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23 17:54: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

篇1

關鍵詞:蔬菜栽培;病蟲害;防治

1播種期

1.1種子處理

為了減少蔬菜在后續的生長過程中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擾,需要在播種時就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播種前有效處理種子,其方式包括化學處理、物理處理和生物處理。首先,需要嚴格把關選種,需精選飽滿、粒徑大的種子,這樣的幼苗才會發育快,長勢整齊。另外,還需要對種子進行暴曬,起到一部分殺菌的作用。第二項是浸泡種子,可以使用清水浸泡、溫湯浸泡和藥劑浸泡的方式。其目的一方面能夠消除種子本身所攜帶的病原體,另一方面可以促使種子更好地發芽。

1.2苗床選擇和消毒

蔬菜栽培應選擇疏松肥沃、具有良好排水效果的土壤,保證蔬菜的充分吸收陽光水分。確定栽培地點后,需要對于土壤進行殺菌,可以采用五氯硝基苯進行殺菌。當然也可以種下種子后,噴灑多菌靈等方式殺菌后再覆土。土壤消毒方式很多,無論使用哪一種,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殺滅其中病菌、線蟲及其它有害生物。

1.3育苗穴盤選擇、基質準備

為了防止后期交叉感染需完全消毒清洗穴盤。然后結合所選擇穴盤的種類,育苗基質可選用符合行業標準的有機肥或購買育苗專用基質。

2出苗期

出苗期是指人工保護作物到出苗前后的這個階段,可分為出苗前和出苗后。

2.1出苗前

出苗前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合適的床溫,一般白天為25~28℃,晚上不能不低于20℃。其次,還要保持土壤濕潤,注意觀察。

2.2出苗后

出苗后溫度不宜偏低,否則容易發生凍害,溫度實在過低時,可采用現代技術適當加熱。這時要少澆水以保護作物根部穩定成長,如必須澆水時盡量采取微灑的方式,可在澆水后灑1層薄薄的干土于根部周圍。此外,要經常通風換氣,避免陽光直射。有些作物出苗后即可能發生病蟲害,對這種情況應及早發現徹底根除,避免殃及更多。然后用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灌溉根部或者噴灑到土壤表面,此舉能有效防止病害進一步擴展。

3主要病蟲害防治

3.1根結線蟲病

根結線蟲病對于蔬菜的侵害非常大,主要是侵害其根部,導致整顆植株迅速死亡,一旦感染上該類病害,蔬菜會表現出龐根和須根快速增多。在蔬菜的幼苗上會產生一些白色或者乳黃色的瘤狀體,有些呈現出念珠狀體,植株生長緩慢,葉色發黃,該類病蟲害的寄主范圍廣,并且還能傳播一些真菌性或者細菌性的災害傳播。導致蔬菜出現減產,嚴重的出現整顆植株死亡。根結線蟲主要分布在3~10cm的表層土壤內,為防止這種蟲害,除上述的基本措施外,還要注意輪作防蟲、高(低)溫抑蟲。線蟲發生多的田塊,改種抗(耐)蟲作物如禾木科、蔥、蒜、韭菜、辣椒、甘藍、菜花等或種植水生蔬菜,可減輕線蟲的發生。再者,可使用化學藥物如10%克線磷開溝施入土壤,可以更好地防治根結線蟲害。

3.2各種霉病

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和莖均可發病,常見有灰霉病、葉霉病等。灰霉病病菌耐低溫、潮濕,因此,要做好大棚的通風排濕,使空氣的相對濕度不超過65%,這是防止和減輕灰霉病的有效措施。灌水不宜過量,陰雨天盡量不澆水、少澆水。及時拔除灰霉病苗,并及時噴藥保護。要抓住移栽前、開花期、果實膨大期3個時期用藥,移栽前用速克靈或撲海因1500倍液噴淋幼苗,花期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釋液+0.1%撲海因或0.2%~0.3%甲霜靈蘸花或涂抹,結果期用20%惠多豐1500倍液或50%灰霉速凈600倍液或40%施佳樂800倍液噴霧。葉霉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以為害莖、花、果實等,因此,除做好溫室消毒外,還應注意通風降濕,減少或避免葉面結露。

4結語

綜上所述,從蔬菜的分期培育入手,探討不同階段蔬菜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并列出了根結線蟲病和蔬菜霉病等2種最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辦法。雖然如此,蔬菜病蟲害防治辦法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參考文獻

1于洪斌.棚室蔬菜病蟲害的發生及防治[J].農村科學實驗,2010(11)

2王剛,王二英,侯玉明.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的生物防治[J].現代農業,2010(12)

篇2

【關鍵詞】牧草;病害;蟲害;防治

因為牧草產業化在當地興起較晚、進程慢,加之傳統的對種草認識的偏差,導致了在牧草生產管理上許多相關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相對滯后。以牧草病蟲害為例,絕大部分種草戶都遇到過,但引起重視的很少。為做好牧草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把病蟲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根據對我地牧草病蟲害的調查及相關防治方法的研究與實踐,現將牧草常見病蟲害及其危害性、防治的方法介紹如下:

一、牧草常見的病害

牧草的病害是指由于外源的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真菌等侵入而引起牧草生長發育的異常生理狀態,即病變。在我地發生較多且比較普遍的主要有霜霉病、銹病、褐斑病、白粉病、菌核病、|絲子等。

霜霉病 牧草的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主要侵染豆科牧草如苜稿、三葉草、草木樨等。該病發生的基本規律是病菌通過菌絲浸染病草植株的根部來越冬或者以卵孢子在病組織內越冬,翌年春季隨植株生長,在地上產生孢囊孢子,侵染其他植株。

防治方法:種植抗病的牧草品種。牧草抗霜霉病的能力存大很大的差異,可以因地制宜選用高抗病品種,以降低病害的發生。盡早對牧草進行刈割,減少菌源,尤其注意早春鏟除發病的植株。合理灌溉,防止草地過濕。

銹病 牧草銹病是由銹菌引起的,既侵害豆科牧草又侵害禾本科牧草。發生的規律是該病菌為轉主寄生菌,它可以菌絲形式在牧草的地下越冬,也可以孢子的形式在感病的殘體上越冬。越冬的孢子萌發產生擔子孢子,侵染轉主寄生植物大戟屬植物,銹孢子隨風傳到牧草上對其進行浸染。

防治方法:消滅寄生植物,如大戟屬雜草及其他豆科雜草。搞好田間管理,消滅病殘株體。對發病的草地應及時刈割,不宜收種。選種抗銹病的牧草品種。④藥物治病。對發病的草地,用20%的萎銹靈乳油配置成200-400倍液噴霧,每隔10-15天,噴1次,噴2-3次即可。

褐斑病 該病主要侵害豆科牧草,在牧草的葉、莖、莢果上出現褐色的病斑。出現在葉片上的圓狀病點,就是病菌的子囊盤,病菌以子囊孢子進行侵染。在氣溫10℃-15℃,空氣濕度達成到55%-57%時,病害會大量發生。嚴重時,落葉率達40%-60%,產草量下降15%以上,種子產量減少25%-60%。浸染菌的來源主要是種子、土壤以及寄生寄主。

防治的方法:進行種子的清洗和消毒,合理施肥, 保持氮磷鉀肥的合理比例,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當大面積發生本病時,可以噴灑波爾多液與石灰硫磺合劑進行防治。

白粉病 無論豆科還是禾本科牧草均會感染本病。發病的植株在葉片、莖稈、莢果上出現白色的霉層。感染的后期,在這些部位會出現黑褐色的閉囊殼,在晝夜溫差大,濕度大的情況下發病嚴重。本病可造成產草量下降50%、種子產量下降30%以上。

防治方法:選種抗病品種,及時清理田間病株。發病時可噴灑石灰硫磺合劑,1000倍稀釋的托布津,50%的可濕性粉劑或者多菌靈10%的可濕性粉劑進行田間噴霧。

二、牧草常見的蟲害

牧草的蟲害是指由于某些有害昆蟲侵害牧草而引起的牧草生長發育異常或抑制,造成牧草產量和種子產量下降的災害。在我市區比較常見的牧草蟲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蚜蟲 蚜蟲對幾乎所有科屬的牧草都有危害,侵害的主要部位是比較細嫩的部分,由于蚜蟲的咬噬和吸取牧草的營養,造成植株的嫩莖、幼葉卷縮,嚴重的導致葉片發黃甚至脫落,從而影響牧草的光合作用,抑制牧草的生長,影響牧草的生長,降低牧草的產草量。

防治方法:噴灑高效低毒的樂果藥劑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40%的樂果乳劑可加水進行1000-1500倍稀釋。為提高藥效,噴藥時應選擇無風雨天氣。牧草噴灑藥液后7天內禁止飼喂家畜。

盲椿象 盲椿象主要危害豆科牧草,以苜蓿受害為重。盲椿象主要危害牧草的花蕾,常造成花蕾凋萎枯零,使牧草種子田的結實率降低,不僅造成種子產量下降,而且會影響種子的質量。

防治方法:對發生蟲災的大田牧草可以采取及時刈割的辦法,收獲后調制干草或直接飼喂畜禽。對種子田危害不太嚴重時,可在牧草開花孕蕾期噴灑50%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稀釋液。

潛葉蠅 豆科牧草常見該蟲害。潛葉蠅的幼蟲常在植株的表皮蛀食潛行,對牧草的葉片危害大,造成葉片形成白色線條狀隧道。隧道擴大致葉片枯黃,降低牧草的光合作用,造成牧草產量的下降。

防治方法:可用40%的樂果乳劑3000-5000倍稀釋噴灑防治。

金龜子 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牧草易遭到金龜子的危害,主要是金龜子咬食牧草的幼苗、嫩莖葉片。發生嚴重時,會使牧草幼苗全被吃光,形成斷壟缺苗。

篇3

關鍵詞 夏玉米病蟲害;發生特點;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5-0149-01

近年來,隨著玉米振興計劃的實施,玉米生產的快速發展,單產、總產不斷提高,潁上縣對夏玉米生產非常重視,筆者進行玉米苗情監測和試驗示范多年,現將夏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1 玉米粗縮病

1.1 發生特點

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傳播病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病害。玉米感病后,葉片寬短,厚硬僵直,葉色濃綠,病株矮縮,節間粗腫縮短,輕病株雄穗發育不良,結實少,重病株不能抽雄,雌穗畸形,籽粒很少,或者不能結實。

1.2 防治技術

選用抗病品,適當推遲播期,一般6月10—15日是夏玉米的最佳播期[1]。對播期過早的玉米,在玉米二葉一心期防治灰飛虱最佳,特別是村邊、溝邊的田塊,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750 g/hm2或10%啶蟲脒300 g/hm2+40%毒死蜱1 050 mL/hm2,對水300 kg均勻噴霧。10 d后進行第2次防治玉米粗縮病。

2 玉米小斑病及葉斑類病害

2.1 發生特點

此類病害包括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葉斑、褐斑病等主要為葉部的斑點型病害,危害玉米葉片,在葉片上形成褐色小斑點,小斑點連成片,造成葉片枯死。特別是麥收后,播種過早、肥力不足、長勢弱的玉米田塊易發病。

2.2 防治技術

防治適期為發病初期(病葉率為5%左右),防治藥劑可選25%咪酰胺乳油600~750 mL/hm2或25%丙環唑乳油600 mL/hm2等[2]。

3 玉米莖腐病和青枯病

3.1 發生特點

莖腐病(俗稱爛莖病、腰爛病)為土傳病害,發病初期玉米莖下部葉鞘出現不規則形淺褐色水漬狀病斑,然后逐漸擴大侵入內部組織,使莖組織腐爛縊縮,呈深褐色至紅褐色,并有臭味,植株倒折。有時植株上部也受害,心葉失綠,萎蔫狀,葉鞘與莖稈腐爛易拔出,并有黃褐色臭液。該類病害主要在玉米生長中后期發生,在高溫高濕、土壤排水不良時發病重。

3.2 防治技術

化學藥劑防治可用施得樂1 000倍液噴莖基部,用青枯零或青枯停1 000倍液,或金雷多米爾1 000倍液,或康正雷1 000倍液,或蓋克1 000倍液灌根[3]。

4 玉米銹病

4.1 發生特點

玉米銹病發生于玉米植株上的各個部位,主要以侵染葉片為主,嚴重時也可侵染果穗和苞葉。斑斑相連后導致葉片功能喪失,提早枯死。

4.2 防治技術

防治時期為發病初期(病葉率5%左右),可用25%烯唑醇乳油375~450 mL/hm2,或25%丙環唑乳油600 mL/hm2等藥劑噴霧[4]。

5 玉米彎孢菌葉斑病

5.1 發生特點

玉米彎孢菌葉斑病又稱黃斑病,農民叫黃葉病,是近年來發生較為普遍的一種病害。發病后葉片布滿病斑,連片時干枯死亡,降低產量。潁上縣田間發病始于7月下旬至8月初,發病高峰在玉米抽雄后,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由于該病潛育期短(2~3 d),7~10 d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環,如遇高溫、高濕天氣,可在短時期內大面積發生流行,連作田和低洼積水田發病較重。

5.2 防治技術

種植抗病品種,合理輪作,加強栽培管理,減少越冬菌源,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獲后及時清理病殘體,集中處理[5]。在發病初期,田間發病率10%時噴藥防治,可用70%甲基硫菌靈、80%多菌靈1 000倍液等藥劑噴霧,氣候條件適宜發病時應在7 d后防治第2遍。

6 苗期主要蟲害

6.1 發生特點

地下害蟲為害莖基部和根部,常造成缺苗斷壟,特別是小地老虎等。玉米薊馬的為害,一般在玉米出苗后1~2片葉即開始盯咬。由于薊馬很小,只有針頭大小,農民不易發現,至3~4片葉或4~5片葉時,為害癥狀表現較明顯時,才急于防治。成蟲和幼蟲多在玉米幼嫩部位為害,心葉處為害更為嚴重。玉米被害后,輕者葉片扭曲、破碎,重者造成玉米苗頂部分叉,后期不能結穗。玉米螟、粘蟲主要是為害葉片。輕者葉片被吃成缺刻,重者整株被食,苗期造成缺苗斷壟,危害極大。

6.2 防治技術

對于沒有進行拌種或包衣的地塊,出苗以后要注意苗期蟲害的發生,主要是小地老虎、薊馬、蚜蟲、灰飛虱、粘蟲、斜紋夜蛾等葉面害蟲,一般用2.5%敵殺死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液1 000倍液均勻噴霧[6]。防治玉米粗縮病在采取栽培避害措施的同時,并注意灰飛虱防治,可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40~300 g/hm2,對水450 kg噴霧。

7 玉米蚜蟲

7.1 發生特點

玉米蚜蟲又叫玉米蜜蟲、膩蟲,是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害蟲。寄主范圍廣,為害重且傳播病害;繁殖速度快,適應溫度廣。

7.2 防治技術

清除田邊溝旁的雜草,消滅其滋生基地,減少蟲量[7]。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50~600 g/hm2或10%啶蟲脒300 g/hm2噴霧防治。

8 玉米螟

8.1 發生特點

玉米螟俗名鉆心蟲,葉片被幼蟲咬食后,會降低其光合效率;苞葉、花絲被蛀食,會造成缺粒和秕粒;雄穗被蛀,常易折斷,影響授粉;莖稈、穗柄、穗軸被蛀食后,籽粒產量下降。

8.2 防治技術

于冬季或早春蟲蛹羽化之前處理玉米秸稈、穗軸、根茬,殺滅越冬幼蟲,減少蟲源。掌握玉米心葉初見排孔、幼齡幼蟲群集心葉而未蛀入莖稈之前,采用1.5%辛硫磷顆粒劑,或毒死蜱顆粒劑,直接丟放于喇叭口內。花絲蔫須后,剪掉花絲,用90%敵百蟲0.5 kg、水150 kg、黏土250 kg配制成泥漿涂于剪口;也可用75%辛硫磷乳劑1 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1 000倍液,或50%或80%敵敵畏乳劑600~800倍液,滴于雌穗頂部防治[8]。

9 參考文獻

[1] 王小梅.運城地區玉米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3(4):67-68.

[2] 楊玉紅,劉長生.玉米抗旱栽培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3(2):37.

[3] 吳祖幸.玉米病蟲害及其綜合防治技術初探[J].湖南農業科學:下半月,2013(1):60-62.

[4] 黃發有,曾昭明.甜玉米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12(22):132.

[5] 沈躍鵬,吳欣,趙國建,等.開封市玉米主要病蟲害無公害防治[J].農業科技通訊,2012(11):111-112.

[6] 陳國平,錢嘯風.夏玉米簡化栽培技術的研究[J].華北農學報,1991,6(3):13-19.

篇4

關鍵詞 黨參;病蟲害;危害癥狀;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 S435.6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8-0136-01

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以根入藥,為桔梗科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具有性平、味甘、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健脾益肺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療脾肺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久瀉脫肛等癥。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黨參在納雍縣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田間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嚴重影響其產量和質量,降低種植黨參農民的收入。納雍縣黨參常見病蟲害有黨參根腐病、黨參銹病、蚜蟲類、地老虎等,現將其危害癥狀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 黨參根腐病

1.1 危害癥狀

引起黨參根腐病的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絲孢綱叢梗孢目鐮刀菌屬真菌(Fusarium),其主要在2~3年植株上危害。發病初期,近地面處的須根和側根變為黑褐色,并伴有輕度腐爛,此時地上部植株并不表現癥狀;隨著須根和側根上的黑褐色向主根擴展,主根發病后,隨著病情加重,維管束受到破壞,失去輸導能力,地上部植株上的枝葉才開始出現萎蔫現象,主根全根腐爛,地上部植株枯死。

1.2 防治方法

黨參根腐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①選擇地勢較高、土壤干燥、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黨參,并要做好深耕整地、高畦栽植,雨季注意挖好排水溝,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降低土壤濕度,提供一個利于黨參生長,而不利于鐮刀菌蔓延繁殖的環境條件。②及時清理田園,清除殘株,以減少越冬病原菌。③輪作: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可減輕黨參根腐病的發生。④選用無病種植,種苗栽種前用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浸泡5 min,瀝干后再栽種。⑤及時拔除病株,并將其集中燒毀,拔除病株后的病穴要撒生石灰消毒,或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澆灌病穴。⑥田間黨參發病后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噴施或灌根,陰雨天5~7 d防治1次,晴天7~10 d防治1次,連續防治3~4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2 黨參銹病

2.1 危害癥狀

引起黨參銹病的病原菌為擔子菌亞門銹菌目中的金錢豹柄銹菌(Puccinia campunumoeae),該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莖、花托等部位,該病多在夏末初秋的7—8月發生。植株感病,初期葉片或莖上產生橙黃色微略隆起庖斑,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后散發出橙黃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發病部位長出黑色粉末狀物,即為病菌的冬孢子。發生嚴重時葉片枯死。

2.2 防治方法

黨參銹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①黨參藥材基地要遠離檜柏樹(林),這是防治黨參銹病的根本技術措施,因為黨參銹病的病原菌生存與檜柏有關。②秋末徹底清理田園,燒毀枯枝落葉及病殘體,以減少病原菌。③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20%萎銹寧乳劑2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陰雨天5~7 d防治1次,晴天7~10 d防治1次,連續防治3~4次,藥劑交替使用,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3 蚜蟲類

3.1 危害癥狀

蚜蟲類是個體柔軟、細小的昆蟲,種類很多,如紅花指管蚜、桃蚜、蘿卜蚜等,體色多種,有黃、綠、黑、灰、褐等色,往往幾十頭至上百頭群聚在黨參的葉片、嫩莖、花蕾和頂芽上危害,蚜蟲以刺吸式口器刺吸黨參體內的養分,引起黨參植株畸形生長,造成葉片皺縮、卷曲、蟲癭以致脫落,甚至使藥用黨參枯萎、死亡。

3.2 防治方法

黨參蚜蟲類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①徹底清除栽培黨參園地周邊的雜草,以減少蚜蟲遷入的機會。②在黨參栽培地中安放黃板和藍板,可誘殺大部分蚜蟲。③黨參上發生蚜蟲時,可用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或50%辛敵乳油2 000倍液,或25%吡蟲啉懸浮劑800~1 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隔5~7 d噴1次,連噴多次,直至將蚜蟲殺滅為止。

4 地老虎類

4.1 危害癥狀

地老虎類是鱗翅目夜蛾科中地老虎屬昆蟲的幼蟲,為地下害蟲,在納雍縣藥用植物黨參上以小地老虎危害為主。其以咬食(斷)嫩莖危害,低齡幼蟲(1齡和2齡)在黨參苗嫩葉上取食,大齡幼蟲(3齡后)白天潛伏在苗床的土里,夜晚出來危害,常將地面的苗黨參苗咬斷,造成缺苗甚至毀苗,直接影響大田黨參的移栽[1-2]。

4.2 防治方法

黨參地老虎類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①農業防治:運用人力或機械進行翻耕,以減少地老虎類幼蟲體,消滅來年蟲源;適度中耕除草,以破壞地老虎類的孵化和羽化條件,使其不能繁殖。②物理防治:利用地老虎類的趨光性,安裝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電燈誘殺成蟲;將紅糖、醋、白酒、水按3∶3∶1∶10的比例制成糖醋液,然后加入總量0.1%的80%敵敵畏乳油,用其誘殺地老虎類蟲源,誘蛾缽應安放在高出黨參苗30 cm的支架上,每天清晨撿出死蛾,將誘蛾缽蓋好,晚上將誘蛾缽蓋拿掉,5~7 d換1次溶液,連續誘殺20~30 d,誘蛾缽放置密度2個/hm2。③藥劑防治:春播翻犁土地時,用4.5%敵百·毒死蜱粉劑15.0~22.5 kg/hm2摻細土450~600 kg/hm2均勻撒在翻犁土中,以殺滅越冬代地老虎類的幼蟲;播種時,將50%辛硫磷乳油500 g加適量水稀釋,噴灑在12.5~15.0 kg細土上拌勻,即成毒土,將其撒入穴(溝)內,可預防地老虎類咬食黨參幼芽;黨參出苗后,可將毒土撒施在黨參苗四周,可觸殺夜間出土危害的地老虎類的幼蟲;在黨參苗床上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油2 000倍液噴霧[3-5]。

5 參考文獻

[1] 舒琴.地下害蟲的為害特點及防治方法[J].農技服務,2011(9):1312, 1376.

[2] 汪仲敏.無公害黨參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5(5):9.

[3] 馬雪梅,吳朝峰.藥用植物黨參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9(15):6981-6983,6993.

篇5

關鍵詞:核桃;病害;蟲害;發生與防治

近年來,河南省許昌林業科學研究所結合國家林業局“核桃良種區域化試驗”研究計劃項目的開展,相繼引進了10個國內新近選育的早實豐產核桃良種,并在禹州市文殊鎮陳南村、無梁鎮等淺山丘陵區營建了200hm2豐產試驗園,有力地促進了我市核桃生產的發展。2003至今我們進行了良種核桃栽培技術研究,總結出了核桃常見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總結如下供大家參考。

1常見病害

1.1核桃白粉病危害葉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葉,甚至苗木死亡,7~8月發病,發病初期葉片退綠或造成黃斑,嚴重時葉片扭曲皺縮,幼芽萌發而不能展葉,在葉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現圓片狀白粉層,后期在白粉中產生褐色或黑色粒點。

防治方法:連續清除病葉、病枝并燒掉,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和抗病力;7月份發病初期用波美0.20~0.30度石硫合劑噴施。

1.2核桃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果實和嫩梢,可造成落葉枯梢。葉片感病后,先出現近圓形和中間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輪紋排列的小黑點。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實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1年多次侵染,5~6月發病,7~8月為發病盛期。

防治方法:清除病葉和結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燒掉:開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噴1次1:2:200倍波爾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1 000倍、800~1 000倍百菌清等

1.3核桃黑斑病該病是一種病原細菌引起,別名核桃細菌性黑斑病。果實受害初期表面出現褐色油浸狀微隆起小斑,以后病斑逐漸擴大下陷,變黑,外緣有小浸狀暈圈。

防治方法: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種,保持樹體健壯生長,增強病力,及時清除病果、病葉等病源物。發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5~6月噴灑1:2:200倍波爾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于雌花開花前、開花后和幼果期各噴1次。

1.4核桃炭疽病危害果實、嫩枝、幼芽、葉片、芽及嫩梢上時有發生。一般病果率達20%~40%,嚴重者高達80%以上。果實染病先在綠色的外果皮上產生圓形或近圓形黑褐色病斑,后擴展或深入表皮,中央凹陷,內生許多黑色小點,散生或排列成輪紋狀,雨后或濕度大時,黑點上溢出粉紅色黏質狀物,這其實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葉片染病則產生黃褐色近圓形病斑,上面生有黑色小顆粒。一般雨日多,濕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易發病。品種間抗病性不同,晚熟品種發病輕,但現在種植的薄殼類型品種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①注意消除病果僵果、病枝葉,集中深埋或燒毀,可以減少侵染菌源。選用豐產抗病品種,增強自身抵御能力。②種植薄殼型品種時,株行距離適當,不宜過密,保持良好的通風透氣。6~7月間發現病果要及時摘除,減少傳染,并噴灑1:2:200倍波爾多液。③發病重的核桃園在開發后發病前開始噴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敵百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10~15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發病前(展葉后),及時噴200倍倍量式波爾多液2~3次或多菌靈800倍液2~3次。發病嚴重時噴1 000倍液炭疽靈。75%百菌清500倍液。

1.5核桃日灼病高溫季節容易發生,果實輕度灼傷,在果皮上出現圓形黃褐色病斑,嚴重時斑塊變黑,干枯下陷,引起果實發育不良或脫落。枝條受日灼后表皮干枯或整枝枯死。

防治方法:合理修剪,適度厚留枝葉,冬季樹干涂白。旱季注意灌水,提高濕度,改善園中小氣候。在出現高溫前,向果面噴50倍液石灰乳,降低果面溫度,減輕危害。

2常見蟲害

2.1刺蛾(俗稱洋辣子、刺八角)常見的有黃刺蛾、福刺蛾、綠刺蛾和扁刺蛾。以初齡幼蟲取食葉面下表皮和葉肉,僅留表皮呈網狀透明斑,每年發生1~2代,6月初出現成蟲于葉背產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蟲開始危害葉片。8月下旬老熟幼蟲結繭越冬。

防治方法:①秋季結合修剪鏟出蟲繭并深埋,成蟲出現期(6月上中旬)每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摘除群集危害的蟲葉并立即埋掉或將幼蟲踩死。②幼蟲危害嚴重時,在幼蟲發生期噴灑25%亞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0%溴氰菊酯乳劑5 000倍液。

2.2 核桃小吉丁蟲(又名串皮蟲)是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蟲以幼蟲在枝干的皮層內縲旋狀取食,被害處枝腫大,表皮變為黑褐色,直接破壞輸導組織,導致大枝脫水干枯,嚴重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的抗蟲力,采后至落葉前結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條,集中燒掉。成蟲發生期噴灑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800倍液,2.50%溴氰菊酯乳劑4 000倍液。

2.3云斑天牛2~3年發生1代,以成蟲或幼蟲,在枝干道內或蛹里越冬。次年5~6月成蟲咬成圓形羽化孔鉆出,啃食核桃當年生枝條嫩皮。幼蟲孵出后,先在皮層蛀成三角形蛀痕,入孔處有木屑排出,樹皮逐漸外脹縱裂,隨即鉆入心材,第2年化蛹,第3年核桃樹發枝后咬一圓孔鉆出。

防治方法:成蟲發生期人工捕殺。在成蟲產卵期和幼蟲孵化期,用小刀挑出蟲卵捏碎。同時細致地在主干上噴1~2次1 000倍敵敵畏液或喹硫磷,以殺死蟲卵或幼蟲。幼蟲入樹干后,用細鋼絲或竹簽捅入蛀孔內將蟲刺死。或用棉花球蘸400倍敵敵畏液塞入蛀孔將蟲殺死。

篇6

[關鍵詞] 蘋果梨 病蟲害 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8-0045-01

蘋果梨屬于白梨系統,因果面帶有點狀紅暈而得名蘋果梨。蘋果梨的耐寒性很強,而且對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特別適合在遼西半干旱地區栽培。阜新是遼寧省蘋果梨的主產區之一,截止2013年,全市蘋果梨的栽培面積達到10萬畝。隨著阜新地區200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帶的全面推進,全市蘋果梨的栽培面積還將大幅增加。

筆者近年來對阜新地區蘋果梨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蘋果梨上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特別是在一些老果園,由于病蟲害的發生,梨果的品質和產量明顯下降,給果農造成巨大損失。現針對調查到的病蟲害發生情況,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期為果農生產上提供參考。

一、阜新地區蘋果梨栽培現狀

阜新地區蘋果梨主要分布在阜蒙縣的大固本鎮、務歡池鎮、扎蘭營子鎮、阜新鎮、舊廟鎮以及彰武縣的前福興地鎮、大冷鎮、哈爾套鎮、雙廟鎮、東六家子鎮等。

二、阜新地區蘋果梨主要病害的發生及防治

在阜新地區,蘋果梨的主要病害有干腐病、銹病、縮葉病、褐斑病等,其中發生面積最大,造成損失最嚴重的是干腐病。

1.蘋果梨干腐病的發病癥狀

蘋果梨干腐病的主要危害是發生在枝干和果實上,幼樹受害更加嚴重。發病初期枝干上出現褐色病斑,凹陷,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擴大,嚴重時可爛到木質部,導致枝干枯死。果實染病時,發病癥狀與輪紋病極其相似,都是在果面上出現輪紋斑。

2.蘋果梨干腐病的發病條件

干腐病以前并不是阜新地區蘋果梨上的主要病害,近幾年來,此病的發生有加重的趨勢。由于其果實的受害狀與輪紋病極為相似,生產上經常把此病誤認為輪紋病耽誤了防治,造成嚴重的損失。此病的病原菌主要在樹皮內越冬,并具有潛伏侵染的特點。一般在老果園內發病重,一些管理不善、果樹生長勢弱的果園發病重。另外,就筆者到田間實地調查發現,一些種植過密的果園往往發病也較重,這可能與種植密度大導致植株下部光照條件過差有關。

3.蘋果梨干腐病的防治措施

蘋果梨干腐病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做好預防工作,發病要及時防治,才能控制其危害。具體預防措施有:(1)控制園內定植梨樹的數量,不能種植過密,否則透光性差,病害發生嚴重。(2)控制好結果量,適當疏花疏果,保證樹體正常的營養供應,提高抗病能力。(3)加強肥水管理,花后及越冬前要追施有機肥,提高樹體的營養水平。治療措施有:(1)早春、晚秋發病盛期,可用刀刮除病斑, 一般只刮掉腐爛皮層即可,并涂抹甲基硫菌靈乳油,效果很好。(2)在春季梨樹萌芽前及秋天果實收獲以后,可全樹噴灑45%施納寧水劑500倍液、1:2:200倍式波爾多液或45%晶體石硫合劑300倍液等進行藥劑防治,保護枝干和果實。

三、阜新地區蘋果梨主要害蟲的發生及防治

阜新地區,蘋果梨上的主要害蟲有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天幕毛蟲、金龜子、大青葉蟬等,其中發生面積最大,危害最嚴重的是梨小食心蟲和天幕毛蟲,它們分別危害果實和葉片。

1.梨小食心蟲

1.1梨小食心蟲的危害癥狀

屬于蛀果類害蟲,幼蟲多從幼果萼、梗洼處蛀入,一般受害果實內有蟲一頭至兩頭,常導致幼果提早脫落。也可危害嫩梢、嫩葉。

1.2 梨小食心蟲的發生規律

在阜新地區梨小食心蟲一般一年發生3代,越冬代成蟲發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第一代成蟲發生在6月末至7月末,第二代成蟲發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以第二代幼蟲和第三代幼蟲危害果實。

1.3 梨小食心蟲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蟲的防治應把握住兩個原則,一是加強地面防治;二是樹上噴藥要把握時機。同時要采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種措施并舉的策略,才能有效的控制其危害。農業防治措施:(1)冬季清園時,刮除樹干粗皮,可消滅皮內越冬的梨小食心蟲。(2)結合修剪,剪除梨小食心蟲越冬的蟲芽。(3) 田間管理過程中,發現食心蟲危害果要及時摘除,帶到田外深埋或燒毀。物理防治措施:(1)使用糖醋液誘殺梨小食心蟲成蟲。糖醋液的配比為:糖:醋:水=1:4:16,并要加入少量的敵殺死或敵百蟲乳油。(2)使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利用蛾子的趨光性,在夜間使用黑光燈進行誘殺,簡單實用。化學藥劑防治:(1)地面噴藥防治:在每年的5、6月份,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300倍液噴施樹冠下面,然后淺鋤入土。(2)樹上藥劑防治:當卵果率達到1%或1.5%時,即要進行噴藥防治。可采用的藥劑有有機磷類或菊酯類的殺蟲劑,如敵殺死、溴氰菊脂、功夫乳油等。

2.天幕毛蟲

2.1天幕毛蟲的危害癥狀

天幕毛蟲, 又叫頂針蟲,屬鱗翅目枯葉蛾科,主要危害果樹和園林樹木。此蟲以幼蟲取食葉片危害,發生嚴重時可將整個樹木的葉片全部吃光。

2.2天幕毛蟲的發生規律

天幕毛蟲一年發生一代,在我們地區通常是以完成胚胎發育的幼蟲在卵殼內越冬,到來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開始孵化活動,初孵幼蟲結網群集危害,稍大后分散危害,幼蟲共6齡,3齡以后進入暴食期。 幼蟲經過43天左右, 到5月下旬或6月上旬開始化蛹,6月中下旬羽化出成蟲,然后成蟲再產卵。

2.3 天幕毛蟲的防治方法

(1)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2)結合冬剪,及時將梨樹小枝條上的卵塊剪掉,帶到田外燒毀。(3)藥劑防治。可選用的藥劑有2.5%溴氰菊酯5000 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滅幼脲3號3500倍液等。

參考文獻

[1]李紅蘭.梨干腐病綜合防治技術.甘肅科技縱橫,2007年第36卷第3期.

[2]陳梅香,駱有慶,趙春江等.梨小食心蟲研究進展.北方園藝,2009年第8期.

篇7

關鍵詞:棚室黃瓜;病蟲防治;關鍵技術

國家啟動新一輪《菜籃子》工程以后,極大的促進了黑龍江省蔬菜相關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蔬菜種植面積及產量都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早春運用棚室進行黃瓜的栽培,其經濟效益相對更好,所以棚室S瓜栽培種植在黑龍江省蔬菜種植產業中極受歡迎。然而,對于棚室種植的農戶來說,病蟲害的防治就成了確保栽培產量及品質的頭等問題,因此,必須要對常見的病蟲害類型、特點及規律有清晰的掌握,然后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展開防治病蟲害關鍵技術的選擇,確保棚室黃瓜種植的高質高效以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一、 黑龍江地區棚室黃瓜常見病害類型及規律特點概述

為了促進棚室黃瓜病蟲害防治的效率以及防治關鍵技術選擇及應用,首先必須要對常見病蟲害的類型及規律特點有清晰的掌握,蟲害主要是來自豆野螟蟲的威脅,而病害歸納如表1:

二、 防治棚室黃瓜病蟲害的具體關鍵技術措施

(一) 農藝防治

首先,在黃瓜品種選擇上,要選擇一些抗病性較高的,例如龍源綠春或綠劍等,這些品質抗霜霉病等級較高;其次,對種子進行殺菌處理。例如,先用55℃溫水進種子進行15分鐘浸泡,然后再把種子浸泡在濃度為10%的磷酸三鈉溶液中20分鐘,最后用清水洗凈后播種;最后,采用輪作的方式,并加強栽培管理。例如,與非豆科植物進行合理輪作或套種,減少病菌影響。

(二) 生物方法防治

針對蟲害,主要采用的是生物方法進行防治。例如,利用天敵或者防蟲網等放置,能夠很好的降低化學農藥的施用,并大大減少棚室內蟲口的基數,控制或消滅其發展。

(三) 利用化學藥物防治

利用化學藥物進行病蟲害防治,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效果顯現最快的一種技術。現將針對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以及黑星病的化學藥物一種防治技術建議如下(如表2):

結語:

綜上所述,北方地區大面積的棚室栽培或種植,必須高度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問題。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食品的品質及安全的標準也在不斷提高,農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徑,不斷提高自身農業化生產知識,努力將自己培養成為生產技術水平高超的新型農民,提高自身及家庭收入,促進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造林工程;病蟲害;生化防治;呼倫貝爾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5-0119-02

1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在工業時代,生態環境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這種情況下,植樹造林成為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但造林工程若是單一樹種,特別容易吸引某種特定害蟲,且病蟲害繁殖能力非常強,對造林工程的破壞非常大。因此,研究造林工程病蟲害的發生特點以及處理辦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 造林工程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必然需要提高綠色植物的覆蓋率。造林工程不僅能夠保護生態環境提高森林覆蓋率,還能夠有效避免各種自然災害,凈化空氣,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但造林工程易發生病蟲害,嚴重影響到造林工程的發展,為了更好地避免病蟲害對造林工程的影響,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防范造林工程中病蟲害的發生。

3 造林工程病蟲害特點

3.1 危害范圍廣

在我國造林工程的發展過程中,病蟲害在樟子松等單一樹種的種植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現為危害范圍廣,難以進行控制。病蟲害的繁殖能力較強,如果沒有及時對病蟲害等進行處理,害蟲的繁殖就會越來越多,從而威脅到整個森林的存在。我國很多地區的造林工程都是由于病蟲害而遭到破壞,森林面積大大減少,嚴重影響了森林的長期穩定生長。

3.2 病蟲害種類多

造林工程病蟲害的另一大特點就是病蟲害種類多,目前已知的病蟲害種類就達到了幾十種,并不斷有新的蟲害出現。以我國“三北”地區主要造林樹種之一的樟子松為例,樟子松森林中常見的病蟲害有松針銹病、赤枯病、紅斑病、松枯梢病、松梢螟、球果螟、松毛蟲等,其分布范圍、危害程度各不相同,給樟子松病蟲害防治工作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4 造林工程病蟲害的處理辦法

4.1 加強預警

病蟲害預報監測工作是造林工程病蟲害防治的基礎。因此,工作人員要加強預警工作,將病蟲害的預報監測放在工作的首位,在管轄的林區內開展病蟲害情況調查,準確而全面地掌握林區病蟲害情況,做到發現森林病蟲害后第一時間內進行防治。由于造林工程病蟲害發生速度極快,相關部門要以縣級監測中心為基礎,以省級重點監測中心為骨干,以國家級監測中心為龍頭,建立并完善檢疫御災體系、病蟲害防治預警體系以及防治減災體系,不但要能夠掌握林區內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區域性的預警,還要結合林區氣候條件以及實際的森林資源情況等對林區主要的病蟲害進行長期的監測與預警,以便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的情況,為造林工程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4.2 多手段防治

4.2.1 生物防治

在造林工程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生物防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殺滅害蟲。因此,保護害蟲的天敵非常重要。與化學防治等防治方法相比,生物防治對林區環境和人畜等危害程度較小,具有長期性的優勢。以樟子松松梢螟和球果螟防治工作為例,工作人員可以采取放蜂治螟,在每年松梢螟和球果螟產卵集中的時期,采用寄生蜂保護器,培養長距繭蜂,使其寄生到松梢螟和球果螟幼蟲體內,進而消滅害蟲。

4.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種綜合性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其使用簡便,效果明顯,對林區沒有污染。具體來說,造林工程中的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有人工捕殺、隔離法以及誘殺法等。人工捕殺指的是對病蟲害中個體較大的、容易捕捉的害蟲,工作人員可以動員林區周圍居民進行人工捕殺,并配合其他防治措施進行防治,這種防治方法成本低、效果顯著;隔離法則指的是對于一些傳播速度快,擴散迅速的害蟲,為了防治病蟲害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保護其他未發生病蟲害的林區資源,工作人員可以在病蟲害發生地與未發生病蟲害的林區之間建立隔離帶,從而阻止病蟲害的進一步擴散;誘殺法指的是工作人員利用害蟲的某種趨性進行誘捕,這種防治方式使用簡便,經濟高效,常見的誘殺法有燈誘捕殺法等,其利用害蟲的趨光性進行捕殺。以樟子松松毛蟲防治工作為例,在松毛蟲上樹之前的早春時期,工作人員在樟子松樹干距離地面1 m處纏繞毒繩或者是塑料環,要注意在用毒繩隔殺松毛蟲幼蟲時,毒繩藥物有效期要在松毛蟲上下樹開始后的一個月左右。采用塑料環時,環的寬度要略微寬于松毛蟲體長,纏繞前要將樟子松塑料環下有溝縫的粗皮進行刮平,以阻止身體較小的幼蟲鉆過。

4.2.3 化學防治

在現階段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化學防治是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工作人員在使用化學藥劑時,要結合林區病蟲害發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在品種繁多的化學農藥市場上選擇合適高效的化學藥劑。另外,工作人員還要在林區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關鍵時期進行用藥,用最少的用藥得到最佳的效果。對于造林工程中的一些常見病蟲害,要使用對口藥物,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化學藥物進行配兌,以杜絕濫用、亂用現象。以造林工程中常見的樟子松為例,采用化學防治方法防治樟子松松針銹病時,可以在樟子松上噴灑25%濃度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和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者是15%濃度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其用藥間隔為15 d,噴灑2~3次。另外,62.25%濃度的仙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者70%濃度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2.5%濃度的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500~3500倍液也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采用化學防治方式防治樟子松赤枯病時,可根據本地區實際的氣候情況,在樟子松上噴灑20%濃度的三唑酮乳油800~1000倍液以及70%濃度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噴灑3~4次。另外,還可以噴灑40%濃度的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和75%濃度的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間隔為15 d。

5 撫育管理

撫育管理是造林工程中對病蟲害常見的處理措施之一。以樟子松為例,當樟子松林區發生松針銹病、赤枯病以及紅斑病等病蟲害時,工作人員要加強林區的撫育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及時清理林區,保證林區通風性、透光性良好,盡量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嚴禁調運帶病的苗木以及上山造林,防治病蟲害的進一步蔓延。

6 結語

總而言之,造林工程病蟲害危害范圍廣,種類繁多。在實際的防治工作過程中,人們要根據病蟲害的實際發生情況,加強預警,進行撫育管理,并合理選擇防治方法,以促進造林工程中林區資源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永祿.工程造林區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3(22).

[2]牛有林.林業病蟲害的特點及預防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3(22).

[3]曲宏偉.淺論造林工程病蟲害防冶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4(9).

篇9

關鍵詞:園林植物;病蟲害;原則;措施

基金項目:天津市市容園林委科技項目(編號:2010-15)資助

作者簡介:陳曉霞(1983―),女,河北滄州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植物保護工作。

中圖分類號:S4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10003002

1 園林植物常見的病蟲害及特點

1.1 園林植物常見的病蟲害

1.1.1 常見的病害

月季黑斑病,寄主植物有月季、黃刺玫、薔薇等;美人蕉花葉病,寄主植物是美人蕉;桂花枯斑病,寄主植物是桂花;桃縮葉病,寄主植物是桃樹;紫荊角斑病,寄主植物是紫荊;櫻花褐斑穿孔病,寄主植物是櫻花;海棠銹病,寄主植物有西府海棠、貼梗海棠;月季枯枝病和月季白粉病,寄主植物都是月季;蘇鐵斑點病,寄主植物是鐵樹;黑斑病,寄主植物是;黃楊白粉病,寄主植物有大葉黃楊、小葉黃楊;大麗花病毒病,寄主植物是大麗花。

1.1.2 常見的蟲害

棉蚜,寄主植物有石榴、木槿、花椒、黃楊等;桃粉大尾蚜,寄主植物有桃樹、紫葉李、榆葉梅、櫻花等;桃瘤蚜,寄主植物有櫻花、榆葉梅、碧桃、山桃等;月季長管蚜,寄主植物有月季、薔薇等;繡線菊蚜,寄主植物有西府海棠、榆葉梅、蘋果等;小綠葉蟬,寄主植物有桃樹、紫葉李、櫻花等;草履蚧,寄主植物有白蠟、黃楊、女貞、紫葉李、月季等;桑白盾蚧,寄主植物有碧桃、山桃、國槐等;光肩星天牛,寄主植物有刺槐、榆樹、楊、柳等;云斑天牛:寄主植物有白蠟、法桐、榆樹、楊柳等;銅綠麗金龜,寄主植物有松、杉、楊柳等;舞毒蛾,寄主植物有桑、桃樹、榆樹、楊柳等;大蓑蛾,寄主植物有桑、核桃、油杉、榆、楊、柳等。

1.2 園林植物常見病蟲害的特點

(1)人的活動較多,植物的品種十分豐富,其生長周期很長,立地環境復雜,小氣候、小環境呈多樣化分布,生物種群的自然生態性被打亂。

(2)城鎮的郊區同農作物、果樹、蔬菜等相互連接,因此,除了園林植物特有的病蟲害以外,還會有很多來自農作物和蔬菜及果樹的病蟲,常常發生互相轉主危害和越夏越冬的現象,甚至有的長期宿留,導致了病蟲的種類繁多、危害嚴重的現象。盆花和鮮切花病蟲害的特點為:品種過于單一,栽培密集,并且大多是在溫室和各種塑料大棚內栽培的,這種環境濕度較大,病蟲嚴重,易于流行,從而加大了防治的難度。

2 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原則

2.1 生態學原則

植物、病蟲以及天敵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當3者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的時候,其發生、消長又與周圍環境狀態的關系非常密切,生物與環境構成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所謂綜合治理,就是在對植物進行育苗、移植、養護的管理過程中,通過有機地調節生態系統里的某些構成部分,創造一個適合植物和病蟲天敵的生存環境,從而預防或者減少病蟲的危害。

2.2 安全、經濟、有效、簡易

這些問題是在進行綜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時,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尤其是安全問題,保證對植物、天敵、人、畜等沒有藥害。無論采取什么措施,都須考慮資金的節省,實施的簡易,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效果。

2.3 從保護環境,有利于自然控制的角度出發

對于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綜合治理,并不能完全排除化學藥劑的使用,其要求應該從植物、病蟲、天敵、環境4者之間的自然生態關系的角度出發,科學、合理地來選擇農藥。城市園林中,應該尤其注意“高效、污染輕、無毒或低毒”農藥的選擇,以防止對人、畜造成毒害,減少環境污染,充分保護天敵。因此,應逐步加強對自然因素的控制,使防治措施更多地采用自然控制的方式。

2.4 相互協調,減少矛盾

化學的防治經常會誤傷天敵。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將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兩者的矛盾。在化學藥劑的使用過程中,應考慮其對天敵可能造成的影響,選擇那些對天敵無害或者毒害較輕的農藥,還可通過調整施藥的時間、改進施藥的方法來減輕危害。這樣,使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既可控制病蟲又能保護天敵的目的。

3 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3.1 以植物檢疫為基礎

植物檢疫也稱法規防治,屬于防治病蟲害的根本措施之一,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得以貫徹的有力保證。所以,務必把好植物檢疫這道關,在調入新的苗木、花卉時,須嚴格進行植物檢疫,一旦發現有害生物,要立即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要予以銷毀,以防止新病蟲害的傳入,避免給園林帶來各種損失。

3.2 技術防治措施

技術防治措施是通過種植管理,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使園林植物良好地成長,提高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消滅或者減少病蟲害的來源,或者改善植物生長條件,使其抑制病蟲害的生長,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的一系列栽培措施,直接或者間接地消滅、抑制病蟲的生長和危害。這些方法勿須額外地進行投資,即可起到預防的作用,能夠長期對病蟲害進行控制,是最基本的措施。技術防治措施包括選育抗病蟲植物、利用無病蟲源的園圃育苗、加強肥水的管理、改善環境及球莖等的收獲方法等。但此種措施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在病蟲害十分嚴重時,則必須依靠其它的防治措施。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以及代謝產物對病蟲害進行控制。遵循“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原則。

(1)利用天敵。天敵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作用較為持久,且效果顯著。天敵一旦建立了種群,就能夠長期地、持續地對病害蟲起到控制作用,其效果是化學農藥無法替代的。園林植物的種類豐富,具備進行生物控制的條件。應加強對天敵種群的保護和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從而創造有利于天敵種群的生存環境。如今,有些發達國家加強了植物保護工作的管理,建立新的植物保護管理標準,特別是生物防治的技術措施,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已經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效,生物防治正逐漸向著產業化方向發展。

(2)使用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相比,生物農藥能夠保護天敵,對人畜的危害很小,環境污染系數低,對病蟲害的防控非常持久。比如,滅幼脲對大袋蛾的防治,其效果可達98%以上。有關資料證明:從苦楝的果實中,分離得到的苦楝醇、三萜類化合物苦楝酮、苦楝二醇及苦楝新醇等化學成分,其配制的制劑對25種害蟲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和優良的持久性。生物防治有著高效、安全、無污染、保護生態的優越性,符合持續發展的要求。

3.4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機械設備及一些現代化的工具和技術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這種方法稱為物理、機械防治法。此方法既包含簡單、古老的人工捕殺方式,也有當代物理方面技術的應用。物理防治的內容主要包括捕殺法、誘殺法、汰選法、阻隔法、溫度處理和原子能、超聲波等的應用。

3.5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運用各種含毒素的藥劑來控制病蟲害的一種防治方法。化學防治的優點是快速高效,方法簡單,不受環境限制,可以采用大面積的機械化操作。但也有一定副作用。因此,利用化學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只有在迫不得已時才能使用,要實行靶標防治,盡量選用那些有選擇性、低毒、污染小的化學藥劑,少用或者不用廣譜性的農藥,須經常變換藥劑品種及混用配方,避免害蟲抗藥性的產生。

(2)須改進藥劑的施用技術。目前病蟲害的防治中,基本使用常規的噴霧方式。相關資料證明,從施藥器械噴灑出的藥劑,只有25%~50%可以沉積在植物的葉片上,能夠沉積在害蟲上的藥劑不足1%,其中只有0.03%的藥劑能夠發揮殺蟲的作用。常規噴霧的方法不但效率低下,使農藥浪費,重要的是大量的農藥流失到空氣中,容易造成人、畜的中毒。因此,務必改進農藥的施用技術,要盡量采用根施、涂莖和注射的方法,減少噴霧污染。提高化學農藥的利用率,降低其在環境中的投放率,從而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防止城市生態的惡化。

4 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園林植物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園林景觀規劃的過程中,各種景觀的布置、施工的質量固然重要,但若要完整地展示設計人員的意圖,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園林景觀的享受,景觀植物的養護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病蟲害的防治。因此,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對保護園林景觀的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淑梅,盧 穎.園林花卉病蟲害防治[J].園林植物保護,2007(5):65~66.

[2] 宋建英.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J].園林工藝,2005(2):71~72.

[3] 楊子琦.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圖鑒[J].中國園林,2002(5):165~167.

[4] 張文吉.新農藥應用指南[J].中國林業,2008(3):13~15.

[5] 夏寶池.中國園林植物保護[J].江蘇科技,2002(5):45~46.

篇10

[關鍵詞] 蘋果樹;病蟲害;防治;體會;思考

一、幾例蘋果樹常見病蟲害分析判斷

1.腐爛病

腐爛病在成齡蘋果樹枝干上較為常見,是威脅蘋果樹健康與成長的病蟲害之一,有些地區俗稱為臭皮病或爛皮病。腐爛病多是由病菌引發的,蘋果樹一旦患病可能出現枝干枯死、樹勢衰弱等癥狀。腐爛病的傳染性相對較強,如果不能對病樹進行及時治療,就有可能導致蘋果樹的大量死亡,甚至造成整個果園的毀滅。蘋果樹的主干和主枝是腐爛病的主要發病部位,發病初期不易察覺,而在樹皮下則出現暗褐色或深褐色的干斑或小斑。腐爛病春季多發生,病情擴散期一般在夏季。腐爛病多發生于酸性土壤地區,春季雨水較大或果園排水設施不足等因素對發生該病的影響也較大。

2.斑點落葉病

斑點落葉病一般在蘋果樹的成長階段較為常見。其病癥主要表現為:病菌嚴重危害蘋果樹的幼葉、新梢、果實等,病菌以菌絲體潛伏于樹木的受害葉片、枝條中越冬。蘋果樹斑點落葉病主要于春、秋兩季出現發病高峰。一般在5~6月份出現第一次發病,受危害部位主要為樹木的樹梢及幼葉;第二次發病為8~9月,蘋果樹在果實即將成熟時,樹梢病蟲害加重,進而造成樹木大面積葉片枯黃和掉落。光照、氣候、降水等因素時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的形成與加重都有重要影響,如果連雨天氣出現在蘋果樹春季葉片萌生時,病斑會明顯增多。另外,導致蘋果樹發生斑點落葉病的主要因素還有果園地勢低洼、樹勢衰弱、通風透光效果不佳、地下水位偏高等等。

3.輪紋病

輪紋病也是蘋果樹的栽培與日常養護中較為常見的病蟲害之一,對于蘋果樹的果實、葉片、枝干的成長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蘋果樹發生輪紋病一般癥狀為:枝干上的皮孔周圍可能出現圓形或扇圓形的深紅或紅褐色病斑,病健交界可出現樹皮開裂。在蘋果樹主干或主枝上瘤狀病斑發生嚴重時,病部樹皮或較為粗糙,呈粗皮狀。在果實成熟期才可能發生該病,在幼果期間出現病蟲害癥狀不多。果實上也可能出現輪紋病的癥狀,果實上會有圓形或橢圓形的褐色斑點產生,果實在短時間內腐爛,甚至變為黑色僵果。輪紋病的發生主要集中于多雨或晴雨天氣,秋季發病可能性最大,受害幾率最高的蘋果樹品種為金冠、富士、玉林、紅星、青香蕉等品種。

二、蘋果樹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1.科學管理果園肥水

首先糾正一個觀念,在蘋果樹的病蟲害防治中,不是在病蟲害發生時才進行被動的治療,而是關鍵在于通過有效的方法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一方面雨水、氣候、土壤、溫度、光照等自然因素會對蘋果樹病蟲害產生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果樹的日常管理中人為因素對于病蟲害的影響也是必須重視的。在蘋果樹的肥水管理中,果園技術管理員要密切關注果樹的成長狀況,并結合果樹出現的早期病害癥狀,通過施加肥料或科學控制果園的給水、排水,大幅度提高樹體的抗病蟲能力。另外,在秋冬季節,要對蘋果樹的枝葉進行定期修剪,合理施肥,翻耕除草。在蘋果樹完成果實收獲后,果園技術管理人員要組織專業人員對樹木進行后全面修剪,徹底清除發生病蟲害癥狀的枝葉,并選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藥劑全面噴施,降低病蟲越冬基數。對于有些果園已經出現輪紋病、黑星病等病癥時,可施用增產菌或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目的是全面提高蘋果樹抗病蟲和補償危害的能力。

2.積極推行果園生草法

在蘋果園的病蟲害防治中,果園生草法是一項科學、合理、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以達到對各類與土壤有關的蘋果樹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治療。在蘋果園實行生草法不僅使果園土壤的有機質得到增加,而且還可以招引蘋果樹病蟲害的天敵,農藥的用量得以減少,進而保證果品的天然品質與質量。果園生草法不僅為蘋果樹發生病蟲害的天敵創造了良好的棲息場所,而且為其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招引并定居了蘋果樹的大量天敵。

3.合理使用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在蘋果樹病蟲害的防治中,也是一種較好的防治措施,其具有防治效果顯著、作用快捷、使用方便等優點,也是通過人為干擾因素與樹木病蟲害作斗爭的主要手段。在現代蘋果園的日常養護與管理中,化學治療是蘋果樹病蟲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化學方法防治蘋果樹病蟲害時,雖然可以取得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但是還要考慮到別讓化學藥劑污染與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在蘋果樹病蟲害防治中應用化學方法,果園技術人員首先要對農藥的品種與劑量嚴格控制,而且要堅持用藥的科學化,根據蘋果樹病蟲害的防治對象,把單位面積上的用藥計量控制在最經濟的范圍內。同時,在應用化學方法進行蘋果樹病蟲害防治中,對用藥方法還要注意,盡量減少對天敵的殺傷。如使用生物農藥和昆蟲生長調節劑等環保農藥,無公害果品生產使用一般主要為:華光霉素、阿維菌素、瀏陽霉素等生物農藥。