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的背景范文

時間:2024-01-02 17:43: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子合同的背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子合同的背景

篇1

關鍵詞:信息化;傳統檔案;電子檔案;交互作用

基于實踐,在現有的信息環境下,檔案管理信息環境建設的優化過程主要集中在檔案信息資源體系的建設和多種信息管理和服務的提供上,具體而言就是要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圖像數據庫技術,把信息資源重新配置,優化組合,從而使其構建成一個嶄新的有機整體,充分挖掘各類信息資源的潛力,為檔案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信息資源支撐。

一、建立科學的檔案信息資源體系

檔案信息資源是檔案管理信息環境的基本構成要素,營造良好的檔案管理信息環境,必須以建立科學的檔案信息資源體系為前提。

(1)優化傳統檔案。對于傳統印刷型檔案,工作人員應當根據檔案管理的任務和讀者需要,適應各級檔案管理部門的地方特色和整體需求,建立一個具有連續性和系統性的檔案信息資源體系。同時,工作人員要重點收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實用性強、社會需求量大的方面的檔案,分門別類將文件進行區分,使檔案管理成為既適應地方特色,又反映時代特征的信息窗口。

(2)轉化和新增電子檔案。電子檔案具有容量大、體積小、成本低、檢索快等優點。檔案管理在重點收藏印刷型檔案的同時,應針對地區特點,從市場上采購或者從網絡上下載一些使用價值高、并獲得使用權的電子轉化軟件,由專門人員進行系統分類轉化,同時大力推行電子檔案新增活動,以增加檔案信息資源量。

二、實行現代化、多樣化的檔案管理和服務

為了促進檔案信息交流與利用,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檔案管理要實行現代化、多樣化的管理與服務,即管理和服務的計算機化、網絡化。

(1)實行聯網和網上信息處理。檔案管理要抓住通過檔案信息服務網絡和檔案信息資源的數字化處理,初步實現省內檔案查詢以及檔案之間的地區資源共享,最終實現聯網處理,能夠異地查詢。

(2)建立關鍵詞、姓名等二次檔案數據庫。檔案管理多年積累的非電子檔案文獻資源,只有通過數字化處理,以數據形式在網上查詢,才能得到充分廣泛的應用。所以,檔案管理應加快關鍵詞等二次檔案文獻數據庫的建設,讓使用者能夠全面了解和充分利用檔案資源。

(3)大力建設專題與特色檔案數據庫。由于檔案管理工作涉及的文獻數量龐大,任何一個單位都無力也不必將所有檔案文獻都數字化。同時,為了減少網上信息的重復和避免相互撞車,與其他檔案管理單位相同的文獻就不必加工上網,以防止信息過載,帶來不便。

(4)工作流程計算機化。為了給使用者提供廣泛、快捷、精確的高效優質服務,檔案管理部門對編目、流通、采訪、參考咨詢等日常業務工作要全部實行計算機化,以創造良好的內部與外部聯機服務環境。例如,利用信息網絡實行聯合、集中、統一編目,可以提高編目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避免重復勞動,共享編目成果。查詢實行計算機網絡化和利用光盤后,使用者只需要十幾秒鐘就可以閱讀檔案原文,需要時還可以打印,大大節省查閱時間。

(5)服務方式多樣化。檔案管理部門要以計算機為依托,結合傳統服務手段,開展多樣化服務,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一是開展定題跟蹤服務。針對熱門檔案借取需求,分課題、專業提供定題跟蹤服務。二是主動參與科研項目,利用檔案優勢,多提供綜述、述評、研究報告等深層次的三次文獻。三是提供復印、復制、錄音、錄像、光盤服務,為使用者在機上檢索書目、篇名、文摘、全文、機讀目錄等提供聯機檢索服務,并提供電傳互借、電子郵件等現代化的信息服務。四是用戶掌握網絡技術。檔案管理可以電子閱覽室為基地,對用戶分級進行計算機網絡技術培訓。做好這一項培訓工作,能增強用戶運用計算機網絡獲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基于以上幾方面考慮,筆者認為,如今,在當代信息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原有傳統檔案資源不足以滿足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新的網絡檔案資源也難以完全取代實體檔案,二者的資源調配和有機整合主要集中在檔案信息資源體系的建設,及檔案管理信息環境建設的優化過程中多種信息管理和服務的提供。

參考文獻:

[1]海,孟祥喜.1997―2007年國內檔案信息化建設研究綜述[J].檔案學通訊,2008(05).

篇2

電子商務合同同傳統合同一樣,需要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要件才能夠產生法律效力,即要符合法律規定的主體要件、意思表示要件、內容要件。但是由于電子合同是通過電子手段訂立和履行的,因此電子合同還應當符合一定的形式要件才能生效。筆者本文主要分析電子商務合同生效的形式和內容要件。

一、電子商務合同生效的形式要件

傳統合同中合同的內容一般會以書面的形式表現出來。電子商務合同由于其具有的特殊外觀表現形式和儲存方式,即電子表現形式,成為電子商務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一般形式要件。電子合同是否符合傳統書面合同的形式要求,是否具有傳統書面合同下紙質文件所應具有的證據功能和文書功能等,是在電子商務活動中訂立電子商務合同必須面對的最基本的問題和首要問題。在電子商務合同中,合同的信息和內容是以電子信息呈現出來的,雖然電子信息所顯示的內容是明確具體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數據電文只能被保存在計算機系統或者其他的磁性介質中。如果我們嚴格的按照書面形式所要求的紙質化的要求,很明顯數據電文并不能夠直接的被歸入到書面形式當中。在世界的電子商務立法進程中主要有兩種方法來解決電子商事交易中電子商務合同的數據電文的書面形式問題:

1.擴大解釋法。即立法機構在立法之時將傳統合同書面形式的外延進行擴大解釋,將數據電文也視為特殊的書面形式,從而將其直接納入到書面形式的范疇之中。①擴大解釋法常見于早期的電子商務立法之中。比如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在第13條規定:為公約之目的,電報和電傳亦為書面形式。我國《合同法》在第11條也是通過擴大解釋書面形式的外延,從而將數據電文歸入書面形式中。擴大解釋法這種通過列舉方法簡單的將新出現的合同形都列入書面形式之中,雖然可以暫時的使電子商務合同的法律地位得到承認,但它明顯的忽視了這種新形式與傳統的書面形式有著明顯的區別,從而使得書面形式的內涵一直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也給證據法的運用帶來了困惑。比如,如果將電子商務合同作為書面合同進行解釋,那么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書面合同應屬于書證的范疇,但書證存在物理上的原件與復印件之分,而在電子合同中合同內容是以電子信息展現的,而電子信息不存在原件與復印件之分。所以單純依靠擴大解釋法并不能夠很好的順應電子商務法發展的潮流。

2.功能等同法。即通過分析傳統合同書面形式所要求的目的和具有的功能和用途,從中抽象出書面形式的一般性功能標準,然后法律要求交易當事人簽訂的電子合同也必須具備這些功能和用途,而一旦數據電文方式下的電子合同具備了這些標準,法律就必須承認這種電子合同具備了書面形式的要求并且要給予其和傳統合同同等程度的法律保護。②該原則最早出現于聯合國《電子商務示范法》中。該法在第6條對電子合同的書面形式作了明確的規定:如果法律要求某項信息或合同的相關內容只有使用書面形式才能受到法律保護時,則假如某項數據電文中所包含的電子信息和內容可以從磁性介質中調出以備查用,就視為滿足了書面形式的要求。在與電子商務合同形式緊密相關的電子簽名制度上,我國的《合同法》由于忽略了對數據電文與傳統合同的書面形式進行功能性對比,因此并沒有規定類似于功能等同的相關條款。相反,我國《合同法》通過建議當事人雙方事后采用簽訂“確認書”的方法來避開電子簽名,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合同的書面形式可能會有補救意義,然而在大多數時候卻并不具有可行性。原因在于當事人之所以以采取數據電文的方式來訂立合同就是因它具有交易便捷的優勢。而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明顯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而是通過建議當事人簽訂“確認書”的方式回避這一問題,這是我國合同法立法上的考慮不周之處。何況即便當事人簽訂了確認書對電子商務合同的內容與效力進行了確認或認可,但是如果該確認書本身仍然是以互聯網為依托采用數據電文的方式完成的非紙質數字化的合同,那么又該如何來認定確認書的效力呢?對此,我國合同法并未規定。

我國《電子簽名法》對《合同法》的此項立法缺陷做了糾正。在電子商務合同的形式問題上,《電子簽名法》緊隨電子商務立法的世界潮流放棄了“擴大解釋法”而采納了“功能等同法”。在電子合同也應具備的書面形式要求上,根據《電子簽名法》第4條規定,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查備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電子簽名法》這些規定的表明了我國電子商務立法的重大進步。

二、電子商務合同的內容要求

“傳統合同只有在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時才能有效”③。這種要求在電子商務合同中依舊適用。所謂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是指合同的目和內容都必須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禁止性規定,也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我國《合同法》在第52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情形,在電子商務合同中,如果交易當事人違反了本條規定,則電子商務合同自始無效、絕對無效。另外我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了合同可撤銷的情形,在電子商務合同中如果違反了本條規定的,在合同被撤銷之前,合同有效;但當合同被撤銷后,合同就自始無效。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我國《電子簽名法》通過限定電子簽名使用范圍的方式,對一些具有特殊內容或性質的行為或服務排除在了電子商務合同的調整范圍之外。《電子簽名法》第3條規定了電子簽名不適用于下列文書:(一)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的;(二)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的;(三)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供電等公用事業服務的;(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電子簽名法》的這些規定突出的表明了電子商務合同規范的是財產交易關系而不規范身份關系,僅規范私人財產關系,而不規范公共服務關系。

結語

科技的大發展推動了網絡的普及,隨之帶來了電子商務活動的蓬勃興起。電子合同在這種背景下如雨后春筍般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由于電子商務合同摻入了許多的技術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合同理論。我們應當應對機遇與挑戰,促進民商事法律理論尤其是合同法理論的創新。本文便是基于此種考慮,對電子合同的生效的形式要件和內容要件等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我國電子商務合同理論有所裨益。(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法學院)

注解:

①劉品新:《網絡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頁。

篇3

關鍵詞:電子 要約 法律問題 分析

電子合同是電子交易的法律形式,傳統的法律,有的適用于電子合同,有的不適用于電子合同,要約在合同的成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筆者將在本文探討電子要約存在的若干法律問題,希望能為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電子要約的形式合法性問題分析

合同擁有自由原則,這是各國合同法中明文規定的,因此,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均未作出與要約形式相關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如果電子內容所表達的意思能夠滿足要約成立的條件,那么電子合同就是有效的。為了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有的國家和地區已經為電子要約專門立法,為電子要約形式的合法性提供了保證,比如說,加拿大的法律規定:不管是要約還是承諾,都可以用電子郵件的方式做出;聯合國的《電子商業示范法》也作出了規定,指出:如果當事人沒有其他的協議,合同的要約和承諾都可以用電子手段進行表示,用電子意思表示的合同有其自身的可執行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國現行的《合同法》還未明確規定要約的形式,筆者認為,針對這個問題,我國可以借鑒加拿大的《統一電子商務法》,制定明確電子要約的形式的法律法規,讓電子要約的形式具有合法性。

二、電子要約的撤回問題分析

在電子要約生效以前,要約人使電子要約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就叫做電子要約撤回。但是各國對電子要約的撤回條件有著不同的規定,英美法系國家在電子要約撤回問題上采用“投郵主義”的方法,意思是,電子要約如果投郵出去了,就不能撤回;大陸法系國家在電子要約撤回問題上采用“到達主義”的解決方法,也就是說,要約人可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撤回要約通知,即電子要約在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我國的《合同法》規定:要約是可以撤回的,但是要約人應該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撤回。

目前,在電子要約的撤回問題上,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電子要約雖然不容易撤回,但是在網絡服務器發生故障或者網絡比較繁忙的時候,還是存在撤回電子要約的可能性的;第二種觀點認為在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過程中,要約撤回很難實現,因此,研究要約撤回問題并沒有實際的意義。將上述兩種觀點進行對比,筆者認為,第一種觀點具有較強的說服力,電子商務合同是一種新的締約方式,如果從維護法律法規體系的統一性和尊重合同的原則出發,立法上應該將電子要約的撤回確定;除此之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網絡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所以說,電子要約還是有被撤回的可能的。

三、電子要約的撤銷問題分析

電子要約的撤銷原理同電子要約的撤回原理相同,因此,完全有出現撤銷電子要約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立法應該從公平的角度出發,保留電子商務合同要約人的撤銷權,也就是說,各國的法律法規應該賦予電子要約人發出撤銷要約的權利。

四、電子要約與電子要約邀請的區別問題分析

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就是要約的意思,電子要約的內容應該具體、明確,要約人受要約內容的約束,而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如果采用傳統的合同訂立形式,這兩種概念是很容易區分的,但是在簽訂電子商務合同時,區分這兩種概念就有了一定的難度,這兩個概念直接關系著電子商務合同的成立問題,所以,將這兩種概念區分開具有一定的法律意義。在新的經濟背景下,出現了很多互聯網交易,但是在這些交易中,普遍存在要約和要約邀請問題。目前,懸賞廣告和商業廣告是網絡廣告的兩大類型,人們以廣告的形式聲明,對完成廣告要求的人給予一定的報酬就是懸賞廣告,各國法律對懸賞廣告的規定還算一致,普遍認為這種意思表示可以構成要約。但是各國對商業廣告的看法就不一致了,一般情況下,大陸系國家會認為商業廣告在原則上不是一種要約行為,它只能算是要約邀請中的一種;英美法系國家也認為商業廣告在原則上不能構成要約,但是,如果商業廣告的內容足夠具體、明確,并且不是向特定人發出的,那么這種商業廣告也算是要約中的一種。具體來說,這種例外情況主要包括:一、廣告中沒有另作承諾的意思,只是說明了規定行為,這樣的廣告屬于要約廣告;二、當廣告上表明“要約”的意思的時候,刊登廣告的人就應該受到廣告內容的約束。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電子商務情況確定網絡廣告是否具備構成要約的條件。如果網絡廣告的者只是為人們提供商品的名稱、價格和數量,卻沒有指出希望他人購買的意圖,那么這種情況可以視為要約邀請,反之,如果網絡廣告的者向特定人群發出了購買某種商品的意思,則可以視之為要約。

為了推動我國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我國應該對電子要約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關注,并在現有的法律基礎之上制定適合電子商務事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中明確電子要約撤回與撤銷的條件,保證電子承諾撤回的合法性,只有這樣,才能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篇4

【關鍵詞】電子商務;自治規則;法律規則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電子商務在中國蓬勃發展,并已一躍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學界和實務界對電子商務的定義并無一致的觀點。其中,世界貿易組織(WTO)認為電子商務是指以電子方式進行的商品和服務之生產、分配、市場營銷、銷售或交付。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認為電子商務是指商業交易,它包括組織與個人在基于文本、聲音、可視化圖像等在內的數字化數據傳輸與處理方面的商業活動。從這些影響力較大的國際經濟組織對電子商務的定義可以看出,電子商務相較于一般民商事交易有如下特點:

1.電子商務具有虛擬性,體現為數字化交易;

2.具有跨時空性,不同地域、時區的交易方匯集于互聯網;

3.具有便捷性,完成交易的速度比較快;

4.具有風險隱蔽性,電子商務為非面對面交易,虛擬的網絡空間加劇了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帶來了更大的交易風險。

在此背景下,由于根植于一般民商事交易的土壤之中,傳統民商法對于解決新興電子商務交易糾紛、維護電子商務秩序已力不從心。而且,法社會學的研究成果表明,雖然法律規則能夠有效形成、調整和維護聯合體秩序,但是在私法領域中,宗教、道德、倫理習俗、行業慣例等非法律規則對聯合體良好秩序的形成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涵射在電子商務領域中,電商平臺確立的自治規則,即通過一系列專業“法律活動”(指經過專業法律人才的起草、審核)而產生的非法律規則對于維護電子商務平臺的交易秩序正日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本文主要通過對電子商務平臺自治規則需求的比較分析,希冀為電子商務秩序之規范提供一種新的路徑。

一、電商領域法律規則和自治規則的發展現狀分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面對規模日益擴大的電子商務市場,我國也制定了一些法律規則進行規范。宏觀層面,我國關于電子商務的立法處于初建的階段,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律法規等四個層次。其中對于電子商務的專門立法更是寥寥無幾。在法律層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為現行《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被普遍認為是我國第一部電子商務法的《電子簽名法》。現行《合同法》為合同法領域提綱挈領的法律文件,吸收了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的內容,是為適應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的產物。其充分體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保障當事人享有充分的合同自由,但主要規范的對象為一般的民事交易行為。

反觀“淘寶”自治規則等非法律規則。隨著電子商務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大電子商務平臺也更加注重對于交易秩序的維護,紛紛確立了自治規則。其中,“淘寶”自治規則最具代表性。如前所述,“淘寶”自治規則主要分為五大類,分別為規則、規范、標準、公告以及實施細則。其中規則主要包括《淘寶規則》和《天貓規則》兩部分,它們支撐起了整個“淘寶”自治規則的體系。《淘寶規則》分為總則與附則,其中總則分為六章,涵蓋了對各類電子商務專有名詞的定義、買賣雙方的注冊經營的條件、流程與限制、買賣雙方的評價系統(信譽機制)、賣家經營過程中的義務與管理措施、對一般違規行為和嚴重違規行為的區別規定、不同的處理措施及其執行以及對專營項目的規定。在《淘寶規則》和《天貓規則》的實施過程中,各類規范、公告、標準、實施細則與之相輔相成,相互補充,比如說《淘寶禁售商品管理規范》,《虛假交易專項整治公告》等。目前共有規則五部,規范十六部,標準兩部,公告六條以及九部實施細則。這些不同種類的規范使得整個“淘寶”自治規則形成了一個緊密的體系,相對于法律規則而言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二、電商領域法律規則和自治規則需求之比較分析

從時滯性方面分析比較電子商務市場對以《合同法》為代表的法律規則與“淘寶”自治規則等的需求。一方面,現行《合同法》產生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期,距今已10多年。在合同法的立法指導中明確包含了合同法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或前瞻性等思想,也為三角債等轉軌時期的特殊問題制定了相應的對策。

但是,創制出一部能夠完美解決所有糾紛的法律只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美好愿景。而且從維護法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的角度出發,法律一經公布和生效應當在一定程度內保持不變,不能隨意變動。因此,面對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合同法》等法律規則的時滯性必將日益凸顯。

另一方面,“淘寶”自治規則根植于電子商務市場的土壤中,具有天生的自然優勢。“淘寶”等平臺通過在網上各類公告不斷更新、調整、歸類、總結其自治規則,輔之以大量的實施細則,更加契合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情況、新需求。

反觀“淘寶”自治規則。從一些具體的條文可以看出,它更注重于追求效率,符合商法基本原則中的效率優先原則,側重于保護盈利、保護交易簡便、保護交易迅捷、尊重商業規則。比如說,《淘寶超時說明》規定自買家拍下商品之時起三天內,買家未付款的,交易關閉。自賣家操作“發貨”之時起,買家未在以下時限內確認收貨且未申請退款的,默認買家已收到貨且貨物質量符合交易雙方的約定,交易成功:

(一)快遞、EMS及不需要物流的商品十天內;

(二)平郵商品三十天內。

這些超時規定縮短了交易中止、結束、完成的時間,避免交易一直處于不確定之中,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另外,《淘寶規則》第三十七條規定了違規處理的措施,包括信息屏蔽、限制發貨、商品,關閉店鋪、公共警示等。這些處罰措施簡便易行,更加具有時效性。所以,“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的自生、自治規則對于電子商務市場交易主體更具有吸引力。

三、總結

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況下,有效的、低成本的非法律替代措施將降低對法律的需求。當前,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需要一種有效的規則來維護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推動其順利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合同法》等法律規則雖然有國家的強制力作為后盾,但是從時滯性、價值追求、救濟成本、救濟效果等方面綜合考量,其并不完全符合電子商務市場對規則的要求。而“淘寶”自治規則等非法律規則根植于電子商務的土壤之中,通過平臺與交易主體之間的契約安排從而發生效力。從根本上而言,“淘寶”等第三方平臺為了擴大平臺的規模,增加平臺上的交易量,吸引交易主體的進入,有強大的動力去維護平臺上的交易秩序,注重交易安全和效率,順應電子商務市場更新、發展較快的特點不斷完善自治規則,并通過內部的網上糾紛非訴訟調解機制、信用評價機制等為交易主體提供一條全新的高效的低成本的交易糾紛解決途徑,并以此來彌補買賣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因此,相對于《合同法》等法律規則,電子商務市場對于“淘寶”自治規則等非法律規則有著更大的現實需求,為維護電子商務領域的秩序提供了一條全新的路徑選擇。

參考文獻

篇5

旅游電子商務指電子商務在旅游業中的應用,是在各種旅游集團的營銷網絡特別是國際互聯網支持下的電子化商務活動。一般而言,旅游電子商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以網絡為載體進行旅游企業的信息收集和信息;以網絡為載體進行旅游產品的介紹和推廣;以網絡為載體完成旅游合同的締結;以網絡為載體輔助旅游合同的履行。和傳統的旅游業務形式比較,旅游電子商務具有信息豐富、形式靈活、交易便捷、節約成本等特點和優勝特征:

(1)旅游電子商務有利于旅行社廣泛、快捷收集和信息,并降低信息收集和成本。利用網絡資源,旅行社可以快速收集旅游資源、旅游市場、旅游者的有關信息,并可以快速收集旅游合作伙伴,進行交流合作。在交易進程中,收集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信息,完成旅游采購。就信息而言,旅游電子商務具有以下優勢:①有利于整合、加工信息,實現旅游信息的系統形、生動性、直觀性;②網絡信息可以快速更新,且更新成本較低;③網絡信息可以被重復使用,降低了旅行社的信息成本;④網絡信息可以被廣泛的人群直接通過點擊免費獲得。因此,旅游電子商務除方便旅行社快速便捷地收集和信息外,也方便消費者全面、便利地得到信息,且雙方的信息成本都大大降低。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在此情形下,旅行社因為節省信息成本而愿意在其他方面讓渡利益,消費者因為節省信息成本而可能在其他方面多支付成本,事實上有利于間接促成交易。

(2)旅游電子商務利于旅游產品的介紹和推廣。借助網絡資源,旅行社可以將旅游產品生動、形象地展現在消費群體面前,并可以包括較之于書面資料與口頭介紹更為豐富的信息,實現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結合。以旅游線路的推廣為例,可以就同一景點設計多種方案,并將線路設計、景點圖像、導游人員、食宿安排等具體內容進行展示,同時將與旅游線路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進行鏈接。在特殊情形下,旅行社可以根據旅游者特點和需求定制旅游產品,建議個性化旅游線路,并在網絡快速生成。

(3)旅游電子商務有利于精簡交易環節,節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傳統交易模式以人(旅行社工作人員)———信息———人(消費者)為主,其間伴隨有多次較長時間的售前服務、合同磋商,旅行社會因此付出較大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也會增加消費者在時間和精力上的消耗。而電子商務條件下的交易模式簡化為信息———人(消費者),旅行社提供的旅游合同一般具有定型化、標準化的特點,有多種方案供消費者選擇,簡化了繁復的要約承諾程序,消費者可以借助網絡對旅游產品進行充分認識及成熟考慮后,最終決定是否進行交易,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節省交易成本。此外,由于旅游產品一旦在網絡推出,基本具有一勞永逸的特點,即使需要更新,也方便快捷,并能夠及時被消費者認知。

(4)旅游電子商務有助于輔助交易完成。旅游合同締結后,許多交易環節可以借助網絡完成,比如費用支付和結算、合同變更、對合同履行有關事宜的磋商等。前述交易事項的在線辦理,較之于傳統手段,具有明顯的快捷、低成本優勢,但其作用的充分發揮,尚依賴于網絡技術的發達、管理制度的完善、市場信用機制的建立。

2旅游電子商務對旅行社的影響

(1)改變旅行社的營銷模式。旅游電子商務將會對旅行社傳統營銷模式產生巨大沖擊,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對廣告模式的改變。傳統廣告模式主要借助于報紙、雜志、人員推銷等方式進行,不僅投入的成本高,其推廣面也比較有限。而旅游電子商務則可以借助因特網這樣全球性的網絡進行旅游產品的宣傳和營銷,成本低、覆蓋面廣。特別是隨著個性化時代的到來,旅行社可以依托網絡設計個性化旅游產品,有效實現產品推廣目的。基于旅游電子商務的比較優勢,旅行社傳統的廣告和人員推銷方式將逐漸被網絡推銷方式取代。其二,對產品交易模式的改變。旅游電子商務使合同的締結在標準化、定型化合同基礎上展開,簡化要約、承諾過程,有利于實現交易無紙化和交易快捷化。在這種新的交易模式下,旅行社為消費者提供多種可選擇方案,并就每一方案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設定,包括價格、線路、服務人員、食宿標準、違約責任等,從法律角度講,構成要約而非要約邀請,旅游者據此可以了解合同的全部信息并判斷是否作出承諾即可。

(2)改變旅行社的服務模式。旅游電子商務首先導致旅行社的咨詢服務模式發生深刻變化。電話咨詢、人員咨詢等旅行社傳統的咨詢服務功能將隨著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而逐漸被弱化。人們可以利用網絡更直接、更及時地查找旅游線路、旅游目的地概況、旅游飯店、旅游交通等旅游信息,甚至還可以獲取景點圖片、歷史文化背景資料等信息。作為傳統旅行社主要功能之一的咨詢服務功能將從直接由人員提供信息轉變為由網絡間接提供信息。其次,售后服務模式也會發生重大改變。旅游電子商務有利于增強與客戶的雙向交流,在傳統的座談溝通、電話交流、信函往來等方式上增加網絡交流方式,客戶可以及時地將建議、意見、問題進行反映,旅行社也可以作出快速回應。這既有利于問題的及時解決和矛盾的有效消解,也降低了售后服務成本。

(3)改變旅行社的競爭模式和發展模式。旅游電子商務使競爭場所從辦公室、報紙電視等媒介擴展至網絡,特別是旅游者可以快速將對服務質量的評價反映至網絡,網絡實際上成為間接反映整個服務過程的一面鏡子。雖然,對于產品的推廣,產品設計本身的完美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至關重要,但其需要借助網絡形式進行表現而產生吸引力。因此,網絡成為了旅行社表達競爭力的重要場所。在此背景下,旅行社的發展重心必然會發生傾斜。基于網絡載體在旅游電子商務中的重要性,人力資源競爭的重點也有所變化,傳統的業務推廣人員及推廣技能需要重新界定,創新的設計理念與思維、網絡技術、網絡開發及網絡管理人員在人力資源競爭中舉足輕重。旅游電子商務同時為市場競爭注入了新的內容和思路,旅行社可以利用電子商務在競爭中另辟蹊徑。比如,通過設計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或是特色旅游產品來爭取市場。在歐美,一些大型網站提供的旅游產品可以達到三、四萬種之多,充分滿足了旅游者的多樣化需求和比較選擇愿望,這是傳統旅游業務所難以實現的。一些在資本、場所、人員方面實力較弱的小型旅行社,可以通過市場細分及提供特色服務來吸引特殊消費群體,旅游電子商務有助于為這種理念提供低成本的演示平臺并推動其實現。但是,旅游電子商務在強調網絡的同時,并非意味著旅行社可以偏廢對旅行社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的重視。實際上,旅游電子商務對旅行社服務質量、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網絡在整個交易過程中的廣泛使用,方案的合理性、信息的真實性將置于更廣泛的視野下受到更高標準的檢驗;售后評價模式借助網絡實現了快速反饋、自由表達,旅行社的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將受到更為嚴格和更有影響力的監督和評判。因此,旅游電子商務既為旅行社提供了低成本的交易途徑,也對旅行社服務質量、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4)改變旅行社的盈利水平。一方面,旅行社的收集信息成本與成本降低,產品推廣成本降低,合同締結、售后服務等交易成本降低;另一方面,旅游者也節省了獲取信息、締結合同的成本,必然間接地體現為整個交易成本的降低。如果不涉及到因為競爭導致的價格降低因素,旅游電子商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旅行社盈利水平。此外,旅游電子商務利于旅行社實現旅游產品直接銷售,原有旅游產品中介機構的銷售業務將被減少直至被取消,旅行社不需要再讓渡利潤,盈利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3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增強旅行社競爭力的應對策略

在國外,旅游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的第一行業,網絡已經成為旅游者最主要的信息來源渠道和旅游交易場所。在我國,近年來,以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旅游業的復蘇為契機,旅游電子商務已經取得長足發展并成為旅游市場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起步較晚,及網絡技術水平、政策立法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在旅行社業務中運用并不充分,市場份額較低,制度還不完善。為了提升旅行社的經營水平和盈利能力,應對日趨激烈的旅游國際競爭,需要從宏觀上完善制度建設,促進旅游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在微觀上,旅行社應當先知先行,充分注重及廣泛運用旅游電子商務,變革經營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1)建立、完善旅游電子商務方面的政策、立法及配套規則。旅游電子商務乃至于電子商務在我國尚屬新生事物,除一些部門的政策性規定外,并沒有系統的、層級較高的立法對此進行規制,這必將阻礙其在我國的規范發展。因此,有必要對旅游電子商務予以具體法律規制,立法模式可以選擇在旅游立法、或電子商務立法、或信息產業立法中加以制定,具體內容應當包括市場條件保障、市場行為引導、市場行為促進、市場行為矯正等方面的內容,立足于為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法律規范、法律促進等方面的制度措施。同時,針對旅游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要求,借鑒國外發展成果,就發展初期的市場準入、價格機制、產業促進、科技創新等具體制度建立配套措施,以推進旅游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快速、健康、規范發展。

(2)旅行社應與時俱進,變革經營管理理念與服務理念。旅游電子商務具有高技術性的特征,在發展初期將會產生較大的資本投入,旅行社應當摒棄“旅游電子商務=建立一個網站”的錯誤認識,加大資金投入,重視技術開發、人才培養,處理好短期投入和長期效益的辯證關系。在管理上,需要改變管理重點、豐富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益,盡快實現與國際旅游電子商務的接軌,成為網絡信息時代的受益者。

在服務理念上,樹立“以服務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追求營利的同時,應當高度關注旅游者的切身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具體應當做到:

(1)服務理念從“以交易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樹立“一切為客人服務”的服務宗旨和理念,以優質服務提高自身競爭力。正如世界旅游理事會(WTTC)指出的“未來的旅游應向增強與客戶的雙向交流、改善信息服務、通過個性化服務增加附加值的方向發展。旅游電子商務技術將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作用。”

(2)樹立市場誠信理念,建設市場信用,在追求經營利益的同時,注重交易公平和交易安全。

(3)推動旅游電子商務與傳統經營手段的合作互補、協調發展。旅游電子商務是對傳統經營的補充與升華,而非對其否定與代替。在旅行社業務發展中,既要充分運用旅游電子商務,又要對傳統經營手段科學揚棄,二者兼顧、統籌發展。

(4)加強人才培養。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成熟程度,是關乎我國旅行社競爭力強弱的重大問題。目前,我國旅游電子商務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要推動其快速發展,除國家扶持、企業認識提高外,人才培養是一個基礎問題和關鍵問題。人才培養應當兼顧管理人才與技術人才,人才能力結構應當兼顧信息技術與旅游專業知識,同時應當處理好人才質量與數量的關系。在發展初期,特別應當注意激勵機制的建立。

篇6

電子商務的概念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電子信息行業發展提出的,最初只是將電子商務停留在交易的環節,但經過發展使這一商務模式囊括了整個商業活動。這一商務模式需要以計算機以及互聯網作為基本媒介,通過電子信息技術來完成合法商業活動的所有環節。這樣的商務模式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采購與銷售這樣的傳統商務環節利用電子技術以及互聯網來完成,使商務流通的范圍變得更加廣闊,不再受到地域性差別的限制。電子商務進行的基礎需要一個公共性的商務平臺,這種以互聯網作為平臺的商務模式,使商業活動變得更加集中,相當于在網絡上建立起一個集市,這樣一來將商務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變得更加簡便,縮減了相關的成本開支,節約了時間,使商務流通更加高效,極大拓展了企業利潤空間。不僅如此,在這種模式下進行商業活動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企業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緊密,能夠更好地進行溝通與交流[2]。

2兩種商務模式的比較

盡管在某種程度上兩種商務模式從商務流通環節上并沒有很大區別,但在相關環節所進行的方式上卻有了根本的不同,在電子商務模式下,所有環節變得更加方便,節約更多的時間,極大程度的使得商務活動變得更加精簡、高效。

2.1貿易實務比較

在這個方面的比較主要針對于交易進行之前的環節,其中有貿易準備,還有貿易磋商,不僅如此還有簽訂以及執行合同,除此之外也包含支付環節。(1)貿易準備:在這一環節主要是圍繞商業信息而展開的,經過對信息的以及查詢,還有匹配的環節,使交易雙方做到最基本的了解。在傳統模式下,這些環節是在古老的方式下進行的,具體來講,一般是查詢紙質的資料以及檔案來進行了解的,但是在電子商務中,這一環節變得更加簡潔與高效,只需要通過官方網站就能夠將需要的材料盡收眼底,極大的精簡了這一環節的勞動量;(2)貿易磋商:這一過程是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這時對產品以及企業背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可以進行接下來的磋商與洽談。在傳統模式下,貿易磋商的環節基本是通過語言與數據資料的形式進行,通過電話或者傳真的方式來達到溝通與交流的目的。在電子商務中,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就能夠完成交流與磋商,通過互聯網進行相關的資料傳輸,在這種情況下,貿易雙方溝通的密度以及交流的信息量都大大增加,使得磋商變得更加有效果;(3)簽訂以及執行合同:在傳統方式下,交易雙方需要在天各一方的情況下,不遠萬里的聚集到一起,才能夠完成與合同相關的事宜,使合同能夠生效。在電子商務模式下,這一過程能夠通過互聯網來完成,同樣受到法律的保護。不僅如此,電子合同還能夠直接避免紙質合同因損毀而造成的影響;(4)支付環節:在原有模式中,這一環節都是以實物票據作為資金結算的基本工具,結算方式也是以信用證為主,托收以及匯付為輔的方式進行資金計算。電子商務則是將這一過程轉移動網絡上,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以電子化的方式完成資金結算[3]。

2.2優缺點比較

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將供需雙方連接在一起,省去了商品流通環節所造成的成本疊加,將雙方的運營成本都極大縮減。不僅如此,用戶的選擇空間也更大,只需要通過互聯網就能夠在多家店面進行商品選購。除此之外,整個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為供需雙方都都節約了成本投入,在這一模式集成化運作中,對資源進行了最大化利用,避免了資源閑置與浪費。

3結語

篇7

【關鍵詞】商務英語專業;翻譯課程改革;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0

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增加,傳統教育過于強調理論知識傳授卻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造成學校的培養目標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嚴重錯位。高職教育在這方面問題尤其突出。近些年來,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從理論到實踐層面都著手改革,很多工科專業已經探索出有效的對接崗位的課程體系,但很多基礎類課程還面臨著向工學結合型課程體系轉型的困境,英語專業就是其中典型。本文通過嘗試典型工作情境下的翻譯課程改革,以探索基礎課程比重較大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有效模式。

翻譯是商務英語專業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在高年級開設。該課程與英語語法、英語精讀、現代漢語、中英文寫作等課程相輔相成,并且要求學習者熟悉影響原語與目標語兩種語言的文化因素,在語言訓練中滲透中西方文化與思維方式的異同。本課程的重點是訓練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尤其是翻譯理論與技巧在國際商務實踐中的運用。本文從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內容設計、能力訓練項目設計、課程進度以及考核方案六個方面具體展示典型工作情境下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改革狀況。

一、專業定位與課程定位

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分析:商務英語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和較強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同時具有較寬泛的國際商務基礎知識,能夠用英語進行口頭與書面溝通,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與崗位適應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夠在外語培訓機構、涉外酒店、外貿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員、商務助理、前臺接待等涉外崗位上工作。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分為兩種:一般涉外企事業單位辦公室文員和外貿企業商務文員。

翻譯課程針對崗位分析:

1.一般涉外企事業單位辦公室文員工作流程:接待工作--收發函電--上下溝通--完成會務安排會議記錄、紀要、工作報告--文書檔案歸檔和管理--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等辦公設備使用。

一般涉外企事業單位商務文員與翻譯相關的工作:商務信函翻譯、商務文本翻譯、產品說明翻譯、企業宣傳資料翻譯。

2、外貿企業商務文員工作流程:熟悉產品與市場--選擇客戶--發盤、還盤、接受、簽約--單證、收發貨物、保險--爭議與索賠

外貿企業商務文員與翻譯相關的工作:進出口準備、磋商簽約、進出口履約、進出口善后工作流程的一般了解與翻譯。

二、課程目標設計

該課程對比英漢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和文化差異,通過講授英漢互譯的一些基本知識、常用方法與技巧,讓學生掌握英漢互譯的一些基本規律,培養學生的筆頭翻譯能力。通過大量的長句結構的分析和翻譯,讓學生掌握復雜句式的處理技巧,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本課程主要包括增詞法、減詞法、詞類轉換法、順序調整法、肯定否定轉換法、長句處理法等。

知識目標:學生了解翻譯的基本技巧以及商務文員的工作流程,理解商務英語一般專業術語的概念,記住這些術語的中英文表達形式。

能力目標:學生能根據不同的商務英語文本特點,選擇相應的翻譯基本技巧,進行準確的中英文互譯。具備涉外商務場合人際溝通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語言表達能力。

素質目標:細心精確,實事求是。熟悉中西方文化差異,能夠進行跨文化溝通。善于團隊合作,統籌協調。

三、課程內容設計:

序號

模塊(或子模塊)名稱

學時

1

課程導論

2

2

模塊一:商務信函翻譯

4

3

模塊二:商務文本翻譯

4

4

模塊三:產品說明翻譯

4

5

模塊四:企業宣傳資料翻譯

4

5

模塊五:國際貿易流程文本翻譯

20

6

要點回顧

2

合 計

40

四、能力訓練項目設計

編號

能力訓練項目名稱

子項目編號、名稱

能力目標

知識目標

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

可展示的結果

1

商務信函翻譯

1.1 信函交往原則

掌握中英文商務信函格式

商務信函中英文用語

分組完成

從實例中歸納

口頭表達7C原則

1.2 信函翻譯技巧

以委婉措辭、真誠態度解決棘手問題

商務術語對譯

分組討論

體會翻譯不同信函的應對策略

口頭報告

2

商務文本翻譯

2.1傳真、備忘錄

使用傳真機;掌握備忘錄準確格式

備忘錄常用詞對譯

用傳真機發備忘錄翻譯作業

動手操作的結果

2.2電子郵件、會議紀要

使用電子郵件;客觀、規范翻譯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常用詞對譯

使用電子郵件發會議紀要

動手操作的結果

3

產品說明書翻譯

3.1增減法、正反譯法

電子產品說明書

真實準確傳達信息的職業責任感

產品說明書中英文常用句法

分組完成

電子產品說明書現場翻譯,準確度與速度評比

書面翻譯成果

3.2增減法、正反譯法

日用品說明書

真實準確傳達信息的職業責任感

產品說明書中英文常用句法

分組完成

日用品說明書現場翻譯,準確度與速度評比

書面翻譯成果

4

企業宣傳資料翻譯

4.1結構調整法

強生公司企業文化

跨文化溝通能力;推介能力

英漢語言句法差異

分組完成

企業宣傳資料搜索,組間交換翻譯

書面翻譯成果

4.2分句法

聯合利華公司

跨文化溝通能力;推介能力

英漢語言句法差異

分組完成

企業宣傳資料搜索,組間交換翻譯

書面翻譯成果

5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1

商品與市場

具有品牌意識和主動尋找市場機會的營銷能力

商品與市場相關術語

抽查7名學生商品與市場相關材料背景資料,讓他們指定同學現場翻譯

口頭展示書面翻譯成果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2客戶

把握客戶心理,具備開發客戶群體的溝通能力

與客戶開發相關用語

抽查7名學生客戶相關材料背景資料,讓他們指定同學現場翻譯

口頭展示書面翻譯成果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3商務談判

洞察談判雙方心理,提高預見力和應變力的能力

談判用語

查找資料

情景模擬

小組活動現場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4發盤與還盤

規避風險能力;利益爭取與讓步的把握能力

發盤與還盤相關用語

查找資料

情景模擬

小組活動現場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5價格條件

價格術語應用能力

13個主要價格術語縮寫及英漢對譯

抽查7名學生價格相關材料背景資料,讓他們指定同學現場翻譯

口頭展示書面翻譯成果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6合同

合同的構成及翻譯

合同中商務術語及合同法規基本認識;合同文本句法特點

分組完成

預習合同文本,在教師指導下嘗試講解、翻譯合同

小組活動現場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7單證

單證的正確使用

單證種類基本認識與單證英漢互譯

分組完成

預習單證文本,在教師指導下嘗試講解、翻譯

小組活動現場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8報關

掌握報關程序

報關常用術語對譯

分組完成

預習報關文本,在教師指導下嘗試講解、翻譯

小組活動現場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9保險

掌握保險的程序

保險單的 認識及準確翻譯

分組完成

預習保險文本,在教師指導下嘗試講解、翻譯

小組活動現場展示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5.10索賠

買賣雙方的義務及構成違約的條件

索賠相關術語定義的認識

案例討論

辯論

觀點總結

口頭展示書面總結

五、課程進度表

周次

學時

單元

標題

項目

編號

師生活動

考核內容、方法

1

1

2

導論

常用翻譯技巧在商務英語中運用

運用翻譯技巧譯簡單商務英語短文

2

1

2

商務信函翻譯

1.1

7C原則及示例

通過翻譯實例,分組總結商務信函的7C原則,教師評出表達準確度與清晰度的等級

3

2

2

商務信函翻譯

1.2

社交信、正面信息函、負面信息函

分組討論社交信、正面信息函、負面信息函的不同翻譯特點,口頭報告

4

2

2

商務文本翻譯

2.1

傳真、備忘錄

以傳真形式發給教師備忘錄的英漢互譯作業

5

3

2

商務文本翻譯

2.1

電子郵件、會議紀要

以電子郵件形式發給教師會議紀要的英漢互譯作業

6

3

2

產品說明翻譯

3.1

增減法、正反譯法

電子產品說明書

電子產品說明書現場翻譯,同伴互評

7

4

2

產品說明翻譯

3.2

增減法、正反譯法

日用品說明書

日用品說明書現場翻譯,同伴互評

8

4

2

企業宣傳資料翻譯

4.1

結構調整法

公司宣傳資料

企業宣傳資料翻譯,同伴互評與教師評價結合

9

5

2

企業宣傳資料翻譯

4.2

分句法

公司宣傳資料

企業宣傳資料翻譯,同伴互評與教師評價結合

10

5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商品與市場

5.1

分句法

商品的概念

以個人為單位完成商品與市場為主題的補充材料翻譯

11

6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客戶

5.2

長句處理法

建立業務關系

以個人為單位完成客戶為主題的補充材料翻譯

12

6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商務談判

5.3

長句處理法

國際商務談判

國際商務談判情景模擬,突出翻譯的作用

13

7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發盤與還盤

5.4

詞類轉換

發盤與還盤的有效性

詢盤、發盤、還盤與接受情景模擬,突出翻譯的作用

14

7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價格條件

5.5

詞類轉換

價格的概念

以個人為單位完成價格為主題的補充材料翻譯

15

8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合同

5.6

長句處理法

合同的簽訂與執行

以組為單位完成合同為主題的補充材料翻譯

16

8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單證

5.7

調序法

運輸方式與單證

以組為單位完成單證為主題的補充材料翻譯

17

9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報關

5.8

調序法

通關文件

以組為單位完成報關為主題的補充材料翻譯

18

9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保險

5.9

長句處理法

投保

以組為單位完成保險為主題的補充材料翻譯

19

10

2

國際貿易流程文本-

索賠

5.10

增減法

買賣雙方的義務與索賠權

案例研究:索賠與爭議的處理

20

10

2

要點回顧

六、考核方案

實施程序及辦法本課程采用形成性評價機制為主,形成性評價機制價強調評價的過程性以及評價形式的多樣性:自主式、探索式、協商式學習,形成團隊合作。

課內評價包括課上小組合作完成翻譯任務、即興翻譯、出勤率。課外評價包括商務背景資料匯報,翻譯實踐作業。成績評定課程總成績按百分制評定:

1.平時課內成績如即興翻譯、小組合作翻譯占20%;課外翻譯實踐作業5次占25%;商務背景資料匯報占15%;出勤占10%。四項匯總后就是形成性評價成績占70%。

2.期末考試占30%。

形成性評價方式和終結性評價方式配合使用, 綜合后就是學生該課程的總成績。

附:導論(第一節課梗概)

1.翻譯課程在商務英語人才培養體系中承擔的功能

2.翻譯的過程、主要技巧及商務英語翻譯的主要內容

1). Mai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mplification; Omission; Conversion; Restructuring; Negation; Techniques of dealing with long sentences such as embedding and dividing

2).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contents:

Typical working situations for general business clerks in English

Typical working situations for business clerks in English in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3.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1).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t word level

2).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t sentence level

3).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t thinking level

4. 翻譯課程的課堂組織形式

1). Give task-instruction to students

2). Ask students to search busines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task.

3). Ask students to work on the given task in group cooperation

4). Display the students' activity results followed by peer evaluation and teacher's correction

5. 翻譯實踐課程要求學生達到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商務專業培訓考試辦公室編 國際商務英語翻譯[M] 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09年版

篇8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法學

未成年人的網上締約責任探析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契約既然是雙方當事人就權利義務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這就要求表意人具有相應的意思表示能力和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締約能力是民事行為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合同有效成立的一個必要條件,它是指民事主體為實現合同權利或者承擔合同義務,依法獨立實施意思表示并締結合同的資格。在解決當事人締結契約能力的問題上,法律所追求的價值是在兩種基本的利益之間尋求平衡:一方面對缺乏締約能力的當事人應給予特殊的保護;另一方面對他方當事人的期待利益、信賴利益和恢復原狀的權益也給予適當的保護。

要求當事人具有完全的行為能力,是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然而,在電子交易中,當事人一方如何能得知對方具有相應的相應的行為能力,的確有實際困難。因為在網絡交易過程中,特別是不是面對面協商的情形下,很難辨明交易對方當事人真正的性別、年齡、身份。譬如當事人可能以化名或代碼進入某商業網站,所登錄的身份與真實情況不符,其原因可能是客戶基于對自身隱私的考慮,或者防止他人冒用自己的身份等。盡管存在認定身份的困難,但對完全行為能力人而言,行為者自負其責任,是毫無疑問的。因此,在當事人以虛構的身份資料進行交易的情況下,如果能夠查明該行為與其本人的唯一聯系,則可認為該當事人以化名進行交易,其交易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

在現實.,人們可以通過感覺確定交易對象是否具有締約能力,但在網絡時代,網絡使用者的年齡急速下降,軟件、光盤、網絡在許多兒童或少年那里是很平常的,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可以在網絡上能夠應用自如。在無法面對面進行交易的電子商務中,即使網絡賣家要求以真實的身份證件等登陸網站,也會存在名不符實的情況。那么,不具有完整締約資格的未成年若通過網絡進行了電子交易,其所締合同是否有效呢?若以締約者不具有相應行為能力而主張合同無效,對商家似乎不公平。

在網絡交易中,行為能力的理論基礎受到挑戰及沖突,目前網民年齡的年輕化,越來越多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能夠獨立的在網上簽訂電子合同,這就給我們能力的理論基礎造成了挑戰,如目前網上拍賣合同訂立的主體很有可能不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或民事行為能力,是否應視為無效合同呢?能否不考慮行為主體的行為能力,而只認定合同關系因要約與承諾的意思表示而成立?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未成年人是一類特殊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各國法律都對其訂約問題制定了具體的法律規則,

這些法律規則的設計目的在于保護那些因年齡未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因合同而給自己帶來損害。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等法律規范對于未成年人訂立傳統合同的相關規定,就充分考慮了這一目的。

由此,對于正確認識未成年人的網絡締約的特殊性和締約能力欠缺以及補正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認定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的根本意義在于保障交易安全,明確各種復雜情形下的責任歸屬,完善在市場經濟以及網絡交易中關于未成年人締約過程、締約能力的確定,締約責任之歸屬的傳統民事理論,更好平衡締約各方的利益。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研究的基本內容框架:

未成年人的網上締約責任探析

一、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的現狀與法律困境

(一)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的現狀

1.未成年人的網上締約身份識別

2.未成年人網上締約應否適用傳統締約理論的爭議

(二)未成年人網上締約實踐對我國現行法的突破

1.未成年人網上締約效力對現行法的選擇性適用

2.網上締約對現實交易基礎效力理論的沖擊

3.傳統締約理論的修正

二、未成年人的網上締約效力

(一)未成年人的行為能力理論

1.傳統的民事締約行為理論

2.未成年人網上締約應否適用民事行為能力理論

3.網上交易未成年人締約能力的認定

(二)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的要約和承諾理論

1.未成年人網上發送要約效力的認定

2.未成年人網上交易承諾效力的瑕疵及其補正

(三)未成年人網上所訂合同之效力

1.法律關于未成年人網上締約效力的一般規定

2.利用欺詐手段締結合同的效力

3.未成年人因意思表示不自由或不真實所訂合同的效力

三、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的責任歸屬

(一)商家負擔締約責任

1.惡意欺詐合同的締約過失責任

2.因明顯未盡謹慎注意義務而致合同不能成立或不能履約的責任

(二)未成年人自擔責任

1.民事責任能力的傳統理論

2.未成年人承擔締約責任的法律基礎

3.未成年人網上締約承擔責任的限制適用

(三)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負擔締約責任

1.由監護人負擔全部責任

2.監護人責任的除卻情形

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分析未成年網上締約的內涵,指出未成年網上締約效力的認定適用法律依據以及相關的疑難問題。

2.根據我國現今電子商務中未成年人締約的實踐,總結未成年人締約在我國現今網絡虛擬主體交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法律困境,吸取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的經驗教訓。

3.對現今未成年人網上締約效力與責任歸屬的爭議進行法理分析,明晰各種看法的優劣長短、存在的問題以及現今可行的解決對策。

4.針對現今締約主體行為理論和網絡訂約特性,提出對未成年人網上締約效力認定的看法與建議,明確其具體的責任歸屬。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

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的方法。任何一項研究都有其連貫性,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的。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對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對研究的順利展開十分重要。從學界的研究來看,目前對未成年人網上締約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學和民法領域,對于未成年人是否應具有行為能力、效力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對于該責任歸屬欠缺系統而全面細致的研究。只有認真梳理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經驗,才能準確把握這一問題的本質、特征和發展方向。通過對文獻的研究總結未成年人網上締約在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法規中的經驗教訓,發現問題,并試圖解決未成年人的行為能力認定、締約效力及其責任歸屬。

2.法.學方法。法.學研究方法包括理解.方法、利益分析方法,價值分析方法,利益衡量等方法。.與法律之間的聯接是多元的:為.系統所需要的法律功能總是與.變革過程中的.結構相關,而法律結構的改變被視為附帶的結果,同時有助于固定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制度

化成果;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構成法律的或者與法律有關的決策行動能被用來作為.變革的工具,法律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因此成為它自己的法律結構的對象。可見,.學的研究方法、原理,例如調查、統計、詢問和組織等具體研究方法以及.系統論,.進化論,.的結構功能模式等研究方法都能運用于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的調查,為未成人網上締約責任歸屬的研究提供了可供應用的借鑒。

3.歷史考察的方法。一切.現象都有其產生、發展的歷史,如果拋開歷史的聯系,那么無論是經濟現象、政治現象還是法律現象都不可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現象是在.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尤其與當前中國市場經濟、網絡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特殊歷史背景。對未成年的締約行為能力、不同的效力及責任歸屬,進行科學的審視,最可靠、最重要、最必須的就是不能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系。

4.案例分析法。回到耳熟能詳的市民.,利用具體生活中和網絡電子購物的實例進行剖析,總結未成年人網上締約制度的理論基礎和效力歸屬。

5.比較分析法。通過介紹德國、我國.地區民法典關于未成年人締約、效力及責任歸屬的相關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各國相關制度的特點,以供我國今后制定民法典修正締約主體行為理論和責任制度提供借鑒。

技術路線:

首先從我國民法中關于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即締約能力)、責任能力、合同效力的法律認定依據入手,探討未成年人網上締約如何適用法律的理論基礎與價值追求;然后通過對我國網絡電子商務中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網上締約實踐的對比研究,總結我國在認定未成年人在現實生活與網絡在線交易締結合同效力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吸取我國相關民法制度在保障未成年人利益與均衡商家的期待利益、信賴利益和恢復原狀的權益等方面的經驗教訓;最后重點探討未成年人網上締約的責任歸屬問題及其法理依據。

四、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

1.2021年11月26日—11月30日,與導師面談確定正式選題,確定選題。

2.2021年12月10日前,撰寫并修改好文獻綜述并上交開題報告。

3.2021年12月19日,進行開題答辯,并根據開題答辯情況修改文獻綜述和開題報告。

4.2021年2月10日,提交初稿給指導老師。

5.2021年2月30日,交二稿給指導教師。

6.2021年3月1日--3月30日,修改論文。

7.2021年3月30日,把裝訂好的畢業論文與過程材料終稿交給指導教師。

8.2021年4月9日,預答辯。

9.2021年4月16日,第一輪答辯。

10.2021年5月7日,第二輪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

[1]

王利明:《電子商務法律制度:沖擊與因應》,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

[2]

李永軍:《合同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3]

高富平:《電子合同與電子簽名法研究報告》,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4]

王利明:《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

[5]

劉滿達:《電子交易法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21年版。

[6]

柳經緯:《民法總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7]

楊楨:《英美契約法論》(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8]

馬駿駒、余延滿:《民法原論》(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9]

尹忠顯:《新合同法審判實務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

[10]

李鳳章、吳民許、白哲:《民法總論原理、規則與案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11]

張楚:《電子商務法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12]

劉德良:《網絡時代的民法學問題》,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

[13]

楊立新:《電子商務侵權法》,知識產權出版社,2021年版。

[14]

闞凱力、張楚:《外國電子商務法》,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15]

王利明:《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及說明》,中國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

[16]

萬以嫻:《電子商務之法律問題——以網絡交易為中心》,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17]

王利明:《中國民法年刊2021》,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18]

[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邵建東譯,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19]

李雙元、王海浪:《電子商務法若干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20]

李錫鶴:《民法原理論稿》,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21]

王利明:《民法學》(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

[22]

梅紹祖:《電子商務法律規范》,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23]

高富平、張楚:《電子商務法》(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24]

龍著華:《自然人締約能力制度研究》,載《現代法學》,2021年第8期。

[25]

王堃、李倩:《淺析電子合同中未成年人的電子締約能力》,載《法制與.》,2021年第7期。

[26]

李:《淺析電子合同對傳統契約理論的挑戰》,載《法制與.》,2021年第6期(下)。

[27]

Paul

Richards.law

of

contract,

5th

Edition,Law

Press,2021.

[28]Ronald

J.Mann

&

Jane

K.Winn.Electronic

Commerce,Citic

篇9

摘要:本文以義烏小商品市場為例,對比傳統市場交易和電子商務模式的交易成本,認為電子商務模式極大地降低了傳統交易成本,尤其在交易前的準備階段;與此同時,在以實體市場為依托的基礎上,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更具資源優勢和信譽基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糾紛發生的可能性。但是,電子商務模式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也帶來了售后監管成本的增加,需要加強建設尚不健全、不成熟的電子商務平臺。

關鍵詞:電子商務;交易成本;義烏小商品市場;義烏購

中圖分類號:F71336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3-12-21

作者簡介:李靖華(1970-),男,山西五寨人,浙江工商大學技術與服務管理研究中心教授,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服務創新;馬麗亞(1990-),女,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學技術與服務管理研究中心研究生,研究方向:服務創新;張孝婭(1991-),女,浙江金華人,浙江工商大學技術與服務管理研究中心學生,研究方向:服務創新。電子商務使交易形式從實體市場轉向虛擬市場,必將導致交易成本的變化。作為大型的專業小商品批發市場,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義烏小商品市場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本文通過分析義烏小商品市場的交易成本變化,旨在比較傳統市場交易與電子商務模式的交易成本問題。

一、文獻綜述及研究模型

(一)交易成本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是由科斯(1937)在《企業的性質》中提出的,Williamson(1975)在科斯理論基礎上提出了交易成本的三重維度,即交易的不確定性、資產專用性程度、交易發生的頻率;并且將交易成本歸結到制度范疇,與制度經濟學相結合,以制度的差別來衡量交易成本。彭正銀(2003)在Williamson的交易維度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引入了任務復雜性,結合網絡條件建立了四重維度,以適應網絡的市場治理。在科斯和威廉姆森的基礎上,張五常在《論新制度經濟學》中給予交易費用最具外延的定義,指出交易成本的產生歸因于人們理性的無知、對于信息的缺乏以及普遍存在的追求價值最大化的行為。劉錫田(2006)認為制度創新所帶來的獲利可能是節約了交易成本,也可能是制度創新所帶來的增值大于交易成本增加所造成的,或者是增值和節約交易成本兩種原因都有影響。此外,魏明俠(2010)結合交易成本理論與能力理論雙重視角,構建了企業邊界的二維分析框架,提出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資源密集型企業的規模邊界擴大,能力邊界也擴大;知識密集型企業的規模邊界縮小,能力邊界也擴大;對于介于市場與企業中間的網絡組織,規模邊界趨于模糊,能力邊界也擴大。

從各種商務模式下的交易成本的研究來看,基于電子商務所產生的交易成本,段釗(2007)將電子商務模式分為雙方規制、三方規制和契約自我旅行機制;同時,將尋求“合適”電子商務模型問題轉化為尋求不同類型電子商務交易,與不同規制結構之間的有效匹配問題,并對電子商務模式進行了設計。呂洪良(2010)比較了B2B、B2C、C2C電子商務模式下交易成本的差異,認為不同商業模式下的交易成本產生原因和構成各有不同。劉彥平(2005) 將交易成本理論應用在物流之中,根據交易成本判定企業應該物流外包還是進行縱向一體化。另外,張紅歷、王成璋(2006)指出雖然電子商務可能節約了一般傳統交易模式下發生的成本,但是基于虛擬網絡交易和分工網絡效應特性,往往會產生新的交易成本,比如網絡協調風險等,盡管合理的制度創新可以降低這些新成本。

總第445期李靖華:實體市場向電子商務模式轉型的成本比較••••商 業 研 究2014/05從交易成本實證研究來看,康磊(2006)對交易成本中的不確定性和資產專用性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指出消費者網上購物對不同特征的產品具有不同的接受程度,感知交易成本越低越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不信任是消費者不進行網上購物的重要原因之一,購買頻率越高表明接受程度越高。因此,需要降低網上交易中的不確定性和資產專用性。李琪、于珊珊(2010)對網絡購物的感知風險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消費者感知的各種交易成本對感知風險和購買意愿影響的研究假設,通過實地收集資料證實消費者網絡購物感知的學習成本、搜索成本、時間成本、貨幣成本和風險成本影響感知風險以及最終購買意愿,企業可以通過降低消費者感知的各種交易成本降低感知風險。

(二)電子商務的交易成本

在網絡經濟下,婁經緯(2006)介紹了兩種基本的電子商務交易成本分析模型,第一種是按電子商務的運營過程來分析,可將交易成本分為技術成本、安全成本、配送成本、客戶成本、風險成本;第二種是按照電子商務契約達成的過程來分析,可分為信息成本、訂約成本和履約成本。楊棟(2009)認為交易成本的主導因素有安全因素、電子支付的服務成本、物流成本、客戶收集信息成本。張立剛(2007)提出在缺少外部信用約束力量的情況下,我國零售市場信用缺失的環境和 B2C模式的特點,使得較高的交易成本投入成為企業守信的重要保障。

從電子商務的運營過程來看,王鐘莊、石文兵、吳婷(2007)認為可以將交易成本分為交易前成本、交易中成本和交易后成本,具體將電子商務下交易成本分成了八類,分別是商品或服務成本、設備配置與維護成本、員工成本、通訊成本、安全成本、風險成本、電子支付成本和配送成本,提出降低交易成本需要進行五種制度創新,分別是企業制度創新、市場制度創新、環境制度創新、安全制度創新和法律制度創新。劉杰、李麗(2007)從交易流程和交易成本視角進行了分析,通過對B2B模式特點下各因素對交易成本影響的分析,提出了以下的交易成本:信息搜尋成本、談判成本、實施成本和其他因素(如交易主體的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行為,交易的不確定性和交易頻率與交易量)。

(三)文獻綜述及研究模型

由以上文獻可以看出目前中外有關電子商務交易成本的研究,主要還是停留在以科斯、威廉姆森、張五常等人的交易成本理論為基礎,通過建立經濟模型對電子商務的交易成本進行實證研究。目前,從管理學角度切入分析交易成本問題的文獻還是十分缺乏,僅有的對電子商務交易成本的管理學領域研究,主要是針對電子商務成本分類及成本控制兩個方面進行定性研究,針對以實體市場為依托,拓展成電子商務和實體市場并行的商業模式,并對其中發生交易成本變化比較研究的文獻較少。通過研究義烏小商品市場案例,基于對現有電子商務交易成本的文獻成果,本文比較了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交易成本的變化,逐步分析交易前的準備階段、合同磋商簽訂階段、合同履行階段,那些細類成本影響著交易成本的變化。研究模型見圖1。

圖1本文研究模型

二、方法論和案例背景

(一)方法論

本文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來收集資料。第一,文獻搜索,通過閱讀義烏商城集團網站,瀏覽相關新聞,并查閱相關期刊文獻等收集背景理論資料。第二,在對文獻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得到初步的理論框架,針對研究方向設計了訪談提綱,再對案例企業中相關人員進行一對多、面對面的半結構式的訪談。

(二)案例背景

義烏小商品市場從產生到現在的發展過程如表1所示,隨著電子商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2002年義烏商城集團建立了中國義烏小商品網,2012年中國義烏小商品網正式更名為“義烏購”。相對于阿里巴巴等B2B電子商務平臺而言,義烏小商品市場的電子商務優勢是有強大的實體市場,平臺上的商鋪具有實體地址,擁有更高的市場信用。這種基于實體市場的電子商務可以提升市場價值,實現電子商務和市場的同步提升。但是,義烏小商品市場電子商務平臺中的商鋪大部分還處于一個信息的狀態,在線上進行商品交易的經營者較少,且交易量往往是小批量的,那些大的訂單還是由實體市場進行。

表1義烏小商品市場發展情況時間名稱規模20世紀70年代地攤不被政府允許1982-1984胡清門第一代馬路市場水泥板的露天市場, 設攤位700個。1984-1986

新馬路棚架市場

投資57萬元,占地35萬平方米,有鋼架玻璃瓦棚頂, 設有固定攤位1 800個。1986-1992

城中路棚架市場

投資440 萬元,占地44 000平方米,設有固定攤位4 096個,第三代市場之后,設有固定攤位8 503個,臨時攤位1 500多個的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專業批發市場。1992-2002

大型室內柜臺式市場

第一階段為篁園市場、賓王市場共同組合的規模化發展,設攤位7 100個;二期工程交付,市場經營面積增加到46萬平方米,經營商位達到3.2萬個。2002-至今

大型現代室內市場

2002年國際商貿城一區市場,總投資7億元,占地28萬平方米, 商位10 000余個;

2005年二區市場,占地32.2萬平方米,商位8 000余個,三區市場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

2008年四區市場, 建筑面積達108萬平方米,商位16 000個;

五區市場占地17.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總投資14.2億元, 商位7 000個;

2011年篁園服裝市場投入使用, 總投資14億,總占地7.8萬平方米,設商位5 000余個。

三、案例分析

(一)義烏小商品實體市場交易成本分析

1.交易前的準備階段,交易在實體市場中進行,買者要獲取市場信息就要來到義烏小商品市場,而要在眾多產品中選擇最有的產品,需一家家商鋪依次詢問、確定交易對象。另外,實體市場的價格制定是由商鋪本身決定的,了解越多的商鋪價格,所獲得的價格會更低,這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2.貿易磋商、合同簽訂階段,小批量的訂單可以當場敲定,而有些訂單需要經過多次的協商和簽訂,協商過程會比較漫長。當然,當面進行貿易磋商能夠更好地進行溝通,合同簽訂較為快捷。在討價還價方面,面對面的交流以及在市場上的貨比三家都能夠很好進行。市場價格也是面對面的交流,主要是面對面的談判。

3.合同履行階段,實體市場物流主要是商鋪經營者自己經常合作的物流公司,或者為了對方的需要改用其他物流。在售后服務方面,由于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業務有很大一部分的外貿訂單,若產品出現問題可以找到這家店鋪,或向商城集團的相關部門進行反映;同時,商城集團對市場有一個市場信譽評價系統,但在實體市場當中對方無法獲知。

(二)“義烏購”交易成本的分析

1.交易前的準備階段。在 “義烏購”上進行交易具有很大的便利優勢,大大節省了交易成本,主要涉及到信息成本、通訊成本、技術成本、維護成本等,信息成本相比傳統的交易方式更小。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實體市場商鋪提供的不僅是交易平臺,還是一個信息平臺、服務平臺,采購商可以在網絡上獲取市場信息,從而使得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但是,義烏小商品市場仍然面臨著信息不完全、平臺不完善、平臺的維護、軟硬件設備的更新等問題,商鋪店家和消費者在轉變過程中的學習成本,對義烏小商品市場由實體向虛擬市場轉化也產生了影響。

尋找合適的交易對象往往是整個過程中產生的主要交易成本,采購商在義烏購網站上看到商鋪信息,確定這些是可供選擇的商家,然后到這邊來采購。在了解交易價格方面,義烏小商品市場的電子商務系統可以通過QQ與商家進行交流,產品的價格在網站上一般不公布,否則可能會導致惡性競爭。因此,要了解產品價格還是需要跟商家溝通。除了QQ這種網絡工具外,義烏小商品市場電子商務在網站上還公布了商鋪的電話號碼,采購商也可以通過電話進行價格詢問。

2.貿易磋商、合同簽訂階段。“義烏購”是采用QQ溝通軟件進行交流的,合同簽訂只要進行一個網上的訂單即可。在契約簽訂過程中,電子商務交易過程較為簡單。在網上一般就是下訂單,采購者省去了很多采購成本及交通成本。“義烏購”擁有第三方支付中心,但是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商家總會延遲才能收到貨款,對于薄利多銷的小商品來說,資金運轉出現問題會嚴重阻礙進一步地發展,這就帶來了資金周轉成本問題,義烏小商品市場也在努力解決這類問題。由于義烏小商品市場是不統一價格的,大部分交易要獲取價格都必須通過與商家交流才能達成。從這一點來看,與淘寶網相比,“義烏購”無法實現價格的市場公開化。

3.在合同履行階段,電子商務交易成本與實體市場的交易相差不大,主要還是以實體市場為主,在合同簽訂之后的相關義務履行階段。義烏小商品市場沒有專門的物流系統為整個市場服務,這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物流成本和倉儲成本。在售后服務方面,電子商務推出了“投訴與處理”板塊,采購商可以通過這一平臺進行網上申訴。售后監管平臺是整個“義烏購”有效進行的保證,這方面的維護建設程度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交易決策。因此,在電子商務模式下,售后監管成本、服務平臺維護成本以及糾紛處理成本,相比實體市場大幅度地增加了。在商鋪評價方面,由于義烏小商品市場電子商務是依托實體市場而存在的,網站上那些商鋪都是真實可信的,減少了交易的不確定性。“義烏購”推出誠信購的標識,在企業名稱前顯示由“義烏購”獨家授予的“誠信購”榮譽標志的即為誠信購商鋪,代表了價格誠信、品質誠信、服務誠信三大購物保障。這一舉措完善了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售后糾紛發生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義烏小商品市場電子商務交易在準備階段、合同簽訂階段,以及售后階段發生的交易成本如圖2所示。

(三)實體市場與電子商務交易成本比較

基于上面的分析整理得出表2,即實體市場和電子商務市場在交易過程中交易差異的比較。從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義烏小商品市場的電子商務實際運行過程中的交易成本,與僅僅實體市場進行交易的最大區別還是在交易前的準備階段。義烏小商品市場在這一階段引進網絡這一媒介,為買家進行信息搜尋提供了一個很好信息展示平臺中心。由此可知電子商務網上市場交易突破了時空的限制,降低了交易雙方的交易費用;減少了信息搜尋時間,省略了一些中間環節,提高了市場效率,拓寬了市場銷售渠道。由于義烏購網站上的商鋪全部都是存在義烏小商品市場的,買方對賣方的信息不確定性更低,交易成本費用也會降低。因此,電子商務的運用可以使義烏小商品市場得到更好發展。但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電子商務發展還不夠完善,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要互惠互利,形成市場的一個核心競爭力還需要一段時間。圖2“義烏購”電子商務交易三個階段的交易成本

表2 實體市場與電子商務市場交易成本情況比較階段/特點比較電子商務市場實體市場交易的準備階段

1.通過網絡搜尋,點擊網站即可獲得產品、市場信息;

2.通過網站上的商家介紹,了解商家情況,確定幾家交易對象;

3.通過電話、QQ或者到實體市場詢問了解產品價格。1.派商務人員到實體市場進行采購,了解產品信息;

2.需要到市場一家一家詢問,了解商家情況;

3.面對面交流,了解產品價格。

貿易磋商、合同

簽訂階段

1.交易談判通過QQ進行,一部分到實體市場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還有一小部分通過電話溝通;

2.通過網站下訂單,點擊網站電子訂單即可,支付是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

3.價格基本是未知的,零售產品將在網站上掛出產品價格。1.直接進行面對面的交易談判;

2.在談判完成后基本就可以下訂單或者簽訂合同,支付方式可以是現金支付或是匯款支付,不通過第三方;

3.價格自定,可以討價還價,與電子商務相似。

合同履行階段

1.物流根據實體市場中商鋪原有的物流運送情況;

2.通過網頁上“投訴與處理”板塊可以進行網上申訴;

3.依托實體市場,并會進行評價,評出誠信購商鋪。1.物流配送由商家自己解決;

2.在商城里有專門的部門處理相關糾紛事件,可以電話或者直接到部門投訴;

3.若出現欺詐行為,行為嚴重會收回攤位。

四、對策與建議

經過多年的發展,義烏小商品市場獲得了一定的成功,電子商務與實體市場相互結合有利于整個市場的發展。現階段可以繼續完善電子商務,將電子商務配合實體市場,以實體市場為依托,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第一,完善電子商務軟件和硬件等基礎建設。第二,網上商品交易的選擇要有差異性,義烏小商品市場中的商品并非所有都能夠適用于電子商務模式,如原材料或配件的銷售,就不適合電子商務模式。所以,要根據自身存在的環境和產品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轉變。第三,注重信息中心的建設,只有將義烏小商品市場打造成信息集散中心,才能很好地應對信息化的挑戰。第四,提升市場經營戶的整個素質。首先是技術上的掌握,要熟練掌握電子商務整個運作流程,了解電子商務的用處;其次是要將實體商鋪和網上商鋪進行良好的銜接。第五,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相結合,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尤其是物流配送。

參考文獻:

[1]R.H 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1937,4:386-405.

[2]Williamson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1,87(3):548-577.

[3]段釗.電子商務模式交易成本的經濟學分析[J].情報科學,2007(9):1419-1422.

[4]康磊.基于交易成本模型的消費者網上商品接受程度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5]劉杰,李麗.面向B2B電子商務銷售方解決方案的交易成本優化分析[J].物流技術, 2007(11):103-106.

[6]婁經緯. 電子商務的交易成本分析模型及其啟示[J].電子商務與政務,2006(2):40-41.

[7]陸立軍,于斌斌.論電子商務與專業市場的轉型、提升――基于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實地調查與問卷分析[J].情報雜志,2009(7):37-42.

[8]呂洪良.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及交易成本比較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7):76-77.

[9]齊美杰.論無形市場網上市場與有形專業市場的替代性與互補性[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0.

[10]王鐘莊,石文兵,吳婷.電子商務交易成本構成分析及制度創新思考[J].價格月刊,2007(8):73-76.

[11]魏明俠,程夢來.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邊界變化的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論與能力理論的雙重視角[J].華東經濟管理,2010(5):96-98.

[12]楊棟.淺議我國電子商務交易成本[J].科技廣場,2009(8):152-153.

[13]張紅歷,王成璋. 論電子商務中的交易成本[J].求索,2006(4):35-37.

[14]張立剛,傅鉛生,朱海榮. 交易成本對B2C市場主體信用行為的影響分析[J].商業時代,2007(8):85-86.

A Comparison of Transaction Costs in Trans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Market

to Electronic Commerce LI Jing-hua,MA Li-ya, ZHANG Xiao-ya

(Research Centre f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篇10

目前,國內某蔬果量販超市出現了尷尬一幕:“山寨”店不論整體數量、規模還是單店銷售額,均超過了“正版”店,還吸引了相當數量的投資者加盟。據悉,這主要是由“山寨”連鎖超市只收取品牌使用費,總部不做統一供貨,超市經營哪些貨物由店主決定。因為收費低的同時還能使用“名牌”的招牌,“山寨”連鎖吸引了不少投資者。而專家給出的建議,投資“山寨”店雖然能得到暫時的利益,但由于總部根本不在乎砸掉“克隆”來的牌子,長久下去,吃虧的還是“正版”店以及投資者。此外,針對“山寨”店,“正版”店不排除尋求法律途徑維護權益的可能。

10元箱包加盟騙局多

據武漢工商部門稱,目前市場上的10元箱包加盟多半是騙局。總部雖然給出10元箱包進價只需5元,進1.58萬元的貨就可成為加盟店的承諾。但付款后,總部發來的貨要么不是預定的品種,要么數量不對,2010年以后相關投訴明顯上升。因此相關部門提醒投資者,不要輕信盟主的“小投入、大回報”的宣傳誘惑,同時在簽訂加盟合同時一定要謹慎(因其往往是經銷商事先擬好的“一邊倒”合同);不要輕信許諾,特別是預付貨款的合同,一定要基于雙方的充分了解,否則可采取其他的付款方式,比如貨到驗完之后再付款,以減少上當幾率。

房地產投資者

雖然國務院及國家國土資源部在2013年初就下達了所有在建及在售的小產權房必須全部停建和停售的要求,目前在一些地區,仍有部分商家在做從事相關建設與銷售。另據非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小產權房建設面積已達六十多億平方米,相當于中國房地產業近十年來的開發總量。其中相當部分因為各種原因尚未完全被相關部門所控制,這就給了不法商家機會。為此,相關人士提醒房地產投資者,莫為眼前小利而觸犯國家大法。

電子雜志全軍覆沒

2012年8月,國內最大的電子雜志創辦人汪東興黯然離開了ZCOM。此舉被業內稱為整個行業的真實寫照:從2013年興起,到2010年的高峰,吸引了1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再到近兩年的主流企業紛紛倒閉或瀕于破產邊緣,電子雜志仿佛走到了末路,幾近“全軍覆沒”。雖然還有人在探究電子雜志覆滅的原因究竟是企業無能、集體浮躁、商業模式的虛幻或者用戶需求變得太快,但對于風投界來說,血本無歸使得電子雜志被歸入了經典失敗投資案例的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