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范文

時間:2023-12-22 17:49: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

篇1

一、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的內涵

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新知識的一種方法,具有教學方式的協調性,它以教師引導為基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為根本,具有教學結構的整體性,把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導’與‘學’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的兩個側面,是‘導’中有‘學’,‘學’中有‘導’,‘導’指導‘學’,‘學’檢驗‘導’的一個動態平衡的發展過程?!畬А且环N手段,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的能力,‘導’服務于‘學’,促使學生真正學好數學,應用好數學。

二、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的基本程序

小學導學式教學法是根據新課程小學數學教材的基本敘述模式“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而創設的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其基本程序為:情景導入——引學新知——應用實踐——課堂小結。

1.情景導入。

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具有他們個人興趣的世界,而不是一個事實和規律的世界。事物不是以抽象概括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而是以形象、生動、具體、個別的方式存在于兒童的經驗中。因此,在課堂伊始,我們要創設問題情境,將抽象的概念生動、形象、具體化,利用兒童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作為激發他們思考的食糧,來喚起學生求知的興趣和好奇心。只有當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充滿熱情地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時,學生的智慧、文化知識和個人經驗才能被有效的結合起來,進而引導學生對情境中的數學元素進行觀察、思考,自主提出數學問題,并產生強烈的解決問題的欲望。問題情境作為引學新知的關鍵起點,其創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現實生活,體現出真實性和現實性。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情景。

2.引學新知。

通過情境的導入,學生的積極性已被充分調動,此時,教師要及時抓住和利用好時機,引導學生一環接一環的去探究新知。在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不是急于幫助學生找到答案,也不是急于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而是應該努力創造活躍思維的條件。教師可以逐層揭示學習內容,提供學生自主探究的素材,使學生圍繞學習目標對所學內容作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分析、思考,探尋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另外,在此過程中,教師盡力營造一種暢所欲言的安全氣氛和自由空間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在和諧無拘無束的氛圍里,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最大限度的被激發。

3.應用實踐。

實踐是鞏固知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皵祵W課程的內容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數學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強調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學生可以進行一些綜合練習,也可以走出教室,將數學知識聯系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探索體驗,發展學生分析思維能力和應用數學能力。

4.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將眼、耳、腦、口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提煉的過程,起進一步強化重點的作用。通過小結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

三、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的價值

1.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樹立教學新觀念。

受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固定的“五段式”即“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鞏固復習、布置作業”或簡練為“復習、新課、作業”。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忽略小學生學習的心理,學習的規律,小學生只能作為默默地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其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而且這種“填鴨式”教學模式達不到師生互動關系的雙向性,教師的“主導”完全代替了學生的“主體”。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突破了傳統教育觀念,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由學生主動地發現、探索、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首創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爭取做到“寓教于樂”。 轉貼于

篇2

摘要: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學科,承擔著幫助學生認識基本的道德法律體系、建立健全人格的法律與素質教育任務;如何通過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新課標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的熱門論題。本文圍繞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討,以期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教學研究;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211-01

生活化教學基于“生活教育理論”,生活教育理論的經典代表有美國教育學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我國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旨在剔除嚴格、死板、等級化的教學方式,以輕松、歡快、科學的生活化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新課標背景下,適當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為教學提供新的發展平臺,符合新時代人才培育要求的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筆者經過思考和分析并結合自身經驗,拋磚引玉地提出以下幾點初中道德與法制生活化教學策略,希望為廣大教師提供啟發。

一、從生活化內容入手,激發學生參與學生的興趣

教學內容是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元素,要發展生活化教學模式,教師應首先促進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并不是指將教學內容進行大幅度改造,而是通過抓住教學的中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通過生活化聯系進一步地理解知識、應用知識。

以人民出版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教師在進行七年級第十課《我的朋友圈》一課的教學時,可找準切入點進行課文內容生活化設計。例如,以“我最好的朋友”、“我討厭的一個人”、“當好朋友犯了錯誤……”等為主題展開課堂自由討論會。如,以“我最好的朋友”為主題,教師可圍繞“最好的朋友”開展課堂自由討論會,設置如“你眼中的好朋友應該是怎樣的?”、“你認為好朋友對你的意義是什么?”等生活性強、議論性較強的主題;經過課堂討論與分享后,教師可舉一些生活中的反例引導學生進入關于“朋友”真實的意義的闡述,如“最好的朋友偷了錢,我該怎么辦……”、“好朋友漸漸疏遠了我”等,將案例或者故事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并于課堂分享,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客觀評價。另一方面,在學生的的自由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從生活案例入手,對學生的觀點與疑問進行補充和解答,使學生能真正認識生活中的“朋友”,進而使其清楚朋友的意義,甚至通過朋友進一步認識自己,同時也達到激發其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目的。

二、以生活化探究為基準,加強學生學習深度

要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變革,教師還應從教學方式著手進行創新。教學方式是溝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媒介,其科學性與合理性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學方式生活化又包括教學組織形式生活化以及教學手段生活化;其中,教學組織形式生活化指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定的順序與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一個完整的教學組織形式一般可包括課堂導入、知識呈現、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知識鞏固、知識拓展等環節,而生活化變革可發生于任一環節中;教學手段生活化則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輔助工具,如多媒w技術、教具、場地、信息技術等;尤其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現階段,教師更應以時展方向為指導,考慮學生的日常生活特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生活化創新。。

同樣以人民出版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在七年級《你敢競爭嗎?》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情境開展教學活動。例如,本課的教學目的為使學生逐步適應初中的新生活,并在學習與生活中承認競爭的客觀性,正確認識競爭,積極加入競爭,清楚競爭于自身發展的意義。對此,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可利用“創設情境、課堂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首先,摒除傳統的“直接進入主題開展‘灌輸式’教學“的模式,使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生命的樣子》、課前小組探究以及其他途徑自行理解“競爭”對于個人成長的含義,包括自我、集體、社會等各層次的意義;其次,向學生列出幾個生活事例,如“在某個以匿名許愿為目的的app中,每天有100個匿名用戶愿望,A、B每天瀏覽這些愿望;兩年后,A仍然在毫無目的地使用這個軟件,B成了青少年心理輔導專家”等;要求學生對A、B的行為進行評價,并分析在實例中“B”如何有效提高競爭力,做到充分利用機會和資源以尋求發展的。透過各類案例與故事,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情境中自由討論、分享,學生可在自學、討論中逐步獲取“競爭”的大致概念和價值,以及五花八門的觀點,以豐富自己的認識體系。這種教學模式使得課文中抽象的理念與價值觀獲得學生認知范圍內的現實意義,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

三、引導學生建立起“道德與法治”的自學體系

要實現新課標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應用能力”等目標,教師還應通過從生活出發,幫助學生建立以教學內容與方向為指導的創作平臺,通過各種類型的生活化創作提高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的能力,從而達到發展綜合素質的目的。在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打造的創作平臺主要為不同形式的學習方案創造平臺;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從教學內容、方法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

以人民出版社的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在《情緒調味師》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即可借包括真實案例、文學作品、小說等在內的各種類型的案例進行關于“情緒”主題的描述,在此過程中對其表達方式以及效果進行及時評價。使學生在課堂上針對不同類別進行“情緒”為題材的思考創作;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應使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忌對其提出過多格式、套路等方面的暗示與規定;完成創作后,在課堂上進行匿名分享,并引導其他學生參與該創作中關于觀點、價值觀和情感等方面的討論,使學生建立起多種角度思考個人情緒的習慣,使其在面對各種事情時,能更客觀、理性;此外,教師應給予每個作品以積極、肯定的評價。從創作上提高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是教學的創新之舉。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旨在從與時俱進的現實生活角度出發,以生活化的方式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的生活契合度。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考慮時代特點以及學生所接觸的日常生活情況;從學生的角度理解生活化教學的含義,以實現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現實意義以及有效性,從而避免走入形式主義的生活化教學歧途。

參考文獻:

篇3

一、基本情況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凸顯了新形勢下國家對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視,是教育思想的進步,對于更好地培養中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法律意識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熱愛祖國、品德高尚、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我校是一所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學校,承擔著全鄉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背景下,我校堅持“激發學生興趣、面向全體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契約精神、塑造優良品格”的教育理念,認真、扎實并常態性地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別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各項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學校非常重視《道德與法治》教學,借助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理念的東風,使《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發展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在實踐中,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但也因條件的限制,還存在一些問題,現就我校的現狀作一分析。

二、經驗做法

1、規范開設國家課程。

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從不隨意增減每周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傉n程表、班級課程表完全一致;加大課堂巡查力度,堅決杜絕擠占《道德與法治》課行為的發生,嚴格貫徹落實國家課程設置。

2、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著力抓好以課堂為中心的陣地建設,指導教師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每學期制定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引導教師科學設計課程教學方案,不定期地對教師課程實施情況進行督查和指導,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課程保障。

3、利用活動塑造學生品格。

發揮學校人力、物力、信息等各類課程資源,開展各項活動。一是充分利用每周四的隊日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把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并在活動中形成優良品質;二是增設實踐活動課,減少課外作業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把時間還給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融入;三是每學期定期開展“美德少年”評選活動,用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

三、存在的突出問題:

1、學科專業教師嚴重不足。中心校對口分配的專業教師只有1人,其余全是由轉崗教師擔任《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6所村小均無《道德與法治》專職教師。該學科的教學在村小處于一片空白。

2、教師的思想、視野固守陳規。舊的、不科學教學思想、教學方式還存在,對課程標準研究得不夠透徹,對新教材中一些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知識挖掘得還不夠,部分內容不知如何去教。由于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已納入考試科目,大多數教師存在應試心理,臨近期末考試時,為了提高學生考試成績,老師往往要求學生機械重復地對知識進行強化記憶。過分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而忽視學科育人。

3、教學資源分配不均:

雖然和以前相比,我校的硬件設施有了很大地提升,但受學校資金的限制,現有的教學設施還是不能滿足《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需要。我校中心校各個班級都配備了投影機和交互式電子白板并接通了寬帶網絡,但是各個村小僅配備了電視機,在教學硬件設施方面村小還是存在明顯的短板。

4、教師、學生的對課程重視不夠。部分教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老師存在認識的偏差,認為該學科是副科。不認真備課,上課隨意性較大。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也不夠重視,有些是想利用《道德與法治》課松弛一下被眾多作業搞得很緊張的神經,有些是想利用《道德與法治》課消化一下其他學科的作業。因此,《道德與法治》教師常為課堂紀律發愁;課堂氣氛太“活”,有的學生趁機“搗亂”而影響教學的順利進行;若教師過份嚴肅又使氣氛變得死氣沉沉,學生不參與配合,教師演獨角戲,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

5. 社會和家庭的認識還有待提高。在農村,人們的整體素質普遍較低,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也不高。許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里來是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學,他們關心的是語文、數學科目的分數,正是這些認識上的偏差,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四、工作建議:

1、強化監督,科學評估。

課程是學校文化的核心,未來學校競爭的重點體現在學校培養的學生是否具有普適性和個性化。普適性重在質量,質量越高,越適應社會的需求;個性化重在鮮明,越鮮明越受社會青睞。要達到這一目的,具體途徑就是課堂。因此通過課程設置來發掘學生潛力,才能實現學校的育人的目標??茖W評估,開足開齊課時?!兜赖屡c法治》學科無論在家長、學生、甚至是教師眼中都把它做為副科對待,在這種不重視的思想指導下,《道德與法治》被擠占就很正常了。但歷經課改多年,學校領導、教師、家長越來越認識到德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為了保證《道德與法治》課能開齊上好,建議上級部門和各校教學評估中對《道德與法治》課的開課、上課、學生的成績考查作出科學的規定,并在平時的檢查中認真落實。

2、構建體系,明確標準。

要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許多因素和條件。其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體系的建立對于發揮學生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具體的評價策略(是應以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是以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為為主要評價標準)和手段還有待完善。

3、開發資源、拓展空間。

充分利用社區和街道及家長資源,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營造良好氛圍,搭建展示的舞臺。                  

4、加大投入,改進設施。

教學設備是完成教學內容的保證。我校中心校已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個別村小沒有電視、網絡、電子白板等,這些現代化的設教學備,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各學校增添教學設備,大力改進教學設施是加強《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重要因素。

篇4

關鍵詞:初中政治;政治教材;改革;課堂教學;思想

隨著近年來教育改革形勢的不斷發展,給義務階段小學和初中教育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各年級的課程設置上做出了科學合理的規劃,更加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水平。初中政治作為一門初中生的必修課,不僅在教學內容上做出了調整,對政治教材也進行了整合。教材統一更名為“道德與法治”,更加符合青少年發展的需求,將道德與法律有機融合,在教學案例和課堂活動的設計上更具有人文性的特點。2011年義務教育階段修訂新課程標準,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法制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些改變都為初中政治新教材的改革保駕護航。那么,如何發揮初中政治教師的主導作用,將政治新教材的知識講得更加透徹和明了,引導初中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學習,豐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進而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了初中政治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實際初中政治教學經驗,主要探討對初中政治新教材改革的看法和應對策略,為政治教育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創新教學方式

初中政治教師必須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善于及時轉變教學方式,調動初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還要深入挖掘政治新教材,按照實際學情進行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傳統的初中政治教材注重學生品德的養成,而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更側重于法治教育,在教材中增加了法治教育版塊。那么,如何向初中生講解晦澀難懂的法律知識呢?需要初中政治教師多與學生溝通,選擇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創設高效的課堂教學情境,逐步的向初中生滲透法律知識。比如七年級下冊《走進法治天地》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注重師生雙向的交流與互動,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拓寬初中生的學習視野,增強初中生對法治的重視程度,使初中生能夠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緊貼學生的生活,開展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改革并不是對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編完善,而是在框架、結構、編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設計,旨在為初中生提供一套有價值、有內涵的學習資料。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提高課堂的開放性,引導初中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將德育教育、心理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促進初中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在本質上是對生活實踐知識、實用知識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七年級上冊《生命的思考》的教學中,為了讓初中生學會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守護生命,政治教師應該適當選取生活中的案例,結合初中生的生活經驗,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激發初中生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師還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由于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干擾,初中生易感染不良嗜好。對此,政治教師應該以初中生在生活中的真實困惑為突破口,將“講授道理”轉變為“探尋道路”,規范初中生的行為和思想。

三、多渠道講解法律,滲透法治教育

作為一門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專設課程,教師需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重新規劃教學方案,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使初中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具有活力。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每一課內容的展開都包含著一條引領生活經驗的線索,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思維方式,便于初中生之間進行經驗的交流和分享,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新教材中包含“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閱讀感悟”“方法與技能”“拓展空間”等環節,給初中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法律的知識在新教材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初中政治教師要多渠道講解法律,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帶動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轉變,循序漸進的向初中生滲透法治教育。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自覺地去學習法律,觀看法制節目,聽法律講座,閱讀相關書籍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初中生的法律意識淡薄,認為只要不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沒什么大不了的。初中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必須要嚴于律己,學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當代中學生。

四、圍繞新課標教學,注重互動探究

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徹底改變了傳統政治教材作為學生應付考試的工具的現狀,更加注重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發展服務。政治教師必須要圍繞新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積極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將我國的法治更加鮮活地表述出來,幫助初中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引領初中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初中生必須要掌握法律知識,將權利意識和現代法治理念植入心中,為使初中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新青年奠定基礎。初中政治新課程標準提出:政治課程要引導初中生樹立規則意識和法制觀念,有公共精神和全球意識。還要教會初中生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認同中華文化。因此,我在教學時會著眼于初中生學習的全過程,加強對學習技巧的指導,設計有思維含量的探究問題,提高初中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減少初中生的畏難情緒,使初中生樂于上政治課。綜上所述,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改革對于初中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法治意識,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意識,使初中生學會運用多元化的視角分析問題。初中政治教師必須要清晰的了解新教材改革的內容,提高對新教材的認識,結合一線實際教學實際,對新教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開展師生互動活動,促進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王宏生.從新教材把脈初中思品課教學過程的改革[J]吉林教育,2010(26):32.

篇5

關鍵詞:薄弱 法律 教學觀念

中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習、模仿能力強,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時期,自身缺乏自制力也很容易受到不法行為的誘惑,走上違法的道路。所以培養中學生良好的法律意識,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礎,對他們自身今后的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們的素質直接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振興。

這個階段錯誤或者產生誤導,將會對他們今后的人生造成很大的隱患。另一個角度來看,普法、用法是法治社會的必須條件,學生懂法,社會的法律氛圍和法律的威懾力都會逐漸提高。

但是中學生的優點也是他們的薄弱之處,初中生認識水平、能力都比較低,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其實問題的發生都是有長期隱患的,等待問題造成重大負面影響后就為時已晚了。這與中學生法律意的培養沒有受到學校、家庭、社會的重視有著直接關系。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必須加強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使中學生樹立良好的法律意識,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當前在課程中出現的法治意識問題

第一,時代性不強。我國中學教育中關于法律方面的知識都是穿插在《道德與法治》的課本當中的,由于升學壓力沒有專門的法治教育課,專職的法律老師也沒有,學生、學校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就決定著法律知識的傳授效果。一系列因素導致中學生法治意識薄弱,學法氛圍不夠濃厚等現狀,還好目前新更改的教材已經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了改進,許多法律知識不僅明確而且實用。只是教師的教授方式還有待改進,目前來看許多教師并沒有真正讓學生感受對法律的需求,更沒有了解什么樣的形式才是當前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這久要求教師要跟上時代的變化,跟進教材的變化,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讓法治意識培育有明顯的效果。

第二,過于單一的培育途徑。傳統的教育方式導致對于法律知識的傳授還是停留在理論灌輸為主,形式化的東西過多,法律意識的培養不能只是簡單的普法教育,不能停留在單純的告訴學生有哪些法、哪種法,沒有辦法讓學生參與或模擬參與到某種法的運用。真正的了解到法律的作用,法律的知識。學校的應試考試使得《道德與法治》中法律知識的傳授比較零碎,缺乏實踐的檢驗途徑,學生單純的背會某個法律條例,并不會在乎他有沒有深入理解并且知道在哪可以運用的到。內心有沒有形成對法律的信仰。

第三,應試化教育影響嚴重。新課程改革后,《道德與法治》課程要求在教c學的關系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一切的理論知識要讓學生能夠切身體驗到,感受到。教學應當回歸學生活,從學生身心發展出發,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然而當今學校教育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一味地關注升學率,忽略了學生這個主體,忽略了學生是否需要法律常識,忽略了學生是否需要掌握法律運用能力,忽略了中學生的法律修養。法治教育本身在應試教育中的地位不高,有些法律常識不是必考點就被忽略。許多學校不管這些內容是否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多么的重要,完全毫無道理的放松了對學生法治觀念方面的培養,認為學生當前在學校學習,法律的應用、法律意識的培養都是大學之后的事情,目前還顧不上這些知識的學習。

另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就是《道德與法治》的教師大部分不是法學專業出身。入職之前的專業把控不嚴格,沒有特殊專業要求,許多初中教師從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法學教育,只是憑借自己對法律的理解進行授課所以對中學生進行法律概念、原則、制度等基本知識的解讀就會略顯淺薄。這樣有著很大的風險,如果教師本人法律知識豐富,那還可以彌補,如果教師自身就對初中學生法律意識培養沒有重視起來,教學效果一定會很差。教育教學實踐中就會發現雖然有些教師意識到了法治教育不容小覷,但自身水平有限,在進行法律案例分析教學時,品德課教師描述案件本身浪費太多時間,反而將違法者所承擔的法律懲罰以及對社會造成的損害一帶而過,教師自己對法律知識卻是一知半解,更無法對學生引起深刻的自我反省。

二、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建議

首先,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全面建設法治社會的浪潮下,教師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要,學校在招聘教師時應適當選擇法學專業,一方面彌補法律人才的確實,另一方面可以培訓之前不是法學專業的教師,一舉兩得。對于法律意識的培養,教師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承擔者,是第一責任人和直接推動者。只有緊跟時代要求,對于在職教師進行法律教學進修,從教師內心重視法律的作用,讓教師認識到法律意識對于中學生的重要性。提升師生共同的法治文化意識努力創造為校園中每位教職員工學習法律規章制度的機會并貫穿教師學習培訓始終,幫助教師知法、懂法,樹立高尚的師德與法治意識相結合。每年的新晉教師中一定要有法學專業方面的畢業生,使學校教師隊伍更專業化。

再次,建設高素質的法治教師隊伍。法治意識培育是一項集理論與實踐以及必要的政治、法律學知識于一體的涵蓋范圍廣且具有一定綜合性的工程。所以從教學承擔者上下功夫是關鍵。第一,實行嚴格準入制度。在教師招聘入職環節就應當從源頭上做好把關,適當加入一些有關法治意識考核的內容;第二,加強培訓。不同學校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擁有一支規模相匹配的以法學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在能夠教學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外界相應的法律規定變化和案例情況,對于其他教師和學生學習都有促進作用。第三,強化持續學習。教師應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不斷學習法律知識,研究對初中生進行法治意識培育的有效策略,加強自身法學素養,從而更好地將已有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的實際中去。

參考文獻:

[1]左勇.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治意識培養[J].新西部(理論版),2014,(08).

[2]何麗麗.思想品德教科書的法制教育內容研究[D].西南大學,2013.

篇6

【關鍵詞】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技能型人才

一、影響《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的因素

1.中職學生素質下降

隨著中職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中職生源素質明顯下降,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綜合素質都比較差。

主要體現在:

(1)文化基礎差、學習積極性不高;

(2)生活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足;

(3)自制力差、不思進??;

(4)時間觀念不強、法紀意識淡薄,遲到、早退、曠課現象嚴重;

(5)個別學生喜歡滋事鬧事、抽煙、吸毒、沉迷網絡;

(6)缺乏社會責任感,沒有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缺乏敬業、樂業、精業的精神,沒有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正確的工作態度。

2.教學內容單一

教材內容主要以綱要性知識為主,案例大多為學生不熟悉的人物,個別案例陳舊、缺乏時代感,缺少學生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識,如保險、勞動法、勞動合同樣式等。

3.教學模式陳舊

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課堂教學采用“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沿用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傳授知識。習慣把教師和書本的思想灌輸給學生,教師照書念,學生照書背,師生都圍繞書本轉。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忽視教學活動的雙向性、互動性。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對職業道德的內容缺乏理解和內化,缺乏實踐認知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致使不少學生感到有些事好壞難辨。

4.重專業輕道德

由于中職教育以就業教育為主,普遍存在重視專業課輕視德育課的現象。學校忽視學生思想教育課、職業道德課,大大壓縮職業道德課時;學生也認為自己到中職學校就是來學習技能的,只要學好專業課,熟練掌握一門職業技能,畢業就可以找到工作,立足社會,所以對職業道德課在思想沒有足夠的重視,對上課內容不感興趣,無心聽課,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

5.評價方式簡單

受中國傳統考試制度的影響,對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測評采用理論考試,一考定奪。教育部門對中職學校還沿用普通高中的評價機制,嚴重制約著評價方式的變革。因此,現行評價方式缺乏科學性。

二、《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必須做到的幾點

1.重視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要求畢業生不但要有某一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更需掌握某一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職業道德,能夠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培養的是一種理論夠用、技術熟練、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必須把學生定位在即將走向第一線職業崗位的人,圍繞課程內容,有選擇、有重點地組織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符合“第一線”職業崗位要求的理論素質、道德素質、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和法律素質。

2.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就業是中職的教育的核心問題。因此課程設置中,不能只立足于技能教學,考慮到就業市場的需求,還要瞄準某種職業道德,并落實到具體崗位,并根據職業需要的知識、能力、態度來設置課程。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的需要和部分學生升學的需要增設一些職業道德選修課,兼顧就業需要的靈活性和學生職業發展需要的選擇性。

3.教學內容要體現“精”和“新”

(1)職業道德教學內容要體現“精”

“精”就是要篩選出那些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需要提高和端正的重大認識問題和特別關注的問題。例如:人際關系、人生價值、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工作就業、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深化改革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中的重大問題等。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化對“依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相結合的方針政策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進而提高他們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服務和奉獻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2)教學內容要體現“新”

中職學生處于社會發展轉型時期和個人生活轉折時期,是一群思想活躍、思維敏捷、善于思考、精力充沛年輕群體。在渴求知識的同時面對新的環境、新的生活、新的變化,難免會遇到問題和困惑。《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的理論性、科學性、知識性和時代性特點,可以有說服力的解釋和回答,顯得尤其必要和重要,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4.完善考核機制,改進評價方法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教學重在“陶冶精神世界、關注靈魂塑造、培養健康人格”。要客觀、真實地考察和評價一個人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價值趨向、內心信念、道德修養和法律意識,必須建立一種多樣性、全面性、綜合性的考核機制,通過對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考察,才可能是一個公正而客觀的評價??梢园颜n堂學習考核、實踐教學考核、平時言行考核、試卷基本理論知識考試結合起來。

總之,不斷探索好的教學模式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及評介機制,是《職業道德與法律》課重要性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強的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趙麗娜.論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改革[J].新課程(中旬),2013,06.

篇7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擔當精神;核心素養培養

擔當精神是學生核心素養之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實施培養這種素養的主要課程,教師對培養學生擔當精神的意義和途徑應該有明確的認識。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培養學生擔當精神的意義

(一)擔當精神在青少年中有弱化的傾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任何事物的評價就不可避免地帶有功利化的色彩,這無疑對人們的思想以巨大的沖擊。人們對個人利益看得越來越重,對集體、國家、社會的責任逐漸淡化。這對當前中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讓中學生從社會上習得了不良的思想觀念,社會責任擔當意識受到削弱。擔當精神教育的弱化,是當代中學生責任擔當意識淡漠的直接原因。近年來,素質教育取得顯著成效,但也存在課程教材的系統性、適宜性不強,高校、中小學課程目標有機銜接不夠,部分學科內容交叉重復,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等具體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扭轉擔當精神在中學教育弱化的傾向,關鍵是進一步豐富素質教育的內涵,建立以“學生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體系和評價標準,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二)培養學生擔當精神是思想政治核心素養培養的必然要求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報告》提出,“核心素養是所有學生最關鍵的、最必要的基礎素養,也就是說一個人成為合格的公民,必備的品格是什么,必備的能力是什么。核心素養包括了三大領域,六種素養,十八個指標的核心素養。第一,自主發展,包括學會學習和學會生活。第二,文化基礎,包括文化底蘊和科學精神。第三,社會參與,包括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1]。它代表了中國學生都應該擁有的基礎能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對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有必然的價值要求,探索擔當精神的培養是內在的價值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學生,培育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在國家正在逐步走向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青年學生必須擔當自己的歷史使命,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成為學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敖袢罩熑尾辉谒?,而全在我少年?!绷簡⒊壬?00 多年前就向中國青年一出如此強烈的期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而現在的中學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將在自己手中變成現實,這是當代青年千載難逢的歷史榮光,更是咱們當代青年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是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

(三)《道德與法治》為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提供了條件

根據2017 年公布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按照中學教育有機銜接的內在邏輯,筆者認為初中政治課程核心素養也應該包含公共參與,而且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有相當的部分屬于責任擔當的范疇。責任擔當作為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之一,包含了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和國際理解三個具體指標。作為承載國家未來發展希望的青少年學生,需要承擔起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既能明辨是非,又能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還要有對國家強烈的認同感。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幾大板塊都是立足學生與他人、與社會、與國家、與世界的關系展開的,這為實施擔當教育注入了天然的豐富資源,也提供了良好的載體,為培育學生的擔當精神提供了無限可能。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培養學生擔當精神的途徑

(一)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

李曉東提出:“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最終表現為綜合意義上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升,而其關鍵就在于教師對于這種提升的價值認同和實踐推進。”[2]每一位教師都對于教學實踐有著自己的種種感受,而有心的教師善于從教學實踐中發現更多對于自己的教學改進有重要價值的東西。這種發現,需要教學經驗,更需要教學智慧。教師只有積極主動地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進展,自覺地以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指引自己的教學活動,自覺地優化對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認識,在主動關注的過程中及時調整和不斷深化認識,及時更新自己的課程觀和教學觀,才能更好地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迅速展開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

(二)積極探索適宜的教學方式

1.立足學生發現的教法探索教師不再是知識體系的擁有者和解讀者,不再是絕對的知識權威,而是學生發現和成長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要變基于知識落實的“傳授”課堂為給予學生學科能力表現和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互動”課堂。要主動關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進展,主動參與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進過程,主動開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創新探索。2.展現活動型學科課程教學設計的思路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提供更多主動體驗探究過程,經歷社會實踐的機會;既要設計活動以承載學科內容,又要對學科內容精細化設計?;顒釉O計應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思路,理清問題設計的主要內容和相關知識,并進行范式化處理。要了解學生對這一設題的認識狀況及原有經驗,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力求讓教學過程“活動內容化,內容活動化”,使有關活動的測評可操作。還要了解與教學設計相關的實踐意義,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如《中國擔當》我們就設計了“學生怎樣踐行中國擔當”的討論題目,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國家發展過程中可以擔當的責任。3.強化辨析和價值引領用支持思想政治學科素養的基本觀點統整統籌處理學科知識,通過事例分析展示觀點,在價值情景沖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較鑒別中澄清認識,在探究活動中拓展深化,引領學生認可、信服、堅信根本價值標準;要立足于當今時展的新變化,直面社會思想文化的影響相互滲透,學生接受各種信息的渠道急劇增多的新態勢,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要著眼于初中學生階段成長的新特點,引導學生通過開放的辨析式學習過程,理性面對不同的觀點。如對于國家安全我們該堅持無國界還是堅持有國界的辯論,有助于學生澄清觀念,樹立起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生只有經歷自主辨識的過程,自主作出判斷,才能真正實現有效的價值引領。

(三)整合資源,形成培育擔當精神核心素養的場域

1.重視對學生的集體責任感的培養學校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在一定的階段圍繞擔當精神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一次精彩的主題班會,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洗禮,從而促使學生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在定期展示評比中,對優秀學生予以獎勵,對有問題的學生予以批評,學生通過切身的體驗常常能產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明白自己作為集體的一分子,對所處集體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從而提升其對集體的責任擔當意識。2.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當一個民族的子孫沒有了對本民族的強烈認同感,這個民族就會漸漸失去生存的希望,因而國家認同對處于青少年時期的中學生尤其重要。因此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應避免過于側重形式上的宣傳貫徹,與學生實際脫節。在課堂教學滲透中,可以利用典型事例引導學生、影響學生。比如通過敘利亞撤僑,幫助學生體會國家富強的自豪感;通過災難事件,幫助學生體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通過“、阿克賽欽地區中印對峙、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制裁華為”,幫助學生體會國家獨立的重要性和同仇敵愾的危機感。這些都可以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強烈共鳴,培育學生的國家認同,從而愿意為實現國家的發展強大而自覺擔當。3.開展系列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責任擔當意識培養需要學生對責任擔當有明確的認知,更離不開中學生自身的社會實踐體驗。過去的教育基本忽視了中學生在責任擔當教育中的主體性,遠離學生的真實體驗和切實感受,從而使責任擔當教育缺乏實效性。通過開展“道德講堂”“我為長輩做件事”“社會小調查”等活動,培養學生養成在家中為長輩盡孝心、在學校為同學送關心、在社會為他人獻愛心的良好行為習慣,使自己成為社會的好公民。4.重視對學生的家庭責任擔當教育教師在課堂上除了講授專業知識外,可以滲透進感動中國模范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內容,更是可以將親戚朋友或街坊鄰居的感人事例講給學生聽。另外,也可以舉行“至親至孝”等主題演講比賽,提倡回到家中幫助父母做家務,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等,讓學生在情感上引起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的情感,從而轉化為實際行動,提高學生對父母、家庭的責任擔當意識??傊?,核心素養中的責任擔當是學校育人目標的具體呈現,也是教育實現培養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徑,我們在課程中要始終堅持這一理念,立足擔當這一基點,不斷探索實踐,完善思政課程實施核心素養培育的路徑。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專題教學;融合

一、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人類生活的最基本的約束規則就是道德與法律,作為兩個基本的社會規范,二者相互支撐與依存,共同制約并引導人民日常行為規范,調節著各種利益之間的關系,維護著良好的社會秩序。然而作為兩種社會約束機制,道德與法律各有所長,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道德是一種軟約束,它主要通過人們內在的良心、社會輿論、風俗習慣等來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規范人們的各種行為活動。它依靠的往往是自律,沒有一個客觀的制度標準。當社會秩序不太穩定,人們道德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它就無力限制和約束人的行為。而法律則是硬約束,它由統治階級設置的警察、監獄等機構強制執行,是一種強制性的行為規范和活動準則。它明文規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因此它的作用相對固定,能夠有效引導人的行為活動,也能嚴厲懲治違法犯罪行為,這一點恰恰可以彌補道德約束力的不足。但法律也不是萬能的,現實社會錯綜復雜,違背道德規范的行為卻未必違法,法律對其無計可施。因此法律和道德必須發揮各自所長,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才共同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大學生時期是人生中道德與法律意識形成的一個最重要的階段,在大學時期,對學生有意識地進行道德與法律教育,將這兩種教育有機結合,統一協調,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與價值,讓他們形成和養成良好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法治精神,總是試圖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割裂開來,或者認為道德教育比法制教育更為重要,后者從屬于前者,在處理二者關系上存在偏見。因此轉變教育觀念是第一位的,要把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都看作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二者都要達到共同的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只有實現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才能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相融合,不是簡單的道德知識加上法律知識的傳授,它要求實現教育目標、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全方位的變革。這種融合既能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又能提升其法律意識,促進大學生健康均衡發展。大學教育的宗旨是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因此要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道德教育讓學生知道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處事,通過法制教育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為將來進入社會成為一個獨立自由的個體打下基礎。

二、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融合的途徑———專題教學

隨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已經探索出各種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專題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基礎”課中也一定程度上運用了專題教學法,形成了很多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成果。專題式教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打破了常規教學中教師按照章節順序講授教材內容的傳統,更加突出精講和深講,注重對某種理論或問題的系統講述。專題式教學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的教學模式,它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作用為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同。在“基礎”課的教學中,很多內容都十分零散,對于同一知識點而言,其道德內涵與法律要求可能分屬于教材不同的章節,比如,“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環境保護法”二者內容相關,卻分屬于教材不同的章節,教材中和“大學生與誠信”相關的知識點出現多次,涉及內容既有道德要求,也包含一些法律規范。運用專題式教學,就可以突破教材章節的限制,將這些零零碎碎的知識點整合起來,保證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它不僅能針對同一問題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自然地融合起來,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知識點,使教學主題更加明確,教學思路更加清晰。對專題式教學的受眾大學生而言,能培養其多元化的思維方法,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基礎”課所涉及的愛國主義、職業、婚姻家庭、公共生活等專題,既非單純的道德問題,也不是純粹的法律問題,必須從道德和法律兩個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專題式教學將法制教育自然融入道德教育中,可以逐步改變過去一味重視道德教化,忽視法律思維的教學模式,實現道德與法律并重,引導學生改變思維習慣,拓寬個人視野,理性分析當前各種復雜的社會問題,正確處理生活中碰到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而言,在探索專題式教學的具體分工和教學組合中,不同的學術背景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教師有針對性地準備教學專題,從道德和法律兩個方面來重新整合教材,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這樣“基礎”課的教學深度很大程度上得以擴展,教師的教學與研究也更加深入,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際教學效果??梢妼n}式教學很好地適應了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融合,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的需要,避免了將“基礎”課程簡單地處理成倫理學課程加法學課程的“拼盤”式教學組合的弊端,也避免了現實中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脫節的現象。專題式教學切合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自身的許多特點,必然成為當下“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趨勢。

三、專題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一,師資的問題。實現大學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融合需要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當前的“基礎”老師有畢業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也有畢業于法律專業的,按照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他們應付下來沒有問題,但開展專題式教學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課程所涉及的道德問題和法律知識都要熟練掌握,還要洞悉當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能夠實現跨越不同章節的組織演繹,并達到前后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和有效整合。因此教師要突破過去單一化教學模式的限制,改變思維方式和教學理念,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技巧,而不是簡單地拼接教學內容,真正使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實現互動與融合。因此高水平的師資培訓顯得尤為必要,可以鼓勵教師去參加與課程相關的備課會、交流會,進行相關業務能力的培訓,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使大學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學中的融合更有實效。第二,教學內容的問題。實現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有機融合,很多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專題的形式展開,在道德教育中可以滲透法制元素,同時在法制教育中又能體現道德精神。但是開展專題式教學,實現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互動與融合,并不意味著道德和法律沒有差異,甚至在教學中可以將二者混為一團,而是應該在不同的專題中各有側重,實現并重與側重的統一。同時,要科學地確定教學專題,一定要綜合考慮大學生的成長經歷、思維習慣、情感訴求以及當前社會的道德與法律大環境,確定教學專題以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為原則,關注當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這些問題既關乎道德準則,也與法律規范相聯系,更與大學生健康發展息息相關。同時還要明確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什么、學會什么,重點解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認識問題,通過專題教學講清道理與法理,解疑答惑,對大學生的日常行為產生積極指導作用,真正使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滲透到“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第三,教學管理的問題。專題式教學圍繞專門的問題展開,打破了教材中章節的限制,而教學中有固定設置的教學周歷,按教材先后順序也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同時專題式教學過程中會穿插一些案例、討論、講座及其他實踐教學環節,這與傳統課堂教學有較大差別,因此在教學管理上會面臨一些新的問題。探索專題式教學模式,有必要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授課教師和相關人員要不斷完善教學過程的考核與管理制度,合理設置課程考核細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現課堂出勤、專題討論、師生互動、社會調查、公益活動等多方面環節的有機結合,把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從課堂之內拓展延伸到課堂之外。另外,學校相關管理部門對課程的考核和評價也應給予足夠的政策支持,靈活處理教學計劃、教學課時和專題教學可能出現的各種沖突,在教學班級設置、教學資源利用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鼓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大膽創新,為其教學改革提供足夠的空間,有效實現大學生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羅斯科•龐德.法律與道德[M].陳林林,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篇9

【關鍵詞】異質分組;道德與法治;分層教學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南京市第十一期教學研究課題“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小班化思想品德學科分層教學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07-0070-03

一、異質分組下的思想品德分層教學的含義

分層教學是指按照學生的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學業基礎、接受能力,以及道德認知和實踐等方面的差異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根據這些層次的實際情況組織課堂教學。道德與法治課的分層教學,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各層次學生的成績,更為關鍵的是通過分層教學,可以有針對性地培育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的教育價值進行認同和內化,為學生的德性成長提供切實的幫助。如果僅僅是把班級的學生進行分層并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組成各層次學習小組,這樣分組可以為教師分層施教提供便利,但是,無形中,把班級的學生進行標簽化,其缺陷也非常明顯,優良組別的學生在班級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優越感和驕傲情緒,在與中低組別學生相處時可能會看不起他們,在班集體建設中很難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就需要在道德與法治分層教學中實施異質分組,將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學業基礎、接受能力及道德認知等方面存在差異的人分在一組,這樣,每一組不論從知識的接受程度、能力的大小及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等方面都有不同層次的人,而不同組別之間是同質的,即都有多層次學生組成,這樣組與組就形成競爭性關系。異質分組下的分層教學可以讓學生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動,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有助于課堂學習的高效進行。具體來說,異質分組下的分層教學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1. 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

在異質分組分層教學的情況下,小組內一些基礎知識扎實、學習能力強、行為習慣好、愿意幫助他人的學生可以承擔“小先生”,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共同進步。同時,可以通過發揮組內優秀學生的榜樣作用,帶動學習水平、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進步,營造互幫互助的學習小組建設氛圍。

2. 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

在異質分組分層教學中,因為把不同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學業基礎、理解能力和道德認知的學生分在一起,為組內有個性特長的學生提供了展示的舞臺,還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組內同學之間可以取長補短,滿足了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

3. 思維方式得到了豐富

在異質分組分層教學中,因為不同學生感興趣的學科不一樣、家庭背景不同、思維方式有別。但是,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經常在一起就學習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討論、爭論,在交流中,各人對問題的看法、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樣,各種思維方式得到了展現,在長期的分享氛圍中,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會得到不斷豐富。

二、異質分組下的思想品德分層教學小組建設策略

異質分組在道德與法治分層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做好分組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根據“全班分層,同組異質”的原則,組織實力差不多的學習共同體――小組。教師首先要通^問卷、訪談等方法,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認知情況、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等各方面進行摸底排查,根據排查結果對全班學生進行分層,一般來說,可以分為3個層次,即A、B、C3層。當然,這種層次的劃分是教師隱性操作的,避免引起學生心理變化而影響課堂教學。然后,依據“同組異質”的要求,兼顧性別、特長差異,分別從排查的3個層次中隨機抽取學生組成小組,對于小班化學校來說,每個班級人數在30~36人之間,全班可以分成5~6個小組,每個小組6人(這樣,每個小組的學生有3個層次)。人員定位后,即開始進行座位調整(因為不是所有的學科都是進行分層分組教學,但是要求在思品課的時候按照思品課的座位),使一個小組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這樣有利于小組內的探討和協作,也有利于對各小組的測評。

其次,做好分工,明確職責,增強小組成員歸屬感。異質分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揮各組員的個性與特長,是為了小組成員之間的優勢互補與共同成長。所以,在小組成員確定后要進行小組建設。每個小組都要做好小組文化建設,如取一個反映小組特色的組名、學期目標、小組紀律、響亮的口號等。還要對小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如“組長”要精細化分配任務和協調好本組人員;“記錄員”要負責記錄本組研討問題時每個人的發言要點;“發言人”要整合組內各成員的發言內容,厘清觀點和思路,代表本組發言,這里也要求在對外組時,同組同一聲音原則,組內有不同意見,可以組內交流。當然,為培養學生多方面才能,小組成員之間角色要定期調換,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所發展。這樣,學生都知道自己在這個學習小組內做什么,怎么做,就會主動參與,消滅組內看客現象,將分層教學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最后,建立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機制,開啟學習的內在動力,提高學習效率。因為學生每天都要在課堂上學習,要求學生時時刻刻保持濃烈的學習氛圍和激情有點不切實際。如果在學習中能夠找到競爭對手,就會改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疲憊狀態。所以,在異質分組分層教學中,需要師生共同建立競爭性機制,促使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協作,而小組間進行有序競爭可牢牢吸引學生,讓學習更加高效。為此,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制定一個競爭性量化方案,在這個方案中,需要把各種加分和減分項目商定清楚,內容涉及很多,如課前準備、課堂紀律、課堂發言、小組成員參與課堂率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當然,在這種競爭性機制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的裁量權。當教師、學生都能熟練利用這種競爭性機制時,必然會在課堂中營造你追我趕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異質分組下的思想品德分層教學操作策略

小組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及異質學生的個性發揮。但是,有效的班內分層教學肯定離不開班級分組。所以,在異質分組情況下,如何有效進行班內分層教學是教師研究的課題。

在分組中,每組的成員已經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道德認知等綜合因素進行A、B、C3個不同等次的劃分,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不斷關注3個層次學生的發展狀況,找準他們的 “最近發展區”,按照教學目標、課堂問題設計、作業設置和評價檢測等基本要素進行異質分組下的分層設計,讓每個層次學生都有所提升和發展。

1. 教學目標的分層

對于教學目標的分層,需要按照課程標準提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3個維度出發,明確學生應該掌握的主干知識和主要觀點,所要提升的各種能力要求及所要體驗的情感過程。同時,根據已經劃分的3個層次的學生實際情況及課程標準要求,將這些目標區分為3個層次:A層目標則要在“課程標準”全部要求的基礎上拓展提高;B層目標為“課程標準”提出的主要要求;C層目標為“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基本達標要求。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內容時,通過對學生的前測,制定如下分層目標:

A層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加深自己的愛國情感。能力目標:具備主動發現和自覺發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能熟練運用民族精神的觀點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知識目標:熟練掌握我國民族精神的內涵、不同時期的表現及作用。

B層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體驗民族自尊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加深對自己祖國的熱愛。能力目標:具備一定的繼承和發揚民族精神的能力并能夠踐行;能夠利用民族精神的知識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知識目標:掌握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不同時期的表現及作用。

C友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夠感受到民族自尊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對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感到自豪。能力目標:初步具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能夠利用給出的民族精神內容分析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知識目標:知道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表現。這樣的目標定位,充分考慮到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基本能力,既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滿足自己的發展需要,同時也讓教師的教學更具針對性。當然,這樣的目標定位,教師心中有數,不一定要告訴學生個人。

2. 問題設計的分層

分層是為了每位學生發展,分組則是讓每位學生參與課堂,如何讓所有的學生主動參與呢?這就要求教師在問題的設計時,要充分了解各層次學生的學業和能力水平,既要讓他們感到這些問題可以解決,但同時也要他們感覺到這些問題不那么好解決,要讓學生有那種躍躍欲試的心理。為此,結合道德與法治學科特色,教師可以設計層次性的問題串,激發學生思維。在設計問題串時,有意識地把問題分成A、B、C3個層次,其中以知識性為主的基礎問題面向C類學生;分析、闡釋類等難度稍大的問題則面向B類學生;思辨性、多角度等難度大的問題面向A類學生。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時,設置以下具有層次性的問題串:①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內涵是什么?不同時期有什么樣的表現?(A、B、C層學生回答);②我們常常把民族精神稱為民族的“脊梁”,結合上圖及你的體驗,談談對“脊梁”的認識。你知道中華民族精神在哪里嗎?(主要由A、B層學生回答,C層學生可以思考);③民族精神只是中華民族獨有嗎?其他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有哪些異同?你認為未來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會有哪些新的發展,并請談談你的理由(A層學生回答)。這樣設計的問題串,不僅兼顧所有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求,而且問題層層遞進,讓學生在現有的水平基礎上都能夠有所思考,激發學生思維,把學生緊緊吸引到課堂中來。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關鍵就在于教師是否能把學生帶進課堂,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撞擊起來,而巧設不同層次的問題就是有效途徑之一。

問題設計需要分層,但分層設計的問題如何不留痕跡地落實到具體的不同層次的學生身上也需要講究策略。如果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自主閱讀,教師自己可以做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如果這些問題落實到各學習小組,由小組共同完成,如何才能保證分層設計的問題落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身上?筆者采取的做法是:在建設小組的時候,要求每個小組準備3種不同顏色的6支鉛筆,每次上課前,筆者會有意識地把不同顏色的筆發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顏色不固定給某一層次學生),教學中,筆者就會要求每次的問題要求不同顏色筆的學生重點考慮,也會請拿不同顏色筆的學生來回答相應的問題。這樣,分層設計的問題就基本上落實到各層次的學生身上。當然,筆的使用好處還有很多,如可以通過筆的擺放位置就可以知道哪些學生上課回答過問題等。

3. 作業的分層

作業的分層,一方面可以在量上體現,但更主要的體現在質的方面。如何才能體現質和量兩方面的內容呢?在進行作業設計時遵照一個原則,即“兩做三層”?!皟勺觥本褪沁x做和必做;“三層”是指布置作業要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為核心知識和基本觀點訓練,所有人必做;第二層次為給予一定的材料,學生能夠利用教材中觀點說明即可,以B層次學生能達到的能力為準;第三層次為綜合類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高,以C層次學生達到的能力為主。鑒于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特點,第一、第二層次的作業基本上都在課堂完成,所以,在課堂上筆者會給學生獨自完成作業的時間,然后要求在組內進行研討,研討的主要內容就是看看答案是否一樣,為什么不一樣,找出具體的原因。然后找一名學生代表小組向全班匯報本組作業答案情況或者對其他小組的作業答案情況作出評價。對于第三層次的作業,雖然是綜合性較強的問題,但是也可以分成不同的要求。例如,C層次要求,只要找出部分知識即可;B層次要求,找出全部觀點;C層次學生不僅要找出全部觀點,材料和觀點還要進行對應,對問題的認識要辯證和全面,這樣A、B、C3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完成。當然,對于一些實踐性的任務,則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作業的分層設計讓不同類別的學生都有選擇余地,而且提供了不同類別學生展示和發揮的空間,對于作業的分層如何落實到學生身上,同分層問題落實一樣,利用不同顏色的筆可以實現。作業的分層設計是為了配合目標的分層和教學設計的分層,目的是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活躍學習氛圍,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其核心在于促進不同類別的學生共同進步和成長。

4. 評價學生的分層

有差異的學生用同一個標準來評判,既不科學也不公平。這種評價方式只會讓中低層次的學生更低,讓成績優秀的學生產生自滿心理,都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筆者的做法是把評價分為兩節,第一節為階段性評價,第二節為學期結束評價。階段性評價主要看小組評價,根據前面的異質分組中的各小組考核情況,每一小組的得分就是這個小組每一位成員的得分,每個月進行一次小結,半學期進行總結,一學期進行最后評定。在每月小結、半學期總結及學期評定中對于優秀的小組都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學期結束評價,因為是紙筆測試,筆者會要求學校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命制AB卷,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試卷,不論選擇哪一種試卷,都以卷面分計算。當然,在選擇的過程中,教師會有意識地疏導相應層次的學生選擇相應的試卷。這樣的評價方式,讓學習共同體的建設更加緊密,同時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讓更多的學生找回自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發展。

異質分組下的思想品德學科分層教學策略,主要是為了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于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和法治素質的養成。在這其中,異質分組的策略是為了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課堂,在課堂中能夠主動與其他學生進行合作和探究,個性也得以充分發揮,分層教學策略則主要是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服務,所以,教師在進行異質分組分層教學過程不僅要關注異質分組的策略研究,更要關注教學內容和效果的策略研究。

參考文獻:

[1] 周海峰.分層教學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2,(15):116-P117.

篇10

摘 要 文獻研究表明,我國法治教育存在重視不夠、內容枯燥、資源散亂等亟待破解的難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應重申以“公民”培育目標引領法治教育方向,重視法治思維與信仰的形塑,整合法治教育資源,拓展法治教育路徑。

關 鍵 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法治教育;文獻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16)11-00-04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頒發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在義務教育學段設置“道德與法治”課程,高中段思想政治課要設置專門的課程模塊,或加大法治教育選修課時。在此背景下,如何將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成為一線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在文獻研究中發現,雖然我國中學生法治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重視不夠、內容枯燥、資源散亂[1]、師資匱乏[2]等亟需破解的難題。為此,我們從法治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三個方面,對相關文獻的觀點進行了梳理,期望能激發老師們更多的思考。

一、重申“公民”培育目標,引領思想政治課法治教育方向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明確高中階段的目標為“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識,強化守法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牢固樹立有權利就有義務的觀念,初步具備參與法治實踐、正確維護自身權利的能力”。可見,《大綱》以培養具有一定法治素養的公民為目標。雖然這一目標由來已久,但實踐中往往被忽視,因此,我們認為需要“重申”培育“公民”的法治教育目標。對此,國內有一些共同的聲音。

吉林大學法學院姚建宗認為,我國的社會法治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必須確立為“公民”教育,即以符合現代民主、法治和的精神實質與原則訴求的現代人――“公民”為最終的目的追求。我國的社會法治教育,不能將教育目的確立為超出一般公眾身份的自我認知與社會角色認同水平的“道德完人”或者“圣人”,必須立足于現實的生活真實與公眾的人格預期和道德自覺狀態,以合格的“公民”及其人格的培育和教養為起碼要求而展開。[3]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張曉燕提出,社會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的發揮,有待于作為其構成主體的個體公民身份的激活。[4]她倡導法治教育就是要培育與國家治理需求相互匹配的公民身份。

法治教育的目標終歸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無論是從人權還是人性(二者存在同一性)來說,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公民”應是社會對人性和人權的尊重。我們反對把法治教育的目標狹隘地定為培養遵紀守法的人。片面強調“順從”的法治教育,培養不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也不利于國家的法治建設。當然,只強調權利而忽視義務的“唯利”式教育也不是完整的公民教育。我們主張將培養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都“激活”的公民,作為思想政治課程開展法治教育的目標。

公民是法治社會建設的主體,脫離公民的法治教育必然會迷失方向。為法而教,無異于舍本逐末。法治教育的最終目的絕不能是守住“法”的圣壇,而必須回歸育人的本義。

二、重視思維與信仰的形塑,凸顯思想政治課法治教育重點

對于法治教育的內容,目前學術界圍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是義務側重說。蘇百泉認為,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法治的人性基礎、法治社會的建設、轉型社會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論證看,公民法治教育應該以義務意識的培養為重心。[5]這一觀點也是多次普法教育的核心觀點,在強調國家意識,重視集體精神的時期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但在我國社會轉型,國家發展需要全面喚醒公民意識的時代背景之下,持這一觀點的人越來越少。二是權利側重說。萬志昂認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僅包含法律知識的教育和普及,還是一個權利意識的熏陶和權利文化的教育和感染過程。[6]權利側重說的觀點對于反對過分強調義務的舊的法治教育觀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但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認識仍是偏激、片面的。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法治教育研究的深入,學界逐漸從學術“偏激”走向理論“和諧”。教育家李鎮西提出了權利和義務統一說,他主張中小學法治教育至少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讓他們明白“法治”賦予自己的權利。二是引導孩子從小樹立公仆意識和依法行政的觀念。[7]他認為這才是中小學“法治教育”的真正含義,這樣的教育才是培養公民的教育。劉萍律師也主張,我們不僅應當讓孩子們懂得他們應有的權利,國家對他們特殊的保護,還應當讓孩子們懂得遵守社會規則及法律,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社會、家庭、學校共同的責任。[8]

如果僅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來探討法治教育的內容,雖然抓住了法治教育的核心,但視角未免偏小。楊恭田、吳彭有主張,基礎教育階段的法治教育內容應突出三個方面:一是法律規范的認知,二是法治思維方式的培養,三是堅定法治信仰。[9]這一概括比較全面,較之法律制度的“灌輸”層次顯然有了提升。我們的近鄰日本相當重視將青少年法治思維的訓練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將其納入正規教育體系。從中我們可以借鑒的是,從法律常識的舊常態過渡到法治思維的新常態,從滿堂灌的舊常態轉變到參與式研究型學習的新常態,從單純的課堂教學轉變到立體化教育的新常態。[10]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界定為“法律常識、法治理念、法治原則、法律制度”,并要求“在不同學段的教學內容中統籌安排、層次遞進”。對于高中階段法治教育內容,《大綱》除要求全面拓展法律常識、法律制度外,還要求加大法治原則、法律理念的教學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學的實踐性、參與性和思辨性,結合現實案例、法治實踐,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認同法律背后的價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識的培養。顯然,高中生的法治教育絕不能僅停留在常識性教育層面,而應通過增強法治教育的實踐性,實現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的形塑。

掌握一定法律常識的“通曉型”公民已不能適應我國社會轉型、法治建設的需要。新型大國建設要求社會成員不但要通曉法律知識,還要將法治作為一種行為習慣,一種精神操守,做到知行合一,“形神兼備”。法治教育應擺脫普及性的、低層次的常識教育,邁向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的更高點。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需要。

三、整合法治教育資源,拓展思想政治課法治教育路徑

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主體都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法治這一特定的教學內容,其教育方法也應“獨樹一幟”。《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學校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拓寬教育途徑,創新教育方法,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而要更好地實現上述“三全”,我們可以著力于以下幾個方面。

1.挖掘教材資源,浸潤法治教育

賴兆杰認為,“教科書為我們在思想政治課中加強法制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材?!盵11]在《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法制教育的加強》一文中,他例舉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相關法律知識。周貴才主張,“挖掘法治教育素材,講授法律知識?!盵12]陳愛宏老師也主張,“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法治教育因素。”[13]而趙淑榮老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法治教育》一文則通過例舉加分析的方法,闡述如何在教學中合理利用文本資源,滲透法治教育。

如何變“教材”為“學材”,為法治教育服務,需要思想政治課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合理取舍,巧妙切入。如可以圍繞不同主題,對教材的法治教育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二次開發;也可在原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拓展法治教育目標,一石二鳥,潤物無聲;還可組織學生利用“法治宣傳日”,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改革說到底就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過程,開發利用好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的熏陶,是非常經濟高效的法治教育浸潤路徑。

2.引入法治案例,增強情境體驗

思想政治課堂效益的提高有賴于其情境的質量,而案例的引入可豐富情境體驗,增強價值認同。周貴才老師主張,“分析法律案例,培養學生守法維權能力,”[14]他認為案例教學生動、形象,能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而案例的情境化更能使學生融入其中,在情境體驗中學習勝過任何形式的“灌輸”。賴兆杰老師認為,加強法制教育,必須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問題……知是基礎,行是目的。李先軍、張曉琪的研究表明,美國教師善于創設案例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15]。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綜合采用故事教學、情境模擬(如法庭模擬)、角色扮演、案例研討、法治辯論、價值辨析等多種教學方法,將真實的法治案例引入課堂教學,注重學生法治思維能力的培養。法治案例的引入,情境化的法治教學,能為學生提供“VR”般的法治場景,增強法治教育的現場感,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將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做到知行統一,實現思想政治課的德育目標。需要注意的是,法治案例的引入一定要有針對性和教育性,不能為案例而案例。

3.營造教育環境,強化法治信仰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并受環境的影響,環境對于法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賴兆杰老師認為,加強法制教育,必須突出“依法治國”的時代主題,這是主張法治教育應關注的時代大環境。[16]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事例選擇、情境設置上照應法治國家建設的時代步伐,要借用大背景,激活小課堂,小中見大,把學生的生命價值與國家的建設使命進行完美融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陳愛宏老師認為,“教師(應)身體力行,做好法治表率”。[17]“師者,人之模范也。”師為表率,才能營造一個真實可信的法治環境,強化學生對法治的信仰。身為人師,不應忽視我們也是法治文化環境的一個元素,是享受者,更是建設者。無聲的環境對人的影響往往是深刻的,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于增強學生的法治信仰意義重大。

事實上,教師不但要參與法治教育的小環境建設,也要關注時代、社會大環境?!肚嗌倌攴ㄖ谓逃缶V》要求:要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校園文化、黨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載體,全過程、全要素開展法治教育。我們認為,法治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能是一般性的理論闡釋或簡單的邏輯推導,必須利用好一切教育資源,而開發資源是利用資源的前提。我們應在開發中利用,在利用中完善,不斷豐富法治教育資源,不斷提高法治教育實效。

綜上所述,我們要突破法治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的瓶頸,不斷提高法治教育的層次與水平。面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所提的新要求,我們還有許多創造性的工作要做。相較國民法治教育這一宏大工程,我們或許過于渺小。但“小乃大之端”,我們理應從“小”處著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楊春芳,汪莉.關于中學生法制教育現狀的調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08):31.

[2]李臣.芻議中小學法治教育[J].法制與社會,2014(35):230.

[3]姚建宗.當代中國的社會法治教育反思[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07):70.

[4]張曉燕.國家治理背景下的公民身份及法治教育[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09):90.

[5]蘇百泉.培養義務意識:公民法治教育的重心.[J].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1):33-34.

[6]萬志昂.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權利認同[J].人民論壇,2015(14):110.

[7]李鎮西.我看中小學“法治教育”[J].湖南教育A,2015(10):60.

[8]劉萍.讓權利與責任同行――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7):15.

[9]楊恭田,吳彭有.基礎教育中法治教育的內容和舉措[J].江西教育,2015(7):28.

[10]汪蓓.日本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經驗及其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0):93.

[11][16]賴兆杰.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法制教育的加強[J].教師,2011(25):24.

[12][14]周貴才.高中思想政治課滲透法治教育的策略[J].文教資料,2014(33):140.

[13]陳愛宏.高中思想政治課滲透法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08):71.

[15]李先軍,張曉琪.美國中小學法治教育的歷史演進、特點及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5(0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