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鄉村戰略方案范文
時間:2024-01-23 17:56: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振興鄉村戰略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蓬安縣農業發展基本概況
2012年以來,縣內大量引入新農業技術,在生豬、水果、蠶桑等特色農業產業方面實現了技術化、標準化與規模化發展,大力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重點打造了縣內10個農業鄉鎮,建立了現代農業“一區五線”產業發展模式,并同步推出了新農村綜合體,強有力的促進了地方農業及農村的快速發展。
1.2蓬安縣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案思路
2018年11月專題評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案,明確了未來縣內各大產業(特別是農業)發展的戰略工作方案及相關思路,明確了未來縣內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方針。在專題評審中,專門結合過往縣內針對農業工作結合性不緊密、特色不明顯、政策落地不強等問題展開分析,明確鄉村振興工作重點,完善總體規劃方案體系,確保全縣各個產業均能夠做到與鄉村振興戰略齊頭并進,實現下級與上級政策的有效對接。自2019年開始,蓬安縣已經圍繞農業方面在各個鄉鎮村建立了多個擁有良好基礎條件的農業產業發展試點,同時積極與縣內康養產業、生態旅游產業、保護開發產業等多產業形成深層次布局結合,再堅持融合發展理念,實現了對蓬安縣鄉村振興戰略的全方位統籌協調,切實增加了縣內資金整合能力與資金支持能力,同時在大量招商引資情況下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到蓬安縣的鄉村振興戰略當中。從整體上來看,要做到鄉村振興戰略全方位統一規劃與分布實施,認真結合縣內農業實際發展情況做好相關規劃設計內容,務必將各項工作落實,避免出現“光說不做”“流于表面”等問題。在整個鄉村振興戰略中,縣內也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主體基本原則,切實確保了戰略工作效果。即在資源深挖、分類推進與自身優勢發展的多重基礎之上選擇特色農業產業,切實推動強化區域農業產業協同發展,為農業技術推廣建立有利空間條件。
2蓬安縣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未來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發展建議
在基本明確了自身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背景與基本工作方案思路后,專門圍繞戰略內容建立了未來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并希望在體系建設中完成以下3點工作內容。
2.1調整規范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調整規范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蓬安縣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基本關鍵,督促地方農業快速發展進步,同時結合統一標準組建基層農技推廣站,并配備相應齊全的辦公環境與設施。另外,縣內還專門建立農業技術咨詢服務大廳,專門開展各項農業技能培訓學習班,建設科學化檢驗室。在農技推廣體系中,蓬安縣還專門基于定崗定責機制、從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及知識更新培訓機制等實現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技術人員的有效規范,同時結合上述各項機制建立基層農業推廣站將更多農技內容通過推廣站宣傳給廣大縣內農戶,配合便民服務點,將大量農業科技示范戶推薦給農戶,共同在站內研討學習提高農技水平,為縣內農業生產水平優化創造可能性。
2.2創建優化多元投入體系
蓬安縣嚴格貫徹落實了當地的鄉村振興戰略內容,在農技術推廣體系建設中大力宣揚各項文件精神內容,希望農業技術人員技能不斷提升,知識不斷更新,并為他們提供充裕的政策資金支持以完備技術團隊建設。從2019年開始,縣內通過農技推廣體系全面帶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研發,同時滿足技術研發、引進、示范與推廣4項內容。在融資渠道方面也不斷籌資,目前已經爭取到了來自于市、省以及國家的農技推廣專項獎勵資金。另一方面,縣內也積極引導各個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社會組織以及個人積極參與到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中,試圖發展推出農業新技術、新產品與新工藝,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實現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成果轉化[1]。
2.3強化農技推廣風險防范體系
構建良好的農技推廣及風險防范體系,為地方農戶普及農技風控技術,提高農戶的風險防范意識,并不斷完善相應風險預警措施,爭取實現對風險因素的有效量化,積極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在具體的農技推廣風險防范體系建設過程中,應當加大對項目的立項、實施、監管與驗收,結合系統評估項目中所涉及的多個風險因子制定相應風險評價防范實施規劃,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預警防范機制與風險監測預警機制。為了進一步有效提高自身在農業技術研發與農技推廣方面的風險防范能力,當地還專門建設了鄉村綜合信息服務站以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并實時監控優化調整地方農業的生產信息內容與信息溝通內容,將農業信息網絡咨詢服務體系、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風險防范體系融為一體,構建蓬安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業技術推廣綜合信息化大平臺[2]。
篇2
1.1鄉村振興戰略
以農民為主體,對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提供優先權和相關保障,實現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發展,因地制宜地解決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要條件,具有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
1.2公共政策
管理公共事務的相關公共部門為了解決某些社會公共難題,指導有關機構或個人的行動,在部門公職人員和公民的廣泛參與下所制定的行為規范準則,是國家為了管控社會活動、維持社會秩序,實施的行為策略。
1.3市場失靈理論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具有較強的作用,但市場存在失靈的情況,盡管具有基礎性調節作用,但是無法最大化實現資源配置效率。而政府適時地參與市場運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失靈帶來的問題。政府不僅要解決市場失靈中的資源配置問題,也要維護市場經濟的穩定和社會的公平正義。
1.4政府規制理論
政府規制指的是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條例等,使用具有廣泛約束性的公共權力對組織和個人等主體進行限制和調控。根據規制性質可以分為經濟性規制和社會性規制。經濟性規制主要是行業限制,社會性規制主要是通過設立社會生活相應標準、收取社會各行業各種費用等途徑,制定針對經濟活動的各項外部性政策。
2鄉村振興方面公共政策存在的問題
2.1土地政策
在鄉村振興策略的實施過程中,制定政策的相關部門在設計土地資源優化方案時,在實施方案細節上沒有考慮到實施地農村具體的適用性,導致制定出來的部分土地資源優化方案缺乏匹配實用價值。另外,農村部分地區土地狀況差異較大,個別地區土地質量較差,土地在使用前需要進行或多或少的整治,致使農民使用土地前需要投入一定的整治成本,而政府在這方面缺乏相應的土地成本補貼政策。
2.2農村財政政策
部分農村地區財政補貼政策普惠力度不夠。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的種類繁多,但農作物補貼多集中于少部分作物種類,且各農耕地區或多或少存在補貼實施覆蓋面不全的情況,補貼所帶來的種植激勵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外,由于各個地區的情況不同,有些地區沒有考慮農村實際需要,缺乏有針對性的支農財政機構,因此農業的各個生產環節得不到高效有力的財政支持,阻礙了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2.3產業政策
在貧困地區建立支柱產業能夠拉動就業并帶來長期收益,但產業鮮明的地區多數經濟水平并不低,不在扶貧范圍之內,而貧困縣往往缺乏特色產業,當地相關政府部門缺乏落實針對貧困地區的產業幫扶政策的有效機制,致使貧困地區想脫貧卻難以尋找經濟增長點,部分地區的扶貧人員還在摸著石頭過河。
3完善鄉村振興方面公共政策的建議
3.1完善土地政策
對各地區的農業資源進行合理的評估,對農村土地的使用進行合理化配置,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對各地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實現土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土地可持續發展利用為原則,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實現土地的合理化配置。加強農村地區的土地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質量改善。部分地區土地的類型混雜,參差不齊,利用土地的產出效率不高。對于這種情況,積極進行相關的設施建設和改造,對林地、鄉間道路、農業水利進行改造改善,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對于質量較差的土地以及整改后依然出產率不高的土地對使用人進行一定的補貼。
3.2完善農村財政政策
在財政補貼方面,應當建立有側重的財政補貼政策。評估不同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和經濟收益情況,明確未來的農業結構調整方向,對側重的農業產業實施傾向性的財政補貼政策。分析不同地區的產業龍頭狀況,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對各地區進行實地分析,建立財政長效機制。依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方向,出臺針對農村貧困地區小型農業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于需要資金支持的小農企業,資質符合標準并審核通過的進行一定的資金支持,對于農業高新技術研發的中小型企業進行相應的鼓勵政策,鼓勵相關金融機構實施寬松的貸款政策并對相關機構進行一定的補貼。在財政機構的配置方面,成立專門制定鄉村產業財政政策的機構,對于性質相近、用途相仿的財政補貼資金進行統籌合并發放,避免出現交叉多次方法或者推諉發放的情況,最大化地實現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3.3產業政策
在產業政策方面,各地發展情況不同,應根據當地土壤情況、勞動力情況、技術水平、產業優勢等因地制宜發展手工業、現代農業或者鄉村旅游業等產業,并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循序漸進地使各地的農業生產模式由分散性轉變為集約型,形成規模化效益。另外,對于貧困地區的綠色無公害產品給予相關的補助,并根據情況鼓勵貧困人員加強與本地農業企業和合作社的交流聯系,可以是自身情況以資金、勞動力或者流轉土地的形式入股,促使貧困地區人員成為賺薪金、得股金、收租金的“三金”人員。在產業政策配套方面,政府部門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產業發展的側重點,了解發展相關產業所緊缺的資源和基礎設施缺陷,為當地的發展創造條件。例如發展貧困地區水電、交通、“廁所革命”、污水處理系統、住宿餐飲等公共服務設施。
篇3
5、6月份,鄉村振興服務隊××××隊,緊緊圍繞五大振興積極開展工作,現將近兩個月來的工作簡要匯報如下:
1、圍繞組織振興方面,我們對所服務5個村的黨建工作進行了全面調研,通過座談交流、入戶調查、黨員談話、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摸清各服務村黨建基本情況,形成調研報告,并及時將調研情況反饋給鎮黨委。
2、及時傳達市兩會情況,組織學習市政府工作報告;學習中央兩會精神,政府工作報告。嚴格落實“”制度,開展主題黨日2次,集中學習6次,集中觀看燈塔大課堂第十課,組織收看××××干部大學堂·空中課堂直播課程;重溫入黨誓詞;入村開展志愿服務工作。
3、通過多方聯系邀請××××文化館副館長××××、演出部主任××××、合唱團成員××××一行到××××鎮考察調研,座談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形成戰略合作等事宜。
4、圍繞產業、文化振興方面,積極聯系省××××集團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對所服務的5個村就鄉村文明村內文化長廊建設情況現場考察、航拍,研討文化長廊設計方案,促成該公司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一分田項目。
5、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積極開展扶貧村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摸底調察,并按時完成。
6、積極配合××××縣龍××××鎮××××村第一書記到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學習參觀交流。
7、積極促進××××村土地流轉工作,并聯系投資意向人到村實地考察洽談。
8、前期,為促進××××村村居生態環境提升及村集體產業增收,我們通過協調并組織該村書記到新泰市考察學習黃花菜種植情況,近期服務隊對該村黃花菜種植、生長情況進行了多次察看調研,效果明顯。
9、按照萬名干部下基層工作要求,××××區紀委紀委副書記、區監委副主任××××一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學院黨委書記××××、××××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等一行7人先后到服務隊調研工作并看望派駐服務隊同志,座談交流鄉村振興工作,為服務村送去黨建學習資料。
10、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積極申報“××××”典型材料。
11、通過多方聯系聯合××××中醫藥大學眼科附屬醫院在××××鎮開展“助力鄉村振興光明行動”,為鎮域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并聯系省××××電臺健康××××欄目進行跟蹤報道。
12、助力做好鄉村防疫工作,積極促成健康××××欄目與鎮衛生院健康人才培養合作,協調鎮衛生院××××院長參與健康××××欄目直播。
13、為促進農民增收,我們積極聯系了解××××家庭農場協會相關事宜,目前正在洽談中。
14、積極聯系好品××××項目,助力××××鎮特色××××產業品牌提升。
15、促成線上平臺××××與鎮上蔬菜批發市場合作,組織視頻會議(服務隊、市場運營公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平臺三方),目前完成框架協議。
16、繼續聯系××××××××教育發展有限公司進一步交流鄉村文化建設規劃設計相關內容,探討深度合作,擬就開發教育實踐基地項目進一步考察交流。
17、積極配合鎮黨委政府完成××××村森林村居及××××村市級綠化示范村申報資料。
18、三夏生產正當時,服務隊隊員分組調研服務村麥收情況及玉米種植情況。
19、按照區委要求,參加“××××××”全市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會。
20、通過多方聯系邀請××××技工學校×校長到××××鎮,就助力鄉村產業、人才振興座談交流。
篇4
【關鍵詞】鄉村振興;旅游;經濟發展
在新的時代環境下,回歸生態、回歸自然已成為許多人的追求,鄉村旅游戰略也隨之產生。鄉村旅游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鄉村旅游更是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作為鄉村管理者,應積極地推動鄉村旅游在農村經濟發展中作用的發揮,讓鄉村旅游的價值能更好地得到體現。
一、鄉村旅游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拉動鄉村經濟增長的新形式,在近年來的鄉村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宏觀上看,鄉村旅游不僅可以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支持,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可以實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發揮區域特色,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具體而言,鄉村旅游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奠定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
鄉村旅游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鄉村旅游可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鄉村旅游也可以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作為旅游地的村莊,居民可以依靠銷售手工藝品獲得收入,也可以通過為游客提供服務獲得勞務報酬,通過資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共享提高本地區居民的收入,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齊全的基礎設施引領之下以區位優勢吸引更多人來消費。
(二)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解決農村就業問題是新時代環境下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可以為農村居民的就業提供更多可行性空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地區人口多、工作崗位少的問題。在新時代環境下,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已不能僅依靠外出務工或在家務農,這也可以讓農村人民在家中獲得應有的收入。除此之外,鄉村旅游戰略的持續推進也給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居民可以在當地找到工作崗位,緩解了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問題,使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讓農民有更多的收入。
(三)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鄉村旅游戰略除了在經濟上給予農村更多的幫助之外,也可以實現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近年來,鄉村旅游的發展給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帶來了很大的提升,也使農村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來鄉村旅游的顧客會買一些當地的特色產品作為紀念品,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也使農村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在我國農村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農村也逐漸從傳統的農業為重點轉向以觀光旅游為重點。通過休閑農業模式的發展,當地可以利用較好的旅游資源實現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及打造具有特色的鄉村旅游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在傳統的資源發展模式引領之下,一些鄉村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許多村民甚至只關注經濟利益,忽視了自然環境的保護,由于過多追求利益最大化,盲目開采自然資源的問題時有發生,給當地的長遠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在鄉村旅游戰略的引領之下,村民有了新的利潤獲取方式,他們在保護自身基本收益的基礎之上,可以保護環境,從只關注眼前的利益轉向關注鄉村長遠利益,這就推動了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鄉村旅游是指農村地區可以利用自己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吸引各地人們來游玩學習,并使游客得到身心的放松。因此,在鄉村旅游戰略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當地居民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和有效利用自然資源作為重要的任務。在經濟的推動下,當地居民可以對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及鄉村旅游開展過程中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有更深刻的認識,能在生活中自覺地保護水資源,保護空氣資源,保護土地資源等,這從某種程度上推動了鄉村地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1]。
二、發揮鄉村旅游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策略
從鄉村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來看,許多鄉村已經在大力吸引旅游專業的人才,也采取了多種方案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完善,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固有因素的影響,鄉村旅游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過程中的作用發揮仍然有限。實現鄉村旅游的高水平發展是一項長遠的工程,而鄉村管理者及當地政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一)健全鄉村旅游產業的政策
一些地區盡管關注到了鄉村旅游在拉動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政策和體制不夠健全,鄉村旅游仍受到很大阻礙。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鄉村旅游管理體系建立的時間尚短且缺乏專業性人才,并沒有實現規范化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村旅游作用的發揮。而健全鄉村旅游的相關政策,如采取減免稅收或直接補償生態環境等方式,就可以持續拉動鄉村經濟的發展。政府在投資的過程中,也應當著力避免鄉村旅游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矛盾,要在充分有效地利用扶貧資金的基礎之上,實現以政府為主導、以村民為主體的聯合經營方案,通過多渠道、多層次的管理模式實現鄉村旅游業的長遠發展[2]。當地政府也要推動各個部門聯動,形成切實有效的互動機制和溝通機制,可以對鄉村旅游體制機制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快速的反應,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之上,解決鄉村旅游體制機制中存在的顯著問題,從而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
(二)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培養人才
許多農村在為鄉村旅游事業的發展培養專人,但由于當地村民文化素質不高且缺少專業系統的培訓,在應用信息化和網絡平臺時往往會存在一些困難。除此之外,鄉村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各地模式雷同,缺乏特色的問題,因此,要想實現鄉村旅游業的長遠發展,相關人員要以創新性來吸引消費者,讓游客在參與鄉村旅游活動時獲得美的享受。當地政府和鄉村管理者應培養具有較高水平的鄉村旅游從業者,要從大中專院校吸納人才,以完備的人才培養模式和鄉村旅游管理方案融入當前階段的鄉村旅游事業之中,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之上,發揮人才優勢,實現鄉村旅游業的健康發展[3]。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國家的政策扶持已經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幫助,當地政府應積極與國內大中專院校合作,引進專業人才,鼓勵學生到鄉村旅游試點進行考察學習,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對鄉村旅游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除此之外,當地也可以聘請旅游業的專家蒞臨指導,對鄉村旅游的經營活動及農村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制定完備的經營規則和服務標準。
(三)實現鄉村旅游管理模式的信息化
在現代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化的鄉村旅游管理模式可以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可以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持續不竭的動力。從當前階段人們旅游消費的現實狀況來看,許多消費者喜歡通過互聯網或手機獲取旅游地的相關信息,并根據當地的氣候及區位環境選擇自己的出行方式。農村地區的自然環境有所優勢,但一些地區由于缺乏完備的旅游信息管理平臺,良好的自然環境并沒有被外界了解,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因此,當地應推動鄉村旅游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在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之上,將具有自身特色的鄉村旅游資源拓展傳揚,吸引更多的游客[4]。由于農村地區受特殊的自然環境及地理環境的影響,許多農村交通不便且網絡基礎設施落后,一些游客對當地的自然環境了解不多,這也影響了鄉村旅游事業的長遠發展。因此,開展鄉村旅游管理,必須以完備的信息平臺和信息管理平臺為依托,及時更新游客的信息,并做好游客信息的處理與反饋工作。通過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游客可以對當地的鄉村旅游特色及地域文化特色有更深刻的認識,這正是能吸引游客的地方。政府也要加大網絡信息的投資力度,在完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培育大量信息化人才,以實現鄉村旅游管理模式的信息化[5]。
(四)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
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是實現鄉村旅游戰略常態化發展的必然要求。鄉村旅游作為依托于當地生態環境開展的一種旅游經營模式,對當地的自然環境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當地居民就需考慮到影響是短期還是長期及這種影響是否可以被消除。在推動鄉村地區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基礎之上,實現傳統農業向休閑農業和現代旅游業的轉變,以田園風光吸引眾多的城市觀光者[6]。此外,鄉村旅游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在不同的季節,鄉村旅游應有不同的項目。相關人員要在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的基礎之上,根據游客反饋的信息做好改進,在開發新的旅游產品的同時,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優勢。
三、結語
篇5
一、指導思想
根據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以治臟、治亂、治差為重點,以“廁所革命、村莊整潔、農村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檢查激勵措施四大任務”為方向,以垃圾分類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屬地管理,全民參與,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注重長效的原則,采取集中重點整治,完善配套設施,強化基礎管理,徹底改善全鎮環境衛生狀況,切實改變全鎮環境面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宣傳。利用大喇叭、宣傳車、宣傳單、各屯微信做好宣傳工作,使老百姓自覺做到垃圾清理和分類。
(2)對保潔員實施網格化管理。各村書記是第一責任人,“三委”要保證一名干部主抓環境衛生工作;屯長負責本屯環境衛生工作,并負責管理本片區保潔員的各項工作。
(3)重點工作。保潔員要保證村內主干道兩側干凈無雜草、無亂堆、亂放,大街小巷無垃圾。村民住宅房前屋后環境整潔,無私塔亂建。垃圾箱保證按時清運,清運的垃圾能夠進行無害化處理,清運的垃圾和渣土必須對清運車輛加蓋蓬布,做到沿街無拋灑泄漏,并做好垃圾分類保證勾臂箱經常消毒。
(4)鎮區保潔工作。鎮區內保潔工作要堅持高標準。沿街面垃圾必須要投放至垃圾箱內。保潔員要及時清運垃圾投放至垃圾箱內,人居辦人員將對鎮內的大街小巷無死角的跟蹤檢查,并經常性的利用宣傳車到村屯、進行宣傳。
(5)環衛設施發放。各村的環衛設施保證發放到位,正常使用,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6)保潔員的管理方式。①保潔員上崗時必須穿工作服,電話保持暢通,必須保證環境干凈整潔;②保潔員無故曠工三天、查崗三次不在崗、完不成本職工作的予以辭退;
③保潔員必須參加人身意外保險,否則不予聘用;④保潔人員由各村聘用,鎮人居辦把關,鎮、村統一管理;⑤鎮人居辦對全鎮保潔員實施全面考核,對考核不合格保潔員及時予以清退。
三、領導組織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
主任:
副主任:
四、人居辦責任分工
鎮人居辦按照本方案制定《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細則》對各村進行全面考核。
五、考核辦法
1、人居辦人員對各村的人居環境檢查和考核,留好影像資料,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上報處罰。
2、對市農居辦每月檢查出的問題,要求各村做到及時整改,鎮人居辦進行跟蹤檢查。
3、如發現各村不立行立改,按市里和鎮里要求進行處罰,并限時整改。
篇6
一、目的意義
以關于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重要指示為遵循,圍繞“綠色產業、綠色生活、綠色村莊”的綠色體系建設,創新示范村發展模式,通過打造“五個一”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即:一村一社、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網,促進全鎮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
二、目標任務
全力打造“五個一”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利用三年時間,使全鎮6個行政村均達到“五個一”示范村建設標準。具體是2021年完成2個村;2022年完成2個村;2023年,完成2個村。
三、工作思路
以綠色崛起、轉型跨越發展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村增綠、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推進“一谷一城”建設為抓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加速三產融合,統籌推進綠色種植、綠色養殖、綠色加工、綠色旅游協調發展,把鎮建設成為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示范鄉鎮。
四、工作內容
(一)村、村:
(二)村、雞冠砬子村:
(三)村:
(四)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綠色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示范村建設組織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具體負責指導、調度、監督、考核等工作。
(二)抓基層打基礎。加強民主管理,保障群眾對建設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建設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和決策權,尤其是示范村建設要在村“兩委”領導下,做好發動引導、組織實施和管理服務等工作。
(三)廣泛宣傳發動。要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加大對示范村建設宣傳力度,推廣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提升建成的示范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篇7
一、2021年工作總結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于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于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并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范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
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對象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范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時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于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XXX元調整為每人每月XXX元,調整后的標準從20XX年X月X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20XX年X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對象XXXX戶,XXXX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范圍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XXX人,占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XX%。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XXX人次、XXXX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發放保障金XXXX余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于20XX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XX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啟動緊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XXX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XXX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20XX年共審批臨時救助XXX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XXX萬元,戶均救助達XXX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XXX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XXX萬元。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XX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XX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20XX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XXX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篇8
一、 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
一是解決了急需批劃宅基地的群眾的需求。通過推行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從制度、經濟上倒逼一戶多宅、超站面積的宅基地得以騰退并收歸集體,進而調整給急需分戶劃院的群眾,一方面提高了集體建設用地的集約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減少了對耕地的占用和違法占地的發生。
二是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對廢棄、閑置、老舊宅基地使用權的收回、復耕、美化、改建等,一方面使破敗不堪、久無人居、廢棄閑置的宅基地得以綠化美化或重新利用或復耕,改善了鄉村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通過騰退出來的宅基地,使鄉村在編制村莊空間規劃的時候,有了更大的空間來安排村里的公共實施布局(諸如村雙委駐地、老年活動中心、健身場所、文化娛樂陣地、小型垃圾中轉站、生活用水處理站、綠化用地等等)。
二、 集體土地入市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
一是解決了鄉村小微企業用地難問題。雖然我們提倡工業集聚發展,但對于占地少至幾分、多至三兩畝的小微企業而言,無論是產值還是效益,都很難達到入住工業集聚區的標準。但農民致富、農村發展還離不開這些小微企業發揮主力軍和主戰場的作用。通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一步激發農村閑置、低效建設用地的內生活力,一方面解決了小微企業的用地需求及周邊群眾就近就業問題,另一方面使得低效閑置的土地得以盤活利用,同時還相應了國家“萬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可謂一舉多得,相得益彰。
二是縮短了企業用地的審批時間。以往我們的企業用地,從有意向用地到各級審批到公開招拍掛再到最后的開工建設,快則一年,倘若不符合規劃,更是遙遙無期。而如果利用村里盤活的現有建設用地,通過協議出讓的方式,企業用地在一個月時間就可以解決,極大縮減了審批環節和審批時間。
三是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了強大的經濟支撐。無論是美麗鄉村建設還是鄉村振興戰略,沒有強大的財力支撐,無疑會步步維艱。通過推行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很多村莊能取得幾百甚至上千萬的土地收益,這些巨大的財力對下一步編制村莊空間規劃、鄉村道路建設、改廁及排污處理、村莊綠化美化等,將會為之注入新鮮的活力。
三、宅基地有償使用、集體土地入市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個人認為,這兩項制度改革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和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是一個系統性的改革,任何單一性的改革都很難收到明顯的成效。
(一)宅基地制度改革是集體土地入市改革的前提和基礎
集體建設土地入市,需要盤活村莊閑置、低效、廢棄的原建設用地,這些土地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一戶多宅、超站宅基地以及廢棄老舊久無人居等等扎基地的收回,倘若不推行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就不能騰退這些土地,集體土地入市改革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集體土地入市改革激發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內生動力
告訴我們,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對中國最基層的村雙委而言,無論是鄉村振興還是美麗美麗鄉村建設,都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做后盾。而絕大多數村子的村集體經濟幾乎都是一窮二白,村子里的各項建設沒有上級撥款扶持幾乎寸步難行。而集體土地入市改革可以為村里注入大量急需的資金支持,從這方面來說,無疑為推行宅基地制度改革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支撐。
三、 當前我們急需要開展的工作
作為全國33個試點縣市,長垣縣無疑走在了前面,取得了成功經驗。但對我們而言,在法律法規沒有授權以前,我們應積極借鑒長垣縣的經驗,探索開展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和集體土地入市改革,超前謀劃,超前布置,為下一步開展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是利用第三次國土調查,徹底摸清全市鄉村閑置、低效建設用地現狀。尤其是對廢棄的學校、工礦、養殖用地、打谷場、晾曬場、磚瓦窯、坑塘等用地分門別類、逐一登記造冊。
二是利用農房一體化確權登記,對全市鄉村的宅基地現狀進行摸底調查。尤其是對一戶多宅、超標準占用、空閑、廢棄、殘破、久無人居的宅基地,要深入調查,詳細登記造冊,為下一步開展宅基地制度改革奠定基礎。
三是盡快啟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借助全省村莊規劃“千村試點”的時機,一方面選好典型,另一方面全面鋪開,力爭年底前完成一半以上行政村的規劃編制工作。
篇9
這些年,我國一直加大對于三農的投入,同時也提出了農村振興戰略,旨在更好地促進農村地區發展。而農業經濟管理作為我國開展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充分整合農村地區優質資源,不斷促進農村經濟地區發展的新動力。因此為了更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不斷建立和完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從而提高農業經濟管理質量水平。而且提高農業經濟管理對于提高我國農業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也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還能夠有效改變傳統農業發展落后的問題,因此本文就農業經濟管理對于農村經濟管理的相關問題做了一些探索,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經濟管理概述
農業經濟管理對于農村經濟發展起著積極指導作用,經濟管理能夠根據農村經濟整體發展的目標,通過利用有效管理手段引導農村經濟不斷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和發展機遇,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開展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村地區在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落后,農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對于相關經濟信息和國家相關發展戰略認識程度不夠,在制定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沒有制定成熟的發展戰略,使得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因此為了更好實現農村經濟振興戰略,需要從宏觀角度上不斷規劃好農村經濟發展宏偉藍圖,只有大方向正確,在開展農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各種方針政策才能更好落實和發展。在微觀層次上,要將制定宏觀目標落實到具體工作部署當中,認真執行制定的各種經濟管理策略,從而更好地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更好地實現農業振興發展。
二、農村經濟管理對于農村經濟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
(一)農業經濟管理能夠更好地指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能夠更好指導農村農業經濟整體的發展,通過管理這個手段來有效引導農業經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由于自身發展的局限性,在發展農業經濟過程中沒有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僅僅按照之前自身成功的經驗去開展農業經濟管理,這種經濟管理發展影響了農村農業經濟發展效率和質量問題,且制定的經濟管理方案易出現一些偏差,對經濟發展不利。但通過利用現代化經濟管理理論能更好地為農村地區發展和制度上提供保障,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經濟管理理念,結合農村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制定不同的農業經濟管理方案,從而更好地幫助農村地區改善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二)為農村經濟提供優質發展環境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能夠充分調動農民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現農村地區發展過程中,還能提高農民的可支配收入。通過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在整合農村地區優勢農業資源過程中,還能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在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中能通過加大對人才和技術引進力度來不斷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通過將更加先進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技術應用到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使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不斷創新,不斷改變農村經濟管理理念,從而更好提升改善農村落后的農業經濟環境。同時針對不同農村地區,充分挖掘農村優勢資源,從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發展方案,促進農村地區又好又快向前發展。另外開展農業管理,還能有效維護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周轉和利用效率,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提高農民經濟效益。
三、更好地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利用先進的信息管理平臺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各種信息平臺應用到經濟管理中,極大提高了我國相關部門工作質量和效益。通過將先進信息管理技術應用在農業經濟管理中,通過信息技術改變現有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改變傳統的管理方案和手段,進一步促進農業地區經濟快速發展。首先,要投入相關技術和人才資源來建立可靠的網絡信息平臺,即農業經濟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能有效宣傳當地的優勢資源,比如農業綠色產品、生態旅游資源等,這樣能最大限度推廣當地農業產品,從而更好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使得群眾提高自身收入。其次,相關管理者可利用信息管理平臺來有效評估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管理方案,從而更好幫助管理部門制定合理管理方案,更好促進農業地區發展。
(二)建立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為更好促進農業經濟管理質量,需不斷完善相關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在發展和實踐中不斷完善相應制度,更好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發展。一方面,在完善經濟管理制度中需不斷提升工作人員自身管理水平,不斷加強對基
(三)提升民辦高校監督質量提升民辦高校監督質量能夠保證民辦高校在實施內部控制的過程中,民辦高校監督人員能夠對民辦高校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實施情況進行有效監督,提升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程度。以及民辦高校內部控制人員能夠根據內部控制監督數據判斷民辦高校在實施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對其進行改進與優化,以保證民辦高校內部控制能夠更加符合單位發展實際情況。第一,建立獨立的監督部門。民辦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建立獨立的監督部門,民辦高校管理層人員在建立獨立監督部門的過程中需要適當的分權,以保證單位監督部門都能夠按照單位監督管理要求對單位內部控制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第二,建立實時工作情況上報平臺,提升民辦高校監督全面性。民辦高校建立實時工作情況上報平臺時,要求民辦高校教職人員定時上報自身的實際工作情況,民辦高校監督人員通過對教職人員上報的工作情況對教職人員進行判斷與監督,判斷教職人員內部控制制度實施質量。民辦高校建立抽查制度,民辦高校監督人員需要不定期地對教職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抽查,判斷民辦高校教職人員所上報的工作情況是否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提升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情況判斷數據的準確性。
(四)根據民辦高校發展情況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民辦高校管理層提高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內部控制體系迫切需要根據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的需要進行改進與完善,從而保證自身內部控制體系能夠符合民辦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并能在民辦高校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針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應加強日常授權的控制,對于三重一大的決策必須經過集體決議,有效防范經濟糾紛的發生。增強民辦高校內部控制人員與全體教職人員之間的溝通,制定相應的獎勵制度與工作責任承擔制度,獎罰分明,有據可依,進而根據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績效考核,更好地調動全體教職人員的積極性。
篇10
一、工作目標
2021年全鄉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易地扶貧搬遷村除外),推動庭院經濟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全力打造天利太村麥菜復種、村庭院種植花生“一村一品"。針對農戶生產經營能力、勞動能力等差異,分類進行扶持,力爭實現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全覆蓋,農戶庭院收入達到2000元。
二、發展模式
(一)自主經營模式。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農戶根據當地實際科學選擇種植品種,自籌生產資金、自主經營發展庭院經濟。
(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模式。農戶依托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庭院訂單種植,通過訂單聯結企業與農戶。
(三)委托經營模式。無勞動能力或外出務工農戶,本人不能在自家庭院發展庭院經濟,可通過簽訂協議,委托第三方幫助經營管理發展庭院經濟,避免庭院土地資源浪費。
三、補貼品種、標準、范圍。
(一)補貼品種:小麥復種、辣椒、馬鈴薯、花生、蔬菜、中草藥、藜麥、芝麻。
(二)補貼方式:釆取以獎代補方式
(三)補貼標準:
1、小麥復種、辣椒每平方米補貼1.5元,其它補貼品種每平方米補貼1元。
2、農戶在自家庭院上發展庭院經濟,每戶庭院種植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且為同一品種的,根據鄉鎮核查驗收面積據實給予補貼,每戶庭院補貼面積最多不超過2000平方米。
3、2021年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村),農戶在自家庭院上發展庭院經濟,每戶庭院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且為同一品種的,根據鄉鎮核查驗收面積據實給予補貼,每戶庭院補貼面積最多不超過3000平方米,且每平方米產生的效益要超補貼資金的1倍以上給予補貼。
4、庭院經濟種植作物每平方米產生的效益要超過補貼資金的1倍以上方可給予補貼,否則不給予補貼。
(四)補貼資金:為縣級整合資金。
四、責任分工
(一)農業站:負責庭院經濟組織協調、數據調度、數據匯總、技術指導等工作。
(二)財政所:負責庭院經濟資金審核、撥付與監管工作。
(三)扶貧工作站:負責建檔立卡戶審核和項目備案管理。
(四)鄉政府:負責庭院經濟組織實施、核查驗收、補貼資金發放、結果公示、各類信息上報等工作。鄉政府是庭院經濟項目實施主體,成立庭院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黨委書記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相關站所抓好落實,形成上下聯動、層層負責的工作機制,做到宣傳到位、落實到位、督促到位、核實到位,驗收到位,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五、實施步驟
(一)前期準備工作。
1.按照縣庭院經濟實施方案要求,并根據本鄉實際情況,制定本鄉2021年庭院經濟實施方案。
2.要做好庭院經濟產業宣傳發動,鼓勵農戶積極參與到庭院經濟產業發展中來,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農戶采取自主經營模式發展庭院經濟。
3.要積極溝通協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訂單,保障庭院發展的技術需求和銷售渠道穩定,實現庭院增收目標。
4.按照縣方案中“一村一品”要求,確定好“一村一品”特色村。組織村、社統計農戶庭院種植品種及種植面積,村級匯總、公示,無異議后,上報鄉政府。鄉政府對各村上報進行匯總、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將鄉村兩級申報表、公示表、公示照片等材料上報至縣農業農村局。
(二)組織實施、抓好落實。
1.組織農戶適時庭院播種生產。產業發展指導員要對建檔立卡戶發展庭院經濟實行全程跟蹤指導、服務,保障建檔立卡戶順利實施庭院種植項目,實現庭院增收目標。
2.成立庭院經濟核查驗收小組,對各村庭院經濟開展核查驗收工作,并將核查驗收結果在村級公示,公示無異議后,上報鄉政府。鄉政府對各村上報驗收結果匯總、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將鄉村兩級驗收匯總表、公示表、公示照片以正式文件形式的庭院經濟資金申請一同上報至縣農業農村局。
(三)做好材料歸檔工作。
根據庭院經濟工作推進程序,及時做好統計、申報、公示、核查驗收、資金申請、資金發放等相關材料的歸檔整理,歸檔時要注意將建檔立卡戶和非建檔立卡戶分開裝檔。確保每個環節都有痕跡佐證,保障項目的高效、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