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4-01-08 17:46: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

篇1

    氣候變化與傳統知識研究概說

    傳統知識涉及面廣,在不同的領域具有不同的理解。例如《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簡稱《公約》或CBD)、世界知識產權(The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WIPO)、世界貿易組織(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及《土著人民權利宣言》均對其有不同側重的定義及關注點[10]。但基本上定義為土著和地方社區擁有的、體現傳統生產和生活方式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相關的知識、革新和實踐。在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地方社區仍然存在大量傳統知識,因此,目前傳統知識這一概念在中國更多的與少數民族及其地方社區聯系在一起,可理解為以下5個范疇:(1)傳統利用遺傳資源的知識;(2)傳統利用藥用生物資源的知識;(3)傳統技術與傳統生產生活方式;(4)與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相關的傳統文化與習俗;(5)傳統地理標志產品。關于氣候變化,自然科學家、社會學家以及人類學家分別從不同角度展開了研究。氣象學家最早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并且從自然科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研究;稍后,社會科學界開始介入研究,關注的主要是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人類學家的介入是較為晚近的事,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著作是TORRY于1983年所著,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的論文被共同匯集在一本名為《社會科學研究與氣候變化》的論文集。20世紀90年代后,氣候變化引起了更多人類學家的關注,同時隨著氣候變化的發生,尤其是極端氣候事件對土著及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及當地人的傳統生活生計影響的深入,氣候變化與傳統知識的研究逐漸被各界科學家重視,特別是人類生態學、民族生態學等這種跨學科的綜合研究。

    研究氣候變化背景下傳統知識的影響及變化,主要意義在于:(1)挖掘整理少數民族及地方社區認知氣候變化的傳統知識體系,對促進傳統知識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特殊作用具有積極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傳統知識的保護和傳承;(2)維持和增強傳統知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為應對越來越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提供支持,對少數民族和地方社區傳統生活生計的發展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3)利于相關傳統知識的記錄和保護,可以為未來應對氣候變化、防治氣候災害打下基礎,從而降低生產生活的風險,提高生計的安全性,同時增強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產業投資力度;(4)促進各利益群體對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理解和重視,探索通過與科學知識相結合以適應氣候變化的創新和實踐。

    氣候變化對傳統知識的影響、應對及適應性研究

    1.影響

    目前國內關于氣候變化對傳統知識的影響研究剛剛興起,其中民族生態學和生態人類學等交叉性學科的相關研究走在研究的前沿。針對氣候變化對傳統知識影響的跨學科研究,國內一些學者分別對氣候變化與藏族、基諾族、土家族、壯族、白族、德昂族、蒙古族、侗族及傣族等少數民族傳統知識進行了研究,闡釋了不同少數民族傳統資源利用及傳統生活生計方式等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及產生的后果。其中氣候變化對藏族傳統知識的影響研究具有代表性及創新性,該研究以云南迪慶為案例研究點,通過具體的田野案例調查和研究,闡述氣候變化及其引發的極端氣象災害對藏民生產生活造成的挑戰以及對其傳統生計方式的影響,同時給當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威脅。研究創新點在于對藏族傳統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框架模式的分析,以傳統社區為主導分析氣候變化給藏族傳統知識帶來的影響,具體涉及傳統農業、傳統畜牧業和傳統生活生計幾個方面。相比于國內,國外就氣候變化對傳統知識的影響研究已走在前面。傳統土著民族的分布往往具有局域性,并分布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這些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土著民族地區已經開始經歷氣候變化的重大影響,甚至潛在的氣候變化對土著人類健康也造成一定風險。KRONIK[9]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的原住民與氣候變化》一書中闡述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生活在高原,低谷及海岸附近的土著人民的傳統生計方式及傳統文化等受氣候變化影響的事實,并提供有效的、可持續的適應指導原則。哥倫比亞大學BenjaminOrlove教授對此書予以高度評價,稱其將傳統生計、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及文化有效結合,不僅可以應用在研究領域,更廣泛的可用在可持續發展及環境法方面。GEOFFREY在“坦桑尼亞氣候變化與原住民的適應:原住民與氣候變化”研究中指出,土著民族極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比較顯著的有農業方面、多重耕作等方面。因此有必要考慮使用土著民的傳統知識來適應并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同時研究表明傳統知識及實踐在適應及減緩氣候變化上有一定的效果。

    2.應對及適應

    除上述提到氣候變化對傳統知識的影響外,其余關于氣候與傳統知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著及地方社區對氣候變化的觀察、理解及適應、應對等方面,不同的土著與地方社區對氣候變化的觀察、理解不同,因此他們用來減緩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方式,以及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也不同。國內尹侖等就藏族傳統知識的適應和應對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及實踐活動。在“藏族對氣候變化的認知與應對”研究中,以典型案例形式闡述了藏民對氣候的認識,明確氣候變化存在著以本土認知為基礎的衡量指標,并基于傳統知識傳承和發展來分析當地傳統知識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活動,呈現出地方性傳統知識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現象中的價值和作用。SALICK和BYG[7]在其《原住民與氣候變化》一文中詳細論述了分別生活在極地、山地、沙漠、熱帶雨林、島嶼、溫帶地區的原住民族如何觀察、理解并適應氣候變化,并提出傳統知識的考究有助于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氣候政策,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借鑒價值。NYONG等分析了非洲荒漠草原上土著民族傳統知識在適應及減緩氣候變化策略,指出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問題在當地并不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反而在很早之前當地農民就運用傳統知識發展了一些方法來減少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性。在另外一些研究案例中,也有關于運用傳統知識來應對諸如干旱、沙漠化或者洪災這樣的短期極端氣候災害。可見,土著與地方社區或者少數民族群體,他們不僅是氣候變化的觀察者,而且對其有特定的詮釋,并積極運用相關傳統知識來應對,緩解氣候變化對其自身造成的影響。

    除了以上學術理論研究,在傳統知識應對氣候變化的實踐方面,近些年一些政府組織、機構及非政府組織分別開展了相關實踐活動。2008—2009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亞太政府間合作研究網絡支持中國學者,開展了“云南滇西北半農半牧地區氣候變化與傳統知識”和“云南東喜馬拉雅地區氣候變化與傳統生計”行動項目研究,提高少數民族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及增強其適應,同時促進了社會各界對氣候變化與傳統知識的認識和重視。2011—2012年,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heNatureConservancy,TNC)在中國也開展了相應的實踐研究,分別在內蒙古、云南等地收集了傳統知識應對氣候變化的經驗和實用方法,并在中國其他地方推廣。

    國際公約及報告中對氣候變化與傳統知識的研究

    近幾年,相關公約及報告開始涉及并提出氣候變化與土著和地方社區(ILCs)及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內容。

    1.《生物多樣性公約》相關內容

    與生物資源相關的傳統知識問題是目前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熱點,《生物多樣性公約》第8(j)條要求各締約國尊重和維持土著與地方社區擁有的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傳統知識,并促進其應用和惠益分享。2004年初在馬來西亞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七次締約方大會(ConferenceofParties?7,簡稱COP?7)將傳統知識問題列為大會重要議題,并授權“第8(j)條及相關條款特設工作組”[或稱“傳統知識工作組”]為制定傳統知識保護特殊制度等開展談判。2006年1月底在西班牙格林納達召開的工作組第四次會議審議的議題包括:“探討制定技術準則用于記錄和整理傳統知識、創新和做法;關切氣候變化對傳統知識的威脅;繼續制定“傳統知識行動計劃”。2006年在巴西的庫里提巴召開的《公約》第8次締約方大會(COP?8)、2008年在德國波恩的召開的《公約》第9次締約方大會(COP?9)、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公約》第10次締約方大會(COP?10)以及2012年10月在印度海德拉巴召開的《公約》第11次締約方大會(COP?11)所形成的決議,均涉及土著與地方社區(ILCs)傳統知識與氣候變化。COP?8形成的專門針對第8(j)條款的VIII/5B號決議指出,需要創新、實踐并深入研究氣候變化對土著民族的影響,諸如干旱、污染、荒漠化等威脅。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UNEP)編寫了一份報告,重點關注氣候變化進程中土著和地方社區(ILCs)的特殊脆弱性及應對措施[28]。另外,COP?8第VIII/30號決議也指出,鼓勵當事人和其他政府機構在處理研究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影響時,要考慮到涉及的土著人民及地方社區(IL?Cs)等利益相關者,特別是生態系統安全、人體健康和傳統知識等問題[29]。COP?9形成的會議報告和會議決定(IX/13,IX/16號決定),均指出土著和地方社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及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的活動,包括對傳統知識造成的威脅。會議還建立了一個針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的特設技術專家組(AHTEG),成員包括土著和地方社區(ILCs)的代表[30-32]。COP?10在其X/40,X/41,X/43號決定中,強調對土著和地方社區(ILCs)傳統知識的尊重,并提出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和土著民族傳統知識之間的關系[33]。COP?11在其XI/14,X/19/,XI/20,XI/21等決定中也大量涉及生物多樣性及相關傳統知識與氣候變化的問題。指出需要重視與氣候相關的地球工程研究,主要是與氣候變化工程相關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規章制度,其中尤其需要將土著和地方社區等利益相關者的視野及經驗納入研究。

篇2

健康

健康是一個既影響壽命長短又影響生活質量的基本因素。

最近的有關健康狀況不平等的研究凸顯了幾種模式。首先,由于所受教育較少和收入較低,來自較低職業階層的人往往死亡年齡更早,而且在他們更短暫的一生中各種健康問題的發生率更高。其次,健康狀況的這些差異不僅僅意味著處在社會經濟等級最低層的人健康較差,而且在整個社會經濟等級體系中都有體現,也就是說,它們展現出一種“社會梯度”:舉例來說,在英國,從未受過技術訓練的體力勞動者到技能熟練的體力勞動者,從體力勞動者到非體力勞動者,從低級別的辦公室職員至較高級別的職員,人們的預期壽命逐步增加。

教育

經濟研究中有一項由來已久的傳統,那就是強調教育在提供支撐經濟生產的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教育本身也對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這與它對人們的收入和生產率的影響無關。教育跟人們的生活評價高度相關,即使在考慮到教育帶來更高收入的因素之后也是如此。而且,受過更好教育的人通常健康狀況也更好,失業率更低,有更多社會關系,參與公民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程度也更高。盡管現有的證據并不總是允許我們得出有關教育與生活質量其他維度之間的因果關系指向性的結論(比如說,健康欠佳的孩子可能缺課更頻繁),但的確存在一種共識:教育會帶來一系列(貨幣性和非貨幣性)收益,受益的不僅是投資于教育的人,還有他們所居住的社區。

個人活動

人們分配時間的方式及其個人活動的性質對生活質量具有重要影響,無論其創造的收入是多少。

有償工作對生活質量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部分是因為它給人們提供了身份認同和社交機會。

從評估家庭服務總量以及家務在男人和女人之間如何分配的角度來看,沒有報酬的家務勞動(例如購物、照顧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員)具有重要意義。

通勤時間也是影響工作的質量的關鍵因素,監測這個數據需要了解特定時間段內用于上下班的時間,也需要了解有關交通手段的可獲得性和費用的信息。

研究界有強調休閑時間對生活質量的重要意義的悠久傳統。本研究指出,制訂衡量休閑時間的量(小時數)與質(分成幾段、地點以及他人參與情況)的指標十分重要,同時,衡量文化活動的參與情況和“糟糕的休閑”(例如過去一年間未能離開家去外地度假的孩子所占的比例)也很重要。

最后一點,住房對多種社會結果(例如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政治發言權和治理

政治發言權是生活質量不可分割的一個維度。就其本身而言,作為享有全部權利的公民參與事務、在政策的制訂中擁有發言權、不帶恐懼地提出異議并大聲抗議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情,這樣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自由。而作為一種工具,政治發言權能夠為公共政策提供校正:它能確保對官員和公共機構的問責,能披露人們需要什么、重視什么,并喚起人們對重大缺失的關注。政治發言權也會減少爆發沖突的可能性,增大在關鍵問題上形成共識的可能,讓經濟效率、社會平等和公共生活的包容性都有所改善。

社會關系

社會關系能以多種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社會關系較多的人對生活評價更高,因為許多最為愉快的個人活動都涉及社交。社會關系的好處可以延伸到人們的健康和就業幾率,同時也會影響人們居住的社區的幾個特征(例如犯罪率、當地學校的學業成績等)。這些社會關系有時被稱為“社會資本”,以凸顯它們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好處。跟其他類型的資本一樣,社會資本的外在化表現有時可能是負面的:舉例來說,身為某群體的一員有可能強化一種獨特的個人身份感,助長暴力風氣和與其他群體的沖突。不過,這并不能使我們低估社會關系的意義,反而突出表明了加強對這些社會關系的性質及其影響廣度的分析十分重要。

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意義重大,這不僅僅是因為可持續性,也因為它們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有直接影響。首先,它們會直接(通過空氣和水的污染、有害物質以及噪音)和間接(通過氣候變化、碳循環和水循環中的轉換、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以及影響生態系統健康的自然災害)影響人們的健康。其次,人們從環境服務中受益,例如獲得清潔的水和享受休閑娛樂區,他們在這個方面的權利(包括獲得環境信息的權利)已日益得到認可。第三,人們很重視環境是否宜人,這些評價影響到他們的實際選擇(比如在哪里居住)。最后一點,環境條件可能導致氣候改變和自然災害,例如干旱和洪災,受災者的財產和生命都可能蒙受損失。

人身不安全

人身不安全包括讓每個人的身體完整面臨風險的外部因素:犯罪、事故、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是其中最顯而易見的一些因素。在極端情況下,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受害者喪生。盡管這些因素僅占所有死亡事件的一小部分,而且也在通常的死亡率統計中得到了體現,我們還是應該專門衡量它們的發生頻率,原因之一是它們對人們感情生活的影響與疾病所致的死亡截然不同。這一點從突然失去親人給人們的主觀幸福造成的巨大沖擊中可以看出。

經濟不安全

對未來可能面臨的物質條件感到不確定折射出各種風險的存在,尤其是失業、疾病和衰老的風險。這些風險如變成現實,會對生活質量有負面影響,具體則取決于沖擊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它帶來的恥辱、每個人對風險的厭惡程度以及財務上的隱含后果。

失業的恐懼可能給工人的生活質量帶來負面影響(例如身體和精神疾病,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等),也可能給公司(例如員工工作動力和生產率遭受不利影響,對企業目標的認同度降低)以及整個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疾病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經濟不安全。對沒有(或只有部分)醫療保險的人來說,醫療費用可能是毀滅性的,會迫使他們負債、出售住宅和資產或者放棄治療,其后果則是健康狀況將來進一步惡化。

篇3

[關鍵詞] 生態;危機;災難;氣候變暖;人類

2004年上映的美國影片《后天》是西方災難電影的經典巨作,它逼真地反映了溫室效應帶給人類的災難:龍卷風、海嘯、洪水、冰雹。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使兩極的冰塊融化,海水溫度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包括自由女神像、艾菲爾鐵塔、大本鐘在內的地標性建筑迅速凍成冰柱,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時代。影片體現了導演艾默里克的生態憂患意識。他希望觀眾能夠看到電影虛擬世界呈現的嚴峻的生態現實,關注全球氣候變暖的現象,意識到溫室效應將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和厄運。影片引起世界范圍人們對生態問題的關注,但當時人們很難將影片中的場面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覺得“后天”離我們還很遙遠。近些年地球氣候異變,極端天氣頻發: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龍卷風、中國南方雪災凍雨、印尼海嘯、日本大地震等。這一切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全世界各國必須共同努力,拯救我們惟一的地球,才能延緩和阻止“后天”的到來。

一、影片體現的生態意識

影片《后天》,為我們驚心動魄地演繹了地球溫室效應導致的氣候巨變以及由此引發的巨大災難。導演巧妙地把觀眾的娛樂喜好同生態主題完美地結合起來,讓觀眾在欣賞影片的同時體會到影片中強烈的生態意識。影片傳達了對全球性生態問題的密切關注以及對生態危機的憂患意識,提醒人類審視自己的行為,認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重建生態和諧。

導演開宗明義,傳達了生態關懷這一主題。影片一開始就是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全球氣候變暖科學研討會的場景。氣象學家杰克通過多年研究,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將引發巨大的氣候災變。可惜,杰克的理論和警告并未引起各國首腦的重視。但是氣候變化已經開始――新德里下起雪,東京下起冰雹,洛杉磯遭遇巨大的龍卷風,紐約被海水浸泡。北半球天氣變得異常寒冷,人們不得不向南遷移。這些情節體現了導演對生態的深深憂慮。紐約市“速凍”前后的畫面令人觸目驚心,使人類深刻意識到如果溫室效應和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必將引發全球范圍內的更大災難。

影片里一群人被困于國家圖書館這一場景也傳達了濃重的生態意識。燒書取暖隱含了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文明的脆弱,乞丐和狗一同進入圖書館避難表現了生命之間的平等,人類和其他非人類生命應該和諧相處。

電影結尾處美國總統的講話表明大劫難后,人類終于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人類的生態意識最終覺醒,承認人類中心論的功利性,意識到維護生態和諧的必要性。

影片不僅引發了全球范圍人們對生態問題的關注和喚醒人們的生態憂患意識,而且對人定勝天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進行了批判,強調各種生物在宇宙中平等生存的權利,試圖建構一種天人和諧的生態觀。

二、人類面臨的嚴峻的生態現實

當今的全球環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生態惡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人類的生存受到越來越直接的威脅。近幾年,人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地球氣候異變,災難性天氣頻發,這一現實驗證了《后天》的災難假設。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北部蘇門答臘島海域發生8.9級地震并引發強烈海嘯,至少28萬人死亡。印尼共有大約24萬人死亡或失蹤。2005年8月底,颶風“卡特里娜”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東南部登陸,使美國七個州遭受洪水災害,給美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導致1 200多人喪生。2007年11月15日,熱帶風暴“錫德”侵襲孟加拉國南部,造成1 000多人死亡,50多萬人流離失所。2008年5月12日,中國四川汶川、北川發生里氏8.0級地震,地震造成69 227人遇難,374 643人受傷,17 923人失蹤。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和關東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從北海道到沖繩的大范圍地區。據日本防衛省稱,福島縣南相馬市約1 800戶人家遭受毀滅性打擊,死者超過千人。地震及海嘯引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2012年7月,美國遭受暴風雨“德雷科”襲擊,受災民眾高達百萬。暴風雨造成交通癱瘓,災民流離失所。2013年7月,中國南方的高溫天氣呈現持續時間長、強度強等多個特點。浙江、重慶、上海、湖南等多個地區氣溫飆升至40℃并持續了較長時間,其中浙江新昌出現了44.1℃的極端高溫天氣,湖南長沙在2013年7月實現了31天全部為高溫日。持續的高溫造成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中暑或得熱射病,嚴重地影響了百姓的生活。與此同時,中國西南地區遭遇50年來最強降雨,大雨不僅帶來了嚴重的水災,摧毀了房屋和橋梁,還引發泥石流和多處塌方,導致數十人遇難,上百人失蹤。洪水造成21省市670多萬人受災。

以上這些駭人聽聞的數據昭顯了一個可怕的人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大自然用殘暴的方式“回饋”人類對她的肆意破壞。如果人類繼續用有限的資源換取經濟的迅猛發展,不減緩對生態環境的損壞,“后天”,真的會離我們不遠。

三、人類對自己行為的反思

由于人類的短視,我們只專注于眼前的利益,卻忽略了全人類的未來命運。電影《后天》和越來越多的自然災難,使人類不得不認真思考,反思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反思生態危機的根源。生態危機產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大自然的異常變化造成的結果,但更多的則是人類自身行為釀成的后果,而后者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更具有災難性。

(一)“人類中心主義”思想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工業文明的蓬勃發展,人類征服與駕馭自然的欲望日趨膨脹。為了積累財富,人類貪婪地索取和消耗自然資源、損害環境;為了經濟增長,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發展道路。人類完全忽略了生態的平衡,加速生態危機,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構成了自身的困境?!叭祟愔行闹髁x”思想侵襲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態和諧觀,使人與自然的矛盾不斷激化,生態問題日益嚴重。

(二)科學技術的負面效應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自然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人類借助科學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然而這些成就的取得多數是以犧牲環境和資源為代價的。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盲目地征服自然,造成生態環境被破壞,生態失衡,最終導致人類生存的危機。

(三)全球氣候變暖

人類大面積砍伐綠色植被導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燃燒化石燃料時釋放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現代工業和汽車尾氣造成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溫室氣體增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白天會吸收太陽和地面輻射的能量,在夜間會阻止熱量從地球散逸出去,結果熱量積聚起來,造成全球氣候變暖??茖W家們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導致干旱、水災、颶風等極端天氣增多的主要原因。

(四)全球城市化的發展

隨著全球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球的大部分陸地都被高樓林立的城市所占有,城市中的綠地少得可憐。現代都市讓我們失去了自然的庇護,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顯著。城市熱島效應導致城市空氣渾濁,污染嚴重,形成嚴重的霧霾天。

人類只有盡早地看清盲目發展所帶來的后果,從支配自然的夢中清醒,才有可能遠離“后天”。

四、應對生態危機的策略

目前生態危機已經成為全球性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保護環境,公平合理地利用資源,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尋找擺脫危機的出路十分重要。

(一)確立可持續發展觀

發展不應該被理解為僅僅是經濟的發展,它應該包括經濟、科技、社會生活、人的素質以及生態環境等因素在內的多元的進步,是整個社會體系和生態環境的全面提高。應把發展經濟、合理使用資源和保護環境三者進行統籌考慮、統一規劃,從而實現人類、生態環境和資源、社會經濟三者的協調發展。

(二)注重科學技術的正面引導

我們要正確地認識科學技術的“雙刃劍”作用,它既可以成為造福人類的法寶,也可以成為毀滅人類的利器?,F代科技在發展國民經濟、提高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科學技術的不合理應用也破壞了生存環境、制造了生態危機。我們應該更好地發揮科學技術的正面效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生態危機的應對方面。依靠高科技預防、控制和治理環境污染,恢復被破壞和污染的環境,實現能源利用率的提高,發現新能源。

(三)轉變生產和生活方式

我們應選擇有益環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放棄只追求經濟效益的工業化生產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強調清潔生產。運用生態技術和工藝,改造傳統產業,形成生態化的產業體系,使人類的生產勞動具有凈化環境、節約和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的新機制。摒棄現代消費主義生活方式,摒棄對物質財富的過度享受。用對環境有利的綠色產品去替代那種高污染高消耗的消費品,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使綠色消費成為人類生活的新目標、新時尚。學會與自然和諧共處,尊重和保護大自然。

(四)加強國際合作

全球變暖已經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人們也在為抑制全球變暖而進行著努力。目前世界范圍的努力有針對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對人類經濟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簽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哥本哈根協議》。雖然世界各國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但是卻因為追求經濟、貿易、金融等“發展”而沒有切實地行動起來。德國環境部長于爾根?特里廷曾在為《法蘭克福評論報》撰寫的文章里寫道:“惟一的出路就是行動。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大幅減少,這樣的措施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采取。”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地球,只有共同努力,那些災難才會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逐漸消退。

“后天”離我們看似遙遠,實際卻和我們的今天息息相關。我們的“后天”如何,取決于我們今天怎樣做。人類必須擺脫人類中心主義的藩籬,改變與自然對抗、征服、主宰的關系,重建天人合一的生態和諧;在加速推進工業化文明的同時著手解決工業化大生產所帶來的嚴重的生態問題;珍惜生存環境,減少生態破壞,盡可能地保護我們惟一可以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這樣,《后天》中那些可怕的景象才不會在地球上真的上演。希望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后天”離人類越來越遠,永遠不要到來。

[參考文獻]

[1] 王淑英.生態危機產生的原因及其應對策略[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06).

[2] 夏偉翔,傅宗洪.論美國災難影片中的生態意識[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12).

[3] 周春艷,王國棟.從生態批評的視閾解讀《后天》[J].電影文學,2011(01).

[4] 詹想.《后天》――災難片還是大預言?[J].科技智囊,2010(08).

篇4

中圖分類號:TP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引言:隨著城市人工熱源逐漸增多,污染嚴重,建筑物和公路儲存熱量的能力增強,城市的氣溫明顯高于郊區,形成“城市熱島效應”。據報道,英國氣象局下屬的一個氣候預測中心分析顯示,如果大氣中CO2含量增加一倍,城市熱島效應的強度會增加兩倍。英國氣候屬海洋性氣候,向來氣候涼爽,而全球變暖正在改變這種狀況,給公眾健康帶來諸多不利影響。[1]本文基于全球變暖趨勢日趨嚴峻,從本質探討從自然資源出發的改善措施。

1 認識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

據科學與發展網2006年12月1日報道:原始森林(指年齡超過100年的森林,在非洲和亞熱帶發展中國家分布廣泛。)貯存的碳遠遠超乎人們想象,成熟森林的土壤具有強大的碳匯能力。這讓保護它們成為了碳貿易等應對全球變暖的措施中更優先的項目。[2]發表在2006年的一期《科學》雜志上的研究表明,中國南部一片400年的森林從大氣中持續吸收碳的速度超乎人們想象。科學家們測量了自1979年至2003年收集的土壤的碳含量,發現土壤表層0~20厘米的有機碳濃度在那段時間里從1.4%上升到了2.35%,每平方公里每年新增CO2為0.61噸。[3]這項研究成果給中國的天然林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更打破了成熟森林只能實現“碳平衡”的傳統觀點。

另有資料顯示,CO2和生物圈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生物圈特別是植物圈,是CO2的一個重要的匯,生物圈中的碳含量為大氣中碳含量的3~6倍,植物生態系統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氣中的CO2,形成有機物并在植物中固定。[4]

這就表明,碳排放的主動權不僅僅只是掌握在人類手中,我們應該意識到強大的森林生態系統在這方面能發揮的巨大功效。如果將一片森林和與之鑲嵌的A國視作一個生態系統,那么無疑,這個國家無論是工礦型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它的原始環境都遠比離森林更遠的B國更加好。對于一個更加微小的生態系統而言,如一位少女來到了一片遼闊的草原上,貪婪地呼吸著大地賜予的新鮮空氣,對于這片草原和這位少女而言,CO2和O2就在做一個小小的交換,即少女呼出的CO2給草原,而草原也無償為她提供新鮮的O2,這本身就是一個沒有代價的小型交易。然而,如果把這個過程擴大相當可觀的倍數,將B國產生的CO2“打包”帶走到森林處,釋放,然后把森林里的相應量的O2“打包”帶回B國。這樣嘗試著循環幾次,森林就會吸收更多的CO2,釋放更多的O2。這無疑于為B國再生了新鮮空氣,同時又極大地緩解了該國氣候變暖的趨勢,對整個土地上的生物而言這都是相當有益的。只要掌握好這個量度,在保證穩妥的情況下,把握量變引起質變之前的一個相對“穩定區域”,這就具有可實施性。

人類總不能看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繼續千瘡百孔而不采取新的積極的措施,嘗試更加科學的方法吧。顯然,積極爭取將比坐山吃空更有效益!

2從外源引入CO2

現實就有這么一例。在素有“歐洲大門”之稱的荷蘭,一些農民就利用植物從空氣中吸收CO2這一為人熟知的常識,上演了真實而不可思議的“變廢為寶”的劇幕。當地的一些農民利用工業排放的大量CO2促進蔬菜大棚里的作物生長。從20世紀90年代起,荷蘭的兩名工程師漢斯·梯梅杰和雅可布·林貝克就想出了這個主意。他們找到了位于鹿特丹西郊的一個煉油廠,利用該廠附近的一條85公里長的廢棄輸油管將CO2輸送到南部的蔬菜農場。當他們終于得到了荷蘭建筑公司和德國林德公司在荷蘭分公司一億歐元的支持和贊助后,這個名為Ocap的項目于200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離煉油廠20公里遠的一些農戶的蔬菜大棚已經用上了工業CO2,目前該項目用戶已有500多家,預計將達到1400多家。每年工廠可提供170000噸CO2,等于為農戶蔬菜大棚節約9500萬立方米天然氣。這不僅使得煉油公司的CO2排放不再成為負擔,而當地農民也不必再在大棚里生爐子制造CO2,此項目實施以來,蔬菜長得更好更快,農民又可節約25%的開支。德國漢諾威大學的農業教授哈特姆特·施杜策說,植物吸收空氣中的CO2是很平常的道理,但蔬菜大棚通過使用工業化CO2可使植物的吸碳量超過平常值的二至三倍,而這些量對人體沒有危害,植物卻可因此增產40%。[5]

與向蔬菜大棚里通入CO2相比,向森林輸入適量CO2,就好比人工呼吸一樣,旨在有節律地刺激對方吸入養分,這種刺激反而會對退化的森林生態系統的恢復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森林生態系統一方面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另一方面又通過不同時間尺度的呼吸等擾動作用將CO2返回大氣,從而形成大氣—植被—土壤的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顯然生態系統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可引起CO2通量的年際變化,以此為切入點,可研究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及其變化,以作為CO2與O2交換的理論依據。

3調節非生物因子的含量

由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其內部具有自動調節(或自我恢復)的能力。因此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皆處于穩定和通暢的狀態。例如,當氣候干旱時,森林中的動植物種類和數量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說明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抵抗氣候變化、保持自身相對穩定的能力。

生態系統之所以能維持自身穩定,是由許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其中,生態系統中的非生物因子是決定一個地區能夠發展成為某一生態系統類型的關鍵要素。每種動植物都必須適應它所生活的那個地區的非生物因子,并在它所生活的那個地區的結構內獲得它的需要。否則,它就不能在該地區生存下來。而非生物因子的不同組合對生態系統的結構都有一定影響。

當一個森林生態系統的CO2含量逐漸增多時,即非生物因子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此時,假設其他條件基本不變或變化不大,則這個非生物因子則成為了限制因子。正如一個木桶的盛水高度取決于組成它的木板中最矮的那塊木板一樣,一個生態系統的總的結構很可能是由單個或多個非生物因子所決定——限制因子。盡管對于地球上大部分地區來說,降雨量是劃分陸地生態類型的限制因子。但此時我們假設一個森林生態系統的水分分布均勻而合理,而此時 CO2和O2作為限制因子,并以此為基點設計方案使得此森林生態系統能保持平衡。

4解決技術難題

下面僅以CO2為例,研究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及其操作方法的可實施性,分析這各種存在的問題,以此來展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可嘗試性。

首先,收集氣體是個技術功夫。這個過程得通過物理方法或者化學藥物來實施。旨在強調“收集”而非“生產”,這就意味著完全可以廢物利用,將已出現的多余的CO2進行集中處理。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于2002年所作的制造業能源消費調查,來自煉油廠的GHG排放總量約為2.78億噸CO2當量(CO2e)。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于煉油廠石油基燃料,主要是煉廠燃料氣和石油焦的燃燒,其余的CO2排放來自于使用天然氣和發電。這就說明CO2取樣廣泛且方便。而森林產生的氧氣可嘗試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其次,打包作為交換的量要取用有度。如果量太少,那么相對來說成本就會較高;如果量太多,又勢必會打破大自然的規律。比如說如果某個小型森林(如10公頃),它排出的CO2與釋放的O2剛好能夠持平,輸入大致等于輸出,運作正常。此時人類帶來大量的CO2并帶走大量O2,就無異于超負荷的讓植物工作,且剝奪了森林里其他的動物的生存權利,這樣造成的破壞是難以彌補的。因此,人們應該根據森林生長的客觀規律經過科學嚴謹的計算來把握好這個量度。

最后,運輸方式要擇重選擇??諝獾碾y以攜帶給運輸造成了許多不便。既然天然氣能通過管道運輸,惰性的空氣則更加符合管道運輸的條件。起初通過空運或火車運輸進行密閉裝備,如果一定時期以來證實此法可行,便可著手通過小型的管道進行運輸了。

此外,在試驗階段一定要做大量的模擬分析,計算出植物釋放多少CO2適宜與相應量的氧氣進行交換,以及記錄好該生態系統隨著溫度、陽光和降水量等變化而發生怎樣的變化。

結束語:綜上所述,要解決溫室氣體帶來的全球變暖效應,除了倡導環保、植樹造林外,最根本的還是應該采取全新的科學環保的措施進行一系列嘗試,這就好比人類要開發新能源一樣,石油和煤炭的可枯竭性注定它即將成為過去,風能和太陽能的全新時代即將到來,新的科學的環保的先進的方法終將替代曾經為人類做過貢獻“前輩們”,進行下一個時代的演替和循環,如此,人類才可以長存下去,生生不息。

參考文獻

[1]全球變暖 城市更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2004-06-22.

[2] 原始森林是關鍵的“碳匯”. Hawk Jia. Science 314, 5804, (2006)

[3]把二氧化碳帶回家.馮永鋒.2007-01-05.

篇5

關鍵詞:新課改 地理教學 生活

新課改與我們每個教師都息息相關,我們不但要關心新課改的形式,還要積極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參與新課改,要積極的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情況,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如果在地理教學中注意滲透學生的生活、走地理教學生活化的道路,讓地理教學由原來關注理性、抽象的科學世界,回歸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里,使學生在從自然到地理、生活到地理的認識過程中,領略到地理世界美妙、和諧的科學內涵和人文內涵,那么,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樣才能使地理課堂教學做到生活化呢?

一、 營造生活情景,突出主體地位

新課改下,地理教學應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把那些學生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帶到一定的情景中去,把教材中抽象的文字知識點轉化為具體鮮活的情景,營造生活情景,培養良好的學習情感,使學生能產生學習興趣、能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時時刻刻把所學知識帶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教學中,采用互動教學策略,從生活情景導入:南方地區(我們位于南方地區,從小就生活在這里),該地位于最大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大洋太平洋之間,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風氣候(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由于夏季風影響明顯,氣候濕潤,雨熱同期;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為主,但現狀多為農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土壤多為森林植被下發育的土壤;由于氣候濕潤,河湖多,雨水補給,主要為外流河、淡水湖,絕大部分屬外流域。學生都能親身感受到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從而構成了一個整體。從炎熱的華南到溫涼的北方;從多雨的東南到干旱的西北內陸;從山麓到山頂,都可以觀察到地理環境的差異。這樣,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導入教學內容,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興趣,發展思維,也保證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使他們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二、 抓住生活素材,喚起學習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處處留心皆學問”。新課改下,地理教學更應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實踐,找出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教材只是教與學的工具,不是惟一的教學資源,要把生活搬進課堂教學,讓課堂融人生活,盡可能使學習內容生活化,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學《海水運動》時,聯系印度洋發生的地震海嘯,讓學生回顧在課本了解的海嘯的概念、成因及危害,這些他們都在電視上能清楚的看到,增加了興趣,從而很輕松的學到了知識。

三、 依托生活經驗,學會思考問題

人類生活于地理環境之中,依賴地理環境而生存和發展。創造和改變著地理環境,地理環境也在時刻作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許多地理問題,我們只能從環境與我們聯系密切的事物和現象入手,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或是可以模擬的現象,這些實際生活背景,學生看得見、摸得著,也容易理解。因此,在新課改下的地理教學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選取外,還應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親身體會,用生活經驗來突破學習內容,把地理知識移植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學《氣候資源》中,對氣候資源的特性:普遍存在性、數值特征具有較大的變率,學生都經歷過光、熱、降水等在不同的地區分布的差異,冬季太冷、夏季過熱時,對生物都有影響,甚至凍死、旱死農作物等等;有時氣候變化很大,有些季節、年份多雨,有些季節、年份干旱。這些,都是學生經歷過的,聯系起來,是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習地理產生了興趣。學會了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途徑和能力,回到生活實踐,學會解決問題生活與教學有密切的關系。從生活與教學的關系上說,生活決定教學,生活應該融于教學中,而教學要通過生活實踐、走進生活才能顯示力量而真正成為教學。從整個自然界到人類社會,生活處處有地理,地理是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協調人地關系服務的,學習地理的目的,就是要發展、完善生活,使人類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篇6

關鍵詞:碳足跡;產品碳足跡;碳標識

中圖分類號:F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182-02

引言

近年來,溫室效應、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產品生產和消費的環境影響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產品環保設計成為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大議題。消費者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當務之急是培養公眾節能減排意識,引導公眾環保消費,這也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這種形勢下,產品碳足跡標識應運而生。但至今為止,產品碳足跡還是相對新穎的概念,尤其在中國,這個概念還沒有普及。因此,本文將對碳足跡、產品碳足跡及產品碳足跡標識的相關概念進行介紹,分析國內、外有關產品碳足跡的發展現狀,最后將對產品碳足跡今后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本文將對社會普及碳足跡概念和引導更多中國企業實施產品碳足跡起到促進作用。

一、碳足跡及產品碳足跡

1.碳足跡的定義。碳足跡首先是在英國提出,具體通過測量碳消耗產生的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元素二氧化碳量來評估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英國的碳信托(Carbon Trust)公司將碳足跡定義為用以確定和衡量每件產品或每一項活動的供應鏈流程步驟中溫室氣體總排放碳當量的一種明確的方法和技術。比較權威和綜合性的是Thomas Wiedmann的定義:碳足跡是社會活動或某一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雖然溫室氣體還包括其他氣體,但是碳足跡是以二氧化碳這個當量表達的全部溫室氣體量,即其他含碳氣體都被換算成二氧化碳來表示。碳足跡表明人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幫助個人和組織評估其對環境的影響; 同時,碳足跡也是參考的基準,有助于評估和減少今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還可以為企業的環境報告提供有效信息。

2.產品碳足跡。碳足跡可分為國家碳足跡、個人碳足跡、企業碳足跡、產品碳足跡四個層面。其中,產品碳足跡是應用最廣的概念,即研究產品生命周期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碳足跡標識是附加在產品上顯示產品碳足跡的標識。設計該標識的目的之一是使企業更好地與其消費者進行產品信息上的溝通。此外,一些碳標識還提示消費者應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洗滌或者處置產品。

產品碳足跡分析的計算方法有若干種,但至今為止運用較普遍的是英國標準協會、碳信托公司和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聯合的新標準PAS2050。基于PAS2050,全球已有數家企業進行了產品碳足跡分析,進行碳足跡分析的產品種類也多達75種。比較典型的是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吉百利、金佰利、樂購、穆勒等。

3.產品碳足跡標識的作用。 對于企業而言,確定產品碳足跡是減少企業碳排放行為的第一步,有助于企業真正了解產品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并由此采取可行的措施減少供應鏈中的碳排放。此外,碳足跡標識是引導消費者的環保消費者行為的有效措施之一。企業通過碳足跡分析向消費者提品碳足跡信息,讓消費者對產品生產的環境影響有一個量化認識,繼而引導其消費決策。產品碳足跡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1)發掘企業節能減排的潛力:公布產品碳足跡顯示了企業產品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幫助企業發現高排放溫室氣體的生產環節,并通過相應措施進行改進和完善,降低成本,節能減排,并利用分析數據制定企業環保報告。(2)有效溝通消費者:消費者可以跨媒介得到有關碳足跡標識的信息。如通過產品企業和服務提供商的網站、在線銷售目錄和在線服務、廣告、產品手冊等。此外產品碳足跡也可看做企業的差異化產品策略。(3)提高聲譽強化品牌:近期學者研究顯示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最有可能影響其企業聲譽。碳足跡標識是企業向其利益相關者展示氣候應對信心和努力的有效途徑,可以幫助消費者和商業合作伙伴更好地做出商業決定。

企業通過產品碳足跡分析,可以改善內部運營、節能減排、節省成本,還可以作為一項營銷策略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此外也是滿足市場需求、促進溝通的有效途徑。

二、國內、外產品碳足跡的發展

1.國外碳足跡標識產品的發展。隨著產品碳足跡分析的發展和不斷完善,很多企業已開始根據碳足跡分析結果,管理和優化生產、運輸流程。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的碳標識市場發展比較迅速,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近年來也加快了碳標識的發展。

英國碳信托公司致力于產品碳足跡的計算和咨詢,截至2006年已幫助企業計算了75種產品的碳足跡,并且啟動了其示范項目減碳標識。減碳標識展示了產品的碳含量且給出同一類產品的平均碳排放水平,以便于消費者更好地進行比較。通過減碳標識示范項目,六家著名英國企業,雀巢、樂購等已為其產品賦予減碳標識。最先推出碳標識產品的法國企業是連鎖超市Casino和E. Leclerc。

美國華盛頓的Carbon Fund非盈利碳中和提供機構與ISO標準的碳管理中心、溫室氣體議定及英國碳信托在2007年一起開發了無碳認證標識。加利福尼亞的氣候保護機構和斯坦福大學一起創建了氣候關注標識。學者運用生命周期方法通過標識提品的等級分類(金銀銅)顯示產品對環境不同程度的影響,更簡明地向消費者傳達產品的環境影響信息。

2.國內產品碳足跡的發展。隨著2010年全國兩會的召開,低碳經濟成為推動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熱點話題。雖然碳足跡標識在中國還沒有普及,但已開始有接受碳足跡評估的社會責任領域的領軍企業。2008年7月,中國節能保護投資公司與英國碳信托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為中國企業和產品建立可行的碳足跡分析評估方法。

大成食品亞洲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韓家寰指出,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大成的重要經營發展策略。自2009年開始,大成已開始邀請第三方對其產品進行碳排放分析。并在今后一年推出碳足跡標識產品。

青島啤酒也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簽訂了啤酒行業的第一份低碳研究協議。青島啤酒將對其啤酒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數量進行評估和分析,并且依據數據對生產流程進行優化,將推出附有碳足跡標識的青島啤酒。其次,沃爾瑪和樂購已在國外市場推出了碳足跡標識產品,并計劃一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出碳足跡標識產品。

關于企業碳足跡分析,中國首先進行碳足跡評估的是制漿造紙行業的APP集團。此外,拜耳中國在子公司和其生產基地實施了拜耳中國碳足跡評估項目,項目目的是分析檢測其生產和商務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

三、產品碳足跡發展展望

國際市場上,產品碳標識已經被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接受碳足跡評估,并使用碳足跡標識,將其作為一種營銷手段。歐洲許多國家,沒有碳標識的產品是不允許進入當地市場的。

在中國,隨著人大會議上低碳經濟的提出,為了響應低碳經濟的號召,中國本土企業已漸漸開始積極實施碳足跡分析及碳足跡標識,它們是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領域的先鋒企業。在這種發展下,中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能力將不斷得到加強和改善。同時,作為最大的產品出口國,國外對中國產品的環保性要求逐漸提高,且在某些國家,有趨勢實施對中國出口非碳足跡商標產品的關稅限制。今后,實施碳足跡標識將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出口市場。因此,實施碳足跡分析是今后的一個發展趨勢,企業可以通過對產品實施碳足跡分析,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聲譽、鞏固產品品牌。

參考文獻:

[1]Carbon Trust. Carbon footprinting: An introduction for organizations[R],2007.

[2]Carbon Trust. Carbon Footprint Measurement Methodology[J]. Version 1.1. 27 February 2007, The Carbon Trust, London, UK.

[3]Wiedmann, T and Minx, J. A Definition of ‘Carbon Footprint’. ISAUK Research & Consulting[R], Research Report 2007.

[4]Wiedmann, T., Barrett, J. and Lenzen, M. Companies on the Scale - Comparing and Benchmarking the Footprints of Businesses[C].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ference, May 8-10, 2007, Cardiff, UK.

[5]Wiedmann, T., Minx, J., Barrett, J. and Wackernagel, M. Allocating ecological footprints to final consumption categories with input-output analysi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56,(1): 28-48.2006.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Label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YU Xiao-di,DONG Da-hai, ZHANG Xiao-fei

(Management Schoo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China)

篇7

中學地理教材在編排上有一個顯著特點,即大量運用了彩圖、插圖、示意圖,給人以直觀、具體的形象。在引導學生欣賞圖畫的過程中,會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陶冶,思想上引發共鳴,產生強烈的情感意識。比如利用教材中的《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彩圖,讓學生了解到了祖國疆域廣闊,神州處處生機無限,從而激勵他們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中華之崛起而勤奮學習,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建設可愛的祖國。另外,地理教材中會涉及許多人物,其感人的事跡、優秀的品質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良好范例。如在講授非洲和南美洲時,為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補充了迪亞士、哥倫布有關環球探險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應該從他們身上吸取優秀的品質,以啟發學生認識到,凡事都要勇于實踐,敢為人先,才能有所作為。

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

德育應結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德育的基礎和根本之所在。因此,地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必須要緊扣地理教學內容,抓住培育“三觀”這個根本,有效打牢學生的思想道德根基,使學生的道德行為真正內化為道德素質。抓好“三觀”教育,最主要的是結合學習“人類、資源、環境、社會與發展”等內容,來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培養學生的物質觀、聯系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如在講授“宇宙是物質的”“大氣的物質組成”“自然資源的物質屬性”等內容時,教師要突出物質觀教育;講授“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陸地水的循環和轉化”等內容時,要突出運動觀教育;在講授“日、月、地三者的關系”“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地理環境為人類提供資源”等內容時,要突出聯系觀教育;在講授“天體演化”“氣象氣候變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等內容時,要突出科學發展、持續發展觀的教育。

三、利用地理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及道德精神不可能在狹小的教室空間內完全形成,因此,地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恰當地選擇課程資源,如教材、學具、電影、多媒體課件、錄像、圖片等,來豐富課堂教學,同時鼓勵和指導學生組織興趣小組、社會調查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生活經驗的開發與利用,如讓學生看天氣預報、參加氣溫測量、談天氣對生活的影響等;還需要培養學生多關心時事、關注民生,從時事中尋找教學資源,如神七的發射、長江防洪、松花江水污染、三峽工程、四川地震等。

四、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篇8

關鍵詞:中學地理;轉變;教學理念

地理是我們最古老的學科之一,地理教育是一件頭等大事,不僅僅關系到我們國家地理學科的發展,還關系著我們全民族人民素質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地理教育有很重大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初中的地理教育要比高中還有大學的更重要,即使初中學的比較淺,也比較簡單,但是中學我們學的地理知識是對我們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梢杂绊懙轿覀円惠呑?。初中地理教材上呈現的內容主要有我們國家的主要交通線路的走向,我們國家資源的主要分布,以及我們國家的大江大河等等。要求我們學生必須掌握這些知識,進而進一步順利人地協調的思想,進一步懂得我們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密切關系,自覺地保護我們國家的資源。20世紀以來,我們的資源環境問題日漸突出,我們應該認識到面臨的這些問題,比如說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原始森林的破壞,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嚴重,這些都與我們的地理學科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地理教學觀念的轉變變得很重要,而地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本文對怎樣轉變地理教師的教學觀念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1對地理教學理念的認識

教學理念是這樣的一種理念,它是人們對地理教學以及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也是人們對地理教學活動持有的最基本的觀念和看法,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一種信念。正確的地理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在20實際跨21世紀的結合點,新的課程標準走進了我們的校園,新的課程標準對我們地理學科提出了六大理念,這些理念分別是:

1.1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新的地理課程標準要求教材編寫專家編寫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地理教學必須盡可能地貼近我們的生活,盡量地體現出實用性,生活性,能夠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一些指導和幫助,增強我們學生的生存能力。

1.2學習對我們終身生活有用的地理

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原始森林的破壞,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嚴重等等問題是當今時代面臨的主要地理問題,也是對我們的生活有用的地理,更是對我們的終身生活有用的地理。

1.3第三大理念是要改變以往的地理學習方式

每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個學生也有各自的特點,心理學也要求教學要適應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發展的規律,學習內容必須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并積極地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渴望和探究地理的欲望,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探究,使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價值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1.4舍棄封閉式的地理課程,開設開放式的地理課程

要充分運用我們課內外的資源,甚至是校內外的資源,比如說氣象站,地震局等社會資源,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密切聯系的開放性課程,滿足學生多方面的要求。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1.5把信息技術運用在地理教學中

選擇地理課程內容,地理教學方式的選擇,地理教學活動評價方式中,都要考慮把當今時代的主要信息技術運用于地理教學,尤其是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技術以及全球定位系統。

1.6建立多種多樣的激勵機制

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對于地理課程的學習,地理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尤其是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他們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變化。實現地理教學評價多樣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注意多采用積極的評價機制,即表揚要在當眾表揚,批評要采取單獨的批評,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2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

篇9

關鍵詞:低碳經濟 可持續發展 發展策略

工業化經濟的迅猛發展在給我們帶來巨大社會進步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在新的發展時期內,為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如何將低碳經濟由理論轉變為實踐呢?首先要解析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內涵,然后就其內涵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

一、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內涵分析

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科學的發展觀。傳統的工業化經濟將經濟增長做為第一要素。在經濟發展中奉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去實現經濟的增長。這一理念的發展適應于世界大戰后,各個國家急需恢復元氣,迅速實現經濟增長的現狀?,F如今,我國已經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率的傳統經濟模式逐漸制約了社會的進步,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漸被人們所關注。低碳經濟發展理念在積極承擔環境保護的同時更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實現了節能降耗,更好地發展了新興工業。

低碳經濟滲透于傳統經濟發展理論時需與時俱進。傳統理論一味地追求商品價值而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造成大量自然資源的浪費與環境破壞。舊的模式必將被新的模式所取代。新的理論需要充分尊重自然,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理論應運而生,它實現了對自然資源的循環重復利用,注重了協調人與自然間的關系,實現了對自然生態的有效保護。低碳經濟的低投入、低排放、高利用率、高回報率,完全符合了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二、低碳經濟模式轉變的必要性

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當完成經濟轉型后,企業將收到豐厚的回報。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尚未完全充分理解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沒有意識到降低CO2排放量對于社會經濟長久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率,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有效資源配置,實現節能減排是當前企業拓展發展空間的重要途徑。

三、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實踐策略

實現由傳統經濟向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低碳經濟模式的發展需要全社會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科學意識。我們將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國家發展的基本國策,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擴大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讓更多的企事業單位充分意識到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從而將保護自然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的意識深入到每一個人心中。我國發明的電子產品互聯互通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范例。電子產品互聯互通是全球首個達到3C協同國際標準的產品,它可以在不同電子產品間互通并有效地節省資源浪費。英國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的成果對我們也具有參考和借鑒的意義。如:向陽轉移房屋的設計和應用。它利用現代化科技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并通過地熱管道實現不同房間的房屋保溫。

其次,國家需要進一步加大對第三產業、服務型產業的扶持和發展力度,逐漸轉變經濟發展的側重點,減少工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斷提高。人們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時對各種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也就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第三產業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相對較少,也符合現階段人們的消費需求,符合可持續的發展觀念。經濟轉型時期,低碳經濟的實現需要國家大力扶持和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協調產業結構發展,形成新的消費模式,進而促進低碳經濟的不斷完善與發展。

對于企業來說,企業管理者需要用科學的發展理念去管理企業。企業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與流程,實現最大程度的清潔生產。在逐漸剔除傳統的消耗性生產模式的同時不斷創新產品生產理念即從產品設計、材料選擇、制作工藝、生產流程等各環節進行科學管理,充分做到資源的再利用、再循環原則。這不僅有助于資源保護,也有助于縮小生產成本,擴大利潤空間。以“蒙?!睘槔?,為了實現低碳經濟發展,“蒙?!苯⒘送晟频纳鷳B戰略。近十年來,“蒙?!痹诃h保方面投入4億多資金建立了科學的萬噸級污水處理廠,實現了國家的一級達標排放。同時“蒙牛”企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并成功進入了世界乳業前20強。

企業要想得到高速發展還需要不斷引進現代化綠色技術并建立生態工業園區。生態工業園區要求將不同的原材料通過廢物交換的方式實現再利用和再循環,其目的在于實現清潔生產,控制并不斷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工業生態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存在著技術、資金方面的難度,這需要國家相關部門落實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扶持,企業也需要積極學習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引進優秀的技術與管理人才,將生態發展的理念不斷付諸于實踐。

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區就是低碳經濟轉型與發展的典型代表。園區前身為上海鈦合金廠,企業曾經是國內重點治理的對象。企業原廠的電能消耗占整個上海市的0.5%,煙塵排放達到了3000余噸/年,占全市的1/7。為了實現對環境的治理,企業引進了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治理革新使園區逐漸實現了由高耗能、高污染生產逐漸轉向低耗能、低污染生產。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的l展在我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將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必選之路。

參考文獻:

[1]李英,陳向華.企業發展價值取向對林產工業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以大小興安嶺林區為例[N].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3,41(04)

篇10

關鍵詞:園林植物;物候期;調查;衡水市

中圖分類號:S684;Q948.112+.4;N31(223HS)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6-3884-05

植物物候期是指隨著外界氣候條件的變化及植物本身生理作用對外界氣候條件的適應,在一年的生長季內,植物出現與環境變化相對應的各種不同的物候現象,這些物候現象出現的時間段就稱為物候期。物候期觀察是指在一定條件下,隨一年四季的時間進程,植物各器官形態和生理機能呈現出相應的生長發育變化的動態實時調查記錄。物候期觀察是最基礎的生物學調查,掌握各植物的季相變化,可為種植規劃、園林配置、景觀設計以及栽培技術的制訂提供生物學依據[1,2]。園林植物在現代城市建設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衡水市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了解本地的園林植物家底及物候特性將會大大提升園林城市建設的速度與質量。為此在2010~2011年連續2年以衡水市常見的園林植物為調查對象,從芽萌動到落葉的一個年生長周期內觀察了各參試植物的生長動態與物候特性,以期對完成衡水市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的任務目標起到推動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參試植物

參試植物都為木本樹種,有6科15種(含變種、變型),其中薔薇科(Rosaceae)有李屬(Prunus L.)的紅碧桃(P. persica Batsch. var. duplex Rehd.)、白碧桃(P. persica f. albo-plena Schneid.)、杏(P. sibirica L.)、紫葉李[P. cerasifera Ehrh. f. atropurpurea (Jacq.) Rehd],薔薇屬(Rosa L.)的多花薔薇(R. multiflora Thunb.)、月季(R. chinensis Jacq.),蘋果屬(Malus Mill.)的蘋果(M. domestica Mill.);豆科(Leguminosae)有合歡屬(Albizzia Durazz.)的合歡(A. julibrissin Durazz.),紫荊屬(Cercis L.)的紫荊(C. chinensis Bunge),槐屬(Sophora L.)的龍爪槐(S. japonica L. f. pendula Hort.);木犀科(Oleaceae)有丁香屬(Syringa L.)的丁香(S. oblata Lindl.),白蠟屬(Fraxinus L.)的白蠟(F. chinensis Roxb.);千屈菜科(Lythraceae)有紫薇屬(Lagerstroemia L.)的紫薇(L. indica L.);杜仲科(Eucommiaceae)有杜仲屬(Eucommia Oliv.)的杜仲(E. ulmoides Oliv.);漆樹科(Anacarabiaceae)有黃櫨屬(Cotinus L.)的黃櫨(C. coggygria Scop. var. cinerea Engl.)。

1.2 研究方法

從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對參試植物的成年植株進行定株觀測。所選植株具有群體的代表性,能夠充分表現出本物種的生長特性;為避免小氣候的影響,所選植株皆處于開闊地帶,且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發生。

在具體觀測上,每種植物選取2~3株作為樣株,定樹定枝掛牌標記,所選枝條位于植株陽面,主要觀察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形態變化,確定各植物的萌芽期、展葉期、開花期、果實發育期、葉片變色期和落葉期。采用目測與測量工具相結合的方法,分別于觀測日的14:00~17:00實施物候數據記錄。在物候變化較快的時期每天觀察1次(如萌芽始期和開花期),物候現象不明顯時每周觀察2次(根據不同植物生長習性而有所區別),定期對記錄數據進行整理匯總[3]。

在對植物物候期觀測的同時,對環境溫度也相應地實施了統計匯總,各物候期同期的氣象資料來源于衡水市氣象站。利用公式計算各物候期同期的環境均溫(T),

T=∑ti/d,

式中,ti為每一物候期內每天的均溫,d為該物候期的全程時間,i為該物候期的某一經歷時間。

2 結果與分析

2.1 2011年衡水市園林植物的物候特征分析

2.1.1 種間物候期的比較分析 2011年通過全年對衡水市15種園林植物物候期的觀測記錄、統計匯總得到表1。分析表1可見,各園林植物屬內、種間的物候現象存在明顯的差異;如萌芽期最早的時間出現在3月17日,分別有白碧桃、紅碧桃、杏、蘋果、紫荊、丁香;萌芽期最晚的出現在5月4日,植物種是合歡,其他園林植物的萌芽期在上述早、晚時間段之間。萌芽結束后植株逐漸露出新葉,進入展葉期,展葉最早的園林植物是丁香與紫葉李,都在3月22日,最晚的是合歡, 在5月6日;從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園林植物展葉集中的時間,并且多數園林植物的展葉速度較快。最早進入開花期的園林植物是杏、紫葉李、紫荊,時間在3月17日,隨后其他植物陸續進入開花期,最晚開花的是紫薇(6月29日)與龍爪槐(7月13日),最早與最晚始花的時間相差接近120 d。花期結束后植株進入果實發育期,以杏最早,時間在4月1日,歷經約90 d果實成熟;果實成熟最晚的是杜仲、月季、龍爪槐,3種植物均在10月底果實逐漸成熟。除了一些常綠植物外,其他植物均在9月下旬至11月下旬進入葉片變色期;葉片變色最早的是白蠟,在9月23日;紫葉李最晚,在11月21日。白蠟在9月29日最早進入落葉期,隨后其他植物逐漸開始落葉;其中蘋果與龍爪槐略晚,分別是在12月2日和11月29日;而多花薔薇的葉要到次年1月才落凈。

2.1.2 物候期年內時間跨度分布 為了直觀展示2011年衡水市常見園林植物物候期的全年跨度分布狀況,以上述15種園林植物物候期全程為基礎,繪制了當地物候期時間跨度分布圖,具體見圖1。由圖1可見,衡水市常見園林植物的物候期從當年的3月中旬一直持續到12月下旬,各物候期循序出現,在全年時間中所占的比例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開花期與果實發育期所占的時間比例最大。不同科植物的花期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大部分植物花期集中在當年的4~6月,反映出衡水市的園林植物不能時時都有花可賞的現狀,這就提示管理部門在今后的園林綠化建設時,要依據不同園林植物的花期、優化植物配置,進一步改進賞花植物延長花期的時間銜接問題。在參試的開花植物中,早花類植物有杏,晚花類植物有合歡;也有持續開花的植物如月季,其能夠從當年的4月末持續到11月,花期長達約200 d左右,并且在盛夏時期每一單花的花期就長約11 d。

2.1.3 薔薇科植物物候期的比較分析 在參試植物中,薔薇科的種類數量最多,并且薔薇科植物的花期觀賞價值極高,在園林城市綠化建設的樹種應用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當地的鄉土植物,因此對薔薇科植物各個物候期的長短進行了比較,根據薔薇科各植物種的物候期差異時間,歸納出薔薇科植物物候期的整體差異情況,結果見圖2。比較圖2可以看出,薔薇科植物的各物候期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物候期長短差異最大的階段是在開花期與果實發育期,差異時間分別是48 d與80 d;而萌芽期、展葉期、葉片變色期和落葉期的時間長短都相差不大,分別為19、22、32、31 d。因此在園林植物配置方面,應當將薔薇科花期較長的觀花植物或觀果植物穿插種植在其他科觀葉植物的群體中,巧妙利用色彩來創造動感的景觀,以改變傳統綠化建設中過多強調綠色背景厚重的理念,增強綠化的色彩美,增加綠色背景的躍動感。豐富植物景觀層次,給市民一種賞心悅目的立體視覺享受,滿足人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促進國家級園林城市的創建。

2.2 物候特征與環境溫度的關系分析

衡水市15種園林植物物候期當期環境溫度的統計結果見表2。表2中的排序按各植物在萌芽期時環境均溫的高低安排。從表2可見,不同植物在萌芽期的環境均溫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以晚花植物對環境均溫的要求較高,如合歡在萌芽期的環境均溫最高,達到20.00 ℃,而紫葉李最低,只有7.62 ℃,2種植物的環境均溫差值可達12.38 ℃,說明萌芽期對溫度的變化較為敏感;其中薔薇科植物對于環境均溫的要求不高,一般平均溫度在10 ℃左右即開始萌發。在展葉期,各植物之間的環境均溫高低差值在10 ℃之內,差異不大。但在開花期不同植物之間的環境均溫高低差值加大,如杏為8.95 ℃,與紫薇的28.82 ℃差值達到了19.87 ℃。月季在盛夏期容易受到高溫的脅迫影響,在環境均溫高于30 ℃時,其開花的數量與質量明顯受到抑制,說明處在開花期的植物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不過植物在果實發育期對環境均溫的要求不高,植物之間的環境均溫高低差值達到最低,可見植物果實成熟階段對環境均溫的要求比較一致。到葉片變色期,參試植物的環境均溫都在20 ℃以下,以杏較耐低溫,在環境均溫7.5 ℃時才開始出現葉色改變現象;黃櫨的葉片在日最低溫度低于5 ℃時,顏色由綠色轉為紅黃色;隨著溫度的繼續降低,葉片逐漸脫落。不同植物的落葉期對環境均溫的要求差異較大,如白蠟在環境均溫達到13.61 ℃時葉片開始脫落,而蘋果在

-0.50 ℃時才開始落葉,2種植物的環境均溫差值可達14.11 ℃;在環境溫度低于10 ℃時開始落葉的植物有白碧桃、紅碧桃、杜仲、黃櫨、丁香、紫荊、紫葉李、杏、龍爪槐、蘋果,表明不同植物對低溫的耐受性存在明顯差異,同時可以看出薔薇科的植物落葉期較晚,比其他植物耐寒。通過與劉云等[4]在長春市的木本植物物候期調查研究結果進行對比,顯示衡水市各園林植物物候期的環境均溫比長春市要高出1~5 ℃。

2.3 2011年與2010年的園林植物物候期對比

通過兩年觀察發現,環境溫度變化影響了植物的物候期先后,但物候期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響應是非線性的。2011年相對于2010年多數植物的萌芽期、展葉期、開花期、果實發育期、葉片變色期都有所提前,如紫荊的這幾個物候期分別比2010年提前了21、8、27、17、12 d;變化范圍最小的是多花薔薇和合歡,相差僅1 d。2011年春季物候比2010年有所提前是由于2010年衡水市倒春寒的影響所致,其中在萌芽期與開花期的表現較為明顯,合歡的萌芽期相對于2010年提前了1 d,紫荊提前得最多,為21 d,其他植物都有所提前。在開花期,龍爪槐比2010年提前了3 d,紫荊提前了27 d,提前得最多。雖然2011年的萌芽期比2010年提前,但沒有導致各植物落葉末期的提前,相反是落葉末期均有不同程度地滯后,在所調查的植物中受到影響最大的是紫荊、白蠟和紫薇,落葉末期滯后時間分別為10、12、18 d。由于這兩年氣溫的差異,對衡水市的園林植物而言,2011年整個物候期比2010年的延長了15~30 d不等,可見氣候變化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植物的物候期長短,但對于合歡和龍爪槐的影響較小,這也說明植物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存在較大的差異,即使是同一科的植物也會如此,如薔薇科植物受到氣候影響出現物候期變化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是蘋果、紅碧桃、白碧桃、月季、杏、紫葉李、多花薔薇,可見薔薇科對于外界氣溫變化的響應差異較大,但這種差異為園林植物的選擇與群落組配提供了便利。

3 討論與建議

3.1 園林植物的合理配置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詩中“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的就是物候差異問題,說明山上桃花的物候晚于山下桃花[5]。物候變化是植物對生態環境適應的綜合表現,因此園林植物的物候觀測除具有一般的生物學意義外,其主要目的還在于掌握植物的季相變化,為植物種植配置及相應的栽培管理提供生物學依據。

3.1.1 植物材料的選擇 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植物材料是園林造景的基本保證。園林綠化植物配置要避免單調、雷同,注意植物開花期的錯時、銜接,力求做到花期相互錯開、延長,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配置效果;注意植物色彩的搭配,采用中性植物做襯景,彩色高花色植物做點綴,色彩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最理想的配置應確定各季節的色彩主調,根據色彩主調選擇適宜的植物;要做到適地適栽原則,生長條件相似的植物配置在一起。通過對衡水市園林植物物候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衡水市植物物候期差異明顯,物候變化分布合理、景觀和諧,但仍存在需要改進之處。衡水市大部分木本植物的花期比較集中,主要在每年的4~6月開花,而其他時間很少有花可供觀賞。因此為了在不同時期都有花可賞,要選擇一些花期不同的園林植物,或者花期較長的植物。建議將一年多次開花的植物如月季以叢植或建立專類園的方式,多多在市區內有關地段種植,提高園林綠化觀賞效果。另外,限于衡水市的自然條件,可以將開花植物進行列植、群植或片植,形成一些匠心獨具的局地小景觀;也可以選種一些開花較晚的植物如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繡線菊(Spiraea salicifolia L.)等來豐富衡水市園林植物開花種類。

3.1.2 加強栽培管理水平 2010年由于倒春寒嚴重,致使萌芽較早的杏、紫荊、丁香等生長受到影響,萌芽期推遲了15 d左右;因而后面的各物候期也相應受到影響,觀賞期來得晚、去得早。這就提醒在園林管理上要根據氣象預報,及時對園林植物加以保護,以免花芽分化受到影響。開花植物在物候末期如果落葉較晚,會影響下一年的花期、花量,如月季和多花薔薇常常出現此類情況,所以要根據實際生長狀態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實施調控,象月季和多花薔薇在衡水市應在12月6日之前進行剪伐處理,以免使來年生長開花受到影響,此時的環境均溫不低于或剛剛低于0 ℃。另外要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如2010年紅碧桃在展葉期受到蚜蟲(Myzus persicae Sulzer)的危害,使展葉期延后,正常生長受到抑制,降低了觀賞效果;防治上,一是加強病蟲害的治理,二是更新換代同種的新植株。

3.2 薔薇科植物的選擇

由于薔薇科植物種類多,變異較大,環境耐受性較強,而且觀賞效果好,所以歷來受到園林工作者的青睞。在物候期方面,李屬植物的萌芽期和果實發育期比其他屬要早,在選擇時應注意交錯種植,以達到最優配置;但李屬植物又較易受到蟲害影響,因而要注意選擇抗病蟲害的種類。本研究通過對薔薇科植物物候期的差異分析,發現薔薇科的植物對外界條件變化的適應性差異較大,如受外界氣溫影響較大的有蘋果、紅碧桃、白碧桃,影響較小的有紫葉李、多花薔薇;紫葉李不耐寒,較耐濕,喜好陽光充足,其果實常常不熟便會落下;多花薔薇耐寒、耐干旱,不耐積水,常綠葉,葉、果通常不落,兩者的習性相反,故不宜同地種植。

3.3 物候研究對于溫度變化的監測

Sparks等[6]通過對英國生長的11個植物物種開花期58年的連續觀測后發現,氣候變暖導致植物在春季和夏季的開花時間出現了提前的趨勢。本研究連續兩年的調查表明,不同植物物候期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萌芽期、開花期和果實發育期;2011年同2010年相比,萌芽期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前,受影響較大的是紫荊,時間相差21 d,影響較小的是多花薔薇與合歡。

近年來,植物物候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已成為國內外植物生態學研究的熱點,這方面的不少學者在各自的領域展開了大量研究[7-18]。通過對衡水市園林植物物候期的調查研究,可為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綠化植物配置提供基礎數據。植物在萌芽期與開花期對氣候變化的響應非常靈敏,因此在進行物候期觀測與環境變化調查時要充分利用好這2個物候期。但由于觀察時間短,各物候期在年際之間出現了差異,研究的局限性比較明顯,并且觀察范圍小,有些時期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而觀測不全面,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缺陷;下一步要通過連續多年的物候觀測加以彌補與完善;并要進一步擴大調查范圍,以補充衡水市的園林植物物候數據。物候研究是一項長期工作,還需利用新技術如遙感技術來建立物候模型,以促進今后的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

[2] 丁抗抗,高慶先,李 輯.我國植物物候變化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4):7414-7417.

[3] 夏林喜,牛永波,李愛萍,等.淺談木本植物物候觀測要求及各物候期觀測標準[J].山西氣象,2006(2):47-48.

[4] 劉 云,孔祥茂,謝 航,等.南湖公園10種木本植物物候期調查報告[J].農業與技術,2000,20(1):48-49.

[5] 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

[6] SPARKS T H, JEFFREE E P, JEFFREE C E.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ering times and temperature at the national scale using long-term phenological records from the U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00,44(2):82-87.

[7] RICHARDSON A, BAILEY A S, DENNY E G, et al .Phenology of a northern handwood forest canopy [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6,12(7):1174-1188.

[8] AHAS R,AASA A.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phenology of selected Estonian plant, bird and fish popul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2006,51(1):17-26.

[9] 徐雨晴,陸佩玲,于 強.氣候變化對植物物候影響的研究進展[J].資源科學,2004,26(1):129-136.

[10] 韓貴鋒,徐建華,袁興中.城市化對長三角地區主要城市植被物候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8,19(8):1803-1809.

[11] 齊 曄.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氣候變化對植被的影響途徑和機制[J].生態學報,1999,19(4):474-478.

[12] 于信蕓,莊大方.基于MODIS NDVI數據的東北森林物候期監測[J].資源科學,2006,28(7):111-117.

[13] 溫 剛,符淙斌.中國東部季風區植被物候季節變化對氣候響應的大尺度特征:多年平均結果[J].大氣科學,2000,24(5):676-682.

[14] 溫 剛,符淙斌.中國東部季風區植被物候季節變化對氣修響應的大尺度特征:年際比較[J].氣候與環境研究,2001,6(1):1-11.

[15] 葛全勝,鄭景云,張學霞,等.過去40年中國氣候與物候的變化研究[J].自然科學進展,2003,13(10):1048-1053.

[16] 方修琦,余衛紅.物候對全球變暖響應的研究綜述[J].地球科學進展,2002,17(5):71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