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學特點范文
時間:2023-12-28 17:49: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際經濟學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經濟學教育 中外比較 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2-0008-03
【Abstract】Overseas economics educatio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Economics education in China has some weakness, such as too detailed and narrow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lacking support of related subjects, and teachers’ weakness in teaching.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set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reasonably,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tandardize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Economics education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Education method
隨著經濟社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社會對經濟學人才的需要在內在素質和知識結構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對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類專業本科生在我國高等院校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培養的好壞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從經濟學類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入手,先分析了國外經濟學本科生培養模式的特點,進而總結了我國經濟學本科生培養模式的現狀和不足,最后指出了國外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一、國外經濟學教育的特點
1.專業設置
在美國,報考本科時并不報考哪一個專業,而只報考哪一所學校,學生入校一年以后才選擇主修專業。美國的本科生教育總體來說偏向于綜合素質教育。主修專業并不具體到諸如國際金融、財政學、保險學這樣的細分學科,而只是在經濟學、政治學、數學等大類中選。美國本科教育通常分為兩軌:一個是普通軌,另一個是優等軌。普通軌的學生一般不需要寫畢業論文,而對優等軌的學生要求高一些,除了需要撰寫畢業論文外,還為他們單獨開一些課程。因為有一流的經濟學家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比較規范,特別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學中。
德國大學的本科教育與碩士生教育是結合在一起的。德國大學內不設學士學位,學生獲得的第一個學位相當于我國的碩士學位。大學學習分為兩個階段:基礎階段和專業階段。基礎階段相當于我國的本科教育階段,專業階段相當于我國的碩士生階段,把二者結合在一起,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高級的專門人才。德國大學內經濟學類專業分支少,但專業覆蓋面廣,主要開設4類經濟學類專業,分別是國民經濟學、企業經濟學、經濟學和經濟教育學。
2.課程設置
美國的經濟學本科一年級實行通才教育,即學生必修公共課如各國文化、歷史、生物學原理、心理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等,這些課程屬于一個受教育的人應當具有的知識。這意味著美國經濟學專業的本科生往往要上很多其他學科的課程,防止學生過早偏科。二年級選主修專業后,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首先必修中級宏觀、中級微觀、計量經濟學(包括概率統計)、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等課程。此外,還需選修一些專業課程。
美國大學的專業課程數量眾多,具備很強的選擇性。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系開設的本科課程包括: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微觀經濟學理論及其數理分析、宏觀經濟學及其數理分析、價格系統的描繪和分析、計量經濟學模型及預測等。這些課程設置體現出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系重視數理經濟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系開設的經濟學課程多達百余門,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政策分析、勞動經濟學等。課程設置數量越繁雜,就越能給學生以更多更靈活的選擇,越有利于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經濟學理論學習和具體應用的相互結合,也越有利于任課教師把自己的研究領域和興趣結合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美國高等院校通常每年都要淘汰5%左右的與社會發展要求不符合的舊課程,增加9%左右的新課程,從而不斷使課程推陳出新。彈性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有利于解決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與社會需要的矛盾,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德國的大學內,除了經濟教育學專業增設教育類課程外,所有經濟學專業的基礎段課程基本一樣。基礎段課程以必修課為主,學生對課程內容和教授人選基本沒有選擇性,從而保證讓所有的學生具有扎實和較為一致的經濟學基礎。專業段課程的選擇余地較大,不同專業學生可以跨專業選擇課程,即使是同一專業,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未來的就業傾向選擇不同的課程。
3.教學模式
國外大學非常重視經濟學基礎課的教學。大量經濟學研究者,從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到一般教授,都活躍于教學一線。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高校的經濟學系任職的全職教授,也都親自給本科生上課。他們在向學生傳授經濟學知識的同時,還以自己的學術成就和個人魅力影響著學生。一流的師資力量為培養經濟學人才提供了基礎。日本的大學一方面鼓勵大學教師到企業兼職,同時也聘請社會實踐經驗豐富的成功人士來學校講學,為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完善知識結構開辟了途徑。
國外大學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性。美國的大學教師在教材的選擇、教學方法的設置和考試形式的安排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不會對學生進行大量知識的灌輸,而是采取實驗、案例、討論等形式多樣的授課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很多專業課程都是小班授課,討論氣氛很活躍,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扮演主要的角色。教師的課堂教學不是照本宣科地講授知識,讓學生拼命記筆記,而是注重讓學生閱讀、思考和提出問題,引導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靈活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國外大學課前和課后的閱讀量巨大。美國的大學教師在課堂講授結束前,通常會推薦若干參考書讓學生課后閱讀,以鞏固和擴充知識,并為下次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堂討論的內容是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且往往是該門課程考試的主要內容。學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充分準備,這樣,能使學生充分發揮其積極主動性,既能使他們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活動。在美國一些高校非常重視學生是否具備融會貫通、動手實踐的能力。美國高校的學術氣氛非常濃厚,經常舉辦各種學術講座,組織大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組織有關專家定期座談,讓研究生給本科生介紹他們自己做科研的體會,讓學生開闊眼界,了解某一學科的最新發展,獲取本門學科的最新信息。學校還為大學生從事科研創造有利的條件,如向學生提供必要的經費,讓學生使用高校的計算機系統,實驗室24小時向學生免費開放,以激發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鼓勵他們開展各種科研活動。
二、我國的經濟學人才培養現狀
從現有的我國高校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來看,各高校普遍在教師結構、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人才培養效果。
從專業設置來看,顯得過于細化和狹窄。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高校經濟學類專業點的增加,經濟類專業的劃分也越來越細,而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單一,缺乏靈活性,僅局限于滿足某一個特定的部門或崗位的需要。長期以來,經濟學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高級專門人才”之上,強調專業與工作崗位的“對口”,試圖把學生培養成從事某一部門工作或完成某一崗位職責的專家。這樣的專業口徑設置過于狹窄,導致學生無法獲取廣博的知識,缺乏知識的綜合性和崗位的適應性。學生畢業后所能勝任的崗位已按照培養目標予以定格,擇業上受到極大的限制。目前,有的大學已開始對專業口徑和培養目標設置過窄問題進行嘗試性改革,在本科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高年級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逐漸由學年學分制過渡到自由選課學分制以及彈性學分制。
從課程設置看,與細化的專業設置相對應的是針對性極強的專業課程設置。當前,經濟學各個分支之間的交叉欠缺,而且經濟學學生對于歷史學、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法學和自然科學等系統知識了解甚少。大學過分強調專業教育,對經濟學類專業學生進行通識教育不夠。具體表現為:一是經濟專業課程與非經濟專業課程比例失調,非經濟專業課程的設置無論在量上還是質上都不夠。經濟學專業必修課程設置偏多,選修課程偏少,必修課程范圍過窄,可選擇性不大;二是在公共課程中過分強調外語的作用,輕視其他諸如體育、大學語文等課程的傾向,未強調各類課程在整個經濟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導致學生學習上“偏科”等不平衡現象產生。
從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來看,側重于課堂教學和閉卷考核,滿足于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現有的經濟學課程大部分都是灌輸式的講授,學生來不及消化,課堂教學偏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實踐性教學環節,缺乏聯系實際。由于學校缺乏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只有少數學生能真正進入企業或事業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和實習。有些學生往往忙于求職或考研,無心從事深入的社會實踐活動,實習的效果并不顯著。
從師資隊伍來看,當前高校擁有高學歷的青年教師不斷增加,這對于高校教育引入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方法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需要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作為支撐,這使得青年教師很難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學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另外,很多學術造詣高的教師或從事專門領域研究的學者很少與學生交流,學生很難從他們身上汲取營養。
三、對我國的啟示
1.淡化專業界限,縮小專業差異。
經濟學教育應淡化專業界限,縮小專業差異,強調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融會貫通。可以考慮用單一的專業格局代替原來的多專業格局,實行經濟學學科專業融合。將經濟學科作為一個專業進行招生和培養,使學生接受更加廣泛知識的“無領域”科類的教育。學生入學后的前一兩年全部接受基礎課程學習,進入高年級后,接受專業課程學習,即對所有入學新生事先均不確定專業方向,根據學生入學后的情況確定專業方向。此外,逐漸改變單一的學科培養制度,建立富有彈性的主輔修、雙學位等修讀制度。
2.完善課程設置、優化課程體系,課程設計應與國際接軌。
現在經濟學學科的課程設置側重于專業化理論教育,還需要適當擴展基礎課程覆蓋面。在公共基礎課方面,學生的課程設置還要適當增加理工類、人文思想類的課程。構建通識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有機體系,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加厚通識教育課程、夯實學科基礎課程、精煉專業主干課程、擴大專業選修課程、完善實踐類課程。在課程體系優化設置中,既重視經濟理論的學習,又突出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既重視學科課程,又重視社會實踐課程。同時為學生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數學類課程、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等基礎課程適當增加學時數和課程深度。
3.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是提高經濟學教學效率和整體水平的關鍵舉措之一。在教材選擇上優先選用國外優秀教材。歐美的經濟學教材較為系統、科學和生動,案例多,知識更新快,能夠及時結合經濟學學科發展前沿加以完善。推廣和借鑒其他學科和國外大學的先進經驗,始終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處于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位置。
4.強化實踐教學,提升創新能力。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經濟學教學必須加強實踐性環節。應將實踐教學作為完整的教學體系納入培養方案,與理論教學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實踐教學內容應不斷更新,實踐教學體系應不斷完善。
5.創建師資建設機制,優化師資隊伍。
合理的師資隊伍結構是專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應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和授課技巧,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改善經濟學專業教師學緣結構,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策略,積極加大教師的培訓和深造力度,并做好引進人才的工作。
6.規范對教師和學生的考評制度
對于教師教學采取諸如學生評議、同行評議和專家評議等方式進行考核,以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實行嚴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并鼓勵學生關注現實,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如筆試與口試相結合,加強對社會實踐、論文寫作、團隊活動以及社區交流等活動的考核,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丁浩.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市場周刊,2008(10)
2 劉輝煌、李峰峰.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設置的國際比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6)
3 錢穎一.經濟學科在美國[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1(6)
4 孫靜、柯美錄等.國外經濟學本科生培養模式研究及其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發――以勞動經濟學專業為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1)
5 唐志良、劉建江、楊海余.經濟學學科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3)
6 王艷.中日經濟學類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J].現代日本經濟,2005(2)
篇2
在總結本次大賽的總體情況時,大賽組委會主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認為,本次大賽從最終提交作品和答辯過程來看,水平比上屆有明顯的提高。本次大賽的一個突出特色就是開發板的難度比以往都要大,采用的Intel Core 2 Duo核心產品技術相當先進,幾乎代表著當前市場應用技術的先進潮流,無疑讓學生能更貼近技術發展前沿,對創新的價值體現更突出。而絕大部分學生僅僅經過幾天的培訓,就能在這樣一個多核處理器基礎上完成一定的構思并且演示成功,證明這些學生有極強的自學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這從一個側面驗證了至少這些學生在其學校受到的教育水平是比較值得肯定的,也基本實現了我們的教育與時俱進的目標。
本次大賽最終共有146支隊伍成功演示作品,其中包含8個境外參賽隊(其中印度4隊,馬來西亞2隊,美國和中國香港各1隊),境外參賽隊數量在逐年增加。在比較中外選手特點之時,王越院士認為,從比賽的作品來看,中外學生的思維方法在逐漸靠近,不過國外選手在對問題的看法和思考方面比較突出,思維更開放、跳躍性更強,更善于表達自己。國內的學生則在動手能力上比較強,對知識的運用更為有優勢,作品成功率也比較高。由于這次參加比賽的國外選手都來自各自國家最好的理工院校之一,因此還是很能體現我國重點理工院校在本科生教育階段的水平處在世界領先水平的。
來自北航的張曉林教授認為,本次比賽通過作品的審核,能夠突出體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參賽學生對嵌入式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化;二是對系統體系概念的理解和動手能力都有顯著的增強,比賽的開發板讓學生對系統并行處理和高速運用、線程調入等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入;三是大部分學生能夠用Windows XP開發作品,難度相對低一些,比較可喜的是有些參賽隊采用Linux自己設計并且成功,可以說難度很大,充分證明了學生的開發能力,對學生能力的驗證比上屆更突出。與此同時,本次比賽的開發板可以說很具有市場開發價值,可能會成為引領未來嵌入式開發方向的產品,學生參加此次比賽學到的知識將對她們對嵌入式開發理念、先進技術的了解和體系結構的掌握有很大好處。參加本次競賽能讓學生掌握該領域的最新平臺技術,這將讓學生受益終生。
來自Intel公司的首席工程師AtulKwatra在談到本次比賽時高度評價了參賽學生的開發能力,他認為,基于這樣一款市場上最新的Core 2 Duo產品,本科生能夠開發到這種水平令他感到很滿意。特別的,并行處理軟件對于許多商業化軟件企業都是個不小的挑戰,而這次僅僅三個月的時間,一些學生就能開發出一定并行基礎的軟件,足以證明這些學生具備相當好的技術應用能力。同時,他希望能通過未來的比賽,獲得更多學生對Intel產品的反饋,指導Intel更好的開發新的產品。
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江志斌教授則從教育方面談了對本次大賽的看法,他認為Intel杯競賽是對學生教育的一種延伸,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滿足學生的需求,推進學生的技術應用水平,學校培養未來的人才更需要轉向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次比賽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出色的平臺。可以說,Intel杯不僅僅是競賽,更是對學生能力促進、啟發和再培養的一個難得的過程。
Intel公司的包益平先生在評價本次比賽時,重點介紹了Intel公司組織競賽的初衷,他認為,Intel公司希望能通過這樣的競賽形式,一方面推廣了Intel產品在學生中的認知范圍,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提供學生一個應用知識的平臺,Intel希望可以借這個平臺幫助中國的大學生更好地鍛煉創新能力,從而為中國的產業培養更多出色的人才,促進中國產業的壯大,盡到Intel在中國的社會責任。
在展望下屆比賽之時,王越院士充滿期待,Intel杯作為一次高水平的嵌入式邀請賽,正在逐漸的走向國際化,今年有8支境外隊伍參賽,未來希望能邀請更多的境外參賽隊加入,爭取能把Intel杯競賽辦成一個真正的中國舉辦,世界參與的高水平嵌入式大賽。
篇3
【關鍵詞】國際經濟學;教學方法;教學質量;雙語教學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地區)之間的國際經濟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國際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斷提高,且已成為經濟學類各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因此,結合《國際經濟學》的自身特點,不斷探索該學科的教學改革,對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運用該課程分析和解決國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國際經濟學》學科的主要特點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我國部分高等院校才開設《國際經濟學》這門課程,之后越來越多的高校也陸續引入這門課程。作為一門在我國發展時間仍不長的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國際經濟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1 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國際經濟學》主要是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從研究內容來看,《國際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國際貿易部分)和宏觀部分(國際金融部分)兩大塊。其中,國際貿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本工具,屬于實物面研究;而國際金融理論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觀經濟分析為主要工具,屬于貨幣面研究。
1.2 理論體系比較龐大:《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并且涉及到很多當前國際經濟中的現實問題。微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側重于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利益分配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其依據等。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收支理論與政策、匯率理論與政策、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貨幣制度等問題。從《國際經濟學》所涉及到的理論派系來看,微觀部分主要涉及到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宏觀部分主要涉及到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可謂是理論派別林立。此外,《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發展的學科,如克魯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國際經濟學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1.3 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課程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專業課程之前或者與其同時開設。在《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將會涉及到一些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以前所學習的《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基礎課程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學》的學習也將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投資》、《國際金融》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并有利于學生以更為開闊的國際視野來學習和研究理論和現實中所涉及的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方面的問題。
1.4 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國際經濟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其內容涉及到比較多的經濟數量關系。《國際經濟學》之所以能夠形成關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是因為它體現了數學的基本特點,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一般來說,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作為支撐。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數學模型進行論述的《國際經濟學》,更是要求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
2 《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國際經濟學》同《西方經濟學》一樣,都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入的經濟類課程,這些西方經濟理論在解釋或應用到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的過程中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然,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2.1 學生的專業基礎較為薄弱:作為經濟學類專業的基礎學科,《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也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和前提。盡管這些課程在教學計劃中都有所安排,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一問題在國內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應試教育這一傳統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將所學的理論同經濟發展實際聯系起來并加以理解和記憶,致使專業基礎不夠牢固。而這勢必會影響到《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2.2 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數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國際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較多的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明顯發現,學生對數學工具的運用還不夠熟練,數學思維能力較弱,對邏輯推導、數學證明等比較生疏,尤其是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不能將數學模型與其經濟涵義聯系起來。因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3 教學方式比較傳統:目前,很多國內高等院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仍普遍采用“滿堂灌”這種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將講授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引導,更忽視了“教”和“學”的互動,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大多學生仍傾向于“被動”學習,缺乏“主動”的思考。
2.4 理論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大多高校仍傾向于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該教材為中心進行教學,這有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節,也有利于學生對該課程理論體系的理解和掌握,但這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進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經濟發展實際之間的關系,難以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眾所周知,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因而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導致“教”、“學”雙方思維僵化,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學習并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難以增強學生用所學理論來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作為發展中國家,《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定位應立足我國實際,借鑒發達國家(地區)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其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用所學的國際經濟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3.1 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為有效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而建設好《國際經濟學》師資隊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學科內任課教師的定期交流,不斷提高團隊意識,此外還要積極同兄弟院校的相關師資隊伍進行溝通和交流;(2)鼓勵任課教師到國內外其他高等院校進修和深造,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知識層次;(3)鼓勵任課教師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4)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使之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
3.2 引入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針對目前《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目前國內有很多高校已經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因此,在我校《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方面,可先嘗試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行雙語教學,然后逐步推廣到經貿學院的其他經濟類專業。此外,可以采取諸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先進的教學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嘗試將所涉及的理論同現實熱點問題結合起來,這樣不但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能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轉貼于
篇4
論文作為經濟學的基礎學科,國際經濟學具有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課程體系比較龐大、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對數學能力要求較高等特點。但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在國際經濟學教學實踐方面仍存在一些諸如學生的專業基礎和數學能力較弱、教學方式較為傳統以及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仍需從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創新教學方法、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等方面入手。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地區)之間的國際經濟關系也越來越密切,國際經濟學在經濟學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斷提高,且已成為經濟學類各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因此,結合國際經濟學的自身特點,不斷探索該學科的教學改革,對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運用該課程分析和解決國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國際經濟學學科的主要特點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中國部分高等院校才開設國際經濟學這門課程,之后越來越多的高校也陸續引入這門課程。作為一門在中國發展時間仍不長的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國際經濟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范圍中的應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國際經濟學主要是以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為基礎。從研究內容來看,國際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國際貿易部分)和宏觀部分(國際金融部分)兩大塊。其中,國際貿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本工具,屬于實物面研究;而國際金融理論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觀經濟分析為主要工具,屬于貨幣面研究。 理論體系比較龐大。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并且涉及到很多當前國際經濟中的現實問題。微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側重于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與利益分配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其依據等。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國際收支理論與政策、匯率理論與政策、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貨幣制度等問題。從國際經濟學所涉及到的理論派系來看,微觀部分主要涉及到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宏觀部分主要涉及到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可謂是理論派別林立。此外,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發展的學科,如克魯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國際經濟學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課程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專業課程之前或者與其同時開設。在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將會涉及到一些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以前所學習的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等基礎課程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與此同時,國際經濟學的學習也將為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投資學、國際金融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并有利于學生以更為開闊的國際視野來學習和研究理論和現實中所涉及的財政、金融、投資和貿易等方面的問題。 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國際經濟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其內容涉及到比較多的經濟數量關系。國際經濟學之所以能夠形成關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是因為它體現了數學的基本特點,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一般來說,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作為支撐。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數學模型進行論述的國際經濟學,更是要求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
二、國際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國際經濟學同西方經濟學一樣,都是從西方發達國家引入的經濟類課程,這些西方經濟理論在解釋或應用到中國經濟發展實際的過程中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然,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1.學生的專業基礎較為薄弱。作為經濟學類專業的基礎學科,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也是國際經濟學學習的基礎和前提。盡管這些課程在教學計劃中都有所安排,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這一問題在國內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應試教育這一傳統思維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將所學的理論同經濟發展實際聯系起來并加以理解和記憶,致使專業基礎不夠牢固。而這勢必會影響到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難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較弱。數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國際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較多的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明顯發現,學生對數學工具的運用還不夠熟練,數學思維能力較弱,對邏輯推導、數學證明等比較生疏,尤其是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不能將數學模型與其經濟含義聯系起來。因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3.教學方式比較傳統。目前,很多國內高等院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仍普遍采用“滿堂灌”這種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將講授知識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學習方法的引導,更忽視了“教”和“學”的互動,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大多學生仍傾向于“被動”學習,缺乏“主動”的思考。 理論與實際脫節較為嚴重。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大多高校仍傾向于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該教材為中心進行教學,這有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節,也有利于學生對該課程理論體系的理解和掌握,但這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進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經濟發展實際之間的關系,難以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眾所周知,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因而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導致“教”、“學”雙方思維僵化,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學習并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更難以增強學生用所學理論來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對策和建議
作為發展中國家,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定位應立足我國實際,借鑒發達國家(地區)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該課程的教學方法,提高其教學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用所學的國際經濟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1.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為有效提高國際經濟學的教學質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學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而建設好國際經濟學師資隊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學科內任課教師的定期交流,不斷提高團隊意識,此外還要積極同兄弟院校的相關師資隊伍進行溝通和交流;(2)鼓勵任課教師到國內外其他高等院校進修和深造,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知識層次;(3)鼓勵任課教師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科研水平;(4)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使之能夠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 引入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針對目前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實踐,目前國內有很多高校已經在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因此,在我校國際經濟學的教學方面,可先嘗試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行雙語教學,然后逐步推廣到經貿學院的其他經濟類專業。此外,可以采取諸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驗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并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可嘗試將所涉及的理論同現實熱點問題結合起來,這樣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能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注重充實新內容。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際經濟發展中的新現象層出不窮,國際經濟理論也在不斷發展,而教材里面知識的更新卻顯得有些滯后。因此,在結合教材講授國際經濟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國際經濟的發展動向,并及時充實新內容和引入新數據。如在講授國際貿易理論的時候,要引入當前國際貿易研究領域中出現的新思想和新理論;在講授歐盟區域經濟一體化實踐的時候,要引入新數據并介紹歐盟發展的最新動向等等。此外,還應將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同課程教學結合起來,堅持學以致用,并立足于為中國經濟發展作貢獻。 處理好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在國內不同高校的經濟類專業中,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以及高等數學等是國際經濟學的基礎課程,而國際經濟學又是國際貿易學、國際投資學、國際金融學等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課程。在經濟類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國際經濟學起到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更應認識到國際經濟學這門專業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對國際經濟學這門課程的課時量及其開課時間等進行科學安排,對于學生已經修過的課程的知識點要加以回顧,對于學生尚未修過的其他專業性課程的知識點要予以介紹,以體現學科之間的承接性和過渡性,并不斷幫助學生去認知整個經濟學知識體系。 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案。作為一門對數學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如何處理好理論模型和經濟發展實際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和專業方向以及學時安排等具體情況加以區別對待。例如,對于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班級,應根據其專業特點和教學計劃等有所選擇地講解模型,并著重講解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對于數學基礎較好的班級,在講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礎上,應著重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使其理解數學模型的假設前提、論證過程和經濟含義等。學以致用!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認識現實中的國際經濟問題,然后去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并增強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篇5
1.國際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1.1課程理論體系龐大,眾多理論派別林立
從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包括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微觀部分主要研究貿易純理論、貿易政策、貿易與經濟增長、要素國際流動等問題,說明國際貿易的起因以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及依據。宏觀部分主要研究外匯理論與政策、國際收支調整理論與政策、國際貨幣制度等。微觀部分涉及到絕對優勢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重疊需求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規模經濟理論等諸多理論內容,宏觀部分中的貨幣模型、資產組合平衡模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等內容更是涉及到眾多經濟學流派。
1.2國際經濟學對數學要求較高
國際經濟學所涉及的經濟數量關系聯系緊密,是一門由各經濟變量關系聯結在一起的具有很強邏輯關系的學科。數學具有兩個最基本的特點: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這兩個特點使得數學在應用到國際經濟學中去的時候,能夠抽象地表述經濟變量,進而建立經濟模型,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正因為如此,國際經濟學中大量采用了數學模型的論述方式,這自然要求學生具有較熟練的高等數學知識。
1.3國際經濟學與其他專業課程互為依托
國際經濟學和經濟類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如西方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學科相輔相成,互為依托。在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國際經濟學常常安排在其他專業課程之前或同時開設,這就使得國際經濟學教學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財政、金融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學生暫時并不熟悉,由此也給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2.當前國際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當前很多高校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中普遍采用這種教學方式,而這種方式難以提高教學質量。“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把講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忽視教學過程同時也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
2.2學生對數學在國際經濟學中的應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難國際經濟學理論體系龐大,并且大量運用抽象分析方法,通過建立假設前提條件,排除干擾因素,創造一個純粹的理論分析框架,其中數學模型和邏輯分析較多。經濟類專業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大多對邏輯推導、圖標、公式、數學證明不習慣接受,尤其是難以將這些模型公式和其經濟學涵義相聯系,從而難以理解理論模型的經濟意義,產生難學、厭學的情緒。
2.3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較嚴重目前國內高校通常由教師選取相應的教材并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這種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師完成備課、講授等教學環節,也有助于學生對成熟理論體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教材,而忽視了國際經濟理論與國際經濟現實之間的關系。事實上,理論來源于實踐并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即使是被認為完善的理論也需要國際經濟現實的驗證,因此,過分強調教材建設,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可能會束縛教學雙方的思維,導致教師難以引導學生批判性學習,也難以增強學生用理論分析國際經濟問題的能力。
3.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篇6
國際經濟學是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其理論性非常強,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中,做好教學設計,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根據國際經濟學課程特點,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對國際經濟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論述。關鍵詞國際經濟學教學設計案例教學國際經濟學(Internationaleconomics)是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它是以國際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各國之間商品、服務的交換,國際間資本、勞動力流動的動因和影響,以及各種國際交易活動所引起的國際收支問題。和大多數經濟學科分支一樣,國際經濟學也是西方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延續和應用,可以說國際經濟學是建立在西方經濟學基本原理基礎之上,研究各國經濟活動之間關系的經濟學科分支。隨著國際經濟關系的飛速發展,國際經濟學也得以迅速發展,其在經濟學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國際經濟學已成為經濟學類專業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教師自己的教學觀念、經驗、風格,運用系統的觀點與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合理組合和安排各種教學要素,為優化教學效果而制定實施方案系統的計劃過程。它是教學活動中的首要環節,同時也是通常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許多教師很注重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但對于上課前對課堂上教學活動的設計安排,卻很少花精力。這種做法的后果往往是課堂上氛圍比較沉悶,教學缺乏生動性。尤其對于國際經濟學這樣一門經濟學理論課程,課程本身理論性非常強,存在大量圖形與公式,內容較為枯燥,如果不做好教學的設計,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國際經濟學的教學中,做好教學設計,是非常必要的。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國際經濟學課程的教學設計,結合幾年來的教學體會,筆者感到,在教學設計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節奏的變換
國際經濟學是一門有關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理論課程,教材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大量的圖形分析和理論推導,但是一堂課下來,如果內容一直是枯燥的圖形分析和理論的推導,極易導致學生產生疲勞感,影響效果。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考慮到節奏的變換。教學內容也如同一首樂曲一般,有節奏上的不同,數學計算、圖形分析、理論推導等這些枯燥嚴肅的內容,就是沉重徐緩的樂章,節奏緩慢;時事評論、案例分析等輕松內容,就相當于一首首節奏輕快的歌,在節奏緩慢的樂章當中不時地穿插幾首輕快活潑的插曲,立刻讓人精神為之一振,這樣,學生在整節課中,不會因為內容的枯燥而失去注意力,產生疲勞的感覺,教師也相對要輕松。比如,在講解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部分,即包括羅伯津斯基定理、貧困化增長、要素積累與比較優勢等理論內容,需要講解大量的圖形,如果自始至終,一個圖形接著一個圖形地分析,教師講得再生動,由于內容沉悶,學生也很容易疲勞,但是,如果節奏不時變換一下,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我們可以將這部分內容進行如下設計:首先以一個輕松話題入手,聯系到這次課的內容,然后再詳細介紹羅伯津斯基定理,講完定理后,適時地穿插生動的案例,變換一下節奏,讓學生放松一下;然后再接著講解貧困化增長,之后結合某一典型發展中國家的情況進行分析;最后分析要素積累與比較優勢,并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這樣,盡管理論性很強,但是由于節奏的不斷變化,整個課堂也因此而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往往不容易走神,效果自然就好。
2 注重邏輯嚴密,環環相扣,抓住學生注意力
腦神經專家研究發現,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況下能夠高度集中的時間大約只有20分種不到。國際經濟學的課程性質決定,每一次課的課時最少也要2~3個課時,也就是80-120分鐘,從一節課來看,也有40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如何能讓學生在學習枯燥的理論內容時,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也相對比較困難。本人總結自身教學經驗,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學設計中要保證每一節課當中的每一部分內容的邏輯嚴密,環環相扣。每一次課既是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過程,同時講臺也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學設計就如同一場表演的編排,節目能不能引人入勝,每一階段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節目的編排是關鍵一環,有懸念的節目才能讓觀眾欲罷不能。因此每一次課是否能抓住學生注意力,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適時制造一些懸念,制作一些“陷阱”,讓學生主動往里跳,這樣學生興趣提上來,自然注意力集中,而且還能同時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那么在教學設計中如何設計好這些懸念呢?我們必須試著站在學生角度來感受,就像一場表演要考慮到觀眾感受一樣。同樣以上面提到的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這部分內容為例,在講課之前,學生要進入狀態往往有個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快進入聽課狀態,了解本次課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先在講課前,向學生提問什么是“荷蘭病”,當然,如果沒有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可能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是“荷蘭病”,該名詞必然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與疑問,這時,教師可以先大概把“荷蘭病”的現象說一下,并提出問題:“為什么會出現‘荷蘭病’?”學生必然會急于知曉,此時教師正好可以引導學生在本次課程的內容中尋找答案,講解完羅伯津斯基定理之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荷蘭病”產生的原因,這樣學生反過來思考這一問題,既可引起學生興趣,注意力自然集中,無形中又能讓學生運用學習的理論解釋現實,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篇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9004802
國際經濟學是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系,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國際經濟學屬于外向型課程,開展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各大高校在開展國際經濟學雙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學效果不理想。渭南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為了有效落實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將國際經濟學雙語課程設置為學校的優質課程,組建了一支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以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基礎,以多媒體教學作支撐,以網上教學資源建設為標志,提高課程建設質量。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優質課程建設,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分析渭南師范學院國際經濟學雙語課程教學效果對于促進課程建設是十分必要的,現對此基于問卷調查進行分析。
1 調查對象與問卷發放
以渭南師范學院經管學院大三、大四學生為調研對象,采用調查問卷、抽樣訪談等方式進行。本次問卷共發放100份問卷,大三學生50份,大四學生50份,回收問卷84份,有效問卷94份。
2 問卷設計與調查結果
問卷從課程設置、教材選擇、課堂教學、學生課下學習、教學能力以及課程考核6個方面進行設計。調查結果以問卷設計為基礎,分別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有20%的學生對國際經濟學課程興趣很大,49%的學生對國際經濟學課程有興趣,31%的學生對國際經濟學課程興趣不大。近70%的學生對國際經濟學課程有興趣或有很大興趣,說明學生有想要學習的愿望,因此,把這么課程建設好,讓學生們真正學到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2.1 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設計了幾個問題,包括:(1)你支持國際經濟學課程雙語教學嗎:A支持;B不反對;C反對。(2)你認為開設國際經濟學雙語課程的目的是:A提高學生英語水平;B吸收國外的先進知識;C培養國際化的經濟專業人才;D其他。(3)總體上看,你覺得現有的課程設置達到你的期望程度是:A很滿意;B基本滿意;C不太滿意;D很不滿意。
調查結果顯示1.52%的學生支持國際經濟學實行雙語教學,45%的學生不反對,2%的學生反對國際經濟學實行雙語教學。2.25%的學生認為開設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21%的學生認為開設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的目的是吸收國外先進知識,49%的學生認為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國際化綜合人才。
3.17%的學生對現有課程設置很滿意,49%的學生對課程設置基本滿意,其他學生對課程設置不太滿意。說明將國際經濟學設置為雙語課進行教學是可行的,但是學生對于開設雙語課程的目的并不明確,這需要我們教師進行引導闡述,只有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使教學過程更順利,教學效果更好。另外在課程設置方面,現有的國際經濟學課程周學時為2,一學期下來只能學習國際貿易部分,學生反映對他們感興趣的金融部分沒有學到,因此,從課時上可考慮進行增加。
2.2 教材選擇
教材選擇方面:你認為國際經濟學雙語教材應選用的教材是:A純英文教材;B國內教材;C國外教材但有配套的輔導書。
教材選擇方面:3%的學生應為應選擇英文原版教材,54%的學生認為應選用純英文教材加注釋,43%的學生認為應選擇一本英文一本中文配套。本課程一直選擇克魯格曼教授撰寫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英文版作為雙語教學的教材,該書觀點權威,設計獨特,結構清楚,闡述詳盡,語言生動簡明,易于學生理解,內容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系統學習和掌握國際經濟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最佳教材。另外本教材也有相應的中文譯本,因此,教材選擇比較符合學生的需求。
2.3 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方面,設計了幾個問題:(1)國際經濟學雙語課老師的授課方式是:A英語為主漢語為輔;B漢語為主英語為輔;C英漢結合不分主次。(2)你期望國際經濟學雙語課老師的授課方式是:A英語為主漢語為輔;B漢語為主英語為輔;C英漢結合不分主次。(3)課堂提問時,你的回答方式是:A英語;B漢語;C英漢結合。
調查顯示,32%的學生期望國際經濟學課程授課方式是英語為主漢語為輔,33%的學生期望是漢語為主英語為輔,35%的學生期望是英漢結合,不分主次。在課堂提問時,48%的學生使用中文回答,35%的學生中英文結合回答,只有17%的學生使用英文回答。由此可以對于教學過程應側重于哪種語言,學生的期望沒有一致性,因此教師應針對學校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教學,對地方本科院校來說,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差,采用英文教材的同時,較多使用漢語教學效果會更好。
2.4 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方面,設計的問題是:(1)對該門課程,你的努力程度是:A很努力;B一般;C不夠努力。(2)你在課前是否會預習:A會;B不會。(3)你在課后是否會復習:A會;B不會。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自學方面,能夠在課前預習的學生占27%。能夠在課后復習的學生占39%。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應成為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2.5 教師能力
教師能力方面,設計的問題是:(1)你對該門課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的主觀評價是:A優秀;B良好;C及格;D很差。(2)你對該門課教師的英語水平的主觀評價是:A優秀;B良好;C及格;D很差。(3)你對該門課教師的總體評價是:A勝任;B水平一般;C不能勝任。
調查結果顯示:教師能力方面,28%學生認為該門課程教師的專業能力為優秀,44%的學生認為可到良好,其余學生認為可達到及格。30%的學生對該門課程教師的英語水平評價為優秀,49%的學生評價是良好,其余學生評價為及格。對該門課程的總體評價,69%學生認為水平一般,25%學生認為優秀。說明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英語水平還應繼續提高。
2.6 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方面:(1)《國際經濟學》課程的考核方式是:A考試;B考查;C其他。(2)你期望的考核方式是:A考試;B考查;C其他。(3)你認為,期末考試雙語課程的考核分值比例最好是:A平時和考試比例是2∶8;B平時和考試比例是3∶7;C平時和考試比例是4∶6;D其他。
課程考核方面,國際經濟學課程的考核方式是考試。19%的學生期望考核方式是考試,73%的學生期望是考查,另有8%的學生希望的考核方式是其他。17%的學生希望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的考核比例是2∶8,42%的學生希望是3∶7,37%的學生希望是4∶6。
3 分析總結
通過對國際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發現,國際經濟學雙語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設置不甚合理,教師水平有待提高,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等,因此,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提高。
3.1 明確教學目標和增加專業知識的學習時間
教師在第一次授課時就應明確國際經濟學雙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專業化的國際經濟人才,防止學生本末倒置,理解偏差,將英文教材當成閱讀理解,單純的提高英語水平,忽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但同時也要強調學習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學習雙語教學的正確方法。
3.2 根據英語水平,實行分班授課
由于高考不劃分單科分數線,導致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針對這一現象,可以將國際經濟學課程分班授課。對于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采用英文為主中文為輔的教學方式,對一些英語基礎弱的學生,可選擇中文講解或較低比例的英文講解。
3.3 聯系國內實際,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經常運用中國案例來闡釋相關理論,如人民幣匯率變動、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中美貿易摩擦、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系等。這些案例使得《國際經濟學》課程具有更強的活力。教師可以選擇某個專題或個別章節作為學生自學、自講的內容,學生以小組協作形式在課前就相關內容查閱資料并研討,由小組代表在課堂上報告其核心內容,其他同學提問并參與討論,最后由教師總結。如針對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的學術爭論,組織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展開辯論,在辯論中理清理論問題和政策導向,這一教學方式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4 優化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
國際經濟學課程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國際貿易,另一部分是國際金融。兩部分加起來有五六百頁內容,要在幾時個學時上完難度很大。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分上下兩冊,據學生反映一學期下來只能學習上冊即國際貿易部分,因此對于教師來講,一定要突出重點,有所取舍,科學規劃授課計劃和進程,同時可考慮增加學時,優化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如將原來的周課時2增加為周課時4,保證學生真正學到知識,達到教學目標。
篇8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 國際經濟與貿易 課程體系 改革
中圖分類號: F710 文獻標識碼:A
1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課程體系是根據培養計劃的要求,在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規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反映本專業教學思想的系統架構。課程體系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培養目標的要求,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指導性作用。據統計,我國目前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各類高校有600余所,包括綜合性重點大學、財經類大學以及地方本科院校,不同層次的學校培養目標也不相同,課程體系的設置自然也存在著差異化,主要有兩種傾向:一是沿襲傳統的高等教育觀,以學科為中心的專業課程體系。該體系的主要特點是以學科知識傳授為主線,強調打牢基礎理論知識,拓寬專業口徑,注重理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朝著理論研究型的方向發展。二是在國外職業培訓教學模式的影響下,于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我國逐漸流行起來的“崗位應用型”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的基本特點是以特定崗位實際需要的專門技能為中心,以該專門技能所需的實際知識為應用基礎,強調實踐操作能力和勞動態度的培養。無論是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學科中心型”課程體系,還是重實踐、輕理論、重專業知識、輕關聯知識的“崗位應用型”課程體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培養目標決定著課程體系的設置,課程體系要直接反映一個學校的培養目標。2012年,為了避免高等教育同質化,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差異化競爭,我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目標定位為培養有一定專業理論基礎的應用型人才。它既不同于重點院校的學術型人才,又不同于只掌握機械性操作本領的崗位技能型人才,那么在課程體系設置上應該體現出自己的辦學模式和辦學特色,反映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然而其課程體系設計仍存在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課程系統性不夠,缺乏內在生命力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主干由3個學科構成: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實務。經濟學已經歷幾百年的發展歷史,有了比較成熟完整的體系,包含政治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實務操作的各個環節產生了相應的學科,如外貿英語函電、國際結算、國際商法、保險、國際金融等。這些學科都可以自成體系又相互關聯,在課程體系中都能找到它們的位置和結合點。從我院國際經貿專業學生來看,缺乏系統性和內在生命力的課程體系未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有計劃、有步驟地分階段自覺地安排學習進程。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時對于自己為什么學習,怎樣去學習,學習這些有何用途感到迷茫。
2.2實踐課時有余,實踐質量不高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我院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課內實踐,在各平臺和模塊課中劃出一定的實踐教學課時,進行實踐項目教學或其他形式的實踐教學;二是從實際出發,建立獨立的實驗課程;三是強化集中實踐,設計好集中實踐項目及實施時段,將集中實踐項目分散在從大一到大四的各個階段,做到實踐教學四年不斷線。本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實習類、論文類和訓練類。雖然從比重上看,實踐教學占總學分的43.8%,但仍停留于實踐項目的數量和形式,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實施尚不理想,實踐教學也缺乏有效的評價。
2.3必修課程過多,選修課程不足
從數量上看,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總計164.5學分,其中必修課138.5學分,占總學分的84%;選修課26學分,占總學分的16%,仍沒有達到學校規定最低20%的限額;選修課程不僅數量少,而且選修課涵蓋面過窄,主要涉及國際貿易領域,缺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溝通、人際交往與中外文化風俗知識等方面的課程。學生可以選擇的余地小,縮小學生的知識視角,削弱了該專業畢業生未來的工作適應能力。除此之外,還存在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及選修課與選修課之間內容交叉重復的現象,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
3完善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議
3.1設計有內在生命力的課程體系
學科基礎課程中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是所有經濟類專業的理論基礎。在該專業課程體系中,這兩門課程總計占6個學分,可見其重要地位。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宏觀、微觀經濟學理論,課程體系中應把國際經濟學作為其后續課程,設置為專業基礎選修課之一,從微觀、宏觀兩方面與西方經濟學的銜接;學科基礎課如保險學、貨幣銀行學等課程對國際貿易理論的理解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國際貿易理論(下轉第72頁)(上接第62頁)雖然具有理論性強的特點,但是它已經具體地涉及經濟領域中的各種活動,缺乏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無法深刻地理解國際貿易理論,可以把這種性質的課程設計為學科基礎選修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是專業區分的重要標志,也是個性化和個人興趣愛好能得以充分發揮之所在。從本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課設置上看,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外貿英語函電、國際金融、國際商法、國際運輸與保險等課程相互間的結合點更多,通過這些無處不在的結合點,各個模塊的知識相互有機融合。
3.2加強學生專業入門及選課指導
本院雖然在課程體系中設置一門16課時的專業導論課程,開設在第一學期,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該專業,了解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的銜接性。但僅有這一門課程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規劃四年課程,使他們有計劃,有步驟地分階段安排自己的學習過程,核心教學團隊應負責編寫一本選修手冊。該手冊強調課程模塊橫向的聯系和結合,實現模塊之間的緊湊高效,不僅是設置課程的入門導讀,更要揭示各門課程的規律及其相互間的結合點,是學生根據學科特點和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制定合理有效的學習計劃的重要指導。
3.3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考核
理論知識學習的規律是在缺乏橫向聯系的情況下顯得抽象且枯燥乏味,一旦有了橫向聯系或者應用的結合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我院對實踐教學雖已形成空前的重視,但仍存在“重設計,輕實施,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首先,改進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實施。比如改進和完善進出口模擬訓練,讓學生在仿真國際貿易環境中體會貿易全過程,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其次,設計一套能體現國際經貿實踐教學特點,科學地反映實踐教學水平和學生實踐能力與素質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健全和完善實踐教學評價機制。再次,針對教師實踐技能不足的情況,實施“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措施。通過實踐課指導教師外出到涉外企事業單位實習和訓練,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技能;同時請經驗豐富的“老外貿”來校講學,走出課堂,面向社會。
3.4加強選修課教學,形成自身特色
壓縮專業課程中的必修課學時數,除專業核心課程外,其他專業課作為選修課。選修課的設置盡可能多涵蓋不同的專業方向,具有廣泛性和可選擇性,使學生在滿足不同興趣與愛好的同時,實現同一專業中培養多種規格人才的需要。
基金項目:陜西國際商貿學院2011年校級教改課題“基于就業導向的我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參考文獻
[1] 莊佩芬.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課程體系改革探討[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0(2).
[2] 洪必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改革[J].吉林教育,2009(4).
篇9
1.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許多地方高校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應用型”國貿人才,但在培養實踐中,過于強調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技能的掌握,忽略對學生的交叉學科專業素質、人文素質以及品德與能力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有許多學校把培養目標定位為“高級應用型”國貿人才,但“高級”不意味著“高素質”,在培養實踐中,往往把“高級”等同于“理論型”,從而出現重理論輕實務的問題。
1.2課程設計存在的問題
由于在培養目標定位中存在“重實務輕理論”和“重理論輕實務”兩種傾向,導致課程設計也存在偏向問題。在“重實務輕理論”意識下,課程設計往往過于強調實務課程,但事實上,許多高校的實務教學課程中,并沒有真正注重學生的外貿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而是簡單地縮短理論課時,降低理論知識深度,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考核方法幾乎沒有針對具體實務技能。強調實務僅僅是增加一些外貿實務模擬課程,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這些模擬課程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1.3師資結構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地方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師資結構主要存在科研型與教學型教師比例失調的問題,各地方高校致力于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使得學術型教師多于教學型教師,即使名義上教學型教師多于學術型教師,但許多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的教師迫于職稱評定的壓力,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用于科研,而對實際教學效果研究較少。2.4國貿人才層次培養存在的問題目前,許多高校在國貿人才培養的層次上不能體現自身的特色。一方面,并沒有結合學校所在地區行業特色、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來設定國貿人才的培養層次,另一方面,沒有結合自身辦學條件與學科特色來設定國貿人才的培養層次。多數地方高校在國貿人才培養層次設定方面只是簡單跟隨潮流或參照兄弟院校的培養目標與方式,由此培養出的國貿人才缺乏差異化和地方特色,自然也不能滿足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對國貿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的具體措施
2.1設定合理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素質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的特點體現在綜合素質、專業基礎、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四個方面,為適應這四個方面的特色定位,“高素質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考慮學生的就業與以后職業發展的需要。“高素質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除了掌握就業必要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理論知識,具備從事貿易實務的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外,還需要有較強的就業、擇業能力和向深層方向發展的能力。二是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國貿人才需求的變化。應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對國貿人才需求的新特點,設定國貿人才培養目標,并根據變化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而實時調整培養目標。三是考慮地方經濟與行業發展的需要。當前,高校一些國貿專業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主要是因為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技能和素質不符合當地經濟與行業發展情況,不能就地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只有充分考慮地方經濟與行業發展的需要,在國貿人才培養目標設定時才能體現出地方特色,所培養的人才才會具有差異化特點。
2.2改革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目前地方高校國貿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本文提出“一個邏輯”、“兩個并重”、“三個結合”的改革思路。“一個邏輯”是指在國貿人才培養過程中遵循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邏輯。具體而言,首先通過基礎的專業理論教學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學重點再轉移到實際專業技能的訓練,然后通過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尋找實習平臺,實務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工作和學習,最后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實踐中提升專業理論深度,形成學位論文。“兩個并重”是指知識與技能并重,能力與素質并重。知識是基礎,技能是手段,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國際貿易技能的培養與理論知識的傳授同等重要。能力主要包括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組織策劃能力、談判能力等,這些能力是學生勝任各種工作崗位的保證,“素質”是“能力”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因此,“素質”與“能力”同等重要,“能力”是基礎,“素質”是保證。“三個結合”是指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結合,分散見習與集中實習結合,校內教師教學與企業專家講座結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獲得對專業知識的新認識。分散見習往往時間較短,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夠,與集中實習結合可以讓學生熟悉企業的外貿業務流程和工作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實現從實習到就業的無縫對接。校內教師雖然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但沒有在涉外企業工作的實踐經驗,而外聘涉外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或專家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他們對企業實踐運作的介紹和外貿理論的闡述,有利于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技能的全面認識。
2.3設計合理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課程
課程設計應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學習的實用性。一方面要體現對學生綜合理論素質的培養,合理設計基礎理論課程,核心理論課程不僅僅包括貿易領域,還應包括經濟學、金融、營銷、商業策略等領域,例如除了開設國際經濟學相關理論課程,還應開設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學、商品學、國際貿易地理等課程,讓學生熟練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的同時,開闊專業視野;另一方面要體現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國際貿易涉及的知識面廣,應用性強,既要有堅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又要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更要突出專業知識的應用性特點。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應根據課程模塊之間相輔相成的內在邏輯關系,合理的分配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比例,在課時的比例基本相當的情況下,適當加大實踐課的課時比重。實務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貿易慣例、國際商務談判、商務案例分析等課程,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與國際商務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4建設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篇10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經濟法中公平原則的重要性日益顯著,當前,在國際經濟法中公平原則的內容主要體現平等性與合理性兩方面。現階段,國際經濟法中的公平原則作為基本原則有著積極的意義與深遠的影響,它利于維護國與國的公平,利于推動世界經濟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一、公平的概況
(一)公平的概念
在法律中始終追求著公平與正義,但關于公平的概念,在經濟學、法理學與政治學中存在一定的差異。
在經濟學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平等的分配結果。通常情況下,經濟學家對公平的闡述是借助蛋糕的等份分配實現的,此時社會主體均獲得了同等的利益,公平具有一定的算術意義。在經濟學中,此類公平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但在法律領域中有所運用,如:民法中的賠償制度,利用公平的方法對責任主體的賠償數額進行了分擔。在國際經濟法中,分配結果中難以體現平等,主要是由于國際經濟交往中各個國家的國力存在差異,因此,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其權利、義務與影響等各個方面的差距是明顯的。在政治學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平等的獲取機會。政治學理論中的平等具有幾何意義,此時的公平主要體現在社會主體的財產與榮譽等分配和其地位與貢獻等保持著正相關。
在法理學方面,公平主要是指自然人與法人擁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此時,在實體法與程序法中均擁有同樣的待遇。在國際法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反對文明國家對其他國家的公然歧視,對于任何主權國家而言,其地位是平等的、獨立的、排他的,在國際關系中,任何國家均沒有特殊待遇。雖然,該理論為國際秩序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依據,利于公平、有序國際秩序的建立,但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公平仍未能實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國際經濟法中公平的概念
在國際經濟法中的公平主要是指在國際經濟法律關系中,主權國家擁有平等的地位,各個主權國家均可以參與國際經濟法的制定、保持國際經濟關系的交往與涉外經濟活動的自主管理。在世界范圍內,國家間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國際經濟法規定所有主體是平等互利的、公平互惠的。
(三)公平原則的分歧
目前,國際經濟法中公平原則作為其基本原則存在爭議,不同學者根據不同角度、依據為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價值、構成等進行了闡述,具體的觀點如下:
一種觀點為公平原則應作為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學者對國際關系的演變進行了研究,殖民體系與后殖民體系是導致發展中國家經濟惡化的歷史原因,因此,發達國家要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相應的支持,此想法合情合理,符合法律的基本價值目標,體現了公平與正義。
另一種觀點為公平原則主要是對國際經濟關系中的各方主體間的關系進行調整,并保證其法律地位,但國際經濟法中不能將公平原則作為基本原則,主要是由于它對國家間的經濟關系進行規范缺乏可行性。
二、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公平原則
(一)構成條件
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主要是指對國際經濟關系進行調整的最基本法律原則,此時的原則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它作為特殊形式表現在國際經濟法中。國際經濟法中的基本原則,其構成條件如下:
首先,彰顯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精神。法中所體現的基本精神可以稱之為立法者的價值取向。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國家作為重要的參與者,它參與著國際經濟法的創設,因此,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精神便是參與國際經濟活動國家的價值取向。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精神主要內容為:在國際經濟關系中,明確國家的主導地位,強調國家主權的平等性、神圣性,構建國際經濟的秩序,承擔條約義務等。
其次,適用性。國際經濟法中的適用性主要是指在國際經濟交往活動中,國際經濟法在任何領域均可以使用,此時的基本原則從整體上把握著國際經濟關系,借助國際經濟法,對經濟關系進行著方向性的引導。
再次,穩定性。國際經濟關系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國際政治與經濟環境等,使此關系具有動態性、復雜性與多樣性等特點。同時,在穩定時期,國際經濟法均有所發展。對于國際經濟法中的基本原則而言,雖然它在逐漸變化,但在理論支持與實踐驗證的基礎上,基本原則均彰顯著法的基本精神,引導著法的穩定發展,因此,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最后,強制性。國際經濟法的效力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在國際經濟關系中,法律法規對特定活動進行著強制的調整,在此基礎上,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作用得到了發揮。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的各個國家,要遵循國際經濟法的基本原則,進而其基本精神將得到實現,同時也能夠保證公平與正義目標的實現。
(二)主要依據
1.體現著國際社會的公理。公平原則彰顯著國際經濟法的法律內涵,表明了國際社會創設國際經濟法的價值取向。在一定的時期內,國際經濟法的主體仍為主權國家,并且主權國家的經濟制度直接影響著其對外的經濟活動;同時,主權國家的國際經濟活動目標為實現國際收支的平衡、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福利的增長等。公平原則的確定直接決定著國際經濟關系,是其可靠的基石。在現代社會,無論是國際法,還是國內法,均要體現公平。因此,公平原則為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2.擁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目前,世界體系中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二者面對的國家環境存在差異,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在殖民地獲取了大量的原材料,并對勞動力進行了剝削,在此基礎上,實現了財富的積累,進而促進了工業化的發展,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其面臨著惡劣的環境,此時的發展中國家均曾是殖民地,在政治與經濟等方面均被控制過,在現代國際社會中,世界體系雖然被建立,但在全球化的環境下,發展中國家的自決權仍相對較少,在經濟、政治等方面受到發達國家的影響與控制。因此,發展中國家在獨立后,其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為了實現國家的富強與繁榮,要求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制度,并打破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發展中國家對公平有著實質性的要求。
3.具備合理的價值支撐。國際經濟法中的公平體現著雙重的價值,一方面,關于公平的概念要堅持歷史的觀點,保持歷史的連貫性,將歷史與現實進行有效的結合,此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交往中,要對二者的差異給予考慮,并為后者提供相應的優惠待遇與發展機遇,具體的有貿易傾斜、技術支持與資金援助等;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環境下,國際經濟交往要堅持公平互惠,發展中國家要擁有一定的發言權與決策權,在此基礎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才能夠實現共同繁榮。
4.涉及國際經濟法的各個方面。在國際經濟法的各個方面均要體現公平的理念,通過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制定,體現發展中國家的要求與意見,同時發達國家要對發展中國家提供關稅優惠待遇、咨詢服務、資金支持與技術轉讓等。
三、 國際經濟法中公平原則的重要性與實踐
(一)公平原則的作用與意義
在發達國家發展過程中,借助發展中國家的資源與勞動力,實現了發展與壯大,此后,發達國家借助自身的優勢再與發展中國家進行競爭,此時的競爭雖然堅持了公平原則,但在實質上卻體現著嚴重的不公平,違背了公平原則。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要積極利用公平原則,對發達國家的潛在剝削進行停止,并爭取實質性的平等,在此基礎上,世界經濟的發展才能夠趨于健康與穩定。
公平原則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它指導著國家主體對法律法規進行有效的運用,面對新的情況,它彌補著法律規則;同時,它規范著國際經濟活動,對不平等的貿易往來進行著糾正,進而逐漸形成了合理的經濟關系。公平原則對于法律的運用與世界經濟關系的規范均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公平互利是最佳的狀態,利于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但如果雙方過于關注自身的利益,則會制約經濟的可持續與長遠發展。
當前,國際交往日益緊密,為了保證交往的高效性與合理性,要確定國際經濟法原則,以此規范國際交往,公平原則作為其基本原則,利于維護世界經濟的健康、良性發展,利于控制世界經濟的風險;同時,公平原則體現著公平互利的道德理念。在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背景下,公平原則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在當今的世界經濟中,公平原則的運用具有廣泛性與普遍性。
(二)公平原則的實踐
1.普惠制。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發展中國家面對著復雜的環境,為了實現公平原則的落實,利用《各國經濟權利與義務》對該原則給予了肯定,在國際經濟合作過程中,發達國家要為發展中國家出口的產品提供優惠的關稅制度。
在普惠制中,給惠國為發達國家,受惠國為發展中國家,該制度主要是指受惠國在銷售產品時,給惠國要接受更為優惠的價格,在此基礎上,實現本國經濟的發展,并推動國際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給惠國的優惠方案制定依據為本國國內法,因而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雖然普惠制規定給惠國要為受惠國提供關稅優惠待遇,但并未規定給惠國必須履行此項義務。在國際經濟交往過程中,給惠國的關稅優惠待遇均以自身利益與政治需求來制定,普惠制的形式化較為明顯,它逐漸成為了發達國家的政治獎懲方法。因此,在國際經濟法中要堅持公平原則,進而使普惠制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2.S&D條款。S&D條款主要是指《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它對互惠進行了闡述,即:互惠互利安排。此條款的法律依據為公平原則,其內在精神也為公平原則,表明了公平原則的重要性。
根據S&D條款,發達國家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一定的優惠待遇,但在WTO體制下,優惠待遇受到了限制與轉化,因此,發展中國家要堅持公平原則,以此維護自身得到合法與正當權益。
綜上所述,在國際貿易不斷擴大的背景下,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要堅持公平原則。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公平原則是重要的,它是世界經濟健康、良性與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利于維護國家主權的平等。相信,隨著公平原則作用的有效發揮,國際經濟、國際關系也將更加和諧與穩定。
作者:胡啟琛 來源:法制與社會 2015年21期
編輯點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國際金融專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