臺,你們打算以什么形式來展示呢?

2.學生展示:合唱、詩朗誦……

3.這些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你們背得非常流利,真不簡單。看來同學們已經在這美妙的意境中陶醉了。

第三環節(詩情畫意)

1.中國古代文化歷史講求一種詩情畫意的境界:既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同學們欣賞幾組畫面及所附的四幅圖: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看看你能聯想到哪些詩句?

學生聯想春天的詩句……

2.真是“萬紫千紅總是春”,看看另外的畫面,你們還能聯想到哪些更美的詩句?

學生聯想夏、秋、冬的詩句……

3.看來同學們的確“胸有成竹”“各領”。你們背了這么多的古詩,誰能說說這些詩你是從哪兒學到的?

學生交流

4.是呀,詩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的生活,因為有了詩而美麗。

第四環節(我來賦詩)

1.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陸游說:”紙上的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今天我們吟、誦、唱、演了這么多優美詩文,許多同學也躍躍欲試,一顯身手。下面我們就來做個小詩人寫一首詩,和先賢哲人們比試一下如何?

我們就以家鄉為題材

學生寫詩詞……交流、推敲字句。

2.好,我們不但寫出了好詩,還學會了評詩。看來每一首好詩都要經過仔細推敲、斟酌。

(三)總結

篇4

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剛進小學,很多的課堂常規他們不是很了解,更別說是養成習慣了。就說他們自己的學習用品吧,比如鉛筆,往往是隨手拿,隨手放,等到要用的時候卻找不到了。書本也是,用的時候經常不注意,會把書角弄翹起來,或是把書給弄破了,還經常在書上亂涂亂畫。針對這種現象,我開展了這一活動,讓學生在這活動中意識到愛護學習用品的必要性,并主動去尋求保護學習用品的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活動中我們要教給孩子一種創造思維,一種創新習慣,遇到問題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展示自己獨特的見解。

活動準備:鉛筆、書本頭飾,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很多客人老師,你們想怎樣來歡迎這些客人老師呢?

(讓學生自由發言)

生:我們可以拍手。

生:我們可以說“老師你好”。

生:我們給客人老師唱首歌。

師:你們的建議都很好。那我們就一起來唱首《上學歌》吧。

(合唱《上學歌》)

二、說說鉛筆、書本的好處

師:自從我們背上書包,跨入小學校門的那一天起,我們就是一位小學生了。學習成了我們最主要的事情。在學習中,每個小朋友都有兩個好伙伴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為了讓我們能取得好成績,它們一步都不會離開我們,你知道它們是誰嗎?

1、說說鉛筆的好處

師:小朋友猜對了,那你能說說鉛筆對我們的幫助嗎?

生1:我畫畫的時候,就用到鉛筆。媽媽說,我畫的畫非常漂亮。

生2:我寫作業的時候,也要用到鉛筆。我把鉛筆削得尖尖的,寫的字也非常好看。

生3:我爸爸是木匠,我經常看到他在干活時,會拿支筆在木頭上畫很多記號。他說,這樣做出來的家具更好一些。

生4:我姐姐在做作業時,也會用到鉛筆。她說,用鉛筆寫字,如果寫錯了,用橡皮一擦就擦掉了。

2、說說書本的好處

師:是呀,鉛筆的作用可真不少,可是別忘了還有一位好伙伴,也在等我們小朋友們去表揚它呢?我們來談談書對我們學習的幫助吧!

生1:我很喜歡看書,書里有很多知識,看了書后,我懂得了很多。

生2:我家有很多書,有《格林童話》,有《唐詩三百首》,還有《成語故事》等。我每天回家都看書。我還會背很多古詩呢!

生3:同學們,你們知道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嗎?以前我也不知道,后來,媽媽讓我看了一本叫《宇宙探索》的書,我才知道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木星、地球、火星、土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生4:書本上有很多知識。只有多看書,才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三、鉛筆和書本的對話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鉛筆和書本的好處,老師相信,鉛筆和書本聽了一定會很高興的。前幾天,我們小朋友去上體育課的時候,我經過教室門口聽到教室里有人在輕輕地哭,還有人在悄悄地說話。你們知道是誰嗎?我靜靜地聽了一下,原來是鉛筆和書本在談話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在說些什么呀?好,我們就來聽聽它們在說些什么吧!

欣賞小品《鉛筆和書本的對話》

師:它們說的你們都聽到了嗎?聽了他們的話,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呢?

(學生自由發言)

四、學習做鉛筆套和包書皮

師:小朋友剛才說的都是真心話,老師聽了也覺得你們是真的知道錯了,相信鉛筆和書本也都聽到了。可是,知錯能改才是好孩子。老師有個建議,我們來給鉛筆做個帽子,幫書穿件衣服,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保護它們了,你們說好不好?(好)那就讓我們開始行動吧!

(在老師有幫助下,學生相互幫助合作一起做鉛筆套和包書皮)

五、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的手可真巧,很快就做好了一個鉛筆“帽子”,給書穿好了一件“衣服”。雖然不是很好看,但相信書本和鉛筆一定會很喜歡,一定會感謝你們對它們的關心的。

不過,有的小朋友們會說,老師,包書紙在小店里有得賣,我去買幾個來,一套就好了,還不要煩。話是說得不錯。可是,買包書紙雖然錢少,可也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既然我們已經學會了包書皮,就不必去買去浪費錢了,你們說對嗎?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節約,等你們長大了,要創業了,節約會讓你走得更順利!

篇5

一、實施原則

(一)回歸生活。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回歸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案例來設計教學內容。

(二)立足實踐。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要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主動探索、發現、體驗,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從中提升語文素養。

(三)著眼創新。著眼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語文學科課程相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

二、課型簡介

(一)“專題整合型”

案例:《鳥》專題――觀鳥、詠鳥、贊鳥(八年級下)。

準備:背誦詠鳥詩;熟讀《白鴿》《空山鳥語》,寫好讀后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寫鳥的詩歌、散文。

活動:

觀鳥 出示收集的鳥的圖片,感受鳥的外形美。

詠鳥 誦讀詠鳥詩文,領略關于鳥的文學精品。

贊鳥 請學生寫詩文來贊美它。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設置了十個專題,分別是《狼》、《荷》、《長城》、《漢字》、《鳥》、《葉》、《氣象物候》、《廣告多棱鏡》、《系統思想與統籌方法》和《我心中的語文》。從選材上看,這十個專題范圍非常廣,和自然、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為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廣泛的空間,是溝通學生與社會的橋梁。

(二)“實際應用型”

案例:我愛文學――制作讀書卡(七年級上)。

語文課本中有一個“我愛文學”活動,我們可以請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由此開展主題活動。

活動: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進行深入研究,想想自己最喜愛這本書的原因是什么,我該怎樣把它介紹給大家,讓大家都愛看這本書。同時在閱讀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語句和自己的感悟等寫下來,完成讀書卡。

篇名: 出版社:

作者: 國籍:

內容梗概:

我的摘抄:

我的感悟:

這樣的活動,把生活和學習緊密結合了起來,學生在充滿活力的氛圍中學習,綜合素質的提高當然就更快了。在課文中,很多材料我們都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處理,如名著閱讀《水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及綜合實踐活動《走進圖書館》等。

(三)“拓展延伸型”

案例:《阿里山記行》(八年級上)。

1.分組上網、走進圖書館搜集臺灣的相關歷史及風物人情。

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

3.暢所欲言,談談對寶島臺灣的認識。

4.結合熱點時事談談對、國家民族統一等焦點問題的認識。

通過深入了解臺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家、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現行的蘇教版教材中類似于《三峽》、《宇宙里有些什么》、《沙漠里的奇怪現象》等都可以設計類似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四)“關注生活型”

案例:遠離煙毒,走進健康。

1.主題:“遠離煙毒,走進健康”的實踐活動方案來自于學生生活,產生于他們對生命的熱愛。

2.研究過程:①網絡調查組進行有關“吸煙與被動吸煙危害”的資料搜索;②針對“吸煙與被動吸煙的危害”,健康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采訪保健老師;③對自己所在的居民小區進行《吸煙與健康問卷調查》。

當然平時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比如“限塑令”、“秸稈焚燒的危害”等,如果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那么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將很有好處。

(五)“科技創新型”

新版的蘇教語文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關注了科學,在7-9年級的每冊課本的最后一單元基本都是科學小品,旨在讓學生關注科學。

案例:關于“生態農業”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長安初中)。

研究內容:①生態農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生產模式?有哪些具體的形式?②生態農業產品人們是否能夠接受?對農村經濟有什么樣的好處?

③我地的生態園是如何實施生態農業生產的?前景如何?

④世界各地有哪些成功的實例?

研究過程:第一小組利用書籍、網絡等媒體了解什么是生態農業,以及有哪些具體的模式;第二小組進行社會調查,看人們對生態農業的了解程度及生態產品的銷售情況;第三小組到調查當地的生態園是如何實施生態農業生產及前景;第四小組調查我國及世界各地是如何開展生態農業的,有哪些成功的實例。

總結匯報:①各小組匯報調查研究成果;②觀看各小組制作的小報、PPT,并進行評比;③同學們暢想:如果我是一個村的村官,將如何帶領大家搞好生態農業。

篇6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美育;德育;方案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21-02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美育借助生動、感人、優美的畫面,歌聲等具體的形式,去感動人,提升人的境界。德育以明善惡來感動人,提升人的素質。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美育,除了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美",怎樣欣賞"美",如何創造"美"之外,更重要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在感知美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 健全的人格。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美育,實質上就是用美育的方法培養提高學生道德分析、道德評價能力的過程。

1.美化校園環境,彰顯"立美育人"

1.1 校園環境整體設計,體現"立美育人"。"立美育人"的理念體現在校園環境的整體設計中,學校外墻應全部繪制精美的圖畫,圖畫內容以古今兒童德孝故事為主;學校內墻繪制體育健身簡筆畫。學校操場綠色的草坪,紅色的跑道相得益彰。學校后花園種植四季鮮花:春天有迎春花、月季花迎春盛開;夏天有石榴花、荷花爭相盛開;秋天有、桂花飄香;冬天有臘梅、榆葉梅傲雪開放。枝頭小鳥啁啾,草叢秋蟲低吟,墻角青藤纏繞,是學生學習的花園、成長的樂園,校園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滲透著美的內涵,發揮"立美育人"的作用。

1.2 廳廊建設德美一體,洋溢文化氣息。我們注重廳廊建設,以洋溢文化氣息為中心,以德美一體為宗旨,以育人為核心,精心布置,努力打造"校園小廣場":"展望未來塑像"、 "世界地圖"、"愛國少年塑像"等充滿個性和睿智的"廳廊雕塑";寬敞明亮的底樓正廳,兩側展板上孩子們的書畫作品、學校重大演出、競賽活動的精彩瞬間都布置其間,經常引無數師生、家長在此駐足欣賞,這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群星風采墻";一幅幅圖畫仿佛時時向路人詮釋著"大美育"思想的內涵,這里被譽為"校園之魂"

2.美化班級文化,凸顯"立美育人"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對周圍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使他們變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惡丑行。"中國晉?傅玄《太子少傅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些都說明環境對人具有教育內化功能。優美的教室環境具有榜樣和誘導的力量,具有正面的教育功能。

班級文化的設計與布置應充分體現了班主任老師和學生的聰明與智慧,各班可按"一班一品"的要求,每學期開學初各班都要認真設計規劃班級文化,通過圖書角(知識園)、衛生角(綠色吧)、才藝展示畫廊、名人坊、星星閃亮等欄目展示各班獨特的班級文化特色,各班圖書角和教室外的小盆栽,充滿了書香和綠色,這能成為孩子們最美妙的學習活動天地,孩子們每天能陶醉在他們自己參與創造的班級文化世界里。每學期學校對各班班級文化布置進行兩次全面的檢查與評選活動,每年還至少舉行一次班級文化布置的現場會,在現場會上,邀請一至兩位較突出的班主任談經驗與體會,通過交流與現場觀摩,讓全校各班班主任之間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學科教學滲透美,體現以美育人

以學科課程為滲透全面落實以美育人的思想,充分發揮利用一切教育資源,營造美的環境,讓學生浸潤在美的教育中張揚個性,培養能力, 塑造氣質,全面發展。

3.1 美術課程的美育教育。教育家先生說:"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性為目的者也。"這個定義雖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質問題,就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學校在美術課堂中實踐美育研究,增強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滲透美育教育,以美育人,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教育功能。在"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中體現美育教育。

3.2 三國文化特色課程 美育教育。為了營造三國文化藝術氛圍,讓學生感受本土傳統藝術的美,學校從三國文化環境與魏都藝術特色課程的建設,感染、熏陶、激勵、啟發學生。

功能室環境文化體現三國特色。"我們塑造了環境,環境又塑造了我們。"學校充分發揮環境熏陶的作用,根據每一個藝術工作室的特點,把教學公共空間作為藝術展覽空間,真正將學生的審美與身邊的生活相結合,讓學生享受一場視覺盛宴,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如剪紙工作室以紅黑為主色調,既體現傳統風格又充滿活力,每一堵墻都以學生精美的作品點綴室內空間。陶藝室的整體風格則采用黃色調,使用創意設計的陶藝作品架分布在整個陶藝室的四周,陶藝架上放滿不同系列的紙陶藝作品,濃濃的紙陶藝作品氣息充滿工作室。

篇7

一、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

活動內容的選擇要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涉及自然、社會和生活的多個方面,最大限度地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內容主要包括:環境問題、科學問題、道德問題、健康問題。此外,為了充分體現學校特色,學校可把班級活動、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納入綜合實踐活動中來。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

(一)設計活動方案

活動主題確定后,教師就開始安排組織活動方案,活動要緊緊圍繞活動主題展開,活動主題可以分成若干個小主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或小組的實際,選擇其中一個小主題。也可以選擇多個小主題,同時還可以設計許多活動模塊供學生選擇和參考。例如:“愛護眼睛”活動模塊就有:“調查”、“整理”、“報告”、“收集”、“創造”、“討論”、“探究”、“交流”、“訪問”、“宣傳”、“了解”等十一個模塊。鼓勵學生動手動腦,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新的模塊,當活動模塊確定好后,就按自己設計好的活動方案開始行動。

(二)實施活動方案

整個活動給學生自我發揮自我表現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完成。學生的頭腦是等待點燃的火把。而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如在“愛護眼睛”的活動中。有的小組調查本校的視力狀況,有的小組去醫院走訪調查眼病的防治知識。有的小組上網查詢收集有關資料,有的小組整理資料辦“愛護眼睛”的黑板報。每一個小組都按自己所設計的模塊積極進行活動,活動中,學生們相互配合,增進了友誼。通過調查、訪問增大了學生與社會的交往面,鍛煉學生的交往能力。

(三)展示活動成果

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展示。例如可通過:調查報告、論文、演講、總結、科技小發明、小制作、小創造、繪畫、實拍照片、技術資料、創新設計等形式來展示在活動中的成果。

(四)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不采用“好”與“不好”、“行”與“不行”、“對”與“錯”等評定標準,而是采用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重在過程,要用描述性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評價,最好不要給學生打分。

三、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時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者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成為探究者、活動者;教師成為課題研究的組織者、指導者,從活動主題和項目的提出,活動方案的設計到活動的具體實施。學生應成為全過程的主體。

(二)教師之間需要合作

綜合實踐活動倡導團體指導與協同教學,不能把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權只賦予某一學科的教師或班主任,或專門從事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而應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協同指導。

(三)教學觀念的轉變

篇8

關鍵詞:生本;設計;引導;有度;體驗;成長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以綜合性的學習內容為主體,以學生的主體活動和直接經驗為主要形式,以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的統一協調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課程。因此,我們可以從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設計指導入手,讓學生快樂地探究體驗。下面,以主題活動《中秋博餅》為例,來觸摸小學綜合實踐主題活動設計指導的脈絡。

一、以生為本,產生探究主題

1.一個好的開始――創設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一個好的導入設計,能夠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順利地開展活動。

如,以《中秋博餅》這個主題活動來說,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握和體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自主性、開放性等特征,激發和調動學生對這個主題研究的興趣,我在開展活動前播放了一段人們在參加中秋博餅的現場錄像。

其實,創設情境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講故事、運用多媒體課件等等。不管采用哪種方式,目的都是要激發學生探究活動的興趣,因此老師們在這里不必拘泥于某種方式方法,應該靈活運用。甚

至,有時候根本不需要情境創設的環節,因為有些主題的確立,是由師生在生活學習中產生的,這時就可以因勢利導地直接切入。

2.引導質疑,提出問題

培養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之一。因此,引導提出問題,學會質疑也是很重要的。引導學生成功地質疑和提問,可以使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自主探究更進一步。

“中秋博餅”民俗活動是閩南傳統活動,博餅的歷史傳承悠久,博餅的活動形式與內容富有特色,博餅的活動具有積極的社會意

義。可以說“中秋博餅”這個主題內容包羅萬象,這就提供給我們此次綜合實踐活動許多可以探究的內容。在老師和學生選定好主題后,我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提出各小組想要探究的中秋博餅問題。經過一番討論,學生提出了許多的問題:“中秋博餅活動是怎么玩的?”“中秋博餅是怎么產生的?”“中秋博餅活動好玩嗎?”“為什么廈門人在中秋節要博餅?”……

在這時,思維活躍的學生往往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里就會出現孩子所提出的問題可能和主題的關系不大,甚至完全沒有

聯系。這種情況在三、四年級學生中出現得比較多,因為他們接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時間不長,對于“提什么問題,怎樣提出好問題”還不大了解。這時老師要注意指導了,既不可任由學生亂提問題,也不可一竿子否定,應該首先表揚學生動腦思考、積極提問的優點,然后提醒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應該和主題有聯系,最好要有研究價值的。

3.教師介入指導,學生選擇問題

在學生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后,教師應該引導他們對這些問題進行分類整理,歸類篩選出有研究價值和意義,又有能力條件研究的問題作為活動主題。這時,教師應該介入指導。可是應該怎么做指導呢?在這里我介紹一下我的做法:

步驟1:分類

引導孩子對問題進行分類。比如:面對這么多的中秋博餅問題,我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番梳理概括,羅列出了以下適合學生探究的內容:

*中秋博餅的來歷

*中秋博餅的玩法

*中秋博餅的故事

*中秋博餅的新聞

*中秋博餅的(益處)意義

步驟2:整理

引導學生對每一大類問題的研究價值、可行性等進行思考,把有價值又可行的問題保留下來,不好的剔除掉。

步驟3:篩選

這時,剩余的問題都是比較好實行研究的了,很適合學生來挑選了,可以讓各小組選擇喜歡的問題來研究。但在以往的活動中,這里曾經出現過小組成員意見不一,或者對幾個好問題難于取舍的情況。如果是三、四年級的孩子,你可以幫他們挑選一個;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你則不要有太多干預,可以鼓勵能力強的小組同時進行兩個不同的主題。

4.自主探究的基地――組成活動小組

我們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小組活動為基礎的,而讓學生組成一個個活動小組看似簡單,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方法。一般來說,老師們采用的方法有這么幾種:一是直接按照教室里學生的座位

分組;二是老師指定好相應的小組;三是讓學生自由組合。這里前兩種方法老師操作起來最簡單,但是學生可能不喜歡。而最后一種方法學生最喜歡,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病,自由組合成的各小組能力差異大,不定因素多。所以在這里老師在學生組成活動小組的環節上要多動腦筋。不同的年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活動主題適合不同的分組方法,老師要靈活使用。

而我這個主題因為是在四年級的學生中開展的,而且開展的班級學生整體素質能力均不錯,因此,我是完全放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組合成不同的研究小組開展研究的。

二、扶放結合,師生共同制訂活動方案

一個成功的活動要有好計劃,同樣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前也必須讓學生制訂好活動方案,也就是活動的計劃。

以主題活動《中秋博餅》為例,由于此次“中秋博餅”主題在活動內容上側重于了解中秋博餅活動的來歷、博餅活動的習俗、博餅活動的意義等方面。所以,在各小組確定好探究的內容后,我組織各小組討論計劃怎樣制訂,要選擇什么方法來探究,小組怎樣合作、怎樣分工等等。主要指導他們重點討論要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困難的方法。

學生討論好后,教師可以展示一份現成的活動方案樣例,向學生簡單介紹這份方案制訂的情況及優缺點,讓學生可以模仿老師

提供的活動方案樣例來制訂自己小組的方案,也可以根據各自小組以及所選問題的不同自己制訂方案。

在指導學生進行方案的制訂時,應該讓學生全員地參與。具體是這樣操作的:讓各研究小組根據所選的研究主題,每人各自草擬出一份活動方案或者計劃。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和討論,取長補短,點評修改。最后選出一份最好的活動方案作為小組活動計劃,也可以采集小組各方案的優點,形成小組的活動方案。這樣指導起來雖然比較耗時,但是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通過親自制訂

活動方案,學習、鞏固活動方案制定的方法,提升活動方案制訂的能力,對活動方案(計劃)制訂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方法的掌握很有益處。

三、開展實踐活動,自主探究學習

例如,在《中秋博餅》活動中,我設計了這樣四個活動:探尋中秋博餅的歷史、觸摸中秋博餅的現在、體驗中秋博餅的樂趣、展望中秋博餅的未來。

“探尋中秋博餅的歷史”“觸摸中秋博餅的現在”是讓學生通過調查、采訪等各種方法收集了解有關中秋博餅的歷史與傳承,以及博餅的玩法規則等,進一步培養學生查找資料、調查、討論、探究的能力。

而“體驗中秋博餅的樂趣”我不僅鼓勵學生參與家庭、社區的博餅活動,而且還組織學生在學校班級里分小組開展了班級博餅活動,不僅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還讓學生體會感受了閩南民間傳統風俗中秋博餅的魅力。

“展望中秋博餅的未來”這個活動可以說是在前面幾個活動進行后產生的。原來我設計時本次的主題活動到“體驗中秋博餅的樂趣”就要結束了,但是我們發現中秋博餅不僅受廈門人歡迎,而且受到國內外人們的喜愛,有些學生還調查到廈門的中秋博餅活動

當時還在申請“世界遺產”的認定,而且當時是第一次申請失敗,正在進行第二次申請。學生了解到這些時是喜憂參半的,于是我臨時決定增加一個活動環節――展望中秋博餅的未來,讓學生交流中

秋博餅受歡迎的情況、探討第一次申請“世界遺產”失敗的原因與對策、設想推廣廈門追求博餅的方法。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并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樹立自豪感。

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學生不僅體驗到了中秋博餅的魅力以及廈門的美好,而且還收獲到了相關的知識,鍛煉了表達、收集、整理、寫作、繪畫等各方面的能力,獲得到了成功的快樂;這樣的探究活動調動了多方面的學習方式,因此讓學生在廣泛的參與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快樂的體驗。

四、注重展示與總結,內化探究活動的成果

經歷了主題的確立、方案與計劃的制訂、實踐活動的開展之后,綜合實踐主題活動已經進入了尾聲,也就是主題探究活動的展示階段。我們都知道展示階段可以讓學生把之前實踐活動各階段的活動收獲在這里,有一個很好的體現與總結。經驗的總結是知識的融匯與內化,探究內容的展示則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知識經驗的融匯和內化。學生這種內化的過程,就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了進一步的成長。

但是,我們發現很多時候在進行展示活動時,教師采用的形式是比較單一的,都是讓各個小組的學生輪流上臺展示、介紹,久而久之,不僅失去了展示階段的真正作用,而且學生的興趣也在消減。怎樣才能讓展示活動不流于形式,不是為了展示而展示呢?

以《中秋博餅》主題活動為例,我根據前面學生活動的方方面面,以及大量學生收集到的信息,把展示活動以“快樂―有趣―有意義―難忘―美名揚”為主線,設計成這樣幾個小環節:班級博餅真快樂、博餅玩法真有趣、博餅來歷真有意義、博餅故事真難忘、中秋博餅美名揚以及活動延伸――博餅王中王爭奪。

五、總述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于學生直接經驗的學科,它密切聯系著學生自身生活中的一種社會生活,體現了對知識綜合運用的新的學習方式。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方式與其他課程有著明顯的不同,它倡導學生自主選擇、小組合作,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制作等形式去體驗、探究、解決問題。

篇9

關鍵詞:區域推進;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實施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2)07-0023-03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必修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但是,國家只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不統一編寫教材,由學校根據自身特色、社區資源、學生特點及需求等實際情況自主設計、實施與管理。淮安市楚州區現有實驗學校、鄉鎮中心校71所,村完小66所,教學點58個。為推進各學校綜合實踐課程規范化、常態化、科學化實施,多年來,我們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以區域推進的方式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章立制,增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規范性

一是明確課程規范。我們下發了《楚州區整體推進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意見》,制定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標準》,規定學校期初制定學年度實施總方案、年級方案、班級方案,各專題教育活動方案及學期教育活動行事歷等;研究性學習課程至少包括選題指導、方案設計指導、方法指導和成果展評四個階段;每次綜合實踐活動有詳細方案、過程資料和活動成果;組織活動有具體分工,責任明確;指導教師對每個學生每次參與活動情況作出描述性或綜合等第評價。

二是完善保障體系。我們成立了區綜合實踐活動中心教研組,創建了綜合實踐活動研究QQ群,在區教研網上開辟了“綜合實踐校本課程”專欄。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的實施意見》,各鄉鎮、學校同時建立健全組織網絡,包括領導小組、集體備課組、教研組、組織協調組、安全保障和后勤組等。規定每學期集體備課、公開教學研討分別不少于3次,活動成果展示和師生評價每學期至少1次。各區直學校、鄉鎮中心學校須配備1—2名專職教師,負責組織課程資源開發、課程實施和教學研討活動等。

二、開發資源,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豐富性

一是組織資源開發。區教研室組織部分骨干教師編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案例編寫以各學校的實踐與探索為基礎,從“親近與探索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三個維度選定主題并按照年級段分別編寫出20多個案例。整體設計案例選題,既與各學科教學聯接,也充分體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既涉及心理健康、遠離、國防教育等新內容,也凸顯學校傳統項目課程化、主題教育個性化的特點,強化了校際間的交流和共享。

二是統一進度內容。區教研室要求鄉鎮和集團學校每學期開學前備課,參考全區性選題,立足本校實際,動態調整每學期研究性學習活動內容,按年級、班級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學期進度計劃安排表。對新增的選題,由鄉鎮和集團學校組織骨干力量提前集體備課,形成實施意見或活動方案,再以電子文件包的形式提供給各中小學校參考或使用。各鄉鎮中心小學及教學點、教育集團各學校統一課程進度內容,統一執行既定活動方案,促進了區域教育均衡。

三、專業引領,堅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科學性

一是課題研究破解難點。首先,著力研究解決課程資源開發問題。區學科教研員主持研究省級課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究”,帶動了4所實驗學校,主編出版的《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實驗教材在全市推廣使用,合作編寫的《節日文化》(資源包)即將出版,并積累了大量的中小學優秀活動案例。其次,以“選題指南”的形式,提供課題給學校、教師和區中心教研組成員,鼓勵開展微型課題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專題研討突出重點。首先,整體設計課程內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涉及的領域廣闊,內容龐雜,區教研室組織城區、鄉鎮各學校分片分組交流、展示課程資源的開發和使用情況,評選出優秀學校、年級、班級實施方案,在全區范圍內展示和共享。其次,構建主要教學課型。重點研討并構建了研究性學習的選題指導、方案設計指導、方法指導和成果展評的課型結構,并以《家鄉的淮揚菜》為主題,用4節課進行了系列展示和共享,有效地解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怎么教”的問題。

四、典型帶動,發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示范性

一是創建基地學校。在充分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著力打造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學校。新安小學的《“新旅”文化》課程已經形成系列,內容包括“我當小小講解員”、表演音樂劇——一群小好漢、“新旅”故事大家講、“新旅”歌曲一起唱、沿著“新旅”足跡前進等。博里鎮中心小學每年度動態微調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主題活動內容,包括手工、農民畫、《春草》詩社、科技制作、國防教育、環保等,實行“雙選”制,即學生“選師制”和“選科制”,把主題教育活動列入教學計劃,呈現在課程表中(每周三下午第三節課),幾年來組織多次現場會活動并受到好評。

二是推介課程范例。充分利用“楚州教研網”, 把本區各鄉鎮、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特色經驗做法及時上傳到網站上,注意收集各級培訓班(會)的優秀課程資源,推介給學校、教師,并做好解讀,提出我區具體工作要求。范例推介力求示范性、系列化和可借鑒。目前已經通過網絡、會議等渠道推介校本教材30多套、優秀公開課教學資源包6個、多樣化課型研究包4個、主題活動設計方案63篇,另有《研究性學習·學生活動手冊》正在編寫中。

篇10

學科實踐活動可以某一學科內容為主,開設學科內的實踐活動,也可以綜合多個學科內容開展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

1.跨學科整合

統一主題。開學至今我們已經開展了兩次社會實踐活動,主題分別為“我與鮮花有個約會”“我的動物朋友”,學校教學處聯合德育處制定好每一次主題活動的活動方案。

橫縱教研。年級大教研組橫向開展學科間教研,各學科組從學科體系中縱向尋找實踐活動的切入點。根據這個年級學生教材知識的基礎,結合學段、學情,設計與之相關的活動,培養興趣、鍛煉能力、形成學科素養,形成年級學生的活動方案。

列實踐單或活動方案。年級組有了符合學生標準的活動方案,學生自由組合,繼續商討活動方案,或豐富或分工,最終形成本組的實踐單。

體驗活動。學生在過程中記錄、捕捉自己的收獲。

小組展示。在下一周的班綜課上,各小組展示匯報活動成果。

我們在試驗中逐漸明確了學科實踐活動的特征:體現學科知識運用;體現學科素養培養;體現多種形式綜合;體現多門技能綜合;體現人人參與活動;體現身心參與活動;體現機會多選公平;體現標準激勵開放。

學科實踐活動不僅僅停留在學科之間的主題實踐活動,同時也體現在學科內的實踐活動之中。比如科技學科,天文課程、機器人課程是支撐,同時,天文辯論賽、天文觀察活動也是支撐。學科教師是操作層的主要負責人,1-6年級學科教師的縱向教研(學科組)成為了學科實踐的主要團隊。以橫向每一個年級大組作為校外實踐活動的主要團隊,包含9大學科的學科教師。縱向教研團隊研究出年級學科教師的教材中可以實踐的內容和方式,橫向教研團隊研究出外出實踐活動學科間的整合與分工。

2.學科內素養

芳草課程六大領域的標準給教師開展學科實踐活動明確了方向,給教師開展學科實踐活動提供了四個策略:忠實策略――國家課程、科學本真;整合策略――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人與生活;拓展策略――由內向外、由近及遠;創生策略――自主學習、自主實踐。

語言領域(語文和英語學科)的校內外實踐活動以語言應用、文化傳播為主;數學領域(數學學科)的校內外實踐活動以計算工具的應用及各自價值為主;道德領域(品生品社、道德推理)的校內外實踐活動以道德規則和情感的真實體驗為主;藝術領域(音樂和美術)的校內外實踐活動以體驗生活,創作藝術為主;健康領域(體育和心理)的校內外實踐活動以身體、思維動起來為本,開發學生的運動潛能;科學領域(科學、天文、機器人)校內外實踐活動以小試驗、小制作為本,打開學生思維、眼界的邊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