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4-02-07 18:08: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差異化教學的心得體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職高體育;教學策略;體育精神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職高體育”教學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革新。因此,相關教師應該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傳遞出體育的精神價值。它要求教師不再將其視為一堂“輔”課程,而是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培養起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和基本的體育常識,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意志。一直以來,“體育學科”對于各年級階段的學生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這一學科難以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也是一個普遍問題。“職高體育”既有同普通中學相類似的困境,又對教師的日常教學做出了針對“職高”學生群體所特有的要求。因此,筆者本次論述,將從對學生的思想引導、教學內容的拓展、教學技巧的運用以及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等層面出發,對當下職高體育的教學策略進行初步探討。
一、強化思想引導,傳遞體育精神
在傳統的職高體育教學中,學生很難樹立起體育學習的重要性理念。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多數學生認為,在其他專業性課程和今后的就業出路面前,“高體育”顯得可有可無,故而學習態度散漫,不具備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這便要求相關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從精神層面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不再將教學內容停留在“姿勢”、“動作”等表層內容上,而是要培養起學生良好的體育價值觀。首先,體育本身便是學生今后職業生涯的一項“隱形素養”,學生今后的自我保健能力和防范職業病的意識,是其職業素養的一部分;其次,體育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職高體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幫助他們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為此,相關教師可以借助古希臘羅馬的“競技體育精神”“馬拉松精神”以及“奧運精神”等等,傳遞出職高體育的教學價值。
二、了解學生需求、拓展教學內容
傳統的職高體育教學,存在著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等問題,難以調動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積極性。一方面,部分教師“以本為本”,固守教材或者大綱內容,開展的教學項目少而無趣;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固守統一的教學模式,未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便要求教師拓展教學項目,同時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差異化的訓練。
(一)拓展教學項目,完善教學內容
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部分教師開展的體育項目,僅表現為引導學生“跑”、“跳”以及偶爾的籃球接觸,這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遠遠不夠。為此,教師應該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只要是有利于學生體能鍛煉的有益活動,教師都可以引進課堂。
比如,常見的排球、乒乓、羽毛球等等,雖然不少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是他們缺乏科學而系統的訓練;而不少男生喜愛的武術,女生適用的防身術等等,教師同樣也可引入教學;此外,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最是當下“職高體育”教學所缺乏的。為此,教師可以向學生傳遞一些體育常識和人體機能的基礎知識,比如“如何拉伸和放松,以防止跑步過后小腿肌肉緊繃”“如何熱身,以減輕劇烈運動給人體造成的傷害”等等。
(二)了解學生情況,進行差異化教學
“職高體育”是以學生為主要對象的教學活動,因此,一切項目的開展,都應該建立在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之上。這便要求相關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溝通和測驗,了解不同學生的體質和學習需求,進而制定差異化的教學模式。
一方面,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基本體質,具體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幾項:一是學生的耐力、肺活量、反應速度等等;二類包括學生的視力、既往病史、生活習性等等;三是學生的體育優勢和愛好,比如學生業余喜愛的健身項目、健身頻率等等;四便是學生隨時主觀自述的身體狀況,學習需求等等。在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體質狀況后,教師可以對學生分組,進而采取差異化的、能為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模式。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專業要求來選擇教學項目。比如,從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能會面臨用眼過度、腰肌勞損等問題,這便要求教師對該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比如,開展乒乓球活動鍛煉其眼部肌肉、引導學生學習伸展腰背部肌肉的健身操等等。
三、采取教學策略,實現有效教學
學生對“職高體育”缺乏積極性的一項重要原因,便在于他們將課程項目視為一種負擔,各類體能鍛煉也往往在身體和精神上給學生造成一種疲勞感。這便要求教師采取相關策略,將體育課程變得有趣而簡單。
首先,教師可以將游戲元素引進教學。比如“兩人三條腿”、“接力比賽”、“拔河比賽”等活動,可以在鍛煉學生體能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其次,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教學技術和工具,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放映體操的分解動作圖,可以方便學生理解,加深學生印象;最后,教師應該多加利用“鼓勵教學”的策略。部分學生體能基礎較差,在鍛煉的過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學生的理解力不夠,相應的動作學習不能跟上班級節奏。這便要求教師對其多加引導和鼓勵,樹立起學生的學習信心,幫助學生循序漸進。
四、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
“職高體育”本身便是一項示范性較強的學科,在相關動作要領、姿勢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自身的動作便發揮著“模范性”的作用。這便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同時對自身的課堂教學和管理模式加以思索。
一方面,教師應該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相關的動作姿勢、項目要領,體育教師應該加以反復地訓練和細心的求證,使得自己的教學示范更加規范。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參與相關的調研和交流活動,與其他體育教師交流教學方法和心得體會,進而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完善。
篇2
關鍵詞:差異教學;信息搜集;學生主體
差異教學,是在正確認識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的基礎之上,選取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樣的教學形式以滿足不同學生在學習上的不同要求,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小學高段年級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由于知識的攝入和生活經驗的不斷豐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逐漸增大,在語文這類需要理解和運用的學科中則更需要把握學生的差異性,培養學生的審美力、想象力等,并且掌握自我表達的能力。
一、小學高段語文差異教學的現狀
1.任課教師對于差異教學的認識不足
差異教學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許多小學高段語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依賴于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實踐,忽視教育理論對教育實踐的指導作用。雖然新課標中倡導運用差異教學,但大多數教師還只是停留在較淺的認識層面上,并不能實際掌握相關理論,并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正是由于教師對差異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使得教師不能全面理解新課標中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理念,在差異教學中出現問題時也不能在相關理論指導下分析原因并將其解決。
2.差異教學存在諸多誤區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逐漸深入,差異教學逐漸普及,但其中不乏跟風改革應用的現象,“邯鄲學步”的情況往往存在著諸多不足。另外,許多小學高段語文教師在使用差異教學時簡單復制他人的經驗,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任務的實際需要,錯誤地使用一些具體的辦法。例如,在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差異方面,教師忽視了必須的事前測查,還不夠了解學生的差異;在差異教學的具體實施中,過于注重學生閱讀時的獨特感受、過分注重范文的影響等。
二、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實施策略
1.加強小學高段語文教師對于差異教學理論的學習
為了保證差異教學在小學高段語文中的順利開展,必須堅持以理論知識為主導,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將理論知識正確運用到教學中,反對以往過于倚重經驗而忽視理論的教學體系。
首先,組織教師學習差異教學的相關理論。當教師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時,如果沒有足夠扎實的理論作為支撐與指導,則無法明確如何改進教學方式,如何幫助學生得到進步與發展。因此,注重教師對相關差異理論的掌握,從根本上樹立小學高段語文教師的差異教學理念,對促進差異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在學習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學校應當定期組織小學高段語文教師進行交流和研討。通過交流,教師可以將自己在學習相關理論時的心得體會、實際教學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其他教師一起討論、相互切磋,通過不斷的交流,促進高段語文差異教學的實施。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信息的收集
受成長環境、思維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習慣和思考方式。只有在教師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之后,才能準確把握學生之間的各方面差異,從而展開差異教學。但是實際上,很多教師并沒有花時間了解學生,只是單純地將教學當作工作任務,并不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感受;有的教師因為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無暇顧及所有學生。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收集學生信息。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細致觀察學生,注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狀態、情緒狀態、思維狀態,通過各方面因素綜合了解學生。其次,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為了了解實際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聽取學生對課堂的建議,根據學生指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改進,使之適應和滿足學生的要求,同時也增進了與學生的交流。與學生家長的良好溝通,可以幫助教師深入了解課堂之外的學生,分析學生差異形成的原因。
3.選擇多樣化的差異教學方法
差異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習目的的需求。所以,針對每一堂高段語文課,教師應該基于不同學生的需求進行多樣化的設計,力求做到多種教學方法相互結合,或者安排不同風格的教學模式,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從中受益。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中,觀察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興趣和習慣的學習方法,并不斷完善。
例如,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擅長聽覺的學生借助錄音機學習,播放課文配套的音頻,讓他們多聽課文錄音,充分利用聽覺優勢,從而達到理解課文、背誦課文的目的;對于擅長口語交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在課堂上朗讀課文,既能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加深他們對課文的印象;而對于擅長形象思維的學生,教師可提供與課文有關的圖片,或者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課文描寫的畫面等,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語文作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對小學高段學生的基礎知識普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學生的世界觀形成起著重要啟蒙作用。小學語文差異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并日益受到教師的關注。如何幫助不同的學生在小學高段語文學習中都取得進步、有所收獲,需要多方面的不斷努力、不斷探索。要讓差異教學獲得長足進步,不僅需要良好的理論基礎,也需要更多的實踐經驗加以佐證并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李玉芬.小學語文課堂差異教學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8(9).
[2]金懷德.萬紫千紅才是春: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高段語文差異教學初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7(1).
[3]賈國清.試論小學語文課實施有效教學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1(25).
篇3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境教學;新課改;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常識、素材等相關資料運用到教學過程當中,豐富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助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從而對高中語文教學內容有深刻的領悟,對國家語言文化進行很好傳承。同時也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情景教學方法的運用,對此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高中語文教學是個整體的教學傳授過程,要從課前、課中和課后全面的進行引入情境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
一、課前采取情境導入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也是如此。課堂開始的好壞是課程效果好壞的關鍵,一個好的課程首先要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對所教授的課程內容進行精心的備課。包含與課程相關的背景資料和相關的視頻課件,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主動的吸引學生眼球,將學生的思維吸引到課堂的教學內容中等多方面的內容。例如在學習《胡同文化》這篇課文時,首先,教師要利用好網絡資源,對作者汪曾祺對學生進行介紹,包括作者創作的情境。還要將北京胡同的視頻或照片給學生展示,讓學生的頭腦中對北京胡同產生印象,帶動學生進入學習語境,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得不提的是,創設情境應該注重自然性、順承性。真正能讓學生如臨其境,萬萬不可為了創設情境而生搬硬套,給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帶來的人工雕鑿之痕及“做秀”之嫌。總得來說情境的創設需要堅持三個原則:第一,尊重教材,把握語境,不脫離實際;第二,了解學生,有的放矢,不做無用功;第三,堅定目標,加強引導,共同進步。
二、課中采取互動交流法
增強師生互動性是新課改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增強高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互動性一方面能夠實現新課改的要求,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法。第一,根據課程內容創設師生互動的環境;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不定時地采取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創設互動環境,將學生引入到教學的語境中。例如,在《胡同文化》這篇課文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問題,比如:北京胡同的特點、胡同文化是指什么、胡同文化的特點是什么等等,引起學生的思考,促進課堂的互動,活躍課堂的氛圍。此外課堂上還要采取情景模擬法,根據課堂的內容,編制一個辯論或話劇等,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達到愉快教育的目的。第二,以課程為基點設計延展內容形成師生點評式互動;高中語文課程要求學生掌握更多的延展內容和新的豐富的課外知識,在課堂互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延展的教學內容來引起師生間的點評式互動。例如在講授《雨霖鈴》時,由于這首詩本身較為凄美,寫進了人間離愁別恨。教師可以借此引發學生回想曾經學過的包括小說在內的多少寫作方式和手法。還可以啟發學生去比較電影中借用光、影、蒙太奇等多種方法呈現的人物與小說中人物呈現的方式有哪些不同等。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課程以外的經典人物故事來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課后回顧課程情境法
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要對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及時的鞏固,課后作業的預留就能幫助教師實現課程的鞏固和提高。高中語文教師應注意在課前和課中情境教學方法運用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業余的時間查找與課程內容有關的知識,例如在講授《裝在套子里的人》時,可以給學生留下思考題:為每個人物填寫“病歷卡”,完整體現出病人的病因、臨床表現等。完成后引導學生將查找到的內容在班級內容進行交流展示,這樣不僅能帶動條件較好的學生的課外知識量,也能促進條件一般學生的知識量,大家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總結情境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改要求,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適應社會、融入教學內容和有效教學方式,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符合差異化學生的不同需求,保障學生利益,還利于解決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熱點和難點。以上僅為本人在新課改要求下,對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和膚淺認識,教無定法,廣大教育工作者對教學方式方法都有比較深刻的理解,都是為將祖國未來的花朵教育好、培養好,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的語文教學發展做出自身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龔奎.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育,2016年第07期18.
[2]梁少艷.淺談情境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育(文摘版),2016年第02期03卷.
篇4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學實踐;材料科學;產學研;動手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6-0040-02
作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上海大學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為培養出合格的卓越工程師類人才,開設了一系列相關課程。在“卓越工程師”項目的大力支持下,從2010年起,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與美國肯納公司合作,針對高年級本科生開設了《材料類專業職業生涯培訓A》課程。該課程的開設得到了肯納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擔任該課程的主講教師均為該公司相關崗位的資深專家和部門經理。該課程已持續開設了3年,受益學生達170多名。三年多來,我們教研室的教師與肯納公司人力資源部相關人員就如何更好的開展和組織課堂教學與實踐環節,提高教學質量等問題進行了多次交流和探討,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幾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與探索,選課的學生對這門課程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一、教學內容的安排
該課程講授的范圍十分廣泛,從“畢業生就業指導”到“刀具的基本知識”,再到“陶瓷工程”及“銷售技巧”和“財務培訓”等,這些課程內容的安排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更為他們補充了很多課堂上學習不到的實用知識,為將來的就業及生活都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每個主題都安排3個學時進行講解和培訓。在“畢業生就業指導”培訓中,肯納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針對肯納公司就新進本科生各方面的具體要求及面試技巧等方面分享了經驗,并在課堂上開展了模擬招聘環節,使學生真實的體會到面試的場景,并在面試官的建議下更好的完善和提高自己的面試能力。在“銷售技巧”培訓中,肯納公司北方區銷售總監劉剛先生在介紹了銷售人員的一些基本素質和基本的能力之后,就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模擬銷售不同類型的服裝,讓學生們進行銷售案例情景展示。學生們積極踴躍展示和點評,課堂洋溢著濃濃的學習氛圍。案例情景展示過后,劉經理通過自己的切身經歷及豐富經驗一一點評及分享,讓學生們了解到銷售領域的大學問。劉先生根據學生們在演練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講解和分析,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了銷售的技巧和經驗。結合實際案例,劉經理又詳細介紹了銷售領域理論知識――銷售六部曲。首先第一步是發掘客戶,銷售人員需要根據自己產品標準來尋找需要此類產品的客戶。第二步是了解客戶,銷售人員需要了解客戶的需求,在替客戶著想的基礎上達成一筆合理公平的買賣。第三步是學習產品,只有十分了解自己的產品,才能夠在客戶提出要求的時候及時介紹適合客戶的產品給他們,抓住客戶的心。第四步是提品,在向客戶介紹產品的時候,產品必須具有差異化和獨特性,滿足客戶的要求。第五步是達成協議,走到這一步客戶與你就有了合作關系,而這個關系是否能夠持續和長久還需要下一步。所以,最后一步就是管理客戶,對客戶進行分類。在“外資企業高績效管理”培訓中,主講人是肯納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李娟女士。李女士以她豐富的人力資源培訓技巧并結合學生們關心的評優工作,細致的介紹了外資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講座一開始,Alice女士詢問學生在校期間是否獲得優秀學生、是否獲得過獎學金,以及是否知道如何考核、如何評定。由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展開提問,她深入潛出的由學校延伸至企業,提出了三個在企業中關注的問題。“什么是績效管理?”“如何設定績效目標?”“什么是個人發展計劃?”帶著疑問,學生們專注得聽著Alice的生動講座。培訓老師在課堂上采用案例演練讓學生們更深入的了解了外企是如何考察員工的工作成績的,這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們對外資企業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學生們對于財務培訓也是相當感興趣的。肯納公司的財務共享中心經理丁蘇宜女士講課風格非常的風趣幽默。丁女士借用肯納公司的一張資產負債表由淺入深地介紹了如何制作資產負債表,里面的各種數據是如何得出的,然后從中得出“資產=權益+負債”的公式,由此說明了解一個公司的資產與負債就可以掌握這個公司目前的資產和負債規模,有助于公司作出優化結構、降低風險和提高運營效率的判斷和決策。為了方便學生們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她引用了諸如Dell、寶潔、家樂福等知名公司的許多例子,向大家介紹不同的資產和負債其流動性的差異以及對公司的影響。在最后丁女士還給出數據請大家親自動手制作一份資產負債表,實踐練習讓學生們對這次財務培訓講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短短的3個小時的時間就讓學生們明白了一些財務知識。還有“刀具應用介紹”和“刀具設計”以及“物流和供應鏈”等培訓都給學生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這門課程主要是針對大三學生開設的知識拓展課,通過這個課程的學習,希望他們能夠積累就業經驗及對不同職業有一定的了解和規劃。以往的教學方式,很多情況都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學生一方面覺得課程比較枯燥,另一方面覺得和自己相關性不多,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在這門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來自企業的各個資深的部門經理除了給學生傳授一些實踐經驗,更多的是設置了很多模擬的場景和具體的案例,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課堂的氛圍非常的活躍。同時,部門經理們還會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公司真實的情況給予適當的評價及提示,使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自身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不足之處,增加了很多處理實際問題的經驗和能力。在“陶瓷工程”培訓中,肯納公司的斯泰克廠長郭志全先生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還準備了很多精美的小本子和小禮物。在他的課堂上進行了分組討論,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并培養了合作精神,通過這樣的方式把深奧的陶瓷內容介紹的非常容易理解。通過郭廠長的介紹,大家逐漸了解了陶瓷基本的判定標準及陶瓷的應用領域。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他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圍繞“氮化硅(Si3N4)樣品制造”進行相應工藝過程制定的練習。盡管學生缺乏專業系統的陶瓷工藝知識,但大家利用上課所學的內容,拓展思維,積極討論,合作完成了制作工藝圖,并派出代表闡述各自小組的設計思路和方案。最后,郭廠長針對四個小組的不同方案進行了詳細的點評并選出最佳方案團隊。通過這樣一個分組練習,學生對陶瓷材料的制備工藝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市場培訓”是由肯納公司的市場傳媒經理趙婧婧女士進行的。在課堂上趙女士詳細的介紹了市場和銷售的區別,使學生們在學校里就深入了解了將來若從事市場方面的職位應該做什么工作。趙經理還特意準備了海鹽巧克力來活躍課堂氣氛。
三、考核方式
成績考核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和教師檢查教學效果、獲得反饋信息的重要手段,又是評定學生學業成績、衡量他們是否達到規定目的,是否具備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方法。對于《材料類專業職業生涯培訓A》這門課程主要是想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更多的了解自身特點和各個職業的特征,為將來走入職場、正確定位自己在職場中的位置做準備。這門課程的考核主要通過開卷考試及學生心得體會報告來確定,開卷考試的內容主要是針對每次培訓的基本理論內容來進行的。同時,課程結束之后,讓學生根據課堂上參與討論的內容,寫出自己對培訓課程的感想及收獲,目的是想通過對課堂知識的回顧和總結,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鍛煉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培養一種獨立思考的習慣。
四、教學效果
篇5
國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規劃和教學大綱,并組織編寫了《中小學計算機基礎教程》,使我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步入正軌。而且近年來個人計算機的價格逐漸降低,很多家庭購買了計算機,中小學生不論是在學校或家里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和時間越來越多。這使得近年來高校入學新生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水平的起點顯著提高,新生在入學時已具備良好的計算機平臺能力,如操作系統(如Windows)的主要操作技能,日常工作軟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常用功能的使用,可以較快速準確地使用電腦打字。大學生入學時計算機水平不斷提高,因此高校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也必須同步進行改革。
二、高校公共計算機分層次教學
筆者認為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內容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計算機水平進行改革,不要重復設置中學計算機已經教完的內容,教育改革應該使大學與中學同步進行,使大學與中學的教學內容各有所側重,僅將計算機平臺能力教育作為大學中的一門起填平補齊作用的計算機補習課,在課程的設置上更應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實際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大學計算機教育應該以三個層次為基礎,實施教學改革。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教學以三個層次課程設置為依托,按照學生水平、專業需求進行改革。第一層次是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的培養。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操作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并培養他們應用計算機處理日常問題的能力[1]。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組成硬件的性能指標及裝機步驟、軟件的安裝與卸載、日常生活軟件(如圖像處理、電子雜志、視頻編輯等)的功能使用、計算機常見問題的處理(如網絡連接配置、如何ghost等)。第二層次是程序設計基礎和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的學習。這一部分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學會對問題的抽象,找出解決問題的形式化方法,在處理復雜問題時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安排課程主要包括VB、VF等。第三層次是結合專業需求學習專業應用軟件。主要任務是進一步培養增強學生對本專業及相關領域中專業軟件的使用能力,實現能夠利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處理、解決本專業領域中的實際問題。根據專業方向、學習重點的不同,結合各專業需要,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差異化進行計算機應用軟件教學,達到與專業緊密結合,為專業學習服務,互學互長。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的學習,學生就能由淺入深地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較全面地了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勢,并能增強學生的計算機意識,提高進一步學習計算機技術及利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計算機三個層次的教學模式通常不能切實執行。多數高校在第一、二層次上投入了較大的精力,而對第三個層次關注較少,通常僅在大學一年級開設計算機的公共課程,其余學年出現計算機教學的斷層,沒有開設與專業相關的計算機應用新技術、新知識相關的課程,造成了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不能用計算機技術解決自己專業中的相關問題[2]。這造成當代大學生通常都擁有國家計算機二級證書,但卻不會在自己的畢業論文中應用計算機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計算與分析,而這種專業性計算機知識技能的水平,是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公共計算機教學改革帶來的思考
本著大學四年計算機教育“三層次”不斷層的思想,以大學計算機教學不能僅停留在理論了解計算機知識為準則,以大學生將計算機作為本學科研究的橋梁和工具為目標,筆者結合多年非計算機類大學生計算機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一層次教學教師應注重實例演示。大部分同學感覺在使用計算機遇到問題時,不知道如何應用學過的理論知識解決它。為了克服這類問題,課堂上教師應注意避免照本宣科,要多多融入實例操作。如在第一層次介紹計算機硬件和軟件時,教師可以準備一臺可供拆卸的計算機主機,使學生可以直觀的了解計算機各硬件組成部件的外觀,及它們之間是如何被組裝連接構成主機的,帶領學生學習裝機操作后,即可進一步演示如何安裝操作系統軟件、如何安裝硬件驅動和常用應用軟件、如何配置網絡連接。通過這一系列課程內容的設置,學生在操作中掌握了多個知識點,相比較以前枯燥文字、簡單圖片的幻燈片課件,這種生動、互動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真正了解計算機相關知識更有效,當他們以后遇到裝機、拆機、安裝軟件等問題時,更容易自己解決。第二層次教學注重學生上機操作的練習。學生普遍感受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枯燥難學、內容多、難記憶,程序看得懂,但自己去編卻不一定能編出來,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學習方法的偏差,僅滿足于上課聽懂了,但卻忽略了上機解題能力的訓練。計算機課程不是聽會的,也不是看會的,而是自己練會的。只有讓學生上機動手操作,解決設定問題,他們才能學會針對問題進行分析,構建數學模型,設計算法并編程實現,真正明白結構化程序設計及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概念和方法。上機操作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進而對課程產生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學習。第三層次教學應為高年級學生開設相適應的選修課。根據學校各專業實際計算機應用需求,開設計算機選修課,通過選修課的學習,學生達到可以較熟練應用本專業常用的應用軟件處理、解決本專業領域中的實際問題。如理工類學生學習CAD、MATLAB等建模軟件,學會對產品和工程進行設計、繪圖、分析和編寫技術文檔,初步掌握系統的設計與仿真;經濟管理類學生學習eviews、spss等統計分析軟件,掌握應用對經濟活動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回歸分析和預測,實現數據分析與評估、金融分析、宏觀經濟預測、仿真、銷售預測和成本分析等;文史類學生學習與多媒體制作相關的軟件,如Photoshop、Flash、Authorware等,學會把文字、圖片、視頻、特效、光影、音效等多種信息綜合處理。計算機各層次的學習采取基于項目導向的方法。傳統教學方法通常都是按照教材內容編寫的順序,由前向后逐章講解,學生學習時只見樹葉,不見森林,提不起學習興趣的問題,一門課程學完后,只記得一些基本的知識點,死記硬背些常用規則,能夠獨立實現設計任務者鳳毛麟角。基于項目導向的方法以項目實例為主線,學習內容圍繞其展開,按照項目開發的流程展開教學,并結合書本上相關章節的內容,有效融匯到學習中[3]。學生按人數或興趣分成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選定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詳細制定學習時間和活動步驟,定期開展小組交流、討論和學習,展示并介紹制作的作品、交流經驗和心得體會。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計算機知識普及活動。大多數學生在大學以前都學過計算機基礎知識,有一定基礎,但是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升級換代頻繁。著名的摩爾定律指出計算機每隔18個月性能翻一倍,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界面和功能變化也非常快。根據這種情況,我們應定期安排計算機專業教師或學生,結合當下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動態,采用專題講座的方式,使學生能及時掌握最新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組織開展計算機知識競賽、命題作品展示等參與性廣泛的活動,讓學生們從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學習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知識。
篇6
[關鍵詞] 工程型 電子商務 創新 教育模式
我國電子商務在近年來迅速發展,電子商務領域具有典型的發展性、應用性、創新性和不確定性,電子商務教育模式也應該具備與之相應的特點。要體現創新的精神,就要通過創新教學機制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新思維能力,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一、工程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簡介
電子商務專業是新興的復合型專業,涉及到商務、管理、計算機科學等多門學科。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擁有電子商務學院的大學只有3所,分別是華南理工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大部分高校是根據自己原有的專業背景和辦學特色把電子商務專業放在了經濟管理類學院或是計算機類學院的旗下,使得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側重點各異。因此,可以簡單劃分為經濟管理型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工程型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調查結果也表明大部分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在實際辦學中偏重于對經濟、管理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而忽略了對工程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鑒于我們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是設立在計算機學院,為了揚長避短,依托學院學科背景,發揮專業優勢,因此定位為工程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如果按照常規電子商務專業的教育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的話,就會存在不少問題:例如設置計算機類的課程過多,就逐漸變成了計算機專業,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經濟管理類的課程,對電子商務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而如果兩類課程各占一半,又失去了工程型的意義,并且沒有突顯自身專業的競爭力;另外如何突出工程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工程特點和以及進行差異化培養等等。因此需要對工程型電子商務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培養既具有專業技術,又具有多元化知識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增強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形成工程型電子商務自身的辦學特色。
二、工程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創新教育模式設計的原則
1.培養目標
根據培養目標來對教育模式進行定位,才能夠有的放矢。工程型電子商務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學習計算機網絡、工商管理以及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掌握現代計算機網絡、管理科學基本原理,具有大型電子商務系統的開發能力,適應網絡經濟時代、滿足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對電子商務專門人才的需要,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商務系統開發、現代企業的計算機網絡管理和現代經濟商務管理的高級跨學科綜合型人才。
2.指導思想
針對工程型電子商務的特點,確定了“重視基礎,以工為主,工管交叉,強化實踐,產學研相結合,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
按照人才培養內涵發展模式的要求,從電子商務學科的知識組織結構出發,通過分析和整體上把握學科發展的現狀、趨勢、特點、內在規律及其對專業教學的影響,按照學科知識組織的層次結構和分類科目構建專業課程體系。該教育模式寬口徑、厚基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貼近社會經濟形勢發展需求,符合我們師資和教學條件的現狀和發展,在若干方面具有明顯理工特色。
三、建立工程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創新教育模式
1.建立創新的課程體系
(1)課程整合。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跨學科專業。在對工程型電子商務專業進行課程設置時,不是將商務、管理、計算機等多門學科的主干課程簡單地疊加,也不是一味地強調技術類課程,而應從以下方面對專業課程進行系統地優化和整合:
①合理配置課程。從技術、商務、管理類課程全局角度出發,注意計算機、商務、管理三方面的知識搭配、跨學科內容的交叉和安排,理出專業課程的主干部份,分清課程間的關系,特別是互相間的鋪墊關系,確定課程間的開出先后關系,以保證知識體系的聯貫性,并在此基礎上注重體現工程型特點,合理配置技術類課程。從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需求和培養目標來看,工程系列課程的安排主要是圍繞對電子商務系統的分析、設計和研究開發能力的培養來進行的,因此,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知識,特別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的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和編程技術。專業課設置中還確保學生能比較系統地掌握電子商務的專業知識,設置相應經濟管理類的課程,使學生能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為企業實施電子商務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
②合理設置教學內容。由于電子商務專業沒有非常成熟的教材,所以各門課的授課內容沒有定論。因此應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各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并制定成課程教學大綱,供日后教學實施提供依據。目前許多院校的電子商務畢業生給社會的印象是“萬金油、學而不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在講授不同學科課程時自成系統、相互割裂。如果希望畢業生以完整的方式運用所學的知識,就必須以完整的方式進行學習。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必須打破學科壁壘,淡化學科邊界,實行科目整合。如在講授數據庫技術、Web設計等這些工程系列課程時,不應只單純介紹基本理論和技術技巧等,還應該結合商業邏輯設計內容如考慮消費者心理需要、如何提高可用性、如何提高客戶忠誠度等方面來介紹課程內容。
(2)課程拓展
①可以借鑒國外高校的經驗,對電子商務課程進行擴展。除了技術和商務的基礎課程外,為了培養學生的電子商務意識,以及引導學生關注電子商務經濟、政策和社會戰略環境,可以開設電子商務戰略環境的課程以及電子商務將來發展趨勢、電子商務改革的選修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讓學生擁有一個戰略的眼光,能夠加深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的經濟趨勢。還可開設人機交互課程,主要介紹應用到電子商務的人機交互,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研究和設計能力。
②增加創新思維能力培養課程的開設,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由于電子商務本身的快速發展,在教學中有許多內容只有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應在教學領域內對學生實施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如結合課程內容開展發散思維能力訓練、創新技法訓練,采用智力激勵法、5W2H法、TRIZ等創新方法和理論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特別是TRIZ理論,對指導如何實現發明創新“自動化”具有重要意義。該理論認為,創新并不是靈感的閃現和隨機的探索,它存在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這些規律和原則可以告訴人們按照什么樣的方法和過程去進行創新并對結果具有預測和可控制性。人們如果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能動地進行創新并能預測創新。如果掌握了TRIZ理論和方法,也就掌握了一種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有效的工具,這對于開闊思路、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創新能力將會大有益處。可以把基于TRIZ的創新理論作為學生的選修課或講座,重點介紹其支持創新活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以及一些應用該理論在工程實踐中解決問題的實例。
2.建立創新的實踐體系
現有的電子商務理論很難對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活動進行卓有成效的指導,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要突出實務性特征,要使電子商務人才能夠迅速理解、適應和進入電子商務實務環境,能夠熟練操作和運作電子商務活動,具有從實務中學習和進步的能力。傳統的實踐環節以驗證、模擬操作為主,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得到相應提高。因此需要建立一種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強調綜合素質、突出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和工程能力培養為特點的具有不斷自優化功能的實踐體系。
我們把課堂教學與實驗室實驗組織在一個教學計劃當中,培養學生編程能力和系統設計、分析能力。在課程體系中,給大部分專業課程設置了實驗內容。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實驗課程的教學大綱,從整體角度來整合實驗教學內容,以適應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要求,體現實驗教學內容的現代化、信息化、綜合化。同時充分注意將教師的科研成果轉化到實驗教學內容中以及實驗教學內容與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結合、延伸。
通過驗證性、設計性、創新性的各類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實驗課程結束時,要求每位學生對自己所訓練的內容、完成的情況、心得體會、課程改革意見等進行總結,并寫出報告。另外,設置了商務調查實習和電子商務系統設計,使學生能夠親身接觸社會,獨立完成系統的、高難度的、大訓練量的綜合課程設計,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體系中融入創新思維理論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把智力激勵法和5W2H法的運用與網站開發課程設計結合起來,在豐富網站的功能、提升其服務的同時,在創新思維、創新技法的訓練方面,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程設計中提出一些實際的創新問題,指導學生應用TRIZ方法完成任務。重點在于使學生能夠理解TRIZ理論的意義以及與工程實際問題的結合,使他們能夠初步熟悉科學的、規范的創新活動流程,從而提高學生應用TRIZ方法解決創新問題的體驗,有目的地、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工作習慣。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可以讓學生的創新活動與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或研究興趣結合起來開展各級各類創新項目。在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中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成才平臺。
3.建立創新的考評體系
創新的教育模式強調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有創新的考評體系與之相適應,以推動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向開放、理論實踐并重、產學研一體化方向發展。根據教學培養計劃,其考核內容既要體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又要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閉卷考核體系只能促使學生死記硬背,不能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素質做出綜合考評。因此。電子商務課程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析、評述、論文、實驗、開發等方面能力的考評,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綜合應用的能力。下表為創新的考評體系參考方案,各門課程可根據各自的具體課程內容和課程目標來進行相應調整。
四、結語
創新是電子商務的靈魂和核心,也是電子商務生命力的體現,今后在工程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教學過程中還需不斷創新,建立起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教育模式,形成良性循環,以真正適應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韓青青鐘鳴文:探索本科生創新培養模式――浙江大學的案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 2007. 3
[2]畢凌燕牟小勇:國內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培養體系調查與分析.商場現代化[J].2007.2(493)
- 上一篇:水上運輸方案
- 下一篇:農村環境衛生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