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監督體系的構建范文
時間:2023-12-07 17:47: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內部監督體系的構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風險導向 內部控制監督
在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世界經濟呈現競爭加劇態勢,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不斷擴大,企業只有不斷識別和控制風險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內部控制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實際上很多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要素并沒有被充分利用,導致內部控制的運行失效,導致企業的虧損破產,因此企業越來越意識到應建立健全良好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加強風險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減低企業的成本, 保證組織權威的實施,達到組織的帕累托最優狀態。為此,COSO開始研究、制定內部控制體系監督指南,并于2009年2月4日了《內部控制體系監督指南》。相比來講,我國企業研究、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起步較晚,而在在內部控制監督方面的研究更是存在很大差距,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問題。
一、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監督的現狀
我國企業在內部控制監督方面存在很對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缺陷
目前,雖然大部分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內部控制制度,但他們更多地把目光關注在內部控制活動的執行上。對于內部控制監督要素的應用和實施,企業高層的意識比較薄弱,即使存在監督活動,也是更多地在年終評估時進行,缺乏持續的日常監督。企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認定和改進沒有一個標準,出現問題后無人負責,導致內部控制監督低效。很多企業對于內部控制監督制度的建設還是比較落后,內部控制監督基礎非常薄弱。
(二)企業的治理結構存在缺陷
我國企業普遍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這是內部控制監督中的一個大問題。在我國的企業治理結構中,一方面,企業的股權結構單一,缺乏對經營者的有效制約,另一方面,作為監督主體的董事會、監事會獨立性差,很多企業存在董事長身兼首席執行官的情況,內部人控制現象比較嚴重,缺乏監督的職權力度,許多上市公司的監事會成員知識結構不合理,缺乏監督能力。內部審計人員缺乏獨立性,勝任能力不足,這都使得企業難以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控制,無法達到內部控制監督的目的和作用。另外,各個監督機構存在職能沖突現象,責任不清也是不能很好發揮監督職能的原因。
(三)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和風險管理機制缺乏有效融合
在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機制的建設中,我國很多企業仍然沒有意識到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對企業的重要性,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薄弱,缺少對風險管理的培訓,企業并沒有將風險管理和績效掛鉤,企業各級人員的風險管理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都有待提高。其中,上市公司經營不景氣很大部分是因為管理層的風險防范意識淡薄,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控制措施造成的。因此,企業應加強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建立一套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四)企業缺乏系統的監督程序,監督執行不到位
由于我國目前已有的規范僅是從原則層面上提出了監督的要求,專門針對內部控制監督方面的規范或指引還未出臺,導致企業在內部控制監督的實務操作中缺乏具體的指引,監督執行效果較差。表現在企業的日??刂苹顒尤狈Τ掷m有效的監督,企業中沒有建立系統的監督程序,風險評估技術方法落后,沒有做到對風險進行排序,更做不到利用風險評估的結果來提高內部控制監督的效率和效果。即使進行風險評估,也難以對關鍵內部控制和有說服力的信息進行判斷,不能根據變化來調整監督程序,造成監督的低效。另外,內部監督人員的獨立性和勝任能力不足,企業監督職能很難落實到位,即使企業制定了內部控制監督制度,也普遍存在監督執行不力的情況。
(五)企業尚未建立內部控制監督報告制度
為了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監督部門應定期向董事會提交內部控制監督報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缺陷得到及時有效的改進。但是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并沒有做到這一點,企業的管理層缺乏監督意識,沒有意識到監督報告制度的重要性,很多企業對內部控制系統的監督工作僅僅停留在監督的執行階段,缺少對監督效果和效率的評估制度,進而導致無法在最后一關來保證內部控制系統的真正有效運行。而如何評估內部控制監督的效果效率也是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
二、構建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的關鍵原則
(一)風險管理和風險導向原則
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是企業內部控制的組成要素之一,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其有效運行為內部控制抵御風險提供了最后一道防線,能夠使企業將剩余風險控制在企業的風險容限和風險容量之內。因此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在建立時應具有風險管理意識,以風險管理為導向,關注能夠對組織目標實現有重大影響的風險。結合風險評估的風險分析的結果,將監督重點放在優先控制風險的環節上,從而提高內部監督的效果。
(二)權變原則
權變原則強調在內部控制監督體系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內外部條件變化而隨機變化,針對不同的具體條件尋求不同的最合適的內部控制監督模式、方案或方法。這就要求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模式不能一成不變,當企業的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發生變化時。企業的內部控制監督模式應當做出及時、恰當的調整。
(三)成本效益原則
在企業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企業不可能也不應該為內部控制監督毫無節制的投入資源,成本效益原則就是要求企業在構建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時要權衡內部控制監督的實施成本與所帶來的預期收益,實現企業以適當的成本實現高效的監督,保證企業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更多價值的監督措施中去,從而提高內部監督的效率和效果。
三、構建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
針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監督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企業應建立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包括完善內部控制監督環境、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設計內部控制監督程序、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監督、及時評估和報告內部控制監督的效率和效果、增強以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職能等。這樣就可以在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中形成一個持續有效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保證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運行。
(一)完善內部控制監督環境
企業高層(管理層和治理層)應重視內部控制監督,并在整個組織傳達這一信號,管理當局的理念、態度和行為所傳達的信息能很快成為企業文化的組成內容。比如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監督制度,在定期的會議上強調內部控制監督的重要性,制定具體的工作手冊明確監督人員的職責。在企業中營造監督的氛圍,使企業的每位員工都有強烈的監督意識,正如在COSO監督指南中指出的“當負責內部控制的人員知道他們的工作將接受監督,他們就更可能恰當地履行其職責”。企業應建立有獎有罰的激勵機制,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才能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運行,企業人員能做到的給予獎勵,否則將受到懲罰,促使企業員工都能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并能夠及時改進企業流程,給企業增加價值。
(二)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
企業應強化監事會的監督職能,提高監事會成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經驗,保證監事會能夠獲取充分的信息,從而監事會的專業勝任能力,也可以借鑒國外的可行經驗,引入獨立監事、外部監事,保證監事會的獨立性。另外,由于董事會在內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企業應完善董事會的建設,杜絕董事和經理合二為一的現象,加強小股東的權利,減少內部人控制現象,充分發揮董事的監督職能。當然企業還應明確每個監督機構的監督權限和任務,明確各個監督機構的責任,避免各個監督機構的職能沖突,才能有效地履行監督職能。
(三)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設計內部控制監督程序
借鑒COSO監督指南,為提高監督的效果和效率,監督指南強調在設計監督程序時,不是盲目地對所有的控制都進行監督,而是在考慮風險評估的結果的基礎之上,所選擇的監督程序應該為企業能提供充分且適當的信息,能夠說明應對重大風險的關鍵控制在有效運行,確保某一目標的實現。如果企業設計內部控制監督程序不考慮控制活動所要應對的風險水平或它們所提供的支持的數量,企業監督的效果和效率就會很低。因此,我國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監督程序時要首先合理確定風險管理目標,在此基礎上進行風險評估,企業應建立專門的風險評估機構,利用PEST分析、KSF分析、SWOT分析等風險分析方法對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對風險進行測評、定性和排序,充分考慮風險的重要性水平和對企業帶來的影響,考慮企業應對風險的關鍵控制作為內部控制監督的重點。當然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監督程序時還要考慮企業的規模和復雜性、外部報告聲明的要求、信息技術的使用等因素,使企業能最大化利用所獲得的信息,并將監督資源投入到關鍵領域。
(四)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監督程序
內部控制監督的有效與否關鍵在于監督程序的有效執行,內部控制監督程序應適用于企業內的所有活動,有時也適用于外部主體,如外部承包商等。企業應對實施監督程序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選擇合適的監督程序,從而提高監督的效率和效果。
監督程序包括日常持續監督和單獨評估(專項評估)。企業應重視日常持續監督,將日常監督程序嵌入企業日常各項經營活動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監督的常規化、實時化。使企業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內部控制缺陷,并能及時的進行修正。企業應做到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相結合,專項監督一般由不直接參與控制執行的人員構成,所以其得出的結論比日常監督的結論更為客觀。通過監督程序的有效實施,企業就能夠對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性及時評價,并將發現的控制缺陷和整改方案通過信息與溝通系統報告給合適的管理層。
(五)及時評估和報告內部控制監督的效率和效果
通過實施監督程序,企業應及時收集有關內部控制運行情況的信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內部控制缺陷標準,綜合收集到的信息根據制定的標準確定內部控制缺陷的種類和嚴重程度,對內部控制缺陷進行排序,并由監督人員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確定報告的內容和對象。報告包括對內報告和對外報告,對內報告的對象根據內部控制監督執行的目的和內部控制缺陷的嚴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企業應該制定報告制度,指明應向誰進行報告和如何報告,從而保證相關人員能夠及時獲取信息進行改進。對外報告是指企業應編制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對外公布,披露內部控制信息。同時,企業應就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同時定期地對監督的效果和效率進行評估,對整改的效果進行后續跟蹤和評價,以確保內部控制監督程序在有效和高效地實現內部控制的目標。
(六)增強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功能
企業要加強內部審計職能,首先就必須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包括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審計人員的客觀性,保證審計人員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時能夠獨立地進行工作,客觀地進行評價,使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能為管理層提供客觀的建議,還能為企業價值增值,從而不斷提高審計效果。其次,內部審計機構要不斷擴展審計職能,內部審計機構應站在管理的角度上,以風險為導向為企業服務,從傳統的監督和評價職能擴展到咨詢和服務職能,以風險識別為出發點,幫助企業抓住發展的機會,成為企業發展中的催動力量。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就應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能力,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多元化的技能,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具有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技能。
總之,企業應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監督環境,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和風險管理水平,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設計和有效執行內部控制監督程序,并有效評估內部控制監督的效率和效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有效的進行整改,企業只有建立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制監督體系,才能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進行,從而提高企業的價值,實現企業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志華,劉麗琴.構筑堅實的內部控制評價基礎―評COSO內部控制監督檢查指南(意見稿)[J].會計之友,2008,(5)
[2]董美霞.全面內部控制評價體系述評[J].財會通訊,2008(12)
[3]余中福.論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監督與評價[J].會計之友,2008,(1)
篇2
【關鍵詞】COSO框架;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醫院作為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專業服務機構關系著國計民生。然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并沒有同步帶動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發展。“看病難,看病貴”現象的長期存在已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安定、經濟持續和平穩發展。1992年由美國COSO委員會掀起的內部控制熱潮對醫院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改革的深入,醫院應建立健全良好的內控體系,以提高醫院管理水平,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內部控制,是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旨在合理保證實現企業基本目標。
目標是組織構建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構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必須首先確定內部控制的總目標。醫院構建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目標如下:(1)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保障醫院經營管理合法;(2)規范事業單位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提高報告質量;(3)保護事業單位資產安全、完整;(4)確保醫院經營管理活動的協調、有序進行,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效率;(5)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預防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的發生,提高醫院內部管理控制水平,促進醫院實現發展戰略的目標。
1.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是影響、制約企業內部控制建立與執行的各種內部因素的總稱,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控制環境一般包括治理結構、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
1.1 治理結構
現階段大部分醫院沿襲計劃經濟模式,醫院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造成醫院機構重疊、管理層次多和工作效率低等問題。醫院產權主體“缺位”是我國醫院治理機構形同虛設的根本原因。
政府可以采用股份制改造的方法經職工持股、管理層收購、債轉股途徑實現醫院產權多元化,在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基礎上,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圖1),建立和完善現代醫院法人治理結構。醫院也應結合自身規模大小、管理層級的集中控制程度、業務的復雜程度來選擇醫院的組織形式,如直線式、事業部制、矩陣制等組織形式。
1.2 人力資源政策
目前大多數醫院采用“一聘定終身”和“醫學專家也是醫院管理專家”的聘任制度,造成醫院人事改革滯后,醫院管理者內部控制觀念淡薄。同時醫院采用“憑學歷、混年頭”的晉升標準,使得人才分布不合理,短缺與過剩共存,流失與浪費同在。
醫院應設立直屬院長管理的人力資源部,履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職能。醫院可以采用內部培養、外部招聘、聘請專家等方式,以優厚的報酬、良好的職業發展為引力吸收一批中青年業務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建立起技術精湛的高素質人才梯隊;在人事管理上實行以按勞分配,按技術、能力參與分配相結合的方式,對員工的績效做出客觀評價,使優秀人才能夠在專科領域脫穎而出;制定重要的人事政策與制度都要征求意見與協商。各級機構都要努力做到管理目標公開,管理標準與制度公開,管理評價與考核公開,管理結果與管理獎懲公開。
1.3 構建高品質的醫院文化
目前醫院逐利趨勢嚴重,忽視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缺乏高品質的的醫院文化,致使醫療事故和經濟案件頻繁發生。
高品質醫院文化構建的第一個層次是醫院的安全文化構建。醫院安全文化構建就是力圖營造出尊重人才和知識的氛圍,以高超的醫術為保證將醫院患者可能遭受傷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安全感”。高品質醫院文化構建的第二個層次是醫院的服務文化構建。醫院的服務文化構建是指用倫理、道德、醫德構建統一的價值觀提倡醫院的每位職工用仁愛、理解、友善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從而使患者感受到醫院的真誠服務。高品質醫院文化構建的最高層次是醫院的核心文化構建。通過文化建設,醫務工作者有了共同的精神導向,那就是以醫德為先、以醫院利益為先的醫院精神。
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及時識別、系統分析和評價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并合理確定應對策略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風險評估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
我國絕大多數醫院系國家事業單位,長期以來風險意識淡薄,風險防范僅僅停留在書面層次,并為深入職工內心,具體表現在項目盲目投資及員工缺乏培訓等方面。
2.1 風險識別
目標的設定是風險評估的出發點,醫院應明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的發展目標,并按照時間與空間維度將總目標分解為各年度、各科室的分目標,形成一個完整的目標體系;董事會下設的內部審計部門要根據醫院的目標,結合醫院的內部、外部經營環境,充分考慮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風險發生的領域進而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預備方案;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對院長直接負責,負責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工作,使醫院經營者能敏銳地察覺醫院所處環境的變化,及時了解醫院所面臨的來自內外部的各種不同風險;針對醫院經營項目選擇有效的財務指標,并為每個財務指標設置一個警示值,從而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預警系統。
2.2 風險分析
內部審計部門可以采用通常的風險分析模式和方法對已確認的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對醫院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做到心中有數,對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和后果做出推斷。
2.3 風險應對
醫院在成本收益原則約束下,結合醫院風險承受能力,權衡風險與收益可以考慮采用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享和風險接受等一系列措施來應對風險;內部審計部門要客觀評價各種措施的有效性,監控風險事件的后續情況;針對風險事件及時形成報告并供醫院管理者(院長)使用;根據風險報告完善和改進醫院的內部控制制度使醫院能更好地適應環境和風險的變化。
3.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風險應對策略所采取的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得以實現的方法和手段,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具體方式。
由于我國醫院具有科室多、業務重的特點建議醫院內部控制活動應采用關鍵過程控制法(也叫關鍵業務流程法),即對關鍵事項、業務重點控制,一般事項、業務一般管理的方法。醫院應當對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將復雜的業務流程分解、細化到多級,再找出每一業務流程中的關鍵風險控制點,并針對風險關鍵點采取控制措施,以達到內控目標的實現。醫院關鍵風險控制點主要包括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資產控制(貨幣資金、固定資產、藥物及庫存物資)、預算控制等。主要的控制措施有完善審批制度、票據管理制度、崗位輪換制度、盤點清查制度、預算管理制度。
4.信息與溝通
信息與溝通是指及時、準確、完整地收集與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并使這些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在企業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傳遞、有效溝通和正確應用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信息與溝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機制及在企業內部和與企業外部有關方面的溝通機制等。
目前醫院基本上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統,但管理當局凌駕于信息系統之上。醫院內部各部門局限于日常業務、各自為政,信息縱向交流阻塞、橫向溝通困難。
醫院信息根據信息的來源分為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醫院內部信息主要包括:會計信息、綜合制度信息等。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相關監管機構信息以及患者、競爭對手的信息等。
醫院獲取內部信息可采用以下方式:醫院在進行信息溝通時盡量使用有形的載體來傳遞信息;醫院負責人要定期接待職工的來訪或是走到職工中間去了解情況;鼓勵職工參與醫院管理,對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培養員工可以暢所欲言的反映問題和消除疑慮的氛圍;醫院還可以通過簡報、布告欄、內部刊物、會議、通知、座談、集體活動、聲像和電子媒體等方式,加強各個職能科室的溝通與交流,使信息在不同的層次和職能之間及時傳遞,及時溝通。
醫院獲取外部信息可采用以下方法:采取員工達到一定職稱或獲得某種聲譽才能代表醫院參加討論會等方式積極鼓勵員工參與外部溝通并提供其機會,同時要求員工及時將外部有價值的信息傳遞至醫院;聘請專業人士講座,給職工創造接觸專業信息的機會。
5.監督
監督是指企業對其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與評估,形成書面報告并作出相應處理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監督主要包括內部審計監督與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內部審計監督是指組織內部獨立的審計部門客觀地對醫院經營管理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適當性、有效性進行的審查活動。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是指所有部門人員共同參與,采用系統化的評估方法對所有業務流程開展評價和評估活動,關注內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對內部控制的缺陷提出改進意見,出具評估報告。
醫院審計部門具體負責監督檢查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確保內部控制的貫徹實施,重點是對財務關鍵崗位、關鍵環節實行不定期審查機制;針對檢查結果出具檢查報告,指出醫院內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進意見;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對執行內部控制成效顯著的內部機構和人員提出表彰建議,對違反內部控制的內部機構和人員提出處理意見。
成立由紀委、審計部門、護理部、質控科、醫務部、院務部、收費科、醫保科等相關職能科室組成的聯合督查小組,對醫院內部控制制度體系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同時對內控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
聘請中介機構或相關專業人員對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合理性及實施可行性進行評價,并對內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書面報告。
職工和患者對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缺陷是最具有發言權的。建立以全院職工、患者、病人家屬為主體的監督體系,通過征求他們對醫院控制制度的看法及建議,能夠使醫院在更好更快發現內部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這一問題上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李閣.COSO框架下的內部控制改造研究——以ABC醫院為例[D].暨南大學,2009:23-52.
[2]辜東利.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在醫院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8:34-45.
[3]李彤冰.關于構建和完善醫院內部會計控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09-25.
[4]劉慧彩.基于風險管理的醫療機構內部控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01-49.
篇3
關鍵詞:內部監督問題對策
美國安然公司等重大舞弊案件催生了薩班斯法案,我國在美上市的企業從2006年開始實施該法案。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國最大的AIG保險公司深陷次貸危機泥潭等事件,再次推動了全球市場監督部門對公司內部監督問題的進一步關注。在國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于2011年正式實施,作為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及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制度安排。眾所周知,一個沒有免疫系統或免疫系統偏低的生命體是不可能健康成長的,而內部控制就是企業“生命體”的免疫系統。在內部控制五要素中,內部監督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以保證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本文通過分析企業內部監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高內部監督效率和效果的對策和建議。
一、企業內部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內部監督有效性待提高。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08年6月28日,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不可否認,在管理基礎、風險技術待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內控規范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大部分企業近幾年才開展內控審計,審計方法和思路仍沿襲了固有的基于財務核算的會計控制的審計思維,監督方法亟待創新、深度亟待提高。從執行效果上看,發現問題的層面主要停留在內控制度的執行性上,對于影響與阻礙企業健康發展的深層次內控問題、關鍵性內控問題等方面存在監督不足的問題。內部審計部門在本級企業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人員任免等切身利益受所在企業控制,客觀上造成內部審計為本企業利益服務的依附性,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工作質量受到一定制約,內部監督弱化的問題依然存在。從近幾年審計署的審計結果公告可以看出,企業涉及違規金額動輒數億。
二是內部監督資源整合不充分。企業不同層級不同職能的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日常監督檢查工作,與內控自我評估工作尚未有效融合。各職能部門是日常監督的最重要的執行部門,能夠在第一時間識別內控缺陷,但由于在監督權利、對象、任務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資源整合不充分。從日常監督開展工作展情況看,主要依靠內審部門推動開展,職能部門未發揮主導作用。如大部分部門不愿將重大的、深層次的內控缺陷及問題暴露出來,自我評估、自我矯正、自我完善的日常監督效果大打折扣。由于不能從日常監督中獲取有價值的監督信息,內部審計部門就必須增加日常監督的工作量,不但增加了監督成本,同時對涉及企業發展戰略等重點控制領域專項監督仍停留在事后階段,特別是關鍵崗位人員的監督有待加強。從監督效果看,無論是重要風險發現的完整性、評估建議的深度和價值,與管理層通過內控促進管理的目標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內部監督考核制度亟待完善。內部監督管理鏈中考核是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不少企業對內部監督檢查出的問題不處罰或是處罰過輕,考核執行不到位,威懾性不強。如企業對內部監督發現的管理缺陷,沒有制定改進方案,對管控體系進行持續的改進;未與領導班子崗位績效考核直接掛鉤,發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整改,屢查屢犯現象嚴重。2009年2月賀國強在部分中央企業調研時強調,要把懲防體系植于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之內,融入企業經營管理體制之中,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企業的業績考核和評價,不應單純依靠財務指標,也應當與企業管理層的控制態度緊密相連,與企業內部監督的有效性緊密相連。內部監督考核制度、方法、措施和途徑還需進一步探索完善。
二、提高內部監督工作有效性的相關建議
(一)以人為本,構建勤勉盡責的內控執行文化
無論是多么完善的內控制度,如果沒有一以貫之的有效執行,都有可能形同虛設。一個成功的企業文化決定了企業境界、未來發展格局,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在現階段,基于企業文化基礎之上,構建勤勉盡責的內控執行文化,可以克服內部監督的局限性、有效解決制度約束的短板問題,服務企業發展戰略。
一是高層引領內控文化建設。如光明集團管理層凌駕于內控制度之上,前董事長馮永明一個人就貪了7.9億元。因此《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強調了董事、監事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應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內控文化建設,關鍵在領導。從管理層著手,推行以人本的控制理念,培育其社會責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確的風險意識,通過公司日常會議宣導等方式,不斷地培訓教育,以身作則地帶頭執行,推動勤勉盡責的內控執行文化建設。
二是積極培育員工的價值觀。企業要充分重視員工的價值,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內部監督,是一個受人影響的過程,需要由組織內部每一層級共同執行。工作中,注重宣導全員參與的控制理念,引導和規范員工行為,提供學習與參與管理的機會,增強其控制意識和責任心,達到自我提升的目標。將有形控制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實現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控制目標有機的統一,打造整體團隊的執行文化。
(二)以風險為導向,形成內部監督管理合力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明確由審計委員會負責審核公司內部控制,監督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和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情況,明確了內部審計部門在公司內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監督是要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企業重大風險的控制上,有效利用風險評估結果,提高監督的效率和效果。內部審計部門應以風險為導向,整合職能部門、風險管理部門等內部監督資源,形成內部監督管理合力。
一是內部監督工作內嵌入日常工作流程,避免“兩張皮現象”。從各職能部門風險管控需求出發,將內控自我評估工作與日常的檢查監督方法相結合。在業務經營活動中,通過開展日常專項檢查監督,減少內控評估的重復性工作,不斷改進管理與業務流程,提升監督質量。形成管理促進內控、內控融入管理的互動機制。
二是聚焦關鍵風險及重大風險。內審部門要以風險為導向,圍繞企業的戰略目標和中心任務,聚焦外部監督部門確定的重點監管領域、內部評估中發現的管理漏洞、職能部門檢查所發現的重大風險等問題,深入分析企業面臨的重要風險,對有重大影響的風險領域進行重點關注,關注管理效益,向管理層提出防范及化解經營風險的建議,從而為企業增加價值。
(三)以考核為抓手,強化內部監督責任落實
為保障企業戰略發展,切實提高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能力,建立科學高效的內部監督體系至關重。企業應構建以“內部審計為主導,職能條線為重點,員工崗位為基礎”的內部監督體系,落實崗位責任,強化整改規范,完善考核機制,強化監控的再監督,促進有效履職。
一是落實崗位責任。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建立崗位管理標準,通過層層簽訂和落實崗位責任書,把責任人、責任目標、責任獎罰以文書形式固定下來,強化責任意識、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明確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確保執行力。強化崗位源頭管理,要層層查擺,找出突出問題,要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根源,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發揮制度的持續效應。
二是完善考核機制。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提高內部監督水平。應將內部監督執行情況作為對領導層級、部門層級、員工層級的考核指標,落實到各個崗位,各個環節,各項操作中,促進有效監督。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履查履犯的要按規定進行處罰,造成較大損失的要進行問責,為企業持續、監控、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COSO.內部控制體系監督指南.
[2]魯江津.論中國在美上市電信運營企業的內控控制管理.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
[3]衛星云.企業內部控制評估實踐與改進思考.現代經濟信息,2010.
[4]王晶.圍繞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加快建設企業內部規范體系.會計之友,2008,(5).
篇4
摘要:建立健全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對提高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保證各項資產真實完整等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要求,對構建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提出建議,為今后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公立醫院;內部控制
一、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的頒布和實施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日益健全水平顯著提升。相比于企業,由于醫院管理機制存在其特殊性、復雜性,再加上在理論和實踐上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內部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頒布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供了整體框架和要求,以此規范為藍本,對于公立醫院這一類特殊的事業單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實施內部控制,構建公立醫院的內控體系,讓內部控制體系起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的作用,為醫院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套科學完善的公立醫院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可以有效地減少和規避公立醫院管理風險,提高運作效率,提升行政管理水平,改進公共服務的質量,更好地履行公共管理的職責。構建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能使公立醫院結合自身行業的特點提高其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益,改善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醫療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醫院只有通過規范化的管理,優化的內部業務流程,降低醫療運行成本,才能在醫療市場中提高其競爭力。
二、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公立醫院相關內部控制規范性文件的出臺是一個逐步發展和深入的過程。規范性文件制度的出臺對我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學者們從控制制度到會計的控制及審計、財務等不同的角度都進行了研究。
雒敏(2008)認為加強財務風險管理需要全員參與,全院上下要編制一張有效的“安全網”。通過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控制機制對醫院營運、償債和發展能力等指標進行動態跟蹤,從而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適時監控。丁娜(2009)提出要使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現狀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并達到最好效果必須同時進行財務控制和行政控制。汪建(2011)基于COSO的五個要素來研究醫院內部控制,根據我國各類醫院存在的現狀指出內部控制環境缺陷,如內部控制意識不強、文化建設滯后、制度不完善、風險評估與分析機制不完善等導致內部控制活動存在問題致使醫院內部控制出現問題。馮雁,楊興宇(2012)基于COSO 的《企業風險管理———總體框架》對我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分析,提出重新構建以全面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將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引入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框架之中。
在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研究中,我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研究在吸收和引進國外先進理念基礎上,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也應清醒的認識到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
1.內控環境不健全
醫院的決策機制、組織體系、內部審計等要素建設較為薄弱,直接影響了內部控制執行的效果。外部環境方面由于體制的原因多數醫院領導都是由上級政府部門任命,監督缺位;內部環境方面醫院領導內部控制意識淡薄,雖有內部控制制度但其往往形同虛設,對各種風險的認識不足,內部控制失效源于內部控制環境的惡化。
2.風險評估薄弱
醫院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風險評估就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找出內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尋求解決的策略。醫院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是在全員參與、各部門聯動的基礎上結合不同的發展階段持續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點。現在醫院部門間各自獨立,工作中難免存在盲點,很難保證風險點的梳理全面完整。
3.內部評價及信息化應用欠缺
內部評價是醫院對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通過內部評價查找內控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內控中存在的漏洞及時的糾偏。內部評價工作是醫院內部審計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審的設立應當相對獨立,保持權威性。醫院內審人員大部分都是非本專業出身,人員綜合素質低,業務中缺乏相關專業知識,這些因素都會對內部控制的完善產生影響。內部控制體系平臺借助于信息化已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通過把內部控制嵌入到信息系統中,一方面可以增強授權審批執行的剛性約束,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大多數醫院領導層對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的建設還不夠重視,醫院的信息管理水平嚴重制約了醫院管理的效率和決策。
三、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構建途徑
(一)明確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實施的思路
“以預算為主線、以資金管控為核心”應該是實施醫院內部控制規范的有效思路。公立醫院的預算涉及各項經濟活動,通過預算這一抓手可以抓住經濟活動控制的關鍵節點,從而實現對各項經濟活動的有效控制。而從目前將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限定在經濟活動范疇這一規定來看,資金管控是醫院內部控制建設的關鍵所在。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公立醫院內部控制規范實施架構一般應分為業務和組織兩個層級。如果只注重業務流程內部控制的設計,忽視組織層級內部控制的設計,那么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效果就會由于設計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而大打折扣。在組織層級內部控制的設計中,尤其需要關注組織架構和風險評估機制的設計。
(二)從風險管控的角度梳理業務流程
在構建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的途徑上引入風險管理、流程管理。內部控制作為風險應對的一種手段,實施風險管理,梳理業務流程,借助信息系統實現內部控制的信息化。首先,在內部控制實施的過程中調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集業務流程信息,完善業務流程。其次,對單位組織架構、人力資源管理、醫院文化等組織層面進行評估,打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再次,評估各流程關鍵的風險點,加強控制活動,從預算控制、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內部授權審批控制、信息系統控制等不同的控制方式、不同的角度對單位的風險進行控制。最后,在實踐中不斷的發現流程存在的問題,找出關鍵點為流程進行優化和再造。
(三)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是內部控制順利實施的保障,沒有內部監督內部控制就會失去約束力。通過內部監督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對于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及時加以改進。如果缺乏有效的內部監督,再完善的內部控制也會形同虛設,難以貫徹執行。
參考文獻:
[1]雒敏.論醫院財務風險的成因與對策[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6(21):22-23.
[2]汪建.淺析醫院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對策.會計師,2011,12:105-106.
篇5
關鍵詞:檢察機關;內部監督;制度完善;實踐
我國《憲法》確定了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地位,賦予了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職能,而作為監督機關應當如何接受監督卻成為困擾當今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的一大難題。本文就檢察機關內部監督中存在的走過場傾向、重實體輕程序監督、重事后輕同步監督、重人員輕制度監督等方面的不足發表一些個人體會,希望能夠在完善檢察機關自我監督能力上略盡綿力。
一、 我國檢察機關內部監督的現狀與不足
(一)高檢院開展了一系列的內部監督活動,但實際貫徹過程中仍舊存在走過場的傾向。
近年來,高檢對加強檢察機關內部監督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開展了諸如:“扣押凍結款物專項檢查活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解決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專項檢查活動”、“強化執法為民意識,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教育整頓活動”等一系列的整改活動,各地檢察機關也積極響應,按照要求“流程化”地完成了任務,但實際是否達到效果,還是沿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式應付了事,讓人不得而知。
(二) 較多的進行實體監督而忽視程序監督。
作為法律監督者,檢察機關更多的時候是站在實體層面上來辦理各類業務工作,案件是否能夠定罪量刑,證據是否確實充分幾乎成為檢察機關關注的全部焦點,而程序問題卻被“一筆帶過”。有些地方出現檢察人員與公安偵查人員一起訊問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告知書在受案3天后仍未送達犯罪嫌疑人的情況,甚至有的為了達到實體目的而采信刑訊逼供獲取的言詞證據。對刑訊逼供獲取的證據,偵查監督部門、公訴部門一路綠燈,內部監督制約嚴重缺位。
(三) 重事后監督而輕事中、事前監督。
檢察機關內部監督較多地注重辦案后或出了問題后的事后監督審查,如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后出臺了《人民檢察院刑事賠償工作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刑事賠償辦公室關于建立刑事賠償備案審查制度的通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人員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條例》等文件,應當說這些文件和規定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無一例外,這些規定都側重于事后監督,這樣懲戒和責任追究,能夠完全挽回損失和后果嗎?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在完善檢察機關內部監督機制時,要把監督前移,使監督的重點向預防性質的事前監督和同步監督傾斜,爭取把錯誤杜絕在萌芽狀態。
(四)重人員監督,輕制度監督
很多時候檢察機關內部的監督靠的只是人對人的監督方式,如辦案過程中的呈報審批制度,應當是一項比較有效的監督機制。但這一監督方式卻依賴著“人”這個不確定因素,履行監督職能的領導業務水平、責任心、性格等因素都會影響案件的結果,這并不符合科學監督體制的要求??茖W的監督體制要求監督應盡可能客觀,有穩定的長效機制,使監督效果不因監督者身份的變化而變化,不因監督者主觀狀態的變化而變化。
二、強化檢察機關內部監督和制約機制的必要性
(一)強化檢察機關內部監督是滿足社會公眾期待的需要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這就要求檢察機關要通過不斷完善內部監督機制來塑造形象,使人民群眾放心,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滿足人民的期待。
(二)強化檢察機關內部監督是增強自身法律監督能力的需要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的社會結構、思想觀念等領域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受此影響犯罪領域中新型犯罪也不斷出現。要順應新形勢,檢察機關必須建立起以內部監督和制約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良性機制,使法律監督權能夠根據時代和局面的變革與變化自覺調整和更新,不斷增強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能力。
(三)強化檢察機關內部監督是程序正當性的需要
有權力的人都有可能濫用權力,只有將權力控制在一個必要的范圍內,使用其它權力予以必要的監督和制約,才有可能防止權力濫用。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指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這深刻揭示了權力之間相互監督制約的本質。
三、檢察機關內部監督和制約機制的完善構想
(一)構建內部工作系統,完善檢察機關內部橫向監督。
一個機關單位只有具備一套較為完善的內部工作系統,才有可能在日常的工作當中讓各職能部門之間構建起一個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共建平臺。檢察權是否能夠正確行使,很大因素取決于內部監督制約是否得力,而內部監督制約的好壞,直接體現在職能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是否能夠在內部工作系統中得到有效的運轉。
如何評定檢察機關的內部工作系統之間監督體系的好壞,當然需要一個評定的主體,按照法律規定,檢察機關內設監察部門是檢察機關內部監督制約的主體。通過近幾年的實踐,監察部門在內部監督制約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領導體制、監督意識、監督內容、監督程序、監督方法等方面暴露出不少問題。盡管如此,作為法定的內設監督部門,其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中的主體地位更應當加強,而不是弱化甚至取消。
(二) 構建案件管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完善檢察機關內部縱向監督
在所有的監督模式中,最有力的監督便是有強權力保障的上下級之間的監督,業務部門更是如此。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時遵循的是:案件承辦人—主辦檢察官—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等案件流轉模式,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按照流轉方向,越向上能力越強,辦案經驗越豐富。具體承辦人、主辦檢察官、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等,一般在案件證據把握、定性分析、辦案經驗、處理復雜疑難問題的能力等方面,越向上也越有優勢。如何確保這一規范化模式在日常辦案中能夠按流程正常運行呢?因此必須建立一套案件管理一體化的管理系統,將這一模式化流程使用固定式的電子數字模式進行體現。案件在送達檢察機關后,必須由固定部門將案件信息錄入一體化系統,收案人員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將案件通過系統流轉到相應的業務部門,相應的業務部門必須按照規范性的案件管理模式對案件進行辦理,如出現違規辦理、越權辦理、超期辦理等情況的,系統會一直進行提示,并將違規情況上報,這種用科技手段進行內部監督的方式是技術監督理念的最佳表現,從而避免檢察機關內人員因其他各類因素,違反程序辦理案件的情況發生。同時,一體化系統能夠向外部提供全程的案件流程查閱功能,增加外部對檢察機關內部系統的監督渠道。
(三)管人管事齊抓,健全檢察機關內部立體監督
通過橫向監督和縱向監督機制在檢察系統內部可以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監督網絡,但針對一些薄弱點,然就需要一些特定的監督模式對某些人或事進行不定期運行的監督。這樣的不定期監督,可以進一步強化了事前、事中的監督效力,與橫、縱向監督網絡一起,構筑檢察機關內部的立體網絡監督模式。
1、建立健全檢務督察制度體系。2007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務督察工作暫行規定》出臺,標志著我國檢察機關內部監督機制建設又探索出了一條新的有效的路徑。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耕稱這項制度是“解決檢察權運行中的事前、事中動態監督相對薄弱狀況的有效制度,是檢察機關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完善對檢察權行使的監督制約的一項重要舉措,其核心在于規范檢察機關的執法行為”。
2、建立健全案件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對案件質量的考核是檢察系統內部一直探索的監督制約機制。檢委會作為中國特色檢察制度的組成部分,在程序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隨著專職檢委會委員制度的不斷成熟,檢委會作為系統內部業務權威的作用不斷發揮出來。因此,可以考慮在檢委會里設置一個專門負責案件質量考核的機構,從案件數量、辦案效率、程序遵守、案件效果等多個角度制定嚴格的案件考評標準,由該業務機構按照統一標準對案件質量定期考核,同時對業務部門的辦案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這樣就可以不斷促進業務部門確保案件質量的自覺性,使辦案人員內心形成明確的質量尺度,內部形成相對統一的辦案標準,不斷提升業務部門規范化執法水平。
綜上所述,檢察機關內部監督機制的構建,應當遵循程序正當性原理,形成檢察系統內部環環相扣、協作制衡的長效機制,確保檢察權能的良性運行,以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檢察制度。
參考文獻:
[1][法]???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M].劉北成,楊遠嬰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224。
篇6
關鍵詞:會計監督;問題;原因;對策
在改革開放政策的積極作用下,我國會計監督體系已經建立,但是從會計監督的實踐效果來看還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現階段對企業會計監督職能不斷強化,已經成為擺在我國企業會計監督工作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現階段我國企業在會計監督方面呈現出的問題
(一)關于會計的定位缺乏精確性。
第一,會計在整個企業經濟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會計信息能夠對企業一切經濟活動與利益關系做到有效地反映,會計信息是企業經濟信息來源的重要渠道。所以,在現實中存在部分單位與個人為了謀求不正當利益,會以會計為手段,對會計信息進行虛假編造。
第二,企業會計人員的聘任通常由企業領導者決定,而企業領導者進行各項決策往往會從企業或個人利益出發。企業會計工作者隸屬于企業,在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存在沖突的情況下,會計工作者很難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行使會計職能。以漣源市創新鑄鐵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法人代表謝桂云,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在公司內部采取制作兩套賬目的措施,對內做一套真實帳,對外做一套虛假的“稅務帳”,公司實際營業收入超過2726多萬元,但是向稅務機關申報銷售額僅為1643多萬元,偷逃增值稅超過180多萬元,這種行為直接損害了國家的利益,觸犯了國家《刑法》。
第三,相關會計監督單位沒有使會計工作者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制約了會計工作者執法力度的加強。
(二)監督脫節
1、內部監督存在欠缺。很多企業對組織內部的內審機構缺乏重視,監督作用難以做到有效地發揮。
2、外部監督不夠完善。從政府監督的角度而言,往往從國家利益出發,對企業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在會計監督的具體開展過程中經常發生矛盾。相關的執法工作者素質有待提高。執法過程中受主觀隨意性影響較深。
3、中小型企業沒有形成完善的監管體系,監督職得不到真正的發揮。會計師事務所是我國社會監督的主要力量,但是在實踐工作中其獨立性明顯不足。
(三)會計人員沒有形成健康的職業道德觀念。
以曾經取得輝煌成績的立華會計師事務所為例,其從輝煌之所以走向倒閉與其工作者道德素質不過關有直接的關系,曾經的一位員工透露,在金錢的誘惑下,立華有的會計師專門負責簽字,根本不對報告的真假予以考慮。
二、對會計監督不斷強化的對策探討
(一)加強對《會計法》的學習,完善企業制度化建設
會計監督和會計核算之間存在緊密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會計核算要想達到一定的質量水準必須以有效的監督控制為保障。企業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與監督的制度化建設,對會計工作以及相關工作者的職權進行明確,發揮制度與機制的約束性作用,促進企業會計監督功能不斷規范,從而能夠有效控制風險的發生。
(二)提升企業經營者的責任意識
企業經營者要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這樣能夠對企業高管人員的行為做到有效的約束。對企業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主體地位進行明確。企業高管人員要對本企業的會計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承擔責任。重視經營者的監督考核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完善經營者的進出機制。
(三)對企業內部監督機制要不斷加強建設
做好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的完善和斷加強,有利于保障內部紀委、審計、監察的監督作用能夠得到有效地發揮。做好這個工作就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應當提高與經濟業務相關的人員的獨立性,使他們之間形成一種約束關系,相互之間分離,對于十分關鍵性的決策與執行要明確分工,構建完善的制約制度,對財產清查的期限、范圍、組織程序等明確,使不具有相容性的職務之間保持分離。
第二,一旦出現嚴重的違紀違規違紀現象,應當與紀委、監察部門聯系,監理共同參與,具有多層次的內部監督機制。
(四)有效發揮社會審計與政府的監督職能
要想保障政府監督職能的有效發揮,就要不斷提高審計、財政、國資、稅務鄧機構對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力度,促進會計師事務所有效發揮審計監督的職能是提高社會監督職能的主要內容。要不斷促進會計事務所的發展,這對于政府職能的轉變,宏觀調控體系的構建具有積極的作用。以完善的企業內部監督制度為基礎,對外部監督層次不斷規范,加強群眾監督和專業監督之間的聯系,使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協調統一,如此才會為會計監督的順利實施構建有利的環境,提升會計監督的科學性與效率性。
(五)不斷完善法制體系為會計監督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
從法律法規方面不斷完善法制體系,為國家執法部門與會計師(審計)事務提供有力的條件,能夠有效利用會計監督職能對企事業單位的法人行為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對會計主體工作者的責任,審計監督的執法職權進行明確,對配套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從法律層面加強大處罰力度,為會計監督創建可靠的法律依據。
(六)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素質建設
為了有效調動會計人員的工作參與性,要積極構建合理科學的競爭機制,要高度重視財務負責人的培養、選拔、任用以及考核,并構建配套有效的機制。舉辦豐富多樣的職業教育活動,提升會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加強行業誠信建設;將會計職業道德與職業法規教育相結合,構建素質過關的會計監督隊伍。(作者單位:河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企業質量管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企業文化;內部監督;知識指導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7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2-016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2.079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主要是用于證明具有為客戶提供相關產品能力的指標,旨在不斷增強客戶的產品滿意度。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商品經濟時代逐漸展現出一定的全球性、國際化特點,人們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加強企業質量管理中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應用研究十分必要。文章將結合企業質量管理中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應用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相關觀點與建議,希望能夠對企業產品質量的提升以及企業的可持續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質量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企業質量管理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應用,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求,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客觀需求,對當前經濟的發展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
1.1 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求
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消費者投訴問題發生幾率較高,產品質量問題時常發生。比如食品中存在添加劑等,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實際日常消費需求,同時直接影響了市場經濟發展的氛圍,市場經濟受到一定的限制。企業質量管理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應用,是當前適當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求,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相關政府部門以及質量衛生監管部門可以基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實際內容、相關要求開展針對性的管理工作,減少市場中的不合格產品,保證消費者的實際消費安全,降低消費者投訴率,保證市場經濟的穩定、長效發展。
1.2 企業未來發展的客觀需求
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一些企業忽視了產品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劣質的產品不僅不利于良好企業形象的樹立,同時還威脅著消費者的健康。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有助于企業結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實際要求開展各項產品管理工作,使每一項產品都能夠符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實際要求。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質量管理中的應用,能夠喚醒企業質量管理的意識,使每一個企業都能夠更加關注產品質量,注重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樹立良好的企業發展形象,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 企業質量管理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應用的策略分析
當前的時展環境下,企業質量管理中可以通過完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深入執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注重內部監督,保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應用的效果以及加強員工ISO9001知識指導,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等方式,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靈活應用于其中,保證各個產品的質量。
2.1 完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深入執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需要結合每一個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發展需求而制定企業質量管理標準,當前的時展氛圍下,企業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明確以下問題,如“是否真正明確質量管理的意識”“對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為多少”等。企業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明確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理念,并給予充分的重視程度,將其作為企業發展中的一個相關目標,并通過不懈的努力達到這一目標,完善企業中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保證內部體系運作的情況,并深入執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企業需要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深入滲透到企業質量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中,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貫徹到企業管理的始終,結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要求明確開展計劃、組織與生產工作,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比如某企業設計部門發現某技術人員正在使用編號為GB 7524-87某產品國家標準,但是產品規范中表明的編號為GB 7524-97同產品國家標準,這名技術人員稱是由于相關標準沒有和舊標準進行對比,但是在實際的審核中卻發現兩份標準中沒有任何標記。基于ISO9001質量管理的企業綜合管理,能夠明確各項企業質量管理活動中的標準,對違反相關條例的活動予以及時查找和清除,并通過產品檢驗報告單明確產品質量,保證企業各項生產工作的規范性。
質量管理在企業生產中的應用,需要注重六項要求,即人、機、料、法、環、測。明確每一個相關工作人員的職責,關注各項細節中的測量與管理,保證每一個產品的質量,真正有效地執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2.2 注重內部監督,保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應用的效果
有效的內部監督與內部審核工作,能夠切實保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質量管理中應用的效果,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質量管理情況,制定系統性、全面性的診斷標準,改善當前企業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促進企業的科學、長遠發展。
在企業內部審核與內部監督的過程中,可以構建適當的監督與管理小組,結合企業發展的規劃制定相關的監督與審核制度。例如某單位在××車間一個角落碼放的不合格品,未能提供其處置的有效證據,不符合ISO9001標準的8.3條款,一般不合格項。企業需要根據相關的管理標準審核員工的工作情況,注重問題的及時發現、問題的有效解決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保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應用的效果。
2.3 加強員工ISO9001知識指導,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
員工對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將會直接影響企業質量管理工作開展的質量。新時期背景下,企業需要加強對員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知識的指導,通過長時間的培訓活動,使每一位企業員工都能夠形成一定的安全生產、優質管理意識,保證各個產品的質量,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企業質量管理中需要注重企業文化的構建,將產品質量管理融入到企業文化中,指出企業文化與企業質量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 結語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國際認定的質量管理標準,企業質量管理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應用,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求,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客觀需求,對當前經濟的發展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當前的時展環境下,企業可以通過完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深入執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注重內部監督,保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應用的效果以及加強員工ISO9001知識指導,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等方式,提升企業質量管理的效果,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俞晨熹.企業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性調查報告――數據、分析及相應對策和建議[J].電子質量,2011,9(11).
[2] 楊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基于質管體系運行的實證分析[J].裝備制造技術,2010,9(12).
[3] 錢軍.論新公共管理理論在高職校務公開中的應用――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引入校務公開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21(13).
[4] 高春輝,陳方,陳祖平,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醫院后勤績效考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資源,2013,3(13).
篇8
關鍵詞:企業 內部控制 構建 實施
所謂企業內部控制,指為了保證企業資產安全和信息資料的可靠性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企業政策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可以有效解決企業內部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等問題,可以有效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因此,從企業角度進行內部控制構建和實施,也成為企業管理中的常用手段。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下,我國企業快速發展,但是許多企業都存在管理混亂、勞動者整體素質較低等問題,如許多企業在內部管理上缺乏專業機構和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內部控制力度低,一些內部控制崗位設置不合理,無故增加了企業辦事環節,影響了企業經營辦事效率。而構建企業內部控制,可以規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因此,可以說,構建企業內部控制是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客觀需求。其次,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缺陷,如股東大會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一股獨大”的現象比較普遍,獨立董事不獨立,“內部人控制”問題嚴重,監事會的功能有限,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內部審計職能未能充分體現,經營者的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健全等,董事會、監事會職責范圍有限,難以形成相互監督和制約的內部監督機制,導致企業內部控制職責劃分混亂,因此造成一些企業看似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對企業效益的提高卻很難發揮作用。許多銷售人員既推銷東西又收貨款,會計人員也是錢賬一起管。這些,都加大了企業經營風險。企業要想規范發展,必須完善內部控制。
二、企業內部控制構建實施建議
(一)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歸根到底是要為企業生產經營而服務的,它是現代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重點包括產權制度、組織制度、管理制度等內容,只有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才能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化、規范化。鑒于此,企業應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制定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現代企業制度,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制度環境保障。市場經濟要求企業要擔起經濟主體的責任,成為能進行自主決策、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監督的獨立市場主體。因此,企業要加強產權制度改革,在堅持企業財產法人化的同時,強化董事會在企業治理中的主導地位,明確企業法人的依法經營、照章納稅、自負盈虧、出資者承擔資產保值增值責任;推行獨立董事制度,引入外部獨立董事,加強對內部管理主體的監督;科學設置內部機構,明確內部機構職責和權限,強化內部控制管理,改變過去那種缺少職業經理人、盲目決策的狀態。
(二)嚴密構筑內部控制體系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要想確保企業內控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有效落實,企業必須構筑足夠嚴密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以防為主、以堵、查為輔的內部監督防線,建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對企業經營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進行全面監督,以減小企業經營風險。在此基礎上,企業各級管理層還要結合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施行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給決策層以內部控制執行過程和結果反饋,以促進企業內控體系的完善和優化。企業內部控制構建的實現,不僅需要企業提高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離不開企業監督機制的健全與完善。因此,在內部控制構建進程中,企業一方面要通過道德、技術和控制制度教育來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技能、提高管理階層的思想意識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強化內部監督機制的約束力,推行資金集中管理制度,取消子公司對外融資權和擔保權,突出集團企業資源配置、經營管理功能。這就要求企業在嚴格審核超預算資金配置的同時,改革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優化內部用人機制,在關鍵崗位人員競爭、聘用上堅持擇優上崗、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推進以崗位為基礎的薪酬制度改革。
(三)通過各種內部控制活動營造積極的控制環境
企業內部控制的重點是批準控制、會計控制和實物控制。其中,批準控制是企業事前控制的重要內容,在企業經營活動中,企業各級管理層要按照既定程序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提請批準事宜的合理性、合法性、可操作性進行核實、測評,確定是否準許其發生,嚴格控制那些不合乎法規要求、與企業利益相違背的經濟業務,關注臨時性、突發性事件中專門審批、報告、執行程度。會計控制指企業通過內部會計活動對經濟事務的控制,會計控制一般是對經常性發生的財會業務而設置的,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企業可以借助會計方位設置、憑證制度、會計記錄和會計信息日常核對等來管理內部經營活動,已實現經濟業務控制目的。實物控制是針對實物安全完整而采取的控制方式,其主要內容有實物利用保護、實物清查、實物保管、實物限制接近等。企業管理層可以從不同角度、借助不同形式的管理活動宣傳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內部控制文化環境建設。不過對于許多小型企業來說,即使有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在企業管理不成熟的情況下,再完善的制度也是形同虛設。要想構建理想的內部控制制度指向環境,企業管理層需要考慮控制活動與制度之間的關聯,利用各種控制活動如業績指標分析、業務經理職能指導管理、定期資產、存貨及現金盤點等活動,促進內控制度與企業日常管理的有效銜接,提高內部管理人員的內控意識。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控制關系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企業在發展進程中要客觀分析經營管理問題的基礎上,構建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將內部控制戰略制定與戰略實施結合起來,實施一系列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慧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財會研究,2010,07:62-64
篇9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re facing the increasing complex exter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so how to guard against risks in the road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achiev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explored element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main problems, described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function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y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關鍵詞: 高校;內部體系;管理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ternal control system;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33-0261-03
0 引言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力度的持續加大,辦學條件日益完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辦學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進入本世紀初,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這既是全球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為新模式下的國內高校管理提出了嚴峻命題:如何推動高??茖W化管理以適應新形勢下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外部環境,以期走出一條特色辦學之路,建設出高水平的大學。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對這一命題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高校教育改革創新勢必會存在新的風險隱患,怎樣在創新發展的同時規避風險,少走彎路,是確保創新成功的關鍵舉措,本文認為,通過有效的內控體系建設,可以提高高校在改革創新發展中的抗風險能力,并能為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積累經驗,促進高校在科學化管理水平上的有效提升。
1 高校內控體系建設的構成
通過參考美國coso組織委員會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報告》,根據目前國內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組織結構模式,本文認為,高校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為:以高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層管理干部、其他參與者共同參與并執行的旨在合理預防、判別和應對不同管理風險,為謀求高校發展與穩定而提供的安全、合理的保證制度和措施體系。
通過有效的建立內部控制體系,高校不但能更好地遵守政策法規等制度要求,確保財務信息的可靠、更能降低職務犯罪率并提高工作運行效率與效果。廣大高??梢酝ㄟ^以“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系統與溝通、內部監督”等五大要素(見圖1)為抓手來建設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1.1 內部控制環境 高校的內部控制環境是內控體系中其他的控制組成要素運行的基礎,是系統內全部控制方式與方法賴以生存和運行的載體,以及為其他要素提供結構和規則??刂骗h境構成了一個高校的整體治理氛圍,它包括黨政領導班子的完備性、思想道德觀念、執政能力、管理哲學、工作作風以及教職工的誠信度和職業素質,并延伸至單位的組織結構、授予權力和責任的方式、人力資源政策及實施等。
1.2 風險評估 高校的風險評估是指判斷和分析影響學校在改革創新發展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它是決定風險應如何防范及管理的基礎。風險評估可以使學校的管理者真正了解潛在的工作事項如何影響既定的戰略發展目標。高校的管理者應立足于本校的戰略發展目標,確定高校重大經濟投資、對外合作等風險性項目,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的影響來對其進行評估,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并作出決策,對高風險事項進行全程監控,減少不利事件的發生。
1.3 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指針對影響學校組織管理目標實現的各種風險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以確保高校領導層指令能夠實現的各種政策和程序。領導層必須制定相關內部控制的政策、管理條例、規章制度等,并加以執行,以確保其控制目標的實現。高校管理組織內的各個層次和各種職能均存在著不同的控制活動,并根據組織的性質、規模、組織的方式、方法不同,所對應的控制活動也不同。
1.4 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是高校管理層在整個內部控制過程中必須執行的管理監督,以及內部審計部門對內控的再監督和再評價活動的總稱,是一種隨著時間的推移評估內控管理要素的運行以及一段時期的執行質量的過程,通過必要的監督活動在需要時對其加以修正、調整。監督的方式一般有持續監督、個別評估及綜合監督等。
1.5 信息和溝通 信息和溝通系統連接所有的內部控制活動。所有高校都應當通過適當的渠道,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準確判別和分析相關信息。全體教師、員工在獲取他們管理、控制和執行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資料后.能交換處理這些信息資料,以便更好地履行他們的職責。高校的各類信息可以匯總成各種文字報告,包括管理層對教師、員工工作業績的經常性評價,對學校財務管理、運營管理、遵守相關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等。通過收集并處理相關信息,不光可以反映出高校的總體運營狀態、分析領導層的出臺的政策及程序是否得到了有效執行,還可以使領導層能及時準確地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避免風險危機的發生。
2 目前高校內控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內控體系制度建設滯后 從制度建設角度看,國內高等校校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起步很晚,主要由于近年來高校頻繁發生的腐敗案件所引起的重視才將內控制度納入管理建設軌道。以往高校的管理體系制度尚不健全,大部分憑借經驗或者是自身的道德約束、思想信念來管理,問題的發生持續上升。由于高校的國有性質決定了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并非源自學校自發性的管理行為,而是國家根據高校在發展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并以法規形式頒布,規定各高校去執行,如高校財務管理制度、高校陽光招生制度、高?!叭匾淮蟆笔录Q策機制、收支兩條線、內部審計制度的設立等。如果沒有內在地加強管理控制的決心和意識,僅靠國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管理對策的方法來加強高校內控建設的話,勢必會造成高校內控機制發展緩慢。
隨著高校經濟活動的多元化快速發展,使得學校內部控制范圍非常廣,涉及到人、財、物的管理等。目前,有些高校尚未制定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還有一些高校雖然建立了若干制度、權力運行流程,但是缺乏對校園基本建設項目、物資和設備儀器采購、教材及圖書采購、學生學習用品采購、招生和就業領域、校辦企業經營與管理等重點風險關口的控制,導致內控體系覆蓋不全面,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如果高校的內控體系建設依然還停留在頂層設計理念層面,沒有深入的推進并實施,并定期進行相應的內控評估,這樣就造成有制度,但無執行,缺乏配套性評估指標和相關考評管理辦法,導致內部控制體系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2.2 內部控制風險防范意識淡薄 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相對弱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內部控制意識。近幾年,隨著高校在快速發展中面臨的內外部經濟環境日趨復雜,經濟活動日益頻繁,高校內部擁有的流動貨幣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各類資產規模龐大,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由于受到來自社會不正之風的侵蝕,的現象已經在高校相對純潔封閉的校園內開始滋生,一些貪污挪用公款、在物資采購中收取回扣、在工程基建項目中暗箱操作、權錢交易等行為時有發生。這就要求高校的各級部門要有清醒的經濟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如果對風險存在的客觀性、風險管理方法和工具認識不足,忽視了日常管理的提升和管理者品德素質的提高,就會導致腐敗的溫床存在。
此外,有些高校還存在著后備人才儲備不足或現有管理層干部素質參差不齊,機構臃腫、非扁平化管理、官僚作風嚴重等現象,導致防范風險的動作不及時,信息整合、處理應對能力相對較弱,對內外部環境變化及風險的反應滯后。
2.3 內部控制體系未能融入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中培育并形成的全體成員共同遵循的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涵蓋了個人的基本信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等,影響和制約著學校群體成員的精神面貌、文化修養、行為方式,體現為學校特有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良好的校園文化是有效提高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的必要條件,校園文化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高校內部治理環境的質量。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認識與理解還多停留在部門制衡階段,很少將內部控制理念提升到校園文化建設高度,對內控機制的執行通常僅局限于高校內部財務系統,認為只是財務或審計部門的責任,如此必將影響到內控機制在高校防范風險中的作用。事實上,內部控制制度是高校管理運營過程中的行為規范,而校園文化則是凝聚人心、統一思想觀念的粘合劑。大量事實證明,沒有校園文化作為底蘊,僅僅“為控制而控制”肯定是事倍功半的。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近年來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高校的內控體系建設卻沒有與校風、教風、學風有機地結合起來,校園文化建設與內部控制總體目標并未形成有效融合。
3 加強內控體系建設對推動高校科學化管理的影響
3.1 內控體系建設可以提高高校在改革創新發展中的抗風險能力 通過加強高校內控體系建設,可以有效增強高校領導層的內部控制意識。目前一些高校還存在著風險防患意識淡薄的現象,認為高校是國家所有,不會倒閉或破產。因此,有些高校在一味追求辦學層次的提高、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張同時而忽視了必要的風險防控,未能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和防范措施。但高校是獨立的法人,即使發生倒閉或破產的風險相對較小,但會形成由于不能及時償還銀行本息而導致的信用危機,從而發生因資金鏈斷裂導致教師職工待遇的不穩定,引發深層次的內部矛盾,甚至會帶來因為財務惡化而導致學校發展停滯等風險。通過執行內控體系建設,可以形成并確立“高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司其職,群眾深入參與并監督”的工作機制。
一旦高校形成了主動落實相關信息公開制度的良好氛圍,在校內形成認清內控建設的積極作用的廣泛共識,就能起到降低風險,防微杜漸的效果。一旦發生風險隱患,立即啟動應急處理方案以最大成都減少并消除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尤其要著重于事前預防,事中監控,盡量避免事后補救,從而達到有效預防,保護高校管理體系健康運營的目標。
3.2 內控體系建設可以提高高校在運營過程中執行力的效率 通過梳理高校治理結構中的權力事項,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構建權力運行保障體系,進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內部控制責任體系,確保每一級領導干部都能切實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在共同的責任目標驅動下,形成合力,構建起責、權、利分明、逐級負責、層層落實的內控機制。高校可根據自身建設發展要求,在管理上構筑“預防、監督、審計”三位一體的內控保障模式。第一道關是在高校重點風險領域建立制衡制度,形成以預防為目的的內控保障;第二道關是在財務核算的基礎上,配合高校的紀檢監察部門,對各個部門、單位的每項經濟活動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形成以監督為主體的內控保障;第三道關是依托第三方審計機構,或成立校內獨立的內部審計小組,在不受外界干擾的前提下高效、有序開展內審工作,預防和發現在高校運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類及經濟活動。
3.3 內控體系建設可以強化內部監督,提高高校管理組織的免疫力 內部監督是對高校內部控制整體預防框架體系及其運行狀況進行不斷的跟蹤監測,通過評價其設計和運行效果,分析并判斷風險點及風險造成的原因,然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確保內部控制能高效運行。監督是內控體系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內部監督可以是高校領導層所進行的常規性監督或是由校內的內審機構或委托的第三方審計事務所進行的審計監督。通過強化強化內控體系建設,增強內部監督效果,可以有效養成全體教師、員工,特別是各級黨政領導的風險防范的意識,形成評價與監督并重的工作慣性,使內控制度的貫徹及執行真正落到實處。在內部監督過程中,要確保內審機構的相對獨立性,使其真正能夠對學校各部門開展不受干擾的監督與檢查,并且,要將高校的內部審計從以往的事后追究相關部門、人員責任轉變為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多方位的連續監督,重點加強對高校高風險經濟責任的審計和重點領域的審計,減少管理過程中的風險因素,把內部審計職能由原先的財務審計逐步向績效審計轉變,通過對高校各組織機構的內部控制及其控制風險的作用做出評價,協助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分析關鍵風險點及控制點,定期和不定期測試評價內部控制是否有效,提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意見,從而不斷提高內部控制的質量,強化內部監督作用,確保高校管理組織在運營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免疫力和穩定性。
綜上所述,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及實施對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有著深遠意義。內部控制作為高校管理體系的必要補充,它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協調和配合才能使其作用發揮得更好。只有樹立起高度內部控制管理意識,重視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加強學校教師、員工的綜合素質教育,建立有效的預防風險管理機制,實施有力的監督審計,并輔之以有效的制約和激勵機制,從而規范高校經濟活動秩序、保障國有資產不流失,提高教育教學經費使用效益、維護學校的合法經濟權益,使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一種制度能真正成為學校管理者的有效工具,從而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兆亮,趙鴻雁.COSO報告對我國高校內部控制構建的啟示.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
[2]論高校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9.
[3]胡耀華.關于完善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的幾點思考[J].經濟師,2008.
[4]侯建等.淺談如何加強高校內部控制[J].甘肅科技,2009.
篇10
(一)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
許多建筑施工企業把重點放在建筑施工方面,而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沒有樹立起較強的內控意識。有些施工企業存在管理誤區,認為內部會計控制影響員工之間的關系發展,這就使得內部會計控制難以貫徹執行。除此之外,有些施工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方法過于單一,通常采用傳統的核算體制和管理模式,而管理機制中的項目經理負責制由于權利過于集中制約了施工企業的約束機制的形成與完善。
(二)建筑施工企業缺少完善的會計制度
從目前的發展狀態來看,很多建筑施工企業沒有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沒有意識到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對于施工企業中的重要崗位和關鍵部門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會計內控制度,但是對于制度卻沒有得到執行,從而使得企業的內控制度浮于表面、形同虛設。此外,在建筑施工企業中,有些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忽視對事前、事中環節的有效控制,把重點和精力放在事后處理環節中,事后處理是協調事件發生之后的事宜,缺少前期的控制使企業的資金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會計從業人員缺少專業技能,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任務通常時間周期較長、任務較多、管理難度也相對較大,這就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具有專業技能,并且能夠對財務狀況進行詳盡的分析。然而,許多施工企業的會計人員缺少基本技能,綜合素養不高,甚至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也混入會計隊伍,使整體的知識構成水平下降,綜合職業素養不高,這不利于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建筑施工存在內部審查不嚴的現象
建筑施工企業要有嚴格的內部審查制度,并且能夠得到長久的貫徹與執行,這樣才能保證施工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作為企業會計控制的監督機制主要涉及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而內部監督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會計內部審計。有些施工企業對內部會計審計不重視,認為內部審計可有可無,從而使得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作用也不能充分發揮。有的企業雖然設置了內審機構,但也沒有完善的機制來進行約束,內部審計工作也沒有真正得到執行,缺乏嚴格的審核機制,會給建筑施工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隱患。
二、加強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具體措施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在內部會計控制方面存在著一系列不完善的地方,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要提高競爭力,就要合理的降低工程成本,發揮內控機制的重要作用,以下就提高內部會計控制的措施進行闡述。
(一)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增加對會計控制的重視力度
構建合理完善的企業治理結構能夠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順利進行,擺脫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形同虛設的局面,發揮內控機制的作用。作為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提高對會計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認識,理順企業管理層的相互關系,制定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發揮管理層、執行層之間的制衡作用,避免權力過于集中帶來的種種弊端。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要重視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工作。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提高會計管理制度的綜合效能。
(二)建筑施工企業要構建完善的會計內控體系
能否對企業實施有效的控制取決于會計控制體系制定的完善程度,只有構建系統完善、科學合理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才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建筑施工企業通常會牽扯到大量巨額資金的流動,構建完善的會計內控體系是勢在必行的。會計內部控制的關鍵在于控制,實施科學有效的控制機制,嚴格約束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明確資金的動向和使用狀況,使出納、會計、審計的職能分離開來,實現權責明確的責任機制,確保施工企業的財務安全。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會計控制體系的合理化和規范化。
(三)建筑企業要采取強有力的監督措施,完善審計職能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能夠推進內部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審查及時發現施工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和財務風險,為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的開展提供條件。建筑施工企業在處理內部控制組織關系時應處理好集權和分權的關系,確保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開展。采取有效的會計監督措施,明確企業各個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之間的職權,構設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只有不斷的進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優化,才能提高內部會計的工作效率。
(四)建筑施工企業應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
- 上一篇:財產安全知識內容
- 下一篇:如何有效開展線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