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07 18:02: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性

篇1

1國內外對供試品檢測的要求。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 Agency,EMA)在GLP規范中,對供試品的檢測提出了要求。各大制藥公司內部的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也對供試品檢測有具體要求。

我國的GLP對供試品檢測也有原則性要求。但由于在新藥申報和相關技術評價指導原則中未對此有明確要求,故當前不是每個GLP試驗室、或每個安全性試驗都進行供試品檢測。

2供試品檢測的適用范圍

安全性試驗中供試品檢測的要求,應該適用于所有新藥研究。中藥成分復雜,結構不清楚的成分多,但如中藥一類(單一成分)可參考化藥執行。歐美對生物制品也要求進行供試品檢測,內容在化藥的穩定性、均一性等的基礎上增加蛋白含量分析和生物活性分析。對于生物制品供試品檢測的要求,建議參照化藥的方法,遵從Case by case的原則。

3供試品檢測的內容

供試品的基本理化性質檢驗報告包含來源、批號、純度、濃度、處方組成(包括輔料)、穩定性、溶解性、有效期、保存條件等信息。

若供試品需經溶解后(混合、混懸、溶解)給藥,則應提供供試品在溶劑中的穩定性、均一性(非溶液體系)等檢測報告(濃度范圍需能覆蓋全部毒理試驗的濃度范圍),以及配制后的供試品濃度分析報告。

針對檢測供試品濃度和含量分析的方法學驗證報告。

4供試品檢測的時間

在首次配制前應完成穩定性分析,在前期穩定研究的基礎上,對配制過程和配制后可能影響穩定性的因素都應進行研究,如溶媒、濃度、攪拌方法、溫度、配制后儲存時間等。

無需在每次配藥時均進行濃度分析。短期給藥試驗(如14 d的試驗)一般僅需在首次配制時檢測供試品的濃度,但試驗中如果伴隨有毒代動力學(toxicokinetics,TK)試驗,則TK給藥當日的供試品也需進行濃度分析。對于長期試驗(如1個月),一般在首次及末次配制給藥時進行供試品濃度分析(如果是每天配制,那么首末次配制日也就是進行TK試驗的日期)。如果試驗周期更長(如3個月或大于3個月時),除首末次配制外,還需增加供試品濃度的檢測次數,以確保供試品在該條件下的穩定性滿足使用要求。

5供試品檢測的影響因素

供試品的配制溫度、攪拌時間和轉速、混懸液溶劑的選擇、不同批號的樣品、穩定性(光穩定性、熱穩定性)等,都會影響所配制的供試品最終濃度,以致影響非臨床安全性試驗結果。

6供試品檢測報告的提供

供試品檢測方法的建立和驗證,可以由申請人(含生產者),GLP試驗機構或第三方完成,或由其中的一方完成后轉移至另外一方進行檢測;由驗證方提供供試品檢測方法學驗證的資料。

篇2

[關鍵詞] 食品安全 食品檢測 問題 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TS20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食品質量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是事關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問題。采用高科技實施高質量的食品檢測工作勢在必行。

一、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嚴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農產品:大米、小麥以及蔬菜等在種植過程中施加化肥以及使用農藥造成殘留,從而導致食品安全問題。

(二)、水產品、畜、禽體內殘留大量的激素、抗生素及其他有害物質。

(三)、食品在加工過程中使用劣質原料,濫用食品及化學添加劑,甚至還存在添加了有毒物質的情況。

(四)、我國食品及相關行業生產力水平仍然比較落后,生產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易受經濟利益的驅動,誠信意識不強。

(五)、廣大人民群眾在消費過程中對食品安全的知識欠缺,預防安全意識較薄弱等。

二、我國食品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重要性

1、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有效的保證減少食源性疾病。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因此運用食品檢驗檢測專業技術對食品進行安全檢測是非常重要的。食物從農田到餐桌的一系列安全問題,需要各生產、加工環節的誠信自律以及全民公眾意識的加強和提高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努力。

2、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夠保證國家安定、促進經濟發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而且會影響到國家的聲譽,從而導致影響國際間的合作。

3、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有效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

食品安全檢測能夠幫助消費者買到健康、放心的安全食品,有效地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犯,消費者安全意識的提高反過來會促使生產加工企業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從而導致食品加工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二)、我國食品安全檢測現狀

食品檢驗檢測是食品監管的重要技術支撐,現如今,國內主要有類的檢測儀器和技術方法用于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領域:

1、樣品的前處理檢驗儀器設備;

2、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儀器;

3、檢驗細菌、大腸菌群和致病菌的微生物檢測儀器;

4、檢驗有毒有害元素及其價態分析的檢測儀器;

5、檢驗農藥殘留的檢測儀器;

6、檢驗獸藥、漁藥殘留的檢測儀器;

7、轉基因檢驗農產品品質和營養成分的檢測儀器;

8、食品檢驗必備的其它中小型輔助檢測儀器設備。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的農產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規模比較小、數量眾多而且分散性很強,并且法治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都很弱,從而造成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濫用甚至違用農藥、獸藥;超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甚至使用非食用的化工原料作為食品添加劑添加到食品中。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直至生命安全。因此依靠現有的類檢測儀器和技術方法是很難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準確可靠、及時全面地監管的。

(三)、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1、檢測標準不規范

(1)目前、國內的食品安全檢測標準還有待進一步健全。

現在我國實施的各類食品安全標準有相當一部分是行業標準,并不是國家標準。而在國際上許多發達國家使用的都是由國家立法機構制定的國家標準,并且每一種食品都很明確的只對應一個標準,運用起來也非常方便。但是由于我國受到歷史上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部分食品目前仍然還是有兩套標準,當然,國家對現行的食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整頓、合并,同時大幅度采用國際標準,解決了許多此類標準問題,混亂的產品標準問題已基本上得到了解決。

(2)我國食品安全衛生標準對國際標準的采用和參照率仍然很低。

由于我國還不夠重視在檢驗測試等科學技術領域方面的投人, 沒有形成及時學習、借鑒國外先進檢測技術的機制。從而導致在一些關鍵的食品安全檢驗項目上如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轉基因食品、飼料等檢驗項目缺乏相關標準以及標準規定的檢驗方法。

2、檢測裝備不完善、設備落后

我國大多數食品檢測機構資金匱乏,缺少資金投入,導致檢測設備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裝備。盡管目前普遍采用了原子吸收、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法等設備,但是像氣質聯用、液質聯用等在國際上公認的設備還沒有得到普及。而用于超痕量分析的高等檢測手段就更為缺乏。食品檢測機構在實驗技術上所采用的檢測方法在操作上往往較為簡單容易,技術含量不高,體現在提取凈化實驗過程時,效果就更加不盡如人意。

3、檢測技術手段相對落后

技術支撐就是科學儀器和測試技術。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用到的吊白塊、甲醛、雙氧水等雖然嚴重危害了人民的身體健康,但是一直到現在仍然沒有統一的標準檢測方法,現行的檢測方法基本上都是定性法,并不是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標準檢測方法,因此在抗干擾尤其在定量分析方面存在著嚴重不足。比如快速篩選檢測技術不夠成熟,超痕量分析方法尤為欠缺、殘留檢測方法不夠完善等。針對這種情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必須突破傳統的檢測技術的約束,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積極研究檢測技術新方法、研制新的檢驗儀器,使檢測手段接近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不斷提高分析和檢測的能力,發揮食品檢測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進而更好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4、食品安全檢測專業技術人才欠缺

在食品檢測領域,長期以來,從事食品安全檢測的技術人員絕大多數都來自各個衛生系統的醫療檢疫等部門。而具備食品檢測專業知識的大學生從業人員卻少得可憐。

三、食品安全檢測存在問題的對策以及今后的發展趨勢

(一)、提高食品檢測人員自身的檢測技能和素質

食品檢測人員的基本素質決定其在食品檢測中能否準確地選擇適當的檢測儀器、化學試劑以及適用的檢測方法等,因此,食品檢測人員應當熟練掌握試驗儀器、方法、操作等各項基本能力,并對檢測結果具有相應的分析能力,以保證檢測的順利進行。另外,食品檢測人員還應了解質量體系涉及到的各項法律、法規,并應用到食品檢測實際工作中,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不受任何外界干擾,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二)、對檢測機構進行整合;實行信息資源共享

食品安全檢測工作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技術工作,關系著企業的生存發展和人民的健康安全:目前的食品檢驗機構,農業、質監、工商、衛生部門都設有下屬的檢驗機構,但設置重復。檢測設備類同;檢驗項目重復。不夠專業,檢驗水平不高,使檢驗結果不具有權威性,實際工作中甚至造成扯皮,互不承認對方的檢驗結果,這樣既浪費了有限的檢驗資源,又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建議將農業、質監、工商、衛生部門下屬的檢驗機構整合,成立專門的食品安全檢測機構,同時強化食品生產企業在食品質量安全方面的主體責任,檢測機構加大食品市場抽檢,對抽檢的結果定期在新聞媒體上公布,或建立一個專門的信息平臺,各相關監管部門之間關于食品安全的信息都在這一平臺上,從而形成信息資源共享。

(三)、研究、引進新設備、新技術,提高食品檢測科研水平

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加大資金投入,研究、引進一些高端設備和新技術,以國際食品檢測技術發展為導向,加強我國在食品檢驗檢測方面的先進方法和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提升食品安全檢測領域的整體水平。

(四)、健全檢測方法和標準

我國在食品安全性研究建設方面的投入和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需求差距還很大。我們不但要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跟上國際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發展的步伐,而且要結合我國自身的國情,加強我國食品檢驗檢測先進技術、方法和標準的研究。有針對性地研究部分先進的檢測方法、有選擇性地研制部分儀器設備以及玻璃儀器、檢測所需要的玻璃儀器、化學試劑等低質消耗品。在積極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食品安全性的研究,積累經驗并不斷探索新的分析檢驗方法,在食品關鍵控制技術、食品危險性評估技術以及食品安全標準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與食品相關的各項標準體系,更有效地開展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逐步趕上并超過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水平。

(五)、加強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設

法律、法規是企業和個人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是企業進行質量管理活動的重要法律依據。建立食品安全檢驗的基層體系。明確檢驗人員的職責,避免生產企業內部的檢驗走過場,對那些通過行政干預等手段強迫檢驗人員篡改檢驗數據、進行違章作業的相關企業領導,要從重從嚴追究其法律責任。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質檢人員的道德規范教育的工作。在認真研究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的前提下,以法律為武器嚴厲打擊各種涉及食品安全的各種違法行為,有力地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加強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

篇3

關鍵詞:食品檢測;問題;措施

1 概述

近年來,陸續曝光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案件,如“三聚氰胺問題”、“毒奶粉問題”、“地溝油問題”、“瘦肉精”、“蘇丹紅鴨蛋”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又起到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基礎作用,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因此,對于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而言,食品質量的好壞顯得更加至關重要。也就是所謂的社會民生問題。我國的經濟在不斷發展,相應的食品種類也在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出現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眾所周知,食品安全不僅僅關乎一個人的生命健康,而且關乎整個社會的安全與穩定。因此,加強食品檢測舉足輕重,找到食品檢測體系中常見的問題、漏洞,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使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進一步得到改善。

2 食品檢測體系中常出現的問題

所謂的食品檢測體系是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對食品進行的一種監測、鑒定、評價的保障體系,從而確保食品在在科學、可靠的環境下進行生產和食用,即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但是對食品的檢查流程復雜,且加上相關部門的懈怠常常導致食品檢測體系中出現問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問題。

2.1 食品檢測機構設置有弊端

目前,國家雖然足夠重視食品檢測,但是在食品檢測機構的設置卻存在弊端,如機構重復設置問題,這樣不僅造成這些機構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同時使得機構互相抱著僥幸的心理,對于同一種食品,可能一個機構檢測是合格,另外一個機構檢測為不合格,為食品生產者鉆法律法規的漏洞提供了可能性。除此以外,機構缺乏自主創新,檢測到的僅僅是一些常規項目,一些復雜的假冒偽劣食品卻又無從檢測。

2.2 食品檢測方法不合理

雖然我國的食品檢測工作從農田開始到食品上餐桌,最后食入消費者口中這一全過程中都有全方位各環節的監管工作,但是檢測的方法并不是很合理,有些只對大企業或正規注冊的超市進行詳盡的檢查,但是往往忽視了一些小企業的產品,但消費者并不知情;產品在生產制作的環節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是主要在產品出廠之后進行檢查;加上政府的資金問題,對某些企業僅僅采取監督抽查的方法,有時甚至是生產加工企業自檢,因此完成完整的食品檢測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2.3 食品檢測標準和技術不規范

隨著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們會發現一般都是由外國檢測而得之的,由此可以看出來我國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和儀器設備還比較簡陋;我國的檢測方法也缺乏領先的科技手段,準確性達不到;我國在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準入條件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相應的食品檢驗檢測實驗室資質管理制度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只注重基本,但缺乏對機構相關行為的法律約束,這樣也就導致了食品檢測標準也相對不嚴格。除此以外,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也達不到國際水平,使用的檢測方法也大多數局限于傳統方法。

2.4 食品監督力度不到位

具體分析我國的食品檢測現狀,其實監督力度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對于一些基層的食品檢測機構綜合性不夠,數量也不多,檢測能力和人員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相關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的建設仍然比較滯后;食品檢測體系設置上缺乏整體觀念,操作制度也不嚴格,往往存在許多漏洞;食品檢測相關部門雖然名目繁多,但是各部門之間協作不足,部分資源難以實現共享,以至于相互間存在交織重疊職責,不僅各部門職能模糊,更重要的是檢測不到位,一旦出現問題,就互相推卸責任,造成整個檢測體系紊亂;在食品檢測制度上,存在分散管理和執法、重復投資和建設致使浪費等問題,工作不能落實到細處實處,有時還往往流于形式。

3 食品檢測體系的改善措施

3.1 完善食品檢測體系機構的設置

針對機構設置重復的問題上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食品檢驗檢測部門要強化職能分工,加強各個部門之間交流,從而使得整個體系工作協調。合理采取屬地監管的原則以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通過充分的客觀調查并加以分析,嚴格核定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一旦發現不再具備食品檢驗檢測的機構就應該及時取締,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3.2 提高食品檢測的科技水平

與國外相比,無論在檢測設備上,還是檢測方法,或者監督力度上我國都相對比較落后。因此,我國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先進成熟的經驗,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加強自身檢測體系隊伍的建設,提高食品檢測體系專業檢測人員的職業技術和道德素質。總而言之,我們需要提高食品檢測的科技水平,從而切實提高國內食品安全質量檢測技術。

3.3 完善食品檢測體系的管理

完善食品安全領域的管理制度和質量檢測體系,就要做到對食品從農田到消費者這個全過程的管理和監督。就政府部門而言,應制定統一的檢測標準和方法,明確食品監督部門的職責,對食品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的安全檢測,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安全檢測。就行業食品檢測而言,自覺提高行業食品檢測的覺悟,同時要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職能,相互監督。共同促進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的完善。總之,政府的宏觀調控管理加上地方行業的區域向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對于食品生產的環節要層層把關,防止食品在某個環節出現問題。

3.4 加強食品檢測體系的法律法規建設

我國目前無論是監督力度上或者是檢測環節上都缺乏相對完善的食品檢測體系的法律法規,這也直接導致了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讓不法分子找到漏洞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加強食品檢測體系的法律法規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同樣,在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適當借鑒國外嚴格的食品檢測體系,保證生產者在進行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時,要嚴格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同樣,也應該引起消費者的高度重視,發揮監督作用。對于食品企業來說食品安全檢測的法律法規是一種有效的約束手段,因此國家及相關部門應及時修訂法律法規中不完善的地方,同時加強所有人的道德教育工作,使得法律與道德相結合,更加有利于開展食品安全檢測工作。

4 結束語

食品檢測體系對于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從根本上保障人民的生活質量,然而在我國的食品檢測制度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食品檢測機構設置有弊端;食品檢測方法不合理;食品檢測標準和技術不規范;食品監督力度不到位等等問題,但是也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就盲目地去重新構建或者更改當前的食品檢測體系,我們要在實踐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對于體系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適當的改進,從源頭控制,全程監管;提高食品檢測的科技水平;完善食品檢測體系的管理;加強食品檢測體系的法律法規建設等。從而不斷完善優化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使消費者更加放心的食用食品,使我國在國際貿易中重要的交易地位得以鞏固。

參考文獻

[1]李新玲,馮煒.淺談我國食品檢測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3,9:127+85.

[2]徐長龍.小議我國食品檢測體系中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科技風,2010,19:228.

[3]黃朝斌.淺析食品檢測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之友,2013,8:35-36.

篇4

現階段,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對食品安全愈加重視。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就要采取相應措施檢驗食品安全。將現代生物技術應用在食品檢驗當中,能起到積極作用,食品安全檢驗的效率比較高,技術應用也較方便。本文主要闡述了食品檢驗中現代生物技術應用重要性和主要生物技術,對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詳細探究。希望能借此理論研究,對現代生物技術科學應用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關鍵詞:

現代生物技術;食品檢驗;技術應用

食品安全檢驗的方法較多,在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應用下,為食品檢驗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大大方便了食品檢驗。從理論上深化對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研究,能為實際的食品檢驗工作提供參考依據,促進食品檢驗工作順利開展。

1食品檢驗中現代生物技術應用重要性和主要技術

1.1食品檢驗中現代生物技術應用重要性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話題,尤其在近些年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比較突出,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加強食品檢驗就成為重點工作,傳統食品檢驗主要技術就是通過物理化學儀器,對食品檢驗的整體效率較低,很難滿足實際的需求。而在當前的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下,將生物技術應用在食品安全檢驗中,就能發揮積極作用[1]。現代生物食品檢驗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通過動植物自身對某化學物質特異性識別檢驗食品性質,能準確檢測出食品中各種成分,對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另外,現代生物檢測技術的應用,彌補了傳統食品安全檢測的不足,提高了食品檢驗的效率和準確性。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對食品的生產加工等各個環節都能應用,對食品的品質以及安全性和精密性的檢驗比較有利[2]。對食品的品質評價以及質量控制有著良好作用,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比較廣闊。

1.2食品檢驗中現代生物關鍵技術

1.2.1生物傳感器食品檢驗技術

食品檢驗中運用的現代生物技術類型較多,其中生物傳感器技術是應用比較廣泛。在用生物傳感器技術檢驗食品時,是把生物相關特性作為依據,把信息輸入到傳感器識別系統當中,對輸入的信息識別分析,轉化成有效數據,這樣就能方便食品檢驗工作人員了解食品安全[3]。在對生物傳感器檢驗技術應用的優勢比較突出,對食品安全的檢驗比較迅速,檢驗的結果準確度較高,提高了食品檢驗的效率。

1.2.2生物酶食品檢驗技術

在食品的質量安全檢驗技術中,生物酶技術應用比較廣泛,這是對食品當中的農藥殘留以及微生物污染安全問題檢驗的技術,特異性比較強。生物酶技術是結合了免疫學以及酶學,檢驗技術應用比較廣泛,對食品的檢驗范圍在ng及pg,有著高精度的檢驗優勢,在實際的技術應用方面比較簡單[4]。對食品樣品當中所存在的有害成本,能夠準確識別,有助于保障食品檢驗工作過的質量,應用價值較高。

1.2.3PCR生物食品檢驗技術

現代生物技術中的PCR是重要技術類型,這一技術是從遺傳學角度對食品中微生物種類數量分析。通過對指定基因的分析,能有效判斷食品當中的微生物種類數量,能對轉基因以及基因克隆成分有效控制。這一技術在食品樣品微生物形狀和遺傳背景分析有著積極作用,對保障食品安全有積極作用[5]。在對食品樣品病原菌檢查后,能分辨食品當中致病菌種類和數量,為食品檢驗的工作質量提高打下了基礎。

1.2.4生物芯片食品檢驗技術

食品質量安全檢驗中對生物芯片檢驗技術的應用起到積極作用,這一技術的主要原理就是光導原位合成以及微量點樣,對食品樣品當中生物分子實施標記,對大量生物分子排序,固化在指定載體,從而形成二維分子排列,然后和已經標記的生物分子雜交,根據相應儀器的應用就能對生物分子信號強度分析,對食源性疾病臨界值加以判斷。這一新型檢驗技術,對食品安全的檢驗有積極作用。在這方面由夏俊芳等撰寫的《生物芯片應用概述》一文可知,目前世界上第一個能夠檢測肉類中獸藥殘留的生物芯片系統在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該芯片能夠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快速準確地完成肉類中獸藥殘留的檢測工作[6]。而唐曉明等利用基因芯片對從水中分離的20株細菌雜交檢測,用傳統方法對這些菌株鑒定,基因芯片檢測結果與傳統方法鑒定結果的一致性達95%。還有,陳廣全等研制了一種高通量檢測食品中常見致病微生物的寡核苷酸微陣列芯片,結果表明該芯片的特異性良好,在所檢測的菌株之間無交叉反應,與同屬其他菌株之間也不存在交叉反應。生物芯片技術在農產品安全檢驗中和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安順。

2食品檢驗中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2.1食品檢驗中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

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的各個環節都能應用,對食品當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檢驗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食品質量安全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是微生物威脅,對食品當中存在的微生物如果不能有效處理和控制,必然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通過對生物技術的應用,對微生物生存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了解,有助于判斷分析微生物的種類和含量,按照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保障的法律和行業的標準,對微生物的含量是不是存在超標的情況的判斷,能最大化把對人的身體健康的微生物威脅降低[7]。在生物技術中的PCR技術的應用能有效達到檢驗目標。食品檢驗中對生物傳感器技術的應用,能檢測食品的成分,以及檢測食品當中存在的添加劑。在技術應用的時候用生物傳感器檢測食品添加劑,對甜味劑以及發色劑的有效檢測[8]。在對食品的成分檢驗上也能發揮積極作用,食品成分也決定著食品的營養價值。通過生物傳感器技術對食品的成分檢驗有著顯著實用性。通過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對食品當中存在的農藥殘留檢驗,也能發揮其積極作用。食品當中的農藥殘留超標,必然會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在生物技術的應用下,能對食品中農藥殘留精確分析,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所應用的技術中通過生物酶技術以及生物傳感器技術,能對食品農藥殘留準確檢驗。食品質量檢驗中生物技術應用在轉基因食品的檢驗方面比較重要,當前食品當中出現的轉基因食品種類比較多,轉基因食品對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會造成一定影響,加強對轉基因食品的檢驗,就能保障食品安全[9]。通過相應生物技術的應用,對轉基因食品檢驗,主要是對食品中酸檢測以及蛋白質和酶活性檢驗。在這些方法的應用下,能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2.2食品檢驗中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發展趨勢

2.2.1高效性發展趨勢

現代生物技術在食品檢驗當中的應用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物技術的應用將會向著高效性方向邁進。對食品的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實施,要在時間上節約,這就對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效率要求有所提高,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食品檢驗的任務,所以保障生物技術的應用高效性就顯得比較重要。結合我國的法規和行業標準,對食品的檢驗科通過PCR生物技術對食品微生物檢測,能大大提高檢測效率。

2.2.2多樣化發展趨勢

食品檢驗工作實施過程中,對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就要充分重視技術的多樣化,這樣才能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的準確性。在我國的工業化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下,工業生產帶來的污染問題愈來愈嚴重,而食品受到污染的現象比較突出。在各種污染源的影響下,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也比較多,采用單一的檢驗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食品檢驗工作的需求,所以采用多樣化的生物檢驗技術應用就比較重要[10]。保障生物檢驗技術對多種有害物質檢測,要加強抗干擾能力,從而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2.2.3靈敏性發展趨勢

在食品檢驗工作實施中,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在靈敏性的要求上愈來愈嚴格。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各個領域中都得到了提高,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食品檢驗領域中,對生物技術的應用提高食品檢驗的質量,提高技術應用的靈敏性就顯得比較重要。有的食品污染是受到農藥殘留的因素影響,對人體健康有著嚴重威脅,而保障生物技術的應用靈敏性,提高檢驗的準確率,才能保障食品的質量安全。

3結語

綜上所述,近些年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對食品安全檢驗已經成為保障人們食品安全食用的重要舉措。在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加強食品的檢驗效率提高,通過生物技術的科學性應用就顯得比較重要。從理論上對生物技術的應用研究,就能進一步深化生物技術的應用認識,從而為實際食品質量安全檢驗工作的實施打下理論基礎,為實踐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蘇靜.試論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5(18):128.

[2]陳兆波,農產品質量安全分子生物檢測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09,28(4):444-450.

[3]顧成鵬,余花,徐霞,等.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探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6(12):121.

[4]程敏,徐麗萍.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5(7X):285.

[5]羅鵬程.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食品界,2016(12):78.

[6]胡宗才.如何提高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度[J].食品界,2017(4):90.

[7]李曦,駱佳嵐,王翌晨.探討食品檢驗中乳酸菌的鑒定方法[J].食品界,2017(4):101.

[8]劉鑫.食品檢驗實驗室管理與檢驗質量控制的強化探析[J].食品界,2017(4):108.

[9]路鑫.淺議食品檢驗結果及質量管理[J].食品界,2017(4):113.

篇5

關鍵詞:新形勢;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應用

民以食為天,我國人口數量多,食品生產的規模也比較大,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日漸突出。食品從生產到食用是經過很多過程的,并且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以及社會的穩定和諧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威脅。近些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日漸突出,越來越多的人對食品的關注度增高。而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能夠為食品安全提供科學的保障,因此必須要提高對該技術的重視程度,使社會實現穩定的進步。

1食品檢驗檢測概述

食品檢驗檢測工作是依據我國的食品安全法進行的,通過定性、定量的方法開展檢驗檢測工作,對物質是否有毒、有害,是否超出國家食品安全的相關標準進行判斷,如果有問題禁止進入到流通領域[1]。如今食品安全的檢驗檢測涉及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比如:檢測蔬菜上殘留的農藥、食品中的添加劑、養殖業中添加的激素以及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運輸等環節中的安全問題。近些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人們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不僅關注食品安全,還對轉基因食品更加關注,轉基因產品涉及農田種植業的很多方面,轉基因產品是有一定危害的,因此綠色食品以及無公害食品逐漸出現,所以必須積極進行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對百姓的飲食安全進行把關。

2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應用現狀

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食品的安全,避免由于飲食不安全造成群眾出現疾病,我國的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有著幾十年的發展歷史,通過大量的檢驗檢測數據信息以及封存備案的食材,可以證明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夠有效地避免出現人民群眾重金屬中毒或者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2],使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但是需要注意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是有不足的。首先,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雖然應用比較廣泛,但是在檢測準確性上還有不足,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需要將高精密的設備作為載體,依據科學的實驗,對食品安全進行定性、定量的判斷分析,檢驗檢測技術能夠為食品安全提供科學的保障。我國食品行業的檢驗檢測技術發展處于不同的程度,對于我國的大中型城市,一般是使用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或者國際食品檢驗檢測設備[3],使數據檢測更加準確。但是市級以下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設備以及技術等更新速度不是很快,精密儀器會受到嚴重的磨損,檢驗檢測的準確性會受到影響,導致食品安全受到威脅。其次,檢驗檢測機制不完善。食品涉及很多方面的內容,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也比較大,相關檢測儀器設備也有很多種類,各種儀器設備對溫度濕度、空氣以及壓力等有不同的要求,需要結合相關的規則以及標準開展各種檢測。不同的檢驗檢測設備是有自身的使用原理的,這就導致檢驗檢測中心遇到高精度檢測設備以及環境等就放棄,或是檢測工作只是應付上級檢查的現象[4]。缺乏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制,制約我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3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的應用

3.1色譜、質譜技術。近些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主要使用色譜技術進行分析,這種技術是一種物理化學分離方法,通過使用待測混合物成分,依據固、液兩項,其中一些物質在兩相吸附、溶解性、親和性等方面是有區別的[5],這樣可以將各組分開。當前色譜技術應用過程中有很好的選擇性、靈敏性,分離的效率也比較高的,并且這種色譜技術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樣品,能夠一次性將檢驗檢測過程中的測定以及分離工作完成。當前比較流行的、高效的分離技術就是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技術,氣相色譜技術發展是比較早的,相對成熟穩定,并且在食品安全領域發展成為重要的檢測方法,但是氣相色譜也有一定的熱不穩定性,揮發有難度,極性較強,無法直接分析比較大的分子量物質,只能進行部分食品安全分析。快速氣相色譜技術能夠使分離過程縮短,與傳統方法一樣有合適的分離度,當前這種方法可以對食物中揮發性的有機物進行檢測。而液相色譜比較適合在沸點高、分子量大、熱不穩定的產物等中,可以將氣象色譜的不足進行彌補,進一步創新分離模式以及儀器裝置。高效的液相色譜有色譜柱可反復利用。質譜是兼容性、靈敏性比較高的一種檢驗儀器,是色譜分離中極為重要的檢測器,將液相色譜與質譜聯合使用[6],能夠使色譜法的高效分離能力與質譜法的定性能力得到提升,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3.2光譜分析技術。拉曼光譜分析技術是以拉曼效應為基礎,建立分子結構的一種表征方法,這種技術能夠將待測物質的化學分子鍵以及振動信息準確地反映出來,從而對分子結構進行全面的了解。這種技術是不需要制備樣品的,也不會受到水分子的影響,檢驗檢測過程是一種非接觸式的,因此是極為便利的。近些年來,拉曼光譜技術研究開發工作不斷進步,應用范圍極為廣泛,能夠很好地重現,成本不高,速度比較快,在食品安全檢測中能夠有效地對微痕量危害因子進行檢驗。3.3生物檢測法。通過分析食品中的生物材料化學反應結果,生物技術方法有比較強的檢測能力,能夠很好地選擇、識別,精確度是比較高的,靈敏性和專一性也比較強。當前食品安全生物檢測方法中,比較常見的是生物傳感器法、免疫學分析法、生物芯片法等。免疫層析以層析技術、抗原-抗體特異性免疫反應作為基礎,工作原理主要是液體進入到點樣區域之后,某抗原的一種特異性標記抗體在樣品上進行吸附,進而構成復合物,依據固相載體向前移動,并被另一側的特異性抗體捕捉,固定之后將物信號進行標記,表明抗原是存在的。免疫層析技術是比較簡單、快速的,有很強的靈敏性,一般是在現場或者樣品比較大的情況下應用于檢驗檢測中。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是一種體外酶促合成,能夠對特定的DN段進行擴大[7],在食品源鑒定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方法。這種技術靈敏性比較高、準確性以及特異性比較強,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如今我國的PCR技術逐漸成熟,并且有效地應用到鑒別畜禽產品真偽、轉基因食品判斷以及致病微生物分析中,在微生物和轉基因成分鑒別過程中,基因芯片技術能夠為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提供好的平臺。3.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這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種相對的測量方法,通過原子吸收特征光,工作原理主要是在光源輻射出待測元素特征光譜通過樣品蒸汽時,蒸汽中需要檢測的基態原子能夠被吸收,在一定條件下,入射光被吸收出現的減弱情況與樣品中需要檢測元素的含量之間是正比例關系的,因此能夠獲得樣品中需要檢測的元素含量,一般可以用來檢測食品中的銅、鉛、砷、鉻、汞等,這些元素也可以通過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進行檢測。

4結語

食品安全關系到百姓的人身安全,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國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發展在不同地區情況是不同的,缺乏完善的檢驗檢測機制。為了實現理想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效果,就必須科學地應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進一步完善相關的制度,完善責任落實,健全食品安全的風險預警機制,提高檢驗檢測工作的積極性與技術水平,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飛.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技術應用分析[J].現代食品,2016(17):39-40.

[2]王歡,劉晶.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與方法[J].現代食品,2016(23):71-73.

[3]高涵.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技術應用分析[J].民營科技,2014(1):78.

[4]石磊.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7(19):127.

[5]鐘春光.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技術應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6):172.

[6]賈晉博.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研究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6(12):99.

篇6

關鍵詞: 食品安全 檢驗技術 重要性

近些年來,食品的質量安全一直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從目前影響我國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主要是來自食品生產、加工、貯運、銷售等環節,其中農藥污染長期以來一直是食品污染的重要因素。目前,激素污染也開始成為我國食品污染的新趨勢,同時人為造假也是食品的污染原因之一。食品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食品安全關系著全民的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檢測檢驗技術,保證食品的安全已成為國內食品產業值得重視的問題。食品檢測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對于食品的安全是重要的保障,但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檢測檢驗結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儀器、技術、人員操作、環境等都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為了保證檢測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確保食品的安全,在日常檢測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好控制工作,確保每一個環節的準確可靠。

1、食品檢測技術的研究現狀

檢驗檢測技術是減少食源性疾病的有力保證, 食品安全技術的運用首先體現在檢測技術上, 它是保障食品安全最為有效的手段。如果沒有檢測技術,就無法得知食品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更無法得知這種不安全到什么程度。食品質量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想解決食品的安全問題,也就是要減少食源性疾病的問題,要知道疾病是和食物中的哪種因素有關,少了檢測技術是不可想象的。

可見, 衡量食品是否安全必須依賴于檢測技術和科學技術等手段,可以說食品安全是不能離開檢測技術的。作為食品檢測技術支撐的食品檢測技術的研究已引起我國的高度重視。近年來,一些新的檢測技術和改進后的檢測技術被不斷推出,以便適應新的國際形勢下的發展。為獲得準確的檢驗結果,應從檢驗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加以控制。一般來說,在分析過程中,由于分析所使用的儀器、采用的方法以及分析時的環境條件和分析者的觀察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分析所得到的結果往往與客觀存在的真實數值有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有儀器不準、試劑含有雜質、蒸餾水質量不佳以及采樣不能代表平均成分,操作過程中雜質的引入、計算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誤差等系統誤差,也有由于環境(氣壓、溫度、濕度)的偶然波動或儀器的性能、分析人員對各份試樣處理時不一致所產生的偶然誤差。這些誤差的大小直接關系到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檢測是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基礎,是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為了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須對食品安全中的各類樣品進行快速準確的分析監測。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已將食品安全檢測列為中國科技發展的戰略發展重點。目前在食品安全檢驗部門通常采用氣相色譜、液相色譜、原子吸收、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以及PCR、氨基酸測序儀等大型儀器來完成食品檢驗中化學源性項目的檢測任務。這些食品現代儀器檢測技術是食品質量安全重要的檢測手段,應該加大力度開展檢測方法研究,繼續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同樣,傳統食品現代儀器檢測技術存在儀器價格昂貴、操作技術要求高、樣品前處理與分析時間長、對儀器的使用環境要求高,通常都在專業實驗室內使用,難以用于需對現場采集的樣品進行實時快速監控的場合。食品安全檢測具有樣品數量大、檢測種類多的特點,樣品的分析測試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因此迫切需要一類操作簡單、能夠對多個樣品進行快速檢測的技術,以滿足大量樣品快速分析的需求。

2、食品檢驗技術

食品檢驗的方法大致可分為感官檢驗、理化檢驗和生物學檢驗三類,感官檢驗較為簡單,隨著食品生產中新技術、新原料的使用,其已不能適應現實的需要。前常用的理化檢驗技術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法)、氣相色譜法(G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電化學法等;生物學檢驗技術主要有酶聯免疫分析(ELISA)檢測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生物傳感器技術和蛋白質芯片技術。

2.1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法)

HPLC法在6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今年來在食品分析上廣泛應用。其流程為貯液瓶中的溶劑由泵吸人色譜系統,然后輸出,經流量與壓力測量之后,導入進樣器。被測物由進樣器注入,并隨流動相通過色譜柱,在柱上進行分離后進人檢測器,檢測信號由數據處理設備采集與處理,并記錄色譜圖。

主要檢測內容有:(1)食品添加劑的檢測,如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的測定,食品中的糖精鈉的測定,合成著色劑的測定,梔子黃的測定,抗氧化劑的測定,乳酸、檸檬酸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劑的測定等。(2)營養強化劑的測定,如食品中的牛磺酸的測定,維生素A、D、E和維生素K的同時測定,食品中的葉酸、煙酸、泛酸和氨基酸的測定等。(3)保健食品,如蘆薈苷、紅景天苷的測定,DHEA的測定,異秦皮定的測定,冬蟲夏草中腺苷的測定等。(4)農藥殘留量的測定,如糧、油、菜中西維因的測定,水果在單甲脒的測定,大豆及谷物在氟磺胺草醚的測定,乳品中速滅威、異丙威的測定等。

2.2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是一種以氣體為流動相的柱色譜分離技術。目前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水的450項分析測試項目中,氣相色譜法測試項目占125項,占總檢測項目的28%,已成為食品檢驗中必不可少的檢驗方法之一。其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主要有:(1)食品中農藥殘留及環境污染物的測定,如食

品中的辛硫磷殘留量的測定,稻谷在敵百蟲、久效磷殘留量的測定,食品中馬拉硫磷、氟氯菊酯殘留量的測定,水果、蔬菜、谷物中有機磷農藥多殘留的測定等。(2)食品添加劑含量的測定,如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丙酸鈉和脫氫乙酸的測定,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測定等。

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它是基于原子對特征光吸收的一種相對測量方法,基本原理是將光源輻射出的待測元素的特征光譜通過樣品的蒸氣時,被蒸氣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在一定條件下,人射光被吸收而減弱的程度與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呈正相關,由此可得到樣品中待測元素的含量。主要用于食品中鉛、鎘、砷、汞、銅、鋁和鉻等元素含量的測定。此外,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也可用于以上元素含量的測定。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為了百姓的飲食健康及食品的出口貿易等,作為食品安全監測的食品檢測技術已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一些新的檢測技術和改進后的檢測技術已不斷的得以推出,并廣泛的應用到食品檢測檢驗工作當中,確保了檢測過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因此作為一名食品檢測檢驗人員,更應在食品檢測工作中控制好每一個環節,確保檢測工作能真實的反映食品質量的真實情況,從而保證食品的安全,保障百姓的健康,為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北辰. 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概覽[J]. 包裝世界. 2007(01)

[2]李廣明,黃立平,詹錦川,朱軼峰,閔新力. RFID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應用[J]. 科技與管理. 2007(01)

[3]水小溪,蔡樂,趙寶華. ELISA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 生命科學儀器. 2008(10)

[4]倪曉麗. 食品安全呼喚標準物質[J]. 中國計量. 2002(10)

[5]袁俊. HACCP管理體系與食品安全[J]. 大眾標準化. 2005(04)

篇7

關鍵詞:食品安全 食品監測 運行機制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物是我們人類得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同時也是國家安定和社會發展的根本要素。食品安全的監測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強調風險分析和預防,把資源和工作重點放在具有最大潛在影響的風險上;建立合理和科學的國家食品法律體系;開展全面的監督和監測活動,貫徹中央政策,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和消費者在食品安全體系中的職責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我國食品監管部門的工作重點

1.1 要加強各部門的綜合合作能力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的監管部門包括九個,工商局、衛生部、公安部門、質量監督部門、環境保護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通力負責,監管食品生產鏈中的不同環節,共同監管食品的安全。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各部門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存在職能交叉與分散的問題,雖然管理部門多,卻很難保障食品的質量安全。因此我國應細分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主體職責和權限,改變現階段食品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能重疊和交叉的現狀。

1.2 加強食品安全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中心都是放在食品安全監管上,對食品安全教育的問題沒有重視。現在應該考慮到加強消費者辨別安全食品的能力,同時也要使消費者與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督的各個方面,就有必要加大對食品安全教育事業的投入。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實行食品安全教育會與學校的基礎教育相結合,通過系統化的食品安全教育模式來培養國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從而大大提升國民食品安全意識,培養消費者正確的消費觀念,糾正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同時也有必要加大社區宣傳食品安全教育的力度,可以增設宣傳欄,運用多種形式的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并且學習,從根本上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的意識。

1.3 建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建立和完善的法律法規是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政府應該通過法律的手段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例如制定出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形成快速有效的消費者權益維護及補償的通道,提高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鼓勵消費者對食品的生產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因為無論監管的有多嚴密,也有出現漏洞的時候,而消費者的監督是時刻都存在的。

2、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對策

2.1 借鑒他國經驗,加強食品安全法律建設和法制管理

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體系、宏觀調控體系和管理體制。我們可借鑒世界上一些國家的做法,針對我國國情來建立農業管理部門與食品工業管理部門合一,對農業和食品工業實行一體化管理的機構。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強國外食品安全法律標準的研究、消化,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建立我國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地方法規、行政規章、規范性文件等多層式法律體系,探索和發展既和國際接軌,又符合國情的理論、方法和體系。

2.2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做好發展的規劃

建立起我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使我國食品安全邁上一個新臺階。在制度規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監管體制、征信制度、評價制度、披露制度、服務制度、獎懲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好發展規劃 推動食品行業穩步發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體系、食品安全預警和控制體系、食品安全監管和衛生監督體系三大目標以及具體指標,同時從經費、人員、組織、管理等方面落實目標實現的保障措施,為食品衛生監督工作明確工作的重點和努力的方向。

2.3 規范食品生產銷售市場,打擊售假力度

規范食品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深化。將整頓和規范食品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和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實施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嚴格執法,對違反《食品衛生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坑害消費者的不法生產經營者堅決查處,有力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活動,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3、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發展

3.1 基因芯片檢測技術的發展

基因檢測法提高了檢測的精度,而且節省了檢測時間,可操作性非常強。其主要方法是用水分離出分離食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或者是其他微生物,通過沙門菌、志賀菌和大腸埃希菌的標準菌株作為對照,比較和觀察相關細菌的特征,得出相關微生物的致病因子。

3.2 免疫學技術的發展

免疫學技術是利用抗原和抗體直接的反應,加之免疫相關技術來檢測細菌。免疫學技術的優點是可直接通過免疫法進行細菌的篩選,具備非常高的精確度,被檢測食品通過增菌后,在短時間中便能檢測到,為當前食品安全檢測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3.3 農藥殘存檢測技術趨勢

目前絕大多數色譜農藥殘留的檢測都是通過選擇性的檢測器例如ECD(電子俘獲檢測器)、NPD(氮磷檢測器)、FPD(火焰光度檢測器)、MSD(質譜)等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免疫分析檢測方法。這些方法比較適合中國的國情,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總之,食品安全直接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還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維護。我國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趨完善,食品安全還面臨著許多機遇和挑戰。我們切實擔負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責任,進一步加大食品衛生法宣傳力度,繼續采取各種措施,不斷鞏固和深化食品專項打假斗爭的成果,努力開創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流通環節 食品檢測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4)10-0026-01

1 我國流通環節食品檢測存在的問題

因處在流通環節的食品企業數量龐大,組織模式大小不一,給我國流通環節的食品檢測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流通環節中,導致食品檢測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商部門的問題,也有市場復雜的問題。

(1)經費不足制約食品檢測的常態化。工商管理部門是流通環節食品檢測的重要主體,然后就目前來看,工商部門在食品安全檢測的經費上顯得“捉襟見肘”,經費不足嚴重制約了工商部門檢測發現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樣檢驗。但在檢驗過程中,《食品安全法》要求工商部門需要購買樣品,并在檢驗過程中,不能收取任何費用。經費不足嚴重制約了食品檢查的常態化。(2)專業檢測人才缺失不利于檢測。在流通環節的食品檢測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尤其是化學專業和食品衛生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因為食品添加劑本身就是一種化學物質或者其他物質,非專業人士在檢測中,很難辨別,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迫切需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3)食品檢測技術不到位。工商管理部門在進行食品檢測時,基本都會配置食品快速檢測儀器專用箱,可在實際的工作中,因掌握技術的工作人員流動大,個別單位對專用箱的認知能力不足等,也制約了食品檢測的正常運行。(4)檢測機制不健全力度也不夠。我國《食品安全法》雖然在監管體系上,已經做出了非常詳細的檢測體系,可分段監管,并不是全程監管,在監管的過程中,仍然回遺留下很多的盲區。另外,在對流通環節的食品檢測上,管理部門主要采取的是上門檢查,抽樣檢查等方式,對部分食品的檢測,仍然停留在眼看、手摸、鼻聞、口嘗的傳統做法,而且檢測的頻率很低,基本還是節假日的突擊檢測,缺乏日常化的檢測機制與力度。(5)監管面積廣難度也大。食品流通環節的主要載體是食品經營者,這部分群體的人數眾多,覆蓋面積也非常龐大,個別食品經營者只顧眼前利益,缺乏一定的誠信和法律意識,這也給食品檢測帶來了困擾。追求經濟利潤,是食品經營者的主要目標,這就容易使得他們在購進食品的時候,忽略其安全性,忽略產品的保質期、添加劑、合格證等安全指標,更有甚者,部分經營者為了盲目地追求經濟利潤,私自修改過期的食品,或者對過期食品進行重新包裝。

2 加強流通環節食品檢測的對策

加強流通環節的食品檢測,是目前工商管理部門的迫切任務。

(1)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合作。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檢測過程中的經費,已經劃入同級政府的財政預算。針對食品檢測中,經費不足的現狀,工商管理部門一定要加強與同級政府的溝通與合作。遇到經費不足的問題時,及時向同級政府遞交撥款申請,以補充經費問題。在檢測過程中的成果,也需要及時向同級政府匯報,向主管單位表明檢測食品的重要性,爭取同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保證充足的經費。(2)提高檢測人員的專業技能。流通環節當中的食品檢測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因此工商管理部門要多措并舉地吸引化學專業和食品安全專業方面的高素質人才。在現有的工作人員中,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工作人員食品檢測能力的培訓,提高他們食品檢測的專業技能。定期邀請一些專業的大學教授來講授食品中可能出現的新的化學添加劑或者新的食品安全隱患及問題,不斷與時俱進,提高對新的食品安全問題的認知能力。(3)完善并創新監管機制和手段。在食品監管中,是存在盲區的,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門要不斷完善與創新監管機制,不斷豐富監管檢測手段,花大力氣加大力度加強食品檢測。(4)食品質量檢測抽檢力度要強化。工商部門在對流通環節的食品進行檢測時,要及時通報一些有問題的食品檢測信息,滿足公眾的知情權,給廣大消費者以警示與提醒。針對其他地方出現的問題食品,工商部門要及時對當地的市場出現的同一品牌食品或同類食品,強化抽檢的力度,增加抽檢的范圍及幅度,提高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預判能力。(5)完善各部門協同檢測。針對工商部門在食品檢測中,存在著專業人才不足、技術設備落后的現狀,工商管理部門在食品檢測中,可以完善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業,加強與衛生監督、農業部門、高校實驗室等之間的合作。在實行食品檢測時,可以通過同級政府的相關文件,要求農業類專業的高校教授或者實驗室,配合食品檢測的抽檢及檢驗工作。同時與食品藥品等相關行管部門,也要加強溝通配合,做好信息共享。

3 結語

在流通環節中的食品檢測,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工商管理部門自身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食品的市場基數太,增加了食品檢測的難度,所以工商管理部門需要不斷地完善監管檢測機制,密切與同級政府配合,加強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和專業技能提升,加強與食品、藥品、衛生、高校等之間的密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將食品檢測落到實處,真正造福廣大消費者,讓消費者滿足“舌尖上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翟登梅,張志翔.糧食加工制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對策[J].企業研究,2011年14期.

篇9

【關鍵詞】食品安全;抽樣檢測;風險分析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826-01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也越來越引起人們廣泛、高度關注。食品安全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因此,定期開展食品安全抽檢工作,能夠及時發現高風險食品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監督和管理。為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保證餐飲食品安全,特對我市2013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2013年自治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品種分為必檢品種和限選品種,喀什地區需抽檢共7大類8個品種,200個樣品,其中喀什地區自檢品種4大類125個樣品。其中,必檢品種包括:熟肉制品、非發酵豆制品、煎炸用植物油、自制調味品(火鍋底料和辣椒醬、辣椒粉)、自制飲料和餐飲具等6類;限選品種為涼拌菜(含沙拉)。

1.2 方法

1.2.1 送檢樣品

按照新食藥監食【2013】9號要求,將煎炸用植物油、自制調味品和餐飲具三類送檢樣品采集后,先后4次送往新疆分析測試研究院完成檢測,共送檢樣品75份。其中煎炸用植物油15份、火鍋底料15份、辣椒醬(辣椒粉)15份、餐飲具30份。

1.2.2 自檢樣品

按照新食藥監食【2013】9號附件12012年自治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計劃表的要求進行檢測,將熟肉制品、非發酵豆制品、涼拌菜和自制飲料四類自檢樣品125份,委托喀什市疾控中心進行了檢測。其中涼拌菜30份、熟牛肉30份、非發酵豆制品30份、自制飲料35份。

2 結果

本次食品安全檢測中,熟肉制品檢測品樣30份,有4份熟肉制品檢測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3.33%,不合格項目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非發酵豆制品檢測樣品30份,苯甲酸、山梨酸、次硫酸氫鈉甲醛(吊白塊)三項均小于檢測限;自制飲料檢測樣品35份,其微生物指標均合格;檢測涼拌菜樣品30份,均未檢出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3 討論

食品安全是大家都關注的話題,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范食物中毒,才能保證人們日常生活的安穩。如果人們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出現問題,就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勢必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容易造成恐慌,不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因此,加強食品安全監督和管理意義十分重要。

本文筆者特對2013年自治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的開展進行回顧性分析,除熟肉制品檢測存在不合格外,其他抽檢食品均符合新食藥監食【2013】9號食品安全指標。而4份熟肉制品樣品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的原因是生肉在宰殺或運輸過程中,易受到致病菌的污染,盛放生肉的器具洗滌消毒不嚴格,再盛放熟肉制品易造成熟肉制品污染。上述四家餐飲機構在產品加工過程中,盛放熟肉制品的器具受到污染是重要的傳染因素。同時,喀什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將監測不合格結果及時向相關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行通報,由相關部門進行處理。這樣,確保我市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受到廣泛好評。

篇10

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得到廣大人們的關注,消費觀念向多樣化、快捷化的方向發展,然而長期以來“重生產、輕流通”的思想嚴重制約了物流的安全、快速發展,無論是常規物流還是冷鏈物流在食品安全體系中的重要性就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食品物流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建設食品安全物流體系的重要性,對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等方面提供了參考,并對如何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

食品消費;食品安全;物流保障體系;分析探討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是人類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食品安全則是健康的基礎,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為此,食品安全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食品行業基礎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行業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食品物流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滿足人們對于食品消費品不斷變換的需求同時,食品物流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主要包括食品物流由于涉及范圍較廣很難得到優化,食品生產過程中缺乏統一標準,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物流運輸基礎設施落后尤其是冷鏈物流工具設施得不到保障等造成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繁發生。食品安全是大家非常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因為它直接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和健康。為了讓大家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體系至關重要。在此我們可以把這個安全體系簡單的分為三大塊:第一,食品源頭環節的安全;第二,物流運輸環節的安全;第三,銷售環節的安全。現在,我們重點探討一下物流運輸環節的重要性以及應該采取的監督方式。在保證食品源頭環節安全和銷售環節安全的前提下,物流運輸環節就成了必不可少重要環節。如何能夠保證物流運輸環節的安全,首先要建立一個GPRS定位監控中心,對每一個物流車輛進行定位跟蹤和全程監控,及時收集數據并能時時保持通訊和下達中心的指令,在貨物交接到指定場所或保管人時,要得到安全確認并下載打印出從貨物上車起運開始一直到安全交接的詳細數據(此數據由監控中心提供下載)。因此,食品流通環節應該充分利用食品物流信息系統數據交流平臺,與政府各級食品安全監控部門實現業務信急共享,檢測與監控食品安全信息;通過業務監察和統計分析實現食品安全效能監察和輔助決策。在此,簡單介紹一下:一臺經過認證的物流車輛,在陽澄湖裝上經過源頭食品安全檢測的合格優質大閘蟹運往北京一專賣店銷售。根據大閘蟹的運輸要求(運輸時間,運輸途中適合的溫度等等)。首先裝上調好溫度的物流車后對車輛進行鉛封并調好監控角度監控鉛封,這樣可以保證大閘蟹在運輸途中不會被調包;然后調好溫度監控用來監控整個運輸過程中溫度的變化,保證運輸過程中的合理溫度,一旦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被詳細記錄下來,并收到監控中心的呼叫提醒。在運輸途中無論是車輛加油、駕駛員短時間休息,還是更換駕駛員以及物流車輛出現狀況,都要及時與監控中心匯報,以免影響交貨時打印或造成確認數據時的麻煩。當物流車輛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到達地點時,接收貨物單位要首先檢查鉛封是否完好,監控攝像頭角度是否正常,并與監控中心取得聯系確認并打印數據,確認無誤后方可接收貨物。近幾年,各類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如何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成為政府部門和食品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只有保證了食品在流通中各個環節的安全運行,建立并實施食品物流保障體系,才能更好的保障食品的安全問題。

總而言之,我國的食品物流業有待進一步健康有序的發展,并逐漸實現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這些還需要政府部門、食品行業、消費者等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者:李振偉 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陳麗華,王麗穎.流通業變革與物流園區創新”系列連載我國物流園區發展內涵研究[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2(11)

[2]姜國輝,章偉,吳麗雅.食品物流與安全管理信息系統之初探———對蘇丹紅事件的反思[J].管理學報.2005(S2)

[3]左紅云.全面做好食品安全標準管理工作———淺析食品安全標準管理工作的現狀、定位及當前工作的方向[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3(Z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