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學的就業方向范文

時間:2023-12-01 17:30: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理信息科學的就業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地理信息科學的就業方向

篇1

近年來,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都有對GIS技術的需求,在城市管理、城市規劃、市政工程、交通設施、公共服務、動態監測等城市建設方面都廣泛地應用了GIS技術,效果顯著,GIS在城市建設中為政府提供了強有力的管理規劃和決策工具。主要以面向建設行業和城鎮化建設為鮮明特色的城建類高校應以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根本,對學生要求實踐能力強,實踐是衡量是否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的重要標準,提高實踐教學水平是城建類院校的當務之急。天津城建大學立足天津、面向全國,服務我國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構建了城市規劃與建筑、城市建設、城市生態與環境、城市經濟與管理、數字城市、城市文化等6個學科群。天津城建大學從2008年開始招收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每年招收兩個班,到2013年7月,已培養了兩屆畢業生,共108名,其中有18名同學考取了研究生。目前天津城建大學已經初步形成較完善的教學體系,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學人才,但是在很多方面還有待深層次的改革與完善,另外還要積極拓展就業渠道。目前,天津城建大學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建設中存在一些問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脫節;課程體系過于龐雜,主次關系不明確,難以使學生掌握系統性的專業知識;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實驗室的建設遠遠滯后,實踐教學環節的開展往往跟不上理論教學,造成理論與實踐相對脫節。同時專業實驗課程內容簡單孤立、系統性差、連貫性缺乏,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的綜合能力沒有得到全面培養。為了緊跟時代步伐和適應形勢發展的需求,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應適應社會對地理信息科學人才新的需求。根據天津城建大學性質和專業特點,確定符合本校實際的地理信息科學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進天津城建大學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教學改革和發展;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修訂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尤其重視應用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科學發展觀的指導要求,培養能與社會多元化人才需要結構相適應的畢業生,真正實現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作為一種單獨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文獻的分析,獲得對事物及現象的正確認識。目前,對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已有了研究成果,課題組檢索相關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合理利用已有的著作、論文,通過對資料的系統分析、梳理和歸納,并進行文獻綜述,分析和研究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總結并借鑒國內外先進的人才培養經驗。

2)調查研究法:對天津城建大學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畢業生的情況進行調查問卷,掌握第一手資料;到相關院校實地走訪,結合他人的經驗,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調研,收集有關地理信息科學人才培養現狀的信息和數據,進行相應的數據統計和處理,對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分析。

三、城建類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3.1確定地理信息科學人才培養方向與要求

通過到其它高校和就業單位調研,全面了解目前社會對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教學中學生培養目標以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需求,同時全面掌握全國高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教學中的改革方向及研究成果。制定出天津城建大學地理信息科學人才的培養方向: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衛星定位技術、數字測圖、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及其在專業領域內的具體應用本領能夠在城建、地理國情監測、測繪、資源環境、交通、土地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科學相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并掌握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衛星定位技術、地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有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設計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地理信息科學、地理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方法與應用軟件、遙感圖像處理和地學信息提取技術、GPS定位原理與應用,具有空間分析的基本能力;了解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領域研究發展前沿,能熟練地運用地理信息系統、遙感與GPS定位系統技術解決地理學中的信息采集、分析處理和決策支持等相關問題;④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⑤具有創新意識和協同攻關能力,具備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統設計、開發或具體應用能力。

3.2專業培養方式

1)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充分掌握GIS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在課堂教學方面注重優化教學內容,增大課堂知識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采用啟發式、提問式、研討式等教學方法,實現教與學的良性循環。

2)課內實驗教學:通過課內GIS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天津城建大學四門課開設了課內實驗,如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實驗、GIS設計與開發實驗、GIS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實驗、GIS軟件應用實驗。任課教師確定實驗內容,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實習教學:目的是鞏固學生地理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使學生系統掌握地理信息的理論技術和應用的基本技能。使學生能從事地理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和地理信息工程的設計、建立與應用工作。適應經濟建設人才要求,為國民經濟建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一專多能的應用性專門人才。既培養學生上機操作的實踐能力,更好地掌握應用主要商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同時又培養利用常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達到通過上機實驗鞏固和拓展理論知識的目的。遙感實習進一步加深對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掌握遙感影像處理的一般流程;熟悉專業軟件的使用方法;培養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進行遙感技術應用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理解遙感圖像目視解譯,了解遙感影像的幾何校正、增強處理和計算機分類。熟悉遙感影像獲取原理,理解從遙感影像中獲取各種信息的處理流程和方法,并熟練掌握一種或幾種專業應用軟件。GIS程序設計主要包括GIS軟件設計和空間數據庫設計兩部分的內容,分為需求分析、項目管理方案設計、系統總體設計以及系統詳細設計、系統部署、運行和維護等階段。空間數據庫系統是GIS軟件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進行空間數據庫系統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確定空間數據庫的數據模型以及數據結構,并提出空間數據庫相關功能的實現方案。空間數據庫系統實現的主要任務是將設計的空間數據庫系統的結構體系進行編碼實現,并將采集的空間數據入庫,建立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

4)畢業實習:是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教學的必要環節,是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之前的一次綜合性實習,是對所學理論知識的一次初步的綜合考核。通過畢業實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領會所學的基本理論,了解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及應用,較為系統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能,把所學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相聯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同時,通過畢業實習,為畢業設計收集必要的資料,做好技術、知識、資料的準備工作。5)其他方式:通過天津城建大學學生科技活動資助項目和天津城建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讓學生積極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鼓勵學生參加各種GIS競賽活動,如MapGIS二次開發大賽、ESRI杯中國大學生GIS軟件開發大賽、SuperMap杯全國高校GIS大賽等,通過競賽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3.3理論課程體系研究

1)公共基礎課主要包括大學英語、大學計算機基礎、高級程序設計語言C、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課程。這些課程是為提高人才基本素質需要而設置的專業通修課平臺,為培養學生的二次開發能力做好鋪墊。

2)學科基礎課包括工程圖學、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數據庫技術與應用、計算機圖形學、數據結構、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C#程序設計等。主要為學生奠定好專業基礎,

3)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經濟地理學、攝影測量學、遙感技術與應用、衛星定位原理與應用、地圖學與地圖設計。這些課程為專業課學習奠定必要基礎,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必修的重要課程。

4)專業課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統原理、GIS設計與開發、GIS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GIS軟件應用和空間數據庫等。這些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課程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專業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了解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前沿科學技術和發展趨勢,培養分析解決地理信息科學專業范圍內一般實際問題的能力。

5)選修課包括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開設了城市GIS技術與方法、數字城市、城市遙感、城市規劃原理。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遙感和GIS技術在城市擴張、城市空間基礎設施管理、城市規劃制定與實施、城市管理功能、土地利用/覆蓋、城市環境遙感監測等方面的應用。專業選修課在學生掌握了必備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拓展專業素質、了解專業前沿和交叉學科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等而設置的。公共選修課是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和實際需要而選擇修讀課程,該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

3.4實踐教學研究

實踐教學是深化理論課程知識,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12]。地理信息科學是一門偏重于技術與實踐的學科,應在注重學生理論素質培養的同時,加強應用能力和實踐創新意識的培養。實習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GIS基礎與開發方面、遙感方面和測量方面。實踐開設形式包括課內實驗教學、實習兩個模塊。對于課內實驗,目前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實驗、GIS設計與開發實驗、GIS空間分析原理與方法實驗、GIS軟件應用實驗、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等。對于實習,目前開設了地理信息系統基礎實習、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實習、遙感實習、GIS程序設計實習、數字地形圖測繪實習、衛星定位原理與應用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加強實驗室環境的建設,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學生從數據采集、數據編輯到數據庫管理、空間分析再到系統開發的動手能力,熟練操作常用地理信息科學軟件,并面向工程應用前沿與前沿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拓寬應用領域。鼓勵學生參與大學生科研立項,參加GIS大賽,并積極參與老師所研究的項目。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實習基地建設。

四、結束語

篇2

關鍵詞:人才培養體系 實踐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5(b)-0205-02

國內地理信息系統(GIS)專業自1998開設至今已經有近15年的歷史了,目前國內設置GIS專業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在此期間,GIS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GIS應用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整個空間信息產業對GIS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強。GIS教育也正在蓬勃發展之中,面對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出現了系列值得關注的問題:譬如學校傳統的教育培養模式是否需要進行調整?傳統的教育內容是否能夠滿足需求?怎樣的培養模式才能夠加強人才的競爭力?如何根據社會需要和學生需求以及學校特點合理地構建一套GIS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是專業建設急需解決地問題。

培養應用型、創新型的GIS人才一直是我們作為GIS教師的目標與責任。對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國GIS專業本科生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GIS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迫切需要,系統探討了如何充分發揮GIS專業特色,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的措施和方法;結合首都師范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國家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實踐,詳細論述了特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在建設理念、師資隊伍、條件平臺、課程教材、實驗教學等方面的建設舉措和進展,為其它相關高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可供借鑒的思路和方案。

1 建設目標與舉措

首都師范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成立于2001年,以“教學、科研、團隊協調發展,學科、專業、課程相互促進”為發展理念,依托“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4個國家、省部級優秀教學平臺和4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創新平臺等,高水平科研與教學相互結合和促進,加強開放、交流與合作;深入開展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為目標的創新性教學改革,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經過近10年的建設,在師資隊伍、平臺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是鑒于地理信息系統學科年輕、發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本、碩、博課程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實習實踐有待加強,學生培養與國際接軌等老問題和層出不窮的新問題。

因此,本專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能力為出發點,研究人才知識結構與需求趨勢,以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與教材建設、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實踐體系改革等建設為過程和手段,構建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和方案;建設一支掌握先進教育技術、教學水平高、實踐與科研能力強、熟悉行業人才需求的隊伍;建設校內校外相結合、國內國外項聯系、實驗與實習相貫通、應用與創新同步的立體化人才培養平臺。

圍繞該建設目標,在具體建設過程中,采取下列措施。

(1)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結合目標定位,深入調研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專業課程體系,結合學校實際,改革現行課程體系,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使課程體系能力模塊化,理論、實踐與應用創新三位一體化,模塊之間鏈接化,實踐技能訓練綜合化,選修課組方向化,專題設計創新化。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和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需求。(2)課程內容與教材改革:針對現有課程內容重復性較大、部分授課內容老化的不足,依據人才培養目標改革教學內容和教材體系,決定課程內容的新舊取舍。保證教學內容的經典與前沿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證課程群模塊內部以及模塊之間的有機銜接;結合教學實踐和經驗,開展教材建設,重點建設面向新培養目標的特色教材和實踐教材。(3)專業師資隊伍改革:優化教師與科研隊伍,建立完善的GIS教學科研體系,包括高素質的教學隊伍和齊全的教學實驗設備。在本科生課程授課師資體系中,聘請高水平校外專家進本科生課堂;專業核心平臺課推行教學水平較高的主講教師負責制;推進產學研的緊密結合。(4)教學手段與方法改革:緊緊圍繞應用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積極推動和引導教學方法改革,采用問題式、討論式、任務驅動式、現場實踐式等多樣化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主動、學生被動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從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理解知識、應用技術、創新發展。(5)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特別是綜合應用實踐的鍛煉,為應用創新大好基礎;注重個性化培養,優選若干具有潛質的學生開展研究型學習,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通過制度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一套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運行機制;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設立科研創新學分與創新獎學金,利用學術報告、發表學術論文、各種科技大賽獲獎、參加教師科研、申報科研立項等多種渠道,引導學生進行創新。

2 課程與教材建設

在課程設置方面,本專業的專業課程分為三大系列:計算機科學類(數據結構、數據庫、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圖象處理、C語言、C++、VB、JAVA等面向對象的編程技術)、地理科學類(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環境學、國土資源學、城市規劃等)和地理信息系統科學與技術類(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制圖、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組件GIS、WEBGIS、ARCGIS、PCI等)。學生必須修滿教學計劃培養方案規定的180學分方能畢業。課程147學分(含實習18分),其中通識教育51分,專業基礎28分,專業核心25分,專業方向課43分;實驗教學33學分。

團隊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所有專業課必修課均配備優秀教材(其中自編教材20%),引進和選用外文教材3門,必修課配備率達17%。6門課程中采用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收到良好效果,獲得三項學校探究式課程建設立項。90%課程參加學校課程建設,其中優秀課程20%。90%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師主講,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為本科生授課或做學術報告。實驗指導教師多為博士和副教授。所有教學實習都指派有副教授以上教師指導學生。獲得“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等教學獎勵22項,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統國家精品課程1門、北京市精品課程1門。

根據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本專業積極推進優秀教材建設,力求理論教材和實驗教材在內容設計上注重理論基礎、實驗內容技術與方法的綜合性、區域性、應用性和先進性,并體現理論與基礎、室內與野外、經典與先進的有機結合。自編的系列實驗教材和講義,基本體現了教材建設的理念。截至目前,本專業已經主編專著和教材25部,其中包括《地理信息實驗系列教程》、《遙感圖像處理系列教程》等實驗教材4部,參編教材4部。目前中心自編實驗教材與講義,對于充實地理學發展前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學過程中針對本校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的特點,進行優化組合。有3本教材入選國家“十五”、“十一五”教育部規劃教材,1項教材獲北京市精品教材。

3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本專業的實踐教學以地理科學與技術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建設單位,以地理信息系統系列課程為建設平臺,分別建立了基礎、專業、野外綜合、探究性的實驗教學平臺。其中,由3個基礎實驗室(測量與地圖實驗室、遙感實驗室、GIS實驗室)和5個專業實驗室(GPS實驗室、衛星遙感數據接收實驗室、車載三維信息獲取實驗室、三維激光實驗室、虛擬地理環境實驗室)組成課內實驗平臺,由5個野外綜合實習基地(秦皇島地質地貌、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北京金山測量與地圖、北京地面沉降監測、北大方正3S技術開發與應用實習基地)組成校外綜合實習、實踐平臺,由五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組成實驗教學與科研創新平臺。

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上,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構建了符合學科特點、兼顧學習規律的“基礎實驗-綜合實驗-設計實驗-研究創新”四級逐步提高的“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創新性實驗教學體系。

實驗課程、實驗項目設計的總體思想是“以學生為本,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素質提高協調發展”。在實驗課程設計中,加強理論與技術應用的有機結合,加強地理新技術的應用;在實驗項目設計中,鼓勵教師依托科研項目開設綜合性、創新性實驗項目;扶持特色實驗課程和項目的發展;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訓練。

實踐教學內容上,強調體現區域性、綜合性、實踐性的學科特點,根據專業和課程特色,分層次設立基本型、綜合型、設計型、創新型實驗,構建“基本理論驗證-基本技術操作-開發應用創新”的多級實驗內容。堅持“室內基礎實驗與野外綜合實踐相結合”、“地理信息科學基礎理論與高新技術相結合”、“高水平科學研究與創新型實驗設計相結合”,以培養具有扎實地理信息科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現代地理技術并具有應用創新精神的地理信息科學與技術復合型人才。

由專職、兼職教師組成的實驗教學隊伍,保證了科學研究與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目前任職教師中,有70%的教師承擔了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較好地提升了理論課、實驗實習課的教學內容。如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統實驗課程中,任課教師依托所承擔的“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 數字國土”,設計了基于ARCINFO的土地利用空間數據庫建設實習;在GIS空間分析實驗課中,依托863項目“GIS在農村社會經濟統計分析中的應用”設計了基于GIS的人口空間自相關分析實習項目等等,保證在實驗教學中前沿性科研的實驗內容占一定的比例。

實驗教學與科研、工程和社會應用實踐結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地理信息科學基礎理論與地理新技術相結合;二是高水平科研與創新型實驗相結合;三是野外實習基地在遴選中遵循了區域性、綜合性、先進性的原則。

4 人才培養體系建構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以學生為本,積極開展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初步搭建了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并初步建立了“五個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地理信息科學基礎理論與地理信息高新技術相結合”、“室內基礎實驗與野外綜合能力培養相結合”、“高水平科學研究與創新型教學相結合”、“本科生、研究生探究式教學相結合”、“教學示范輻射與合作交流相結合”,形成了“基礎實驗—綜合實驗—設計實驗—研究創新”四級逐步提高的實驗教學模式。在狠抓學生專業學習基礎上,本專業根據用人單位需求,研究就業市場信息,力求為學生就業加強服務。通過組織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開發競賽的各類活動,提高學生實踐活動能力。聯系高水平的業內人士來做報告,為學生將來就業搭建起人脈網絡。學生科研立項和畢業論文依托科研、工程和社會應用實踐等項目的比重逐年提高,選題的準確性、方法的先進性和成果的應用性都有顯著的提高。主要舉措體現在以下幾點。

(1)高水平科研與教學相互促進,力爭為每一位師生提供適宜發展的學術空間。集成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優勢資源,建立創新教育平臺,并與教學平臺有機結合;師生借鑒科研思路,開展創新教育和研究性學習;學生探究式學習有效地反哺了教師創新教育能力。(2)以高新技術應用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掌握高新技術應用“一技之長”。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專利的成果,轉化為自主知識產權的實驗教學儀器和軟件,激發學生探究式學習興趣、培養解決地理學實際問題能力;通過增設5門探究式實驗課、出版10部實驗教材、建設國家精品課程、精品教材等與國內外50多所大學共享互動、不斷提高。(3)讓學生在科研和學科競賽中掌握高新技術深入應用。依托團隊主持的國家級項目,組織70%的本科生參加科研,先后獲國家、省部、校級立項191項,38篇。2008年,3項本科生科研項目入選“國家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在全國、省部、校級大學生挑戰杯賽、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GIS軟件開發等競賽中獲獎120多人次。(4)營造實驗教學國際化環境,培養實際工作能力。與歐美7所大學聯合開展中國地理實習,已成為固定環節,有效激發了師生教與學的興趣、培養合作學習能力;與6個國際品牌的遙感、GIS軟件公司合作,建立ARCGIS、ENVI、PCI、JX-4、EZMAP、IMAGEINFO實訓基地,有效促進了師生專業軟件應用能力與國際接軌。

近年來,本科生畢業論文80%是依托教師的科研項目開展的,部分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中得到了沉淀。本科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參與創新、訓練、競賽活動的學生達60%,獲校級大學生科研立項38項,獲實驗室開放基金43項;獲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大賽北京市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競賽北京市一等獎、北京市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等國家、省部級和校級各種獎勵47項。

學生的學習質量逐步提高,帶來的社會聲譽逐步上升。考研率突破45%,陸續有10余名學生成功申請出國交流學習計劃并出國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近三年中本科生英語四級累計通過率93.5%以上,一次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

5 結語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成立以來,在師資隊伍、平臺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是鑒于地理信息系統學科即年輕、發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本、碩、博課程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此,我們開展并將繼續延續地理信息系統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繼續完善以地學高新技術應用為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和培養模式,努力將高水平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的先進儀器和軟件,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應用高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提升教師團隊創新教育能力。

參考文獻

[1] 宮輝力,李小娟,趙文吉,等,地理學創新型人才培養—— 理念與改革實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6.

[2] 宮輝力,李小娟,趙文吉,等.地理信息系統國家特色專業建設與發展[J].中國大學教育,2009(11):41-46.

[3] 王艷慧.GIS專業本科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M]//地理學教學研究改革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7:35-40.

篇3

地球物理學是一個融地球物理、現代測繪于一體的新型地球物理專業,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屬于交叉邊緣學科。地球物理學可細分為固體地球物理學與空間地球物理學兩大方向,前者研究地球本身,后者研究太空星體。固體地球物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與地震密切相關,主要是學習地球物理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掌握地球內部構造、地震預測、地球物理工程、能源及礦產資源勘察等研究與開發的基本技能。本專業主要課程有地球物理學(地震學、重力學、地磁學、地電學)、地球物理觀測、地質學、連續介質力學、計算機及信息處理等。除此之外,一般還會安排主要課程的實驗和實習、野外地質實習和畢業實習等。以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為例,該專業創建于1956年,在全國同類專業中歷史最為悠久,注重夯實學生數學、物理基礎,培養其深厚的外語與計算機能力,使學生既具有較強的從事現代地球物理學研究的能力,又能適應現代社會多方面工作的需求。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該專業需要學生懷有極大的熱情與濃厚的興趣,能夠埋頭研究歷史數據,耐心觀測和搜集新數據。因此,考生在報考前要慎重考慮,切忌隨波逐流。此外,由于高度的專業化,學生未來的就業大都是從事與地震相關的工作,職業選擇面相對較窄,也致使該專業擁有比較高的深造率。除了繼續深造之外,本專業的畢業生其他主要去向是到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能源與資源部門、災害預測預報部門、通訊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與業務管理等工作。

地質工程(本科,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一看到地質工程專業,不少人往往容易望文生義,認為這個專業就是要去找礦藏、石油,跟石頭打交道。實際上,地質工程屬于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地質學與工程學相互滲透、交叉的邊緣學科。專業著眼點在于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地質工程主要研究如何獲取地質環境條件,分析和研究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相互制約形式,進而研究認識、評價、改造和保護地質環境。比較有特色的院校有: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吉林大學等。主要課程為:基礎地質學、礦產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地貌學及第四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勘探、巖土工程勘察、鉆掘工程學、基礎工程施工、環境地質學、地質工程學等。這些都是實用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因而該專業的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

該專業的就業方向比較廣泛,如地質調查、油氣及固體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評價、大型工礦企業和水利水電建設、公路和鐵道建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勘察及監測等。就業前景是考生選擇專業的重要因素之一,據麥可思《大學生就業年度指標》中的“就業前景最看好的本科專業”調查顯示,地質工程名列“綠牌”專業(綠牌專業是指月收入、就業率持續走高,失業量較低且就業滿意度較高的專業,屬于需求增長型專業)的榜首。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本科,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屬于地理科學的一個分支,其前身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新專業。2012年教育部將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兩個專業。

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等,該專業注重培養掌握國土資源整治與開發、生態環境評價和規劃、城鄉區域建設規劃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涵蓋自然地理學、國土規劃、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科學、環境科學、環境監測、環境經濟學等。

由于這一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報考之前,考生還需要留意其開設院校是否有體檢要求。如長安大學明確提出該專業色盲、一眼矯正視力大于800度者慎報。該專業學生的就業率較高,畢業生主要集中在高校與科研單位、國土資源管理、環境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規劃以及城市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部門。考生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報考土地資源管理、環境工程和自然地理等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測繪工程(本科,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測繪行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基礎行業,從總體上來說屬于服務行業,專業技術含量較高。而測繪工程,主要是研究地球空間信息的一門學科,是國家基礎建設以及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支撐技術,屬于當今世界非常具有發展前途的三大高新技術之一。

測繪工程專業培養具備空間定位、信息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知識,并研究利用這些技術測定地球與其他星體形狀、建筑物(構筑物)的三維特征及其與指定參考系的關系、地球重力場及其內部物理特征、運動物體的特征及其多維參數,研究這些技術在工程、工業和人類生活中應用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并能掌握空間信息獲取、處理、分析、表達與應用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掌握現代空間測量技術、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科學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具有堅實的數學、外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和良好業務素質的高級測繪科技人才。

地球化學(本科,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篇4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161所高校設置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專業,158所高校開設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簡稱“規劃”)專業。開設的院校既有綜合性大學、師范類院校、地質礦產類院校,也有農林類院校和建筑、工程類院校,還有理工院校、財經院校等。大部分高校的gis專業由地理學、測繪科學、地質學等學科轉化而來,而規劃專業主要由地理學相關專業轉化而來的,它們都是地理科學類下的二級學科。由于受傳統的辦學背景的影響,多數本專業課程體系與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人才市場需求以及國家創新體系之間存在矛盾,各個學校在構建課程體系中存在課程體系不合理,理論和實踐環節脫節、教學與培養目標相背離、寬而不專等問題。

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必須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方案。什么樣的課程體系是合理的,什么樣的課程是學生所需要的,這是高校地理科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同類型的高校在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方面各有特色,這就決定各高校地理科學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內容等方面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則無法向社會輸送更多的、合格的專業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專業招生、培養,也有部分院校按大類招生,分類培養,而地理科學類專業還沒有成熟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計劃。本文試圖根據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學類專業本身的特點,結合本校近5年來的實踐,對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設置進行一些研究,以期促進地理科學類專業人培養。

一、課程體系建設的依據

進入21世紀以來,高校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重基礎、重能力、重創新、‘淡化專業方向已是大勢所趨。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地理科學類專業按大類培養人才成為必然。

地理科學類專業采用重基礎、寬口徑、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模式,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地理學專業基礎、城鄉規劃及地理信息系統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紀社會、經濟、科技發展要求,適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以及遙感與地理信息技術等專業機構需要的專門人才。具體而言,gis專業合格本科畢業生能夠勝任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房地產、基礎設施等領域與地理信息產業有關的技術應用與開發、生產管理等工作;具備較好的科研潛質能力的優秀本科畢業生,可通過推薦免試或考試錄取為高校或科研機構的碩士研究生,繼續深造。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具備地理學和城鄉規劃、資源管理等相關應用領域寬廣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合到規劃、國土、環保、城建、旅游、房地產等部門工作,或到科研部門、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相關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

二、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地理科學類專業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職業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背景知識,又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其職業定向性比較強,大多數學生畢業后都要在社會相應領域從事與自己專業知識相關的職業活動,為社會服務。本科階段的實習,既要求學生實習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更要比較熟練地掌握從事專業活動的基本技能,還要為將來研究生階段和繼續學習打下較好的研究基礎。因此,在目前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課程體系的建設、課程的設置要和職業需要盡量縮小差距,以有利于學生將來的發展。

課程體系構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學生提供一套比較完整的符合專業需求的知識能力結構。地理科學類專業應突出地理學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強相關主干學科的專業知識、專業應用技術與技能,注重綜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強化能力培養、注重素質教育、增強適應性的基本思路,培養具有創新潛能和協作精神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具體應考慮以下幾個原則:(1)應是培養目標和促進培養目標的充分體現:(2)既要考慮地理科學這個大背景,又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這兩個專業特點以及發展需求;(3)應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并為繼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4)有利于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5)應考慮加強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6)必須加強實踐課程的分量,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地理n-學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及課程設置

1.課程體系的系統結構及特點

課程體系是一個具有特定功能、開放性的知識與技能的概念組合體系。其系統結構的形成不僅要使所包含的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能課、專業應用課等形成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而且還必須正確地反映培養目標和專業要求,反映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符合學制及學時限制。前者是課程體系內各門具體課程的相互聯系,稱為課程體系的內部結構;后者是課程體系形成的環境條件和制訂依據,即為課程體系的外部環境。環境制約著系統,系統要適應環境:功能決定于結構,結構要適應功能。這二者的相互作用稱為課程體系的系統結構模式(見圖1)。

建立課程體系的系統結構模式,要求在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1)課程體系形成的環境條件和制訂依據;(2)課程體系的內部結構。在此基礎上建設與相應科技發展、社會需求相適應,功能最優、體系先進、內容完整的課程體系。

2.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方案

構建結構化的課程體系,突出分段式和個性化培養。按照綜合化與個性化相統籌的原則,改革課程體系,構建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發展課程和個性化課程“四位一體”的結構化課程體系。

構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科類型相同或相近的專業,強調大類培養,構建基礎性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的寬口徑發展。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定位,設置專業發展課程,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的統一。根據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和社會現實需求,設置個性化課程,注重學生興趣和特長發展。同時還鼓勵學生根據自身學習和實際,輔修雙學位,拓展知識面。

可以實施“1.5+1.5+1”分段式培養。前1.5年前主要開設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和學科基礎核心課程,突出學生的綜合素質、大類核心的基礎知識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中間1.5年主要開設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發展必修課程,突出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最后1年主要開設專業發展選修課程和個性化課程,突出學生的多樣化培養和特長發展。

轉貼于

要注意強化實踐教學,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完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性課程教學是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專業課程實習實踐、課程野外綜合實習、專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和社會實踐等。專業綜合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可以利用學校教學實驗基地,社會實踐則需要建立社會實習基地,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創新能力。

基于對地理科學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主要原則,筆者提出該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方案(見圖2)。該構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群、學科基礎課程群、專業發展課程群、選修課程群和專業實踐課程群5個課程群,每個課程群又包括若干課程類。

3.課程設置

根據前述課程體系建設依據和原則,結合本校實踐,筆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學類非師范專業的課程設置具體方案(見下表)。

4.課程體系及課程設置的特點

(1)突出地理科學類專業綜合性的特點。上述課程設置突出了地理科學類專業按大類培養的特點。地理科學類專業牽涉面廣,主要涉及地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同時與空間科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緊密聯系。為此,本課程體系除涉及公共課和數學基礎外,涉及自然地理學、區域分析與區域地理、地圖學、測量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科學等有關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現代地理學的主要學科構成、基礎知識等有一個比較綜合的學習,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充分考慮各自的專業特性以及發展需求。雖然gis專業和規劃專業均屬于地理科學類專業,但它們又各有特點。gis專業具有比較明顯的技術性特點,對計算機技術等有較高的要求;而規劃專業又與資源科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管理學、城市規劃等學科緊密聯系。因此,該課程體系充分考慮了專業發展需要。

(3)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方案非常重視地理科學類專業應用性強的特點,十分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針對地理科學類專業學生,在修完相應的學科基礎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個人興趣和將來發展需要,選擇相應的應用課程。

(4)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該課程體系除了與相應理論課程相銜接的實踐課程,還設置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測量、地圖、遙感、gis以及綜合實踐課程。

篇5

關鍵詞 電子信息工程 專業導論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中學畢業考入大學是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許多方面將發生質變。學生在學校的教學管理模式、學校生活的安排、學習方法的改變,具體課程的學習,對專業的了解、大學生涯的規劃等諸多方面需要有效的指導,以便順利有效地進行大學階段的學習。在上海電機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計劃中,自2010級開始已經將專業導論列入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專業導論課程是針對入校新生開展專業認知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使學生在進入專業學習之前,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主要學科有一個全局性的了解,主要介紹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專業范圍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就業領域,以幫助學生了解專業教學計劃中安排的各類課程和對后續的專業學習有初步的全面認識,為新生的專業學習和發展提供認知和心理上的準備,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主動性,引領學生步入該專業的大學學習階段。

1 教學內容的選取

作為“導論”,它的任務不是具體地為學生講授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某些概念和知識,而是要高瞻遠矚地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它的基本知識結構是什么?電子信息科學技術與其他相關科學技術的關系是什么?信息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什么作用?它的未來發展前景是什么?怎樣才能學好信息科學技術?這些正是信息類專業大學新生首先面臨的問題,也是他們離開中學進入大學之后最為關切的問題。

由于電子信息工程的知識體系是一個較為龐大的體系,各院校常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我校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主要介紹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各學科發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電子信息技術各領域的應用和輝煌成就,讓新生了解該學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專業范圍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就業領域,為新生的專業發展提供認知和心理上的準備。在教學內容的選取和安排上主要考慮:注意介紹應用;著重介紹基本概念、技術發展歷程、當前的技術狀況和今后的發展走向,通俗易懂;注意介紹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中的重大發明、發明的背景和發明者的相關資料。

具體教學內容包括:課程概述(介紹課程的基本情況、學習要求、學習方法等,幫助學生學好本門課程)、消息數字化及應用(了解文字、語音和圖像的數字化技術,知道這些技術在通信、計算機、家用電子設備和電視系統中的應用)、電磁波及應用(了解電磁波的概念和應用領域,以及與相關大學課程和電子設備系統的聯系)、信息與通信工程(了解通信技術與通信網,建立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提高后續課程學習的針對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對計算機系統有一個整體的初步了解,為后續學習計算機相關課程奠定基礎)、互聯網與物聯網(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過程及特點,物聯網的概念和基本構成)、自動化與控制科學(了解自動控制的應用領域,學習自動控制和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概念,了解自動控制發展過程和自動控制系統分類)、光電信息技術(了解光電信息技術中的激光技術、光纖通信、自由空間光通信、激光雷達和光信息處理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專業培養計劃介紹及討論(了解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計劃,在了解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等之間區別和聯系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制訂專業學習規劃等)。

2 教學方法及教學實踐

2010、2011、2012年作者分別為10級、11級、12級三個年級8個班講授了專業導論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感到專業導論是一門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許多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知之甚少,入學后很是迷茫。如何講好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導論這門課,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是逐漸摸索和體會的。在授課中采用教師講授、指導學生自學、學生分組學習之后在全班做PPT報告、教師課堂講評補充、課堂討論、播放視頻短片等多種教學模式,使學生了解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各學科發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內涵和外延,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通過專業導論課程的教學,學生也了解了本專業的培養計劃、課程設置、專業主干課程等內容,有利于學生規劃大學四年的學習。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學生平時課堂上的表現,做好課堂討論、提問、回答問題等情況的記錄,期末考核采取撰寫學習報告的形式,教師給出學習報告的基本要求:簡述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主要學科領域;簡述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同產業及社會的聯系;簡述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簡述本課程中你最感興趣的內容;提出一個本課程中你目前還不懂但想弄懂的問題;談談學習本課程的收獲和體會;簡單規劃4年的專業學習計劃。題目自擬,字數不少于2000字;提前準備,最后一次課上手寫提交。

這樣,初步讓學生感受到大學的多種教學考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從近三年的期末學習報告來看,有不少題目擬得非常好。

3 教學建議

作者根據近三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導論的教學實踐,感到無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手段、考核要求等諸多方面還是有許多有待完善、改進和提高的。首先在教學內容上,應采用最新版本的相關教材,并及時補充最新的科技成果、更新最新的數據,如給學生介紹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每年講授時這項科技成果都有新的進展,都發射了新的衛星;同時可以給學生多介紹推薦一些參考書,甚至一些好的網站、文章、視頻,也動員學生搜集共享;其次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應加強教學互動,可以帶一些電子器件,如二極管、三極管、電阻、電容、集成電路等實物到課堂上,并適當帶領學生到相關實驗室參觀,認識示波器、電源、萬用表、頻譜分析儀等常用電子儀器,以提高學生的對本專業的感性認識。在考核上,應加強平時對學生的要求,可以讓學生預習下一章內容,寫出主要內容提綱,或提出一些問題,完成情況課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期末考查也可以結合學習報告讓學生分組做PPT來介紹一些內容。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指導學生。

4 結論

專業導論課程是一門時效性很強的課程,內容要不斷更新,且內容寬泛,要求教師具有本學科專業扎實的基礎、廣博的知識、開闊的眼界,具有把握學科專業的核心、跟蹤學科專業的發展的綜合能力,教師要具有較好的教學科研基礎,才有可能講授好本課程,雖然課時不多,但容量大,教師每年都要花大量時間備課。此外,講好本門課,需要本課程的教學積累,通過上一屆的教學可以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專業方面的需求、學生在哪些章節的學習上感到困難、學生的主要興趣點在哪里、如何引導學生進入本專業的學習等等,為提高下一屆的教學效果提供必要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黃載祿.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導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鐘義信.信息科學與技術導論[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0.

[3] 李哲英.電子信息工程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楊杰,張中洲.電子信息工程概論[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5] 史東承,梁超.信息與通信技術學科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6] 張文生,唐慶菊.淺談機械專業導論課的重要性[J].教育教學壇,2012(33).

[7] 謝文,滕平.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導論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大家,2012(14).

篇6

[關鍵詞] 計算機密切型專業;柔性;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3)04-0004-04

0 引言

當前,計算機相關學科和專業發展呈現兩個趨勢[1]:一是向計算機領域更尖、更深和更專的方向發展,如軟件工程、信息安全和計算機網絡;二是向計算機學科與其它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向發展,如教育技術學、地理信息系統和電子商務。學者將這些彼此之間存在著相似特征和共性規律的專業稱為計算機密切型專業。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誕生推動了計算機向高、精、尖和交叉融合的方向發展,促進了更適合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的培養。就許多高校而言,計算機密切型專業大都是在原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基礎上創立、分離、發展而來的,缺乏專業特色和戰略層面的定位,缺乏高層次帶頭人,難以形成特色和優勢[2],資源獲取的能力和強度也比較有限,通常處于邊緣的被動地位[3,4]。如何充分發揮計算機學科的基礎優勢,整合學科資源,加強學科合作,帶動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是當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在國內,燕山大學率先將“柔性教育思想”和“學、研、產”互動的人才培養機制引入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人才培養中,構建了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柔性培養模式,依托計算機學科群的優勢,推動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1 計算機密切型專業柔性培養模式的涵義及意義

柔性培養模式有三層涵義:第一,教學管理具有柔性,使教學管理的職能和手段有助于計算機密切型專業人才培養;第二,培養過程具有柔性,能以較低的代價對培養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調整,滿足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第三,培養的學生具有柔性,具備計算機密切型專業所需的知識結構、能力、意識和人格,更容易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

柔性培養模式把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定位和發展放在計算機學科群下研究,既關注專業間的共性問題,又涉及具體專業問題,對促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1)有利于完善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培養方向、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機制,提高就業競爭力,使培養的學生“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能適應行業和社會對 “高、精、尖” 人才的需求。

2)有利于打破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發展瓶頸,拓展發展空間,使計算機密切型專業逐步擁有自己的碩士點和博士點,拓展專業在教學、科研和交流合作方面的發展空間。

3)有利于提高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師資水平,優化師資結構。提高了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促進其成長;吸納和穩定學術帶頭人,靈活充實新生師資力量,從而使師資結構更加合理。

4)有利于優化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教學環境和實踐環境。為專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實踐環境,為學生創造優質的教學輔助平臺,促進計算機密切型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

5)有利于優化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課程體系。構造了可擴展、可演化和可拔插的柔性課程體系,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滿足行業發展和社會需求。

2 計算機密切型專業柔性培養模式的實踐

以燕山大學軟件工程、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系統和教育技術學4個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為研究對象,從專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課程體系、教學實踐平臺5個方面進行柔性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2.1 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專業定位

目前,自覺融入區域,構建大學、產業、政府三位一體的新模式已經成為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促進大學發展的高等教育新理念[5]。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發展應遵循“以需求為導向、以特色求發展、以質量謀提升”的教育理念,以服務地方經濟為核心,以內涵建設為主線,以計算機專業的發展為龍頭,帶動其他密切型專業的發展。

1)以需求為導向。燕山大學立足于服務河北省經濟結構調整和信息產業發展,重點發展與計算機專業密切相關的軟件工程、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系統和教育技術學等學科,形成了條件比較先進、創新能力比較突出的學科發展平臺,為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發展奠定了科學基礎。同時,將河北省的資源和區域優勢融入到學科和專業建設中,全力推進校企合作,構建起與相關專業領域知名企業的合作平臺,為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外部條件。

2)以特色求發展。在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發展過程中,燕山大學充分發揮信息科學與技術作為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作為河北省重點學科的優勢,形成了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并行與分布式計算、網絡技術等十幾個固定的研究方向,獲國家、省部級科研獎20余項。計算機密切型專業課程開設注重突出地方特色。一方面面向秦皇島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發展需求,設置突出地域和行業特點的培養方向,開設具有針對性的應用型課程;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秦皇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的素材,豐富案例庫和教材內容。燕山大學操作系統精品課程建設榮獲2013年河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3)以質量謀提升。圍繞質量主題,根據計算機密切型專業教育規律和發展趨勢,確立了“在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前提下,走高質量、有重點地發展道路”。經過多年的建設和探索,燕山大學形成了“面向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兼顧行業需求” 的人才培養模式,并榮獲2009年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2 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師資培養、遴選和管理

采用以“專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臨聘教師為補”的“三三制”原則,構建優勢互補、流動有序的柔性化師資隊伍,提高師資水平,優化教師結構,為計算機密切型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人力保障。

通過實施柔性的師資培養、遴選和管理機制,打造一支具有豐富經驗的校內專職師資隊伍。重點引進名校名專業的高學歷人才,注重引進人才的年輕化、知識化,建立一支有創新能力、有開拓精神的中青年專業團隊。對關系專業發展長遠規劃的關鍵崗位,大膽啟用具有真才實學、具有開拓精神的博士、碩士擔任學術帶頭人、專業建設帶頭人、助手、課程負責人等。選拔有潛力的青年教師到國內外名校學習。以計算機學科為依托,多學科聯合申報密切型專業的碩士點和博士點,將相關專業教師融入到計算機學科的學術隊伍中,改善相關專業教師的生存環境。改革師資評價方式,突出實踐特點。教授、副教授在崗位聘用期內要承擔一定的實驗、實習、指導科研立項、畢業論文的工作,從而保障了課程理論學習與實驗、實踐、研究環節的緊密跟蹤與指導。成立青年實驗室,把培養和引進的青年人才集中起來,匯成一股強勁的力量,壯大計算機密切型專業團隊的科研實力,迅速提高科研檔次、找準科研方向,力爭短時間內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973”計劃以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實現專業團隊科研跨越式發展。

充分利用秦皇島豐富的社會資源,聘請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實際用人部門的高層次管理人員、研發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隊伍。同時,加強與兄弟院校相關專業的溝通與交流,聘請外校知名學者來校講學,開闊學生視野。

2.3 柔性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實踐

將“柔性教育思想”引入教學,以“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為指導思想,以計算機學科的資源和環境為依托,采用案例式、探究式、實驗式、討論式、協同式和行動研究式等多種授課形式,運用多教師交叉授課、自由選擇、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教學組織方法,采用網絡教學和自主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

在課程結構上強化知識結構的完整性,為每個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及生存、發展和創造的能力打下基礎;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則要求多樣化和綜合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構建網絡化、立體化教學輔助系統和自主學習環境,將60%的訓練內容設計成“自我導向式”探索課題,而將其中40%難度較大的部分設計成“團隊攻關式”探索課題,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整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靈活”構建學習環境、“有效”調用外部學習環境。

采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企業定制培養畢業生。燕山大學以“育素質、教方法、練技能、學知識”為核心理念,以職業資格標準為依據,與東軟集團共同進行專業課程建設,利用東軟集團強大的知識積累以及領先的產品技術優勢,完善計算機密切型行業工程師崗位技能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使學生明確職業發展的階段, 擁有自我發展的意識。建立素質教育的考核評價體系,制定出完善的考核內容、考核標準、考核方式,根據職業需求來培養 “拿來就用”的計算機密切型專業人才。

2.4 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

計算機密切型專業課程設置以計算機專業基礎課程為主體架構,以相關學科知識之間的拓撲關系為基礎,從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兩方面突出專業設置的標準化和特色化,構造“強內核專業基礎課程平臺、柔外殼專業方向課程平臺”的課程體系架構(見圖1)。而且每門課程也包括必講的核心內容和可調整的外殼內容,體現“厚基礎、寬口徑”的創新人才培養思想。

強內核專業基礎課程平臺由擁有相對穩定的內容、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基礎專業課程構成,體現了厚基礎的課程內涵,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知識結構上具備堅實的數理知識、深厚的現代計算機知識與計算機基礎和應用知識以及全面的計算機密切型專業基礎知識。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和編譯原理等課程,已逐步成為每位計算機密切型專業學生必修的學科基礎課程。

柔外殼專業課程平臺由可擴展、可演化和可拔插的專業方向課程模塊構成,形成了包括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系統和教育技術學等五個專業方向的柔外殼專業課程平臺。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模塊用于構建服務機械和重型裝備行業人才的知識架構;軟件工程課程模塊對接“河北、北京、天津、沈陽”軟件開發園及企業的需求,用于構建軟件開發人才的知識架構;信息安全課程模塊用于構建服務地方社會信息化,從事企事業單位及政府信息系統建設、管理、運行、維護、系統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務人才的知識架構;地理信息系統課程模塊構建服務地方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領域,從事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領域技術開發人才的知識架構;教育技術學課程模塊構建適應信息時代地方各級各類院校、企業、部隊、教育電視臺、出版社和電教館等企事業單位數字化資源和平臺建設、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人才的知識架構。在保持內核專業課程穩定的基礎上,外殼專業課程每年允許有30%進行替換和更新,將每個專業方向模塊中50%的課程作為計算機密切型專業選修課,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2.5 計算機密切型專業教學資源和實踐環境設計

多年來,燕山大學通過實施“學研產互動”的人才培養機制,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優質教學內容。以科研強化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教師隊伍和教學內容,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和實驗專題。以軟件產業作為綜合實踐基地,強化綜合實踐環節建設。

1)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計算機控制原理”課程中引進了有多年研究基礎的并聯機器人控制研究成果,將并聯機器人控制模型、算法、技術、裝置等內容貫穿教學全程,出版了輔助教材《并聯機器人機構學理論及控制》。結合“油井下信號USB采集處理系統”科研項目,將USB接口技術內容引入到“計算機接口技術與外設”課程中,編寫了《USB2.0原理與工程開發》教材,在國內發行兩版,共計11000冊,并在臺灣出版發行。

2)將學科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內容和教學案例,改變了以往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的做法。以移動機器人為研究對象,開發“人工智能”課程的機器人足球實驗平臺,編寫了《機器人足球系統》教學資料,為“并行/分布計算機系統”學位課構筑了基于Linux的并行分形實驗平臺,編著了《分形圖形分布式并行生成技術》教材。在“軟件工程”教學中,將獲得“河北省十大優秀發明獎”、采用柔性軟件技術開發的“萬通通用財務系列軟件”作為教學案例,出版了《柔性軟件開發技術》、《會計電算化實用教程》等參考教材;在“計算機接口技術與外設”課程中結合國家“863”項目,將“機器視覺接口系統”確定為課程設計題目。

3)將軟件產業作為綜合實踐基地,為教學提供了多種教學內容和案例。燕山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軟件中心(以下簡稱軟件中心)是由計算機專業骨干教師領辦的高科技企業,是河北省軟件技術發展和軟件產品研發基地。在多年專業教學實踐中,以軟件中心作為綜合實踐基地,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到那里進行實習、實訓和畢業設計,定期邀請軟件中心技術專家開設講座,根據軟件中心的生產實踐評價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形成了科研促進教學、產業支撐實踐、人才回饋產業的良性運行機制。

2.6 柔性考核體系構建

建立柔性考評模型,提出柔性評價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加強過程的評價與管理,開展由政府、學校及社會各方面參與的教育質量評價活動。根據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特點,提供自我測評、定性測評、長期測評、過程性評價、質性評價等多元評價體系,激勵學生樂觀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柔性培養模式堅持以人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構建了“強內核,柔外殼”的課程體系,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使培養的學生“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建立了柔性的師資培養、遴選和管理機制,多渠道提高教師學歷和業務水平,優化教師結構,構建優勢互補、流動有序的教師隊伍,以解決專業師資水平低、結構不合理、工作量不足等問題。能夠提高計算機密切型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保障學生的培養質量,對于促進計算機密切型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未.關于提高計算機本科教育質量的幾點思考[J].計算機教育,2010,(1):4-6.

[2]陳英.計算機學科本科教學規劃的重構與發展[J].計算機教育,2004,(8):54-58.

[3]桑新民,梁林梅,劉永貴.教育技術學專業的繼往與開來[J].中國電化教育,2005,(1):12-16.

篇7

關鍵詞:學科結構優化;專業布局;課程體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913(2007)04-0005-05

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近十年來的蓬勃發展,國家的進一步改革開放,中國開始進入信息化社會。黨的十六大提出“加快信息化進程,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和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宏偉目標。

1 科技的發展賦予計算機學科新的內涵

1994年,教育部將眾多的計算機類本科專業名稱統一規范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簡稱計算機學科)。這十年來,隨著網絡和WWW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學科的內涵和外延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計算機專業的教育內容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計算機理論與軟件、計算機應用技術,而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技術、多媒體及其應用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等教育內容得以強化。以至美國ACM、IEEE-CS和AIS聯合制定CC2004的專家們認為,目前已經無法繼續用計算機學科來稱謂它,而改稱其為計算學科。我們稱之為“計算”的概念在過去的十年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拓展到難以用一個學科來定義的境地,這種變化對教學計劃的設計和教育方法會有深刻的影響。21世紀的計算將蘊含有多個富有生命力的學科,它們分別有著自己的完整性和教學特色。

計算機科學(CS,Computer Science)已經難以完全覆蓋學科新的發展,擴展后的學科稱為計算學科(Computing Discipline)。在CC2004的草案[1]里面,計算學科應包括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計算機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軟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五大分支。計算學科的教學知識體系也在發生著迅速的變化。在計算機學科發展的早期,數學、電子學、高級語言和程序設計是支撐學科發展的主要專業基礎知識。而到了20世紀60、70年代,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原理、基本邏輯、編譯技術、操作系統、高級語言與程序設計、數據庫系統原理等成為學科的主要專業基礎知識。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學科的深入發展,并行技術、分布計算、網絡技術、軟件工程等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內容。目前,程序設計仍然是學科最基本的工具。未來在基礎和開發技巧之間,加強基礎是首要的。除了學科知識的變化外,近幾年來,計算機學科方法論的內容也逐漸豐富并被人們重視。因此,計算機學科方法論的內容也需要在教學中給予充分的體現。計算機學科的教學需要以知識為載體,在講授知識的同時,向學生傳授學科方法論的內容,對學生進行面向未來的教育。

信息產業的主導技術是計算機、通信與微電子。計算機、通信與微電子技術的相互滲透、密切結合和高速發展帶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構成了信息學科群。信息技術群內部交叉,對相關學科發展的帶動作用突出。從事計算機學科教育的教育管理者與教師必須要不斷研究信息技術發展對計算機教育的影響,研究學科發展的內涵、特點、共性與規律。

2計算機學科結構性調整的現實必要性

計算機學科不僅是信息化的核心技術,而且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截止到2004年初[2],我國普通高校總數為1683所,本科學校679 所,其中505所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全國各專業中,專業點數量第一;2003年在校人數27萬,占理工科在校生總數的14.6%,也是最多的。這505個計算機專業中的368個是1994年后開辦的。這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對國家信息化建設浪潮的積極響應,另一方面也說明專業建設的數量大、任務重。

同時,計算機相關專業也在蓬勃發展。按照教育部的劃分,“計算機類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技術相關專業”包括:地理信息系統、電氣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生物信息學、通信工程、微電子學、信息安全、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自動化。這些專業加起來,2003年共有在校生63萬人。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數量占全國所有理工科學生總量的三分之一。

近年計算機專業在規模上蓬勃發展,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但同時也存在著專業特色不明顯以及教育質量需要提高的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與普及,會使用計算機已經不再是計算機專業學生獨有的優勢。特別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的一些畢業生專業特色不明顯,難以適應社會需要,競爭優勢不強,近幾年就業率逐年下降。

如果說計算機專業應該是培養信息化所需人才最主要的專業的話,它目前的狀態是否能夠適應這項重要的任務?如果不能適應,應該如何調整?目前,需要調整培養規格和要求,使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能有相對優勢。調查發現,系統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高水平計算機人才的不足,是制約我國計算機學科與產業發展的關鍵。為此,需要樹立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觀念,按照基本學科能力培養的要求建立課程體系,將學科方法學的內容貫穿于教學實踐中,通過設置配套的實踐教學體系來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并結合實踐教學,學習和掌握一些新系統、新技術。

3調整中要注意的基本問題

3.1 如何確定計算機本科學生的培養目標、知識體系?

相對單一的教學計劃,已經造成了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的一種結構性失衡。如果繼續維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原有的含義,相對于社會需求,它已經不能容納現在這個辦學規模了。另外,計算機技術的內涵和外延都在迅速地擴大,各個分支已經形成豐富和完整的知識體系,已經不可能將如此豐富的內容安排在一個單一的本科教學課程體系之中,而且單一的培養模式也不能滿足社會對多種規格人才的需求,只有通過不同的培養計劃才能滿足這種不同的需要。

建立切實可行、符合本校特色的教學計劃、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是計算機學科教學與學科建設的基礎。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體系要瞄準人才培養目標,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濃縮課時,科學合理地整合課程,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其核心是各門課程間的優化組合。特別要借鑒美、英等國大學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的做法。

計算機裸機和一般用戶有著較遠的“距離”,為了給用戶提供方便的使用手段,計算機專業的各類人員在基本計算機硬件系統上逐層構建系統,形成一系列的虛擬機,讓計算機系統完成更多的任務,留給用戶更多的方便,使用戶界面逐漸接近人的習慣,形成自然人機界面。這不僅表明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模型化,問題的復雜度也會越來越高;而且更告訴我們要根據學生未來的工作定位在那一層虛擬機上,參照學科的三個形態,并根據所在學科點的特色,確定在教學中強調哪些內容,實現對學生的分類培養,而不是按照統一的模式去培養學生。

從國家的根本利益來考慮,必然要有一支計算機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的創新研究隊伍,需要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培養相應的研究型人才[3]。而國內的大部分IT企業都把滿足國家信息化的需求作為本企業產品的主要發展方向,這些用人單位需要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培養的是工程型人才。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涉及到各行各業,企事業單位和國家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購、應用計算機產品的主流需求。這些用人單位需要高等學校培養大批信息化的應用型人才[4]。目前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在本科階段對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培養已有一定的基礎,而對于從事信息化的應用型工作人才的專門培養則幾乎是空白。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培養定位應該瞄準工程型人才和信息化人才,特別是后者[5]。

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提出以“培養規格分類”為核心思想的計算機專業發展的建議[2],該思想包含如下要點: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名稱下,鼓勵不同的學校根據社會的需求和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但都要達到本科水平)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可以考慮三種不同的類型:研究型(或者說科學型)、工程型(包括計算機工程和軟件工程)、應用型(或者稱信息技術型)。一個學校在其中一種類型上通過評估合格,就被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合格。從長遠看,現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可能會被細分為若干不同類型的專業;而從近期看,應該鼓勵不同的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貫徹不同類型的培養規格。也就是說,進行調整是得到了國家政策支持的。這樣才能保證讓學生真正學到東西。

3.2 如何加強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實踐環節,切實提高在校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計算學科具有理科和工科特征,抽象邏輯性和構造性并存,決定了本學科的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開發都具有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特征,這使得與理論密切結合的實踐教學具有特殊的意義。也就是說,該學科具有理工結合的基本特征,科學與技術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高度融合[6]。

目前計算機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學生不了解其作用,許多教師沒有將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方法與手段傳授給學生,致使相當多的在校學生不重視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為了適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更有效地培養大批符合社會需求的計算機人才,全方位地加強高校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刻不容緩。

3.3 如何使計算機本科教育與國際接軌,與就業接軌?

計算機教育歷程是計算機教育內容不斷完善和更新的過程。在一個階段出現的新技術,其經歷發展和完善之后,成為計算機教育的核心內容;同時又會出現更新的技術。因此,計算機教育內容必須與時俱進。在當今信息時代,必須在堅持自主教育創新的同時,注重與國際計算機教育接軌。從國外引進和學習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吸收國際先進的計算機教育理念、模式、體系[7]。

計算機學科的研究前沿在歐美,新知識都是以英語作為主要的專業技術載體。在實踐中,可以推進雙語教學課程建設,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2001年高教司頒布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校必須積極推動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的教學,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專業,在金融、法律等專業,以及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領域開展雙語教學。2003年,國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內開設5%~10%的雙語課程。

美國計算機學會(ACM)和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計算機學會(IEEE-CS)等聯合提出的CC2004提供了計算學科5個方向的本科知識體系指導性建議。CC2004認為,針對每個方向都有對應的職業:計算機工程師應該能夠設計和實現包括軟件和硬件設備綜合的系統;計算機科學家面臨的是理論問題和軟件研究;軟件工程師應該能正確的設計和實現大規模的軟件系統;信息系統專家應該能分析信息需求和行業過程,能夠明確說明和設計滿足各機構需要的信息系統;信息技術專家負責規劃、實現、配置和維護一個機構的計算基礎設施系統。

3.4 大學如何進行學科交叉,優化內部結構,調整專業布局,提高自身學術創新水平與競爭力?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對信息技術、信息產業本身的發展已經產生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會在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滲透與合作中出現新的學科內涵與活力。具有綜合學科優勢的大學在新的信息社會多研究領域中必然具有優勢,這也要求大學面對信息社會的需求調整自己的學科結構、人才培養模式與研究、產業化關系問題。

例如,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本科生教育除了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個一級學科專業以外,還有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和工業設計專業兩個本科專業。這兩個專業是非常具有特色的,這得益于浙江大學在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的深厚底蘊,擁有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

篇8

關鍵詞:貿易開放;勞動力流動;財政支出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6)01-0012-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1.02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開放、自由貿易程度不斷深入,特別是加入WTO后,我國對外貿易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截至2014年末,我國進出口總額已達到了4.3萬億美元,增長3.4%,其中出口2.34萬億美元,增長6.1%;進口1.96萬億美元,增長0.4%。貿易開放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在“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時我國的“公平”問題也隨之而來。根據2014年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還有2億多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差不多相當于法國、德國、英國人口的總和。隨著我國的戶籍制度不斷松動,并在2012年《關于批轉促進就業規劃(2011-2015)的通知》,引導我國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一方面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同時加快城市化進程。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中,2014年我國政府支出規模達到15萬億元,研究政府財政支出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國內外學者大致的落腳點在于研究貿易開放對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提出了“效率”、“補償”假說以及U形效應。但往往忽視了勞動力流動在其中的影響機制。因此本文將勞動力流動納入到貿易開放與政府支出規模的模型中,研究貿易開放、勞動力流動與政府支出規模的關系。

二、文獻綜述

貿易開放對政府財政支出規模的影響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目前形成了三種主要觀點。一是貿易開放導致一國面對風險的增加,政府為了降低風險而增加財政支出。Cameron(1978)最早開展了貿易開放對政府支出規模影響的研究,他通過對18個OECD國家數據研究發現:經濟開放程度越高,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社會保障(如社會安全、就業保障、退休金等)來減輕因貿易開放帶來的外部風險[1]。Rodrik(1998)根據125個國家數據進行跨國截面數據回歸分析,結果表明,無論在高收入還是低收入國家,貿易開放與政府財政支出規模的關系表現為正相關[2]。楊燦明、孫群力(2008)根據我國28個省市區1978

―2006年的數據研究發現:我國正處于更為開放的市場經濟中,外部風險引起我國政府支出規模擴大[3]。王德祥、張權(2010)基于我國29個省市區1998―2007的面板數據分析,發現我國對外貿易與政府支出規模呈正向關系,在控制了人口、人均GDP等指標之后其正向關系仍然存在[4]。二是貿易開放導致效率提高及技術進步,同時政府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開始減少對經濟干預,使得政府財政支出規模一定程度上縮小。Garret,Mitchell(2001)利用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研究發現,貿易開放會減少OECD國家政府總支出,包括消費支出以及社會保障支出[5]。Molana et al (2004)通過對歐洲單一國家分析,發現這些國家貿易開放對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在大小、方向、變化速率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大部分國家都不符合“補償論”。Benarroch,Pandey(2008)認為貿易條件的波動同政府支出沒有什么關系[6]。三是貿易開放對政府支出規模呈現U型影響。余官勝(2010)利用省際動態面板數據以及廣義矩方法研究發現,貿易開放對我國政府財政支出規模存在先抑后揚的影響[7]。當貿易開放程度低時,迫使政府減少財政支出以保持競爭力,而當貿易開放度比較高時會增加一國經濟風險,這就要求政府擴大支出以實行逆周期宏觀調控。胡兵(2013)利用GMM方法和省際面板數據實證分析發現,貿易開放有助于抑制地方支出規模膨脹,但存在滯后補償效應,會導致未來政府支出規模和結構調整[8]。

對于貿易開放與勞動力流動的關系,Aguayo -Téllez,

etc(2010)通過對巴西勞動力遷移研究發現,全球化通過外資企業和出口企業的工資優勢和工作穩定性來吸引勞動力流入經濟開放程度較高地區和行業[9]。易苗、周申(2011)認為經濟開放通過影響集聚程度、實際工資差距和就業差距來影響勞動力流動的間接效果明顯[10]。馬少華、應瑞瑤(2011)采用省際面板數據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表明,隨著貿易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工資不平等現象會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勞動力市場更加完善,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得到很好的轉移[11]。佟新華,孫麗環(2014)根據多區域勞動力流動決策計量模型,對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截面數據進行檢測,分析表明貿易開放與勞動力流動存在明顯相互促進的作用[12]。郭東杰、王曉慶(2015)通過構建開放經濟條件下中國勞動力流動模型發現,對外貿易、FDI弱化本地勞動力遷出傾向,對外地勞動力產生拉力作用,且對外貿易比FDI的影響更為顯著[13]。敖榮軍,李家成、唐家韻(2015)認為隨著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勞動力會持續向產業集聚地遷移,是產業集聚累計循環過程的基本推動因素[14]。

對于勞動力流動與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關系,Tiebout(1956)認為人口自由流動與遷移有利于提高對公共物品的滿意度,這就使得圍繞公共物品供給的地方政府競爭是有效率的。Kyoung(2013)利用誤差修正模型對歐洲1981―2009年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勞動力流動增加了流入地政府在養老金等社會福利方面支出[15]。沈坤榮、唐文健(2006)通過對中國數據實證檢驗認為政府應增加對欠發達地區公共支出,改善投資環境,引導欠發達地區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當地轉移[16]。王志濤(2007)認為在教育上的投資會降低勞動力流動的成本,縮小地區差距[17]。付文林(2012)通過納入人口流動因素的公共品需求模型,發現地區人口的增加通常會導致地方公共支出上升,但文教衛、福利轉型模型中的人口變量回歸系數相對較低[18]。

本文將勞動力流動納入到貿易開放對地方政府支出規模的研究之中,在增加更多的控制變量基礎上,構建面板數據模型,研究貿易開放、勞動力流動對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考慮到我國各地區的貿易開放和勞動力流動存在差異,本文將分沿海與內陸兩個地區進行實證檢驗。

三、理論框架及假說

(一)貿易開放對地方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機制及理論假說

1.“補償效應”。我國作為一個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大國,隨著貿易的開展,必然會加大勞動力的需求,使得大量農民流動到城市。勞動力的轉移會形成一系列的風險,如弱質產業的發展、勞動力流動對流入地的治安風險,從而導致地方政府支出規模的擴大。

2.外商直接投資效應。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更多外商投資,不得不完善當地的基礎設施,增加財政支出,當地政府支出規模也隨之擴大。

3.替代-規模效應。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政府稅收收入增長,因而公共支出也隨之增長。政府支出增加與GDP增長呈一種線性關系。

理論假說1:在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前提下,貿易開放將通過補償效應、外商直接投資效應、替代-規模效應吸引勞動力流動增加就業崗位的同時,增加了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規模。

(二)勞動力流動對地方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機制及假說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開始大量向東部地區流動,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與自身收入的提高。理論上講,勞動力流動主要通過以下效應影響地方政府的支出規模:

1.擁擠效應。大量的勞動力流入給當地帶來了豐富的人力資本,同時又會造成教育設施、社會治安、交通等準公共品的擁擠問題,使得政府不得不通過增加支出來緩解這些問題。

2.經濟收斂效應。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是中國區域經濟收斂的關鍵因素。使其呈現先發散后收斂的動態變化。目前我國處于發散與收斂的中間階段,政府為改變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的現狀,會增加對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支出,改善投資環境,引導產業梯度轉移,實現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

3.收入分配效應。大量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僅僅是其勞動場所發生變更,戶籍并未發生變化,且他們大都從事技術含量低的工作,社會地位低,收入不高。因此需要政府通過對財政支出規模、結構的控制來縮小城鄉居民間的貧富差距。

理論假說2:通過對以上勞動力流動所引發的效應分析來看,我們可以這樣假說:勞動力的自由流動會擴大地方財政支出的規模。

(三)勞動力流動在貿易開放影響地方政府支出規模中的作用

理論假說3:勞動力的大量自由流動,在貿易開放對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中起到較大作用。

四、模型構建、變量與數據說明

(一)計量模型

根據前文的理論分析及假說,運用1995―2013年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面板數據,遵循喻美辭(2013)分析方法,將計量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govsize為地方政府支出規模,Trade為貿易開放度,Lmob為勞動力流動規模,Z是一組控制變量(主要有:Scale地區規模、Urban城市化率、Depen撫養率、agdp人均GDP、Capit資本開放度),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政府支出的規模,所以將他們設為控制變量有助于更好的研究貿易開放、勞動力流動對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琢、?琢1、?茁1、?茁2、?酌k是待估參數,?著是隨機擾動項,下標i、t分別代表地區和年份。同時加入Trade與Lmob的交換項是為了刻畫勞動力流動在貿易開放中對政府支出規模的效用。為了減小回歸方差,本文對數據采取了對數處理。

在式(1)中,?茁1、?茁2分別反映的是貿易開放與勞動力流動對政府支出規模的單一影響而并沒有考慮勞動力流動在貿易開放中對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為了證明勞動力流動在貿易開放對政府支出規模的影響,在式(1)中加入勞動力流動與貿易開放度的交換項,得式(2),其中?茁3則表示勞動力流動在貿易開放中對政府支出規模的作用:

(二)變量與數據說明

被解釋變量政府支出規模(Govsize)表示各省份政府支出占各省份GDP總值的比重。作為解釋變量,貿易開放度(Trade)表示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勞動力流動規模:根據數據的可得性,采用農村就業總人口減去從事第一產業的人口數據比農村總人口。控制變量中的地區規模(Scale)用各省份年末總人口表示;城市化率(Urban),用各省份的城鎮人口占各省份年末總人口的比重表示;撫養率(Depen)用各地區非就業人口占就業人口的比重表示;人均GDP(agdp)由各省份GDP總值除以各省份年末總人口計算所得;資本開放度(Capit)為外商直接投資與各省份GDP總值的比率。

本文的樣本包括1995―2013年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面板數據,其數據來源為歷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以及各省份統計年鑒整理計算而得,進行相應的數據處理后,以上變量的統計描述見表1。

在表1中將整個時間段分為兩個時期。以均值為例,表中的撫養率有下降趨勢,剩余變量中的貿易開放度、勞動力流動規模、地區規模、城市化率、人均GDP、資本開放度都表現出逐年上升趨勢,其中地區規模與資本開放度較其他變量上升幅度較大。

五、實證分析

基于1995―2013年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面板數據,對式(1)、(2)模型估計結果見表2、表3:

以表2結果分析來看,貿易開放度的回歸系數無論在全國、沿海還是內陸都表現為正,但不顯著。這一結果表明貿易開放并未顯著引起政府支出規模的擴大;勞動力流動規模則明顯表現為正顯著,說明勞動力流動能夠很好的起到引起政府支出規模擴大的作用。理論假說1并未得到驗證。其原因可以這樣解釋:理論假說1要得到驗證要求勞動力能夠充分流動,然而由于我國戶籍制度、勞動力市場不完善以及社會保障的不完善,所以造就了這樣的結果。同時我們從回歸結果發現勞動力流動引起政府支出規模擴大,驗證了理論假說2。

以數據回歸分析結果來看:1.就全國范圍內而言。貿易開放度的回歸系數0.0215,較不顯著。說明若缺少勞動力的大規模流動,單純憑借貿易開放很難引起政府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大。而對于勞動力流動,會明顯引起政府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大。它們兩者的交換項的回歸系數為0.0021,但不是很顯著。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國勞動力市場不完善、戶籍制度的存在,以及由這些因素引起的城市與農村勞動力在教育、醫療衛生方面的不平等,導致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流動受限,最終使得貿易開放沒有能夠很好起到引起我國政府支出規模擴大的作用。理論假設3也得到了充分驗證。2.沿海地區貿易開放度的回歸系數為0.0134,為正顯著,內陸地區則為-0.203,不顯著。沿海地區之所以表現出這樣結果,原因在于沿海地區貿易開放度高,吸引了大量資金、技術、人才,從而促進了沿海地區的繁榮,繁榮的同時也增加了外部風險以及國內的消費與收入不同程度的波動,因此政府通過增加物品與服務方面的購買與各方面的保障性支出,可以有效“補償”沿海地區因貿易開放而帶來的風險與經濟波動。3.控制變量解釋:地區規模與政府財政支出規模顯著正相關,表明地區規模越大,政府不得不增加財政支出以尋求社會穩定,兼顧各方利益;城市化程度提高則降低了各地區的政府財政支出規模,可以理解為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政府在農業支出方面具有顯著的降低效應;撫養率與政府支出規模正顯著,因為撫養率的提高,表明社會無勞動力的人口增加,為了保障這類人員生活,政府得加大社會醫療衛生等福利支出;人均GDP顯著為負,表明人均收入導致了政府財政支出規模的縮減,可以解釋為公共部門的擴張程度與經濟增長是一種反向關系,即隨著人們收入增加,政府支出規模會降低;資本開放度在1%水平顯著,表明了在控制了其它因素的情況下,資本開放度越高,地方政府支出占GDP比重也就越高,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為留住外部資源以增加自身優勢而不得不增加支出來改善周圍環境。

六、結論與建議

本文利用1995―2013年間我國省際面板數據,具體分析了貿易開放、勞動力流動與我國地方政府財政支出間的關系。通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1.貿易開放并沒有對我國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規模產生U形的調整效應,反而有不同程度的“同向”增長效應。2.貿易開放雖然可以對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產生一定程度的增長效應,但若缺少農村剩余勞動大規模流動與對外貿易相匹配的社會保障制度,單純依靠貿易開放,對我國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影響較小。3.若純粹撇開貿易開放這一因素,憑借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本身也可以引起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規模擴大,并起著不小的關鍵作用。4.地區規模、撫養率、資本開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政府支出規模的擴大,人均收入的增加會引起地方財政支出的減少。總的來說,由于我國勞動力市場以及戶籍制度的不完善,制約了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更大程度上的流動,這使得貿易開放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很難發揮自身的作用,也抑制了社會福利的提高。

基于以上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指導意義:一方面,在貿易開放不斷深入、農村勞動力大規模流動的背景下,政府財政支出規模擴大不可避免。面對這種情況,政府應科學預算,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率,以實現其應有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通過以上數據分析來看,沿海地區的貿易開放度、勞動力流動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定限度,政府應增加對內陸地區的扶持力度,并積極引導外資向內陸轉移,引進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水平,形成產業集聚,形成規模效應,就近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同時為應對勞動力流動,應將重點由城市化向城鎮化轉移,大力發展城鎮化緩解大城市人口、就業、環境等壓力。最后,應完善我國的戶籍管理制度,保障流動人口的利益,建立勞動力市場機制,消除對農村勞動力的歧視,保證他們與城市工作人員同工同酬。

參考文獻:

[1]Cameron.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Economy[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8(72):1243-1261.

[2]Rodrik, D.Why do more open economics have bigger governmen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5):997-1032.

[3]楊燦明,孫群力.外部風險對中國地方政府規模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8(9):115-121.

[4]王得祥,張權.政府規模與貿易開放度關系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3).

[5]Garrett,G.and D,Mitchell. Globalization,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ation in the OECD European[J].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2001(39):145-177.

[6]Benarroch,M,and,Pandey,M.Trade Openness and Government Size[J].Economics Letters, 2008,101(3):157-159.

[7]余官勝.貿易開放和政府財政支出[J].東北大學學報,2010(1):19-22.

[8]胡兵, 陳少林, 喬晶.貿易開放對地方政府支出規模影響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 2013(8):38-50.

[9]Aguayo -Téllez,E., Muendler, M. & Poole, J.Globalization and Formal Sector Migration in Brazil [J].World Development,2010,38(6):840-856.

[10]易苗,周申.經濟開放對勞動力流動影響的新經濟地理學解析[J].現代財經,2011(3):6-14.

[11]馬少曄,應瑞瑤.貿易開放與工資差距的關系-基于勞動力市場變遷視角的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2011(4):87-93.

[12]佟新華,孫麗環.中國省際勞動力流動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54(5):65-73.

[13]郭東杰,王曉慶.經濟開放對中國勞動力區域流動影響研究[J].西北人口,2015,36(2):1-12.

[14]敖榮軍,李家成,唐家韻.基于新經濟地理學的中國省際勞動力遷移機制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5,31(1):74-79.

[15]Kyung,Joon,Han.Saving public pensions: Labor migration effects on pension systems in European countries[J].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13,50(2):152-161.

[16]沈坤榮,唐文健.大規模勞動力轉移條件下的經濟收斂性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6(5):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