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2-18 17:42: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心理學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學科性質 教育社會心理學 多學科的視角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會心理學是上世紀70年代在美國逐步興起并日益影響深遠的年輕學科,傳入國內并發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會心理學”這一概念首先出現在Getzels(1969)編撰的《社會心理學手冊》中,這預示著該學科的產生。國內研究始于1983年,以張世富撰寫的《課堂中的教育社會心理學》和由章志光翻譯林格倫的《課堂教育心理學》為起點。①隨后,時蓉華(1989)撰寫的《現代社會心理學》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會心理學”,并將此學科看作社會心理學的分支,更為關注的是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在教育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會心理學整合了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等多門學科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所以關于其學科性質的界定問題,仍是不同學科研究者探討的焦點。本文擬從多學科的角度出發,梳理教育社會心理學在國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就該學科的學科性質歸屬問題作出分析。
1 教育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反思
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時間較短,學科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縱觀國內有關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研究者不難發現存在以下幾點問題:(1)20世紀90年代是國內學者研究教育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高峰期,出現了很多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基礎。但近十年了,國內關于該學科領域研究的文獻資料依然很少,無論是在理論建構,還是應用研究方面并無新的突破。(2)盡管有很多學者努力建立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體系,出版相關專著,但其體系仍較多依賴國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會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在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建構上無獨特之處。(3)研究領域龐雜,缺乏有針對性的、突出的研究課題,研究的角度與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不免有相似之處、重合之處。③(4)自教育社會心理學誕生以來,教育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以及社會學家和教育學家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入到該領域。但研究者根據各自研究的目的,從不同的角度對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進行定向,帶有很強的主觀隨意性。這不僅不利于其學科本身的發展,反而使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更加含糊。
因此,解決以上問題,明確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應是首要探討的課題。學科性質決定著學科體系的建構,決定著研究者改用什么樣的方法研究什么樣的問題,從而造出是什么東西的問題。總結國內多數學者的觀點,認為教育社會心理學是一門介于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教育社會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它是應用社會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統、教育過程中個體和集體由于人際交往而發生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并探索它發生發展的規律的學科。④這一觀點對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進行了定向,被后來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發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確的學科定向,為何在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的過程中,還會出現諸多混亂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確定與爭論,是促進了還是阻礙了學科本身的進步。其次,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定向不完善造成的,還是研究者根據各自的研究需要,對其學科性質定向的主觀隨意性造成的呢?
鑒于我國的教育社會心理學仍處于創建階段,本文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探討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的歸屬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些共識。在此之前,明確一門新興學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為重要。
2 學科性質劃分的標準
判斷一門學科是否具備形成獨立學科的必要條件其標準很多,一些研究者已進行了比較系統深入的研究。在社會科學學科性質的劃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內容的專門性;(2)對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學性;(4)從理論形態上去把握認識。⑤從以上研究結果,可以發現:人們是一門學科的認識,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對象與方法兩個方面。除此,則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理論體系。當然,關于學科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第一,在應用中形成的學科并不妨礙其形成真正的學科,只要它有對象有方法,也可自成體系。第二,方法有“專利”,但并非專用。沒有獨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礙一門學科成為真正的學科。第三,實踐指標也是評判一門學科形成的重要標準。歸納起來,評判一門新學科是否具備成熟條件,主要從兩個方面看:一是學科理論方面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二是實踐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學術組織和學術期刊。
針對于后者,國內學者在研究教育社會心理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梳理出了相當清晰的脈絡,不存在過多的爭議。因而,另一重要的學科特征量――對象與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討論的焦點,這也是本文對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進行探討的起點和落腳點。
3 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的探討
3.1 學科性質諸論
教育社會心理學起初主要是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觀點研究和解釋某些教育現象,例如課堂中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互動等問題。隨著其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研究的問題逐漸廣泛并產生了分歧。而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對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的看法不同所導致。主要表象為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教育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學兩個領域的結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教育社會心理學僅僅是社會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它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國內著名學者張志學的觀點認為,教育社會心理學是運用基本的社會心理學觀點和研究方法,來考察學校系統中,集體或個體由于人與人間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心理現象,進而探討它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3.2 學科性質的分析
總的來看,無論如何界定教育社會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性質,研究者學者都一直強調社會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這并不妨礙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社會心理學一經脫離社會心理學的,便會在研究對象與方法上尋求自己獨特的方向。但同時研究者還是要反思: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至今真的尋找到了有別于其他學科的獨特的研究對象和專門化的研究方法了嗎?
首先,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實踐基礎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發展的局限。社會的需要對教育問題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論來指導,局限于教育心理學學科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傳統,僅僅依靠教育心理學已經不能承擔起教育改革的重任。這促使了研究者對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的反思,從而促發了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萌芽。如果說教育社會心理學在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區別于教育心理學的獨特之處的話,那便是教育社會心理學開始變換角度看待教育問題,開始關注學校教育環境中所隱含的微型的社會關系。它試圖從社會社會學的視角去描述、分析、解釋和解決學校教育中的問題,深化對學校教育問題的理解。⑥
其次,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為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方法指導。教育社會心理學并不是機械地套用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問題,而是經過吸收將其融入到整個教育體系中。把研究課題落實到教育系統內特有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現象之中,從而其形成緊密的聯系。在過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會心理學獨特的理論和方法體系。所謂獨特的理論體系指的是以社會心理學中成熟的理論觀點為基礎,將其轉化的學校情境中進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理論體系應該建立在這種轉化的關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對象的變化形成了有別于社會心理學的新的理論體系。同時教育社會心理學所形成的獨特的方法體系,這種方法體系的獨特之處就體現在它必須借助于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種方法于一體。所謂方法有專利,并非專用,所以這并不影響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最后,教育社會心理學與教育社會學也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現象,教育社會心理學在研究社會文化環境對個體教育的影響和個體社會化進程方面,與教育社會學存在聯系,但又因其強調從微觀的視角考察社會文化和群體心理影響而與教育社會學相區別。⑧
4 結論
綜上所述,教育社會心理學與相鄰的學科在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理論架構方面,既從上有交叉又相互區別,它已經具備了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條件。但如果將其學科性質簡單地歸屬于一門交叉的邊緣學科,與其說是合理科學的,不如說是受限于當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為,作為教育社會心理學母體學科的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他們的學科性質歸屬也并非明確。例如,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中一直就存在兩種觀點,即心理學家眼中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家的教育心理學,其學科性質的模糊性顯而易見。所以對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的定向,依然是一個困難和漫長的過程,而這也正說明了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體系還未正真形成,對于一些基本問題的分歧還有待解決。這無疑也驗證了學科發展的軌跡:在混亂中爭論,在爭論中發展,在發展中達到共識。
注釋
① 覃曉燕.淺析教育社會心理學的邏輯起點[J].教育理論與研究,2003(3):41-45.
② 時蓉華.教育社會心理學[M].世界圖書出版社,1993.
③ 張志學.談教育社會心理學[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當議[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張世富.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與應用[J].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1998(5):29-34.
⑥ 覃曉燕.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構建[D].山西大學,2001.
篇2
【關鍵詞】高校;社會心理學;公選課
我國近些年每年在校的大學生都高達2千多萬。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透露,我國已超過美國成為接受高等教育人數第一大國。我國擁有如此龐大數目的大學生,是社會中重要的一個群體。如何提高這樣一個承載著家庭與民族希望的群體的素質,成為社會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2004年的馬加爵案,2012年上海某高校室友投毒案等等發生在高校里的慘劇,可以說基本上所有這些事件都可以用社會心理學的視角進行分析。
一、社會心理學的重要性
社會心理學是有關人類社會行為研究的一門現代社會科學。社會心理學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帶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既有極期深厚的理論淵源又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價值。它力求對人的形形的社會或文化行為的發生、發展、變化及規律作出解釋。[2]
社會心理學既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又是一門應用學科。一方面,社會心理學家采用科學方法研究自我、態度、決策、價值觀、人際關系、群際關系、團體動力等基本心理過程與規律。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的原理和研究成果在公眾輿論、幸福與尊嚴、群際沖突與和解、反腐敗與社會公正、社會預警以及廣告與消費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推動社會的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在社會心理學領域,科學問題研究與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兩者得到了有機的整合。[3]
在國外歐美一流大學心理學院系中,社會心理學已經成為核心學科。非心理學院很多也開設社會心理學選修課。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內容非常多,做為大學生在校園里提前了學會用社會心理學的視角分析問題,不但會對他大學期間的學習與生活產生幫助,而且對其進入社會更好的了解適應社會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中與大學生密切相關的內容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領域:社會認知、社會關系以及群體與群體過程。我們分別從這三大領域中選擇一部分內容來分析大學生哪些問題可以在這里面找到答案或可借鑒的內容。
(一)社會認知研究的主要內容
1、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及自我展示。每個人對自己都有一些看法,將影響個人以后的行為和生活,也影響個人與別人的關系,這種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就是自我概念。進入大學校園的一些學生他們雖然在一個班級,或一個專業學習,但他們卻可能來自經濟與文化差別很大的地區,可能一個來自廣州開放城市,一個來自山西偏遠的山區小村莊,他們在錄取時的高考分數也差加很大說明他們的學習基礎也有差距。進入大學時期學生的自我意識的高漲,傾向于維護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獨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為受挫、不能被現實接受,就產生過于偏激的想法。有的學生進入大學后自卑,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在同學交往中退縮,不愿與同學交往,有的同學隱瞞自己的家庭狀況,新聞經常報有的學生在學校不認自己的的親生母親,對同學說是自己家的保姆,有的同學嫌自己母親土不讓到學校看自己,甚至有的學生對因思念來看望自己的母親說“給我滾,別在這丟人”。試想這樣一些對自己都不接納,對自己的家庭都不接納的學生將來又怎么會回報家庭,回報社會呢?所以大學生如何正確的在其他同學眾多的差異中正確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提高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獲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積極展示自己。而不要因為自己家庭貧困,自己來自農村,甚至不喜歡自己的外貌等等原因而產生自卑,不接納自己,是大學生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
2、歸因及其偏差與社會判斷。歸因就是對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為表現的因果關系作出解釋和推論的過程。歸因理論家海德的觀點認為,人們的外在行為表現,究其原因是不外乎內因與外因,韋納歸因理論將原因歸為內外因、穩定性、可控性三個維度。大學生在校園里常常要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歸因,如果考試成績差就認為自己能力差這樣內在穩定的原因就會失去信心,導致逃課發生,成績更加糟糕;相反如果歸因成自己努力不夠等非穩定的因素或出題難等外在因素,就會在以后的學習中認真復習,考得好成績。研究表明,學習好的學生與學習差的學生,在取得好的成績或沒有取得好的成績條件下,即在成功或者失敗的條件下,二者的歸因傾向有所不同。再比如說一個男生向一個心儀的女生表白后遭拒絕,如果歸因是自己不好,或是看不起自己,那么這個男生會產生自卑,自暴自棄,甚至會對女孩子進行報復行為。可見大學生了解了社會心理學中的一些歸因理論對生活有多么重要。
(二)社會關系的研究主要關注人們彼此之間是如何發生聯系的
1、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與他人保持往來,建立聯系,獲取伴侶和友誼的需要,都有與他人保持相處和與群體保持某種關系的愿望。每一個大學生來到學校都渴望獲得其他同學的接納,希望建立友誼,如何與人溝通,如何發展愛情的親密關系,如何區分喜歡與愛情,這些在社會心理學理論中都有論述。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到人際吸引的規則如熟悉效應與鄰近效應,相似規則,個人特征,互補規則等以此指導學生提高自己的人際吸引力。
2、群體偏見與歧視,怎樣才能消除偏見與歧視?社會心理學給了我們很好的參考,要多接觸多交流,認識到我們人有很多認知偏差。不同國家、民族、不同專業的學生,不同地區的同學,不同經濟水平的同學都要多交流,多接觸有助于消除偏見,從而減少沖突的發生。
(三)群體與群體過程研究的主要問題有
從眾、依從和服從逆反心理與行為社會助長和社會惰化。了解到群體如何激發個體行為并削弱個體的責任,可以使大學生更全面的分析一些社會問題,如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2011年發生在廣東佛山著名的“小悅悅事件”。了解了從眾理論可以更好的規劃大學生涯,而不是盲目加入到網游族、打工族、考研族、考證族,而是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合理的內容。掌握一些依從理論中登門檻效應、低球技術、留面子效應等,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更有效的提出自己的要求。社會助長是指別人在場或與別人共同活動所帶來的行為效率的提高,懂得這點,會讓同學們會更重視團體的作用,也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多和積極的同學在一起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三、“社會心理學”作為公選課開設的必要性
“社會心理學”作為公選課的主要目標在于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由于作為公選課學時有限,而“社會心理學”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所以在課程內容上,公選課“社會心理學” 以學生的需要、興趣為發點,選取最基本與應用相關的內容,如社會認知理論中自我認知、認知偏差、歸因等。社會關系理論中友態度、友誼、愛情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內容。群體心理中的群體壓力、從眾、社會助長等。
學習了社會心理學之后,學生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對自己,學生可以學會如何正確的看待自我,提高自尊。學會正確的歸因,正確理解他人,正確理解自身的狀態。正確理解自己承擔角色的社會期待,增強自己的成就動機。對他人,學生可以綜合評價一個人,避免認知偏差,形成正確的態度作用。在社會方面,有助于學生產生良好的親社會行為,避免旁觀者效應,避免侵犯行為。
綜上所述,在高校開設“社會心理學”公選課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對于選修的學生來說,將是意義十分深遠的一門學習課程。
【參考文獻】
[1]張華東.“人格心理學”公選課課程設計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0(32).
篇3
幾十年來,多種社會心理學研究取向的存在,不僅影響了一門統一學科的發展,而且影響了其對人類行為的科學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發出了要把個的和社會的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的探討整合起來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學大一統的整合社會心理學。人們認為社會心理學是在多種學科之間形成的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社會行為心理學的提出和構建妝衰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勢在必行,總的設想是將社會行為的個體作用、群體互動、社會影響整合起來,從豐富多彩社會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切入,著力研究聚群行為心理的優化整合。
一、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整合趨向
從社會心理學誕生之日起,以羅斯為代表的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和以麥獨孤為代表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后來又出現了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等。社會心理學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點。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試圖從個人的人格結構中求得對人類社會行為的解釋,強調個體變量的重要性;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通過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社會化等“塑造嬉體”的因素來研究人們的社會互動,并進而達到對人類行為本質的解釋,強調社會呀群體變量的重要性;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是從因素入手探索有關人類行為的解釋,強調文化變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會、文化是緊密聯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間的互動是持續不斷的。要充分準確地描繪人的社會行為,單一的研究取向是難以實現的,必須建立一種綜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從本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開始,欲圖將社會心理學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體實施,盡管許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學科間的聯姻卻未能獲得預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論爭再度興起,當理智戰勝了感情之后,開始邁上了整合之路。更為重要的是,近幾年學科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實現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現實的基礎。
從國內外社會心理學多種研究取向的整合發展和現狀啟示中,我們認為,社會行為心理學是關于社會、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塑的造的綜合應用社會科學,是從心理層面上對于人類社會行為的流行性反應的總體把握。從學科性質上講,它既不是心理學的分支,也不是社會學的分支,而是在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獨立的事合社會心理學。它是在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獨立學科。正如南京大學周曉虹博士所言:“我們只有從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以至生物學的多維視野出發,才能獲得對人類社會行煌完整解釋”。從社會心理學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邊緣學科,是母體學科在解釋人類行為及春與社會、文化、人格的關系時彼此接近、相互滲透的結果。從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方法和理論體系來看,它雖然是在母體學科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學科的附屬物,又不是多種學科的簡單的拼湊和混合,而是多種學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全新的性質和特點。因此,社會心理學應獨立地著力于社會行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夏學鑾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會心理學,其研究對象分為三層次或三個單元:第一層次為宏觀層次,又叫社會主體單元,其基本概念是社會、文化和人格,認為社會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S)=f(S.C.P);第二層次為中觀層閃,又叫個人主體單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認為個人行為是這三個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I)=f(S.R.S);第三個層次為微觀層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態度,又叫行為主體單元,認為任何作為社會行動的行為都是這三因素的函數,其公式為B(A)=f(O.M.A)。夏學鑾教授“三層次九因素”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關系,在水平層次上的任何一個主體單元的行為都必須考慮行動的三個參照系數的綜合作用。總之,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從“三層次九因素整合說”中可以盾出,社會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社會行為的內在心理律的整合及個體作用、群體互動、社會影響的整合是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關節點。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是人類社會性質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社會心理是社會行為的內在過程,而社會行為則是社會心理的外在表現。社會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會行為流行性反應的內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規律的研究;社會行為整合研究是指現實生活中人們直接關注的流行性心理反應的外在行為特征研究。社會心理的維度是我們所熟知的,而社會行為的維度則往往有所忽視。目前,社會心理研究所有社會學化和社會行為研究有心理學化的整合趨勢。社會行為心理學既要探計內在的社會心理學過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會行為規律,以避免行為主義忽視行為內在心理過程,而認知論學派忽視心理過程外顯行為的偏向。
二、社會行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點
中國社會近10年來,社會心理學進入重建與復興階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各界對社會心理學知識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實際研究中國社會的具體問題,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因為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行為也是千姿百態的,對社會行的總體把握不僅涉及到對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對其各種存在樣態及方式的把握,面對五光十色的多種多樣的社會行為,應該從哪里入手呢?最適宜的入手處或生長點哪里?
一些社會科學工作者發現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社會流行的社會行為心理問題,并認為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行為科學的研究能夠為這些總是提供依據和答案,因而開始了社會行為心理與現實社會問題結合上的研究。一般來說,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和現實生活的信息資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點或理論的生長點。就此而言,當代中國的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最適宜的切入點只能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熱點問題。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是一種客觀的社會反映,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問題也是社會行為的心理的重點問題,這些行為關系到社會主義改革的進程和前途。社會行為心理熱點同時也是社會行為心理的難點和焦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銳的社會焦點問題,解決起來也往往難度不小。社會聚群行為是種種社會行為心理的起始點和矛焦點,也是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整合研究的著力點。
社會心理學是對社會生活和處于熱烈社會生活聚焦點上的人們所思所慮、所作所為的本質的思考,社會心理學一開始就是為解決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社會心理問題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的,以后的每一步發展都直接從社會生活的急需中獲得了無限的動力。顯然,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試驗”中士氣與生產效率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當時工業生產之急需;30年代輿論、流言、種族和價值沖突等主題,是為適應世界經濟的蕭條和社會的動蕩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態度、民族性格等主題,是應第二次世界大戰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會相對穩定和平發展,許多具有明顯應用性的分支學科相繼出現,既繁榮了社會心理學本身,又使它在社會生活需要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僅在歐美國家,而且在日本、俄羅斯的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社會心理學這門應用科學的社會職能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都越來越大。有人統計,這10多年中《全國新書目》上刊有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有數百種,其中90%以上都與應用于社會生活有關。并且社會心理學應用成果相當大的一部分已經或正在轉化為直接的社會生產力。
三、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著力點
大量的有關研究表明,社會互動是人的社會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人們在對稱性和非對稱性的社會互動中,形成種種群眾行為、大眾行為、集群行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為規范所指導的、自發的、無組織的、無結構的群體行為方式。也就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聚群行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積極的社會聚群與人們積極的社會觀念和社會行為之間正相關,而消極的社會聚群(矛偏行為)與人們社會觀念的偏頗和社會行為的偏離也有正相關。特別是當代中國青年有一種比西方更重視同輩凝聚的矛群意識,在這種社會心理環境下,社會變革過程中的社會熱點問題,往往在聚群面對面的互動中會越聚越熱,熱到一定程度就會將問題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會施放出來。由此看來,聚群和赤心理的發展存在著兩種可能性,既可能成為社會變革的推動力,也可能成為社會變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濟私在生生的聚群行為心理入手,探尋研究社會行為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整合社會心理學具有生命力的著力點。
布魯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體分為四種:集群、大眾、公眾和社會運動團體。后來,布羅溫(R.W.Rrumer0又把集群分為兩種:暴眾和聽眾。這種分類依照無組織群體的有機程度和無組織群體在社會結構中的地全劃分的,有利于人們對無序群體的理解和把握,對聚群行為的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
大眾與聚群有聯系也有區別。這兩類群體都是一種無組織群體的集合現象。在大眾傳媒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生活中,以大眾面貌出現的無組織群體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越來越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視的群體現象。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人數和接觸方式上。大眾是散布在廣大社會范圍內、接觸大眾傳播媒體為數眾多的一群人,大眾對社會生活的了解接觸是間接的,是通過大眾媒體發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視野所及、耳聞所達的一群人,相互之間的接觸是直接的,通過感官和軀體感知群體中的人與事。大眾和聚群都是無組織群體,具有自發性、散漫性、情緒性、無責任性等。
國外將聚群行為稱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大眾集合現象。原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稱為“非集體行為”(或譯為“集體外行為”),而我國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文獻上,一般譯為“集體行為”。中國人民大學沙蓮香教授稱為在公共場合或社會活動中出現的集群現象。蘭州大學曹孟勤教授等認為,譯為集體行為不妥,稱為“群體行為”失之過寬,沒有限制,稱為“非集體行為”也不妥,因“集體外行為”并非個體行為。因此,人道我這種偶然聚在一起無組織的一群人的行為為集群行為。我們認為“聚群行為”這個概念更能全面地動態地表達無組織的、自發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為特征。
社會心理學認為,趨群性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趨向于合群。社會生產方式越發達,生活方式越先進,各類人員的趨群意識和結群傾向就越強烈。面對社會的巨大變革和發展,社會聚群現象普遍存在的、經常發生的,發生的原因、情況和結果也是多種多樣的。這種隨意性、自發的、無拘無束的聚群現象無所不在。它的啟動原因之一是出于人們最基本的交換信息需要。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學價值是減少對周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從而及時調整自身的行為以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尋找到共鳴點,并力圖補充缺陷,達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補。不僅如此,而且聚群行為心理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聚群已由過去的單一性發展到多學科廣泛交叉,層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趨復雜。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優化整合聚群心理與聚群行為發生、發展的過程特征和規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為律與聚群行為的內在心理律,探求對積極聚群行為的鼓勵、強化,以及尋求對偏離聚群行為的預測、預防和調控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86年10月3日給沙蓮香教授的信中所強調的:“在現代科學技術九大部門之一的行為科學部門中,社會心理是一門重要學科。而行為乘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在條件和依據,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一般情況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動機,聚群動機驅使聚群行為。“因為一切行為的基礎和根據都是心理現象的規律,同樣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現都構成某種行為”。人的行為無一不是由動機所引導、維持和導向,而動機又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的。一個人的行為是這樣發生的,一個聚群集合行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動的支配下發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為的內中動力,聚群行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現。可見,個人行為與聚群行為都是一種動機性的心理行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識到這種需要和動機,而簡單的幼稚認同就應聲而起,被動地或奇特地介入進去了。
四、社會行為心理整合的交互點
社會行為心理學主要研究個人心理與社會心理、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社會行為與社會聚群行為活動等三大領域。當代社會行為心理學是研究社會行為的內在體驗和外在表現發展變化過程及其規律的整合科學。整合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三大層面的內容,即社會環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間相互作用的宏觀社會文化行為心理整翕支;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意志、社會態度之間相互作用的中觀社會行為心理整合層;親和行為、互動行為、聚群行為、規范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微觀社會聚群行為心理整合層;這三大層面內容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整合構成了當代社會行為心理研究的有機整體,力圖發揮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三者的“雜交”優勢,克服不足,建立共性與個性、世界化與本土化相統一的社會心理學。
在個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注的社會文化與亞文化因素的影響,文化心理的積淀,對社會成員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會行為產生的影響,以及人格與角色待社會和赤又在何種程度上影響社會環境與文化心理的建構。
在個人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所關心的個人之間的相互認知、情感、意志、態度等怎樣在社會認同層面,人際關系層面,人際溝通層面相互作用產生的角色地位與社會行為,以及后者在何種程度上影響前者。
在群體與個人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關注從群體到個體又從個體到群體的影響過程,在群體合作、競爭、沖突、調適等對稱性社會互動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對稱性社會互動中,如何影響人們的親和行為和規范行為,以及人個行為又如何作用于群體行為。
在各體與群體的交互作用點上,社會行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會與社會、群體與群體、文化與文化之間,在聚群行為、群眾行為、大眾行為、偏離行為、規范行為相互作用過程中,如何鼓勵強化規范行為心理和優化整合聚群行為心理,為適應跨世紀社會的現代化而加快人的行為素質的現代化而努力。
篇4
關鍵詞:存在感; 心理需求; 補償行為; 社交退縮; 行為策略
中圖分類號: B842.9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6)06005507
一、引言
如今,“存在感”一詞頻繁出現于人們的生活中,娛樂明星、政治人物甚至商業產品等相關的時事新聞都難免被貼上“刷存在感”的標簽。有研究者通過對網絡小說頁面設置的考察發現,網站首頁書評區和互動信息區成為作者、讀者尋找和制造存在感的途徑[1]。在社交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獲得“存在感”的途徑是各式各樣的,面對面的交流虛擬工具、社區、論壇等都成為人們表達“存在”的一種工具。不可否認的是,通過“刷存在感”,人們往往可以獲得外界的關注,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Goffman認為,現實情境中人們表達自己的“存在”的場所就是整個社會,而作為人們表達存在方式的人際互動則是一種“社會表演”[2]。根據戲劇理論(Dramaturgical theory),在表演開始前,人們首先會對所處的社會情境進行認識(情境定義),然后據此來選擇演出舞臺(演出舞臺)并內化該情境中的社會規范和準則(表演框架)。最重要的“表演”過程,則是表演者按照表演框架的要求和一些常規程序(劇本)進行交互,同時通過言語、行為等策略來取得“觀眾”的認可(印象管理)的過程。這一理論強調了個體社會行為的互動性,包括熟悉情境中的持續性互動和陌生情境中的臨時性互動。除了面對面的互動,該理論同樣可以解釋人們在網絡人際互動中的表現。例如,個體在即時通訊工具(騰訊QQ)中標示的在線狀態往往傳達著一種自我存在的信號,而互動對方對這種存在的認同則影響前者的網絡存在感[2]。
社會存在理論(Social presence theory)則針對虛擬情境提出了社會存在的概念,并將其定義為人與人在多媒體環境下互相關注的程度[3]。如果傳播媒體能夠在社會情感層面給予個體與面對面交談一樣的感受,個體就會產生被視為“真實的人”以及與他人相聯系的心理感受,即體驗到社會存在感。這一過程中,影響溝通雙方社會存在感的兩大因素分別是親密性(Intimacy)和接近性(Immediacy),前者取決于溝通雙方的物理距離、目光接觸、微笑等親密動作以及對話主題等因素,后者則指溝通過程中通過語言、表情體現出來的心理距離[4]。
戲劇理論從個體自身角度出發,描述了個體如何主動從互動對方那里獲得“存在感”[2],社會存在理論則強調了溝通媒介如何影響溝通雙方獲得的“存在感”[4],二者強調了存在感的感知過程中自我的主動和對方的互動這兩個因素的重要作用。這種人際互動中對自我存在的感知,可概括為自我存在感的社會交互模型(見圖1)。自我主動表達的是個體對“自身存在于社會或群體”的感知需求,而對方的互動則體現了個體“讓對方感知到我存在”的感知需求[5]。戲劇理論和社會存在理論可以解釋現實生活和網絡情境中“存在感”的產生過程,并且說明了這種“存在感”是基于社會交互而產生的一種個體心理體驗。
圖1存在感產生的社會交互模型
社會生活中與“存在感”相關的是“刷存在感”現象,說明個體會對“存在感”產生需求并為了滿足這種需求而付諸行動[1],進而產生存在感體驗、存在感體驗失敗兩種不同結果。社會心理學認為,當與他人建立并保持人際關系或被團體接納時,個體體驗到社會接納(Social acceptance),進而給其認知、情緒情感及行為帶來積極影響[6]。反之,個體體驗到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其情緒、認知會受到消極影響,甚至出現自我調節能力受損及更多攻擊行為、行為等消極行為[7, 8]。但已有研究的結果尚不足以解釋存在感體驗和存在感體驗失敗的一些問題。首先,通過觀察可發現,個體獲得存在感體驗時不一定存在明確的對象作為接納自己的內群體,即個體在不參與交互的情況下自發地體驗到存在感。這一差異說明存在感體驗與社會接納體驗可能存在差異。其次,社會接納和社會排斥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個體的關系需求和歸屬需求,其滿足與否影響著個體的心理體驗及認知、行為反應[7, 9]。盡管個體“刷存在感”的行為是受需求驅使的,但這種需求的內涵具體是什么尚未明確,其與個體尋求社會接納的動機有何異同同樣不明確。再者,有研究發現社會排斥會激勵個體進行人際關系重構(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被排斥的個體會更積極地與新的關系資源進行交流、互動,進而重建密切的互動關系[7, 9]。那么,存在感體驗失敗時,個體的心理、行為如何發生變化同樣值得探討。最后,按照戲劇理論,個體在社會交互行為中會采取印象管理策略[2],而社會接納和社會排斥的相關研究則無法說明存在感的相關行為中是否會出現認知、行為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著眼于社會生活中的“存在感”現象,采用扎根理論方法(Grounded theory method)對該現象進行更完善的分析[10],以更好地解讀這一現象的含義及其特點。考慮到本研究涉及非人際互動領域的存在感現象,而已有研究方法不足以滿足本研究的需要,故,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擬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驅使個體追求存在感體驗的需求的內涵;(2)個體獲得“存在感”的途徑;(3)個體未能體驗到存在感時的心理、行為特點;(4)存在感相關行為是否涉及策略選擇。
二、方法
(一)訪談對象
“刷存在感”現象最初出現在網絡世界的年輕群體中,而后在現實生活中也廣泛發生。為保證研究取樣能夠提供足夠信息,本研究訪談對象要求有5年以上互聯網使用經驗且至少是3個論壇、虛擬社區的注冊用戶。按照目的性取樣原則,選取了5名在校大學生參與了訪談。訪談對象平均年齡22.7歲,其中男性2名,女性3名;經常使用的論壇、虛擬社區平均數量為3.7個,平均使用年限為4.2年。
(二)訪談方法
研究擬定了一份包含3部分共18項的半結構式訪談提綱。訪談第一部分涉及現實交互情境中個體獲得存在感的途徑與過程;第二部分涉及個體在未參與交互時自發獲得存在感的過程,例如當得知自己或所屬的某一群體被表揚時;第三部分涉及虛擬情境中個體獲得存在感的過程及其心理與行為特點。每組訪談開始前的1~2個問題為啟動問題,引導訪談對象回憶相關情境。訪談過程中,研究者著重引導被訪者報告其在不同情境中的經歷與體驗,收集情境、動機、感受及行為反應相關的信息。訪談時間為46~59分鐘,所有內容在征得訪談對象同意后進行錄音并轉錄成文本資料。
(三)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ATLAS.ti 6.2軟件作為定性資料的分析工具,使用界面如圖2所示。
三、分析
(一)開放式編碼與主軸編碼
為了對個案進行深入剖析,將每一個完整的表述指定為一個“句子索引”,將整個文本資料整理成索引目錄。A為某高校在讀碩士,有3個長期使用的網絡交流工具,平均使用年限為3.3年。訪談文本A共整理出126個句子索引(編號001~126),通過開放式編碼獲得61個基層編碼。由于訪談涉及不同情境,因此將按照訪談主題將開放式編碼和主軸編碼拆分為不同模塊。
句子009~010展現了個體在現實交互情境中希望獲得他人關注這一過程的心理與行為特點(見表1),句子107~112則展現了個體在虛擬交流中希望獲得他人關注的心理與行為特點(見表2)。隨著訪談文本分析的深入,大部分概念在訪談對象提及的其他案例中得到反復驗證,例如008句、048句、116句再次出現了個體在現實或虛擬情境下希望獲得他人不同形式關注的信息,由此得到“交互類型”、“交互對象”、“交互情境”三個范疇。此外,024句、036句、040句則發現個體在不同情境下不僅希望能夠獲得他人關注,同時還希望在某些交流主題上獲得他人的認同。前者是一種與他人保持頻繁、積極、穩定聯系的需求,后者則是希望被接納或認同的需求[6],由此得到“關系需求”和“歸屬需求”兩個范疇。以同樣的方式對全部文本進行開放式編碼和主軸編碼,得到的主要概念和主要范疇見表3。
表1現實交互中關系需求來源
句子索引數據及分析備注
009010Q:交流討論中你發表意見后,期待別人做出怎樣的反應?
A:這個看不同的場合(場合)吧,和什么話題(話題)吧。可能有些比較輕松,生活中一些比較無所謂的話,我不會期待別人給我一個什么樣的回復。但是帶有目的的事務(目的性事務),我可能會期待別人給我一定的回復(期待回復)。不管是好或者壞,你最好能給我提點建議。不要說太空洞的話,給我一點實質性的建議就可以了(實質性建議)。開放式編碼
句子分析備忘錄:
009~010句可提取的概念:場合、話題、目的性事務、期待回復、無論回復好壞、實質性建議:
1. 場合指交流發生的特定情境,例如時間、地點等。
思維過程:個體希望獲得回復、關注的這種需求是依交流情境而變化的,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會產生這種需求,而在另一些情境中則不會產生這一需求。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2. 話題指雙方交流的內容、主題等,例如后文所提及的“目的性事務”就是其中一種。
思維過程:個體希望獲得回復、關注的這種需求是針對不同事件、任務的,對于某些目的性事務需要相關人物給予關注甚至參與進來,而對于某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則不是這種獲得關注的需求的必要條件。
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3. 期待回復指個體產生一種明確、外顯的獲得關注的需求。
思維過程:個體期待對方給予回復的前提是個體的信息獲得對方的關注,因此期待回復實質上則是一種個體獲得對方關注的需求。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4. 實質性建議指他人提供的、對問題解決有幫助作用的想法、意見等。
思維過程:個體不僅希望對方能夠關注到自己相關的信息,同時希望對方能夠在自己的問題解決上建言獻策,由此推斷這是一種任務導向的關注需求。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二)選擇式編碼
通過對原始資料、概念、范疇的不斷比較,可以提煉出更高層次、更抽象的核心范疇并圍繞核心概念建立相關的關系網絡。ATLAS.ti軟件中核心概念的關系網絡以結構圖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可以簡易地表示范疇之間的關系。
結構一:依據“交互類型”、“交互對象”、“交互情境”、“關系需求”和“歸屬需求”五個范疇提煉出“存在感需求”這一核心概念及其概念網絡(見圖3)。存在感需求包含關系需求和歸屬需求,而交互類型、交互對象、交互情境則影響著存在感需求的產生。
107108112Q:你在哪些情況下會去主動回復別人?當時是怎樣想的?
A:一個親疏狀態吧(親疏狀態),就是我們倆關系是不是很好(人際關系)。還有一個就是你感不感興趣(興趣)。還有就是很好的朋友啊(朋友),比如別人“生日快樂”呀,祝福一下人家。可能就是別人很開心的事情,你也可能會去祝福一下。再就是好關系的吧,不痛不癢的我一般不會去回復。然后就是,有些人很難過,你可能會去……
A:還有一種是可以像其他人學習啊,比如說,他發了一個好東西,唉,我覺得還不錯,可以教我之類的(學習榜樣)。還有一種你可能是出于增進和某人的關系,那可能我會比較關注他的QQ狀態。就是點個贊啊,就是……保持交流嘛,這也算是一種目的吧(保持聯系)。開放式編碼
句子分析備忘錄:
107~112句可提取的概念:親疏狀態、人際關系、興趣、朋友、學習榜樣、保持聯系;
1. 親疏狀態指個體與交流對方的心理距離,表現為親近和疏遠。
思維過程:個體在虛擬社區中是否主動回復對方取決于與對方的心理距離,即個體希望與親近他人建立交流與聯系,而關系疏遠的他人則不會成為建立聯系的選擇。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2. 人際關系指個體與交流對方建立的關系質量,亦即個體與對方的心理距離。概念內涵
3. 興趣指交互過程中個體希望深入了解、加入或參與的程度。
思維過程:個體是否與他人建立聯系取決于雙方的心理距離,而這種聯系是否符合個體的興趣則可能影響其質量、持續時間,進而也就決定個體是否希望在當前主題上獲得對方的深切關注。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4. 朋友指與個體有共同興趣或共同經歷的重要他人。
思維過程:朋友間存在共同的價值觀或相近的思維方式,有利于雙方的互相理解和幫助,而獲得朋友的關注不僅有利于個體當前問題的解決,也能夠促進雙方人際聯接的強化。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5. 學習榜樣指在交互主體上能夠幫助個體進步、獲得技能的他人,例如學長、老師等。
思維過程:個體同樣希望能夠獲得對自己能夠有所幫助的他人的關注,這種關注的獲得將影響個體預期問題的解決,因此也是一種任務導向的關注需求。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6. 保持聯系指個體維持與他人聯接的長期存在,包括朋友、新認識的人等等。
思維過程:個體通過獲得他人關注的方式在雙方之間建立并維持人際聯接,而這種人際關系又不是針對個體當前遇到的或預期困難的,因此可理解為關系導向型的關注需求。概念內涵思考與推理
結構二:文本分析同時發現了個體無法獲得存在感時的心理、行為表現。此時,個體的情緒特點可提取出范疇“消極體驗”。但在面臨存在感體驗失敗時,個體在不同的條件下(即交互類型、交互對象、交互情境)會表現出兩類行為――“社交退縮”(例如36句、46句、77~80句)和“補償型存在感”(例如16句、24句、82~86句)。補償型存在感指個體通過再次提問、轉移對方注意、主動插話、參與群體新話題等方式補償之前缺失的存在感。與此同時,29~36句顯示個體還會改變交流方式即進行“策略轉變”。這一部分分析可提煉出“存在感體驗失敗”這一核心概念(見圖4)。
結構三:訪談第二部分涉及個體在未參與交互時也能自發獲得自我存在感的過程,包括個體自身或其所屬某一群體被討論、表揚等情境。通過對該部分的文本資料進行編碼分析,提取出“自發型存在感”這一范疇,并且當個體本身或其所屬某一群體被表揚、討論時都有可能誘發個體的存在感。此外,通過對007~012句、92句、107~114句進行編碼分析發現,個體通過主動參與交流、分享經歷、表達自己的群體成員身份等途徑主動建構存在感,故提取出“主動型存在感”這一范疇。此外,008句、126句則顯示主動型存在感產生過程中,個體會采取一些印象管理策略,例如“不明確反對他人觀點”、“避免他人的高度關注”等。因此,這些分析可提煉出“存在感體驗”這一核心范疇(見圖5)。
(三)多個案分析
按照扎根理論方法的理論性抽樣(theoretical sampling)原則[10],利用個案研究的初步結果,繼續進行更深層次的多個個案分析,對個案分析的結論進行驗證和補充。首先,通過對全部5個個案的扎根理論分析發現:(1) 存在感需求這一核心概念網絡得到了驗證;(2) “自發型存在感”、“主動型存在感”、“補償型存在感”得到了驗證。(3) 存在感缺失的關系網絡也得到了驗證。其次,部分范疇的內涵及其相互關聯得到了擴展:(1) 個體通過群體途徑產生自發型存在感,是以自我與群體的強烈聯接為前提的。(2) 在自發型存在感較弱時,個體同樣會采用一些強化策略(例如,主動公開匿名或群體成員身份)來確定這種存在感,此時自發型存在感就轉變為主動型存在感。此外,補償型存在感產生過程中,個體同樣會采取印象管理策略。因此,個體使用的各種策略可以進一步提煉出“策略使用”這一范疇(見表3)。(3) 存在感體驗失敗時,個體體驗到消極情緒的同時還會發生態度轉變,即對導致其存在感獲得失敗的人、情境的態度更加消極。但在獲得存在感時,則未發現積極態度轉變。結合多個個案分析結果,得到關于“存在感需求-存在感體驗-存在感體驗失敗”的總體概念模型(見圖6)。
四、討論與展望
(一)研究總結
本研究著眼于社會生活中的“存在感”、“刷存在感”現象,通過訪談方法對這一現象的形成、發展過程及其導致的心理、行為反應進行了探索。由于目前尚無研究對存在感的內涵進行闡明,本研究采用了扎根理論方法對其內涵、特征及其產生過程進行了分析。
首先,本研究在訪談過程中對存在感體驗和存在感體驗失敗均有所關注,而這兩方面的發現則可以相互佐證。一方面,本研究通過多個個案分析發現,個體在關系需求和歸屬需求的作用下獲得存在感時表現出開心、尊重、人際滿足等積極體驗(訪談的開放式編碼所得),說明存在感體驗與社會接納引發的心理體驗有相似之處[6]。另一方面,實證研究則已證實社會排斥會引起消極情緒,并且被排斥者會給予排斥源更消極的評價[11]。本研究同樣發現未能獲得存在感時,個體不僅會體驗到消極情緒,還會產生相應的消極態度。需要強調的是,這種態度的變化僅限于存在感體驗失敗時,對于存在感體驗獲得時,本研究沒有發現態度的積極變化。
其次,本研究按照產生途徑對個體感受到的存在感類型進行了不同劃分。第一,本研究發現個體在某些情境下可以自發產生存在感,例如當自己本人、自己的意見、事跡被他人贊揚或被重要的其他人討論時,個體都會體驗到積極情緒。這與群體交互中個體獲得社會接納的機制又是不同的,說明存在感現象又并非完全等同于社會接納現象。第二,當個體所屬的群體被他人稱贊時,個體同樣會自發地體驗到存在感及相應的積極情緒。群體的存在感則成為個體存在感的間接途徑,而個體與群體的聯接強度則影響著個體從中獲得存在感的強度。這一發現可能與個體對不同群體的認同差異有關,內群體認同越強,則個體受到內群體的影響越大[12]。第三,本研究發現在存在感體驗失敗時,個體可能會轉變策略并采取新的行為來重新獲得存在感,例如積極加入新的群體話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補償型存在感同樣是在需求驅動下的行為,但其產生機制又不同于主動型存在感。第四,本研究發現個體在特定情境下會采取主動策略來確立存在感,例如主動分享經歷、插話等。而在自發型存在感產生以后也會采取策略來強化該體驗,例如主動公開匿名或成員身份。這些現象便是日常生活中所謂的“刷存在感”,通過這種方式,個體獲得存在感需求的滿足,進而導致交互活動的增加。
最后,本研究同樣發現了一些存在感需求產生機制的特點,這些發現同樣符合以往關于社會交互行為的研究結果。第一,本研究發現情境、對象和交互主題影響了個體存在感需求的產生,這一點與戲劇理論關于“情境定義”、“演出舞臺”的觀點一致[2],同時也與社會存在理論關于“社會情境”、“交互”、“接近性”等的觀點相吻合[4]。第二,本研究發現在個體主動建立存在感或補償之前未獲得的存在感時,會采取印象管理策略、策略轉變等行為策略來獲得外界的積極關注與認同,這與戲劇理論關于“表演框架”、“劇本”、“印象管理”的描述一致[2]。第三,本研究發現存在感體驗失敗時,個體除了采取補償行為外,還有可能采取社交退縮行為,同時可能伴隨消極態度的產生。按照社會排斥的需求-威脅模型(Need-threat model)[13],當關系需求(包括歸屬感和自尊)受到更大威脅時,個體會表現出對社會關系重建的強烈興趣以及更多的親社會行為傾向,而當效能需求(包括控制感和意義感)受到更大威脅時個體會通過行為或降低親社會行為意愿來增強控制感[9, 14]。但不同的是,親社會行為意愿的降低還受到了交互情境、對象和主題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是通過存在感需求的間接作用實現的。
(二)研究展望
由于涉及現實交互、虛擬交流以及自身不在場的情境下個體產生存在感的過程,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結果的基礎上也獲得了一些新的發現。但與此同時,本研究對現實社會中“存在感”現象的研究仍有值得深入的地方。第一,由于本研究是使用扎根理論方法進行的定性研究,研究獲得的存在感概念的結構及其穩定性尚需要定量研究的進一步檢驗。第二,本研究認為“存在感”體驗與社會接納心理相似,但其產生途徑說明個體不僅能夠通過主動行為獲得存在感,同時還可能自發地獲得存在感。因此,這一自發型存在感體驗與社會接納心理有何異同則需要更深一步地探討。第三,本研究依據目的性抽樣的原則選取了具備一定現實和虛擬社交網絡的高校學生為研究對象,由此造成訪談對象層次單一的缺陷,使得本研究可能無法解決另一些問題。例如,在現實或虛擬的其中一種環境中的存在感體驗失敗,是否會促進個體在另一種環境中的存在感補償行為。第四,同社會接納及社會排斥類似,存在感體驗、存在感體驗失敗作為個體社會交互的心理體驗,是否會影響個體的社會交互質量及心理健康也可以進行探討,例如外顯自尊、人際關系滿意度、感知的社會支持及人際公平感,等等。
參考文獻:
[1]王小英. 尋找存在感與制造存在感――網絡小說鏈文本中的符號身份認同[J].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20(6): 299-306.
[2]李許單. 我QQ,故我存在[J].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10(3): 33-35.
[3]Tu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resence and online privacy[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2, 5(4): 293-318.
[4]徐琦. 淺析虛擬環境下的社會存在感理論[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2008, 4: 18-19.
[5]李肖鋒,王倩,張龍革.虛擬學習社區中社會存在感的影響因素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2,18(6):87-94.
[6]李霞, 朱曉穎, 李文虎. 歸屬需要的研究進展[J]. 心理學探新, 2010, 30(2): 86-90.
[7]Knowles ML, Green A, Weidel A. Social rejection biases estimates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J].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4, 5(2): 158-167.
[8]杜建政, 夏冰麗. 心理學視野中的社會排斥[J]. 心理科學進展, 2008, 16(6): 981-986.
[9]王紫薇, 涂平. 社會排斥情境下自我關注變化的性別差異[J]. 心理科學進展, 2014, 24(11): 1782-1792.
[10]孟娟. 心理學扎根理論研究方法[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29(3): 170-176.
[11]Buckley K,Winkel R,Leary M.Reactions to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Effects of level and sequence of relational evalu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4,40(1):14-28.
[12]石偉,閆現洋,劉杰.對不公正歷史事件的情緒反應――群體內疚[J].心理科學進展,2011,19(2),224-232.
篇5
2014年,在慶祝《心理科學》正式創刊50周年的紀念專欄上,《心理科學》編輯部發表了題為《心理科學研究50題》的專欄文章,提出了未來我國心理學具有前瞻性的、富有研究價值的和能體現心理學研究特色的50個研究主題[1]。其中,涉及了腐敗和反腐敗的心理機制、網絡集群行為以及公共安全事件下的個體心理狀態和行為等富有社會心理學特色的研究課題。顯而易見的是,公眾與政府的關系成為當下一個新的研究焦點。
在公眾與政府的關系中,心理學科從自身的研究特點出發,尤其對二者的信任關系格外關注,由于政府的性質及其本身的非人格屬性,因此,所謂二者的信任關系,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非對等的、單方的公眾對政府的信任關系。對于這種信任關系的研究,西方多以“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government credibility”“government trust”“public trust”等表示其研究主題和內容,中文對譯可譯為“政府信任”“公眾信任”等。在眾多的譯法中,一個從行政學借鑒而來的詞——公信力,逐漸被大多數研究者所認可和接受。政府公信力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日益成為當前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嶄新課題。
一、公信力:公眾對政府信任的指標
公信力一詞,外文直譯為“accountability”,意指對某事有一種說明、解釋并接受質詢的義務以及承擔責任[2],這樣的解釋雖然能說明“公眾對政府信任關系”的部分內容,但并不是全部。我們所說的公信力,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中國本土化的概念[3],對于它的理解,要從“公”“信” “力”三個層面展開。在公信力中,“公”代表了所指向的對象,“力”既可以表示成為一種能力、效能,也可以表示成為主客體間關系范疇的概念。而“信”作為一個最核心的概念,反映了二者的內容。從心理學上看,“信”表示了一種心理活動和心理態度,有相信、信任、信賴等的含義。
已有的研究一般認為政府公信力有兩種不用的界定方式,其一是將政府視為主體,公眾視為客體;其二是將公眾視為主體,政府視為客體。前者將政府公信力視為政府的一種能力或資本,后者則將政府公信力視為一種民眾態度和判斷。從心理學研究領域上看,心理學所關注的是個體或者團體的行為表現及其背后的心理表現、活動機制和變化規律。當公信力成為心理學上的研究主題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其概念的明確與界定,在“公”“信”“力”三個字中,“信”與心理學聯系最為緊密,對于信任的研究,無論是人際信任還是團體、種族信任的研究一直在心理學研究中處于中心地位。因此,首先明確公信力這一研究主題應從屬于信任的研究主題之中,其中“公”代表了該主題的特殊部分,而“力”則視為指標的體現。
二、公信力:從行政學研究走向人文社會科學的關注
國內對于公信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學、政治學、行政學等領域,并在當前已經呈現了學科交叉研究的趨勢[3]。但其起點還是始于傳播學和行政學。由于我們著重探討的是政府公信力,因此將行政學領域對公信力的研究視作是開端。
行政學領域圍繞政府公信力的產生根源、影響因素、現實表現和建設途徑等進行了大量研究,從公信力的產生根源上看,基于不同的政府理論,對于政府公信力的來源有不同看法。階級沖突理論認為,政府起源于階級斗爭,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因此,政府公信力源于政府的強制。社會契約理論則強調政府是在公眾讓渡公共權力的基礎之上形成的,因此政府的公信力來源于政府守約的能力。有限政府理論則認為政府不是萬能的,其權力、職能等受到法律的明確限制,并受到社會的監督,因此,政府公信力就產生在這些限制之中。責任政府理論強調政府對社會公眾負有的強制的法律約束的責任義務,并認為公信力來源于政府的負責[4]。
從公信力的影響因素上看,政府公信力影響因素既受到政府自身的影響,也受到社會公眾的評價和感知的影響。從政府自身來看,政府公信力的影響因素包括政府績效、政府服務程度、依法行政程度、民主化程度、誠信程度、治理的績效水平、意識形態資源的豐富程度、社會化的能力和水平、公共治理規則體系的公正性、政府自身綜合形象等諸多方面[2],[5]。從公眾角度出發,公眾對政府的主觀感知與政府行為的客觀效果并不總是一一對應,從而公眾對政府的期望、公眾價值觀以及公眾對政府行為的主觀認知與評價會影響到政府公信力[6]。
從公信力的建設現狀上看,大量研究充分體現了我國政府公信力整體上呈現不斷提高、良好發展的態勢。但也有研究表明我國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基層政府的公信力存在弱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政府政策信用缺失和行為信用缺失等方面,大體上可以從政府自身角度、公眾角度和社會歷史角度三個方面加以考量[5]。在提高政府公信力這一問題上,公信力高的政府能切實做到由“管治”到“服務”、由“無限”到“有限”、由“權力”到“責任”、由“人治”到 “法治”之間的轉變[7]。提高公信力關鍵在于加強自身的建設。此外,還要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讓民眾真正體會到是社會的主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民眾參政議政的機會,加強民眾對于政府的了解,避免群眾對政府的誤解。
就行政學領域對公信力的研究來看,在方法論上,多使用思辨的方法來論述理論,通過邏輯分析的方法探討影響因素并進而提出提升公信力的解決策略。在這一系列的研究之中,實證性的相關研究比較缺乏,同時,就公信力這一課題而言,本身就內在地包含了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傳播學等的研究內容和取向,僅僅依靠來自行政學的研究結果和方式很難取得真正意義上有價值的成果,甚至有來自其他領域的研究結果已表明某些行政學中被認為理所應當的結論仍有失偏頗和公允。因此,對于公信力的研究,亟須開展跨學科、多角度的研究,豐富研究視野,擴充研究手段。最終,在公信力研究深化的內因推動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興趣的外因利導下,公信力逐漸成為一個跨學科、多角度的研究課題。
三、公信力:社會心理學的嶄新課題
公信力作為一個研究課題,進入中國學術界的時間本就不長,以“公信力”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做精確檢索,最早的文獻記錄是在1988年,而對于從“政府信任”這一角度理解的政府公信力和政黨公信力而言,時間則又要晚上一些(分別在2001年和2004年)。從國外的研究來看,雖然普遍認為國外對公信力的研究要更為成熟和豐富,甚至在最早的社會契約論思想中就可以找到公信力與政府聯系的最早證據。但對于公信力展開實證性的研究也不過是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1964年美國針對公眾對聯邦政府的信任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3/4的美國公眾信任美國聯邦政府,而1995年同樣的民調則顯示只有 1/4美國公眾對美國聯邦政府保持信任[8]。隨后的短短的數十年時間中,出于對公信力研究多思辨和理論分析而少實證研究的反思和彌補,國外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對政府公信力展開了大量調查和實驗上的實證研究,并且形成了一些嶄新的研究成果,內容涉及了話語權、e-政府建設、公眾意見表達以及重大信息的透明程度對政府公信力的影響和作用,并與傳統行政學研究所認為的“理所當然”的結論有所出入(例如擴大公眾知情權的問題),這里所出現的爭論,我們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認為孰是孰非,但是,從一定意義上講,僅僅是形成了政府公信力研究領域中的一些爭論,就已經是社會心理學所做出的貢獻。
從國內的相關研究來看,在2000年,參照中國知網的數據,以“公信力”為精確主題的研究文獻只有18篇,到了2014年已經上漲到了3 792篇,僅“社會學和統計學”分類下就有454篇,顯示出了蓬勃發展的勢頭。并且對于民間的“仇富”“仇官”心態、公眾對政府的內隱態度等問題已經開展了相當程度上的深入研究,而對于民眾對政府信任程度的研究也已推進到了實證層面,開始了一定意義上的問卷調查與訪談研究,在公信力的定量研究上前進了一大步。
然而,從另一個層面上看,作為社會心理學嶄新課題的公信力研究,在它的起步階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不足。首先,從社會心理學對公信力研究的介入來看,主要是彌補傳統公信力研究實證上的不足,同時也是對民眾政府信任內在心理活動的探討與關注,從而在一開始社會心理學對公信力的關注就集中在了實證層面。這固然可以體現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上的優勢,卻也為社會心理學對公信力研究缺乏理論構建與體系建設埋下了伏筆,從而使眾多的研究難以納入一個統和、整體的框架中,甚至是依附于行政學的理論而自封其中。其次,目前社會心理學對公信力的研究還處于調查公眾外顯態度的層面,即便是就這一層面而言,也缺乏統一有效可靠的態度調查量表,而對于內部的心理活動規律和影響心理活動的因素的實證研究尚處于基本空白的狀態,在“心理學意義的社會學”的研究取向上關注明顯不夠。最后,就跨文化的研究而言,公信力的研究仍十分匱乏。
當前,公信力仍然還是社會心理學領域里的嶄新課題,不僅僅是就研究的時間而言,更是就相應的理論建設、方法拓展和成果展現而言。心理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心理學領域內對公信力的研究不可能與其他領域完全相同,也決定了本領域內對公信力研究的獨特價值和貢獻,尤其是把公信力作為一種主觀機制,深入到群體乃至個體層面,為其內在揭示和探索引導式的提升途徑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就最一般意義而言,通過研究,可以了解黨政機關公信力現狀,了解影響黨政公信力的因素,為提升黨政機關的公信力水平提供有效建議,從而有利于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科學數據參考。
篇6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里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大學生心理書籍讀后感,請您閱讀。
大學生心理書籍讀后感1近來看了一本心理學的書,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就是: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缺乏主動性,總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別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個人缺乏對生活的熱情和主動,就會被動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沒有目標,看不到前途,物質和精神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人的懶惰的本性就會被激發起來,就會處處“要我做”,如果在一個單位人人都處于這樣的狀態,開展一項工作就會變得很困難,個人和集體的發展就會受到嚴重制約。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呢?《心理學》這本書給我們開出了一劑溫良的治病藥方。
心理學在人的激勵方面分析的很詳細,就是如何激發個人的積極性,首先就是確定正確的目標。人活著要有理想,有奮斗目標,不然就會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成功:簡單的說,就是目標加上進取心,有人安于現狀,只想維持現狀,采取“守”的態度,時間久了就會變陳消極的態度,失去積極的動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必須要設置向前看的目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時時努力超越現在的自己,才能不斷進步,才能離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學家馬斯洛指出,人類的基本需要可以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夠體現自我價值,變成了一種興趣的時候,人就會以工作為樂,而不是以工作為負擔,一旦工作變成了一種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要我做”也就順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讓自己時時擁有快樂的感覺,凡事不斤斤計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學會感激,只要健康和活著,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賜,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應有的一切。
在現實社會和工作中,一個人滿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給自己定目標,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義如何體現,怎樣讓自己的心情快樂和輕松,怎樣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挑戰和麻煩,在反思的過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轉化為“我要做”。
大學生心理書籍讀后感2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一直以來我都對心理學充滿了好奇與興趣,但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與之相關的知識,這次有幸拜讀了《心理學與生活》。
拿到它時我抱著懷疑的態度,畢竟自己是個心理學的“門外漢”,但讓人欣慰的是,對于一個對心理學感興趣,但是又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心理學的人來說,這本教材是非常合適的一本入門書籍。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里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學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系、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余條詞匯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_余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里他們將開疆辟壤,施展抱負,為人類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著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著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后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多點了解一些關于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現代心理學,了解心理學的發展史,學習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通過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人生的知識。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學方法,認識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幫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師能在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中多講一些關于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知識。當今社會,在物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于平靜,如何放松自己,尋找心理的健康與和諧,已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新課題。
大學生心理書籍讀后感3《讀懂心靈》是一本以各種小故事構成的心理書籍。書中分有八個小主題,其中最讓我感觸最多的就是第三小主題一一在失意與缺憾中修復自己,其中的一句話很是令人深思: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過旱地為未來擔憂,那僅僅是徒勞,不于事無補,還會讓自己活得更加疲意。
生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實實的今天。生活中往往就是這樣,我們常常會好高騖遠,內心幻想這美好的未來,卻從未努力去靠近它。與其迷茫未來自己該做什么,不如踏踏實實過好現在,沒有人會一生下來就明白自己的人生該是做什么的,未來都是掌握在現在一點一點努力的自己的手上。
好多同學可能都和我一樣,進入大學,對自己的未來都是無知迷茫的,很多人在這種迷茫中慢慢松懈自己,沒有目標的過著每一天,看著宿舍其他的同學積極的參加著各種組織或者協會,每天都很充實,心里是羨慕的,比起每天懶在宿舍的自己,雖然會聽到舍友說:“好累,好羨慕你什么都沒參加啊!”但其實自己心里是難受的,雖然也有為自己的未來考慮過許多,但每次定下的小目標,第二天就會被扼殺在了被子中,就如書中說得:生活不是在昨天,也不是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實實的今天。與其每天后悔昨天不努力的自己,然后再對明天設下目標,不如好好充實過好今天,不后悔昨天,不多慮明天,相信在一天天充實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慢慢的找到符合自己未來的目標,并一步步靠近它。
大學生活說久也不久,說短也不短,足夠你思考自己的未來,但希望在畢業之時,別還是停留在思考中,而一點也未付出行動。
大學生心理書籍讀后感4情緒轉移
先簡單來介紹一下情緒平衡的作用,然后我會列出本書的目錄,它簡明概括了每章節的內容。
借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的格式:“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不離不棄;學或不學,選擇權在你,不著不急。”如果,對你有所幫助,你不用謝我,謝謝你自己吧,因為是你自己想改變;如果你有經驗想跟大家分享,那就說出來吧,用你的方式去向更多的人推薦(是PUSH,不是PULL,就是僅僅宣傳,但不要強迫別人來學);如果,你感覺沒什么用,那就當個“打醬油的”吧!
不同心情
“病由心生,境隨心轉”,每種情緒會對心情造成不同的影響,還會對對應的心、肝、脾、肺等器官造成直接的影響。而情緒平衡,就是通過一種情緒平衡技巧(腹式深呼吸療法+中醫經絡穴道敲擊或按壓+自我肯定陳述等)來釋放各種不好的情緒,諸如仇恨、憎惡、痛苦、罪惡感與羞恥感等具有毀滅性的情緒;還有恐懼、憤怒、創傷、擔憂、哀傷、壓力、過度興奮等程度較輕的情緒,從而預防由這些情緒造成的不適,或治療由這些情緒造成的生理上的疾病。
保持身、心、靈的健康,追求內心的愛、喜悅、和平。這種情緒平衡技巧可以靠自己來進行,不需要別人的協助。你在任何地點都可以運用它。使用它,你將發現自己在哪里受了傷以及該如何治療自己。你不需要心理分析,你的潛意識心知道如何治愈你的創傷(不用擔心秘密會泄露)。本書無意取代專業治療,只是教你一種方法,學習化解痛苦。
寶貴
書的主要意圖在于教人們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這樣一本書,對于一個剛剛走出校門,步入社會的自己來說是相當有用的。情緒的誘因是內心世界的反映:不愉快的反映是來自潛意識的線索和信號,提醒我們尚有未解決的情緒問題。如果,我們忽略它,或許會失去解決生活中重大問題的寶貴機會,對我們的生活,甚至是我們身邊人的生活都有重大影響。因此,我們要學會自我排拒和自我接納來管理內心的亂流…平衡情緒的重點就是要認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來自于內在,這是通往內心和諧的第一個線索。
同樣我們也需要接納自己,接納生命是艱苦的,接納人生中將會有重大的阻礙,接納我們將會犯下許多錯誤,以及接納許多人會認為我們就是他們苦難的源泉。只有接受,才能談到去解決它。
大學生心理書籍讀后感5社會心理學現代心理學的支柱之一,它與人格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一起構成了心理學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領域設計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學科生命力寓于全社會不同個人和由這些人組成的不同群體的需要和應用中。研究社會心理學不僅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所以,當我閱讀完《社會心理學》后,第一個感受就是不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論意義,更要實踐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讀了這本書,也讓我對窗口的服務工作有了一些更深的認識,下面我就談談在窗口服務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篇7
(一)明確課程定位、明晰知識框架
在授課之初,通過對服裝心理學課程在整個專業教學計劃的地位和作用的解釋,可以使學生了解服裝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的,以及對其他服裝專業課程學習的輔助作用,認識到服裝心理學的重要性。明確服裝心理學課程的定位,學生清楚知道“為什么學”之后,有利于教師的教學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針對服裝心理學課程理論抽象、知識點眾多的特點,教師在授課開始之際,應該給學生一個知識點的整體結構,統攬教材,把握知識的整體框架,編寫完整系統的結構提綱。將服裝心理學課程的知識結構呈現給學生,便于學生對服裝心理學知識框架有清晰的了解,知道所學的主要內容,學生對服裝心理學中那些廣泛起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把握。這符合了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知識結構確立后,在日后連續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在一定的結構提綱的基礎上,添加詳細、深入的知識,這有助于學生具體掌握服裝心理學細節知識。
(二)設立興趣點
興趣是學生持續、深入學習的原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斷變換教學方法的目的。為了令學生開始就被服裝心理學課程所吸引,在第一堂課上,將近幾年熱點或學生關注的問題與服裝方面相結合,列出系列觀點或假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觀點或假設,以一學期為期限,搜集資料,確立自己的觀點,從服裝心理學的角度論證自己的觀點,這樣利用探究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教師在學生論證自己觀點的過程中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靈活地理解理論知識,又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這一過程符合探索研究性學習的觀點,所謂探索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生活及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探索、發現和體驗,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通過這種探索研究性學習,保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覺得自己有所收獲,有一定的學習成就感和創新。
(三)積累案例庫
服裝心理學課程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學科,研究基礎是社會心理學,教材上的案例多是從社會心理學出發,與服裝專業自身關系不大,因此課堂講授時較難引起學生共鳴。而生活中對服裝心理學的運用確是隨處可見的,為了更貼合服裝心理學課程的教學,與學生一起搜集可信、科學的案例,既豐富課堂教學,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從具體案例中鞏固知識點的學習。在學生搜集案例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多地接觸專業知識點以及了解服裝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認識服裝心理學的實際作用。通過案例庫的搜集和使用,變枯燥乏味的理論講授為生動有趣的案例分析,逐漸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情境啟發
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服裝心理學中的抽象概念,可在課前準備道具(服裝),在授課過程中,設置某些場景,讓學生切身體驗服裝這一外顯符號對著裝者社會交往的影響,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社會交往對象著裝心理的能力。或者規定某一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利用服裝表現不同的心理狀況,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分析、討論不同著裝的不同心理特點。比如可令學生模擬購物場景,分為導購和購物者兩種角色,導購根據購物者的著裝特點,分析、判斷其個性特征,并依據分析,向購物者推薦其可能會喜歡的服裝;以及不同自我概念的購物者會選擇何種購物環境。通過具體的情境教學,讓學生體會和理解知識,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五)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以往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評價時只注重最終考試結果,忽略過程,學生側重對知識點的記憶,而忽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學生往往期末臨時突擊,對知識瞬時大量記憶,考完試后快速忘記,令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學習無所收獲,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對評價方式要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建立一個形成性的評價方法,將學生最終的成績體現學生平時的努力,客觀、全面、階段性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提高平時成績在最終成績評定中的比例,以促進學生對學習過程中各個階段的重視。
篇8
一、透視我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內容
1、目前我國研究者對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的界定
人們一致認為,民族心理學是一門民族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因而民族學研究者將民族心理學視為民族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心理學研究者也將其歸屬于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疇。不同的學科所屬使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也頗為不同。
民族學研究者對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在過去一段時間中曾將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上,他們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進行了多種多樣的闡釋,從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構成要素。這一時期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這兩個概念的分辯與討論,也成為熱門話題。近年來由于借鑒心理學的理論,民族研究者已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納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疇,對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已無異議,但對民族心理的具體解釋卻各不相同。比如,李靜提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是從民族學的角度,來詮釋作為一個共同體的民族群體的心理的產生、發展及其歷程,與民族有關的心理問題及民族心理與民族共同體其它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通過對各個民族心理規律的揭示,對其心理模式各個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識、認知結構、思維方式等的研究,進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異的心理模式及其發展演變…。而徐黎麗認為,民族心理學是普通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現象的科學,它也包括民族心理過程和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兩個互相聯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過程和能力、氣質、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征的結合體。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則是民族心理產生發展的生理基礎。
相較民族學界的解釋,張世富對民族心理學研究對象的解釋更具有心理學意味。他認為:“民族心理學就是以發展的觀點研究不同文化條件和社會生活條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點及其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民族心理應該包括民族認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識和民族的社會心理等基本內容A_。但對這些內容進行研究仍不足以說明對民族心理能有較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質的了解解因而,對民族內部的群體心理和個體心理也應進行研究4(58)。李尚凱認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三大部分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質包括民族認知、思維、氣質、性格等;民族心理狀態包括民族價值觀念、情緒、情感、興趣、愛好等;民族自我意識則包括民族認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對研究對象界定的差異,在實際研究中表現為:“在研究課題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民族學研究工作者的理論問題之一,他們的研究具有宏觀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則通常以心理現象為單位,具有微觀性。”12?。然而,民族學研究者的宏觀性研究與心理學研究者的微觀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種的相互補充關系,它們獨自為陣,并不能實現民族心理學的完善建構及發展。
2、研究對象的剖析一個體心理與社會心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研究者們對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的定義,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對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的界定主要表現為兩個層面:
其一,普通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層面。認知、情感、意志、能力、氣質、性格、自我意識等等,是個體心理的研究內容。普通心理學以個體心理為主要內容。僅只在各種心理現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樣本具有“民族”這一屬性(這一屬性在我國還特指“少數民族”。說明民族心理學是對某一或某幾個、甚至是所有人們現在能確定的民族的個體的心理過程、個性心理和自我意識的研究,即對民族的一般心理現象和規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顯把民族心理學劃為普通心理學的范疇,將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界定為民族認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會心理層面。將社會心理層面的心理現象作為民族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張世富在其主編的《民族心理學》一書中,曾明確提出社會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應該包括民族認知、民族意識、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氣質等,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內容,但對這些內容進行研究仍不足以說明對民族心理能有較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質的了解。因而,對民族內部的群體心理和個體心理也應進行研究。我國的學者大多持這一看法,即對民族內部的群體心理進行研究,特別要研究那些直接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生產發展、生活提高、智力開發、科技進步、文化繁榮、社會安定的民族心理現象,才能充分發揮民族心理學所特有的價值。
民族內部存在著眾多的群體,如根據年齡、性別、血親、職業、宗教、階級或階層、文化等特點構成的群體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還具有該群體所特有的心理現象,因此研究民族內部各個群體的心理現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對1997年到2002年我國少數民族心理研究的計量研究資料表明,我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是:人格特質占19.8%,兒童智力占9.9%,學習心理8.0%心理健康30.2%,雙語教育18.5%,社會心理8.0%,其它內容(包括心理測量、審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統計的所有研究中學生是被試群體的絕對主體,學生占被試總數的97.2%,其他人群僅占2.8%7丨(13)。所有內容中,僅占8%的社會心理研究,及其97.2%學生被試的數據已明確的說明:當前我國民族心理學在實踐中的研究樣本單一、內容龐雜,并沒有形成該學科的獨特的主體研究對象。
上述分析可見,目前我國研究者對民族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確的給研究者們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內容和重點究竟是通過對民族群體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種民族個體的一般心理現象的研究呢?還是在社會歷史、文化、經濟等社會環境層面上,對各民族群體和個體的社會心理和行為研究?還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與心理學有關的,掛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樣本是“少數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1、民族心理學的概念
我國學界對民族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學概念的翻譯及對概念的定義不明有關。中國的心理學是舶來品,民族心理學也不例外。馮特的《民族心理學》是我國學界認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學著作。然而,馮特著作的英譯名稱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內容有原始人、圖騰制度、英雄與神的時代、人性的發展。馮特將這些內容的分析看作是人類心理發展的歷史。張世富曾指出:“馮特的《民族心理學》應稱作《民俗心理學》,馮特原來稱其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學,馮特的《民族心理學》這一書名雖譯的不夠準確,但沿用至今不見有什么異議,該書的內容雖以民俗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屬于民族心理學的范疇,故稱之為《民族心理學》也不是沒根據的”。由于馮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對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國研究者接受為民族心理學。這顯然是需要糾正的觀念,國外對民俗心理學與民族心理學的解釋是有明顯差異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學(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學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認為民俗心理學的目的是在民族學所提供的事實基礎上,針對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動從事心理學的解釋,而近期的學者認為民俗心理學指一種采取當地民眾習用之本土性名詞、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學。從上述我國學者們對民族心理學的解釋來看,顯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學,因而,他們對民族心理學研究對象及內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馮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體系、理論作為民族心理學研究的重要指導理論顯然是有偏差的。與民族心理學有諸多相似之處的是文化心理學(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學所研究的是文化傳統與社會實務如何調節、表現及轉變人心。中國民族心理學并未在實質上與民俗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等分開,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學要發展,勢必要與其他相關學科區分開來,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領域。
2、族群社會心理一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1)族群心理與民族心理
族群范疇的心理比民族范疇的心理更準確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莊孔韶在其主編的《人類學通論》中認為:族群(ethnicgroup)是人們在交往和參照對比過程中自認為和被認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從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疇。在概念上,族群與民族是有一定區別的。與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僅是一種人群范疇,而且還是一種人們共同體。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則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會經濟聯系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會經濟聯系的族群都會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個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經濟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尋找一塊地域,創建共同的經濟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為一個民族。“族群”可以概稱、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來區分民族內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難用民族來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被稱為“ethnicChinese”,但不能統稱為“Chinesenation”,否則會引起紛爭。在我國,對族群與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區別,但通過民族識別的56種民族中,漢族就明顯沒有自治區域的概念,而且我國目前還有很多有待識別民族成分的、明顯有別于其它民族的人群體,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聰人等等。僅以“民族”范疇的心理為研究對象,會使我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范圍限制在已被識別的少數民族上,而忽視許多未被標識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獲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更為合理,認識這一問題,對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會心理是民族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由于人具有社會性,個體心理和社會心理是緊密相連的,個體心理也具有社會性。雖然民族心理學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著個體心理水平與群體心理水平兩條路線展開,但應當明確的是,民族心理學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過程和心理機制,而是研究在具體的人際互動和社會情境的影響下的族群的個體或群體的心理過程和機制,即社會心理層面的族群心理。
篇9
勒溫否定了刺激-反應的公式,而認為行為可表示為人和環境的函數,行為是隨人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這個環境不是純客觀的環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說的行為環境,因為行為環境實際上是意識中的環境。勒溫的所謂環境叫做心理環境,是僅僅對行為有所影響的環境,他稱之為準環境。
準環境被區分為三種,即準實在的環境、準社會的環境和準概念的環境。僅舉一例說明準實在的環境,其他兩種環境的意義就可以類推而知。他說:“比如一個兒童知道他的母親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園中的游戲的行為便可隨之而不同,可是我們不能假定這個母親是否在家的事實存在于兒童的意識之內。”這就說明勒溫的心理環境有別于科夫卡的行為環境。
勒溫將人和環境描繪為生活空間。這個生活空間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實,而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為在某一時間內的有關事實。
必須指出,勒溫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學原有的知覺研究范圍。他要致力于人的行為動力、動機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為格式塔心理學開辟了新的園地。他以為環境的事物對于人不是無關痛癢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負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絕的。這個一引一拒是與人的需要有關的。
勒溫把需要區分為基本需要和準需要。饑思食、渴思飲,這種生理需要屬于前者;寫好了信要投郵筒,畢業臨近要寫論文,這種需要屬于后者,是勒溫研究需要時的主要對象。
根據勒溫的學說,一個人有所需要,便產生了一種心理的緊張系統,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達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滿足了需要,然后緊張系統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復。
為了證明這種緊張系統的存在,勒溫的弟子蔡戈尼克進行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來比較對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許完成的工作的回憶。預測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應的緊張系統已經解除,就不易回憶起來了;反之,不許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緊張系統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實驗結果證明其預測的正確,所謂蔡戈尼克效應就是指這個結果。
奧夫西安克娜進一步研究代替滿足。她也采用阻止實驗,命令兒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兒童是否還想試做前一工作呢?實驗證明,凡是性質相似,難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試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關于代替滿足的研究還有助于了解正常兒和低能兒的人格差異。正常兒對兩種類似工作所引起的兩種緊張系統,可以互相溝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滿足。8、9歲的低能兒在同樣的條件之下,很難有代替滿足。
據克普克的實驗,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幾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產生代替滿足,還想試作的百分比為86~100。但同時,低能兒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滿足。他若覺得自己不能踢球到遠距離去,便滿足于作踢遠球的姿勢。
勒溫根據這種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動力說,低能兒的人格系統比同年齡的正常兒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較高。譬如就正常兒而言,a和b兩個系統雖有界線,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齡的低能兒而言,這兩個系統或可很為一體,代替滿足為100%,或可互相隔離,代替滿足為零。
兒童和成人的人格差異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釋了。勒溫說:“兒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動力的差異,就是兒童的人格較欠分化,同時,成人的人格卻較為僵化。”譬如新生兒的身體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體發生了反應。成人則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應。另一方面,成人的興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遠非兒童所可及。
勒溫的心理緊張系統說使他的拓撲心理學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學和動力場的概念。
運動心理學是研究人在從事體育運動時的心理特點及其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也是體育科學中的一門新興學科,與體育學、體育社會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理論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項運動的理論和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系。
運動心理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人們在參加體育運動時的心理過程,如感覺、知覺、表象、思維、記憶、情感、意志的特點,及其在體育運動中的作用和意義;研究人們參加各種運動項目時,在性格、能力和氣質方面的特點及體育運動對個性特征的影響;研究體育運動教學訓練過程和運動競賽中有關人員的心理特點,如運動技能形成的心理特點。賽前心理狀態、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等。
運動心理學這個術語首先出現于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顧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議下,國際奧委會于1913年在洛桑召開運動心理學專門會議,它標志這個學科進入科學的行列。1920~1940年,蘇聯、德國美國等國都對運動心理學方面的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研究。20世紀60年代以來,運動心理學受到廣泛重視,大多數國家都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運動心理學會并召開專門會議,有關的文章和書籍也大量問世,使這門科學得到迅速發展。
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如技能學習、競賽心理、運動對人的意義、從事運動的動機,以及運動員之間、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運動員和觀眾之間的相互關系,心理訓練和運動心理治療方法等等。20世紀初期,研究的問題多集中在技能學習上,包括學習的分配、保持和遷移等,而后深入到運動行為的理論方面。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通過研究逐漸形成運動行為的信息程序論,層次控制論、行為系統模式論等理論學說。隨著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以及健康心理學的發展,運動行為的研究更深入到運動心理學聯系著技能學習與控制和技能發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從實驗室的對單個動作的研究,發展到聯系運動實踐、提高運動效能的研究。隨著運動實踐的發展更進一步擴大了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范圍,發展到有關認識,解釋和主動影響運動行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運動效能的理論性研究。
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多是優秀運動員,也有青少年運動員;它也研究群眾體育中的心理學問題。各國體育界近年來對運動員心理訓練和運動員的心理選拔越來越重視。因為在運動水平越來越接近的競賽中,心理因素對競賽的勝敗往往起決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測量和心理診斷學被廣泛運用,各種心理訓練方法不斷出現。
由于運動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理論體系還不完善,例如是否應將體育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分開還存在著不同看法。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結合運動實踐的需要,在各體育院校、系科開設了運動心理學課程,開展了一些運動心理訓練及心理選拔的研究,但對運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不多。
音樂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汲取生理學、物理學、遺傳學、人類學、美學等有關理論,采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和解釋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級的音樂經驗和音樂行為的心理學分支。
音樂心理學的研究內容非常廣泛,如聲音的物理特征在人聽覺上的反映,音樂記憶、音樂想象、音樂才能,以及音樂技能的訓練和音樂表演的心理狀態等。由于它采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各種理論重視科學實驗的根據,從而逐漸修正了音樂上的純理論推測和憑主觀印象產生的理論,并且與音樂美學的理論聯系起來,構成音樂學中的一個部分。
開拓音樂心理學研究的是德國科學家赫爾姆霍茨,1863年,他發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作為音樂理論的生理學基礎的聲覺學說》。這部著作是以“歐姆定律”音響學理論,和繆勒的神經特殊能量學說理論為基礎的。
1883年,施通普夫發表了《音樂心理學》,把心理學的觀點滲透進赫爾姆霍茨的物理學和生理學的研究中,成為第一個把音樂心理這門學科系統化的人。他著重研究人對協和音與不協和音的感覺。在他之后,雷維斯由研究聽覺病理障礙而進入音樂心理,尤其重視音樂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雙重成分理論”。
二十世紀初,西肖爾與他的學生發展了許多測驗視、聽和運動知覺的儀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顫音等的波譜印錄下來,對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來進行單獨分析。他特別注重顫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認中存在的“正常錯覺”現象。蘇聯心理學家捷普洛夫對音樂心理學的研究也頗有貢獻,他認為在音樂才能中,調性感、節奏感、音樂聽覺的觀念等是音樂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心理學上的新概念給音樂心理學很大的影響。精神分析論者把情緒與認識和記憶聯系起來,隨后又發展起來“音樂治療”。“自控”的觀點把人看成一個自我調節的生理系統,通過知覺同活動循壞的反饋作用使機體得到平衡。
當代音樂心理學的實驗成果多在音樂知覺方面。趨向是試圖將立響心理與音樂學習的心理過程聯系起來,以探索從原始到復雜的音樂行為的發展過程;研究從幼兒甚至從嬰兒的音樂行為到高度專業技藝的發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樂心理狀態的種種問題。
音樂心理學的研究較多地側重于人對聲音的知覺、音樂記憶和音樂想象以及音樂感等。
人對聲音的知覺包括四個要素:音高、強弱、音色和時值。這些要素是根據人對聲音的頻率、振幅、波形和時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覺各與相關的物理特征相對應。但決定某種知覺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單一的,它同時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強弱的感覺雖主要來自振幅,但同時也受頻率、時程、波形的影響。
聽覺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聽覺印象是一個整體,不是音波的各個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樂經驗和行為。人對聲音四個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這些能力的發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種能力發展有所偏長而成為某種類型。如音調型對音高的辨別力強,對旋律與和聲感覺敏銳;力度型對強弱及重音敏感;時值型對速度、節奏、時程敏感;音色型對音質、音凋泛音的構成感覺敏銳。不同類型的人在他們欣賞、表演、創作中都會表現出他們的特長。
音樂記憶既包括一般記憶,如知覺的、認識的、情緒的和運動的各種經驗;也包括音樂有的問題,如單音記憶、旋律記憶、和聲記憶、樂匯掌握及理論知識與記憶的關系、幾個無聯系的單音先后出現的記憶,以及記憶的音域與語言的關系等問題。
音樂記憶是音樂想象的基礎,豐富的音樂想象能力是音樂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紐在《大音樂家的聽覺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遼茲、瓦格納等大音樂家聽覺影像的記載。音樂家想象中的音樂世界,比現實世界里的音樂豐富很多。
音樂感是表現音樂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學家對音樂感的看法不同。雷維斯認為它是統一不變的素質,西肖爾認為它是一系列單個能力的組合;施通普夫認為它表現在對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亞西謝夫把音樂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愛好和個性的一種獨特性質的結合。
音樂感在個體中的表現有早有遲,表現出來的深度和廣度基于個體的音樂經驗及經驗對他的影響。對于音樂感是天生的還是從學習中獲得的問題,各家主張不一。雷維斯、西肖爾傾向于來自先天的看法,但訓練可以揭示出這種先天的潛在能力。
音樂感與音樂技能是兩個不同的范疇,音樂理解及表現的深度不受樂曲所需的技術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淺易的樂曲可以表現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樂家,尤其是音樂表演藝術家,必須具備發揮某種音樂技能的優越的生理條件,并且進行嚴格刻苦的正規鍛煉后,才能具有較高的水平。
心理語言學是研究語言活動中的心理過程的學科,它涉及人類個體如何掌握和運用語言系統,如何在實際交往中使語言系統發揮作用,以及為了掌握和運用這個系統應具有什么知識和能力。
從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看,心理語言學是研究個體言語交往中的編碼和譯碼過程。由于研究對象的特點,它與許多學科有密切關系,除心理學和語言學外,還有信息論、人類學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
心理語言學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50年代初,美國舉行了幾次關于心理學和語言學的跨學科討論會,促使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相互熟悉對方的理論、概念和方法。1954年奧斯古德和西比奧克合編了《心理語言學—理論和研究問題概述》,一般認為這是心理語言學的開端。此后,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蓬勃發展,吸引了許多學者的注意,心理語言學這一術語也被廣泛使用。
心理語言學有兩個主要的研究方向:行為主義的研究方向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語言學主要受行為主義心理學和描寫主義語言學理論的影響,當時的心理語言學家用行為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心理語言現象。他們認為言語行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為一樣,也是對刺激的反應,是聯想的形成、實現和改變,是借強化而獲得的。這樣,心理語言學的理論基本上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言語活動中的具體表現。這個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奧斯古德。他雖然不象斯金納那樣把意義排斥在語言現象之外,引用了中介過程來說明語言的意義,但他仍堅持認為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可以解釋言語行為。
心理語言學受現代語言學理論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喬姆斯基的生成轉換語法產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學界對行為主義的語言學習理論的抨擊增多,認為行為主義不能解釋言語活動中的許多現象。
以米勒為代表的心理學家把生成轉換語法運用到心理語言的研究中,認為人們掌握的不是語言的個別成分,如音素、詞和句子,而是一套規則系統,因此,言語活動不是對刺激的反應,而是由規則產生和控制的行為,它具有創造性。他們還認為心理語言學研究的重點不是人類各種語言的不同結構,而是存在于各種語言底層的普遍規則,研究這些普遍規則如何轉化為某一種特殊的語言。
這種研究方向在20世紀60年代后已成為心理語言學研究中的主要傾向。近年來,心理學家還用一些新的語言模式來研究心理語言問題,不過它們仍屬于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向。
心理語言學研究的問題包括言語的知覺和理解,言語的產生,語言的獲得,言語的神經生理機制,各種言語缺陷,言語和思維以及言語和情緒、個性的關系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對學習理論、思維理論、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研究都會起很大的作用。它對工程心理、語言教學、言語缺陷的診斷和治療、電子計算機的語言識別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應用價值。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在美國開展得比較廣泛。蘇聯、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也都有心理學家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其特點是力圖把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與本國的心理學傳統結合起來。
心理語言學的研究工作在中國也已經開展,目前主要是在兒童的語言獲得方面。由于漢語和其他各種語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國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宗教心理學是研究的心理活動特點和規律的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是介于心理學、宗教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
人類很早就開始探索靈魂問題,宗教心理研究的歷史淵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臘時期,和中國古代儒家及釋家的靈魂觀。在科學心理學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學通常是作為哲學心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德國近代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從哲學心理學角度,對的心理根源作過詳細的分析研究。而德國宗教神學家施萊爾馬赫則從宗教神學角度對宗教感情作了論述。
到19世紀末,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開創了獨立于哲學的心理學,并通過他的《民族心理學》系統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階段的假說: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階段發展到崇拜圖騰動物階段,然后進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階段,最后發展到人道宗教階段。馮特本人被譽為西方宗教心理學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學》成為宗教社會心理學創建的標志。
在美國,馮特的第一個美國學生霍爾從個體宗教意識的發生,系統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識,從多學科的角度對宗教和教育等問題作了廣泛的研究。隨后,霍爾的學生斯塔巴克探討了宗教與道德問題,并著重對教徒的皈依經驗,特別是青年皈依作了系統的研究。
霍爾和斯塔巴克不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學”一詞,還創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學雜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學》一書出版,標志美國宗教心理學的形成。繼詹姆斯的《宗教經驗之種種》之后,弗洛伊德發表了《強迫動作與宗教實踐》,對宗教心理的研究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西方學者把宗教心理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
創建發展時期:這一時期除以霍爾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還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問世。如勒巴的《對宗教的心理學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識》,還有神學家奧托的《論神圣》等。這一時期通常被稱為宗教心理學發展的古典時期,影響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經驗之種種》。
向深層潛意識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為主義的影響較深,一度除皮亞杰從兒童心理學角度研究兒童宗教意識外,其他宗教意識方面的研究進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榮格訪問美國后,宗教心理學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學的影響,開始向無意識領域發展。這期間,弗洛伊德的《圖騰與禁忌》、《一種幻想的未來》、《摩西與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對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儀式和神話等的分析解釋。榮格的《宗教心理學》和弗羅姆的《基督教義的心理分析》,則分別代表了分析心理學和新精神分析對傳統精神分析宗教理論的修正,以及潛意識研究方面的成果。
戰后發展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宗教心理學的研究取得較大的進展。在這一時期,個體宗教意識研究得到進一步深化。奧爾波特傾向于從人格心理學角度探討個體宗教心理,他的《個體及其宗教》是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對人格同一性,特別是宗教同一性問題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書對宗教人格的研究頗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與宗教意識經驗的研究密切相關。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經驗已成為當代宗教經驗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經驗的實質這兩個問題已成為當代國際宗教心理學界共同關心的課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宗教神學家對宗教心理的關注和探索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動向。德籍美國基督教新神學家蒂利希和德國宗教哲學家布伯等人,都關心社會和心理學的關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書中,主張神是人的永恒對話者,強調通過祈禱來與神結合。蒂利希則試圖以現代神學、精神分析和存在主義來綜合清理傳統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動力》著重于人性和動機的研究,強調心理學的社會意義。
中國宗教心理學研究較少。20世紀初,個別大學和神學院曾有外籍教師作過有關宗教心理學的講座。早期的心理學家陳大齊曾撰寫《迷信與心理》一書。此后,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幾乎無人涉足宗教心理學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方面的研究開始受到重視。
宗教心理學的內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識的內容和結構,宗教情感的特點以及宗教在個人和社會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會條件下的各種不同教派的信徒參與宗教活動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經驗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匯宗教體驗、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心理狀態等方面。
宗教心理學研究宗教意識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專職神職人員及教會宗教團體頒布的宗教思想體系。它是一種既同宗教神學有密切關聯,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學的具體宗教心理學。例如,宗教神學中的佛教心理學或基督教心理學等。它們以心理學的原則來闡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義、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博依森、日本的鈴木大拙等。弗萊克和卡特1981年認為,這種宗教心理學尚處于它們的“嬰兒期”。
另一種是廣大信眾具有的心理。它是直接對普通信眾的宗教意識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學的說明。其研究對象是:信仰群體或個人在參與宗教活動時內在和外顯的一切獨特的心理現象,各種社會性和非社會性因素對各種獨特心理現象的制約性,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互相制約關系。這種研究不同于宗教社會學對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會學側重于宗教與社會,宗教與社會政治、經濟形態、文化心理等的關系的綜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學則著重研究宗教與心理的制約關系。它結合特定的歷史條件、文化背景等,側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體例如,氏族、民族、階層或宗教小群體和個體的、宗教修習、宗教體驗、宗教行為和態度、信仰動機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動和交往等。
一般說來,宗教心理學的研究課題多數集中在宗教意識的結構和功能、宗教經驗的實質和潛意識的關系、宗教神秘經驗的心理一生理基礎等方面。其中,從認知社會心理學角度研究宗教經驗的直覺思維模式已成為一個突破口,有的學者從功能上強調研究宗教經驗的重要性有的學者在研究宗教經驗思維進程中,開始引進計算機程序模擬。由宗教社會心理學角度進行研究的選題,多數集中于宗教活動中的宗教崇拜行為、宗教態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語交流的宗教情緒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學研究的理論大致有投射理論、懼怕死亡理論和認知需要理論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論是宗教心理學關于宗教起源的傳統理論之一。認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種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蓋爾1975年的研究表明,對上帝和對雙親的態度非常酷似。宗教所關心的眾多認知問題,諸如苦難、生與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在當前宗教心理學研究中,死亡恐懼理論成為普遍受到東西方學者強有力支持的理論。學者們分析,這可能反映教會教育的影響,同“太平世界”的傳播有關。
法律心理學是研究與法律有關的各種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也稱法制心理學。它是介于法學和心理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
法律心理學的思想源遠流長,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違法犯罪心理為起點的。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一些哲學家和思想家在他們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個性特點、犯罪者的行為表現等與法律心理學有關的思想。中國殷商和周朝的文獻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動機、刑罰的社會心理效力等問題。
17、18世紀,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人們開始從社會、生理、精神、遺傳、司法醫學等方面探討犯罪問題。當時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論精神錯亂和影響心理的其他障礙》、呂卡的《自然遺傳論》等。
到了19世紀下半葉,法律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學首先開始成熟起來。德國的精神病學家克拉夫特·埃賓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學為名出版了專著,接著格羅斯,武爾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爾等人也相繼出版了犯罪心理學專著。
與此同時,證人證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較快的發展。庫里舍爾的《供詞和心理學與司法審判》、波爾杜加洛夫的《論供詞》等著作,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哈欽斯和斯萊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學》專著。
正因為法律心理學作為一門真正獨立的學科形成得比較晚,所以至今對它的研究對象和范圍還存在許多不同看法。托奇認為,法律心理學是研究審判過程和參與這一過程的人的意圖、動機、思維和情感的科學。塔普則指出,心理學家在法律問題上開展的研究“過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說,側重于犯罪審判的過程和方面,卻大大忽視了民事法庭、法律社會化和法律協商等方面的心理學研究,因而給法律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局限性。
蘇聯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學的組成應包括法律心理學的方法學基礎、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個部分。薩薪里馬尼雅恩則認為,法律心理學體系應由法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司法心理學和改造心理學四個分支組成。中國在80年代以前對法律心理學研究不多。近年來有關研究大多數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別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綜合西方和蘇聯法律心理學界的觀點,結合中國的實際,可以對法律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勞動改造心理和民事訴訟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來分,還可以細分為偵查心理預審心理、審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訴訟參與人來分,則可細分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證人心理、辯護人心理、警官心理、檢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動中各有關人員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為立法提供心理學依據。如立法的社會心理前提,法的解釋、修改或廢除的社會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識、能力、性格對立法的影響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識和培養法律意識方面的心理活動規律。如法律宣傳的原則、途徑和方法,法律意識的內化機制和形成過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個司法過程中,各種訴訟參與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如在偵查過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證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預審過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參與人的心理;在審判過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證人、辯護人、檢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勞動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勞動改造期間的心理現象及其變化規律。如影響和制約勞改罪犯心理活動的一般因素;不同類型罪犯在勞改中的心理特點;勞改罪犯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心理活動規律等。
民事訴訟心理是研究在各類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司法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心理活動規律等等。
法律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追蹤研究法、民意測驗法、數理統計法等。除了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們還根據自己的具體研究課題選擇幾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系的一個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又稱人類生態學或生態心理學。這里所說的環境雖然也包括社會環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環境,包括噪音、擁擠、空氣質量、溫度、建筑設計、個人空間等等。
環境心理學是從工程心理學或工效學發展而來的。工程心理學是研究人與工作、人與工具之間的關系,把這種關系推而廣之,即成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環境心理學之所以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應用研究領域,是因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社會環境中的人的行為,而從系統論的觀點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統一的,二者都對行為發生重要影響。雖然有關環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們的重視,但環境心理學作為一門學科還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許多學科所研究的課題,也是環境心理學的主要課題,主要研究噪音與心理和行為的關系問題。從心理學觀點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聲音。對噪音的體驗往往因人而異,有些聲音被某些人體驗為音樂,卻被另外一些人體驗為噪音。研究表明,與強噪音有關的生理喚起會干擾工作,但是人們也能很快適應不致引起身體損害的噪音,一旦適應了,噪音就不再干擾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響的一個因素,如果人們認為噪音是他們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對其工作的破壞性影響就較小;反之,就較大。
人們習慣于噪音工作條件,并不意味著噪音對他們不起作用了。適應于噪音的兒童可能會喪失某些辨別聲音的能力,從而導致閱讀能力受損。適應于噪音環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狹窄,對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較長時間內仍對認識功能發生不良影響,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響更明顯。
從心理學角度看,擁擠與密度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擁擠是主觀體驗,密度則是指一定空間內的客觀人數。密度大并非總是不愉快的,而擁擠卻總是令人不快的。
社會心理學家對擁擠提出各種解釋。感覺超負荷理論認為,人們處于過多刺激下會體驗到感覺超負荷,人的感覺負荷量有個別差異;密度-強化理論認為,高密度可強化社會行為,不管行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如觀眾觀看幽默電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數多;失控理論認為,高密度使人感到對其行為失去控制,從而引起擁擠感。
處于同樣密度條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對環境加以控制,則他的擁擠感會下降。一般說來,擁擠不一定造成消極結果,這與一系列其他條件有關。社會心理學家還研究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學校、監獄等種種擁擠帶來的影響和社會問題。
建筑結構和布局不僅影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響外來訪問的人。不同的住房設計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誼模式。高層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產生了不同的人際關系,這已引起人們的注意。國外關于居住距離對于友誼模式的影響已有過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頻率高,容易建立友誼。
房間內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響人們的知覺和行為。顏色可使人產生冷暖的感覺,家具安排可使人產生開闊或擠壓的感覺。家具的安排也影響人際交往。社會心理學家把家具安排區分為兩類:一類稱為親社會空間,一類稱為遠社會空間。在前者的情況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車站,因為在那里人們不希望進行親密交往;在后者的情況下,家具成組安排,如家庭,因為在那里人們都希望進行親密交往。
個人空間指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自己身體與他人身體保持的距離。1959年霍爾把人際交往的距離劃分為4種:親呢距離,0~0.5米,如愛人之間的距離;個人距離,0.5~1.2米,如朋友之間的距離;社會距離,1.2~2米,如開會時人們之間的距離;公眾距離,4.5~7.5米英尺,如講演者和聽眾之間的距離,人們雖然通常并不明確意識到這一點,但在行為上卻往往遵循這些不成文的規則。破壞這些規則,往往引起反感。
篇10
【關鍵詞】 態度改變理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提高路徑
實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學生正確態度的形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產生實效性的表現。態度改變理論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其相關研究成果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論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借鑒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嘗試從態度改變理論的視角闡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一、態度改變理論基本內容闡釋
態度改變理論就是人們在不斷研究態度問題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套系統的改變個體態度的理論體系。對態度改變理論的研究,涌現出了一批著名的學者如霍夫蘭德、費斯汀格、海德、凱爾曼等,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態度影響、改變及改變的過程進行分析,概括起來態度改變理論主要有三種經典性的解釋。
1、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霍夫蘭德于1953年提出。學習理論認為,態度和其他通過學習的事情一樣,是一種習慣,適用于其他學習形式的規律也同樣適用于態度形成的過程。學習理論認為信息學習對態度的改變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獲得某種信息,改變便會隨之而來。1959年,霍夫蘭德在其信息傳遞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態度改變的說服模型。該模型從說服者、說服信息、說服對象、說服情景四個方面分析了可能引起主體態度改變,以及改變達到的結果。
2、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費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認知失調理論的基本思想是人在心理上有保持態度體系平衡的需要,如果平衡打破,就會產生改變不平衡狀態的心理壓力。認知失調理論從主體認知協調程度出發,引入了認知要素、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等因素,并且認為態度反映人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而這又同認知要素的相互關系相關。因此,認知失調理論認為,要改變主體的態度,必須改變、強調和增加某些認知要素的重要性,從而改變原有的認知要素結構,形成新的認知要素上的協調,促成態度向我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3、平衡理論
平衡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和紐卡姆分別于1958年提出,這兩個理論并無本質的不同,都是從認知角度研究態度改變的。平衡理論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人際關系對人的態度影響上,認為個人對事物的態度,是受其他人對該事物態度的影響的,而個人對其他人的態度又影響他對該事物的態度。和認知失調理論的不同在于平衡理論更側重于研究他人對相關對象的態度及對主體態度的影響,因此,平衡理論又被成為人際關系理論。
二、態度改變理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關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思想政治理論課根本任務是觸及教育對象心理的高層次——意識,以便強化教育對象的正確態度、鞏固教育對象的正確觀念,影響教育對象的消極態度和改變教育對象的錯誤觀念,最終達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社會心理學的態度改變理論是以態度及態度形成和改變的影響因素、影響過程為研究對象,找出主體態度改變的規律,促成主體態度在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下朝著引導者需要的方向改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際上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教育對象,使之改變不正確的態度、形成正確的態度以及在正確態度的前提下形成某種信念的過程,因此,態度改變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過程是一致的,可以說態度改變理論為我們重新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提供了一個新視角。
三、運用態度改變理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改變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消極態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課程,必須采取多種形式與途徑,尤其要結合社會心理學中關于態度改變的方法,具體而言,有以下幾點:
1、有針對性地組織和傳遞教育信息,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易于被學生接受
按照態度改變理論,信息溝通是態度轉變過程中的重要方面。態度改變的過程,實際上是教育者通過教育內容作用于教育對象,從而引起受教育者態度改變的過程。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要增強其說理性,只有論據齊全、論證合理、觀點無懈可擊才能夠讓學生信服,使之改變原有不正確的思維方式和知識,從而達到態度改變的目的。教育內容還要增強新穎性,“新穎”包含有“更好”、“更有趣”等含義的心理暗示,能夠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教育內容尤其要關注學生實際,關注學生實際既要從學生關心的問題出發,了解和解決學生心中的迷惑,又要結合大學生學習上、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實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從自身感受出發來理解和接受教育內容,從而促成教育對象態度的改變。
2、采用雙方面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溝通渠道多樣化
按照態度改變的理論,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的呈現和組織方式也是影響勸說效果的重要因素。社會心理學對勸導者傳遞信息的論據做了區分,把“勸說者只敘述能夠證明自己的主張或者是贊同自己的主張的各種看法和論據,而對自己不利的證據一律不談,或者是一味強調與自己對立一方的種種缺陷、漏洞和不足之處”稱為單方面論據傳遞。把“勸導者既談有利于自己的論據,也對與自己對立的一方的觀點主張加以介紹,然后通過比較表達自己所主張的觀點是正確的”稱為雙方面論據傳遞。單、雙方面論據傳遞并沒有絕對的優劣,引起態度改變的效果如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對象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雙方面論據傳遞越有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育對象是大學生,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因此在溝通說服過程中采用雙面論述方式對說服對象的態度改變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尤其是面臨多元化的價值觀的沖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宣傳我國主流價值觀的同時,還要對非主流的多元價值觀作辯證分析,這樣才有利于提高說服對象辨別是非和抵御不良觀念影響的能力。
3、提高教育者的素質,樹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溝通源的權威性
按照態度改變理論,傳播者自身所具備的素質常常對勸說宣傳有著極大的影響。學習理論的代表霍夫蘭德通過多組實驗證明:勸導者的權威性與勸導效果成正比,人們較易相信專家和權威,具有權威的說服者比不具有權威的說服者更能引起說服對象的態度改變。在某種程度上說,轉變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關鍵在于教師,因為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實際充當了信息源的角色。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說,一是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文化修養,努力成為專業領域的權威,并以自己的學識、專業、能力等引起學生的尊敬,從而相信教師的權威,表示愿意聽從。二是培養高尚的道德人格,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非權力的影響力,不僅是指教育者的外貌、 風度和氣質等,還包括內在修養和品格。教育者整潔大方的外表、端正得體的舉止、和藹可親的態度、積極健康的情感、高尚的人格都會使學生產生敬佩、信服的心理感受,從而易于心悅誠服。三是增強教育者的可信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夠取得學生的信任,不僅要有健全的道德人格,還要求教師對自己所傳授的內容要真心接受。如果教師對自己所講的內容存在懷疑,就達不到對學生的說服效果。另外教育者對教育對象要進行無意識引導,一般來說,無意識的引導要比有意識的勸說效果要好,學生總是認為教育者的無意識的內容是最可信的。
【參考文獻】
[1]張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1.
[2]郭聰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64.
[3]陳紅娟.態度改變理論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7(2).
[4]郭毅然.影響受教育者態度改變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因素探析[J].求實,2007(10).
[5]胡吉紅.試論態度理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8(1).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