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西方教育差異范文
時間:2023-12-20 17:42: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淺談中西方教育差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 要: 本文通過對中西方傳統自然教育觀的比較,系統地論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探討了各自教育觀的影響問題,主要分析在當今教育全球化形勢下中西方自然教育觀對當今教育的啟示及可取之處,提出了當今應該堅持的教育觀。
一、序言
中西傳統文化對待自然的態度大相徑庭,中國人認為自然是萬物的本原,對自然保持著敬畏與呵護的態度;西方人則認為自然為上帝的造物,且從上帝處獲得了掌控自然、征服自然的權力。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深刻地影響了中西方人的思想觀念。因此,在看待問題、接受教育上會有不同的方式。
二、中西方自然教育觀概述與比較
中西方傳統與觀念的沖突,尤其是中西方哲學與自然科學所形成的不同背景,可以從中西方對人與自然的認識差異中找到合理的詮釋。
在中國,自然教育觀首先出現在以老莊為首的道家思想之中;在秦漢時期,黃老之學對自然教育觀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老子的自然教育觀的核心是“無為”。他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但老子的“無為”絕不是什么也不做,排除一切人為。
在西方,最早的自然教育思想發源于古希臘時期,形成于文藝復興時期,成熟于近代。例如: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應當效法自然的觀點。他進一步指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猶如一般的藝術,原來就在效法自然,并對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補綴而已。”[2]
中西方自然教育觀是在兩個不同的地域獨立發展的,但存在著差異。
中西方自然教育理論對于培養人才的理解是大相徑庭的。在中國,由于自然教育理論發展較早,因此中國自然教育理論所要培養的人是“圣賢”。而在西方,自然教育理論所要培養的人是“公民”,就是亞里士多德認為教育所要培養的具有高尚的道德、豐富的知識的人。
三、中西方自然教育觀的影響及對當今教育的啟示
縱觀中西方自然教育發展的歷程,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會促進自然教育的進步,相反則阻礙自然教育的發展。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對一些問題進行反思,從中得出一些經驗,以對后人有所啟示。
(一)自由、民主是學術發展、繁榮的堅實基礎。
在思想發展的歷程上,只有寬容不同學派自由發展,才能繁榮學術,激發活力,促進思想的發展和實踐的進步。而學派之間的自由發展,需要民主來保證。例如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由于諸侯國之間的斗爭,形成了短暫的民主氛圍,從而造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而西方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引導下,自然教育觀得到了長遠的發展,這得益于西方自由、民主的學術環境。以來,中國的有識之士一直在思考中國和西方的差異,意識到思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這種認識是比較全面的。中國確實不能坐井觀天、自以為是,雖然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落后。落后就意味著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這就要學習西方,但不能只限于學習西方的經濟,更要將改革深入到制度、思想的層面。
(二)對當代教育改革的借鑒意義。
當代中國的教育不是順從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而是違背了這一規律。中國教育研究者對這種現象并不是無動于衷的,而是積極地提出許多對策,例如近年來所倡導的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等。自然教育觀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重視學生的個體需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使教育順應學生的天性,而不是對學生的天性進行壓抑。
在現實的教育中,自然教育存在一個難題,即如何在現代教育制度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然、充分的發展,這可能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兩難問題。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然的發展是教育的理想。在這一過程當中,應主動掌握理想的教育形態和具體表現形式,在現實發展過程中為了理想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四、結語
自然教育理論在中西方教育思想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自然教育思想源遠流長,遠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關于自然教育的論述;早在古希臘時期,一些哲學家的思想中就包含有自然教育的思想。自然教育理論在不同的年代有其不同的表現,但其核心是不變的,就是教育要適應人的天性,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本性。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中國彩陶;希臘陶器;中西方文化比較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8-0049-01
一、中國彩陶與希臘陶器之比較——器型與紋飾
.器物的造型方式以及紋飾的描繪與藝術表現形式不同。中國彩陶的造型質樸單純,在最早的用手工制作的陶器,最初的實用的目的性表現較為明顯。早期為了便于汲水,陶器的造型是口小細瓶圓腹和尖底;而希臘的陶器的早期發展階段,它的造型一直是簡潔大方的,最先陶耳和瓶身是分離的,到了最后陶耳逐漸和瓶身融合在一起了,并且形成了獨自的風格。中國的彩陶在紋飾題材表現多為幾何紋飾,這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狀況和他們對大自然的觀察模畫。而西方的希臘陶器由早期的幾何紋飾為主的慢慢發展成以人物紋飾為主的題材,他們最早也是對自然的崇拜,但是后來戰爭的頻繁,人們多在彩陶上表現當時的生活狀態。在希臘的鼎盛時期出現了黑繪、紅繪、白彩三中形式。而中國的彩陶沒有集中的用某一顏色表現,而在希臘陶瓶上以黑為底圖案用紅色來表現。
二、中西陶器以“器”各孕育的文化內涵
(一)中國彩陶反映的中國文化
1、禮樂思想
中國素有禮樂之邦的美稱,那么早在陶器的發明和當時人們社會生活中就孕育了中國人思想和禮制的態度。禮和樂源于陶器的發明創造,禮是用日常的食器進貢神而致福,樂則是敲擊日常食器而愉神祈福,兩者都用飲食器為手段,讓人和天地等超自然的存在相互溝通,都用陶器作為承載物,陶器無形中承擔了溝通天與地、人與神、社會與自然的重要職能。
2、道家思想
作為道家哲學最基本的命題和范疇的道,陶器可以說是圓地具象的表現,圓在作為人們的審美范疇前它首先就是一個哲學范疇。圓可以說是陶器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它抽象的表現為道,抽象的表現為圓。人們發明陶器,其目的就是要用空虛的部分作為主要功用。然而在自然界這一廣大的空間中,要想有一個能夠容納東西的專有空間就必須制作出一個特定的空間,這是“有”,然而這個空間又必須具備虛空的特點,容物,這即是“無”。換句話說,作為“有”,這個器物不僅在自然界中客觀存在,同時還必須要構成一個自足性的空間;作為“無”,這個空間既要能夠裝入或倒出所融的物質,以便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同時又要保證所融物質不外流。陶器的發明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這種實際需求。
(二)希臘彩陶反映的西方文化
1、自然崇拜:克里特人熱衷在陶器上裝飾與大自然相關的圖案,一方面他們對大自然的喜愛,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希臘人的宗教是以崇拜自然為主要核心的。在當時,大母神是島上的眾神之主,人們相信是她創造了這個世界,這與中國的女媧煉石補天用泥造人的說法相類似。在希臘人心中,大地母神的符號意味著更多的女性的形象這種自然崇拜說明了當時人們很重視生殖繁衍子孫后代。
2、理性思想與高度寫實:理性在西方的古典藝術中有突出地地位,它突出理解,強調整體。比如說希臘的陶瓶上的彩繪就反映出當時一段時期人們的生活、經濟的狀況,人們當時所追求的審美趣味,如希臘陶瓶上所繪的紋飾。從希臘陶器的早期二維的平面繪制的紋飾到后期在陶器上的雕塑造型,不得不讓人驚嘆出西方的造型寫實的技巧的精湛。
三、中西陶器凸顯出的中西文化差異之根源
(一)空間意識
“天圓地方”可以說是中國的原始的空間意識。陶器的起源觀念、外形塑造、花紋樣式中皆含有古人的宇宙觀,即具體的表現為空間意識。比如在齊家文化類型的陶器中,器物的實用功能大大縮小,而以巨大的形式意蘊,表現出了充滿空間張力的形式美,不僅成為空間意識的具象解釋,而且也構成了豐富的“有意味”的內涵,器物的實用功能逐漸消隱在外在的形式中。而西方文化的空間意識里充滿了和諧、數量、秩序,真正的美的鑒賞必須從對象的物質世界上升到對純粹形式世界即“理式”世界的凝神關照。
(二)美學思想和思維方式
希臘式的美術價值強調形式優于色彩,希臘陶器的外形古希臘的陶壺,單從外形我們看到的一個大的圓形的陶嘴,整個器身是接近于圓形的,壺把和壺嘴是緊挨著的,壺身上有規則的布滿了植物紋和波浪形線條。中國的美學價值強調“道”、“器”并重,寬口圓底的陶碗反映出天圓地方的古代哲人思想。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高度的抽象與意味的表現。比如彩陶上的蛙紋,最先由具體蛙的圖形刻畫在陶器上慢慢的簡略成蛙體的單線,最后簡化成類似蛙形的波折線。而西方人的思想是理性的,具像的表現。
篇3
關鍵詞:中西方婚禮;對比;差異;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9-0000-01
婚禮是一種宗教儀式或法律公證儀式,其意義在于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防止重婚,幫助新婚夫婦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和要求,準備承擔社會責任。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都有其傳統的婚禮儀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繼承途徑,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儀式。婚禮也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屬于生命禮儀的一種。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導致婚禮也會有所差異,本文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比中西方婚禮的差異。
一、結婚儀式
中國的傳統婚俗有“三書六禮”“三拜九叩”這些繁俗禮節。所謂“三書”,就是指聘書、禮書、迎親書。而“六禮”是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而在這之間更有換庚譜、過文定、過大禮、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也有著大量的禁忌和禮俗,比如新娘嫁妝中要有剪刀(蝴蝶雙飛)、痰盂(子孫桶)、尺(良田萬頃)、片糖(甜甜蜜蜜)、銀包皮帶(腰纏萬貫)、花瓶(花開富貴)、銅盆及鞋(同偕到老)、龍鳳被、床單及枕頭一對、兩雙用紅繩捆著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蓮子、龍眼及利是伴著(豐衣足食)等物,每樣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義。而現代中國婚禮一般和婚宴結合在一起,通常新郎家會租用車隊,迎娶新娘。
在西方國家中,婚禮時有舊、新、借、藍等習俗。舊是指母親傳下來之婚紗,頭飾或首飾,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禮物如裙子,飾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東西回來,據說從富裕親友借來金或銀放在鞋內,象征帶來財運;藍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飾物或花束用藍色,意味著新娘的純潔及貞潔。而在進行婚禮時,西方亦有大量的習俗。比如,在結婚時新娘總要帶著一方手帕,西方人認為白手帕象征好運。根據民俗說法,農夫認為新娘在磨擦婚當天所流下的淚能使天降甘露,滋潤家作物。后來,新娘在新婚漢天流淚,就變成她將有幸福婚姻的好兆頭。而在婚禮典禮時,新娘總是站在新郎的左邊,據說,古時候,盎格魯撒克遜的新郎必須保護新娘子免得被別人搶走。在結婚典禮時,新郎讓新娘站在自己左邊,一旦情敵出現,就可以立即揮出配帶于右邊的劍,嚇退敵人。在進行結婚晚宴時,要特別定制結婚蛋糕,根據歷史記載,自羅馬時代開始,婚禮結束時,人們會在新娘頭上折斷一條面包的材料――小麥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則代表著幸運。新人必須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結婚蛋糕了。西方傳統婚禮一般新娘挽著父親手臂進入教堂,父親將新娘交給新郎,牧師致詞,新人宣誓,交換戒指,祈禱,詠唱詩歌等。
二、婚禮服裝
20世紀初,傳統的中式婚禮服還是長跑馬褂和鳳冠霞帔。鳳冠霞帔屬于清代誥命夫人的規定著裝,是權勢和地位的象征。因為其上布滿了珠寶錦繡,雍容華貴,因而逐漸演變成好夢閨秀的婚禮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事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紅襖裙。中國傳統婚禮進行時新郎和新娘都穿紅色的禮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預示在結婚后日子紅紅火火。龍鳳在中國的神話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龍主陽鳳主陰,而陽則代表男子,陰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鳳表示。所以在紅色的禮服上繡著鳳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西方的新娘則穿白色的禮服。自羅馬時代開始,白色象征歡慶。1850年到1900年之間,白色亦是富貴的象征。到了本世紀初,白色所代表的純潔意義更遠超其他。西方認為白色與童貞有關。古羅馬的新娘穿著白色的婚紗,蒙著鮮橙黃色的面紗,象征著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傳統里,白色代表著快樂;其他一些地區,白色在他們的婚禮和葬禮里指示各種各樣的通路典禮和意義。例如,在安達曼群島,白色代表一種地位的變化。“傳統”的白色結婚禮服,在早期是貴族的特權。在多利亞女王時代,大多數的新娘只能穿傳統的國家服裝,只有上層階級才能穿代表權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紗。一直到近代,貴族階級的特權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紗才成為普通新娘的禮服。而相對于西方白色婚紗的歷史,
三、婚禮地點不同
在中國,結婚是一件大事,其氛圍要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在以前,人們會選擇大型空曠的場地來舉辦婚禮,鞭炮聲聲,震耳欲聾,無論是新人還是雙方的父母,還是前來祝賀的賓客。現在,風俗仍然沒有改變,人們會選擇比較高檔的酒店舉辦婚禮,氣氛同樣熱鬧。
在西方,人們一般會選擇教堂這個安靜而神圣的地方,在牧師的主持下,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隆重而神圣的完成婚禮儀式。
四、總結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種種的差異,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維的差異有直接的聯系。中國人比較保守,喜歡熱鬧,思維較古板,所以在中國歷史幾千年的時間里整個婚禮的習俗并沒有多大的變化。西方人的思想則比較開放,對于婚禮的要求也比較低,他們婚禮的則是在教堂中:隨著神圣的《婚禮進行曲》步入鮮紅的地毯,嬌美的新娘手挽著父親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親將女兒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將女兒的一生托付給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視著這對新人,幸福洋溢在他們的臉上。另一個造成中西方差異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國是以佛教為主,而西方則是基督教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禮是在教堂中舉行而主婚人則是神甫。中方的傳統婚俗中的最重要環節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禮成了。
中西方婚禮差異的深層誘因是因為中西方文化不同,中西方文化差異是中西方婚禮差異的根本原因,所以了解中西方婚禮的差異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跟有助于加強中西方的交流與溝通。
參考文獻
[1] 倪麗珠,淺談中西方婚禮差異[J],文化園地,2008(2)
[2] 吳國華,蒲軍,中西方婚禮服飾文化研究[J],美與時代,2006(2)
篇4
關鍵詞:東方人 西方人 交往溝通 差異 比較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我們應該了解,在文化背景相同的范圍內,人們共處時很少產生交往溝通上的障礙;但若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另一種文化背景的人時,往往會出現誤解或發生沖突,影響到交往與溝通并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本文擬從中西方交往溝通的差異方面進行比較,以使我們了解哪些方面我國和西方國家有較大的差異,差異的主要方面是什么,便于我們知己知彼,才能避免中西方交往溝通過程中的誤解和障礙,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西方交往溝通中的差異是各種各樣的,經過我們研究分析,發現其中有幾個方面如卷入度、行為方式、自我表現和人格特質等方面的差異最為顯著,下面進行分別闡述與分析。
一、心理卷入度差異
交往溝通中的“卷入度”即人際交往溝通過程中的心理卷入度,是指人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響的程度。心理卷入程度過高是指個人在心理上與對方信息的關聯程度過高。例如,在人際交往中,有人會過分地關心對方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難了,他比朋友還憂心忡忡;朋友辦事出現失誤,他比朋友還內疚和自責等;心理卷入程度過低則相反。在中西方交往溝通的心理表現中,明顯存在著中國人卷入度偏高而西方人卷入度偏低的差異。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際交往,由于受這種文化傳統的影響,中國人熱情好客,在人際交往中飽含熱情,似乎沒有什么可保留的,對于了解對方有關年齡、職業、收入、婚姻狀況、子女等問題,覺得都理所當然。而在西方國家中,特別重視對方的隱私權。個人穩私主要包括如年齡、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觀念如支持或反對何種黨派、個人行為動向如去什么地方、與誰交往等,凡是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都不能直接過問。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別人的私生活和個人隱私,當然也不愿意被別人干涉。
比如,中國人會直接詢問別人所買物品的價格。因為在中國人看來,物品的貴賤只是表示該物品的質量。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詢問別人所購物品的價格,就可能是探問對方的經濟條件,因此,這也是西方人的隱私,屬于不宜直接詢問的問題。如果你想了解該物品的價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贊賞該物品,而這樣的情況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訴你該物品的貴或賤,不會告訴你準確價格。再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喜歡問一句“上哪兒去”,這是招呼的一種形式。而在美國,你如果問朋友上哪兒去,則可能會使對方尷尬,因為這也屬于對方的隱私,是你不該過問的。
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可以分為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共距離四種。中國人的空間距離相對較近亦即人際心理卷入度高。我們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兩個中國少男或少女挽臂親昵而行,而在西方則很少見到。西方人覺得中國人過于親近,而中國人又會覺得西方人過于冷淡、傲慢,過分疏遠,是不友好的表現。如果中國人發現交際對方的衣服上有根線頭,他會很自然地幫助對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這是不禮貌之舉。中國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會上前摸一摸,詢問價錢或質地;而西方人則不會這樣做,他們更多的是羨慕,并直接贊美。
上述實例都是中西方文化觀念差異所致。東方人非常重情重義,西方人則崇尚個人獨立。西方人在空間距離上也很在意。即使在公共場所,大家都十分自覺地為對方留出一定私人空間。比如,排隊的時候他們總是習慣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中國人在此類情況下習慣于人挨人、人擠人,視為正常[1]。
了解了這種差異,我們在與西方人交往溝通過程中,要注意心理卷入度不要過高,以免引起誤解而造成溝通的障礙。
二、行為方式差異
交往溝通中行為方式(包括思維方式)的差異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從幾個典型方面來進行闡述分析。
在溝通的方式上,西方人喜歡開門見山;中國人習慣委婉迂回。“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斷是西方理論家思考問題的基本方法。由此引發的“線性推理”的觀念,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中國人大多不采取直線形的方法,而是采用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線,人際交往中這種傳統方式導致的做事風格或處事方式,至今未嘗有根本改變。
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傾向直接提出他的觀點,甚至用辯論的方式來交流。在會議結束后雙方不影響相互情誼。可是在東方社會特別是在中國,傾向于間接婉轉及話中帶話、旁敲側擊的方式溝通。另外,在雙向溝通中,形體語言、表情動作是最重要的訊息。若是在溝通中表情嚴肅,溝通的氛圍讓別人感覺是在被訓斥、責備,則更易引起對方的抗拒。
西方人好偏激性思維,一種思維、觀點,總是先全盤否定前人的,提出自己“全新的”,一鳴驚人,在爭論中再逐漸糾正自己的偏激之處,最后被人們接受,成為流行的新理論新觀點,存在主義、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派等等,莫不如此。他們在創立理論的過程中(特別是初期),往往好走極端且有意言過其實,尤其喜好只“擊”一點不及其余。待理論建立起來后,再來進行修正。如是有新精神分析學派,新行為主義,如此等等,反正不新不“偏”的東西是沒有市場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凡事必弄個是非曲直,絕不含糊。在國際關系中也如此,經常使用偏激語言或偏激行動[2](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可為典型事例)。
在與人相處時,我們總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為別人著想。這表現在待客和做客上,盡責的客人總是盡量不去麻煩主人,不讓主人破費,因而對于主人的招待總是要禮貌地加以謝絕。比如,主人問客人想喝點什么,客人一般會說“我不渴”或“不用麻煩了”;主人在餐桌上為客人斟酒,客人總要加以推辭,說“夠了,夠了”。而事實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氣而已。所以,稱職的主人不會直接問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動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積極地給予滿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總是不停地給客人勸酒勸菜。所以,中國人的待客和做客場面往往氣氛熱烈:一方不停地勸,另一方則不停地推辭。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無需客套。當客人上門了,主人會直截了當地問對方“想喝點什么”;如果客人想喝點什么,可以直接反問對方“你有什么飲料”,并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飲料;如果客人確實不想喝,客人會說“謝謝!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會問客人還要不要再來點,如果客人說夠了,主人一般不會再向客人勸吃請喝。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喜歡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議和勸告,以示關心和愛護。但中西方人在提勸告和建議的方式上卻有很大區別。中國人向朋友提建議和勸告的時候,往往都非常直接,常用“應該”、“不應該”,“要”、“不要”這些帶有命令口氣的詞。比如,“天氣很冷,要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路上很滑,走路要小心”等。西方人在向親朋好友提勸告和建議的時候,措詞非常婉轉,比如,“今天天氣很冷,我要是你的話,我會加件毛衣”;“你最好還是把胡子刮了吧”。一般來說,雙方關系越接近,說話的語氣越直接。但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之間,也不會使用像我們那樣的命令語氣。否則,會被認為不夠尊重自己獨立的人格。
最耐人尋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顯示,長期旅居東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東方人,在心理實驗中的表現都介于中西方之間,并沒有顯示西方人或東方人的行為特征。這預示著,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許會出現新氣象[3]。
三、自我表現差異
西方人崇拜個人奮斗,尤其為個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從來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以及在獲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的是,中國文化則提倡謙虛謹慎,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無論任何時候謙虛都是一種美德。
一般來說,中國人大多反對或蔑視王婆賣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國式的自我謙虛或自我否定卻常常使西方人大為不滿。這在中國人看來當然是一種謙虛的說法,而在西方人看來,不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贊揚者的鑒賞力。可見,這種中國式的謙虛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是行不通的。
我們一直視謙虛為美德。不論是對于自己的能力還是成績,總是喜歡自謙。如果不這樣可能會被指責為“不謙虛”、“狂妄自大”。比如,中國學者在作演講前,通常會說:“我學問不深,準備也不充分,請各位多指教”;在宴會上,好客的主人面對滿桌子的菜卻說:“沒有什么菜,請隨便吃”;當上司委以重任,通常會謙虛地說:“我恐怕難以勝任。”
而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沒有自謙的習慣。他們認為,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承認,首先必須自我肯定。所以,他們對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總是實事求是地加以評價。宴請的時候,主人會詳盡地向客人介紹所點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歡;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時候,他們會感謝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我們和西方人在對待贊美的態度上大不相同。別人贊美的時候,盡管內心十分喜悅,但表面上總是表現得不敢茍同,對別人的贊美予以禮貌的否定,以示謙虛:“還不行”,“馬馬虎虎吧”,“那能與你相比啊”,“過獎了”等。而西方人對待贊美的態度可謂是“喜形于色”,總是用“Thank you”來應對別人的贊美。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很強,主要表現在:自己為自己負責。在當今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斗,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習慣關心他人,幫助他人,不過問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兩點,主動幫助別人或接受別人幫助在西方往往就成為令人難堪的事。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證明自己無能,而主動幫助別人會被認為是干涉別人私事。
中國人的行為準則是“我對他人,對社會是否有用”,個人的價值是在奉獻中體現出來的。中國文化推崇一種高尚的情操——無私奉獻的利他主義。在中國,主動關心別人,給人以無微不至的體貼是一種美德,因此,中國人不論別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動關心,而這在西方則會被視為“多管閑事”。
四、人格特征的差異
中西方的人格差異在兒童期就有顯著差異。西方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親友,都沒有特權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選擇,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而中國家長受封建社會意識的長期影響,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無責任感”的,家長對孩子負有全面的責任,所以自然就以孩子的“主人”自居,而且大都要求孩子順從、聽話,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極大地束縛了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自我發展。
從人格發展方面來說,中國的文化傳統和教育體系使中國人更內向、抱負水平較低、依賴性強、篤信權威、求同、保守等不足,但相對地比較能吃、任勞任怨、忍受能力強等優點;西方人明顯地更加外向,抱負高,從小注重雄心壯志的培養,具有較好的獨立性、主體性、創造性、求新求異性,但責任感略差,忍受力較差。中國由于生產力低下,老人們靠人撫養,故衍生了長輩的絕對權威觀念,子孫們絕對服從長輩。中國文化上的這種“長上文化”嚴重阻礙后代人獨立、健康的發展,挫傷青年人的蓬勃銳氣。
從做人做事風格來說,在古代中國,無論做人做事都帶有表演性質。中國人發明“做人”一詞一向很絕妙。它意味著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做出來的,而且是做出來給人看的。中國人生活得比較封閉,人際交往圈子小,所以非常注重選擇交往對象的品質,總想和人品好的人交朋友,故有時顯得很孤僻。從人格方面來講現代社會的中國人與古代差別并不太大。西方人做人做事都比較直接(國際關系除外),內外基本一致,生活態度開放,交往圈子大,不拘小節。
西方人辦事有計劃性,時間觀念強。他們認為。工作時間就應該拼命干,休閑時也應盡情瀟灑。與中國文化不同的是,美國人在休閑時從不談工作。在工作中,經理與下級保持一定的等級距離,對下級的工作過錯極為認真與嚴肅。但在休息時,下班后或一起在酒吧、高爾夫球場時,上級和下級之間毫無等級距離,關系融洽,熱情友好,經理也會虛心地向下級討教經驗。這說明西方文化有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之分。在私人空間里,無人可以入侵。在公共空間里,每一成員應受公共空間區域的限制。但如果再中外合資企業中,中方經理如沒有認識到美國的這種文化。而是以中國的文化來對待美國的文化,就會產生沖突[4]。
綜上所述,中西方交往溝通中的差異在合資企業中屢見不鮮。這種非管理因素常常造成誤解和關系惡化,甚至導致商務活動和決策的失敗,嚴重影響合資企業的發展和利潤的回報。即使美國這樣一個文化包容性很強的國家,據《華爾街雜志》估計,每年因為跨文化溝通的失誤而造成的損失也高達幾十億美元。文化差異與沖突已成為國際商務溝通和文化交流的絆腳石,值得我們大家深入思考,多方面進行研究比較,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之中,使中國更好更快地發展和強大[5]。
參考文獻
[1] 敖登. 淺談中西方文化差異[J]. 前沿, 2005年第10期
[2] 鄭曉輝. 論中西方文化背景與思維方式的差異[J]. 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 2007年第5期
[3] 徐曉丹. 中西方文化價值取向的差異及其融合趨向[J]. 理論探討, 2005年第3期
篇5
關鍵詞: 文化因素漢英翻譯影響
一、前言
著名翻譯理論學者Eugene A.Nida曾在其著作《語言、文化與翻譯》(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中指出:“The role of the language plays in cul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idioms are so common that no one can understand it properly without taking the language cultural background into account.”(語言在文化中的作用及文化對文字和成語的影響是如此的普遍,如果不熟悉語言文化背景,沒有人能夠很好地理解其中含義。)Nida認為有些嚴重的翻譯錯誤往往不是由不恰當的表達方式引起的,而因歸咎于對文化的誤解。
二、影響漢英翻譯的主要文化因素
中西方思維方式、自然環境、宗教背景、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中西方在文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這些文化差異會對漢英翻譯過程和譯文的準確性產生重大影響。
1.思維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翻譯過程不僅是一種語言活動更是一種思維過程。中國人的思維是整體的、概括的,西方人的思維則是具體的、獨特的。表現在語言上,漢語用詞概括模糊,英語用詞具體細膩。例如“車”一詞,漢語往往趨向于泛指,如果想表明是什么車就在“車”前加修飾語,如“轎車”、“卡車”、“火車”等。英語中沒有一個完全和中文的“車”對等的詞,而用一個具體的詞來表明具體是什么車,如car,truck,train等。漢語中人們常說“車來了!”而不是“卡車來了或火車來了!”,但其他人可能就不知道具體是什么車來了。英語中的表達一定很具體,如“Here comes the truck!”或“Here comes the train! ”。中國文化習慣從整體上、直觀上看問題,強調集體價值;英美文化習慣于邏輯分析,強調以個人為中心,因而導致語言表達上的種種差異。
2.和歷史典故對翻譯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國人長期信仰佛教、儒家學說,很多人相信有“佛祖”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而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英美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基督教傳統,認為God(上帝)創造了一切。在表達祈求幸福平安等愿望時,中國人會用“佛祖保佑我”,而西方人則會用“God bless me.”(上帝保佑我)。我們可以將英語“My God!”翻譯成“天哪!”,但是如果我們將漢語的“天”翻譯成“God”就不恰當了。因此,譯者翻譯時一定要顧及各自不同的,特別是有關宗教意義的詞語。
漢英兩種語言中有大量由歷史典故形成的習語,這些習語結構簡單卻意義深遠,往往不能僅從其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如“東施效肇”、“畫蛇添足”、“葉公好龍”、“臥薪嘗膽”、“指鹿為馬”等。漢語中還有不少習語來自文學名著或歷史事件,如“三顧茅廬”(出自《三國演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出自《紅樓夢》)等。英語的典故習語多來自《圣經》和希臘羅馬神話,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點),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馬,比喻身藏不露的對手)等。因此,譯者只有熟悉這些典故的來源和確切含義才可能保證譯文的質量。
3.社會生活與習俗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中國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甚深,對種族親屬和社會關系表達得十分清楚和嚴格;而對崇尚新教、個人價值的西方民族來說,親屬關系就籠統寬松得多。漢語對親屬的稱謂非常具體,如男性的稱謂有爺爺、外公、伯伯、叔叔、舅舅、哥哥、弟弟、堂兄、堂弟、表兄、表弟、侄子、外甥等,女性的稱謂有奶奶、外婆、伯母、嬸嬸、姑姑、姨媽、姐姐、妹妹、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侄女、外甥女等。英語中對親屬的稱謂相對要簡化得多。英語一般只用grandpa或grandma表示對長兩輩人的稱呼,用uncle或aunt表示對長一輩人的稱呼,對小一輩的人只用nephew或niece,而對同輩則不分長幼用brother或sister,甚至不分男女統稱cousin。所以在英譯漢中要找準漢語對應的詞語,譯者必須先弄清輩分和親屬、社會關系。而在漢譯英中,就要適當簡化這些復雜的親屬關系詞語。
中國文化以謙虛為美德,對別人的贊揚、夸獎常出于禮貌而予以否認。如中國人對“You speak fluent English.”的回答常常是“no,no”;而西方人崇尚個人主義和自我奮斗,往往樂于接受贊揚并表示感謝。如果我們對一個西方人說:“你的漢語說得真好。”對方通常會開心地回答“謝謝”。可見,譯者只有熟諳彼此的社會生活和習俗差異,才能更好地駕馭語言,做好翻譯。
三、結語
從以上的分析中不難發現,要做好翻譯必須考慮到文化因素,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說能夠跨越并駕馭不同文化比擁有雙語能力來得更為重要。翻譯時,譯者應注意將源語中蘊涵的各種文化因素與譯語進行對比,以期達到源語和譯語接受者之間產生相同的反應和共鳴。希望廣大翻譯工作者及英語愛好者能更加注重對文化的學習及應用,并譯出更準確、更地道的譯文。
參考文獻:
[1]Eugene A. 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包惠南.文化語境與翻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3]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4]劉重德.英漢語比較與翻譯.青島出版社,1998.
篇6
摘要:隨著中國加入世界WTO與世界的交流也越來越多,作為飲食文化中的餐桌禮儀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本文以中西餐桌禮儀為出發點,主要對比了中西餐桌禮儀在就餐禮儀方面的差異性,希望通過此對比可以讓英語學習者了解更多關于跨國文化交流中的餐飲文化知識,以達到更好的跨國文化交流的目的。
關鍵詞:中西文化,餐桌禮儀,就餐禮儀,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K89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1)-07-0163-01
現在社會禮儀無處不在,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餐桌禮儀在中西方人們的生活秩序中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西餐在吃的方面都有兩方面的禮儀,一是來自自身的禮儀規范,比如說餐飲適量、舉止文雅。另一個是就餐時自身之外的禮儀規范,比如說菜單、音樂、環境等。盡管有許多不同,但還是有許多規則是大多數國家通用的。有一種說法,不懂得吃西餐的禮儀,就不算是正宗的現代人。那么中西就餐禮儀終究有些什么差異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預定
在中國吃飯很少有預約的事,一般在大型的,重要的場合才會預約。而在西方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二、著裝
中西方在這方面都很有講究。但在中國,人們在餐館用餐的穿著可以隨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褲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會上才會穿得隆重些。而吃飯時穿著得體、整潔則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此外最重要的是手一定要保持干凈,指甲修剪整齊。進餐過程中,不要解開紐扣或當眾脫衣。
三、入座
入座時如果有主人或招待人員,那么座位應該聽候主人或招待人員指派,不要過于禮讓。如未定座位,應由尊長坐上座,自己撿低檔的座位坐下,不必過于謙恭。當你快要坐下時,切記要用手把椅子拉后一些才坐下,如果用腳把椅子推開,這樣就表現出你是一個很粗魯的人。小姐們若有男友同行時則不必自己動手拉椅子了,因為這是男友的責任。入座時,要坐得端正,雙腿靠攏,兩足平放在地上,不宜將大疊。雙手不可放在鄰座的椅背,或把手擱在桌上。
進入西餐廳后,需由侍應帶領入座,不可貿然入位。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用餐時,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長。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叉的坐姿最好避免。記得要抬頭挺胸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進口中時,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彎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四、餐巾
中國的餐廳一般會在客人上桌前在每位客人的水杯里插上一朵用紙制成的小花,便于美觀。而西餐餐巾一般用布,餐巾布方正平整,色彩素雅。經常放在膝上,在重禮節場合也可以放在胸前,平時的輕松場合還可以放在桌上,其中一個餐巾角正對胸前,并用碗碟壓住。餐巾布可以用來擦嘴或擦手,對角線疊成三角形狀,或平行迭成長方形狀,拭擦時臉孔朝下,以餐巾的一角輕按幾下。污漬應全部擦在里面,外表看上去一直是整潔的。若餐巾臟得厲害,請侍者重新更換一條。離開席位時,即使是暫時離開,也應該取下餐巾布隨意疊成方塊或三角形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暗示用餐結束,可將餐巾放在餐桌上。
五、取食
在中國,大多數餐館、家宴都使用圓桌,大家圍著菜肴而坐,這樣不僅體現了團團圓圓的氣氛,也取食方便。而在西方國家,大多數是采用的長桌或T型桌,那么難免遇到取食不到的狀況。西方的“小盤式”避免了這一點,但有時候尤其是在公共場合下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有時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會引以為榮。對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當參加西式自助餐時,另一次就把食物堆滿整個盤子。盤子上滿滿的食物讓人看起來認為你非常貪得無厭。每次拿少一點,不夠再去。
六、就餐的方式及禁忌
在中國,筷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餐具,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后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在就餐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敲筷、擲筷、叉筷、插筷和揮筷。
而在西方多使用刀叉。其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刀叉的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折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進餐途中想要休息或取面包時,應是刀擺在盤上右側,叉在左側,兩者呈八字形。要注意的是,刀尖端擱在盤緣不可滑落,而且,刀柄后端碰觸到桌面也不行。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叉背必須朝上放置。因為,不管進食時叉子如何拿法,叉子內側朝上放置是用餐完畢的表示。
餐桌禮儀更是一門不可輕視的學問,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運用才能更好地掌握與運用。餐桌禮儀更是一種重要的交際禮儀,本文以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與對比為出發點,在參考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基礎上,對中西方餐桌禮儀進行了充分的描寫。希望通過此對比可以讓英語學習者了解更多關于跨國文化交流中的餐飲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趙紅群.編著.世界飲食文化.時事出版社.2006
[2]熊經浴.現代商務禮儀.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
[3]許力生.跨文化交流入門[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P48-50
篇7
關鍵詞:線條;小學教育;中西差異;聯系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207-01
線,或稱線條,是一種存在于現實生活或者美術作品中的視覺形態要素,由于它們往往是和形、體、色、光等視覺藝術同時并存的,所以,造型觀念中的線,往往和視覺上的概括提煉與抽象相聯系,然而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造的實踐去訓練。如何加深對"線"的概念的認識并在實踐中藝術地去運用,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
1.欣賞以線造型的中外美術作品,提高學生對"線"這一藝術形式的審美能力
對于我們現在的學校美術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原始畫家用黑線描繪出野牛、野馬、馴鹿等動物,可見線條在原始繪畫中的作用"。出自原始畫家之手的線條粗壯簡練、氣勢磅礴具有律動感,堅決肯定,散發著早期人類社會原始的野性。對于形象的概括更加生動,體現出原始人類社會對于生命對于自然的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熱情與崇拜。藝術是不會說話的啞巴,藝術必須用別的方式說話,原始人類我們的祖先就找到了用線條這種繪畫語言來表達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這更加說明了線條在原始美術中的重要地位。
線條是美術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構成視覺藝術形象的一種基本因素,無論平面的還是立體的作品;不論是寫實,還是裝飾;不論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在長期的美術發展過程中"線"作為美術家創造形象和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藝術語言,一直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來越顯示出豐富的表現力及藝術美感。中國著名繪畫大師吳冠中的《山水》一畫,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筆線條勾勒,但其中線條流暢自由,輕重虛實的變化,隨意性較強,具有濃厚的抒情意味和鮮明的時代感。法國后期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的《紅沙發上的》(油畫)以簡潔概括、富有感而又極富裝飾性的線,極為和諧、簡練地勾畫出一個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2.重點強調中國傳統美術中線的作用
中國古典繪畫藝術是線的藝術,使線條來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這種生命力既是國畫的精髓所在。中國繪畫選擇了筆墨語言,而筆墨語言又規定了用線的方式,那么就會有一定的原因。其原因在于線條雖然不能如實地表現豐富的色彩和明暗變化,卻可以表現這些變幻不定的表象背后所隱藏的實質性的東西DD骨,這就是中國畫中線條最主要的特征。自古以來,中國畫對于線條就有十分精到見解,比如說工筆畫中對于衣紋的處理并不是信手拈來,隨意而為之的,而必須按照人體的結構,身體的比例來進行一種對線條的組織,組織過后的線條會更加優美,更加生動。
唐宋以來,隨著人物畫創作的興盛,線描藝術發展到一個。吳道子是唐代的線描大師,人們稱吳氏的線條為"吳帶當風",他畫中的人物,衣袖飄動,生動異常,體現了高度的"運動感"和"節奏感",充分發揮了線描藝術的效果。南宋畫家梁楷的《六祖斫竹圖》是一幅"寫意"線描的人物畫,畫中人物六祖為佛教禪宗六世祖慧能.畫家用寥寥數筆,把一個正在勞動中的老翁刻畫得十分生動,中國畫家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從"文人畫""院體畫"到民間畫,對線的運用各具風采(在表現物象的同時,還傳達出入的情緒),傳統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種線的生動畫法。
3.東西方繪畫用線的異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響,東西方繪畫的線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東方繪畫中的線注重表現情感,富于韻律感和裝飾美;西方繪畫中的線具有較強的理性特征,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應該指出線造型在東、西方美術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樣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多彩的藝術美感,只是由于欣賞習慣,繪畫造型的傳統觀念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表現方法和民族風格。從具體的作品來分析,東西方繪畫線的表現特點又往往交織在一起,如二十世紀初法國的馬蒂斯的作品就證明了這一點。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繪畫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東方藝術的特點,給人一種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國,隨著中西文化的不斷融合,中國傳統美術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特別是近十幾年來,這一點更加突出。
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藝術文化不可能獨立的產生和發展,西方古典繪畫中雖然講究塊面、光線,但是沒有線的存在畫面就會模糊一片。中西方對于如何用線,會有一些差異,同時也會存在相同點,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對線條的重視程度都是一樣的。
參考文獻:
[1]淺談中國傳統人物畫線描的表現功能與審美功能[J].肖龍,韓壯.職業時空.2007(13)
篇8
關鍵詞:目的論 飲食文化 中文菜單
一、目的論對菜單翻譯的指導作用
根據功能翻譯理論,源文本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所謂翻譯,就是譯者根據目的文本的功能從源文本中選擇恰當的信息構成目的文本來實現其特定功能的過程。菜單作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語篇,從文本類型來看,屬于“傳意+使役”類文本,其傳意功能主要體現在提供菜品的信息,包括原料、調料、烹飪方式等,而其使役功能簡而言之就是說服客人點菜消費。就文體風格而言,中文菜名的命名方式繁多,喜歡采用對稱和富有韻律的四字短語,修辭格,傳說和典故;而英文菜名命名相對簡單,著重于傳達菜品的基本信息。從內容上看,在菜名的組成元素即原料、調料、烹飪方法、色、香、味、形、連接詞等方面的表述上,二者亦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翻譯時,譯者應將中文菜單看成是“信息來源”,充分考慮英語國家客人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調整,以實現目的文本的預期功能即提供菜品信息,說服客人點菜消費,傳播中國烹飪文化的功能。
二、中、西餐菜單的差異
由于地域差異,世界各國形成了不同的飲食和烹調方法,并各自承載著豐富的民俗風情。
(一)結構性差異
(1)首先體現在其編排上。中餐菜單的編排大體分成冷菜、熱菜、湯菜等四個部分,而西餐菜單則分成開胃品、湯、副菜等七個部分。如下所示:
中餐菜單的編排 西餐菜單的編排
-冷菜 -appetizers(開胃品)
-熱菜 -soups(湯)
-湯菜 -starters(副菜)
-主食和小吃 -main courses(主菜)
-salads(蔬菜類菜肴)
-desserts(甜點)
-coffee, tea(咖啡、茶)
(2)其次還體現在烹調方法的繁復程度上。西餐講求營養,菜單烹調方法比較簡單,一般使用蒸、煮、炸、烤、燜等方法。而中餐講究色、香、味、形、意、俱佳,烹調方法相當繁復,至少有50種之多,其基本烹調方法就包括九種:煮(boiling)、燉(simmering)、燜(stewing)、燒(braising)、炸(frying)、烤(baking)、蒸(steaming)、熏(smoking)、白灼(scalding)。
(二)文化差異
(1)飲食觀念上的差異是中、西餐文化差異的突出體現。西餐強調營養價值,講求科學的飲食觀念,多從“營養價值”角度來評價飲食的優劣;而中餐強調感性和藝術性,追求飲食的口味感覺,并不太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多從“色、香、味、形”等方面來評價飲食的好壞。
(2)這種飲食觀念的差異導致了烹調文化也不盡相同。西餐烹調時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營養,蔬菜多生吃,烹調方法大多比較簡單。中餐烹調講求整體和調和之美,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味”是中國飲食的魅力所在。
三、中餐菜單英譯的基本原則
中國菜肴的命名多富于藝術性,許多菜名文化蘊含豐富,牽涉到人名、地名、動物名和自然景色等。因此,菜名的翻譯要跨越中西語言和文化上的雙重障礙,翻譯時必須遵循一些相關的原則。
(一)避免文化沖突
中餐菜名為了吉祥,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諱食用的動物名,翻譯時應按原料名直譯,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諱的,則可省略不譯。如“翡翠魚翅”中的翡翠不過是起裝飾作用的新鮮蔬菜而已。再如“脆皮乳鴿”,將象征著和平的鴿子烹而食之,是西方人不能接受的,最好將其略過。
(二)避虛就實原則
中華菜名講究美的傳遞,但是鑒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所產生的不同的聯想效果,翻譯中可避虛求實,采用轉譯或者意譯。一些“文化菜名”寓意深遠,是不可譯的,所以通常只譯實名。此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些賦予深刻象征意義的高貴植物和晶瑩透亮的玉石被用來為一些色澤鮮艷、賞心悅目的菜肴冠名。人們常用“芙蓉”代表蛋清,把青豆比作翡翠,但是這種高雅的聯想與另一種語言文化是無法相融的,英譯的原則只有實譯。總之,中餐菜名的英譯應該借鑒中菜命名的藝術手法,盡量反映中餐烹飪特色,對一些歷史悠久、流傳廣泛的菜肴在翻譯后還可以附加說明,這樣既保留了菜名信息,又有助于引起食欲。
四、中餐菜單的英譯方法
中文菜單不僅在語言表達上充分體現出漢語的語言特點,在句法、詞法和修辭等方面都運用許多獨特的表達方式,而且蘊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中國的烹調文化博大精深,地方特色、傳統特色和歷史典故都孕育于其名稱之中。因此,中文菜單翻譯不僅要考慮到語言因素,還要兼顧文化信息的轉換。本文認為大體可以將中文菜單的英譯法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直譯法
直譯法是指在不違背英語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在譯文中完全保留漢語的指稱意義,使內容與形式相符。這種方法一般用來翻譯清楚直白的菜名。如:“脆皮雞”(Crispy Chicken)、“蘋果派”(Apple Pie)。直譯實質就是開門見山,突出主料,樸素中蘊涵文雅,使人一看便大致了解菜肴的構成和特色。
(二)意譯法
語言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表達形式,當形式成為翻譯的障礙時一般采用意譯法。意譯就是將抽象或帶有聯想性的菜名具體清晰的表達出來。中菜除講究“色、香、味”之外,還講究做得“好看”,叫得“好聽”。故許多中國菜名采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出一幅生動的形象,讓食客未嘗其菜,先聽其名,便已食欲大開。然而,這些菜名在譯成英文時,如若照譯形象,沒有中國文化背景的外國客人聽了會感到莫名其妙,所以不如舍形求意,例如:“圣女果”(Cherry Tomatoes)、“手抓琵琶骨”(Braised Spare Ribs)、用平直明白的英語譯出,將其表示的原料介紹給客人。
(三)音譯法
音譯法能避免因直譯或意譯帶來的錯誤和不可讀性。在中國菜里,有一部分是用地名、人名、象聲詞或地方語來命名,為了保持原有特色風味,可采用音譯法,讓外國人直接接受漢語拼音名稱,從而實現語用等值。如:“宮保雞丁”(Kung Pao Chicken)、“鍋貼”(Guotie)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飲食文化和語言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
(四)借用法
借用法是借用西方人熟悉并了解的歐洲菜名來譯部分中菜名。如:“羊肉泡饃”(Pita Bread Soaked in Lamb Soup)、“窩頭”(Steamed Corn Bun)等。這種譯文既地道又通俗易懂,最易為外國朋友所接受。
(五)直譯加注法
有些中國地方特色菜直譯和意譯均不能表達出它獨特的風味,這時我們不妨在直譯基礎上解釋一下,讓客人自己去感受中國佳肴的魅力。英譯時直接按中文菜名譯出其意,然后再補充說明其內在含義。如:“各式炒年糕”“Fried Rice Cake(with Choices of Vegetable, Pork, Beef, Shrimp and Chicken)”、“叫化雞”“Beggar’s Chicken(Baked Chicken)”、等。這既弘揚了中國文化,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五、小結
綜上所述,菜單里菜名的翻譯既要考慮菜單的基本功能和目的所在,又要考慮傳遞文化信息的需要。有了這個意識,在翻譯過程中遵照菜名翻譯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翻譯的菜名就能夠為顧客點菜提供一個有效的向導,既滿足了餐飲主的盈利目的,又實現了顧客品嘗美食佳肴的需求,客觀上有效地服務于餐飲業的發展,同時又服務于中國烹飪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年
[2]王斌傳.淺談中餐菜單英譯[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
[3]黃忠廉.翻譯變體研究[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年
[4]海娜.菜單漢英翻譯的順應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2008年
篇9
關鍵詞:交際 英語口語 思維
一、前言
語言具有社會交際功能,是一種交際工具,而文字是記錄說話的手段。我們進行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行認真嚴格的聽、說、讀、寫訓練的基礎上,培養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然而我們傳統的教學注重語法規則卻不注重語言表達和交際,仍舊學習啞巴英語,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語法好,可是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卻表達不出來,真正和外國人交流時說完天氣就不知道還能說些什么。感覺自己有好多內容要說卻很難用英語表達出來。口語能力的培養必須按自身的規律進行,具體地講,口語能力的培養應該有一個可行的明確目標,即要符合口語交際的特點,遵循口語學習過程的規律,更要結合我國當前的口語教學實際進行改革,力爭盡快地全面提高中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加強大學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
1.加強英語思維能力訓練
大學口語教學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口頭交際的習慣,做到語言清晰、流暢、達意。加強英語思維能力訓練是培養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用英語思維是指排除本族語或本族語的干擾,用英語直接理解、判斷和表達的能力。沒有經過英語思維能力訓練的人,大都是把聽的東西譯成自己的母語后再儲存在記憶里。在表達前,再把語義信息,即他想說的,在腦子里下意識地尋求母語的表達式,然后再把它譯成英語。這種做法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母語的干擾。這樣借助于母語表達出來的東西是不可能地道的,比如,中國人與朋友道別時,經常說“走好”、“慢走”、“慢點兒騎(自行車)”之類的客套語。一些喜歡用母語思維的英語學習者不了解英美人士常常微笑并作表示再見的手勢,他們會習慣地說成:Go slowly,walk slowly或Ride slowly。這些說法聽起來很不自然,運用這種方式與人交際經常會導致交際出現障礙甚至失敗。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聽地道的英語,培養他們邊聽、邊用英語把聽到而且理解了的東西儲存在記憶里的習慣,以及培養他們克服母語干擾,直接用英語表達的良好習慣。2.采用分級教學
英語口語教學應該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一級為初級階段。在此階段,教師首先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習語言的環境,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與運用對象語。最好是采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故事與對話的內容,使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又能熟悉外國人日常生活方式及應答方式。除此之外,在初級階段的學習中,學生還應該學習和掌握一些英語最基本的句型和習語、慣用語,要能熟練到脫口而出的程度。第二級為中級階段。此階段的訓練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連貫說話的能力。教學內容可包括愛情、友誼、個性特點、生活習慣、趣味愛好、體育運動等。教學方式可采取復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圖畫、回答問題、觀點討論、角色扮演,把故事編成對話,把對話編成故事等。第三級為高級階段,高級階段的教學內容可擴展到對各種問題及現象的討論與辯論,比如青年人的思想情緒、種族歧視、電視中的暴力、人口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等,教學方式主要采用辯論、演講、小組討論、總結發言等。通過這3個階段的學習,學生就能逐漸地做到運用英語清楚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以及觀點了,也就具備了比較強的英語口頭交際能力。
3.充實社會文化知識
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該適度地、有選擇地、比較系統地將文化知識的傳授融入教學中,使英語口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具體地說,在口語教學的初、中級階段,著重交際文化的導入,內容包括介紹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漢主流文化的差異,以及在語言形式和運用中的具體表現,打招呼和告別、各種稱呼、祝賀和贊揚以及其他社交禮節等的差異介紹屬于此類。介紹由于文化差異引起的英漢詞語、成語、諺語和格言的意義及運用方面的差異,介紹英漢語言在比喻和聯想運用上的差異以及英漢語言中典故、委婉語和禁忌語運用方面的差異等。學生通過這些差異的學習,就能理解各種英語表達法所涉及的文化內涵。在口語教學的高級階段則著重導入知識文化,介紹中西方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認知行為、交際關系以及言語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差異。英美人比較注重定量分析,進行邏輯推理,而中國人比較注重直覺與先驗理性。善于以經驗為依據來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思維方式的差異使人們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看法,彼此交流時就容易產生誤解。學生通過中西文化此類差異的學習,就增強了文化差異意識,了解了西方的人際關系及交往的深層次模式,從而學會得體地進行交際。
三、結語
總之,為了提高課堂交際法教學的質量,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學規律,精心設計課堂交際活動的內容,用心研究,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參與,真正開展交際教學。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商務活動 跨文化交際 禮貌原則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國和世界的聯系日益增多,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國際間經濟技術合作及貿易不斷發展,國際商務往來活動頻繁密切,因此社會對從事商務活動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如何從事涉外的經濟貿易活動,如何在外商經營的企業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語言差異無疑是商務工作人員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礙,而商務英語又是現代外資企業中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交流工具。那么,如何運用自己的語言才能在商務活動中取得成功呢?有時關鍵也在于我們說話的方式,所以,如何在話語中運用禮貌原則就顯得非常重要,甚至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養既懂得一定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企業管理等專業知識,又能在商務交際活動中熟練得體運用商務語言的人才呢?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語用禮貌原則的知識及運用。
一、 國際商務交際的主要形式—語言交際
國際商務談判是一種交際活動, 交際活動則必須通過語言媒介來完成。所以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出色運用語言藝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務語言的特點主要在于它的專業化、口語化和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以及它的實用性和客觀性。所以商務語言不只是簡單地提高商務人員的外語水平、能力,傳授專業外語知識。它更多的是傳授一種西方企業管理的基本思想、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國人打交道,如何和他們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因此商務語言在某種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商務語言強調在掌握提高外語語言運用技能的同時,了解各種商務活動,獲取商務信息,提高商務交際技能。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在使用商務語言時如何注意禮貌原則在不同文化中的運用以達到商務交際的目的,從而取得商務活動的成功。
二、 國際商務交際活動中禮貌原則的語用功能體現
1.禮貌語言策略
禮貌是一種語用現象,在交際中通常被用來維護交際雙方的面子。禮貌語言是符合禮貌原則而使用的語言,以體現說話人對別人的禮貌行為,如友好,尊重,不傷害別人面子等行為。禮貌原則分為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遜準則,一致準則,同情準則。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體現出不同禮貌程度差異。語用理論家認為人們交談中的言語行為都是一些威脅面子的行為。恰當地對待威脅面子行為,從而盡量地保留交際雙方正、負兩方面的面子,都需要恰當地運用禮貌和禮貌語言策略。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我們必須正確對待文化習俗的差異性,同時我們也需要相互的文化認同來消除彼此由于文化差異而存在的交流溝通障礙。因此在商務活動的跨文化交際當中,我們必須注意禮貌原則的文化習俗性,努力達成不同文化間的認同才能達到所期望的交際效果,從而達成交際的最終目的。2.禮貌語言行為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如何把握語言得體這一禮貌策略,顯得十分重要。在國際商務溝通中,必然涉及到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人們用以判斷禮貌標準的差異性,所以在溝通中要求談判者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化。而且中西方兩種文化有著不同的禮貌評判標準和實現方式。中國文化重視謙遜準則,而西方文化則突出得體準則。謙遜準則要求人們盡量減少對自己的表揚,盡量貶低自己。西方文化則認為接受對方的贊揚可以避免損害對方的面子,因而是禮貌的。因此,西方人對恭維往往表現出高興與感謝,中國人則大都習慣否認,提倡“謙虛”和“卑己尊人”。因此我們在交流過程中,就禮貌語言表達而言:模糊語言能增加語言表達的靈活性,我們可以運用模糊性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模糊表達對調節雙方緊張關系體現對對方的禮貌是具有相當積極的意義的;適當的稱贊對方也是國際商務談判中保持人際關系融洽的主要形式,既可以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又可以融洽談判氣氛,有利于達成協議。保持言行舉止得體,建立與對方的平等和諧的關系,不能總是以自身利益為中心,不斷直言不諱地陳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雙方完全是一種“我”對“你”的關系并不利于交際的順利進行。所以我們也應該認真聽取對方的觀點,考慮對方的立場,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不僅顯示出對對方的尊重,而且也更有助于談判的順利進行。注意語言交際的策略和技巧,充分利用語用禮貌策略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國際商務談判的過程中,我們應盡可能做到言行舉止得體,把握好這些起積極作用的語用策略,我們就可能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獲得圓滿成功。
三、結束語
總之,在國際商務活動中,要善于運用各種禮貌策略,包括保證對方的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不受威脅的正面禮貌策略(positive-politeness strategies)和保證對方的負面面子(negative face)不受威脅的負面禮貌策略(negative-polieness strategies)。在國際商務溝通中不僅僅要注意如何運用不同的禮貌策略來維護對方的面子,而不傷害到對方的面子恰當地對待面子威脅行為。另外,還要注意在不同的文化溝通中如何得體運用不同的表示禮貌的方式,從而順利地與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禮貌行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體現形式,我們只有對不同文化進行深入理解,正確運用禮貌原則才能確保在國際商務活動中達到自己的目標,從而獲得商務活動的成功。
參考文獻:
[1]蔡蘇勤:商務英語教學探討[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第5卷,(3)
[2]張紅梅:淺談商務英語的教學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