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04 17:57: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留守兒童在社會環境、教育、家庭等方面存在缺失,其成因分析如下:
1.家庭原因
由于父母長期外出打工造成兒童心理發生很大變化。留守兒童無法同父母進行交流和思想交換,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勵,形成無助、自卑、怨恨、暴躁等情緒。家庭教育作為兒童最早的啟蒙教育,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培養健康的一代,父母作為第一任教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留守兒童缺乏這種家庭教育,由于監護人教育水平、精力、體力等限制,不能對留守兒童實行家庭教育,造成孩子行為發生偏差。
2.學校原因
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重視不夠,甚至有些學校根本沒有留意到留守兒童的這種心理需求。學校對留守兒童關注力度不夠,表現在辦學條件的制約,由于學校的師資力量、硬件設備不齊全,造成教育方法缺乏針對性。有些學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短缺的現狀,導致教學過程中耗盡教師精力,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留守兒童,影響教學質量,造成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3.政府原因
政府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力度不夠,并沒有提供可執行的有效幫助。當下對兒童提供有效發展的機構數量不多,尤其在廣大農村,更沒有社區為留守兒童提供幫助。除此之外,政府部門對游戲廳、舞廳、網吧的管理并不完善,有些企業為了商業利益,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公共場所,嚴重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
4.社會原因
留守兒童大部分生活在我國廣大農村,農村的治安狀況比較差,這部分兒童大都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而社會對違法打擊力度遠遠不夠,導致傷害留守兒童的案件時有發生。
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應對措施
1.家庭應對措施
父母首先應該具備責任意識,客觀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恰當選擇監護人,同監護人合理搭配,改善留守兒童心理狀態,強化溝通交流。首先,父母應加強同孩子之間的交流,讓孩子充分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其次,采用多種溝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電話的同時輔以書信的方式,強化同孩子之間的交流,孩子也能通過書信的方式,將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再次,強化同監護人的溝通。父母應該及時同孩子的監護人溝通交流,獲取孩子的學習、生活、心理信息,進而采取有效溝通,對孩子的問題進行疏導解決。最后,溝通內容應寬泛。溝通過程中,不應該僅僅注重孩子的生活、學習問題,也應當注重孩子的健康問題,涵蓋孩子的心理發展、變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發展。
2.學校應對措施
學校應建立健全留守兒童的心理檔案。學校應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多參加學校舉辦的關于心理方面的活動,通過定期培訓的方式,提高監護人、家長的心理輔助能力,推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學校也應該為教師提供培訓,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兒童的心理特征,可通過心理機構培訓的方式,提高教師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應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和心理咨詢室。
3.政府應對措施
政府應樹立責任意識,尤其是鄉、縣,應對留守兒童多加關注。政府應加大教育投入,加強學校建設,改善留守兒童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由于農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所以政府需要對體制進行改革,同時對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改變留守兒童的現狀,讓進城務工人員的孩子享受同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政府應加強對農村經濟的扶持,加強對基礎設施、學校資金的投入,發展農村經濟,解決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
4.社會應對措施
應加強對游戲廳、網吧等公共場所的監管,加強農村治安,加大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建立健全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對于大眾傳媒來說,應引導社會關注留守兒童問題,集合社會力量,鼓勵愛心活動,關注留守兒童。進而幫助留守兒童自強、自信、自立,徹底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
三、小結
篇2
[關鍵詞]農村 少年兒童 心理健康
一、加強農村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關注少年兒童,尤其是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健康又有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如果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比身體健康還可怕,可是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少年兒童頻頻犯罪要么自殺,要么殺他人,孤獨癥、抑郁癥在不斷的上升,這些無形的殺手在向少年兒童襲來。這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嚴重的會使少年兒童出現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關注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社會、家長、和教師的共識。但是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覺得農村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更值得關注。
二、農村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一)家庭教養方式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多么美好的生活,但是,對于我們農村的少年兒童來說這是一種奢望。1、因為許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與孩子聯系的時間相對較少,孩子長時間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變得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性格極易變得內向、悲觀、孤僻、冷漠。沒有家長的監督慢慢的孩子就養成了自由散漫、沒有自我約束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內心有矛盾,缺乏安全感,心里話無處傾訴,內心變得脆弱,性格發生偏差。2、家長給予豐富物質生活,使少年兒童得到的寵愛和照顧遠多于鍛煉和體驗,以寵愛甚至溺愛代替關愛,孩子嬌生慣養,如要什么買什么;家長關注少年兒童的智力發展和應試的成績的程度,傳統教育“黃金條子出好人”如打人罵人;還有部分家庭家長自身就有嚴重的行為或心理問題,雙親對少年兒童的成長沒有樹立良好榜樣,甚至還以其不良行為和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少年兒童的成長,如打牌、喝酒等。
(二)學校教育問題:
1.農村的教學質量低下,學校只對少年兒童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定。忽視少年兒童德育、人格、心理等全面發展,從而誤導少年兒童心理和智力不平衡發展。
2.目前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培訓,在工作中不能運用心理科學知識幫助少年兒童解決心理問題,致使許多少年兒童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存在有人格的缺陷也不知道怎樣解決。
(三)社會的責任問題:
少年兒童面對日趨激烈的學習和就業競爭,面對價值觀多元化的影響,幼小心靈中感受到難以擺脫的壓力和困惑,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下,這種心理負擔很難得到有效宣泄,出現自我意識混亂、青春期適應不良、厭學、考試焦慮、學校恐怖、孤獨癥、抑郁癥甚至精神分裂癥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少年兒童健康發展。
三、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家庭是少年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環境
家庭是少年兒童生活的第一環境,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具有啟蒙性、長期性的特點,父母采取怎樣的養育方式都直接關系到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家長不應當只擔負傳統意義上的養育職責,更要擔負起對少年兒童進行心理教育的責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
留守兒童心理諸多問題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視發揮家長在留守兒童健康心理成長中的作用。要多跟孩子交流,盡可能地保證每天跟孩子通電話,多跟孩子談談心,多跟孩子溝通,對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
2.以身作則,為少年兒童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對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起著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父母應改變不良習慣和不良思想,為少年兒童做出正確的表率。
3.全面了解少年兒童,注重因材施教
父母應全面了解少年兒童的性格、情緒等特點,發現少年兒童的長處與短處,揚長避短,因材施教,多鼓勵,少批評,采取賞識教育。
(二)教師是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輔導員
教師,教書育人,還要當發現者,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不歧視,平等地對待他們。首先要特別關心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多給留守兒童一些熱情的幫助,解答學生成長中的煩惱。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松。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三)社會是少年兒童心理成長的大環境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打工潮流直接影響農村的少年兒童,各種不良風氣不斷出現,對少年兒童心靈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因此,改善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積極凈化居住環境,還少年兒童一個潔凈的成長空間。
篇3
【關鍵詞】留守兒童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現狀 ;措施
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在社會主義轉型時期出現的一個弱勢群體,這些兒童由于生活條件和成長環境的不同,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特別的關愛,學校方面也要對這部分學生給予特別的重視,這樣才能促進這部分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
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現狀
1. 自卑心理比較嚴重
據調查顯示,農村留守兒童普遍自卑心理較嚴重。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因此,導致了他們自卑心理的形成。自卑心理的形成對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因為自卑心理作為一種負面情緒會一直伴隨兒童的成長,他們會感到非常孤獨,在內心會產生對同學和朋友的抵觸,甚至對社會和國家的一些做法產生抵觸情緒,是大大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
2. 性格孤僻,行為怪異
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必要的心理溝通和語言的交流,缺少傾述和尋求幫助的對象,內心的困惑和沖突也得不到有效地發泄,導致對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這種情感欠缺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其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膽小懦弱的性格。另一方面,由于在家照顧孩子的都是老人或者親戚,對孩子缺乏必要的管教,往往認為讓孩子吃飽穿暖就是盡到責任了,忽視教育的重要性,這就造成了留守兒童的脾氣暴躁、沖動等性格,常常惹是生非,這也是為什么有的留守兒童年紀很小就出來務工的原因,更有甚至,受社會上一些不良人員的教唆,走上犯罪的道路。
這一時期的兒童是心理和生理都逐漸成熟的時期,也是其情感需要宣泄的時期,他們需要傾訴的對象和能幫助他們解決內心困惑的人,而往往照看他們的監護人不具有這個能力,也就造成了其心理的閉塞,不良情緒的產生甚至不良性格的養成。
3. 逆反心理嚴重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兒童一種典型的心理特征,如不能給予正確的指導,會對兒童將來的學習和工作產生極壞的影響。留守兒童普遍逆反心理較強,由于缺乏父母必要的關愛和保護,他們時常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懷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對人與人間的關系更是不信任,這種情緒嚴重影響了兒童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有時他們甚至覺得自己是遭到社會和他人的厭惡的,對社會和他人產生極強的逆反心理和仇視態度。
雖然有些事過去很久,但仍不能不引發我們深刻的思考。馬加爵事件早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他那一句“囚衣是我目前為止穿過最好的衣服”不知道讓多少人落淚,但眼淚的背后人們真正的思考了嗎?這僅僅是一個馬加爵事件嗎?還是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的問題?這是發人深省的,是值得社會和政府關注的。
留守兒童的往往表面上看來比一般的同齡人要獨立,要堅強,但其內心往往比一般的孩子更加脆弱。他們心態極不平衡,情緒波動較大,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很容易受到傷害,從而加重其逆反心理和仇視心理。因此,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加強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二、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的相應心理教育措施
1. 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
造成農村留守兒童心理不健康的關鍵就是長期和父母的分離,如能使這部分兒童和父母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學校可以針對這部分學生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讓班主任掌握本班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定期電話家訪,讓家長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共同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緩解家長和學生之間因為分隔兩地給學生心理上造成的孤單,也可以加強家長和教師間的交流,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 以學校為主導,開展針對留守兒童專題教育
作為新時期新時代背景下的學校,不僅僅要教授學生知識,也要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步發展。尤其是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更要注重的是其心理健康狀況。學校要完善健康教育理念,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學校要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幫助這部分學生構建一個完善的心理狀態。
教師是學校構成主體,因此,學校就要提高教師的素質,使教師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體貼,給予家長般的感情,使學生感到溫暖,感到心理上有所寄托。
另外,學校還可以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專題教育,使留守兒童懂得他們不是異類,他們的父母出外務工賺錢,是為了給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作為子女,他們應該感到驕傲,并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通過這種教育,可以消除這部分學生心理上落差,從而促進其健康的成長。
3. 樹立榜樣,以榜樣帶動整體
目前,本校的留守兒童大約有百分之四十多,在這些留守兒童中,不乏有一些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開展向這類學生學習的講座,樹立典型,發揮輻射作用,以榜樣的力量影響其他留守兒童形成樂觀健康的心理,從而促進整個留守兒童群體的健康發展。
三、結束語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長期以來,政府和社會都在關注,但針對目前的教育情況,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因此,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真正實現城鄉的一體化,城鄉徹底的公平,使“留守兒童”這個詞匯永遠消失在我們的社會中。
參考文獻:
[1] 葉曼.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思考[J].心理健康教育,2008.
[2] 陳香.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家庭應對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7.
[3] 周宗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篇4
心理健康、年級組、不同類型、年級組和不同類型、心理健康和年級組、心理健康和不同類型之間均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 心理健康主效應十分顯著,F(7,11 158)=218.30,P<0.001。學習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和恐怖傾向四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另四個維度,其中學習焦慮得分又顯著高于自責傾向、過敏傾向和恐怖傾向。 不同類型的主效應顯著:F(1,1 594)=97.71,P<0.001。由表5可知,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得分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兩兩配對比較結果表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得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P值均為0.001。說明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留守兒童。
年級組與不同類型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F(2,1 594)=6.58,P=0.001。兩兩配對比較結果表明,低、中、高年級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得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P值均為0.001;低年級組留守兒童的得分顯著高于中、高年級組留守兒童,P值均為0.001;中、高年級組留守兒童的得分無顯著關系。 心理健康和年級組存在交互作用,F(14,11 158)=12.64,P<0.001。低、中、高年級組兒童的學習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和恐怖傾向顯著高于另四個維度。兩兩配對比較結果表明,低年級組兒童的學習焦慮、自責傾向與過敏傾向之間無顯著差異;中年級組兒童的學習焦慮顯著高于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與恐怖傾向;高年級組兒童的學習焦慮與過敏傾向之間無顯著差異。由圖1可知,低年級組兒童的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軀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得分顯著高于中、高年級組。心理健康和不同類型之間存在交互作用,F(7,11 158)=17.33,P<0.001。由表7及兩兩配對比較結果表明,留守兒童的學習焦慮、自責傾向與過敏傾向顯著高于另五個維度。在心理健康各維度上,留守兒童的得分都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
討論與結論
農村小學生在自信能力、適應日常事物環境,尤其是敏感度與學業情緒表現上更為消極,而在相處性、合群性與自制力表現上相對較好。這可能與教育時代前沿信息的不對稱、合格優秀的師資力量薄弱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等因素有關。可見,在農村小學兒童心目中,學習的重要性仍處在中心地位。他們的自信心和對生活的態度離不開學業成績優劣的影響。根據羅爾斯的正義論觀點,社會各種基本權利和義務需要平等地分配,同時堅持各種機會平等地向所有人開放,只允許那種能給最少受惠者帶來補償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人或團體除非以一種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謀利,否則就不能獲得一種比他人更好的生活。[5]教育的公平正義,將會讓所有兒童獲益。本研究的結果預示:留守兒童尤需童心的培育呵護,應還童心以應有的滋養。中、高年級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好于低年級組留守兒童低年級組留守兒童的非正常柔弱,主要表現為自制力弱、膽怯害怕、營養不良、自我封閉和行為退縮。其原因可能在于,低年級組的留守兒童受閱歷的局限對親子關系還處于更多感性意識,他們認為,內心的懸空和情感的下滑主要是由父母的遠離帶來的。倘若這種隱性的痛苦長期壓抑而不得釋放,兒童的歸屬感便無處尋找。換句話說,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不是永遠的問題,而是發展中的問題。它會隨著個體成長、學習生活以及日常經驗的豐富不斷變化發展。只要教育培養科學合理,兒童的心理健康能力都可得到適宜的提升。可見,留守兒童培養要用發展的視角更多關注低年級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變化動態。前述實證研究和相關文獻均證實了,年齡越小的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越是突出,容易行為失控,易于走上違法犯罪甚至自殺輕生之路。而在孤獨感、社交焦慮方面與一般兒童沒有顯著的差異。[2]低、中、高年級組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好于留守兒童綜合來看,相對于非留守兒童,三個年級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呈現出以下特征:敏感度、自卑性、恐懼性較強,從而引發嚴重的學習焦慮感。這可能由于長期缺乏親情的呵護,導致日常生活與學習生活失去了精神寄托,學習動機不強。迄今為止,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實證研究主要是以行為治療的模仿學習原理作為其基本理論構架的,試圖求證用學校正規教育去彌補親子教育的合理性。直到最近還為人們所忽視的是,兒童一直置身于父母的閑談和日常行為習慣的社會原型之中,常常保留了在父母日常生活中發現的心理價值觀的隱含范式,即使當范式與父母明確的命令、建議及規勸相悖時也是如此。可以說,兒童僅僅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反應就可以達到模仿學習的目的。然而,留守兒童之中也有許多對自己的人格品質、人倫角色和孝悌學問,全然不知所措。因此,留守兒童的親子關系教育,與理智教育、國家社會意識培養同等重要。有論者也認為,留守兒童親情缺失導致人格發展不健全,學校推行的“學校家庭化”,以及以“家長”等名義強迫教師承擔留守兒童監護職責的做法,不宜提倡與推廣。回到父母身邊,才是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解決。[6]可見,留守兒童的特點與現狀并不一定等于這個群體自身的問題,這對留守兒童的綜合培養或干預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綜上,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相對好于留守兒童,因此在教育培養中,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是農村義務教育工作的關鍵點。
對策與建議
篇5
音樂教學學前教育有效結合促進作用一、音樂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價值
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對具體音樂作品的欣賞,使學齡前兒童體驗和領悟音樂美,在美的形象與情感熏陶下,在身心愉悅的享受中,使孩子們的審美情感得到培養和發展,進一步促進他們健康趣味的提高,為高尚道德觀的形成提供了動力和條件,獲得一種精神人格的凈化和升華。學習音樂使孩子終身受益,音樂是一首與人生相伴的贊歌,音樂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這種音樂藝術上的天賦,只有我們這些偉大的人類才有資格與之共享。它是孩子們享受快樂人生的源泉,它又是我們每個人走向成熟的翅膀。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以音樂教學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非常艱巨、復雜的實踐活動。在人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影響因素很多,又因為心理的內在性,其健康與不健康的表現不是那么容易判斷,心理健康的維護、預防和治療工作都有一些特殊的困難。音樂教學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途徑,目的是使孩子們在音樂中輕松緩解心理壓力,從而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新世紀的音樂教學責無旁貸地分擔這一重任,在培養音樂能力的同時進行有效地滲透,以充分開發心理潛能,促進兒童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為塑造品格健全的新世紀接班人做貢獻。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對孩子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能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的思想覺悟,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在提高兒童的審美修養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并為將來的心理素質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孩子們感知生活的美,體驗生活的快樂。音樂教學活動正是這樣通過它獨特的表現方式,藝術地將各學科領域整合起來,達到對幼兒情感的培養與能力的提升。
二、發揮音樂教學對兒童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顯示出它對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作用。眾多音樂教師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深深地體會到,音樂不僅是情感的藝術,而且對兒童智力的開發和道德情操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兒童審美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與提高,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音樂教育有利于兒童健康情趣的培養,音樂可以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緩解他們的各種負面情緒,已經得到了很多心理學研究的證實。音樂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在促進兒童心理健康的過程中有著其他形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專家認為,年幼的兒童很難通過語言識別和表達同時存在的兩種情感,而這種情感在諸如父母離婚等情景中是普遍存在的。對于父母離婚,兒童既會感到悲傷,也會覺得是一種解脫(大多數離婚的家庭之前就存在很多沖突和矛盾)。對于兒童無法通過語言來表達的這種情感,音樂可以很好的幫助他們釋放。對于兒童,由于語言的匱乏和個性原因,非言語的治療方式往往比“談話療法”更有效。 音樂教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音樂教育和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為學生全面素質的形成和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根據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從內涵來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使個體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能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展。從性質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則包括補救性和預防性兩項任務。補救性教育主要是對在心理素質或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問題的孩子進行專門的幫助、輔導、咨詢、治療,使之得以克服,是矯正性的;預防性任務,側重預防不健康、不正常狀況的出現,增強其“免疫力”,重在“防患于未然”。在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預防性和矯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結合的。
三、在音樂教學中實施道德修養教育
利用音樂教學手段,將德育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形式之中。結合教材中的多元文化,通過講音樂故事,將古今中外音樂家傳記,名人與音樂,趣聞軼事,作品珍聞等用故事形式講給學生聽或讓學生講,在學生細小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結合教材做音樂游戲。游戲是兒童最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它使兒童的個性得到充分表現,有助于培養兒童堅毅的性格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品質。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數”等游戲,不僅使孩子們感受到愉快的音樂氣氛,而且還從游戲中受到啟迪。結合教材做律動、歌表演,這是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特別受幼兒小班同學的喜愛。它通過形體動作表現音樂,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樂用這個民族典型的舞蹈動作來表現,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理解和熱愛。而集體舞表演更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從音樂的印象中去感受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憑聽覺直接感受音樂說表達的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喜悅、歡樂、悲傷、憤怒、吶喊、幽默等人類所具有的真善美的情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從情感上、精神上理解音樂的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能力。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達到的。我們只要在音樂教學時候,充份挖掘教材中所寓含的德育因素與健康心理因素,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培養孩子們學習音樂的良好態度,不僅要讓兒童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使他們具有感受、表現、欣賞音樂的能力,通過教材中所寓含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等,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與健康的心理,最終達到音樂教育的社會效果。
四、在音樂教學中發揮審美教育功能
在音樂教學中充份發揮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雷默在《音樂教育的哲學》中指出:“當藝術被看作藝術,而不是社會或政治評說,不是一樁買賣,不是為了任何非藝術的目的時,那么它就首先是作為一種審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雖然藝術也為非藝術的目的服務,但審美教育首先關心的應當是藝術的審美作用。”雷默明確指出藝術教育首先應發揮其審美功能,至于其它非藝術的目的只是審美功能的附庸。由此可見,音樂的審美功能應放在其育人功能的首要位置。作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樂教育,它對于陶冶情操、品行修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起到獨特的作用,教師應緊緊抓旋律、節奏、音色、拍子、曲式、和聲等音樂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誘導兒童進入歌(樂)曲意境,抒發美好的情感。讓孩子們在理解美、表現美、鑒賞美中培養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教大班孩子們學唱《國歌》時,除了讓學生了解它的歌詞意義、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號角式的呼喊,再三強調的“前進”,后半起的急切吶喊及三連音的運用等音樂本身的特點,既準確地表現了歌曲,又激起對祖國無比熱愛之情,進而樹立時代責任感。在幼兒園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演唱時嚴肅、自豪、情感真摯,可謂是情不自禁,真正做到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五、音樂可以開拓兒童的想象空間
音樂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跨世紀合格人才的切實有效措施。音樂可以豐富孩子的頭腦,擴大想象的空間。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音樂使兒童在沒有壓力、天性舒展的狀況下,給想象力以無限馳騁的自由空間,使創造力得以迸發、顯現。一段音樂,一個動人的故事!想象是將積累的表象加以改造。因此,必須開拓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能在一個廣闊的天地里翱翔。音樂可以在拓展想象空間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藝術活動直觀具體,易于被學生接受,藝術活動又有非常大的自由,能通過活動的過程把想象現實化,可以為其他創造性的活動建立起模式。在音樂活動中,孩子們的音樂聽覺感受力、音樂控制力、音樂情感、音樂記憶和想象力才得到鍛煉和發展,良好的素質轉化為創造能力,而且可以讓他們自由自在的想象創造。想象力是創造的源泉和前提,我們應讓孩子乘著歌聲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間自由翱翔。
六、結束語
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學前教育中應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科整合這一特點,利用音樂教學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兒童在欣賞音樂作品時,能看到“畫外之景”,在音樂鑒賞教學中,也要注意與其他學科的配合,從孩子們自身條件出發,引發創造性思維,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綜合能力。作為幼兒園音樂教師,應充分利用音樂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活潑健康、樂觀向上的的情緒,促進智能、情感和意向和諧發展,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時敏,于惠敏.音樂活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中國學校衛生[J].2000,21(4):293.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3]陳鶴琴.音樂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性.陳鶴琴教育文集(下卷).
篇6
1.1文化知識教育現狀
教育薄弱是農村留守兒童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家庭教育現狀,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其臨時監護人大多年齡偏大或文化程度比較低,疏忽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或監管不力,使得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現狀,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成績好壞來評定教學標準,使得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忽視對兒童身體健康的教育指導,對于留守兒童也缺少更多的關照呵護。
1.2道德品質教育現狀
農民工弱勢的社會地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重智輕德”的傾向,使得廣大的農村留守兒童在“知”、“行”、“情”、“意”等方面面臨著諸多問題:知,多表現在自我認識不足,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容易不良行為的影響;行,表現在行為隨便消極,偏離了正常的軌道;情,情感缺乏,或情緒穩定性表現較差等;意,自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
1.3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規劃》提出要建立健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其中包括了要重點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眾多的研究表明,目前留守兒童存在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有:孤僻任性、情緒消極、冷漠自私、自暴自棄、自由散漫等,甚至會產生叛逆、厭世、自殺等極端行為。根據基層婦聯調查數據顯示,農村留守兒童在遇到挫折時,認為生活沒意思占4.7%,而產生過自殺念頭的占0.5%。對于留守兒童的心理行為特征,往往沒有引起學校、家庭的重視與關懷,缺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輔導。
2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2.1家庭教育可采取改變務工方式
盡可能避免父母雙方都外出務工,最好留一方在家尤其是母親;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除了祖父母等年長長輩,最好也有較為年輕一些的,能夠積極主動、可靠地承擔留守兒童的教育;父母要與留守兒童、學校老師、委托監護人保持密切聯系,隨時、及時了解兒童的心理變化和學習情況等,且保障留守兒童正常的物質需求。
2.2學校教育可采取以下措施
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學校老師除了要加強對留守兒童學習的教育外,不可忽視對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與輔導;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感情溝通,建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跟蹤調查檔案。
2.3社會援助引導社會團體、公益組織、企業及國際組織參與支持
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教育發展;鼓勵志愿者、大學生村官等到農村地區開展支教、宣傳教育和醫療服務等工作,以及各種關愛留守兒童服務的活動;農村村委會、地方政府機構等,落實好農村兒童監護和教育責任,做好監督,保障留守兒童獲得義務教育的權利,繁榮農村文化,為留守兒童創建良好的成長環境;由婦聯、共青團等單位組成專門的機構,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工作。
2.4政府扶持
2015年新出臺的《規劃》指出:國家在人口管理上要出臺相應措施。戶籍改革是關鍵,消除對進城務工人員的歧視性待遇,消除城鄉二元結構模式,確保農村務工人員與城市人享有同等的社會政治地位,確保務工人員子女與城市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權。辦好農村義務教育。明確地方義務教育目標,將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責任分解落實到地方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學校;綜合考慮物價上漲、教育質量、信息化教育及學生體檢等需要,增加中央財政的經費補貼,提高在校生的經費標準。落實地方政府責任,明確部門的職責分工,開展監測評估,切實提高支持政策和項目的執行效率,做好留守兒童發展的各項工作。
3小結
篇7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策略
留守兒童在生活、心理、人身安全、成長教育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已經日益引起社會的關注。專家呼吁,留守兒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孤兒,他們的成長與中國的未來也息息相關。家庭、學校和社會應重視和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確保農村“留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一、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心理問題
(一)長期缺失父母之愛引發的心理問題。留守兒童之所以產生心理問題,首先是年齡,因為他們大多都在十五歲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而他們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幾個月或一周歲后,就外出務工,留守兒童是十分想念父母的,但是有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一兩次,有的甚至長期不回來,還有的父母很少與留守兒童電話聯系。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感失落,產生孤獨感,導致心理失衡。使他們形成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這也影響他們的人際關系,不少留守兒童沒有知心朋友,情感淡漠,兒童孤獨最初的表現是語言和情感方面的問題,時間久容易形成兒童孤獨癥,那時后果更為嚴重,兒童的智力也會受到影響。
(二)和老人生活引發的心理問題。由于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大多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因為年齡較大,不但要承擔很多家務,而且文化層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顯得力不從心。由于老人的思維模式已經固化,缺乏靈動性,孩子長期的生活和學習,往往出現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和行為,這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極為不利,容易形成人格障礙。老人喜歡安靜,而孩子則喜歡熱鬧,這樣的生活環境容易給孩子帶來沉悶的心理壓力,老人因為自身的年齡的原因,看待事物是僵化和缺乏生氣的,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讓孩子隨心所欲或者一味蠻管,都會大大妨礙孩子的發展,年齡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觸的事物、人物各異,故此思想方法和行為也有差別。如果這種差別不加以改善而讓它擴大,兩代人之間便會形成一堵無形的墻,誤會便容易產生隔閡,也就是所謂的“代溝”。一些老人為了圖省事,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殊不知孩子會變得沒有信心和責任感。
(三)學習中產生的心理問題。父愛母愛的缺失,家庭功能的弱化,老人看管的力不從心,各方面交集到一起,引發了留守兒童的一些心理問題,在由心理問題轉變為生理問題這樣惡性循環,使孩子在不良地情緒情感和環境下成長,由于缺乏父母的管理,加上農村老人文化水平低,學習上沒有人可以指導,學習成績可想而知,而一些留守兒童的父母把孩子的學習看成是第一位,一打電話就問學習如何,這就讓留守兒童更加有了心理包袱,由于學習成績差,就害怕爸爸媽媽會問起,而自己的家庭條件差,很多同學看不起等,這就形成很大的壓力,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為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容易造成孩子破罐破摔,最終形成人品和人格的缺陷,直接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二、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監護人轉變教育觀念。作為父母始終要記住“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養觀念,形成正確合理的教養方式。堅持每周給孩子一個電話,勤與孩子溝通交流,彌補留守孩子親情的缺失。要在能力范圍中常回家看看,常和孩子談談,了解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給孩子關愛和呵護。還要多和孩子的學校教師溝通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當孩子得知父母經常和老師聯系,會認為自己的父母很關注自己,心理上得到一種認同感,有利于孩子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撫養管理的其他監護人要民主、平等地面對孩子,不能過分溺愛和放任,給孩子以科學的管理和引導,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父母應轉變思想,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只有努力學好知識,才能有更大的作為。
(二)教育講究科學性,促進心理健康
1.建立檔案,詳盡記載。各班級應建立起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學校統一部署管理。檔案資料應全面反映留守兒童、父母及臨時監護人的基本情況,同時還應包括對該孩子的具體的教育計劃和措施。包括家庭情況,父母親務工地,臨時監護人姓名、年齡、住址及監管兒童個數,留守兒童的心理品質、學生行為、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進行詳盡地記載,作為樣本材料的對照依據。
2.開展主題活動,豐富生活。豐富多彩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因此,農村學校要創造條件,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如指導留守兒童每月給父母打電話、寫信,加強與家長的親情交流的主題活動,提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留守兒童良好的交流平臺,讓學生明白,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父母一直關注和愛他們,老師也像他們的父母一樣關愛他們。更讓他們懂得父母在外打工的艱辛,對孩子的思念和厚望,從而體諒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篇8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已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并開展了一些研究。通過對楊集鎮界南村200名留守兒童的調查表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很嚴重,具有輕度及其以上心理問題的占31.0%,集中表現為:敏感、孤獨、不安、任性、冷漠、自卑、膽怯和自我封閉等。尤其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比較突出,性格內向,平常不太說話,朋友圈相當狹窄,有的自尊心相當強,情感很脆弱。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其一、厭學逃學。沒有父母的管教,依靠爺爺奶奶教育是不行的,隔輩親,他們慣孩子非常嚴重,基本孩子要什么給什么,把孩子當作皇帝來伺候,把孩子養成是生性好動,貪玩,自制力差的一個群體。“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監管和鼓勵,出現學習滑坡對學習喪失信心甚至對學習有一種恐懼感的情況。有些“留守兒童”因學習成績差被教師忽視或被同學譏笑,由此感覺受到冷落或打擊,對學習失去興趣,不喜歡學習,甚至對學習厭惡。他們即使坐在教室里也是開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有的甚至害怕學習,經常逃學,逃學后遭到老師和同學的批評,更加不喜歡學習,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其二、仇視心理。“留守兒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羨慕他人能夠與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經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發展到嫉妒別人。表現在動不動和同學吵架,對同學冷嘲熱諷,脾氣暴躁,甚至有意去挑起矛盾,很難與同學朋友正常交住和相處。一些留守兒童產生憎恨、仇視的畸形心態,有的甚至出現暴力化傾向。
其三、自卑心理。留守兒童經常看到其他同學朝夕與父母相伴,有人關心和疼愛,而自己卻沒有,相比之下必然會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這些內心的活動很難向外傾訴,當事人也會感到沒人能夠真正理解自己,長期的比較,加之情緒體驗,逐漸產生了這種心境。自卑感一旦形成,就會以一種負向情緒體驗存在。由于客觀環境和主觀認知難以改變,隨著父母外出務工時間的延長這種自卑體驗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嚴重影響身心健康。與父母關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豐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現出的心理問題越明顯。據對一些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顯示,他們中絕大部分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感。他們普遍反映,生活上的艱難和不便相對比較容易對付,真正的困難來自心理上的壓抑,感到心里頭有話沒處訴說,尤其是遇到了挫折和委屈的時候,哪怕在父母面前哭一場也會輕松些。留守兒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堅強的保護,因此,與父母全在身邊的兒童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降低要求,上進心不強。
其四、行為問題。留守兒童受父母的道德教育很少,在學校里的思想教育又存在不切實際的說教問題,于是,他們的道德養成出現了問題,成為道德有問題的“問題兒童”。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經濟條件,他們也很少給孩子打電話或經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兒童”道德教育上的缺失。而處于身心發展時期的兒童,缺乏對事物正確與否的判斷力,從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很容易從其他渠道獲取。有些孩子因此變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突出地表現在小偷小摸,欺騙撒謊,拉幫結派、賭博、打架斗毆,少數少年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更有一些孩子生活上只接受愛,不去施愛,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報,整天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對他人缺少誠信,片面強調個人利益,對家庭、朋友、鄰居、社會冷漠,缺乏社會責任感。
其五、性格孤僻。隔代扶養留守兒童的祖輩,其教養態度往往是保護的、溺愛的、照顧過度的和忽視的、拒絕的,很容易造成兒童的任性、孤僻、脆弱、冷漠、攻擊、膽怯、被動等個性特征。渴望親情已成為“留守兒童”最大的心理問題。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時有失落感,在一段時間里不愛說話,不愛和別人交往,性格上變得自閉,這種心態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當的代表性。
其六、逆反心理。農村留守兒童逆反心理極強,對抗情緒嚴重。他們愛與人對著干,即使老師和家人的話也不肯聽,常喜歡鬧對立。他們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懷疑,他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他們距人于千里之外,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是充滿不信任,這種潛意識中的不信任導致了他們的逆反行為,常表現為“不聽話”、“不禮貌”、“不謙虛”、“惡作劇”等。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一點小事就計較當真。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這些行為使人們感到他們難以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壓政策,要么放任,然而均無實質性效果。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父母教育缺失。缺乏完整的父母親情關愛教育,是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一個原因。由于臨時監護人大多局限于隔代的老人,由于體力、素質、知識等原因,臨時監護人大多局限于讓孩子吃飽穿暖之類的淺層關懷,無法盡到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隔代的老人大多對孩子溺愛放縱,留守兒童幾乎生活在無限制狀態下,無形中助長了自私任性,蠻橫霸道、易沖動、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處于成長階段的青少年,自律能力較弱。由于長期在放任自流的環境里,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行為偏差,在家里不聽代養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紀律散漫,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等行為,有的迷戀網吧和游戲廳,甚至沾染上不良習氣,出現違法犯罪行為。有的留守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響,把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也定位為打工掙錢,因此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缺乏熱情,不求上進,成績普遍較差。家庭沒有稱職的監護人是留守孩子面臨的最大潛在危機。監護權的缺失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社會化和道德發展都將帶來影響,從父母那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容易從其他渠道獲取,同齡人的不良習慣、越軌行為、流行的東西就很容易鉆空子。留守孩子的成長之路一旦走偏,糾正起來的代價和精力是難以估算的。
二、學校教育缺位。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于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學校教育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
計劃地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社會教育缺位。就我國當前教育的現狀來看,社會對少年兒童發展提供有效幫助的機構太少,尤其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基層很少或沒有相關的少年兒童的社區教育組織,使得農村少年兒童的教育與成長發展在社區教育這一塊尚處于真空之中。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既關系到農村人口素質問題,也關系到農村的下一代的成長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正確的措施加以防范,學校開展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主要措施。
一、學校應提高對留守兒童管理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成立留守兒童管理領導組,搞好研究、管理、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對留守兒童來說,學校教育的作用會大于其他一般兒童。要特別重視學校教育,最大限度地發揮學校的教育作用。從感情上拉近與留守學生的距離,這是留守兒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種方法,規范留守兒童日常行為,實現自律與他律的結合,這是留守兒童教育的關鍵。讓留守兒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這是留守兒童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兒童缺乏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精神上的撫慰對他們來說更是彌補珍貴。學校要開設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定期為學生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設“悄悄話信箱”,建起心理咨詢室,配備專職心理教師,對兒童的心理壓力和障礙進行疏導,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三、為留守學生建立心理檔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兒童”的摸底工作,將這部分孩子家庭狀況、父母親務工地、臨時監護人姓名、年齡、住址及監管兒童個數,“留守兒童”的心理品質、學習行為、生活習慣、心理測試結果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詳盡記載,將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現記人檔案,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篇9
關鍵詞: 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 教育方法
幼兒教育是指對三周歲以上學齡前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它是我國學制中的第一階段,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黨和各級人民政府的關懷下,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如雨后春筍般地蓬勃發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長足進步。
一、打好性格基礎,努力提高情商
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兒最終創造輝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兒變成一個平庸的人,性格基礎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幾年的生活習慣、父母態度、家庭氣氛,以后都會慢慢形成幼兒的性格特點,每一個習慣在其養成的前期特別重要,因此,每件事一開頭就堅持按要求做,不該做的事一開頭就堅決不做,從不遷就,慢慢習慣就會養成。幼兒期兒童意志行為還很差,不能較長時間控制自己,幼兒行動的目的性也較差,行動缺乏明確目標,往往與直接興趣或需要、個人愿望相聯系。例如:做好事為了得到一朵小紅花或是為了得到教師表揚。因此,要培養幼兒是先有目的,努力實現目標,自覺服從于一定的目的,并為實現目標而克服困難的良好意志品質。
二、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
習慣伴隨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所謂習慣,是指不斷重復或練習而養成的固定化的行為方式。習慣的最大特點是自動化,人們一旦養成良好的習慣,其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便會提高。研究表明,3~12歲是年輕一代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然而,家長總是以孩子小為借口,縱容孩子的一切,致使孩子在飲食方面養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有的甚至追在孩子后面跑著喂飯,生怕孩子餓著,或是一味滿足孩子的胃口,一日三餐都是孩子喜歡吃的飯菜,這樣只能造成營養失衡;合理、科學的搭配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保障。除此之外,家長應該在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陪伴在孩子左右,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說起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不關注他們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能力的提高,而學習能力是由感覺動作、聽知覺和視知覺三大功能決定的。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以下幾個條件:①從小培養;②從小事抓起;③不能有例外;④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制定規范并合理運用強化機制;⑤注意實踐和行為指導。借用英國的一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說的就是,要養成好習慣,貴在行動。總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三、營造良好環境,培養幼兒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條件,是一個人能力發展的動力。責任心如此重要,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呢?
一方面,學校和家庭共同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在學校里,教師是幼兒的領路人,應做到真心與他們做朋友,善于傾聽,啟發他們熱愛生活和社會,關愛家人和朋友,引導他們逐漸養成自尊、自信、民主、和諧的處世習慣,從而產生對家人、對朋友、對社會的責任感。
另一方而,鍛煉承擔責任的能力。每一種能力的鍛煉都應該來自于實踐,因此,給予幼兒適當的承擔責任的機會。我們可以布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小作業,如分發玩具、收交作品、整理書桌等,或者通過游戲、故事中的角色表演等,讓孩子逐漸懂得:在這個世界上,自己一方面要享受別人對自己的養護、教育和幫助,另一方面負有許多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一個不盡社會責任的人是一個對人類無益的人,而一個不會做事、無能為力的人是不受大家歡迎的。要鼓勵孩子從小融入集體,有主人翁意識和集體觀念,作為集體中的一員,要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也就是讓孩子看到自己生活的意義,看到自己的行為能為他人帶來影響,從而生出自豪感和責任心。
四、在教學中重視幼兒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在我國,大多數人對“健康”的認識都比較片面,認為幼兒的身體健康就是健康,而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這種對“健康”認識的偏差,使我們忽視了幼兒的非智力教育,妨礙了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
健康的身體是兒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礎。要想使兒童的心理得到健全發展,首先要使兒童有健康的軀體,這些就需要我們的保護和鍛煉。比如規律的飲食和睡眠,適當的勞動和游戲,這些都是兒童生理健康的保證。
身體健康了,還要注重幼兒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兒,智力發育正常、積極向上、情感豐富、性格開朗而又有自控能力、同別人友好相處、適應集體生活等。要想使幼兒的心理健康,教師要多站在幼兒角度,了解他們內心的需要,為幼兒營造出一個能夠相互接納、信任、尊重、和諧的生活氛圍,并與他們建立平等的、亦師亦友的關系。因此,老師要放手讓幼兒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能夠充分表現自己,并尊重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增強自信心,形成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五、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幼兒數學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兒經過數學學習,感受到生活中的數量關系和數學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幼兒數學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親自操作。通過學生的親自動手操作和實踐,得出的相關結論在幼兒的腦海里會留下深刻印象,然后教師給予及時的補充和說明,知識便會扎實牢固地被幼兒接收。數學規律的總結和歸納,可以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復習和整理習慣,從而提高小朋友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幼兒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關系民族素質和國家的未來,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我們期待著幼教事業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面向新世紀的世界幼兒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1999.
篇10
【關鍵詞】心理健康 心理問題 學生心理健康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產生深刻的影響,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甚至超過了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所造成的后果,如果教師自身缺乏健康的心理,又怎么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可見,兒童心理健康的前提是教師的心理健康,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教師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何在?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工作的壓力。隨著社會和家長對教育期望值的日益增長,隨著教育體制的全面改革,特別是素質教育的實施,新課程的推行及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更新,這一切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廣大教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競爭。教學任務重,升學競爭加劇,教學的強度和難度不斷增加,還要面臨人事制度改革,職稱評定落聘下崗的壓力,教師就像一根始終繃緊的弦,早出晚歸,工作時間遠遠超過8小時而超負荷地工作著。
2.學生的壓力。進入信息化社會,知識突增,大眾傳媒迅速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樣化了,教師的權威性受到挑戰。教師在很多知識上不再是比學生“聞道在先”了,教師面對學生常感到有壓力。再者,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個性方面也存在著許多缺陷,如自私,任性,集體觀念,勞動觀念淡薄,缺乏合作精神。常聽有的老師說,“學生越來越難教了”,“真是恨鐵不成鋼”。還有一部分學生受社會上某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厭學,打架斗毆,令老師頭痛不已。教師長時間的苦口婆心地教育受到沖擊,德育工作難有成效,此種情況下,如果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學生極易產生逆反心里,造成師生關系緊張,給教師帶來心理困擾。
3.經濟方面的壓力。雖然社會對教師有著諸多的高要求,高期望,但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卻“不盡如人意”,越來越富的大款和教師長期的清貧形成鮮明的對比,教師在住、經濟收入等方面還存在挫折感。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超負荷的勞動付出和勞動創造出來的巨大潛在的價值與教師微薄收入的反差強烈,致使部分教師心理失衡。壓力之下,大多數教師能夠保持心理的健康和穩定,把壓力轉化為動力;而一些心理脆弱的教師往往不堪重負,不能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進行有效的調節和控制。
如何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筆者認為主要從學校和教師兩方面采取措施。作為教育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視對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努力為教師營造寬松、和諧、高雅、有序的工作環境。堅持以教師為本,不斷改進領導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尊重教師權利,理解教師情感,洞察教師心理,解除教師疾苦,關心教師的生活,引導教師進步。做任何事情,多從“教師心理”方面加以考慮,為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和成功體驗,為教師的發展創造條件。
從個人方面考慮,在“育人”的同時也應不斷“育己”。首先,要認清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特點,積極進取,努力工作,更新知識,適應教育的全面改革,轉變教育觀念,把教育中的懲罰、諷刺努力轉化為賞識,充分賞識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看到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才能激發其潛能。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有贏得成功、充分展示自我的愿望,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被肯定的渴望。如果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他們做成每一件事之后,能及時地給與表揚或肯定,那么,他們內心深處的那份渴望久而久之就會轉化為自信而積淀下來,學生懂得了努力上進,教師也能從工作的成功體驗中獲得滿足和激勵。
1.教師要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博采眾長,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同時,在教學中應深鉆教材,精心設計,充分利用錄像、錄音、圖畫等教學手段創造一種快樂的課堂,讓學生在趣味中求知,在求知中得趣,從而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能有利于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伙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