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環境分析范文

時間:2023-06-16 17:37: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子商務環境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子商務環境分析

篇1

1電子商務概述

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即通過電信網絡進行的生產、營銷和流通活動,它不僅指基于因特網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來解決擴大宣傳、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和創造商機的商務活動,包括通過網絡實現從原材料查詢、采購、產品展示、訂購到生產、儲運以及電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貿易活動。電子商務主要含概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政府貿易管理的電子化,即采用網絡技術實現數據和資料的處理、傳遞和儲存;二是企業級電子商務,即企業間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和供貨商、用戶之間的商務活動;三是電子購物,即企業通過網絡為個人提供的服務及商業行為。按照這種思想,電子商務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BtoB),另一類是企業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BtoC)。后者亦即我們所說的網上購物或在線購物。

電子商務具有全球化、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選擇性強等優點,因此,發展十分迅速。據美國《商業周刊》估計,1998年美國在線購物達到48億美圓,2000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200億美圓,比1998年增加23%。商業機構間的網絡貿易將會從1998年的156億美圓上升至2000年的1750美圓。據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年初對電子商務發展所作的報告預測,到2002年,電子商務交易總值將達到3000億美圓。

各個發達國家政府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都比較重視。日本于1996年投入3.2億美圓推行電子商務有關計劃;新加坡成立了"新加坡一號"項目,目前有31家機構與政府簽約開展電子商務活動,每年可得到2-3億美圓的經費支持以研究和發展各種應用;1997年4月,歐盟提出了《歐盟電子商務行動方案》;1997年7月,美國提出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在美國總統的倡議下,世界貿易組織132個成員國決定使INTERNET成為自由貿易區,期限至少為一年。我國電子商務剛剛起步,人們對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深信不疑;我國政府積極支持電子商務活動的開展,先后批準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作為我國電子商務的試點城市,并開始計劃制定一系列相應的政策、法規等等。但是應當看到,我國還存在一些"瓶頸"問題,嚴重地阻礙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本文擬對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作一分析,并簡要探討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與策略。

2我國電子商務環境分析

2.1政策與法律環境

總的說來,我國的信息化政策還不夠完善,尤其體現在電子商務方面,有關的政策不夠明朗,相應的法律、法規,相關的標準還都沒有建立,跨部門、跨地區的協調存在較大問題。因為參與電子商務的不僅僅是交易雙方,更重要的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關、保險、財稅、銀行等眾多部門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這就需要有統一的法律、政策框架,以及跨部門、跨地區的強有力的綜合協調組織,才能促進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例如,如何解決稅收是電子商務活動中的又一大難題。在INTERNET環境下,交易實體是無形的,交易與匿名的支付系統聯結,沒有有型的合同,其過程和結果不會留下痕跡作為審計的線索,沒有明確的納稅人或交易數字,很難保證其服從稅法,避稅和反避稅的斗爭在電子商務中變得更加激烈。1998年5月14日,幾經修改的Internet免稅法案在美國參議院商業委員會以41票對0票的優勢通過,為美國本土企業鋪平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道路。同年5月20日,美國又促使132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部長們達成一致意見,通過了In?ternet零關稅狀態至少一年的協議,使通過Internet進行國際交易的企業能夠順利地越過本國國界,在其它國家搶占市場。

在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上海代表團提出了《關于急需加緊制定中國電子商務法的議案》并被列為1號提案。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的各項政策、法律與法規、各種標準正在加緊制定當中。估計關于稅收、安全、認證等法規與標準將會在本年度出臺。這也是我國為加入WTO進行的積極準備。

2.2企業信息化建設

企業作為電子商務的主體,其信息化程度是電子商務運行的基礎。目前,我國企業大多處于轉型階段,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業信息化的進展并不令人滿意。目前我國已經上網的企業不到企業總數的1%。,在1,5000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大約只有10%實現了企業信息化或運用信息手段比較好。大約有70%左右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著手向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約20%的企業只有少量的計算機,而且只從事單機工作。在1000余萬家中小企業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擁有現代化的信息手段。

目前,許多網站建立了電子商務平臺,為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用戶之間提供了各種交易的途徑。企業只要具備了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如企業內聯網、管理信息系統、后臺數據庫等),就可以利用這些平臺進行電子商務運作。這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它們可以用自己靈活、簡便、低成本的優勢與大企業展開競爭。企業領導需要在內心深處真正意識到企業信息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良好的效益,要認真研究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信息化的方面最需要做什么,立即投入實際行動,充分運用信息手段,在運用中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它,不斷收到實際效益,進而增強推進信息化的信心,政府要為企業信息化做好組織工作,制定好發展規劃。

2.3網民的結構比例

根據中國INTERNET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資料,1999年中國的INTERNET用戶有8,900,000個,占將近中國人口的1%。相對而言,這一比例是比較低的,而且網民中對電子商務感興趣的比例更要低一些。但從絕對數量來講,近1000萬的網民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對電子商務感興趣的人士大約占到網民總數的10%以上,而且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比較穩定。目前,我國的上網人數仍在飛速增長,人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也在進一步加深,可以說,我國的電子商務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2.4金融電子化建設

金融體系是商務活動的基礎保證。電子商務的支付與結算需要電子化金融體系的密切配合。目前我國金融服務極其電子化水平比較落后,跨區域、跨銀行的電子支付系統還未建立,網上支付、結算等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進程。例如,上海新華書店在互聯網上了圖書信息,收到大量國外的訂單,但是由于國內的電子支付手段沒有建立,生意無法成交,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加快建立銀行間、銀行與企業間資金清算和金融管理信息系統,使企業和個人能夠隨時隨地方便地使用電子支付,實時完成電子交易已經是勢在必行。各國的貨幣體系區別很大,而且存在匯率問題,因此,有必要努力將各種不同的支付方式統一起來,真正實現"一卡走世界"。我國的人民銀行作為銀行的銀行,是這一任務的主要承擔者;目前正在積極地進行試點與協調,估計在年內將出臺一個較為具體的初步方案。對于支付各方(如買者、賣者、銀行、中介機構等)的權利與義務也要有相應的法律予以確認。

2.5安全保證系統

由于電子數據具有無形化的特征,電子商務的運作,涉及多方面的安全問題,如資金安全、信息安全、貨物安全、商業秘密等。它要求電子商務比傳統的有紙貿易更安全、更可靠。而目前網上安全技術及其認證機制均不完善,這也是普通消費者對電子商務持觀望態度的重要原因。雖然計算機專家在網上銀行的安全問題上下了很大功夫,采用了多種措施,然而,網絡黑客的攻擊仍然使專家們心疼不已。安全問題仍舊是電子商務活動中的關鍵。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電子交易各方的利益,由于種種風險的存在,各方當事人對INTENET上從事電子交易總是不免心存疑慮。同時,網上交易所能帶來的巨大機遇和豐厚利潤也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那些喜歡冒險的網絡入侵者,買方、賣方、銀行都必須承擔來自外部的風險。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安全與一般情況下所說的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區別。它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含義外,還具有金融業和商業信息的特征。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電子商務中的安全問題。

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不僅涉及技術問題,同時也涉及管理問題和法律問題。我國目前還不能生產自己的網絡防火墻,許多銀行現有的技術防范措施顯然不能適應大規模電子交易的需要。電子商務的管理標準尚未系統確定,法律對于電子商務違法交易行為的認定還處于摸索階段。

政府應當從三方面入手,構建電子商務安全運作的綜合保障體系。其一,組織力量,篩選符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安全技術。目前我國使用的網絡安全產品基本上是"舶來品",開發我國自己的網絡安全產品已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其二,強化電子商務安全管理,規范買賣雙方和中介方的交易行為。目前,應抓緊制定規范的電子商務標準。同時,應盡快有關管理標準。其三,盡快完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明確交易各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交易行為。這些問題有些是國際性問題,應由全世界共同面對并加以解決。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創建一個獨立的國際實體,負責用一種可被全世界接受的統一的程序來管理與協調。

2.6人力資源

電子商務實現的關鍵最終仍然是人。眼下各大企業缺乏的正是精通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商業人才。人才的匱乏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又一難題。中國社會事務所在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數千名公眾的電話調查中了解到,能熟練使用電腦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其中很多人能夠使用電腦但不懂上網等比較復雜操作。而對于家用電腦的用途,作文字處理與娛樂的比較多,上互聯網的極少。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使知識型人才缺乏,有待補充。關于這方面情況,目前我國尚未見到具體統計數字。據美國的統計,其國內缺少數十萬名工程師、系統分析員和程序設計師。一些外國公司紛紛到中國招募軟件工程師。日本、加拿大、英國、新加坡等國都在中國的各大城市開始了行動,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等人才集中的城市。

電子商務是信息現代化與商務的有機結合,需要大量的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的復合型人才。而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能否培養出大批這樣的復合人才,就成為該國、該地區發展電子商務的最關鍵因素。國家應該鼓勵教育部門向學生普及網絡知識,在有條件的學校,特別是一些大專院校經濟、貿易、計算機等專業院系開設電子商務等選修課程,甚至可以考慮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2.7我國電子商務與WTO

首先,中國加入WTO將打開國外直接在INTERNET方面投資的大門。根據中美雙邊WTO協議,國外服務提供者將能夠涉及到INTERNET服務的所有方面。在經過同意的情況下,外方可以在合資企業中保持30%的股份,一年以后可達49%二年后達50%。中國同意按照競爭管理原則承擔WTO文件中規定的所有義務。其次WTO將會使中國的法律制度增加透明度。服務貿易總協議(GATS)要求政府出版所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并迅速或至少按年度地將新法律法規或方針告知服務貿易理事會。第三,中國將與WTO成員國進行更加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能與全球貿易伙伴互相影響,以便對電子商務形成一種統一的方法。

3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模式與策略

按照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信息產業水平、企業管理水平以及政治、法律、文化環境,發展電子商務必須遵循適合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突出重點,又兼顧全面的原則。

篇2

論文:電子商務商標權商標侵權

論文摘要:從電子商務的發展給商標權制度帶來的影響出發,分析了電子商務中新的商標侵權形式和主要的侵權行為,并對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商標的保護提出了相應的保護策略。

電子商務,是指以互聯網為運行平臺進行的商事交易活動,其基本交易流程和傳統的貨物或服務貿易相同,只是通過網絡這一媒介進行。對于商家來說,網絡是一個虛擬市場,具有巨大商業潛力。正因為網絡同樣具有信息媒介和市場等功能,所以現行商標法規定的商標權可以延伸到網絡上,而電子商務活動中的商標使用也和傳統商標權使用存在相同之處,因此在網上發生的商標權糾紛有一大部分亦是傳統商標侵權行為。但電子商務活動究竟和現實中的商務活動存在著區別,所以基于網絡的非凡性,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商標也出現了一些新新問題新挑戰。

一、電子商務中的新型商標侵權行為

(一)商標的域名搶注

這是目前網絡商標侵權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域名的沖突在于,雖然商標的地域性和專屬性答應多個相同商標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商品上和平共處,但在COM域下,一個域名在世界范圍內只能為一個人所有。域名搶注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真正法律意義上的“域名搶注”,侵權人故意把知名或比較知名的商標或商號大量注冊為域名,這些搶注者通常還將搶注的域名進行出售、出租或讓商標權人高價“贖回”;另一種則屬于域名注冊人和知識產權人之間的權利沖突,即域名注冊人并無故意“搶注”,是由于域名的唯一性和“先申請先注冊原則”,不可避免地和知識產權人發生權利沖突。這種情況雖有搶注的事實,但卻不構成真正法律意義上的“域名搶注”。在國外,域名搶注行為的出現還要早上幾年,其中也不乏一些極具諷刺意味的事件,如域名制度創設之初負責全球域名注冊登記的機構——全球互聯網絡信息中心(Inter2NIC)的域名就曾一度被人搶注。典型的案例有:紅塔山被菲律賓的一個廠商注冊,后來在當地設廠并生產了大量的香煙并銷售到亞洲的很多國家,甚至返銷中國。最近幾年搶注中國商標比較嚴重的應是中國香港地區,在大陸比較有名的商標,例如“恒源祥”、“大寶”、“小護士”、“鎮江香醋”、“雪中飛”等都遭到搶注。

(二)網頁鏈接中的商標侵權

在因特網上,處于不同服務器上的文件可以通過超文本標記語言鏈接起來。只要上網瀏覽者在網頁上點擊超鏈接部分(又稱“錨”),另一個網頁或者網頁的另一部分內容就呈現在用戶的計算機屏幕上。合理設置的鏈接,在網絡上都是答應的,因為鏈接技術是互聯網存在的基礎。但是,假如在自己網頁上將他人注冊商標或馳名商標設為鏈接,采用深度鏈接或加框鏈接技術,繞開被鏈接網站的主頁,這種行為就有借他人商標的知名度來增加自己點擊率和瀏覽量的“搭便車”的嫌疑。在一起涉及微軟公司的案件中,原告票務專家公司是一家在美國各地出售各類演出門票的公司,它的網站列舉了各類演出信息及相關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電話或公司的網頁訂票或咨詢。微軟公司為在互聯網上拓展新的商機,開設了一個名為“西雅圖人行道”的網站,專門提供和西雅圖城市有關的各種服務,并且未經票務專家公司的答應,就在自己的網頁上設計了一個以票務專家公司商標為圖案的鏈接圖標指針,通過該指針,用戶可繞過票務公司的主頁,直接鏈接到訂票頁面(即所謂的“縱深鏈接”),享受其提供的各類服務。票務專家公司訴稱微軟的行為是“電子形式的剽竊”,尤其是繞過該公司的主頁的“縱深鏈接”使之大為惱火。所以在實踐中隨意使用他人的知名商標、字號、商品名稱作鏈接標志,這種鏈接行為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引發商標侵權行為。

(三)搜索引擎中的商標侵權

元標記指萬維網超文本置標語言的一種軟件參數,網主用以描述其網站,包括網主的基本情況、版權聲明及等這些信息訪問人是看不見的,但搜索引擎必須依靠它工作。將他人的商標用作自己網頁的元標記,將元標記埋藏于自己網頁的中,雖然并沒有以可見的形式使用他人的商標,但當消費者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他人的商標時,行為人的網頁則會從搜索結果中跳出來,因此,在網頁的元標記中埋置他人的商標,網民在通過搜索引擎尋找時就會不知不覺地訪問該網站。這種不經商標權人許可而使用商標作為的行為明顯構成對商標合法權益的侵犯。

(四)電子商務中的其他商標侵權行為

此外,電子商務中還存在通過網絡廣告、遠程登錄數據庫查索、電子郵件帳戶以及在電子商務活動中假冒、盜用他人的注冊商標推銷、兜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或在網上隨意地詆毀他人商標信譽等侵權行為。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新型侵權行為產生的原因

(一)商標的域名搶注行為

在傳統商標法中除本國加入的國際條約另有規定外,商標權只能依一定國家的法律產生,又只在依法產生的地域內有效,只在該國范圍內受到法律保護,任何國家都不承認其他國家或地區保護的商標權。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和電子商務的展開,商標的這種固有的地域性在逐漸減弱。又因為域名本身具有的國際性,很多從事電子商務的商家企業,為了吸引用戶的注重力將他人的知名商標注冊為域名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域名搶注侵權案件。我國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也對域名搶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功能。對于域名的管理和規制,我國目前主要通過《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實施細則》和《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來調節,但這兩部法規存在著明顯的缺陷,最突出的就是對域名的注冊采取了非常寬松的態度,域名的管理單位雖然要求用戶不得將他人已在中國注冊過的商標或者企業名稱注冊為域名,但是這些單位并不負責向商標注冊機關或者工商管理部門查詢用戶使用的域名是否和注冊商標或企業名稱相沖突,這就給搶注者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間。除此之外兩部法規都沒有提出一個完善的域名爭議解決機制,這也顯然不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域名搶注新問題。

(二)網頁鏈接中的商標侵權行為

在互聯網上,雖然處于不同服務器上的文件可以通過超文本標記語言鏈接起來,但通常,直接用被鏈接文件的網址作為圖標的情形是很少的。設計者常用標題、文字或標志作圖標的外表,因此,一些聞名企業的名稱或商標就被用來招引用戶,從而引發網絡商標侵權。因為這種連接技術的簡單易行,而且伴隨著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地域性和時間性的日趨淡薄,這種侵權行為也逐漸成為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侵權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因這種侵權行為并不直接針對特定的商品或服務,而是直接針對特定的鏈接,所以現行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對這種行為做出明確的規定,目前只能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新問題的解釋》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相關條款勉強給予調節和規制。法律的滯后也是侵權行為增多的原因。

(三)搜索引擎中的商標侵權行為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跨地域、跨行業類別的使用幾率擴大,給商標權的確認、有償使用、侵權監測及實施保護其專有權的實現帶來新的困難。基于這種目前狀況在網頁的元標記中做文章,將他人的商標文字埋置于自己的元標記中,通過埋置檢索,網民在通過搜索引擎查找他人商標時就會不知不覺訪問該網頁,這種不經商標權人許可而使用商標作為的行為明顯構成對商標合法權益的侵犯。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權的保護策略

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需要有一個相當適合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在我國現有法律體系中,對電子商務還沒有專門的立法。對此應當組織法律和電子商務方面的專家,根據我國電子商務和商標權實際情況,對于現行法律、法規無能為力的部分,參照發達國家的成功做法加強立法,將其納入法律管制的范疇;對有缺陷的部分,進行填補和修正。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分析

要打擊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侵權行為,就要先確定什么樣的行為才算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商標侵權行為,即電子商務環境下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本質上講,電子商務中商標侵權行為和傳統的商標侵權行為認定沒有根本的不同,相對于傳統商務而言,電子商務只是改變了一種交易形式。但是電子商務中的商標侵權行為究竟是一種新型的商標侵權,其構成要件主要除了侵害行為、損害結果、因果關系以外更應該強調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因為電子商務中的商標侵權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過錯責任原則,因而在電子商務商標侵權責任的認定中,過錯要件是重要的必備要件之一,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即明知或應當知道其行為侵犯他人商標權仍然實施或是為了牟取非法利益的,才能追究其法律責任。這樣做是為了保護電子商務合理使用商標者的合法權益,以促進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二)對規制電子商務環境下侵權行為的幾點建議

1.針對我國目前用于域名的管理和規制的《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實施細則》和《中國互聯網絡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的不足,可以作出以下調整和補充:

首先,針對域名的搶注新問題。域名注冊的主管單位在接到新域名注冊申請時,應負責向商標注冊機關或工商管理部門查詢用戶使用的域名是否和注冊商標或企業名稱相沖突。其次,針對域名爭議的案件,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通過下面三種途徑解決:第一、當先注冊方和爭議方都能提供各自的商標注冊文件,證實其對該特定稱謂擁有合法使用權時,先注冊方可以繼續使用該域名,雙方可通過訴諸法律,按照法庭裁決對爭議進行解決;第二、當先注冊方不能提供、而爭議方能夠提供商標注冊文件證實其對該域名擁有合法使用權時,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可以要求先注冊方于90天內登記并啟用另一域名,而該爭議域名將不答應任何一方使用,直至雙方通過訴諸法庭并按照法庭裁決對爭議進行解決;第三、雙方達成妥協,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按雙方同意的解決方案執行。最后,對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有涉及電子商務中域名的侵權案件,可以明確推定適用。域名侵權往往和企業的商標、商品、企業名稱相聯系,所以域名糾紛往往會和這些現存的知識產權發生聯系,從而轉化為商標權案或不正當競爭案。可以推定適用《商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

篇3

在我國,中小電子商務企業首選的配送模式就是第三方物流。本文首選介紹了國內外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狀況,然后重點討論了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優缺點,為企業選擇這種配送模式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

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配送

隨著互聯網和經濟的融合,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經濟運行的新模式,具有較高的增長點。我國自進入電子商務時代以來,經歷了增長期、蕭條期和爆發式增長期,現在已進入了快速轉型期。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除了處理電子商務事務能力經驗不足,和消費者更密切相關的就是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在電子商務企業中,物流和供應鏈系統涉及企業生產運營的整個過程,將原材料供應商、企業、消費者等連接成一個整體,物流發展的快慢會影響整個供應鏈條,是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短板。

1 國內外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狀況

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比較早,物流在企業中作為比較重要的一環,自動化水平相對比較高,商品分配的時間、區域等都比較合理。在歐美國家,其合理化的物流體系中,主要有三個基本措施:一是建立大型的配送中心,通過把原有的倉庫進行升級或者在地理位置居中的城市郊區新建配送中心,用以節約企業在不同地理位置設置倉庫所付出的高額成本;二是采用管理應用軟件,實施網絡化管理,將裝卸搬運,倉儲保管,等物流活動進行程序化運作,提高商品分配的效率;三是為連鎖店設立大型配送中心,通過區域輻射以促進供應鏈效益增長。先進的物流系統也為這些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服務支持和保障。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們國家的物流業仍處在起步階段,物流的技術和管理水平相對比較落后。現代物流保障了電子商務的運行,雖然也能夠支持電子商業活動的發展,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大規模的物流企業數量少;企業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與其自身發展不同步;大部分企業自動化水平不高,還是以人力裝卸分揀為主等等。

2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應用

第三方物流模式(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指電子商務企業將其物流相關業務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物流專業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第三方物流的實施,它是物流業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

在我國,大部分中小電子商務企業現在都是采用將物流配送或快遞業務外包給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做法。電子商務企業的核心是電子化的商務,是將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等各環節通過網絡進行最優的配比,物流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屬于非核心業務,按照供應鏈的理論,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以此業務為核心業務的專業企業去做,以形成具有最大競爭力的業務鏈。另外,中小電子商務企業的數量發展迅猛,而實力又較弱,沒有能力組建自有物流,這也為我國的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必然條件。

3 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特點

雖然相對于國外的物流企業來說,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現代化水平不高和缺乏管理,但通過與電子商務企業十幾年的合作與磨合,發展具有我國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中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已經初具規模并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經過多年的努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具備如下優點:

3.1業務種類繁多,滿足多種客戶需求

電子商務涉及的領域廣闊,電商企業的運營模式和企業規模也較為繁雜。隨著競爭加劇,更多的企業只專注于其核心業務,而以運輸倉儲等為核心業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改善服務質量,為眾多類型的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多種業務和配套服務。

3.2個性的定制化物流服務

買方物流和賣方物流一般來說,適應性比較差,很難滿足企業迅速增長的業務需求。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獨立的專業性的運營企業,將物流業務和服務作為其主要利潤增長點,必然會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產品和業務的調整,向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3.3區域覆蓋度較深

現在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有連鎖加盟和企業直營兩種經營形式。通過對整合社會資源,在全國幾乎所有的城市甚至是鄉鎮設置配送網點,來實現企業的規模效益。對于中小電子商務企業來說,這大大有利于他們將自己的目標消費者從地理區域上進行擴大化。

我國網絡購物環境日益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安全、電子支付等發展與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基本持平。但作為網絡交易中重要的一環物流,相對來說發展還是比較落后的,電商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模式還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除了以上優點外,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缺點:

(1)電子商務企業只能間接控制物流的實施

不同于大型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的自有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獨立核算的合作企業,雙方的地位一致,這就意味著電子商務企業不能有效的控制物流運作的各個環節,物流的服務質量和業務效率很難進行監控和提高,很容易使企業在供應鏈關系中處于被動地位。

(2)物流企業的服務水平需要提高

在網絡購物中,消費者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產品質量、銷售者的服務外,往往物流服務的好壞也決定著消費者的再購物的可能性。在網絡中,大部分中小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進行配送,但是在該行業中,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物流設備比較落后,在其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務過程中,操作流程不規范,態度差等,往往會給消費者帶來比較糟糕的購物體驗。

(3)物流的信息滯后

現在,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服務平臺,并與一些大型的購物網站進行無縫對接。但是由于物流工作人員操作不及時,流程不規范,使得其網站上顯示的物流信息不能真實反映實際的物流過程,也容易引起電子商務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糾紛。

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雖然成長比較迅猛,但是這幾年的發展并不健康。現行的大部分物流企業幾乎同時創建、同時起步發展,所以他們的基礎相差不大,因此企業的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也幾乎是一樣的。這就導致了眾多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惡性競爭、降低價格的同時降低服務質量等等。

從經濟社會發展、專業化分工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的未來發展還是廣闊的,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成為電子商務企業不可或缺的商業伙伴。

篇4

關鍵詞 電子商務 價格 市場 消費

一、價格歧視理論基本介紹

價格歧視是指廠商出售完全一樣的產品時,對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有壟斷力量的廠商可以運用非統一定價,即向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或者視消費者購買數量的多少對他們收取不同的價格。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同的消費群體有不同的需求曲線,廠商才可以依此實施價格歧視。也就是說,廠商是根據不同消費者群體需求曲線來實施價格歧視的。

價格歧視并非在任何市場條件下均可實施,其實現需要一定的條件。一是企業必須具有市場勢力;二是企業必須知道或是可以推斷消費者的需求意愿;三是企業必須能夠有效防止消費者的轉售行為。

一般來說,價格歧視的實現有三種形式。一級價格歧視,也叫完全價格歧視,指向每個顧客索取其保留價格,這類價格歧視將所有的消費者剩余轉化為生產者剩余,此時廠商的邊際收益線由他的需求曲線給出。但因廠商通常不知每個消費者的保留價格,向每個消費者都索取不同價格也不現實,所以這種價格歧視在生活中比較少見。二級價格歧視,指廠商通過對相同貨物或服務的不同消費量或“區段”索取不同價格來實施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這是運用最廣泛的歧視方式,是指企業對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實行不同價格。這里的不同市場不僅指不同地理位置的市場,而指不同消費者形成的不同市場。

二、 價格歧視在電子商務中的體現

(一)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了新的市場環境

2000年以后,電子商務的發展驟然加快,飛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對人們的經濟生活產生了極大的改變,影響深遠。在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帶來的新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或商家實施價格歧視,其條件有著優勢。在上文中曾經提到,企業實施價格歧視,需要一定的條件。而在這新的市場環境下,這些條件較傳統商品市場而言又有了新的變化。

一方面,在傳統交易模式中,企業識別消費者的需求意愿及保留價格不僅成本高昂,而且費時費力,需要企業在長期經營中摸索、總結經驗并不斷調整。但在網絡交易中,企業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低成本地識別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例如,大部分網站在要求用戶注冊時,會要求用戶輸入一些諸如年齡、性別、職業、月收入等進一步的信息,這些信息大都會被商家所利用,用于判斷消費者綜合的消費可能。同時,用戶在長期的電子商務交易中,其交易記錄會被網站所記錄,一些技術方法的開發與應用可以使在線企業方便、實時記錄并反饋消費者的交易行為,來識別用戶的忠實度、喜好、滿意度,并發現潛在用戶,讓企業更好的辨別消費者群體。還有,電子商務企業可以以極低的成本與顧客交流。比如,通過向顧客電子郵箱群發廣告傳遞產品和促銷信息,向顧客群發郵件征詢顧客對新產品設計的意見等。這不僅有利于企業改善自身服務質量,還可以了解顧客消費心理與潛在消費傾向,為之后的差別定價打下基礎。

另一方面,可以低成本防止消費者轉售。轉售也稱“套利”,是指低價購買商品的顧客將產品高價轉賣他人的行為。電子商務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有效防止消費者之間的轉售行為。因為網絡交易對企業而言是點對面的交易,消費者都是單獨付賬,成千上萬的顧客分布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消費者的轉售成本非常高昂,為企業實施價格歧視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電子商務中價格歧視的具體分析

價格歧視中的定價方法多種多樣,各級價格歧視的實施手段也不盡相同,下面就價格歧視的理論就電子商務中許多定價策略與定價方式進行具體分析。

三級價格歧視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相對較高。由于電子商務的環境特點,企業收集消費者信息的難度降低了,而且收集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很容易就將消費者按不同的消費需求彈性進行分類。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網站或者商家的會員制度或是VIP系統,對于消費量達到一定的用給予一定的折扣,也就是對于較高需求彈性的消費群體給予較低的價格。我們可以知道,廠商所定的每個群體價格超過邊際成本的比例與該群體的需求彈性成反比。對兩個群體索價比為:p1/p2=(1+1/%^2)/(1+1/%^1),這就可以解釋不同商品打折程度不同的問題。同時,網站上經常會有電子優惠券、限時優惠、回扣方案等活動,實際上這都是傳統市場差別定價的變種——用一種另外的方式降低高需求彈性群體的購買價格,其本質都是三級價格歧視,也就是群體定價的方式。

在二級價格歧視中,是通過對相同貨物或服務的不同消費數量或“區段”索取不同價格來實施。最明顯的例子很多人都經歷過的“包郵”優惠,有許多商家在銷售商品時采用。在消費者購買的同一種商品數量達到一定標準(數量上或是金額上),那么就會免去消費者個人的郵費,這實際上就是降價行為。同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諸如網絡游戲、社區應用、網絡文學虛擬產品服務所需的虛擬貨幣的現實定價中,也有二級價格歧視的存在。

一般我們認為,一級價格歧視在現實生活中相當少見,確實如此。在電子商務市場中,以及價格歧視只出現在特定的環境里,但是由于企業能夠更加容易的獲得消費者的信息,一級價格歧視出現的幾率反而變大了。比如一些虛擬服務的個性化訂購或者某種商品的特定要求的定做等等。實際上,這些在現實生活中并非沒有,而是網絡提供了更方便的空間與平臺,使人們的交易成本減少,使這種一級價格歧視能夠得以實現。同時,近期我在淘寶網等網站上看到了一些“新奇”的交易方式——網站將一些商品,比如手機,放到網頁上,給出一個起拍價,限定了銷售的數量,讓消費者進行競拍,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一級價格歧視。因為銷售數量有限,實際上是可以做到賺取最大消費者剩余的目的的。

除了上述三種之外,另有很多價格歧視我們可以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中看到,例如捆綁銷售。由于電子商務市場崇尚消費者的自由選擇,因此強制性的捆綁銷售很少出現,出現較多的是混合捆綁銷售。這種銷售通過事先調研或者從業經驗的判斷,能大致判斷出消費者的保留價格,從而實行價格歧視,賺取消費者剩余。此外,還有跨期價格歧視搭售、二部定價等。

三、總結與評析

我們需要認識到,價格歧視是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必然結果,然而它并非一定是壞事。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種買賣仍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從總體上說,反而能在消費者總體上最大程度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要,是企業和消費者的一種雙贏。從社會福利角度看,由于在電子商務市場上,幾乎沒有具有壟斷地位的大廠商,這樣的價格歧視是有利于競爭的,也有利于資源的配置,增加社會總福利。在完全壟斷市場的靜態均衡中,壟斷廠商可以通過價格歧視獲取消費者剩余。雖然這種做法影響了社會分配的公平性,但是與單一定價相比有可能增加社會福利:一級價格歧視雖然使壟斷廠商攫取了所有消費者剩余,但由于可以達到帕累托最優的產出水平,社會資源的配置是有效率的;在壟斷競爭市場上,價格歧視可以促進競爭,削弱壟斷企業的市場力量,使市場價格降低,有利于消費者福利的改善。由于價格歧視在不同情況下對社會福利的影響不確定,單純的禁止價格歧視的法律未必能夠達到增進社會效率的目的,反而可能成為企業實施統一價格的調節機制,損害消費者利益。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電子商務這個良好條件下,價格歧視是有利于經濟的發展的。要想促進其發展,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當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環境,進行良好的管理與引導;另一方面則要求企業通過增加產品附加服務的含量來使產品差別化、同批量定制的產品策略相結合、強化企業價格制定者的地位等措施推進價格歧視戰略的實施,實現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共贏。

參考文獻:

[1]丹尼斯·W·卡爾頓.現代產業組織[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羅伯特·S·平迪克,丹尼爾·L·魯賓菲爾德.微觀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李莉,楊文勝.電子商務經濟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文瑤玲.價格歧視理論及思考[J]. 當代經濟,2005(01):76-77.

篇5

一、移動支付中的安全問題

在整個移動支付的過程中涉及到的支付參與者包括:消費用戶、商戶用戶、移動運營商、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銀行。消費用戶和商戶用戶是系統的服務對象,移動運營商提供網絡支持,銀行方提供銀行相關服務,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提供支付平臺服務,通過各方的結合以實現業務。移動支付需要考慮以下安全問題:(1)移動終端接入支付平臺的安全,包括用戶注冊時,簽約信息的安全傳遞,以及用戶通過移動終端登錄系統,其間傳遞的數據如簽約用戶名、簽約密碼等的安全性。(2)支付平臺內部數據傳輸的安全,即支付平臺內部各模塊之間數據傳輸的安全性。(3)支付平臺數據存儲的安全,涉及到簽約用戶的機密性的銀行卡賬戶、密碼、簽約用戶名、簽約密碼等的安全性。

二、移動支付的安全認證技術

當前,移動設備的大量普及為移動支付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移動支付的實施,如移動終端的計算環境和通信環境都非常有限,這就需要對相應的安全認證做一些特殊要求。

1.WPKI安全標準概況

WPKI(WirelessPKI)是有線PKI的一種擴展,它將互聯網電子商務中PKI的安全機制引入到移動電子商務中。WPKI采用公鑰基礎設施、證書管理策略、軟件和硬件等技術,有效地建立了安全和值得信賴的無線網絡通信環境。WPKI以WAP的安全機制為基礎,通過管理實體間關系、密鑰和證書來增強電子商務安全。WAP安全機制包括WIM(WAPIdentityModule,無線應用協議識別模塊)、WMLSCrypt(WMLScriptCryptoAPI,WML腳本加密接口)、WTLS(WirelessTransportLayerSecurity,無線傳輸安全層)和WPKI四個部分。以上各部分對實現無線網絡應用的安全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WPKI作為安全基礎設施平臺,一切基于身份驗證的應用都需要WPKI技術的支持,它可與WTLS、TCP/IP相結合,實現身份認證、私鑰簽名等功能。WPKI的主要組件包括:終端實體應用程序(EE)、PKI門戶(PKIPortal)、認證中心(CA)、目錄服務(PKIDirectory)、WAP網關,在應用模型中還涉及數據提供服務器等設備,WPKI的基本結構和數據流向如圖所示。

在WPKI中,代替RA(RegistrationAuthority)的功能組件是PKI門戶(PKIPortal),它是一個網絡服務器,負責把WAP客戶的需求轉發給PKI中的RA和CA(CertificationAuthority)。CA主要負責生成證書、頒發證書和刷新證書等。WAPGateway負責處理客戶與源服務器之間的協議轉換工作。WTLS是經傳統網絡的TLS協議改進和優化而得來的,主要保證傳輸層的安全,WPKI也是對IETFPKIX標準的優化,使之更適合無線環境。

2.WPKI的加密算法和密鑰

WPKI是通過管理實體間關系、密鑰和證書來增強電子商務安全的,與WAP安全標準相比,WPKI所采用的ECC(EllipticCurveCryptography,橢圓曲線密碼)密碼系統更適合在無線設備中使用。同樣強度的密鑰,ECC的密鑰長度(163bit)只是其他方案的六分之一(1024bit),但163bit的密鑰長度對窮舉密鑰攻擊幾乎是絕對安全的,因為窮舉163bit的密鑰個數有1.156×1049個,按每秒鐘測試1億個密鑰計算,也要3.6×1032年!

篇6

一、物流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互聯網應運而生的電子商務也蓬勃發展,電子商務本質上是一種商務活動,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其中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可以通過互聯網以信息化的方式完成,而物流是其中最為特殊的一種,除了少數虛擬商品外都需要進行實體配送,物流指的是物質實體的流動過程,具體包括運輸、保管、儲存、配送、裝卸、物流信息管理等方面。

電子商務與物流活動相輔相成,可以說,沒有物流就沒有電子商務,同時也因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促使物流行業更好的順應時展要求并不斷地改革創新。在新興電子商務活動的作用下,人們傳統的物流觀念發生了改變,物流的功能便朝著高效率、低成本、短時間、縮減距離方向發展。總之,電子商務與物流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同時二者相輔相成,在發展過程中缺一不可。

二、現有物流模式及發展趨勢

物流模式又稱物流管理模式,是指從一定的觀念出發,根據現實的需要,構建相應的物流管理系統,形成有目的,有方向的物流網絡,采用某種形式的物流解決方案。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大致有五種主要的物流管理模式:電子商務營運商自建物流體系即企業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企業物流聯盟模式、第四方物流、綜合物流模式。其中第三方物流模式是現代較常采用一種模式,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模式的發展具有以下趨勢:

1.信息化。現代社會已步入了信息時代,物流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現在: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碼化和商業智能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存貯的數字化和物流業務數據的共享化等。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沒有信息化,任何先進的技術裝備都無法順暢地使用,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會徹底改變世界物流的面貌,更多新的信息技術在未來物流作業中將得到普遍應用。

2.全球化。為了實現資源和商品在國際間流動的高效性和交換的方便性,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滿足全球資源優化配置的要求,物流運作必須要向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物流目標是為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提供服務,選擇最佳的方式和路徑,以最低的費用和最小的風險,將貨物保質、保量、準時地從某國的供方運到另一國的需方,使各國物流系統相互聯系起來,代表了物流發展的更高階段。

3.多功能化。在電子商務時代,物流發展到了集約化階段,這種一體化配送中心,不僅僅提供倉儲和運輸服務,還必須開展配貨、配送和各種提高商品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務項目,也可按客戶的需要開拓其他服務項目。現代供應鏈管理即通過綜合從供應者到消費者供應鏈的運作使物流達到最優化。

4.服務至上。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業是介于供應商和購買方之間的第三方,需要以服務作為第一宗旨。從當前物流的現狀來看,物流企業不僅要為本地區服務,而且還要提供長距離的服務。因為客戶不但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務,而且關心服務的時效性。因此,如何做好服務便成了物流企業管理的中心課題。配送中心離客戶最近聯系最密切,商品都是通過它送到客戶手中。所以物流企業成功的要訣,就在于重視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

三、物流業發展的瓶頸分析

1.信息化程度落后。目前國內外的各大物流配送中心大部分都跨越了簡單送貨上門的階段,基本上屬于真正意義上的物流配送,但在層次上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流,即處于物流配送初級階段,尚不具備或基本不具備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這一新型化物流配送高級階段的特征,因此,在經營當中存在著傳統物流配送無法克服的一些弊端和問題。

2.物流配送不能與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步。隨著各種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興起和網絡貿易蓬勃發展,對物流配送行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縱觀物流配送與電子商務的配合發展史,曾一度出現過在電子商務交易旺盛時期商品爆倉的現象,物流配送行業不能及時的處理需要寄出的快件,從而使電子商務交易滿意度下降。物流與電子商務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的發展是需要結合同步的,所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追趕不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也是其瓶頸之一。

3.物流成本過高。

全球物流費用比較一覽表

國家和地區 GDP(10億美元) 物流成本(10億美元) 物流成本占GDP

中國大陸 4 250( 718( 16.9%

中國臺灣 308 40 13.1%

新加坡 85 12 13.9%

日本 3080 351 11.4%

美國 8083 849 10.5%

英國 1243 125 10.1%

中國香港 175 24 13.7%

篇7

關鍵詞:電子商務;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04-000-02

21世紀是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哪家公司能夠最快速、最精確的掌握市場的動向和信息,哪家公司就能夠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搶奪更多的份額。與此同時,企業對于自身資源的合理配置、優化管理也能夠降低企業運行的成本,從而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的經濟實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現代企業想要發展,首先就必須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信息網絡系統,這樣才能夠快速獲得市場信息,而在這一工作中,財務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因此也被財務工作者衍生出網絡財務管理模式,以求更好地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

一、電子商務理念的概述

(一)電子商務理念的概述

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的出現也是順應時展的必然結果。其主要指的是利用信息網、互聯網以及通信網等網絡和計算機手段,借由網站平臺實現商品的買賣交換的商務活動。也可以將其理解為通過互聯網所進行的電子交易方式,將傳統的商品買賣過程中進行了電子化和網絡化的轉變。目前,電子商務已經實現了全球化的覆蓋面積,利用互聯網開放性的優勢,借助瀏覽器和服務器,讓在地域上距離較遠的買賣雙方實現各種交易形式,目前的電子商務交易形式主要包括經銷商與個人交易、生產商與個人交易、生產商與經銷商交易、生產商與生產商交易等多元化的方式。而資金流通方式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從以往的銀行匯款轉化為現代的網絡銀行匯款、網銀實時轉賬、第三方支付平臺代付等。這種利用互聯網進行的商務模式是一種綜合性的經營理念,已經得到了國際各國企業和相關研究者的認同,同時各界精英還在不斷對新模式進行探索,以期能夠使未來的經濟市場向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進行發展。

(二)我國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階段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起步比較晚,這主要是源于我國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開發程度較低,相對于歐美國家來說略顯不足。其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分為5個時期,從1990年至1993年期間,我國開始了大規模互聯網和計算機的普及工作,而也就是在這種時代和背景之下,我國的電子商務行業開始進入了起步期;而從1993年至1997年開始,我國政府開始了大力扶植各類電子商務的計劃,并實施了“三金工程”,為各類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而這一時間也被稱為是我國電子商務的雛形期;從1998年至2000年開始,我國的電子商務才進入到正式的發展階段,并且于1998年完成了第一筆利用互聯網完成的商務交易,并且在第二年我國第一個B2C網站正式開始運行,我國的電子商務開始進入了實際運營階段,同年我國開展了網絡商務相關專業知識的高校教育工作,并且對于電子商務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所產生的稅款進行了規定,這一階段被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期;從2000年至2009年開始,我國的電子商務精英主體從B2C開始想B2B方向進行轉換,網絡購物時代正式到來,也標志著我國的電子商務正式進入了可持續發展階段,并且這一階段也是我國互聯網用戶迅速增加的主要階段,成就了我國多個大型的網上購物平臺,而這一階段也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穩定期;自進入2010年以來,我國的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3G技術、4G技術的普及也使得電子商務由固定客戶端變為了以移動客戶端為主的經營方式,使得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更加自由,并且更加受到我國政府的重視,并將其提升到了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戰略層面,成就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成熟期。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

財務管理工作是一個企業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其是保證企業能夠在運營過程中資金鏈穩定的首要條件。在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其主要是對企業運營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原材料、人力資源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協調、分配以及管理,并且對財務管理部門本身的財務咨詢、記錄、籌劃、管理以及決策等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加強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設力度就能夠從根本上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并且能夠幫助企業資金穩定運轉,盡量降低企業的銷售成本,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要條件。

而隨著我國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常規的工作內容已經無法使企業能夠更好地面對市場給予的全新挑戰。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財務管理工作已經逐漸向網絡化的方向進行轉變,并且需要通過網絡技術實現異地財務管理工作,對于企業在各地區的財務信息、財務報表以及財務工作詳細內容的制定等工作都需要通過互聯網來進行實現,而這些則必須要通過現代財務管理軟件來實現。使得傳統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利用賬本和票據進行對賬,用筆填寫賬目的工作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這樣就減少了人為因素對于賬目信息正確性和真實性的影響,同時也降低了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升了各類管理工作的效率,真正實現了財務管理的自由化工作模式。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新型網絡財務管理模式的概述

在當下電子商務高度發展的新時代,各類新技術不斷涌現,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使得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向著新的方向進行發展,進而衍生出網絡財務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主要包括4大特點,分別是電子化管理、垂直化管理、即時化管理以及智能化管理。其中電子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利用電子計算機軟件和系統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進而實現了財務管理工作的網絡化發展;垂直化管理則是指利用網絡化的優勢,使得企業內部各子公司和總公司之間形成了垂直分級管理模式,加大了財務管理的簡便性,并且加大了總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聯系,真正實現了企業整體化發展的理念;即時化管理是利用互聯網的快速連接特點,將時間和空間的界限打破,使得管理工作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智能化管理主要指的是互聯網和計算機的智能化處理技術,財務管理人員利用這一技術就可以實現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使得相關工作更加簡單,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提高了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四、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財務管理工作應用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雖然電子商務從1990年發展至今已經有了20余年,但是在我國國內,對于電子商務的相關管理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其對于各類大型公司來說已經是一種發展趨于成熟的經營模式,但對于一些新型的中小企業來說,電子商務還屬于未知領域,并且其在市場中所占有的配額非常小,而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也導致了市場競爭的不公平性。而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正是企業生存過程中的重要部門,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也導致了該部門在進行相關管理工作時無法做到有法可依的情況,阻礙了新環境下的網絡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并且因此產生了網絡隱私保護問題、網絡版權使用問題以及網絡敏感話題等諸多問題的產生。

2.軟件開發力度不足

目前,互聯網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已經在國際上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其均是基于國際上英語用語開發出的軟件,對于目前我國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應用國際上的一些先進軟件雖然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大多數英語水平不高的工作人員還難以辦到。而我國國內開發的基于漢語言運行的各類財務管理系統則相對落后,無論在功能程度,還是在對各類信息的處理速度上均較國際上應用的軟件相對落后,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性。

3.信息安全難以保障

在21世紀,人類主要探討的問題之一便是網絡安全問題,而電子商務企業也是網絡安全問題最大的受害群體之一,隨著網絡普及率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網絡技術,同時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而網絡財務管理工作中,對于企業財務信息的網絡安全也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這個開放式的環境之下,財務信息是否能夠有效保密就成為了企業發展的首要關注問題。

(二)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財務管理工作本身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現在的電子商務企業內部網絡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各項工作流程還沒有較好地進行完善,使得各項工作無法與企業的運營情況進行緊密的結合,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而這也就造成了財務管理部門提供給企業管理者的相關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降低,導致管理者的決策出現失誤。其次,由于部分企業實行網絡財務管理制度正處在起步階段,因此其內部相關制度并不完善,導致了各公司、各人員間的權限沒有明確劃分,并且企業內部網絡系統安全性較差,容易被外來者入侵,竊取、篡改或刪除企業的相關管理數據。第三,企業中目前大部分財務管理者為有經驗的老員工,其對于新型技術的接受和學習能力較差,無法有效完成相關工作,并且知識結構單一,造成了企業內部網絡技術資源的浪費,而年輕員工沒有較多的工作經驗,無法做一些事情做出適當的處理,也會阻礙這一工作的進行。

五、完善現代電子商務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改善應用環境

想要改善網絡財務管理的應用環境,首先就必須要制定一套適用于電子商務企業的財務管理法律法規,這樣就能夠讓相關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能夠按照統一規范進行,在審查過程中也更加能夠方便審查人員對于企業經營情況的判斷,避免賬目混亂或偷稅漏稅現象。其次是提升相關軟件的開發力度,讓我國自主開發的財務管理軟件能夠更加符合我國企業的發展要求,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第三,加強企業內部系統的安全建設工作,加強對于外部黑客、病毒等的攻擊防御手段,保護企業財務信息安全。

(二)改善自身管理

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一套統一的管理制度,這樣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員工就能夠按照統一標準進行,同時明確各員工的工作崗位、責任以及所屬權利,明確每個員工應該遵守的標準。提升對于新型網絡財務管理人才的培訓和選拔工作,積極培養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新時代財務管理人員,并且讓其學習國際上通用的網絡財務管理制度,這樣在以后的發展中能夠讓其能快速地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

六、結語

電子商務是未來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也必然成為各行各業未來發展的畢竟階段,只有在這方面掌握了主動權,才能夠更好的在市場中獲得競爭力。而網絡財務管理工作是新時期電子商務企業的工作重點,其不僅需要外部政府來改變應用環境,還需要企業自身對于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的改變。

參考文獻:

[1]楊柳.淺談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財務管理[J].經營管理者(中旬刊),2014(01).

[2]徐繼紅,席穎.論電子商務環境中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3]蔡曉君,殷婷婷.電子商務環境下財務管理模式變革的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01).

[4]劉彩梅.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分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01).

[5]陳志勇.淺析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絡財務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1(17).

[6]聞靜.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3(15).

[7]鄒萍.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2014(08).

[8]馮毅,張玉榮.淺談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1(06).

[9]劉玉紅.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中國商貿,2011(20).

篇8

內容摘要:目前,我國物流業已有了較快發展,但仍然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物流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本文試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的特點和物流模式作分析,并就企業物流模式的選擇進行探討。

關鍵詞:電子商務 物流 物流模式 物流成本

對于物流,目前國內外尚沒有統一的概念,各種提法不大一致,但大體意思是相同的。物流是指為了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過運輸、保管、配送等方式,實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關信息由商品的產地到商品的消費地所進行的計劃、實施和管理的全過程。

在我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的定義中指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到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的特點

(一)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現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數據庫化和代碼化、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物流信息存儲的數字化等。因此,條碼技術、數據庫技術、電子定貨系統、電子數據交換、快速反應及有效的客戶反應、企業資源計劃等技術與觀念在我國的物流業中將會得到普遍的應用。

(二)自動化

自動化的基礎是信息化;自動化的核心是機電一體化;自動化的外在表現是無人化;自動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還可以擴大物流作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物流作業的差錯等。物流自動化的設施非常多,如條碼/語音/射頻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分揀系統、自動存取系統、自動導向車、貨物自動跟蹤系統等。這些設施在發達國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業流程中,而在我國由于物流業起步晚,發展水平低,自動化技術的普及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三)網絡化

物流網絡化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物流配送系統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與供應商或制造商的聯系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另外,與下游顧客之間的聯系也要通過計算機網絡通信,比如通過物流配送中心向供應商提出訂單的過程,就可以使用計算機網絡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網(Value Added Network,VAN)上的電子定貨系統(EOS)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來自動實現,物流配送中心通過計算機網絡收集下游客戶的訂貨過程也可以自動完成。二是組織的網絡化,即所謂的企業內部網(Intranet)。物流的網絡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活動的主要特征之一。各種網絡的普及為物流網絡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物流網絡化已經勢不可擋。

(四)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自動化、信息化的一種高層次應用,物流作業過程中大量的運籌和決策都需要借助大量的知識才能解決。在物流自動化的進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術難題。為了提高物流現代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為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五)柔性化

柔性化本來是為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而在生產領域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靈活調節生產工藝,沒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統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20世紀90年代,國際生產領域紛紛推出彈性制造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制造資源計劃、企業資源計劃以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技術,這些概念和技術的實質是要將生產、流通進行集成,根據需求端的需求組織生產,安排物流活動。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適應生產、流通與消費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物流模式。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據消費需求“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靈活組織和實施物流作業。

另外,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準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的新特點。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物流模式分析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經營模式選擇是電子商務企業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技術的發展和物流產業的進步,以及各個國家物流外部環境以及物流現代化水平的參差不齊,在物流的經營模式上相差很大。

(一)企業自營物流

自營物流是指企業自身經營物流業務,建設全資或控股物流子公司,完成企業物流配送業務,即企業自己建立一套物流體系。企業在各地居民密集地區設置自己的配送點,在獲得消費者的購物信息后,將相關的信息即刻送往離消費者最近的配送點,然后由配送點的人員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自營物流的優點是企業可以直接控制物流環節;盤活企業原有資產;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商業秘密泄漏;提高企業品牌價值;有利于推進客戶關系管理;適應性、針對性強。缺點是投資多、風險大;資產利用率的波動性;增加管理難度,降低專業化水平管理機制約束;存在跨行業經營風險。這種模式適用于具有一定物流資源的傳統企業進行電子商務時所采用。

(二)物流企業戰略聯盟模式

物流聯盟是指物流服務的當事人在物流服務方面選擇少數穩定且有較多業務往來的物流公司,通過契約形成長期互利、優勢互補、要素雙向或多向流動、互相信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關系,是戰略聯盟的一種具體形式。

物流聯盟的優點是可降低成本,減少投資,降低風險和不確定性,獲得一定的物流技術及相應的管理技術;有利于發揮渠道優勢,提高利潤水平;有利于拓展經營領域,提高顧客服務水平,并提升企業形象。缺點是沖擊主業發展,降低專業化水平;破壞舊的客戶關系;物流聯盟模式非常脆弱,這種關系很難形成且非常容易解體。這種模式適用于區域配送系統完善、物流內容相對單一、物流規模較穩定的企業。

(三)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企業將一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動委托給外部的專業物流公司來完成。第三方物流是按照一定的合約,通過與第一方(發貨方)或第二方(收貨方)的合作提供專業化的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是企業的戰略同盟者,它不擁有商品,也不參加商品的買賣,它的主要目標就是提供專業化、系列化、現代化的物流服務。物流公司本身不擁有商品,而是與企業簽訂合作協定或結成合作聯盟,在特定的時間內將商品送達消費者。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企業跟第三方物流之間的合作,一般并不是一次性的合作,而是一種通過合同、契約進行的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是一種雙贏的互惠互利關系。

第三方物流的優點是集中精力發展核心業務;減少投資,加速資本周轉;降低運營成本及庫存成本;改善企業價值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供靈活多樣的顧客服務,為顧客創造更多價值。其缺點是成本控制困難;發展目標不一致;不利于整體優化;物流資產的制約;市場交易成本的制約。這種模式適用于不具備現代化物流技術手段,無法滿足對物流系統專業化需要的企業。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物流模式的選擇

(一)企業在選擇適合自身物流方案時應考慮的因素

從物流對企業的重要性以及企業經營物流的能力來考慮。有三種物流方案可供企業選擇:即自營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聯盟。企業所處的位置直接影響到企業對物流模式的決策, 這里重點介紹一下物流聯盟模式。在這一模式下有兩方面問題需要解決:

一是要尋找強有力的合作伙伴。如果物流對于企業成功很關鍵,物流是企業戰略的核心,但企業的物流管理能力很低,那么尋找物流伙伴將會給企業帶來很多收益。好的合作伙伴在公司現有的、甚至還未進入的市場上擁有物流設施,可以向企業提供自營物流模式無法獲得的物流服務及專業化的管理。

二是要成為合作關系的領導。如果企業的物流活動不那么重要,但是企業的物流管理能力較高,由專業人員管理,那么企業就會主動尋找需要物流服務的伙伴,通過共享物流系統,提高貨物流量,從而實現規模經濟效益,降低企業成本。

從企業對物流環節的控制力要求來考慮。有些實力強大的企業,如一些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它們不愿意將自己的物流活動外包出去,而缺乏對物流環節的控制。這時,應該選擇企業自營物流。雖然投資成本和管理成本很高,但對整個企業或供應鏈的發展有好處,這些企業樂于自己經營物流業務。

從企業的行業性質和產品特點因素考慮。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經營的產品不同,物流模式的選擇則不同。因為不同的行業、產品,市場需求的大小不同,物流配送的規模有很大差別。不同的產品對物流配送時間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

從物流活動的總成本考慮。企業通過對比自營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成本來選擇合適自己企業的物流模式。物流系統總成本由運輸總成本、庫存維持費用、批量成本、總固定倉儲費用、總變動倉儲費用、訂單處理和信息費用及顧客服務費用等構成。這些成本之間存在著效益背反現象,減少庫存數量時,可降低庫存費用及倉儲費用,但會帶來缺貨率上升而導致運輸費用及訂貨費用的增加。如果運輸費用及訂貨費用的增加部分超過了庫存費用及倉儲費用的減少部分,總的物流成本反而增大。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選擇

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在選擇物流模式時傾向于借助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完成自己的配送環節,所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甄別就成為很多企業的當務之急。

物流外包需求分析。這是制定外包策略的基礎。企業對自身的物流過程進行分析的目的是為了確定目前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讓企業明確自己的需求,對于要達到什么目標以及這些目標完成后,會怎樣影響公司的每一個職能領域,應有明確的理解。由于大多數第三方物流決策對企業目標的實現關系重大,所以通常對物流外包的需求分析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確立物流外包目標。確立物流外包目標是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指南,首先應該根據企業物流服務需求的特點確定選擇的目標體系,并能有效地抓住幾個關鍵目標,這也是后面企業對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績效考核的主要依據。目標確定以后,就不難預計需要克服的種種困難和選擇最合適的物流公司。

制定物流服務供應商的評價準則。在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時首先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標準。目前企業在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時主要從物流服務的質量、成本、效率與可靠性等方面考慮。此外,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與企業是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因此,在考核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時,企業也非常關注降低風險和提高服務能力的指標,如經營管理水平、財務狀況、運作柔性、客戶服務能力和發展能力。

物流服務供應商的綜合評價與選擇。有效的評價方法是正確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前提,應該采用合理、有效的評價方法進行綜合評價,才能保證選擇結果的科學性。根據評價準則初步選出符合條件的候選供應商,注意控制在可管理的數量之內,然后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如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仿真等方法進行綜合分析評價,通過這些評價方法可以確定兩至三家分值靠前的供應商。要確定最終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還需要注意企業與供應商的共同參與,以保證所獲取數據及資料的正確性、可靠性,并對物流服務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最后對各供應商提供的方案進行比較權衡,從而做出最終的選擇。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進行選擇。

合作關系的實施。經過對供應商的考核評價,并做出選擇后,雙方應就有關方面起草并簽訂合同,從而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參考文獻:

1.章炳林.C2C電子商務的物流模式選擇[J].現代商業,2008(9)

2.吳志.電子商務下物流的發展趨勢之我見[J].商場現代化,2007

3.孫霽.電子商務下物流模式的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7

4.李文生.基于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研究[J].物流科技,2007(3)

5.翟曉松,吳志萬,尤惠.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模式及系統整合分析[J].研究與探討,2007(1)

篇9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企業;電子商務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以及WTO的加入,企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加強自身信息化建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而產生的電子商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運營模式引起了廣泛關注,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極大地促進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建設也成為了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企業必須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利用互聯網來強化自身信息化建設,落實以信息化帶動產業化、走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新型產業化道路,從而促進企業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的發展。

1.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概述

1.1 電子商務的內涵

電子商務是企業利用計算機網絡平臺,按照標準化的商業流程來開展的一種商務活動。企業在實施電子商務業務的過程中,其與客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之間的交易、相互協作和價值交換等活動都是通過在互聯網在線網絡平臺來實現的。可以說,電子商務是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直接產物,是網絡技術應用與發展的全新方向。

1.2 企業信息化的內涵

企業信息化是指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對企業現有的人事、生產、經營、財務等進行合理整合與信息化管理,用以提高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水平與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綜合競爭力。企業信息化建設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在企業內部的常規運行中進行信息整合,例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財務預算、企業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另一方面是關于企業外部營銷的信息化建設,例如客戶信息、訂單信息等。因此,企業信息化就是通過信息網絡將分散的信息資源進行加工和整合,以便企業管理者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1.3 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的關系

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首先,企業信息化是實施電子商務的基礎,而電子商務對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助推器。企業信息化后生產過程根據訂單進行,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而電子商務實現了銷售過程的信息化,幫助企業極大地節約了銷售成本,同時為企業在生產、設計、管理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基礎。其次,電子商務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必然產物,企業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快速地明確市場需求,減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而企業信息化發展必然也會促使電子商務的產生。因此,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2.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近年來,隨著全球互聯網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帶動了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在這二十多年來,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企業信息化建設還較為落后,還存在諸多問題:

2.1 企業管理不到位,缺乏規劃

目前,許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企業信息化的必要性,但是大部分企業在決定進行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之前,會制定某種比較模糊的目標,例如“建設20年不落后的信息化系統”等等,可是計算機技術的更新日新月異,根據計算機產業中經典的摩爾定律:計算機系統的性能每18個月就會有一倍的提升。因此,僅僅依靠前期的模糊目標來進行信息化建設是不科學的。在國內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系統規劃與后期跟蹤管理,盲目追求“一步到位”而造成系統投資損失的企業并不在少數。

2.2 社會支持體系不健全,缺乏引導

電子商務不同于傳統商務,其商務活動需要以網絡為載體進行運作,當前我國的網絡市場環境、電子信用體系還不夠成熟,市場監督制度不健全,因此網絡環境下的商業活動風險比現實環境中要大很多。這就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標準、法律、法規等,為電子商務活動提供有效的社會支持,而目前各級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缺乏對企業信息化工作的統一規劃和引導,對電子商務活動的評價認證缺乏統一標準和相關監督治理制度。

2.3 企業內部信息操作系統不完善,缺乏實操性

電子商務是基于計算機系統與互聯網的一種商業活動,良好的信息操作系統是電子商務能夠順利運行的基礎條件。許多企業由于理念落后,重“硬件”而輕“軟件”,不愿花費大量的財力購買軟件,硬件成了擺設,無法發揮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另外,網絡網絡環境下的信息應用系統復制程度遠高于單機應用系統,需要專業的運營和維護人員才能實現有效地利用,但是很多企業不重視員工的專業培訓,其構建信息化系統僅僅流于表面,沒有產生真正的價值。

3.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3.1 強化信息化建設理念,加強宏觀規劃

企業信息化并不是單純地將計算機記錄信息代替手工記錄信息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將一些先進的科學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活動通過智能化的方式來實現。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企業必需進行宏觀的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并且注意規劃要由明確的部門具體負責并監督,集思廣益。其最終結果既要實現企業內部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充分共享,還需要將與本企業有商業購買銷售關系的客戶信息資源整合并分類管理,更好地了解客戶,從而向客戶提供更快捷和更周到的產品和服務。

3.2 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市場體制

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不同于傳統商務活動的交易活動,其實施需要基于網絡進行支付與結算,這就需要有高質量、高效率的電子金融服務體系來配合。根據相關調查結果,很多人不愿意選擇網絡在線購物的原因主要在于對于網絡交易安全不信任,或者擔心網絡上的商業欺詐行為。而企業也會擔心商業信息,尤其是商業機密在網絡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因此,為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急需相關政府部門制定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來保障網絡交易的安全,企業則有必要改進現有的金融體系,盡可能地為網上支付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3.3 針對企業實際,構建適合企業運營的信息化網絡

企業內部完善的信息化系統是電子商務正常運行的基礎環境,因此,企業應該針對自身實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優化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實現名副其實的企業信息化。為了真正實現企業信息化,企業需要設立專門的信息機構和信息主管,配備適應現代企業運營要求的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技術的硬件、軟件等相關設施,建立包括網絡、數據庫和各類信息管理系統在內的信息工作平臺,構建適合自身發展的信息化網絡。

4.結語

隨著全球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化發展的不斷深入,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全球經濟正在走向電子信息化的時代,在這種形勢下,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我國企業在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依然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需要與時俱進的過程。企業需要針對自身實際情況,更新信息化建設理念,并加強宏觀上的總體規劃,構建適合自身發展的信息化網絡。

參考文獻

[1]霍興劍.淺議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信息化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13).

[2]馬良.企業信息化建設面臨的障礙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2).

[3]趙爾丹,張照楓,牛建強.淺析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系[J].知識經濟,2011,(19).

篇10

關鍵詞:電子商務   環境   趨勢

緒論:電子商務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依托網絡環境,基于瀏覽器、服務器等網絡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的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和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也包含金融等綜合服務的新型商業模式。

1、整體發展現狀

宏觀的角度來看,近幾年無論在那個國家或者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都非常的迅速。例如美國的電子商務發展就十分的迅速,模式也比較成熟,從專業化的程度和電子商務相關產業上來說都做的十分的優秀,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相較于國外,我國的電子商務起步比較晚,不過這并不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因為目前我國電子商務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以及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主要基礎和動力。根據信息產業部的相關數據表示,截至2012年6月份之前,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了4.95億,與2011年相比,增長速度十分的驚人。從短短一年之中,就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這足以說明互聯網已經普遍影響著我國的群眾,并且還在加速的增長。同時,移動互聯網的用戶也已經突破了4億,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加劇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電子商務的交易總額每年增長百分之四十。由于電子商務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使得我國很多投資者投入到了電子商務的領域之中,這也使得電子商務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例如最為熟悉的淘寶、唯品會、美麗說等等電子商務網站之間為了加大競爭力,都開展了各種促進消費的活動。自2005年以來,我國電子商務逐步興起,2007年電子商務市場就已經突破1.7萬億元(阿里巴巴占近7成份額),B2C是主要形式。2010年國內經濟結構轉型起步,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以每年不低于32%的速度發展,2010年網絡交易額達到4.5萬億元,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8萬億元,年增長率超過42%。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近30萬億元。當前我國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新空間。電子商務正加速與制造業融合,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催生新興業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2、發展環境

2.1 政策環境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05年以來,電子商務發展相關的政策文件就開始不斷地完善修改,2005年國家就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自2012年國家《電子商務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來,相關部委也陸續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2013年商務部出臺《2013年電子商務工作要點》、《關于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對外貿易的若干意見》及《商品現貨市場交易特別規定(試行)》,八部委、九部委出臺《關于促進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網絡發票管理辦法》;農業部出臺《全國農村經營管理信息化發展規劃(2013—2020年)》;工信部出臺《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國家郵政局、商務部出臺《關于促進快遞服務與網絡零售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等。

2.2 經濟環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不斷開拓電子商務領域,創新了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出現了大批淘寶店,甚至出現了一批農村村莊也能圍繞自身的資源、市場優勢開展特色電子業務應用,2012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有62家開張了網絡零售業務,其他行業也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了開展電子商務業務,銀行系統也逐步實現在線支付結算、快捷融資等。《2014年全球社交、數字和移動》報告顯示,中國有13.5億人口,城市人口比例51%,互聯網網民比例44%,達5.9億人,QQ空間活躍用戶達6.23億,中國手機設備持有量超過12億臺。中國網民達到5.64億,手機網民數量4.2億,截至2013年底,京東網站注冊用戶突破1.4億,2013年全年交易額進入電商領域第十年,預計實現一萬倍增長,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2.3 市場環境

隨著電子商務數量的增加,電商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越來越多的電商商家被逼進入價格大戰,規則上的漏洞、不完善的網絡法則和網絡本身所具有的弊端,讓惡性競爭變得難以控制,不斷的出現各類形式的降價促銷,電子商務市場從2013年年初開始,各大電商企業投入了數十億資金應用到電商價格大戰之中,與上年同期相比,以規模放大近一倍多以京東商城店慶為例,易迅、天貓、亞馬遜、蘇寧、國美、當當、凡客、1號店為應對沖擊,均推出促銷活動,強壓市場價格。國美激情紅八月、樂峰的五周年店慶、聚美的三歲半生日、天貓和蘇寧的購物優惠券活動等等。從眼下看似乎商家在讓利酬賓,消費者得到利益,但從長遠看,價格戰容易形成消費者提前預支消費需求。另外價格戰往往伴隨商品不能保值的副作用,容易使消費者對商家失去信心。在龐大的價格戰后,淘汰了很多中小電商企業,提高了電商行業的含金量,電商門檻迅速拉高,許多傳統企業也自動歸隊,不再妄想獨建銷售平臺,形成目前電商巨頭混戰的局面,惡性競爭的慣性仍然存在。

3、發展的制約因素

3.1 具體規范的制約。電子商務的有序發展要在明確的法律框架、行為框架、游戲規則里面。如果沒有穩定的政策預期,沒有個可靠的清楚的法律保障,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非常困難。目前我國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法規還要進一步不健全,電子商務具體規范亟待完善。

3.2 網絡安全制約

防范體系脆弱互聯網的開放性,使得網絡交易面臨著種種風險,安全性一直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電子商務系統安全性普遍較差,病毒、虛假網站和黑客攻擊現象嚴重。資金流是順利開展電子商務的重要保證,而由于網上支付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迫使許多中小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時不得不采用網上洽談、網下支付的低效方式。

3.3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還不完善

在我國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人們在交易過程中誠實守信的意識還很薄弱。誠實守信是電子商務制度規范得以確立和運作的基礎,是有效防范電子商務運營風險的重要條件,也是維系電子商務企業與用戶之間信用關系的基礎,同時已成為制約行業成長的大“瓶頸”。信用問題也是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原因,針對信用問題,我國出臺了相關的管理條例,一些電商網站也做出了相關的管理機制。例如我國的淘寶網站,就對于買家和賣家的信用進行的監督和管理,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4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體系還不完善

沒有現代化的物流運作模式支持,電子商務的優勢就難以得到有效發揮。我國物流的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國內缺乏系統化、專業化、高效化物流系統,不少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不得不自辦快遞業務,不僅無法覆蓋較為廣闊的區域,而且費用較高,商品配送所花費的時間較長,影響了電商的效益和消費者網上購物的熱情。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顯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十分的迅速,但是針對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規定還不夠完善,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電子商務起步階段,很多業內人士就對于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難做出了推測。主要是三個困難,首先是信用,其次是支付,最后是物流。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研究,一些支付軟件的誕生已經解決了支付問題。例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等。因此,目前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物流問題和信用問題。因為物流具有非常不穩定的因素,首先物流成本過高,不利于相關電商的發展。其次,有些物流公司的物流服務水平不高,這也給電商造成了重要的影響。此外,因為物流運輸時間較長,很容易因為一些外界因素造成商品出現破損。

3.5企業電子商務系統不能和內部資源有機整合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目前我國許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電子商務蘊藏的發展潛力。但是由于我國許多企業一直遵循傳統市場中的開發模式,這就導致企業內部各部門的開設僅僅為了拓展傳統的市場。因此,我國很多企業對于電子商務在短時間內顯得十分不適應。此外,有些企業雖然在逐步的開始建立屬于自己的電商平臺,但是因為對于電子商務不夠了解,所以在整體營銷和策劃上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這就造成企業經濟成本過高,整體回報較小的情況發生。還有一些企業借助于第三方電商平臺進行銷售,但是因為第三方平臺在對于企業內部信息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所以電子商務和企業內部資源的規劃還是需要人為來繼續操作。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企業對于電子商務的整體流程以及相關營銷手段不夠了解,這就很容易影響企業的電子商務系統建立。

4、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

整體來看,我國目前電子商務的發展平穩,電子商務行業正逐步的走向正規和規范,處于快速成長期。在快速成長的同時,我國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也存在不少的制約因素。例如網絡技術的不足引起信息泄露、買家和買家對于誠信不重視、物流的服務質量不能夠跟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等等,這些問題急需解決。

4.1電子商務務實發展趨勢明顯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我國電子商務和世界接軌是將來發展的必然發展趨勢。互聯網最為顯著的一個優勢就是具有開放性,并且不受到任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互聯網能夠有效的通過傳輸促進國家和國家時間的交流,對于推動國家對外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未來我國的電子商務企業將會隨著外界環境不斷地完善,逐漸和世界接軌。通過電子商務,我國企業可以和國外的企業站在一個相同的起跑線上,從而實現共同發展。通過電子商務,我國未來的一些中小型企業可以實現真正的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對外貿易。

4.2區域融合化具有顯著的優勢

中國國土比較遼闊,人口數量較多,地域有著鮮明的特點。因此,以中國國情為基礎,采取區域化戰略是擴大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必然途徑。從目前的人員分布來看,我國的網民主要分布在城市之中,主要以經濟發達的地區為主。為了能夠有效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就要擴大網上營銷的規模。因此,采用區域化戰略的方式是今后電子商務發展擴大規模的主要手段。

4.3第三方平臺將成為中小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主要平臺

我國的第三方電商平臺發展非常的迅速。例如阿里巴巴網站已經實現了國內國外市場的統一,這致使我國一些中小型企業在國內進行相關營銷的同時,還能夠開拓國際市場。此外,第三方平臺已經增加了多個行業,一些企業利用第三方平臺既可以實現采購,還能夠進行相關銷售。同時,也能夠方便一些企業開展批發和進行小批量的零售。因此,在未來許多的企業都會選擇利用第三方平臺來進行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因為自主建設電子商務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經濟成本,還需要面對軟件應用等問題。所以,在未來第三方平臺將會成為中小型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主要平臺。

4.4電子商務的內容會更加的多樣化

目前,我國大多數人對于電子商務的理解都是網絡購物。因為電子商務的整體模式都是一個交易的整體過程。因此,有很多的電子商務企業將電子商務和網絡購物聯系起來。隨著利用網絡進行購物和消費人群的越來越多,電子商務帶來的影響和相關產業也越來越多。總而言之,在未來的電子商務,相關分工也會越來越細致,其功能也會更加的完善。因此,為了不斷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電子商務的內容會更加的多樣化。

4.5電子商務服務不斷發展,成為國民經濟增長點。

分析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全球的產業結構已經從“工業經濟”轉換為了“服務經濟”。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服務水平也會不斷的提高。今后電子商務服務的飛速發展,會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增長點。另外,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有著密切的關系,今后移動電子商務將會成為電子商務新的應用領域。

5、建議

5.1 建立和完善符合國情的電子商務法律及法規體系。盡快出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電子商務法及獨立的電子商務貿易、稅收等相關法律法規,使電子商務行為有法可依,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個相對寬松而又安全的法律保障和外部環境,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健康有序地發展。

5.2強化網絡安全建設。加強實施電子商務的網絡,逐步建立統的網上監管,堅決抵制和打擊利用互聯網從事制假、售假、泄露客戶資料、不正當競爭等不誠信的經營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

5.3保護網絡誠信。加強誠信教育,努力營造誠信的網絡商業氛圍和環境,以促進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