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重要意義范文

時間:2024-01-19 17:49: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字經濟的重要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數字經濟的重要意義

篇1

人民幣國際化是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每當談及美元的國際貨幣角色,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與美國的經濟或政治力量是相匹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希望人民幣國際化的國內呼聲很高,很多人甚至希望將來有一天人民幣成為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這是個非常值得實現的夢想,但是人民幣國際化面臨著很多艱難的門檻。人民幣要想國際化,不只是滿足企業之間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需求,更多的是需要外國的投資者、企業,甚至外國的基金愿意持有人民幣,用這種方式來保值增值。

美元之所以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是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持有美元,通過美元去買美國的國債,買美國的股票實現保值增值,也可以投資美國的房產。美國沒有任何限制,誰都可以來投資,而在這個龐大、成熟的市場,持有美元不會被套牢,而是會逐漸增值,這樣才使美元成為國際頂尖的儲備貨幣。

人民幣要想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必須使外國投資者有機會通過持有人民幣來投資中國的債券、股票等。這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要對外國的資本完全打開,才可能配合人民幣的國際化。但這恰恰也是最難做到的。從學術角度來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資本市場不夠穩定、成熟,免疫能力不夠強。在免疫能力不強的時候與全球的資本市場連接,全球稍微有點風險、危機,就相當于引入了傳染病,國內資本市場立刻會受到牽連。假如美國爆發危機,由于全球很多投資機構的總部都設在美國,總部就會告急,這時就需要拋售各國的股票和債券,將全球的風險投資收回來。這也是為什么美國發生危機,美元反而堅挺:美國的投資機構在全球拋售資產,把錢撤回美國,這樣就得賣掉其他貨幣購買美元,反而使得美元堅挺。在這個過程中,隨著美國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內的擴散,俄羅斯、亞洲很多國家的市場會暴跌,這就是金融危機傳播的方式。相比之下,中國國內的券商、銀行和資本市場卻沒有受太大的影響,原因在于我們把自己的金融體系與世界金融體系基本隔絕開來,“傳染病”傳不過來。在中國投的國際熱錢規模有限,對于國內市場的影響也不大。中國的股市在金融危機期間的確也在下跌,但基本上是中國自己的原因,跟國際金融危機關系不大。下跌之后,中國股市又走上自己的新一輪行情,和美國股市基本上脫鉤了。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把自己的資本市場、金融體系與全球的熱錢和金融體系隔絕開,有短期的好處,即保證在自己免疫能力不夠強的時候,不容易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傳染和影響。

但是從長遠來說,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要想促進經濟發展,甚至將來有一天要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讓人民幣作為主要儲備貨幣,就必須把自己的資本市場打開,使國際資本可以到中國來投資,國際企業可以到中國來上市,這樣才有希望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才有希望把中國的金融市場做成真正的國際金融市場。但是之前,需要問一個問題,中國的資本市場能否頂得住國際熱錢在恐慌之下隔夜撤出,A股在國際資本撤出的風險下會不會暴跌,會不會影響整個資本市場、金融體系的穩定甚至社會的穩定,我們是不是能經受得起這樣的風險?美國資本市場這么強大是因為它經受住了考驗,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后很快反彈回來。美國經濟不是很景氣,但美國股市在2012年仍不斷創新高,這說明了它的股市非常成熟、健康。這種成熟、健康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整個股市基本上是以價值投資為主導。當全球的熱錢在恐慌之下撤出,股市面臨崩盤的時候,有大批的價值投資者,如巴菲特會抄底進市,投資大學的捐贈基金、退休基金等,這樣股市就不會再跌了。

而國內的情況不一樣,A股下跌,沒有太多的價值投資者來兜底,因為中國股市不是一個以價值投資為主導的市場。只有中國的資本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發展到足夠穩定、成熟,經得起恐慌,經得起國際熱錢流進來、流出去,才有可能允許國際熱錢投資國內市場,人民幣才有可能成為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央行要努力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就必須全力支持證監會把中國的資本市場建設成熟,這樣才有可能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使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對貨幣的作用以及貨幣代表一個國家形象的程度稍微估計過高。實際上,頂尖的經濟體沒有必要把自己的貨幣發展成國際頂尖儲備貨幣也同樣可以發展得特別好。假如某一貨幣成為國際主要的儲備貨幣,的確會帶來一些好處,但是這種好處比較有限。更重要的是,當一個國家的貨幣成為主要國際貨幣之一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和投資者都會從中受益。與此相反,從國家的層面,它更多是一種象征,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好處。假如將來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那么中國的企業、外國的企業或機構就可以自由地把人民幣換成美元或其他貨幣,這樣就可以使我們的投資者和企業在投資和經營過程中不太容易遭遇到匯率波動的風險,以及資本管制的影響。

中國的金融機構如何才能成為百年老店?

為什么國際頂尖的金融機構兩百多年以來都是以家族和幾個親密的合伙人作為基礎主導力量?因為這些頂尖金融機構的主要任務是擔當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在融資方和投資方中間充當媒介。融資方和投資方存在極大的信息和利益不對稱,因此他們之間很難互相信任,而且融資方和投資方之間往往是一次性的關系,很難靠信譽來約束雙方。

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市場就會處于癱瘓狀態,互相不信任,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要有相應的法規,需要證監會監管之外,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這些大的金融機構作為一個中介。通過建立自己的信譽,贏得融資方和投資方的信任。這就是為什么金融中介會有這么重要的社會意義,同時也說明了為什么金融中介多年來都是以家族或者長期的合伙人持股來控制經營。

篇2

 

文章對電力市場狀況進行了簡要介紹,對電力經濟運行現狀及面臨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通過分析,并結合自身實踐經驗和相關理論知識,對市場競爭環境下電力經濟應做出的調整進行了探討。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電力市場狀況分析

 

按照行業類別劃分,電力市場分為:工業用電、城市居民用電、農村照明用電、商業用電和其他用電六大類。

 

(一)工業用電市場。在我國工業用電市場的規模穩居各細分市場之首,工業用電已占全社會用電量的 74%以上, 其突出特點是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較大, 特別是生產時間可以調整, 是用來移峰填谷的有效市場。

 

(二)城市居民用電市場。城市居民生活用電市場的規模穩居各細分市場的第二位,約占全國社會用電量的 11%, 其特點是隨著人口增加, 科學技術的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用電量將穩步增長,同時也是電能替代品進行競爭的重要市場。

 

(三)農村用電市場。目前電力在這一市場的占有率十分低,其主要原因是受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但近年來,國家強化了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農村的改革及國家對農村的政策將會刺激農民的用電,加之通過近幾年國家關于兩改一同價政策的實施,為農村電力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農村用電市場將極具潛力。

 

(四)公用事業用電市場。由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因此公用事業用電水平還比較低,所占市場份額較小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將來隨著農村城鎮化戰略的實施,用電量將有所增加,但所占結構比例不會有大的變化。

 

(五)商業用電市場。僅就商業用電增幅比例,近幾年上升較快,但由于商業行業特殊的流通方式和生產規模,在整個社會用電量中所占比例較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用電將會有很大增長。從以上分析看出,電力市場營銷應定位在工業用電、城市居民用電、農村照明用電上。在這些行業或部門開展市場營銷,將是增長售電量的主要途徑。目前我國終端能源消費中, 電力的消費量不足 10%, 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 按照我國能源發展規劃, 到 2050 年, 電力在終端消費中的比重將達到 36%, 因此電力市場存在較大的空間。

 

二、電力經濟運行現狀及面臨問題

 

(一)電力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電力價格信號既是指引電力市場運作的手段之一,又是優化配置電力資源的手段。但是,長期以來,由于電力短缺,國家均衡電力供需,電力價格信號遭到了嚴重扭曲。

 

(二)電力企業制度不完善。目前的電網經營企業存在政府和企業之間職責不清,企業效率低下的現象。

 

(三)市場不完善。市場機制在我國電力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并沒有得到發揮。表現在不是由市場而是政府掌握著大量的電力資源配置權力,導致了成本高、效率低的情況。間接出現了超額供給、需求和供需約束問題等。

 

(四)與國家政策相互影響。在國家多個部門的相關通知中,提出了關于調整發電調度規則和實施環保、節能經濟調度,安排高效、可再生機組發電,限制違反國家政策的相關要求。但是,與此同時,這些規則提高了企業的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相關電力經濟調度和企業等相關方發利益沖突的可能。

 

(五)供電緊張,供需矛盾出現。當前,電力經濟發展狀況越來越時代化,供電緊張,耗用電量大以成為時代的標簽,供需矛盾出現這種局面能否改變?應當怎樣改變?如何合理的調度?一些地區特別是華中和四川等地一度出現了拉閘限電的情況,超負荷高峰期的出現,引起了供電的緊張,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也出現了限電的情況。

 

(六)電價上漲幅度較大,供電壓力較大。我國在電力發展建設資金的投資約為億元,新建電力項目資金壓力較大,導致一些地區調整電價,緩解用電矛盾,電價機制不健全,合理地調節電價是市場運作的重要手段。

 

三、市場競爭環境下電力經濟應做出的調整

 

(一)電力體制改革方面。電價由政府定價的機制造成發電企業的經營業績不穩定,而企業沒有穩定的經營預期,制定企業的戰略就很難。尤其是電力市場和市場體制機制接軌后,電力市場相關體制的改革不到位,這使得很多的發電企業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對于這種壓力,國外的就曾進行過一系列的電力機制改革,在國外,專家們用打破傳統的經營模式,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資源,如解除壟斷經營、解除部分不必要的管制、引入競爭并建立相應市場交易體制。這樣一來才能提高電力市場的活力并發展新生力量,促進電力市場與所在大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加強電力能源的開發。2009年我國電源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水電建設規模仍然較大,金沙江中下游、雅礱江、大渡河等水電建設步伐將加快。但它也存來某些問題,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目前來看他最看好的是核電。但水電和風電都依賴于自然資源,以后的開發成本將越來越高。

 

(三)加強電力企業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近年來,我國電力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的情況有多么熱烈。但是也有相關研究表示,現今的電力信息化、數字化的建設還是遠遠趕不上電力市場的發展,可以說已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還有的更是部分電力管理單位只注重信息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忽視在業務管理中的應用,導致這一部分的成本升高,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目前看來,如何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實現從“生產成本控制”到“資源經營管控”轉變,以實現集團企業整體管控與經營效益最大化的問題。成為如今業內人共同應當關注的問題。

 

四、結束語

 

電力企業走進市場,接受市場競爭,對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對于一些電力企業,這是不小的挑戰,同時對企業自身的發展也至關重要。因此,加強對電力市場和企業自身進行分析,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即時做出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篇3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及數據信息化應用的加速,以及全球化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企業的經營模式和財務管理模式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都使得企業管理決策和業務處理更加復雜。如何在信息網絡時代,收集、研究、挖掘與財務相關的數據,提升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服務與企業發展,這些問題已成為企業財務管理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數字化財務管理系統的實現進行詳細研究,以望對后期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信息網絡背景 數字化財務管理 系統

信息網絡技術在財務管理中應用使得財務會計核算發生了巨大改變,計算機代替人工統計及核對,不僅可減少會計賬目核算過程中部必要的人為錯誤,而且還能夠有效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使各個部門工作程序得到優化。財務管理中應用計算機網絡化最為直接的成效就是能夠具有完整信息體系的財務信息系統,確保數據信息的有效性及系統性,方便財務人員的管理及利用。

1 信息技術的應用原則

對于我國有很多年發展歷史的傳統老企業來說,在計算機信息管理方面,無論是人員素質還是軟硬件配置,都趕不上信息時代企業管理對信息技術的要求。目前我國很多企業正在逐步向辦公自動化邁進,計算機信息管理工作也在有序進行。但是相比一個有成熟的計算機信息管理體系的現代化新型企業,許多傳統公司還要繼續深入的開展計算機信息管理的一系列工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尋求新的企業計算機信息管理方法和思路,成為許多傳統公司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的必要之舉。在這一點上,我們首先要能清楚地認識到許多傳統公司在計算機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其次,我們才能針對問題,確定管理的思路、方法。由于許多傳統公司的發展歷史原因,在辦公自動化建設、計算機軟硬件配備和信息化建設方面相對比較滯后,在發展的各個時期,企業沒有很好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很自動辦公化意識,沒有明確的方法和管理思路。更沒有建立相關管理制度或是制度建立不全面、不完善,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管理對計算機信息管理的要求。公司管理人員計算機應用水平普遍較低,對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了解掌握欠缺,導致在計算機信息管理方面的安全意識淡薄,風險防范意識差;對于信息備份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信息存儲備份的習慣;對于信息在計算機中的分類存放和組織管理不到位,致使在用到某個信息或資料時,查找檢索困難,效率低下。計算機相關的各類軟硬件資源的信息未能實現有效記錄,沒有建立細致全面的計算機軟硬件臺賬和統計信息,這樣就在無形中為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具體化帶來了一定困難,甚至會在計算機軟硬件出現某些問題時,追溯困難,給工作帶來一定麻煩。

2 數字化財務管理的特點

數字技術是一項與電子計算機相伴而生的科學技術,借助于圖、文及聲像等,將其轉為電子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數字。在財務管理系統中應用數字技術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首先,具有準確性。當面對較為復雜的數據信息時,人工處理數據的概率偏低,常常會因為在數據上的錯誤而導致的財務問題等。而應用數字化技術后,可將復雜的數據交由給計算機進行處理,可快速的執行任務,并在較短時間內計算出結果。其次,具有高效性。由于數字技術具有較高的性能優勢,可在短時間內處理數據,并且可建立數據模型,對已處理的數據進行挖掘,可反應出某段時間內的經濟活動情況,為企業的實際決策提供依據。最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由于辦公自動化系統經常受到各種硬件或軟件的影響,進而導致數據處理質量不高,使得數字技術失去了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因此,建立良好的操作平臺具有重要意義。

3 數字化財務管理系統的實現

當前,所有經濟活動中都是以快、準及全的信息為導向,信息已成為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媒介。尤其在信息網絡技術高速發達的時代,實現財務管理的數字化系統具有重要意義。下面分別從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約束及數據存儲幾方面對數字化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分析:

首先,數據結構。對于數據模型中的數據結構主要是對數據的類型、性質、內容及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是數據模型的重要基礎,所有操作及約束均是建立在數據結構之上的。財務管理系統應優先考慮其數據結構的建立,并與日常的辦公系統相結合,進而合理配置財務數據。其次,數據操作。由于數據模型當中的數據操作主要是描述在相應的數據結構上的類型及其方式,與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實現經濟交易活動的產出,實施自動化管理。當前,會計人員是財務管理系統的主要執行者,通過構建合理的財務系統數據模型,能夠合理及科學解決數據方面的難題,發出數據模型的作用。再次,數據約束。所謂的數據約束是指財務部門在建立數字系統過后,處理原始數據時,利用數據模型當中的約束功能,實現數字語言的轉換,真實的反應出財務數據的處理效果。最后,數據存儲。企業可根據企業內部業務運營狀況,可選擇相應各種大小的數據庫,在確保每一項數據準確的基礎之上擴大數據容量及數據處理。在技術上可選擇存儲器等,能夠正確及快速的處理業務數據。

另一方面,應改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在信息網絡背景下,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財務管理者應不斷更新管理手段及方法,提高財務管理效率。由于企業在市場運行的環境是不可估量的,現有的管理機構模式不能很好地適應工業經濟的要求,而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管理和組織方式技術得到創新,也為企業的發展前途提供了更多的條件。在企業組織結構方面,以往的企業管理制度受到猛烈沖擊,網絡化、柔性化趨勢得到很好地發展,這種組織模式化的發展是人們早就注意和關注的。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財務管理可增強內部控制,協調資金運轉及指導日常經營活動,可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減少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信息網絡背景下,實現數字化財務管理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徐相兵.談財務管理數字化模式的構建[J].知識經濟,2012(21):143-143.

[2]丁延峰.做好財務信息化建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1,(8):87,89.

[3]田野.高校財務數字管理系統設計[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6):158-160.

作者簡介

安慧月(1981.6-),女,山西省忻州市五臺人,本科學歷,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忻州分行營業部,中級經濟師。

篇4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技術;煤炭發展;前景展望

一、自動化技術在煤炭領域的發展

(1)電氣技術的發展。電氣技術服務人類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其創新發展源于電磁理論的發展,隨著電能應用的日趨成熟,電氣技術也在不斷發展。電力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制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各種各樣使用電力的新發明紛紛涌現,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電氣技術不僅應用在加工業,還用于商業、農業,因此,電氣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2)性能的發展趨勢。一是實現速度、精度和效率的提高。速度、精度和效率標志著機械性能的好壞,為了使這三個機械制造技術中的主要性能指標得到提高,可以將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等先進技術應用于煤炭機械制造中。二是實現數控系統本身以及群拉系統的柔性。前者可以借助具有較大功能覆蓋面和較強可裁剪性的模塊化設計方式而實現,后者的實現可以體現在在不同生產流程中,信息流與物料流能夠自動動態調整。三是實現工藝復合化與多軸化。機械制造中的復合化加工的目的是為機械制造過程盡量減少工序、輔助時間,而且多軸化和多系列控制是其現如今的發展趨勢。四是實現實時智能控制。區別于以往的實時系統,實時智能控制是現代科學發展中人工智能和實時系統的結合體,其能智能地、更現實地調度任務的進行,從而為任務的按時完成提供保證。

二、電氣技術提升煤炭企業競爭力的意義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能源,煤炭企業的發展對到國民經濟的影響日益增強。煤炭企業過去由于沒有先進的電氣設備,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并出現了很大安全事故。先進的智能化的電氣系統如配電系統可以對礦井的供電做保證,很多煤礦事故的發生是由于斷電造成的,智能化的供電系統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防爆無功補償設備的使用可以優化井下電網的質量,保證遠距離工作面的大型設備正常工作,從而保證整個煤炭開采過程的正常進行。先進的科技對煤炭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先進的電氣技術在礦井的應用更為重要,所以現代化的煤礦建設,就需要科技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一些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很多是由于技術的故障,其中也包括電氣自動化技術越來越引起了專家和政府的關注。做好煤礦是安全生產一直是煤礦企業急需克服的難題,煤礦企業要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的高新科技的經濟體系,發展以資源循環利用、廢棄物高效回收為特征的生態經濟發展形態,這樣能保持經濟增長總體的低消耗、高質量、低廢棄,從而將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防爆變頻器的應用順應了這一潮流。在技術層面上,變頻器的出現讓交流電機的調速發生革命性的改變,徹底克服了以前分級調速的缺點,并且大功率電機的變頻啟動大大降低了對電網的影響。防爆變頻器在井下絞車和皮帶系統上的應用,使得整個運輸系統更加高效快捷,保證一線生產出來的煤炭較快的輸送到地面。更重要的是,四象限變頻器可以把絞車下放過程中產生的電能反饋電網,起到環保節能的效果,滿足了循環經濟的要求。

三、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煤炭領域的應用前景

(1)系統監控的綜合化。電氣設備目前已經日趨通用化、模塊化、系列化,因此,電氣設備可以做到組織靈活;計算機所有功能選擇均能通過屏幕軟件按鈕直接完成,為煤炭生產系統監控的綜合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礎。因為采用綜合監控的形式,可以構成雙重或多重冗余,對促進煤礦生產的智能化有著重要意義。(2)系統的網絡化。煤礦的數字化應用技術在當前來說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為了更好的讓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哦采用先進的冗余結構作為控制網絡。這樣的優勢是可以減少大量人工工作,通過數字化和高層次的自動化技術就可完成一些一線工作,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礦企業的生產效率。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煤炭領域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但能夠極大地促進我國煤炭生產水平的提高,還會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同時,電氣自動化技術在礦產機械制造領域的應用,在保證了礦山設備的質量的基礎上,更為工人們提供了更為安全的礦山生產作業環境,在追求了經濟利益的同時,更保證了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李云法.淺析自動化機械技術的發展趨勢[J].科學論壇.2010

篇5

關鍵詞:紅外瓦斯傳感器 煤礦 安全生產

中圖分類號:TP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c)-0066-01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不斷上升。煤炭作為我國工業生產重要的能源之一,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的煤炭儲量比較豐富,煤礦的開采是我國獲取煤炭的主要方式。但是煤礦開采不僅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近些年頻繁出現的瓦斯事故,也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安全事故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往往造成井下工人死亡。因此,加強對瓦斯的監控,通過有效手段來預防瓦斯事故,成為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所在。

1 我國煤礦檢測瓦斯的主要手段和問題

目前,在我國煤礦中使用較多的傳感器主要有光干涉型、氣敏半導體型、熱催化型、熱導型和紅外氣體吸收型。

光干涉型使用比較方便,主要通過利用空氣中的光波對瓦斯的濃度進行檢測,對瓦斯氣體濃度檢測的靈敏度也較高。但是如果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比例達不到標準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檢測誤差,并且在長時間內的使用效果不好。

氣敏半導體型使用壽命較長,靈敏度高,能耗少,近些年來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受環境溫度、適度和材質的影響較大,并且準確度和精讀方面存在著較大不足,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有待完善。

熱催化型可以對煤礦中的瓦斯進行檢測,但是使用壽命較短,并且在使用中需要頻繁的進行校對,穩定性也較差。在目前強調安全生產的情況下,熱催化型基本上處于淘汰的邊緣。

熱導型利用熱導原理,通過對空氣中所測氣體之間的導率差進行測算,實現瓦斯氣體的監測。熱導型傳感器壽命較長,使用簡單,但是其對瓦斯氣體監測的精度較低,并且受周圍氧氣和水蒸氣濃度的影響較大,往往出現監測失靈的現象。

紅外氣體吸收型使用了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紅外瓦斯傳感技術,它通過對不同氣體吸收紅外光譜的強度來監測瓦斯的濃度,使用壽命較長,并且在靈敏度和安全性上也具有很大的優勢。我國剛引進此技術時,受制于成本高和兼容性差,推廣較為困難。但是通過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根據我國煤礦的環境情況,研制出了適合我國煤礦的紅外瓦斯傳感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2 紅外瓦斯傳感器的原理及優勢

紅外瓦斯傳感器的原理是紅外吸收原理,主要是為了監測管道內的氣體濃度而設計出來的。此外,在紅外瓦斯傳感器的設計中,還運用了擴散式采樣和數字式溫度補償等技術,因此,紅外瓦斯傳感器的穩定性和監測精度都很高,并且可以適應我國煤礦井下復雜多變的環境,使用較為廣泛。紅外瓦斯傳感器可以廣泛應用于天然氣輸氣管道、瓦斯抽放泵站和煤礦中的瓦斯抽放管道等。當瓦斯的濃度超出設置上限時,傳感器就會通過聲音和二極管的閃爍發出警告信號。

紅外瓦斯傳感器的調校周期較長,一般大于兩個月,保證其長時間工作的穩定性。其水分離裝置為一體化設計,可以很好的降低管道內的水分、塵埃等雜質對檢測精度的干擾;氣路設計采用了特殊方法,可以很好的應對管道內的各種正壓和負壓;溫度補償也很精確,可以很好的應對礦井下多變的環境,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出現監測數據的大幅度變化;其兼容性也很強,提供了多種常用的數據輸出接口。紅外瓦斯傳感器的這些優勢也是其在煤礦中廣泛應用的基礎,但是我國還有一些礦井中并未使用紅外瓦斯傳感器。因此,我國煤礦中對推廣使用紅外瓦斯傳感器,對于煤礦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3 紅外瓦斯傳感器在煤礦中的具體應用

煤礦井下的環境多變,存在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因而經常發生各種安全事故,其中以瓦斯事故居多。因此,加強煤礦的安全意識,從技術上減少事故發生的幾率,確保井下工作人員的安全,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紅外瓦斯傳感器以其具有較高的使用壽命、檢測精度、抗干擾性等優勢,為煤礦的安全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紅外瓦斯傳感器通過將井下的瓦斯濃度進行監測,然后將濃度數值轉換為其他關聯設備可以識別的電信號,再通過補償信號處理技術,可以直觀的顯示出濃度值。當瓦斯濃度超過了安全范圍,報警器就開始報警。其可以固定在煤礦中的回風巷道、采掘工作面等地方,和斷電儀、封鎖瓦斯閉鎖裝置等配合使用。此外,雖然熱催化型、熱導型等其他監測裝置存在諸多缺點,但是和紅外瓦斯傳感器一起使用時,可以避免某一種監測裝置測量數據出現偏差和穩定性較差的情況。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不同傳感器的監測數據進行匯總,然后統一進行處理的分析,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監測效果,延長監測器的使用壽命。通過其它配套技術的使用,還可以提高紅外傳感器的反應速度。紅外瓦斯傳感器還增加了遙控調校、斷電控制、故障自檢等功能,便于日常的檢修和維護,節約煤礦的監測成本,提高監測的效果。

以我國自行研究開發的GLG10H型紅外瓦斯傳感器為例,其設計原理是非色散紅外技術,傳感器的光源使用了安全節能的LED光源。通過特殊的算法,LED光源產生優化的輻射光譜,然后通過光敏二極管和特殊的光學系統,內置的微電子設備和溫度傳感器產生電子信號。電子設備和傳感器均采用了UART的數字通信格式,可以檢測0%~100%范圍的瓦斯濃度,或者是0%~100%范圍的LEL。其還具有溫度補償設計,通過數字輸出,可以直接接入到上級設備,并且還能夠自動保存溫度補償、濃度和其他數據。此型紅外傳感器的能耗較小,大約為5mW,并且經過了防爆EX認證。此型紅外瓦斯傳感器可以連續自動的將礦井下的瓦斯濃度轉換為標準的電信號傳輸給其它關聯設備,并且可以實時顯示出井下瓦斯的濃度值,超過了設定范圍時,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報警。此型的監測精度也較高,在0%~10%濃度范圍時,監測分辨率達到了0.01%,大于10%時,監測分辨率為0.1%,滿足我國安全生產管理局的要求。傳感器在設計上使用了模塊化和整體化理念,因此更加的小巧和緊湊,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繼承傳統紅外傳感器較高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抗擾性等優點的基礎上,省略了傳統的紅外原理光學部件,降低了成本,還彌補了傳統的紅外傳感器容易被井下灰塵覆蓋后影響透光和反射強度的問題,對于降低紅外瓦斯傳感器的報警缺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朱克亮,薛茹君.一種低功耗瓦斯傳感器在煤礦中的應用[J].淮南工業學院學報,2000(4):9-11,21.

篇6

創意產業的一般含義和特征

國外學者關于創意產業的看法:

創意產業:藝術的商業之道。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E?凱夫斯運用產業經濟學和現代合同理論著重考察了藝術的商業化過程。他認為,與物質制造業不同,創意產業所提的商品和服務具有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或是單純的娛樂價值。創意產業包括書籍和雜志印刷業、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有聲唱片、電影和電視節目,以及時裝、玩具和游戲等。

點石成金的創意經濟。英國的約翰?霍金斯從“創意經濟”的角度提出,創意是個人的創新,包括“無中生有”或“賦予既有事物某種特色”。創意有兩種,一是個人的新創意,二是在此基礎上制造創意產品。而任何創意都擁有“個人性”、“獨創性”、“意義”三個基本條件。霍金斯認為,創意未必就是經濟行為,而一旦創意具有了經濟意義或產生了可供交換的產品,創意就可能是經濟行為。因此,創意經濟是由創意產品(經濟產品和服務)之間進行的交易。

國內學者關于創意產業的看法:

創意產業或創意經濟:概念、特征和意義,我國學者厲無畏等人對“創意產業”作出了較全面的界說。他們認為,創意產業、文化產業和內容產業同屬于知識產業。郭輝勤提出,創意經濟學是研究以創意為主的文化產業的應用科學。它是以創意為主線去審視文化產業,其具體研究對象是創意經濟型產業和創意經濟型企業。

新“創意經濟”論:周子琰、姜奇平等人在《創意經濟新論――中國藍海風暴》中指出,理查德?E?凱夫斯的創意產業經濟學認識到了內容生產、精神生產不同于物質生產的特殊產業規律,卻忽視了技術革命特性也決定著創意的獨特生產方式。當下,中國乃至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以凱夫斯的學術觀點為藍本,掀起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浪潮,但“凱夫斯理論的致命傷,是沒有把信息革命內生到創意經濟中,所以說它是‘舊’創意經濟,或現代版創意經濟;而我們今天提出的新創意經濟是要把網絡革命內生于生產方式,來搞創意經濟,所以是后現代版的創意經濟”。①他們從工具的使用、創意的產生、需求的變化、利潤的創造、創意人才的涌現等方面,生動地論述了以網絡革命為基礎的新創意經濟與“舊”創意經濟的區別。

從上述情況可見,雖然人們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認識和探索為時尚短,然而,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卻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已經對此作了大量的探討。他們關于文化創意產業的論述,為我們從一般意義上把握其含義和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參考價值。但是,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局限。主要體現在:

國內外對“創意產業”的大多數研究,盡管也部分論及國民經濟、社會生活的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對文化產業的影響,但從總體上看,是從一般文化產業的意義進行考察的,他們對“創意產業”的劃分也幾乎囊括了所有文化產業的領域,沒有突顯以數字化、網絡化為標志的現代信息技術革命和現代大眾傳播媒介對文化產業的影響。因此,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應當突出“數字創意產業”的研究和探索。

新“創意經濟”論或“后現代版創意產業”論雖然極大地突出了信息革命或網絡革命的創意經濟的重大影響,論證了新“創意經濟”不同于傳統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特性、運行機制和規律,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基于新媒體的“創意經濟”的發展仍然要以一定的文化資源為基礎,與傳統的文化產業、部門具有多產業滲透、融合的重要特征,且數字創意經濟本身即包含了提升傳統文化產業結構的活動。

所以,我們認為,研究“創意經濟”或“創意產業”,既要突出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和大眾傳播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創意經濟或產業的重大影響,將數字創意產業置于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先導位置,把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狀況作為考察一定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指標;同時,又不宜把數字創意產業與整個文化創意產業割裂開來,而應當重視它們之間的關聯性質和滲透、融合關系。

數字創意產業的內在規定和特征

數字創意產業的內在規定。筆者認為,數字創意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或創意產業最為典型的產業形態。而所謂“數字創意產業”是指建立在文化資源基礎之上,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和大眾傳播技術,主要以人(個體和團隊)的精神創造力、技藝才能為動力的企業及其以數字化、網絡化生產方式進行的文化價值的創造、傳播和交易等活動,也包括運用文化創意和新技術提高傳統文化產業附加值的活動。在外延上,構成數字創意產業的核心產業部門包括通信增值文化服務業、互聯網文化服務業、文化和娛樂軟件業、現代影視業、數字(網絡)游戲業、動漫業、數字(網絡)出版業等,同時還應當包括這些核心產業部門與其他文化產業的融合和延伸的產業化形式。如數字動畫與傳統出版業的結合、現代影視與其他文化部門的融合等。

“數字創意產業”這一概念,與西方一些國家和組織提出的“內容產業”的概念有某些相通之處。但是,“數字創意產業”的概念與“內容產業”的概念的區別在于:其一,“內容產業”的概念主要關注的是數字類產品的文化內容,而我們使用“數字創意產業”這一概念,既認同“內容”和“創意”對于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根源性意義,又區別于傳統文化產業,強調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和現代大眾傳播媒介對于文化資源、文化創意的產業化具有的革命性作用;其二,與“內容產業”的概念把新、舊媒體截然分開不同,我們使用“數字創意產業”這一概念,同時還強調數字創意產業與傳統文化產業的關聯性、滲透性和融合性。

數字創意產業的基本構架和基本特征。根據上述數字創意產業的界說以及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現實實際,可以把數字創意產業的產業鏈基本構架描述為:

從這一構架可見,數字創意產業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相互連接的方面:

數字創意產業是主要從事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生產(文化、藝術、娛樂等信息的生產、傳播、交換)的產業。與傳統的物質制造業乃至傳統的文化產業相比較,數字創意產業對物質資源的依賴最少,且具有可迅速和廣泛傳播的特征。數字創意產業的精神生產特征,決定了其產業鏈中決定性的環節在于人的創意或創新;數字創意產品和服務的可迅速、廣泛傳播的特征,又是影響當代經濟生活中人們的創意能夠轉化為產業的重要因素。

文化資源的開發是數字創意產業價值創造活動的基礎。數字創意產業的價值創造活動要以一定的傳統文化為背景或依托;傳統優秀文化資源的開發和文化藝術創造活動為數字創意產品和服務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從根本上看,數字創意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在于豐富和創造人們新的生活樣式。

個人或團隊的精神創造力、技藝才能是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根源或動力。數字創意產業體現著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高度統一。它不僅依托于特定的文化資源,而且必須以新技術革命為契機,以創新為立足點,實現對傳統文化產業的超越;它不僅需要以個人或團隊的精神文化創新為動力,而且需要以個人或團隊的技術創新為動力。因此,缺少具有創意的人才或者缺乏掌握新技術的人才,發展數字創意產業都會成為空中樓閣。

數字創意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數字創意產業進行的文化價值創造和增值活動,是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和大眾傳播技術為基本的技術平臺的。而數字技術已成為現代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和電視、電影技術等信息技術相融合的共同基礎,同時,數字創意產業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強烈的網絡傳播特性和網絡擴散的外部效應。因此,是否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是數字創意產業區別于傳統文化產業的標志性特征。

數字創意產業具有多產業融合的特征。數字創意產業是以多產業融合的企業集群為載體而實現價值創造、傳播、交換和價值增值過程。這不僅因為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全面采用,使原先獨立設計運營的傳統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正通過各種方式趨于融合,由此使三類不同的業務、市場和產業也日趨相互滲透、融合,而且,由于文化本身是具有廣泛的社會生活總體性的概念,數字創意產業作為文化產業,通過向傳統文化產業滲透、擴展,形成兩者的融合、共生,共同構成或延長了數字創意產業的產業鏈。

界定數字創意產業的根據和意義

我們認為,之所以需要提出數字創意產業的概念,主要的根據和意義在于:

數字創意產業的概念,較為準確地反映了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產業”的興起,與新技術革命的浪潮,與社會經濟文化生活信息化、網絡化之間的依存關系。美國《在線》雜志執行編輯凱文?凱利曾經指出?押“通訊是社會的基礎,是文化的基礎,是人文和個人認知的基礎,是一切經濟系統的基礎。這就是網絡如此了得的原因。通訊與文化及社會的關系非常密切,通訊技術改革遠遠超越了僅僅是一個產業部門的范疇。”通訊“在文化、技術和觀念上震撼著我們生活的根基。”②凱利的這段論述,深入地揭示了當代信息網絡技術對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和大眾傳播技術的發展和全面應用,改變和造就了人們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的諸環節和諸方面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沒有由傳統工業社會向現代信息社會、知識社會的轉型,沒有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現代大眾傳播技術的推動,要實現文化創意的大規模產業化幾乎是難以想象的。

數字創意產業是信息時代的先導產業,發展數字創意產業可以提升產業結構,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持續發展。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指出:“雖然我們仍然認為我們是生活在工業社會里,但是事實上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以創造和分配信息為基礎的經濟社會。”③傳統的工業化模式是以大規模工業發展為核心,單純以追求經濟增長為社會發展目標,以無限制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模式,它帶來了資源耗竭、環境污染、糧食短缺等諸多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從根本上宣告了傳統的工業化道路的總危機。而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促進了新的產業群的崛起,使經濟增長模式向知識密集型轉化,其特點是以更少的物質資源消耗和更多的知識或智力的投入,獲得高效的、更少負面影響的健康、持續的經濟增長。從當代產業發展的情況看,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是對傳統工業經濟的一種超越,而數字創意產業則是對傳統文化產業的又一次超越。因此,以對數字創意產業的界定和認識為基礎,通過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重點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提升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結構,提高其水平和規模,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經濟文化的持續發展。

對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狀況的評估,是考察一定地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趨勢的重要依據。信息化、網絡化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指出,“比特”作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為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數字化過程重新定義了人們的生存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含義就是以光速在全球傳輸沒有重量的比特。當一個個產業攬鏡自問‘我在數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時,其實,它們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們的產品或服務能不能轉化為數字形式。”④數字創意產業引領著整個文化創意產業的前鋒,預示著一定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景。通過考察一個國家或地區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狀況,有利于更為準確地揭示該國家或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方式,判斷其文化創意產業乃至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

注釋:

①周子琰、姜奇平:《創意經濟新論――中國藍海風暴》,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②〔美〕凱文?凱利:《網絡經濟的十種策略》,蕭華敬、任平譯,廣州出版社,2000年。

③〔美〕約翰?奈斯比特著:《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④〔美〕尼葛洛龐帝著,胡泳、范海燕譯:《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

篇7

關鍵詞:BIM技術;暖通空調;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B657 文獻標識碼: A

一、BIM技術概述

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正在不斷向著大規模、高層化以及超高層化方向發展,用戶對建筑產品的需求不僅限于其整體功能性,暖通空調設計的高度復雜化使其體型不斷區域多樣化,因此,暖通空調設計中往往需要通過多種渠道來獲取規模較大的信息。該類數據信息作為建筑企業在暖通空調設計中最為關鍵的資源,如果在建筑產品生產中對其加以利用,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通過縮短工期來降低整體成本投入,還能進一步提高建筑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工作與安全管理工作整體水平。所以現代信息技術開始被廣泛運用到建筑工程領域,建筑行業在信息技術支撐下開始尋求一條迅速處理各類相關信息,進一步控制成本投入與合理化工期安排的道路。基于此因,BIM技術的出現及應用對推動建筑行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該技術實現了暖通空調設計由二維向三維的轉變,而BIM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不斷推動建筑行業新一輪的信息革命,其通過創建并利用數字模型來對建筑工程各專業進行設計、建造以及運營管理,幫助企業在設計階段、生產階段以及經營管理階段有效降低整體經營成本,對推動我國建筑工程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有著重要意義。

二、BIM技術在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

1、工程概況

某綜合樓總建筑面積為56465.2O,總建筑高度為24.6m,地上5層,地下2層,地下1層冷熱源機房安裝有2臺地源熱泵機,一臺額定制熱量為290kW、額定制冷量為280kW。水源側溫度通常為7℃/4℃,在制熱狀況下,熱水供應威溫度在50℃-45℃之間;水源側溫度為34℃-29℃,在制冷狀況下,冷水供回水溫度為13℃-6℃。

2、實現暖通空調設計的可視化

BIM技術是基于三維模型技術而成的應用于現代建筑工程領域的新興技術,其可以利用三維模型技術來將真實的建筑構件展現給用戶,由于傳統暖通空調設計設計中都是以CAD軟件進行繪圖,該種方法很難將暖通空調設計的詳細信息展示給不同用戶,而BIM技術在暖通空調設計初期階段便通過建立暖通空調設計的三維實體模型,來幫助各層次用戶通過直觀的角度對建筑構件信息、功能布局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與了解。很多大型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中可以利用BIM技術來對其整體結構進行動態演示,幫助用戶利用直觀的角度對暖通空調設計的各項參數進行觀測,從而幫助設計單位選取最佳的設計方案,并且可以及時發現暖通空調設計中的質量缺陷與設計缺陷,對進一步提高暖通空調設計的整體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3、項目創建

3.1協同工作方式

在AutodeskRevit2014軟件的工作集模式下,要實現協同工作。首先,在網絡中定位中心文件位置;然后,在打開中心文件時采取從本地分離的形式在本地創建本專業模型;最后,在完成時需要與中心同步,將本地模型共享在中心模型上,從而實現中心文件的及時更新。

3.2三維視圖和平面視圖的創建

為便于暖通管道在分層平面圖及附屬部分的繪制,復制建筑模型,并創建暖通的各層平面視圖及三維視圖,以便于對模型的及時查看。通過設定視圖范圍,隱藏模型的其他部分,并通過可見性的設置可以隱藏其他專業的工作集以及與專業無關的對象。

3.3中心文件與工作集的創建

將已創建的模型文件保存在各個專業工程師都有讀寫權限的服務器上,建立中心文件。各專業在創建本專業模型時選擇從中心分離中心文件,建立本地的鏡像文件。將模型修改創建之后,利用“與中心文件同步”功能,可實時在中心文件中更新模型。根據系統不同,創建不同工作集,并根據專業獲取各自權限。這樣其他專業不能對自己專業工作集圖元進行修改,但在必要時也可以放權給他人編輯。

4、應用目標和成果

BIM技術在該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其目標是建立三維可視化的BIM模型,通過設計管線、建模、BIM專業模型、BIM參數設計模型、碰撞報告,然后再通過各專業間的碰撞檢查以及校核,將所有區域的管線、設備等直觀的表現在模型中,設備的連接方式以及管線的交叉等都一目了然,只需要打開模型,設計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就能清晰的掌握管線、設備等安裝完成時所在的位置以及應有的形態。

5、BIM技術在暖通空調設計中應用的實踐體會

BIM技術在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致使暖通空調設計從傳統的二維設計向三維設計轉換,并且實現了數字化、可視化設計,這是暖通空調設計以及整個建筑設計中的重大轉折。BIM技術的工作難度相對較大,但是其設計質量相對叫較高,其建立的三維模型包好了設備信息、材料信息、施工信息、施工成本以及施工進度等信息,BIM技術使電氣、暖通空調、給排水、結構以及建筑等專業能夠在建立的三維模型上同時工作,并且BIM把整個設計綜合到一個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中,將設備與設備、設備與結構、設備與建筑之間的沖突更加直觀的表現出來,設計師、工程師可以在建立的三維模型中更加方便的查看和修改。通過在實踐中的應用,表明BIM技術在建筑設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BIM技術與二維設計的區別

該工程的暖通空調設計采用的BIM技術,和傳統的二維設計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二維設計表達管線、設備的空間關系時,是通過線的組合,并且輔助文字、數字的方式,以此來表現管線、設備的具置以及管線、設備之間的連接方式。BIM技術通過選擇管道、設備等的模型,然后建立包含了管道的尺寸、高度以及相關設備的三維信息模型,這種表達方式能夠更加真實的表現暖通空調設備以及管線的布置方式,便于相關人員的理解,為以后的施工以及運營維護提供更多的便利。

結束語

總而言之,BIM技術具有信息化、可視化的優點,其顯著的提高了設計工作的完整度,對以后的施工提供更多、更加準確的信息,有助于減少浪費和節約成本,并且為了更好的體現BIM技術的價值,BIM不僅僅應該只局限于設計階段,還應該貫穿與整個暖通空調建筑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以此提高建筑物整個生命周期的運營效率。隨著BIM技術在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和不斷完善,對整個暖通空調設計行業,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董大綱,蔡悠笛,張杰等.BIM技術在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初探[J].暖通空調,2013,(12)

篇8

摘 要 能源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準確預測未來能源的消耗對于科學制定能源規劃及經濟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我國1990年—2009年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量數據,建立了ARIMA(1,3,0)模型,在此基礎上,對我國2012-2013年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量進行了預測,預測表明,我國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量將繼續增長。針對預測結果,給出了相應的結論和建議。

關鍵詞 ARIMA 人均生活能源消費 預測

一、選題背景及文獻綜述

居民生活消費是誘發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炊事、照明和取暖等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產品;另一方面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品的生產和服務需要間接消耗能源產品。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尤其是家用電器、住房和私人交通工具的擁有量不斷增加,我國居民生活能源消費量不斷增長。據統計數據顯示,1983-2009年,我國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量從106.6千克標準煤上升到 254.2千克標準煤,增長了近1.4倍。21世紀以后,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邁入小康,能源的消費量也進入了高速增長的階段。未來能源的供給能否支撐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成為國內外關注的話題。因此做好未來能源消費預測分析,為能源規劃及政策的制訂提供科學的依據,對于保持我國社會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目前國內已有學者對中國未來能源消耗進行預測,劉蘭風采用協整與誤差修正模型、時變參數模型來對我國的能源需求進行模擬與預測;宋春梅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采用能源強度法對中國各產業部門和生活能源需求進行預測和分析;謝妍、李牧在灰色系統理論基礎上引人遺傳算法,對該灰色預測模型參數進行優化,從而獲得更為精確的能源預測模型和預測值。由于影響能源消耗的因素復雜多樣,本文利用ARIMA模型,基于時間序列本身變動規律來對我國人均生活能源消費量進行預測,從本質上認識時間序列的結構與特征,達到最小方差意義下的最優預測。

二、模型的選取及理論基礎

1.時間序列分析方法

時間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是一種動態數據處理的統計方法。該方法基于隨機過程理論和數理統計學方法,研究隨機數據序列所遵從的統計規律,以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時間序列是按時間順序的一組數字序列。

時間序列分析就是利用這組數列,應用數理統計方法加以處理,以預測未來事物的發展。時間序列分析是定量預測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理:一是承認事物發展的延續性。應用過去數據,就能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勢。二是考慮到事物發展的隨機性。任何事物發展都可能受偶然因素影響,為此要利用統計分析中加權平均法對歷史數據進行處理。

篇9

關鍵詞: 現代信息服務業; 廣播電視業; 電信服務業

中圖分類號: F224.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973(2012)02-0112-03

Study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Services Industry

WANG Jun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710100, China)

Abstract: Modern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its development level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signal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y advances, which has bee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t present, China’s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remains a weak link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ince its development is lagging behind. Based on analyzing its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China need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through changes in concept, establish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talent incubation and further stronger investment, etc.

Key words: modern information services industry;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industry;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industry

現代信息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信息服務業主要包括信息傳輸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數字內容等產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現代信息服務業迅速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成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加快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是我國“十二五”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局戰略舉措。

一、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現代信息服務業獲得長足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電信服務業穩步增長

2009年累計完成電信業務總量25680.6億元,同比增長14.4%,實現電信營業收入8707.3億元,同比增長4.1%。2009年,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06107.2萬戶,凈增7964.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在電話用戶總數中所占的比重達到70.4%,與固定電話用戶的差距超過4億戶。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56.3部/百人,比上年底提高7.8部/百人。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23.6部/百人,比上年底下降2.2部/百人。已通電話的行政村比重僅比2007年上升0.2個百分點(參見表1)。據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7月,我國電話用戶數已達到12.2億戶。

(二)廣播電視業穩定發展

2009年廣播電視收入達到1853億元,比2008年增長17%。廣播電視綜合覆蓋能力繼續提高。全國廣播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3%和97.2%,比2008年分別增長了0.35和0.28個百分點(參見圖1)。同時,廣播電視業數字化程度明顯提高。

(三)軟件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軟件產業是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2009年金融危機沖擊下,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2010年,全國軟件產業實現業務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31%,軟件業務收入增速逐步回升。2011年,軟件業持續快速增長,服務化趨勢加快[1]。

(四)互聯網服務業蓬勃發展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及應用保持持續快速發展,全國網民規模繼續擴大,互聯網普及率穩步上升,手機網民呈迅速增長態勢。2009年,全國網民規模達到3.84億人;寬帶網民規模達到3.46億人;手機網民規模達到2.3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8.9%(參見圖2)。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網民總數達到4.8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36.2%,其中手機網民達3.18億。[2]

(五)數字內容產業快速增長

2009年,數字內容整體規模達到2814.3億元,增長率為29.5%,顯示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從數字內容產業幾個細分行業來看,網絡游戲業和搜索引擎業增長率超過30%,移動增值和網絡廣告業增速超過20%[3]。

二、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現代信息服務業的認識不足

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人們對現代信息服務業在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重視工業輕視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思想仍然存在,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重要意義,對現代信息服務業重視不夠,思想觀念有待轉變。

(二)總體發展水平仍然較低

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仍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總體規模小,實力弱,創新能力不足,國際競爭力不強。總體上看,當前,我國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是一個薄弱環節,發展相對滯后,其現有規模和水平還不能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的相對滯后,已成為制約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三)內部產業結構不盡合理

在我國現代信息服務業內部結構中,仍是傳統信息服務業占據主體地位,傳統信息服務業較為發達,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較為緩慢。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所占比重偏低。由于知識密集型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緩慢,致使現代信息服務業整體實力不強,產業內部結構急需優化。

(四)核心競爭力不強

現代信息服務業領域改革開放進程相對滯后,信息服務機構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發展不充分,產業規模較小,產業集聚程度低;缺乏大型龍頭骨干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做大做強仍是今后相當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

(五)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迅速轉換,對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需求急劇增加,但現代信息服務業專業人才匱乏現象也隨之凸顯出來。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缺乏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尤其缺乏高端現代信息服務業人才,人才培養模式還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六)管理體制和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存在著弊端,還沒有建立健全現代信息服務業管理體制和協調機制,缺乏有效的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缺乏統籌規劃,體制障礙較突出。[4]

三、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對策

(一)樹立現代信息服務業大行業觀念

現代信息服務業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有助于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要轉變觀念,重視現代信息服務業的發展。要從戰略高度上提升認識,樹立現代信息服務業大行業觀念,充分認識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重要意義,把現代信息服務業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發揮現代信息服務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實現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二)建立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

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按照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要求,著力解決制約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理順管理體制,完善運行機制,增強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活力;建立保障健康運行的法律法規、標準、知識產權保護等,特別是建立自由進出的市場機制,積極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打破行業壟斷,引入競爭機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5]鼓勵新技術、新業務和新產業形態的形成和發展,努力為現代信息服務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優化信息服務業產業結構

我國信息服務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要兼顧傳統信息服務業和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雙向發展。(1)繼續充分發揮傳統信息服務業的優勢,加強傳統信息服務業的改造和升級。(2)是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如信息傳輸服務業、數字內容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加強和優化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區域布局,推進產業集聚載體建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四)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人才是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關鍵。一方面,要加強信息服務業人才的培養,以高素質人才推動高水平發展。加快培養信息服務業所需的各類人才,特別是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以適應信息服務業競爭的要求。建立健全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與有條件的信息服務企業的作用,鼓勵建立信息服務人才培養基地,培養更多的現代信息服務的從業人員。另一方面,要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國外專業人才,加強信息服務的高端人才引進,重點引進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中的緊缺人才,努力營造良好的信息服務人才創業、工作的環境和條件,發揮信息服務業高級人才的積極作用。

(五)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現代信息服務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所以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1)要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穩步增加政府對現代信息服務業投入,重點投向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急需的各類戰略性、基礎性、公益性領域。加快建立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其他投入為補充的信息服務業發展投融機制。(2)設立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現代信息服務重點行業的發展。(3)加大財政及金融政策對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支持支度,增加財政投入,加強金融支持,保障信息服務業發展所需資金。[6]

隨著經濟的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7]現代信息服務業作為關聯性很高的產業,對帶動產業升級,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大力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是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經。筆者對促進現代信息服務的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旨在能夠為推動現代信息服務業大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黃鑫.前7月電子信息產業總體保持增長態勢[N].經濟日報,2011-09-02(5).

[2]張幸欣,楊玉華.互聯網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影響日益突出[N].經濟日報,2011- 09-30(11).

[3]國家信息中心,中國信息協會.中國信息年鑒[M].北京:中國信息年鑒期刊社,2010.

[4]周應萍.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52-55.

[5]馬曉河.推動服務業大發展[J].宏觀經濟管理,2011,(8):12.

篇10

關鍵詞:“一帶一路”;文化遺產保護路徑;龍門石窟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5)12-0089-02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意義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在歷史、文化、民俗、藝術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保護文化遺產,既是對文化的傳承,又是連接民族情感的紐帶、增進民族認同感、歸屬感和凝聚力,促進國家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同時保護文化遺產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前提。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文化遺產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文化遺產保護也有了更多的重要意義。

作為歷史的積淀和見證,文化遺產可直接激發人們的歷史記憶,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踐過程中,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共同的歷史記憶是各國合作的重要基礎。因此,文化遺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西安一樣,洛陽也是十三朝古都,也同樣有著深厚悠久的歷史。因此,西安和洛陽是絲綢之路上的“雙子星”城市。而且,在一些特定的歷史時期,洛陽也曾是“絲路起點”,在貿易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洛陽與絲綢之路都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新環境下,作為洛陽一張亮麗的名片 ,龍門石窟對洛陽城市形象與城市文化的傳播,城市經濟的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龍門石窟雕刻中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醫藥、建筑和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尤其以佛教文化為主要題材,充分反映了佛教在中國的輝煌歷史以及佛教文化傳播與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淵源。佛教在世界宗教史中是一個認同度比較高的文化體系,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新形勢下,這更加彰顯了其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時代意義。

二、增強全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文化遺產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某個部門就能完成。文化遺產收藏于民間,扎根于民間,與民眾生活密切相聯。所以,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需要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濃厚的社會氛圍,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為一項長期的全民接力工程,才能使文化遺產得以保留,使遺產保護工作得以持續發展。要做到全民參與,首先要從增強全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開始。在“一帶一路”的提出,對國民的生活、思維意識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和文化遺產相關的旅游以及經濟活動相應增加,在意識上如何對待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也成為焦點。

1.增強宣傳意識

在互聯網時代的媒體傳播環境下,宣傳先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從政策施行、社會輿論引導到商品銷售等方面,宣傳已必不可少。在“一帶一路”新形勢下更加開放自由的宣傳環境中,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工作要幫助公眾充分認知文化遺產,引導幫助公眾樹立社會責任意識,法律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前提和基礎。新形勢會帶來新的宣傳環境和宣傳形態,相關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媒介,向受眾傳播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保護工作的意義以及民眾的保護義務和責任等知識,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網站,微信平臺等媒介,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媒介,也可以多種媒介配合宣傳。

網絡平臺具有圖文結合,超鏈接等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是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擴大其傳播面的重要選擇。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理委員會,是龍門石窟的管理單位,他們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其網站頁面信息量大,內容涵蓋面也很廣。

2.增強認知意識

文化遺產認知意識是國民從始至終都要具備的,但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交流更加頻繁的形勢下,進一步增強對文化遺產的認知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一是對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如:歷史文化進程、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等的文化內涵,有利于認識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增強對中華民族的崇敬和熱愛,增強對文化遺產的熱愛和保護。

二是對文化遺產的了解。認識物質文化遺產,才能認識民族的歷史淵源,體會先輩的創造力和生存智慧,認識文物的珍貴價值。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把民俗、民間技藝等寶貴的精神財富較好地進行保護和傳承。

3.增強責任意識

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新形勢下,旅游業、商業活動等快速發展,人們與文化遺產(如歷史文化景點)的直接接觸更為直接和頻繁。與文化遺產相關的社會群體構成是復雜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面臨更大的挑戰。所以,增強人們的責任意識十分重要。

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保護傳承先祖智慧結晶,保留人類文明瑰寶是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尤其是在旅游業高度繁榮的形勢下,不乏故意損毀破壞文物的現象。對于民眾來說,樹立并增強歷史傳承使命感和文化遺產保護責任意識是有必要的。

當社會民眾普遍具備這種責任意識,就會相互監督甚至監督相關部門,自覺保護文化遺產,這種保護模式無疑是具有巨大作用的。當然,還要具備一種法律責任意識。

4.增強可持續發展意識

經濟發展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也將會帶動包括旅游業等經濟的發展,對文化遺產的旅游價值開發勢在必行。因此,如何在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或是如何在開發利用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保護,是相關開發保護單位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以歷史景點旅游業發展為例,旅游業的發展導致大量游客進入景區,不可避免地會對文化遺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所以,必須要適度開發,而且在開發所帶來的經濟收入中留一部分預算用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不能竭澤而漁,只知道開發利用而不知保護,最后導致文化遺產不可修復性的破壞流失。

三、改進保護措施與技術

“一帶一路”新形勢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面臨著新的機遇。

首先,新形勢下各國保持對外開放發展,為中國的旅游經濟發展帶來契機。文化遺產作為旅游業重要部分,可以得到更好傳承和發揚,其保護工作也會受到更多的社會關注。同時,旅游經濟的發展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其次,各國之間加強合作交流,為文化遺產保護措施和科學技術交流提供了國際平臺。

保護措施與技術是保護工作的核心,要加強學科合作與相關單位、部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保護與傳承文化遺產的重點發展方向。

1.運用現代科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學科之間加強了交流合作,解決了許多領域的難題。同樣的,將其他學科的技術運用于文化遺產(尤其是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是效果顯著的。“一帶一路”的提出,對我國的科學、教育、文化等發展都有積極的助推作用。新形勢下,現代科技不斷發展,各學科合作更加緊密,文化遺產保護措施和科學技術也有了更多國際交流平臺。

保護文化遺產,首先要加強學科合作,運用現代科技。例如,綜合運用現代分析與探測技術,提高技術協同與數據分析能力,研發水下考古調查、發掘和檢測分析專用技術裝備體系,解決復雜環境條件下文物認知難題;以典型遺址、遺跡和出土文物為對象,系統開展文物的制作材料和工藝技術特征研究,開展文物劣化機理研究及保護修復材料研發,建立文物保護效果評價體系,加強文物保護專用裝備研發;針對文物博物館的信息采集與展示裝備以及軟件研發還存在較多不足的現狀,開發相關信息采集裝備,以提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體驗的虛擬現實技術和人機交互體驗技術;構建包括物理、信息和網絡空間交叉耦合的文物知識圖譜,研發跨博物館、跨地域的分布式知識庫及綜合應用平臺,更好地服務于展示;引入和改進空間遙感和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構建沿線地區古代文化的譜系和時空框架。

“十二五”期間,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龍門石窟的監測體系開始進行建設。對龍門石窟區域環境、洞窟微環境、文物本體病害、大氣環境質量等進行連續自動監測,通過無線傳輸匯入監測平臺。該系統不僅實現了對石窟文物本體病害、石窟環境因素的監測,而且根據龍門石窟自身特點和需求設計了風化、滲水等方面的研究性監測內容。

龍門石窟研究院與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合作,正在實施三維數字技術工程。三維數字技術是一項全新的、先進的信息科學技術,以三維數據儲存和保存龍門石窟信息,在檔案建設、考古測繪、文物保護、宣傳展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更好地解決文物保護與展示的矛盾,促進文化、旅游、教育與娛樂產業的發展。

2.加強領域合作交流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家和社會都提倡強調合作交流精神。這種合作交流不止是在國家之間,也發生在各領域、部門單位之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需要充分的合作交流,以達到優勢互補。

為了解決石窟保護中的各種技術難題,龍門石窟先后與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開展文物保護、考古等諸多方面的合作研究。與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合作成立了文化遺產保護龍門基地、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成立了石質文物保護研究基地等研究保護平臺,擴大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龍門石窟與中國地質大學合作,研發的新型無機灌漿堵漏材料,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并通過專家會論證。同期開展的國家級合作研究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凝結水在石灰巖表面形成機制的研究”以及國家文物局課題“碳酸鹽石質文物定量分析與評價系統研究”等。

參考文獻:

[1] 陳映紅.從文化遺產日看文化遺產保護―――以廣西為例[D].廣西文化廳,2009.

[2] 王宇.現代性與文化遺產保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3] 馮.淺談洛陽龍門石窟風景區遺產資源旅游苑⒗用與保護[D].山西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