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策略范文

時間:2023-12-05 17:34: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市設計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城市設計策略

篇1

關鍵字: 山水城市;城市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環境逐漸惡化,城市的建設跟風模仿盛行,城市空間形態趨于雷同,缺乏對地域特色的尊重和提煉,城市特色逐步喪失。山水城市的興起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追求人、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與和睦,著重于展現地方特色以及優良的中國歷史文化。如何在城市設計階段將山水景觀更好的融入城市建設當中,需要具有可行性的實施策略

1 山水城市概述

“山水城市”是從中國傳統的山水自然觀、天人合一哲學觀基礎上提出的未來城市構想,是一種將園林建筑、自然山水與中國山水詞賦意境相融合的理想城市構思,在中國已經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成為中國城市規劃建設中具有影響力的規劃理念之一。

山水城市的理念從中國傳統歷史與文化角度出發,重新審視中國當代城市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如建設速度過快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城市特色喪失、文化內涵缺位等,對未來中國城市發展方向進行了中國城市模式的設想。該理念蘊含了對當今中國城市特色營建的內涵,不僅只是城中有山水這種簡單釋義,而是包含了深刻的城市發展觀,涉及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美學和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其精神在于建設“人——社會——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人居環境,是對城市的東方氣質的追求。

2 山水城市內涵分析

2.1 “天人合一”的生態內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態哲學思想。不論是中國傳統還是現代的山水城市營建,都將追求人與自然相融合、和諧共處作為規劃的核心。在“山水城市”建設中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態要求,是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選擇。山水城市設計過程中必然要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

2.2 “師法自然”的景觀內涵

中國傳統城市與自然山水的審美,除體現在城市整體布局上,還體現在城市對自然景觀的利用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設計,將人、自然、建筑三位一體濃縮在共同的空間環境中。在山水城市設計過程中應借鑒傳統造園的空間處理手法,利用人工的巧妙構筑,使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相結合。

2.3 “寄情山水”的文化內涵

自古文人雅士對山水意境的追求不斷,“山、水”的自然屬性被歷代文人學者進行抽象和提煉,寄托了其對高尚品質的向往與追求,山水文化、詩詞文化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近年各地城市建設風貌越來越接近,毫無特色,導致人們對于傳統的中國文化呼喚更為強烈。在山水城市設計過程中應以深厚濃郁的山水文化作為基調,結合地方的建筑風格、地形面貌、文化形式以及民族風情和歷史背景等進行設計和改造,創造別具一格的城市形象。

2.4 “與時俱進”的發展內涵

“山水城市”的內涵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不斷充實和完善,融合了社會、文化、歷史、經濟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發展,體現一種廣義的生態觀。從城市學角度看,“山水城市”的“人—社會—自然” 融為有機整體,形成互惠共生結構,系統結構合理、功能穩定,達到動態平衡狀態。它具備良好的生產、生活和還原緩沖功能,具備自我調節、抑制的功能,保證城市的持續穩定發展。

3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的城市設計策略

3.1山水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策略

(1)建構城市區域生態格局

城市生態空間格局的建構是山水城市設計的總體空間構架生成的基礎。建構城市生態空間格局,應遵循生態學原理,注重城市所處區域自然環境的生態分區,保護關鍵性的自然要素,如山體、水面、綠地和邊界,從長遠角度控制城市的景觀生態質量和變化趨勢,形成城市的生態網絡體系,其結構才能趨向穩定、才能為城市環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環境支持。

(2)建立城市生態廊道

保護及恢復城市河流濕地生態系統,建立以河流濕地為結構基礎的生態廊道,為動植物在城市提供安全的棲息帶和運動通道,通過重新植入同樣的物種以復原當地的植被。在以河流濕地組成的網絡結構基礎上,結合城市道路綠化網絡,公園體系、居住區綠地形成滲透城市各個環境的生態網絡。

(3)構筑城市生態體系

由連續的山體、河流、林帶、城市組團間的隔離防護帶、城市近郊的森林、自然保護區等構成主廊道;道路綠化、防護林帶等構成次廊道,公園、游園、水池、廣場等構成嵌塊。主廊道以原生環境為主,次廊道與嵌塊則是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的綜合。三部分點、線、面結合構成三維動態城市景觀生態體系。

3.2 山水城市空間景觀設計策略

(1)城市開放空間設計

城市開放空間包括河流、湖泊、山體、林地、農田、各種綠地等自然開敞空間,同時也指城市的廣場、道路、公園、庭院等人工空間。城市設計中,應充分利用自然的山體、水系和綠化體系成為城市開放空間的基體,陡坡、自然岸線、山頭、濕地等應為永久性開放空間。城市道路、廣場的布局要協調與自然山水的關系,增強城市與自然的相融性,注重與人的日常行為活動的結合。在重要地段,合理配置建筑、公共聚會場所、街道、廣場,加強人們的場所感,不能犧牲開敞空間的可達性。城市中所有可用的開敞空間應當利用步行道路串聯起來,建立完善順暢的步行系統,設計成半開敞或開敞式,做到依景設路,路景合一

(2)城市景觀序列設計

山水城市的空間形式不能平鋪直敘,而應充分運用各種構景要素,形成變化豐富、極具戲劇性的景觀序列。城市空間應變化有序、層次清晰而非支離破碎。景觀序列的安排一般由前奏、起始、主題、、轉折、結尾構成,在此之中應注重穿插一些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的組織形式,并采用借景、對景、框景的設計手法,強調人在變換的空間中行進的感受,追求步移景異的觀景效果。具體手法包括:

①對比:對比是指將景觀中具有顯著差別的因素,如自然的軟質景觀與人工的硬質景觀,通過互相襯托突出各自的特點,以此來突出中心,使主次分明、層次清晰。

②因借:是指將能增添藝術情趣、豐富畫面構圖的外界自然景觀因素引入到城市景觀空間中,使人工與自然空間相互呼應,以此來豐富空間層次,產生幽遠深邃的景觀意境。

③誘導:在景觀序列的組織之中,通過巧妙設計游覽路線,使人在連續的行進之中盡得美景,領略妙境。景觀組織忌一覽無余,可以借助空間的導向性進行引導和暗示,結合游覽路線,加強空間的誘導意識和表現力。

④主從:在景觀組織中為使整體景觀統一協調,可將空間中形態、體量、位置相對突出的景素進行強化,使其控制空間,形成視覺中心,其他景素則作為支持它的背景而存在,以利于形成整體統一協調、重點突出的景觀效果。

(3)城市視線通廊設計

視線通廊是由城市制高點與城市中人流聚集較多的地面點之間形成的視點對應。城市設計時,應借鑒中國傳統城市的景觀處理手法及審美情趣,盡可能保證城市空間與自然山水的聯系,組織一系列景觀空間視域、視廊、視點,建立起顯山露水的視覺對應系統。把天賦的自然景觀引入城市重點地段,使城市與山水共榮共雅

視線通廊的建立應首先考慮觀景點位置的選擇。城市觀景點是能欣賞城市有特征景觀的點,即有意義的視點。每一個重要的視點周圍都應考慮有開闊的空間,避免視線被過多的遮擋,要求能形成良好的各種互為觀賞的對景。觀景點可欣賞的城市景觀價值愈高,公眾到達該點的頻率愈高,則其等級也愈高。具體的方法步驟如下:

①對城市觀景點分級,確定保護的范圍和措施。

②進行城市景觀的主要視點、視域、視景分析。

③由最佳視景確定領域范圍,得到需要保護的范圍。

④對各景點的“由景點看城市”及“由城市看景點”進行分解分析。

3.3 山水城市“水”元素設計策略

(1)創造連續空間

在設計中考慮濱水地段與城市整體的關系,濱水空間需與城市內部開放空間系統組成完整聯系的網絡,將水景盡量多地引入城市縱深,強調其路徑感。通過分析視線走廊,控制建筑物的位置,提倡點式建筑,防止板式建筑遮擋視線,以獲得更高的綠視率。

(2)保證公共開放

保證濱水地區的可達性,修建連續的公共空間如步行道,結合岸邊濕地,創造生動、活潑而有序的“親水空間”,同時在河流的兩岸控制出一定的開敞空間,導入休閑活動,將水上活動項目(如乘船觀光、游泳、劃船等)有意識地組織在城市設計中,以吸引人群來濱水地區活動。

(3)塑造特色形象

根據城市自身文化特色和自然風貌,突出其與眾不同的個性特點。由于中國古代城市選址與自然環境、水體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再加上近代江河等在城市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濱水地帶常常有許多有地方特色的歷史遺存。將這些內容結合在城市設計中,可提高濱水區的文化氛圍,增加水體的豐富性。

3.4 山水城市“山”元素設計策略

(1)優地優用,形態緊湊。

一是對城市中便于建設的地勢較平緩的用地進行較高強度的開發,對城市中地形復雜、生態敏感度高的地段盡量保持原有地貌或進行開放空間處理,有利于土地使用功能結構的優化;二是在街坊中,鄰道路和開放空間等土地價值較高的地段形成相對較高強度的連續型開發,有利于形成連續界面,塑造積極的城市街道空間和開放空間,同時也有利于獲得最大收益。

(2)結合地形,依山就勢。

當山勢較平緩時,建筑可以位于山頂、山脊,與山體共同組成明顯的天際線,建筑起伏總體趨勢應該與山體走勢一致,但可局部變化,以豐富原有的山地輪廓,活躍自然環境。

(3)上居下憩,尺度多樣。

上居下憩是指在高爽地帶進行密集城市開發,低洼地段組織游憩設施,通常低洼地帶建設條件較差,但步行可達性較好,視覺景觀感知度較高。這一建設模式有利于城市建設結合地形分組團建設,低洼地帶聯絡成網成為主要的開放空間系統。

4 結束語

山水城市設計應使自然山水空間與城市空間有機結合,盡可能的納自然山水要素為城市的空間意象的組成要素,使兩者相互滲透,緊密配合,以創造完整的山水型城市空間意象。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考慮山水城市的設計問題:

(1)首先要合理確定建設開發與利用自然山水的對象與范圍。

(2)結合山水條件創建適宜的城市生態格局和綠色空間構架。

(3)注重城市開放空間與自然環境的滲透融合關系。

(4)強調對城市“山、水”元素的處理手法。

參考文獻

[1] 朱卓峰. 城市景觀中的山水格局及其延續與發展初探[D]. 東南大學 2005

[2] 邢卓. 結合自然山水的總體城市設計研究——以陜南安康為例[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3

[3] 賈洪穎. 城市山水景觀規劃設計方法初探[D]. 重慶大學 2005

篇2

關鍵詞:新型城市化;小城鎮;城市設計

1新型城市化內涵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一體”、“生態宜居”、“城鄉統籌”、“生態平衡”、“產業優化”、“節儉節約”為基本特征;以“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為核心思想的中國特色城鎮化建設規劃[1]。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生活建設具有重要影響作用,是新時期我國城鄉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

2小城鎮城市設計現狀

2.1小城鎮城市缺乏創新性

目前,我國小城鎮城市設計普遍存在規劃理念套用、盜用、以及、濫用的現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小城鎮城鎮規劃的優化發展,導致小城鎮建設出現一系列問題。例如,某小城鎮在進行城鎮設計時,并沒有結合自身水文與地質情況就對“海綿城鎮”設計理念進行生搬硬套,從而導致小城鎮建設出現不合理性,并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2.2小城鎮地域特性缺失嚴重

我國小城鎮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風情與歷史人文城鎮地域特性,具有獨具個性的空間與生活魅力。但是,在城鎮規劃建設中,多數地區過于注重“現代化建設形態”的追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城鎮地域特性與傳統人文精神的傳承,使小城鎮風情遭到破壞,小城鎮城市設計取向同質化發展。

2.3缺乏完善的規劃體系

目前,我國小城鎮城市設計在規劃與建設中多借鑒與大城市的規劃體系,尚未形成獨立的小城鎮規劃體系,從而使小城鎮在進行規劃與設計時往往出現投資力度大、目標設計不合理、技術短缺等問題。因此,在新形勢發展下,小城鎮城市設計應建立自身完善的規劃體系,用以有效引導小城鎮進行規劃、設計與建設實施,從而促進小城鎮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2.4小城鎮城市設計模仿現象嚴重

小城鎮自身的用地規模以及人口規模,因此在進行設計過程時,應對空間尺度以及產業結構建設進行合理把握。但是,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許多小城鎮并為對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考慮,在建設構成中盲目的模仿大城市空間規劃格局與產業發展結構,從而導致小城鎮功能出現混亂[2]。

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市設計策略

3.1促進“小而美、體而宜”設計理念的提升

在小城鎮形成與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小城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鎮發展特色與發展規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得以體現。加之,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規劃建設計更側重于人文理念、生態平衡理念的體現,對城鎮規劃、設計、施工以及品質的重視得到了提升。因此,在組織開展小城鎮城市設計時,應注重對小城鎮發展特色、規律以及邏輯的全面分析與探尋,并在基于小城鎮發展特色、規律與邏輯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小城鎮文化與地域特色的規劃建設。

3.2注重“微、精、低”城鎮地方特色的凸顯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鎮“人本化”、“安全化”、“節約化”、“生態化”、“可持續化”等規劃設計,為小城鎮城市設計提供一定的設計依據。在此背景下,小城鎮城市設計在革新傳統設計理念的同時,也應注重小城鎮“城鎮特色的設計”。對此,小城鎮在進行城鎮設計時,應注重對城鎮承載力的思考,用以保證城鎮土地規模與城鎮人口的有效匹配,從而保證城鎮道路系統、基礎建設設施以及景觀系統建設符合小城鎮“微化”特色。與此同時,由于小城鎮建設資金有限,因此要想保證小城鎮規劃建設的合理性,迎合新型城鎮化規劃需求,小城鎮在設計過程中,應注重自身資源的有效整合,通過合理利用建設工藝技術與建設材料,實現在有限的資源內,構建具有生態化、節約化、人文化的城鎮特色,應以達到“精利用、低投入、精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3.3強化“和諧、親切、慢節奏”小鎮生活特性

宜居性是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小城鎮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在進行小城鎮城市設計過程中,應保證小鎮居民生活的高品質與高舒適性。對此,可從小城鎮社會文明、經濟發展、空間環境、公共安全以及生活便宜性等方面進行考慮,遵照因地制宜的建設理念,設計“慢行開敞空間”,從而為小鎮居民的生產、生活、休閑娛樂、旅游出行以及人際交流提供有利條件,保證小鎮生活和諧、親切、活潑及日常化的特性。

3.4增強“系統化、實用性”的小城鎮建設

由新型城鎮化規劃內涵可知,新型城鎮化相對于傳統城鎮化而而言,其“新”與“型”主要在于城鎮規劃建設觀念、技術、體制以及地域文化的“新變革”以及經濟、交通、建設、生態等產業的“轉型發展”。因此,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小城鎮城市設計在實現“新發展”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實現產業的轉型發展。將傳統“招商引資模式”向“招賢引智模式”進行有效轉變,并在依據自身產業特色的基礎上,對社區、產業等進行全面規劃與設計。與此同時,結合地方特色制定管理方案,用以保障小城鎮建設管理與實施的規范性、系統性與優化性。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與管理程序,從而為小城鎮城市設計體系的系統化發展奠定基礎,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城鄉統籌規劃的深化發展,小城鎮建設在城鄉規劃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高的地位。與此同時,在新型城鎮化提出與全面推廣的基礎上,小城鎮設計逐漸趨向高品質空間環境、高舒適性生活環境的目標發展。因此,基于新型城鎮化發展需求,構建個性化、特色化、宜居性、可持續發展性的城鎮空間與環境,已成為新時期小城鎮設計與發展的主流趨勢。

參考文獻:

[1]陳超,滕珊珊.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小城鎮城市設計方法探索——以南京市江寧區土橋新市鎮城市設計為例[J].江蘇城市規劃,2014,(11):21-25+42.

篇3

關鍵字:河谷城市、帶型城市、濱水城市、城市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山地是我國生態環境的重點區域,山地城市有自己獨特的地形地貌形態特征。在眾多的山地城市中,河谷型城市是山地城市中占有量最大的城市類型之一,河谷地形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給城市帶來十分有趣而獨特的形態和空間特征。另一方面,地形的限制也對城市提出了不少環境生態以及空間拓展的問題。

1 河源東江、新豐江片區的基本情況

河源市是中國廣東省的一個地級市,轄一區五縣,處于粵東北山區與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區的結合部,屬山地丘陵地區,東江與新豐江縱貫全境。河源老城區倚新豐江而發展,步入改革30年,城市格局進一步拉開,城市建設重點從原有的“新豐時代”邁向“東江時代”,形成了新豐江、東江“兩江四岸”的發展大格局。(圖一)規劃總體研究范圍為新豐江、東江沿江一線地區,以規劃道路為界,總面積約為52平方公里,跨越三個不同行政范圍(源城區、東源縣、紫金縣)。

2 現存問題

2.1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河源市擁有優越的生態格局。優美的自然條件既是優勢,有時候也是挑戰。由于地形條件(三山夾城)制約,河源城市空間只能沿兩江拓展。因此,如何掌握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度”,實現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成為新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是河源城市發展的一大挑戰。(圖一)

2.2 現狀城市空間組織缺乏特色

由于基地跨越一區兩縣行政范圍,各行政主體自下而上呈現不同發展需求,導致現狀城市空間呈現較為松散的塊狀布局。這種以經濟發展為驅動的空間組織,缺乏對城市作為場所空間的考慮,城市空間的逐漸異化導致城市與環境的隔離,使得城市空間缺乏有機聯系,從而丟失了城市特色。

2.3 規劃控制缺乏整體統籌

河源“兩江四岸”地區由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域,一直以來缺乏一個規劃的統籌平臺,再加上高度市場化的建設行為,導致沿江地區離散式建設明顯、兩岸建設控制手法單一,缺乏從空間形態、天際輪廓線控制等層面指導土地開發建設,導致城市整體形象一直難以建立。

3 應對策略

3.1以生態理念統領的城市發展框架

由于河源生態條件十分優越。項目組在規劃開始之初,便確立生態積極保護作為地區發展的第一原則。規劃結合“兩江四岸”獨特的空間和自然格局,引入生態理念,提出將城市融入整體山水空間格局中,形成“山-水-城”相融的整體空間架構。在規劃設計中引入生態環境目標,針對每一個規劃發展戰略建立社會、經濟以及環境方便的實施策略(圖二、表一)。

3.2 文化空間的再組織

河源的文化資源主要為客家文化、山水文化、嶺南文化以及東江文化。規劃在對現有文化進行梳理、重新組織的基礎上,提出規劃應圍繞河源山水、河源客家、河源城市來闡述河源精神,并通過城市場所體現城市精神——沿東江及新豐江組織城市景觀流線及旅游路線、打造八個城市文化景觀節點。(圖三)

3.3 空間組織——優化帶型河谷城市架構

規劃在空間設計上提出了河谷帶型城市的空間構造。河源兩山夾持,東江、新豐江穿城而過,屬于帶型河谷城市。在空間架構方面便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山地城市及濱水城市,河源城區的空間架構特色是背山夾江。因此規劃方案在空間組織上突出河源獨有河谷特色,提出通過城市綠色開敞空間聯系,構架“山—城—水—島”為景觀序列的兩江四岸山水格局。通過山體觀景點與濱水景觀節點間的五條視線通廊及沿江若干眺望點實現城市與自然景觀在三維空間中的互動,體現綠契沁城的空間組織思想,構筑河谷城市的山水格局特色。(圖四)

3.4 沿江多級土地開發控制

河源城區背山夾江的空間架構決定了沿江土地縱向利用的梯度差異,用地的區位差異決定了不同的土地開發模式。在深入研究城市空間格局(東江、新豐江穿越城區,連綿的山體作為城市背景)后,我們認為河流應該是城市中與市民關系最貼近,城市重要公共生活展開的主要場所,因此規劃確立濱江地區在土地開發中的“原點”作用,采用橫向分層、縱向混合型的土地開發模式:沿江以生活、服務、休憩等功能為主,在尊重建設現狀的基礎上盡量后退河堤岸線50~300m作為公共的濱水生態公園;用地的土地開發強度沿濱江縱切面逐漸加強,體現用地開發價值、生態承載力以及美學因素的綜合平衡。

3.5 城市天際線控制

河源城市兩側山體綿延起伏,是城市重要的綠色背景,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景觀資源,同時也是城市天際輪廓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組在研究了國外內相關城市對天際線的保護手法,參考香港對山脊線的控制要求(設立一個20%至30%山景不受建筑物遮擋地帶),結合基地山體實際高度及河源城市發展情況,提出在五個主要規劃的景觀節點附近,原則上保持50%以上山體可見(圖五)。

3.6 分段規劃細則

為應對市場經濟下存在著非單一開發主體的城市開發模式,貼近城市開發運作的現實需求,本規劃通過建立開發項目為導向的城市設計策劃研究,編制面向城市建設的以項目為導向的城市設計指引,把握濱水空間公共性、生態性與項目開發的最佳平衡點,在分段實施指引中落實城市空間設計(表二),通過以項目化的策劃目標指引城市設計、以準實施框架方式指導城市設計的成果編制、在城市設計導引落實濱水地區開發實施的管理要求等一系列的導控技術手段方法,使規劃意圖在后續的城市經營各階段過程中得到有效的延續與落實。分段控制涉及空間結構控制(圖六)、綠化系統(圖七)、景觀界面(圖八)、天際輪廓線、慢行系統、開發強度、建筑高度與退線、色彩指引以及區段特別控制(已批規劃的整合平臺)等控制系統。

4 結語

“兩江四岸”地區未來將成為河源城市空間的骨架,也是城市各項功能向外拓展輻射的紐帶,是河源城市發展脈絡的主要軸線和依托。因此,它不僅要具備城市重要文化、空間景觀特質的屬性,還要作為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標桿,以及融合特有的帶型山谷城市特征成為獨特而有魅力的城市舞臺,樹立鮮明的城市個性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黃光宇.山地城市規劃與設計[M].重慶大學出版社

篇4

[關鍵詞]城市對話 空間整合 生態策略

中圖分類號:TU.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4-0130-02

一、城市設計篇

(一)項目背景

大慶市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哈爾濱與齊齊哈爾城市軸線的中心,是我國東北地區重要城市之一。素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和北國溫泉之鄉等美稱。

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展大慶城市規劃與建設的成就,市政府決定建設城市規劃展示檔案管理中心。

基地選址位于大慶高新區,西鄰火炬新街,北鄰發展路,南鄰科技路,交通條件便利;周邊有高新區管委會辦公樓、文體中心建筑群,區位文化優勢顯著。

(二)城市空間設計

基地西側以火炬新街作為城市區域空間主軸線,軸線的北端為文體中心建筑群。城市規劃展示檔案管理中心的城市空間設計考慮了與相對地塊的空間對應關系,以強化主軸線上城市空間的整體性,和城市界面的連續性。(圖1)

(三)總平面空間布局

依據城市空間設計,總平面布局將廣場平行城市空間主軸線呈線型布置,提供城市最大化的開放空間界面。

建筑空間結合功能分為辦公空間與公共空間兩部分。320米長的辦公空間將所有公共空間串聯起來,形成了“簡”與“繁”的有機融合。(圖2)

(四)交通組織分析

結合周邊道路現狀,基地共設計3處城市開口,機動車可由此進入基地,到達地面停車場或地下車庫。同時還設置環繞建筑的消防流線和兩處穿越建筑的消防通道。

建筑出入口主要設置在東、西兩側。西側設置兩個公共人員出入口,分別是規劃展示館參觀人員主出入口和檔案館、公積金辦事人員出入口。東側設置2個工作人員出入口,分別是檔案館、公積金、城建檔案館出入口和展示館、規劃局、設計院出入口,同時還單獨設置了食堂出入口和參觀展覽的貴賓獨立出入口。基地還設置環繞建筑的消防流線和兩處穿越建筑的消防通道。

二、建筑設計篇

(一)建筑形式

城市規劃展示檔案管理中心由規劃展示館、檔案館、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規劃局、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建檔案館和職工食堂七個主要功能部分組成。通過對功能的梳理與整合,重新劃定出兩大空間類型,即辦公空間與公共展示空間。因此建筑形式脫離了零散功能需求的束縛,從而轉向形式與空間的對話。(圖3-圖6)

(二)功能分布與流線組織

城市規劃展示檔案管理中心七個主要功能具體分布和組織如下:(圖7)

1、規劃展示館包括作為公共展示空間的西側點式體塊以及作為辦公空間的東側板式體量北翼的負一層至二層。其中:

展示區、會議區集中于五個點式體塊中,參觀人員、會議人員由西側二層公共主門廳分別經展示序廳和大接待廳進入。其中貴賓也可從東邊的獨立出入口經VIP接待區進入。

庫房及設備區位于地下一層,展品由貨梯直接從地下停車場運至一層城市主體模型展廳。

一層辦公區由北側辦公集中出入口進入。建筑面積為18328平方米。

2、檔案館集中位于板狀體量辦公空間南部負一層至三層,其中:

檔案庫房區及業務處理區居地下和地上各一層,檔案貨品直接于地下車庫卸貨接收、處理入庫。

南翼二層的公共服務區及檔案展室,公共人員由公共次門廳進入。

其上的辦公區位于三層,辦公人員由南側辦公集中入口由垂直交通到達。建筑面積為14241平方米。

3、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分為公共服務、培訓和辦公、檔案兩部分,分別位于板狀辦公空間南翼的一、二層和四、五層。其中:

培訓中心位于南側一層點式體塊。服務大廳位于南側二層,與檔案展室相對,辦事人員可沿坡道由公共次門廳進入。

檔案、辦公部分分置兩層,以南側集中入口處的電梯垂直聯系。建筑面積為7524平方米。

4、規劃局位于板狀辦公空間北翼六層,規劃設計研究院上部,辦公人員由北側辦公集中入口經垂直交通進入。建筑面積為2326平方米。

5、規劃設計研究院位于板狀辦公空間北翼,三、四、五層,辦公人員由北側辦公集中入口經垂直交通到達。建筑面積為4890平方米。

6、城建檔案館位于位于板狀辦公空間南翼六層,辦公人員由南側辦公集中入口經垂直交通進入。建筑面積為2861平方米。

7、職工食堂位于辦公空間中部一層,上部辦公人員可分別經垂直交通下至底層,從兩側門廳進入。建筑面積為1242平方米。

(三)生態設計

大慶地處北溫帶亞歐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長、嚴寒、冬季盛行風為西北風,最低氣溫為-36.2度,年平均氣溫3.7度。因此通過相應的策略使建筑保溫性能達到最佳,是該項目生態化設計的重點。

城市規劃展示檔案管理中心采用三項策略實現生態化的建筑設計:

1、氣候緩沖空間

空間布局中將展示空間、輔助空間布置在建筑的西北部,辦公空間布置在東南側,空間布局阻擋了冬季冷空氣進入辦公空間,從而為辦公人員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

2、空中花園

方案的空中花園包括屋頂花園和空中庭院兩部分。屋頂花園結合遮陽棚架為頂層辦公空間提供氣候緩沖區的同時豐富了城市“第五空間”的景觀。空中庭園提高了建筑的立面綠化率,同時為辦公人員提供了空中休息場所。

3、立面設計

建筑立面依據不同的朝向表現出不同的特征,西北向的建筑立面以實墻面為主,開窄條形,以抵御嚴寒的氣候。東南向建筑立面則以框架玻璃為主,提高建筑的通透性,并結合空中庭院,創造一種親切、宜人的建筑形象。

三、布展設計篇

(一)空間布局

展館展示區的空間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結合入口門廳的公共區域,包括展示引導區、觀眾休息區、臨時展示區、球幕放映室和多媒體查詢等區域。

第二部分為規劃主展區,包括序廳、城市主體模型展廳、城市專項規劃展廳、市縣規劃展廳、城市發展歷史展廳和城市建設成就展廳。

(二)流線組織

布展流線設計考慮將參觀的順序性與可選擇性相結合。參觀人員既可以城市發展為脈絡組織參觀流線,也可以只參觀某個展廳,為參觀人員提供不同的參觀經歷。

(三)空間分析

展示區的空間設計,放棄了傳統布展空間單一、封閉的現狀。結合當前國際展示手段多元化的現實,提供展區不同的空間體驗,創造流動、模糊和透明的展示空間,使參觀人員在參觀規劃成果的同時,被展區的空間狀態所感染。(圖8)

(四)采光策略

展示區的采光以自然光為主,人工光為輔。設計采用天頂采光、側墻采光和側窗采光三種手法引入自然光,為展廳提供舒適的光環境。

四、結語

篇5

關鍵詞:小城鎮 基礎設施 建設及運營 世界銀行 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項目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式發生深刻變化,廣東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廣東迫切需要利用世界銀行的資金及先進經驗,解決小城鎮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制約小城鎮主導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為此,廣東省特開展了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策略研究,以利用世行貸款建設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項目為出發點,研究不同類型小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重點及發展策略,有效推動小城鎮主導產業的發展。

1 廣東利用世行貸款建設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項目的基本思路

1.1 認定原則

針對廣東省小城鎮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為有效提高示范鎮的綜合實力,加快示范鎮主導產業培育,廣東省在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項目的選擇上,提出以下幾點原則:

1.2.1 針對性:能夠有效解決小城鎮發展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項目的建設內容必須是針對制約地方發展的主要問題而提出的,項目建設內容切實可行,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并促進城鎮主導產業發展。此外,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和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存在較大的差異,項目的選擇必須針對不同地方的發展特征各有側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項目要有利于產業優化和產業升級,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的項目要有利于產業發展及環境保護。

1.2.2 示范性:具有較普遍的示范意義,能實行、能復制、能推廣

項目的選擇必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普遍性。項目的建設內容是能實行、能復制、能推廣的。示范鎮的建設經驗是可以為類似的城鎮學習,并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如研發平臺的建立及使用,會展及博覽功能的開發,環境保護體系的建設等。

1.2.3 協調性:有利于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項目的選擇過程中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要優先考慮有利于統籌區域發展的項目,如產業轉移園區、勞動力培訓等的項目,或優先考慮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項目,如農業博覽園等。此外,項目在選擇過程中也要考慮不同區域項目數量的平衡。

1.2.4 現實性:建設內容科學合理,符合地方發展要求

項目的選址、建設內容、建設規模、項目管理科學、合理。項目的選址符合國民經濟和城鎮總體規劃的要求。項目建設規模適中,符合當前城鎮發展需要。投資規模合理,在地方財政可承受范圍內。項目管理科學,有強有力的組織機構及管理制度。

1.2 建設重點

在上述原則的指導下,為了更好地培育小城鎮主導產業的發展,世行貸款項目將重點扶持以下項目的建設:(1)有利于完善產業發展平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項目。如研發中心、博覽中心等。(2)有利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項目。如教育培訓、道路建設等。(3)有利于完善生態環衛設施,促進宜居城鄉建設的項目。如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

廣東省堅持分類指導,分層次、有重點地逐步推進全省示范鎮均衡發展。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和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在發展條件、發展階段、存在問題上特點的不同,在扶持的內容上也各有側重。

珠江三角洲地區小城鎮的產業集群已經初具規模,其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產品的升級以及自有品牌的創建等,屬于成熟型的小城鎮地區。該類地區將主要扶持有助于完善產業發展平臺的項目。通過加強主導產業的研發功能,促進主導產業自有品牌和營銷網絡的構建,促進小城鎮主導產業發展。

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部分小城鎮具有一定的政策或資源優勢,現階段經濟總量較低,但有培育主導產業并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潛力,屬于起步型的小城鎮。其面臨的主要問題財政薄弱,資金匱乏,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的啟動資金不足。該類地區主要扶持有助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通過集中力量加大基礎設施,尤其是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優化開發環境,改善當地招商引資形勢,促進地方發展。

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經濟有部分小城鎮已形成一定的特色產業集群,屬于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特色專業鎮,如揭陽市漁湖鎮的模具、陽江市陽東鎮的五金刀具等,其面臨主要問題是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結構、擴大生產,屬于成長型的小城鎮地區。該類地區根據實際需求的不同,有的需要完善產業發展平臺,有的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扶持重點。

部分小城鎮環境保護壓力大、環境衛生設施配套差。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協調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在地方適度發展的同時確保環境不受破壞。該類型地區主要扶持生態環衛設施的項目。通過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設施的建設,提高地方的環境容量,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為主導產業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2 廣東利用世行貸款扶持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模式

在綜合各類小城鎮的發展特征的基礎上,廣東將重點扶持五種針對性強、適用范圍廣的發展模式。

2.1 產業提升型:加強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產業研發能力

珠江三角洲地區正處在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模式轉變的關鍵時期。珠江三角洲小城鎮的發展經過一定時期的積累,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特色產業集群,如中山的古鎮燈飾等。但同時也存在著產品檔次較低,技術含量不高,技術研發及創新能力較為落后等問題。珠江三角洲小城鎮迫切需要通過產業升級來促進城鎮的發展。目前而言,珠三角產業升級有兩種主要的模式,一是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培育新的產業集群,如順德勒流在原有富華重工等機械制造產業的基礎上,新建現代交通機械產業園區,發展先進制造業。通過新興主導產業的培育和壯大,促進城鎮可持續發展。另一種模式,是在原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向上游的設計、研究領域及下游的營銷、物流領域延伸。如中山古鎮燈飾在傳統燈飾產業的基礎上,建設燈飾產業發展服務平臺,具體內容包括科技創新中心、燈具質量檢測中心、公共中介服務中心、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等。以提高產業鏈配套能力、增強產品附加值為重點,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工藝設計,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品牌效益型轉變。

2.2 服務主導型:加強會展博覽設施建設,構建產品營銷網絡

通過培育與城鎮主導產業相關的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擴大主導產業的市場影響,提升主導產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促進主導產業的發展。如中山古鎮在傳統花卉苗木產業的基礎上,建設中山市古鎮南方綠化苗木博覽園。通過綠博園的建設,打造中國南方綠化苗木交易中心,促進花卉苗木種植業的生產和銷售。通過花卉苗木交易市場的的壯大,帶動了中山,乃至整個珠三角西岸地區苗木種植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同時,通過交易市場的發展,帶動苗木種植技術的研發與交流,提高苗木種植的科技水平,也使綠博園成為綠化產業技術的孵化器。此外,綠博園的建設還為古鎮提供了大片的綠色空間,美化古鎮的城鎮風貌,提升城鎮環境質量及人民的生活品質。與此同時,綠博園的建設還帶來了生態旅游業的發展,豐富周邊居民生活。

2.3 產業轉移型:集中資源加強產業轉移園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創造起步條件

廣東省大力推動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通過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一方面破解珠江三角洲地區土地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經濟發展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招商引資優勢逐步弱化,經濟發展后勁乏力等問題,推動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增強產業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產業轉移,解決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投資動力不足,山區及東西兩翼特有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經濟發展滯后的問題。2008年《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頒布后,廣東省計劃從2008-2012年,每年安排欠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園區發展專項轉移支付資金15億元,對全省14個欠發達市和江門市每年補助1億元,支持上述地區產業轉移園區建設的貸款貼息及基礎設施建設;每年安排重點產業轉移園區專項資金15億元,以競爭方式擇優扶持欠發達地區3個示范性產業轉移園區建設;每年安排產業轉移獎勵資金5億元,鼓勵珠三角地區企業加快向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轉移;每年安排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專項資金10億元以上,專項用于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智力扶貧、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等。在產業轉移政策的支持下,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的一批產業轉移園區迅速發展。如河源東源縣仙塘鎮的深圳(河源)產業轉移工業園、順德龍江(德慶)產業轉移工業園、佛山南海(陽山)產業轉移園等產業轉移園,都獲得了省里相關扶持資金的支持。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小城鎮應該圍繞產業轉移園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產業的轉移和發展創建平臺,建立全方位的經濟、社會合作關系,促使產業轉入地在產業轉出地區的帶動下快速發展。

2.4 項目主導型:圍繞重點項目完善交通及能源配套,構建產業發展平臺

東西兩翼及北部山區小城鎮經濟總量小、產業基礎薄弱,地區發展起步難。而重大項目往往具有投資總量大、上下游產業配套長的特點。通過引進重大項目,可以促進小城鎮經濟的迅速發展,實現小城鎮的跨越式增長。如韶關市乳源縣以水電建設為突破口,通過能源開發來推動縣域經濟,尤其是工業和外向型經濟的發展。以局部的開發(或“極點”開發)為突破口,通過內部力量的集中來吸納外部的力量,形成聚集效應與規模經濟性,從而帶動全局經濟的發展。乳源利用自身水電資源優勢和良好的投資政策,大力招商引資,吸引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乳源建設全國最大的化成箔和親水箔生產基地,該企業的年工業產值超過30億元,占乳源工業總產值比例超過80%。無獨有偶,云浮市羅定縣附城鎮,也是通過雅達電子(羅定)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手機充電器生產企業,占全球市場的30%,帶動地區電子產業以及相關電池產業的發展。雅達電子(羅定)有限公司的工業產值亦超過30億元人民幣,占當地工業產值的比重超過70%。對于有龍頭企業且龍頭企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質的地區,可通過完善龍頭企業發展所需要的交通、能源等相關設施配套,促進龍頭企業迅速壯大和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2.5 環境友好型:加強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品質,以環境優勢營造競爭力

北部山區是廣東省重要的水源地,也是廣東最重要的生態屏障。根據主體功能區規劃,屬于限制發展區的范疇。這些地區既要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又要防止地方的環境污染。韶關市乳源縣乳城鎮和肇慶市德慶縣悅城鎮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乳源縣地處南嶺山脈,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乳源縣采取了工業集中發展的模式,在保護北部及西部自然生態環境,發展旅游產業的同時,在東部乳城鎮等東部平原地區集中發展工業。目前,乳源縣的工業主要集中在乳城鎮的乳源經濟開發區、富源工業園、乳源東陽光高科技工業園、乳源化工基地等產業園內。為保護生態環境不受破環,乳源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乳源投資近億元的資金,用于建設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收集管網,確保產業園區的污水不會對下游生態造成破壞。肇慶市德慶縣、河源東源縣情況與乳源類似。對于生態環境良好、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應該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并通過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等環衛設施的建設,提高地區的“三廢”處理能力,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環境的保護,確保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不受破壞。

3 廣東省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應重視的重要環節

3.1 在建設對象的選擇上,應以成長型小城鎮為主要培育對象

堅持以“成長型”小城鎮作為扶持發展的主要培育對象。所謂“成長型”的小城鎮,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城鎮建設和人口具備一定的規模,已劃入全省的中心鎮建設規劃;第二,經濟發展正處于較高速增長的階段,并且具有相對突出的支柱產業;第三,在產業結構上,二產三產發展較快,已經實現了由農業型城鎮向工業型城鎮的轉變,或正在由農業型城鎮向工業型城鎮轉變。這樣的城鎮,具備一定的硬件基礎和產業基礎條件,在產業轉型或產業集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經過培育可以對周邊城鎮和農村起到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把具備一定的硬件基礎和產業基礎條件,在產業轉型或產業集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的“成長型”小城鎮作為主要扶持對象,有利于發揮項目對周邊城鎮和農村的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3.2 在建設內容的安排上,應以城鎮規劃為引導統籌設施建設

扶持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必須以城鎮總體規劃為依據。在城鎮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統籌各項設施的建設安排。尤其是處于發展中的小城鎮,先規劃后建設,避免出現設施建設各自為政,缺乏體系的現象。

3.3 在建設項目的管理上,應以重點項目為核心集中資源逐個培育

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應該重點突出,有序開發。應根據城鎮發展需求,合理安排項目建設規模及建設時序。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等,應統籌考慮管網的建設周期以及工業區或生活區的污水排放量。應圍繞重點項目組織建設,集中資金,優先完成對地方發展影響較大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切忌沒有重點,全面開花。

篇6

關鍵詞:舊城改造;城市規劃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R1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舊城更新規劃的價值取向對城市發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在舊城更新規劃中引入城市策劃有利于平衡多方利益,促進更新地塊局部與城市整體的融合;有利于處理近期與遠期關系,加快舊城更新的進程;有利于提升城市競爭力,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規劃成果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因此,有必要對現有舊城更新規劃模式進行研究,探求新的規劃對策,以促進舊城價值的整體提升和核心競爭力的快速提高,進而推進舊城全面振興。

二、舊城中心區的一般特點及做法

(1)特色。作為城市發源地,舊城中心區內集中了眾多具有歷史意義的特色街區、歷史建筑、傳統環境以及古樹名木,也集中了城市最古老的居民、商店、街區之間所建立的穩固的社會關系,深厚的文化積淀與鮮明的傳統特色是復興中心區功能的重要資源。

(2)優勢。舊城中心區一般位于城市區位核心,是傳統商業高度集中區域,無論從土地經濟價值、歷史文化價值,還是從居民心理認同程度來講,都遠比其他地區重要。

(3)問題。舊城中心區土地利用強度降低,地區發展缺乏活力。低劣的生活環境難以滿足現代生活需求,住房擁擠簡陋、基礎設施老化、公共空間匱乏、交通擁堵、配套設施不足、防災抗災能力低下等問題嚴重;歷史文化特色缺乏系統保護,傳統環境逐漸喪失;商業規模偏小、經濟效益和商品檔次偏低等問題使中心區功能面臨衰退。

(4)做法。針對舊城中心區特點,采用“全面保護”與“推倒重來、大拆大建”的規劃思路都難以在解決現有問題的同時發揮舊城中心區的優勢與特色。為此,我們提出“尊重民意、有機更新、新舊融合”的規劃思路,理智對待現代城市發展需求與歷史資源保護之間的矛盾,堅持“以人為本”的規劃理念,通過尊重居民意愿、保護歷史建筑、提高建設強度等方式協調各利益主體關系;通過梳理道路交通、更新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等措施滿足現代城市發展需求;通過留存城市記憶、協調新舊關系等手法延續傳統風貌,以此創造既有鮮明地方文化特色,又能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城市中心區。

三、實例分析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行的不斷加快,城市的更新改造也不斷推進,廣州作為現代化的大都市,市中心擁擠破舊的老城區必須進行全面的更新改造。廣州市某區舊城更新改造重點項目,借鑒對以往在舊城改造過程中許多教訓的反思,特別是要避免商業利潤最大化的追求而損害當地居民的利益和破壞老城的文脈與肌理, 廣州市政府決定在此工程中采取新的操作方式:(1)由政府主導、投資,沒有開發商的介入;(2)由居民自愿決定回遷、外遷還是領取經濟補償,不搞強制拆遷;(3)建筑量在滿足回遷住宅及配套需要的基礎上,僅適量增加商業、住宅面積用于補償政府投資,此外不考慮盈利;(4)改造后的空間和形態將延續老城的文脈和肌理,對基地中有價值的建筑予以保留。政府的開明態度與政策給了設計師鮮

有的機遇,同時也給設計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與挑戰。

四、舊城改造思路與規劃設計原則

借用美國城市規劃師哈米德雪瓦尼所說,“舊城改造應側重于經濟發展、歷史文化延續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內容”,才能帶來社會、經濟、環境和文化等各方面協調、長遠、可持續的改善和提高。

(1)貫徹陽光規劃原則,實現全過程公眾參與,改善基本生活環境。舊城改造的首要目標是“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充分考慮居民的改造意愿,從住房、交通、安全、衛生、環境、生態等方面入手,滿足居民現代化生活要求,是穏定社會結構和延續場所感的前提。①通過民意調查,了解拆遷意愿。在舊城改造中,通過發放居民意愿調查表、進行社區居民座談和住戶走訪等方式,了解居民對回遷、拆遷補償方式及城市環境改善重點等方面的意愿,并將統計結果作為規劃編制的重要依據,采取切實可行的規劃措施,同時應在規劃公示過程中,及時吸納居民反饋建議,將公眾參與擴展到規劃全過程。②根據現狀條件逐步改造,避免大拆大建。面對舊城區拆遷日益困難的形勢,規劃應針對地段的現狀特點,運用保留、改造與新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開發,避免大規模拆建對舊城區的破壞。

(2)調整用地布局,更新基礎設施,復興城市中心功能。城市功能定位是舊城中心區的發展核心,規劃應通過對傳統地位、未來規劃、交通區位等條件的研究,確定合理的功能定位,用以指導用地布局的調整;同時賦予其現代化城市功能,恢復城市的多樣性,避免由于功能單一而使城市喪失應有活力。根據條件分析,規劃確定永康舊城功能定位為:集特色商業、文化娛樂、商務辦公、休閑居住、醫療服務于一體的功能復合型中心區,體現歷史風貌特色的城市核心區塊。

(3)延續城市肌理,構筑“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和諧并存、互相促進的規劃結構。空間結構是舊城區的發展骨架,其構筑應在滿足城市整體功能發展的基礎上,充分延續城市空間肌理,體現舊城區文脈精華,形成新舊融和的城市新格局。面對拆除與新建的矛盾和碰撞,規劃通過對城市空間的重新詮釋,尋找新舊和諧的機遇,在調整用地結構的同時,構筑相應的空間格局,既滿足了現代交通、土地使用、開敞空間等要求,又尊重了中心區的傳統空間肌理,從而適應中心區現代多元功能要求,達到有效復興中心區的目標。

五、設計目標

我們根據現場特點,通過多次討論,逐步確定了項目的設計目標:三個價值體系兼顧并重。首先是社會價值。這是一個具有政治意義的試點項目,我們應該順應本項目創新性的開發模式的要求,探索嶺南傳統城區復興的新模式。其次是經濟價值。通過設計的高附加值,實現低造價、高品質的住宅建筑。此外,非常重要的還有文化價值。由于項目基地所處的特殊區位,其城市文脈肌理、歷史文化因素應該得到重視,設計應在嶺南地區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層面上作出積極的思考和反應。

六、規劃設計策略

控制適宜的開發強度和居住密度:以往的舊城改造,由于房地產利益的驅動, 開發規模往往失控,改造后高樓林立,給老城區的交通和市政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嚴重破壞了傳統的城市空間結構。本次項目實踐由于采用全新的開發模式, 新建筑僅供原居民回遷,保證基本的居住需求,增設少量的底層商業用房來平衡項目成本,因此開發規模和居住密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打通開放空間系統: 充分發掘老城區、老建筑潛在的文化、歷史、空間價值,優先建立連續貫通的步行開放空間系統,形成若干新舊建筑界面圍合的“城市客廳”,并理順區內車行交通,“激活” 市民生活。

融入嶺南城市肌理:由于開發規模和居住密度的有效控制,規劃設計得以控制新建筑物的單體體量與老城尺度的相適應,使之以群體組合方式融入老城肌理。

七、單體設計策略

新與舊的連接、融合:建筑布局上,保留建筑周邊置入新建筑體量,組成完整的街巷廣場空間結構。新建筑采用鋼、木、玻璃、等材料,在比例尺度、組織劃分和紋樣色彩上與老建筑配合,新老建筑共同結合成一個融匯時代氣息與歷史信息的群體。

精心設計居住空間:由于新建住宅主要用于原居民的回遷,所以單元面積根據原居住面積的不同而千差萬別。設計過程中我們不畏繁瑣,精心布局,細分面積,爭取做到功能合理、空間互借、小中見大,全部明廚、明廁,以創造現代、健康的生活方式;戶型拼合方式便于靈活分配面積,入戶陽臺的設置把傳統街巷生活立體化、空中化。群體組合關系在尺度上與老城文脈相呼應。應對嶺南的氣候特點,建筑群體梳狀布局,樓梯間部位前后通透,加強通風采光,力求從整體上改善住區的小氣候。

文化傳承與創新:新建筑是傳統建筑類型、建筑元素的現代版本;住宅延續基地原有建筑的肌理特征,形體處理為一系列有韻律、進退凹凸的小開間體量組合,細部精美,色彩上卻采用謙和、含蓄的灰白色系。商業裙房在尺度劃分、空間模式、色彩運用上與保留建筑相呼應,同時在結構方式、構造方式、材質表現等層面上大膽更新,體現出強烈的時代感。

八、結語

總之,在未來的城市發展競爭格局中,將日益形成嶄新的競爭理念與法則,其核心內涵是城市以功能比強弱、以空間視優劣、以環境定勝負、以特色見高低。在舊城更新重新引入城市策劃,有利于處理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關系、直接效益與衍生效益的關系、外延增長與內涵提高的關系、經濟效益與人本關懷的關系,有利于推進舊城全面振興,實現舊城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城市發展;園林設計;策略研究

1前言

城市園林將人文、文化、自然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城市園林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潮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城市園林不僅可以滿足生態環境需要,休息娛樂需要,生活趣味需要,更重要的是做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城市園林建設已經成為城市建設中的主要內容,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達到的必然成果。而城市園林設計是形成良好城市園林的決定性條件,但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約,我國的城市園林設計存在諸多的不足,這就嚴重影響了城市發展的進程,下面就對我國城市園林設計中的不足及策略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我國城市園林的健康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2對我國城市園林設計存在不足的分析

2.1城市園林設計程序的紕漏

普遍認為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有很大差別,將景觀設計歸于建筑設計的附屬物,把景觀設計誤解為只是單純的雕塑、植物栽植。甚至把建筑后的景觀設計就根據電腦的三維動態效果進行設計,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對程序的錯誤編寫不能做到科學的規劃布局,例如在某些景觀建設中,不考慮交通、消防、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布局,那么當樹木成長到一定高度后,就會影響到這些基礎設施的使用,從而導致人力浪費和經濟的直接損失。任何問題存在都會影響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要正確認識園林設計與建筑設計的內在聯系,避免園林設計中出現的一切紕漏。

2.2城市園林設計的層次劃分不清晰

我國目前的生活現狀是人口基數大,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在城市建設中這樣的弊端表現的更加明顯,根據我國城市綠化率不足的難題,提出了屋頂城市綠化的設計方案。但是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卻遠遠做不到綠化空間最大化利用。城市園林設計層次劃分不清晰的主要表現是:過分注重植物種植后的美化效果,而忽視了植物對環境生長條件的需求,最終導致植物該開始種的時候很令人有賞心悅目的欣喜感,在后期維護和生長中就不能表現出優勢。因此應該對園林設計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例如在地面種植高大喬木以便于防風固沙;靠墻面處種植有攀援能力的植物以便提高立體效果;在陽臺設置種植槽以便業主種植花草,在屋頂處種植低矮灌木防止積水。

2.3城市園林缺少人性化設計

準確地說居民滿意度才是城市園林設計的基礎,一個優秀園林設計方案最終的評定權是掌控在實際應用人群的手中,因此在城市園林設計中不要只顧及到設計圖像的美觀化,還要賦予園林設計具有人性化。園林景觀設計的實用性可以為建筑作品增添色彩,只要這件藝術品符合了大多數人的品位要求才能說是成功,當設計師聽到群眾發自內心的贊許時也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在城市園林設計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會讓更多的人陶醉于這樣美好的氛圍之中,這也是我們對園林設計提出的最終目標。

2.4城市園林設計中考慮角度不夠全面

城市園林設計中考慮角度不夠全面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景觀設計形式過于簡單。城市園林建設在發達的沿海城市發展的較迅速,由于當地資源占有量有限,常常是為了快速達到綠化效果,在城市活動密集的中心地帶鋪設大面積草坪,在周圍稍微點綴一些常見的喬木形成簡單的綠色景觀,草坪的退化與其他綠化植物相比速度較快,因此說這樣的景觀只是為了暫時改善生活居住的環境并不具備欣賞價值。另一方面是隨著城市工業的不斷擴展,生態環境已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排放的各種有害物質對居民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威脅。因此很多專業人士提出了將“森林”引入到城市建設中,提出無需種植名貴的花早,只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就是最好的。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地方政府為了提高城市的美化度,不惜重金去購買名貴的品種來裝飾城市,但是這些所謂的名貴花早并不符合生態環境的需求。

3對我國城市園林設計不足采取的應對策略

3.1豐富城市園林的藝術設計

城市園林設計不只是點和線技術的融合,也要重視四季變化對景觀設計效果的影響。人類的科技的進步只是為了更好的適應自然,而不能對自然俺人類需求做出改變,例如土地格局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演化而形成的,在對城市園林設計時要加以科學的利用,園林設計方案要襯托出獨特的地域特色,無論何時自然賦予我們的格局已經注定,追求潛在的藝術價值是素有設計永恒的主題。因此,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時,要遵從大自然的感覺創新出更有價值的藝術設計。

3.2城市園林設計要有傳統文化氣息

人們對于城市園林的要求往往會與當地的傳統文化相結合,認為園林設計中占有一點傳統的文化氣息就是被賦予了靈韻。因此在對城市園林設計時,盡量做大傳統文化與周圍環境的有機結合,最大程度的來滿足大眾的審美情趣和精神的追求,以豐富的傳統文化為理論依據,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所設計出的園林被更多的人所關注,從而體現設計的真正價值。

3.3城市園林設計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城市園林設計要把環境的影響是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內容,在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實際地理環境來展開合理的布局,力求做到功能齊全和層次分明的完美結合。城市園林實際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具體是指,城市園林設計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環境變化情況和所選擇植被的自身情況而布置園林景觀,達到人們居住環境的改善、生態的良好發展、人們身心健康、經濟增長的綜合效果最優化的目的。城市園林設計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園林生態效益和人們生活環境取得雙贏的保障,這樣做的好處是既有生態學基本理論、植物生長規律作理論支撐,又遵循人類未來發展的總趨勢。

3.4城市園林設計要科學預算建設費用支出

由于城市的發展情況不同,各地的施工成本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對城市園林進行設計時要科學預算建設費用。一般好的園林設計,施工成本與維護成本完成后,已經嚴重超出單位的經濟承受能力,這樣就會造成單位財政的巨大壓力,在后期的工作中由于受到成本的約束,只能采取低水平的修復,裝飾效果達不到預計的效果,很多原來設計的功能不得不喪失,甚至有些單位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干脆放棄了后期的維護管理。因此在對城市園林設計時,要組織一批專業人員對投資費用進行科學的預算,并綜合各個方面因素來選取最佳的設計方案,這樣做能減少企業的盲目性建設和合理化的運用資金,有利于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更好的開展。

4結束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擴大,園林綠化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園林綠化工程會被作為一項基礎工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園林綠化工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這就要求從業人員要盡最大努力來克服設計過程中出現的不足,在實踐中來充實自己,為我國的城市美化工程做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尹益臣.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古典園林設計思想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1(13).

[2]姚菊俊.如何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進行創新[J].科技創新導報,2008(29).

篇8

從前面的討論中不難發現,以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方法,關鍵在于提出一個合理有效的項目,這個項目包含有足夠量的課堂知識,且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筆者將課程設計的要點,放在項目選擇上。以下介紹其主要內容。

1再編排教材,以符合任務驅動的需求

傳統本科教材將理論知識的傳授列為主要目標,這主要是因為本科學生具有得天獨厚的實踐環境,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隨時安排實踐,而放到專科教學上,則不太適應,因此,筆者建議將教材內容進行再編排,將其整合為三個主要項目:設計一個簡易直流穩壓電源,設計一個簡單的音頻放大電路,獨立設計正弦波信號發生器。這既是對教材的再編排,又是對課本內容的有效整合,而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以循序漸進為原則,進行項目的拆分

對剛接觸模擬電子技術沒多久的學生而言,即便是將教材內容簡化為三個主要項目,學生也難以獨立有效地進行解決,這就需要我們首先進行項目拆分,將每個項目按照學生的認知能力,拆分為若干個子項目,保證每個子項目略高于學生目前的認知水平,然而卻又是學生伸手能夠觸及到的。例如,對簡易直流穩壓電源而言,重點是應用二極管,而應用二極管和領悟二極管的基本知識有關,基于此,第一個子項目完全可以設計成掌握二極管的單向導電特性,循序漸進,慢慢引導學生獨立設計直流穩壓電源。

3以學生為項目的主體,分組完成項目

無論項目設計得多好,如果不能把握好學生的主體地位,必然難以達到最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時刻將學生視為項目的主體,其主要內涵包括以下幾點:將項目的環境從課堂上轉移至實訓基地或者實驗室,使得學生能夠親手操作各種儀器設備,同時減少教師的理論講解課時,能夠有效提升項目的實踐意義;減少教師的項目參與時間,不是手把手地教學,僅在關鍵時刻給予針對相應的提示即可,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保證組員優勢互補,將項目交給小組組長,以培訓學生的合作能力、項目能力等。

4轉變考核模式,突出項目的重要性

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為試卷考試,理論知識有余而實踐價值不大,在引入項目載體后,如果還是單純以試卷進行考核,就會直接導致教師無法有效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筆者建議,轉變目前的古板考核模式,強化實踐與項目的重要性,在考核中增加電路元件的調試內容,并將平時成績納如考核范圍。總之,以項目為載體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設計還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想法,需要給予積極的思索研究。

二、結語

篇9

Abstract: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human society enters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radically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Environment we live is always showing a digit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eatures. People’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lso change with a digit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t is showing new features. In this context, urban landscape design more and more draws people’s attention. We should explore the new design strategy o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people's environmen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關鍵詞:信息社會;環境心理;城市景觀;景觀設計

Key words: information society;environmental psychology;urban landscape;landscape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2-0325-02

0引言

進入21世紀,信息科技以其迅猛發展、廣泛影響、深刻變革,在經濟社會發展、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著明顯的主導作用,對人類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日益被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滲透和包圍著,人和環境的關系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環境心理和環境行為表現出新的時代特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以人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為核心的城市景觀設計,在內容和方法上都要根據信息社會人們的環境心理和行為特征探索新的設計策略。

1信息社會的環境心理特征分析

1.1 環境心理學和環境藝術設計

1.1.1 環境藝術設計的理論依據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涉及到工程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知識的邊緣性學科,其中環境心理學是支撐這個專業必不可少的理論基礎。處理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問題是環境藝術設計首先應做的工作,應從人們的心理和生理上營造一種蘊含美感和舒適的環境,洞悉人們在各種環境下的心理特征以及行為規律,把環境設計的各要素科學、合理地融合在一起,營造出同需求相吻合的空間環境。

1.1.2 環境心理學及環境藝術設計的時代特征由于構成我們生存環境因素總是處于變化發展之中,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也總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從較低層次向較高層次發展,人類改造自然創造生存環境的能力也總是與一定的時代相適應,因而環境藝術總是表現出時代性。從設計和環境的形式來看,就是所謂的風格和流派變化。人類從農業時展到工業時代,又從工業時展到現在的信息時代,諸多設計風格和流派此消彼長,波瀾壯闊,理應反映不同時代人類改造環境適應環境能力的發展和進步。

1.2 信息社會的環境心理與環境行為特征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廣泛深度滲透到我們生存環境的各方面,以信息技術為內涵的環境各要素,與人類活動各要素相互作用,構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信息社會環境。信息社會環境下的人際關系、距離、個人的空間以及人的行為方式與特征表現出了信息化、高效化、虛擬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

1.2.1 信息社會的環境構成及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從環境構成來看,分為四個層次:人處于中心地位;與人關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人工環境;再一層次是社會環境,其中人工環境中滲透著社會環境因素;最外層是自然環境,它以無法抗拒的力量制約著一切環境因素。信息社會的環境也包含這四個層次,但各層次的內容發生了變化。處于中心地位的人是正在享受著信息技術等高新科技并逐漸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其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達到空前的發達;人工環境是以發達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為內涵,逐漸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虛擬化的人造環境;社會環境中人與人的交往、協作關系逐漸變得密不可分,在信息化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自然環境逐漸受到人類高智能、高效率的生產活動更多的影響,有限的能源、資源和空間環境與人類無限的占有欲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環境惡化越來越嚴重。

在環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人和環境的作用是其中的核心和主體。環境心理學認為,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表現為刺激與效應。環境作用于人的過程就是環境對人給與刺激的過程,人受到環境因子的刺激,就要產生改造環境、適應環境心理,從而表現出環境設計的行為,這就是效應。信息社會的環境各要素對人的刺激的信息量和傳遞方式比以往的農業化社會、工業化社會速度要快的多、數量要大的多變化更迅速快捷,各種環境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以及發達的通訊設備隨時隨地都給人提供著刺激,人們不得不應對飛速發展變化著的環境,改造環境的活動空前的活躍,城市的不斷擴張、不斷建起的高層樓房快節奏的工作方式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另外,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還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個人和社會環境的關系也越來越復雜,人的社會性日益增強,從而也影響到個人空間和人際距離以及人的行為方式變化。

1.2.2 信息社會的個人空間與人際距離交通與通信的進步使得城鎮在地理上的分散成為可能,因而更接近自然,但在另一方面,又對環境構成新的破壞。長達半個世紀信息革命,致使電腦網絡覆蓋全球,電子貨幣、電子圖像、電子聲音、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現,生產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家庭自動化,重新定義了公共空間和私有空間。信息革命使人們到郊外或家里工作而通過網絡到市中心娛樂消費社交,使城市的建設時空關系發生革命性變革,“全球村莊”,“城市解體”引起人類的生活工作模式重大變化,通過現代信息網絡,家庭將重新與工作場所相結合,電子社區、虛擬銀行等的出現改變了過去的人際工作關系,但人們更盼望共享空間、交往場合、更多新類型建筑的涌現,新的城市建筑形式成為新城市景觀的一部分。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體現為信息傳遞與信息共享,并且信息量的需求與流動隨著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日益變得頻繁復雜,不管在家庭、飯店、辦公室還是廣場、公園,人們每時每刻都要從周圍環境獲取信息。因此,從個人和社會需要來看,人際距離應當是趨于縮短。但是,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通訊手段又使得信息的傳遞不需要直接的人際交往,電視、網絡、多媒體成了信息交流的理想界面,甚至網絡技術可以制造出虛擬現實,人們只需在個人空間范圍內就可遠距離順利地完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1.2.3 信息社會的行為方式特征環境心理學要求把心理和行為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人的行為方式特征要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具有時代的烙印。農業時代人的行為一般表現為緩慢、悠閑、工作效率低下、保守等特征,而工業時代則表現為快節奏、忙碌、高效率、開放等特征。到了信息時代因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加快,信息交流與共享日益劇增,人的行為方式必然表現為更快的節奏、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加開放的思維。焦慮、恐懼等剝奪了人們享受生活的樂趣,“詩意”在“速度”中喪失,“空間”在“繁忙”中消失,因此環境的設計應當把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減少人的疲勞、最大限度滿足信息的交流作為首要的內容考慮,為信息社會的環境設計增添更多藝術性與文化性。

2信息社會環境下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2.1 景觀的時代特征和屬性

2.1.1 景觀的時代特征景觀,猶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裝點著人類的環境。它們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細琢的人為創造,煥發出不同時代的奇光異彩,成為人類共享的藝術珍品。它是人類的世界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的反映,是人類的愛和恨,欲望與夢想在大地上的投影。農業時代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不敢有違天地之格局與過程,便用心目中的宇宙模式來設計神圣的景觀,以祈天賜福;中世紀的歐洲,神權高于一切,萬能的上帝成為人類生活和設計的中心,因此有了以教堂為中心的城市和鄉村的布局形式;文藝復興解放了人性和科學,因為有以人為中心和推崇理性分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產生了幾何對稱和圖案化的理想城市模式,甚至于將自然幾何化;工業革命帶來了新的設計美學,但在工業化過程中,人炸,生產力飛速發展,人類整體生活水平和物質能量消耗成倍增長,環境問題越來越明顯。這些癥候已使人類認識到其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到了威脅自身發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今天,進入新世紀和步入信息時代,人類一方面在深刻的反省中重新審視自身與自然的關系,重新謀求建立人文生態與自然生態的平衡關系,以圖重建已遭破壞的家園;另一方面,信息時代的來臨使人們更加需要建立一個融和當下社會形態、文化內涵、生活方式、面向未來的更具人性的、多元綜合的理想生存環境空間。

2.1.2 景觀的社會屬性景觀設計是指在某一區域內創造一個具有形態、形式因素構成的較為獨立的,具有一定社會文化內涵及審美價值的景物。它必須具有兩個屬性:一是自然屬性,它必須作為一個有光、形、色、體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間形態,較為獨立的并易從區域形態背景中分離出來的客體。二是社會屬性,其必須擁有特定的社會文化內涵,具有觀賞作用以及改善環境和使用功能,能夠通過景觀的內涵,將人們的心理反映,諸如移情、情感、聯想以及意境等引發出來,也就是所說的景觀效應。

2.2 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2.2.1 生態化設計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化設計”一直是近年來人們關心的熱點,生態設計在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領域尚處于起步階段,對其概念的闡釋也是各有不同。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盡量使其對環境的破壞影響達到最小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設計,這種協調意味著設計尊重物種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生態環境質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環境及生態系統的健康,使其在對環境的破壞影響最小的前提下,達到生態美、科學美、文化美和藝術美的統一,為人類創造清潔、優美、文明的景觀環境。

生態化設計中,首先應尊重傳統文化和鄉土知識,吸取當地人的經驗和其文化傳統給予的啟示。其次,應順應基址的自然條件。盡量避免對它們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維護場所的生態環境健康運行。第三,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觀。第四保護不可再生資源,作為自然遺產,不在萬不得已,不予以使用。第五應大量應用綠色科技、綠色能源等技術保護生態環境。在發達國家的城市景觀設計中,把關閉和廢棄的工廠在生態恢復后變成市民的休閑地已成為一種潮流。材料選用應以能循環使用,能降解再生為主,而且應提高景觀的使用壽命。第六景觀生態設計是對人類生態系統整體進行全面設計,而不是孤立地對某一景觀元素進行設計,是一種多目標設計,為人類需要,也為動植物需要,為高產值需要,也為審美需要,設計的最終目標是整體優化。第七多學科綜合,聯合多學科共同研究、分工協作,才能保證一個景觀整體生態系統的和諧與穩定,創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高質量的景觀。

2.2.2 人性化設計在人性化設計理念中,首要展現物理層次的關懷,而人的基本需求就是物理層次的需要,其不僅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最為主要的是讓使用人員和景觀間的關系變得更為密切與融合,其會大幅度地遷就人們的行動方式,體諒人們的感情,讓他們感到舒適,并不是使使用人員去理解并適應它。在設計的過程中,應針對不同年齡與文化層次的人在活動時的特點,應有鮮明的功能分區,形成一種開敞和封閉相結合、動靜有序的空間結構,表現在設計細節方面,以實現各層次人群的需求。其次要體現心理層次的關懷,心理層次上的滿足感不直觀,難以言說和察覺,甚至連許多使用者也無法說明為什么會對它情有獨鐘。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觀感知過程,在景觀設計中,要讓人觸景生情,還要使“情”升為“意”,這時“景”升為“境”,即“境界”,達到情景交融,成為感情上的升華、結晶,以滿足人們得到高層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3信息社會環境下城市景觀設計的策略

3.1 運用新材料、新技術的策略設計材料是文明大廈的基石,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迅猛發展為景觀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新型材料、新型工藝可給室內外環境帶來好處和美感。安全環保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藝技術進一步保證了安全。呈現出了智能化、系統集成化等新特色。如可視對講、防盜系統,包括像電話遠程關閉家中的水煤氣、照明電,本地聲光報警,遠程查詢家中情況等人性化服務,科學技術的人文思想、高科技產品也正在成為景觀走進各種設計中。信息社會發達的通訊和咨詢方式能夠保證人們時刻關注科研的最新動態,對新材料、新技術的敏銳覺察能力提高,在環境設計中能夠滿足人們追求時尚追求科學的心理需求。

3.2 以人為本的策略設計景觀設計,應把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人是核心。從功能來說,就是要合理設計、安排、組織空間。空間的設計首先不僅要確保人們在活動時具有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而且應使人們在環境中可以通暢地取得需要的信息。在信息社會中,人們之間的關系的日趨疏遠同人際交往需求的擴大之間的矛盾要利用良好的空間設計進行解決。換句話來說,就是在空間的安排過程中,應合理把握個人空間與人際距離的尺度,若有必要,則適當減小人際交往的距離,進而加大人們間更多當面聚會與交流的機會。對人的精神層面需求的關注是以人為本的重要一面。目前,信息社會的審美觀念表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體現在景觀設計上就是多種形式的空間形態設計。空曠開闊的空間和光潔冰冷的界面設計,溫馨小巧的空間和自然樸素的裝飾,不同的審美取向需要不同風格的景觀設計,多元化的設計思維必須以人為本。

3.3 以環境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信息社會環境構成的層次中,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社會環境相比,似乎離我們人這個中心較遠,但它是制約一切環境因素的力量。

景觀設計應當從宏觀方面來統籌,從長遠觀念來思考,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和思維來設計,從以人為本上升到以環境為本,人與環境和諧相處,充分利用環保綠色材料、節能新工藝、減少污染排放、節約型設計的理念來完成設計。把握好空間利用的效率和彈性,最大限度減少空間的浪費,使有限的空間發揮其功能,用動態發展的眼光增加空間利用的彈性,使得空間的功能具有可變性。

4結束語

以上關于信息社會環境下的特征分析及城市景觀設計的策略,需要切合當前社會的正確理念作引導,時代已經毫無選擇地進入了信息社會,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人的環境心理行為分析方面比較薄弱,如何創造更好的環境、更高質量和更安全的景觀,還需要做更大的努力,進一步探索。

現代景觀環境中要充分考慮景觀的時代特征、環境屬性,要體現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應始終圍繞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每一個細部的規劃設計。“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應只局限在當前的規劃,服務于當代的人類,而且應是長遠的、尊重自然的、尊重人文歷史的、維護生態的、切實為人類的發展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空間。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中國園林,2001.

[2]陳六汀,梁梅.景觀藝術設計[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

[3]米切爾,W J.伊托邦,吳啟迪,喬非,俞曉譯.數字化時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篇10

【關鍵詞】城市;高層商品住宅;設計;開發

影響城市高層商品住宅質量水平的因素來源于多個方面,但最為基礎和根本的便是處于源頭階段的設計開發環節。房地產初期的設計開發,在整個房地產項目甚至是房地產企業的發展中占據著極大的分量,是關乎到建筑質量和房地產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故而,對城市高層商品住宅設計開發策略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城市高層商品住宅設計開發的總體要求

城市高層商品住宅同所有的房地產項目一樣,成本投入量極大,其前期設計開發的總體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后期的建設、銷售等重要環節,為此,對其的設計開發務必要有嚴格的流程和高標準的要求。

1.注重地域性

城市高層商品住宅不同于一般住宅區,它更注重的是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雖然我國地域遼闊,但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地域風貌是不盡相同的,如沿海和內地、南方和北方等,導致其設計開發所帶來的市場份額、經濟利益千差萬別,因此要充分考慮地域性。并結合市場發育狀況、供求關系、消費能力等因素,地域統一時還要考慮區位因素,如地理區位、功能區位、街區區位等。

2.引入前瞻性

隨著房地產業的不斷發展,具體的市場環境、銷售策略、樣式等均發生了巨大變革,而這些變革的發生在設計開發之初是難以預料的。但不排斥這種現象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鑒于高層建筑開發周期較長,因此,為了應對不斷發生的變革,務必要將前瞻性納入到總體要求范疇中去。

3.強調創新性

城市高層建筑的設計開發,首先要與受眾的需求相吻合,但不容忽視的是其獨特性和創新性,這也被視為實現競爭差異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高層建筑富有創新性,便會依據市場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滿足受眾日益繁多的需求,可為其贏得更為開闊的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城市高層建筑的創新,要充分立足于實踐,即要對受眾的需求進行實地調查,以便在設計主題和設計概念上均有所創新,進而使整個項目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

二、城市高層商品住宅設計開發策略

1.建筑與布局方面

城市高層商品住宅中,點式高層住宅或板式高層住宅在提高居住密度和容積率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故而,項目所在的區域內,且在不超過建筑限高的前提下,應將點式高層、板式高層和小高層列為首選項目;在限高區域內,應將多層板式建筑和不超過限高范圍內的點式住宅、板式住宅列為首選項目。出于容積率增加的需求,可將塔式高層住宅納入項目考量范疇,但應注意控制設置量。此外,板式住宅最好選取占地少、秩序規則的行列式。

2.建筑功能方面

城市高層商品住宅著意強調的是功能多樣性、智能化等特征。所謂功能多樣化,即以建筑物為載體,兼有信息化設備、信息化應用、建筑設備管理、公共安全等多種系統功能,實現建筑結構、建筑系統、建筑服務、建筑管理等的優化組合,提供出高效、安全、節能、便捷、健康、環保的良好建筑環境。而智能化則與環境建設、土建建設并駕,具有先進性、完整性、超前性等特征,是計算機網絡系統、自動化設備、建筑技術與藝術等的有機結合,包括寬帶、優良的電梯質量、斷電保護裝置以及完善的防火報警設備等。

3.景觀與綠化方面

景觀與綠化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其與建筑風格、社區規劃的融合,充分利用生態網絡,在建筑群中體現出人與自然的良性關系,在提高生態效益的前提下,將藝術效果和綜合功能相聯系,從而將戶內綠地與住宅建綠地相結合,使各方要素之間一致達成綠地均好性。在樹種的選用上,可采用美觀大方的樹種,并借助鵝卵石鋪設的林蔭道和道路兩邊的雕塑,營造出幽雅、舒適的居住氛圍,充分凸顯出綠色主題,以回廊、綠植、水景、雕塑等搭配綠色的走廊,考慮人們的晨練和休閑需要,不妨鋪設大面積的草坪,并栽植花草樹木,設置噴泉等,促使道路、綠化帶和休閑空間更具舒適化、有趣化。

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高層商品住宅的設計開發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不僅要求實地調查,還對技術有著極高的要求,并在房地產項目及房地產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擔任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項目設計與開發之初,要腳踏實地的了解和掌握項目的具體情況,才能落實好相關的設計開發工作,進而為其質量水平的提升做好保障。

參考文獻:

[1]孫艷.城市高層商品住宅開發設計策略的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09(17)

[2]楊宗慧.淺談現代高層建筑結構分析與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