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性范文

時間:2023-12-16 16:33: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性

篇1

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性

面對當前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以及各類環境問題層出不窮的困境,尤其眼下的“霧霾”天氣更像一個警鐘,在提醒著我們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的迫切性與必然性

(一)建設生態文明是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在黨的十七大上,同志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指明了我們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思路和戰略。科學發展觀不贊成單純為了經濟增長而犧牲環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贊成單純為了保持環境而不敢能動地開發自然資源。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調節和控制,達到在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時,也能相應地將環境能力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為此,國家積極提倡并鼓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生態補償制度”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維系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

(二)建設生態文明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目前,人類社會正處于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關鍵階段。自從18世紀60年代的產業革命,大機器生產以其無比優越的生產力迅速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擴大規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日益提高,人類創造出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也付出了犧牲自然的代價。“工業文明的發展是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的,這足以造成人類文明的衰落。”[2]資源枯竭和環境的不斷惡化正蠶食著人類正常的生存條件,制約著人類文明發展的前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生態文明發展道路。

(三)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是解決當前我國生態問題的客觀需要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由于我國只注重經濟建設,為了發展而發展,沒有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式,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尤其近年來PM2.5監測在社會關注下出臺,到PX項目在一些地方引起的民意波動,“霧霾”天氣不斷惡化,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愈發關心。另一方由于我國人口基數過大,以占世界9%的國土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其他資源也相對緊缺,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些問題和矛盾,只有走生態文明道路,才能慢慢得到緩解和解決。

(四)建設生態文明是完善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體系的需要在2002年便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該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進程,是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設的進程。”[3]黨的十六大報告重申:“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4]這時社會建設已經納入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之中,總體布局也就成了“四位一體”。最終,黨的十正式把生態文明建設歸納到“五位一體”之中。從“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內容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完善。

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

選擇正確的路徑是解決我國生態問題的關鍵,也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展道路的保證。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科學發展觀指明了我國發展的方向,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總結我國在發展中的成敗得失,根據我國國情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加快形成新的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而必須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結合起來,既要實現經濟的健康穩步增長,也要讓人們生活在青山綠水的世界之中。

(二)樹立正確生態價值觀,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恩格斯曾警告我們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5]現實也驗證了恩格斯的預言。因此,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逐漸重視對生態的保護。在今后,我們要通過多種渠道,有組織、有計劃、有層次地展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教育,尤其要利用好電視、網絡等新媒體和學校這個平臺,從孩子做起,把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觀念外化到實踐中去。

(三)完善環境立法與監督,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展道路的探索中,同樣離不開法律的保證。一方面,我們要立足國情,借鑒外國在生態立法中的經驗,加快制定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做到生態建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一方面,還要做到執法必嚴,要加大對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的行為的懲罰力度,同時提高市場準入標準。此外,健全社會監督體系,引導廣大群眾積極監督執法人員,對執法人員等行為要及時上報。通過完善立法與監督,從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利保障。

(四)以綠色GDP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指標長久以來,過度追求GDP的增長在我國成為主流,政府自然就只把GDP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最重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指標。這種做法嚴重違背了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也不是一個文明國家該有的發展模式。一切為了GDP,只會給社會的整體進步帶來危害。因此,我們需要從思想上轉變,把綠色GDP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指標,即主動扣除因GDP增長過程中,各種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帶來的損失。用綠色GDP作為社會發展的指標,不僅可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也實現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篇2

關鍵詞: 農村社區教育 兼容性 生態文明建設 實踐與思考

什么是生態文明呢?指人類在遵循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客觀規律中取得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黨的十面向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擴展為“五位一體”,既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并把后者放在“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的突出位置,這是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戰術。“農村天地,廣闊有為”。農村、農業和農民既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有機組成,又是其中不容忽視且無可替代的重要內容。而農村社區教育則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推力。就是說,加強農村社區教育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相互交融,具有相當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簡析農村社區教育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性

“相對于生態平衡與和諧社會來說,人既是一種建設性力量,又是一種破壞性力量”。理論和實踐充分表明:人與環境之間和諧關系的惡化和生態平衡的破壞多是由于人的盲目行為造成的,而要融洽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首先必須幫助人類及其社會群體的人們提高相應的思想認識,進而把正確認識轉化為一種積極有效的自覺。《可持續發展21世紀議程》強調提出:“教育對改變人們的思想認識和態度行為是不可缺少的,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能力的關鍵。”本文認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樹立如下理念:努力推動生態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終身教育發展,通過豐富多元的教育活動,促使人們逐步把生態保護變成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而這種理念與社區教育的基本服務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同樣是社區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如果農村社區教育能夠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地在全體民眾中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對促進當地乃至區域化“五位一體”的各類文明建設將發揮生力軍作用,其積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二、簡析農村社區教育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可能性

生態文明建設與農村社區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務和基本功能等都是相似的,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廣大民眾的高度重視、人心關注、積極參與和共同協作。因此,兩者之間的相互兼容是完全可能的。

1.充分發揮政府及部門的主導作用。地方政府首先要強化生態文明教育的主導作用,把之納入中長期和年度發展規劃之中,并引導納入社區教育計劃之中。其次,在政府的有效主導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團體等既是社區培訓項目的指導者,又是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推進者,要有效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帶動并形成生態文明教育的公眾參與機制,把生態文明教育與“美麗鄉村”建設、衛生城市創建、文明單位爭創、文明社區評創和“星級家庭評選”等活動相結合,切實提高教育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2.充分發揮各類培訓教育的先導作用。隨著科技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由于人們對生態的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比較薄弱,對“地球村”的認識程度比較淺顯,直接導致生態危機現象不斷加重。為了有效遏制并切實改變這種狀況,必須通過生態教育活動完成使命。鑒于此,對于人數較多、破壞現象嚴重的廣大農村地區,要堅持以社區教育為有效載體和良好平臺,積極開展豐富多元的生態教育活動,從中發揮帶頭示范和輻射帶動的“雙帶”促進作用。通過多樣載體形式,著力開展如下教育活動:生態知識普及教育,生態文明觀念推進教育,強化生態環境法制教育,生態文明技能教育,加強各類產業轉型培訓等。通過培訓教育,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農村社區教育的常態內容和主體內容。

3.充分發揮健康輿論宣傳的引領作用。要讓全社會力量重視和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和輿論引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鑒于此,我們要堅持以農村社區教育為有效載體和良好支撐,一是高態勢、大力度地開展宣傳生態文明建設內容的教育活動,積極營造健康良好且熱烈濃厚的輿論環境,逐步讓生態文明建設深入人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源源不斷地輸入活力元素。二是積極舉辦諸如“人美?家美?鄉村美”之類的生態教育周活動,通過發放資料、植樹護綠、征文演講和文藝匯演等活動,大力倡導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意識行為,反對一切不和諧因素。三是認真挖掘和注重培植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進典型,不斷放大典型示范和輻射促進的教育效應。

篇3

關鍵詞: 河道護岸 生態環境 河道建設 影響

河流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人類自古以水為伴,逐水而居,河流給予人類豐富的資源和便利。但是隨著人們不斷地對河流進行索取,造成生態系統的弱化,河流的功能開始減弱。因此在進行河流生態河道建設過程中,要突出注重對河流生態系統的保護,改善河流生態環境對于河流的河道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態河道建設的功能及必要性分析

河流對人類的生產生活至關重要,為人類繁衍生息提供所需要的土壤、水產品等資源,在宣泄洪水保護人類家園等方面河流也必不可少,同時河流提供便捷低廉的交通運輸條件,為人類的生存環境添光增色。因此,河流也是世界主要文明的發祥地,遇水而生,依水而建。河流主要是通過降到地標的雨水和冰川積雪融水匯合,通過重力的作用由高向低流。但是隨著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進行航運、防洪排澇等工程,對河流進行疏浚和護岸等整治工程,從而滿足生活發展的需要。

而生態河道主要包括河流及兩岸的水面、邊灘及沙洲形成的整體,具有防洪排澇、輸水灌輸、交通航運及漁業生產、景觀休閑和發電等功能。河流是水資源和水文化的重要載體,有效的連接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是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但是河流的生態環境對于河道的建設也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河道的生態安全直接影響到河道的功能狀況。

在以往的生態河道建設中,一般都比較注重建設用地的要求,注重防洪和航運的功能,或者注重整體形象的壯觀,在河道建設過程中,改變了天然的形態,出現河流形態的直線化、護岸才來哦的硬質化和河道斷面等諸多問題,隨著工程建設的不斷加劇,使得河道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化,河水渾濁,河蝦不再,生態系統開始遭到破壞,人們不得不思考使河流生態系統優化的問題,積極探索生態建設的新方法和新技術。

從國家政策及宏觀環境的發展來看,建設生態河道具有社會發展的必然性。黨的十七大報告曾經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是當前生態河道建設的重要內容,河流的生態安全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河流系統健全的關鍵,對于環境保護和生態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應當引起相應的重視。

而從生態河道自身的發展來看,河道的形成是自然循環和多種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在建設生態河道的時候,要突出的注重構成要素,從區域的角度出發,形成系統的觀點進行綜合性的考慮。特別要注重河流的生態環境,對于如何控制水土流失和協調兩岸的土地及環境污染治理措施等,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從生態環境建設的監督來看,生態河道的建設還要注意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形成河道景觀的個性化,增強河道景觀的異質性,從而建設有利于生態和環境發展的河道整體,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河道景觀。最后,在河道建設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到建設材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作用,盡量運用天然的材料,用植物造景,在提高河道風景觀賞質量的同時,注意生態環境的建設。

總的來說,生態河道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管是從宏觀發展的大背景來看,還是根據河道建設自身的特點來說,都要根據河流的生態環境進行仔細的分析,建設有利于環境發展的生態河道。

二、河流生態環境問題分析

就目前來說,河流的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特點,需要從整體性和獨立性等多角度進行分析,研究環境問題對河道建設造成的影響。

首先,土地利用的方式對生態功能造成影響。部分河流的兩岸植被比較稀少,固沙種樹的工程不足,導致沙灘,加上城市污染源的影響,造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區的面積大幅度增加,地下水位上升,環境污染比較嚴重。

其次,土地利用方式及產業結構也對生態環境具有較高的要求。一般的生態河道建設工程在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導致土地利用比較粗放,綜合效益不高,而且對土地的開發無需,環境的承載能力也有限。具體來說,當前河流的生態環境建設中主要以傳統的第一產業為主,種植業和林業雖然科學技術含量比較低,但是對于土地資源利用要求較高,但是由于人們的過度墾荒和無節制的向土地索取,造成多年的濕地轉化為耕地,大面積的果園和林地也變成農田,造成土地的貧瘠化和沙化現象。而二三產業的環境污染相當嚴重,企業進行過度開發和建設已經嚴重超過了生態區域河流的自凈能力和環境的承載能力。

最后,生態環境的保障系統欠缺,河道建設的用地布局不科學。從當前的基礎設施建設來看,河流的生態環境保障系統遠遠不夠,沒有統一的供水體系,對于城市的安全供水造成影響,再加上排水設備及污水處理的建設工程不夠完善,導致污水不經處理直接進入河道,造成生態破壞。而河道建設過程的用地布局混亂則造成建設的無序性和景觀的低質量,在河道建設當中,生產和生活用地的混雜是主要問題,容易形成交通不便和空間無序的問題,河道兩側的建筑環境惡化,對于河道建設的整體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

三、加強生態建設促進生態河道建設的建議

要加強生態河道的建設,要在保障其水里功能基礎上,建設復合型的生態系統,保障河流的持續性與城市生產生活的互補性,處理河道兩側的生態建設用地模式,并做好河流的生態防洪工作及植物生態系統的修復等工程建設。

第一,要明確河道生態系統的功能性,因地制宜

根據河流的特殊功能性,采用綜合性的建設方案,形成建設、景觀和生態經濟的適宜性,通過有效的環境、經濟和社會目標相結合,形成生態優先的景觀經濟發展理念,并提出科學的優化土地利用模式,建設綠色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區,并建設能夠形成一定經濟效應的風景旅游區及生態農業科研嫉妒。

對河流的生態環境建設用地,要注重適宜的原則,在防洪線以內,要充分結合防洪要求進行河道建設,形成300米以內的永久性河道,在河道周邊建設沙地草甸,意外形成疏林草地,形成有層次的河道生態環境,同時根據農林牧相結合的功能分區,建設生態防護區、生態園林區、生態展示區和生態恢復區等多種環境功能區。

第二,建設生態河道要突出注重生態防洪建設和植被建設

河流的生態河道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在不同的地域和季節,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季節性雨季比較明顯的地區,要突出注重防洪特點,建設水庫及其它防洪設施。

例如,清江鎮流域面積小,但是隨著經濟和城鎮建設日益發展,防洪問題日益凸顯,由于河道泄洪、蓄水能力不足,阻水橋梁和節制閘多,河閘不配套,受上游山洪侵襲及下游的頂托,洪澇災害較為頻繁,防洪能力僅5~10年一遇,嚴重制約經濟正常、穩定發展,影響人民正常生活。清江鎮的區域防洪排澇還存在著上游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河道窄主干河不突出、河道淤積和建筑物阻水和出海排澇閘規模偏小且年久失修等問題。

所以說,河流的生態河道建設要根據河流的水資源、氣候資源和土壤資源等,并結合河道的水利功能,進行有效的植物生態系統修護,形成科學合理的生態系統。

結 語:綜上所述,河道護岸的生態環境對河道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生態環境的完善與否決定了河道功能的發揮,而河道的功能發揮也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為基礎,形成經濟、環境與社會共同發展的總體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候高健 徐竟成 黃翔峰.河道護岸生態化建設進展[J] .《環境科學導刊》 2009年05期,2009.

篇4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 設計研究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are inherited from the past, create today, and forecast the future a science. Conduct urban planning,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must be from requirement, and overall consideration to the local and global. Nowaday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the city,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basic concepts defined, then for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put forward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mportance.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design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生態城市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早在 1992 年,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教授就提出了建設“山水城市”的構想,把充滿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的山水畫意、環境和園林藝術融入城市環境的營造,將城市社會、經濟功能與生態環境、歷史文脈高度融合,既包含生態觀念又具有歷史文化內涵,是一個更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生態城市概念。

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數量的激增,資源的銳減,使得生態失衡,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城市居民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質量正在不斷的下降,城市生態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程度,在嚴峻的客觀事實面前,人們必須重新分析和評判當今國內大多數城市正在奉行的城市發展觀和價值系統,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城市健康協調地發展,滿足人們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城市現代化的主要標志之一。

1 生態城市規劃基本概念

生態城市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所謂的生態城市規劃是以建設生態城市為目標, 以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的城市生態系統為規劃對象,結合生態學的原理、方法,應用規劃科學、系統科學的手段,去辨識、設計和模擬人工生態系統內的各種關系,確定最佳生態位,并提出人與城市復合生態系統相協調的優化方案的規劃。

生態城市規劃是在城市規劃、環境規劃、生態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國家城市建設的總體方針、政策和計劃,基于城市的自然條件和建設條件,以生態學、環境學、城市學、社會學、經濟學原理為指導,以協調城市社會、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為主要目標,合理地確定生態城市建設目標、發展方向,布置生態區城市建設體系,重點強調規劃區域內城市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規劃布局的合理設計等,生態城市規劃要解決的是城市發展面臨的人口、經濟、 資源、環境問題,以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2 生態城市規劃實施的必然性

建設生態城市要求整個城市都生態化―建設城市大生態,這是城市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從最初的只用于交換和防御,發展到越來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們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還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環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適程度達到最優化,城市設計由此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建設生態城市應該說是城市設計追求的根本目標;而生態城市的建設也必須通過加強城市設計來實現,二者一個是目標,另一個是手段。

生態城市和城市設計目前都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十九世紀英國的霍華德曾經提出過田園城市的理論,應該說這個理論是城市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里程碑,而這個理論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則是以生態綠化為有機聯系的城市構造原則。這個理論對以后的城市規劃、 城市設計理論和實務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其精神實質表現的是一種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生態城市的概念說到底是一種城市形態標準,這種形態應該說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

生態環境發展指標要突出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性開發并重,建設城鄉一體化的生態良好的循環系統,從而不斷提高環境質量,促進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綠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噪聲環境質量、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醫療廢棄物處置率、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無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外來物種對生態環境未造成明顯影響等。注重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在編制城市生態規劃的過程中,要依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按照上述指標體系科學規劃城市的經濟和生態活動,合理確定城市經濟功能和生態功能、生態資源配置規模和布局,使各項城市活動按照生態城市的要求進行。同時,應優先考慮增強生態功能,保護原生態的自然生態綠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3 我國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現狀

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主要表現為:水土流失嚴重;沙漠化迅速擴展;草原退化加劇;森林資源銳減;生物物種加速滅絕;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積縮小;水體污染明顯加重;大氣污染嚴重;廢渣存放量過大,垃圾包圍城市;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本身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財富流失。生態指標惡化也明顯地影響著現期經濟指標和預期經濟的發展趨勢。

4 生態城市規劃的內涵、目標與內容

4.1 內涵

城市生態規劃是與可持續發展概念相適應的一種規劃方法,它將生態學的原理和城市總體規劃、環境規劃相結合,對城市生態系統的生態開發和生態建設提出合理的對策, 從而達到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環境關系的目的。

生態城(鄉)規劃就是要從自然生態與社會心理兩方面去創造一種能充分融合技術和自然的人類活動的最優環境, 誘發人的創造精神和生產力,提供高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因此,城市生態規劃不同于傳統的環境規劃和經濟規劃, 它是聯系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規劃及社會經濟規劃的橋梁,其科學內涵是強調規劃的能動性、協調性、整體性和層次性,其目標是追求社會的文明、經濟的高效和生態環境的和諧。城市生態規劃理論和方法的提出,可以說是人類為了迎接嚴峻的環境挑戰所作出的一些努力, 其積極意義均在于為了擁有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 同時也說明日益加劇的城市環境問題和生態后果已迫使人們必須達成一種共識, 為維護與改善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條件采取協調的行動,促使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

4.2 目標

1)城市自然生態要和諧。城市生態環境良好并且不斷地趨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資源得到合理利用與保護,環境污染基本消除,各類環境質量達到國家有關環境功能區標準要求,城鎮基本達到“環保模范城”標準,農村基本達到“生態示范區”的要求。最終營建一種樸實無華、多樣性高、適應性強、生命力活、能自我調節的人居環境,具有強的競爭、共生、 自生的生存發展機制;強調水的流動性、風的暢通性、生物的活力、能源的自然性以及人對自然的適應性和低風險的和諧自然生態系統。

2)城市經濟生態要高效。城市經濟系統高效運轉,生產和流通渠道暢通,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經濟結構合理,技術及管理創新能力強,自然資源與能源高效利用,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總體經濟競爭力較強。 形成以綠色或生態產業為特色的以“生態型產業”為主導的經濟格局。最終建成以盡可能小的物理空間容納盡可能多的生態功能, 以盡可能小的生態代價換取盡可能高的經濟效益, 以盡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換取盡可能大的生態交流量, 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優化的高效率的經濟生態系統。

3)城市社會生態要文明。城市物質生產、科學技術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發展, 人口素質和社會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人居環境達到先進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身心健康的基本需求和交流、學習、健身、娛樂、美學及文化等社會需求,誘導和激發人們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融和與升華,最終使現代化的社會生態文明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觀念。

4.3 內容

1)環保系統子規劃:對城市的大氣污染物、廢水、廢渣以及飲食業、屠宰業、農副市場、 大眾娛樂場所等系統排出的各種廢棄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點及時處理和處置,同時加強對噪聲的管理,各項環境質量指標均應達到國家先進城市的最高標準,使城市生態環境潔凈、舒適。

2)運轉系統子規劃:包括通暢的道路交通系統,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運輸系統,快速有序的信息傳遞系統,相應配套的有保障的物資供應系統(主副食品、蔬菜、材料、水電、燃料等)和城郊生態支持圈,完善的專業服務系統和污水廢物的排放和處理系統等。

3)管理系統子規劃:包括人口控制、資源利用、 社會服務、醫療保險、勞動就業、治安防火、城市建設、環境整治等都應有高水平的管理,以保證水、 土地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適度的人口規模,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

4)綠地生態系統子規劃:不僅應有較高的綠地指標,如綠地覆蓋率、 人均綠地面積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而且還應布局合理,點線面有機結合,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組成完善的復層綠地系統。

5)社會文明和生態環境意識子規劃:應具有較高的人口素質、優良的社會風氣、井然有序的社會秩序、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態環境意識,這是城市生態建設非常重要的基礎和智力條件。

5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世界范圍內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也進入了一個空前發展的階段。雖然就目前的總體情況而言,我國城市化水平僅達 25%左右,處于起始階段,但作為全國經濟改革前沿的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則已進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階段”,許多省市都提出了“推進城市化、促進現代化”的口號和目標,城市建設和經濟開發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展開,取得了巨大成就。為此人們在利用生物圈中各種資源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 既不能忽視生態系統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也不能忽視人類活動對各種生態系統造成的脅迫效應和影響, 更不能將充滿生命的生物圈簡單地看作人類的資源庫和蓄污池。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我們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要尊重自然,保護生態平衡,才能持續利用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光宇,陳勇.生態城市理論與規劃設計方法 【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康幕誼.城市生態學與城市環境 【M】 .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

[3]王建國.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和方法 【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篇5

論文摘要闡述了建設生態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論述了生態型河道建設的必然性,探討了生態型河道建設涉及的問題。

生態型河道是相對貼近自然,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水利工程。生態型河道以安全、可靠、經濟為基礎和前提,以滿足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多功能開發為目標,逐步形成陸域草木豐茂、生物多樣、自然水體鮮活流動、水質改善、具有多樣水生物物種互相依存形成系統并能達到自我凈化、自我修復能力的水利工程,其本身就是一個景觀。

1建設生態型河道的要求和特征

1.1要求

生態型河道是符合防洪除澇安全要求的除害興利工程。作為工程,安全始終是第1位的。生態型河道建設并不是要求我們刻意地追求某種形式,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概地排斥硬質工程,而是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開展河道整治,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態的簡潔樸素、自然通暢、水質改善、水體調活的局面。

1.2特征

(1)生態型河道應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生態型河道是親水型的,在體現以人為本的同時,更加注重和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樣可以避免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盲目性和投資的隨意性,特別是避免水利工程園林化的傾向。

(2)體現生物多樣性和本地化。事實上,水利工程的建設本身是對自然原生態的一種破壞,只是在整體上權衡利弊得失時這種破壞利大于弊而值得干。生態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動態平衡的。因此,建設生態型河道時必須極大地關注恢復或重建陸域和水體的生物多樣性形態,盡可能地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硬質工程。河岸選擇栽種的樹種、草種盡可能用本地、土生土長、成活率高、便于管理的,即便是雜樹雜草也不要緊。由此來充分體現河道整治的生態理念。

(3)生態型河道的整治應該是漸進式的。無論生物多樣性的重建,還是自我凈化、自我修復能力的恢復,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如果不注重生態而快速地實施環境水利工程,往往會導致自然環境的不和諧。

2生態型河道建設的必然性

生態型河道建設,是水利建設發展到一種相對比較高級的形態的必然結果。水利建設發展歷來是與農業生產發展密不可分,并為之服務。我國的農業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從低級的吃飯農業發展到溫飽農業;由溫飽型向綜合發展的小康式的農業,又發展到種源、生態、裝備的現代化農業。水利也存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從單純為農業特別是糧棉生產服務的溫飽型農田水利,發展到為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服務的“小康型”農村水利,又發展到綜合型的農村水利。每個發展階段對水利建設與河道整治的目標和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20世紀的80年代以前,我們注重的是水利工程建設,而很少考慮水利工程與自然的協調,由于思維定勢的作用,整治河道的方式似乎已經定格成為模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河道整治有了新的發展,但隨之而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追求豪華洋派,硬質工程比比皆是,投資規模日益龐大,河道整治出現了新的“硬傷”。于是,生態型河道建設成為社會關注的新問題。21世紀初我國提出了水利要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資源型水利的河道,應當是生態的。生態型河道建設更多的強調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在水利建設中對河道整治做到江河不能斷流,堤防不決口,河床不抬高,水質不惡化。注重生態河流具有自我修復能力。

生態型河道建設,是現代社會人類渴望回歸自然、渴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迫切要求,是當前水景觀建設的最簡單直接、自然生動的客觀反映,生態型河道本身就是一種景觀。水景觀建設是與城市的現代化相聯系且密不可分的,是城鄉一體化水利建設中體現水環境的重要方面。現代城市概念不再以高樓林立、交通便捷、經濟發達、商業繁榮為唯一指標,應當體現生態、人文、活力。水是一座城市的歷史,是生命之源,是資源、是財富、是生機、是文化、是景觀,是城市文化底蘊和文明素質的象征。從一定意義上說,建設生態型河道,就是在建設體現人文關懷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城市和農村。3生態型河道建設涉及問題

建設生態型河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重視規劃,確定目標,科學論證,合理選項,規范管理,組織開展生態型河道建設,發揮整體效益。為此,在編制規劃的過程中,特別要注意處理好整體與局部、長遠與當前、安全與景觀、需要與可能的關系。

3.1河道綜合整治涉及的問題

一是在指導思想上要確立綜合治理的觀念。包括河道本身的疏浚,實現通暢;在安全基礎上的陸域部分的綠化;水體的治污、調活、凈化;污染源的截流、納管和集中處理。最終實現標本兼治,使清水長流,永續利用。二是治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反對形式主義,防止片面強調景觀而導致水利工程園林化。即使是十分必要的景觀建設,也要在設計中盡可能減少小品,減少污染物,減少硬質工程。要十分強調規劃控制,在河道工程范圍內的綠化和景觀建設,也不一定都要一步到位,可以在主體工程完成之后,留出綠地和大片空間,以后通過非水利的途徑再去營造景觀。三是要處理好點與面、段與線的關系,可以一次確定目標,分階段組織實施。四是建設程序規范化問題。當前特別要注重貫徹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實行政府采購,對工程決算的審價和對建設的審計。項目建成投入運行后,要經過考驗,實行建設效益后評估。對上述這些問題都要綜合考慮,以扎實推進生態型河道的建設。

3.2管理中的問題

生態型河道的管理更是以前未遇到過的新課題,需要認真研究和處理好以下問題:一是管理體制和機制問題。按照統一管理與分級負責的原則,落實分級負責的責任制;在管理過程中,探索管養分離的新機制,制定市場準入的規劃和管養定額標準,逐步實行養護的社會化、市場化。二是落實管理的經費。任何管理都需要人和物的投入,管理也必須要有成本。管理的投入要根據工程的性質和管理責任權限,由公共財政投入和社會性投入配套組成。三是提高管理的技術含量和科學調度水平。四是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

3.3投入問題

一是公共財政投入。它只能用于社會性、公益性、基礎設施性的建設。因此,生態型河道建設的投入,不可能指望全部由公共財政投入來解決,只能是根據工程性質和分級負擔原則,實行綜合性配套性多元性投入。按照補、扶持性、引導性的原則,予以適當投入,以推進生態型河道建設。二是社會配套投入。這種投入是帶有公益性意義的,是自愿的。三是受益者投入。按照誰受益誰投入的原則,由受益的農民、集體經濟組織、開發商、農業企業或者其他受益的企業和個人按照受益比例分攤投入。

4參考文獻

[1]彭歷.城鎮河道生態化建設初探[J].山西建筑,2008(30):349-350.

[2]牛松杰.生態景觀河道建設新思路[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08(8):25,29.

[3]胡方,楊利,趙靜.論生態型河道的建設與發展[J].山東水利,2008(6):49-51.

篇6

【關鍵字】綠色技術; 城市設計; 運用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 發展綠色經濟的時代必然性

20世紀中期以來,世界各國陸續了環境污染事件,不僅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造成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對人類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威脅。公害事件和環境問題讓人們認識到發展綠色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目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人類正在邁向綠色經濟時代。綠色經濟強調用生態化、知識化和可持續化改造傳統的黑色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的重要問題。發展綠色經濟,綠色技術是保障,綠色技術是根據環境價值并利用現代科技的全部潛力的無污染技術,能減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態,包含的范圍很廣,主要有能源技術、生物技術、污染治理技術、材料技術、資源回收技術以及環境監測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等。發展綠色經濟,是解決環境污染,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求。

二. 綠色城市設計理念

隨著人們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強,發展綠色城市已成為人們與日俱增的綠色消費的必然趨勢。綠色城市已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的主流,它不僅僅著眼于城市的生態環境等外在的視覺形象,更注重城市的綠色文明、綠色經濟、綠色生態等豐富內涵,體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而綠色城市設計也被認為是當代城市設計發展的主要方向。

綠色城市設計理念起源較早,在20世紀70年以后,隨著現代生態學科的崛起,推動了綠色城市設計理念的發展。綠色城市設計的目標是運用綠色技術為人們提供舒適、方便、環保的物質空間環境,再把握人性化和生態原則的基礎上,不但要求城市達設施功能相互協調,空間形式的統一、完美,而且強調把污染降到最低,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優化。

三. 綠色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實際運用

現代城市設計要在學習、借鑒傳統的和現代的優秀城市設計實例的基礎上,深刻理解現代城市生活產生或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并運用綠色技術予以解決。

1. 市區邊緣城鎮及鄉效地區的規劃設計

已發展的市區與尚待發展的鄉郊地區的接壤處稱為區邊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市邊緣區已成為城市空間擴展和蔓延的主要地區。對于市區邊緣地區的設計,要尊重天然環境,維持自然系統的活力,如水的流動性、生物多樣性、植被覆蓋等,同時要考慮在市區與鄉郊地區之間提供視覺和地理上的連系。例如在湖南省衡陽市邊緣城鎮的發展規劃中,規劃區在保留基本農田和生態廊道的基礎上,結合衡陽縣城城區空間帶形拓展趨勢、交通導向、主導風向,充分利用公路綠化帶、自然河流水系、高壓輸電走廊、基本農田保護區等作為生態廊道,實現了衡陽市區和衡陽縣城、樟樹鄉、呆鷹嶺鎮的綠色生態協調發展。鄉郊地區的規劃應與現有發展相協調,建筑物及工廠的應注重新能源技術、污染治理技術等綠色技術的應用。

圖1衡陽市周邊城市

2.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的設計

城市基礎設施是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基礎,分為工程性基礎設施(如圖2)和社會性基礎設施(如圖3),前者一般指能源系統、給排水系統、環境系統、防災系統、交通系統、通信系統等工程,后者則指醫療衛生、行政管理、金融保險、社會福利、文化教育、商業服務等設施。現代城市基礎設施設計中,綠色技術的應用是全方位的,尤其是能源設施、供排水設施以及環保設施方面,新能源、污染治理、環境監測等綠色技術的運用,有效的減少了污染,節約了能源,提高了經濟效益,還美化了環境。另外城市中的林地、開放空間、草地與公園以及河流廊道等基礎設施,模仿自然系統,發揮著調節空氣質量、水質、微氣候以及管理能量資源的功能,促進了城市綠色經濟建設。

圖2 圖3

3. 城市綠色建筑物的設計

綠色建筑設計目前也已成為建筑設計的潮流,綠色技術在現代建筑中的運用主要表現在對建筑場地的合理規劃,在充分利用場地中自然資源的基礎上,降低工程建設造價,提高建筑密度,合理開發地下空間,選用:膨脹珍珠巖、水泥蛭石、再生聚苯板等綠色環保材料,同時積極利用自然光源、能源及通風技術,減少對空調的依賴型;另外,城市的建筑物可采用墻體綠化、生態綠地、屋頂綠化等方式,增加建筑物內及其周圍的總體綠化面積,實現城市的綠色發展。

4. 城市園綠色開敞空間的設計

城市綠色開敞空間的設計時對城市環境中人類生存權益的規劃設計,人們在綠色的開敞空間里可以獲得親切、舒適、愉悅、輕松、安全、活力、自由、尊嚴的心理感受。城市綠色開敞空間的景觀分為天然景觀(如圖4)和人造景觀(如圖5),天然的景觀包括植物和水體,在設計時要考慮到生態性以及用地性質,水體的應用要以一種或幾種形態綜合布局,使綠色的環境空間豐富多彩;人造的景觀以“綠”為主,在設計時要注重鋪裝和遮攔物的運用,來豐富人們的視覺效果,營造不同的空間感,增強觀賞性和趣味性。

圖4 圖5

【總結】

綠色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運用,有效的提高和改善了城市空間環境質量,為城市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隨著科技的進步,綠色技術會越來越完善,應用的范圍的也會更加廣泛,對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韓興. 建筑設計中的綠色技術探討[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

[2]. 王建國,王興平. 綠色城市設計與低碳城市規劃——新型城市化下的趨勢[J]. 城市規劃,2011(2);

[3]. 陳有紅. 淺析現代房地產建筑項目中的綠色技術[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6);

[4]. 胡鄭黎. 綠色城市設計——構建綠色和諧的家園[J]. 科協論壇(下半月),2009(5);

[5]. 郭宏慧,賴勝男,王源福. 淺析我國的綠色城市設計[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4);

[6]. 朱妍. 淺談住宅設計中綠色技術的應用[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6);

篇7

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朝陽產業,已經在世界各國受到廣泛的重視。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國際旅游者可能達到16億人次,國際旅游消費將達到2萬億美元。國際旅游人數和國際旅游消費的年平均增長率可能達到4.4%和6.7%。大小興安嶺林區是國家重要的國有林區之一,是國家重要的資源安全保障基地,對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經濟功能。因此,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是建設生態經濟體系、實現伊春由森工林區向生態功能區轉變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一、伊春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的必要性

1.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是實現省委“功能區建設”目標的必然要求。建設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生態文明、全力推進生態省建設的戰略舉措;是發揮森林獨特生態功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恢復區域內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迫切要求;是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優化產業布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保障社會穩定,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必然選擇。

森林生態旅游是發揮獨特生態功能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伊春特色優勢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伊春由森工林區轉向生態功能區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有其宏觀必然性。

2.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是實現伊春發展理念轉變,增強生態意識的必然選擇。人類對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選擇,是人類在經過人與自然之間矛盾沖突的嚴重教訓之后的必然選擇,與是人類從以往過失造成嚴重后果中認識到人口、資源、環境在人類發展中極端重要性之后的歷史選擇。

伊春市是一個因林而生、因林而興、因林而衰的典型林業資源城,因為經過近60年高強度開發,從總體上看,興安嶺生態處于相對脆弱狀態,生態功能退化嚴重,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

生態就是伊春的生命,生態就是伊春的未來。把生態保護好、建設好,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是伊春林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對于伊春而言,就是發揮區位優勢,生態資源優勢,更是增強生態意識的必然結果。

二、伊春森林生態旅游開發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伊春森林生態旅游興起于最近幾年。目前,森林生態旅游開發以成為熱點和亮點,并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對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重要性的認識普遍提高,將生態旅游業確定為支柱產業。二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旅游生產力初具規模。已由接待型行業向支柱型產業轉變,初步形成了行、住、游、食、購、娛于一體的綜合產業體系。三是在特色旅游產品、重點旅游景區和區域旅游熱線開發等三個層面上,競爭能力明顯提高。四是生態旅游業發展速度加快,收入迅速增加,初步把伊春打造成中國森林生態旅游勝地。

目前伊春森林生太旅游業的總體增長速度較其他行業快。但是伊春森林生態旅游業目前的總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總量還不大,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四個不協調或不平衡:一是實際產出與資源豐富程度不協調。二是發展也不平衡。三是市場結構不平衡。四是速度與效益不同步。雖然游客數量增長迅速,但由于人均消費低,總產出水平并不高。

從伊春森林生態旅游業發展本身看也存在問題:

一是資源底數需要進一步探清,要為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

二是自然景觀可進入性差,仍是首要“瓶頸”。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狀況和食宿條件等限制,伊春市的許多資源目前不能大規模開發利用,已開發的景區相當一部分也因“行大于游”問題而處于半閑置狀態。如嘉蔭的“茅蘭溝”黑龍江上的高升灘太平島和湯汪河的石林等,因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平均日接待能力極低,致使很多游客只能望景興嘆。

三是資金匱乏是導致旅游產品開發不利的重要原因。

伊春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是很高,目前還難以對旅游資源進行大規模有效益的開發,很多地方因缺乏經費無力進行資源普查和科學規劃。

四是旅游業發展的環境仍需完善。

五是品牌意識不強,對外宣傳尚未形成合力。由于缺乏宣傳經費,加之各自為戰,伊春旅游的整體形象還不夠鮮明、生動、突出,沒有以“中國森林之都――伊春”為整體形象加以宣傳,很多旅游精品至今“藏在深山人未識”。

三、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加快伊春由森工林區向生態功能區的轉變的對策

1.制定可行性的森林生態旅游發展戰略。森林生態旅游是一種以觀賞森林生態環境、領略森林風光,普及生態知識,維護生態平衡的新型旅游形式。它是21世紀的新時尚產品,是現代林業建設不可科缺少的重要內容,也是伊春實現向生態功能區轉變的一個有效途徑。伊春要發揮森林資源優勢,突出林區特色,要在旅游設施建設上、旅游產品上,突出生態優勢,力爭在發展上快于伊春市經濟總體水平,躋身于國內旅游強省、市之列,使之成為伊春經濟發展的重大產業支柱。實現伊春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進一步強化宏觀調控,加強對伊春森林旅游開發的領導。建議市有關部門盡快對伊春旅游資源進行全面普查、系統研究和科學評價,并幫助在發展方向、市場定位、開發步驟、森林資源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綜合規劃,以利于合理開發利用寶貴資源;建議設立高層次的工作協調機構,定期研究并協商解決伊春旅游開發中的重大問題;理順管理體制,在充分發揮旅游部門主導職能的同時,進一步調動有關方面的積極性,形成旅游開發的合力。

3.加大財政性資金投入,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多爭取資金,搞好重點旅游景區的路、電、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伊春旅游業發展條件及投資環境;通過發揮政府投入的基礎性和導向性作用,以利吸引更多的外資及社會資金參與旅游開發建設。

篇8

[論文摘要]生態生產力思想不同于傳統生產力理論,它是對傳統工業生產力的反思和超越,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同發展與繁榮的生產力,它具有傳統生產力所不具備的保護自然的功能。生態生產力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動力,對促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它需要一種和諧的生產力作為動力以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生態生產力倡導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

一、生態生產力實現了人類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兩種能力的統一

傳統生產力片面強調對自然的開發和利用,以致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征服欲,這導致地球生態系統嚴重失衡,人類生產力的發展也難以為繼。恩格斯曾經指出:“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族人那樣,決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統治力量,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1]人類偉大的主觀能動性應該是如何在人與自然兩類客觀規律之間求得和諧統一,而不是簡單地掠奪和征服。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的過程。”“為了在對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質,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頭和手運動起來。當他通過這種運動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力并改變自然時,也就同時改變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蘊藏著的潛力發揮起來,并且使這種力的活動受他自己控制。”[2]這表明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性,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關系,“生產力當然始終是有用的具體的勞動的生產力”;同時也表明我們不能將生產力的功能僅理解為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除此之外,它還應該具有保護自然的功能。因此,在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變換的過程中,人不僅要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某一自然形態的發展規律,而且要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規律。

生產力對自然會產生一定的破壞作用,這種破壞作用主要發生在人們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在生產力發展的一定歷史時期內具有必然性,只要人們改造和利用自然,就會在一定范圍內產生某種程度的破壞。生產力的這種破壞作用是由于它原有的功能不完善所產生的一種副作用。

在生態生產力中,生產力是開發利用客體自然滿足自我生存發展的實踐力,同時是保護客體自然的協調力和創造力。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和利用應該充分考慮到資源的有限性和環境的承載力,建立一種從自然索取和對自然饋贈的平衡機制,接受自然資源、環境響應的臨界約束。在對自然資源超常規利用而削弱或破壞生態功能面前,人類必須承擔修復、治理、保護、建設的責任,提高資源、環境價值的保值和增值。以尊重自然的態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愛護自然的活動取代征服自然的行為,以保護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壞自然的掠奪。與傳統生產力只注重生產力表層的一面不同,生態生產力更著眼于生產力內在的一面對整個生態系統和諧發展的保障能力,這是它與傳統生產力的根本區別。

二、生態生產力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

生態生產力是突出生產力內部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辨證關系的生產力類型,它既關注生產,又關注生態。與傳統生產力相比,它具有以下特點:(1)生態性,生態生產力是一種綠色生產力,它以保護生態為前提,以推動生態經濟發展為目的,要求人類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必須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限制在其自凈能力范圍內,使生態環境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2)環境性,它把崇尚環境納入生產力經濟學發展的重要因素,為生產力經濟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3)資源性。它把綠色資源的有序供給和有效供給結合起來,視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4)協調性,它堅持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要求把局部經濟效益放在全球生態范圍之內進行評價,強調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共同發展,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理念。

隨著科學和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們置于它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你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交換”[3]馬克思描繪出一副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相統一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生產力的畫卷。以生態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與進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理性的必然選擇,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三、發展生態生產力,促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20世紀生產力空前進步,高科技迅猛發展,人類智慧驚人增長,世界面貌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但與此同時,人類全球性普遍憂慮卻在增長: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人口越來越多,資源越來越少,未來越來越令人擔憂。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事實表明,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沒有健康和諧的社會生活,更談不上人的全面發展。

當代生態危機警示我們,傳統的生產力理論已經不適應當代人類的實踐,無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工業文明時代已經走向衰落,這時應該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生產力,并建設新的、充滿生機的生態文明。生態生產力堅持把獲取自然資源的能力同保護和維持生態平衡的能力結合起來,以實現人類的持續性生存能力。人類的持續性生存應該是在生態持續平衡的條件下人類的世代延續和進步,人類的物質生產和生態保護等人類活動都應該著眼于人類的持續性生存,生產力的發展應該為這一目標服務。

發展生態生產力,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要將人口增長控制在生態循環和資源可持續供給允許的范圍內,同時注意盡可能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物質財富,緩解人口眾多帶來的壓力和矛盾。

要依靠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生產力,用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大力倡導資源的回收的再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開發有利于環境保護、人類身體健康的生態產業和綠色產品,建立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實現良性循環,使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內在地結合在一起。發展循環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所在,因為它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自然發展的協調統一,能夠獲得經濟效益最大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優化,是生態生產力發展的本質要求。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篇9

高校教育作為人類教育的高級階段,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具有必然性和緊迫性,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成為高校新的德育內容。高校的道德教育離不開人文隊伍的建設,要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必須著重建設生態文明的教師隊伍,加強對學生的生態素質的培養。輔導員是在我國高等教育中肩負重大歷史責任與使命的社會角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政治引路人”。面對當前生態文明的教育現狀,對輔導員在新時期生態文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及應具備的德育職能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一、教師職能――培養大學生生態文明觀

首先,教師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引導人,輔導員是教育工作者,擔任一系列思想政治類課程的任課工作。作為知識的傳授者,輔導員能夠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從科教的層面培養學生樹立最基本的生態文明觀念,如維護好人類與環境的共生關系,關心其他生命、保護子孫后代持續生存發展、兼顧效率與公平,兼顧代內和代際發展機會的平等,這些不可能在學生個體行為中自發產生而只能通過教育才能使其內化為人的品質的生態文明內容。設計大學生各種教育活動,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觀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指引和監督學生生態文明觀的認識過程。其次,在生態文明教育的過程中,對工作方法、工作內容、大學生時代特點進行總結分析,創新工作理念和方法,為學校提供科學的意見。如通過舉辦講座、組織活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觀的教育及觀念的滲透,讓學生認識并實踐生態文明的觀念。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觀念的不斷更新,輔導員自身的生態素質也應主動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在把握國家政策的前提下,積極搜集相關資料,不斷學習吸收新的生態文明科技信息、相關學科知識,全面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組織課堂講解材料,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能力,將生態文明觀積極主動地應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檢驗并發展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

二、指導員職能――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認知水平

做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觀認知水平的指導員,主要在學習、生活方面作指導,努力普及生態知識。高校輔導員能夠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在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與學生培養了深厚的感情,這使得學生更加容易地信服于輔導員的思想教育,也有利于大學生主動學習生態學知識,掌握“認識、利用、保護和美化生態環境”的基本內容。輔導員還要引導大學生了解工業化以來人類對生態破壞嚴重后果和典型案例,選擇反面教材警醒大學生的生態意識;引導大學生學習生態危機的基本理論和經典作家的代表作,以提高大學生的生態憂患意識和生態責任意識;讓大學生了解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人類生態保護意識的覺醒以及所采取的主要行動、形成的觀點及文件等。通過對大學生課內課外生態文明觀方面的學習、活動的指導,督促學生的成長,提高學生的生態文明認知水平。

三、組織管理者職能――增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情感體驗

生態文明觀的德育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現實需求和長遠發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思想道德,改變傳統灌輸、強迫服從的單向教育方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將生態文明教育真正內化。高校輔導員作為組織管理者,扮演的是干部或者管理者的角色,應善于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并運用生態文明觀,多組織活動讓學生參加實踐。實踐活動是學生認識自我、了解社會、增長才干、提高素質的關鍵步驟,更是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同時多與學生討論并收集他們的實踐反饋、分析反饋信息,尋求更為進步的教學方式,以便在下次教學活動中更好地運用。輔導員在組織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德育實踐時,應充分把握網絡、廣播等媒體的輿論導向性,明確教育主體,有針對性地將生態文明德育實踐活動與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等方面相結合,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教育活動,使大學生的生態文明道德水準在親身體驗和參與中得到升華。通過情感體驗,培育起大學生熱愛生命、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在情感,幫助大學生真正樹立生態文明觀,使保護生態成為大學生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

四、監督評價職能――養成大學生生態文明行為習慣

實踐生態文明觀還應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以確保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收到實效。輔導員的生態文明教育績效考核,應該是有區分的有階梯式的衡量標準,細化德育成果,讓輔導員的生態文明教育德育工作有明細的目標。高校輔導員在生態文明教育中的監督評價職能旨在培養大學生生態文明行為習慣,將所學的生態文明知識和生態文明理念應用于現實生活,影響更多的人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活動中來,并逐漸養成習慣。大學生需要確立的生態道德規范、養成的生態文明習慣包括:第一,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感激和善待生存環境,尊重自己與其他一切生命、保持生物多樣性,尊重生態環境的存在價值。第二,樹立綠色消費觀,倡導適度消費、公平消費和綠色消費,帶動環境友好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第三,積極投入到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實踐中去,合理利用資源,樹立節源意識,有效保護資源,掌握符合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所需的科學技能,使人類的自我實現和幸福得到連續延綿和可靠保障。第四,樹立正確的科學技術價值觀,以促進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通過高校校園文化影響社會文化,逐步使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生態文明教育的過程千差萬別,最終效果也不盡相同,以完善的評價體系檢驗相應的教育效果,不僅是對已進行的生態文明教育效果的考核,更能為下一步生態文明教育提供參考。

篇10

關鍵字:城市綠地系統;生態森林景觀;森林城市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ch of the city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ical Garden City, and for the modern city under ecological concep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Key words: city green system; ecological forest landscape; Forest City

中圖分類號:TU984

1.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性

1.1城市綠化是建設生態城市的基礎

城市綠地系統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基礎,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組成綠地系統的植物作為生態系統的主要生產者,是生態系統中其他成員賴以生存的基礎;二是城市生態系統作為一個不完整,不能完全實現自我穩定的系統,迫切需要城市綠地系統參與,以維持其自我調節能力,表現為進行初級生產,產生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城市綠地系統的這一功能,同時也維持了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證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生態系統的基礎。

1.2 城市綠地系統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堡壘

生物多樣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其價值體現為:直接價值,人類從生物多樣性的野生和馴化組分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的食品、許多藥物和工業原料,同時它在娛樂和旅游中也起重要作用;間接價值,表現在生態功能方面,包括固定太陽能、調節水文過程、防止水土流失、調節氣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貯存營養元素并促進養分循環、維持進化過程等七個方面。城市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在于其娛樂和旅游功能和間接價值的全部七個方面,而城市綠地系統作為生物多樣性的載體和媒介,由于是人工生態系統,受到了人類的精心保護,在生態資源破壞嚴重的今天,成為生物多樣性的最后堡壘。

2.創建生態森林景觀城市的必然性

森林城市是建立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借鑒地帶性自然森林群落的種類組成。結構特點和演替規律,以高大喬木為框架、以木本植物為主體,藝術地表現地帶植物群落特征的多層次的立體結構,實現人類與森林協調發展的城市發展模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效益。因此,森林城市有其特定的內涵、特征和原則。

2.1森林城市的范疇

森林城市的森林不僅作為自然生態系統而存在,而且是連接城市建筑物和功能小區的有機網絡,是以“服務城市為主旨”,城郊一體、林園一體的林業。隨著城市影響力的漸弱,森林城市的森林可分為三個層次,即城區森林——近郊森林——遠郊森林。城區森林包括城區內的城市公園、環境保護林、風景林、片林、護路林帶、水域、戶外娛樂場所、社區街頭的美化綠化以及立體綠化等。近郊森林包括郊區環境保護林、自然休養林、森林公園、野生動物棲息地以及近郊經濟林及農、花、圃、水產等生產綠地。遠郊森林主要是水源涵養林、薪炭林、生態防護林、生態休閑林、經濟林等森林密集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城市范圍還以游覽時間進行劃分,有專家認為森林城市的森林范圍是由市內出發,當日可返回的旅游勝地均在其中。

2.2城市綠化結構的發展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在城市有限的土地和空間中應該建立一種新型的綠化模式,既能發揮諸如涵養水源、削洪補枯、防災減災、改善氣候等多種生態環境功能,又能與景觀美學相協調,使城市土地資源的利用達到生態、社會、經濟3 大效益的最佳結合。鑒于此,城市中喬木-灌木-草坪復合式綠化模式得到更多的關注與應用,這也是利用城市綠化率改善環境效益的關鍵所在。

2.3回歸自然的需要

城市化發展給社會帶來長足進步,但這種進步開始于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從60年代開始,世界人炸、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城市首當其沖。粉塵、毒氣、噪聲等環境問題污染了城市天空,毒化了城市水域,攪擾得城市沒有一處安靜之地,而且越來越多的市民患有支氣管炎、肺癌、高血壓等“城市病”,已成為人們深感憂慮的社會性問題。從森林中走出的人類終于在大自然的懲罰中認識到“城市發展必然與自然共存”。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支柱和主體,最能體現自然性與自然力之統一。回歸自然成為現代人的強烈需求,也成為城市發展的新趨勢。森林城市的范圍在不斷擴大,成為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2.4建設生態城市之需

城市首先是人類集中居住的地方,城市環境綠化是人類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聯合國生物圈生態與環境組織提出:首都城市的綠色環境要求達到人均60㎡,才是最佳的居住環境。國內外生態學界一致認為,城市環境中,森林、綠地面積只有占30%以上時,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綠地面積達50%以上方為最佳居住環境。縱觀國內外各大知名城市,凡是環境質量和城市綠化、美化水平高的,大多在城市中營造大面積森林或建設了環城林帶,這也是建立生態健全生態城市的主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