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農村發展范文

時間:2024-01-18 17:59: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振興農村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振興農村發展

篇1

關鍵詞:農村經濟;社會主義新農村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5-000-01

一、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一是科學制定發展規劃。根據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規劃、切合實際的原則,使創新農村生產方式、發展農村經濟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銜接,與產業發展、城鎮建設等規劃相銜接,有步驟、有重點地加以推進。二是通過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鎮化等,實現經濟的多元化,廣開創收渠道,化解基層債務,增加財政收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投入力度,調動干群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農村工業化是壯大農村經濟總量的關鍵,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器,也是推進農村城鎮化的支撐點。三是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投機行為,完善農資流通渠道,降低農資價格,切實給農民減負。四是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落實涉農優惠政策,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二、加快信息化建設

農業信息化就是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過程。它通過信息和知識及時、準確、有效地獲取、處理、傳播和應用,把農業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達到農民手中,實現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營銷信息化,加速傳統農業改造、升級,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管理和經營決策水平。要卓有成效地開展農業信息知識宣傳和教育,增強各部門及農業生產經營者的信息化意識,提高他們對農業信息化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以觀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來推動農業信息化的建設。要建立健全農村市場服務體系,建立權威性的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及時、準確地向農民提供價格信息、生產信息、市場預測分析,幫助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安排生產和經營,使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成為政府引導農民調整結構的重要手段,發展市場農業。另外要加強信息員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業信息化工作制度。針對當前缺乏農業信息化建設復合型人才的現狀,需要加強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大對農村信息技術培訓的投入,通過培養培訓一批、引進吸收一批的方法,建立一支既精通農業科技又擅長信息技術應用的農業信息專家隊伍。同時要把多媒體信息廣播系統、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農業信息綜合利用試點、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等項目資源有效整合,形成了視頻會議、黨員電教、電視熒屏、互聯網站、聲訊平臺、信息導報“六位一體”的農業信息服務模式,避免了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降低了項目運行成本,提高了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綜合效益。

三、依靠科技進步

目前,“科技興農”已被社會上廣泛接受,然而,我國農業科技教育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與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相比依然有較大差距,重大創新成果不足、應用轉化效率不高、科技體制機制不順、人才教育培訓能力不強的問題還相當突出。面對農產品需求日益增長、農業資源剛性約束和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壓力,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產品供求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加快發展農業科技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更為緊迫。但是,在認識程度上 還有較大的差別,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科技意識,真正把農業科技工作擺在重要位置。

國務院提出“依靠科技進步振興農業”不單是為解決當時農業徘徊、投入不足所采取的應急措施,而是基于對世界經濟發展規律的認 識,以及我國人多地少、財力有限的客觀實際需要決定的,是一項長 遠的戰略決策。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依靠科學技術振興 農業是永無止境的,所以說“科技興農”是一個長期的根本性的戰略決策,而絕非權宜之計。

1.加強技能培訓。不僅要開辦農村書屋、建設遠程教育平臺,組織農民自學,還要經常組織專家、能手對會員進行面對面技術指導。2.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要在創優農村發展環境中下真工夫,伏下身子請人才,讓優秀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傳授一片人。3.營造濃厚趕超發展氛圍。要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經常組織農民到先進地區開闊視野,請先進典型入社傳經送寶,通過對標定位,激發農民提升素質的壓力與激情。或采取科普講座,技術交流會或組織專家講座,攻關或現場培訓的形式對農村鄉土人才進行培訓。4.組織農村優秀的鄉土人才到外地考察學習,有條件的話,送到國外考察學習,開拓視野,增強農村鄉土人才的科技水平和國際水平。在培訓方式上,建立市、縣(區)、鄉(鎮)、村四級培訓網絡,市人才中心負責師資培訓,縣(區)人事局負責骨干培訓,鄉(鎮)負責入庫優秀鄉土人才培訓,村負責專業戶的培訓,同時把培訓與晉升農民專業技術職稱結合起來,促進廣大鄉土人才的科技水平的提高。

四、抓特色農業

篇2

1農村旅游經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農村旅游經濟有助于實現對農業生產的優化。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種植者的耕作觀念比較保守、農村環境封閉等因素,導致種植作物和畜牧的類型無法根據市場做出有效的調整,導致農村的經濟結構和模式單一,農民的收入不穩定。在農村旅游經濟發展起來后,農村人口可以迅速改變自身的種植經營觀念,迎合市場的需求,提升自身農場品得附加值,并改變單一的種植作物。使農業種植和生產得到調整和優化。此外旅游經濟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農村和外界交流的便利度,使農作物的種植對交通的依賴度降低,可以促進農作物的種類優化。2)農村旅游經濟有助于農村人口的經濟增收。農村旅游經濟帶來了大量的觀光游客,農村人口由此能獲得較為穩定的收入,促進農村人口的就業以及收入的增長。此外長期的旅游活動,有助于在農村形成市場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和理念,使農村的旅游產業發展更加成熟,使農村的經濟發展保持長期穩定。農村旅游經濟給農村的經濟發展帶來的是綜合性的收益,能有效激發農村地區的潛在價值,促進地區的發展。

2發展農村旅游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建議

1)延長農村旅游經濟的產業鏈,提升農村的旅游經濟服務質量。隨著農村旅游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旅游業應該向更長的產業鏈延伸和發展,使游客可以體驗到更多的農村風管和生活,促進農村旅游經濟的成熟。例如一些農村定期舉行的文化娛樂活動、農家樂和魚塘的結合經營、采摘和踏青活動、特色美食文化等。除此之外,農村的旅游產業還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規范和服務質量。在市場活動中,保持合理的價格規范,防止惡意的競價和抬價行為。最后是基礎設施的廣泛建設,使保持游客在觀光中的滿意度[1]。2)促進城鄉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對農村旅游活動的宣傳。在農村旅游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旅游更多的是吸引當地城鎮的游客進行觀光和游覽。對此,在發展農村旅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當地城鎮的交流和宣傳,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融合。政府可以舉辦一些特色活動和農產品展示活動。具體的農村旅游宣傳辦法包括新聞媒體的報道、張貼廣告海報等。總之,農村旅游經濟的發展,來源于城鄉之間的廣泛交流,政府應充當積極的組織者角色[2]。3)在農業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注意對農村自然神態的保護,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目的。在農村旅游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村的行政組織和政府部門應該對當地的生態保護提前做好規劃。使旅游經濟帶來的污染問題、垃圾處理問題、環境遭破壞等問題得到合理的規劃解決,避免農村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此外還需要做好旅游景區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對旅游的游客和當地的人們進行充分的宣傳和提醒,防止旅游景區被嚴重破壞,導致農村的自然資源遭到損害和浪費。4)農村旅游經濟區內的人,可以成立一些互助組織和機構,使當地的旅游資源開發得到更有效的組織和建設。例如互助會的成員可以組織起來對自身的旅游特色地區進行宣傳,提升本土旅游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同時互助會成員也可以協調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使當地的旅游資源開發更加有效合理。互助會的人員,還可以聯合商議分析當地農作物的種植計劃,使農作物的種植技術和種植推廣度都得到一定的保障。總之,農村旅游地區成立自身的經濟服務組織,有助于旅游經濟的高效發展,防止個體能力有限,對經濟的發展無法做出有效的貢獻[3]。5)政府在農村旅游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給當地人民制定一些扶助措施。政府在人才的儲備和經濟支配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此政府應該對發展旅游的農村區域予以一定的扶助。例如幫助對當地的旅游資源進行宣傳。促進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給基礎設施建設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償。組織旅游方面的人才,對農村地區的旅游資源和風景地區進行調查和評估,幫助當地人口建立特色化的旅游村落。在農業種植中,鼓勵農村種植高價值的作物,并安排相關部門的人員對種植技術進行指導等[4]。

篇3

關鍵詞:身體城鎮化;身份城鎮化;生活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3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3)02―0025―06

黨的十提出要推進新型城鎮化,以城鎮化建設引領經濟發展。很多學者對于城鎮化問題有過很深入的研究,也有豐碩的成果。但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則是一項新課題,“新型”體現在哪些方面?怎樣實施才是“新型”的城鎮化?實踐中很多地方都對此進行過探索,本文通過對三條新型農村城鎮化道路的考察,探討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一、文獻梳理與問題的提出

關于城鎮化研究,學者們都做出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研究,總結出了許多城鎮化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從城鎮化的落腳或者從城鎮化的載體來說,就有四種不同的模式,如小城鎮化、中等城市化、大城市化及大中小結合之路。先生主張通過小城鎮實現農村和農民的城鎮化。①李子奈、侯紅婭認為,小城鎮不適應城鎮化。②王臻榮、姚志民等主張走大城鎮化的路子。③李強通過對這些模式的研究提出了“鄉村生活城鎮化”的模式。④

從城鎮化的時間來說,也有四種模式:同步城鎮化模式、過度城鎮化模式、滯后城鎮化模式和逆城鎮化模式。⑤從城鎮化的動力來看,分為政府主導型和市場主導型。墨西哥模式屬于政府主導型城鎮化,而歐美模式則是市場主導型城鎮化。徐勇教授也從動力的角度將農村城鎮化分為企業帶動型城鎮化、政府主導型城鎮化、市場拉動型城鎮化。⑥顧朝林認為,中國不需要拉美式的城鎮化,因為拉美的貧民窟比較多。⑦朱敏還提出了“有城無市”的城鎮化問題,認為“有城無市”的城鎮化是一種偽城鎮化。⑧

這些模式、道路都能夠從不同的視角解釋中國農村和農民的城鎮化過程。筆者將另辟蹊徑從農民進城的程度來考察農村城鎮化。從農民進城的程度來看有三種城鎮化模式:身體城鎮化、身份城鎮化、生活城鎮化。

二、身體城鎮化:農民工式的城鎮化

目前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是一種強制性的

制度安排,不同類型的戶口將農村和城市分隔成了“兩個世界”。改革開放后,身體解放和勞動力的自由,使農民能夠進城務工經商,但是“二元福利體制”下的戶籍制度,農民身體進入了城市,身份并沒有遷入城市,文化并未融進城市,“心”還在農村。筆者將這種城鎮化稱之為“身體城鎮化”。

20世紀80年代初期,隨著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農民從集體約束、集體勞動中解放出來,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力,能夠外出務工經商。開始只有少數承包地比較少、難以養家糊口的農民或者能人外出務工經商;90年代以后不管田多田少,不管有沒有能力,很多農民都外出務工。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估計,截至到2011年,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數量達到了1.59億人左右。⑨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有幾個主要的特點:

一是就業在城鎮,但是身份在農村。農民工已經在城鎮就業,在現代企業工作。按照西方的人口統計標準,農民工已經城鎮化,屬于城鎮居民。但是在中國,農民工不管是管理上,還是統計上都不算城鎮人口。因為農民工的身份還在農村。城市只需要農民工的勞動,但是并不負責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農民工只能拿“工資”,無法平等地享受養老、醫療、失業、住房等社會保障,有時甚至工資都無法保障。雖然農民工可以享受部分城市公共設施,也能夠購買城市住房,但是與身份對應的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則難以享受。

二是身體在城鎮,但是歸宿在農村。農民工就業和生活在城市,也就是說身體的輸出活動和身體的輸入活動均在城市,但是農民的歸宿仍在農村。從農民工的心態來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農民工的身體已經進城,但是大部分農民工的心還在農村,因為自己的承包地、孩子和父母還在農村。從農村工的未來關懷來看,農民工干得再久,也不將自己當成城鎮人,城鎮只是一個暫時寄居地,打工結束還要回歸故里,打工的歸宿還是農村。

三是生活在城鎮,但是文化在農村。農民工已經在城市生活,吃喝拉撒與城鎮人無異,但是農民工的生活方式卻沒有城鎮化,仍然堅守農村文化。由于當地政府不接納、城市居民排斥,農民工生活圈子非常狹小。大部分農民的生活圈就是兩點:企業――宿舍,而且居住地和工作地也相對邊緣化,遠離城市中心和城市居民。農民仍然保持著農村的生活習慣,維持著農村的生活方式,保持傳統的鄉村關系網絡,甚至打工農民之間互動也按照農村規矩。因此,農民生活在城市,但是生活方式仍是農村的,仍然堅守農村的傳統文化。

四是工作在城鎮,但是權利在農村。農民工就業與身份分離、生產與生活分離,同時農民的工作與權利也出現了分離。農民工在城市工作,但是其作為公民所擁有的權利則在身份所在地――農村。一是農民的經濟權利,包括就業權、資源分配權在農村;二是農民的社會權利,如新農保、醫保、計生等社會權利由戶口所在地政府提供;三是農民享受政策的權利,如惠農政策、汽車下鄉等權利只能回原籍才能夠享受;四是農民的政治權利,如選舉權、監督權和政治參與權也只能回農村才能夠享受。

總體而言,在城鎮,農民工只有“裸工資”和分享部分城鎮的公共設施及付費的準公共服務,沒有任何福利、社會保障,也無法享受政治權利。可以說農民就業在企業,生活在城鎮,但仍然是農民身份,只能說是一個“半城市人”,即身體進城但是身份與資格沒有進城,文化沒有進城。筆者將這類農民稱之為“身體城鎮化”。

“身體城鎮化”是一種畸形的城鎮化,無論從經濟、政治和社會維度來看都有不少弊端。從經濟層面看,“身體城鎮化”導致了農民工輸出地補貼、支持了輸出地,有加劇區域之間“馬太效應”的趨勢;從社會層面看,加劇了城鄉對立,割裂了家庭生活;從政治層面看,導致了農民工的奉獻與權利的分離,在城鎮農民工只有工作、奉獻的義務,卻沒有分享成果和獲取福利、被服務的權利。“身體城鎮化”雖然避免了所謂的“貧民窟”問題,但是卻扭曲了城鎮化道路,延緩了城鎮化進程,并將身體城鎮化的成本全部轉嫁給農民工及其家庭。

“身體城鎮化”有其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根源。從主觀來看,國家、輸入地政府及城市居民都不愿意讓闖入城市的農民工完全城鎮化。國家政策對于農民進入城市并沒有完全放開,輸入地政府也設置了不少障礙,城鎮居民生產、生活雖然離不開農民工,但只歡迎農民工的勞動,并不歡迎農民工的城鎮化。從客觀來看,農民勞動力自由了,但是農民的身份及與身份相伴的生產資料和社會保障無法自由流動。附著身體的勞動力可以城鎮化,但是身份及其相伴的生產資料和社會保障卻無法城鎮化。雖然企業提供了生產資料,但是企業不提供如國有企業一樣的福利,政府不提供城鎮居民所享受的諸多公共福利和服務。兩個方面共同決定了打工農民只能“身體城鎮化”,而無法實現“身份城鎮化”。身體城鎮化的根本原因是身體的自由與身份的不自由共同規制的,前提條件是經濟比較貧窮。身體城鎮化的解釋模型可以簡化為:身體城鎮化=貧窮的經濟+身體自由+身份規制(強制)

三、身份城鎮化:征地與社區建設式城鎮化

在各地的城鎮化中,還有一種城鎮化類型,即農民本身并不希望城鎮化,但是隨著城鎮擴張、新型社區建設,地方政府強制征地,農民被迫城鎮化、社區化,即農民的身體可能沒有城鎮化,但是被迫獲取了城市居民的資格或半資格,筆者稱這種城鎮化稱為“身份城鎮化”。“身份城鎮化”分為兩類:

第一種類型:征地導致的城鎮化。城鎮化的擴張導致不少城郊農民土地被征用,被征地農民身份被接納進入城鎮。這種接納又可以分為全接納和半接納,即完全變成城鎮居民和部分享受城鎮居民應有的權利。在很多城鎮,被征地農民只能部分享受城鎮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務。有些農民可能已經進城,也有些農民沒有進城。被征地農民就業基本沒有進城,雖然有些城鎮給被征地農民一塊留用地或者允許其承包物業,但是能夠就業的農民畢竟是少數,總體而言農民就業沒有進城。不管是完全城鎮化還是部分城鎮化,對于大部分農民來說都是非自愿的,與農民進城是自愿的身體城鎮化形成鮮明對比。被征地農民雖然生活城鎮化了,但是文化還是農村文化,包括人際交往、風俗習慣、社會網絡等都沒有改變,依然遵從“熟人社會”的習慣。

第二種類型:新村鎮建設導致的城鎮化。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實施新村居和新村鎮建設,許多農民被迫順應“以地換保”、“以宅換房”的政策,也就是“被迫上樓”。“被迫上樓”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只要農民的土地,但是不給農民以城鎮居民的身份,農民的身份沒有改變。另一種情形,要農民的土地,也給農民城鎮居民身份。我們所說的“身份城鎮化”是指第二種情形。客觀地說,“以宅換房”和“以宅換保”有一部分農民是自愿的進城或者“上樓”,但是大部分是“被迫上樓”、被迫進城。按照中國人口統計標準,“被迫上樓”的農民因為有城鎮居民身份,屬于城市居民,但是這部分農民雖然有了城鎮居民身份,但是就業沒有進城。有些農民身體也沒有進城,生活也只是社區化(非城鎮化),享受的保障也只是部分保障,文化基本沒有改變。

在此我們可以將“身份城鎮化”的特點歸納出來:一是身份進城,但是身體尚未完全進城;二是資格進城,但是就業沒有進城;三是歸宿進城,但是文化完全沒有進城。除此之外,對于身份城鎮化的農民而言,身份的改變并沒有改變地緣關系,家庭成員也沒有分離,沒有“候鳥工”的漂移現象;身份城鎮化的農民,不再擁有承包地,大部分的家庭不再擁有宅基地;身份城鎮化的農民,其社會關系整體地移進社區或者移進城鎮,其歸宿感并不明顯,對前途的方向感還不如身體城鎮化的農民。身體城鎮化的農民的目標明確――主要是回鄉村發展和生活。

“身份城鎮化”是一種外部強制的城鎮化,屬于一種強制性的身份改變,沒有任何內生性城鎮化的特點,同時伴隨著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喪失。身份城鎮化對于城市來說是必要,但是對于被迫進城的農民來說則并非必要,“被進城”或“被上樓”的農民也未必準備妥當。雖然身份城鎮化完全或者部分解決了進城農民的城鎮身份和資格問題,但是農民的生產資料和財產喪失了(一般是非等價交換),大部分農民無法在城鎮就業,依然沿襲農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網絡。雖然被圈進城、住上了樓房,但是農民仍然認為自己是農民。身份城鎮化的負效應比較大:一是隨著身份的獲取,農民失去農村的生產資料和生活條件;二是身份城鎮化無法解決農民的就業、工作問題,進城農民既不能種田,也不容易就業;三是農村文化和生產方式被整體移入城市,在農民身份城鎮化的同時,城鎮也農民化了。

身份城鎮化的支配性因素是城市擴張與政府強制。在城鎮化過程中,雖然農民有身體和勞動力的自由,但是身份的認定卻是自己無法決定的。這其中,地理位置對身份城鎮化也有決定性的作用,居住在郊區的農民更有可能被城鎮化。因此,“身份城鎮化”主要由三個因素決定:城市擴張、政府強制和地理位置。其模式可以表示為:身份城鎮化=城市擴張+政府強制+地理位置

四、生活城鎮化:非遷移式的城鎮化

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如廣東、浙江等地區,一些村莊既沒有遷移進城,也沒有被城鎮擴張吞沒進城,而是就地對村莊進行改造,不僅硬件方面有城鎮化的設施,更重要的是生活方面有城鎮化的質量,文化方面吸納城市文明改造農村文化。這類村莊的村民,雖然其身份沒有被認定為城市人口,也沒有城市資格,但是其生活則是完全的城市生活,農民都認為他們已經城鎮化,其生活比城市還要好。筆者將這種城鎮化稱之為“生活城鎮化”。生活城鎮化可分為三種類型:

身體未進城,但是生活方式已經城鎮化。廣東、浙江等地有些村莊,村集體經濟勢力比較雄厚,村莊按照城鎮化標準建設:街道、路燈、公園、健身設施等一應俱全,有些村莊還建設污水處理系統或者將污水處理系統與城市污水系統對接,街道定時清掃并集中處理生活垃圾,城鎮生活應有的公共設施,村莊完全提供。另外,更重要的是家庭完全按照城鎮居民一樣生活,自來水、管道煤氣、抽水馬桶、現代化的廚房等應有盡有。村莊公共設施和家庭生活設施完全城鎮化,雖然身體沒有進入城鎮,但是農民的生活方式已經城鎮化,生活方式與城鎮居民無異。

就業未進城,但是社會保障已經城鎮化。村莊除了提供類似城鎮的公共設施外,還幫助農民享受城鎮的公共服務。生活城鎮化的村莊都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城鎮居民的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務面向轄區的所有居民,包括農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障、低保、計劃生育補貼都一視同仁。提供者主要有兩個主體:一是政府提供,如計劃生育、低保,農民能夠同等享受;二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有資格限制或需要購買的公共服務,村莊資助農民參加,如城市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可以說,農民就業未進城,其社會保障已經城鎮化。

身體和就業已進城,但是形式化身份還在農村。在這類村莊也有一些農民已經進城就業,身體進入了城鎮,也在城市就業,甚至也在城鎮吃飯,但下班后要返回農村的家。這類農民身體和就業都已經進城,但是生活還是在農村。但是這里的農村與“身體城鎮化”、“身份城鎮化”的農村有較大差別,村莊內部的設施與城市幾乎沒有區別。這類農民還通過工作的企業加入城市職工養老、醫療保險。這類農民除了身份是農民外,與城鎮居民已經沒有區別。其原因是農民不愿意將戶口遷入城鎮,農民仍然將“形式化身份”留在農村。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生活城鎮化”的特征:生活方式已經城鎮化,享受與城市居民相同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農村文化在村莊和農民共同作用下正在緩慢地改造,這是一種主動的改造和適應,“生活城鎮化”的村莊和農民歸宿感明確。總而言之,“生活城鎮化”的農民執意保留著的形式化農民身份并居住在不亞于城鎮的農村社區。

“生活城鎮化”是一種內生的城鎮化方式,內生于村莊經濟發展和所在地區經濟實力,生活方式、就業方式、身份方式都是農民自愿選擇的結果。身體自由、勞動力自由與生活城鎮化的關聯性不大。地理位置對生活城鎮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影響,只有離城比較近的地方且未被納入城鎮發展的村莊,另外還有成建制的社區,才有機會選擇“生活城鎮化”。所以,“生活城鎮化”受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經濟實力、自由選擇、地理位置。我們可以將此“生活城鎮化”表述為:生活城鎮化=經濟實力+自由選擇+地理位置

五、進一步討論:三種模式的比較

前面對身體、身份和生活城鎮化的特點、分類、形成原因及決定模型進行具體分析,在此對三種模式進行比較分析,考察三種模式的異同、優劣及發展前景。

(一)城鎮化動力比較

身體城鎮化由勞動力輸出地的經濟發展程度、勞動力自由程度以及城市對身份的控制程度三個因素決定。身份城鎮化由城市擴張與經濟發展、地理位置和政府強制三個變量決定。生活城鎮化由經濟發展、地理位置和自由選擇三個變量決定(見表1)。

自由選擇身體城鎮化與生活城鎮化有兩個決定因素相同――經濟因素和身份強制因素,只有變量二不同。身份城鎮化和生活城鎮化也有兩個決定因素相同――經濟因素和地理因素。身體城鎮化和生活城鎮化模型的決定因素只有經濟因素相同,一個因素完全相反,一個因素完全不同。

三類農村城鎮化模式的決定因素歸納起來就是四個變量:身份規制程度、經濟發達程度、地理位置、勞動力自由(包括居住選擇的自由)。其中,經濟發達程度是一個前提條件,地理位置是一個客觀因素,農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地點。真正決定不同類型城鎮化的因素就是自由選擇(包括勞動力自由和居住自由)、身份規制程度或強制程度。

從圖1可以看出,不管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身份強制程度大與自由選擇程度低兩個因素作用將會導致“身份城鎮化”;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身份規制力大與勞動力自由選擇度大兩個因素作用導致勞動力流動與“身體城鎮化”;在經濟發達地區,身份規制程度較小和自由選擇度比較高兩個因素作用容易形成“生活城鎮化”。可見三類城鎮化是由不同的外部條件和不同的內因形成的。

(二)城鎮化程度比較

城鎮化分為形式化城鎮化和實質性城鎮化。前者按照國家統計標準衡量,后者按照城鎮化的實質享受程度來衡量。如果將城鎮化視為一個光譜,則三類城鎮化位于光譜的不同位置,即城鎮化水平有較大的差異。

從形式城鎮化水平來看,城鎮化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身份城鎮化、身體城鎮化和生活城鎮化。身份城鎮化程度最高,因為地方政府已經將征地和新村居建設的農戶全部統計為城市居民,當然公共福利、公共服務是否與城鎮居民完全一致則是另外一回事;其次是身體城鎮化,因為在很多專家眼中,這部分在城鎮務工經商且工作6個月以上的農民應該視為城鎮居民;最后是生活城鎮化,雖然生活城鎮化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生活,但不符合政府統計標準,所以形式城鎮化最低。

從實質城鎮化水平來看,城鎮化程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生活城鎮化、身體城鎮化和身份城鎮化。生活城鎮化最高,主要原因有幾個方面:農民自我認同程度最高,農民享受了城鎮化的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和公共福利,文化也趨向于現代城鎮,只是農民不愿意將戶口轉為城鎮居民;身體城鎮化程度最低,主要原因是農民除了身體進入城市、勞動力進入企業外,社會保障、公共福利等都沒有進城,身體雖然進城,但是仍然遵循農村傳統和習慣,農民也不將自己視為城鎮居民。身份城鎮化程度居中主要是其身份已經城鎮化,部分的享受城鎮公共設施、公共服務。

(三)優劣評價與前景

“身體城鎮化”是落后地區農民進城務工經商與現有的城鎮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身體城鎮化”與其說是一種城鎮化,倒不如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一種城鎮寄居方式。這種城鎮化帶來了眾多的社會問題,如低工資、留守兒童、空巢家庭等問題。“身體城鎮化”能夠長期存在,主要原因是農民能夠得到在農村無法獲得的貨幣收入,輸入地政府能夠獲得廉價的勞動力,勞動力資源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最優配置,經濟效率比較明顯。也就是說,“身體城鎮化”經濟效率大于社會效率,經濟效率的獲取是以巨大的社會成本為代價。“身體城鎮化“涉及到的群體比較大,即使國家放寬進城條件,城鎮也無法完全吸納,更無法完全接納打工群體的家庭。固然如此,身體城鎮化還是會延續一段很長的時間,國家也正在逐漸放寬進城條件,接納有穩定職業、穩定收入且已融進城鎮生活的農民工,使身體城鎮化的農民的身份也逐漸城鎮化,從一個”半城市人”變成完整的城市人。

“身份城鎮化”是城市擴張和政府強制的必然結果,其城鎮化程度也要高于“身體城鎮化”,但是身份城鎮化還可做得更好一點:一是可以降低強制程度,給農民以充分的選擇;二是農戶的土地和宅基地征用可以用市場的方式,根據市場價進行等價交換;三是國家對農民的保障完全可以與城市同步,而不應該是“征地農民養老保障”等半城鎮化的服務、“二等公民”的服務;四是被征地農民完全就業有難度,但是將無法就業的農民納入失業保險范圍還是可以的。雖然身份城鎮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持續時間較長的過程,但各級政府可以不僅僅是“身份城鎮化”,還可以將身份與身體、生活一并城鎮化,使被征地農民、新型社區的城鎮化一步到位。

“生活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屬于漸進的內生型城鎮化,對社會、家庭、城市帶來的沖擊比較小。生活城鎮化建設成本比較高,但是社會成本、交易成本比較小,負面作用比較小。它是農村和農民主動的城鎮化,因此阻力比較小。生活城鎮化最終的目標并不是讓人們進入城市,也并不一定都是征地,如果村社區能夠具有城鎮的功能,農民能夠主動向城鎮生活過渡,國家能夠讓這些村莊的農民享受城鎮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生活城鎮化將是農村和農民最好的選擇。雖然生活城鎮化還沒有完全納入國家統計范圍,但它應該是中國農村和農民城鎮化的重要方式。除非必須征地、必須進城,比較遠離城區的農村和農民可以逐漸通過農村社區化而最終走向城鎮化,其路徑是:分散村莊―農村社區―農村城鎮。

六、結論

三種農村城鎮化模式是城鄉二元福利、戶口制度及地區和家庭經濟發展程度的必然結果。身體城鎮化主要受制于二元的福利、戶口制度、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以及輸入與輸出地經濟發展差距。只要影響因素不改變,身體城鎮化將會持續。身份城鎮化則是政府的經濟擴張與行政強制的結果,同時也與政府對于身份城鎮化的農民多“取”少“予”有著重大的關系,如果政府能夠在土地進城的同時,按照城鎮居民的標準來為農民提供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農民的身份與身體將會同步城鎮化。

生活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生活城鎮化不反對農民身體進城,但是更看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的城鄉均等,生活方式的城鄉一致。在我國現有國情下,農民全部進城可能不太現實,但讓農民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務、享受到城鎮的生活則是當務之急。因此,生活城鎮化可能將是中國未來城鎮化的首選道路,也是震蕩最小,成本最低的一種城鎮化方式。

注釋

篇4

對于農民來說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其最為關注的關鍵問題。但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民群眾的需求也不僅僅局限于溫飽。而體育作為一種休閑娛樂活動,其在農村中應該占據重要的地位。全民健身事業是我國政府十分關注的一個民生事業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主要標識之一。十六大將全民健身體系已經融入未來20年開展小康社會建設的目標。群眾體育運動的發展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標準之一,其發展狀況與建設小康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對于農村來說,其體育事業發展現狀更加值得關注。文章將以A地為例,通過數據來證實新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現狀。

1.研究概述

1.1研究目的與意義

隨著我國城鎮化不斷普及開展,農村城鎮化的進度也加快,農村的生產方式與農民群眾的生活也出現了巨大的改善。文章主要針對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進行研究,從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入手,研究當前農村體育發展現狀以及后續的發展戰略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民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頻率,對于提高我國農村體育發展起到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找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網、百度學術、道客巴巴等搜索引擎來查閱相關資料。搜索了關于農村體育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農村體育院校等相關文章;查閱政府相關網站和訊息,了解政府對于農村體育發展的政策更新,從中得到研究所需要的數據與相關資料。

(2)專家訪談。通過與相關專家、農村體育研究學者進行訪談,虛心求教關于文章所需的知識和數據,找出能夠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的數據與真實資料,給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現狀與戰略提供積極的意見與建議。

(3)實地調查。通過對 A地農村群眾進行實地調查,內容包括當地群眾對體育活動的認識、體育鍛煉開展的現狀、參與人數與鍛煉方式等。本次發放250份問卷調查,回收問卷218份,有效問卷200份。

2.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綜述

2.1農村城鎮化的影響

關于農村城鎮化的影響的文獻眾多,主要多在于研究農村城鎮化對于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提高的影響。陳榮的《農村小城鎮建設的幾點思考》中對農村城鎮化的影響作出了分析,他提出,農村城鎮化建設對農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品質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并且展開密切的配合。苗華南,陳金福《城鄉協同發展的小城鎮規劃建設模式創新》一文中提到,農村城鎮化給農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不單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更為重要的是其生活品質獲得了轉變,農民群眾開始關注生存以外的生活享受。

2.2農村城鎮化對農村體育發展的作用

農村城鎮化對農村體育發展的作用十分明顯。甚至可以說農村體育發展的所有改變都是農村城鎮化所產生的作用。農村體育的發展需要社會環境的穩定,而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體育事業也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社會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體育事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由于受到農村社會發展制約,因此我國農村體育事業開展十分緩慢。

3.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現狀

3.1農民體育意識增強

體育活動開展的態度與積極性是個人對體育鍛煉價值的意識標準。個人對體育鍛煉的態度主要體現在認識身體鍛煉的價值與意義的認識,從而建立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表1為A地農村群眾10年前與現在對體育作用的認識對比。

從表1可以看出,A地農村群眾已經意識到了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在十年前,農民群眾由于對體育知識不夠了解,大多數農民認為農業勞作完全可以替代體育鍛煉的作用,其認為體育鍛煉除了有一部分的健身作用外,并沒有其他實質性的作用;而在2013年農民群眾對于體育鍛煉開展的作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3.2農民體育活動豐富

(1)體育健身地點與方式改善。體育鍛煉的地點與生活環境是密不可分的,而生活環境也是改善農村群眾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的前提。在城鎮化之前A地農村沒有專門的提供給農民群眾健身的場所,部分農民群眾體育活動開展的場所主要集中在田間、村頭等地方。而在城鎮化進程后A地農村開始建設了專門提供給群眾開展體育活動的文化廣場。另外,A地農村地處環境優勢明顯,周圍河流眾多,當地村政府還利用環境優勢開展了野外觀賞旅游健身一體的體育活動,以滿足年輕群眾的需求。

(2)健身內容更加多樣化。在十年前,A地農村由于受到場地、技能等因素的限制,健身內容種類十分有限,農民群眾健身僅僅集中在散步、隨意身體活動等。在新型城鎮化后由于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A地農村群眾積極開展組織各種體育健身團隊,將農民群眾熟悉喜愛的體育項目加入其中,例如跳繩、拔河、踢毽子等。并且由于A地農村專門進行體育鍛煉場地的出現群眾也逐漸開始進行腰鼓、跳舞、秧歌、球類等活動。

4.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戰略

隨著新型城鎮化農村體育活動開展的不斷改善和優化,要進一步發揮其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就應該針對當地農村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通過科學的策略來實現其積極作用。

4.1城鄉統籌,科學發展農村體育

城鄉統籌即為需要對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研究,落實與構建和諧社會向適應的農村體育發展體系。將提高農民身體素質,強化農民體育活動意識作為新城鎮化農村體育發展指標。在充分保障農民群眾生活的前提下,著實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需求。將場地、組織以及活動三個關鍵部分作為關鍵環節,通過三個關鍵環節的工作逐漸改善農村群眾進行體育活動的現狀。

4.2加大經費,大力發展健身設施

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的匱乏成為了限制農民群眾開展體育運動的主要因素。要從根本上改善農村體育發展現狀就必須提高農村體育設施建設。農村當地政府要加大對體育場地建設的投入,建立能夠提供給群眾開展日常體育活動的專門平臺。可以充分利用體育彩票,企業贊助方式來鼓勵企業或事業單位捐款投資的同時,積極鼓勵農民強化自身發展能力,激發潛在能力,擴大經費來源。

篇5

所謂農村智慧物流是指借助地理定位等物聯網技術,來配送農產品的全過程。在農村發展智慧物流產業,解決農產品的銷路問題,加快了農產品的流通。

1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智慧物流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1.1 從體制上來講,體制缺陷影響農村智慧物流的發展

我國農村智慧物流為什么難以健康、長遠的發展下去呢?究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門的管理體制存在著問題。農村智慧物流產業培訓工程要將農產品整合起來,掌握最新的信息技術。當前,政府部門所采取的多層次行政管理策略,影響到農村智慧物流產業的發展。

1.2 從技術上來講,技術較低影響農村智慧物流的發展

在推動農村智慧物流的發展,技術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現階段,農村智慧物流企業存在著以下的問題:1、將側重點放在了物流設施上;2、忽視了物流軟件中存在的問題,這就導致農村智慧物流產業缺乏競爭力。

2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智慧物流發展的策略

2.1 構建農村智慧物流體系,整合農村資源

站在政府部門的立場上來講,為了能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構建農村智慧物流體系是有必要的。無論是從宏觀上來說,還是從微觀上來說,農村智慧物流產業都對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大有裨益。為此,政府部門要從宏觀和微觀這兩方面出發,在滿足農村經濟的基礎上構建農村智慧物流體系。

站在物流部門的立場上來講,其要構建協調機構。農村智慧物流產業是否能順利發展下去取決于其他企業的配合度。在其他企業的配合下,農村物流企業的競爭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同時,這為管理農村物流企業中的不良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讓農村物流企業公平競爭,這營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降低了農村物流企業的競爭壓力。

2.2 制定統一的物流產業標準體系,促使農村智慧物流系統化

在制定統一的物流產業標準體系時,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第一項,編碼農產品;第二項,統一物流信息傳輸格式,將地區與地區間的信息障礙消除掉,為農產品物流、農產品銷售活動提供統一的標準。當然,制定統一的標準體系要將農產品物流編碼技術放在第一位,構建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實現農村物流系統的自動化。

構建、實施農村智慧物流產業這項工程較為系統,這必須要建立與農村智慧物流產業相協調的組織,規劃好物流路線,配置相關的資源。地方政府要將發展農村智慧物流放在第一位,整合各個區域的優勢,開發與農產品物流需求相符合的物流產業標準體系。

2.3 引進先進的物流技術,提高農村物流技術

在構建農村智慧物流系統時,必須要將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物流系統作為基礎。通常情況下,與農產品物流業務的物聯網是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的:第一部分,感知層;第二部分,信息交互層;第三部分,應用層。其中感知層的功能在于,將農產品的物理空間與物聯網的信息空間相結合起來,借助終端可視化信息采集器來對物流客體中的信息進行準確的識別。信息交互層的功能在于傳輸、處理感知層與應用層間的物流信息。應用層的功能在于將應用型軟件作為工具,準確識別用戶、貨物以及信息等。

對于農村物流系統管理者來說,其要將物聯網技術規范作為參考依據,確保農村智慧物流系統的正常運行。農村智慧物流系統管理者要想真正實現設施、設備與信息這三者的相貫通,那么必須要將物聯網技術作為基礎。農村智慧物流系統中可以引入GPS、GIS等信息技術,保證物流管理系統可以隨時掌握、控制農產品的物流進度。農村智慧物流系統要分析物流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數據,并挖掘數據,尋找資源,優化物流系統的效率,不斷改善農村智慧物流系統。

2.4 完善農村智慧物流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在構建農村智慧物流信息平臺時,不僅要收集相關的物流信息,還要整理相關的物流信息。農村智慧物流系統中的“智慧”二字主要體現如下:體現在物流的各個環節上、優化配置系統上的各種信息、這為物流系統提供了支持。農村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的功能是對農產品的物流信息、即時信息進行處理,為運輸農產品、配送農產品提供最完整的方案。農村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可以通過整合各種資源來實現互通,全面優化、共享物流信息,將物流即時信息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當然,農村智慧物流活動涉及到以下的活動:農產品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活動等。農村智慧物流系統便于更快速的流動農產品,還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農村智慧物流信息平臺要將物流企業基礎信息、公共物流設施等相結合起來,借助信息平臺來完善技術,完善處理物流信息的各項功能。

篇6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農村商業物流;西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F301.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8-4546-05

物流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其發展的水平是反映一個國家、地區和城市的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因為物流產業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方方面面的綜合性產業,直接反應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強弱。而在物流產業中商業物流更是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當前商業中的較高業態連鎖、百貨公司和商業中心的運轉基礎。同時一個地區物流發展水平也和很多因素相關,城鎮化的水平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1]。城鎮化是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由鄉村型轉化為城鎮型的過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的速度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但是在數量得以提升的同時也帶來很多問題,例如農村人口的老齡化、環境污染、留守兒童、農村產業結構等一系列影響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目前提出了新型城鎮化的概念,是一個立足于建立在整體戰略的基礎之上,統籌各種因素使農村得以進一步發展的觀點。同時,中國的西北地區一直以來是中國重點發展的對象,但是因為區域以及歷史的原因,物流產業雖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以西北地區為例,用新型城鎮化的視野來研究農村商業物流的發展,希望給西北地區進一步發展農村商業物流予以借鑒。本研究框架如圖1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是建立在對新型城鎮化的概念解析,明確新型城鎮化和傳統城鎮化的區別,以及新型城鎮化對構建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的要求;另外一個層面上,以西北地區為例,研究農村商業物流發展的現狀,以及問題所在,從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改進農村商業物流的對策和建議。

1 概念解析

雖然城鎮化的概念由來已久,但是為了更好的區分新舊城鎮化的概念,有必要對所涉及的相關概念進行解析。

1.1 城鎮化

城鎮化的概念源自城市化,是不同研究者為了區別彼此的研究切入點進行的概念區分。城市化其本身包含兩層含義[2]:第一是城市數量的增加規模的擴大;第二是城市的生產以及生活特征開始影響城市周邊的地區。當然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對于城鎮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人口的非農化轉變、地域的轉變、生活方式的轉變都是城鎮化研究的對象。總體來說,城鎮化意味著務農人口的不斷減少、城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城市生活觀念的不斷延伸。

1.2 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的概念是相對于傳統的城鎮化概念提出的,更強調人的本質性特征,發展現代工業、統籌城鎮化發展的各種因素。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同時實現其與農村環境的協調發展。走出一條高效集約、功能完備、環境友好的城鎮化發展之路。

1.3 新型城鎮化的特征

新型城鎮化的本質是對城鎮化過程質量的重視。改變傳統的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社會的和諧發展,在發展工業的同時,也注重工業和農業的協調發展,最為重要的是在注重城鎮化硬件措施建設的同時,也注重農村居民的就業、居住、升學、醫療等社會問題,是一個觀念的徹底革新。同時,在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提出了特色化的發展,也就是不同地區在發展城鎮化的過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發展各自的特色[3]。

1.4 農村商業物流

農村商業物流的概念是從區域物流的概念延伸而來,區域商業物流是區域物流的一個小分支,強調一定區域內商業物品的物流,所以必須首先弄清區域物流的概念。區域物流是國家物流體系的分解,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地理環境中,以中心城市為中心、以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為中心、建構在區域基礎設施基礎之上的各類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是一個包含貨物的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傳遞全過程的總體。

2 農村商業物流的特征

區域商業物流作為一種有別于國家物流的相對獨立的體系,其本身具有鮮明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地區性、獨立性、開放性和區域緊密相關性。地區性是由于自然、社會、歷史以及文化形成的相對獨立空間,區域物流在一定的區域內進行,表現為區域內的系統性、綜合性、層次性以及實體性。獨立性表現在區域商業物流是區域內部各個物流利益主體之間的相互緊密關系,不同的區域商業物流之間是相互獨立的,表明區域商業物流之所以形成是基于一定的區域內,其利益主體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利益[4];開放性說明區域商業物流的獨立性并不代表其是完全封閉的,其發展的過程也是和外部相互聯系的過程,需要和其他的區域物流進行分工協作,以及職能調整,最為重要的是,在明確其他的區域物流的特點之后,要根據自身所處的區域特征形成自身的區域優勢;區域緊密相關性表示區域商業物流歸根到底是和一定的區域相聯系的,那么所處區域的地理特征、經濟發展水平、交通條件、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等都會對該地區的商業物流帶來影響。

3 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發展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理論的提出對中國整體的城鎮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過度追求數量以及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一些問題,區域發展不平衡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東部沿海地區的城鎮化水平明顯高于西北地區,了解西北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現狀以及制約因素,對于在西北地區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3.1 西北地區城鎮化的現狀

1984年是全國范圍內城市數量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1984年以前由于國家城市發展的重心在于中西部地區,則西北地區的城市得到較大的發展,這一時期城市的數量是全國城市總數的35%,但是1984年以后,隨著國家城市發展重心的轉移,西部地區的發展明顯滯后,目前,城市數量僅僅占到全國的18.3%,在數量上明顯滯后于東、中部地區。西北地區城市非農人口僅占全國的16.6%。城市等級層次,不同規模,發展戰略意義是不一樣的,和東中部地區進行比較,西北地區在超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的數量上都明顯落后;西北地區地域遼闊、資源分布是其優勢所在,但是這也導致了西北地區的城市密度明顯低于東、中部地區;同時,在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費水平上,西北地區居民處于落后狀況。從這些衡量指標綜合來看,西北地區的城鎮化發展水平明顯滯后于全國,亟待調整思路,進行跨越式的發展。

3.1.1 西北商業物流基礎設施水平分析 物流運輸是物流產業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衡量物流運輸水平一般是以各種運輸方式的總里程以及單位里程。西北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情況可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區的物流運輸主要依靠的是公路運輸,而鐵路運輸以及高速運輸的功能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但是也顯示出西北物流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

3.1.2 西北地區商業物流發展增長率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速度普遍較慢,只有甘肅省6年的平均發展速度超過了20%,同時西北地區的地區之間物流產業的發展速度不均衡。其中新疆地區在西北地區呈現明顯的落后態勢。

3.2 西北地區城鎮化水平相對落后的原因分析

西北地區城鎮化水平相對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本身的地理因素制約,也有主觀戰略發展因素,只有清晰了解這些制約因素,才能打破發展的壁壘,通過構建新型城鎮化觀念來實現發展。

3.2.1 地理環境惡劣 對于區域的發展,尤其是物流產業的發展,地理環境條件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因素。但是西北地區相對于東、中部地區,交通條件比較惡劣,同時,由于水資源的普遍缺乏,大型商品物流的重要依靠水運是其發展的致命傷。

3.2.2 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城鎮化的過程也是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但是西北部地區在這一方面明顯滯后。衛生問題、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交通及通信設施落后等一系列問題都制約著西北地區進一步的發展。

3.2.3 觀念與管理水平落后 西北地區的城鎮化水平落后于全國水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管理水平的落后。服務意識差、管理模式落后、制度創新難都是其落后的重要原因。

3.2.4 城鎮化特色挖掘不足 城鎮化的過程也就是不同地區挖掘自身特色,實施特色化發展道路的過程。中國的西北地區,少數民族聚居,民族風情以及地理環境都具有鮮明的特色,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城鎮化的發展過程對其特色沒有加以很好的利用[5]。

4 西北地區新型城鎮化構建

中國西北地區,要想突破現狀,在城鎮化的道路上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必須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在總體戰略的基礎上必須結合西北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新型城鎮化的構建。

構建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也就是實現各種協調的過程,是重視發展質量的過程。規模協調包含人口規模、用地規模、經濟規模等不同的層次,要實現規模協調,就要在不同地區實行產業結構的合理分布,國家要協調發展大、中、小型城市的數量;要加強不同地區的協作,注重合理流動農村人口;功能協調就是城鎮化的過程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過程,城鎮化還必須發揮文化和政治的作用,要使城鎮的各個功能協調發展;產業結構的協調要強調在不同的地區的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要發揮本地區的資源優勢、形成自身的特色產業;環境和經濟發展協調是新型城鎮化注重發展質量的重要體現,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考慮環境和資源的承載能力,使人口、環境、經濟、資源能夠得到協調的發展。

西北地區在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的過程中,既要注重普遍的因素,還要關注自身的實際情況,實現自身的發展。對于大、中、小不同類型的城市,要重視其不同的作用,對于中心城市強調綜合服務型功能,要進一步進行中型城市的建設,要重視鎮這一層級的發展,發揮其基礎性作用;在職能上突出重點,依托西北地區特殊的風俗民情,打造特色專業城鎮。

5 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發展現狀分析

區域商業物流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所以西北地區的商業物流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區別于東、中部地區的商業物流的發展。具體表現為:物流的基礎設施落后,因為物流行業在成立之初,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加之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落后,大量的物流設施雖然已經老化,但是依然長期運作,使很多物流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物流體系分割不合理,資源不能完全利用,商業物流不同于其他的物流,批發企業、物資企業、儲運企業等密切聯系在一起,在西北地區最初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整體的戰略思維,商業物流一般散落在各個商業企業中,資源處于無法進行合理利用狀態,設施也不能進行相互利用和集中管理;沒有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在中國的東、中部地區,一些大型的商業企業現在已有或者正在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是在西北地區,大部分的企業都沒有做到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結算,限制了西北地區商業物流的進一步發展[6];第三方物流發展進程緩慢,因為物流的高額的基礎成本性,在一個地區,形成第三方物流,從而進行統一管理,是一個地區發展商業物流最好的模式,但是西北地區因為觀念和歷史原因,往往沒有這種第三方物流的意識,而是選擇建立自己的物流團隊,但是由于其規模的限制,又常常帶來季節性等資源浪費;信息化水平低,中國的西北地區的商業物流體系在信息化技術上遠遠落后于東、中部地區,商品識別碼技術、企業資源計劃、管理信息系統、傳遞信息系統、信息交換技術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也導致了西北地區商業物流發展的落后。

5.1 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現狀

農村物流因為和農業結合在一起,而農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所以農村商業物流也具有較為突出的特點。包含了從農產品的形成、存儲、加工、消費的全過程,以及農村人口生活用品獲得全過程的物流形態。在中國的農村物流發展中,西北地區比較滯后,研究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的現狀,有利于準確發現農村商業物流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5.1.1 農村商業物流交通狀況 中國西北地區的農村商業物流所依賴的交通運輸工具是傳統型的運輸工具,例如鐵路、公路以及水路運輸。近七年建成新線8 431 km,到2004年末,全國鐵路復線總里程24 908 km,電氣化總里程 19 102 km。2004 年全國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24.9億t,比1997年增加7.7億t;完成貨物周轉量19 086億t/km,比1997年增加5 832.7億t/km;完成旅客周轉量5 712.2億人/km,比1997年增加2 127.3億人/km。而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在農村構建起重要的鐵路運輸線。公路運輸是連接農村點對點物流所依賴的最為重要的運輸工具,到 2004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42萬km,鄉鎮通公路率達99.5%,行政村通路率達92.9%,分別比1998年增長了1個和8個百分點。公路密度增大,2004年末達19.5 km/km2,比1997年末增加3.86 km/km2[7]。綜合物流運輸方式,可以看出,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鐵路和公路對于農村商業物流的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但是更為先進的運輸方式在農村商業物流的應用非常有限。

5.1.2 農村商業物流信息通訊狀況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商業物流越來越多的依賴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在農村基本的信息通訊工具例如固定電話以及移動電話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2004年,中國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用戶由8 354萬部增加到6.47億部。全國形成了“八縱八橫”格狀光纜干線,移通信網、數據網、IP電話業務覆蓋全國所有地(市)。

5.1.3 農產品物流現狀 在農村商業物流中,農產品物流占據了很大的比例,而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產品的物流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農產品交易市場開始出現,隨著點對點的農產品物流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大型的農產品交易市場;但是就全國的農產品交易數量的比例分配而言,全國呈現出較大的不均衡性。

5.2 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問題分析

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在基礎設施、信息設備都呈現出自己的不足,特別是農村的農產品物流更是城市商業物流的空白項。但是單單研究現狀是沒有作用的,必須深刻了解現狀背后隱藏的農村商業物流的現實問題,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農村商業物流的發展。

5.2.1 商業物流基礎設施落后 農村的商業物流所依賴的運輸工具最主要的還是鐵路、公路、水運這些傳統型的物流方式,對于運輸速度更快的運輸方式應用在農村商業物流上較少,同時基礎設施落后不僅僅表現在物流運輸工具上,農村商業物流在物品的保管以及包裝和設施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5.2.2 農村商業物流專業化水平低 農村商業物流的發展本身就是分工的結果,需要較高的管理水平,但是農村商業物流在發展的初期就是作為一個農村經濟的輔助工具,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商業物流對農村經濟的巨大的推動作用,農村商業物流存在大而全的管理方法,農村商業物流的很多方面不能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統籌發揮作用。

5.2.3 農村商業物流的政策調控不到位 因為商業物流在投資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資金,同時短期內不易收回資金,并且具有較大的外部性,所以需要政府的有效調控和介入。但是,相對于政府部門對城市商業物流的調控,其對于農村商業物流的調控,顯然存在較大的管理不足,使得不公平競爭、無序競爭、不公開交易、不規范操作經常性發生。

6 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發展建議

新型城鎮化理論相比較傳統的城鎮化理論,有了很多方面的改進,那么新型城鎮化理論對于西北地區的商業物流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將為中國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6.1 重視西北地區商業物流的規劃建設

物流作為一個產業,近幾年來其對于地區經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所以各個地區也都非常重視區域商業物流的建設,新型城鎮化特別強調事前的規劃,聯系到商業物流的建設,西北地區本來的地理條件就比較惡劣,在建設區域物流的時候,更要做好規劃,同時聯系當地的商業規劃、交通規劃、城市發展規劃、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等等,要借鑒東、中部地區發展商業物流的經驗,在進行具體的商業物流建設前做好區域的規劃。

6.2 對現有的西北地區農村商業物流設施進行整合改造以及新建

新型城鎮化理論的另一個重點就是節約和整合。同時對于物流基礎設施需要大量資金的項目,有必要先對地區的現有資源進行調查,由于當前西北地區的物流資源散落在各個商業機構中,做好對當前資源的充分利用,翻建、改建以及新建設施要同步實施。必須利用先進的經營管理和技術支撐,對當前的設施進行集約化的管理。

6.3 重視商業物流的信息技術的建設

新型城鎮化的理論重視創新,以及新興技術的利用,而物流系統如果想做到高效,就必須發展信息技術。物流信息化的內涵是通過建立商品數據庫,使商品代碼化、運輸網絡合理化、經營管理電子化,從而實現從訂貨、運輸、分配全過程集約管理。

6.4 更新發展理念為農村商業物流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物流行業是21世紀的重要的利潤來源。但是相對于互聯網行業,知識型人才的高度密集,商業物流特別是農村商業物流,人才是特別稀缺的。對于農村商業物流人才培養的模式,可以采取實地培訓的方式,在實際的物流操作中增強管理以及組織能力。同時因為農村商業物流是建立在城市物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可以在發展農村商業物流的時候借鑒城市商業物流發展的經驗。

6.5 將農村商業物流作為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

物流行業是牽動各行各業發展的動脈,但是正如其特點所示,其初始投資巨大,且具有較大的外部性,所以發展農村商業物流必須作為政府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政府可以采取有關稅收減免、土地使用費緩交等手段來刺激民間資本對農村商業物流的投資。由于目前農村商業物流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發資本,政府可以通過設立項目的形式,對農村商業物流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娟娟.西北地區物流配送中心發展對策研究[J].理論導刊,2007(5):92-94.

[2] 姜大立,王 豐,甘 明.西部商業物流中心發展思路[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2(2):5-8.

[3] 薛 荔,陶德馨.中國商業物流現狀與發展對策[J].物流科技,2006(5):1-3.

[4] 譚春平,王 燁.甘肅物流產業競爭力評價——基于西北地區的實證分析[J].江蘇商論,2009(5):53-55.

[5] 王新利.中國農村物流現狀與政策性建議[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6(6):99-103.

篇7

關鍵詞:小額信貸;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

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試點工作于2008年在浙江省部分縣(市)開始啟動①,兩類機構均面向農村金融市場提供小額信貸服務,運行三年時間來,對改進浙江省農村金融服務、解決微小企業融資困難、促進“三農”經濟發展、培育競爭性農村金融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的經營宗旨和市場定位基本相同——即服務于微小企業與“三農”經濟體。由于兩類機構在股權結構、法律地位和企業性質的不同,使其在經營模式、經營理念、服務意識、客戶群體、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較大區別。現就浙江省南部A縣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的運行情況作一比較分析,希望從中揭示兩類機構各自利弊,為農村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小額信貸背景

小額信貸是指向低收人群體和微型企業提供的額度較小的持續信貸服務,其基本特征是額度小、無擔保、無抵押。小額信貸可以由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規金融機構提供,也可以由專門的小額信貸機構提供。我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引入孟加拉鄉村銀行模式的小額信貸作為扶貧的手段。隨著近年我國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小額度的持續信貸服務活動在農村金融活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持續發展的農村民營經濟是浙江省內小額信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體是這種農村民營經濟中的主要構成部分。由于無法得到正規金融部門的資金支持,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體融資難的問題十分突出,巨大的融資缺口也由此產生。隨著以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為代表的小額信貸機構出現,合法、規范的民間小額信貸業務正式登臺,它打開一條民資“輸血”企業的合法渠道,為資金匱乏的“三農”經濟體和微小企業帶來幫助。

二、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的對比分析

(一)經營模式

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必須為銀行業金融機構②,其高管人員和業務骨干均由發起銀行派遣,經營方式、操作流程、內部管理制度沿用主發起銀行的業務模式,可以說是大銀行“克隆”一個小銀行,或者說是銀行延伸的獨立核算的網點。由于股權結構所限,村鎮銀行是在主發起銀行完全控制下經營,很難改變主發起銀行固有的經營模式,其董事會和高管人員同樣是在主發起銀行股東控制之下,以執行者身份履行職責,自主經營空間有限。小額貸款公司由民間資本組建的股份制企業,最高權力完全歸屬于全體股東,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團隊分工明確,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的經營模式,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相對獨立。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經營方式沒有可以套用的固定模式,完全根據市場情況,制定相關制度,著力于金融服務創新,體現經營的靈活性。

(二)經營理念

村鎮銀行的風險管理理念由主發起銀行主導,而主發起銀行往往受銀行業固有的傳統經營理念的影響,習慣沿用面向傳統銀行客戶的風險考核框架對村鎮銀行或者小額貸款公司的潛在客戶進行風險考察。對外使客戶感覺村鎮銀行融資門檻并不低,對內在經營團隊中形成風險控制至上的“零容忍”企業文化,容易遏制村鎮銀行在金融服務創新方面的內生動力,導致村鎮銀行在現階段無法很好滿足農村金融服務便捷、高效的要求。小額貸款公司擁有相對自由的自主經營權,以A縣某小額貸款公司為例,股東均為長期在A縣進行生產經營的民營企業,由于股東企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均遇到過不同程度融資難的困境,對于廣大微小企業及“三農”經濟體融資難的問題感同身受。因此,小額貸款公司更愿意選擇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經營理念,解決微小企業及“三農”經濟體融資難的問題,為當地經濟發展作貢獻,這與小額貸款公司股東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業績考核方面,A縣的這家小額貸款公司在所制定的業績經營獎懲辦法中,對經營團隊實行信貸資產質量和資本回報率雙重考核,注重資金使用率和資本回報率的同時提升,堅持以效益為基本前提,為信貸風險的發生留足緩沖空間。

(三)服務意識

村鎮銀行在客戶服務上借鑒主發起銀行的一整套規范化的服務體系,在受理貸款的過程中相較小額貸款公司更為專業化、流程化、職業化。村鎮銀行的營銷導向決定了其存款與貸款并重的任務指標結構,一筆貸款是否發放成功與客戶經理的經營業績不完全掛鉤。以A縣某村鎮銀行為例,一筆貸款審批流轉周期在一周左右,而客戶經理對放款成功與否并不是十分關切,導致客戶在借貸關系的建立過程中容易缺乏主動權。小額貸款公司在服務方面更能體現“草根金融”機構人性化、平等化特性,作為扎根于農村的新型金融服務機構,面對廣大鄉鎮居民和村民,在服務過程中更直接、更直白。在A縣的某小額貸款公司中,客戶上門咨詢借款意向往往是直奔總經理辦公室,以平等的商務交易關系進行面對面、零距離的交通,一筆貸款從接洽到成功發放在一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

(四)客戶群體

村鎮銀行與小額貸款公司的客戶的市場定為小額、分散,服務對象為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但是由于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的差異,具體的客戶群體有較大區別。村鎮銀行主要面向專業的農、商貿市場,采取多戶聯保的方式貸款。小額貸款公司則利用股東及經營團隊成員的社會關系,通過多渠道了解借款人及擔保人。由于小額貸款公司在利率定價方面是村鎮銀行1倍左右,其客戶群較村鎮銀行更加不固定,客戶群體主要是短期急需資金周轉或者新創辦的微小企業,以及優惠利率的農業龍頭企業、規模種植業。由于涉農貸款以保證擔保貸款為主,貸款對象均為弱勢群體,同時由于不可測的自然災害因素,貸款風險大,而戶數多、面大、分散、區域廣,貸款發放和維護成本高,就目前A縣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在現有規模和資源的限制下,難以發揮明顯作用。 轉貼于

(五)人力資源配置

村鎮銀行的經營隊伍由主發起銀行派遣,注重團隊人員的存款資源,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隊伍注重行業社會資源和工作經驗。村鎮銀行在大銀行的支持下,保證有充足的人力資源供給和人員管理機制,有利于未來發展的人才需要。小額貸款公司主要的人員培養機制,仍是靠師傅傳幫帶模式下信貸管理經驗的言傳身教,比較適用于小集鎮農村客戶的交流,但是缺少現代金融管理知識。

三、幾點啟示

(一)符合農村金融市場特點的小額信貸模式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不因為貸款風險高而“因噎廢食”降低資金使用率,這是小額貸款公司與村鎮銀行在經營理念上的最大差別。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體融資難問題,究其根本源自傳統金融機構在其風險框架下無法滿足農村金融市場的融資需求,但這并不能否認農村金融市場潛在的商業價值。小額信貸并非傳統商業銀行觀念中無利可圖的業務,在當前城市中、高端金融市場已現飽和疲態的情況下,它在農村市場開創了一片“藍海”,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體一樣能夠融資過程中創造出持續的商業價值。而正是基于這一點判斷,國家才推出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等定位服務于農村金融市場的組織機構。因此,不論采取何種形式,小額信貸的發展源自農村金融市場,只有符合農村金融市場特點,跟隨其變化不斷完善更新,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打破傳統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思維定式是發展小額信貸的核心

對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體而言,其自有資本少,在品德、才能、企業經營的持續性等銀行用作借款人信用分析的關注點往往是離散度高、透明度低、規范性差,具有個性化和高隱蔽性的特征,因而傳統商業銀行在為其融資時注重提供抵押擔保。然而抵押擔保實際上作為一種事后補救措施,從另一角度來看是不愿意承擔適當信貸風險責任的體現,這是與傳統商業銀行過度強調“零風險”有密切關系。但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體普遍沒有可供抵押的資產,沒有財務報表,甚至可能沒有賬本,要在這些傳統商業銀行眼中的“垃圾客戶”中找到價值,首先就應該打破其風險管理的思維定式。因此,小額信貸不應該過分倡導零風險的理念,更應該對還款采取靈活的態度,注重對借款人的經營業務分析,強調對借款人的經營活動和還款能力的過程把控。

(三)建立標準規范的企業運行機制是發展小額信貸的保障

面向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體的小額信貸,呈現出單筆放貸金額小、個性化強、手續復雜的特點,相對傳統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來說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作。同時微小企業和“三農”經濟體資產總量小,抗風險能力低,且無財產抵押,理論預期違約率高,導致小額信貸的交易成本明顯高于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因此,搭建一套符合市場需求導向、富有創新內生動力、公開、透明、可量化的企業運行機制,通過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和規范化的業務流轉,將能夠有效降低業務成本且覆蓋業務辦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操作風險。同時,量多面廣的小額信貸要求有相應的人力資源做保障,結合實踐操作中具體的案例式教學和系統的培訓體系,保障團隊人員能保持以全新的視角和理念來開拓小額信貸市場。

注釋:

①中國銀監會于2006年末《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在農村地區新設村鎮銀行;2007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村鎮銀行試點工作擴大到全國31個省(區、市);2008年5月,銀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下發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

②2009年6月,中國銀監會正式《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對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的準入條件、改制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監督管理要求進行明確規定,包括必須有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主發起人。

參考文獻:

[1]李樹杰.孟加拉格萊珉小額信貸銀行二次創業的經驗[J].金融經濟,2007(3下):56-57.

篇8

兩大農村工作會議分別對2018年的“三農”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一是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二是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四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五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六是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七是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對農業農村經濟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強調實現工作導向的重大轉變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調整,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主要有鄉村觀光旅游休閑產業、“互聯網+”農村電商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生產業等四大產業要發展。與此同時,聚焦農民問題一定要聚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各類企業,要幫助普通農民實現和市場的對接,要讓農民在現代農業過程中有獲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的七條實施路徑中,“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被擺在重要位置。對此,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表示,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基礎正是對城鄉關系、變化趨勢和城鄉發展規律的深刻認知。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并不矛盾,城市和農村是命運共同體。現代化不能夠建立在城鄉分割的基礎上。要通過城市的發展、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來帶動農村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可以帶動農民就業,還可以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到城里落戶。

篇9

當今世界,農業的國際競爭空前激烈,農業對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國要在人均零點零六七公頃的耕地上解決十三億人口的吃穿問題,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學技術武裝農業,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解決我國農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將農業的發展從保證食物安全的單一目標轉為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標,在保證我國農業持續發展的同時,提高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都需要科學技術強有力的支持。

同志高瞻遠矚地指出“要進行一次農業科技革命”,為我國農業指明了發展方向。科技創新將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進行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大力發展先進生產力,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就一定能夠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發展道路。

十多年來,我國在依靠科技振興農業、振興農村經濟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全國大部分的縣(市)已開展“星火計劃”,共實施了十萬多個科技示范項目,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十五”計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科教興農,加強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應用,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積極扶持農業科技產業的發展。在此期間,我國農業科技工作將圍繞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效益、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國際競爭力,重點組織實施作物良種物質行動、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等“十大科技行動”;從農業的基礎研究、農業高新技術、農業資源環境、農業基礎生物學與生物高技術,到農業新材料、農業信息技術到區域農業綜合開發,組織科技隊伍著重解決上百項重大關鍵技術;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科技基地,國家級農業重點實驗室、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科技園區和區域性農業研究開發中心;并培育一批農業科技企業,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業家隊伍,建立隊伍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工作,培育農業技術市場,建立優質高效的農產品示范基地。

篇10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農村衛生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是保障廣大農民健康,保護農業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立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保健體系,著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的光榮任務。推進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構建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是積極履行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為群眾謀福利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實事工程。為了配合區政府、區衛生局完善我區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促進我區農村衛生工作發展,我院就此問題提出若干意見和建議,供各位領導參考。

××鎮位于××市東北部,與××區、××縣、××區相鄰,轄區個自然村,目前有常駐人口萬人。××鎮內有衛生院一所——×××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共個。除××村衛生所人員比較集中外,其他衛生所的人員較分散,而且××村的衛生所已經停業多日,具體原因暫不清楚。各村對衛生所的重視程度以及投入不夠,農村社區衛生工作是一項公益性事業,我們覺得各村應把加強農村衛生所建設當做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工程。做好農村衛生工作應該是廣大農民群眾的迫切愿望,農村衛生工作做好了,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農民問題的解決就有了一個好的基礎。這對于促進農民增收和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與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認為應把散在的鄉醫集中起來,統一成立村衛生所,集中管理,為兩級組織管理和一體化建設提供堅實基礎。在時機成熟時可以將部分農村衛生所轉型為社區服務站,由衛生院統一管理,社區服務站或衛生所在藥品管理上還做到了二個堅持:一是所需藥品及醫療器械一律由衛生院供應或監督購進,基本杜絕了鄉村醫生私自進藥現象,有效地保證了藥品質量;二是堅持規范管理,藥品分類存放,定期檢查,有效地避免了藥品的霉爛變質,過期失效,使農民吃上安全放心藥。同時抓好社區衛生服務站內部管理,提高檔次,加強內涵建設,不斷完善服務功能。農村衛生所或社區服務站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鞏固農村合作醫療,為農民提供優質廉價的醫療衛生服務。要加強鄉村醫生管理,穩定鄉村醫生隊伍,強化對鄉村醫生思想作風、職業道德、勞動紀律和服務態度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及道德修養。對鄉村醫生一律實行聘任上崗。衛生院要加強對鄉村醫生的正規化、系統化培訓,確保全年培訓不少于天,全面提高鄉村醫生的業務水平。要在鄉村醫生中開展《刑法》及《執業醫師法》的學習和討論,充分認識到危害公共衛生罪的含義、犯罪構成及量刑標準,嚴格遵守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遵守醫政規范,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并且政府部門應加大對農村衛生所的投入,為以后的衛生所轉型提供強有力的硬件保障。并且加大對非法行醫的打擊力度,真正讓農村衛生所的鄉醫享受到保護措施,讓他們踏踏實實的在崗位上工作。進一步加強村衛生室隔離消毒,規范處方書寫,以及合理用藥等方面的工作,各衛生室都要建立門出診登記簿等臺帳,積極配合衛生院搞好兒保、婦保、防保及防病治病工作,尤其是在當前各類傳染病比較復雜時期,禽流感還沒有過去,農村衛生所作為最基層的醫療單位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充分發揮農村衛生所的優勢,做好對村內居民的健康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識。在全區創建全國中醫先進區的大潮中,我鎮各村衛生所還應保持在中醫藥上的更新和利用。

農村衛生工作是衛生工作的重點,關系到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對提高全民素質具有重大意義。我院要與鄉村醫生搞好配合,加強對村衛生室建設與管理,把鄉村一體化管理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工作做好,構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型區域性衛生保健網絡。我們認為包括我們在內的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乘勢而上,奮發有為,全面提升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整體水平,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