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措施范文
時間:2024-01-08 17:46: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數學教學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教學模式;方法
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變化,要求初中尤其是普通學校數學教師必需與時俱進的了解學生的現狀并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學才能行之有效。學校教學要盡可能使學生通過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逐漸改善學習方法,積累學習經驗,養成自主學習,快樂學習的好習慣,這也是每位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沒有發揮指導作用
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并使學生能夠在合作互助的學習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應用能力,形成一定的數學思想與方法,教師必須放手讓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無法掌握科學有效的協調方法,使得活動的開展變得形式化,且常常出現教師游離于活動之外的現象,致使活動的開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教師對活動的開展、組織和調控等方面缺乏應有的指導,活動耗時長,效益低下。
(二)教育觀念需要創新
由于新課程中所要求的內容缺乏專業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的參考,因此,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課改后對于新的教育理念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刻,有的甚至出現嚴重的偏差。很多教師由于無法掌握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又急切的想要改善現狀,從而出現教學方法經常性改變,常常讓學生覺得無所適從。還有一部分教師的教育理念還停留在傳統的枯燥無味的灌輸式教育模式,課程內容嚴格遵循教材,且上課循規蹈矩,課堂氣氛沉悶無趣。
(三)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
隨著網絡時代風襲全球,社會各界人士不分年齡大小都對這種新媒體產生極大的興趣和依賴性。尤其是在學生身上,更清晰地看到其對學生的影響,相當部分的學生對于今后的發展缺乏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作業練習也大多是馬虎應付,抄襲了事。學習往往要通過家長和教師的嚴格監督才能完成,缺乏積極性。此外,很多學生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能適應數學靈活多變的特點,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經常是一知半解,學習過程缺乏邏輯性,無法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歸納總結能力較弱,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措施分析
(一)明確教學目的
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改革必須要明確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而言,讓學生考取較高的分數不是教學的目的,而是讓學生掌握一種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僅僅的抓住數學教學的目的來開展教學,所有的教學活動應該以教學目的為中心。許多的學生和教師普遍認為數學學習的方法就是“題海戰術”,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考取較高的分數。這很顯然是不對的。教師應該糾正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對于數學的教學可以采用“引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去進行數學的教學,通過問題的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喜悅心情。初中生具有一種敢于且勇于探索問題的勁頭,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初中生的特點開展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既要考慮教學的目的,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
(二)體現活動指導性,促使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動手探究、探尋現象本質是學生的天性。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也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因此,教師在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上,要創設問題情境、設置問題“陷阱”和探究內容,提供學生進行實踐探究、動手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注重學生探究活動中的方法指導,對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要求、目的、方法、要領、過程等內容,進行適時的指導,同時還要對學生的探究過程進行及時指正,實現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切實提高動手探索的成效。
(三)注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計算的發展,許多的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了多媒體教學的模式。對于初中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多媒體,使得初中數學的教學更加的形象化。初中數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音頻和視頻信息,可以將許多抽象的定理轉化為形象化的事物,培養學生的自覺,提高學生的素養。自覺思維能力對于初中生去學習幾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的分類、四邊形的分類時就可以很好地借助對媒體進行教師。一些幾何體的形狀在初中生的心目中就可以留下很深的印象。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改變,最重要的是為了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熱情、端正學習態度及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應該進一步拓寬思路,將其應用到更多的教學中去,讓教師與學生間有更多的互動,活躍學生的思維,延伸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目標,使課堂教學氛圍更生動。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和創造。數學教師自身要有創新的精神與執著的追求,去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開辟創新教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劉勇和.淺談對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嘗試[J].學周刊,2012,1.
[2]黃家超.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
篇2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一、為學生創建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帶動學生主動進行數學學習,所以,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善于為學生創建學習環境,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前,可以先為學生講述一段同數學知識點相關的故事,或者為學生介紹一位數學家,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熱情,然后再引入相關知識點,這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教學
隨著現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發揮了良好效果。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點講解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內容中抽象、復雜的知識點。例如,教師在講解“投影”知識點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動態的圖像投影形狀,幫助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從而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記憶,提高教學質量。
三、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對于初中生來講,他們還沒有形成健全的價值觀與認知觀,個性、愛好等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師在講解課程內容時,應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任務。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點時,可以先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為不同小組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針對成績較好、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多為其設定一些拓展類的任務,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及創新能力,而針對成績較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則應多為學生設定一些基礎性的習題,幫助學生扎實掌握數學基礎,從而提高數學水平。通過分層教學的方法,可以使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成長。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速率的不斷加快,教學內容及方法相應出現了變化,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及時更新自身教學思想,通過多種教學措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多做題巧做題,通過練習不同類型的習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當前數學教師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沒有意識到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很多數學知識都是通過探究的方式得出來的,沒有給學生鍛煉邏輯思維的空間,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數學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不斷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一、從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們認知事物的源泉,一切活動都是以思維為主導進行的,邏輯思維是無處不在的,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數學知識具有邏輯的嚴密性,因此在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究有利于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首先教師要善于運用生活中的情境,通過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概念,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在課堂中盡量提出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邏輯思維問題,結合實際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依照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要按照教學內容明確數學知識難點和重點,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是每個數學教師必須要重視的問題,教學中要結合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離不開數學教材,要以教材為主導,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教學中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好基礎知識,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學教材的這一特性,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離不開教材,結合數學知識逐步訓練學生,教師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思路,在概述解題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擴展學生的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的形成對學習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教育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思維訓練為主,教師可采用改變思維方向、思維方法、轉換思維形式的方法,引導學生對同一問題用不同的提問,用新的角度、新的觀點、新的方法去解決;對同種數量關系的問題用不同的表達形式表示,抓好變式教學,把重點放在思路分析上。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的思路,使其快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技巧,教師要有計劃的將思維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中,數學中的公式和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學生不斷的推理和判斷在概述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形成基本的邏輯思維,教師在傳授數學知識時要簡單化,讓學生輕松理解數學概念,這是學生形成邏輯思維最基本的形式,通過不斷地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鼓勵學生多做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做一些習題,并針對性地給學生選擇一些證明題、思考題、討論題以此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經過實踐證明,數學習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習題影響著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同時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反復的練習,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解題思路,教師要科學合理分配各種習題,課堂上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特別要注意習題的選擇,可以多增加一些證明題,以此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五、重視后進生邏思維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生理、心理、環境等各個方面因素,邏輯思維能力也產生個體差異,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注,針對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學生要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教師要把握好教學中數學知識點的關聯性和連貫性,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和思路,對于后進生來說數學基礎知識薄弱,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容易思路不清晰,這就需要教學要注重關注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和狀態,在對整體知識有效把握時,要引導后進生了解知識的相關性,從而提后進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是學生學習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它不同于其他學科,數學知識理論性比較強,需要學生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各個方面指導學生,使其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親身示范的作用,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擴展思維,逐步將數學知識概述出來,對數學問題有條有理的闡述出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啟堂.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J].西部素質教育,2017(01):218+220
[2]張帆.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發展,2016(11):94
[3]楊彥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或者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3(11):56
[4]王晟.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2(05):89
篇4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08(a)—0063—01
1、依靠興趣來維持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
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首先需要興趣來維持,如果沒有創新興趣就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善于引發并保持學生求異創新的能力。
1.1 設計探索性問題并加以引導來激發學生創新興趣
初中學生具有愛玩和探索未知事物的天性,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難易程度適中的探索性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激勵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大膽質疑其他同學的答案。對于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教師可以然后給一些引導和提示,讓學生感到這樣的問題只要自己努力一下,就可以解決。這樣問題設計和啟發引導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創新能力的提高。
1.2 通過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創新的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靈活把握,可是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數學活動,比如說講述一些有趣的數學歷史故事,幾何圖形設計比賽,數學邏輯推理比賽等等。通過開展這些教學活動,學生一方面可以輕松地展現自我,體驗成功的快樂,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活動中學習新的精神,增加了對數學的興趣。
2、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注重創造人格的培養
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不只與他的智力有關,還與他的人格有關。創新性人才除了要具備高智力外還必須要有創造性的個性。縱觀世界一些杰出的人物,可以發現他們都具備創造性的人格特性。所以說培養學生的創新性人格是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對學生創造性人格的培養需要教師在保護學生好奇心的前提下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欲望,使得學生具備自信、勇敢、堅忍等個性。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并鼓勵學生不斷思索,不斷提出自己的新穎想法或不常規的想法。對于學生一些標新立異的思維要順勢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學生的一些錯誤要寬容對待,鼓勵他們,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核心是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發散思維也就是求異思維,它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不同的途徑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幫助他們打開思路,多角度地考慮問題。一般情況下可以按照下面途徑來逐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3.1 培養學生的思維速度
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思維速度,訓練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思考并表達出盡量多的解決問題方案,探索盡量多的可能性。
3.2 培養學生的思維變通性
既然是發散思維,那么思維活動就不能僅限制在一種特定的范圍之中,需要學會融會貫通,隨情況的變化及時應變。在初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一題多解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變通性,教師可以多找一些這樣的題目對學生加以訓練。
4、滿足學生表現欲望,激發學生探索精神,訓練學習的思想方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4.1 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
根據心理學知識,每個人都有自我表現的心理傾向,對于初中生來說,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和思維方式,給予不同的提示和點撥,因材施教,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和表揚強化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這樣就會逐漸地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4.2 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思想方法
學生的創新能力表現在學生善于獨立思考問題,能夠有效地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啟發學生多提問,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積極思考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探索的喜悅。
篇5
1.教師角度。(1)教學情境的設置過于牽強,過度地重視教學中的趣味性,而忽視了數學的味道,甚至有些情境的設置離題目太遠,根本就不切實際,顯得非常生硬,而又刻意。對于一些知識來說,找不到合適的情境來解釋也是很正常的,并不是說每個知識點都必須要設置一定的情境,有些問題可能就是來自數學本身,所以對于情境的設定一定要尊重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認知結構。(2)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而且沒有透徹的理解課標含義。新課標提出了三位目標,分別是學科知識、數學技能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但是很多教師對此的理解存在著誤差;或者是理解了,但是執行起來卻存在著偏差。只側重于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授,并以此為教學的主體,從而導致了課標的失衡,使數學的教學過于簡單和過于程序化。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只重視了訓練,而忽視了培養。(3)教學方法過于單調,沒有靈活性。很多教師對于數學的教學還停留在以往單一的方法上,所有的教學只是為了應付集體備課,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層次地挖掘和研究,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缺乏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另外,對于所有的學生都采取一樣的教學方式,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變動,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很難做到對數學教學的因材施教。(4)評價方式存在漏洞。在調查中發現有一些教師在課堂上根本就無法展現一名教師的修養和內功,因為他們不能夠對學生做出非常合理的課堂評價。這些教師一般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評價語言或者是評價比較膚淺、過度、瑣碎,不存在一定的啟發性和激勵性,根本達不到課堂評價應有的效果。還有一些教師在評價的時候語言過激,讓學生感覺到其語言上的諷刺性,從而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課堂評價如果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引發靈感的碰撞;或者是不能夠發揮其指導、激勵的功能,那只能說明其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和學生的互動。在課堂上,一些教師對于數學的教授就是照本宣科,整個教授過程都是在以教師為主導,這樣就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的氛圍中,進行有效的活動,并不斷地積累經驗,將其歸納總結成數學問題。
2.學生角度。(1)作業完成不到位。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自制力比較差,并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學習上往往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在初中階段,對于數學的學習來說,作業完成的不認真或者是完不成作業一直是比較難解決的問題。由于作業是在家中完成,很多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監督很少,再加上學生自身較差的自制力,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完不成作業,甚至出現了抄作業的現象。很多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書寫不認真、審題不認真、檢查也不認真,在作業中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選擇放棄。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教師花費了過多的時間去處理作業,而造成了課堂教學的簡單化,同時也妨礙了一些成績好的同學的進步,從而形成了較差的教學效果。(2)不喜歡學習數學,缺乏學習的興趣。由于數學學科復雜多變的特點,很多學生對于它的學習提不起任何的興趣,所以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會表現的非常冷漠,給人筋疲力盡的感覺,更有甚者直接以睡覺的方式進行默默的抗拒。(3)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很多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根本就沒有正確的方法,所能做的就是對一些公式進行死記硬背,不懂得去推理和計算,在他們的心里只要記住就可以了,殊不知數學是千變萬化的,如果只是單純的靠記憶,注定是學不會數學的。(4)頻繁的考試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負影響。現在很多學校都有著各種形式的考試,例如周考、月考等,這種頻繁的考試不僅讓學生精力上感覺到疲憊,更重要的是當學生成績較差的時候,往往會挫傷其自尊心,影響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嚴重的現象可能是學生出現厭學情緒,久而久之就放棄了對數學的學習。
二、改進初中數學教學的對策
1.讓學生能夠對數學采取樂意學習的態度。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所以對于這樣一門難以理解的學科要想讓學生擁有持久的學習積極性,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能夠從“厭學”轉變成“樂學”。小學數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雖然計算量大,但一般都是比較具體的數字,而初中數學則出現了用字母代替數字,從而提高了數學的抽象性。這表明初中數學又是學習數學的一個新的征程。那么要想讓學生做到“樂學”,就需要教師采取新穎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目標,創建符合條件的情境,從而使學生能夠看到一些比較直觀的案例。同時還需要兼并運用一些具有啟發式的教學,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將注意力完全的放到教學中,展現出最積極的思維能力,誘導他們的學習動機,借此來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在教導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符合教學內容的需求,創設出表面比較淺顯,但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一些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有自己的觀察、分析、思考、判斷的能力。將這種方式教授于學生讓他們能夠從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多對學生進行表揚。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尤其是學生,更加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所以要用多表揚、少批評的手段來激勵學生。如果教師不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批評,結果只能是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做出一些放棄學習的行為。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努力的創造一種比較和諧的教學氛圍,做到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再加上適當的激勵手段,這樣就可以使各種程度上的學生都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在課堂的提問中,要將各個學生群的水平都兼顧到,讓每個水平的學生都有能夠答對問題的機會,然后給予回答問題的每一個同學一定的鼓勵和肯定,以溫和、熱情、多贊揚的方法對待自己的學生,一定要少批評、少指責、少否定,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都能獲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考試來說,由于學生的層次不一樣,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出題,這樣可以讓他們在考試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進入一個學習的良性循環中。我相信這樣的方式肯定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篇6
一、存在的問題
第一,部分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對科技發展在當今數學教學中的影響認識不足,缺乏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另外,農村初中數學教師,由于信息技術能力欠缺,而不愿嘗試改革的現象相當普遍,往往由于技術問題,這些教師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實踐中難以邁出更大的步伐.
第二,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高,操作不熟練,影響了他們利用計算機進行有效教學的程度和范圍.目前,雖然大多數教師已經掌握了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并會使用一些信息處理軟件,如Word、Excel、Internet等,但與信息技術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要求還有較大的距離.
第三,教師對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認識不到位,運用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不高,形式化的現象嚴重.一些教師認為只要用了多媒體,將課本內容制作成幻燈片,上課時再逐一播放就是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這樣的多媒體教學只不過是把黑板變成電子白板而已,信息技術的使用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有的教師片面追求技術的先進性或形式的多樣化,使用的課件主次不分,喧賓奪主,課堂變成了信息技術的展示或信息資源的機械呈現.不但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了他們對學習重點、難點的關注,減弱了對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根本沒有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第四,在課件的制作和使用上存在諸多問題,導致超量、超限、超時的“信息轟炸”,主要表現在:(1)課件制作粗糙,影響實際教學效果;(2)課件不是自己親自制作的,而是網上下載得來的,不經修改,不符合所任教的學生實際,也不明白制作的原理,只會生搬硬套,對課堂上出現的突發性的技術問題無法處理;(3)課件制作的畫面背景復雜,使用大量的動畫和音響,卻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課件;(4)制作課件時,過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忽略了學生思考的過程;(5)課件展示的內容圖文并茂、生動活潑,但方法陳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停留在簡單的組合上;(6)編寫和制作課件沒有進行細節設計,只注重課件的外在表現和計算機操作,缺乏對知識內容的挖掘,缺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堂教學被課件材料牽著鼻子走,教學中師生的互動性被削弱了,體現不出信息技術的優勢.
二、應對措施
1.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培訓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關鍵在教師,離開了教師的積極參與,整合將無從談起.現代信息技術能否有效地融合到學科課程中,不僅教師要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而且需教師更新觀念.為此,農村初中學校需要對教師實施四個層面的培訓:(1)現代信息環境下先進的教育理論培訓;(2)信息技術能力培訓;(3)教學設計方法培訓;(4)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模式培訓.如,組織教師集中觀摩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課或課堂實錄的實踐活動;安排骨干教師外出參加市級、區級舉辦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培訓活動;請專家到校進行技術培訓等.
2.找準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整合的切合點,提高教學設計水平
篇7
一、數學學科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情分析缺失
學生現有的知識距離學習目標知識的差距就是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就是我們進行教學設計的根據,而教學設計需要在對學生的認知特征等因素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展開。但在實際中,多數教師卻沒有準確地定位設計數學教學的目標,教學活動的設計脫離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最近發展區以及記憶規律,導致沒有突出重點、活動無序的現象出現。沒有準確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必定導致數學教學設計的低效產生。
2.教學策略設計缺少選擇
在初中數學的教授過程中,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設計數學教學的內容包括組織課堂教學形式、約束和管理學生行為、調節課堂氣氛等等方面。通過觀察各種課堂教學,發現教師在組織初中數學知識和課堂活動中隨意性較大,往往出現脫離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的情況,不能有效約束和管理學生的行為,課堂失控的現象也時常出現,這對課堂教學的效果造成了嚴重影響。
3.教學過程設計以教為中心
教學既包括教的內容又包括學的內容,是在師生之間展開的交往互動,是通過教師創設的學習環境、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驗證認知過程,也是學生與教師在互動中實現自我展示、自我發現以及自我發展的過程。但是,在目前初中數學的課堂設計上占主導地位的仍是以教為中心。學生圍著教師轉,自主性匱乏,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學習的新課程標準還是流于形式。
4.教學技術設計不切實際
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其合理性,切忌濫用。首先應對不同媒體的特點進行了解,掌握其優勢與不足,結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選擇做到有針對性地應用。為使教學技術在教學中發揮最大化作用,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實際情況,整合優化地選擇媒體。
5.教學設計評價形式化
在教學設計中,評價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確保教學設計得到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評價的實施可以把教學設計的缺點找出來,從而對教學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但在實際中,評價教學設計卻很少進行。即使存在,也只是運用形式化的語言應付這個環節,對共性理念的反思、反映欠缺。因此導致不能優化教學設計,不能順利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
二、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有效教學策略
1.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會持不同的態度和方法進行概念和理論的學習,其內心體驗也很復雜。學習任務順利完成時,就會產生愉悅的心情;如果學習失敗,則會沮喪和憎恨;找出了新奇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就會感到欣慰,信心倍增。因此,情感教育有利于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可助推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學習的動力源于興趣,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學習是一種枯燥單調的勞動,如果能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學生就會主動、愉快地學習,這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及時的鼓勵會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新課程標準認為教學的關鍵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的領路人、引導者。因此,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掌握有效學習數學的方法,這是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應該承擔的歷史重任。
3.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被動接受和主動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兩種途徑。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地獲取知識,這是我們所倡導的。教學的藝術性很強,教法沒有一定的界限,但方法得當是最關鍵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材的重難點,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教學方法要做到靈活有效。課堂教學后的反思與研究也很重要,有利于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優化。養成習慣,在每節課后主動進行反思:哪一個環節對學生的啟發作用較大?教學的亮點在哪一部分?學生喜歡回答什么樣的問題?教學效率最高的是哪一部分?如何改進下節課?從而在教學工作中實現真正有效落實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
篇8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法素質教育教育改革
因人施教是基本教學規則。進入初中階段,不同的學生受先天悟性和后天成長經歷的影響,知識水平、智力發展、思維方式、興趣愛好不盡相同,數學學習的能力也客觀上存在差異。分層教學就是要根據學生數學學習和思維能力的不同,實施不同的教學內容,追求共同進步的效果。實施分層教學是一把雙刃劍,需求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相互理解、密切配合,也要防止分層變成分化,施教變成擇教,防止分層教學成為抓優棄困。本文擬結合這些年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實施分層教學的一些做法和體會,就分層教學的功能定位、重點內容和關鍵措施作一些梳理,提出一些建議,供同仁們參考:
一、分層教學是負責任的教學,要尊重事實,相信結果
數學是抽象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由于不同的學生背景不同、先天素質不同,邏輯思維能力也不同,采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有所側重地進行教學,以培養不同層次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保證數學教學的效果。因此,對實施分層教學,首先需要相關各方面對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把分層教學視為對學生的取舍,視為對學困生的放棄,要看到這一做法是負責任的做法,是為了尊重事實,應該相信其正確實施后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1、分層施教才是尊重事實。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發展才是硬道理”同樣是教學的基本原則。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已經成為了衡量教育成敗的重要砝碼。尤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天生不盡一致,采用“一刀切”、“一堂灌”的模式,只會導致學優生優勢無法發揮,學困生干脆“聽聽而已”,實質上制約了不同能力學生的全面發展。唯有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個體的差異,有選擇地教,有選擇地學,通過啟發式施教,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才是負責任的做法。如果繼續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繼續一樣的內容、一樣的作業、一樣的考評,其結果只會使學困生學不會而且越來越不想學,學優生學不足而且越來越喪失競爭潛力。這種看似公平對待的做法反而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不尊重事實的教法。
2、分層施教需要勇敢地等待結果。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同樣的課堂里,被認定為學困生,對有些家長、有些學生確實需要一個勇敢接受的過程,對有些習慣于傳統教學的老師來講也需要一個驗證的過程。特別是在分層教學的初始階段,學生可能不太適應,效果不一定明顯,很需要一段時間的引導和實踐。事實會證明,通過分層施教,可以充分發揮邏輯性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天賦,引導他們探索更廣闊的數學世界,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對學困生而言,通過做自己能做的題目并不斷獲得成功,進一步堅定信心,甚至因為“開竅”而迎頭趕上、后來居上。要堅信,無論什么層次的學生都能從分層教學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在努力中尋求進步。
二、分層教學重在分層組合、分層施教和分層評價
分層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精密籌劃,用心實施,它絕不是為了減輕負擔而抓優棄困,也不是簡單的一分了之,應當是建立在“分組”基礎上的一種從備課、授課到評價等多個環節遞進實施的系統過程。
1、分層組合。
分層教學首先需要根據學生的數學能力把學生分成若干層次,再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抽出來組成若干個小組,分組時要兼顧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進行異質分組。分層的依據應當是學生的基礎和成績,把學業水平相當的學生分在同一層次里,要注意公平公正,防止人為地貼錯標簽。組合時要注意學生的興趣愛好,力求在同一組里的學生能夠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提高成績。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之后,要根據學生的成績變化,或理解思維能力的提高,及時進行調整。最終要有一個標準,就是最低層次的學生數量要放少,中間層的放多,形成橄欖型,不搞平均分層,鼓勵學困生努力進入中間層。
2、分層施教。
這是分層教學的核心環節。從備課開始,就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講述不同的學習內容,布置不同的作業任務。當然,不是絕對的不同,而是對同樣的內容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這要求教師課下認真備課,鉆研教材,研究學生;課堂上,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講解難易不同的問題,基礎好的學生要提高一點難度,增加一點數量,給他們“吃飽” 的機會;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可降低一點難度,減少數量;對中間段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有選擇性的學習較難一些的問題。相應的作業也應當是有層次的,對學優生要強調難一些、多一些,強調方法的不唯一性。對學困生要針對其基礎進行鞏固練習,盡可能多地考查他們基礎知識,增強他們自信,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數學也有可能通過勤奮而取得突破。
3、分層評價。
在推進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都盡量以表揚為主。要完善評價機制,根據每一節課、每一階段、每個學期同一個層次學生表現進行橫向比較,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爭取激勵每一個學生。測評的題目要盡可能精心設計,體現各個層次階段學習的特點,做到難易有度,讓孩子們通過測評感覺到學有所獲,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三、分層教學貴在同心協力,相互支持
分層教學是一把雙刃劍,其實施對于教師來說不是減輕負擔,而是增加了很大的負擔,實際上是把以前的大鍋飯變成小炒,需要針對每一位學生實施個性化教育;對學生來說也是新挑戰,以前跟著混沒什么壓力,反正不行就是不行,現在同一層次到一起,人家有進步自己不自在,題目既然會就不能不做完。因此,如何防止教師和學生對分層教育形成反感,也是分層教育實施者需要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筆者以為,關鍵還是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四方同心,共同理解支持分層教學。
1、管理者和數學教師要加強研究,防止懈怠。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要有不放過每一個孩子成長機會的責任心,引導全校教職工在分層施教中精心施教,絕不能保優棄劣,不能把分層教育變成分化教育。就數學而言,數學老師的責任心至關重要,要有分層施教苦上加苦的心理準備,真正從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獲出發,依據學生層次確定并實施施教內容,真正有效地激發每一位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優者更優,困者不困。
2、家長和學生要端正態度,充分支持。
每個人的先天素質不盡相同,學習時更要實事求是。由于初中生已進入叛逆期,對學生進行分層組合,客觀上會讓一些學生或家長難以接受,尤其是在小學里相對優秀的孩子集中到初中以后,被分到中等甚至差生層面,確實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對此,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一定要端正態度,要相信分層不是分化,不是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鼓勵低層次學生通過努力向高層次邁進。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所在層次的學習,爭取脫穎而出。作為家長更要認識到,實施分層教學并不是放棄對后進生的教導,也不是降低教學的要求,而是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各層次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漸實現全體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小琴.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3(64).
[2]劉宇.多維評價策略在初中數學分層教學中的實施探究[J].科教文匯,2013(27).
[3]劉景娜.分層教學升華數學課堂效果[J].學苑教育,2013(18).
[4]張振遠.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10).
[5]楊素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淺談[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8).
篇9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育;有效學習;具體措施
一、初中數學教育轉變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初中數學教育朝著注重教學實效的方向發展,對當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育中,主要的方式是以老師為主體,向學生單方面的灌輸數學知識。經過了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刻板,教學效果不理想。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在初中數學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有效學習。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育轉變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為主要目的。
二、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具體措施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數學教育要注重教學實效性。而要發揮初中數學教育的實效性,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尊重學生這一教學主體,有效培養學生有效學習,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有效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老師要主動轉變教學角色,以學生為主。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老師和學生的教學角色是比較分明的,老師主要扮演了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在課堂中占有主體地位,學生所扮演的僅僅是聽眾的角色,在課堂中老師有著絕對的發言權,無論是課程內容還是課堂組織,都是老師說了算,學生只能被動的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的實行,造成了初中數學課堂僵化,學生的個性特點得不到尊重,導致了學生失去了活力,過分的依靠老師的講,而不會自己獨立自主的開展學習,使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喪失。因此,從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角度出發,老師必須要在課堂中主動轉變教學角色,改變過去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主體,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實現有效學習的目標。所以,綜合來看,老師轉變教學角色,以學生為主是培養學生有效學習有效途徑和手段。
2、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要努力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除了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之外,還要在課堂效益上下功夫。通過對現有初中數學課堂研究后發現,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在學習氛圍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們要想培養學生有效學習,就要努力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從目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來看,老師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是要想最大程度的發揮課堂教學的目的,就要在老師傳授的方法上進行創新,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的實現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并不是心血來潮的提法,而是建立在長期實踐教學基礎上的,因此,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優勢,我們必須充分發掘其優點,并加以利用。所以,在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將構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當做重要的手段。
3、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從目前的初中數學教育來看,學生較過去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學生的個性越來越強,已經不滿足于在課堂上被動的聽講。其次,學生的思維方式發生著變化,有些創新思路甚至是老師所沒有的,再次,在學生成分中,優等生和差生的均占有一定的比例,需要我們改變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基于以上這種現狀,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創新教學手段,使初中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此外,我們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況,對于學生的創新思路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保證學生的創新思路能夠有效的指導其學習,老師在引導的同時,也要將這種創新思路推廣給更多的學生,使更多的學生受到啟發。除了以上兩點,我們還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做到因材施教,滿足各種學生的學習訴求。
4、在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中,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有效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想取得積極的效果,就要在這一過程中,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制定詳細周密的教學計劃,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從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培養學生有效學習需要我們根據初中數學的多個學習階段,制定有效學習培養計劃,明確老師和學生的角色與任務,將培養學生有效學習貫穿于初中數學教學始終,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具備有效學習的能力。初中數學的難度是逐漸加深的,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時候,就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的辦法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既解決了初中數學教學問題,又能夠實現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一舉兩得。所以,我們在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初中數學的教學實際,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
三、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有效學習取得的積極效果
通過實踐發現,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有效學習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有效學習,使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這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實現了初中數學教學的目標。
2、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有效學習,使整體教學成績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促進了初中數學教育的發展,使初中數學教育的功能性和目的性更強。
3、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有效學習,滿足了新課標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在新課標中,對初中學生所應具備的數學能力有著明確的要求,通過培養學生有效學習,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旭.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J]
篇10
一、自主建立,鄙棄機械
錯題本的建立,不僅僅在于積極性,更在于自主性,即由學生自行、自主建立錯題本,不可讓父母等其他人代為抄寫。在抄寫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較為繁雜的圖形題目,這類題目可采取靈活方式進行抄寫,如將其剪切后粘貼到錯題本上等。學生自主建立錯題本,有利于增強其對錯題知識點的熟悉程度,在加深印象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學習。另一方面,要避免流于形式的機械性抄寫,數學題目的復雜性與一般學科不同,需要在理解的前提下進行抄寫,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換一種角度講,學生在抄寫的過程中,積極進行錯誤原因和預防對策的總結,更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提升。
本部分以知識點“勾股定理的應用”為例進行分析。勾股定理的內涵a2+b2=c2,掌握難度較低,但其與“求三角形的角度”等題目結合起來時,對學生數學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不少學生的錯題本中多次出現此類型題目。這時,筆者一般讓學生自主建立錯題本,對此類題目以“概念錯誤型題目”為標題進行梳理,每天拿出十分鐘對該類題目進行理解和掌握。同時,明確對學生提出要求:不允許其他人代為抄寫,必須自行抄寫,筆者會以抽查的形式對學生筆跡進行比對,以此起到約束作用。這種做法之下,學生此類型題目的錯誤率大大降低。
二、異色標注,適時集錦
不同顏色對人的視覺具有不同的刺激作用,因此用一種差異的顏色進行錯題標注,是一種有效建立錯題本、提升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方式。筆者認為紅色、黑色和藍色是較為鮮明的三種顏色,這種“異色標注”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記憶能力的提升,同時多色的錯題本,看起來更賞心悅目。同時,錯題本的建立,其重要特征在于更新的及時性。學生對錯題要及時補充,不可拖延,以免題目積攢太多無心抄寫,并且,錯題本的完整性是學生能夠全面彌補知識點不足的重要保證。
本部分以知識點“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為例進行分析。這一部分是學生錯誤率較高的知識點。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筆者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指導學生用異色標注來進行錯題記錄表,比如題目的題干用紅色,錯誤原因分析用黑色,正確解題過程用藍色,該題目所考查的具體平行四邊形性質用褐色,這種不同的色彩帶來了學生不同的視覺體驗,其學習效果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最合適的時機進行錯題集錦,即發現錯題后先自行思考,然后帶著不懂的問題在老師講解的時候專心聽講,待老師講完后迅速將錯題及相關知識點記錄下來。
三、高效利用,加強交流
針對錯題本的利用,必須具備高效性,否則其價值無法得到有效體現。高效利用錯題本,既要及時抄寫、及時翻閱、及時思考、及時分析,也要持之以恒地去溫故知新,做到時常“回頭看”。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之間加強交流。個體的力量相對有限,錯題本中對易錯或已錯知識點的覆蓋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缺陷。只有高效利用錯題本,多向交流錯題本,方可取得良好效果。
筆者在講述知識點“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時,要求學生從這兩方面著手。具體做法主要包括兩個內容:第一,要求學生及時看。筆者在每次錯題講解之后,都會當場留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供學生及時理解錯題。并且,在下一次上課前,筆者會隨即請一名學生到辦公室,考查其錯題掌握程度,這可對學生起到督促效果。第二,要求學生回頭看。筆者明確對學生提出要求:每天要回顧下前三天內的錯題。筆者會對此進行不定期的檢查,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回顧。這兩種方式,有效降低了學生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這一知識點上的錯誤率。
四、及時補充,建立監督
對錯題本進行及時補充,是保證其價值得以發揮的重要手段。要想學生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筆者經常會以適當的激勵措施鼓勵學生,使其積極將新的錯題補充到錯題本中。另一方面,由于初中學生自我監控能力已經逐步發展到自控階段,但尚未完全轉變,仍舊帶有濃重的他律色彩,這種特殊階段決定了教師必須建立監督機制,以此來督促學生進行錯題本的整理和利用。
- 上一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
- 下一篇:農田水利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