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業定義范文

時間:2023-12-25 17:38: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字農業定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數字農業定義

篇1

關鍵詞:數字化;設計;農機;應用

1關于數字化設計技術

數字化設計是隨著計算機在各個行業應用和輔助下而誕生的一門新型技術,因此,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核心和發展,其實是以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在數字領域的升級與應用為依托(如壓縮與編碼)。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就是最早應用在設計與制造行業中的數字化技術,而且涵蓋非常廣泛,有效推動了設計技術的應用與升級,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應用領域。[1]數字化設計技術的關鍵是以打造呈現產品形態的信息平臺為基準,借此生成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數字化模型,然后再將其滲透到產品開發的各個環節,從而實現不需要再借助實物模型就可以完成產品開發的目標。其核心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優化設計的實用性與消解缺陷

不同的設計環節,會對產品生出不一樣的定義,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各個類型的定義模塊在彼此轉化時,非常容易造成數據的流失。這就造成數字化設計會形成定義產品的單一模型,但這種單一性會隨著信息密集程度的改變而導致產品模型也隨之發生轉化,如全信息化模型和集成類產品模型的差別。對數字化設計而言,這其實是一種有效的技術輔助,從而讓設計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但同時,因為數字化設計的概念還是過于抽象,所以會在制造環節存有不足之處,需要反復修改和測試。這會加大成本的耗損,并拉長了產品上市的時間。為此,需要在制造實物模型之前,先進行大量且有效的仿真分析與測試,不斷消解設計缺陷。

1.2優化數字化設計合作

對于所有的設計工作者而言,一個產品項目的設計與開發,必須結合不同小組的特色與優勢來進行科學化的分工協作。唯有這樣,才能實現技術優勢的全面整合,共同搭建出更加完善和具有可行性的數字化制造模型,以此提高設計和開發的效率。

1.3減少對實物模型的依賴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讓設計越來越脫離了對實物模型的依賴,并且可以通過仿真技術的不斷測試和分析,將設計中存在的缺陷盡可能地剔除,從而達到制作出與設計要求最匹配的實物模型。這將大大縮減產品的開發成本,提高設計的成功率與效率。

2數字化設計技術在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

2.1行業競爭推動數字化技術的普及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農業機械設計越來越希望讓消費者具備更多的選擇性。因此應用創新和減少故障發生率,成為優化農業機械產品設計的必經之路。為了降低常見故障的發生,在設計時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改進方法,并提前進行仿真推演與測試,一旦驗證了改進方法的有效性,就能將制造與生產環節的成本納入可控范圍,極大地增強了企業在同類農業機械產品中的競爭力。于是更多的農業機械制造企業為了贏得市場,就會加大在設計環節的創新投入來獲取消費者的認可。農業機械行業采用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的決策模式,相繼開發出了知識型數據庫,進一步加大了整個行業對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應用程度。

2.2在普及中優化了虛擬化現實技術

數字化技術應用的普及和升級,加快了農業機械產品設計向虛擬化現實技術的轉化,并通過融入和吸收諸如多媒體與3D圖形新形態,讓設計者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擁有了更為真實的多維體驗,也讓用戶能對產品的性能有了更具體的視覺感受,極大地優化了產品性能和提高了上市成功的概率。特別對于農業機械這種相對復雜的產品,設計意圖與應用效果之間會存在很大的差距。虛擬化現實技術的出現,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業機械的設計與應用兩個環節無法實現無縫對接的難題,而且優化了針對農業機械的設計周期長、內部結構復雜等問題的處理辦法,讓農業機械的產品性能通過模擬性應用來進行驗證,然后再根據驗證情況著手進行改進。在設計目標完成后,便可讓目標用戶來對產品結構和性能進行模擬應用評估,并從他們口中得到最有效的反饋建議,使產品在上市后就能獲得用戶的極大認可。目前農業機械設計,首先是借助CAD系統形成模型,再將其導入虛擬環境中,以此提高設計的可視化程度。其次是利用VR-CAD(虛擬現實-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幫助設計者在虛擬化的環境中進行設計。但我國在虛擬化技術層面的研究還處于相對滯后的階段,仍需對更為系統和完善的研究理論與應用方案進行深入探索。

2.3加強數字化設計的協同性

農業機械生產企業既要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又要實現跨企業的協同合作,以滿足客戶越來越個性化的定制需求。因此協同化設計同樣成為農機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經營手段,并可能成為整個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為了從浩瀚的技術信息與零件資源中找到有效的資訊,就必須對搜索技術加以優化。比如某個服務器存儲了上百萬的零件信息,而且還在不斷成級數增加。農機企業在進行新產品設計時,就要對需要的零部件的參數和性能進行搜索,并且探討怎樣才能匹配到有效的供應商客戶端。隨著數字化設計技術在農業機械領域應用影響的不斷擴大,設計者、供應商與制造商之間,必須在設計端就要開展深入的協同合作,才能借助各自的資源與軟件技術優勢,實現新型農業機械產品的不斷升級,并從設計和制造兩個環節不斷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生產效率,并確保達到最佳的制造品質。

3農業機械數字化設計技術的創新之處

農業機械本身屬于制造業的范疇,產品種類齊全且復雜,優勢是國內外的市場需求體量非常巨大。近年來,我國企業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大型農業機械的研究與開發,其力度越來越大。通過引進更多的工程技術和仿真技術來對產品性能進行設計和檢測,希望能借此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和性能。對今后的研發趨勢應多關注如下幾個重點。

3.1強化產品的創新思維

以往產品創新只是針對少數用戶,根據他們的需求對產品原有技術做一些優化,在局部功能上改善和某些實用操作上升級,進而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今后的農業機械設計將更加重視產品的原始創意設計,將以克服人們農藝作業上的困難和滿足人們對生產力提升的需求(含潛在的需求)為創新點,通過對某一需求市場的分析,并在得到評估和確認后進入到技術層面的匹配性論證,然后對具體產品設計中的各種難題逐一篩選與解除,進而切入到制造環節各種元件的經濟技術指標的分析、供應商設備和配件的優選和確認,以及更細化的加工流程的取舍和確認。

篇2

關鍵詞:數字化設計技術;農業機械設計;應用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十分迅速。伴隨著信息技術研究的深入與推廣應用,由此衍生出了數字化設計技術,同樣在社會各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社會進一步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就數字化設計技術在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而言,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農業機械設計的標準化與前沿化發展。然而技術的發展是必然的,就農業機械設計中應用數字化設計技術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十分重要,這對推動農業機械設計的進步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以數字化設計技術與農業機械設計為主線,分3部分進行論述,主要目的在于促進農業機械設計中數字化設計技術應用價值提升。

1數字化設計技術相關內容概述

1.1數字化設計技術概念

所謂“數字化設計技術”,是指在計算機數字化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用于輔助設計領域的部分工作[1]。就當前大家所了解的數字化設計技術而言,涉及眾多技術,核心處理技術主要有數字壓縮、數字編碼以及數字調制等。伴隨著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深入應用與發展,數字化設計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發展,逐步建立了一個以計算機為基礎框架的模型,現如今在社會眾多領域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

1.2數字化設計技術特點

數字化設計技術在實踐應用中,彰顯了眾多特點,總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一個統一化產品定義模型,在社會眾多領域當中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并且有著巨大的、潛在的應用空間;其次,數字化設計技術可實現并行設計,能夠實現多小組同時作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3];再次,基于統一化模型,設計質量也有相應的保障;最后,設計可以實現虛擬仿真處理,主要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實現,避免了傳統設計對實物模型依賴程度高的弊端,相比傳統設計而言,具有明顯的優勢,具體表現在工作效率與成本2個方面。

2農業機械設計中數字化設計技術應用現狀分析

在數字化設計技術推廣應用之前,設計主要是滿足設計對象的一些具體要求,在局部優化或者整體優化方面,并沒有重點考慮,導致無法實現總體設計優化。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注重CAD、CAE等多類處理技術的應用,使得產品設計周期影響因素發生巨大改變,從而達到各項要求,例如設計質量、設計成本等。與此同時,為保障后期維護工作的便捷,設計會重視總體設計的優化。就農業機械而言,具有種類繁多、市場需求量大等特點,在具體設計中,主要是在傳統設計理念的支撐下,采用一些傳統的設計工藝,造成整體設計水平低下,然而數字化設計技術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基于農業機械設計現狀,無形中為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間。縱觀當前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在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有效促進了農業機械設計效率與質量的提升,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相關設計人員還需要高度重視一些注意事項,包括農業機械設計特點,同時對數字化設計技術的特點引起高度重視,確保兩者的兼容性,以此有效提升農業機械設計的總體水平。農業機械設計特點眾多,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2個方面:首先,從結構方面而言,結構類型較多且較為復雜;其次,從功能角度而言,功能多樣,操作較為方便、簡單。就前者而言,以播種機為例,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通常需要重視的僅有2項,一是農作物的品種,二是農藝特點。根據上述2項要求,播種機便可以大致分為條播種機、穴播種機以及精密播種機等,在此基礎上,結合工作原理加以區分,播種機又可以分為2大類,分別是機械式與氣力式。基于此,農業機械種類繁雜。就后者而言,為滿足播種的各項需求,即使農業機械型號不同,在功能方面也沒有本質差異。

3農業機械設計中數字化設計技術應用前景

數字化設計技術在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伴隨著各項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有必要對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應用前景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對其應用前景進行論述,具體內容如下:(1)農業機械設計中引入虛擬技術。虛擬技術在農業機械設計中的應用,最大優勢在于有效解決復雜結構設計問題,具體操作:借助聲音定位技術以及三維成像技術實現仿真處理,在計算機上完成結構設計,以此簡化設計,有效降低設計難度。另外,虛擬技術的應用,可以真實再現機械運動過程,并且可以在虛擬的情況下,借助計算機進行機械運動的力學分析,以此有效提升農業機械設計的可行性與質量。(2)實現產品設計以及制造的協同性,主要是注重兩者的協調,才能保障農業機械設計質量。然而傳統設計在設計與制造2個方面,存在嚴重的脫節問題。因此,在今后的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高度重視農業機械產品設計與制造的協同化,并且落實到具體的設計工作中,以此實現農業機械設計優化、降低成本以及周期縮減等目的。關鍵工作是落實數字化設計技術的集成式應用,恰當運用這一技術,能夠實現設計效果的最優化。(3)重視技術的創新。21世紀是知識時代,也是一個創新時代。一項技術是否能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技術是否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數字化設計技術也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滿足農業機械設計的各項實時要求。隨著時間推移,農業機械設計將會不斷衍生出新問題,數字化設計技術的應用將會面臨諸多挑戰。基于這一認識,為滿足農業機械設計的可行性與前沿性,實現數字化設計技術的創新顯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農業機械設計必然朝著高標準方向發展,這無形中對數字化設計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化設計技術的創新,注重理念與技術的同時創新,以新理念推動技術的深入研究與實踐,以此推動技術的發展,切實使設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篇3

其中,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是一個重要方向,是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必須緊跟大數據時代步伐,抓緊推動農業大數據建設,以此牽引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搶占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高點,推動我國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

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取得顯著進展 但面臨諸多新形勢新問題

當前,信息革命已經從數字化、網絡化進入到以數據深度挖掘與融合應用為特征的智慧化階段。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深刻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已經成為引領創新、驅動轉型的先導力量,是世界主要大國的國家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

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已取得顯著成效,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成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據統計,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2.5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30.3%,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4.3%,超過世界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取得顯著進展。農業電子商務迅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零售總額高速增長,2016年達到1589億元;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經過3年試點,目前已進入整省推進的新階段,到2017年底,或建成益農信息社超過8萬個;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示范擴大到9個省份,相繼推出了426項農業物聯網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農業部制定印發了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組織對8個農產品單品種大數據進行試點,遴選認定了38項農業農村大數據實踐案例;已經認定三批共210家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和網站整合的力度亦前所未有。更為可喜的是,一些互聯網、大數據企業紛紛進軍農業農村這片藍海。這些都為農業大數據的發展應用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礎。

還要看到,我國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正面臨諸多新形勢、新問題。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與發達國家和其他行業相比,總體上仍相對落后,尤其是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

具體來看,農業大數據科技創新尚處于“跟跑”階段,自主創新能力還很薄弱,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主要依賴進口;農業數據資源最為豐富,但目前遠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應用,數據資源體系亟待加快構建和完善;在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上,普遍存在不愿、不想、不敢共享開放的問題,主動開放讓社會主體進行二次開發應用的體制機制還存在很多障礙;大數據與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社會治理融合度不高,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潛力還遠未挖掘,對提升農村社會治理能力的作用還遠未發揮;對農業數據安全的認識有待深化,農業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亟待強化和完善;網絡傳播和信息服務在打破農民封閉意識、提升農民素質、增強農民信息化應用技能等方面的作用,還需進一步釋放。

準確把握農業大數據的發展內涵

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 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

截至目前,大數據還沒有一個統一、準確、權威的定義,但國際上已經達成了基本共識。從定義內涵看,麥肯錫認為,大數據是指規模超過現有數據庫工具獲取、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集,并同時強調并不是超過某個特定數量級的數據集才是大數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認為,大數據是指具備海量、高速、多樣、可變等特征的多維數據集,需要通過可伸縮的體系結構實現高效的存儲、處理和分析;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認為,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

從發展進程看,大數據是互聯網延伸及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低成本化驅動的自然現象。從應用方式看,大數據正在創新甚至顛覆傳統統計方法,由過去的隨機樣本變為全體數據,由精確求解變為近似求解,由因果關系變為關聯關系。應用超前于理論。從運用價值看,大數據是認識復雜系統的新思維新手段,是促進經濟轉型增長的新引擎,是提升國家綜合能力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新利器,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大數據的核心功能在于預測。從戰略意義看,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越用越有價值的特性。

大數據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是新的基礎設施。工業時代的“鐵公機”帶來的是“乘數效應”,而大數據帶來的將是“冪數效應”,對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明確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的重點任務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構建農業數字資源體系 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力度 強化政務信息資源整合落地 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

農業大數據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對此,既要做好頂層設計,又要堅持問題導向,以應用成效為檢驗標準,找準切入點。當前,結合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的現狀和需求,應當主要抓好以下幾項重點任務。

一是加強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農業大數據的“云”“網”“端”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國家農業大數據平臺、重要信息系統等軟件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包括安裝在田間地頭的傳感設備、移動終端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加快構建農業數字資源體系。全面提升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利用、安全保障等能力,加強農業大數據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快形成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農業數字資源體系。現在最基礎、最關鍵的是要解決沒有數據這個最大“短板”。

三是加大農業大數據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力度。推動有關部門、科研教學單位加強農業大數據學科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重大科技攻關,積極爭取將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納入數字農業工程項目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要與有關科研教學單位、大數據企業合作,啟動開展數據挖掘、深度學習、關聯分析、管理與處理等農業大數據核心關鍵技術開發應用,推出系列農業大數據產品,創新完善農業大數據推廣和服務方式。

篇4

一、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性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解決“三農” 問題尤為重要。黨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并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此進行全面闡述: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優化和調整農村經濟結構,要走機械化、產業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世界在信息化,農業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重大。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并把大力推進信息化作為本世紀頭20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農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對于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學術界關于農業信息化雖然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農業信息化的量化指標尚未確定,對于農業信息化的涵義的認識還處在一個不斷發展的時期。但普遍認為,農業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學在農業上得到廣泛應用,通過信息網絡把農業生產、管理、農資及農產品市場等領域、環節緊密地連接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系統。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XX)將農業信息化定義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為農業產供銷及相關的管理和服務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和經營管理效率的相關產業的總稱。

雖然目前還不能就農業信息化的概念達成共識,但是筆者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發現,農業信息化的內涵主要包含以下幾點:(1)信息和知識成為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源和發展動力,信息和技術咨詢服務業成為整個農業結構的基礎產業;(2)農業信息化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還應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遙感技術等多項信息技術在農業上普遍而系統應用的過程;(3)農業信息化的內涵至少應包括以下五個領域:農民生活消費信息化,農業基礎設施信息化,農業科學技術信息化,農業經營管理信息化,農業資源環境信息化。”

近年來,隨著農業信息技術的發展,有關農業信息化的新術語相繼出現,為農業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內容。主要包括:數字農業、信息農業、精準農業、電腦農業、數字鴻溝等概念。

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農業信息化建設必須堅持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必須緊貼“三農”實際,加強信息體系建設,強化信息為農服務,必須堅持邊建設、邊應用、邊服務,扎實有序地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

xx市xx鎮是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經濟繁榮的千年古鎮,具有1520年的縣級建制史。該鎮農業、工業發展并駕齊驅,農業以水稻、蠶桑、甘蔗、蔬菜、水果為主,工業以水電、制衣、甘蔗化工、秸項目、等為主。xx已初步形成了蠶桑、豐產林、筍竹、甘蔗等農業產業基地。自古至今都是xx市西、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地,歷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xx,先有xx”之說。

對于這樣一個千年古鎮,我們此次調研就是要對xx市xx鎮的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展開調研,具體調研當地網絡鋪設情況,電腦普及情況,“信息大篷車”、“信息直通車”開展情況,村民信息化意識,村民利用網絡信息等情況,并做出我們的反饋和建議,以我們的實際行動服務農業信息化。

(1)調研對象:廣東省信息產業廳、xx市科技局、xx鎮政府農藥店,

菜市場,電腦城,xx一中周邊農村的養殖戶、種植戶(蠶桑基地,沙糖桔園等)以及散戶。

(2)調研方法:本次調研主要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研和訪談調研這兩種調研方法。本次問卷回收100份,有效問卷96份,有效率為96%,問卷編制了13道題,其中單選8道,多選5道。數據采用電腦軟件excel處理。訪談人數 7人 ,采用筆記及錄音的方式記錄訪談的內容。

篇5

關鍵詞:校園手機服務;WAP服務器;短信服務器;語音服務器

中圖分類號:TP3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7800(2012)012-0100-04

0引言

校園信息化建設已經經歷了網絡硬件基礎平臺建設、業務系統建設和數字化校園建設三個階段。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校園信息化建設開始邁向更高的層次,即感知校園的建設。所謂感知校園就是通過對校內與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務有關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實現對學習、工作、管理和生活等信息的全面感知。

手機是一種常見的感知終端設備。和手機相關的應用,包括WAP網站、語音、短信和彩信等已被廣泛應用在各個數字化校園業務系統中。然而在運行過程中,一些不便之處也逐漸暴露出來。例如用戶需要在各個業務系統中注冊手機號碼;記住多個語音電話或短信號碼等。 針對現有校園手機業務存在的問題,本文設計一種校園手機綜合服務平臺。整合數字化校園各業務系統中WAP、短信、語音電話相關的服務,為師生提供及時的信息通知和自助服務等手段,提高數字化校園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1校園手機業務現狀

1.1校園手機業務簡介

如表1所示,校園手機業務通常涵蓋6個方面的服務。

1.2現有手機業務存在的問題

現有數字化校園中存在多種手機服務平臺,用戶需要在各個系統注冊自己的手機號,記住不同的業務號碼。此外,隨著數字化校園服務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系統需要增加短信或語音自助服務模塊。數字化校園建設迫切需要一個統一的手機服務平臺提供校園內各種手機相關業務的訪問。

2平臺總體架構

校園手機綜合服務平臺全面封裝校園內的各種手機服務,各業務系統通過適配器接入平臺,平臺對外提供統一的界面供手機終端訪問。

2.1平臺架構概述

平臺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平臺對外提供WAP、短信和IVR語音3種方式供移動終端訪問。

用戶有兩種使用手機服務的方式:一是自助服務。例如查詢一卡通余額或者手機繳納上網費;二是接收短信提醒。

平臺核心基礎架構是實時企業服務總線。總線提供3種類型的適配器組件:一是服務/數據調用組件,用于調用業務系統提供的服務接口;二是數據采集組件,用于短信信息的集成;三是短信接口組件,為業務系統提供短信發送接口。平臺還包含業務流程引擎和上下文推理規則引擎,用于短信集成業務和觸發短信發送規則。

平臺包含4個數據庫。自助服務注冊表是系統的核心注冊表之一,系統提供的各種自助服務都必須在該表內注冊。集成服務注冊表是另一個核心注冊表,其中定義了集成服務的執行周期,執行組件和短信發送的觸發規則。用戶訂閱信息表存放用戶的注冊信息和訂閱的服務。用戶短信箱存放發送給用戶的短信。

平臺還包含公共服務、教學服務、科研服務、學工服務、辦公服務和網絡服務六大服務模塊。服務模塊通過實時企業服務總線調用業務系統提供的接口。

2.2用戶注冊和訂閱服務

使用手機服務的用戶必須首先在平臺進行注冊,平臺使用統一身份認證號作為用戶的主索引。用戶只需要在平臺注冊自己的手機號碼,無需再去各個業務系統更新自己的手機號碼。用戶注冊完畢后可以自主訂閱自己感興趣的服務。

3自助服務功能

3.1自助服務定義

平臺對外提供的自助服務必須在自助服務注冊表中進行注冊。WAP服務器、短信服務器和語音服務器分別通過解析自助服務注冊表生成WAP頁面、短信代碼和語音菜單,供手機終端訪問。

自助服務注冊表包含若干類服務組。每個服務組包含若干個服務。自助服務使用Name字段進行標識。AccessBy定義了該服務支持訪問方式,例如“WAP/SMS/語音”表示該服務同時支持3種訪問方式。WapPath定義該服務WAP方式訪問時的URL路徑,SMSCode定義該服務的短信代碼,DialNumber定義該服務語音應答的按鍵號碼。Component和Interface字段指明了該服務調用的服務組件和接口。Parameters定義了該服務包含的參數。一個典型的自助服務注冊表如下所示:

公共服務

1

一卡通余額查詢

WAP/SMS/語音

cardBalance

YECX

1

ECard

getBalance

ssoid

統一身份認證號

10

繳納上網費

WAP/SMS/語音

transFee

WFCZ

2

NetFee

transFee

ssoid

統一身份認證號

10

amount

充值金額

3

...

教學服務

2

...

...

3.2WAP服務

平臺對外提供基于WAP2.0手機瀏覽器訪問。WAP2.0采用更加簡單的編程模型,客戶機和應用服務器之間直接使用HTTP 1.1通信,無需使用WAP服務器,極大地提高了數據傳輸速度。

WAP2.0頁面通過解析服務定義XML文件自動生成。WapPath字段定義請求路徑,Parameter字段定義輸入參數。繳納上網費的頁面如下所示:

"-//WAPFORUM//DTD XHTML Mobile 1.0//EN"

"http:///DTD/xhtml-mobile10.dtd">

content="application/xhtml+xml; charset=UTF-8" />

校園手機綜合服務平臺

繳納上網費

充值金額:

返回首頁

var _gaq = _gaq || [];_gaq.push(['_setAccount', 'UA-22575914-1']);_gaq.push(['_setDomainName', '']);_gaq.push(['_trackPageview']);(function () {var ga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ga.type = 'text/javascript'; ga.async = true;ga.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ssl' : 'www') + '/ga.js';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ga, s);})();var _userid = '';var _siteid =708;var _istoken = 1;var _model = 'Model03'; WebPageSpeed =500; UrchinTrack();

3.3短信服務

短信服務器收到短信后先從服務定義XML文件中查詢短信代碼對應的服務,接著將短信參數傳給服務定義的組件和接口。典型的短信代碼如表2所示,短信代碼和參數使用空格分開。

3.4語音電話服務

語音電話服務流程如圖2所示。用戶撥通號碼后首先輸入統一身份號和手機服務6位數字密碼,驗證用戶身份合法后,進入自助服務語音菜單處理流程。語音系統TTS引擎使用Microsoft Text-to-Speech Engine,開發接口調用Microsoft Speech API。

服務定義XML文件中的DialNumber定義了用戶按鍵號碼,語音菜單示例如表3所示。

4短信提醒功能

現有業務系統實現短信提醒功能是由各個業務系統自行調用運營商的短信接口。該方式有以下幾個缺點:一是多個業務系統同時向短信網關發信時,會造成網關擁塞,從而影響重要短信的發送;二是業務系統開發語言千差萬別,運營商只能提供常見開發平臺的接口;三是業務系統需要維護用戶的手機號碼列表;本文設計的手機綜合服務平臺正是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的設計。

4.1智能短信發送引擎

短信發送引擎如圖3所示。各業務系統發送的短信會根據業務的重要程度放入不同的優先級隊列當中。智能短信發送引擎一方面通過控制短信的發送速率避免短信網關擁塞;另一方面優先發送高優先級的短信。智能發送引擎還可以根據手機號碼段自動將短信路由至不同的運營商網關。

4.2提醒信息的集成

系統發送的提醒消息分為兩種:一是在事件產生時發送的消息,如網絡故障告警。這類信息是由業務系統調用短信接口發送的;二是定期發送給用戶的信息,如當日課程表等,其中還包括滿足一定規則時觸發產生的信息,如卡余額低于限額時產生充值提醒。這類信息只能采用信息集成方式,先將數據從業務系統抽取出來,再根據具體需要發送。

集成服務注冊表結構和自助服務注冊表類似,也是包含若干類服務組,每個服務組包含若干個服務。注冊表使用Period字段表示集成服務啟動的時間。Component和Interface字段指明了執行集成服務的組件和接口。一個典型的集成服務注冊表如下所示:

公共服務

一卡通充值提醒

9:00/日

ECardIntegration

feeRemind

...

...

短信集成流程如圖4所示。定時器定時啟動集成服務,通過ETL模塊抽取業務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和驗證。接著監測業務數據是否滿足觸發發送的規則,如果滿足則放入業務系統對應的優先級隊列中。

4.3統一短信接口

為了支持不同開發平臺的業務系統調用,短信服務對外提供COM組件、Java類庫、OSGi Bundle、SOAP、HTTP和SOCKET等多種短信發送接口,供各種軟件和硬件系統調用。接口使用用戶的統一身份認證號作為短信發送號碼,這樣業務系統就無需維護用戶的手機號碼。

典型的Java調用過程如下所示:

SMSClient client = new SMSClient();

client.connect(IP地址, 端口);

client.auth(服務接口賬號, 服務接口密碼);

client.sendMsg(接收用戶統一身份認證號, 短信內容);

Web方式是另一種非常便于使用的集成方式。支持GET和POST訪問方式,通過HTTPS加密隧道訪問,保證信息安全傳遞。

https:// IP地址:端口/sms.php?serviceid=服務接口賬號&password=服務接口密碼&sendto=接收用戶統一身份認證號&message=短信內容

所有接口的調用在轉換成XML格式的報文后,交給短信發送引擎發送。

201106101046091 //發生時間

5 //服務接口賬號

OA系統 //服務名稱

1000001234 //統一身份認證號

1381234567 //號碼

張三 //姓名

Hello world! //消息

5結語

校園手機綜合服務平臺的設計是感知校園建設的初步探索。隨著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不斷推進,未來更多的感知服務將被集成到該平臺上。如何利用分布式技術使該平臺具有高度的伸縮性和可靠性,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吳斌,胡躍青,談韻.短信平臺促進信息化深化應用[J].華東電力,2009(9).

[2]彭小斌,宋式斌,種連榮.統一短信平臺在高校信息化中的研究與應用[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

[3]王偉,李建榮,羅四維.基于多層結構的短信息應用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9(10).

[4]季一木,陸莉莉,王汝傳,等.基于SOA的校園遺產系統集成模型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9(9).

[5]曾文英,趙躍龍,齊德昱.ESB原理、架構、實現及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8(25).

[6]羅志平,蘇錦鈿,李榮華,等.基于WAP2.0的校園門戶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2).

[7]黃強,蔣合領.基于Harel狀態機的高校IP語音答疑系統設計[J].制造業自動化,2011(2).

[8]姚仲敏,吳丹,李麗,等.基于即時文語轉換技術的IVR流程編輯器的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22).

[9]鐘山,岳祥.WFQ流量調度算法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6(6).

[10]徐俊剛,裴瑩.數據ETL研究綜述[J].計算機科學,2011(4).

[11]苗傳海,潘靜,張超.基于CMPP協議的氣象災害預警短信網關接口系統設計與實現[J].安徽農業科學,2010(4).

(責任編輯:杜能鋼) Study and Design of Campus Mobile Integrated Service Platform

篇6

關鍵詞:原生數字資源 知識產權 認知 影響因素

分類號:G250.7

引用格式:王彥龍. 基于個人特征的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過程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OL]. 知識管理論壇, 2016, 1(5): 352-360[引用日期]. http:///p/1/59/.

1 引言

網絡原生數字資源是隨著因特網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數字資源,國內外學者們對其涵義有不同的理解,目前還沒有一個較統一的定義。在國外,原生數字資源被稱為“born digital”,美國”Word Spy”網站將其定義為“僅僅以數字形成產生和存在的一種數字資源”[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定義為“除了數字形式再沒有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數字資源”[2]。我國學者常娥、袁曦臨將其定義為“網上最初始的信息資源,指那些使用計算機和網絡創造、生產、存儲和傳播的數字資源,并且沒有經費支持,沒有固定的組織、機構或者商業公司加以管理,由網絡用戶自發創作的、原汁原味的信息資源”[3]。陳紅星、張淑芳將其定義為:“直接在互聯網活動中產生的或僅僅于互聯網并僅以數字形式傳播交流、保存利用的網絡信息資源”[4]。雖然國內外學者對原生數字資源的定義不同,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即它是在Web 2.0環境下產生的,這一點賦予了原生數字資源與傳統數字資源天然不同的特性:草根性。原生數字資源的草根性和網絡環境的虛擬性使得用戶在使用網絡原生數字資源資源的時候更容易忽略其知識產權的歸屬,引發侵犯知識產權問題的發生。知識產權問題一直是信息倫理學的典型研究對象之一[5],根據福柯的觀點,如果某一特定的信息道德,即構成信息概念基礎的道德,出了問題難以處理,信息倫理學便隨之出現[6]。也就是說知識產權問題的產生與用戶面對的道德困境有關,當個人面對知識產權道德兩難困境時,知識產權問題便隨之而產生。那么當個人面對一個知識產權兩難困境時該如何決策?在信息倫理決策的相關研究中我們一般將信息倫理決策的過程劃分為信息倫理認知、信息倫理判斷與信息倫理意圖及信息倫理行為4個階 段[7-8],也就是說在個人在面對識產權困境做出決策前會有一個認知的過程,即意識到知識產權問題的存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后續各個過程的前提。那么個人自身因素出發究竟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個人對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過程就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2 研究回顧和文獻綜述

國外倫理決策研究始于上世紀70年代,其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商業領域。國外倫理學已經奠定了較為健全的基礎理論,關于倫理決策的研究注重對基礎理論的驗證及修正,因而多實證性研究,而國內相關研究才剛剛起步,主要停留在吸收西方倫理學理論的階段,沒有形成自己的研究體系,實證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

2.1 關于倫理決策的相關模型綜述

1986年,J. R. Rest采用決策的4個階段原理提出了倫理決策的四階段模型[9],可以用圖1簡略表示。

1985年,O. C. Ferrell和L. G. A. Gresham提出倫理決策權變模型[10]。該模型主要是針對營銷組織提出的。他們認為,個體因素、機會因素、重要關系人因素是影響倫理決策的主要因素;在倫理行為發生后,個體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主觀評價,以為下一次決策提供經驗。該模型可以簡略地用圖2表示。

1986年,L. K. Trevino對Ferrell-Gresham模型進行了擴展,他在上述倫理決策權變模型的基礎上強調組織因素對倫理決策過程的重要性,認為個人在做出倫理決策的的過程中個人道德發展水平和組織因素共同影響倫理決策的過程[11]。其模型見圖3。

1991年,T. M. Jones在對前人研究模型借鑒整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問題權變模型[12]。模型認為在以往的研究中,學者們大都從外部因素尋找倫理決策的影響因素而忽略了問題本身的影響作用。在該模型中,T. M. Jones提出了道德強度的概念,認為道德強度包括結果大小、效應可能性、時間效應等6個維度,是影響倫理決策的主要因素之一。該模型可以用圖4表示。

2004年沙忠勇提出完整的信息倫理決策需要進行6個方面的思考: 明確信息倫理問題的有關事實;明確什么是應然或應有的信息行為;誰應該為促成應然的信息行為采取行動;誰應該從決策中受益;信息倫理決策應遵循何種程序和方法;應采取什么步驟防止類似道德問題再次發生[13]。該模型見圖5。

2.2 關于倫理決策影響因素的文獻綜述

國外關于倫理決策過程影響因素的文獻研究較多,筆者在對國外相關文獻梳理后發現可以將這些影響因素分為三大類:個體因素、組織因素和道德強度(道德問題本身)。在此筆者主要對個體因素中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

1978年,W. H. Hegarty和H. P. Sims對120名大學四年級的學生進行研究,發現性別對倫理決策過程沒有顯著影響[14]。1985年,L.B. Chonko和S. D. Hunt對1 076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女性的道德意識比男性更強[15]。1996年,F. N. Brady和G. E. Wheeler對14個金融機構的成員進行了研究,發現性別對倫理決策沒有顯著影響[16]。1983年,J. Browning和N. B. Zabriskie對145名銷售人員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年輕的管理人員比有多年經驗[17]的管理人員更道德,說明工作經驗對倫理決策過程有顯著影響。1987年,J. M. Kidwell,R. E. Stevens和A. L. Bethke對100名管理人員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年齡對倫理決策沒有顯著影響[18]。1992年,D. Ruegger和E. W. King對2 196名學生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高年級的學生更加道德[19],說明年齡對倫理決策過程有顯著影響。1980年,P. Arlow和T. A. Ulrich分別對120名學生和103名管理人進項了研究,結果發現管理人員比學生更道德[20],說明教育和工作經驗對倫理決策過程有顯著影響。1984年,A. J. Dubinsky和T. N. Ingram對116名銷售人員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教育和工作經歷對倫理決策過程沒有顯著影響[21]。L. B. Chonko和S. D. Hunt的研究還發現工科類畢業生比文科類畢業生更道德[15],說明專業對倫理決策過程有顯著影響。2014年,馬漫江對我國大學生的信息倫理決策過程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個人因素中的“小心謹慎”和“甘于奉獻自己” 是影響信息倫理決策過程的主要因素[7]。2014年,李月琳、李穎和李昂對天津地區16所高等院校的2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大學生對網絡知識產權問題認知不明確,尤其是對電腦操作熟練的學生而言更是認知麻木[22]。2009年,洪科芳對我國220名不同職業的人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個體道德認知發展水平會顯著影響其信息倫理的認知過程[8]。

從上述研究綜述可以發現,國外在倫理決策方面的研究較成熟,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對已有理論的證實方面,所以多為實證研究,且多數的研究是在商業領域進行的。國內學者們在研究商業領域的倫理決策過程的基礎上,引出信息倫理決策的概念,并且沿用商業領域的相關模型進行了積極探究。本文也是基于這樣一條思路積極探索個人因素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認知過程的影響作用。

3 研究目的和創新點

如上文所述,面對日益增長的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由于其產生的草根性和網絡環境的虛擬性,用戶在使用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時候往往會更容易忽略對其知識產權的保護。那么當用戶在面對一個典型的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兩難困境時,對該困境的認知從自身因素出發會不會產生影響?如果會產生影響,那么受哪些因素影響?本文的目的就是從用戶自身角度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以驗證在商業環境下對倫理決策過程的認知過程階段有明顯影響的專業、性別、年齡和學歷四個因素是否也會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的認知過程產生影響,同時增加了價值取向和社會經歷兩個因素,以驗證它們是否也會影響個人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的認知過程。

本文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從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方面對信息倫理決策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信息倫理認知過程,的影響因素從個體特征角度進行實證研究,為從實證方面出發進一步加強對信息倫理認知及信息倫理決策過程影響因素的研究打下基礎。

(2)將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對在網絡環境下提升個人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和行為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4 研究過程

4.1 知識產權兩難困境的設置

在研究信息倫理認知過程的實證研究中,國內學者一般都使用情景問卷,即針對研究領域的典型問題設計相關的兩難困境,然后讓選定的研究對象給予選擇,因此本文也使用情景問卷測量研究對象對知識產權兩難困境的認知情況。本文首先設置了3個知識產權兩難困境,分別是:①在研究生學位論文中引用博客觀點而未標注參考文獻;②在研究生學位論文中引用博客觀點而參考文獻標注錯誤;③從百度文庫中直接抄襲他人文章充當自己的論文。然后讓研究對象按照自己觀點對具體的三個情景分別選定答案,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對相應態度打分。之后筆者對調查者進行了訪談,多數調被查者表示這3個情景是在他們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認為是可以被廣泛接受的。

4.2 問卷的發放和數據收集

2015年12月20日―2016年1月5日期間,筆者對內蒙古地區的兩所大學(內蒙古大W、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每個大學發放100份,共發放問卷200份。為了加強對被調查者的選擇和對問卷中可能有疑問的地方予以逐一指導,問卷全部以紙質形式發放。在發放問卷前,對被調查對象說明調查的目的,在征得其同意且其愿意認真填寫的情況下發放了問卷。在對問卷進行進行認真篩選后,剔除無效問卷27份,獲得有效問卷173份,回收率86.5%。問卷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

4.3 數據分析

4.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筆者首先利用SPSS軟件對問卷的信度和結構效度進行了分析,結果分別見表2、表3。

由表2和表3可知,Cronbach的Alpha值為0.959,KMO值為0.724,都大于0.7,說明問卷的信度很好,結構效度也較好。

4.3.2 方差分析

為了檢驗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對原生數字信息資源知識產權認知的影響因素,筆者分別從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學歷、專業、價值取向和社會經歷6個方面進行了單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結果如表4-表9所示:

表4是從性別角度出發驗證不同性別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影響的方差分析結果。從中可以看到,Levene方差齊性檢驗結果的顯著性0.139大于本研究選定的0.05,可以認為各組的方差無顯著差異。同時F檢驗和Brown-Forsythe檢驗的顯著性分別為0.340和0.349,遠大于0.01,說明性別對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沒有顯著影響。

表5是從年齡角度出發驗證學生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的方差分析結果。從方差分析結果看,F檢驗和Brown-Forsythe檢驗的顯著性均為0.000,遠小于0.01,說明年齡對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存在顯著影響。

表6是從學歷角度出發驗證不同學歷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影響的方差分析結果。從中可以看到,Levene方差齊性驗結果的顯著性0.000遠小于本研究選定的0.05,可以認為各組的方差有顯著差異。同時F檢驗和Brown-Forsythe檢驗的顯著均為0.000,遠小于0.01,說明學歷對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存在顯著影響。

表7是從不同專業角度出發驗證個體因素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影響的方差分析結果。從中可以看到,Levene方差齊性檢驗結果的顯著性0.968遠大于本研究選定的0.05,可以認為各組的方差無顯著差異。同時F檢驗和Brown-Forsythe檢驗的顯著性均為0.0673,遠大于0.01,說明專業對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沒有顯著影響。

表8是從價值取向角度出發驗證個體因素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影響的方差分析結果,從中可以看到,Levene方差齊性檢驗結果的顯著性0.417遠大于本研究選定的0.05,可以認為各組的方差無顯著差異。同時F檢驗和Brown-Forsythe檢驗的顯著性分別為0.403和0.405,遠大于0.01,說明價值取向對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沒有顯著影響。

表9是從社會經歷角度出發驗證不同經歷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影響的方差分析結果。從中可以看到,Levene方差齊性驗結果的顯著性0.000遠小于本研究選定的0.05,可以認為各組的方差有顯著差異。同時F檢驗和Brown-Forsythe檢驗的顯著性分別為0.008和0.034,由于各組的方差有顯著差異,所以主要參考Brown-Forsythe檢驗的顯著性0.034,小于0.05且較接近0.01,說明社會經歷對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有顯著影響。

5 研究結論與討論

上述分析結果說明從高校個人個性特征角度出發,性別、年齡、學歷、專業、價值取向和社會經歷6個因素中,年齡、學歷和社會經歷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產生顯著影響作用,而不同性別、專業和價值取向的學生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在上述六大個人特征中,只有個人受教育情況、年齡和社會經歷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有直接影響,性別、專業和價值取向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影響不明顯,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解釋:一方面,年齡、受教育情況和社會經歷三者是存在相互關聯的,在所調查的對象中,年齡越大的學生,一般學歷越高,同時也大多數有在期刊上的經歷,相比課堂作業,一般期刊都會經過初審、復審、外審等環節,所以有過的學生都相當于經過了專業培訓,相比較沒有發表過論文的學生在文章寫作的過程中更加謹慎,也更加尊重別人的智力成果,在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意識更強;另一方面,本研究在調查不同專業的學生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認知的過程中,調查對象分別來自動物學、中國語言文學、草學、農業機械化工程四個專業,而沒有涉及到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的學生,所以上述研究結果只針對一般非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的學生適用,對于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的學生上述研究結論是否成立有待進一步研究。可以預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信息化進程的加快,網民數量會快速增加,加之網絡的虛擬性和原生數字信息資源產生的草根性,隨之而來的侵犯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嚴重。大學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陣地,應當在課程設置、知識講座和校內論壇等各個方面加強宣傳,以提高學生對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

6 研究展望與不足

筆者僅從用戶個人特征的6個方面對影響網絡原生數字資源認知的因素進行了探討,而在已有相關研究中發現個體道德認知強度、職業和國際等因素都會影響個人的倫理認知過程,那么這些影響因素在知識產權問題的認知過程中是否也會產生影響,有待進一步拓展研究。由于樣本的選擇存在局限性,只對動物學、中國語言文學、草學、農業機械化工程四個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沒有涉及到知識產權相關專業的學生,使得本研究的結論普遍適用性受到限制,同時樣本數量的173名相對較少,使得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受到影響,希望在后續的相關研究過程中相關學者能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WordSpy. Born-digital[EB/OL]. [2016-05-23]. http:///words/born-digital.asp.

[2] UNESCO. On the preservatin of the digital heritage[EB/OL]. [2016-05-23]. http://cdnl.Info/ 2003/07unesco.pdf.

[3] W絡原生數字資源管理問題探析[J]. 圖書館建設, 2009(5): 27-30.

[4] 陳紅星, 張淑芳. 網絡原生數字資源: 概念、特征與類型[J]. 圖書館建設, 2010(5): 1-4.

[5] 袁曦臨, 常 娥.原生數字資源的信息倫理問題[J]. 圖書館雜志, 2011(10): 2-6.

[6] 凱普偌. 信息倫理學的本體論基礎[J].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5): 24-35.

[7] 馬漫江. 我國大學生信息倫理決策過程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 圖書館學季刊, 2014(8): 15-20.

[8] 洪科芳. 倫理決策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杭州:浙江工商大學, 2010.

[9] REST J R. Moral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M]. Praeger publishers, 1986.

[10] FERRELL O C, GRESHAM L G.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 49(3): 87-96.

[11] TREVINO L K.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organizations:a person-situation interactionist mode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6, 11(3): 601-617.

[12] JONES T M.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by individual sin organizations: an issue-contingent mode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1, 16(2): 366-395.

[13] 沙勇忠, 王曉鴻. 論信息倫理的決策模式[J].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4(4): 369-372.

[14] HEGARTY W H, SIMS H P. Some determinants of unethical decision behavior: An experi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8, 63(4): 451-457.

[15] CHNOKO L B, HUNT S D. Ethic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85, 13(4): 339-359.

[16] BRADU F N, WHEELER G E. An empirical study of ethical predisposi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6, 15(9): 927-940.

[17] BROWNING J, ZABRISKIE N B. How ethical are industrial buyer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83, 12(4): 219-224.

[18] KIDWELL J M, STEVENS R E, BETHKE A L. Differences in ethical perception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managers: myth or real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87, 6(6): 489-493.

[19] RUEGGER D, KING E W.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ge and gender upon student business eth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2, 11(3): 179-186.

[20] ARLOW P, ULRICH TA. Business ethics, e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business students: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clark’s study[J]. Akron 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 1980, 11(3): 17-23.

[21] DUBINSKY A J, INGRAMT N. Correlates of salespeople’s ethical conflict: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84, 3(4): 343-353.

[22] 李月琳, 李f, 李昂. 大學生網絡信息倫理認知與影響因素研究[J]. 情報資料工作, 2012(2): 10-16.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Network Primary Digital Resources Based o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ang Yanl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篇7

【關鍵詞】“3S”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考點詮釋

地理信息技術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等。近年考試考查中,該考點呈現材料的方式比較新,并與學科知識聯系較為緊密;考查角度比較新,側重考查考生的比較辨析能力。考題更加重視知識點的縱深,所以想僅從題面上就能看到考點并不容易。筆者認為應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和挖掘考點,在平時復習中要多讀圖看圖,運用圖解法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選擇題進行遷移突破,化難為易;運用圖圖互變、文圖互變、圖表互變轉換思維角度,推導地理規律和原理。目前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一種單一技術的應用,常常是兩種或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其中地理信息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如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在自然災害監測中的應用,本文就該考點作詳盡具體的詮釋。

一、遙感(RS)

1.定義:是人們在航空器(如飛機、高空氣球)或航天器(如人造衛星)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2.組成:有遙感平臺、傳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處理系統等。

3.遙感的優越性:(1)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節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2)遙感信息作為重要的信息源,為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從定性到定量、從靜態到動態、從過程到模式的轉化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4.應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的前提是獲取地理信息,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遙感廣泛應用于資源凋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御監測等領域。遙感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除了森林火災、洪水監測外,還廣泛應用于農業、地質、海洋研究、環境監測等許多方面。而且我國的遙感技術也已經在世界上具領先地位。具體應用分析如下:

二、全球定位系統(GPS)

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適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稱為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

1.組成:GPS包括三個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地面上任何一點、任何時刻的上空至少有4顆GPS衛星。用他們提供的星歷參數和時間信息算出地面點的三維位置、三維方向以及運動速度和時間信息(GPS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

2.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實時性

3.應用:(1)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2)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如野外調查是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幫助野外考察人員確定考察點的地理位置(經度和緯度)、高程(海拔),從而可在野外調查中獲得更為精準的數據;(3)在日常生活中應用――GPS導航。無論是在何時何地,只要擁有GPS信號接收機,就能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和所處的地理坐標。目前GPS廣泛的應用于交通、郵電、地礦、建筑、農業、氣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等部門和行業。

三、地理信息系統(GIS)

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汁算機系統,稱為“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

1.地理信息系統的簡要程序:其工作流程由地理空間數據的輸入、管理、分析和表達等過程構成,即“信息源――數據處理――數據庫――空間分析――表達”。

2.應用的領域相當廣泛:凡是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都可用到;(1)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地理信息系統可提供反映區域狀況的各種空間信息;(2)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查詢檢索、空間分析等功能,可對區域內的地理要素進行精確的分析、評價;(3)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對環境和自然災害進行動態監測及評估預測;(4)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已得到推廣。在城市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如下:

四、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1.“3S”技術的聯系和區別:(1)遙感技術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數據的獲取,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來對地理信息數據的管理、更新、空間分析和應用評價等;(2)遙感技術為地理信息系統提供信息數據,加快了地理信息數據庫系統的更新,保證了地理信息系統的時效性,全球定位系統為遙感信息數據地面定位目標選擇、野外驗證、圖像分類等提供了必要的數據信息,為更好地利用遙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支持。既互為獨立發展又相互促進。

篇8

關鍵詞:數字國土;信息資源;數字國土建設;內容

前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國土概念被提出來,這也有效的推動了數字國土工程的建設。數字國土工程包括的內容較多,其作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憑證,主要以國土資料作為重要的管理目標,通過進一步對國土管理方法進行優化,從而全面提高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數字國土還是數字地球的重要內容,無論是農業還是水資源的持續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加強數字國土工程建設,從而實現國土資源的有效利用。

1 數字國土及其數字國土工程建設目標

在當前社會,“數字地球”不僅成為社會的重要標志,而且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其不僅在不斷的改變著我國所處世界的形態,而且對信息時代進行了清晰的詮釋。當前“數字地球”在幾十個領域內得以廣泛應用,數字國土即數字地球眾多應用中的一部分,其主要體現在資源、農業和水文等方面的應用,當前數字國土工程建設已經在我國全面開展應用,其是想通過實現國土資源信息化來為合理利用國土資源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數字地球”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字國土,通過數字國土工程建設能夠更好的促進農業的發展,加快推進現代化農業的實現,而且進一步強化對國土資源和水資源的監測和保護,從而實現國土資源和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全面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更好的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2 數字國土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

2.1 網絡技術

當前網絡已成為我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網絡在短時間內就已經在千家萬戶普及,而且還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這對于推動我國社會的快速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網絡技術不僅在眾多網絡用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數字國土工程建設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前以光纖接入方式的因特網,有效的提高傳輸速度,在網絡速度不斷提升的基礎上,寬帶費用則從昂貴開始更具平民化,這使網絡在大眾中廣泛普及。在網絡支持下,各種電子商務和遠程功能等都得到了較好的應用,給人們的工作和交流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信息資源的共享的實現,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化,信息傳輸過程中障礙不斷減少。數字國土最顯著的特點即是其海量的數據,因此網絡傳輸速度的提升有效的解決了海量數據傳輸的問題,利用高速的信息通道來傳輸數字國土海量的數據,不僅傳輸時間得以節約,而且傳輸過程中十分暢,這對后續數字國土工程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寬帶網絡在數字國土工程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起到骨架支撐作用,而且能夠溝通和聯系系統模塊和數字庫,同時還能夠通過寬帶網絡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服務功能。

2.2 3S技術的應用

2.2.1 3S技術簡介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統,它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地理信息完整的儲存到計算機系統中并進行處理,在計算機軟件的支持下,將原本的復雜地理資源信息以及環境信息通過地理和空間左邊進行編碼儲存,然后通過計算機處理以后轉換輸出,通過計算機語言來進行最后的信息儲存,方便了人和機器的信息交換,符合現在的信息時代要求。

RS(Remoto Sensing)即遙感技術,它是通過人造衛星、飛機、飛船等航天載體搭載的攝像儀,對不同地區的光譜信息進行記錄,主要是通過光譜具有反射的特性來進行的,然后將這些信息進行轉換,變成人類能夠讀懂的地理信息,同時將獲得的不同信息進行分區以及定義,最后實現信息的分析功能。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統,該系統主要是由覆蓋全球的24顆衛星系統組成,衛星可以全方位的收集地球上任意位置的經度、緯度、高度等等的信息,而且采集的時候不會受到地區和時間的約束,同時采集的速度和效率都很快,是目前現金技術的一個重要的表現。

2.2.2 3S技術在國土數字工程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在土地管理和災害防治方面得到較好的應用。在國土數字工程建設過程中,主要通過采用衛星遙感技術來動態監測特定區域的土地實施情況,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入手來實現對土地的監測,可以具體到每一塊土地,從而提前發揮災害的趨勢,并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有效的對災害進行防范和控制。同時衛生遙感技術還能夠針對一個較大區域內的土地、森林和草地等進行整體監控,從而獲得宏觀上的監測數據,為區域土地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數據支持。

數字國土工程對于農業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貢獻,即利用3S技術來監控農業作物的生長狀態,并針對觀測到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出農作物生存所需要的條件,即通過監控和采集農作物生長環境、水肥環境及病蟲害等方面的信息來判斷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全面提高農作物的種植效果。

2.3 數據庫技術

數據庫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在許多方面都發揮著出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地理信息系統來講,在地理數據收集和儲存過程中都會應用到數據庫技術,利用地圖及一些界面將其顯示出來,從而更便于人們閱讀。數據庫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快速存儲,而且能夠對事務性數據進行快速分析和處理,有效的提高了開發效率及優化速度。以此為基礎來建立空間地理信息數據庫,能夠有效的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構建起來的數字庫還能夠更具高效性的特點。

我國具有豐富的資源,土地資源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海洋資源、空中資源等,對于這些資源的測定需要依托于數據庫技術來實現。因此在數字國土工程建設中充分的應用數據庫技術,能夠有效的將各種不同種類的數據進行收集和儲存,并將其生成多媒體的數據,從而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這對于我國實現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具有極為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3 結束語

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數字國土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科技成果,同時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與現代社會的發展動態具有較好的符合性。當前我國數字國土工程建設中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還需要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快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從而推動數字國土工程的穩步發展,實現國土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為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雅邦.淺談“數字國土工程”的技術與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3).

篇9

在機械機構研究當中,Pro/E、SolidWorks、UG、AutoCAD等,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在結構仿真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這些軟件都是對整體結構之間進行機構分析,包括結構合理性和力學特性的分析。針對散粒體在運動過程中的運動軌跡以及實時的力學特性分析就顯得稍微弱了些,在這方面PFC3D就顯示了其獨有的特性,分析結果具有直觀顯示特性,能夠隨時反映出顆粒在不同狀態下的多種特性,可以通過曲線以及力的矢量形態直觀觀察。很多農業機械研究工作者利用該軟件進行了與散粒體有關的機械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主要是在種子篩選、犁在土壤中的運動、混料裝置等方面的研究。例如: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做的PFC模擬筑壩粗粒料力學特性的有效性分析、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趙月靜老師做的基于PFC的振動篩分過程三維數值模擬、佳木斯大學周海波老師做的不同犁面設計力學分析等。這些成果都顯示了PFC3D在這方面的優越性。

1PFC3D軟件簡介

PFC(ParticalFlowCode)是由ITASCA集團(設有ITASCA中國分公司)研發的顆粒流分析程序,有PFC2D和PFC3D兩種,特別適用于模擬多種性狀、大小的平面圓盤或三維球體的運行及其相互作用。除了模擬大體積流動和混合材料力學研究外,因為介質的基本構成為顆粒(Particle),顆粒為剛性體,但在力學關系上允許重疊,以模擬顆粒之間的接觸力。顆粒之間的力學關系非常簡單,即牛頓第二定律。在顆粒的宏觀力學特性受到影響時,顆粒隨著受力條件的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的狀態以及所處位置的變化。因此,在PFC計算中不需要給材料定義宏觀本構關系和對應的參數,這些傳統的力學特性和參數通過程序自動獲得,而定義它們的是顆粒的幾何和力學參數,如顆粒級配、剛度、摩擦力、粘結介質強度等微力學參數。PFC涉及的領域包括巖土工程、材料疲勞損傷、農業、制造、傳送、篩選、分裝等。

2PFC3D軟件在犁面受力測試上的應用

河南農學院曾經做過電測犁面受力,這種方法比較精確,但是對試驗者的操作要求很高,一旦試驗做得效果不是很好,得出的數據偏差會很大,同時也受環境影響比較大,不利于犁面真實受力的測得。而PFC則可以克服這些缺點,可以很準確地測出犁體受力隨時間變化過程。

2.1建模

將犁面簡化成面體結構,土壤是用ball在指定范圍內生成1500個小球放在土槽內,并且上表面用壓實力使其密實度增大。然后在程序開始運行時,將上表面的壓實力撤銷。最后使用hist指令在規定犁體的速度和耕深的同時去測量犁面受力。

2.2運動測試分析

犁體運動的動力來源是機器的牽引力,因此我們給犁面一定的速度使其在土壤顆粒內運行,從而測繪出犁面的受力,并模擬出土壤顆粒之間力的矢量結構,獲得不同運動速度與耕深的時間與力的曲線圖和土壤顆粒矢量圖。這樣結合不同工況下的力學曲線圖和犁體材質以及形狀就能更好地設計出符合實際的犁體結構以及運動參數。

3結束語

篇10

根據中國農村現行經濟體制下勞動力利用的經驗事實,我們試對農村勞動力剩余及其相關概念重新定義如下:

1.農村勞動力:指戶籍所在地為農村社區的人口中15-64周歲的男性和女性個人,但不包括其中的在校學生、服兵役人員,以及因身體原因不能勞動的人等。

2.農村剩余勞動力:專指中國農村中不充分就業的勞動力;所謂勞動力的不充分就業則是指每個單位農村勞動力每年有效工作時數(注:本模型中的工作時數指農村勞動力從事農業(含種植業,林、牧、副、漁業)和非農業(如工業、手工業、商貿、建筑、運輸、教育、文化事業等等)的一切經濟活動所耗費的有效時數(以小時為單位)。但是不包括經濟活動以外的時間消耗,如煮飯、洗衣、就餐、娛樂、閑暇等活動的消耗時數。)低于公認的單位農村充分就業勞動力年度有效工作時數標準,即制度工時數的一種狀態。

3.農業剩余勞動力:指從事農業(含種植業、養殖業、林、牧、漁業)的農村不充分就業勞動力。

通過上述三個概念的界定,我們實際上強調它的兩點重要含意:其一,農村和農業勞動力剩余的核心和實質是勞動力的利用不足,即就業不充分。其二,按照一個國際國內可以接受的標準,農村勞動力的有效工作時數的多少可以作為判定其是否為剩余勞動力以及對勞動力剩余的程度作出界定。為了說明不充分就業作為勞動力剩余的界定標準的合理性,我們擬對這一新定義的內涵和成立的條件作簡要說明。

首先,我們認為用勞動時間或工作時間來計量勞動力就業充分與否是有其經濟學基礎的。早在19世紀中期,政治經濟學對資本主義本質的剖析——剩余價值理論就是以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勞動時間的無償占有為基礎的,事實上,勞動時間(而不是貨幣或其他計量單位)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進行理論分析的基本計量單位。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一般勞動量來決定的,而勞動量是由勞動持續的時間來計算的,勞動時間則是用小時、日等作為計量單位。當代一些西方著名經濟學家面對難以用貨幣單位計量的復雜經濟問題時也廣泛采用時間(往往以小時為單位)作為定量分析單位。例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Gary.S.Bec-ker)及合作者在構建人力資本積累模型中就避開了價格問題,而將一個人的童年、成長期受教育的時間,和一生的工作時間甚至先天稟賦條件通通以時間為單位來計量人力資本的積累。反過來看,如前文所述古典經濟學派以“零值邊際勞動生產率”對農業剩余勞動力定義和測度之所以產生缺陷和引起爭議,很大程度上系由農業生產函數中要素投入在質和量上的差異,以及農業生產環境條件的不確定性所致。其他幾種有關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定義及相應的測定方法,如“耕地—勞動力比率變動法”(見郭熙保,1995,166-167,以及宋林飛1996,105-106)、“國際標準比較法”(見Chennery、Msycquin,1975,38)等也出現與“零值邊際勞動生產率”標準和方法相類似的問題和爭議。因此,本研究嘗試以勞動時間為基本計量單位來定義及測量中國農村和農業剩余勞動力應當是更合理的選擇。

其次,也應當強調采用工時作計量標準測定剩余勞動力必須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即存在必不可少的經濟學的理論前提或假定,而這些前提或假定必須是通過經驗實事驗證為正確的。我們設定的幾個經濟學理論假定如下:

1.經濟理性假定。農民(即農村勞動力)都是理性的經濟人。在中國現行農村經濟制度下,農民從事的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在于追求物質利益的最大化,避害趨利是農民的經濟人本質。

2.工時有效性假定。在農村現行經濟制度下,對土地擁有法定使用權以及對其他生產要素擁有支配權的農民對其勞動時間的支配與利用將是最充分和最有效的。農民不會在自己支配的勞動時間內偷懶。

3.有效工時的同質性假定。根據工時有效性假定,可以將以農村勞動力的有效工時為單位的勞動量視為無差別的、同質的勞動耗費并用以計算勞動力利用的有效程度。

4.勞動力資源自行合理配置假定。在中國農村現行經濟制度下,農民具有自行配置勞動力資源并使勞動力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傾向(注:所謂傾向是指農民所具有的合理配置自身勞動力資源并使其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主觀動機,不考慮其客觀效果——作者注。)。因此,以尋求經濟收益最大化為條件的勞動力充分就業是這一傾向的具體化。

保證這一剩余勞動力新定義成立的主要理論前提(或假定)是勞動者工時的有效性,即在當時當地既定的條件下,農村勞動力在與其他生產要素結合時,其勞動時間的利用達到最充分和最有效的程度。這一假定不成立的反面例證是,在另一種制度安排下,(如80年代以前的制度環境下),農村勞動力多數處于“出工不出力”、“三個人的活五個人干”式的“磨洋工”狀態,即勞動力單位工時利用非充分和非最有效的狀態。一旦“有效工時假定”不成立,我們用以測定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定義及相關模型便會“失真”。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以勞動力有效工時不足為主要內涵的不充分就業來定義農村剩余勞動力僅適用于自1978年以來經濟轉型時期的中國農村。

二、中外剩余勞動力定義述評

“零值邊際勞動生產率”說。首先提出“邊際勞動生產率為零或為負數的勞動力為剩余勞動力”這一概念的是美國著名(古典學派的)發展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1954年劉易斯在英國《曼徹斯特學報》上發表了題為《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的論文。在論文中,劉易斯指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可以視為一個空間分布上的非均衡過程。這一般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結構而言,都存在一種“二元經濟結構”,即以尋求利潤為目的的城市現代工業為代表的資本主義部門和以農村傳統的自給自足,僅以維持生計而非追逐利潤為目的農業部門為代表的所謂非資本主義部門。此種二元經濟結構的特征是,經濟發展仰賴于現代資本主義部門的資本增殖與擴張,并有可能不斷吸納傳統的非資本主義的農業部門的勞動力;而傳統農業由于技術停滯,土地擴展的限制,特別是農村人口增長迅速,資本性投入物少,故這一部門的勞動力極為豐裕,因而形成了“在那些相對于資本和自然資源來說人口如此眾多,以致在這種(二元)經濟的較大部門里,勞動的邊際生產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為負數的國家里,勞動力的供給是無限的。有些作者已經注意到農業部門中這種‘隱蔽’失業的存在,并說在所有情況下家庭擁有土地是如此的少,以致如果有些家庭成員找到其他工作,則剩下的成員仍可以耕種他們所擁有的土地。”(A.劉易斯,1989,3)A.劉易斯接著指出:“但是無論邊際(勞動)生產率是不是零或很小,這對我們的分析并不重要。在這些經濟里,勞動力的價格是僅夠維持生活的最低工資。因此,只要按這種價格提供的勞動力超過需求,則勞動力的供給是無限的。”(A.劉易斯,1989,4).劉易斯認為,城市現代工業部門的邊際生產率高于農村傳統農業部門,兩個部門的勞動者工資存在很大差距,且城市工業部門由于不斷擴展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鄉—城市之間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即無制度障礙)的前提下,便發生了傳統農業的剩余勞動力向城市工業部門的轉移,然而又由于傳統農業勞動力近乎無限供給的性質和城市工業部門存在失業,吸納勞動力畢竟有限,故現代工業部門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只能略高于農業部門勞動者維持生計的收入水平。“資本主義部門由于指剩余再投資于創造新資本而擴大,并吸收更多的人從維持生計部門到資本主義部門就業。剩余越來越多,資本形成也越來越大,而且這個過程要一直維持到剩余勞動力消失為止”(A.劉易斯,1989,12)。這便是在A.劉易斯“二元經濟結構”理論框架內,邊際生產率為零值甚至為負數的勞動力乃是剩余勞動力的經典定義。

對于西方學者的這一概念,我們的評價是:第一,他們對發展中國家存在二元經濟結構的理論概括無疑是符合客觀事實的,因而是正確的,也就是說二元經濟結構是發展中國家農業剩余勞動力產生的基礎。第二,“零值邊際生產率”的剩余勞動力概念運用西方經濟學的邊際分析方法,從增量變化的動態角度描述發展中國家剩余勞動力及成因,對發展經濟學的宏觀結構分析提供了成功范例,這無疑是劉易斯等人的重要理論貢獻。第三,然而A.劉易斯等人以零值邊際勞動生產率定義農業剩余勞動力也存在缺陷,這主要是:其一,這一定義是以技術長期停滯,且其他生產要素(土地,資本等)不變的傳統農業為前提的,但當代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早已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不同階段上,遠非典型的傳統模式,完全不考慮農業轉型期農業技術進步與人力資本投入和貢獻等因素,顯然與事實不符。其二,采用零值邊際生產率來界定是否存在農業剩余勞動力的一個致命缺陷是,它將農業與現代工業視為同質性產業,忽視了農業是一種廣泛依賴外部自然條件(如生態環境,氣候等)的風險性弱質產業。與工業生產的外部環境相對固定相比,農業生產不僅依賴土地、勞動力、資本投入的變化,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然條件的優劣與變化。舉例來說,同等量的要素投入在災害年份的產出不僅遠低于風調雨順年份的產出,而且可能會顆粒無收。故以災害年份邊際生產率下降為零或為負來判定農業中存在剩余勞動力是否有效是值得懷疑的。

“地—勞比率變動”說。針對A.劉易斯等人的“零值邊際勞動率”定義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的事實不符的缺陷,中國學者郭熙保、宋林飛等人提出新的定義標準。郭熙保的判別標準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勞動者人均耕地面積長期呈下降趨勢時,我們認為該國(或地區)存在農業剩余勞動(力)”。(郭熙保,1995)。對這個新定義,郭熙保在所做解釋中強調,按勞動力平均耕地面積的變動與按區域人口平均耕地變動是有區別的,即勞均耕地的下降不一定意味著人均耕地的下降。他指出這一新定義重在強調勞均耕地變動的長期趨勢而非短期波動,如果國家或地區勞均耕地面積幾十年均呈下降之勢,則農業剩余勞動力存在。其主要理由是:①在農業技術停滯的社會里,農業勞動力的增加導致農業勞動邊際生產率下降,甚至降到零。在這種情況下,農業剩余勞動是肯定存在的,同時農業勞動者人均耕地面積是下降的;②在農業技術進步的社會里,農業勞動者增加可能不會降低勞動邊際生產率,反而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總產量,因為技術進步使土地生產率提高了。但是只要農業勞動力人數增加得比耕地面積更快,使勞動耕地面積下降,農業剩余勞動就仍然存在。(這是由于每個勞動者占有耕地面積的減少,一般說來,抑制了農業技術進步,尤其是機械技術進步,規模經營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增長潛力的充分發揮。)假若有一部分勞動者從土地上撤出,這些潛力將會充分發揮出來,使剩下的農業勞動者生產率更高,從而使農業生產更快地增長,而不是下降。③郭熙保認為,根據農業勞動者人數與耕地面積的長期時間序列資料可以比其他剩余勞動力定義更簡便更容易識別一國或一個地區是否存在農業剩余勞動(力)。(郭熙保,1995)

我們認為,郭熙保以經驗觀察為依據從地—勞變動的長期下降趨勢來定義剩余勞動力這一點是有價值的,同時也與中國和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驗事實相符。但他的定義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這就是:第一,若從農業邊際勞動生產率變化這一基本點出發,勞均耕地面積下降只是剩余勞動力存在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因為首先它安全排除了農業生產其他要素(如資本)以及技術進步、自然條件等內生變量,因而缺乏量化分析的基礎,確定剩余勞動力存在及其數量多少有很大的隨意性。特別對于土地資源等天然稟賦條件差異極大的國家(如美國與中國、日本等),很難用統一的尺度測定剩余勞動力的存在及其規模,郭先生在論證他的新定義的正確性時,還用美國、日本1880~1980年間地—勞比率上升的事例反證出美、日在農業發展中不存在剩余勞動力的結論,他指出美國農業勞動者人均耕地由1880年的11.68公頃,增加到1980年的105.58公頃,增加了8.13倍,同期日本勞均耕地由0.3公頃增加到0.78公頃,增加了1.6倍。(郭熙保,1995)。此外,韓國和我國臺灣省1953-1988年勞均耕地分別由0.32公頃和0.53公頃,增加到0.62公頃和0.72公頃。于是他認為韓國和臺灣省也不存在剩余勞動力。其實,郭先生忘記了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韓國、臺灣省之所以出現勞均耕地面積上升的長期趨勢的這一段時間,恰恰正是這些國家或地區不斷存在剩余勞動力,又不斷轉移這些剩余勞動力的過程。這怎么能說不存在剩余勞動力呢?根據郭在《農業發展論》一書中表6-3(郭熙保,1995)提供的數據,韓國、臺灣省農業就業勞動力1953年分別為5997000人和1647000人,到1988年分別降到3475000人和1238000人,分別減少252萬和40萬人之多,這些減少的勞動力不是“存在”的剩余勞動力又是什么?如果1988年以后農業勞動力繼續減少,從而地—勞比率繼續上升,也是不存在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證據與理由么?由此可見,按照郭先生的新定義來斷判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存在與否,顯然難以自圓其說的。

1982年宋林飛對江蘇南通的農村勞動剩余問題進行調研時,提出了測算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公式:G=(A-F)/A,此公式中G為剩余,表示農業勞動力剩余度,A為農業總勞動力,F為農田耕作所需的勞動力,其中F=總耕地/x畝/勞動力,“x畝/勞動力”表示每個勞動力全年能耕作的土地面積。確定x涉及兩個參數:(1)每畝需要的勞動日數(用D表示);(2)每個勞動力全年所能完成的勞動日數(用L表示)則X=L/D。宋先生用這一公式測得江蘇南通縣農業勞動力的剩余度為56.8%。(宋林飛,1996)。宋林飛關于是否存農業剩余勞動力及其測定方法與前述郭熙保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即以勞均耕地面積為尺度來判定剩余勞動力的存在。所不同的是宋的測定方法是靜態的而非動態的趨勢,并且在每個勞動力負擔耕地面積中加入了兩個變數:單位勞動力耕種單位耕地的日時數和單位勞動力每年所能完成的工作日數。宋林飛的定義及測定方法充分考慮農業勞動時間存在季節差異,非常符合農業生產的實際。這與當代西方經濟學界廣泛采用的(農業)工時及工時的邊際生產率的升降來確定剩余勞動力思想是一致的。從這方面講宋的定義和測量方法比郭的定義更進了一步,在量化分析上更具可操作性。但是,我們認為宋林飛的剩余勞動力定義及測量公式仍然未能充分考慮農業生產要素投入和農業技術進步等項變動因素對單位勞動力負擔耕地的影響。此外,對單位勞動力年量高工時限度的設定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經濟、社會和文化風俗習慣的巨大差異,特別是不同區域因地勢、氣候、水土光熱等資源條件的不同,單位耕地上投入的勞動工時差別更為巨大。再加之農業技術進步(如免耕法的推廣,產業化育種等)以及資本性投入(農業機械、排灌設備的使用)都隨時影響每個農業勞動力所能負擔的耕地面積的變化。因此,宋的定義及其測量模型,對某一點上,同質性小區域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測定可能是有價值的,換言之,這一定義模型難以成為具有普遍經濟學意義的概念。

最后須要指出的是以地—勞比率為基礎,郭和宋的剩余勞動力定義均將側重點放在農業的種植業上,事實上除種植業外大農業的其他產業如林業、養殖業、畜牧業、漁業以及家庭副業中是否存在剩余勞動力是絕不能用每個農業勞動力所能負擔的耕地面積及其變動來測定的,這也是郭熙保、宋林飛地—勞比率變動測定法的重大局限性之一。

國際標準比較法—H.錢納里“發展模型”。1975年西方著名經濟學家H.錢納里構建了“世界發展模型”。H.錢納里采用庫茨涅茨統計歸納法對全世界101個國家1950-1970年的社會統計指標(含27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出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為因變量(Y),其他27個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為自變量(X[,n])的回歸模型——“世界發展模型”。根據這一回歸模型,H.錢納里劃分了人均GNP小于100美元到大于1000美元等9個等級的“標準結構”量表。根據這一量表可以確定與不同等級相應的27種社會經濟指標的標準數值。各個國家或地區便可將自身的實際與這一“標準結構”進行比較從而找出其發展的差距。從H.錢納里的“標準結構”模型中,我們可以發現人均GNP=800美元這一等級下第一產業(該模型稱之為初級產業)勞動力是總勞動力比例的30%,當人均GNP=1000美元這一等級時,第一產業勞動力比例降到25.2%(H.Chenney,M.Sycquin,1975,38)。宋林飛根據錢納里“標準模型”對中國農業勞動力剩余率的測定為16%,在用庫茨涅茨系數對中國價格扭曲因素在錢氏模型高估作了修正后,計算出中國農業剩余勞動力剩余率(他稱為不合理配置率)為13.8%,(宋林飛,1996)。筆者按1995年中國的人均GNP等級為800美元左右,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比例為52.2%的實際數據,與錢氏標準模型相比較,并同樣扣除價格扭曲因素,測得當年的剩余勞動力率為16.4%。若按1995年全國總勞動力6.89億為基準計算,當年農業剩余勞動總量為1.13億,與90年代中期官方和國內經濟學家估計中國農業剩余勞動力在1.3-1.5億相比,用錢氏標準模型測得的這一數字顯然存在低估的偏差。我們認為H.錢納里模型為各國測定是否存農業剩余勞動力及其數量比例提供了一個標準,這是很有比較研究價值的模型,但是它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各國千差萬別的國情條件,除了各國社會經濟指標通過回歸構成了一種純粹形式或馬克斯·韋伯稱之為“理想型”模式之外,更忽略各國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影響,例如滯留于中國農村的農業勞動力主要是由于人為的城鄉戶籍制度壁壘而不是由于經濟方面的原因不能流動和轉移,這與世界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情形迥然相異。因此將適用大多數國家發展趨勢和特點的模式來套中國農村和農業的情形,很難得出對中國測定農業剩余勞動力有用的結論。

【參考文獻】

①本模型中的工作時數指農村勞動力從事農業(含種植業,林、牧、副、漁業)和非農業(如工業、手工業、商貿、建筑、運輸、教育、文化事業等等)的一切經濟活動所耗費的有效時數(以小時為單位)。但是不包括經濟活動以外的時間消耗,如煮飯、洗衣、就餐、娛樂、閑暇等活動的消耗時數。

②所謂傾向是指農民所具有的合理配置自身勞動力資源并使其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主觀動機,不考慮其客觀效果——作者注。

③阿瑟.劉易斯:《二元經濟論》中譯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

④郭熙保:《農業發展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⑤宋林飛:《中國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對策》,《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2期。

⑥H.Chennery,M.Sycquin,PatternsofDevelopment,1950-1970,OxfordUniversitypress,1975.

⑦加里.貝爾克等(人力資本,生育率與經濟增長》,《政治經濟學雜志》98卷,1990年。

⑧羅伯特.盧卡斯:《論經濟發展機制》,《貨幣經濟學雜志》22卷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