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微課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2-20 17:55: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淺談對微課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字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課改的深入,基礎教育的教學方式要實行轉變,我們不僅要不斷深入的學習新課標,而且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或應用新課標的思想和精髓。

三維目標是在新課改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體現,是新課程的“獨創”。它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堅實的操作性基礎,下面從四個方面談談對新課程三維目標的認識:三維目標是新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強調三維目標必不意味著否定“雙基”;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技能與過程、方法的關系;在教學中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

一、三維目標是新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

三維目標是新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學會、會學、樂學。任何割裂三維目標的教學都不能促進學生的健全發展。三個維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個方面,形象地比喻為同一個立方體的長、寬、高三個維度。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都要運用—定的方法,運用方法,都要經歷過程,經歷過程中,總會伴隨情感和態度,這個過程會有一定的價值取向。可見,這三個方面是緊密聯系在—起的,具有內在的統一性,都指向人的發展。

新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形象地用四面體,外加一條高來表示,四面體底面的三個頂點,A點表示知識和技能目標;B點表示過程和方法目標;C點表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在底面ABC上的D點表示目標整合;O點表示教學目標——人的發展(直線OD垂直于底面ABC)。

三維目標的核心是人的發展:以人為本,垂線OD是學生在教學中發展的軸心,A、B、C三維目標的整合,都朝著人的發展方向。三維目標是交融互進的:每個頂點間互相聯系,筑成一個教學金字塔。其中,知識和技能目標只有在學習者的積極反思、大膽批判和實踐運用的履歷過程中,才能實現經驗性的意義建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只有伴隨著學習者對學科知識技能的反思、批判與運用,才能得到提升;而過程與方法,只有學習者以積極的情感態度為動力,以知識和技能目標為適用對象,才能體現它本身存在的價值。三維目標不是均等存在的,人的發展是三維目標的整合,缺乏任一維度,都會使發展受損,但這并不意味著三維目標對人的發展的貢獻是等值的。因而,教學要根據各學科的特殊性和學生原有基礎有所側重。

二、強調三維目標并不意味著否定“雙基”

雙基教學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講究精講多練,主張“練中學”,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礎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練,使學生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較高的學科能力為其主要的教學目標。對基礎知識講解得細致,對基本技能訓練得入微,使學生一開始就能夠對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獲得一個較為系統的、全面的和深刻的認識。三維目標中把知識與技能目標放在首位,顯然并沒有把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排斥于目標之外,傳統的雙基教學固然有它的好處,是一種以知識和技能為本位的教學,但它與時代落伍了。通過我國與西方教育的比較,發現我國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成績考得高動手能力差,即優勢在于知識、技能、解題能力、勤奮與刻苦,不足之處在于實踐能力、創造性、情感體驗與自尊自信等方面。這就說明過分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使我們的教育偏離了方向。智力、能力、情感、態度等其他方面的價值都成了“雙基”的附屬,過分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比如驗證性實驗,結果或結論事先都是知道的,因此記住結論就可以答對試題,操作過程并非十分重要,似乎可有可無。這樣就會產生副作用,表現在:對基礎不分析其形成過程,不以實踐檢驗其正誤,過分強調基礎的系統、嚴謹面,給人以完美無缺的絕對真理的錯覺;以灌輸的方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現成結論,造成學生思維定勢,不會跳出框框想問題,扼殺了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當然,批評雙基教學并不意味著不需要雙基,否定雙基,我們強調的是:雙基只是課程目標的一個維度,把雙基孤立起來加以絕對化,最終只能走向其反面,喪失雙基自身的價值,而是應與其他兩個維度有機結合,才能發揮其促進學生發展的價值和功能。

三、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技能與過程、方法的關系

知識、技能與過程、方法的關系就是結論與過程的關系,過程體現該學科的探究過程與探究方法,結論表征該學科的探究結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什么樣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必然對應著什么樣的探究結論或結果,概念原理體系的獲得依賴于特定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如果概念原理體系是學科的“肌體”,那么探究過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學科的“靈魂”。二者有機結合才能體現一門學科的整體內涵和思想。當然,不同學科的概念原理體系不同,其探究過程和方法論也存在區別。但無論對哪一門學科而言,學科的探究過程和方法論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學科的概念原理體系只有和相應的探究過程及方法論結合起來,才能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個既有肌體又有靈魂的活的學科認知結構,才能使學生的理智過程和精神世界獲得實質性的發展與提升。

教學的結論,即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教學的過程,即達到教學目的或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所以,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所以,我們即重學會,重在接受知識,積累知識,以提高解決當前問題的能力。又要重會學,掌握方法,主動探求知識。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在教的時候一定要注重過程和方法,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才可以一輩子享用不盡。

總之,我們也要防止過程的泛化:導致過程、方法目標,出現了“游離”現象,由于“過程、方法”這一維度的目標,是以前課堂教學所忽略的新要求,因而一般教師設計這類目標的意識不強,有些教師是有明確的意識,卻在設計和操作中明顯地出現了“游離”現象:游離于知識、技能目標之外,游離于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之外,游離于學生發展之外,從而使過程、方法的價值喪失殆盡。

四、教學中要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

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教學中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以人為本思想在教學中的體現,關注他們在學會、會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樂學。

教育的過程包括教書與育人,教知識與教做人兩者并重,不能輕視那一頭,也不能偏重那一頭。從教學的角度來說,它表現為認識與情感的關系。

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他們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他們會有自己的觀點、意見、建議、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要求我們教師必須用“心”施教,一定要有愛心,有同情心,有責任感,并且關心、尊重學生。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其樂融融的,這樣學生學習的信心才會越來越強,學科知識應該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篇2

【關鍵詞】微課 設計 制作 文獻述評

一、引言

隨著可汗學院、翻轉課堂、慕課等新型教學模式的出現,“微課”應運而生,其碎片化、網絡化的特點,有助于個性化學習、移動學習和教育資源共享,逐漸成為教育技術領域和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微課的概念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1]。國內微課的概念最早于2010年,由廣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提出。檢索文獻可知,國內的微課研究從2011年起步,2013年開始有明顯增加。進入2014、2015年,呈井噴式增長,2016年至今延續這一勢頭,可見其研究之熱。研究內容則從最初的內涵、特點、基本理論,轉向微課的開發、設計、建設與應用。而微課的主體內容是微視頻,以及利用微視頻進行網絡學習的交互活動[2]。微視頻的設計與制作是微課開發、設計和應用過程的核心環節,關系到微課的質量。全國首屆中小學微課大賽教師問卷調查顯示,34%的教師表示因沒有掌握微課的設計方法,在制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說明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技術對部分教師來說仍是一個門檻。本文從微課的設計與制作角度入手,梳理其研究發展歷程、研究內容、發現存在局限、提出解決策略,以期為該方向研究有所貢獻,使微課制作者有所借鑒和啟發。

二、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筆者從中國知網搜索名為“微課”,且包含“設計”或“制作”的期刊,共668篇:2013年10篇,2014年116篇,2015年355篇,2016年186篇。由此可見,微課制作的文獻研究始于2013年,2014、2015年研究成果激增,與微課研究在中國的發展進程同步。對文獻整理分析后發現,該方向研究的文獻主要分為四類:1.與某領域或學科結合的微課設計與制作研究;2.淺談與初探微課的設計與制作;3.以某知識點或某課為例的微課設計與制作;4.基于某硬件或軟件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探究。

2013年,研究聚焦國外可汗學院和TEDEd,全國首屆高校微課程比賽,探究其作為新興教學形式的教學應用價值,設計制作方法和模式(梁樂明;劉名卓,2013)。結合各領域如醫學,或高職高校教育(楊明,2014),或某學科較多為英語(冒曉飛,2015)的微課設計制作研究在每年研究中均占重要比重。此類文獻的特點是:結合學科特點探討微課意義;關注設計和制作的環節與細節(尋尚同;吳鐵飛,2013);但部分文獻實際闡述時會脫離學科特點。淺談微課設計制作的研究在2014年成果較多,闡述角度更宏觀,但難免籠統。此類研究中有的研究具完整性和系統性(孟祥增,2014),有的則缺乏條理和整體性,還有的是從設計和制作兩方面列舉注意要點(相方莉,2014;嚴慧深,2015)。以某知識點或教學課為例的文獻(屠艷,2014;陸光明,2015),在2015年學科結合研究一并成為研究熱點,真正從選題,分析設計,制作,后期編輯各環節展現了微課的制作過程。知識點的深度剖析,詳細的教學目標、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環節和課件腳本設計,精細的錄制編排,使這類文獻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而且更多學者(熊旺平;楊輝,2015)嘗試以系統課程為對象的微課模式研究。除此之外,少數文獻從制作技術角度出發,如張坤列舉了三種微課的制作方法:幻燈片講解法、屏幕錄制法、設備攝像法,仔細分析了三種方法的優缺點,詳細介紹了每種方法的操作步驟和所需使用的軟件[3]。完善的流程和詳盡易懂的操作說明,對微課制作者來說更為實用。常用的屏幕錄制法中,Camtasia Studio因其強大的錄屏和視頻編輯功能,降低了技術要求和對設備的要求,成為微課制作的首選工具。研究者如王大慧(2014),郭永剛(2015),顧笑(2016)等都對其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和操作方法,做了專業而詳盡的介紹。

2016年以來四類研究的比重有所減少,研究內容更多元化,關注微課設計的理念,原則與策略(林雯;陳彩霞;李巍),應用(楊曉燕;周山),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毛燁;蘆天華);或分析針對具體環節設計和制作的技巧(吳勛;王聰慧;馮笑炎);或反思當下微課設計和制作在認識和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鄭小軍;馮冰清;奕麗梅),研究總體呈現出微觀傾向和開發應用聚焦的趨勢。

三、研究內容

筆者詳閱40余篇文獻后,發現微課設計與制作文獻的研究內容主要包含微課的分類,微課的設計與制作。鑒于研究者們視角的多樣性,筆者通過分析、判斷、總結,對其做了重新整合。

(一)分類

多數研究者如孟祥增、林雪濤、沈莉等,從制作方式角度劃分微課。而范福生、陳展虹、張建民等研究者,x擇了教學方式的角度。綜合可將微課分為兩類:第一,按制作方式劃分,分為教學錄像類、錄屏類、幻燈片類、多媒體類和視頻剪輯類;第二,按教學方式分為講授類、討論類、啟發類、問答類、演示類、實驗類、表演類、練習類、探究學習類、合作學習類和自主學習類。

(二)設計與制作流程

參考經典的課程開發ADDIE模式,即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評價模式,筆者將重構后的微課設計與制作系統流程擬為以下五步。

1.選題

選題主要選取課程知識體系中的核心概念、重難點、某教學環節等。教師在教學觀察中發現的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是重要選題。選題首要考察和分析授課對象的基本情況,以學生為本。其次,確保內容主題突出,指向明確,有吸引力。最后,考慮選題是否適用微課,能否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2.設計

微課設計是微課制作最重要的前提,要重視微課的教學設計,即選題、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4]。設計的原則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教學目標為重心,讓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運用最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講清講透某個知識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按自己的學習完全掌握和理解一個有價值的知識點[5]。

梁樂明在對國內外36門微課進行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微課的設計模式[6]。在該模式中,首先做前端分析,分析學習者特征、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再依據布盧姆學習目標分類理論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選擇教學策略,以此確定適當的微課類型。設計微課視頻的案例、情景、教學過程。最后,收集網絡教學支持材料,制定評價與反饋機制。教學設計的同時,還有腳本設計。腳本像電影的劇本,包含片頭、引入課題、主要過程、總結梳理、片尾等五大部分。分鏡頭腳本對應具體的教學內容,課件內容,解說詞,互動環節等,時間精確劃分。根據腳本搜集素材,編輯和制作課件時,注意設置問題情境,增添趣味多樣的呈現形式,發揮啟發性和直觀性優勢。如果是參賽微課,設計則須以具體參賽要求和評價標準為依據。

3.制作

(1)前期準備

安裝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白板工具SmoothDraw、幾何畫板等軟件。根據不同制作方式選擇錄制場地,調整燈光與攝像機位置,調試手寫板,麥克風,移動光標。PowerPoint課件與分鏡頭腳本備用。

(2)中期錄制

教學錄像時,授課人要注意講課節奏,音和儀態。錄像者得把握每個鏡頭,緊跟授課的進展和表現形式切換鏡頭,運用畫面的變換增加吸引力,及時捕捉精彩的師生互動。錄屏或使用幻燈片時,按腳本設計授課,保證課件演示和講解同步進行,語言簡潔流暢,情緒富有感染力。

使用Camtasia Studio、Adobe Premiere、EDIUS和Windows Movie Maker等軟件剪輯,為其增添制作者信息、標題、片頭、字幕、標注、背景、動畫特效、互動插件和片尾。除只可播放的單播式,交互式微課能使學習者在學習中及時反饋。在Camtasia Studio通過More-Quzzing插入測試題,以MP4-Flash/HTMLS Player格式生成,選擇用SCORM或E-mail接收檢測結果,教師就能在學習者填寫測試后收到檢測結果的郵件[7]。剪輯美化后按要求格式導出文件,有MP4,WMV,AVI等,MP4和FLV格式多適用于移動設備,便于移動學習。

4.評價優化

應用前,通過教師互評和學生試用的方式,初調微視頻。微課評價可從教育性、技術性和應用效果三方面考慮[8]。針對修改部分,重新錄制,再用Camtasia Studio的分割和置換功能,將該部分視頻與原始視頻的對應部分置換即可。待微課上傳,應用課堂,及時關注學生的使用評價和學習反饋,對改進和優化微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5.整理反思

整理微課的教學設計教案,腳本設計,課件和多媒體輔助素材,學生測試和反饋,教師反思的材料等。在微課的設計、制作、應用過程中反思,增進認識和理解,積累經驗,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和實踐,提高微課設計和制作水平。

四、研究局限與發展策略

(一)局限

針對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研究,在理論研究方面和系統可操作性微課課例研究方面比較缺乏。微教案“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習慣設計課堂教學的教師對微教案設計認識不足。目前的課例研究提供了詳細的腳本設計,但構成不完整,參考和應用價值不高,脫離學科和課例的微課探究結論大同小異。現階段以參賽為主的微課制作,由于各類微課大賽評價機制的導向作用等原因,教師在選擇內容時知識點偏向零散化的特征較明顯[9]。以零散化知識點為內容制作的微課,作為教學資源無法整合,利用率低。另外,部分授課者常忽視自身學科的特點,盲目采用微課,既耗費了時間精力,又沒能使微課發揮應有的作用。

再觀現有的微課作品,其制作技術水平和質量參差不齊。未熟練掌握制作技術的制作者,其作品會存在畫質、音頻等技術方面的缺陷。相反,有些制作者在編輯美化方面精心雕琢,丟棄了微課教案,腳本設計的核心環節,學習者享受了賞心悅目的微課,卻沒能掌握傳達的知識。

(二)發展策略

加強理論研究,從理論角度為微課設計與制作的原理原則提供依據,并指導設計制作的實踐。探索針對不同類型微課的設計,制作與應用模式。讓微課走出競賽,走進校園,走入各行各業。學校教師組建微課開發團隊,開展主題研討,成立設計團隊與制作團隊并分工協作,實現微課開發的系列化、專題化、課程化,打造一批精品微課,以便師生使用。觀摩已開發的系列精品微課,多方考察選題,加深教師對微課設計理論,理念的理解,加強微課設計策略、方法和模式的訓練。將微課定位于一種“學習型資源”,通過問題導向、活動設計、互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其思維。微課雖然主要使用微視頻,教師仍可以根據不同學科和教學情境,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頻(錄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體,不一定局限于視頻[10]。

提高微課的制作質量,決定了微課的生命力。為解決制作的難題,建議組建技術支持團隊,開展技術培訓,使教師更好地掌握微課制作的技術與方法,并提供日常的技術咨詢。尤其重視微課制作的后期編輯,從學生角度出發,清晰地突出重點,同時提高觀賞性。鼓勵教師制作微課,實踐之初或許困難重重,反復探索嘗試,必有提高與收獲。

五、結語

微課,作為教育信息化新的教學資源形式,既是正式學習的輔助教學資源,又是非正式學習的自主學習資源,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隨著國內外對微課研究與應用的持續關注與探索,會產生越來越多優質的微課作品,功能更強大且操作更簡便的輔助工具和軟件,日漸完善的網絡微課資源共享平臺,使微課廣泛應用于教學和各領域。而優質微課的產生,離不開精準的選題,精心的設計,精益求精的制作,評價優化與整理反思。對于開發潛力如此之大的微課,究竟該如何設計制作出更多優質微課,開發微課資源還需要相關研究人員、技術人員、教師、網絡教育愛好者的共同努力探究。

【參考文獻】

[1]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2]王覓,賀斌,祝智庭.微視頻課程:演變、定位與應用領域[J].中國電化教育,2013(4):88-94.

[3]張坤.淺議微課制作步驟與方法[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2):207-209.

[4]韓瑜.淺談“微課”極其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企業教育,2014(3):444-445.

[5]胡鐵生.微課的內涵理解與教學設計方法[J].廣東教育,2014(4):32-35.

[6]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7]瞿芳,武永平.基于Camtasia Studio的英語寫作面批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2):74-80.

[8]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遠程教育雜志,2014(6):24-32.

篇3

一、提高了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微課的教學時間很短,1~20分鐘不等,以5~10分鐘為最佳,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均可使用,同樣的微課資源也可以重復使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微課需要突出一個主題,重精不重多,一個微課可以講解一個知識點、一個題型,也可以列舉一個案例,甚至可以講解一個概念.微課的制作者,不僅限于教師,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制作成微課,放在公共資源區,供同學學習或評析.在微課資源中,關于化學的知識點,不僅能使學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微課中多彩的畫片、生動的動畫等,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由于微課的時間短,因此更適用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可以作為學生預習,也可以作為課堂導入,還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后練習,提高了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化學能與熱能”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社會生活與生產中運用的化學與能源的微課,引出本節課的主題,讓學生對化學能與熱能產生好奇.在課中,讓學生實驗和討論后,使用微課向學生播放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的反應前后能量的變化,并隨時用微課的形式總結課堂重點、難點,把微課資源巧妙融合于教學過程中.在新授課結束后,以微課的形式列舉一些典型習題,練習內容有基礎、有拓展,強化學生的知識理解,及時對錯誤的認識進行調整和修訂.雖然在課堂中多次使用微課,但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教學內容,豐富了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活動,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把這些知識同化為自身的技能,提高了本節課的教學效率.

二、保證了高中化學教學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個教師奮斗的目標.為探索課堂的高效性,教師要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學習各種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能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由于微課短小的特點,要想在每一個微課中都能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就需要教師提煉微課內容,精準把握知識內容,精心遴選教學素材,巧妙運用微課資源,以開闊的知識、精準的取舍,把每一個微課資源都設計成教學精華.例如,在講“元素周期律”時,初中階段學生已接觸過部分元素周期表中的規律,如核外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等,我便直接在微課中展示出來,然后和學生討論由這些規律是否能推出原子半徑規律,再由原子半徑規律推出離子半徑規律,把這些規律具體運用在周期表中的元素,把比較結果以微課形式給出,最后對這一規律進行拓展,簡要介紹這一規律在專業研究領域中的應用.由于學生親自參與了規律的推導過程,即使學生對有些規律出現記憶混亂,還可以通過自己的推導得出正確的結果,并了解在課本上學到的每一個化學知識都有其實用性,從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增強了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

篇4

【關鍵詞】中職英語 語法教學 微課 效益

近年來,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交際語言教學成為第一選擇,而對于語法教學則是淡化處理,甚至邊緣化。不少學生雖然詞匯量豐富,但因為不能正確理解語言交際中所包含的語法知識,在口語交際中,常常會出現時態混淆、句子結構混亂等問題。而今,在中等職業學校“學測”推行的大環境下,中職英語語法教學悄然回歸,那么如何優化枯燥的語法教學,理順語法教學與語言能力的關系,是值得我們共同思考的問題。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微課”正成為教育界的熱詞。“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簡稱為“微課”,顧名思義,是圍繞某個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等)或教學環節,容量少、時間短的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這是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及信息處理技術高速發展的一種全新的教學和學習資源,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中職英語語法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掀起了一場“微”熱潮,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淺談微課給中職英語語法教學帶來的高效益。

一、搭建框架

語法是語言結構的規律。曾有人說過,“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不是語法該不該教的問題,而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這就明確告訴我們英語語法是語言習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如何進行有效的中職英語語法學習呢?教師可利用微課平臺,按照英語語法體系,化整為零,再將一個個語法點串聯起來,循序漸進,形成系列資源包,能有效的促進學生英語語法知識結構框架的搭建。學生通過微課平臺的系統學習,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重新認識編碼新信息,并建構屬于自己的英語語法的圖式,有利于知識點的匯集和記憶。

二、激發興趣

語法學習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大多數學生的印象中,英語的語法課常常被貼上了枯燥無趣的標簽,尤其對于部分中職的學生而言,甚至望而生畏。微課卻很好的改變了這一切。根據學生視覺駐留時間范疇,微課一般將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能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微課教學的高效益。電腦或手機終端的自主學習模式也營造了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而且微課可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借助于現代視聽技術,以情境為依托,設置懸念,加入豐富的圖片和炫彩的動畫視頻等鮮活的呈現方式,增強趣味性,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和主動性,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點突破

微課的關鍵字是“微”,具體體現在時間短,內容精,往往是圍繞一個知識點或一個教學環節,主題突出,指向明確。以往的中職英語語法教學往往要照顧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層次,而微課半結構化的框架能適應各層次學生進行不同梯度的學習需求。作為認知過程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個性化的實際需要,量體裁衣,進行選擇性學習,查漏補缺,聚焦問題,精準發力。微課重視方法的傳授,小而精,小而實,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這些知識切片,各個擊破,鞏固知識,加深記憶。這種不斷重復、循環的語言知識輸入對學習者成功習得語言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小步子,多積累,聚沙成塔,學生的英語語法也能從量變走向質變。

四、互動反饋

微課除了知識講授、方法傳授之外,還具有互動交流、即時反饋的功能。通過即時練習、即時反饋,學生能根據結果找出不足,回看知識點再進行針對性強化練習,或者和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進一步優化知識結構,夯實薄弱環節,提升對語言的認識。微課的交流反饋也表現在學生對于微課資源包各個知識點的點擊率,能直觀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內在潛力,讓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對重難點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以微課為平臺,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答疑交流、互動反饋能激發一系列的深度反思和探索,激蕩出智慧的火花,促進教學相長。

微課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資源拓展,豐富了教育教學的形式,打破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桎梏,適應和滿足了學生個性化、深度化自主學習的需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同時微課對于中職英語課堂的沖擊,也對教師提出了提升自身業務素養和信息化能力的要求,激發教師對于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思考,在實踐層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全面提升質量效益。

參考文獻:

[1]Brunsell,Eric,Horejsi,Martin.A Flipped Classroom in Action.The Science Teacher.2013(2).

[2]劉梅.淺談“微課”及其在高職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4).

篇5

一、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基于網絡和多媒體終端設備,制作人員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或者某一知識點制作成簡短視頻,采用直觀、生動、簡潔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這種新型教學資源有效彌補了傳統課堂單板、無趣的缺點,學生可以選擇性地自主學習某一知識點,能夠更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微課也可以極大地豐富課堂內容,拓寬學生眼界。因此,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積極推廣微課的使用勢在必行。

二、微課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積極作用

1.微課能夠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音樂課堂往往以教師講解和示范為主,內容較為抽象、枯燥、干癟。然而,利用微課教學,教師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導入、展示重難點、拓展音樂技巧;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根據自身需要搜索和學習相關知識,有助于拓寬學生視野,豐富教學內容。

2.微課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基于網絡和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學生可以利用微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進行學習,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視頻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和評價。在音樂課堂中,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3.微課能夠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微課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弊端的束縛,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設備學習知識;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技巧的欲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展示豐富的教學素材和資料,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重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升課堂效果與質量。

三、微課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微預習,助力課堂教學

課前預習是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途徑。結合音樂學科的特點,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微課,做好課前鋪墊工作。例如,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學習少數民族歌曲時,教師可利用微課展示該民族社會風貌、民族風俗等,讓學生對該民族音樂有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種微課預習形式,既可以把民俗融入學習中,又可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力。

2.微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恰當、新穎的導入,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七年級音樂人教版上冊《牧歌》是一首優美抒情的蒙古歌曲,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展示內蒙古草原景色,藍藍的天空,潔白的羊群,一望無際的草地來展示本課的作曲背景,既能夠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又能體驗到歌曲創作的情景。

3.微教學,解決教學重難點

篇6

關鍵詞:微課制作;實踐;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366-01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微”時代對人們的生活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充滿著有關微小說、微電影等以“微”為特征的載體傳播工具。在教學領域,以微視頻為核心的教學變革正在迅猛發展,不少專家學者也嘗試以數字故事的方式制作自己的微視頻課程,為學習者無處不在的學習提供便利,作為信息技術老師,我們更應走在前列,將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引入到教學實踐中來,切實提高相關學科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微課的概念內涵

究竟什么是微課?對此,教育界還沒有給出統一的定義,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看,觀點也不盡相同,未能形成統一。盡管大家對微課的認識在定義的表述上有所差異,但卻有共同的內涵特點:短小精悍、目標單一、結構良好,并以微視頻作為載體,其最顯著的特征體現在“微”字上,即內容精煉,時間短小。一般來說,微課以知識點為單位來組織有關教學素材,目標明確,內容短小精悍。微課的最本質特征是“課”,是以微視頻為載體來呈現教學內容和組織教學活動的,在課程教學安排上應包括導入、新授、鞏固和小結等環節。此外,微課并不是獨立存在的,還需要信息化的支撐,應為學生構建更為開放的資源共享和互動交流平臺。盡管來說,微課在教學領域非常火,但由于起步晚,發展時間短等原因,在設計和制作等環節還存在諸多問題,如選題不恰當、技術不規范、時間過長以及教學環節不完整等,也需在具體實踐環節中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二、微課制作的實踐探索DD以川教版初中信息技術為例

1、微課的主題選擇

制作一堂微課非常簡單,但是要制作一堂出彩并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微課則非常不易,其中選擇非常關鍵,也是微課制作最關鍵的一環,好的選題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課雖然短小,但內容要求非常精準,并不是從原有的精品課程中截取一段就能稱之為微課,也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來制作微課。作為教師,在選題時也一定要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多進行考慮,踐行生本理念,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近年來獲獎的微課視頻資源看,優秀的作品一般都具有兩個特征,一是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二是能夠更好地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以川教版信息技術九年級《圖像的簡單處理》的教學為例,關于練習濾鏡的使用方法這部分內容就比較適合用來制作微課,結合制作水晶花的教學實例,其內容多且雜,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僅憑教師的一次講解,學生也難以掌握,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微課更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微課的教學設計

微課視頻的設計,目的就是讓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精煉的語言將一個知識點講透,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一個有價值的知識點。從這個角度看,微課設計的關鍵就在于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充分分析學習者和內容需求,選擇恰當的媒體呈現方式,以實現微課滿足學習者實用、易用和想用的功能需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微課視頻的使用價值。在教學活動中,從教師的角度看,需要充分思考如何對書本知識點進行梳理和重構,這樣既方便學生學習和歸納知識點,又能拓展思維,引領他們展開對書本知識的創新運用。以練習濾鏡的使用方法這部分內容為例,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九年級學生對相關軟件功能的掌握情況,結合教會學生掌握濾鏡如何使用這一教學目標,通過導入、濾鏡概念和種類的講解,對花瓣應用“玻璃”和“照亮邊緣”濾鏡來呈現晶體發光效果,鞏固新知識,小結和布置任務等來明確思路,進行腳本設計。

3、微課的拍攝制作

根據前期的分析、教學設計和腳本設計,開展微課視頻的拍攝和制作,在確定以ppt 錄制和錄屏的形式開展微課制作后,選擇開發工具,包括電腦、耳麥、photoshop軟件、ppt軟件以及“微講臺”這些微課制作軟件。雖然該制作軟件的編輯功能不如專業的視頻編輯軟件,但其也有自身的優勢,如操作簡單、容易上手,符合大多數人的操作習慣等等。在具體制作環節中,可以使用ppt工具將腳本設計中的“畫面”和“動畫說明”等呈現出來,輔以相關文字,完成對微課視頻的基本編輯。利用“微講臺”進行錄制ppt、錄制屏幕、插入習題和添加配音,在配音環節尤其要注意把握節奏,保持語音的清晰流暢和語速的恰當適宜。在完成視頻錄制以后,將相關內容插入“微講臺”中進行測試。對于濾鏡的操作實踐,還要教師進行實例演示,在正式前,提前給學生測試,圍繞反饋結果和建議進一步完善微課制作。

面對微課熱潮,我們既要客觀冷靜的去看待,也要以積極科學的態度去探索,更好應對“微時代”對教育領域的變革和沖擊,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 胡杰輝.淺談微課制作的探索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4(11):57-61

篇7

關鍵詞:微課;產婆術;高中生物

目前,都市的快節奏和科技尤其是移動網絡和WIFI的迅速升溫,使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環境和方式發生改變。微課適應時代而出現。微課,“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的定義最早是由美國圣胡安學院的DavidPenrose教授于2008年提出的:“產婆術”是由古希臘蘇格拉底提出的。現在我們對其進行再認識,對其思想賦予現代意義,我們把現在的現代意義的“產婆術”認識簡稱為“新產婆術”。

一、微課

1.微課的內容短小精悍。在內容選擇上,要做到少而精。學生在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由于高中生物知識紛雜過于集中,學生注意力難于集中持久,所以微課學習要將紛雜知識點盡量單元化。把課程分割成既不受外界影響,又能適合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的知識單元。在設計上,要畫面精選、過程精彩、講解流暢得體。這樣在微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完成學習知識內容就不需要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了。微課的內容短小精悍,能夠在碎片化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注意力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課堂的45分鐘的利用效率。2.微課目標明確,主題鮮明。微課是為了解決一個知識點而設置,這對于傳統課堂教學中冗長而復雜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來說,微課程只集中于一個考點重點、疑點、難點等有學習意義的地方。這種知識點的微課學習適應了當前的非連續的學習狀態。微課中的知識單元微課的內容雖然短小精悍便于碎片化學習,但也要使知識單元的內容相對獨立、完整。這對教師的授課過程來說,授課更加容易,把控課堂更方便。在學生的碎片化學習中,學生更能激起學習動機,從而合理地安排時間、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去完成學習任務。3.微課應用范圍廣。微課一般能在大多數播放系統中使用。微課容量不太大,一般有幾十兆,這樣方便教師用QQ等平臺網絡。學生可以在線或下載觀看微實驗、微課視頻學習,也可以通過WIFI網絡或移動網絡與同學進行交流、做作業等,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指出同學間交流、做作業時遇到的問題。在高中王力艷(河北省遷安市第三中學064400)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對聽說讀寫具有生物教學的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中,微課能夠在預習知識單元、學習知識單元、復習鞏固知識單元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微課應用范圍廣,萬能的微課播放格式使得微課學習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空間、任意的設備上進行,完全適應目前快節奏的學習。

二、“新產婆術”

“產婆術”一般為包含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四個步驟。“新產婆術”改變了其中的一些環節、一些方法讓其符合現代教育思潮,改譏諷為提問。提問:是就教師設置一個問題串并進行不間斷的提問,使學生獨立思考;助產術:教師講解知識幫助學生自己得出答案,就像接生婆那樣幫助婦女生產,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歸納:從上一個環節得出具體答案推廣到本質、共性、一般的答案;下定義:把個別歸入一般概念,得出普遍認識概念。三、微課和“新產婆術”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實例高中生物課本上的“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一節內容包括:激素調節與行為;神經調節與行為。我在某班講這些內容時,當講到公雞的實驗時,許多男學生笑了起來還有學生喊:“欲練神功,必先自宮”“東方不敗”。(當時央視正在播放“笑傲江湖”。)我說:“自宮是,在醫學上叫做切除術。的作用是產生雄性激素。雄性激素的作用是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生成,激發和維持雄性的第二性癥。公雞的被后,公雞的第二性癥消失了,那么在‘笑傲江湖’中人類被(自宮)后,對他的行為會產生影響嗎?”1.第一次提問。教師問:笑傲江湖中有(自宮)人嗎?請同學找出來并描述他的行為。教師用微課展示岳不群。學生開始紛紛議論尋找。以下是學生的發言內容:“岳不群每天都會落下許多胡須……”教師追問促使學生思考得出結論:雄性激素影響人的形態。2.第二次提問。教師又追問:笑傲江湖中還有其他的類似情況嗎?教師用微課展示林平之后,請學生找出來并描述他的行為。學生開始紛紛議論尋找。教師引導幫助學生思考得出結論:雄性激素影響人的喜好。3.第三次提問。教師再追問:笑傲江湖中還有其他類似情況嗎?教師用微課展示東方不敗后,請學生找出來并描述他的行為。學生開始紛紛議論。教師引導幫助學生思考得出結論:雄性激素影響人心理。本節課用了3次追問作為主線,利用微課和“新產婆術”使用于高中生物教學。

本節課節奏緊湊,學生注意力集中,不易走神。通過這次教學,為學生今后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培養了學生在理解、思維、思考方面的能力。在教學中,微課和“新產婆術”教學方法,創造了良好的教學與學習環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無限想象力,活躍課堂氣氛,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李偉平 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八中學

參考文獻:

篇8

微課程(Mico―lecture)的雛形最早見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課程以及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提出的一分鐘演講.而現今熱議的微課程的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課將提供一個知識挖掘的平臺,并告訴學生如何根據學習所需搜索相應的資源,允許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更多的主動權,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并且這種主題集中的微課程學習能夠有效地節約學習時間.

二、什么是微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已逐漸成為教育技術領域探討的焦點.在國外,基于微課的“顛倒課堂”、“電子書包”、“混合學習”等教育改革項目已取得顯著成效.在我國,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基于教育信息資源利用率低下的現狀,率先提出了以微視頻為中心的新型教育資源――“微課”.“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微課”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結構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環境”.目前,國內對“微課”概念的界定還未達成共識.但從字面來看,微課由“微”與“課”構成.“微”有“細小、輕微”的意思.“課”是指“有計劃的分段教學”或“教學的時間單位”.由此看出,“微課”應該是有時間限制的教學活動全過程.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指出,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課程”是指:“學校教學的科目和進程”.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認為微課是指時間在10 分鐘以內,有明確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綜上可知,從狹義上理解,微課是教師在課堂上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視頻記錄,但是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學習規律,容易造成教與學脫節.從廣義上來說,微課應該是包括微視頻、學習單與學生學習活動流程的微課程.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應運而生,其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以新穎活潑的形式吸引學習者的眼球,讓學習者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思考.因此,對微課程進行現狀分析并對其未來發展趨勢做出展望,將對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變革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三、微課發展的原因

現行的教育資源無論在數量、類型、還是內容、質量上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學校、甚至是教師個人為這些資源花費了巨大的財力和時間建成的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教學資源(庫)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卻不容樂觀,一線教師普遍感到真正適用、實用、好用的優質教學資源依然匱乏,以至于發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卻無時無刻不在忍受著知識缺乏的饑渴”的感嘆.而學生更是基于資源的自主協作探究性學習方式還未普遍形成,甚至相當多的學生都不知道、也沒有時間、更不愿意使用教育信息資源(庫).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何在?(一)教學資源設計和應用相脫離.許多的教學資源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制作和使用的,脫離這個環境,其應用的價值大打折扣.(二)傳統的教學資源多以課時或章節為單位進行制作的,容量過大,針對性和主題不夠突出,使用不夠方便,加上教學資源做好后,沒有相應對其進行更新和優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資源已不符合教學實際的需求.(三)雖然我們看上去有許多的教學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卻不能整合、重組,這種情況既不利于師生使用,也難以產生資源聚集的規模化效益,說明我們缺少一個大的公共平臺和后臺技術服務團隊就現有的資源進行重組和整合.面對以上的現狀,如何讓這些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發揮最大能效,同時又能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在眾多資源形式中,微課以其“短、小、精、趣”的特點,迎合了時展的要求和大眾心理.而根據心理學、傳播學等研究表明:“10分鐘左右的時長符合當今網絡時代信息碎片化的閱讀方式.”當今學生已是網絡普及的弄潮兒,因此我們的教育教學形式需要適應數字一代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微課被作為一種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手段迅速在國內的基礎教育領域中升溫并廣泛推廣.

四、微課教學的優勢

新型的微課教學與現行的傳統教學相比較,微課教學更具有以下幾點優勢.

(一)時間和空間的廣闊性.微課一般只展示一個知識點,將重點、難點理解透徹,排除不相關信息的干擾.因而一節微課視頻資源的容量都比較小,一般格式為flv、wmv、rm等,教師和學生能很容易在線學習和欣賞.也可方便地下載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iPad、手機、MP4等),這樣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將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僅使學生的學習地點和方式豐富多彩,而且教師的制作方式、地點時間也顯得多樣化.教師可以使用手機、數碼相機、DV等攝像設備在教室、辦公室、家里甚至是在野外都可以制作.這種更加能釋放教師教學方式的自由度,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更能提升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二)內容的多樣性和精確性.在不超過10分鐘左右的微課資源中,教師既可以通過最普遍的講解,也可以借助實物、圖片或使用PPT、電影視頻等,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知識,使學生在已有理性認識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而相比較與傳統教學的教學設計,微課的教學設計突出于對重點、難點的突破,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要完整、清晰地闡述和講解完一個重點或難點.這就要求教師對微課的教學內容理解得更透徹和精準,對教學主題更加清晰,對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在有限的時間內采用最合適的方法、最合適的媒體、最合適的策略,把知識傳授給學生.

(三)評價和反饋的全面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別人不同的評價能對自己有著莫大的啟迪.首先在微課程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地獲取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相比較于傳統教學評價,微課在制作過程中能夠邊使用邊修改,及時修改掉不合適的部分.其次通過微課的分享和使用,教師可以獲得更多的從教者的點評和實時交流,從中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同時教師還可以隨時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第一手的資料,從而來提高或改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式.

五、微課教學的效應

任何教學模式都必須弄清楚教學對象是誰,我們是在為誰服務,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的.微課的受眾不僅僅是教師同行,微課的教學對象應該是廣義的學生,也就是一切愛好學習、渴望自主學習的學習者.遼寧師范大學的孫麗梅老師在借鑒國內外微課堂成功的教學經驗,及對微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教學流程圖(略).

而國內微課教學發起人胡鐵生老師認為在微課教學中還應包含微反饋(學習反饋)、微點評(用戶點評)、微反思(教學反思).另外浙江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徐穎麗老師提出的微課引入課堂教學模式,縱觀以上三位老師的觀點,在整個微課教學過程中,可分為課前自主預習、課中深入學習、課后拓展復習.

六、微課引入課堂教學模式

1.課前自主預習

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教師事先根據教學目標收集或創建相關微資源并把資源放到共享平臺,讓學生預先通過觀看微資源等一系列自主學習活動了解知識內容,以及本節內容的重點、難點,預先理解部分知識,讓學習更有針對性,有效提高聽課質量,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果.由于學生學習地點在課堂以外,容易使學生處在身心愉悅的狀態,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課中深入學習

運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模擬實物場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激發學習興趣.以本人所教的數學學科為例,在講解三角函數的正弦函數時,利用幾何畫板軟件制作出圖像(如圖1)結合PPT將學習內容做成課件展示給學生,動態實現三角函數圖像的參數變化引起的圖像變化,

再比如在講解圓錐曲線章節中雙曲線的定義時,本人利用拉鏈這個簡單工具,把它固定在木板上,根據雙曲線定義“在平面內,到兩定點距離差的絕對值為常數的點的軌跡”,通過DV拍攝出雙曲線形成的過程.在課堂上學生一看到這個視頻,就完全調動了課堂氣氛,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通過利用微資源進行教學使得授課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化枯燥為生動,進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和構建.

3.課后拓展復習

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可以在課外借助微課平臺上的教學資源鞏固拓展,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進一步提升能力.在練習過程中遇到難點或疑惑可參考教學課件、案例和教學視頻或通過師生互動平臺獲取解答并提交作業或作品.在學習結束后,通過學習評價系統獲得本次課程的學習評價.而此時教師通過教學平臺批改學生的作業或作品,通過作業或作品,可以看到和發現學生的思想和思維,并且這些學生的所思所想,貼近學習者認識的最近發展區.通過實際教學后學生反映說:“看這些微課真的很過癮,特別是聽到同學們的回答,看到同學們的作品,感覺真的像在上課一樣,激發自己不斷思考,希望提出不一樣的問題.”當然教學中的反饋不僅是學生回答,還有課堂練習等,學生們都可參與,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學習效果就會不錯的.在平臺上教師還可將具有探索性的數學知識以微課的形式使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如在推導球體積公式時,教材中只敘述了原理的內容,沒有提及原理形成過程,如果教師將其以微課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不僅能夠改善數學教學,還能對啟迪學生的類比、轉化及極限的思想都很有幫助.

目前,“微課”在教育領域嶄露頭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模式,還不成熟與完善.對于“微課”的研究多數也是基于理論上的,還需要在實踐中對“微課”進行深入地研究和總結.當然,隨著“微課”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微課”將系統化,規范化,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并廣泛運用.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研究,2011(10):61-65.

[2]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2):65-72.

[3]孫麗梅.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數學微課教學[J].科教導刊,2013(12):65-66.

篇9

一、微課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價值體現

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復雜且實用的學科,由于其有一定的知識難度,使得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表現極具差異性,而微課的提出,使得教學可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針對不同計算機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得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知識內容,達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要求和目標。

信息技術是需要學生手腦協同發展的學科,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學生對于動手操作能力存在一些問題,對于信息技術的理解水平也存在一些偏差。有的學生在聽課時可以理解信息技術的內容,但是涉及到親身動手操作就出現了問題,很多操作規程都無法實施,困難越積越多,這對學生的學習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而微課的應用可以解決學生能聽懂卻不能做到的問題,教師利用微課把信息技術知識進行分段講解,制作成視頻,讓一些帶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觀看,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率;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由于知識內容比較單一和枯燥,很容易造成學生對知識的遺忘,而高中緊張的學習環境,導致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科上的時間比較少,從而造成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很容易在課下就被遺忘。而微課就恰好可以補救這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對微課內容有選擇性的觀看,克服難點,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微課對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價值體現非常卓越,其優勢也很明顯。首先,微課的時長一般在5分鐘左右,這就規定了微課的教學內容都是重點知識,是經過教師深思熟慮和精簡提煉出的知識精華,因此而決定了微課的針對性價值;其次,鑒于微課的時長受限制,這也規定了微課的核心內容比較單一,通常都是一個知識點,圍繞這個知識點進行擴展,提煉出難點和疑點,而這就彌補了學生學習的不足,這也是微課的教學效果價值;最后,微課的文件通常比較小,每一節微課的知識點都非常明確,方便學生很好地選擇所需要的課程內容,便于學生在微課較短的時間內充分地集中注意力,這也是微課帶給學生的便捷學習價值。

二、微課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產生的教學變化

1.微課可以改變教學形式

過去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形式都過于單一和傳統,使得學生經常要面對一些枯燥的書本知識內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打擊,學習效果也得不到有效提升。而教師將微課引入課堂中,就可改變教學形式。例如:教師在講解Word修飾文章的知識時,可以運用微課視頻教學的方式進行,先把Word基本知識內容做成簡易明了的結構圖,在視頻中清晰地展現給學生,從而在學生腦海中形成Word基本結構印象,這有助于學生在日后觀看時更加有目的性;之后,教師再圍繞“運用Word修飾文章”的核心內容進行講解,使得教學目的更加明確,教學的結構更加緊湊,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微課視頻的教學方法,可以全面地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水平。

2.微課可以拓寬教學層面

微課不僅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手段,還可以滿足學生更多的知識需求,微課可以提供較為全面且細致化的知識結構,有助于學生查缺補漏,實現選擇性學習,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尤其近些年,由于互聯網的普及,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所需要的微課視頻進行觀看,從而增強學生的信息知識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聲音的編輯與加工”知識點時,可保證微課教學主旨的契合,同時,通過講解聲音的編輯與加工,告知學生可以應用于其他的學科,也就是教會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方法,而非單純地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這樣的微課教學就可以全面地拓寬教學層面,也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自如地應用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增長自身的知識水平。

3.微課可以縮短學生之間差異

微課是對原有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和更新,而非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就意味著微課的作用更具有目的性。高中學生往往要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而對于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普遍偏低,使得學生之間的信息技術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微課可以把信息技術知識分解成不同的知識結構,每節微課都可以針對知識點進行授課,同時,也可以把微課視頻上傳到網絡,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既可以縮短教學時間,又可以讓全體學生都獲得全面的知識內容,自主選擇知識難點逐一突破,提高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水平,縮小學生之間的知識差距,從而使得學生獲得均衡全面的知識提高。

三、選擇微課促進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提升

微課的種類非常多,從不同的方向可以將微課分成不同的類別。從教學方法而言,微課分為問答類、討論類、實驗練習類等,這些微課適用于課堂講解與課后自主學習;從教學環節而言,微課可以分為復習類、知識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等,這些類別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有助于信息技術知識內容更好地被學生所接受和掌握。所以,選擇合適的微課類型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縱觀目前信息技術教學課堂,對于不同類型的知識內容要選擇不同的微課類型,滿足不同知識結構的需要。對于理論性知識類型、實踐性知識類型可以選擇合適的微課進行授課,如:EXCEL知識教學;而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剖析講解不宜采用微課的方式進行授課,如:信息基礎知識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才能切實地鞏固學生的基礎。如今的微課多數應用于實踐性知識類型,使得這些知識內容可以更好地被學生所掌握。

其一,新實踐性知識授課。新知識授課主要在于教師的引導性作用,盡可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此時,教師應注意微課與講授教學的運用程度,不能過于依賴微課教學,要讓 學生認識到教師講解的內容有時比微課講解的更為細致和具體,有利于學生深入地掌握知識內容,對于新的知識可以迅速地理解并運用,如:“圖形圖像的加工、For循環語句”等知識講解。而要想對新知識內容運用微課的模式進行授課,則需要先考慮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如果學生的水平普遍較高,基礎比較扎實,這時就可以運用微課進行講解;如果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薄弱,教師就不應該運用微課,而是要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保證學生的思維可以與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契合,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扎實,水平逐步提升。

其二,實踐性知識的復習授課。對于復習的知識內容,如:“Photoshop合成圖像”等知識教師可以多運用微課的模式。一方面,微課可以針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基礎積累,可以更好地取長補短,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另一方面,對于復習的知識內容,主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只是起著引導的作用,此時,利用微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查缺補漏,鞏固基礎知識,還能促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獲得提升。

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應注意的事項

1.微課制作需要注意的事項

微課是以視頻的模式進行操作,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要依賴于計算機,所以,微課制作時首先要保證環境安靜,使錄制的聲音清晰準確;同時,微課在錄制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內容主次分明,提前做好錄制流程演練;此外,由于信息技術一般涉及到表格或者圖表,所以,在制作過程中還要保證錄制的分辨率要高,以便于學生清晰地觀看,保證微課的教學效果;最后,微課由于時間比較短,教師錄制過程中,語速要保持正常,不可過快也不可過慢,教學操作要準確而平穩,對于細節操作要放慢動作,確保學生觀看時可以清晰直觀地了解信息技術知識的具體操作方法。

2.微課中字幕應注意的事項

微課中針對教師的具體操作要配備相關的字幕,便于學生更加清晰地注意到操作關鍵點,而這些文字說明也要有針對性,不能斷斷續續,時有時無,以保證字幕的連貫性,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掌握核心操作要點。

3.微課內容與時間需要注意的事項

微課一般在5分鐘左右,尤其課堂中的微課更不宜占用較長的時間,所以,對于微課時間的控制要精確,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地將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深入講解,保證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內容言簡意賅,精煉而精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而對于微課中的教學內容選擇也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一般都選取重點和難點的知識制作成微課,配以相關的圖文說明,使得微課的內容豐富而具體,學生觀看時對微課中的主旨可以很好地掌握和認知,進而讓微課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綜上所述,運用微課可以改善信息技術學科的枯燥氛圍,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采用微課教學模式,可以將最新的信息傳達給學生,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使得學生對于單個知識點可以有更為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深入地掌握信息技術的內容。微課的教學手段還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因此,微課是一門非常值得推廣且深入運用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 鄭良美.網絡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探索和應用[J].高中 生學習(師者),2014,(04):95-96.

[2] 王甲云.微課:讓學習變得簡單而有趣——淺談微課在高中信息 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13,(11):5.

[3] 王國輝.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中國教育技 術裝備,2013,(31):94-95.

篇10

關鍵詞:微課;物理教學;應用

傳統教學中的高中物理過于死板,僅一味地讓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強識、強記,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需要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微課”的應運而生,為高中物理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

一、微課的內涵所謂“微課”,即微型課程,最早出現于美國,其基本內涵

為建立在視頻等多媒體技術之上,將教師在課堂內外的教學過程進行記錄,然后再將其重點部分剪輯成片段,學生可以將其用于課堂探討之中,以便于對某個知識重點或難點采取針對性學習。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微課提供了較多的技術支持。相比傳統的教學來說,它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教師的教學方式,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加深自己對于高中物理的了解程度,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而且,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其他教師的教學方式對比,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從而優化教學過程。

二、高中物理教學采用微課的優勢

(一)將實驗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深層了解

高中物理課程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實驗。但是,由于現階段各個學習硬件設施的制約和課堂時間的限制,很多時候,物理實驗課程成為擺設,學生根本沒有親自見到實驗的過程,從而對物理知識的實用性產生質疑。微課的出現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可以充分利用實驗資源,將實驗的過程拍攝下來,然后利用網絡進行傳播,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現成的物理實驗,從而去感受物理的奇妙,同時,也能將對應的實驗結果和理論知識有效融合,提高學生對于深層知識的了解。

(二)存在多個教師的多種教學視頻,教學風格差異可以給學生帶來新鮮感

微課是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實現的,所以,其拍攝的內容并不是一個或者兩個教師所專屬。在教學活動中,經常會存在學生因為長期聽某一個教師的課出現學習疲勞的情況。而微課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這一窘境。網絡的連接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多種教學風格,從而賦予物理學習的新鮮感,以提高對高中物理的學習興趣。

三、高中物理教學采用微課的不足與解決對策

微課教學方式對于高中物理教學來說存在一定的優勢,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制約,微課教學在實踐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筆者通過對這些不足進行分析,提出了有效解決的對策。

(一)學生難以找到適合的學習資料

微課教學是通過多媒體技術與網絡的連接來實現的,在信息庫中,存在多種教學風格的教學視頻。但是,由于長期的傳統教學,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難以選中適合自己學習的教學視頻,從而導致學習進度停滯不前。學生對于自我學習的認識不清晰,會使學習缺少針對性。對此,微課教學可以加強信息分類,學生在資料搜索時,將會具有更強的目標性。或者可以利用答題的方式,設置一定的分析系統,來發現學生的不足,進行針對性教學。

(二)難以讓學生集中學習

對于高中生來說,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重,所以,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快的被他們所接受。但是,微課將時下最為流行的幾個元素都結合了起來,多媒體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這些技術的融合,能夠讓學生在微課教學時不僅使用其進行學習,還可以進行娛樂。這樣會導致學生注意力分散,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降低。一般來說,微課這種教學方式多是在課堂上使用,學校可以對網絡進行控制,以便學生學習。

(三)削弱了教師的責任心

隨著微課教學方式的出現與運用,許多教師會讓學生自主學習,從而來減少自己的教學任務。部分教師在潛意識里覺得,學生既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自我學習,那么課堂的教學環節就可以省略。然而,高中物理教學的基礎性較強,教師的引導對于學生學習來說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責任心的削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微課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在采用微課教學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仍舊沒有解決的難題進行講解,從而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四、結語高中物理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初級階段,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許多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只是依賴于課本和教師,缺乏動手、動腦能力。微課教學模式的出現,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現狀,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提高,也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發錫.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4(42):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