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工業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3-12-28 17:51: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輕工業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輕工業的特點

篇1

關鍵字:工業建筑設計輕鋼結構特點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輕型鋼結構指的是由鋼材所構成的結構,即由冷彎薄壁型鋼結構、焊接或者高頻焊接輕鋼結構、熱軋輕鋼結構、輕型鋼管結構以及板壁較薄的焊接組合梁焊接組合柱而構成的結構。在工業建筑中應用這一結構,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在分析該結構特點的基礎上,對其具體的設計方法進行分析論述。

一 輕型鋼結構的特點分析

隨著技術的發展,輕型鋼結構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具有輕便、精巧且成型方便的優勢,正是具有這些特點,才能夠使該結構得到廣闊的發展空間。下面本文就對其特點進行分析。

首先,輕型鋼結構具有輕巧的特點。一般來講,輕型鋼結構的截面較小,并且自重較輕,承重結構截面能夠根據受力的情況進行精確的設計,這樣一來會比普通的鋼結構使用的槽鋼和工字鋼截面的受力更為科學且合理。根據資料統計可知,輕型鋼結構主體結構的含鋼量基本上在25到80千克之間,彩色壓型鋼板的重量僅僅為10千克,因此說,輕型鋼結構的自重只有普通鋼結構的30%到50%左右,十分輕巧。

其次,輕型鋼結構的主體結構具有穩定性和可靠性。和其他建筑材料相比較而言,鋼材料的容重和屈服點比重最小,并且其具有較好的延展性,材質均勻,能夠達到很好的抗震和抗壓效果,這樣就會進一步提升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通常輕型鋼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為鋼結構,采用的鋼材塑性、強度以及韌性都很好,能夠承受住較大的動力荷載。

最后,輕型鋼結構施工周期短。輕型鋼結構最大的優勢特點就是其所有的構件都能夠由工廠制作,現場拼接安裝,這樣就會比混凝土結構的建筑施工工期縮短一半左右。施工周期短,就能夠使建筑提前投入使用,這樣能夠提前獲得投資的效益。

二 工業建筑設計中輕鋼結構的設計方法

在工業建筑中應用輕鋼結構,能夠縮短施工周期,提升建筑物的穩定性能。在工業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采取科學的設計方法,以便更好的發揮輕鋼結構的優勢。下面本文就對具體的設計方法進行分析論述。

首先,從建筑屋面的選材和坡度的選擇角度進行分析。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輕鋼結構的屋面材料有了很多類型,如壓型鋼板、太空鋼板等,但是當前應用的最為廣泛的還是金屬壓型板、夾芯板以及金屬壓型復合保溫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板材的特點進行科學的選擇,最大限度的發揮它們的用途。

對于坡度設計的問題,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一般的工業建筑來講,其屋面的坡度越大越有利于排水的實現,但是需要把握設計的度,如果坡度過大的話就會增加排水的流速,進而出現濺水的現象。反之,如果說工業建筑屋面的坡度較小,這樣排水的速度也會減小,水流的速度也會變慢,這樣如果雨量大的話很容易會在屋面形成積水,給壓型板帶來嚴重的腐蝕,影響其使用壽命。

由此可見,在對工業建筑的屋面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地區氣候條件科學的選擇屋面的坡度,并且要以經濟要求和施工要求作為參照的依據,合理確定屋面坡度,既能夠有效避免屋面坡度過大而增加施工難度,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發生,又需要在設計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的使用,節約設計和施工成本,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

其次,從金屬壓型鋼板屋面的構造設計角度進行分析。金屬壓型鋼板屋面的設計也是輕鋼結構屋面設計中關鍵的環節,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科學的選擇板型、壓型金屬板,并確定屋面開洞的方式和防水處理的措施。對于大部分輕型鋼結構來講,為了更好的實現采光和通風的效果,需要在屋面上部開鑿一定的孔洞或者是進行通風和防水設計,所以說,在金屬壓型鋼板屋面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對屋面的開洞、防水以及通風的設計。

需要注意的是,在屋面開洞設計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孔直徑或者是邊長較小的孔洞,能夠直接在橫梁上面插入一根圓形鋼管,或者是其他工藝管對其進行處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泛水的現象,則需要在開洞縫的位置涂上足夠的硅酮膠進行防水。而一些開孔尺寸較大的孔洞,則通常將泛水裙板和底座設計成一體進行處理,為了降低積水對屋面的影響,可以設計波槽蓋板進行防護。

在屋面防水結構的設計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搭接縫的問題,需要防止因為搭接縫的存在導致的漏水現象,所以說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搭接的結構設計作為防水結構設計的主要環節進行控制。

再次,從輕型鋼結構的夾層設計角度進行分析。對于輕型鋼結構夾層設計來講,其除了需要具備普通夾層的共性外,還需要具備輕型鋼結構的特點,所以說在設計的過程中既需要考慮到夾層的共性,還需要考慮到自身的個性特征,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夾層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不斷的優化和完善設計。

輕型鋼結構夾層的主要方式是在原有的舊房主體結構上直接加高,并緊密的依托原來的主體結構,進而達到優化和加固的目的。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確定既安全可靠又具有經濟價值的方案,并科學的選擇夾層的方式。但是由于輕型鋼結構夾層結構的側向剛度較小,因此說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設計出足夠的縱向和橫向支撐,這樣才能夠確保該結構的固有剛度,進一步保證其穩定性。同時,在設計中還需要充分的考慮到輕型鋼結構中夾層結構的地震效應,使板塊的剛度能夠均勻的分布在結構之中。

最后,對工業建筑中輕型鋼結構的墻面設計問題進行分析。對于工業建筑來講,可以根據墻置的不同將其分為內墻和外墻兩種,根據受力特點的不同能夠將其分為非自承重式輕型墻體以及自承重式輕型墻體。在工業建筑中,較長應用的墻體材料一般以輕質材料為主,如PC板,涂彩金屬壓型板等,能夠根據建筑物的建設要求和設計標準科學的選擇各種墻體材料。

以金屬壓型板墻面的系統構造設計為例進行分析。該墻面在設計中主要對對壓型板具體的長度選取和鋼板墻面系統的細部構造設計為中心。在選擇金屬板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考慮到板塊的承載水平力和板塊單位面積材料的有效覆蓋能力,科學的確定各種數據,最大限度的降低壓型板長向搭接情況的出現,并減少材料的浪費。對于其中夾心板墻板構造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夾心板的結構布置和節點的設計防范,科學選擇板塊的放置方式,并重點對踢腳、墻轉角處等節點位置進行設計。

結束語:從目前情況來看,在工業建筑設計中廣泛的應用輕型鋼結構,不僅能夠縮短施工工期,使建筑更快的投入使用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還能夠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穩定性能。本文就在此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對輕型鋼結構的特點進行分析,并指出了該結構在工業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希望能夠對今后的設計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馬守芳 工業建筑設計中輕型鋼結構的特點與設計方法 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年第5期

[2] 宋祥 輕型鋼結構工業建筑設計研究 山東建筑大學,2012年

[3] 賈彪 工業建筑中輕型鋼結構的設計淺析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年第20期

篇2

關鍵詞 工業化 政府

根據發動工業化的主體,世界大國實現工業化的道路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民間發動的工業化,以美國為典型的,以市場經濟為主,漸進式的從輕紡工業到重工業、機器制造業,再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以電子、核子、化工、航天等組成的新興工業。經歷的時間較長,比較協調,效益較好。第二種是政府發動的工業化,以前蘇聯為典型的,以計劃經濟為主,有領導有計劃地以高速發展重工業為中心,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其特點是:速度快,對鞏固國防有利,但投入多,又忽視農業、輕工業,使經濟發展不夠協調,影響了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第三種是民間和政府共同發動的工業化,以德國和日本為代表,其特點是民間和政府各取所長,優勢互補。

一、前蘇聯模式的特點

所謂前蘇聯模式,即是政府發動的工業化,就是由政府指定規定,運用行政力量籌措資金和興辦企業而推動的工業化。它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表現為一種突變性或革命性,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較迅速地建立了國內的現代工業化體系,而這種突變特征,是由這些國家所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前蘇聯開始工業化時,世界上已經有了一大批國家先行完成了工業化。這樣,一方面,工業化國家的存在給后起國造成了迅速實現工業化的迫切性,后起國為了追趕先進國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工業化國家又為后起國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業化經驗提供了可能性。后起國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來學習、引進和模仿先進國的生產技術和工業組織。

中國、印度、巴西3國在不同程度上都采取了前蘇聯的實現工業化的道路。從前蘇聯、中國、印度實行計劃經濟及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計劃經濟的巴西來看,其工業化道路的共同特點是:

(一)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基礎工業。前蘇聯主要是由于當時國際政治環境所迫,中國、印度、巴西3國則是由于追求經濟獨立、擺脫殖民地、半殖民地經濟羈絆的愿望。其優點是,贏得了時間,打下了經濟發展的基礎,鞏固了國防。其缺點是,經濟發展不夠協調,忽略了農業、輕工業的發展,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從工業發展速度來分析,前蘇聯在二戰前及二戰后發展速度是快的,但是忽略了經濟結構的調整,生產的發展主要靠外延方式,不注重工業技術設備的更新。折舊的時間太長,新的科技發明不能得到及時推廣應用。因此,在60年代中期以后,特別在70-80年代,工業結構中的矛盾日益嚴重,工業發展的速度也顯著下降,新興工業的建立和發展,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都顯著地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拉開了差距,使前蘇聯經濟形成了嚴重停滯局面。中國工業發展上的問題,與前蘇聯大致相同,但更突出的是大起大落,有的時期過分投資,增長速度過快,有的時期只好被迫調整。印度的工業發展速度,經過一段時期之后,因為整個經濟發展不夠協調,被迫調整下降,或往往完不成計劃的指標。巴西工業發展,除了重工業與農業、輕工業的關系不協調外,還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使得80年代的發展陷入低谷,高通貨膨脹的問題始終得不到妥善解決,外債的包袱一直很重。

(三)在一個很長時期內,前蘇聯、中國、印度和巴西4國的工業經濟發展,均以進口替代為主這樣做,有利于建立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滿足本國國內市場的需要,減少對外國經濟的依賴。但是,缺點是沒有積極介入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不能適時調整經濟結構,不斷更新技術及設備,參與國際分工及競爭,跟上世界工業發展的步伐和新水平。

(四)由于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基礎工業的需要,前蘇聯、中國、印度、巴西4國的政府在經濟發展中都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都以建立國有企業為主要依靠。前蘇聯、中國的國有化程度都非常高,并在相當時期內生產關系越發單一化。印度、巴西雖然側重于國有企業,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但又相應地實行混合經濟,復制私營企業的發展,巴西還鼓勵外資企業的發展。中國在80年代以后,才鼓勵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發展。前蘇聯、中國和印度長時間內實行基本上閉關自守的政策,沒有對外開放和積極介人世界經濟,使自己的工業化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在進行了以上共性的分析之后,接著將就幾個單獨的國家分析各自工業化道路中的經驗和教訓。

二、前蘇聯工業化道路中的經驗和教訓

“十月革命”以后的前蘇聯,也研究過美國工業化的道路,認識到這條道路的優越性的一面,但又看到資本主義剝削的另一面。更重要的是,這種漸進的工業化,需要逐步積累,逐步發展,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而前蘇聯“十月革命”后所面臨的經濟困境和惡劣的國際政治環境,使工業化道路的選擇,成為關系到前蘇聯存亡的問題。經過激烈的辯論和斗爭,他們最終選擇了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指導方針。歷史的實踐證明,前蘇聯雖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做出了許多犧牲,但畢竟在短時期內,實現了工業化,趕上了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步伐。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俄國,基本上還是一個落后的封建農業國。1913年,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產值中僅占40%。國內戰爭結束時的1920年,前蘇聯的工業產值僅為1913年的13.8%,重工業被破壞得最為嚴重。前蘇聯從1928年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德國法西斯進攻前蘇聯,時間只不過是短短的13年多一點。就在這個短短時期內,前蘇聯依靠自己的艱苦奮斗,建立起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從工業化開始的1926年到1940年,前蘇聯整個工業增長了10.7倍,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7.8%,其中重工業增長了18.4倍,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1.9%。前蘇聯一躍為當時世界第二位工業強國。

應該說,前蘇聯這種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是在特殊條件下,適應特殊需要的一種經濟發展戰略。其顯著缺點是,農業、輕工業的相對落后,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相應提高。為了高速發展重工業,長期以來從農業拿得多,給得少,影響了農業的發展。整個工業從1926年到1940年增長了10倍多,而農業從1926年到1953年,僅增長了21.5%。如果考慮到耕地面積的增加及其他因素,實際上農業比過去更差,1953年的糧食總產量還低于1913年。農業的落后,不能不影響到輕工業的發展,因為許多輕工業的原料是來自農業。再加上,前蘇聯對輕工業的投資也很少,長期以來,輕工業的投資只占總投資的5%左右,最高也沒有超過7%。而對重工業的投資占投資總額的比重均在30%左右,有時甚至高到40%。

篇3

一、1—7月輕工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產值略有回落

2012年1—7月,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97813.6億元,同比增長17.7%,比上半年減少0.5個百分點;7月份完成工業總產值14794.1億元,同比增長15.8%,增速比6月回落2.2個百分點。

(二)出口快速反彈

據海關統計,2012年1—6月,輕工累計出口額2324.0億美元,同比增長14.76%,比1—5月提高1.34個百分點。出口額排名前11位的輕工行業,除農副食品加工外,增速都比1—5月有所提升。

2012年6月,輕工月度出口額450.7億美元,同比增長20.8%。5月輕工出口額出現快速反彈,6月輕工出口額及增速雖出現一定回落,但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決定了我國輕工產品出口不會長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輕工出口走勢必將有所波動。隨著下半年出口額基數的提高,增速適度的回落仍屬于正常。

2012年1—6月,輕工業累計外貿順差1760.2億美元,同比增長18.46%,是全國貿易順差總額(689.1億美元)的2.55倍。

(三)利潤增速趨穩

2012年1—6月,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80875.9億元,同比增長16.3%;累計利稅總額6876.3億元,同比增長17.1%,其中實現利潤4486.7億元,同比增長16.6%。2012年1—6月,輕工業效益指標繼續回落。

輕工企業利潤增幅回落,主要原因在于綜合成本上升和庫存壓力較大,而受供需關系變化影響,產品銷售價格難以提升。在企業運行出現困難的情況下,從業人員的增長已經從2011年末的9.4%下滑到當前的1.0%。

(四)格局分化明顯

輕工業具有行業門類眾多、產品涉及領域廣泛、企業數量龐大的特點,輕工各行業表現有所差異,行業結構存在互補。

1、食品等剛性需求行業引領發展

2012年1—7月,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釀酒、軟飲料等剛性需求行業合計占到輕工業總產值的44.4%,增長速度也處于領先地位,家電、造紙、五金等行業產值增幅相對較小。行業表現出現分化。

2、中部地區保持高速發展

輕工業區域表現也有所不同,東部地區在輕工總產值中占比較大。而中西部地區在輕工產業轉移的背景下,在發展速度上實現了較大的提升,1—7月,中部的安徽、河南等省輕工業增長速度超過了20%。

二、當前運行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成本居高不下

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已經逐漸在經濟運行中表現出常態化,雖然近期鋼鐵、有色金屬等原材料工業的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下行,但與去年相比,輕工業的綜合成本仍居高不下。

目前融資難、融資成本加大是削弱企業運營活力的主要問題。國家已經關注并著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1—6月,輕工規模以上企業的負債、財務費用、利息支出的增長都顯現趨緩態勢,政策效果有所顯現,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的增長仍高于大型企業。

(二)庫存壓力較大

去年上半年輕工產品消費需求強勁,部分企業對市場走勢判斷過于樂觀,保持了大量的生產。然而進入2012年,受國際形勢影響,旺季并未如期而至,且淡季表現更淡,使得行業庫存大幅增加。2012年1—6月,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14.3%,鐘表、工美、縫紉機械行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20%以上,并高于工業總產值的增長。

目前,隨著規模以上輕工企業生產增長速度的減慢,庫存增長也有所趨緩。但較大的庫存總量仍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很大的壓力。

三、全年走勢預測及政策建議

(一)全年走勢預測

2012年,輕工業將在調整中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長。在政策穩定的前提下,預計2012年輕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幅將達到15%—17%,可實現工業總產值19萬億元以上。

受復雜國際經濟貿易環境的影響,預計2012年輕工行業出口額達到5000億美元左右,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速與2011年相比將有較大幅度的回落,全年同比增幅為10%—15%。

2012年輕工業結構調整中的利潤增速回落不可避免,預計全年輕工業利潤總額增長在13%—15%,行業平均利潤水平仍將保持低位運行,預計全年的銷售利潤率將在5%左右。

(二)政策建議

1、加快實施結構性減稅等政策,切實降低企業稅負

(1)恢復造紙等行業再生資源稅退稅政策,鼓勵循環經濟發展

隨著以廢紙、啤酒瓶再生資源稅退稅政策的取消,企業利用再生資源支出迅速擴大,不利于循環經濟的發展。

(2)調整白酒消費“從量稅”計征辦法,緩解企業經營困難

國家對白酒消費稅執行從量稅計征辦法,對百姓消費量較大的低檔白酒帶來重大影響,市場競爭環境進一步惡化,導致白酒產業高端化、奢侈化趨勢明顯。

(3)加大增值稅抵扣范圍

建議對農副產品加工、皮革、文體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適當減稅。

輕工行業反哺農業,解決就業能力顯著,建議對該類型行業給予適當稅收優惠,尤其在農副產品加工方面,相比于工業企業,農產品企業多承擔了4個百分點的增值稅稅負,建議盡快調整。

(4)暫緩廢舊家電回收基金征收,適當降低廢舊家電回收基金的征收標準,支持正規家電企業進入回收行業

隨著廢舊家電回收基金的開征,家電企業在微利環境和市場需求嚴重不足的形勢下,遭遇新一輪成本抬升,由于無法進行有效的價格傳導,企業生產經營無異于雪上加霜。

篇4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國輕工業占全部工業產值比重連續上升,到1981年首次超過50%,1982~1999年,輕工業總產值占全部工業比重略低于重工業的比例,都在50%左右, 在紡織、服裝、家用電器等輕工業高速發展的帶動下, 我國經濟實現了近20 年的持續快速增長。我國經濟隨之進入了調整期, GDP 增長率從最高年份的14.2 %降至1999 年7.6 %;到了1999年以后,重工業占工業比例明顯上升。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開始回頭, 2003、2004、2005 年分別提高到9.1%、10%、10.1%。表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與上一輪經濟增長相比, 這次增長起帶頭作用的主導產業是汽車、住宅、通訊和基礎設施等行業。 這些行業拉動了鋼鐵、有色金屬、機械、建材、化工等原材料行業的增長,即新一輪增長中的主導產業大多數屬于重化工業,中國的重化工業趨勢顯著。很多經濟學家指出,無論從中國工業結構變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看,還是從國際的比較來看,我國已經進入了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需要的以市場為基礎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高、可持續性較強的新的重化工業階段。

二、我國重化工業的特點

我國重化工業發展的特點:一是增長速度快,資本有機構成高。重化工業屬于資本密集型工業,是一種規模經濟, 能夠支持區域經濟高速增長;重化工業屬生產資料工業,它為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提供生產手段和裝備,是一個國家實現經濟現代化的強大物質基礎。二是增長周期長。重化工業是適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需要的產業,附加價值比較高,市場生命力比較強。三是重化工業的高關聯度特征。重化工業的高產業關聯特征主要表現為內部產品自我循環量較大,不僅是中間產品的最大供給者,也是中間產品的最大需求者,具有較強的前向和后向產業波及效果。

另外,重化工業還有能源消耗大、規模經濟及負外部性的特征。從生產環節來看,重化工業的負產品較多,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固定廢物較多,對環境的破壞較大。

三、重化工業對就業的影響

(一)重化工業對就業的直接影響

重化工業的顯著特點是資本有機構成較高,同樣的投資吸引的勞動力少。劉世錦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在輕工業為主的階段,GDP每上升1個百分點能安置300萬人就業,而在重化工業階段,則下降為70萬,還不到輕工業階段的1/4,這可以部分地解釋近一兩年經濟增長較快,但就業壓力很大的現象。我們統計了從1980~2005年主要年份我國第二產業資本勞動比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資本勞動比從1992年開始明顯上升,體現出重化工業的特點。資本勞動比從1993年起超過1.0,以后迅速增加,資本勞動比由1992年的0.82上升到2005年的4.81,幾乎上升了5倍,這是因為重化工業技術含量高,具有資本密集型特征的緣故;而且又由于資本勞動比上升的同時,第二產業的就業彈性明顯下降(見表2),對我國第二產業的就業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重化工業對就業的間接影響

我國重化工業的發展是居民消費結構調整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過程。重化產業具有高關聯度特點,不僅帶動第二產業內部相關行業發展,而且也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1.促進相關行業的就業需求

從產業整體上看,由于重化工業具有產業鏈條長、前后向投入產出聯系效應大的特點,在加速發展重化工業的同時,會增加與重化工業關系密切的上下游產業的就業需求。

賈曉峰(2004)計算了我國主要產業的關聯度系數(見表3),從表3中可以看出,重化工業前向和后向的關聯系數都較大,體現了其較高的關聯性。所以重化工業的發展必然會帶動其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因此,單從重化工業本身來看,其本身所吸收的就業水平并不高,但是重化工業的高關聯性,它們能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包括上游的開采業和零部件加上制造業和下游的服務業,同時會對相關行業就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表中,后向關聯度系數是某個產業所使用的由各個產業提供的中間產品與該產業總產出的比重;前向關聯度系數是某個產業向各個產業提供的中間產品占該產業總產出的比重。前向關聯度和后向關聯度大小的標準,是看其系數位是否大于或小于平均值(0.64 )。如果大于平均值,則歸于大者,否則相反。表中產業名稱后括號中的兩個數據(a, b),前者a表示各產業向后關聯度系數;后者b表示各產業前向關聯度系數。而表中數據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3》中的2000年投入產出有關數據整理計算。

2.從長期看,重化工業的發展是第三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到2005年我國第三產業產值比重不足40%,而世界平均收入的國家,其三產產值比重在60%以上。同時我國服務業主要集中在消費品服務業,而信息含量高的生產型服務業發展不足。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第三產業相比較,我國的金融業、信息及房地產業明顯滯后。目前,金融保險業已成為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內部的支柱行業之一,占全社會就業比重一般都達到了4%,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育遲緩,以至于我國金融保險業長期落后, 2003、2004、2005年3年金融業就業比重均為0.47%。目前發達國家的房地產業和商務服務業的就業比重一般在10%左右,可是到2002年我國的房地產業比重僅為0.65%。

由于重化工業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中間產品比重高、產業鏈條長,因此重化上業的加速發展必然會對資金、原料、能源、信息等生產要素及各種中介服務產生旺盛需求,這為現代金融、信息服務等第三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

產業結構的升級是產業整體協調發展,互相促進的過程。同時,第三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我國的三次產業中,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最高,所以重化工業在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同時必將促進我國就業的發展。

四、如何處理重化工業階段的就業問題

(一)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 實現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所謂積極的就業政策, 就是在制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宏觀調控政策時,把擴大就業作為一個基本目標予以優先考慮, 將“就業效應”作為選擇規劃方案和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據。因此,財政投資的方向應從追求“增長效應” 轉向追求“就業效應”,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投向勞動密集型項目, 以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國內外經驗表明, 由政府創造就業機會安置失業人員的成本大大低于給予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障。

(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與重工業相關聯的三產服務行業

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 擴大就業。由于重化工業具有投資規模較大、投資周期較長、中間產品比重高、產業鏈較長等特點, 因此重化工業的加速發展必然對資金、原料、能源、信息等生產要素及各種中介服務產生旺盛需求, 這為現代金融業、物流及交通設施業、信息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是重化工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促進重化工業發展的同時改善我國的就業形勢。

(三)實施教育與人力資源適度超前發展戰略,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我國的就業問題既有數量方面的矛盾, 也有結構性矛盾。一方面,當前, 我國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事業發展狀況還比較落后,就業人員的受教育水平與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國在人才培育方面的發展戰略應更具預見性。我國工業化進程進入重化工業階段后,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對勞動力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也會帶動其他新興的相關行業或產業對勞動力需求的增加。所以,我們要深化教育改革,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既滿足產業結構升級的順利進行的人才需求,又緩解我國就業形勢。

(四)大力發展重化工業的關聯產業

重化工業的產業鏈條長、前后向投入產出聯系效應大, 對相關產業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所以,可以通過積極發展重化工業的關聯產業,開發新的重化工配套產品和服務項目, 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來擴大就業。

(五)大力發展中小企業

篇5

(大慶市肇州縣雙發鄉經營中心,黑龍江大慶166400)

[摘要]我國農村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一定的特點,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是工業所占比重比較大,服務業所占比重非常低,這就使得在其未來發展中,要注重農村服務業的發展,但是因為我國農村非農業產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重視農村服務業的同時,還應該重視工業產業,以此達到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和諧發展。本文主要通過對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特點的介紹,進而探討了其發展趨勢,希望能夠為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 ]非農業產業結構;特點;發展趨勢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23

在非農業第二產業中,輕工業所占比重要明顯超出重工業,這與農業長期受到計劃經濟影響有著直接的關系,這種現狀也足以說明,我國農村非農業產業正處于輕工業階段,這一階段所帶來的產值并不高,因此還需要國家加大發展力度,促進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同時針對這一特點,我國農村非農業產業結構發展應該以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為主要目標,重點發展農產品原料加工企業。作為新農村發展重要舉措,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應該引起各方的重視。

1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特點

現階段我國城市化程度已經超過了50%,大量的農民進入到城市中,選擇其他的生存道路。再加之,農業逐漸實現機械化,農業產量增加的同時,勞動時間卻大為減少,所以農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從事非農業產業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非農業產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但是因為發展之初,并沒有做好規劃設計,所以待到非農業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其產業結構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這種調整依據的是非農業產業結構的特點。

首先,從產業構成來看,盡管我國的城市化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城市人口顯著增加,但是農村務農人員依然很多,非農業產業人員所占比例依然比較低,尤其是農村第三產業比重非常低。通過大量的調研分析,農村非農業產業所占比重最高的一直以來都是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遲遲都沒有發展起來,正是如此,大多數農村人員都從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吸收的勞動力人口非常少,比重非常低。農村非農業產業之所以一直都沒有發展起來,主要是基于兩點:農村鄉鎮企業并沒有集中布局,通常情況下,勞動力進廠不進城,盡管放棄了務農,但是卻沒有離開家鄉,大部分都是就地轉移,所以鄉鎮企業發展對城市化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因此影響了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還未達到一定程度,第三產業發展缺乏經濟基礎,這使得農業非產業中的第三產業一直都沒有機會發展。

其次,從部門來看,農村非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依然是轉換主線,工業產值每年都有所上升,尤其是運輸產業與建筑產業表現得最為明顯,但是商貿飲食產值卻有所下降,這一點可以體現出我國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大幅度提高。從中可以說明,農村非產業結構調整依然需要依靠第二產業,因為第二產業所占比例高,增長幅度大,而第三產業的增幅卻有限。因為我國農村非農業產業發展歷史非常短,所以從整體上講,第二產業發展程度并不高,即我國農村工業產業化還處于初級階段,這與工業化初級階段十分類似。

最后,我國農村非農業產業偏重于輕型結構,重工業與輕工業相比,輕工業所占的比重一直以來都比較高,盡管在某一時段可能會略有下降,但是始終都超過了50%。這足以說明我國的非農業產業結構依然處于輕工業階段,產業結構調整應該順從這一特點。在輕工業產值中,增幅最為明顯的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之所以會出現此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農村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計劃經濟時代,國家對農產品實行的是壟斷政策,所有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幾乎都在城市中,所以長期以來,農產品加工企業在農村一直都沒有發展起來。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農產品價格實行的是雙軌制度,為了發展城市工業,工業企業可以低價購買農產品原料,而農產品加工企業卻需要花費比工業企業高很多的成本來購買農產品,因此長期以來,農產品加工企業一直處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之后,農產品加工企業考慮到成本、運輸的問題紛紛落戶于農村,因此農村輕工業發展十分迅速。

2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趨勢

受到當時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的農村非農業產業發展所考慮的并不是自身產業發展問題,其還承擔著一定的歷史使命。因為我國的工業化程度與城市化程度極其不協調,而且目前我國還沒有相應的城鄉分割體制,所以農村非農業產業的發展主要是為了平衡城市與農村經濟發展關系,以使城鄉達到一體化的程度。筆者認為,農村非農業產業發展要始終堅持三農政策,所發展的產業應該時刻關注農村,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服務。農村通過非農業的發展,既要做到帶動農業發展,同時也能夠促進農業產業創新,以此實現農村現代化,進而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站在這一高度來考慮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我們可以總結出其發展趨勢有兩點:一是促進城市與農村非農業產業融合,盡快建立起分工協作體系,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二是注重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農村企業發展,同時還需要注重農村服務業發展。其具體的發展趨勢表現如下:

2.1進一步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村非農產業結構優化的戰略方向。農產品加工業介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之間,有“1.5產業之稱”。國內外的經驗表明,盡管隨著恩格爾系數的下降,對農產品的最終需求趨于下降,但對農產品的中間需求,也就是對農產品原料的需求則不斷擴大,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首先,在產品結構上,要適應市場細分化的需要,加強農產品加工業的開發,著重發展潛力大、加工比重低的產品,如糧食、水果、畜牧產品等。這些農產品目前基本上還是初級產品,開發潛力大。其次,在產品質量方面,要符合現代居民消費需求的發展趨勢,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專用化、綠色化等方向發展。再次,在產業組織方面,要扶持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鼓勵兼并、聯合等產權重組,形成大中小企業并舉、分工協作的產業組織結構。最后,在農產品質量方面,要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走產加銷一體化的道路,要加強農業先進技術的推廣普及和對產中的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提高農產品品質,使農產品的形態、成熟度、輕重、營養含量和衛生標準符合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特殊要求。

2.2開展合理分工與協調發展的城鄉工業體系

城鄉工業具有不同的優勢,其技術開發與創新能力強,培養了大批人才,在管理上實行現代化的管理方法,不斷開拓國際市場。農村工業具有成本上的優勢,其勞動力、原材料與土地都是成本較低的資源,因此,將城鄉工業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揚長避短,進行資源整合,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首先是橫向分工,由于城市工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與土地,所以在工資與土地價格方面面臨的壓力較大,而且近些年工業成本還在不斷的上升,又要考慮環境保護的問題,其面臨的挑戰可想而知。所以應當在國家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的政策指引下,將加工業的規模作出適當調整,減少其生產規模,將一般加工業及勞動密集型的工業轉移至鄉村,尤其是可以有效地利用農村的資源優勢把農產品加工業向農村擴散。城市因具有人力、資金、技術與現代管理等方面的突出特點,所以主要發展新興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與高技術產業。其次是縱向分工,城鄉工業按照產業鏈的不同或生產工藝的不同可以進行縱向分工,這是一種高級形式的分工。在進行工業產品的生產時,其技術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可分性,產業鏈不同或生產工藝的不同就會造成對技術與規模的要求產生差異。應當適應這一特點,對技術水平與規模經濟要求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產業鏈以及產品生產工藝的過程中開展專業化的分工,以此形成的垂直分工體系,不僅能夠使生產過程更加專業,還可以對技術水平與規模不同的企業進行優勢互補。

3結論

綜上所述,對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特點及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十分重要,因為一直以來,農村經濟的發展都牽動著我國整個經濟的發展,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方法就是發展非農業產業經濟,但是由于我國的非農業產業發展非常晚,產業結構還需要進行調整,而在對其進行調整的過程中,必須對其現有結構特點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夠依據特點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制定發展規劃,所以筆者對其進行研究現實意義非常大。

參考文獻:

[1]刁懷宏.經濟類農產品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關聯性實證研究——以玉米為例[J].特區經濟,2011(4).

篇6

1 河南省食品加工業金融支持現狀

1.1 信貸資金投入食品加工業力度不斷加大

截至2012年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增貸款2325.1億元,主要投向了房地產、輕工業、交通運輸、商務服務業及能源五大領域。據不完全統計,在新增輕工業貸款中,食品加工業貸款達44.92億元,占輕工業比重達63.04%,占全省新增貸款總額的19.3%。

表1體現出2010-2012期間農行、農村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三家金融機構在食品加工行業的貸款增長狀況,農行、農村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三年的年平均增幅分別是30.5%、47.6%、38.3%,這說明信貸重點向食品加工業傾斜的趨勢明顯,為食品加工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資金保障。

1.2 貸款品種多樣化

目前農業發展銀行根據信貸政策,針對不同規模的食品加工企業,制訂不同的貸款品種以支持食品加工企業發展。

2 河南省食品加工業中的金融支持問題

2.1 資本市場不完善,融資渠道窄

中小食品加工企業受自身條件的限制,銀行貸款苛刻,資本市場夠不著,其資金來源以內源融資為主,有限的資金限制了企業發展。總體上,中小食品加工企業所需資金主要靠民間融資、銀行貸款、自身積累,在現階段,中小食品加工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受到嚴格限制,而其他渠道融資模式尚不夠成熟。

2.2 信貸資金集中于優勢企業

從總體上來看,隨著河南省中小食品加工企業的快速發展,需要的資金規模也會越來越大,食品加工企業對銀行貸款需求總量不斷增大,但信貸資金主要流向雙匯、三全這些資金富裕的行業龍頭企業。中小企業資金匱乏,卻難引銀行眷顧,銀行貸款旱澇不均嚴重制約了河南食品加工企業的均衡發展。同時,銀行間為爭奪有限貸款對象隨意降低貸款門檻,加大了銀行金融風險的隱患。

2.3 融資方式單一

貸款是中小食品加工企業解決資金需求的主要手段,在資信等級評價中,中小企業達標難。而一筆貸款從資產評估到審批結束,環節多、時間長、收費多,審批結束資金到賬時,往往已過了企業發展的最佳期間,不符合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小、急、頻的特點。

2.4 信貸時間短,難以滿足企業長期發展需要

銀行對食品加工企業發放的貸款多是一年期以內的流動資金貸款,主要用于簡單的擴大再生產,這種貸款期限短、風險低、回收期短、效益明顯,企業不能用于技術的更新和改造,不利于中小食品加工企業的長期發展。

3 改進河南省食品加工業金融支持的建議

3.1 切實可行的推進金融服務體系的完善

政府牽頭、鼓勵引入股份制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入駐河南擴充金融服務體系。農業發展銀行加強發揮自身作用,拓寬商業領域,加大對食品加工產業和涉農產業的支持力度。簡化貸款審批流程,適度下放審批權限。

3.2 創新金融工具,開發信貸品種

銀行創新信貸品種,開發適合中小食品加工企業的信貸產品,同時簡化審批程序,改進抵押形式,積極促進河南省食品加工業的發展。

3.3 調整信貸結構,適應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

銀行在貸款對象的選擇方面,要逐漸改變以大型企業為主的局面,適當向中小型企業傾斜,對于那些技術先進、企業效益好、有發展前景的食品加工企業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篇7

一、產業發展現狀

2013年,輕工業在全國各工業行業中表現較好,實現了較快的增長(生產總值、出口總額、利潤總額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一)2013年我國輕工業產值規模、增速與效益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1―12月,輕工行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10.16%,高于全國工業0.46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總體穩中向好。

2013年,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92種輕工主要產品中,69種產品產量增長(其中,家電、電池、電動自行車、食品類產品增速較快)。產量下降的產品主要是以紙、革等原料類產品和消費轉型替代產品(其中,輕革、新聞紙產量降幅分別為23.7%、5.7%;家用電風扇、白熾燈泡、腳踏自行車等消費轉型替代產品降幅分別為4.0%、3.55%、1.8%。

2013年,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99萬億元,同比增長14.89%;實現利潤1.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61%。2013年,輕工全行業銷售利潤率為6.47%,比上年提高0.25個百分點。其中釀酒、飲料、日化、洗滌行業銷售利潤率均超過10%。2013年四季度,行業效益持續轉好,全年行業虧損面收窄,行業應收賬款、產成品庫存增速以及資產負債率較前期均有所下降,行業經濟運行質量總體有所改善。

(二)我國輕工業產業結構及投資導向

2013年,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家具制造業等主要行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速,主要輕工行業投資增速均高于制造業平均水平。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造紙及紙制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金屬制品業投資增速超過上年同期。

(三)我國輕工業出口狀況

2013年,輕工產品出口總額5583.38億美元,同比增長9.99%,全年月度出口增速總體呈“V”形走勢。2013年二季度輕工出口表現低迷,出現了月度出口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情況,下半年恢復增長,從10月份起出口增幅有較大幅度回升,四季度累計出口增速已逐步恢復到10%左右。

二、輕工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核心問題是自主創新能力弱和“小、散、多”的企業組織形態。引發一系列后果:產品結構轉型升級慢、新興行業發展不足;協作配套水平低、規模效益差、自主研發資金嚴重不足;在海外需求增速下降的情況下,供求矛盾來嚴重。

(一)自主創新能力弱

我國輕工業基礎研究起步晚,科技人才缺乏,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也較為薄弱,重大工程與裝備研究更是相對落后,加之,長期以來,財政、科技資金投入不足,導致輕工業科學技術的發展長期滯后:一是我國大部分輕工企業的技術裝備仍停留在90年代中期以前水平,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差距很大(比發達國家落后10―20年左右)。二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太少(占輕工企業99.5%以上的中小企業絕大多數沒有研發中心;長期間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很多行業專門技術和精密裝備被發達國家所壟斷;能源、資源消耗大,如洗衣粉我國平均消耗能源折標煤267公斤,國際水平僅118公斤,制糖企業每噸甜菜用水我國為5至6噸,國外大多數在1噸以下)。三是成果轉化率低。以食品加工業為例,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30%―40%,而發達國家科研成果轉化率一般為60%―80%。四是技術上的落后狀況,直接導致產品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低,盈利水平差,且極易受原材料、技術購買價格的波動影響,加之生產集中度低,規模效益差,因此,難以形成企業自身積累和研發所投入。

此外,我國95%的變頻空調壓縮機、LED關鍵部件芯片、高檔手表機芯等依賴進口,制漿造紙、乳制品、飲料、肉制品等行業的關鍵技術裝備主要從國外引進。

(二)“小、散、多”的企業組織形態,分工協作程度低、規模效益差

一是輕工業行業多、跨度大。包括農副食品加工、家具、造紙、文體用品等大小45個行業。各行業技術經濟特征差異很大,關聯度小,很難集中形成大的、完整、集約化程度高的主、配套行業;加之,輕工業起源于手工業和城鄉集體經濟(作坊式小生產),小微企業多(中小微企業占輕工企業總數高達99%,產值所占比例高達77%),“先天”缺乏有效的分工與協作,后又因部門和地方利益分割及管制放松,布點較多、重復建設較嚴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積重難返的“小、散、多”企業組織形態。同一種產品品牌林立,生產廠家眾多。二是一些宜于規模化生產的行業,企業規模也普遍偏小。如造紙企業,全國6000多家造紙廠中,企業平均生產規模約6000噸左右,與世界平均規模4萬噸以上相差甚遠。從生產集中度看, 我國年產10萬噸以上的25家造紙企業的產量僅占全國總產量的7%,比重很低。

(三)產業、產品結構轉型明顯滯后于消費結構的升級

1、產業結構

目前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正處在轉型時期,以冰箱、洗衣機、彩電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的第二次消費升級,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均已基本完成,正進入以住宅、汽車、文化教育、保險、通訊、旅游、保健、娛樂等多樣化、高檔次的新的消費升級階段。

而我國輕工消費品總體供給結構還停滯在第二次消費升級階段,能啟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新興行業發展緩慢。產業轉型明顯滯后于消費結構的升級。因此,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總量供給過剩;二是結構性供給不足,中低端產品多,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少,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2、產品結構

20世紀80年代,由于強大的市場需求拉動,輕工業在賣方市場條件下迅速外延擴張。但此后,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外延擴張老路的生產供給(限于自身能力:技術基礎差,盈利和積累水平低,自主研發激勵不足等)卻并未跟著改變。加上投融資計劃體制中存在的部門和地方利益,資產存量得不到及時轉移和重組,因此,供需上的結構性偏差就逐漸擴大、積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推行節能減排是輕工行業“十一五”的重點工作之一,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積極成效。造紙行業在產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廢水排放總量沒有增長,做到增產不增污。發酵行業在產量年均增長較大(20%)的情況下,主要產品的能耗和水耗都有較大幅度下降。

但是,基于目前的設備、技術和工藝水平,主要產品的能耗和水耗進一步大幅度下降的難度大大增加。

三、輕工業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面臨的主要障礙

輕工業市場準入門檻低,中小微企業“扎堆”,為典型的大分散生產結構;同時,長期以來又“重生產,輕營銷”,市場體系和銷售渠道建設嚴重滯后;再加上技術基礎差、核心技術依賴海外(“兩頭在外”的組裝和加工型企業占相當比重)以及經濟轉軌時期存在的市場“條塊分割”,這些情況相疊加,就形成了目前體制、機制上嚴重落后、問題較多、也較突出的局面。

(一)市場體系建設

近年來,輕工批發市場得到了較快發展。一是皮革、家具、五金、家電、文體、塑料、縫制機械、制糖等專業市場,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市場數量、營業面積逐年上升,成交額大幅增加,專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逐漸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物流平臺(目前,全國與輕工業有關的專業市場總數預計超萬家)。二是各地依托不同的特色產業帶動,形成了一批上規模的輕工商品集散樞紐、進出口基地和批發輻射中心。特別是在長三角、珠三角一些產業集群地區,一些專業市場已初步成為國際采購和貿易中心(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等專業市場,已成為年交易額超過百億元的重要市場)。

但總的來看,輕工專業市場建設,與生產大國的現實要求)相比,仍然是“短板”(嚴重滯后),存在著許多突出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1、國內市場體系不完善

我國正處在經濟體制轉軌時期,市場的“條塊分割”始終存在,并且其表現形式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換,上世紀80年代主要是保護本地資源,限制資源流出,90年代中后期以來,主要以封鎖市場為主,同時出現了利用“技術標準”壁壘保護本地商品的新手段。地方、部門保護主義的存在和加劇,嚴重影響和制約了輕工商品和要素在全國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公平競爭。

2、缺乏系統、全面的長期規劃

輕工批發市場的投資主體及其產權構成較為復雜(國有、私有及其他性質所有者均有)。投資主體及產權的多元化造成批發市場難以統一、前瞻性規劃。由于普遍缺乏規劃,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過度集中(兩個類似性質的產地市場距離過近、輻射范圍交叉);有的地方又過度分散。

3、經營方式原始、管理落后

輕工批發市場起源于集貿型個體化市場。雖經多年來的持續經營和不斷發展,總體規模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原始初創階段,本質上沒有多大提高。表現在:一是市場交易和結算方式,多是對手交易(這種簡單、原始的交易方式,價格難以公開,市場引導作用弱,且不便于采購商采購)。二是市場功能主要是交易功能,其他配套功能(信息、物流配送、會展、結算等)很弱。三是管理落后。批發市場的投資主體,通常采取攤位租賃模式對外招商,引進批發和零售商租攤經營,對市場的管理僅是“物業管理”(能夠統一收銀、統一進貨渠道的批發市場寥寥無幾),市場上往往是名品、精品與普通品牌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混雜經營,很難讓消費者放心。同時,商戶本身的分散化經營、批零兼售也很難上規模、上檔次。

4、效率低、成本高

我國輕工產品的流通費用約占產品成本的20%―40%,而發達國家僅為9.5%―10%;我國輕工商品的庫存周期為30―40天,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庫存周期一般不超過10天。總體效率低、成本高。

(二)市場準入

改革開放以后,輕工業最先打破計劃經濟模式、率先推進市場準入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在目前產品供過于求、結構性矛盾突出的情況下,仍存在要素大量涌入和投資快速增長的現象,市場準入制度的再次改革(由放松轉變為收緊)變得非常突出。

近年來,工信部已先后制定和出臺了造紙、制革、農用薄膜、食品等多個產能過剩行業的市場準入條件,抑制輕工業過剩產能擴張,加快落后產能淘汰,但效果均不達預期。主要是目前的市場準入制度,還存在許多缺陷:

1、設置的準入條件不盡合理

從限制類條目看,有些采取質量限制。比如在家電行業中,限制達不到國家《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標準的冷藏箱、冷凍箱、冷藏冷凍箱(電冰箱、冷柜)項目;有些采取規模限制。在造紙、制革等行業的準入標準上,均過多地采取了規模標準。

2、執法監督體系尚未理順

比如,目前我國涉及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有工商、質檢、衛生、農業、藥監、商務等近10個部門,但各個執法部門交叉管理、分段執法、重復執法的現象屢見不鮮。

3、第三方機構發展滯后

在國外,第三方機構,例如協會、檢測機構均在商品的市場準入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有些協會就是標準的制定者、準入的把關人。而很多大的檢測機構均具有國際權威,在把好國門和國內市場大門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而國內的協會、檢測機構實質上均沒有能力擔起對企業有影響力的第三方。

(三)技術創新體系

“十一五”期間,以輕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一體化的自主創新體系開始形成。一些大型輕工企業與高等院校、輕工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廣泛的技術合作關系,不少企業組建了圍繞企業核心技術開發的研發機構,26個行業中的骨干企業建立了80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占全國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總數的12.6%。但是,與產業發展的要求相比,仍然比較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科研轉制院所科研開發與成果產出能力下降

輕工科技管理體制改革以后,行業科研院所、學校下放地方,缺乏輕工科研宏觀指導,科研院所實行企業化經營,相當一部分力量不搞科研,行業基礎性研究、共性、關鍵技術問題研究大幅度弱化,研究隊伍逐漸分散、流失,有關實驗儀器設備陳舊、落后。高水平科技研發人才和高素質的科技創新帶頭人缺乏,尚未形成有效的高、中、初級梯次技能人才隊伍。這些已經成為制約輕工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2、輕工企業仍無法擔當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輕工業技術基礎差,國家對輕工業的科技投入少,且投資主要側重于輕工科技的基礎研究和重大行業共性技術的研究,針對具體產品品種的技術創新和生產工藝創新則主要依賴于企業的研發投入。然而,輕工行業的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資金有限,通常只夠維持產品生產,很難擠出一部分從事研發投入。即使擠出了一部分,也因科研實力較弱,難以組織重大科研課題。甚至科研實力相對較強的輕工大型企業,組織、承擔了一些重大科研課題,研究進展也往往較慢。

3、管理機制落后

輕工企業對研發的管理較薄弱,基本上仍處于技術人員自發創造型和投資驅動型相結合的較原始模式(缺乏研發的科學程序、機制、方法和習慣,研發只看成研究與開發部門的職能,而與財務、采購和生產等部門的人員無關;研發的動力單一,主要來源于企業家)。研發投入不足和管理方式落后,致使輕工業關鍵技術難以實現本質突破。從而造成產品品種少、檔次低、技術含量不高。

(四)品牌建設

“十一五”期間,輕工行業品牌建設呈現出多層面創建、多行業覆蓋、品牌集中度、影響力、附加值快速提升的特點。中國名牌、著名商標、地理標志、區域品牌等多種創建形式并舉,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品牌有機結合,互動式發展。但總體而言,輕工大國與品牌小國的嚴重反差局面,仍無大的改觀,存在的突出問題是:

1、輕工企業不愿冒險,急功近利

創品牌雖能給企業帶來超額的品牌附加值,但是投入大、風險高、周期長、成功率低。我國輕工企業由于長期擅長生產而疏于營銷,尤其是缺少國際營銷經驗、銷售渠道,因此,往往寧可賺取少量的加工費而選擇經營風險小、成本低、見效快、利潤來源穩定又可減少復雜的市場營銷管理活動的貼牌生產。在輕工行業,滿足于搞貼牌加工甚至是無牌加工較普遍。只要有訂單,自己有無牌子無所謂,以至有的企業產值做到幾個億,連自己的商標還沒有。

2、缺乏核心技術

研發投入和核心技術是品牌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我國大多數輕工企業長期作為海外跨國公司的“生產車間”,主要從事產品的加工制造,雖然也積累了一些生產技術和經驗,但離核心技術環節較遠,對核心技術的了解和掌握較差,且缺乏進一步研究和開發的能力。此外,我國大量從事貼牌生產的輕工企業規模較小,多為中小型企業,難以承擔創牌所需要的大量資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這些情況,均無疑制約、阻礙了輕工自主品牌的創建。

3、低價、無序競爭,挫傷了企業創立品牌的積極性

一是輕工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長期以來一直依靠價格取勝。產品供過于求,競爭激烈的狀況,客觀上降低了創牌的實際價值。二是市場上假冒、侵權等違法行為始終屢禁不止,中小企業維護品牌形象和利益成本高昂。三是如前所述,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為保護本地市場和企業,不惜利用行政的、經濟的、乃至技術手段,限制商品自由流通。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小企業品牌的區域擴展增加了許多困難。這些情況均嚴重挫傷了部分輕工企業創立品牌的積極性。

4、品牌認證和評定條塊分割,秩序混亂,對企業創牌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目前,我國的品牌認證和評定機構多、雜且缺乏統一規范。工商局、質檢局等許多政府部門及各類行業協會均有評定資格,但分割認證和評定缺乏統一標準,導致市場上名牌數量過多且良莠不齊,與消費者實際感受反差強烈。對企業創牌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四、全面深化輕工業體制、機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全面深化輕工業體制、機制改革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既涉及政府、市場、企業關系的理順,也涉及產業和企業產供銷各環節,投入、產出各方面。

(一)市場體系建沒

1、加強輕工批發市場管理

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工業消費品市場指導,增強調控市場和公共服務能力。推動流通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引導企業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業欺詐、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違規行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流通環境。

2、加快批發市場轉型升級

輕工批發市場要由數量擴張為主轉向完善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運行質量為主。特別是要在停車、倉儲、展覽展示、信息集散、價格形成、物流配送等綜合配套服務能力以及商場化管理上狠下功夫。形成功能完備、交易靈活、管理高效的新型市場。

3、加強分類引導和政策支持,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輕工批發體系

扶持發展規模較大、輻射范圍較廣、配送能力較強的大型專業批發企業。鼓勵發展具有品牌優勢的連鎖化批發市場。引導規模較小、布局分散的批發市場進行整合、規模化發展;鼓勵工業企業自建營銷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輕工批發體系。

(二)市場準入

1、修訂、完善、統一市場準入條件

如前所述,有關行業安全標準、排放污染控制、資源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準入要求還存在著缺失、簡單、陳舊等問題。而且行業與行業比較,統一性差。要盡快修訂、完善、統一。

2、嚴格市場準入

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專項市場準入要求。質量管理部門要切實負起監管責任,未通過準入條件評價、審批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

3、強化監管

質量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要切實負起監管責任,定期環保等準入條件不達標的生產企業名單。對達不到準入條件要求的生產企業實行限期治理,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依法予以關閉。

(三)技術創新體系

1、建立自主創新的引導、補償機制

針對輕工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問題,要采用綜合性、強有力的財稅政策,建立自主創新的引導、補償機制,對企業自主投入進行利益補償,讓其愿意創新并有利可圖。可考慮設立行業專項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適當安排子項資金用于對企業自主創新與應用開發項目的貼息;行業共性技術、關鍵性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還可允許按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子項資金),以彌補科技開發可能造成的損失。引導資金額度可以低些,項目設置多一些,投向也可分散一些;但補償資金額度則可以高些,項目設置少一些,投向也可集中一些,以提高使用績效。

2、建立自主創新的風險分擔機制

針對企業風險承擔能力不足問題,需要完善、創新風險分擔機制,分擔輕工企業的技術創新風險,讓企業敢于創新。可考慮在行業專項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中適當安排子項資金,用于對企業自主創新與應用開發項目的風險補貼。風險分擔資金額度可以低些,項目設置多一些,投向分散一些;也可以額度高些,項目設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視具體情況和使用績效而定。

3、健全、創新自主創新的產學研合作機制

針對企業創新能力弱的問題,需要健全、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以降低輕工企業產學研合作成本,讓企業自愿推進開放創新。可考慮在行業專項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中適當安排子項資金,用于對企業開放創新項目的補貼。合作補貼資金額度可以低些,項目設置多一些,投向也可分散一些。

(四)品牌建設

1、建立協調機制、做到統一認證和評定

工商局、質檢局等部門要建立協調機制,做到統一認證和評定。在此基礎上,制定整體規劃(建立國家、省、市三級品牌梯隊,實行有計劃有重點的品牌培育制度)和統一扶持政策(按統一評價標準,制定有計劃、有重點的扶持政策)。

2、建立自主品牌建設的引導、補償機制

針對輕工企業自主品牌建設動力不足問題,可考慮設立行業品牌建設專項資金,適當安排子項資金用于對企業品牌建設項目的貼息和補償。根據品牌建設不可能量大面廣的特點,引導、補償資金可考慮額度高些,項目設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而且可按不同檔次的品牌標準,分批進行,以提高使用績效。

3、建立自主品牌建設的風險分擔機制

針對企業核心技術能力差的問題,可考慮在品牌建設資金中適當安排子項資金,用于對企業沖擊或突破核心技術開發項目的補貼。風險分擔資金可考慮額度高些,項目設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而且按不同檔次的品牌標準,分批進行,以提高使用的績效。

五、推進輕工業體制、機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市場體系

1、建立健全統計指標體系

推動建立輕工市場統計指標體系,加強對行業統計分析,及時準確反映行業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

2、重點推進批發市場的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

一是建立并完善批發市場的信息系統,并與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和終端用戶相連接,形成暢通的信息網絡。二是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運用現代物流技術,投資建設運輸、配送、裝卸、包裝、倉儲、電子計量等物流設施和設備,逐步發展功能完善的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三是發展現代交易方式。廣泛采用與現代化市場發展方向相適應的現代交易方式和營銷組織形式,加快改造傳統交易方式的步伐。從傳統的攤位制交易向網上交易、連鎖經營、電子結算等現代交易方式發展。

(二)市場準入

1、建立工作機制

建立由地方政府分管工業的負責同志為召集人、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市場準入工作聯席會議,負責重大問題的組織協調、相關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等。

2、強化監督檢查,嚴格工作問責

加強對市場準入的督促檢查,嚴格工作問責,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地方政府予以通報批評。并依法依紀追究該地區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3、完善企業的退出援助制度

企業的退出援助制度,可考慮整合“關小基金”、“淘汰落后產能基金”等相關財政支出,設立統一的企業退出扶助基金:建立鼓勵性退出機制。

(三)技術創新體系

1、突破關鍵薄弱環節

長時間以來,輕工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重要原因是研究開發與應用的中間環節薄弱,中試條件差,工程化水平低。要著力促進和加強科技成果產業化中間環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建設工程化實驗條件,提高成果的成熟性、配套化、工程化水平。

2、加強高層次技術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

一是建立權責明確、評價科學、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創業創新的評價、使用和激勵機制。二是制定相應的財政、稅收、金融等優惠政策,完善知識產權、技術等作為資本參股的措施,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項目和技術的青年創業創新,支持和鼓勵高層次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 三是構建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體系,且依靠重大科技項目、重大產業項目,為輕工企業培養和引進研發人才。

(四)品牌建設

1、加強品牌建設的基礎工作

引導企業制訂創牌的發展規劃,建立工作機構,落實工作經費,引導企業謀劃好品牌的開發、推廣、運作和經營。實現自發創牌向自覺創牌轉變。

2、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鼓勵支持企業培養和引進品牌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高級人才,加快質量工程師等專業人才的培養。引導企業經營者增強品牌意識,充分發揮其在品牌經營、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有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會團體組織開展品牌知識、品牌經營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企業創牌能力和品牌運作水平。

3、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

篇8

一、韓國工業經濟發展概況

在20世紀50年代,朝鮮爆發了南北戰爭,對韓國的經濟產生了重大創傷,同時也促使韓國人民清醒地認識到實現強國夢的重要途徑就是加速工業化發展進程。因此,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的發展戰略就定位為“增長第一、出口第一”,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到1996年的時候,韓國工礦業產值已達到1300多億美元,當時,韓國已經成為世界第六大鋼鐵大國,世界第五大電子生產國,世界第七大汽車生產國,世界第二大造船大國。

進入新世紀,韓國工業的國際地位并未動搖。2004年,韓國工礦業產值達到1979億美元。當年,粗鋼產量為4752萬噸,居世界第五位;汽車產量為347萬輛,居世界第六位;新接造船訂單量1631萬標準貨船噸數,居世界第一位。電子工業更是提升到以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尤為迅速。

二、韓國工業經濟發展歷程

從工業產業結構演進的客觀表現看,韓國工業經濟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首先,20世紀60年代所經歷的輕工業階段。在貫徹落實第一跟第二個五年經濟發展的計劃時,韓國大力推進其輕功產品的加工、發展,對其自身所擁有的豐富廉價勞動力進行了充分的利用。當用進口產品代替自己生產的輕工業產品這一發展趨勢飽和時,韓國及時將國內市場轉向了國外,積極發展輕工業產品的出口業務,大力出口膠合板、紡織、服裝等,同時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為迅速進入重化工業發展階段奠定基礎。

其次,20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所經歷的重化工業階段。見效快、投資少的輕工產品所具備的價格優勢隨著社會的進步已消失殆盡,韓國及時將其產業重心調整為重工、化工工業。在這段時間里,被韓國重點扶持、發展的產業包括化學合成纖維、鋼鐵、石化、機械、汽車、造船等,促使這一系列的產業得到了異常快速的發展進步。

最后,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所經歷的后工業化階段。這一階段韓國的突出表現是其國民經濟比例中工業所占據的比重逐漸下降,而第三產業所占據的比重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在韓國工業的內部,發展速度越來越緩慢的是其傳統的工業,由于政府的培育、支持,新型工業發展很迅速,知識密集型產業以及高科技產業等愈加受到韓國的關注,促使材料工程、生物化學、電子信息等工業尤其快速地持續發展。

三、韓國工業經濟發展特點

第一,工業化速度非常快。工業化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國民經濟中,工業生產活動取得主導地位的發展過程。從世界各國的工業化發展來看,韓國的工業化速度堪稱世界奇跡。英國實現工業化用了大約200年,日本用了100多年,而韓國僅僅用了30多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

第二,產業轉型升級及時。從60年代的輕工業到70、80年代的重工業,再到90年代以來的高科技產業。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韓國都充分地利用了自身的比較優勢,同時不失時機地抓住了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及時地實現了工業產業的轉型升級。

第三,大企業支撐作用明顯。大企業集團是韓國工業經濟的支柱,其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的比例最高曾超過一半以上。在對外貿易中,大企業集團更是表現出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最大的30家企業集團的年出口總額約占全國出口總額的70%以上。

第四,產業區域分布集中。韓國工業主要集中在原首都圈和以釜山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地區。在2000年地區制造業產值中,原首都圈占38.1%,東南沿海地區占28.1%,而西部的湖南地區僅占10.4%,光州只有1.6%。

四、韓國工業經濟發展的經驗

韓國工業經濟走過了一條非同尋常的發展道路,其中,產業政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分析韓國產業政策的具體內容及其成功實施的制度原因是提煉韓國工業經濟發展經驗的關鍵途徑。同時,產業政策是一國中央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主動干預產業經濟活動的各種政策的集合,是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價格、外貿及外匯等調控手段的一套政策體系。因此,借助“產業政策”這一分析工具,可以全面、系統地將韓國工業經濟發展的經驗呈現在我們面前,同時為我們進一步思考韓國工業經濟發展帶來的啟示提供了一個深刻的邏輯框架。

(一)從產業政策的具體內容中看韓國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經驗

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技術政策和產業布局政策,因此,我們主要從這四個方面分析韓國工業經濟發展的經驗:

1.從產業結構政策中看經驗

按照存在于經濟發展中的內在聯系,對一定階段之內產業結構的發展過程以及變化趨勢進行揭示,同時分析產業結構發展的一般規律,并以此為依據促使產業結構的順利發展得到保障,最終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就是產業結構政策。

通過仔細分析并研究韓國工業經濟發展的具體歷程,了解到韓國產業結構政策的目標發生變化的軌跡,同時,也了解到其產業結構政策目標都得到了甚為理想的實現。那么,為確保政策目標的實現,韓國推出了哪些具體政策和措施呢?

篇9

〔關鍵詞〕 沿海經濟帶 腹地經濟區 互動發展 SWOT分析

        1 優勢(STRENGTH)分析。

1·1 擁有一定的重工業化基礎。

以沈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是聞名中外的重化工業高度聚集區,是當今中國最重要的裝備工業和原材料工業的生產基地。盡管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大國有企業在艱難的調整和改革,其重化工業在全國的戰略地位和作用盡管受到嚴峻挑戰,但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遼寧依然作為全國最重要的機械裝備工業基地,沈陽經濟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依然是全國最重要的原材料生產基地,其中,鋼及鋼材產量、石油加工能力仍占全國產量的1/5~1/6之多,其重工業和原材料產業仍然有一定的基礎。

此外,沈陽經濟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重化工產業框架形成之初就是以產業關聯性而打造的,即礦山能源工業冶金機械裝備產業鏈條。

從而形成其產業互補性和關聯性很強。

1·2 區域資源豐富。

1·2·1 礦產資源豐富。

沈陽經濟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擁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廢棄鹽田、鹽堿地和荒灘,其中大部分尚未開發。40多種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前3位,擁有占全國1/4的鐵礦保有儲量,占世界1/4的冶金輔助礦菱鎂礦儲量,占全省2/3的煤炭儲量,超百億m3的煤層氣,儲量36億m3的油田頁巖,還有儲量較大非金屬礦產資源(如水泥石灰巖礦)等。資源稟賦成為沈陽經濟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重化工業基地形成的基礎。

1·2·2 農業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沈陽經濟區和遼寧沿海經濟帶所在地域地處土地肥沃、降雨適中,氣候溫和的下遼河平原,是遼寧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和菜籃子基地,也是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由于農業區緊靠密集的城市群,都市型農業特點鮮明,現代化、市場化、商品化農業較為發達,實行產業化經營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1·2·3 水資源補給潛力較大。

沈陽經濟區是全國水資源極為匱乏的地區,但由于經濟區背景水資源比較豐富的遼東天然的“綠色水庫”,每年通過已建成的大型和特大型水庫———大伙房水庫、觀音閣水庫、窩水庫、清河水庫、湯河水庫、柴河水庫等為沈陽經濟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極為重要水資源供給支撐。而遼寧沿海經濟帶處于沿海,水資源十分豐富。

1·2·4 地理資源豐富。

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位于東北地區的前沿、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和東北亞經濟圈的關鍵地帶。毗鄰黃海和渤海,與日本、韓國、朝鮮隔海相望,面向經濟活躍的泛太平洋區域,與俄羅斯、蒙古陸路相連,是歐亞地區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陸橋”之一。沿海經濟帶擁有沿海大陸岸線2290公里,占全國的1/8,宜港岸線100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線400公里。

1·2·5 教育資源豐富。

單是沈陽經濟區(市區)就擁有高等學校37所,占全省(市區)高校擁有總數的56%;高校在校學生總人數255753人,占全省57%;專業技術人員數量96·9萬人,占全省57%;此外, 50余年工業化進程中造就了一大批數以百萬計的技術熟練工人,也是實行新型工業化的寶貴財富。

1·3 城市化程度高。

沈陽經濟區作為遼寧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區,區域內城市密集。在以沈陽為中心,百公里半徑內,匯集了人口超百萬人口的3座特大城市(沈陽、鞍山和撫順),人口在50萬人以上的3座大城市(本溪、營口、遼陽),一座中等城市(鐵嶺), 7座縣級市, 441個小城鎮。城鎮化水平高達54·2%,為全國城市化之前列。

遼寧沿海經濟帶共擁有6個省轄市和8個縣級市,城鎮化率高達58%,且與遼寧中部城市群互為支撐,輻射和帶動力較強。大連市物流、商貿、金融、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發達,是全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之一。

1·4 現代化交通運輸網絡密集。

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共擁有5個主要港口, 100多個萬噸級以上泊位,最大靠泊能力30萬噸級,同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是東北地區唯一的出海通道。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近400萬標箱,分布有沈山、哈大等區域干線鐵路和煙大輪渡。以沈陽為中心基本形成了一環五射的現代化運輸通道,沈大、沈山、丹大等多條高速公里,鐵大、鐵秦等輸油管道,已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和通信網絡,為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了重要支撐。

2 劣勢(WEAKNESS)分析。

2·1 沿海區域和腹地區域沒有很好地互動發展,市場沒有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市場分割嚴重。

區域內產業關聯度低,各區域間,各城市間缺乏合作,各自為政,彼此在資源、產業、技術、人力、市場等方面缺乏聯系。國家給予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的一些優惠政策也不能實現共享,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很難體現出來,沿海經濟與腹地經濟的優勢產業沒有更好的實現對接,兩大區域沒有實現雙贏。這兩大區域和各個城市之間缺乏溝通合作,整個市場沒有形成有機整體,相反,各大城市之間埋頭發展自身經濟,缺乏全局觀和整體觀。在組織機制和政策制定上也缺乏一個全面布局和整體構想,無法發揮沿海與腹地經濟的優勢,實現互動發展。

2·2 重復建設嚴重,區域內產業趨同。

因為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基礎設施等硬件條件至關重要,所以,為了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各地區政府紛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從而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各地區港口開發無序,港口泊位設置不合理,一般性的中小泊位發展過剩,而專業性的深水碼頭相對稀缺。一些政府和企業在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驅使下,盲目開發岸線資源,不顧已有碼頭,港口的特點和市場需求,一味做大做全,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以造船業為例,僅僅從大連北端的長興島到旅順開發區這147·4公里長的海岸線和港灣上,就聚集著大連船舶重工,中遠船務,韓國STX集團造船基地等多個造船廠。此外,營口市提出營口沿海產業基地規劃發展1萬噸級以下船舶制造及甲板機械等配套產業。盤錦船舶工業園區發展5萬噸級以下的各類中小型船舶修造及船舶配件產業。葫蘆島船廠作為中國軍用艦艇制造基地,也興建了第二個30萬噸船塢,將造船能力提升到了500萬噸。這樣,遼寧6個沿海城市都在計劃或是正在興建造船、修船業。

除了各大沿海城市紛紛興建港口,發展造船業,裝備制造業,各大城市還紛紛建設高爾夫球場,大型體育館等設施,重復建設風電,甚至有些城市還重復修建汽車站、火車站。單單葫蘆島市, 10年間就修建3個長途客運站,耗資高達1·4億。這些重復建設都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也使得區域內產業趨同明顯,各城市一窩蜂的投資一個行業,造成區域內惡性競爭加劇。

2·3 區域發展不平衡,缺乏有效的的溝通機制,地方保護主義盛行。

發達地區和邊緣地區的市場發展差距仍然存在,制約了一體化進程。各級地方政府進行地方公共品投資決策和制定地方投資規劃的時候,對靠近行政邊界的投資沒有腹地的力度大,造成行政邊緣地區經濟發展滯后,難以發揮經濟輻射作用,不利于經濟協調發展。

各級政府沒有形成統一有效的協調機制,增加了政府間協商的難度和成本。分割了統一市場,阻礙了生產要素和資源的流動以及優化配置。區域內由于行政管理體制中橫向溝通不暢,信息不對稱,致使各級地方政府在制定經濟大戰政策時,存在矛盾和沖突。如果不加以改正的話,將會削弱遼寧沿海經濟帶經濟發展的凝聚力,形成生產要素與經濟資源地域空間配置優化過程中的制度性障礙。

此外,區域內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各城市各自為政,甚至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出臺不利于區域合作的政策,從而忽視并損害了全局利益。

各地方政府之間惡性競爭不斷。這樣只強調競爭而忽略合作,就會產生“零和博弈”,即使個別城市,地區經濟有所發展,可是從整個區域整體的角度來看,經濟總體發展沒有實現突破。

2·4 缺乏完善的籌資渠道,尤其是中小企業貸款和民間信貸。投資意識差,民間創業差。

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的民間投資融資渠道狹窄。近年來資本市場雖然發育較快,但除了短期信貸外,其他融資渠道對民營經濟的開放度很低。金融信用體制不健全、中小民營企業資信等級較低和可支配的信用資源匱乏限制了銀企之間的穩定合作,致使中小民營企業始終普遍存在貸款難、擔保難問題。由于各級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十分有限,再加上直接融資渠道十分狹窄,導致民間投資仍主要靠內部積累和融資。2002年我省全社會民間投資中的銀行貸款僅占13·0%,其余絕大部分都是靠自我積累,滾雪球式發展。以遼陽市為例,截至到2010年5月,遼陽有142戶企業缺少流動資金46·1億元,52個項目資金缺口近50億元,大多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資金成本高,企業負擔重,限制了民營企業的投資行為,使其在選擇投資項目時往往比較看好那些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所以投資項目很難上規模,在同行業中就缺乏競爭力,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而對于民間投資來說,缺乏公平的市場準入環境。民間投資的市場準入仍然存在許多限制,許多行業仍存在著嚴重的行政性壟斷,從而為民間投資的準入設置了難以突破的“禁區”。目前,在金融、保險、電信等領域,設置了一系列前置審批等嚴格的準入限制,使各類民間投資難以進入。在競爭性行業中,也存在著嚴重的行政性壟斷。例如,電力、石油石化、鐵路、民航等基礎設施與基礎產業部門的基本特點是自然壟斷特征明顯,行業主管部門采取審批制等手段排擠系統外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投資進入的同時,通過指令性的方式授權行業壟斷企業擔任項目業主,從而構成了民營資本進入的天然屏障。再如,國家對某些特殊的公共服務貿易行業往往給予了嚴格的準入限制,各類民間投資往往難以進入。此外,集團過度壟斷和高度保護的投資體制阻礙了民營企業投資汽車、電子、船舶等支柱產業。而對屬于特殊行業的科、教、文、衛、旅游等社會服務行業,需要由地方政府頒發特殊行業經營許可證。一些行業甚至允許外資企業可以進入,但卻排斥民營企業進入。市場準入的限制和行業的壟斷,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民營企業的投資和生存發展空間。據統計, 2002年我省民間投資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占59·9%,在第三產業投資中3/4又屬于房地產開發投資;第一、二產業僅分別占8·3%和31·8%,與非民間投資比重大體相似,帶有濃重的傳統經濟色彩。民間投資對采掘、鋼鐵、石化、煤電水氣、交通、城市基礎設施、教育、文化、廣播電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和科研領域涉獵很少,這些行業的民間投資僅占全部民間投資的10%。

2·5 產業結構不合理,輕工業和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發展緩慢,就業機會少。

從遼寧地區自身來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及技術結構確實不合理,其突出表現是重工業比重過大,輕工業比重過小,農業基礎落后,農、輕、重結構嚴重失衡。一般來說,重工業具有投資大、建設周期長、見效慢、產品利潤率低的特點,而輕工業具有投資小、建設周期短、見效快、產品利潤率高的特點。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重工業的產業優勢及特點能夠依靠國家計劃得以保持與發揮,因為它服從于國家發展計劃目標及長遠利益要求,而不從屬于市場競爭獲取利潤最大化原則。但在市場經濟中,它顯然就遠不如輕工業能盡快地適應市場競爭,獲取利潤最大化要求了。輕工業是消費品工業的主體,承擔著繁榮市場、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吸納社會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任務。

可是遼寧的輕工業明顯弱于重工業,占工業的份額較重工業也小很多,輕工業的增長速度也低于重工業。在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期后,其工業經濟增長的顯著特征是“重快輕慢”,重工業增長速度高于輕工業。即使在2005年滯后,這一局面得以扭轉,但相對于其他省份和區域,遼寧的輕工業仍然處于比較劣勢的水平,吸納社會就業的能力也很有限。

2·6 科研投入不足,高新技術產業不發達。

雖然依托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在機器人,納米材料,嵌入式軟件,燃料電池,非標電器網絡接入,網絡住宅總成,智能人機交互平臺,高性能樹脂合成,轉基因疫苗等方面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可是由于投入不足,融資渠道不暢,造成高新企業規模不大,發展不足。以東軟為例,2009年東軟的年產值只有12億元人民幣,而華為,聯想等企業年產值都在數百萬億元以上。

此外,缺乏品牌優勢。相對于珠三角區域高科技品牌眾多,遼寧地區的高新科技品牌可謂屈指可數。而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單單廣東省生產的計算機就占到全國總產量的50%,計算機主板達到86%。而遼寧的高新科技產業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確是微乎其微的。

2·7 對旅游資源的包裝運作不足,缺乏區域形象整體宣傳力度。

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背靠東北平原,擁有東三省唯一的出海口和海灘,具有非常龐大的海濱旅游資源,此外,與北京動車到達只有4小時,高速公路網絡非常便捷,對于北京,天津等地的旅客來說,在地理上也十分具有優勢。遼寧省內擁有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遼寧省山海秀麗、自然景觀優美,歷史遺跡眾多、文化積淀豐厚,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遼寧省又是44個少數民族聚集區,民族風情各異精彩,具有優越的旅游資源和人文文化資源。

但是,由于對旅游資源缺乏宣傳推廣,遼寧省的旅游業仍然只是停留在單一層面上的觀光游,旅游設施比較陳舊,服務觀念有待加強,配套服務產業還不完善甚至出現空白。以2009年為例,遼寧旅游收入只有2000億元人民幣,占到全省GDP的10%左右,浪費了遼寧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

另外,由于缺乏整體推廣和宣傳,其他地區尤其是南方很多游客對遼寧的印象還停留在冰雪游和民俗游,一些投資者也對遼寧缺乏了解,直接影響了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的招商引資。

2·8 環境保護不足,環境資源破壞嚴重。

遼寧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基地,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很多城市過度開采挖掘煤炭、石油等資源,造成城市地質塌陷,地下水資源枯竭,再加上遼寧屬于高寒地區,直接導致土壤沙化和沙塵暴。雖然在后期,各地政府都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和緊迫性,但是在實際執行上,仍然存在盲區和僥幸心理。在以后的開發上也可能存在這個問題,例如,錦州港的開發就間接破壞了筆架山風景區。此外,由于非法采石,沈陽市新城子石佛寺鄉境內的七星山風景區也遭到嚴重破壞,七星山主山被挖出了4個深坑,直接導致沈陽市失去了七星山這一天然生態屏障,無法阻擋風沙,造成沈陽市春秋兩季沙塵暴肆虐。另外,以綏中為源頭,在環渤海的海面上非法盜采海砂,給沿海生態帶來了極大的破壞,造成海岸線內移,海岸線受侵蝕非常嚴重。

原有重工業污染嚴重導致城市環境和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的破壞,但后期的恢復和治理仍然沒有跟上,直接影響區域內生態平衡和城市形象。這些如果不盡快解決的話,對于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的生態平衡和自然資源都會帶來極大的破壞,對于整個區域的發展造成不可彌補的惡果。

3 機會(OPPORTUNITY)分析。

3·1 政策的大力支持。

實施振興東北戰略以來,國家對東北地區給予了強大的政策支持和建設項目傾斜。2009年7月1日國務院批準《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遼寧沿海作為整體開發區域被納入國家戰略。

2010年4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沈陽經濟區為第8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這兩大經濟區先后建成后,各級政府紛紛下發各種文件,給予了相應的傾斜性配套政策,給東北地區擴大對外開放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給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的開發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的發展機遇,進一步也為整個東北地區的開放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

3·2 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

受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各國政府紛紛調整經濟政策,重塑產業結構。尤其是伴隨高新技術的發展,各國的經濟中心普遍轉移到低耗能,高附加值,高科技環保型企業。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如果牢牢抓住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我國市場進一步開放這個有力契機,淘汰原有的落后產能,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和環保生態產業,加快兼并重組,就可以實現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的產業優化升級。

4 風險(THREAT)分析。

4·1 區域惡性競爭。

因為資源的稀缺性和利潤的有限性,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如果稍有不慎,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彼此間會爭奪區域內資源,尤其是各大城市為了自身利益考慮,爭奪有限的資源和政策,會產生一些短視行為,甚至惡性競爭,對兩大區域的互動發展造成極大的消極影響和負面效果。

4·2 周邊環境的不穩定因素。

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毗鄰朝鮮和韓國,但朝鮮半島存在不穩定的因素,一旦發生變動,勢必會第一時間影響到距離他們最近的東北地區。作為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國之一的韓國,其訂單必將大額減少,出口貿易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另一個主要貿易伙伴國日本。以出口貿易為主要產業結構的中小企業受到的沖擊將更為嚴重。

綜上所述,遼寧沿海經濟帶與沈陽經濟區在互動發展過程中,應該正視自己的優劣勢,充分利用各種機遇,才能最大化地規避風險,充分發揮區域經濟優勢,實現雙贏。

參 考 文 獻。

1.林木西。沈陽經濟區的啟示[J].決策, 2007,(9): 38~39

2.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研究。遼寧省政協經濟委員會課題組, 2006

3.沈陽經濟區(遼寧中部城市群)發展總體規劃綱要。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08, 2

4.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國務院, 2009, 7

5.關于加快“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建設的若干意見。遼委發〔2007〕16號

 

篇10

一、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一)區域產業類型劃分及其生態環境影響系數的確定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相互聯系或組合方式的體現形式。本文根據不同產業的性質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方式和作用強度的不同,在三次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區域產業結構劃分為以下9種類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筑業、運輸業及其他產業,各產業內涵、主要生態環境效應及其影響系數見表1。

(二)計算區域產業結構的總體生態環境影響指數根據表1的分類,把各時期不同產業類型相應的生態環境影響系數與其產值比例進行加權求和,可以得到各期區域產業結構的總體生態環境影響指數,它表示區域中一定的產業結構比例對區域生態環境的總體影響和干擾狀態。具體計算公式如下:式中IIISNE(t)表示t時期區域產業結構的總體生態環境影響指數,ISit為第i類產業t時期的產值占當期總產值的比例,Ei為第i類產業的生態環境影響系數,i為本文在三次產業基礎上細分的9類產業,從1-9分別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筑業、運輸業和其他產業,n為所分類產業的個數,本文中n的值為9。

(三)計算區域產業結構變化的生態環境效應隨著不同時期產業結構的調整,由某一時段中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所引起的生態環境效應的變化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式中SE表示區域中某一時段產業轉型的生態環境效應變化幅度,IIISNE(t1),IIISNE(t2)分別表示t1,t2時期區域產業結構的生態環境影響指數。當SE值大于0時,表明該時期產業結構的變化引起了區域生態環境的惡化,當SE值小于0時,表明該時期產業結構的變化引起了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通過比較IIISNE在不同時期數值的差異,就可以動態定量評價區域產業結構變化所引起的生態環境效應。(四)資料基礎及數據來源本文原始數據均來自1981年~2013年的《新疆統計年鑒》,其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產值比例由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部門產值數據計算得出。

二、研究結果分析

(一)新疆產業結構變化1.三次產業發展軌跡。1980年以來,新疆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三次產業產值占新疆GDP總產值的比重如圖1所示,三次產業結構變化特點為:第一產業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由1980年的40.4%下降至2012年的17.6%,1990年~1993年這4年下降幅度最大,年均下降幅度在2.5%左右,樣本期33年間第一產業比重雖在個別年份有回升現象,但總體趨勢為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穩中有升,在2003年之前基本穩定在35%左右,2003年以后上升速度加快,2012年第二產業比重已增加至46.4%,是三次產業中占GDP總產值比重最大的產業;第三產業產值從1980年~2002年呈逐年上升趨勢,從1980年的19.3%上升至2002年的最大值42.2%,在某些年份甚至超過第二產業的比重,但在2002年之后開始下降,由2002年的42.2%下降至2012年的36%。總體來看,新疆產業結構經歷三次重大轉折,1980年~1991年呈現“一二三”結構,1995年~2003年呈現“三二一”結構,2004年之后呈現“二三一”結構,可以看出,新疆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符合佩蒂-克拉克定律。2.三次產業內部結構發展變化軌跡。本文在三次產業結構劃分的基礎之上,對各產業內部結構又作了進一步細分,細分后的各產業產值占新疆GDP總產值的比重及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具體來看,第一產業內部包含的四類產業中,種植業和畜牧業產值所占比重呈明顯優勢,1980年~2012年這兩類產業合計產值占第一產業總產值比重在90%以上,林業和漁業產值比較穩定。在第一產業總產值呈下降趨勢的大背景下,內部結構的變化也比較顯著,總體都為下降趨勢,其中種植業產值占GDP總產值的比重變化最為顯著,從1980年的30.54%下降至2012年的13.39%,其次為畜牧業,從1980年的8.69%下降至2012年的3.76%,林業的下降幅度較小,從1980年的1.13%下降至2012年的0.33%,漁業產值比重有小幅的上升,從1980年的0.04%升至2012年的0.12%。總體來看,第一產業內部各產業產值所占比重第位次沒有太大變化,樣本期間均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第二產業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到2012年已成為新疆三次產業中產值比重最大的產業,其內部包含的三類產業中,重工業變化幅度最大,占GDP比重從1980年的19.25%上升至2012年的33.5%,雖然在1980年到1991年有小幅的下降,但1991年以后上升幅度明顯加劇,到2012年成為本文所細分產業中占比最大的產業,輕工業占比在樣本期內總體呈下降趨勢,由1980年13.65%下降至2012年的4.5%,建筑業比重在1980年~1990年穩定在7%左右,而在1990-1992年上升明顯,之后逐漸穩定與8.5%左右,1998年為一個轉折點,之前輕工業比重大于建筑業,之后建筑業比重超過輕工業。第三產業比重整體穩步上升,占GDP比重僅次于第二產業,本文把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運輸業從第三產業中單獨劃分出來考察,從圖2中可以看出運輸業占GDP比重在樣本期內呈倒“U”型,最大值出現在2000年,其他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的第三產業占比呈上升趨勢,至2012年已成為除了重工業之外占比最大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